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仙侠修真 > 夏至的小日子 > 夏至的小日子 第 8 部分阅读

第 8 部分阅读

    家,有门手艺就等于能养家,等于灾年而不饿死人,等于家里能过好日子。所以如果你会手艺,在农家一般能横着走。

    第三十五章 学习苏绣

    众人心情稍微平静下来才发现,一众人都还站在院子里呢,这可不是待客之道,更何况这宋绣娘可不是一般的客人,她可是关乎田家孙女未来命运的人。要是夏至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肯定恨铁不成钢的喊道:“咱能不能再有出息点啊!”。

    之后就是一番忙乱的将宋绣娘请进了堂屋,安排其坐下之后,李氏留了郑氏和王氏陪她说她,她自己则是带着其他人去给宋绣娘安排住处了。田家孙女出了一个还在外面看鱼的夏至,其她人都对宋绣娘好奇的紧,所以她们都依偎在郑氏和王氏的身后,听她两和这位要教导她们的绣娘说话。

    田家人多,几乎每个房间都有隔间,而且每间房子都是呈现拥挤状态的,只有老罗头和李氏的卧室因田小妹嫁人,拆除了隔间,这才稍微宽敞点,可这也不能让宋绣娘就住他们屋了,那成了什么了。

    田家人左思又想,只好让田老二夫妻到别的屋挤挤,把他们的屋腾出来让宋绣娘住进去,而且隔间还得让田雨水田立夏住着,不然实在是住不下。李氏也不好去麻烦其他人,不然宋绣娘这事要是传出去,那还不得炸开了锅啊。

    好在田家孩子除了一个田小满爱玩的其他人都不怎么出去,这几天学刺绣她也出不去。而且田家人周边没什么住户,就一个徐老二家和田家住得近,不过因为上次打架的事,两家也不怎么往来了。就是有人看见了宋绣娘也没事,对外就说她是李氏的远方表侄女,路过此处过来看看姑姑。

    宋绣娘也明白这个道理,而且表侄女看姑姑的理由还是她想出来的,至于住处在来的时候,老板娘都已经让她做好准备了,而且老板娘特地叮嘱,对田家人要和善,切不可瞧不起田家。再说就是为了老板娘多给的二十文钱,她也不会为难田家。

    安排好宋绣娘,这还有被赶出窝的田老二夫妻,李氏哀叹家里房子太小,最后只好田老二和田老三、老罗头挤在他们屋子里的大炕上,她自己则是和林氏、刘氏挤在田老的卧室里,好在这田家夫妻的床都不算小,不然还真得打点浆糊,将人贴墙上去哩。而夏至他们屋里多了个小白露,王氏身怀有孕所以李氏就没让他们折腾,毕竟都不方便不是。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了,第二天宋绣娘就开始教导田家八个孙女刺绣。不过她的学生可不止八个,田家几个媳妇忙完了家务,也想跟着学点。宋绣娘秉着教八个是教,多来一两个也没什么的原则,把她们四个也一并收了。

    宋绣娘要交的是苏绣,田家众人表示只听说过,没见过。据说宋绣娘的曾姥姥曾是南方人,随着曾姥爷逃荒才来到这北方。如今她家里的姐妹都靠这手艺,家里的日子过的还不错。

    听了宋绣娘的事情,田家媳妇孙女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了,就连平时好动的田小满也而是坐着一动不动,认真听讲。她们心里都担心怕自己学不好这苏绣,只得伸直耳朵仔细听,瞪大了眼睛仔细看。只有夏至老神神在在,因为宋绣娘教的苏绣恰好是她最拿手的。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在现代夏至知道它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清代时是全盛时期,而且发展出众多流派。至于这大武朝苏绣的发源地和流派,夏至表示实在不知。

    传统苏绣绣法有六种,分别是:直绣、盘针、套针、擞和针、抢针、平针。其中直绣包括直针和缠针;盘针包括切针、接针、滚针、旋针四种;而套针又有单套和双套、木梳套、集套、偏毛套、活毛套六种之说;平针也包括平针和钉线。

