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第 11 部分阅读

第 11 部分阅读

    织,向各地派遣贝伊(即行政军事长官)和卡迪(即教法官),铸造统一钱币,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真正缔造者。奥斯曼帝国扩张的速度十分惊人,土耳其人的权力与领土与日俱增。

    32.第二十八章.中亚争霸,突厥(6)

    1402年,帖木儿帝国侵入小亚细亚,奥斯曼军队战败,巴耶济德一世被俘后身亡,之后奥斯曼帝国迅速地恢复了国力。

    1453年是关键的一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君主,19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步骑兵17万、舰船320艘,攻克有千年历史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都君士坦丁堡,并迁都于此,东罗马帝国灭亡,整个欧洲为之震惊。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奥斯曼极盛时控制区域达一千一百余万平方公里,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中东及北非之大部,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苏丹,海军更掌控地中海。

    越来越多的土地划入了奥斯曼帝国,甚至连唯一曾在战场上战胜过蒙古人的埃及帝国,也败在土耳其人的手下。十六世纪的初期,奥斯曼帝国彻底征服了埃及帝国。但土耳其人的野心并没有因此而收敛,他们将目光放在了更远的西方,他们甚至试图攻下匈牙利和维也纳,不过最终欧洲人的联军阻止了这次疯狂的侵袭。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破坏与阻断了原有的贸易之路。欧洲必须寻找到一个新的通向东方的道路。从而引了欧洲的地理大现。

    在整个十六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到达了最鼎盛的时期。他们的国土包括小亚细亚、希腊的全境、巴尔干半岛、黑海周边的土地、阿拉伯地区、埃及和大半个北非。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后,土耳其帝国才失去了对这些领土的控制权。

    1.第二十九章.斡难河畔,十三翼之战(1)

    1162年的春季,这一年在亚洲历法中称为马儿年。在一座可眺望远处斡难河(鄂嫩河)的光秃秃的小山丘上,一位被抢来的名叫诃额仑的女人,艰难地生出了她的第一个孩子——铁木真。

    这是一个陌生部落,诃额仑在远离抚育过她的家庭和她所熟悉的世界里分娩。这个地方不是她的家乡,如今将她迎娶为妻的男人,并不是原先那位早已与她完婚的男人。

    关于成吉思汗的出生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1155年,乌克兰、俄罗斯史书中一般持1155年一说,而中国史书中一般持1162年一说。据《秘史》叙述,此前,诃额仑曾是蒙古高原上蔑儿乞部一个叫赤列都的人的妻子。他经过草原东部时,遇到了斡勒忽讷部落的诃额仑,于是就狂热的追求她。按草原传统,在娶诃额仑回部落之前,要给她的父母聘礼并为他们干几年活。刚一完婚,两人便独自开始跋涉几周的路程,返回他的家乡。据《秘史》记载,不满十六岁的诃额仑坐在一辆由牛拉着的车上,她的丈夫骑着褐色的马,守护在车旁。

    两人沿着斡难河地穿越过草原,进入到一片山谷。再需几天路程就可穿过山谷,进入蔑儿乞部人放牧的肥沃草场。诃额仑坐在牛车上,并没觉察到附近的袭击者。这次袭击不仅永远改变了她的一生,并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一个带猎鹰打猎的骑马者,在悬崖附近一处看到了两个人,诃额仑和她的牛车在他看来是个很好的猎物。这位猎手策马飞奔,回到营地,找到他的两位兄弟,准备用游牧民族另一种获取女人的方式——抢掠。这三兄弟都属于蔑儿乞部的世仇——乞颜部。“蔑儿乞”在蒙古语中解释为神射手。其部落与乞颜部落经常互相仇杀。

    三兄弟出径直去寻找他们的猎物。当三匹马迅速扑向这对夫妇的时候,赤列都立即策马向前,将攻击者从牛车旁引开,三兄弟去追赶他。赤列都纵马绕着山岭跑,试图设法摆脱他们,但没成功。赤列都又回到诃额仑的身边,诃额仑明白,他们不在自己的领地内,赤列都无法骗过袭击者。为救丈夫一命,她决定呆在原地并向抢劫者投降。如果她与赤列都一起骑马逃走,他们都将会被俘,而赤列都将会被杀。如果让赤列都独自逃走的话,那么就仅有她一人被俘而已,最终赤列都无奈地跨过关口,永远地在她眼前消失。《秘史》记载道,她仰天嘶吼,以至于“搅动了斡难河水”,而且“震动了林间山谷”。

