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部分阅读
“你不必担心,只是还不到制造的时候。”
徐艺涛一听恍然大悟,的确,这新式火药威力虽然大了不少。可这火药现在还不是出现的时候,火药的使用是要配套兵器的,没有合适的火统火炮,这火药拿着干什么?做鞭炮吗?现在的火药武器已经很成熟了,要变革其中要付出的太多,根本不是改良火药一项就能改变的:“是,下官心急了。”
“罢了,现在火炮的制造有什么问题没有?”
“没有,下官派人全力铸造。只是殿下,现在火器局的资金有些不足了,下官建议,卖出一些火器。”
卖火器?当军火贩子?行,你小子真有魄力,自己手下都是一帮脑后生反骨的家伙啊。私自贩卖火器,这可是大罪。自己以往买点火器都遮遮掩掩的,这小子倒好,直接正大光明的去贩卖。刚才还说这兵器是凶者呢,这会就又准备去贩卖武器了。这家伙的跳跃性思维比自己还厉害啊。
“那可是大罪,朝廷上无法交代。”
徐艺涛嘿嘿一笑:“殿下,说句诛心的话,您能让萧无无怨无悔的追随,必然不是怕事的人。而现在天下什么生意最赚钱?就是兵器,我们的火器质量是最好的,从其中赚取些银两又有什么不好,还可能让更多的人有自保能力,是造福百姓啊。”
自保?天啊,这家伙是不是搞研究搞的神经错乱了?真正大规模购买火器的人是为了自保?那不是胡扯嘛:“暂时不必,现在的制造能力装备本藩的侍卫队都有不足,至于资金,无需担心,本藩自会处理。”
有了这些火器,你还需要去卖给别人?我自己的队伍现在整装待发,武器是供不应求。卖武器能有无本买卖的利润大?至于军火贩子,不是不能做,只是不会现在做而已。现在自己的目标是打掉郑家在海上的力量,这万里海疆,在自己的手中才行。
谢云沛,顾三,一个曾经的巨盗,一个现任的大水匪。到了海上,你们是否能给我带来惊喜呢?你们这一步太关键了。
五十三章 北使团
看到北京城的身影,左懋第心中很不是滋味,这一路上可是煎熬。满清方面看轻他们,傲慢无礼,这还就罢了。可当百姓们知道他们是使团来求和的时候,眼中的那种悲哀与鄙视,却让左懋第每每彻夜难眠。他知道,百姓对大明的忠诚之心正在离去。
想想这一路上的事情真是多到不可思议,现在的大明真是让人失望啊。使团刚到崇明附近就被打劫了,说起来真是好笑。堂堂的朝廷使团居然被人打劫,还不知道是什么人干的,最后不了了之,这样的朝廷真是让人无奈。耽误了一段时间,朝廷又发来银两,让他们该走陆路继续出使。
得到九月十八日进入山东德州的时候,满清的山东巡抚方大猷大张旗鼓的发令,‘奉摄政王令旨:陈洪范等人所经之地方,有司不必敬,着其自备盘缠,陈洪范、左懋第止许带百人入京,其余皆留待静候。’
当时左懋第是怒发冲冠,那有这样对待使臣的。这样的蔑视,不可容忍。左懋第当场拂袖而去,坚持回朝,这满清人根本就没有将朝廷放在眼中,自己等人现在是使臣,代表的是大明天子,却受到这样的待遇,还谈什么谈?
左懋第的愤怒却被陈洪范硬压了下来,只一句‘大事为重,岂可意气用事。’便让左懋第没有了办法。这陈洪范可是头头,他也只能听着,除了骂几声鞑子不识礼数还真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只有自行上路,可没想到十月初一,满清的顺治皇帝登基。使团又被耽误了下来,这等待的日子实在是难熬,而对于这次的和谈,左懋第更是不报任何希望了。人家都称帝建国了,那里还是什么建州女真,是大清朝了。这样一个国家你想让他成为你的雇佣军,还回北京,打击李自成?这个‘借虏平寇’的国策实在是笑话。
可惜就算马士英马尚书都无法动摇这个国策,很明显在这个事情上,弘光皇帝已经带着复社的一干人等开始和马士英掰手腕了。马士英在朝廷中的权威太大了,甚至比皇帝都大,这是皇帝不能允许的。现在许多地方要借助马士英,所以才会容忍马士英,等到皇帝有了足够的力量,断然是不会容忍有一个威胁到自己存在的人的。
但是你们要较量,在别的地方较量不行吗?玩这个鬼的‘借虏平寇’,建州女真人虽然没有自己的文明,可人家又不是傻子,弄点银子财物就想把人家打发了?