    就这样在宋绣娘每讲一种针法,就给大家演示一种针法后,她开始教大家如何动手了,夏至赶紧将之前阿爷和伯伯、阿爹他们赶制出来有成|人巴掌大小的绣绷发给大家,然后一人又发了一快小碎布。

    话说这倒霉的古代连做个绣绷还要去木器店,还好夏至以前见过,直接用两个一大一小的圆圈把布卡在中间就可以了,虽说附和条件的圆圈少,可不代表没有啊。至于绣花针,夏至早有先见之明,之前给家里买的就是绣花针。

    在这之前宋绣娘还说了一件事,那就是画花样,这里可不像现代有已经印好的花样,那完全是纯手工出产。所以新手如果你想要绣一朵花啊,一副景啊,你都得自己先在纸上画好,在描绘到布上。

    不过在田家纸完全是个奢侈品。所以众人的图都是都是宋娘子直接在上面勾勒的一棵小草外形。这种简单的勾勒,对于宋绣娘这种绣了十几年的绣娘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田家媳妇和孙女见到宋绣娘露出这幅功夫,那是眼里冒星星,佩服的五体投地。让夏至看的好笑的很,没想到家里人还有这样的时候,平时看他们都一副‘和谐’的样子。

    当然这些对夏至来说也是小菜,但是她毕竟换了个五岁的身子子,手生了一些不说,她也不好在田家人面前表现不是。要是她也像宋绣娘一样来这么一手,估计不被田家人捉起来烧死,那也肯定被认为是鬼附身,所以咱还是老老实实的和大家一起学习吧,不过偶尔可以表现的聪明些。夏至表示咱聪明些,你奈何不了咱了吧。

    而且夏至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把自己最关心的鱼都交给自家阿爹了,好在田老四每天跟着夏至也学会了一点。毕竟这不像赶集就一天,这可是五天,要是在这五天里,鱼出了什么事,夏至连哭的地方都没有,这古代可没有兽医啊!

    就这样,田家的女人除了还在怀里抱着的小白露和李氏,人人左手拿着绣绷,右手拿着针开始跟着宋绣娘开始练习如何绣苏绣,夏至看着其他人一副认真的学习的样子,表示咱也要多多练习,争取很快能恢复以前水准。

    看着绣绷上歪歪扭扭的小草,夏至表示咱这不是为了装像一点嘛,坚决不承认,这是有十几年绣龄的她绣出来的。

    第三十六章 五天

    五天的时间,宋娘子几乎是一天讲一种绣法。每天上午讲完绣法,下午就让大家练习。而在这五天里田家的女人几乎从早到晚都在学习刺绣。

    如今田家的条件已经好了很多,家里也有了一盏灯,所以几乎吃过晚饭,大家都坐在炕上一起练习刺绣,夏至为了和大家保持一致,当然也是免不了的。

    起先田家媳妇做完了家务后,才轻手轻脚的走进堂屋听讲。只是她们发现这样容易打断宋绣娘,而且有时因为缺席时间太长,每当练习的时候,她们都不知道要干什么。宋娘子每天除了教导大家刺绣外,自己还要赶修活。田家媳妇不好耽误她做事,只好问自家闺女,奈何她们也是新手,自己都还没弄明白,更何况给被别人上课。

    所以发展到后来除了烧饭的活,其他事直接撂挑子扔给了田家的男人们,田家男人也不埋怨,任劳任怨的接过了自家媳妇的家务,至于做饭这件事,他们是在是没办法了。

    第一天,宋绣娘教大家的是直绣;直绣又分为直针和缠针。

    所谓直针就是完全用垂直线绣成形体,线路起落针全在边缘,全是平行排比,边口齐整。配色是一个单位一种色线,没有和色。针脚太长的地方就加线钉住,后来就演变成铺针加刻的针法了。

