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第 21 部分阅读

第 21 部分阅读

    后裔自立姓氏,唯嫡系仍旧以克烈为名。有人认为克烈有乌鸦的意思。关于克烈族属,学术界意见不一,有主突厥说,有主蒙古说。前者认为是九世纪中叶随黠戛斯南下的谦河地区部落,或认为是回鹘汗国灭亡以后留居本土的遗民;后者认为是唐朝中西迁的鞑靼后裔。元朝人视克烈为蒙古,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就将克烈列于“蒙古七十二种”之列。有趣的是,任何有关蒙古人起源的传说也与克烈无关。十世纪中叶前,克烈曾被塔塔尔征服,辽朝中期征服了克烈诸部,敍利亚文史料提到,辽初克烈部长在狩猎昤遇大雪,遇到在这里活动的景教教士,举部皈依景教。1100年,部长磨古斯(mrcus)反叛失败,被杀。金初,其子忽儿扎胡斯汗即位,与蔑儿乞人冲突,其子脱斡邻勒(王汗)被掠为奴,忽儿扎胡斯汗救出。后和塔塔尔人冲突,脱斡邻勒与其母被掠。其父逃亡乃蛮。乃蛮助他复国,父死,脱斡邻勒残害兄弟,争取汗位。把其叔菊儿汗逐出部落,脱斡邻勒靠也速该帮助夺得汗位。与也速该结为契友,成吉思汗曾借助脱斡邻勒讨伐塔塔儿,王汗应战,有功,受封为王。1190年代,克烈内乱,王汗逃亡西辽,于1196年返回黑林,后来在成吉思汗帮助下复国,后来和乃蛮冲突,在1203年和成吉思汗冲突,蒙古部先败后胜,克烈大败,王汗逃亡乃蛮,被边将豁里。速八赤所杀。其子桑昆先逃亡西夏,前往库车,为国主所杀,克烈正式灭亡。

    41.第四十一章.中心与边缘,中国未来地缘格局(21)

    蒙古国和元朝时期,有不少着名的大臣、将领、后妃是克烈人。***王罕弟札合敢不之女唆鲁禾帖尼嫁了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生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克烈人遂成为蒙古民族的一部分。后来的卫拉特蒙古以及鄂尔多斯、察哈尔等地蒙古族中及哈萨克斯坦族,均有克烈姓氏。哈萨克斯坦汗国的克烈有两部十二支。更有趣的是,匈牙利曾经被称为克烈。

    〖24〗蔑儿乞人:蔑儿乞蒙古语,解释为神射手。是十世纪至十三世纪在今大约西伯利亚的一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是鄂尔浑河流域与色楞格河(北邻吉利吉斯、秃马惕等部,南接克烈部,东连乃蛮部,西抵蒙古部)。又名灭里吉、袜劫子,在辽朝被称梅里急、密儿纪。陶宗仪把他们归属蒙古七十二种。蔑儿乞很早出现,六世纪时,拜占庭史家提出中国边境有一个木乞里(靺鞨部),柔然汗国被突厥消灭,大批柔然人逃亡此部,人极好战。也有人说他们是原西伯利亚人(楚科奇人)与通古斯人。他们的名有人说是墨尔根,即是神射手。有名人物是脱黑脱阿、忽都、赤勒格儿。据《新五代史》的记载,蔑儿乞是一个凶强的部族,其人用大弓长箭,杀死他族人再生食其肉。蔑儿乞是蒙古部的世仇,经常互相攻击。蔑儿乞人曾侵袭铁木真营帐。抢去他的妻子孛儿帖。部长脱黑脱阿打算把孛儿帖,送交王汗,王汗后来归还铁木真。中途生产了术赤。他们也曾掠走王汗,逼迫他杵米。脱黑脱阿战败后,逃亡乃蛮部太阳汗处。太阳汗死,再逃亡往其兄弟不亦鲁黑汗处,和屈出律过流亡日子。脱黑脱阿和屈出律来到不黑都儿麻河畔,企图持续反抗。1205年成吉思汗兵追捕,杀死了脱黑脱阿,脱黑脱阿的两个儿子忽都与赤刺温无法埋葬也来不及运走他的尸体,匆忙间只好砍下他的头,向遗体作最后的告别。和铁木真对抗了几十年的脱黑脱阿成为无头鬼。蔑儿乞人和乃蛮人向西南方向逃生,许多人在抢渡额尔齐斯河时淹死。忽都,赤刺温兄弟先前往畏兀儿,被逐出,在钦察草原以东流亡了十多年。1217年,成吉思汗派速不台追杀蔑儿乞人,忽都、赤刺温兄弟在巴尔喀什湖附近被杀;另一位兄弟忽勒突罕蔑儿干被术赤收留,带回蒙古,被杀;少数蔑儿乞人逃往钦察部,蔑儿乞正式灭亡。