    在蒙古草原部落,没有文字记下的历史。游牧者如同食腐动物,与狼一起竞争,一有机会,游牧者就会从游牧者那里偷盗动物和劫掠妇女。诃额仑仅仅被当作稍优于被捕获的奴婢来对待。抢走她的人的男人,就是也速该,孛儿只斤氏族的领,

    孛儿只斤氏族当时属于乞颜部落,这一部落十分弱小,后来以蒙古而闻名天下。这时的孛儿只斤氏族还依附于势力较大的泰亦赤兀惕部落。据《蒙古秘史》,乞颜部落的第一位头领为合不勒汗,合不勒汗及其继任者俺巴孩汗、忽图剌汗,曾与东面的塔塔儿部、北面的篾儿乞部和金朝进行过多年的战争。忽图剌汗死后,蒙古部落联盟分裂为泰亦赤兀惕(《元史》作“泰赤乌”)和乞颜两大部落。

    令诃额仑头痛的不是也速该的地位,而是他已有一个妻子,名叫索济格勒(sochigel),并已育有一子名叫别克帖儿。诃额仑与索济格勒每天都要见,还要努力在家族内争夺属于自己的地位。

    在掠得诃额仑之后不久,也速该动了对塔塔尔人一个部落的战争,并杀死塔塔尔的一个名叫帖木真兀格的领。儿子刚出生不久,他返回营地,并给这个男孩取名为铁木真。取名“铁木真”也许在暗示蒙古人和塔塔尔人之间持续不断的仇恨。铁木真之后,在诃额仑相继生育的四个孩子中,小儿子名为帖木格,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取名为帖木仑。

    1170年,当铁木真在按蒙古计岁法刚满九岁,而按西方计岁法仅有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也速该就带铁木真外出,按当地习俗,去为铁木真找一位妻子。他们冒险沿斡难河离开故乡。他们停留在沿路一户人家里,那家人有个女儿,名叫孛儿帖,年岁较铁木真稍大一点。双方的父亲也同意他们订婚。作为报答,也速该赠送给未来新娘父母一匹马,铁木真要在新娘父母家干几年活。

    2.第二十九章.斡难河畔,十三翼之战(2)

    在也速该离开铁木真之后的归途中,正好遇到一群塔塔尔人在一个营地进餐。《秘史》记载,也速该与他们共同进餐,然而他同时也明白,作为塔塔尔人的敌人,他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虽然他隐瞒自己,但还是有人认出了他,并对他秘密下毒。也速该设法逃离了塔塔尔人,并返回到他的家族所在地。随即,他立刻派人把铁木真接回来。铁木真丢下孛儿帖,迅速回到他临终父亲的床边。

    等他返回家族营地的时候,也速该已经死了。留下了两个妻子和七个不满十岁的孩子。那时候,铁木真一家仍寄居在斡难河沿岸泰亦赤兀惕氏族的屋檐之下。几代孛儿只斤氏家族一直为泰亦赤兀惕氏族所支配。也速该死后,其部众纷纷离去,失去了能帮助他们打仗与狩猎的也速该,泰亦赤兀惕氏族认定这两个寡妇及其七个孩子已毫无用处。在斡难河沿岸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泰亦赤兀惕氏族不可能给额外的九个人提供食物。

    按草原传统,协助也速该抢夺诃额仑的一个兄弟应该收继诃额仑。在蒙古的婚姻体系中,在也速该与前一个妻子索济格勒所生的儿子之中,如果年龄够大并能赡养家庭的话,他也可以成为诃额仑的丈夫。由于诃额仑虽然只有二十几岁,但地位不高,并有太多的孩子需要抚养。因此没有别的男人愿意收留她。当泰亦赤兀惕氏族沿着斡难河向夏季牧场迁移的时候,他们将诃额仑和他的孩子赶出泰亦赤兀惕氏族之外,留在当地。在这样的冬天,这样做几乎是将两位寡妇和七个孩子置于死地。