    缠针是用斜行的短线条缠绕着形体绣作,有这边起针到那边落针,方向是一致的。

    第二天则是盘针;盘针是表现弯曲形体的针法。包括切针、接针、滚针、旋针四种。其中切针最早,以后发展到旋针。

    切针也叫“刺针”,针与针相连而刺。第二针须接第一针的原眼起针,针迹要细如鱼籽,所谓“一芝麻三针”,就在于此。

    接针直针线条可以拉长,但因太长线松而会抛起。切针可以延长线条,但会露出针脚。

    滚针也叫曲针,针针逼紧而绣。第二针插入第一针中偏前些,紧逼其线,把针脚藏在线下,第三针接第一针针尾偏前些,下面以此类推。

    旋针是用接针或者滚针的方法盘旋而绣的一种针法。绣的时候,顺着形体徊旋的纹路用短针盘针,匀密而不露针脚。

    第三天是套针;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皮出边外缘整齐,排针密,内则长短参差。包括单套和双套、木梳套、集套、偏毛套、活毛套六种。

    单套又名平套。其绣法是第一批从边上起针,边口齐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中落针,第一批需留一线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针;第三批需转入第一批尾一厘许,尔后留第四批针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许……;其后,依此类推。

    双套的绣法与单套的绣法相同,只是比单套套得深,批数短。它以第四批和第一批相接,即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三处,第三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二处,第四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一处。

    木梳套其绣法和单套相同,但比单套松稀。它是在第一批出边后,第二批在第一批一半处落针的,每隔一线套一针,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尾的一厘许,在第二批留下的空隙中夹入。

    集套其绣法也如单套,但外口的第一批针多,绣一批少一批针数,批批藏短针。绣到最后,周围的线路全集中在一个眼中,一批一批相覆,犹如单套。

    偏毛套是绣鸟毛的套法,也就是绣片毛的套法。其方法市:根据片毛的纹路进行套绣,套法和双套相同,只是线条略有长短。因此,也有人称它为“长短套”。

    活毛套是绣走兽用的针法。其套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平绣三针,然后在第三针上加上一针交叉针。这种绣法有一定规律,都是一组一组绣上去的。第二种是里面紧,外面带有放射形,由外向内绣,第二批套上的线覆在前一批的一半处落针,按照动物的形状转势。也有用两种绣法一起绣的。

    第四天学的是擞和和针抢针。擞和针又称长短针,这种针法是长短针参差互用的,后针从前针的中间羼出,边口不齐,有调色和顺的长处,可用来绣仿真形象。

    抢针又叫戗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势,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的针法。可以说,这种针法是直针的发展。

    第五天学习的是平针;平针绣法包括平针和钉线。

    平针是用金银线代替丝线的绣法。其方法:先用金线或银线平铺在绣地上面,再以丝线短针扎上,每针距离一分到一分半,依所绣纹样而回旋填满,有二、三排的,也有多排的。扎的线要对花如十字纹,如同扎鞋底花纹。

    钉线是一种特制的细色线代替金线的绣法。这种色线叫棕线,也叫包根线。其绣法和平金相仿,因为它的线色多,能绣的物体也比平金广得多。

    同时宋绣娘也给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譬如秀树杆、树枝应该先从树杆开始的根部起用绕针,叶枝的中心是叶茎把叶茎作为分阶线从叶子的根上分两部分绣。

    绣花朵从花瓣的中间开始,花是画面的中心,花心便是花朵的中心。从中间绣能抓住花瓣的总方向。

    绣鸟首先要看什么地方被盖住,应该先绣,如鸟的背在尾巴上面就先绣尾巴,翅膀盖在鸟的身上,就先绣鸟身,后绣翅膀。

    绣山水的顺序,应该从远到近,从后面到前面。有前后,应先绣后面再绣前面的

    绣动物先从里面的脚绣起,再从尾巴绣到头部,有的从两耳倒绣到面部,绣面部时,先绣眼后绣鼻,再绣最后至全部。

    总的就是从里到外,从远到近,从内到外,从下到上。

    五天的时间里,田家女性几乎疯狂的学习着苏绣,都想乘着宋绣娘还在的是时候,能绣出简单的作品,哪怕是一朵花也好,奈何这苏绣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出了夏至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绣出完整的花样来,就是之前打络子天赋很好的田立秋,也只是歪歪扭扭的绣了副小草。

    到第五天傍晚的时候,田家女人更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极点,眼看着明天宋绣娘要走了,都想赶紧着。宋绣娘也是负责的。田家人熬夜,她也陪着,几乎是等到了子时出,人人手里都绣完了一朵花,且给她们指出其中的不足及如何搭配更加好。众人才去休息。

