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部分阅读
在教授从各军之中挑选出的忠诚可靠人员。至于内容,也就是火炮的应用以及一些现代海军的战术,其实这些方面他也是半吊子,可就是这半吊子也比这个时代先进了许多。
他可以算是一个先进的理论家,而实际操作嘛,还是不说了。不过也没有谁会让他去操作,头头自然有头头的好处,那就是指出方向,其余的事情由下属去完善。
至于陈子壮,在监视了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异常之后,朱慈煃决定给他个差事,派人盯着就是了,也该让他发挥点作用了。因为从长沙移民过来的人到福州了。陆陆续续到达了三万多人,比当初从长沙出发的两万人多了一半,都是从北方逃到南京的。不服从满清统治的人多了,可这些人朝廷没有管,却便宜了朱慈煃。
在南京的赵彦杰知道后,立即派出大量的人手去这些逃难者中去宣传。很多人选择了相信,反正都是逃难,逃到那里不是逃?而有一个藩王的名头在,这些大官总不会骗自己一个逃难的吧。骗他们什么?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了。
这收留的人数越来越多,让赵彦杰颇为头痛。这数万人的吃喝拉撒可是让他头大坏了,幸好王府在江南收粮的队伍他可以紧急调用。要不然这么多人还真不好养活。总算朱慈煃那边派人来的快,将一部分人接了过来,要不然赵彦杰都忙的没时间睡觉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朱慈煃立即通知赵彦杰,只要有逃难的,全部收容。吃喝管够,只管给他送过来。这一个个人在朱慈煃眼中都是宝啊。现在逃难下来的人虽然不多,可是忧心人口问题的朱慈煃却本着‘苍蝇小了也是肉’的原则,全部接收。他相信,以后逃入南方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现在满清人的作为还在大明百姓的容忍范围之内,可等到‘剃发易服’令一出,反抗的,逃难的都会出现一个高风,那么先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对以后必然有利。
在朝廷之上,赵彦杰也禀报了弘光皇帝。这位也是龙颜大悦,他正麻烦这些流民呢,安排他们又要花自己的工夫,他忙着呢。现在有人做,更好。在大朝之上,更是嘉奖吉王公忠体国,为国分忧。特赐白银一千两,绸缎三千匹,以示嘉奖。
这么好的机会,朱慈煃的人怎么会放过?吉王在福建招抚流民的消息也在快速传播。让许多在路上的流民心动,虽然他们不知道福州在什么地方(别惊讶,明代时,一辈子没去过别的县城的人是大有人在,更别说跨省了。)可有了希望,那就再好不过了。
而对于朱慈煃的这个举动,陈子壮却是很支持。在他看来,这些逃难来的人,都是不服从女真人统治的人,都是忠于大明的子民,他要将他们照顾好。也干的很是卖力,不得不说,这位前礼部右侍郎干的也是有声有色,在安置流民上是一把好手。有了充足的物资土地做保障,这数万流民在他手上却好像几百人一样,安顿的是妥妥当当。
这批移民之中,匠户不在少数,一下子让朱慈煃开办的福州火器局解决了人员不足的情况。有了人手,那就什么都好办了,福州城扩大了,人口多了,更加繁华了。朝廷派来的福州知府,根本就是他朱慈煃的人,完全跟着他走了。福州的一切似乎都开始走上了正轨,而这个时候,赵彦杰也按照他的意思,办起了一件大事,上书请开市舶司。
四十九章 市舶司
弘光皇帝坐在龙椅之上,满意的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他从来没有想过真的能坐在这个九五之尊的位置上,虽然在朝中有很多人对他阳奉阴违,可他却不在乎,只要他一日是皇帝,这些人就得听他的。
对于吉王的上书开市舶司这件事情,他也不大上心。爱开就去开吧,反正福州是你的封地,他也做过藩王,自然知道藩王们能做些什么。不就是开市舶司搂点钱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碍于规矩,这朝政还是要大家来议论一下。开市舶司,在他眼中的小事,可在大臣们之中,那就是大事了。
禁海与开海,有明一朝,那是没有停止过。现在其实大家都明白,福州开市舶司那是必然的了,皇帝不反对那就是支持,因为这个建议是一位藩王提出的,那可是他们朱家自家人。当朝首辅马士英更是态度不明,可都知道,对于他马士英自己的孙女婿,他不支持才怪,只是这个时候他出面容易落人口实,倒不如让别人来赞同。
大臣们之间的意见也并不统一,他们的不统一不在于是不是开市舶司,而是这市舶司开了归属那里?谁做主官?这块肥肉可不能掉到别人手中去。围绕着这个问题,不少的唇枪舌战再次展开,到了散朝依然没有结果。
马士英刚出大殿没几步就被一个太监叫住:“马大人,皇上宣召。”
刚下朝就宣召自己?马士英也不敢怠慢,跟随太监就来见弘光皇帝。弘光倒也直接,问起了他的孙女,马士英心中顿时有数了,一个皇帝会没事问一个小丫头的事情?要么是看上了想纳妃,要么就是另外有事。而自己的孙女和吉王朱慈煃订亲皇帝自然是知道的,难道他还要抢本家兄弟的老婆?就算是皇帝,也要顾忌一下天下悠悠之口吧。
那么这个问起自己的孙女,只有一点,那就是想要这个新开的市舶司。福州毕竟是吉王的封地,又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皇帝明白这一点,所以来投石问路了。也好,就是皇帝不找自己,自己也要将这个送到皇帝手上,朱慈煃这小子,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将这份钱送给皇帝,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多谢皇上体恤,她即将启程,去福州与吉王殿下完婚了。”
“嗯,记得告诉朕一下,朕也给他们送份贺礼。福州,马卿对福州开市舶司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
看法,我能有什么看法?不过暗示这么明显了,他也不能在缩着了:“启奏皇上,这市舶司一事,可行。市舶司的税银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收入,若平时看来,确实有如鸡肋一般,而现在却对皇上有些用处。”
“对朕有用?有何用处?”弘光皇帝奇怪,这市舶司摆明了就是吉王小兄弟想敛财的工具,对自己又能有什么用处?
“皇上登基时间不长,南京作为陪都一些措施不甚完善。导致皇上内库空虚,实在是臣等之罪。而最近匪虏不靖,国库应付起来也颇为吃力。皇上圣明,不另征税赋,实在是千古明君。可我等臣子,却不能看着皇上的内库一直这么空虚下去,现在吉王请开市舶司,这一收项对国库来说不大不小,可有可无。既然如此,不如将这份收入转入内库,由皇上使用,这才是正道。皇上乃天下之主,当世明君,不愿沾染这些俗物,臣等却不能不用心。”
这一下对了弘光的胃口,其实他也打的是这个主意。叫马士英来,就是让他替自己把话说出来,这样就最好了。他的内库实在是可怜,和历代皇帝相比算的上是惨不忍睹了:“爱卿公忠体国,真是国之干城。准卿所奏,明日内阁发文,至于人选嘛,内阁推举。”
这一下就将人事任命交给了马士英,现在的内阁就是马士英的地头。对于马士英,弘光帝多有依仗,既然马老头这么上道,他也不介意分给马老头一份。反正这市舶司是把握在朱慈煃手上的,你们一家人爱怎么分怎么分,他是一个皇帝,只要税收进入内库,其他的也不打算操心,总不能直接去吉王碗里抢肉吃吧,那也太丢分了。
吉王的所作所为算是藩王之中好的了,现在天下又有几镇藩王拿他这个皇帝当回事?都在各行其事,这也让弘光皇帝朱由崧很是矛盾。外敌不靖、内部不宁,他这个皇位坐的也是不怎么稳当啊。
这事情皇帝点了头,消息一传开,所有人都蔫了。还掐什么啊,皇帝老子早看上这块了,搞了半天他们白费劲。可现在已成定局,要反对也来不及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拿着以前的事情出来说事,也只是拖延了一段时间,这市舶司还是开了。
“参见殿下。”
看着一脸风尘的徐艺涛,朱慈煃点了点头,这家伙不错,干活很尽心,火器局不过投产一个月,他就给自己弄出十三门大炮,是个好手:“火器局的情况如何?”
