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辣文小说 > 良田美井 > 良田美井 第 20 部分阅读

第 20 部分阅读

    “哎!”冬宝痛快的应了一声,“大舅,我大姨我娘还在集市上等着我,我先走了。”

    大舅连忙说道:“先别忙着走,他娘,去给冬宝包两斤红糖。”

    冬宝笑嘻嘻的摇了摇头,“家里吃不上,我先走了。”说罢,不等李立风开口,就走了,反正以高氏的性子,拿了红糖她心里不痛快,何必哩?

    走出了铺子,冬宝就听到高氏微微抬高了声音的说话声,好像还有点生气,“咋不能收啊?你给她们买那个门,二两多银子!我说过啥吗?我收她们块不值钱的豆腐咋不该啊?”

    “你小声点!她们日子现在难,红珍和冬宝是明理的人……”大舅的声音渐渐的低了下去。

    冬宝长出了一口气,轻手轻脚的跑远了,看来这豆腐还真是送对了,要不然妗子心里头不定咋不痛快。

    三个人挑了担子回来,冬宝就把豆腐从担子里拿了出来透气,剩下六斤豆腐被她切成了六份,其中五份被没事干的张秀玉称了一下,惊讶的发现都是一斤重,上下浮动连半两都不到。

    “冬宝你真是神了!”张秀玉惊喜的拍着冬宝的肩膀夸奖道。

    李氏和李红琴这会上才意识过来,在集市上的时候她们俩忙着卖豆花忙的团团转,还要分出神来看着碗,怕再丢了,没多注意冬宝卖豆腐,这会上想起来了,冬宝这丫头手头不是一般的准啊,人家要半斤切下去就是半斤,要一斤切下去就是一斤,顶多再切一小片当添头。

    “这丫头跟谁学的啊?”李氏喃喃道,她做了几十年的饭,都练不出来冬宝这准头,叫她切那软软的嫩嫩的豆腐,她可不知道多少是一斤。

    冬宝这会上心里头紧张的跳了起来,切豆腐做豆腐是她前世做过无数遍,实在是熟练的闭着眼睛都能干好的活,搁她家的作坊里,切的准的工人多了去,用电子秤称出来,浮动最多五六克的人大有人在。只是她忙着赚钱,却忘了真正的宋冬宝小同学,压根不可能切这么准的。

    “你闺女聪明,切的准有啥稀奇的?”大咧咧的李红琴没把这事放心上,“村里头冬宝这么大的闺女多了去,有谁比冬宝伶俐的?我听说那些在药铺里抓药的师傅,有人抓两年就一抓一个准,都不用称的,有些人抓了一辈子药,还是得用秤,人跟人不一样,就是有的聪明有的笨,你闺女是特别聪明的,你就偷着乐吧!”

    李氏笑的两眼弯弯,看着冬宝的目光喜爱又自豪,她闺女特别聪明嘛!她这个当娘的也觉得与有荣焉。

    冬宝被李氏那慈爱的眼神看的心里头毛毛的,连忙说道:“大姨真会夸我,我都不好意思了!”

    李红琴和张秀玉齐齐的笑了起来,冬宝比谁都胆大,她们听说了冬宝是咋对付上门的宋二叔的,再没人相信冬宝脸皮薄了。

    剩下的六份豆腐,五份一斤的冬宝用树叶子扎好,放到了篮子里,栓子家送了一份,村长家送了一份,满堂叔家、荷花嫂子家、大桥伯家一家一份,这些人要么是帮过她们家的,要么是债主。

    冬宝掰着手指算了一遍,问李氏道:“咱们家的债主,除了洪栓子家,也就这四家了吧?”

    李氏点点头,想起债务来心里就有点沉重,“除了你满堂叔家两吊钱还完了,还有村长家二两银子,你荷花嫂子和大桥伯家各一两银子。”

    “嗯,那一家送一块,娘你跟我一起去。”冬宝说道。

    “我也要去?”李氏吓了一跳,一般来说,送个菜啥的,不应该小孩跑腿就够了吗?

    冬宝说道:“娘你当然得去了,哦,栓子家你不用去了,我去就行了。去村长他们家里,说你如今病好了,带着我想办法卖豆腐赚钱,昨天就开始卖豆腐豆花了,只要攒够了钱,就立刻还上,咱们心里时刻记着这些账的,感谢他们借给了我们钱,一定会还上,这些豆腐是给他们添个菜的。”

    “我……我嘴笨。”李氏有点畏缩,“不会说这些一套一套的,要不冬宝你说吧。”时至今日,李氏已经完全将冬宝看成了主事人了,她虽然不聪明,可心眼实在,冬宝比她聪明,那就冬宝当这个家!