    夏至表示真没想到伯娘阿娘和姐姐没如此爱好学习啊,这比高三的学生还有冲劲啊!

    ps:这章好多内容都是从百度上搜索出来的,大家感兴趣也可仔细了解。

    第三十七章 夏至的刺绣天赋

    第二天一早,田老大和田老二就借了村里的牛车将宋绣娘送走了。

    宋绣娘一走,夏至是深深的松了一口气,本来就是为了给她找个借口,才请了宋绣娘来,只是没想到田家人会如此拼命,那是不到夜深不睡,天隐隐见亮就起,对于如今习惯早睡早起的她来说,这五天简直被折磨的不行,几乎一坐在炕上,宋绣娘一开讲,她就想打瞌睡,惹的坐在她旁边的田立秋总是使劲的掐她,至今手臂上还有还几块青没消呢。

    田家其她女性却是担心,这宋绣娘一走,家里都是新手,这可怎么办呀,还有好多东西她们还不会呢。不过她们虽然担心自己学不好,心里却是为这次的学习感到满足,最起码能绣出东西了,比以前一点都不知道强。

    而且简单的花样她们还是能绣出来的,虽然丑了一点,不过人家宋娘子也说了,刺绣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她们相信只要勤加练习,总有一日一定可以绣出拿出手的绣品的。

    送走了宋绣娘,夏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鱼塘边,检查她的鱼,虽说夏至相信自家阿爹肯定能够照顾好它们,可是不亲眼看看情况她还是不放心,这和信任无关,只是一种肯定,毕竟她可是指着这些鱼赚一笔呢!

    夏至打算如果鱼没问题,以后就让阿爹照顾她了,她就专供刺绣了,这绣活需要精细而且还费神,恐怕她没有什么过多的时间来照顾它们。在说她阿爹对着这鱼现在可比她上心了,几乎亲力亲为,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就是夏至有时都是干看着。夏至感觉自己阿爹都快变成鱼痴了。

    现在检查完鱼,夏至也完全放心了,看来自家老爹胜任这项任务是完全没问题的。夏至一边想一边往回走,只是没想到等她进了家门,田家的女人们是如此热情。

    大伯娘热情的喊道:“夏至快来,我这缠针是不是有问题呢?”只是还没等夏至开口说话,二伯母却是开始喊道:“我这花怎么越绣越歪,夏至快来给我看看是怎么回事”夏至刚想说话,那边自家阿娘和三伯娘开口道:“夏至,我这针是不是不对啊”,“夏至啊,我这切针如何用啊!”就连田家姐妹也不例外,纷纷口说道:“六妹快来教教我,这滚针我怎么也不会”,

    “六姐,双套包括哪些来着,我给忘了~”,

    “六姐,我不会擞和,你能教我不?”

    “六妹,你能给我演示一遍抢针吗?”

    “六妹,这刺绣怎么这么难,你是怎么会的!你能教教我吗?’……

    面对众人众人乱七八糟的问题,夏至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同时心里暗骂自己,让你得瑟,现在自吃苦果了吧,不过对于田家人的问题,她还是很乐意解决的,看着众人还在喋喋不休的说个不停,夏至满头黑线,只得牟足了劲,吼了一嗓子,“停——”顿时世界安静了。

    只是众人虽然不说话了,却是拿着无比诡异的目光看着夏至,夏至只觉得自己就像那肉包子,估计再不说话,就要被吞吃入腹了,“咳咳~,有问题一个一个来,都说话,我一个也没听清楚!”夏至像模像样的爬到了炕上坐着,一副等你们来问的样子。

    田家众人表示很无奈,怎么夏至脑子就那么好,宋绣娘教的那些个针法,那是运用自如啊,那绣样虽不至于和真的差不多,但是绣功竟是快和宋绣娘差不多了,这令宋绣娘很是吃惊,你说你一刚学五天苏绣的娃子,能和她一练了十几年的人相差无几了,这可是活见鬼了。

    奈何夏至的绣工是她看着成长的,从开始连针都不会拿,到现在的熟练自如,宋绣娘表示,咱也可以骄傲一把了,这可真是个天才。夏至表示心里偷笑中。

    而相比较夏至绣出来的花朵,人家的那是兴兴向荣啊,她们绣出来的花朵则是残花败柳还不如啊!