“一切顺利,殿下费心了。”
“不错,只是这火炮,要加紧铸造。”
“殿下放心,这只是火器局刚刚兴建,很多措施还不齐全。七月只铸造出十三门大炮,这个月下官保证能给殿下交出三十门大炮。”
朱慈煃摇摇头,还是太少了,三十门,也就装备两艘船,还是小配置。自己手上的这匹船只都是一千料以上的大船,两侧装备大炮十五门已经是很少的了。毕竟风帆木船时代,这火炮的数量多了还是占优势的。朱慈煃专门研究过,现在的炮弹都是实心弹,就是一铅疙瘩,威力实在是小。
可现代炮弹他却不了解,玩枪械炸弹,他都是高手,唯有这炮弹,他没有什么研究,只好找了一批人,给出方向,让他们研究,可这研究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口中也很严厉的说到:“还要加快,需要什么就说。”
徐艺涛也是惊讶,一个月三十门大炮,这在大明已经是绝对的高产量了,这位王爷还不满意。他要干什么?徐艺涛不明白朱慈煃的想法,在他看来,船只的作战上还是以火统肉搏为主,大炮辅之,一艘船有个两、三门大炮就够了,却不明白朱慈煃要的是火力,让西班牙人、荷兰人绝望的火力优势………………
“是,定然不负殿下期望。”徐艺涛盘算了一下也答应了下来,只要加派人手,这产量也能加快。王爷也说了,要啥给啥,那他还有什么好怕的?火器的铸造他可是行家里手:“殿下,下官还有一事。”
“说。”
徐艺涛扭捏了一下才说:“下官几个本家兄弟,听说下官在殿下这里做事,他们也想参与海贸,不知道殿下?”说着说着,徐艺涛的头都快垂到胸口上去了。他恃才傲物,很少求人,现在却被自家人逼的开这个口,很难为情啊。
看着徐艺涛的表现,朱慈煃也没有在意,这个家伙倒也有趣。自己手下的人都有些连带关系,没有多少问题。再说,只是参与海贸而已,等福州市舶司一开,那时候参与海贸的人越多越好啊:“准了,让他们去找潘平吧。”
与此同时,在泉州的萧无,却也约见了朝廷空降下来,现在被架空的快抓狂的福建总兵章奕,一阵寒暄,在萧无的能力之前,章奕这位干将只有被他引的团团转的份。
过了好一阵子,萧无似乎无意的随口问到:“章兄最近情况如何?”
和萧无本就熟悉,在加上酒精的作用,章奕是大吐苦水:“兄弟,不瞒你说,我在这个总兵,做的窝囊啊。手下没有兵将不说,做什么事情都要看郑家的脸色。要看人家脸色不说,还怕事情处理的不好得罪了人。你说我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怎么做这么个总兵。”
“呵呵,章兄何必自暴自弃?你有皇上给你撑腰,他郑家人算老几?”
“唉…………话是这么说,可皇上那里知道郑家在福建的势力有多庞大啊,这差事办不好,我这个脑袋也就不安稳喽。”章奕是越喝越快,整个一副借酒消愁的样子。
“既然如此,我有个主意。”
“噢,你要有办法,兄弟我一辈子感激你。”
“章兄现在被郑森和郑宏逵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既然如此,你便把水搅浑了,这郑家也不是只有他们两人不是。你若多了些选择的话。”
章奕登时清醒了,好似喝下去的酒如喝水一般,随口说到:“兄弟有心了,我们喝酒。”
萧无贼贼一笑,这章奕也是聪明人,和聪明人不能说太多,会让人起疑心的。今日只是约他喝酒玩乐的,其他的由章奕自己把握吧。王爷这一手,虽然有些过了,可却是让郑家乱起来的最好办法。至于其他的,就看章奕这位福建总兵能在皇帝老子那里占多少份量了。
五十章 军纪
适可而止、点到为止,萧无对章奕的诱导就是这样,似乎是随口所说,说多了徒惹人疑心。不能因为章奕是个武将就小看他,他要没点本事,也不会被皇帝派来。
等分开之后,章奕回去也在不断的琢磨。这萧无可是聪明人,机智方面比他强的太多了,几天只是普通的私交,他说的这些又有什么用处呢?整个福建以泉州为中心展开了一场暂时没有硝烟的大战。郑森与郑宏逵在全力争夺郑家,这两人的阵营可算壁垒分明,自己难以选择,同时这两人也绝不会容许自己去掌握福建的军权。
那么萧无的意思是自己培植势力,可自己配制谈何容易,郑家人的眼睛不是出气的,那可亮的很。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总兵,根本没有什么权力,除非…………章奕眼睛一亮,原来如此,这萧无也没安什么好心。郑家越乱,他就能在郑森这里夺取更多的利益,看似好心帮自己出注意,可还是为了他自己。嘿嘿,现在先容你这里,等我掌握了福建,那时候看谁才能笑到最后,现下暂且给你做一次急先锋吧,想到这里,章奕也开始了他的行动。
朱慈煃这段时间很低调,非常低调。天天都泡在船厂,看着自己的舰队在训练。不断到达的水手也让他的舰队有了充足的人手。而舰船的训练中,开始的时候让不少士兵很难过,到现在都有一定的抵触。他们是北方人,水性并不好,对于大海也没有多少感情,完全是听令行事而已,进步实在是很小。
这一点让何永英也无奈,他是负责训练的,可在王爷眼皮子底下这训练进度也这么慢,他的老脸算是丢尽了。幸好朱慈煃一直没有责罚他,他才能继续支持训练,只是今天注定不是个平常的日子。
站在高台之上,朱慈煃忽然下令:“何永英。”
“标下在。”
“发令,甲字七号舰、丙字二号舰方向不变,继续。”
啥,何永英一愣,这叫什么命令?这两艘船航向不变,那不是撞到一起去了,王爷这是要干什么:“这……”
朱慈煃没等他说话,眼睛一瞪就是一句:“发令。”何永英在不敢说什么了,出身军旅的他可明白,不尊上命是什么下场,军法可不是那么好玩的,只有乖乖发令。
命令一下达,两艘船的指挥船长也懵了,这是什么命令?自己人对撞?何将军今天脑子进水了吗?这样的命令,眼看着对面的船越来越近,两位船长不约而同的下达了命令————转舵规避。他们刚被提拔成船长,可不想这么快就失去自己的船。
看到两支船都偏离了航向,朱慈煃眼中精光一闪:“传令,所有船只靠岸,集合所有海军将士。”
等校场之上站满了海军士兵之后,朱慈煃慢慢从椅子上起身:“甲字七号舰、丙字二号舰,舰长何在?”
“在。”两声回答后,两人越众而出。朱慈煃看了一下,两个人都是精壮的汉子,皮肤被晒的黝黑,这也许是他们这段时间训练的唯一收获。
“秦俊,战阵之上,违背军令,作何处理?”
秦俊一愣,心中大惊,自己是军法官,这时候找自己?无奈之下只有硬着头皮:“杀无赦。”
“那还等什么?”
秦俊也明白这意思,当即大胜吼道:“葛伟、吕正,身为舰长,违抗军令,罪在不赦,斩立决;邬东、史辉身为舰副,不加提醒,领三十军棍;两舰官兵共三百七十三人,皆株连,罚俸一月,劳役十日。军法无情,即刻执行。”
当即有人上前,根本不理睬两人的叫喊,将两位舰长摁倒在地。手起刀落,干净利落的将两颗人头送上高台。朱慈煃满意的点点头,军营之中,军法最大,要是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这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自己还能指望这些士兵做什么?战场之上,那里能有半分犹豫?得到命令后,即可执行,要是象今天这样只想着保存自己的官位与实力,那海战之中又何来拼死杀敌之心?