    〖25〗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战役之一。1189年,被各部推举为领的铁木真与札木合生军事冲突。次年,札木合集合三万人进犯。铁木真将自己所属三万人分为十三翼,迎战于答阑巴勒主惕。这次战役铁木真虽然失败,但因札木合残杀俘虏,引起部下不满,并归附铁木真,反而增强了他的实力。十三翼之战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各部时的一次重要战役。12世纪末,在铁木真的领导下,蒙古乞颜部迅速展壮大,引起札答兰部领札木合的不满。金明昌元年(1190年),札木合借口部人劫掠铁木真马群被射杀,联合泰赤乌等十三部共三万人进攻铁木真。铁木真得到札木合部下亦乞列思人的报告后,集结部众三万人,组成十三翼(营)迎敌。铁木真和母诃额伦各分统一翼军,其馀各翼多由乞颜部贵族统领。双方大战于答兰版朱思(今蒙古温都尔罕西北),铁木真失利,退避于斡难河(今鄂嫩河)上源狭地,札木合也领军还本部,但他却将俘虏分七十大锅煮杀,引起了各部的不满,纷纷归心于铁木真。此战铁木真败而得众,使其军力得以迅速恢复和壮大。

    〖26〗蒙古战术:对具有快速机动而又猛烈攻击能力的蒙古人——来说,最诱人的是径直到他们边境上的农业区抢劫他们需要的东西,或者袭击带着贵重货物如丝绸、黄金或漆器,穿过他们领地的商队,然后用抢来的东西换取更普通的必需品。在他们的草原-沙漠世界里,也有散布各处的绿洲,其中一些相当大,所有绿洲均拥有较高的生产力,有充满琳琅满目货物的市场,他们在这里也能用闪电式袭击掠得想要的东西。对干草原边境上的定居农业社群和通过干草原的商路进行打了就跑的攻击,使游牧民族与他们周围定居民族的帝国生连绵不断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游牧民族一般占了上风。

    42.第四十一章.中心与边缘,中国未来地缘格局(22)

    他们最强大的作战手段是骑兵攻击所挥出来的机动性和突性。***机动性和马术是他们的基本活动方式,而在明了马镫并完善了他们的骑兵战术后,他们在由他们自己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的短促而猛烈的战斗中往往无法抵挡。定居民族帝国在数量上占极大优势的军队,由于要依赖辎重队及大量马匹和士兵所需的粮草和水,在干草原上往往处于严重的劣势。游牧民族为保卫自己对付敌人反攻、讨伐和镇压所采取的方法,是诱敌深入远离补给基地的草原,然后包围他们并分割之。从匈奴与汉王朝战斗的时代起,到18世纪清朝中期蒙古人在与乾隆皇帝领导的战役中被最终击溃止,历次在数量和攻击力上均占极大优势的中**队就是被这种战术消灭的。沙贾汗重新征服阿富汗和莫卧儿过去在中亚的领土的企图也遭到同样的结局。游牧民使用的弓和箭,一般是每个战士给自己制造的,他们往往不用刀剑和枪矛,因而免除了携带它们的麻烦。骑兵队的每一次冲锋,都按预定计划进行操纵,使得马和人根据信号旗的指挥行动,因而能随战斗进展况来调整他们的策略。每个骑手能齐射短射程的四或五支箭,而在快速飞奔时可射出高速齐箭。接着他们一齐停下,重新装箭,再投入下一次冲锋;然后撤退到己方阵线,让同伴组成的生力分队带着满筒箭矢转到前方。游牧民总是设法引诱敌人来追自己,然后在马鞍上转身射杀追赶者,或者把他们引进埋伏地点或己方阵线,让生力骑兵战士接战或切断敌人退路。在任何这类快速移动的战斗中,游牧人几乎总是占优势。但他们的多数征服都很短暂,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多半被人数多得多的印度或中国文化群体所同化。

