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良田美井 > 良田美井 第 19 部分阅读

第 19 部分阅读

    又传了过来,“二叔,你不问我们要钱啦?谢谢二叔!二叔你是个好人,二叔,要是我娘病好了,我给您当牛做马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宋榆气的要仰头跌倒。

    最先出言指责宋榆的老婆婆气的摆了摆手,“真是不要脸的东西!”让旁边的小孙子扶着她回家去了,多看宋榆一眼都觉得膈应。

    宋榆脸皮涨红,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气的,再说下去也是越描越黑,干脆转身灰溜溜的跑了。宋榆走了,看热闹的人也散了,该回家的回家,该串门的串门,至于乡亲们背后的闲聊,那就不是宋家人能够管的了了。

    外头没了声响,冬宝才跑到门口,踩到凳子上打开门洞往外看,见宋榆真的走了,才呼了一口气出来,希望宋榆以后长点眼色,别再打她们母女俩的主意了。

    回头冬宝就看到李氏从屋里出来了,脸色惨白的靠在门框上,哆嗦着嘴唇问道:“你二叔来,到底啥事啊?”

    冬宝关上了门洞,搬了凳子回院子里,拉着李氏坐下了,安慰道:“没事,你别怕,咱都分家了,谁也管不了咱们。他被我打发走了,这几天肯定不敢再过来了。”

    “那他说了啥事没?”李氏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冬宝摊手,“这谁知道?他嘴上说是我奶要他来看看你咋样了,哄谁啊?”黄氏再怎么自私不讲理,也不可能让宋榆一个大男人独自去看望寡嫂身体如何了。

    “肯定是他听说你快好了,家里活没人干了,过来想知道咱咋样了,咱不搭理他,就是我奶来了,跟咱说啥也好,要啥也好,咱都不能让步,也不能给她啥。”冬宝说道。

    李氏心软,被宋秀才洗脑的心里头有个信念,就是宋秀才死了,她得替宋秀才孝敬黄氏。然而冬宝认为,孝敬得分人,要是黄氏是个慈祥善良的长辈,她当然不拦着李氏替丈夫尽孝。如今黄氏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知道,给黄氏尽孝就等于卖身给黄氏当牲口,干活再卖力也要被她时不时抽上几鞭子撒气。

    她这是给李氏打预防针,万一黄氏上门来要李氏回家,或者是开口要什么东西,统统都打回去。

    “这……肯定的。”李氏迟疑了下点头,为了女儿,她也不能回去了,她还想好好干几年活,多少攒点钱,给闺女做嫁妆,没嫁妆的闺女,到了婆家肯定要受家婆白眼的。

    下午的时候,冬宝的大姨李红琴带着女儿张秀玉过来了,她在家里不放心李氏这个妹妹,吃过中饭就带着张秀玉过来,准备在冬宝家住一晚上再走。

    张秀玉人如其名,比冬宝大了三岁,个子已经开始抽条,秀气腼腆,到了冬宝家里跟李氏和冬宝打过招呼后,就忙着给冬宝和李氏收拾院子,任凭李氏怎么说都不闲着。

    李红琴还给冬宝带了两身衣服过来,笑道:“都是秀玉以前穿过的旧衣服,扔了也是扔了,宝儿先将就着穿。”

    庄户人家哪有扔衣服的,等衣裳不能穿了,也要浆洗干净剪成块做鞋底子用,李红琴这么说,不过是客气的说法,怕李氏不要。

    等到太阳偏西的时候,大锅里的豆浆已经开始翻腾着水泡沸腾了,冬宝从灶膛里掏出了烧的正旺的柴火,等豆浆冷却了一段时间,冬宝手指轻快的沾着锅里的豆浆试了试温度,就开始点豆腐。

    随着石膏水断断续续均匀的点入,锅里的豆浆很快的凝成了一块块雪白的豆花,冬宝把成形的豆花捞了出来,放到一旁的盆子里,等豆花捞完,锅里原本白色的豆浆,只剩下澄清略带黄|色的水了。

    “真是神了!”李红琴啧啧叹道。“这么白花花的豆腐,嫩成这样,光看着就叫人想吃口尝尝。”

    看着一盆白嫩的豆花,冬宝心里也满是欢喜,豆花要经过压制,才能脱水成为豆腐。听了大姨的话,冬宝灵机一动,“娘,咱先不卖豆腐,先卖豆花,打开市场销路!”