“众将士,本藩这里不但有最足的饷银,最好的伙食。同时,也有最严明的军法,最严酷的训练。能者上、无能者下,记住,本藩这里不是养老的地方,这里是军队。谁要有所携带,他的下场便如这两人一般。
方今天下不靖,四海不宁,贼寇盘踞,胡虏犯境。你们虽然是本藩的护卫,可随时随地都要做好战斗的准备。因为说不定什么时间你们就要在战场上和胡虏真刀真枪的干起来了。现在不好好训练,以后遇到胡虏不过是送死。要是这样,本藩宁愿你们死在训练场上,也别给我大明军人丢脸。”
看着台下不敢出声的大群人,朱慈煃满意的离开了。做到这一步就可以了,不能太过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可就不好了。自己的敌人只有胡虏吗?也只是这么说而已,这些舰队以后面对的,不但有满清的军队,还有西班牙人、荷兰人的舰队,甚至还有大明自己人的军队。这军纪严明是首要的条件,首先让他们明白军法无情。
这事情可是震住了所有人,以往在所有将士的眼中,吉王爷那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他们想见到都难。给吉王效力,有足额的饷银,有很好的衣食,这在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而吉王一直以来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一位好人,很好很好的那种。不是好人会给你这么好的待遇条件?
可现在大家更加了一层认识,吉王爷的威严那也是一等一的,别看人家年纪不大,看杀人的时候眉毛都不动一下。果然是大人物啊,这军法无情谁都知道,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今天算是见识了,两个船长啊,那怎么说也是百总级别的军官,一声令下,人头落地,他们这些小兵谁要是敢不听军令,那不是等着军法处的人来找你。
士兵们回营了,军官们却又被朱慈煃集中了起来,看着一帮低着头的军官,朱慈煃一派桌子,一副粗鲁的样子也出现了:“都他娘的垂头丧气个屁?都怕了?这点胆量都没有早点回家绣花去,别到军队里来丢你们祖先的脸。”
一阵喝骂,反而引起了军官的血气:“大帅,标下不明白今日为何处决两船长。”
大帅,是朱慈煃要军队对自己的称呼,昭示自己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不明白?我问你,战场之上,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与敌共亡,这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弹尽粮绝之时,会发生。”
“好,若都是今日这般表现,战场之上,谁会有拼死之心?连拼命都不敢还算什么士兵?还能打什么胜仗。你们都是老子手下的队伍,不是那些卫所的柴火兵,谁要觉得顶不住,赶紧滚蛋,回家躺到床上就没有危险了。”
看着那军官红着脸坐下,朱慈煃继续骂到:“都是一帮蠢货,海战之中,一艘船就是一个整体。整艘船人的性命是绑在一起的,指挥出现问题害死的是一船人,大海之上一旦船沉了你们想往那里逃?海战比陆战更残酷,只有胜与死两种结果,所以,老子的海军就要这一点,要么胜利、要么死亡。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众将齐声大吼,震的人耳朵嗡嗡直响。
“很好,回去约束士兵,继续训练,在过不久,就有你们发挥的时候了。”
在过一段时间,海军的将士们训练精熟了,火炮火统装备到位了,就该是自己动手的时候了,不管那个时候郑家有没有打起内战,自己也该出手了。训练的再好,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这士兵总不算合格。生与死的边缘是最磨练人的时候。
朱慈煃在这里大练海军的时候,南京的弘光皇帝也接到了一份奏折,让他犹豫不绝。他发下去的福建总兵章奕上折子说郑家在福建力量太大,他根本无法控制。现在郑家之中,郑森与郑宏逵之间虽然斗的厉害,却一致对外,他根本插不进去手。所以他联系了郑采与洪旭。
郑采是郑家除开郑森与郑宏逵之外,另一股有生力量。而洪旭,在昔日郑芝龙的‘十八芝’之中很有声望,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两人都愿意绕开真森与郑宏逵,与章奕达成协议,希望这位陛下给一部分力量,以助他成事。
放下奏折,弘光皇帝朱由崧也开始了思绪,他现在急于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章奕是自己安插下去的,不趁着福建郑家内乱的时候动手,那自己还有什么机会?表面上看自己这个皇帝做的似乎是风光,可其中真正的苦处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朱由崧也下定了决心,放手一搏吧,自己又没有什么损失。
五十一章 爵侯如狗
“什么?郑采也封侯了?”
“是的,老爷,这事情不会有错。”
“郑采、洪旭。”郑宏逵念叨着这两个名字,郑森和自己争也就罢了,他毕竟是大哥郑芝龙的亲骨肉。郑采不过是偏支,连洪旭这家伙也要来插一脚,真的以为我郑宏逵是好脾气的人吗?
“老爷,我们是不是先和大少爷那边…………”
郑宏逵抬手打断他的话:“不必了,森儿年级小,我不过是替他做一段时间主而已。可他三番两次的派人刺杀于我,这小子心里太毒了,这郑家便不能交给他了。至于郑采,他更不够格。”
下面这位心里直抽,老爷您是什么人咱们还没数吗?有郑芝龙压着你你啥都不敢做,可郑芝龙一死,你是迫不及待的想拿下郑家。现在说的冠冕堂皇的,这话和外人说人家都不信,更别说自己人了,谁心里还没点数了?
“老爷心念大家,是大家的福气,我们也觉得应该由老爷主持,这郑家才不会衰败。”
“别说这个了,章奕那边有什么动静?”
“回老爷,他刚拉起了五百多人,现在在等朝廷给他的武备。”
哼,五百人就想老虎头上拔毛,你还真是活腻歪了。还等朝廷给你武器装备,想也别想,这些东西能进了福建老子就不姓郑了:“朝廷的人是白痴吗?会千里迢迢的给他送武器?”
“老爷法眼如炬,这些人的装备据说是从吉王那里订购的。”
“吉王?”郑宏逵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现在这吉王和郑森是穿一条裤子的。怎么他也掺和进来了:“这事情和吉王有什么关系?”不到万不得已,郑宏逵也是需要忌惮朝廷的,毕竟他是大明的臣子,排挤一个总兵没有什么,即便你是皇帝的心腹,死了也就死了。可一镇藩王可就不一样了,他要出了问题,自己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郑森这孩子,还是沉不住气啊。为了和吉王结盟,居然送出福州一个城市,这福州虽然明面上是吉王的封地,可在福建,郑家的话才是天。郑森啊郑森,你指望朱慈煃的东西太多了,怕是什么也捞不到。老子是个粗人,可我只知道一点,什么东西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实在的。且不说你能不能调的动朱慈煃,就是朱慈煃自己能不能调的动马士英还两说呢。马士英,这家伙确实值得注意,他太危险了。
吉王是个废物,可他背后的马士英老谋深算,难保这老小子不会以吉王为借口将手伸进福建。现在吉王在搞船厂、搞火器,这能是吉王那个小屁孩的主意?就他一个木匠王爷?八成是马士英搞的鬼。马士英加上这章奕,幕后是谁?皇帝老儿了。可即便你是皇帝,想从郑家手中拿走福建,也是别想。
现在的福建,现在的郑家,风雨飘摇啊。树大还招风呢,郑家这些年在福建也是风光够了,老大死的突然,这群猢狲们各自有各自的心思,想在将他们拧成一股绳,难啊。
靖虏侯、安远侯、宁晋侯、成洛侯,一个小小的泉州现在有四个侯,真是爵侯如狗啊。同样郑森现在也是如临大敌,他才是郑家的正支,一切都必须是他的,而现在不但郑宏逵和他为难,忽然又冒出郑采、洪旭两人,看来父亲忽然死去,这郑家内部也是纷乱啊,有点心思的现在都冒头了。
“少爷,这个事情您看?”
“先不要太在意,郑采和洪旭加起来也比不上老叔,还是让老叔去头痛吧,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管雨永那边进行的如何了?”