    冬宝笑道:“娘,你也不用按着我说的去说,你心里咋想,就跟他们咋说,咱们这回去送礼,除了宽他们的心,也是给村里人传达一个意思,咱们分出来过了,跟我奶他们完全不是一路人了,咱们做事踏实厚道,对的起良心。”

    “对,冬宝说的好!”李红琴搭腔道,“这个礼得送,人家攒个钱也不容易,肯借出来是看乡里乡亲的面子上,老宋家办事不地道,把你扔出去还想赖这债,人家借钱是情分,不要利息不说,还要人家担惊受怕的,这礼得送!还得跟别人说道清楚,你们跟老宋家那群王八犊子不是一号人!”

    冬宝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

    李氏经大姐这么浅显易懂的解释,也明白了,说道:“送,咱们得送也得好好说说。宝儿啊,娘嘴笨,到时候说的要是不行,你得一旁帮着娘说。”

    “那必须的啊!”冬宝笑道。

    “还有一块……”李氏看了看冬宝,试探的问道:“咱们送豆腐,谁家都送了,是不是……是不是得给你爷你奶送一块?”

    不等冬宝回答,李氏又说道:“不是我想送,孝道搁这里摆着,你爹虽然走了,可那是你奶你爷,是长辈,咱不能断了来往,村里人要戳咱脊梁骨……”

    冬宝打断了李氏的话,斩钉截铁的说道:“不送!他们的日子过的比咱们好,有地产粮食,有房子不漏雨,咱们家一分地都没有,分跟咱俩的房子就一间不漏雨,他们做下的这些坏事,说几天都说不完,村里人要是有人敢戳咱们脊梁骨,那就是和他们一样的人,理那种人作甚!”

    自己这个娘,被自己那个没见过面的极品凤凰男的爹,洗脑的还不是一般的严重。搁现代,光是要把得了病的儿媳妇扔出去这件事,黄氏这种恶毒的婆婆应该被人民法院以遗弃罪公诉,判个十年八年的。

    以德报怨,那不是冬宝的行事风格。

    “至于我爷……”冬宝顿了顿,其实宋老头对她们还算好,顶着黄氏的压力为她们说了不少话,“以后有钱了就给我爷买点东西孝敬他。”

    李红琴看冬宝不高兴了,连忙对李氏说道:“你看你,多少年了不长记性,就是坏在心软上了,几天不见那老婆娘欺负你,你就犯浑了!你闺女看的比你清楚!”

    “哎。”李氏不好意思了,“我这也是……在宋家习惯了……算了,听冬宝的,咱不给他们送,咱家日子不好过。”

    冬宝笑了笑,“娘你明白就好,咱们可得拧成一股绳。剩下的这块豆腐,等会我拿给秋霞婶子,大实哥和全子都喜欢吃。”

    她只愿意对那些善良的、帮助过她的人好。

    第72章 眼红

    李红琴和张秀玉母女俩在家里做饭,冬宝和李氏就挎了篮子挨家挨户的送豆腐。两人先去的洪栓子家,冬宝没让李氏跟着,自己一个人过去了。她可是个小心眼爱记仇的人,洪老头和栓子爹还有栓子愿意帮她,是好人,但不代表她能忘了栓子娘怎么耍心眼对付她和李氏,又撒泼大闹,还没脑子到弄得全村人都知道栓子家想和她定亲……真是太胡闹了,她和栓子才十岁,要不要这么小年纪传绯闻啊?

    好在当事人双方都没把这事当回事,要是她年纪再大个两三岁,闹成这样,名声都坏了,除了栓子那小屁孩,她还能嫁谁?

    冬宝在门口叫了一声,栓子就听到了,赶紧过来,冬宝把豆腐给了他,跟他说了加了葱花清炒就好吃,便回去了。

    接着就去了村长等几户人家,这两天村里也有不少人去镇上赶集的,看到李氏母女卖豆花的不在少数。

    李氏和冬宝这一去送豆腐,正好解释了村里人的疑惑,一来让大家看看,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这不还有好多豆腐没卖完,二来也是给村里人树立一个态度,她们是厚道实诚人,想尽一切办法赚钱还债。

    等到下午的时候,村里人都传遍了,说秀才娘子和秀才闺女都是实诚厚道人,跟老宋家的人不一样,秀才娘子病刚好,就撑着去卖豆腐挣钱了,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消息,秀才娘子家的豆腐挺好吃,跟以前带涩味的豆腐完全不一样!