    你说夏至这脑子是怎么长得,一教一个会,她们则是三天学不会,回了还要夏至给偷偷开小灶。可是夏至也不是全部能耐,就那个烧火,第一次差点没把厨房给烧了,就是现在虽然好了,可也没好多少,弄得她们都不敢让她下灶。

    夏至表示那能怪我吗,让谁一现代地球人习惯了瓦斯煤气电磁炉,就是小时候住在大山里也有火柴,谁还能用这打火石生火啊,还有那灶火,谁知道怎么突然哄的一下串出来的,当时还吓她一跳呢。

    田家人回想完夏至的黑历史以后,得出的总结是,夏至那是拥有了不得的刺绣天赋,特别是众人从郑氏那得知,好像夏至的曾曾曾姥姥也是个刺绣能手,只是早亡,没来得及将手艺传下去。知道这一点的田家众人终于找到原因了,原来夏至的天赋是遗传她曾曾曾姥姥,不然说不通八辈子都是农民出生的田家怎么有这么好的刺绣天赋啊。

    没见着她从第一天开始晃晃悠悠的听着课,却愣是绣出了宋绣娘交代的花样吗,人宋绣娘还夸奖她,绣的是最好的。没见着田家其她人被那什么什么针给弄得头晕脑胀,人夏至都已经开始用针法绣花了;没见到宋绣娘一见田家其她人就皱眉,只见了夏至乐颠颠的;没见到这最后一天人夏至早早睡了,其他人还在点灯熬夜啊。这全是人家天赋好!

    夏至要是知道这些肯定乐翻了,本来她还担心自己是不是表现太过了,这下田家人自动给她找足了理由,她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不过可惜她不知道,不然她也不会表面一副没事样,心里却是很着急,谨慎小心就拍做错事,说错话。

    就这样,夏至带着一肚子的担心,开始给大家解说如何如何运用阵法,又如何如何能够练好刺绣,又如何如何搭配出好看的颜色。总之就是一句知无不言,言无不知,等她给大家讲完了,这一天也过去了,夏至表示这和我计划的不符,我本打算今天就开始刺绣的。

    只是沉浸在夏至的解说中的田家人却是忽视了,已进傍晚时分了,夏至大伯和二伯去送宋绣娘,却是到现在还没回来,按理说都已经酉时初了,就算将宋绣娘送回绣庄,绣庄老板娘再留他两吃一顿饭,这个点也应该到家了,却不知他们因何故至今未归。

    ps:我真的有努力码字~

    第三十八章 再出事

    话说田老大和田老二借了牛车送宋绣娘回绣庄。两人一路赶着车,和宋绣娘有说有笑的进了镇,这几天宋绣娘在田家呆着,大家也熟悉了起来。田老大花了一文钱将牛车交给专门看管的人。之后三人就朝绣庄而去,正赶上老板娘有事不在店里,他两拜别了宋绣娘,也就没进绣庄,两人就朝镇西许家医馆而去。

    老罗头交代这次要去看看许大夫,说是要谢谢许大夫。两人在路上买了点心,拎着进了许家医馆。说来不巧今天许大夫也出诊未归,两人在医馆内等了一会,见许大夫仍是未归,只得放下点心和药童交代一声就出了医馆。

    两人打算到北市那里买点柴米油盐之类的,这几天宋绣娘在田家,田家伙食也好了很多,伙食好了这消耗就大,田家存的货几乎都见了底。临走时李氏硬塞给田老大三两银子,让他看着买点,现在情况好了,也没必要克扣孩子。况且家里还有一个病人,一位孕妇在加上几个月的小白露,都促使李氏改善伙食。

    两人兴高彩烈的买了一大堆东西,什么缺的油啊,什么新买的碗,还有新买的粮食啊,兄弟两吭哧吭哧的将东西搬到了东门外,存放牛车的地方。将东西搬上了牛车就打算牵着牛就会往回走了。