“还没有多少进展,这家伙软硬不吃。”
“到底是老叔的心腹啊,不过这人无完人,找出他的弱点,我要他手下的兵为我所用。”
“少爷放心,我尽快办妥。”
“对了,最近听说吉王那边也有所动作。”
“是的,吉王现在弄了个造船厂,不过还不能造船,船厂里停了不少船,不知道吉王从那里弄来的。”
“有多少?”
“四十艘左右吧,船厂把守的很严格,探子也无法探出具体的数目。”
四十艘,见鬼了,这要不是马士英动的手脚。就凭朱慈煃这个贪财如命的家伙能弄到这么多船?装备齐全的四十艘船那能发挥不小的作用,怪不得吉王府在疯狂招募人员呢。
“吉王现在在做什么?”
“他?每天都在船厂,还搞了一批人,他自己当先生,不知道教授什么,都是一些四六不沾的东西。也就是他自己过过瘾的事情。”
把这当玩具?也就朱慈煃干的出来了:“你动用安插进去的人,密切注意这些船,等他的船什么时间出了港,哼,这四十艘船应该在他更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明白,明白。”自家少爷打这些船的主意了,也对,朱慈煃那里知道什么水战,这些船只在他那里也不过是商船,可惜了,这可都是千料以上的大船,随时可以做战船使用的。
皇帝这边旨意一下,郑家顿时紧张了起来,本来就很紧张的局面更被激化,章奕也是心情大好,有了两个暂时的盟友,总算是在福建打开了局面,自己不会那么被动了。要知道,皇帝交代下来的差事,办得好那是皇帝英明,办的不好那就是你无能,为这个事情章奕是心急如焚,现在终于有了点进展,他也算松了一口气。
朱慈煃这边也一点没有放松,朝廷这边有了行动,这郑家马上就不安稳了。自己的机会也快到了,要赶快让海军形成战斗力。一旦郑家里面打起来,自己就要出动了,郑家的事情一时半会打不完,自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打击收编郑家的船队,要不然这大海之上,依然是郑家的人做主。
“王爷,大喜事。”
“什么?”朱慈煃看着眉飞色舞的谢云沛,这家伙搞什么神秘?
“我们控制了一个人,是当年刘香的人,上次他好不容易拉起了一队人却被郑芝龙打掉了,现在正是走投无路的时候。”
“不错,你干的不错。”朱慈煃顺口夸奖了他一句,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啊。现在依然不是自己冒头的时候,可是利用这个人,那就不一样了:“你能控制的住这个人吗?”
“王爷放心。”
“好,马上去联系顾三,他的人也该从暗转明了。告诉他,这个事情办的漂亮了,他就是我吉王府的人了。”
谢云沛奇怪,这顾三不是一直就是王爷的人嘛?却是不敢多问:“让他办什么事?”
“让他的人搭上我们的战舰,去收拾郑家的船队。刘香的人叫什么名字?”
“骆世强,昔日刘香手下的一员干将。”
朱慈煃点点头:“就以骆世强为首领,将澎湖一带全部拿下,先吃掉郑家一部分力量,这次你也过去一段时间。”
谢云沛也明白,自己是监视去的,这力量必须掌握在王爷手中,不能让别人给利用了。而且这一趟自己就是正经的将军了,嘿嘿………………
五十二章 尝试标准化
在火器局中看着工匠们忙着制造火统,朱慈煃摇了摇头。技术上还是太简陋了,虽然不少工匠的手艺水平达到让人发指的程度,可没有标准化,全凭工匠自己拿捏,是不可能造的出制式班用装备的。
“殿下,这是张大柱,大家都叫他老张头,是手艺最好的。”
徐艺涛的介绍让这憨厚的老汉手都不知道往那里放了,匠户们的地位可不怎么样,啥时候能面对王爷了?这可是他的福气。朱慈煃没有理会他的不安,只是指着火统问:“这枪管是由你打造的?”
“是、是,都是小老儿一手打出来的。”
朱慈煃反复强调过枪管的厚薄要一样,要不然容易炸膛,现在火统的制造者们都严格按照这一点。若有废品,全部回炉重做。对于朱慈煃来说,现在的每一个战士都是宝贵的,他可不想这久经沙场的老兵因为火统炸膛而丢失了性命。
“老人家,本藩欲以此火统为范本,让所有人打造的火统都与你做的一样,此事可行否?”
老头被朱慈煃客气的话语弄得好一阵才回神,不过一说起这手艺,老头也自信了起来,拿出旱烟叭嗒叭嗒的抽了起来:“王爷,不是俺老张自夸,我这份手艺我那几个徒弟都只学了七、八分,让所有人都有我的手艺,难啊。”
徐艺涛恼怒的瞪了这老头一眼,王爷在场呢,你以为还是平时,你这烟锅子抽的,太失礼了。幸好王爷不追究这个,只是在研究这火统。徐艺涛还是急忙说到:“王爷,老张头说的是实情,他虽然是个憨人,可这手艺确实是顶尖的。”
“嗯,不要紧,这样吧。你分派一些人,将火统分成各个部件,每组人只负责制造这一部件,而后让一批人组装起来,熟能生巧,以后自然会熟悉起来。”
“这…………殿下,铸造火统历来都是需要一个掌握的,要是分开了,这安装不到一块怎么办?”
“铸造的部件都一摸一样就是了,就以这支火统为标准。”朱慈煃只管发令,至于怎么做,如何调配人员,这就是下面人的事情了。朱慈煃也仔细考虑过,现在没有工业化,想要完全一样的标准配件是很难的,可必须向着这方面发展,这是大势。
尺、寸、分,这些小的度量单位也有,可从来没有应用在这标准化的生产之中。朱慈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先派手艺最好的人做一些测量工具,越精确越好,只要各个部分都符合这个标准,那么就可以安装在一起。”
徐艺涛也是很精神的答应了下来,他自然能看得出这其中的价值,虽然很难办,可一旦成功,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成果,他如何能不高兴,只是有些担心:“殿下,有几句话下官想和您单独说说。”
朱慈煃跟着徐艺涛来到静室之中,朱慈煃吩咐到:“棒槌,五十步内。”
棒槌转身出去了,他已经理解朱慈煃的方式了,不到需要的时候,朱慈煃的话语很少。这五十步内,自然是指这五十步的范围内,连个苍蝇都不能有。
“你说吧。”
徐艺涛行礼说到:“殿下,这标准化一事,一旦成功,这效果必然很好。制造出来的火统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会有一个飞跃。只是这等良法,本应该推行天下。可这是制造兵器,兵者凶器,又要造成多少杀戮,还请殿下暂时保密此事。”
朱慈煃一愣,这家伙还真是个迂腐人,不过这保密一事,本来就需要做的。自己在火器局周围的防备比自己家的都严格。只是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久,自然会有人打主意的。就算不能从自己这里弄走秘密,这天下聪明人多了,保不齐就会自己琢磨出来。
点头答应了徐艺涛的请求,这能防一时是一时吧。自己现在没有去制造步枪,就是因为自己的力量不足,先逐步实现一定的工业化才说这现代步枪的事情吧。现在大规模制造步枪是不现实的,太贵了,资金跟不上啊。再有就是制造能力太小了,要是让别人得了步枪去,大规模制造起来对付自己,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此法若是成功,亦可应用与火炮制造之上。”
“定不负殿下期望。”徐艺涛一个长揖下去了,对于朱慈煃的信任,他很感动,一个能听意见的人总算值得自己追随。其实这事情对他来说并不是很那,他爷爷可是其中大家,他也得了几分真传,这些事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对了,还有一事,殿下你给的新式火药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随时可以大规模生产。”
朱慈煃却摇头了:“回去毁掉一切资料,只留在你脑袋中,也不可对任何人说。”这新式火药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别人总能捣鼓的出来,可朱慈煃现在并不想把脚步跨的太大,为他们做嫁衣的事情他可不想干。