有件事情左懋第一直想不明白,自从礼部钱谦益提出这个‘借虏平寇’的国策之后。这陈洪范为什么会这么急着跳出来接下这个任务?联系陈洪范的为人,得出结论,这王八蛋贪生怕死的厉害。以前在军队的时候,作为主官,敌人一来就望风而逃,根本就没见到敌人的影子。而在崇明被打劫之时亦是如此,贼人将刀往他脖子上一架,他就将整个使团卖了,只为保住他的性命。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怎么会主动接下出使的任务呢?
想做使者,没有足够的胆气是不行的,毕竟是去别人的地盘,人家要把你搓园揉扁不是随人家。传闻这建州女真各个是杀人不眨眼,凶悍的很。这陈洪范那里来的胆量去出使呃?想了很久也没有明白,左懋第也归到了陈洪范一个败军之将,急于表现得到皇帝的信任这个原因之上。
十月十二日,总算到了北京,可紧接着的事情让左懋第是目瞪口呆。清朝对他们何止是怠慢,简直是侮辱。从正阳门入城,这仪式简单不说,被安排在礼部之后,却被严密监视。这那里是使臣,简直就是囚犯………………
“陈大人,不是下官说丧气话,这次的出使,怕是堪忧啊。”
陈洪范却是轻巧的说到:“左大人何必多心,此次出使乃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欲求和平,区区胡虏还不在朝廷眼中,你难道还有什么其他心思?这一路之上你对使团多有微词,不知左大人为何这般?”
左懋第顿时无语了,皇帝的差事这一顶大帽子就将他压死了。一直以来,他的心愿就是联系山东的义军,待朝廷举兵北上,作为策应。他的头衔也是兵部右侍郎,经理河北,联系失地军务。结果这个帽子有了,可没有任何实际的东西。这北使团一路上是被当成囚犯押解的,他那里有机会去做什么?对此他当然不满了,不知道这位陈大人是怎么想的,被当成囚犯还能有这份心态,要是这么忠君爱国,当初也不会李自成的兵还没到,他就跑的比兔子还快了。
“太傅大人多心了,我们是使臣,可清方怠慢至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呵呵,左大人多心了,本官自有计较。胡虏不识礼数,也是意料之中的,你又何必生气,还是皇命要紧。这几日我正在积极活动,想来快有消息了,你要多做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听了陈洪范的话,左懋第也只有压下不快,这皇命最大,他也只有生受着。无奈的说到:“也只有如此了,这鞑子真是,拿钱到是利索,可就是不办事,唉…………”
在陈洪范的微笑之中,左懋第回去了。果然第二天等来了消息,可惜来的满清大学士刚林却只是传达多尔衮的命令‘你们明早启程,已遣人送你等至济宁,回复你们皇帝,我将发兵南来,让他速速投降。’
这清朝方面果然是拿钱不办事啊,根本就没有一点和谈的意思。陈洪范又没有什么行动,这出使算是到头了。无奈之下,左懋第只有说到:“刚林大学士,外官还有一事请求。”
“什么事?”刚林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我等欲赴昌平先帝灵柩祭拜,再有就是,请转达摄政王,我等欲以礼葬先帝,不置可否?”