    只是田老大和田老二却没注意,从他们离开绣庄时就有人一直跟着他们了。这伙人正是这娘娘镇有名的地痞**赖三和赖四。两人听说田家兄弟两身上有老多银钱,本来还不相信,结果看着他两在北市大买特买,竟整整花了三两银子,两人相视一眼,开始相信田老大和田老二身上藏了不少银子,一般农户人家谁会像他这样跟流水似的花钱。

    于是赖三留了赖四跟着田老四,自己则是去聚集了一些人,凭着赖四留下的几号,很快和懒四在东门外聚首撵上了田老大和田老大,准备寻个人少的地方,抢了田老大和田老二。

    此时已是午时初了,田老大和田老二边走,边说,边吃着早晨走时李氏给带的菜团,丝毫没发现危险的到来。吃完了午饭,两人说说笑笑正为家里的改变高兴呢,突然从身后窜出来一伙人将他们和牛车围了起来。

    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使田老大和田老二直接愣住了。而他们这一楞,赖三和赖四分别带着人手就朝两人扑了过了。田老大和田老二一时被扑个正着,赖三和赖四的打手顺手就将他两按在了地上,任两人如何扭动,都动弹不得,记得两人直冒汗,不知道这伙人为什么要这对他们。

    “你我无缘无故,这是作甚?”眼看自己两兄弟被制住,田老大无奈出声道。

    “哼哼!无缘无故?谁告诉你无缘无故的,你两惹着咱爷两了!”赖三一副大爷的回到,说完还踹了田老大一脚,疼的田老大龇牙咧嘴。

    “敢问壮士,咱兄弟两那里惹着两位爷了,若是事实,我们兄弟两一定给两位爷陪个不是!”

    “大哥,跟他废话这么多干吗,直接取了银子走人就是了!”急性子的赖四,不耐烦的直接伸手往田老大怀里掏钱,一边嘴上还不耐烦的说道。

    只是他这一摸竟是一片平坦,竟是连个钱袋子都没有,赖四顿时气急败坏道:“大哥,这小子怀里没钱,连跟毛都没有!”

    赖三一听没钱,顿时不相信的说道:“不可能,咱两不是看着他两花钱如流水吗,这一般人家谁会这样花钱啊!这钱一定藏在不出”说完懒三也把手伸到田老大怀里摸了一番,之后又在田老大身上其他地方搜了一番,发现赖四并没有说谎。有气急败坏的说道:“那一定在他弟弟身上,你们快给我收,大爷干着一趟可不能什么都没有!”

    此时的田老大和田老二就是再傻也知道,自己早被人跟踪了,而且几人还是为他们身上的银钱而来,好在田老大出门时只拿了李氏给的三两银子,而且都被他们买了东西,想必也不用担心,等到几人发现无利可图的时候,必然会放了他们,毕竟在这大武朝害人性命无论老少富贵都是要偿命的。

    不得不说田老大他们过于单纯,要是见惯了现代人尔虞我诈的夏至在此,想必情况就不容了乐观了,如果田老大他们口袋那怕还有一两银子让他们抢了去,也许还没事呢,这种什么都没得到,对于赖三和赖四这种无赖,他们怎么甘心!

    果然几人对着田老二一番搜索之后,发现两兄弟身上竟然一文钱没有,赖三顿时恼怒了起来,

    “大爷的!竟然让爷白跑一趟!害的爷一肚子气,兄弟们给我好好的打,打完了咱去喝酒去!”赖三找来的打手一听喝酒,都牟足了劲往田老大和田老二身上招呼,直打的他两鼻青眼肿,浑身是伤,爬不起来为止。

    赖三见兄弟两奄奄一息,才解了气,才招呼众人走人,只是临走时赖四却是说道:“大哥,我看这牛车也值几个钱,也不能让兄弟们白跑一趟,这些东西正好给兄弟们分了,也好贴补家用!”赖四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奈何田老大和田老二身上确实分文未有,只得把主意打到牛车和牛车上的东西了。

    那些小混混本是天天饥一顿饱一顿的听到这些自然欢呼着去牛车上抢东西,赖四则是直接拉着牛车往镇里赶。田家兄弟两本是身上疼的厉害,见他们要走了,以为就没事了。没想到他们还要抢牛车和东西,东西还好说,这牛车可是借村长家的,这可不能被抢走,两人爬了起来就追赶牛车,要拦下他们。