    第68章 开张

    啥是市场销路,听的人一点都不懂,然而这并不妨碍众人对豆花的喜爱。<冰火#中文

    过了一会儿,林家人也来了,还扛来了一袋磨好的苞谷面。

    李氏推辞不要,被秋霞婶子制止住了,笑道:“冬宝做饭香,我们都想来吃冬宝做的饭,你要是不收,我们以后可不好意思来了!”

    其实照林家人的为人,就是冬宝做饭比安州城大酒楼的厨子都好吃,林家人也不会总来蹭饭的,都是实诚人。秋霞婶子这么说,只是怕李氏面子薄,不要这些粮食。

    宋家也有玉米面,高粱面不如玉米面好吃,过年的时候吃玉米面,平常都吃高粱面,若是一年到头还有余剩的玉米面,就要卖到粮铺子里去。

    “我咋听村里人说,宋老二上午到你家来闹,是要钱还是咋地?”秋霞婶子问道。

    李氏脸上就露出了无奈的神色,“是来了,说冬宝她奶叫他来看看我咋样了,冬宝不给他开门,他就踹门,还骂人,倒是没提要钱的事。”

    李红琴没想到上午她不在,还出了这种事,气的拍桌子大骂:“宋老二就不是个东西!上寡嫂家踹门,也不怕遭报应!就不给他开门,下回再敢来,拿烧火棍捅他!”

    冬宝抿嘴笑道:“这几天估计他是不敢来了。”

    林实一直静静的听着,这会上说道:“这离我们家远,就是想照应恐怕也赶不及。大娘和冬宝俩人在家我们也不放心,上个月我二姑家的狗生狗崽子了,明天我就去我二姑家,抱个狗娃过来,也好看家护院。”

    “那可谢谢大实哥了。”冬宝笑道,以后谁要敢踹门,就放狗咬他!

    豆花做好后,冬宝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白嫩嫩的豆花,浇上卤汁,再撒上几粒嫩绿的葱花。由于材料的限制,调出来的卤汁自然比不上食品工业发达的现代,好在材料都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虽然没有那么多让食品更香更有味儿的食品添加剂,吃起来那股原汁原味的香醇感是多少添加剂都比不上的。

    “好吃!”众人纷纷称赞。

    林实慢慢吃着碗里的豆花,微笑着看着有点小得意的冬宝,他舍不得像栓子和全子那样一口气吃了个干净,接触越多,了解越多,他就越发现冬宝的好,这么小的小丫头,心思怎么就这么玲珑聪明呢!

    全子和栓子两个孩子见盆子里的豆花没了,干脆把碗底都舔了个干净,眼巴巴的看着冬宝,盼着她再做出点来他们吃。

    冬宝忍不住得意的笑,就是这么一碗在她看来材料都不全的豆花,把吃的人给美的!可惜她旁敲侧击的多次,确定了这个时代没有辣椒,要是有辣椒的话,用油炸了磨的细细的红辣椒粉做成红油辣椒,在豆花上浇上一小勺,味道那个美啊!

    “等会我做豆腐,婶子你带回家一块,炒菜可好吃了!”冬宝说道。

    两斤豆子磨出来的豆花被众人分吃了一半,剩下的豆花冬宝打算压成豆腐给众人尝尝。

    人多力量大,林实帮冬宝压豆腐,压豆腐的工具是一个面上烂了几条空隙的升,冬宝把升洗干净,用布铺在上面,将豆花一勺一勺的舀到了布上,放满了之后就放上一个木板,搬石头压在上面,把豆花里头的水分给挤压出来。

    压了一个时辰,冬宝觉得差不多了,拿掉石头,按了按豆腐,弹性什么的都不错,第一锅豆腐,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还有这么多豆花,够明天早上卖了吧?”李氏问道。

    冬宝摇了摇头,“这些不能卖,到明天早上就不新鲜了。咱们得早点起来,磨豆浆,点豆花。”

    新鲜的豆花,吃起来口感才好,况且现在气温已经不低了,放到明天虽然不至于坏掉,但肯定不怎么好吃了。她既然决定要靠豆腐事业安身立命,发家致富,就不能出任何的差错来坏了她的招牌。

    “哎哟,那得起多早?”秋霞婶子早听了李氏说做豆花的手续,不由得感叹,“原先想这活计轻省,没想到也是辛苦活。”

    冬宝点点头,做豆腐可是辛苦活,前世她家里卖豆腐的时候,父母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磨豆子煮豆浆,吃过午饭还要再做一回豆腐,到晚饭前父亲就骑着二八式的大自行车,到各个村里头叫卖。

    “辛苦怕啥?”李氏轻声说道,“我有的是劲儿,这点累不算啥。”比在宋家伺候那一群人轻松多了,还不受气。

    李红琴也说道:“这两天我先不回去了,留下来给你帮忙。”

    “那可是没工钱的!”冬宝眨着眼睛笑道。

    张秀玉在一旁抿嘴笑了起来,捏了捏冬宝的耳朵,小声道:“就你嘴贫!”