    但铁木真一家还是艰难地存活了下来。在距此五十年之后,曾拜访过蒙古人、并且撰写过最早一部有关铁木真生涯作品的波斯编年史家志费尼,他在书中写道,这个家族“穿着用狗皮和老鼠皮制成的衣服,而且他们的食物就是这些动物的肉,以及其他没有生命的东西”。

    铁木真早年所经受的悲惨境况,为他以后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向命运出挑战,并且依赖于值得信赖的伙伴,以这些人作为主要的支持基础,而不是与自己的家族或部落结成联盟。

    第一个强大的联盟,是铁木真和一位比他稍长的名叫札木合的人联合而成的。札木合的家族多次扎营在斡难河沿岸、靠近铁木真家族的地方。根据《蒙古秘史》所记载,札木合所在的札只剌惕部与乞颜蒙古同宗。其游牧具体位置在现斡难河源地。铁木真跟札木合希望更亲近,于是就结拜为兄弟。铁木真和札木合曾两度盟誓。这些活动反映出铁木真从逆境中崛起以及整合各种资源的番茄能力,他极其需要这些资源,以便能最终平息主导着当时草原的部落战争。

    铁木真与札木合第一次誓相互忠诚时,他才十一岁,两人建立了亲密友谊,铁木真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来维持家族生存。第二次,两人成为“安答”(nds),这一联合被认为比血族兄弟间的关系还要牢固,札木合是铁木真人生中仅有的一位“安答”。这一童年时期铸就的联盟,将是铁木真后来问鼎草原的路途上最主要的财富,同时也是最主要的障碍。

    不同于和札木合共处时的亲密无间,在家里,铁木真时常与异母兄长别克帖儿强压,随着两人渐渐地长大,兄弟间的敌对绪越来越剧烈。这一年,铁木真13岁,别克帖儿稍长于铁木真,父亲被毒死之后,他渐渐地开始行使最长男性成员的特权。一次,铁木真和他的亲兄弟哈撒儿与他们的异母兄弟别克帖儿和别勒古台一起,坐在斡难河(鄂嫩河)边钓鱼。铁木真钓到一尾小鱼,但被别克帖儿和别勒古台夺去。愤怒与失望交织在一起,铁木真和哈撒儿跑回到母亲诃额仑身边,向她申诉。然而,诃额仑不是站在自己的儿子一边,而是站在别克帖儿一边,她告诫他们,应该谨记在心的,是曾经抛弃他们的敌人——泰亦赤兀惕人,而不是与兄弟失和。之后,铁木真与兄弟哈撒儿埋伏起来,一同用箭射死了异母兄长别克帖儿。另一异母弟别勒古台则投靠了他。

    3.第二十九章.斡难河畔,十三翼之战(3)

    虽然谋杀别克帖儿使铁木真从他异母兄弟的掌控中解脱出来,但这是触犯禁忌的行为。泰亦赤兀惕人自认为是斡难河上的贵族世系,因为铁木真在他们的领地杀了人,他们就派一部分勇士去严惩铁木真,并阻止他下一步的所作所为。追捕者还是逮住了铁木真,关押起来。直至有一天,铁木真趁机逃出。中国一学历史学家认为,铁木真在被奴役中度过了超过十年的时间。他可能多次被奴役,或者这一事件持续很长时间。

    铁木真十六岁这年,他找到了未婚妻孛儿帖,孛儿帖按照风俗,带了一件草原上最珍贵的毛皮外套——黑貂皮外套。铁木真决定用这件黑貂皮外套来找关系,以便缔结同盟,给他和逐渐兴盛的家族提供某些安全保障。

    这个人就是脱斡邻勒,即常被称为王罕(ongkhn),王罕曾与铁木真的父亲结为“安答”,属克烈部落。这部落生活在蒙古中部最肥沃的草原上,位于斡耳寒河(现蒙古国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沿岸丛林密布的“黑森林”之间。与蒙古人世系和氏族的分散不同,克烈部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包含许多部落,并处于一个可汗的统一之下。

    十二世纪末叶,经过长期的战争兼并,戈壁荒原北部的广阔草原分布着塔塔儿(鞑靼)、克烈、蒙古、蔑儿乞、乃蛮等部落。势力较大的部落有三个,王罕(脱里罕)和他的克烈部,处于太阳汗统治下的乃蛮部落,由阿勒坛汗统治的塔塔尔人,塔塔尔人为北部中国金朝的附庸。三个大部落的统治者,沿着他们的边界纵横捭阖,对弱小的部落或盟或战,并不断设法从这些弱小部落中征募军队,以便动对更重要敌人的征战。