    “胡扯!”宋二叔听到消息后忍不住呸了一口,他自己心里真是悔的肠子都青了,恨不得去镇上挨家挨户的找那两个坑爹的大夫算账,这几天听了黄氏的念叨,他才知道黄氏的打算是留着李氏干活,卖了冬宝还债。

    如今是没李氏干活了,也卖不了冬宝了。所幸的是债务都扔给李氏母女了,再不用宋家操心了。

    饶是如此,宋二叔心里那股愤恨酸妒的不平之意怎么也消除不去,冬宝那小丫头片子会做啥豆腐?肯定是大嫂李氏弄出来的,要是李氏还在宋家,这一天天的出去卖豆腐,钱还不跟流水似的哗啦啦往家里淌!没分家李氏赚再多的钱,都是宋家的财产,冬宝一个丫头片子不算宋家人,那钱就等于是他两个儿子的,如今嘛……

    宋二叔再看李氏和冬宝,那俩人就像是抢了他钱的仇人。宋榆叉腰对村头的闲聊的一圈人说道:“我跟你们说,可别怪我没提前告诉你们,当初大夫可是说我那大嫂子的病会过人的,你们还说她做的豆腐好吃?哼哼!”

    宋二叔怪里怪气的冷笑了两声,“得病了可别怨我!”

    “得了吧!宋老二,又在那瞎胡掰扯!说那话也不怕老天下个雷劈死你!”说这话的是荷花嫂子,她也是宋家的债主之一,同样是面对债务,宋老二这个没担当又赖的男人可恶至极,而冬宝和李氏孤儿寡母的所作所为却叫人敬佩,荷花嫂子是个爽利人,万分瞧不上宋榆的做派。

    宋榆气的跺脚,指着荷花嫂子骂道:“你个小媳妇说啥不干不净的?我好心提醒你们,得了病别赖我!”

    荷花嫂子嗤笑了一声,“谁敢赖你啊?谁都赖不过你!那大夫还说秀才娘子活不了,现在呢?秀才娘子好好的!秀才娘子家的豆腐我吃了,我们一家行的正走的直,啥都不怕。你就是个心黑手毒的,见不得人家好!”

    “你!”宋榆被堵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直接耍起了横,“你再说一句,我……我打你!”

    “你打啊!”荷花嫂子往前走了两步,压根不怕他,她家里头男人身强体壮,一个顶三四个宋榆,还有四个同样壮实的小叔子,真打起来,宋榆只怕会被打成猪头。

    宋榆比黄氏还外强中干,看荷花这架势要跟他论真,连忙往后退了两步,悻悻然嚷了一句,“好男不跟女斗!”便大踏步的往家走,装作没听到身后那一片哄笑声。

    回到家,宋榆就直奔灶房,冲正在做饭的黄氏说道:“娘,你知道不知道?大嫂的身子好了!还跟冬宝一起做豆腐卖豆腐!”

    黄氏撇着嘴看了宋榆一眼,爱答不理的说道:“知道。”

    宋榆见黄氏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就急了,“娘,这不是个事儿啊!你得管管!”

    “管?咋管啊?”黄氏说道,想着如今自己一把年纪了辛苦操劳,还要伺候宋二婶,骂的再狠也解不了黄氏心中的怨气了。

    宋榆愣了一下,立刻说道:“娘,你得把大嫂叫回来,当初分家都怪那大夫水平不行,诊错了,才害得咱分家的!”

    黄氏也早后悔当初分家了,要是不分,有李氏在,这家里的事,哪用得着她动一根手指头,只用动动嘴皮子吩咐李氏干活就行了,有的用的时候不觉得她好,这到了没的用了,就彰显出李氏的好来了。然而她心里也清楚,分家文书白纸黑字下来,都到衙门去备案了,生米煮成了熟饭。

    “这哪行啊?”黄氏恨恨的说道,“分家文书都写好了!”