刚林登时一阵大笑:“哈哈…………好笑啊,好笑。哈哈…………”笑了好一阵子才冷声喝到:“哼,我朝已经替你们哭过了,祭过了,葬过了。你们哭什么?祭什么?葬什么?你朝先帝活着之时,你们贼来不发兵救;你朝先帝死后,你等佣兵不讨贼。这等臣子,你朝先帝也不会受你们这些江南不忠之臣的祭拜。”
刚林将我朝、你朝几个字咬的非常清晰。这话虽有怪异,但是其中轻蔑与鄙视却如重锤一般,一下下砸在左懋第的心上,让左懋第的脸色煞白煞白的。这个时候陈洪范却出头了:“大学士何必如此,先帝已去……”
刚林看都不看陈洪范,就打断了他的话,直接拿出多尔衮的一道檄文,大声宣读,指责南京众臣‘不救先帝为罪一,擅立皇帝为罪二,各镇佣兵虐民为罪三,旦夕起兵讨伐。’读完了刚林一挥手转身而去,似乎和这些人多呆一会都是侮辱。
刚林虽然走了,可却有士兵拿着明晃晃的刀枪上来了,这些人就是多尔衮所说的派遣来‘送’他们的人。众人都看向陈洪范,他是头头,自然要拿主意了。陈洪范心中也是着急,豫亲王多铎那边怎么还没有消息,自己的前程富贵啊。看到大家都在看他,也只有发令走人了,那些拿这刀枪的大头兵可不跟他们讲道理。
北使团被压出北京后,摄政王府上迎来了多铎。
看着多铎一脸风尘的样子,多尔衮也问了起来:“多铎,不是让你整军,要进入陕西吗?此事重大,你万万不可有丝毫大意。关中之地是汉家多少朝代的龙行之地,这次追击闯贼,你要小心在小心。”
“大哥,不是这个事情。”
“嗯,那你有什么事情?”
“是明朝使团的事情,大哥你上次让我处理的马紹愉的事情就和他们有关系。”
多尔衮也严肃了起来:“到底有什么事情?”这马紹愉不过是使团中的一个小角色,拜会自己的时候自己正忙,直接让在场的多铎去处理了,他也没太上心。
“大哥,这陈洪范已经决心投效我们了。”
这一下多尔衮也坐不住了,这陈洪范是使团的头目,这里面可是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了:“你怎么不早说?”
多铎委屈的很啊,不是你让我全权处置的嘛。没有准信那里敢和你禀报,你那里知道你现在这权威大到了什么程度:“是弟弟考虑不周,这段时间都在军营之中处理孔有德带领的那些汉军的事情,耽搁了下来。是这样的…………”
等多铎说完了,多尔衮一拍桌子:“来人,快马去追,将明朝使团的人全部给我押回来,我有大用。”
五十四章 多尔衮的意
多尔衮想的很多,这陈洪范刚从南京来,那么对于南京的形势定然比较清楚,这正是自己需要的。现在自己正全力经营北方,一旦明朝出兵北上,那对于自己是非常大的打击。自己说不日就会讨伐南京,不过是恐吓之言。虽然得到情报明朝新皇帝朱由崧根本没有北伐之心,但是不管什么事情还是多一些准备为好。
很快大明的使团百来号人全部被抓回了北京,一个都没落下。其他人全部被关了起来,只有陈洪范被带来见多尔衮。多尔衮是一言不发,急的陈洪范直超多铎使眼色,让多铎出面,可多铎眼睛一翻,根本不理睬他。
正在陈洪范急的一头汗的时候,多尔衮才问到:“陈洪范?”
“启禀摄政王,正是下官,啊…………不,正是奴才。”
对于陈洪范的举止,多尔衮还算满意:“你可是真心归附大清?”
“当然是真心,此心唯天可鉴。”
“好了,你别紧张,你的事情我听平西王与豫亲王都说了。我选择信任你,你起来吧。”
跪了这么长时间,陈洪范的膝盖都痛了,连声谢恩起来。他早就和吴三桂与多铎有联系了,不知道眼前这位摄政王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他,看来这飞走的荣华富贵又要飞回来。
“现在南京是什么情况,你与我讲解一下。”
“是,现在的南京是一团混乱,对于大清没有什么威胁。满朝上下,全都是打算借助大清的力量平定闯贼。”
多尔衮干笑几声,还做这个梦,这些人,真当自己是白痴吗?只是听着陈洪范继续说到:“现在朝廷之上,是复社一众人等与马士英争权夺利,马士英此人有北上之心,但是忙与争权却没有北上的能力。现在的伪皇帝朱由崧忙于对抗马士英的势力,也没有想过北上。而各地藩镇都是拥兵自重,所以现在正是摄政王奋发之时。以摄政王睿智之名,这天下自然是唾手可得。”
没有理会陈洪范在拍马屁,多尔衮却说到:“现在让你回南京去,你可敢?”
回南京?陈洪范有些傻,自己都投降了,还让自己回南京?这定然是摄政王想看看我有什么价值吧。当下说到:“摄政王但有所命,奴才自然尽力完成,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很好,你回去就说我大清接受和平,你明白了?”