    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尽管与克烈人没有血缘关系,但与王罕关系要好,结成“安答”,并肩作战。也速该曾助王罕夺得克烈部(客列亦惕)的汗位,推翻了王罕的叔叔——菊儿可汗。此外,他们共同对付蔑儿乞人,并在铁木真出生的时候结成联盟,而那时,也速该也正在与塔塔尔人作战。10世纪中,克烈诸部曾被大辽王朝征服,辽任命其酋长为夷离堇、太师、大王等职,管辖本部,并置西北路招讨司以统之,于其地建镇州(现蒙古布尔根省哈达桑东)等城,派兵镇守,经营屯田。大金朝崛起后,1196年,金朝遣丞相完颜襄镇压塔塔儿叛乱,王罕(脱里)率部助金,击溃塔塔儿于斡里札河,金朝封以王号,使与原有汗号合称王罕。克烈族的族源无法确认,有族源突厥说,或族源蒙古说。元朝人视克烈为蒙古,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将克烈列于“蒙古七十二种”中,与属突厥语族的乃蛮、汪古、畏兀儿等划入色目的部族区别开来。〖23〗

    元朝之后,克烈部落同乃蛮、乌孙等部落组成一个新的民族哈萨克族,哈萨克分为大、中、小三帐(也叫大,中,小三个玉兹)。克烈部落与乃蛮同属于中帐,为哈萨克的一个大部落。

    乃蛮部在《辽史》中有记载,乃蛮人信萨满教,但也有信仰景教与佛教的,他们使用畏兀儿文字。《史集》记载,起初乃蛮境内有别帖乞和乃蛮两个近邻的突厥部落。别帖乞比克烈和乃蛮更强,后被乃蛮所并,成为乃蛮的属部。乃蛮也因此成为蒙古高原诸部中“国大民众”、势力最强的大部。他们主要游牧于大阿尔泰山及其周围广阔的地域内,东面与克烈部为邻,南隔沙漠与畏兀儿相望,西到也儿的石河(现额尔齐斯河)与康里人接壤,北抵阿雷和撒剌思河(现鄂毕河上游支流)地区,毗连吉利吉思之境。

    铁木真试图成为王罕的儿子。通过赠送结婚礼物给王罕的方式,认他为父;要是王罕接受的话,他就可作为铁木真的父亲,并向他提供保护。对大多数草原人来说,这种由仪式缔结的血缘关系可作为真正血缘关系的附属,但对铁木真而,他的选择表明,这种虚构血缘关系比真正的亲缘关系还要有用。

    铁木真与弟弟哈撒儿、异母弟别勒古台,带着那件外套去见基督徒王罕,他热心地接受了礼物,因此这就意味着他承认他们是自己的过继儿子。在为家族争取到王罕的保护后,铁木真和弟弟们返回客鲁涟河边的营地。

    4.第二十九章.斡难河畔,十三翼之战(4)

    除弟弟们外,铁木真家族又吸收了其他两个年轻人,包括博尔术和者勒篾。加上这两个外来者,这个家族由七个十来岁的孩子所组成,他们一起狩猎,并守护着这个群体的安全。除了铁木真的新娘孛儿帖,其家族还包括他的妹妹和三个年长的妇女:母亲诃额仑,铁木真异母弟别勒古台的母亲索济格勒,及另一位被收容的来历不详的老妇人。

    尽管铁木真的家族已经遭受磨难,但当年曾被人从自己手里夺走了诃额仑的蔑儿乞部落的赤列都,对于这件耻辱之事仍耿耿于怀,他们决定设法复仇。蔑儿乞人并不要求归还寡妇诃额仑,她已经为拉扯五个孩子而苍老不堪。他们觊觎的是铁木真的年轻新娘孛儿帖。铁木真又狡谲地与王罕建立了联盟,在他对这一危机的反应中,显示出了决定性的意义;而蔑儿乞人的挑战也将是一场具有决定性的争夺。这一争夺最终将铁木真推上了成就伟大之路。