    豆腐做好后,足有三斤重,冬宝切下来一半放到井水里镇着,准备吃完饭让林实带回去,剩下一半切成片,一半爆炒,一半拿来凉调,李氏和秋霞婶子几个人蒸了高粱面和玉米面混一起的馒头。

    庄户人家吃饭不讲究啥男女大防,都是熟人,更没什么拘谨的了,几口人都围在一起吃,和冬宝预料的一样,豆腐被众人吃的精光,连豆腐上的葱花都没能幸免。

    “豆腐这东西好!”吃过饭林福忍不住感叹,“当初冬宝说要做的时候,我还怀疑过,现在看来,只要做出来,多少都卖的出去!”

    现在虽然马上要进入夏天了,然而地里的菜还没长起来,嫩菜秧子庄户人家是舍不得吃的,也就疼爱宋柏的黄氏愿意摘了刚抽芽的嫩菜给宋柏吃。豆腐这东西,当菜吃真是极好的,又比肉便宜的多,肯定不愁销路。

    那当然了!冬宝暗自点头,在十四亿人口的中国,豆腐可是家家必备的,想想一年下来,得卖出去多少豆腐啊?光她家一个工厂,一年净利润就够叫人心惊肉跳了。

    “林叔,婶子,我还得跟你们商量一个事。”冬宝笑道,“明天早上我得借全子用一用,当然,还有栓子。”

    秋霞婶子笑了,“啥事啊?用不着跟我们商量,你跟那俩人说,他俩愿意就行!”

    “是好事。”冬宝笑道。

    明天要开张了,李氏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是头一次要去做生意,心中激动惶恐在所难免,临睡前李氏还一遍又一遍的检查准备好的碗筷,卤汁,生怕出错了。冬宝细声细气的劝了她半晌,两人才睡着。

    半夜的时候,李氏就醒了,看冬宝还在睡,没舍得叫醒她。这年头也没个钟表,月底是下弦月,看月亮已经升到了正当空,估摸着也到了冬宝说的时间了,便轻手轻脚的下了床,穿好衣裳去了院子里。

    月亮的银辉洒满了院子,不用点灯,就能看清楚院子里的一切。

    李氏刚把泡豆子的桶提到了院子里,李红琴就出来了,小声道:“我没起晚吧?”

    “没有没有。”李氏笑着说道,压低了声音,两人都是做娘的,不约而同的,都想让孩子多睡一会儿。

    把豆子磨好后,冬宝就迷迷糊糊的醒了,听到外头磨盘转动的声音,她赶紧起床,其实她心里也难免激动,想早点起来,只是到底这个身体是个十岁孩子,正是贪睡的时候,没能像李氏和大姨起那么早。

    等她穿好衣裳出来,张秀玉也起身了。

    “快回去再睡会!”李红琴笑着冲两人摆手,“等我跟你娘把豆浆烧开了,你再过来。”

    冬宝笑嘻嘻的说道:“那哪行?我不放心你们俩,我得看着。”

    昨天只做了两斤豆子,所以李氏觉得轻松,可昨天晚上,冬宝把剩下的八斤豆子全泡上了,两个人做肯定吃力手忙脚乱,她多少能帮些忙。

    天刚麻麻亮的时候,李氏和李红琴就挑着担子带着冬宝往镇上走,留着张秀玉看家,叮嘱她不管谁来都不给开门,一行人便走了。这会上已经有人陆陆续续的开始摆摊,因为来的早,三个人还抢到了集市上中间的位置,摆放好了东西。

    等太阳露出了脸,街上的人流渐渐多了起来,林家人也带着栓子早早的过来了,全子和栓子一人捧了一碗豆花,站在大街上,大声的哧溜着豆花,叫道:“好吃!真好吃!”