    〖27〗回回:回族为古籍“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经济、文化较达的一个民族。关于回族的来源,可追溯到七世纪初。当时在东方出现了强盛的唐帝国,加上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在政治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强大的哈里国家。穆罕默德常对他的弟子们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哈里遣使节来唐,这是阿拉伯和中国外交史上第一次的交往,也为伊斯兰教传人中国并诞生回族提供了历史条件。此后,中阿交往频繁,据中国史书记载,自唐高宗永徽二年至唐德宗贞元十四年(651-798年)的147年中,阿拉伯和波斯(当时为阿拉伯部族之一)商人从海上东来中国经商,他们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地,在经商的同时,还修公墓,建礼拜寺而定居,成为中国回族来源最早的一部分。经五代至宋末五、六百年的展,最盛时期留居中国的回族人数达到几万人,以后至十几万人。

    750年前后,西亚地区爆了反抗伍麦叶王朝的武装斗争,反抗主力是什叶派(多为伊朗人),反抗斗争失败后,有一批什叶派因逃避伍麦叶王朝的逼迫逐渐由西向东迁徙,来到中国北方,作了中外贸易的“牙客”。而今天的回族中,做牛。羊、马、干果、古玩等行业“牙客”的人仍有很多。回族中的穆斯林(即信仰伊斯兰教者)虽多属于逊尼派,但在宗教细节的某些方面和日常生活中却有不少什叶派的残存印记。

    755至763年,安史之乱期间,即安禄山、史志明谋叛,唐肃宗因兵力不足,阻挡无效,为保江山,借大食兵平定叛乱,哈里“派遣了一支由熟练骑射,勇敢善战的大食人(包括西域诸多民族)组成的军队,在业阿福尔的率领下前往中国,随后,又生了史恩明叛乱,这些大食兵助唐平定了两次叛乱后,恢复了肃宗皇帝的王位,肃宗犒赏西域大食兵,在长安增建—大寺,从各州县挑选适当女子,配嫁大食兵。于是由扬州等地选女子三千,诣送长安,以为匹配。自此以后,大食兵乃安居中国。”

    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由四百五十名回回组成的商队去花剌子模经商。商队途经讹答剌时,被该城守将亦难出扣留,花剌子模沙摩诃末下令杀死商人,没收全部财产,因而引成吉思汗西征。西征过程中(指1219----1225年的成吉思汗西征和1252----1260年的旭烈兀几西征),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黑海(亚欧大陆地带一内海)以东的中西亚广大地区纳入蒙元版图,此间东来的回回人数量达到几十万(有说过百万),这些回回人除了部分工匠、官仕、商人、学者、医师等外,大部分编为“西域亲军”、“诸道回回军”、“阿速回回军”、“阿尔浑军”“探马赤军”、“哈刺鲁军”等,被分散安置在中国各地屯聚养牧,上马备战,下马垦牧。1235年元太宗窝阔台实施了“乙未籍户”制度。回回人除了来自西域的穆斯林外,还有同来的非穆斯林成员,如“术忽回回”(犹太人)、“绿睛回回”(信仰基督教的阿速部人)、“罗哩回回”(吉普赛人)、拜火教(袄教)、摩尼教(也称明教)徒、景教徒等,这些都被统称为回回,正式被当时的政府编入户籍,名“回回户”,自此,回回人就有了正式的中国国籍,与汉、蒙等民族女性结合组成家庭并留居,成为中国一个新的民族。在元代官方文书或诏令中,回回与其他民族也就明显区分开来,如元代《祥符图经》对民族描述是:“蒙古、畏兀儿、回回、也里可温、河西、契丹、女真、汉人八类”等。1276年,著名回回建筑师亦黑迭尔丁设计和组织营造元大都(今北京城),亦黑迭尔丁率众精心测量勘探,既吸取国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又充分尊重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有机结合中国历史展的条件和地形地貌特点,设计建造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建筑先进水平相融合的元朝都城和宫殿。与1293年建成。1340年左右(元至正年间),回回人引进了波斯人制作“大食瓶”的铜掐丝珐琅瓶工艺和部分原料,结合中国文化制作成了闻名于世的“景泰蓝”。

    43.第四十一章.中心与边缘,中国未来地缘格局(23)