    蔑儿乞部是蒙古乞颜部的世仇,经常互相攻击。蔑儿乞人的领是脱黑脱阿,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曾抢走他弟弟赤列都的妻子诃额仑。〖24〗

    1187年,脱黑脱阿带蔑儿乞人偷袭了铁木真的营帐。混战中,铁木真逃进了不儿罕山(现蒙古肯特山),他的妻子和异母当了脱黑脱阿的俘虏。脱黑脱阿把孛儿帖送给了王汗,王汗后来又将孛儿帖归还铁木真。等孛儿帖回来时已有身孕,生下孩子“朮赤”。“术赤”,意为“客人”。也可译为“来路不明的人”,他的血统身份一直受到同胞兄弟和周围人的质疑。

    铁木真战败后,前来依附札只剌惕部的札木合,札木合遂联合克烈部领王汗,以帮助铁木真复仇为名击退了蔑儿乞部。札木合接纳他一家共同生活,帮助铁木真收集失散的部落。一年后,由于私下争取札木合的部众,铁木真与札木合产生矛盾,脱离其而去。

    1189年,28岁的铁木真被乞颜各部贵族推举为可汗,成为蒙古乞颜部的领。铁木真从属民及奴隶中选拔自己的亲信组成“那可儿”(护卫军),这支以“那可儿”为核心的队伍,成为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军事力量的基础。

    1190年,铁木真的手下者勒蔑杀死了札木合的弟弟殆察儿,札木合十分愤怒,联合泰赤乌部等十三部共三万人,向铁木真起进攻。铁木真得到札木合部下亦乞列思人的报告后,集结部众三万人,组成十三个“翼”(有指“翼”即是“营”)迎敌。双方大战于答兰版朱思(现蒙古温都尔罕西北),铁木真战败,为保存实力退至斡难河的哲列捏山峡(现蒙古鄂嫩河上游一带),扼险而守。此战史称“十三翼之战”。〖25〗

    札木合虽然取得胜利,但其所属部落领厌恶札木合横暴,而铁木真对部众多施行仁义,关怀拉拢。于是术赤台、畏答儿、晃豁坛、速勒都思(赤老温)等部众纷纷归附铁木真。这一战铁木真虽败犹胜,得到许多士兵,军力迅速恢复和壮大。札木合从此一蹶不振。

    1196年,从属于金王朝的塔塔儿部叛金,金遣丞相完颜襄率军征讨。铁木真联合克烈部王汗,以“为父亲报仇”的名义,率军在斡里匝河(现蒙古乌勒吉河)上游击溃了塔塔儿部,塔塔儿部从此一蹶不振。战后,金王朝给了铁木真一个糺军统领的名号,使他可以用金王朝属官名义号令蒙古部众。

    1201年,泰赤乌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等11部推举札只剌惕部的札木合为“古儿汗”,联兵攻打铁木真。被铁木真和王汗联军击败,史称“帖尼河之战”。之后,铁木真与王汗联军又在阔亦田(现呼伦贝尔哈拉哈河上源一带)最终击败了札木合和乃蛮、泰赤乌、塔塔儿、蔑儿乞等联军。札木合战败后投奔王罕。

    由于札木合势力的衰败,蒙古草原上最有势力的为蒙古部的铁木真、克烈部的王汗、乃蛮部的太阳汗三足鼎立的局面。

    1202年,克烈部领王汗与铁木真的矛盾日益加深。1203年,王汗率大军与铁木真战于合兰真沙陀(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铁木真因寡不敌众而败,但败而不馁,不久,又重整军马,乘敌不备突袭包围王汗的窝鲁朵城(现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之北)营地。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终于攻灭了强大的克烈部。王罕兵败,逃乃蛮那界,被戍将所杀,部分乃蛮人并入蒙古。

    5.第二十九章.斡难河畔,十三翼之战(5)

    铁木真的仇敌脱黑脱阿的蔑儿乞部自被铁木真攻灭后,脱黑脱阿率部逃亡到乃蛮部太阳汗处。札木合也逃到太阳汗处,1204年,乃蛮部太阳汗纠集被铁木真击溃的札木合残部及泰赤乌、蔑儿乞等部残余势力,与铁木真决战于蒙古中部的杭爱山,太阳汗受伤死去,乃蛮联军大败。铁木真追击至阿尔泰山前,征服了太阳汗的乃蛮部众,各部被收编入蒙古大军,成为蒙古西征时期的重要力量。乃蛮的国师畏兀儿人塔塔统阿。他不仅成为黄金家族的财政大臣,还教蒙古人以畏兀儿字书写蒙古语。