    豆花上洒了香油,混合着豆花的清香和卤汁特有的香味飘出去老远,豆花上还放了油炸的豆子,听全子和栓子咬豆子的清脆声音,就知道豆子炸的酥脆。

    很快就有人围了过来,看全子和栓子吃的香,不少小孩缠着大人要吃,有人便问道:“你这是啥东西?咋卖的?”

    冬宝没回答他这是什么,只笑道:“大叔来一碗尝尝?两文钱一大碗,不好吃不要钱!”

    所谓的大碗,大约能装半斤豆花,小碗也就是比大碗少装一半的分量。光闻着香气就流口水,更何况豆花看起来又白又嫩,让人垂涎,两文钱确实不贵。

    很快就有人拿了两文钱要了一碗,冬宝拿勺子刮了满满一碗豆花,浇了足足的卤汁和香油,放了炸黄豆和葱花,端给了那个人。

    “好吃!”那人端着碗蹲到了路边,吃了第一口,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埋头猛吃起来。

    第69章 兴隆

    古人好像都有这么一种心理,面对新事物时总有点畏缩,就像螃蟹,直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站出来尝试过了,觉得这个好吃,大家才恍然大悟一拥而上分享美食。

    第一个来买豆花的人说了好吃后,冬宝收钱的手就没停过,刚开始还有些手忙脚乱,三个人常常手碰到一起,冬宝赶忙给进行了工作规划,冬宝收钱,李氏负责从盆子里舀豆花,李红琴负责给豆花浇卤汁。

    从家里走之前,冬宝就叮嘱过李氏和李红琴了,今天去不在乎赚了多少钱,但一定要把名声打响了,来赶集的庄稼人平日里吃油少,喜欢吃口味重的东西,所以第一天卖豆花,不仅豆花给的要多,还不能吝啬了放豆花里的卤汁和香油。

    三个人只带了六个碗过来,其中还有四个碗是借林家的,不少人吃了第一碗,觉得不过瘾,接着买第二碗吃。后面要买豆花的人只能等前头人吃完了,洗过了碗才能接着吃。冬宝看口袋里攒了有四十个钱了,跟李氏说了一声,揣着钱就去了卖碗筷的摊子上,买了是十个碗和十双筷子回来,才缓解了碗筷的压力。

    赶集的人越来越多,前头吃豆花的人又给后面来的人做了活广告。等秋霞婶子领着全子和栓子在集市上买了东西回来,惊喜的发现那么大一盆子豆花,居然已经见了底,还有不少人等着要买。

    “没了。”冬宝冲围过来还要买豆花的大婶抱歉的笑道。

    一听没了,大婶子怀里抱着的小胖墩咧开嘴就要哭,抽抽搭搭的,委屈的不行,别人都吃到了轮到他就没了,这世界太残酷了!小孩子就是这样,非得要到他想要的东西才行。

    冬宝看盆子底还有一点,就拿勺子把剩下的豆花刮了出来,放了香油和卤汁,递给了大婶子,说道:“这个不够一碗了,送小弟弟吃吧,不要钱了。今天我们第一天卖这个,准备的少了,明儿个我们还会来的,你们再过来肯定有。”

    大婶感激的冲冬宝道了谢,蹲到一边喂小胖墩吃了起来,连连说明天带孩子的哥哥和爹一块来吃,给小姑娘捧场。

    “唉!”全子和栓子两个好兄弟对视了一眼,齐齐哀叹了一声,他们俩才吃了一碗,还没吃够就没了!

    从开始卖第一碗到卖完,冬宝估摸着也才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此时正是集市上人最多的时候,要是做了多的,肯定还能卖的出去,赚的更多。

    “做的少了。”秋霞婶子笑道,帮着李氏和李红琴收拾摊子,“明儿多做些,肯定都能卖得出去。”

    李氏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她从昨晚就没睡好过,头一次做生意心里头没底,生怕卖不出去,甚至她还打算要是生意不好做,就去找大哥帮忙,给她找一个浆洗衣裳的活计,压根没想到会这么好卖。

    “这不是咱们庄户人家没做过生意,胆小么,谁也不敢弄多了,现在摸到行情了,就好办了!”李红琴笑道,她的丈夫原来是赶车做生意的,她比李氏的生意头脑好多了,说话也利索。

    几个人收了摊子,开开心心的一路往塔沟集走,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冬宝摸着怀里的钱袋子,一路上傻笑了好几次。李氏看她一副“小财迷”的模样,笑的合不拢嘴。

    镇上粮店里价格和老成杂货店里的价格差不多,冬宝便没有在镇上买豆子,挑回来也挺累人的。到村里后,几个人先回家放了担子,又去老成家的杂货店称了五十斤的豆子。

    看李氏面色红润,神情轻松愉悦,老成心里微微有些诧异,看来秀才娘子这病果真是好了,现在两个人来买豆子,一买就是五十斤,要一百五十个钱,不是个小数目。

    老成拱手笑道:“秀才娘子病好了?恭喜恭喜啊!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以后你们娘俩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啊!”