这下陈洪范也有数了,这正是体现他的价值的时候:“奴才明白了,还有一事,现在左良玉、于永绶、高杰、金生恒、黄得功、刘泽清皆是拥兵自重。奴才愿为说客,去游说他们归降大清,此事一成,摄政王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平定南方。”
多尔衮不是没有这个想法,现在陈洪范提出自然合了他的心意。要知道他的大清现在缺什么?缺兵马而已,在占领北京之后,从李自成那里抢来了大量的财物,当然这些是原先明朝官员大户的财产。有了这些为后盾,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用担心没钱了,可满人太少了。一旦明朝北上,自己统治不稳,还有西北李自成的压力,这兵力捉襟见肘啊。
要是这陈洪范真能说到明朝的这些掌握兵权的归顺,那这些军队自然能大量补充他的兵力,当下大喜:“好,你加意筹划,事成之日,你便是我大清世袭王爵,与吴三桂,孔有德并列。”
当下陈洪范也是谢恩,而后又说:“只是使团中其他人不好办,万一他们回去漏点口风,奴才性命是小,摄政王的事情不成就麻烦了。”
“不必担心,你自回转,他们出不了北京。”
得了多尔衮的保证,陈洪范高兴的离去。等陈洪范走了,多铎却开口了:“大哥,这样的小人能相信吗?就凭他,能有这本事去说降那些总兵吗?”
多尔衮一笑:“不要紧,其实根据他的说法,整个明朝廷,也就马士英一人可虑,其余人等根本没有北上之心。等我们拿下西北,北方稳固之后,明朝就是背上,我们需要怕吗?现在只需要他回去稳一稳明朝皇帝的心。其实就算没有他,我料他朱由崧小儿也没有胆量起兵,不过是多一层保险而已。”
“那您还给那么高的王爵赏赐?”
“呵呵,对于这么个废人,给他个王爵又如何?在说,你以为就凭他真的拿的到吗?不过让驴跑的快就是在前面放个萝卜,这驴自然会更卖命一些。至于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对于我们来说都没有什么要紧的,他不过是一手准备而已。”
“原来如此啊。”
“不说他了。多铎,这次你出征陕西,记住,歼灭闯贼是次要的。控制住孔有德、耿仲明两人的汉军两黄旗才是重点。”
多铎点点头,他知道,他大哥这摄政王虽然威风的很,可是隐患也多。不管什么地方,这争权夺利都是少不了的,别看小顺治现在一口一个叔父摄政王叫的亲热,可一旦有机会,他必然会将自家大哥杀掉。
而随着入关的兵力不够用,现在汉八旗的力量越来越大,他们的忠诚问题就很可虑了。不断收编汉人进入汉八旗,这些人的导向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治力量。现在手上没有兵的话,那说什么都是白说。
“多铎,派几个死士出发。”
一说杀人,多铎的眼睛就红了:“大哥,要杀谁?”
“派人去南京,我不想在听到关于马士英的消息了。”刺杀,虽然很卑鄙,上不了台面,可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除掉马士英,这江南就是自己的。
左懋第被抓入天牢之后,还正奇怪呢,怎么好好的忽然又派人来将他们抓回来?自己等人已经走到沧州了,这些满清人想干什么?抓了自己一干人又有什么用处?
在他想不明白的时候,有狱卒进入了天牢:“跟我来。”
“怎么?要杀我了?也好。”左懋第便随着狱卒走了,自从接下出使的任务,他也随时做好了赴死。
等待他的人却让他惊讶,大学士刚林却是要招降他,对于刚林的招降,左懋第当即拒绝。
刚林也不着恼:“左大人还是归降的好,要不然枉自丢了性命,那岂不是可惜。”
“哼,我生为明臣,死为明鬼。要杀要剐,随便你们,想我投降,门都没有。”
“别急回答,你们使团的所有人都已经投降了,你还是在考虑一下吧?”