    宋榆早想到这一层上了,口沫横飞的给黄氏出主意,“娘,分家文书算个啥?你是大嫂的婆婆,是冬宝的奶奶,就算是分了家,你说啥她们还能不听了?你就不是她们俩的长辈了?她们俩就能不孝敬你了?咱到底是血亲连一起的一家人,你把大嫂和冬宝叫回来,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黄氏目光阴沉的盯着锅里沸腾的汤,半晌才说道:“你大嫂好说,冬宝那丫头……可是个心狠不听话的。”

    “一个丫头片子,能顶啥事?”宋榆说道。见黄氏不吭声,又说道:“娘,不是我在背后说大嫂和冬宝不好,她们卖豆腐,给那荷花家里,大桥哥家里都送豆腐了,就咱家不送!你瞅瞅,这叫啥事?骨肉至亲都让那糊涂娘俩当仇人了!咱还比不过荷花一家了?娘,让大嫂和冬宝自立门户不行!俩人没个长辈指点,办的事就不经人计较!”

    黄氏有自己的顾虑,当初是她和宋榆坚持要把病的快不行的李氏“扔”出去的,如今人家好了,又叫回来,这事儿还得她出面,那等于是让村里人戳她一辈子脊梁骨,她为人好强又要面子,最重要的是,冬宝那丫头心野的很,两人搬出去时冬宝骂老二的话,她听的清清楚楚,这丫头性子随了泼辣彪悍的李红琴,只怕是不会听她的话的。

    “娘,大嫂在集市上卖豆花卖豆腐可赚钱了!”宋榆说道,“瞅见的人都说,一上午时间,来吃的人都没断过趟,收钱都收不及!娘,咱家这情况你也清楚,要是你把大嫂叫回来,想供老三读多少年,都行啊!”

    最后一句话彻底打动了黄氏,宋柏念书花销大,一个月都得二两银子,听他说今年很关键,准备下场试一试,试成了就是个秀才,不能这个时候断了供应,要是家中再没进项,过了夏天,她就得卖地供宋柏读书了,家里的地本来就少,勉强糊口,要是再卖地,一家人吃饭都是问题了。

    “我去叫她回来!”黄氏下定了决心,她是婆婆,叫儿媳妇干啥儿媳妇就得干啥,不然就是不孝顺,这世道,说破天都说不过一个“孝”字。

    临近中午的时候,冬宝和李氏去了林家,把一斤多豆腐给了秋霞婶子,留给她中午添个菜。秋霞婶子从酱缸里捞了两斤多腌蒜瓣和酸豆角,用树叶子包了,让冬宝带回去。

    冬宝也没推辞,一来豆花里用得着酸豆角调味,二来家里确实没有下饭的酱菜,两家人都这么熟了,客气反而疏远了两家的关系。

    两个人到家没多久,大门就被敲响了,林实在门外喊道:“冬宝?在家吗?”

    冬宝连忙跑去开门,就看到林实背了两大捆柴禾站在门口,冲她微微一笑。

    “你家熬豆浆废的柴禾多,靠在树林子里捡肯定不够。”林实笑道,“这是刚才我跟我爹去树林子劈下来的,够你们烧个几天的,等用完了我们再去砍。”

    冬宝不知道说啥好,她刚还在考虑柴禾问题,林实就已经把柴禾送上门了,总感觉欠林实的人情越来越多,怎么也还不完了。

    两人刚把柴禾卸到地上,门口黄氏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冬宝,你娘人在哪啊?”

    冬宝吓了一跳,回身看过去,黄氏正撇着嘴打量着她家里刷了新漆的大门,没等冬宝回话就自己走进了院子,一双小眼睛四下张望了一番,目光就定格在了院子里的那个小磨盘上面。

    李氏听到声音,赶忙从灶房里出来了,看到黄氏,有些局促又有些害怕,叫了一声,“娘。”

    黄氏哼了一声,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说道:“你病好了?”

    “还没好利索,晚上老咳嗽。”冬宝抢先回答道。

    “我没问你!大人说话哪有你一个丫头片子插嘴的份!”黄氏瞪了冬宝一眼,又对李氏说道:“既然好了,那收拾收拾回家住吧。”

    第73章 木已成舟

    “啊?!”李氏的脸刷的就变白了,半晌说不出话来。<冰火#中文

    大约是因为底气不足,黄氏的语气分外的“和蔼”,见李氏不吭声,黄氏心中有些恼了,抬高了声音说道:“愣着干啥?还不赶紧收拾东西回家!”