    1368年明王朝建立,开国功臣徐达、冯国用、常玉春、胡大海、丁德兴、蓝玉、沐英、冯胜、邓愈、李文忠、华云龙等人被称为十大回回。徐达、常玉春、胡大海等大将率明军北伐的过程中,在保定、沧州、京津、山东直至山海关等一带留有诸多回回营,形成了大量回族聚居区或村落。明代著名反侵略的英雄麻贵,在日本人侵朝鲜时统兵赴朝作战,西北战场上则有达云等戌边名将。著名的航海家郑和、马欢,刚直不阿清官海瑞海瑞,兵部尚书铁铉、工部尚书赵荣、吏部尚书的马文升、清官孙继鲁等。文化以丁鹤年、马自强、金大车、金大舆、马继龙、闪继迪、马上捷、马锦等为代表。在明代,回回历仍然是明代主要历法,与大统历参用。朱元璋等明代皇帝亦有是回族人的说法。综观明代,回族人在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8〗克鲁伦河:源于蒙古国的肯特山中部,克鲁伦河从肯特山向南流出后折向东,经过肯特省和东方省的广阔草原地带进入中国境内内蒙古的呼伦贝尔盟,注入呼伦湖,成为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水系最西的源头。克鲁伦河是典型的草原河流,一年中有较多时间断流,河水流量不大。克鲁伦河流域是蒙古草原历史上众多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包括匈奴鲜卑和蒙古等民族。成吉思汗早期活动的地域基本上在克鲁伦河两岸,称汗在克鲁伦河,传说中的埋葬地之一也在克鲁伦河,克鲁伦河成为蒙古民族形成的核心地带。明成祖朱棣征北元,清康熙帝征噶尔丹都曾来到克鲁伦河。克鲁伦河沿岸的著名城市有蒙古国的温都尔汗和乔巴山。

    〖29〗蒙古西征军团:蒙古的军事行动之前,都要有大会会议,特别是远征时更加如此。这也是因为夏天不利于游牧骑兵出战,蒙古的进攻一向选择在秋天草多马肥的时候,再延续到冬天,冬天是游牧的闲暇时间,游牧民族也不象农耕民族需要利用冬天来准备来年的农具或者利用枯水期来修缮开挖河道堤防。到了春天之后,游牧骑兵就要分散各地去避暑,一般如果不是特别需要,蒙古不在夏天动战争,因此,通常在三四月间,蒙古的各个前线千户万户就会集聚起来开军事会议,尚定秋天开始的军事行动,而后散开回部落或封地去避暑,同时安排征召军队,为秋天的作战做准备。这也使得蒙古每次军事行动之前,总是有完善的军事作战计划,谋定而后动。

    蒙古军队行军之时,在大军的前面要派前锋,前锋的前面还要有哨骑,只要是几百人以上的小部分,就一定要在周围派出哨骑侦察。侦察分两种,一种是武装哨探,通常在周围有敌军时进行,哨骑登高望远,或者劫掠敌人,逼近敌人的营哨去获得报。另一种是平时行军的哨探,以现居民为主,一旦现居民或旅客,都要捕获询问四周的地势、兵力分布、有什么要塞、有什么军事基地、哪里可以补给等等。这种哨探在行军时的分布,有时可以远至大军的前面两百公里之远。一旦现报,根据报的重要程度层层上报直到统军大帅。因此,蒙古军队几乎从来没有被伏击过。

    在大军的后面,是称为奥鲁的老少营,奥鲁营制度,是蒙古军队不同于别人的一项制度。众所周知,蒙古在各地劫掠人口为奴,为数众多。奴仆在主人出征的时候需要随军出征,充当劳役,有时也被当作敢死队去送死,如果能够作战勇敢活过几次敢死队,则可获得自由编入民籍。此外,蒙古士兵出征时,是可以携带妻小的,称为军眷,这些妇女儿童平时负责后勤补给,在作战特别紧急的时候,也可以上阵参与作战。