    李氏有些腼腆,其实自己压根没什么病,为了保护闺女才装了一场病,撒了这么一个谎,把全村人都骗住了,然而却不能叫别人知道。“承您吉言。”李氏笑道。

    “冬宝她娘其实没啥病。”秋霞婶子笑道,又埋怨道:“都怪我跟孩子他爹眼瘸,去镇上请了俩大夫过来都不顶事儿,差点害了冬宝她娘,还是大姐请的大夫好!”

    这几天,秋霞婶子跟村里的人一直都是这么说的。

    老成笑着凑趣道:“你跟林福都是好心,人家秀才娘子是好人,好人咋会怨好心人哩!”庄户人家过的俭省,村里头人来买东西,顶多是三五文钱的买卖,像冬宝家这样一次性买五十斤豆子的大生意,一年也难得几次,老成开心都来不及,奉承的也更加卖力。

    到了家,冬宝就看到林实抱了条黑不溜秋的小奶狗站在门口等他们,李红琴笑道:“大实咋不敲门进去啊?你秀玉妹子在家呢!”

    林实笑道:“我也是刚到,听见你们说话了,就等着你们过来。”

    小奶狗听到说话声,三角形的耳朵立刻支愣了一下,从林实臂弯里抬起头来,瞪着乌溜溜的眼珠子看着来人。

    冬宝喜欢的不行,连忙跑过去摸着小奶狗的头,小奶狗也不怕生,一会儿工夫就和冬宝几个人熟悉了,乖乖的趴在地上,让冬宝给它挠头顺毛。

    “咋抱个黑狗过来了?公的还是母的?”秋霞婶子有些不满,对林实说道。

    林实笑道:“是小母狗,咱们开口要晚了,我过去的时候,二姑家的小狗就只剩下两条了,还有一条狗是花狗,我瞧着不咋欢腾,不如这小黑狗壮实,就没要花狗。”

    “黑狗就挺好。”冬宝怕秋霞婶子再训斥林实“办事不力”,连忙开口了,“黑狗辟邪,有小黑在这里,那些魑魅魍魉都不敢过来了。”

    秋霞婶子笑了起来,拍了下林实的肩膀,对儿子小声说道:“瞧瞧,我还没说你啥哩,这就护上了!”

    林实俊秀的脸刷的就染上了一层红晕,看了眼冬宝,见她专心致志的玩小黑狗,没注意这边,才松了口气,小声埋怨道:“娘你瞎说啥,冬宝还小着哩!”又对李氏和李红琴笑道:“大娘,大姨,我先回家喂猪了。”说罢就背了豆渣低着头快步走了。

    李氏从灶房里出来,只看到林实离去的背影,叹口气对秋霞婶子说道:“这孩子,咋就走了,等会儿留下来吃中饭。”

    逗完儿子的秋霞婶子心情甚好,哈哈笑道:“不了,我们家还有一大块豆腐没吃,全子从昨晚上到家就吵着要吃了,中午不给他做,怕是又要念叨好久了!”

    张秀玉也挺喜欢肥肥滚滚的小黑狗,摸着小黑狗的头羡慕的说道:“我也想要条小狗养着玩。”

    “这没问题。”冬宝立刻豪爽大气起来,“等小黑生狗崽了,我把最好玩的那个给你留着。”

    临近中午,李氏和李红琴在灶房做饭,冬宝和张秀玉带着小黑到树林里捡柴火。一般庄户人家烧柴火的不多,地里出产的秸秆,高粱杆,苞谷杆就够烧了,冬宝她们从宋家分出来,就只能靠自己捡柴火烧。

    好在村里子小树林子多,散落的树枝子也多,捡起来也容易。

    碰到了村里人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凡是认得的冬宝都笑着打了招呼,喊叔叔大爷的喊的挺亲。

    “冬宝,听说你娘身子好了?”不少人都跟冬宝打听。

    冬宝就点头,笑道:“托福,好了,已经能下床做饭了!”