    “奶,你睡糊涂了吧!这里就是我家,我们哪也不去!”冬宝也才反应过来,她想过种种宋家人来找麻烦的情形,可能来要钱,可能来要吃的……就是没想过黄氏会跟“失忆”了一样来喊她们回家。

    李红琴听到院子里说话声就从灶房里出来了,手里还拿着一把磨的锋利的菜刀,“哟,大婶子来了,啥事啊?”李红琴笑道,那笑容半点没到眼里。

    黄氏见李红琴就没好气,然而她也不敢太招惹李红琴,对这种狠起来能拼命的泼辣女人,黄氏心里怵的很。

    环视了一圈,黄氏十分恼火,她能拿捏的也就只有李氏一个软包子了,“老大媳妇,你这病好了?好了就跟我回家去吧。”

    “娘,这……回去干啥啊?”李氏问道。

    黄氏强按捺着跳起来骂李氏的冲动,看着李氏说道:“这分家……当初分的太仓促了,我回去寻思了几天,不能这么分,你们孤儿寡母的哪能独立门户?还是得咱们一大家子一起过,赶紧的,收拾收拾回去吧。”

    李氏脸色惨白,手指搓着衣襟,讷讷的说道:“娘,分家文书都写了,白纸黑字都过了衙门了。”

    宋榆躲在门口往里头张望,听到李氏这么说,连忙背着手大踏步的进来了,指着李氏说道:“大嫂,你这么说可不对啊!分家文书算个啥,再大能大的过咱一家血亲?咱娘发话了让你回家,你给话,回是不回?哎,我说你咋还犹豫上了?大哥在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啊!”

    “二叔。”冬宝笑盈盈的开口了,“既然我奶发话了,我们肯定得回家。不过,有个条件。”

    宋榆一瞧冬宝那笑脸就觉得心里发麻,问道:“啥条件?”

    “二叔,男子汉大丈夫,一个唾沫一个坑的,当初吵着闹着要分家的是你和我奶,我奶是长辈先不说了,只要你把当初喷出去的吐沫星子舔回来,我跟我娘就当这家从来没分过!”冬宝笑道,语气却是凉凉的。

    开什么玩笑,都分了家了,这群人一个个的还当自己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啊?

    “你!你……”宋榆恼羞成怒,扬起巴掌就要往冬宝脸上拍,被林实一把拉住了,使劲往后推了他一把,宋榆踉跄了几步,才站稳身子。

    林实板着脸说道:“宋二叔,你当这里是你家啊?再敢打人,别怪我不把你当长辈!”

    黄氏见儿子吃了亏,也不忍了,指着林实大骂:“我们老宋家的事,有你一个晚辈后生开口的份?老大媳妇,你丧良心啊你!伙着外人来打你小叔子,你对得起我可怜的大儿子吗?”

    “大实哥不是外人。”冬宝笑道,拉住了林实的手,给林实打气,黄氏骂谁都可以,就是不能骂林实。到现在听了黄氏几个月的骂,她觉得自己都麻木了,翻来覆去也就这几句话,再狠再难听点的就是问候祖宗诅咒得什么什么病,实在是没什么新意,当成笑话听配上黄氏那口沫横飞的表情,也颇有喜感。

    简言之,只要不把黄氏当回事,她就没啥战斗力。

    李红琴听不下去,怒气冲冲的举着菜刀大声骂道:“谁丧良心?谁不要脸?你个老货再叫唤一声试试!信不信老娘一刀砍死你,替我妹子除了你这个祸害!大不了老娘一命抵一命!”

    黄氏吓的倒退了两步,躲到宋榆身后,又怕又恼,冲李氏叫了起来,“老大媳妇,你就看着你姐砍死我啊,丧良心啊!”

    “行了行了!大中午的别吵吵了。”冬宝听的有些烦了,“奶你赶紧回去吧,分家文书都过了衙门了,你再吵吵也没用,非得逼的我跟我娘去衙门击鼓鸣冤找县太爷评理?拿锁链夹板拿人的官差大爷可不跟我娘一样好脾气。”

    “你敢?!”黄氏气势汹汹的叫道,“你三叔认得衙门里的人,都熟的很!要拿也是拿你跟你娘这两个丧良心的!”