    他们这一举动顿时惹怒了暴脾气的赖四,他一边让手下对着田老二使劲的打,奈何田老二虽然身强力壮,却是难敌四手,被打的鲜血直流。一边抱起牛车上装油的罐子朝田老大砸去,顿时一罐子的油流了田老大满头满脸,而老大却是晃荡了两下,轰然倒地。

    赖四一看这情景,以为自己砸死了人,赶紧丢下牛车就跑。其他人也是害怕的丢了东西就跑,一时间,只剩下田老二和田老大躺在那里。田老二抱着头,对于这突然发生的情况还有些莫名奇妙。

    等到发现情况时,才知道自家大哥被砸破了头,昏迷不醒。起初田老二还没在意,农家人谁没个磕着碰着,田老二拍了拍田老大的脸,又掐了田老大的人中,但是无论他怎么弄,田老大都毫无反应,而且田老二还发现自家大哥竟是连呼吸都没有了。

    这一发现,顿时吓的他魂不附体,好不容易回魂了,顾不得身上有伤,爬起来背着田老大就往娘娘镇跑,好在他们出镇,没多久,大约一刻钟田老二背着田老大就出现在了东门,经过夏至的事,田老二进镇直接背着田老大就往许大夫医馆跑去。

    田老二冲进医馆时正赶上,许大夫出诊回来,许大夫见他闯进来吓了一跳,后又见他浑身是伤,在见到他身上背着田老大的时候,什么话也没说,就将他迎进了医馆内堂,接下来他就被小药童给拉出去了。

    本来他还不愿意,小药童的一句‘你在这里耽误师傅诊治’,成功让他出了内堂。小药童将他引了出来,本打算给他处理伤口,只是还没等田老二坐下,他就像凳子上有针一样一下跳起来蹿出了医馆,小药童跟着后面撵出门喊道:“哎——,你伤口还没处理呢!”只是此时已不见了田老二的身影。至于是不是逃跑了,小药童就不担心了吗,反正这家人师傅也知道。

    却说田老二干什么去了,原来他又回到出事地点,将牛车赶到东门那里,这是因为他口袋一文钱没有,只好将一抱盐抵给了看管牛车的人,并让他一起看管着东西。自己肯定要回去的,大哥出了这样的事,肯定要告诉大嫂。如果大哥出了事,这可怎么得了,田老二忧心忡忡的交代完,又向许家医馆而去。

    第三十九章 动胎气

    田老二走回许家医馆时,小药童正在药柜前忙活,见他进来,便招呼了他一声,就让他走在外堂等着许大夫出来。田老二见他忙得很,也不敢多打扰,只找了个离内堂近的凳子,就那么呆呆的坐着等许大夫。

    田老二像失了魂似的坐在那里,此时的他恨不得受伤躺在里面的是自己,奈何无论他怎么懊恼都无济于事,田老大依旧躺在里面生死不知,田老二觉得如果大哥真的不再了,那么田家的天真的要塌了一角。

    也不知等了多久,只听“嘎吱”一声,却是许大夫诊断完,开了门出来了。田老二听见开门声,立马跳了起来,就往内堂冲,将许大夫给撞了个趔趄,幸亏他眼疾手快给扶住了,不然许大夫定然撞个四角朝天。

    “许大夫,我大哥怎么样?我大哥没什么事吧?”还没等许大夫站稳,田老二就迫不及待的问出声来。

    “外伤我已经给他处理好了,头上的伤,我也给他清理上了药,包扎好了!只是——只是这……”

    “只是——只是什么,许大夫你就跟我说实话,我大哥这到底怎么了,到底救过来没!”田老二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大哥救不回来了,怎么着也要让大嫂阿娘和阿爹见大哥最后一面,还有两孩子。大嫂以后要是想改嫁,大哥的孩子他来养,只是估计经过这件事,大嫂肯定恨死他了。

    “只是外伤倒是没什么,就这最后头上的伤,似乎伤了脑子,人是救了回来,可这什么时候醒就说不定!”