“可是…………”(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他可以算是一个先进的理论家,而实际操作嘛,还是不说了。不过也没有谁会让他去操作,头头自然有头头的好处,那就是指出方向,其余的事情由下属去完善。
至于陈子壮,在监视了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异常之后,朱慈煃决定给他个差事,派人盯着就是了,也该让他发挥点作用了。因为从长沙移民过来的人到福州了。陆陆续续到达了三万多人,比当初从长沙出发的两万人多了一半,都是从北方逃到南京的。不服从满清统治的人多了,可这些人朝廷没有管,却便宜了朱慈煃。
在南京的赵彦杰知道后,立即派出大量的人手去这些逃难者中去宣传。很多人选择了相信,反正都是逃难,逃到那里不是逃?而有一个藩王的名头在,这些大官总不会骗自己一个逃难的吧。骗他们什么?他们已经一无所有了。
这收留的人数越来越多,让赵彦杰颇为头痛。这数万人的吃喝拉撒可是让他头大坏了,幸好王府在江南收粮的队伍他可以紧急调用。要不然这么多人还真不好养活。总算朱慈煃那边派人来的快,将一部分人接了过来,要不然赵彦杰都忙的没时间睡觉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朱慈煃立即通知赵彦杰,只要有逃难的,全部收容。吃喝管够,只管给他送过来。这一个个人在朱慈煃眼中都是宝啊。现在逃难下来的人虽然不多,可是忧心人口问题的朱慈煃却本着‘苍蝇小了也是肉’的原则,全部接收。他相信,以后逃入南方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现在满清人的作为还在大明百姓的容忍范围之内,可等到‘剃发易服’令一出,反抗的,逃难的都会出现一个高风,那么先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对以后必然有利。
在朝廷之上,赵彦杰也禀报了弘光皇帝。这位也是龙颜大悦,他正麻烦这些流民呢,安排他们又要花自己的工夫,他忙着呢。现在有人做,更好。在大朝之上,更是嘉奖吉王公忠体国,为国分忧。特赐白银一千两,绸缎三千匹,以示嘉奖。
这么好的机会,朱慈煃的人怎么会放过?吉王在福建招抚流民的消息也在快速传播。让许多在路上的流民心动,虽然他们不知道福州在什么地方(别惊讶,明代时,一辈子没去过别的县城的人是大有人在,更别说跨省了。)可有了希望,那就再好不过了。
而对于朱慈煃的这个举动,陈子壮却是很支持。在他看来,这些逃难来的人,都是不服从女真人统治的人,都是忠于大明的子民,他要将他们照顾好。也干的很是卖力,不得不说,这位前礼部右侍郎干的也是有声有色,在安置流民上是一把好手。有了充足的物资土地做保障,这数万流民在他手上却好像几百人一样,安顿的是妥妥当当。
这批移民之中,匠户不在少数,一下子让朱慈煃开办的福州火器局解决了人员不足的情况。有了人手,那就什么都好办了,福州城扩大了,人口多了,更加繁华了。朝廷派来的福州知府,根本就是他朱慈煃的人,完全跟着他走了。福州的一切似乎都开始走上了正轨,而这个时候,赵彦杰也按照他的意思,办起了一件大事,上书请开市舶司。
四十九章 市舶司
弘光皇帝坐在龙椅之上,满意的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他从来没有想过真的能坐在这个九五之尊的位置上,虽然在朝中有很多人对他阳奉阴违,可他却不在乎,只要他一日是皇帝,这些人就得听他的。
对于吉王的上书开市舶司这件事情,他也不大上心。爱开就去开吧,反正福州是你的封地,他也做过藩王,自然知道藩王们能做些什么。不就是开市舶司搂点钱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碍于规矩,这朝政还是要大家来议论一下。开市舶司,在他眼中的小事,可在大臣们之中,那就是大事了。
禁海与开海,有明一朝,那是没有停止过。现在其实大家都明白,福州开市舶司那是必然的了,皇帝不反对那就是支持,因为这个建议是一位藩王提出的,那可是他们朱家自家人。当朝首辅马士英更是态度不明,可都知道,对于他马士英自己的孙女婿,他不支持才怪,只是这个时候他出面容易落人口实,倒不如让别人来赞同。
大臣们之间的意见也并不统一,他们的不统一不在于是不是开市舶司,而是这市舶司开了归属那里?谁做主官?这块肥肉可不能掉到别人手中去。围绕着这个问题,不少的唇枪舌战再次展开,到了散朝依然没有结果。
马士英刚出大殿没几步就被一个太监叫住:“马大人,皇上宣召。”
刚下朝就宣召自己?马士英也不敢怠慢,跟随太监就来见弘光皇帝。弘光倒也直接,问起了他的孙女,马士英心中顿时有数了,一个皇帝会没事问一个小丫头的事情?要么是看上了想纳妃,要么就是另外有事。而自己的孙女和吉王朱慈煃订亲皇帝自然是知道的,难道他还要抢本家兄弟的老婆?就算是皇帝,也要顾忌一下天下悠悠之口吧。
那么这个问起自己的孙女,只有一点,那就是想要这个新开的市舶司。福州毕竟是吉王的封地,又在自己的控制之下,皇帝明白这一点,所以来投石问路了。也好,就是皇帝不找自己,自己也要将这个送到皇帝手上,朱慈煃这小子,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将这份钱送给皇帝,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多谢皇上体恤,她即将启程,去福州与吉王殿下完婚了。”
“嗯,记得告诉朕一下,朕也给他们送份贺礼。福州,马卿对福州开市舶司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
看法,我能有什么看法?不过暗示这么明显了,他也不能在缩着了:“启奏皇上,这市舶司一事,可行。市舶司的税银是一笔不大不小的收入,若平时看来,确实有如鸡肋一般,而现在却对皇上有些用处。”
“对朕有用?有何用处?”弘光皇帝奇怪,这市舶司摆明了就是吉王小兄弟想敛财的工具,对自己又能有什么用处?
“皇上登基时间不长,南京作为陪都一些措施不甚完善。导致皇上内库空虚,实在是臣等之罪。而最近匪虏不靖,国库应付起来也颇为吃力。皇上圣明,不另征税赋,实在是千古明君。可我等臣子,却不能看着皇上的内库一直这么空虚下去,现在吉王请开市舶司,这一收项对国库来说不大不小,可有可无。既然如此,不如将这份收入转入内库,由皇上使用,这才是正道。皇上乃天下之主,当世明君,不愿沾染这些俗物,臣等却不能不用心。”
这一下对了弘光的胃口,其实他也打的是这个主意。叫马士英来,就是让他替自己把话说出来,这样就最好了。他的内库实在是可怜,和历代皇帝相比算的上是惨不忍睹了:“爱卿公忠体国,真是国之干城。准卿所奏,明日内阁发文,至于人选嘛,内阁推举。”
这一下就将人事任命交给了马士英,现在的内阁就是马士英的地头。对于马士英,弘光帝多有依仗,既然马老头这么上道,他也不介意分给马老头一份。反正这市舶司是把握在朱慈煃手上的,你们一家人爱怎么分怎么分,他是一个皇帝,只要税收进入内库,其他的也不打算操心,总不能直接去吉王碗里抢肉吃吧,那也太丢分了。
吉王的所作所为算是藩王之中好的了,现在天下又有几镇藩王拿他这个皇帝当回事?都在各行其事,这也让弘光皇帝朱由崧很是矛盾。外敌不靖、内部不宁,他这个皇位坐的也是不怎么稳当啊。
这事情皇帝点了头,消息一传开,所有人都蔫了。还掐什么啊,皇帝老子早看上这块了,搞了半天他们白费劲。可现在已成定局,要反对也来不及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拿着以前的事情出来说事,也只是拖延了一段时间,这市舶司还是开了。
“参见殿下。”
看着一脸风尘的徐艺涛,朱慈煃点了点头,这家伙不错,干活很尽心,火器局不过投产一个月,他就给自己弄出十三门大炮,是个好手:“火器局的情况如何?”