    奥鲁本来有两种,一种随军,一种留守放牧。比如说,成吉思汗就经常带着忽兰妃子出征,而大妃孛儿贴就经常是留守大后方的。不过在定都和林之后,留守军团就没有了意义,因为当时的形势下,蒙古草原已经统一,不可能后方大帐被突袭,而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大版图,蒙古诸王公也逐渐被分封到帝国的各方,离鄂嫩河越来越远,他们各自的留守奥鲁也必然随军前进到各方去,因此留守奥鲁最后也都变成了随军奥鲁。但是,随军奥鲁也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那种形式了,因为奥鲁等于蒙古军队的生命,不但大帐、财产、妻小在那里,而且各种人力物力的补给,都是靠奥鲁来补给的,在灭金的1230年卫州之战中,国王塔思率蒙古军和华北汉军围攻武仙,被移剌浦阿从后掩杀,把全部随军奥鲁都给金军俘虏,致使华北方面的军队大败,从此后随军奥鲁就一般设置得离大军比较远,比如忽必烈征大理,就在大渡河边留下奥鲁,而只率大军渡河做短时间突袭作战。

    44.第四十一章.中心与边缘,中国未来地缘格局(24)

    蒙古大军的后方,是殿军,蒙古军队中有众多的奴仆,特别是在早期随军奥鲁就跟在大军后面的时候,这些奴仆是不稳定因素,他们容易叛逃或者溃散,于是就很有设立殿军的必要,一方面监督前面,一方面缉拿逃兵收容散兵。在奥鲁后移之后,蒙古大军的机动范围就更大。机动范围的加大,在中世纪报通讯不达的时代,容易造成失散,小分队的离队出击,回来的时候未必大营还在,一旦联系不上,就成了散兵孤军,因此殿军的作用就是替前军收容散兵,重编后再次送往前军,当然了,捕拿逃兵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蒙古军队有极为严格的逃兵惩罚制度,未获上级命令而擅退的,就是逃兵,要采用连坐制度,十人队中有人逃而其他人没有当场制止,全队死刑,如果十人队全逃了,则该十人队所属的百人队全部处死,同时,如果十人队中有人奋勇冲杀进敌阵,而其他人没有响应消极对敌,那么虽然他们没有转身逃跑,也视为逃兵。因为蒙古军队的军政与民政相联系,同个千人队的就是同个千户的部下,因此每个百人队十人队的成员,一般不是兄弟就是邻居,这套制度就能很好地使他们彼此之间互相监督。事实上成吉思汗之后,逃兵被处死的比例并不高,更多的逃兵是被编入敢死队。这是因为蒙古的兵源并不足够。

    蒙古的征兵制度,所有男丁15周岁以上就得准备服兵役,随时有被征召的可能,除了刚开始时的全民当兵的需要,后代的蒙古大汗多数是按比例征召。最高的征召比例,是贵由大汗准备西征时,晓谕蒙古各户每十人抽三人当兵,其后就是二次西征时,每十人征二人。这样的比例不要说比定居民族,就是比同样的游牧民族,也高出许多。然而即使这样,因为蒙古征伐的特殊性,兵源仍然不足,于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组建了渐丁军,所谓渐丁军,就是还没成丁的十三四岁少年,渐丁军并不直接参与战斗,但是需要准备战斗作为预备部队,这样,当他们成长到15周岁时,就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可以直接编入部队了。而到了后来,渐丁军的成分更加幼小,因为西征路途遥远,12岁的少年在蒙古草原加入西征军队,等他走到前线的时候,差不多也就15岁可以投入战斗了。

    蒙古军队的扎营也很考究,不但要选择地形,按职位编排把中军围住,而且外围营帐还有很多特色。比如说移营。外围的小部队在天黑之前扎营,然后天没黑之前就要燃起营火,而等天黑的时候要移营,保留刚才燃起的营火不熄灭的同时,把真正的营帐移往旁边的隐蔽处,这样即使别人来袭营,如果不是清楚蒙古军队的内的,多半会袭了燃着营火的空营。

    每个营都有不同的晚上口令,口令自然也要考虑到保密性能和成系统性,蒙古人在这个上采取了最简单却有效的方法,用各个千人队百人队营的长官的姓名当口令,这样不但自己人不会混乱和误会,而且敌人很难知道,因为如果能够探到多个百夫长的姓名的话,那这报也做得太20世纪的水平了。何况外围营帐相对固定,但是相对于主帐的位置却每天不同,因此今天整个营盘最西南的营帐口令是海都百夫长,明天就变成阔列坚百夫长了。