    太阳汗死后,铁木真攻灭乃蛮南部太阳汗部,乘胜追击太阳汗儿子屈出律,札木合、蔑儿乞领脱黑脱阿。残余势力和蔑儿乞等部人相继被征服。札木合被随从出卖,沦为俘虏。他拒绝了铁木真的招降,最终被杀。之后,漠南汪古部领遣使献降,斡亦剌部领忽都合别乞也向铁木真投降。

    至此,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建立了蒙古汗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汗”即大汗、可汗,即最高君主。对于“成吉思汗”的涵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大海”的意思,即“海内的皇帝”,另一些学者认为是“强大”、“坚强”的意思,意为“坚强伟大的君主”。由此,“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在汉文史籍中就统称他们为“蒙古”。

    成吉思汗立即着手在内部进行严密的组织工作,把这个初建的国家变成一个高效的封建军事强国,拥有军队12万至14万之众,同时雄心勃勃地开始向外扩张。第二年即征服了西伯利亚,从此对外的征战与侵掠便一不可收拾。直至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其间二十多年是一个几乎不间断的对外侵掠的时期。成吉思汗占有并利用所征服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组建起强大的军队,创造了高水平的战争技术和装备。依靠这支大军和骁勇的战将,他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26〗

    据历史学家估计,蒙古人的总数,当成吉思汗逝世之时,只有一百万人左右。这一百万人以其十二三万的兵,加上汉军、回回军等各地所征召来的士兵,竟然建立了横跨欧亚的一大帝国。〖27〗

    成吉思汗领导之下蒙古全国皆兵。他的兵制,以十为单位成百成千组成,没有薪给。各部队领导官只要有能力,升迁极快,不按年资。兵士极能刻苦耐劳,马可波罗提到:“他们之能接受艰苦,世间无匹。他们能够一而再的几个月没有食物全靠牝马的|||乳|汁和弓箭所猎取的禽兽为生。”“如果在特殊环境之下,他们可以一次驰骋十天不食人间烟火。”通常形之下蒙古部队无大小行李,兵士只带皮囊盛水,也利用之为渡河的浮囊。他们能在马背上假眠,必要时昼夜行军,环境许可就换马继续前进。这样的兵员组成的部队,骑术又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再加以严格的军事纪律,更因为当时的科技没有产生应付骑兵以密集队形冲锋陷阵的对策,因此蒙古兵威所至,锐不可当。他们惯用高速度进军,以数纵队协调的战术将敌方包围。如果敌方坚强抵抗则开始佯退,而乘敌方行动警戒疏忽的时候反攻。成吉思汗不盲目的施行残暴政策,但是他在攻城战之后不惜烧杀以为兹后借着城垣抵抗的敌人作鉴戒,有时极度的残忍。他也利用“蒙古小队”在敌后散放谣,并且驱送难民于敌境,使他们先造成恐怖的空气。但是一到常态恢复,所有残暴手段立时停止,士兵有犯者处以死刑。成吉思汗征服的动机使后人不易猜测,他不着眼奢侈物品,不留恋豪华的生活,所以能够终其生以征伐为能事。

    蒙古帝国在稳定时期,领土面积达到了3500万平方千米。而鼎盛时期,达到了4500万平方千米。而当时的人类文明世界也就是亚洲欧洲和非洲部分地区。而蒙古帝国鼎盛时期几乎包括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

    成吉思汗骑兵的纵横突进与整个十三世纪相始终,他重新划分了世界的疆域。他不满众多的小国,于是将很多小国合并成几个大国。在东欧,蒙古人将十二个斯拉夫人的公国和城邦合并成一个大的俄罗斯国家。在东亚,在超过连续三代的经营之后,南部的残宋王朝与满洲境内的女真金国、西部的吐蕃、毗邻戈壁的西夏和突厥斯坦的回鹘王国组合起来,建立了中国。一些国家的国界与现代的国界线十分接近。

    6.第三十章.农耕与游牧,地理的另一面(1)