“一切顺利,殿下费心了。”
“不错,只是这火炮,要加紧铸造。”
“殿下放心,这只是火器局刚刚兴建,很多措施还不齐全。七月只铸造出十三门大炮,这个月下官保证能给殿下交出三十门大炮。”
朱慈煃摇摇头,还是太少了,三十门,也就装备两艘船,还是小配置。自己手上的这匹船只都是一千料以上的大船,两侧装备大炮十五门已经是很少的了。毕竟风帆木船时代,这火炮的数量多了还是占优势的。朱慈煃专门研究过,现在的炮弹都是实心弹,就是一铅疙瘩,威力实在是小。
可现代炮弹他却不了解,玩枪械炸弹,他都是高手,唯有这炮弹,他没有什么研究,只好找了一批人,给出方向,让他们研究,可这研究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口中也很严厉的说到:“还要加快,需要什么就说。”
徐艺涛也是惊讶,一个月三十门大炮,这在大明已经是绝对的高产量了,这位王爷还不满意。他要干什么?徐艺涛不明白朱慈煃的想法,在他看来,船只的作战上还是以火统肉搏为主,大炮辅之,一艘船有个两、三门大炮就够了,却不明白朱慈煃要的是火力,让西班牙人、荷兰人绝望的火力优势………………
“是,定然不负殿下期望。”徐艺涛盘算了一下也答应了下来,只要加派人手,这产量也能加快。王爷也说了,要啥给啥,那他还有什么好怕的?火器的铸造他可是行家里手:“殿下,下官还有一事。”
“说。”
徐艺涛扭捏了一下才说:“下官几个本家兄弟,听说下官在殿下这里做事,他们也想参与海贸,不知道殿下?”说着说着,徐艺涛的头都快垂到胸口上去了。他恃才傲物,很少求人,现在却被自家人逼的开这个口,很难为情啊。
看着徐艺涛的表现,朱慈煃也没有在意,这个家伙倒也有趣。自己手下的人都有些连带关系,没有多少问题。再说,只是参与海贸而已,等福州市舶司一开,那时候参与海贸的人越多越好啊:“准了,让他们去找潘平吧。”
与此同时,在泉州的萧无,却也约见了朝廷空降下来,现在被架空的快抓狂的福建总兵章奕,一阵寒暄,在萧无的能力之前,章奕这位干将只有被他引的团团转的份。
过了好一阵子,萧无似乎无意的随口问到:“章兄最近情况如何?”
和萧无本就熟悉,在加上酒精的作用,章奕是大吐苦水:“兄弟,不瞒你说,我在这个总兵,做的窝囊啊。手下没有兵将不说,做什么事情都要看郑家的脸色。要看人家脸色不说,还怕事情处理的不好得罪了人。你说我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怎么做这么个总兵。”
“呵呵,章兄何必自暴自弃?你有皇上给你撑腰,他郑家人算老几?”
“唉…………话是这么说,可皇上那里知道郑家在福建的势力有多庞大啊,这差事办不好,我这个脑袋也就不安稳喽。”章奕是越喝越快,整个一副借酒消愁的样子。
“既然如此,我有个主意。”
“噢,你要有办法,兄弟我一辈子感激你。”
“章兄现在被郑森和郑宏逵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既然如此,你便把水搅浑了,这郑家也不是只有他们两人不是。你若多了些选择的话。”
章奕登时清醒了,好似喝下去的酒如喝水一般,随口说到:“兄弟有心了,我们喝酒。”
萧无贼贼一笑,这章奕也是聪明人,和聪明人不能说太多,会让人起疑心的。今日只是约他喝酒玩乐的,其他的由章奕自己把握吧。王爷这一手,虽然有些过了,可却是让郑家乱起来的最好办法。至于其他的,就看章奕这位福建总兵能在皇帝老子那里占多少份量了。
五十章 军纪
适可而止、点到为止,萧无对章奕的诱导就是这样,似乎是随口所说,说多了徒惹人疑心。不能因为章奕是个武将就小看他,他要没点本事,也不会被皇帝派来。
等分开之后,章奕回去也在不断的琢磨。这萧无可是聪明人,机智方面比他强的太多了,几天只是普通的私交,他说的这些又有什么用处呢?整个福建以泉州为中心展开了一场暂时没有硝烟的大战。郑森与郑宏逵在全力争夺郑家,这两人的阵营可算壁垒分明,自己难以选择,同时这两人也绝不会容许自己去掌握福建的军权。
那么萧无的意思是自己培植势力,可自己配制谈何容易,郑家人的眼睛不是出气的,那可亮的很。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总兵,根本没有什么权力,除非…………章奕眼睛一亮,原来如此,这萧无也没安什么好心。郑家越乱,他就能在郑森这里夺取更多的利益,看似好心帮自己出注意,可还是为了他自己。嘿嘿,现在先容你这里,等我掌握了福建,那时候看谁才能笑到最后,现下暂且给你做一次急先锋吧,想到这里,章奕也开始了他的行动。
朱慈煃这段时间很低调,非常低调。天天都泡在船厂,看着自己的舰队在训练。不断到达的水手也让他的舰队有了充足的人手。而舰船的训练中,开始的时候让不少士兵很难过,到现在都有一定的抵触。他们是北方人,水性并不好,对于大海也没有多少感情,完全是听令行事而已,进步实在是很小。
这一点让何永英也无奈,他是负责训练的,可在王爷眼皮子底下这训练进度也这么慢,他的老脸算是丢尽了。幸好朱慈煃一直没有责罚他,他才能继续支持训练,只是今天注定不是个平常的日子。
站在高台之上,朱慈煃忽然下令:“何永英。”
“标下在。”
“发令,甲字七号舰、丙字二号舰方向不变,继续。”
啥,何永英一愣,这叫什么命令?这两艘船航向不变,那不是撞到一起去了,王爷这是要干什么:“这……”
朱慈煃没等他说话,眼睛一瞪就是一句:“发令。”何永英在不敢说什么了,出身军旅的他可明白,不尊上命是什么下场,军法可不是那么好玩的,只有乖乖发令。
命令一下达,两艘船的指挥船长也懵了,这是什么命令?自己人对撞?何将军今天脑子进水了吗?这样的命令,眼看着对面的船越来越近,两位船长不约而同的下达了命令————转舵规避。他们刚被提拔成船长,可不想这么快就失去自己的船。
看到两支船都偏离了航向,朱慈煃眼中精光一闪:“传令,所有船只靠岸,集合所有海军将士。”
等校场之上站满了海军士兵之后,朱慈煃慢慢从椅子上起身:“甲字七号舰、丙字二号舰,舰长何在?”
“在。”两声回答后,两人越众而出。朱慈煃看了一下,两个人都是精壮的汉子,皮肤被晒的黝黑,这也许是他们这段时间训练的唯一收获。
“秦俊,战阵之上,违背军令,作何处理?”
秦俊一愣,心中大惊,自己是军法官,这时候找自己?无奈之下只有硬着头皮:“杀无赦。”
“那还等什么?”
秦俊也明白这意思,当即大胜吼道:“葛伟、吕正,身为舰长,违抗军令,罪在不赦,斩立决;邬东、史辉身为舰副,不加提醒,领三十军棍;两舰官兵共三百七十三人,皆株连,罚俸一月,劳役十日。军法无情,即刻执行。”
当即有人上前,根本不理睬两人的叫喊,将两位舰长摁倒在地。手起刀落,干净利落的将两颗人头送上高台。朱慈煃满意的点点头,军营之中,军法最大,要是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这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自己还能指望这些士兵做什么?战场之上,那里能有半分犹豫?得到命令后,即可执行,要是象今天这样只想着保存自己的官位与实力,那海战之中又何来拼死杀敌之心?