    蒙古军队每次出征之前,都要检阅部队,这时候部队就要把自己的装备晒出来,如果其中有遗漏残缺,那么就要受到处罚,因此蒙古军队的战斗状态,经常是保持完好的。

    〖30〗蒙古帝国接班人之争:蒙哥汗去世,遗留下三个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忽必烈成为未来蒙古帝国的大汗。旭烈兀自1256年成为波斯汗后,由于远离蒙古高原,而没有要求继承大汗位。剩下的只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阿里不哥作为幼子,已经成为蒙古汗国本土上的统治者,并在蒙古都城哈拉和林扎营。作为蒙古地区的统治者,他准备在蒙古召开库里勒台,以确保他被举为大汗。而忽必烈抢在他之前行动。他率军从武昌北上,在中原的开平上都府(位于今察哈尔和热河之间的多伦诺尔附近)建大本营,早些时候,他只是在这儿建起了他的夏季驻地。1260年6月4日,他在此被他的党羽,即他的军队,拥立为大汗。当时他44岁。按成吉思汗的法律,这次仓卒的选举是非正式的。按传统,库里勒台应该在蒙古召开,会前应召集成吉思汗的四个兀鲁思的代表们出席。阿里不哥在蒙哥的丞相、克烈部聂思托里安、教徒学鲁合的支持下,也毫不踌躇地在和林悟取大汗称号。在汉地,控制着陕西和四川的蒙军将领们倾向于阿里不哥一边,但忽必烈不久就把这两个省的军队争取到他一边。忽必烈的副将们在甘州东部(甘肃境内)打败了阿里不哥军,这次胜利巩固了忽必烈在对蒙古统治下的大理、西夏、吐蕃、金朝、南宋的所有权。忽必烈把他的优势兵力向大蒙古汗国本土推进,他于1260年年底,在哈拉和林以南的翁金河畔度冬;而阿里不哥朝叶尼塞河上游撤退。接着忽必烈错误地设想战争已经结束,在和林留一支普通军队后,回到中国。1261年年底,阿里不哥卷土重来,驱逐了这支驻军,并进军迎战忽必烈。在戈壁边境上打了两仗。第一仗忽必烈获胜,然而;他再次错误地没有追击阿里不哥,10天后打了第二仗,尽管战斗十分激烈,但却没有决定性的胜负。站在孛儿只斤。阿里不哥一边的有窝阔台系的领导人、塔尔巴哈台的叶密立地区的统治者海都和察合台宗王阿鲁忽(lghll或lllghli),阿里不哥曾帮助阿鲁忽从其堂兄妻、兀鲁忽乃手中夺得察合台兀鲁思。由于这一支持,阿里不哥的势力与忽必烈的势力相匹敌,直到将近1262年年底,阿鲁忽背弃阿里不哥投靠忽必烈(看下文,第331页)。这一出人意料的背叛改变了形势。当忽必烈赶走了阿里不哥的人,重新占领和林时,阿里不哥被迫在伊犁河流域与阿鲁忽作战。阿里不哥被两军拑住,最后于1264年投降忽必烈。忽必烈为了笼络人心,没有杀他,但是,处死了阿里不哥的主要支持者,包括聂思托里安教丞相孛鲁合。为谨慎起见,他把阿里不哥作为重要俘虏囚禁起来,直到1266年阿里不哥去世。趁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内战,西北地区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纷纷自立,此时尚在西亚进行西征的旭烈兀也准备自帝一方,不论忽必烈还是阿里不哥都只得到一部分宗王支持,没有召开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子嫡系后裔参加的大忽里台,忽必烈不被广泛承认,于是,忽必烈将大汗在西亚的直辖地(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边境)封给旭烈兀换取旭烈兀的支持,旭烈兀建立伊儿汗国(其实旭烈兀留在西亚忽必烈也没办法,但忽必烈给了旭烈兀统治的合法性)。忽必烈将大汗在中亚的直辖地(阿尔泰山以西直到阿姆河的农耕和城郭地区)封给察合台汗阿鲁忽换取阿鲁忽的支持。而钦察汗国早在元定宗贵由和元宪宗蒙哥统治时期已经取得实际上基本独立的地位。因为大蒙古国(蒙古帝国)的分裂,忽必烈实际管辖的政治版图仅止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包括整个黑龙江流域)、吐蕃地区(包括今青海、西藏等地)、蒙古草原全境,西伯利亚南部地区以及今新疆东半部。

    45.第四十一章.中心与边缘,中国未来地缘格局(25)

    〖31〗元顺帝:元世祖忽必烈的儿子真金太子早逝,留有三子,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铁穆尔,当时有资格继承皇位的还有忽必烈幼子那木罕,最终他选中铁穆尔为帝。