    每年春天,一群群仙鹤掠过北中国,不断向北飞行,它们像一片片云朵紧贴在蓝天之上,仙鹤也称丹顶鹤,它们是要到蒙古高原的浅滩上繁殖。***

    这时,元朝皇帝忽必烈正坐在一个木制的亭子中,亭子安放在四头大象的背上,象身用硝制好的厚牛皮包着,并披着铁甲。木亭中还有许多弓弩手。整个大军由骑射队组成,每队一万人,兵士都带着弓箭。当准备打猎时,忽必烈出信号,数百驯鹰师就在大象两旁列队,并掀去他们猎鹰头上的皮罩,于是矛隼、游隼和老鹰都飞窜出去。它们在仙鹤后面紧追不舍,一个接一个地将仙鹤掠走,把它们送到主人手中。

    这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马克波罗游记》中描述的场景,这时的忽必烈因身体太过肥胖而无法骑马,并为痛风病所困,象背上的亭子是专门为他精心设计的,他就坐在这个舒适的地方打猎。

    在东亚,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皇帝是“天子”,是中央之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拥有皇帝的称号,谁就是万邦之主。这代表代表文明、神圣、传统的称号具有极大的号召力,是现成的法统。

    对中国整体来说,蒙古的遗产有下列数项。蒙古灭金时在中原长期作战,造成华北的残破。一度是北宋重工业区的河南东部和河北南部,从此一蹶不振。蒙古虽然与南宋长期在国界上交战,但灭宋过程却很短,因此江南比较完整。至元代,华南与印度洋和西亚的贸易又获进一步展,北衰南盛的形势从此成定局。蒙古消宋之前先灭了大理国,蒙古统一中国,使云南变成中国的一部分。西藏也于元时内附。从元代开始,“回民”成为中华五大族之一,尤其集中在西北与西南。他们多是随蒙古人入主中国的“色目人”之后代,他们在元代又称作“回回人”,多信奉伊斯兰,因此后者被中国人称作“回教”。在中国本部以外,以今日新疆为基地的察合台汗国受了该地臣民的影响,后来也皈依回教。改信了回教的蒙古统治者,在十四世纪末又强迫最后一批不信的回讫人改奉回教。14后者是今日中国境内回民之大宗的维吾尔族。

    在成吉思汗草创时代,蒙古人还是蒙落后的游牧民族,不属于包含文明领域的新型边疆国家。但成吉思汗统一大漠时,用人工方式把部落融合为“国家”。他“非部落化”的改革是模仿契丹人打散部落结构,用十进位方法建立起一个指挥系统,因此到后来所谓“蒙古”已非几个蒙古人部落的联盟,而是所有草原游牧民族统一起来的国家。虽然这种组织是新型的,但蒙古人起步阶段的落后性,仍使他们早期行动之破坏性压倒任何建树。

    1219-1221年间,成吉思汗消灭塞尔柱的继承国——花拉子模,对咸海的河间地带、阿富汗与呼罗珊进行大破坏、接二连三地屠城,消灭了五份之四人口,使这个定居与游牧分界已经不稳定的地区,被进一步推向“大漠化”。当时的蒙古人与定居民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根本不懂得如何统治。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汗于1234年消灭华北的金朝,仍作把该地区的农耕文明铲除、将它变成大牧场的打算,被契丹贵族耶律楚材劝止,说明治理定居民族征取税收的种种好处,并建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政府机构。从此,蒙古人在中国就不只朝“边疆国家”形态蜕化,而变成与南宋对立的中原“北朝”,最终成为继统的“元朝”。

    在新大陆还没现,海洋还未成为连贯世界各地的媒介的时代,欧亚大草原是唯一贯串旧大陆的通道。像蒙古这样一个统一了整个欧亚大草原的势力,征服世界顺理成章。除了东亚之外,蒙古还征服中亚、西亚与俄罗斯。南亚是蒙古人不感兴趣才幸免:蒙古扫荡花拉子模残余,于1222年曾侵入北印度,但因气候太热而回师。欧洲也是这样,至1241年蒙古人已征服今波兰、匈牙利等地,因窝阔台汗去世,各路军脑必须回蒙古大漠选举新的大汗,因而回师,才没有侵略日尔曼和意大利。蒙古第二次攻伊朗,杀掉了最后一位哈里,想一鼓作气征服整个回教世界,已扩张到达地中海岸,准备进入北非,1259年因蒙哥汗去世而故事重演。