    “宋奶奶,听说三叔今年要下场考秀才的吧。”林实笑道,“要是这会上有人告你们家,宋家的名声不好听了,官老爷就会抹了三叔考试的资格。”

    “就是就是,三叔嫌我是吃白饭的,要卖了我供他念书!”冬宝趁机说道。“他都跟我说了,说我是吃白饭的,还说到镇上一个丫头能卖多少钱!这些都得跟官老爷好好说道说道。”

    林实皱眉说道:“那就是德行有亏,不但强卖侄女,还要谋占寡嫂财产,不用经知府大人,上报给县太爷就能革了他下场考试的资格。”

    黄氏的心一下子凉了起来,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也知道想做官考功名的话得身家清白,名声不能差了。再说林实念过一年私塾,算是村里头相当有文化的,说的头头是道,很像是有那么回事。

    “大嫂,你看你咋连个家都当不起来?净让冬宝一个丫头片子合着一个外人来欺负她亲奶奶亲二叔,传出去叫人家咋看你?这还没咋就要告她三叔去了,口气真大啊!大嫂,还不赶紧给娘赔个礼,咱娘是看你们孤儿寡母的太单,立不起来,这几天咱娘天天念叨着你们俩!你看看你俩咋办事的?给荷花大桥送豆腐,都不给咱娘送,不是叫人说你闲话么!”宋榆装模作样的打圆场。

    冬宝抽了抽嘴角,她相信黄氏天天念叨她俩,要么是念叨少了李氏没人干活,要么是念叨没早卖了她换钱。宋榆又掰扯起了送豆腐的事,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知道了,眼红又能怎么样,她就是不给送,想吃?可以啊,拿钱买吧!

    李氏擦了擦有些发红的眼角,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就是个没用的人,当不起家来。冬宝比我聪明,谁聪明谁就当家,我闺女不会坑我。”

    “二叔,你赶紧带着我奶回去吧,你再吵吵,我就去找乡亲们来评评理,问问他们我跟我娘该不该回去。奶,三叔学业要紧。”最后一句,冬宝加重了语气。

    她还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学校里一个老师家里不过是拌了几句嘴,老师的哥哥和嫂子到学校里大闹,在门口破口大骂,虽然不全是那个老师的过错,可从此以后那个老师的名声就臭了,被迫离开了学校。

    古代应该比那个时候更加的保守才对,她要是豁出去了到闻风学院门口练嗓子,估计宋柏的下场会比较“可观”。

    “对对!大婶子赶紧回去吧,我们这饭菜差,别耽误了大婶子吃中饭!”李红琴大嗓门笑道。

    从冬宝家里出来后,黄氏气的肺都要炸了,呼哧呼哧喘着气,一路走的飞快。她自认为有本事,能拿捏的住大儿媳妇,没想到一向屁都不敢放一个的李氏居然敢不听她的话,让她在小辈们面前丢脸。

    “等三儿中了,我叫她们……叫她们在全村人跟前给我磕头赔礼!”黄氏咬牙切齿的说道。

    跟在一旁的宋榆小心翼翼的问道:“娘,咱家里啥情况你清楚,大毛过两年就要说亲了……要是老三今年没中,还让他念不念了?”

    “念!咋不念?”黄氏斩钉截铁的说道,“你没念过书不懂,秀才是那么好考的?你大哥不也考了老些年才考上的?别看现在花的多,将来你三弟当了官,挣的也多,等你三弟当了官,好好修理那俩鳖孙!”

    吃中饭的时候,李红琴摇头叹道:“我真是服了她,咋就下的了那张老脸来说这话,搁第二个人都说不出口!”

    冬宝笑道:“我奶可厉害了,这点事搁她眼里算啥?肯定是听说我们卖豆花赚了钱,才过来让我们回去的。”回去接着供养她儿子孙子呗!

    李氏心情有些沉重,“这是没完没了了,她是个长辈,咋就能……咋就能……”

    “娘,别想那么多了。”冬宝劝道,“分家文书都写的清清楚楚,只要你不听我奶的,她再闹还能怎么样?我二叔一家都一个德行,赖!分家的时候那么多人都看着,他当初咋说的?分家后各过各的,过好过坏全凭本事,现在咋不各凭本事了?我三叔眼里就只有他自己,恨不得把全家人都卖了供他花。你要是把他们当回事,那就是坑自己!”

    宋家人能坑的了对亲友掏心掏肺的宋秀才,能坑的了善良怯懦的李氏,却坑不了冬宝,他们也就只能坑脸皮薄,把他们当亲人的人。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李红琴和张秀玉睡在隔壁屋的床上,被窝里,张秀玉对李红琴说道:“娘,今天大实哥一句话就把冬宝她奶给打发的不敢吭声了,可真厉害!”