    由于成宗铁穆尔独子德寿早早过世,于是导致了元朝又一次皇位之争。最终由成宗之侄,答剌麻八剌长子海山即位,元武宗海山将皇位传于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并约定“兄传弟位,叔传侄位”,但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没有遵照约定,而是将皇位传给儿子硕德八剌,后元英宗硕德八剌被叛臣所杀。他的伯父甘麻剌的儿子也孙铁木儿在上都即位,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死后,他的儿子天顺帝阿速吉八在上都与在大都的武宗海山之子图贴木儿争夺汗位,最终文宗图贴木儿获胜,并将皇位让与皇兄和世迹蛩植桓市慕貌蝗菀椎绞值幕饰还笆秩萌耍谑墙髯诤褪垃〖毒死后复位。文宗对毒死皇兄一事耿耿于怀,于是临死前改立明宗长子妥懽帖睦尔为帝,但权臣燕铁木儿怕他与文宗合谋害死明宗的事被妥懽帖睦尔日后报复,碍于文宗遗命,只好立7岁的明宗次子懿璘质班为帝。可是宁宗懿璘质班即位43天就死了,与此同时燕铁木儿也因纵欲过渡死了,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历尽沧桑终于继承皇位,登上了元朝末代皇帝的宝座。与清朝相比,清朝12个皇帝,统治将近300年。清入关之后270年10个皇帝,元朝统治90年有12个皇帝个。第一个皇帝元世祖忽必烈30年,最后一个皇帝顺帝妥懽帖睦尔30年,中间30年10个皇帝,平均3年一届,绝大多数都是非正常死亡。蒙古贵族内部内部倾轧,促使国家早早崩溃。

    〖32〗鄂尔多斯:“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曾指黄河河套地区,北起雁门,南到宁夏的朔方。这块地区,深入中国腹地,但由于土壤沙化严重,只长夏季牧草,基本上不能产生种植农业,所以这一地区,历史上也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但由于鄂尔多斯地区离长安和洛阳都不远,所以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可以直接威胁中国的统治中心。

    “鄂尔多斯”周朝以前是鬼方、林胡等游牧民族地区,战国时代时为赵国领土云中郡,后属秦国。汉初为匈奴与汉征战的前线。汉武帝时在此设立朔方郡。汉宣帝时呼韩邪单于来朝,成为南匈奴的居住地,后渐胡汉杂居,于西晋时爆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时曾为前秦、后秦领土。北朝时属北魏、西魏、北周。隋唐时皆为领土,唐代曾置朔方节度使,名将郭子仪曾任职此职。安史之乱时,唐肃宗曾逃至此地。宋代为西夏国领土,元代时归陕西行中书省,明代时为长城塞外。清时属漠南蒙古的一部分,后置归绥道,属山西省,清朝顺治六年(1649年),鄂尔多斯各旗在达拉特旗规模宏伟的王爱召会盟,形成了“伊克昭盟”(汉意为大庙),其行政建制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民国后设绥远特别区,后改为绥远省,设伊克昭盟。新中国成立后,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至今。

    〖33〗林丹汗:1603年,蒙古帝国的布延薛禅汗去世,次年由他的长孙林丹汗继位。林丹汗即位后,在巴林部境内的阿巴噶哈喇山修建了瓦察尔图察汉浩特作为整个蒙古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林丹汗加强了传统的左右翼三万户的地方行政体制,命永谢布部却热斯塔布囊为特命大臣,率领一支军队驻防赵城(今呼和浩特一带),管理右翼三万户的蒙古各部,任命乌齐叶特(内喀尔喀)鄂托克锡尔呼纳克洪台吉为管理左翼三万户的特命大臣。察哈尔八鄂托克虽属左翼三万户,但直属林丹汗。

    林丹汗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巩固汗权,以察哈尔部为基础,直接控制了内喀尔喀巴林、札鲁特、巴岳特、乌齐叶特、弘吉剌特等五部,同时也遥控了蒙古其他各部。林丹汗执政前期,漠北喀尔喀三汗以及漠南喀喇沁的昆都伦汗、阿鲁科尔沁的车根汗、科尔沁奥巴洪台吉、鄂尔多斯土巴济农等,定期前往察汉浩特,朝见林丹汗,并与大汗共同商讨政务大事,参加大汗举行的宴会、围猎等活动。蒙古各部汗、济农、诺延、台吉,按照图们札萨克图汗**约束诸鄂托克,并定期向林丹汗朝贡献物(《大黄册》,1957年列宁格勒版)。