    “不能吧,夏至当初您也说不知道什么时候醒,可她不是回去就醒了,我大哥会不会也和她一样啊!”田老二的心里像是有十五只吊桶似的,七上八下的。听到自家大哥没事,心里刚松下来,结果就听到伤了脑子醒不过来,这一下,心又是一紧,后来想到夏至的情况,又不由的一松。

    “夏至丫头当时的情况可和此时不同,田大侄是伤了脑子,夏至丫头当初就是失血过多,却不知为何昏迷不醒。”

    “那大哥会不会像夏至这样突然就醒了?”

    “这几率恐怕微乎其微。”

    “这、这、这可如何是好,许大夫,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你救救我大哥,我知道你是好人,求你救救我大哥吧,来世我给你做牛做马!”田老二一听自家大哥几乎是醒不过来了,立马激动的拽着许大夫的衣袖,跪下来求许大夫救救田老大。

    “哎、哎,你这是干什么,赶紧起来,我又没说你大哥就是没救了,瞧你这点出息!”许大夫见田老二直接跪了下去,赶紧来啦,他可受不起这一跪。

    “什么,还有救,许大夫,求你赶紧跟我说,也好早点救我大哥!”

    “要救你大哥也行,我这里有一副药正是专治这因砸破头而伤脑的病症,只是我这里正好缺了一味药,这味药恐怕不易寻啊!”许大夫伤感的说道。

    “那是什么药,就是再难找的药,我也要找到,许大夫你快说,就是倾家荡产我都要治好大哥!”

    “你有这个心是好的,只是万事莫强求!这缺少的药正是百年人参!”

    赶着牛车的田老二想着许大夫最后说的人参两字,只觉得耳朵轰隆隆的响,这北方因为缺医少药,药材最是昂贵,这百年人参在南方也许百十辆银子就可以买到,但是在这北方是有价无市啊。许家医馆里曾今到是机缘巧合买了那么一棵,后来被许大夫救人用了,这么多年来,许大夫也想再买一棵,可是再也没碰到机会。

    虽然知道人参难得,就是卖了自己全家也不一定买的起,但和许大夫谈完之后,他还是硬着头皮向许大夫借了银钱,打算到东城两家医馆求买人参。只是这人参不是普通物品,一般医馆即使有也留着己用,很少有像许大夫这样的拿出来救人。所以田老二一开口就被别人堵了回来。

    没买到人参,大哥又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眼看天色不早了,田老二只得求了许大夫代为照顾大哥,自己赶回家去报信,这才出现了刚才田老二赶牛车的一幕。

    一路上,田老二心里着急,便将牛车赶得飞快,赶在天黑透时进了田家村。田老二摸黑进了家门,发现除了自家阿娘和阿爹做在堂屋,其余人都不在,他想着可能这几天刺绣都累着了,今天宋娘子走了,大家就早早的吃了饭睡了。

    只是他却没想到依田家人的秉性,根本不可能不等他和田老大回来,就早早的吃了饭睡了。就是当初老罗头伤了腿时,为了等田老四他们也等到半夜,这还是他们走时交代过的。而这次他们连交代都没有,田家人根本不会早睡,多半也是在等他两。

    田老二本来害怕王氏在不好说话,王氏本来就怀着孕,再被打击,有个好歹,那他就更对不起大哥了。所以他轻手轻脚的进了堂屋,走到李氏和老罗头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老罗头和李氏本来见他家来还满脸高兴,本想询问为何如此晚才回来,就被他的一跪给弄得一愣一愣的。

    “这是咋啦?赶快起来,老二,你大——你这脸是怎么回事?”李氏见儿子跪下,赶紧就下炕来啦,见他身后没有田老大的身影,本想询问询问,只是突然被他一张鼻青眼肿的脸给吓了一跳。

    “阿爹,阿娘,我对不起你们,我对不起大嫂!”

    “这是怎么回事啊?你怎么对不起我们啦,怎么又扯到大嫂身上去了,这好好的!”李氏见田老二又说这样的话,不由的着急起来,这时的她心里总觉的有不好的预感。

    “阿爹阿娘,大哥被镇上的地痞给打了,到现在还昏迷不醒呢!许大夫说、说伤了脑子,可能醒不过来了,这事( 夏至的小日子 http://www.xlawen.org/kan/340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