    李红琴听着女儿羞怯中带着兴奋憧憬的声音,心里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第74章 劝解

    “秀玉,你……你……”李红琴思想斗争了半天,咬牙直接问道:“秀玉,你是不是看上大实那孩子了?”

    张秀玉比冬宝大了两岁多,也到了定亲的年纪,这是压在李红琴心头上的一桩事,儿子正在读书,不急着找媳妇,可女儿就不一样了,错过了好时候,就成老姑娘了。况且秀玉没了父亲,一家人靠吃老本度日,说个一般的人家自是没问题,可想要说个好人家怕是难了。张秀玉模样好,性子恬静温婉,手上活计也利落,李红琴不想在婚事上委屈了女儿。

    张秀玉刷的红了脸,拉高了被子挡住了脸,不吭声。

    李红琴急了,一把拉下了张秀玉的被子,小声说道:“问你话,赶紧的!”

    “大实哥……”张秀玉想起林实俊秀温柔的面容,一颗少女的心像头小鹿一般乱撞,几乎要蹦出胸腔,“人挺好的。”

    李红琴叹了口气,支起身子伸手抚摸了下张秀玉的头发。

    “娘,咋了?”张秀玉是个心思敏感的,看李红琴这么个反应,心里先凉了一截。“你不喜欢大实哥?”

    “秀玉啊,大实那孩子心眼儿好,为人实诚,娘咋会不喜欢他哩?”李红琴叹道,“你老姨分家那天,我就看中他了,秋霞咋就生了这么个好儿子啊!我私底下问你秋霞婶子,说是还没定亲,不打算这么早给林实定下来,当时我没想那么多,肯定是来提亲的你秋霞婶子看不上,才这么说的托词。这两天啊,我是瞧明白了,人家早就有打算了。”

    张秀玉脑子有点木木的,有些难过,又有些失落,半晌才轻声问道:“大实哥他们……什么打算啊?”

    李红琴哭笑不得,“傻丫头,你看看这些天他往你老姨家跑了多少趟,又不是亲戚里道的,咋就对你老姨家的事这么上心?今天宋老二要打冬宝,他拦在前头恨不得把宋老二揍一顿……”

    “冬宝还小啊!”张秀玉讷讷的说道,比林实小了四岁呢!

    “小四岁算啥啊!你老姨夫娶你老姨的时候都二十二三了,你老姨还不到十六!这男的年纪等的起,女的就等不起喽!秀玉啊,别想着林实了,没那个缘分!来送狗崽那天,他知道你留在家里看门,还一直站在门口等我们回来。他要是有那个意思,还不敲门让你开门说说话啊?”李红琴说道。

    张秀玉生平头一次有暗恋的对象,少女怀春还没萌芽就被扼杀了,心里头空落落的,像是被挖空了一般,觉得委屈又觉得无奈,她想冬宝挺好的,自己没她聪明也没她长的好看,大实哥会喜欢冬宝真是一点都不稀奇。

    “秀玉,娘以后给你留心着,肯定还有比大实更好的男娃。”李红琴拍了拍张秀玉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不管人家大实心里头咋想,你都不能有怨气使性子,叫人知道了看不起!娘平时咋教你的记得吗?咱虽然是庄户人家,可也得懂得是非对错,得讲道理,咱可不是那小心眼上不得台面的人!”

    “娘!”张秀玉不高兴了,翻身搂住了李红琴的胳膊,轻声嗔怪道:“我是那样的人吗!”她很喜欢冬宝妹子,要是林实看上的是别的姑娘,她可能心里会不服气,可林实看上的人是冬宝,她心中反而有种替两人高兴的感觉。

    李红琴呵呵的笑了起来,她就知道,她一手教养出来的女儿是个好的。

    另一间房里,李氏和冬宝母女俩也没立刻就睡。李氏想起白天黄氏过来无理纠缠就发愁,原以为分了家就解脱了,没想到还是麻烦不断。

    “娘,你得学学大姨。”冬宝认真的说道,“你看我奶,见了我大姨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她谁都不敢惹,就只敢惹你!”

    李氏愣了下,问道:“咋学啊?我学不来你大姨……我嘴笨,不会骂人,跟人说不上两句话就不知道该说啥了。”

    冬宝扑哧笑了,“不用学咋骂人的,下回我奶,我二叔再过来,你就举着菜刀冲过去,装作要和他们拼命,保管来一个吓跑一个,来两个吓跑一双!”