“不用了,我不管别人怎么做,左某断然做不出这种出卖祖宗的事情,杀了我便是,不用废唇舌了。”
“呵呵,我大清礼仪之邦,还做不出杀使者之事。”
“礼仪?我呸。”左懋第一口口水吐在地上,离刚林太远了…………没吐上:“你们这些鞑子,杀了多少人,杀老、杀幼、杀士,这些年辽东之地死在你们手上的有多少冤魂?还敢说礼仪之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在贫苦之地,你们多次劫掠大明,连死人的衣物都不放过,就你们这些野蛮的家伙也敢叫利益之邦?丢你们祖宗的脸,对了,你们的祖宗是谁都不知道,想丢还真没办法丢去。后金,你以为给你们自己随便找个祖宗你们就是国了?真是替金国悲哀,都化成灰多少年了,还要被你们这些冒牌的子孙拉出坟墓来丢人。”
“你不必激我,我知道你只是求一死而已,我不会让你如愿的,我会让你亲眼看到你所效忠的明廷是如何覆没的。”
看着刚林没有变化的面孔,左懋第不由破口大骂:“连杀人的胆子都没有了?还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现在你们也有几万口了,要不是因为闯贼的关系,你们现在过的了辽东?自大到你们这个程度也真是古今罕见。你们的清八旗都是一群渣,又组建个蒙八旗,我还真佩服你们的脸皮。你们既然自称后金,当年金就是被蒙古人消灭的,现在你们却将蒙古人当大爷供奉,实在是让人感慨啊。”
这下刚林都有点坐不住了:“来人,拉下去,关起来,真是条疯狗。”
被强行拉下去的左懋第却没有住嘴,还在骂着,直到有人堵住了他的嘴。刚林虽然被气的不轻,可也佩服这左懋第,整个使团的高官中也只有这个家伙显出骨气。不过看看是你的骨头硬还是我的手段高,有挑战才有意思嘛。左懋第,你迟早会投降的,到时候看我怎么羞辱你。
五十五章 中风的家伙
高杰正在头痛,现在他也算的上成了夹心饼了。一边是江北督师史可法,一边是自己的头头马士英。现在史可法是自己名义上的上官,直接辖制他,又有复社中人为史可法摇旗呐喊,自己还真得罪不起他;可马士英更不好得罪,且不说马士英替自己求过情,保住了自己的官职富贵,就是马士英留在自己军中的人也是不少,这些人可也不是省油的灯。
你说你马士英与复社之间的斗争关老子鸟事?都折腾到我的军营之中了,还是两头都不能怠慢,这事情真是难办啊。
“大人,太子太傅陈洪范求见。”
正在心烦的高杰也奇怪,这家伙的使团经过,他来拜见自己做什么?而且还是晚上来,这家伙搞什么?请进来陈洪范,两人虚与委蛇一番,陈洪范才说到:“老弟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看陈洪范这意思,高杰挥挥手,四周的人全部退下了:“陈大人有话就说,你现在是高升了,这眼光自然是比我远的。”
“呵呵,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有一场天大的富贵要送给老哥,就看你想不想要了。”
“噢,有这样的好事?”
“当然,老哥你看。这朝廷之上现在一派的乌烟瘴气,老哥你这日子也不好过吧。其实想好过,也简单的很。”
高杰敬了一杯酒:“还请陈大人给指条明路。”
“高老哥,你现在手握兵权,是一方大员。凭你手中的兵力,想做什么不行?何必受这份鸟气?”
高杰只有苦笑,自立?凭什么?就凭手上这点兵,那是找死。陈洪范却继续说到:“观天下大势,大明气数快到头了,老哥你不替自己打算打算?”
“陈大人,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听高杰的语气冷了下来,陈洪范也知道该动点真格的了:“高总兵,其实回来的路上,我已经在刘良佐总兵那里走了一趟。刘总兵已经答应与我同进退了,不知道高总兵愿意不愿意?”
“你的意思是?”
“不错,就是归顺大清。你看看现在的朝廷,还有什么可以为之效忠的地方,大清摄政王天纵之才,他日必然一统天下,到那时,你我兄弟就是开国重臣,这荣华富贵还跑的了吗?”
高杰沉默了很久,有问到:“我凭什么相信你?这满清的事情你能做的了主?”