    7.第三十章.农耕与游牧,地理的另一面(2)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是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的北弟。蒙古尊号“薛禅汗”。蒙古黄金家族的代表人物。

    如同蒙古草原上的帐篷经常性的迁移时那样,忽必烈的车队紧跟着一个在前面引路的骑手,他手中举着忽必烈的“战旗”。但这面“精神之旗”却将忽必烈引入了娱乐活动的怪圈之中,这些娱乐活动毫无意义,又永无休止。蒙古帝国将延续到下一个世纪,建立后刚经过三代人,帝国就已经迷失了方向。

    1276年,蒙古大军终于攻占了南宋都临安(杭州)。忽必烈汗成功地完成了成吉思汗单凭武力所无法完成的使命。为提高自己作为中国道德化身的形象,忽必烈准许大多数宋皇室成员居住在豪华的宫殿中,那里摆放着他们惯用的各种奢侈品。为了防止宋朝废帝将来成为反叛的中心人物,忽必烈送小皇帝去西藏学习,1296年,他在那里出家为僧。

    早在1260年,在与阿里不哥争夺最高权力时,忽必烈采用了传统中国年号,它是相应蒙古语的汉译,但是1264年他又改年号为“至元”,意为“全部的开始”,稍后在1271年,在刘秉忠的建议下,他以此年号为基础,建王朝的国号为“大元”,在《易经》中,“元”指的是“宇宙之始”或“原始力”。这样,这个蒙古王朝就名正顺地纳入了中国的历史。这个国号不仅对汉地百姓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而且对蒙古臣民来说也标志着一个新的开端,忽必烈已不再是成吉思汗。

    日本学者冈田英弘曾提到,“蒙古帝国留给中国的最大遗产恰恰是中华民族本身”。美国蒙古学家、历史学家杰克·威泽弗德为了研究蒙古学曾考察了13世纪蒙古人西到欧洲、南到东南亚、东到日本的战争路线。杰克·威泽弗德认为,蒙古人不仅统一了所有说不同汉语方的地区,而且他们还将毗连的西藏、满洲、畏兀儿及许多小王国、部落民族与汉地合为一体。这个在蒙古人治下的新国家,其面积约是所有说汉语地区的五倍。已形成的中国主流文化当然不单是蒙古的,也不全是汉族的。忽必烈制造了一个融合物,这种文化将产生世界性的影响,其广度和深度使人难以预料。

    元朝不仅是一个统一的中华国家;同时他们对周边的小国也施加了同样的影响。早些时候,元明使经常争斗的朝鲜半岛各国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同样,在元朝直接管理之外的东南亚,蒙古军队制造了许多新的民族,他们为越南和泰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元朝之前,在今天的泰国、老挝、越南和柬埔寨地区,文化完全是印度化的,遵循的是印度式的建筑风格和宗教信仰,流传的是印度教的神话故事,蒙古军队与大量的中国移民在这里创造了一种新的混合文化,即后来的“印度支那人”。杰克·威泽弗德认为,忽必烈的智慧源于他对时局的认识,凭武力是无法征服全中国的。他善于经营与管理自己的领地,事实证明,忽必烈取得了他成吉思汗通过战争所无法取得的成就——征服并统一了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忽必烈认为军事威力虽然重要,但民心同样重要。他建造了一座汉式的都城,为自己取了汉名,创立一个传统式的中原王朝,建立了一个汉式的政府。所以他成功地控制了传统中国。忽必烈汗意识到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经营管理好国家,与成吉思汗最初统一草原部落时遇到的况一样,即如何把大量不同类别的人组合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单一政治实体。成吉思汗面对的是一大群部落,而忽必烈汗面对的是人数众多的地区。就像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汗必须围绕核心种族文化特征去建设国家,对他而,他必须要赢得汉地的民心,重建或另创各种制度,将不同类别的人统一到一起。

    作为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即要被蒙古人认可,又努力使自己的形象即被汉地人认可。1263年,忽必烈下令为自己的家族修建宗庙。他委托大臣负责主持崇敬祖先时的传统中国(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303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