    “你旁边的这姑娘是谁啊?长的恁俊!”

    “是我大姨家的表姐。”冬宝拉着张秀玉笑道,张秀玉害羞腼腆,有大婶子小媳妇往她脸上瞅,她就低着头脸红。

    “你们上午在集上卖的是啥啊?我瞧着买的人不少啊!”这是在集市上看到冬宝摆摊的人问的,潜台词就是你们赚了不少钱吧!

    “是豆腐。”冬宝说道。

    问的人更加惊奇了,“豆腐不是涩的么,咋我听说你家卖的还挺好吃的,一点都不苦!”

    冬宝嘻嘻笑了起来,摇头道:“我也不知道,昨晚上试着做了一回,觉得好吃,就拿去卖了,我和我娘还背着几两银子的债哩,得想办法还钱。”

    听到这里,任谁都要对冬宝母女翘个大拇指。孤儿寡母的安身立命都难,有了林家和洪家作保,要是搁疲懒的人,压根不把债务当回事了,反正有人还,冬宝母女能想办法赚钱还债,不能不叫人佩服。

    冬宝和张秀玉抱着柴火回家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小孩站在她家门口鬼鬼祟祟的踮着脚往里头看。

    “那是谁啊?”张秀玉纳闷的问道。家里头有李氏和李红琴,就没有关门,庄户人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尤其是小孩子更没顾忌,都是直接进门的。

    冬宝看清楚了那个小孩的背影,心里头的火气就蹭蹭往上冒,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子铩羽而归就换儿子上了。

    “二毛,你偷偷摸摸的想干啥啊?”冬宝扯着二毛的耳朵就开骂了。

    第70章 卖豆腐

    二毛刚被冬宝抓住的时候,吓了一跳,哆嗦了一下,回过头来见是冬宝,就有些不当回事了,拖着长长的鼻涕又使劲往回吸了一下,青色的长长的鼻涕就被他吸回了鼻子里,“成功”的把冬宝恶心到了。冰@火!中文

    “不干啥。”二毛左顾右盼,显然是有些心虚,冬宝比他大,又凶巴巴的,想揍他轻而易举,“我就是看看。”

    冬宝松开了揪住他耳朵的手,这小子不知道多少年没洗澡了,耳朵上都是一层油灰,浑身上下不知道有哪里不脏的,宋二婶只顾自己干净光鲜,伺候儿子的活都推给宋招娣干,宋招娣那个性子哪里会用心照顾弟弟,大毛二毛一个比一个邋遢。

    “不干啥你跑我家鬼鬼祟祟干啥?是谁叫你来的?”冬宝不客气的问道,小黑似乎是能感受到主人的情绪,也冲着二毛呜呜叫了起来,只是小黑太小,叫起来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二毛却不吭声了,趁冬宝没防备,哧溜脚底抹油就跑了。小黑跑上去追了几步,就被冬宝叫了回来。

    “这是谁啊?”张秀玉问道。

    冬宝撇了撇嘴,“我二叔家的小孩。”

    想起二毛拖着的鼻涕,张秀玉也觉得有些反胃,“赶紧回去吧。”宋家人除了冬宝都不是啥好人,这是她娘的原话。

    吃过了饭,几个人又困又累,躺床上美美的睡了个午觉,李氏一觉醒来觉得神清气爽,以前在宋家,午觉都只敢眯一会儿,从不敢睡着了,生怕黄氏醒来看不到她干活,又要骂人。

    冬宝醒来后,就开始数钱袋里的钱。

    卖蛇蜕的一吊钱还有从宋家带出来的钱是她们的启动资金,也就是本钱。除去给全子和栓子两个“小饭托”吃的两碗豆花,今天一共卖出去了六十二碗豆花,一碗豆花两文钱,除去买碗筷的四十文钱,还剩下八十四文,冬宝今天带了一吊钱应急,回家又买了一百五十文钱的黄豆,算下来钱袋里应该还有三十四文钱。

    袋子里的钱是对的,这让冬宝挺安心的,她看的紧,先给钱再给盛豆花,然而冬宝还没高兴一会儿,就听到洗碗的李红琴叫了起来,原来应该是十六只碗的,如今只剩下十五只碗了,少了一只!