    46.第四十一章.中心与边缘,中国未来地缘格局(26)

    林丹汗利用藏传佛教,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林丹汗登基那年,四世**云丹嘉措所遣迈达里呼图克图札阿囊昆噶宁波(大慈诺门汗)经鄂尔多斯抵达呼和浩特,作为蒙古地区黄教的坐床喇嘛。不久,林丹汗将迈达里诺门汗、卓尼绰尔济迎请至察汉浩特,不但自己信奉黄教,而且让他们在察哈尔地区活动,宣扬该教。1618年,当林丹汗26岁时,西藏红教方面派遣沙尔巴呼图克图到达蒙古地区,寻找自己的支持者,林丹汗为红教喇嘛沙尔巴呼图克图的法术所折服,在察汉浩特隆重地迎接了他。林丹汗封他为国师,并接受深奥密乘之灌顶。沙尔巴呼图克图为了取得林丹汗的信任,从五台山取来元世祖时红教八思巴喇嘛用千金所铸嘛哈噶喇金佛。林丹汗修建金顶白庙,将金佛供于其中。林丹汗为了弘扬佛教,召集昆噶敖德斯尔、班第达顾实、阿南达顾实为的33名大翻译家,在1628-1629年期间翻译了108卷《甘珠尔经》(前人已翻译过其中一部分),并用金字抄写在蓝纸上。林丹汗把祖传下来的传国金印和嘛哈噶喇金佛、金《甘珠尔经》视为三**宝。

    林丹大汗以沙尔巴呼图克图为国师,改奉红教后,极大地影响了他从前的形象和声誉。信奉黄教的漠北喀尔喀和右翼三万户的各部汗、济农、诺延、台吉,与林丹汗逐渐有所疏远。影响较大的迈达里诺门汗,也与林丹汗生了分歧,久居漠北喀尔喀,已不再同和支持林丹汗。尽管林丹汗改奉红教后,其统治地位大受影响,但蒙古各部基本上仍听从于他的统一号令。而正当此时,女真人已从东北地区崛起。其建州部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即汗位,国号曰“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早已引起蒙古和明朝的注意。

    更何况,后金势力和影响已波及到蒙古边缘各部。科尔沁、内喀尔喀五部及喀喇沁等,不断遣人至察汉浩特,希望林丹汗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遏制后金势力。1608年,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率领5000人进犯乌拉部。乌拉部为女真人的一支,与科尔沁相邻。乌拉部派人向科尔沁部求援。经林丹汗同意,科尔沁部翁阿岱巴图尔诺延及其子奥巴率领科尔沁部大军到达乌拉境,与乌拉部联军共同打退了褚英的军队。不久,叶赫部(在昌图和开原之间所居)领锦太什受到努尔哈赤的威胁,又向林丹汗告急求援。林丹汗遂命翁阿岱巴图尔及其子奥巴领科尔沁部兵,往援叶赫部,杀死了努尔哈赤的部将布扬古(《皇清开国方略》卷12)。后金天命年间,科尔沁部的台吉们奉林丹汗的命令,曾几次同后金交战,保卫了自己的边疆。显示了自己的势力,科尔沁部的明安诺延的3个儿子还曾率领部众深入后金境内,大掠其牲畜。但是,后金国主努尔哈赤在辽东地区的地位尚未巩固,他不敢与蒙古和明朝同时对立。因此,对蒙古人的挑战,尽量采取忍让迁就的态度,甚至以通婚(努尔哈赤娶科尔沁明安台吉女为妃)为手段,争取与科尔沁、内喀尔喀诸台吉保持和睦友好关系。

    1619年六月,当努尔哈赤攻打明朝抚顺、开原。铁岭、辽阳之际,林丹汗也趁机亲率察哈尔和内喀尔喀五部,攻占了明朝的广宁城。当时,明朝为了不让努尔哈赤与林丹汗联合,使明朝东、北两面受敌,不断派人到察汉浩特,竭力讨好林丹汗,希望他与明朝保持友好关系。林丹汗也考虑到,与明朝保持友好,进行贸易,有利可图;同时利用明朝( 中国可能进行的六场战争4:不可能的战争(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303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