“众将士,本藩这里不但有最足的饷银,最好的伙食。同时,也有最严明的军法,最严酷的训练。能者上、无能者下,记住,本藩这里不是养老的地方,这里是军队。谁要有所携带,他的下场便如这两人一般。
方今天下不靖,四海不宁,贼寇盘踞,胡虏犯境。你们虽然是本藩的护卫,可随时随地都要做好战斗的准备。因为说不定什么时间你们就要在战场上和胡虏真刀真枪的干起来了。现在不好好训练,以后遇到胡虏不过是送死。要是这样,本藩宁愿你们死在训练场上,也别给我大明军人丢脸。”
看着台下不敢出声的大群人,朱慈煃满意的离开了。做到这一步就可以了,不能太过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可就不好了。自己的敌人只有胡虏吗?也只是这么说而已,这些舰队以后面对的,不但有满清的军队,还有西班牙人、荷兰人的舰队,甚至还有大明自己人的军队。这军纪严明是首要的条件,首先让他们明白军法无情。
这事情可是震住了所有人,以往在所有将士的眼中,吉王爷那是高不可攀的存在,他们想见到都难。给吉王效力,有足额的饷银,有很好的衣食,这在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而吉王一直以来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一位好人,很好很好的那种。不是好人会给你这么好的待遇条件?
可现在大家更加了一层认识,吉王爷的威严那也是一等一的,别看人家年纪不大,看杀人的时候眉毛都不动一下。果然是大人物啊,这军法无情谁都知道,可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今天算是见识了,两个船长啊,那怎么说也是百总级别的军官,一声令下,人头落地,他们这些小兵谁要是敢不听军令,那不是等着军法处的人来找你。
士兵们回营了,军官们却又被朱慈煃集中了起来,看着一帮低着头的军官,朱慈煃一派桌子,一副粗鲁的样子也出现了:“都他娘的垂头丧气个屁?都怕了?这点胆量都没有早点回家绣花去,别到军队里来丢你们祖先的脸。”
一阵喝骂,反而引起了军官的血气:“大帅,标下不明白今日为何处决两船长。”
大帅,是朱慈煃要军队对自己的称呼,昭示自己是军队的最高统帅:“不明白?我问你,战场之上,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与敌共亡,这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弹尽粮绝之时,会发生。”
“好,若都是今日这般表现,战场之上,谁会有拼死之心?连拼命都不敢还算什么士兵?还能打什么胜仗。你们都是老子手下的队伍,不是那些卫所的柴火兵,谁要觉得顶不住,赶紧滚蛋,回家躺到床上就没有危险了。”
看着那军官红着脸坐下,朱慈煃继续骂到:“都是一帮蠢货,海战之中,一艘船就是一个整体。整艘船人的性命是绑在一起的,指挥出现问题害死的是一船人,大海之上一旦船沉了你们想往那里逃?海战比陆战更残酷,只有胜与死两种结果,所以,老子的海军就要这一点,要么胜利、要么死亡。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众将齐声大吼,震的人耳朵嗡嗡直响。
“很好,回去约束士兵,继续训练,在过不久,就有你们发挥的时候了。”
在过一段时间,海军的将士们训练精熟了,火炮火统装备到位了,就该是自己动手的时候了,不管那个时候郑家有没有打起内战,自己也该出手了。训练的再好,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这士兵总不算合格。生与死的边缘是最磨练人的时候。
朱慈煃在这里大练海军的时候,南京的弘光皇帝也接到了一份奏折,让他犹豫不绝。他发下去的福建总兵章奕上折子说郑家在福建力量太大,他根本无法控制。现在郑家之中,郑森与郑宏逵之间虽然斗的厉害,却一致对外,他根本插不进去手。所以他联系了郑采与洪旭。
郑采是郑家除开郑森与郑宏逵之外,另一股有生力量。而洪旭,在昔日郑芝龙的‘十八芝’之中很有声望,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两人都愿意绕开真森与郑宏逵,与章奕达成协议,希望这位陛下给一部分力量,以助他成事。
放下奏折,弘光皇帝朱由崧也开始了思绪,他现在急于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章奕是自己安插下去的,不趁着福建郑家内乱的时候动手,那自己还有什么机会?表面上看自己这个皇帝做的似乎是风光,可其中真正的苦处也只有自己才知道,朱由崧也下定了决心,放手一搏吧,自己又没有什么损失。
五十一章 爵侯如狗
“什么?郑采也封侯了?”
“是的,老爷,这事情不会有错。”
“郑采、洪旭。”郑宏逵念叨着这两个名字,郑森和自己争也就罢了,他毕竟是大哥郑芝龙的亲骨肉。郑采不过是偏支,连洪旭这家伙也要来插一脚,真的以为我郑宏逵是好脾气的人吗?
“老爷,我们是不是先和大少爷那边…………”
郑宏逵抬手打断他的话:“不必了,森儿年级小,我不过是替他做一段时间主而已。可他三番两次的派人刺杀于我,这小子心里太毒了,这郑家便不能交给他了。至于郑采,他更不够格。”
下面这位心里直抽,老爷您是什么人咱们还没数吗?有郑芝龙压着你你啥都不敢做,可郑芝龙一死,你是迫不及待的想拿下郑家。现在说的冠冕堂皇的,这话和外人说人家都不信,更别说自己人了,谁心里还没点数了?
“老爷心念大家,是大家的福气,我们也觉得应该由老爷主持,这郑家才不会衰败。”
“别说这个了,章奕那边有什么动静?”
“回老爷,他刚拉起了五百多人,现在在等朝廷给他的武备。”
哼,五百人就想老虎头上拔毛,你还真是活腻歪了。还等朝廷给你武器装备,想也别想,这些东西能进了福建老子就不姓郑了:“朝廷的人是白痴吗?会千里迢迢的给他送武器?”
“老爷法眼如炬,这些人的装备据说是从吉王那里订购的。”
“吉王?”郑宏逵的眉头也皱了起来,现在这吉王和郑森是穿一条裤子的。怎么他也掺和进来了:“这事情和吉王有什么关系?”不到万不得已,郑宏逵也是需要忌惮朝廷的,毕竟他是大明的臣子,排挤一个总兵没有什么,即便你是皇帝的心腹,死了也就死了。可一镇藩王可就不一样了,他要出了问题,自己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郑森这孩子,还是沉不住气啊。为了和吉王结盟,居然送出福州一个城市,这福州虽然明面上是吉王的封地,可在福建,郑家的话才是天。郑森啊郑森,你指望朱慈煃的东西太多了,怕是什么也捞不到。老子是个粗人,可我只知道一点,什么东西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实在的。且不说你能不能调的动朱慈煃,就是朱慈煃自己能不能调的动马士英还两说呢。马士英,这家伙确实值得注意,他太危险了。
吉王是个废物,可他背后的马士英老谋深算,难保这老小子不会以吉王为借口将手伸进福建。现在吉王在搞船厂、搞火器,这能是吉王那个小屁孩的主意?就他一个木匠王爷?八成是马士英搞的鬼。马士英加上这章奕,幕后是谁?皇帝老儿了。可即便你是皇帝,想从郑家手中拿走福建,也是别想。
现在的福建,现在的郑家,风雨飘摇啊。树大还招风呢,郑家这些年在福建也是风光够了,老大死的突然,这群猢狲们各自有各自的心思,想在将他们拧成一股绳,难啊。
靖虏侯、安远侯、宁晋侯、成洛侯,一个小小的泉州现在有四个侯,真是爵侯如狗啊。同样郑森现在也是如临大敌,他才是郑家的正支,一切都必须是他的,而现在不但郑宏逵和他为难,忽然又冒出郑采、洪旭两人,看来父亲忽然死去,这郑家内部也是纷乱啊,有点心思的现在都冒头了。
“少爷,这个事情您看?”
“先不要太在意,郑采和洪旭加起来也比不上老叔,还是让老叔去头痛吧,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管雨永那边进行的如何了?”