    “太不要脸了!”李红琴站在井边气的不行,一只碗四文钱,还是新碗,买一碗豆花不过两文钱,还要把碗给捎带走,“真是穷疯了,也不嫌丢人!”

    冬宝也相当的无语,扶额叹气,到底是她对这个社会了解不够,这真是她的失算了……豆花不值钱,值钱的是四文钱一个的粗瓷大碗……

    “算了,大姨。”冬宝笑着劝道,“明天起咱们注意点就是了,等过段时间碗用旧了,就没人要咱们家的碗了。”

    见识了做豆花全部过程的李红琴想到了别的事上,有些犯愁,对冬宝和李氏说道:“这豆花好吃,我瞧着不算多难做,要是有人也学着咱们卖豆花卖豆腐,那可咋办?”

    “大姨放心,他们肯定不知道咋点豆腐的。”冬宝笑道。

    “有人看咱这生意赚钱肯定眼红,以后咱也少不了去买石膏,人家要是知道了用石膏点呢?”李红琴很发愁,她家还有些老张当年跑生意时留下来的家底子,倒是不愁吃不上饭,可冬宝家就不一样了,要是有人知道了秘方,做成了豆腐,挤的这孤儿寡母断了这条财路,可咋办?她很替冬宝母女发愁。

    冬宝咯咯笑了起来,安慰李红琴道:“大姨,我上回买的石膏够用好长时间的,再说了就算他们知道了我买石膏,估计也难做的出来。”

    药铺子里卖的石膏是生石膏,而点豆浆用的石膏是熟石膏,要把生石膏放火上煅烧才行,这个时代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呢?

    最重要的是,冬宝一点都不怕这个在别人看来是“不传之秘”的秘密被人知道,就算是被人摸索出来了,想必那个时候她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名气和本钱了。做豆腐其实并不赚钱,豆腐作为家常菜,卖贵了没人买,卖的便宜了赚的是辛苦钱。一开始,她就没打算单靠卖豆腐挣大钱,想赚更多的钱,除了扩大平价市场,做腐竹,豆皮,豆干,还要拓展高端市场,内酯豆腐,千叶豆腐还有口味更嫩滑的日本豆腐……这些她都想一一做出来,卖上更高更好的价钱。

    豆子用的多,豆渣也产生的多,豆渣可以拿来喂猪,是上好的猪饲料,等她手里头攒了钱,就能逮几头小猪养,几乎不用另外喂粮食,成本低,过年的时候卖年猪,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再攒了钱就能买地,专门供应豆子,这样连买豆子的成本都省下来了,冬宝越想越觉得前景妙不可言,为了这个没好的前景,当初从宋家分离出来,实在是太对了。

    下午的时候,李立风带了一个挑着担子的工匠过来,给冬宝家的大门刷上了一层清漆,因为冬宝和李氏还没出孝期,不便刷颜色鲜亮的,只能涂清漆。

    “我上午听秋霞说你们去镇上卖豆……”李立风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秋霞跟他说的是什么。

    “豆花!”李红琴笑着接口,“多亏了冬宝这丫头脑瓜好使,机灵,想出了这么好的点子。”

    李立风也笑了,问道:“生意咋样?”

    “挺好的,六十碗豆花不一会儿就卖光了,还有好些人没吃上。”李氏笑道,“明天我们打算多做些去卖,冬宝昨天还做了豆腐,味儿不赖,明天我们到了集上,给你们送过去一块尝尝。”

    冬宝小小的汗了一把,李氏真是个没啥心眼的实在人,连卖了多少碗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李立风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们攒钱不容易,生意好的话不用给我送过来,能多卖点就多卖点。”

    “就是不卖豆腐,也要留够给大舅和妗子送的。”冬宝笑道,大舅还送了她家一扇大门,这么厚实质量好的门,都说是好木料做的,她虽然不懂,但摸起来大门的质地手感都不错,没二两银子肯定买不到。

    欠别人的人情总叫她心里不舒坦,想着法子得还上了这恩情。

    “那也别给老多了,你们身上还背着债,先想法子还上债要紧。也别光顾着挣钱,把自己给累到了,身体要紧。”大舅看着冬宝和李氏,温声说道。

    冬宝点了点头,大舅是个明白人,他尽力帮忙,却从来不像她那个秀才爹一样自大到干啥都恨不得大包大揽。想到这里,冬宝突然灵机一动,问大舅道:“大舅,你见识多,知不知道有啥东西尝起来味道是辣的?”