“呵呵,高总兵多虑了。兄弟既然来,自然有摄政王的命令,其他的你就别担心了。”
“原来如此。”高杰点点头说到:“那你是想要这河南之地了?也有的商量。”见高杰口气有松动,陈洪范也是大喜。只是高杰接下来却是起身抚刀,大喝到:“想要这河南之地也可以,便拿北京城来换吧。”
见高杰瞪着自己,一副动手杀人的样子。陈洪范腿都软了,忽然开始发抖,打起了摆子。手中的酒杯‘哐啷’一声掉在地上。口中断断续续说到:“旧病复发,总兵大人失礼了。”
一边说一边打着摆子走了,高杰知道这家伙在装。只是他现在还是大明的太子太傅,这惩罚他的事情还由不得自己。大明的文武之间的差距很大的,也朗声说到:“来人,太傅大人病发,送大人去最好的郎中那里。”
对于这王八蛋,高杰是十分的鄙视。自己即便割据一方,即便曾经是败军之将,即便现在夹在朝廷两派中难以做人。可自己却做不出这种出卖祖宗的事情,投降满清?有什么好的,且不说这满清能不能得天下还是两说,就是要剃发易服,这根本就不能接受。吴三桂对满清的功劳够大了吧,平西王啊,这么高的爵位,可还不是一样剃了头,留了个猪尾巴在脑袋后面。身体发肤授之父母,岂能做此等事情?
“大人,太傅大人刚回去就带人跑了,要不要追?”
高杰一听:“不必了,这大半夜的追什么追?他又没有在我营中杀伤人,为什么追?由他去吧。”虽然自己处置不了这个家伙,但是有人能处置。高杰屏退了左右,也开始给老上司马士英写起了密信,这事情定然要告诉上面的。
“老爷小心。”高杰军营外面,陈洪范带着几个从人摸黑跑路,跑的叫个快啊,连马匹都没有去取,现在又摔了个狗吃屎。被下人扶起来后,陈洪范问到:“他们有没有追来?”
“没有人来追。”
哼,高杰,总算你还识点相。早知道你没胆子对我怎么样,我就不跑的这么狼狈了,啊,痛…………娘的腰都快摔断了…………只是这差事不好办啊,这几个总兵都是油盐不进的家伙,不见兔子是不会撒鹰的,还要徐徐图之啊。
在陈洪范这里假装中风的时候,福建的郑宏逵是真的快要中风了。刚刚得到消息,他的又一支船队覆没了。郑宏逵简直不相信,二十艘船,四千多人就这么没了?这段时间这样的坏消息连连,真是噩梦一般。
“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据说是刘香的人,不知道从那里弄来的人员船只。少爷那边也是损失惨重,连带着和少爷一起走贸易的吉王的船队也遭了池鱼之殃。”
吉王,怎么又有吉王的事情,这小屁孩就不能消停点。郑森也是,做海贸还带上朱慈煃,这下看你怎么收场。想借助朝廷的力量,你还是太嫩了,朝廷会安好心?要是让你执掌了郑家,怕是不用多久,郑家就要衰败了。
“刘香的人有这么大的本事?”
“老爷,幸存的人说了。这带头的是骆世强,以前刘香手下的干将。现在带的船只火力极为凶猛,炮弹和下雨一样。其战法和红毛人有点相似,我怀疑这家伙是投靠了红毛人和我们为难。”
红毛荷兰人?这些家伙当年被自家大哥郑芝龙在料罗湾一战打了个惨败,这才几年,就又忘记了疼痛?一直偷偷摸摸的和郑家做对,图谋台湾。现在正是郑家的多事之秋,他们又插上这一手,可恨啊。
“好了,这个事情你亲自去防范,和红毛人谈谈,这些无耻的家伙。我那好侄儿最近有什么动作?”
“大少爷现在还是在四处拉拢人,老爷,您和大少爷之间,怕是难以善了了。”
郑宏逵瞪了他一眼,这事情谁都知道,可你别说出来啊。家门之争,怕是要弄的兵戎相见了,真是奈何:“章奕那边呢?”
“他现在借助郑采的力量,有招募了一批人,说是什么朝廷编练新军,驱除北虏。”
狗屁,北方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女真人,离福建十万八千里,你跑到这里来编练新军?这不是给老子上眼药吗?看来让你过的太舒坦了,你都忘记这福建是谁的地方了:“现在编了多少人?”
“接近两千人了。”
“派点人混进去,让他的计划成一场空。不是说森儿那边想对吉王的造船厂下手嘛?现在有什么消息?”
“老爷,吉王的福州造船厂现在根本就造不出船来。只是看着规模大,我觉得吧,现在吉王手上的四十来条船,那都是马士英的力量,您放心,他和章奕连不到一起去。”
郑宏逵很奇怪:“怎么回事?”
“老爷,您看起来这吉王的一些人马和章奕一样是朝廷方面的人。可章奕是皇帝的人,而吉王那边的那批人却是马士英的人,两拨人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皇帝借口章奕一个福建总兵把手伸进福建,马士英何尝不是一样,借口一个吉王将手伸进福建,要不然就凭吉王那娃娃,那里弄得来那么多船只队伍?”