    李氏也笑了起来,连连摆手,“那可不行,这事你大姨能干,我不能干,你奶咋着都是我婆母!你别尽想馊主意了!”

    冬宝哼哼了两声,自己好心出主意,到李氏这边就成馊主意了,黄氏就是个欺软怕硬的,对她客气她只当是你怕了她,把你列为可压迫的对象,对她来硬的她立马就怂。

    “宝儿,咱这两天卖的钱,你都记下了没?”李氏问道,“咱……没赔吧?”

    “娘你自己心里有个谱没?你猜猜咱们赚多少?”冬宝反问道。

    李氏笑道:“你叫我干活行,叫我算账就不成了,我这脑子就是一盆浆糊!你脑子好,跟娘说说,让娘也高兴高兴!”

    冬宝笑嘻嘻的掰着指头说道:“一斤豆子三文钱,能出三斤豆腐,四斤多豆花。咱们一斤豆腐卖两文,一斤豆花差不多能卖四碗,就是八文钱,今天一共用了二十斤干豆,十五斤卖了豆花,豆腐卖了五斤。娘,你算算,咱们毛利儿多少钱?”

    李氏瞪大了眼睛笑道:“还真让娘算啊?”

    “算呗,娘你将来可是得做大地主婆的,不会算账哪行?”冬宝催促道。

    “好好好!”李氏笑了起来,费力的算了半天,念叨着,“咱们本钱是六十文,豆花卖了……四百八十文,豆腐十文……”

    算着算着,李氏的声音都抖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小本生意看着一文两文的不起眼,积累下来很是客观。

    “其实咱们赚不了这么多。”冬宝闭着眼睛,轻声说道,“咱们豆花给人盛的实在,碗堆的高高的,一斤盛不了四碗,香油卤汁都舍得放,还有烧的柴禾啥的,以后豆花豆腐卖的更多,柴禾还得另外掏钱买,这些都得算到本钱里头。”

    李氏点点头,不过就算这些都纳入成本,今天一天也赚了有三四百文,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而且她预感明天豆花会卖的更好。这样下来,几个月功夫,她和冬宝就能还掉背着的债了。

    冬宝已经有了睡意,朦朦胧胧中跟李氏说道:“明天得去买个账册,买笔墨,把开销进账都记下来,还要跟大实哥学写字……”做生意得有记账,否则就成了糊涂生意。

    她在镇口贴的公告上见识过这个时代的字,类似于繁体字,她只认得几个字,剩下的全然不认识,好好的知识女青年来这里就变成了文盲,叫冬宝郁闷了好一阵子。好在林实念过一年私塾,能当自己的老师,得抓紧时间学写字,好早日脱掉文盲的帽子。

    李氏轻轻拍了拍已经睡着了的冬宝,抹掉了眼角沁出的泪花,宋杨虽然是个秀才,可他从来没教过冬宝写字,还不是看不起冬宝是个闺女?

    冬宝用上了剩下的三十斤豆子,二十斤做了豆花,剩下的十斤做成了豆腐。天麻麻亮的时候,李氏和李红琴就挑着担子上路了,两个人一路走来,担子换了几次肩膀。李红琴笑道:“头一天的时候就那么点豆花,一点都不觉得累,如今东西越来越多,还真有点吃力!”

    李氏也点头,磨十斤豆子不觉得累,今天起来一口气磨了三十斤豆子,又过滤豆渣,一向吃苦耐劳的她都觉得转石磨的胳膊酸的不行了。“这也是个辛苦活!姐,今天弄完,你就带着秀玉回家去吧,这两天也累坏你了。”

    李红琴板了脸,“你这是啥意思?当我是你亲姐吗?你一个人能弄的完这恁些豆子?”

    “才不让大姨走!”冬宝走在一旁笑道,“我给大姨开工钱,包你和秀玉姐吃住!”

    “啥工钱不工钱的!”李红琴爽利的大笑,“跟大姨就别见外,钱上我帮不了你们,干活还能帮不了?”

    冬宝笑眯眯的听着,她可不打算放李红琴和张秀玉走,这个世界上她能靠得住的人太少,李红琴和张秀玉便是她打算长期合作的对象之一,她还打算给两个人发工钱。冬宝盘算过了,豆花可能不会卖的再多多少了,一天估计用二十来斤豆子就足够了,沅水镇虽然( 良田美井 http://www.xlawen.org/kan/317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