    李立风疑惑的看了看冬宝,说道:“姜,蒜和葱,都是辣的啊。”

    “不,不是这个辣。”冬宝摇头,犹豫的说道:“有没有别的东西,吃起来舌头觉得火烧一样的……那种辣。”冬宝形容了良久,也不太能形容出来辣椒到底是什么味道。

    李立风想了半天,说道:“你要是不要葱姜蒜的辣,我倒是知道有一种东西也有辣味,听说南边有人拿它来做菜,就是茱萸果子,磨碎了有辣味。”

    “太好了。”冬宝笑道,“大舅你能弄来不?弄来我试试放豆花里,肯定好吃。”

    李立风笑道:“好,我下次去进货的时候,托货行的掌柜帮我留意下,有的话就给你带上一些。”

    吃晚饭前,冬宝泡了二十斤豆子,打算十五斤豆子做成豆花,五斤豆子做成豆腐,一斤干豆子能出三斤豆腐,至少四斤豆花,另外放豆花里的香油和卤汁也事先调配好了,小葱要等到早上的时候切,不然放了一夜脱水,就不新鲜了。

    第二天来买豆花的人更多了,压根不用全子和栓子卖力宣传,冬宝收钱的手就忙不过来,李红琴则是一双利眼紧盯着拿碗喝豆花的客人,只要有人喝完了,她立刻去把碗收回来洗了,立志不再丢一个碗。

    忙里偷闲,冬宝还跑去大舅家借了一杆小秤,跟来吃豆花的客人大力推荐自己做出来的豆腐。

    豆腐是被压制过的,略带一点黄|色,没有豆花看起来那么白那么嫩,买的人不如冬宝想象中那么多,多数人都笑着摆手,“这东西吃起来一股豆涩味,家里人不爱吃。”

    涩要读si,第一声。

    不过冬宝也不灰心,劝一句,“这东西就是用豆花做出来的,一点涩味都没有,大婶你不是尝过我家的豆花了?一点都不涩吧!这豆腐您带回去尝尝呗!两文钱一斤,比豆花便宜!一文钱买半斤回去,就能做个好吃的菜了,炒了吃,炖了吃都好吃,划算的很!”

    经过冬宝卖力推销,一上午的功夫,豆腐卖出去了六斤,还剩下九斤多豆腐,豆花一早就卖光了,要不是冬宝想多留一会儿多卖点豆腐,三个人说不定这会就到家了。

    “豆腐还是不好卖啊!”李氏收拾着摊子,微微叹道。

    第71章 送礼立名

    不过她一点都不发愁,光靠卖豆花,就足够让她半夜从梦里笑醒了。<冰火#中文

    李红琴笑道:“这也没办法,以前的豆腐不好吃,人家也不知道咱家的豆腐好吃。”

    “不着急。”冬宝笑道,“今天不是卖了六斤出去么,那些买了豆腐的人回家一尝,肯定好吃,一传十,十传百,还愁卖不出去?”

    口碑哪是那么容易立起来的?她这是赶上好时机了,也许用不几年品牌就树立起来了。过去那些名气响亮的老字号,没个百年积淀,没个几代传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老字号”。

    冬宝没打算卖两天三天,她完全是想把这个作为一项在古代安身立命的事业。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冬宝想做豆腐事业,还存着和前世的父母赌气好胜的念头,如今的她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古代社会,明白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她只想靠着自己的手艺,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活着,带着李氏过上好日子。

    剩下的九斤豆腐,冬宝切下了一块,称了一下,足有三斤重,用树叶子包了,跑到大舅的铺子里,送了过去。

    “大舅,妗子,这是我们做出来的豆腐,可好吃了,给你们尝尝。”冬宝笑着把豆腐递给了高氏。

    李立风看了眼豆腐包的大小,摇头对冬宝说道:“昨天不都跟你们说了,给这么多干啥?多留下来卖点钱!”

    高氏立刻从冬宝手上接了豆腐,笑着对李立风说道:“你看你这人,咋这样啊?冬宝懂事,好心好意来孝敬你这个当大舅的,你在那里不说声好,叽歪来叽歪去,不是叫孩子心里难受么!冬宝,别搭理你舅啊,你这礼妗子收了!”

    冬宝笑了笑,“肯定得收啊,不收以后我都不好意思上大舅家来了!”

    李立风看着高氏就叹了口气,对冬宝说道:“有啥不好意思的,来就来,大舅不是外人,别跟大舅客气!”(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