“还没有多少进展,这家伙软硬不吃。”
“到底是老叔的心腹啊,不过这人无完人,找出他的弱点,我要他手下的兵为我所用。”
“少爷放心,我尽快办妥。”
“对了,最近听说吉王那边也有所动作。”
“是的,吉王现在弄了个造船厂,不过还不能造船,船厂里停了不少船,不知道吉王从那里弄来的。”
“有多少?”
“四十艘左右吧,船厂把守的很严格,探子也无法探出具体的数目。”
四十艘,见鬼了,这要不是马士英动的手脚。就凭朱慈煃这个贪财如命的家伙能弄到这么多船?装备齐全的四十艘船那能发挥不小的作用,怪不得吉王府在疯狂招募人员呢。
“吉王现在在做什么?”
“他?每天都在船厂,还搞了一批人,他自己当先生,不知道教授什么,都是一些四六不沾的东西。也就是他自己过过瘾的事情。”
把这当玩具?也就朱慈煃干的出来了:“你动用安插进去的人,密切注意这些船,等他的船什么时间出了港,哼,这四十艘船应该在他更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明白,明白。”自家少爷打这些船的主意了,也对,朱慈煃那里知道什么水战,这些船只在他那里也不过是商船,可惜了,这可都是千料以上的大船,随时可以做战船使用的。
皇帝这边旨意一下,郑家顿时紧张了起来,本来就很紧张的局面更被激化,章奕也是心情大好,有了两个暂时的盟友,总算是在福建打开了局面,自己不会那么被动了。要知道,皇帝交代下来的差事,办得好那是皇帝英明,办的不好那就是你无能,为这个事情章奕是心急如焚,现在终于有了点进展,他也算松了一口气。
朱慈煃这边也一点没有放松,朝廷这边有了行动,这郑家马上就不安稳了。自己的机会也快到了,要赶快让海军形成战斗力。一旦郑家里面打起来,自己就要出动了,郑家的事情一时半会打不完,自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打击收编郑家的船队,要不然这大海之上,依然是郑家的人做主。
“王爷,大喜事。”
“什么?”朱慈煃看着眉飞色舞的谢云沛,这家伙搞什么神秘?
“我们控制了一个人,是当年刘香的人,上次他好不容易拉起了一队人却被郑芝龙打掉了,现在正是走投无路的时候。”
“不错,你干的不错。”朱慈煃顺口夸奖了他一句,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啊。现在依然不是自己冒头的时候,可是利用这个人,那就不一样了:“你能控制的住这个人吗?”
“王爷放心。”
“好,马上去联系顾三,他的人也该从暗转明了。告诉他,这个事情办的漂亮了,他就是我吉王府的人了。”
谢云沛奇怪,这顾三不是一直就是王爷的人嘛?却是不敢多问:“让他办什么事?”
“让他的人搭上我们的战舰,去收拾郑家的船队。刘香的人叫什么名字?”
“骆世强,昔日刘香手下的一员干将。”
朱慈煃点点头:“就以骆世强为首领,将澎湖一带全部拿下,先吃掉郑家一部分力量,这次你也过去一段时间。”
谢云沛也明白,自己是监视去的,这力量必须掌握在王爷手中,不能让别人给利用了。而且这一趟自己就是正经的将军了,嘿嘿………………
五十二章 尝试标准化
在火器局中看着工匠们忙着制造火统,朱慈煃摇了摇头。技术上还是太简陋了,虽然不少工匠的手艺水平达到让人发指的程度,可没有标准化,全凭工匠自己拿捏,是不可能造的出制式班用装备的。
“殿下,这是张大柱,大家都叫他老张头,是手艺最好的。”
徐艺涛的介绍让这憨厚的老汉手都不知道往那里放了,匠户们的地位可不怎么样,啥时候能面对王爷了?这可是他的福气。朱慈煃没有理会他的不安,只是指着火统问:“这枪管是由你打造的?”
“是、是,都是小老儿一手打出来的。”
朱慈煃反复强调过枪管的厚薄要一样,要不然容易炸膛,现在火统的制造者们都严格按照这一点。若有废品,全部回炉重做。对于朱慈煃来说,现在的每一个战士都是宝贵的,他可不想这久经沙场的老兵因为火统炸膛而丢失了性命。
“老人家,本藩欲以此火统为范本,让所有人打造的火统都与你做的一样,此事可行否?”
老头被朱慈煃客气的话语弄得好一阵才回神,不过一说起这手艺,老头也自信了起来,拿出旱烟叭嗒叭嗒的抽了起来:“王爷,不是俺老张自夸,我这份手艺我那几个徒弟都只学了七、八分,让所有人都有我的手艺,难啊。”
徐艺涛恼怒的瞪了这老头一眼,王爷在场呢,你以为还是平时,你这烟锅子抽的,太失礼了。幸好王爷不追究这个,只是在研究这火统。徐艺涛还是急忙说到:“王爷,老张头说的是实情,他虽然是个憨人,可这手艺确实是顶尖的。”
“嗯,不要紧,这样吧。你分派一些人,将火统分成各个部件,每组人只负责制造这一部件,而后让一批人组装起来,熟能生巧,以后自然会熟悉起来。”
“这…………殿下,铸造火统历来都是需要一个掌握的,要是分开了,这安装不到一块怎么办?”
“铸造的部件都一摸一样就是了,就以这支火统为标准。”朱慈煃只管发令,至于怎么做,如何调配人员,这就是下面人的事情了。朱慈煃也仔细考虑过,现在没有工业化,想要完全一样的标准配件是很难的,可必须向着这方面发展,这是大势。
尺、寸、分,这些小的度量单位也有,可从来没有应用在这标准化的生产之中。朱慈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先派手艺最好的人做一些测量工具,越精确越好,只要各个部分都符合这个标准,那么就可以安装在一起。”
徐艺涛也是很精神的答应了下来,他自然能看得出这其中的价值,虽然很难办,可一旦成功,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成果,他如何能不高兴,只是有些担心:“殿下,有几句话下官想和您单独说说。”
朱慈煃跟着徐艺涛来到静室之中,朱慈煃吩咐到:“棒槌,五十步内。”
棒槌转身出去了,他已经理解朱慈煃的方式了,不到需要的时候,朱慈煃的话语很少。这五十步内,自然是指这五十步的范围内,连个苍蝇都不能有。
“你说吧。”
徐艺涛行礼说到:“殿下,这标准化一事,一旦成功,这效果必然很好。制造出来的火统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会有一个飞跃。只是这等良法,本应该推行天下。可这是制造兵器,兵者凶器,又要造成多少杀戮,还请殿下暂时保密此事。”
朱慈煃一愣,这家伙还真是个迂腐人,不过这保密一事,本来就需要做的。自己在火器局周围的防备比自己家的都严格。只是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久,自然会有人打主意的。就算不能从自己这里弄走秘密,这天下聪明人多了,保不齐就会自己琢磨出来。
点头答应了徐艺涛的请求,这能防一时是一时吧。自己现在没有去制造步枪,就是因为自己的力量不足,先逐步实现一定的工业化才说这现代步枪的事情吧。现在大规模制造步枪是不现实的,太贵了,资金跟不上啊。再有就是制造能力太小了,要是让别人得了步枪去,大规模制造起来对付自己,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此法若是成功,亦可应用与火炮制造之上。”
“定不负殿下期望。”徐艺涛一个长揖下去了,对于朱慈煃的信任,他很感动,一个能听意见的人总算值得自己追随。其实这事情对他来说并不是很那,他爷爷可是其中大家,他也得了几分真传,这些事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对了,还有一事,殿下你给的新式火药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随时可以大规模生产。”
朱慈煃却摇头了:“回去毁掉一切资料,只留在你脑袋中,也不可对任何人说。”这新式火药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别人总能捣鼓的出来,可朱慈煃现在并不想把脚步跨的太大,为他们做嫁衣的事情他可不想干。
“可是…………”(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