朝廷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郑宏逵不想管,他只要确定,这两拨人不是一起的就好。现在不掌握郑家,一切都是白扯,郑家的力量虽然不小,可分裂的情况下,那就整个乱了。
“好了,就按计划走吧。郑采这小子,先收拾收拾他的气焰,让他知道,郑家的事情,还轮不到他做主。”
“是。”
五十六章 朝堂如市
陈洪范回到南京之后,见了弘光皇帝,大谈满清人如何如何友好,打算接受和谈,和平相处。而后向皇帝有检举揭发了高杰、刘泽清等人和满清人暗通款区,自己出使满清之时无意发现了这些事情。他陈洪范赤胆忠心,一定要向皇上禀明这些罪恶的勾当。总的来说就是,这天下就他陈洪范一人效忠皇帝,其他人都是乱臣贼子。
皇帝也没管太多,只是说了一句:“明日朝议。”为啥,这几天下面人刚给他张罗来一批秀女,其中有很合他心意的,现在他心中皆是美人,至于这陈洪范说什么,他都没有听进去,因为他听到这满清有意和平就足够了。
第二日大朝之上,陈洪范自然不能那么放肆的说话。只是走了个官面文章,说满清有意和平。只是他刚说完,左督御史茅元仪立即出来唱反调了:“既然女真希望和平,为何不还我神京之地?”
奶奶的,你这家伙,谁不知道你这刚刚升迁上来的御史是马士英的人,不是马士英,你不过就是一个幕僚的材料,居然当朝责问于我,你也配?不过这家伙是马士英门下的鹰犬,他出头,难到是这马士英对我不顺眼?这可是个问题。
“如此大事,岂能一蹴而就?茅大人当京畿之地是什么?小儿手中的糖葫芦吗?说拿就拿?”
“太傅大人似乎忘记了你出使的目的,不就是要拿回京畿吗?难道你没有和女真人谈这个事情?”
“当然有谈,只是还没有具体结果而已。一切以上命,皇上现在更需要的是借助胡虏的力量去平定贼寇,至于京畿,下一步在说也不迟。”
“哼,胡扯,京畿乃我大明之首都,失陷人手,皇上面上无光。君辱臣死,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能耽误?帝都还在女真蛮夷之手,还借什么虏,平什么寇。”
此时吏部右侍郎吕大器却出头了:“茅御史此言差异,借虏平寇乃是朝廷的定议,你这是说皇上昏聩吗?”
吕大器一出头,形势立即转变了,他是钱谦益手下第一走狗,也是复社中人对抗马士英的急先锋。这一下就变成了复社与马士英的对抗,至于陈洪范,倒是被晾到一边去了。马士英对于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也是头大,反正不管自己做什么决策,不管是对是错,对朝廷对百姓有好处还是有坏处,这一干复社中人都会反对。哼,你们别太猖狂了,真以为老夫的刀不敢杀人么?
“胡扯,本官何时说过皇上昏聩?是你们这些小子歪曲皇上的意思,皇上‘借虏平寇’之说,是借用唐朝平乱,其时不但任用郭子仪、李光弼这类名将,也借用李克用的沙陀兵,招降朱温之流的叛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不是你们说的什么用女真人去消灭闯贼,女真人与我大明是世仇,怎么会帮我们打仗?都是妄想。在看你们都在做什么?不得任用旧官,我大明各地官员即便失职,没有抵抗住反贼与女真人,可也没有叛国,却被你们侮蔑成叛国,你们这是挖朝廷的根基。”
看着茅元仪如疯狗一样开始咬复社一干势力,马士英眼中却露出几分赞许的目光。自己提拔他到这个位置上干什么?不就是让他成为自己的疯狗,去咬人的嘛,现在这朝堂之上,虽然失仪,可却有很好的效果。
“无知狂妄之辈,你妄自猜测皇上之意,是何居心?”
“据新浦测之流,你歪曲圣上旨意,更安的是什么心?”
看着这两人如斗鸡一样,大有拔拳头单挑的架势,马士英出来收拾场面了:“放肆,当庭失仪,触犯龙颜,你们严重可还有皇上的存在?”震住场面之后,马士英又眯着眼睛,很随意的问了一句:“太傅大人,左大人何在?”
这一句话立即打击中陈洪范的要害了,整个使团的高官,就回来了他一个,其他人都被多尔衮扣押了。问陈洪范的同时,马士英也将话题拉回到对满清的出使上,而不是什么国策之争。这国策皇帝已经定下了,别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左大人已经去联络山东一代的义军了,故此没有回朝。”还算陈洪范有准备,左懋第的任务就是这个,倒也说的过去。
“很好,左大人果然忠于职守。那马绍愉呢?祖泽傅呢?他们都干什么去了?难道也去联系山东义军了?”不带陈洪范说话,马士英又说到:“陈大人好手段,能送一场泼天的富贵给高总兵,也送我等一场如何?”
这话一出,别人还不大明白,陈洪范的心一下就跌入地狱了,这老东西知道了,自己麻烦了。现在这情况之下,却也只有强打精神:“尚书大人此话何意?”
“整个使团官员就你一人回来,你真当这朝无人,尽可由你欺瞒?你和女真人到底有什么勾结?”
钱谦益却有出现了:“马大人此言差矣,即便陈大人御下无方,可你也不能怀疑他对皇上的忠心,若他有问题,会站在这里吗?应该问左懋第等人之罪才是,陈大人何罪之有?”
两边的大佬一出头,下面的小弟们也纷纷出马,朝堂之上顿时吵成一团。朱由崧打了个哈欠,一甩手走人了。他也知道,这样的争吵多了,没几个月吵不出个什么借口来,让他们吵去吧。皇帝一走人,他们还吵个什么劲头,随着太监一声退朝,所有人也走了,继续去各自谋划,来日大朝继续…………
马士英回到家中,却有人来禀报:“老爷,姚康求见,这个人您应该见一见。”
随着马士英的地位,拜访他的人多的要死,他那里见的过来。负责遴选接见什么人也是有专人负责的:“是什么人?”
“此人是真正的东林中人,曾在史可法府中任幕僚。当初拥立之时,他曾为史可法献策,当立即立潞藩,而断福藩之念。若当初史可法听他的,现在的情况恐怕是另一回事了。”
马士(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徐艺涛一听恍然大悟,的确,这新式火药威力虽然大了不少。可这火药现在还不是出现的时候,火药的使用是要配套兵器的,没有合适的火统火炮,这火药拿着干什么?做鞭炮吗?现在的火药武器已经很成熟了,要变革其中要付出的太多,根本不是改良火药一项就能改变的:“是,下官心急了。”
“罢了,现在火炮的制造有什么问题没有?”
“没有,下官派人全力铸造。只是殿下,现在火器局的资金有些不足了,下官建议,卖出一些火器。”
卖火器?当军火贩子?行,你小子真有魄力,自己手下都是一帮脑后生反骨的家伙啊。私自贩卖火器,这可是大罪。自己以往买点火器都遮遮掩掩的,这小子倒好,直接正大光明的去贩卖。刚才还说这兵器是凶者呢,这会就又准备去贩卖武器了。这家伙的跳跃性思维比自己还厉害啊。
“那可是大罪,朝廷上无法交代。”
徐艺涛嘿嘿一笑:“殿下,说句诛心的话,您能让萧无无怨无悔的追随,必然不是怕事的人。而现在天下什么生意最赚钱?就是兵器,我们的火器质量是最好的,从其中赚取些银两又有什么不好,还可能让更多的人有自保能力,是造福百姓啊。”
自保?天啊,这家伙是不是搞研究搞的神经错乱了?真正大规模购买火器的人是为了自保?那不是胡扯嘛:“暂时不必,现在的制造能力装备本藩的侍卫队都有不足,至于资金,无需担心,本藩自会处理。”
有了这些火器,你还需要去卖给别人?我自己的队伍现在整装待发,武器是供不应求。卖武器能有无本买卖的利润大?至于军火贩子,不是不能做,只是不会现在做而已。现在自己的目标是打掉郑家在海上的力量,这万里海疆,在自己的手中才行。
谢云沛,顾三,一个曾经的巨盗,一个现任的大水匪。到了海上,你们是否能给我带来惊喜呢?你们这一步太关键了。
五十三章 北使团
看到北京城的身影,左懋第心中很不是滋味,这一路上可是煎熬。满清方面看轻他们,傲慢无礼,这还就罢了。可当百姓们知道他们是使团来求和的时候,眼中的那种悲哀与鄙视,却让左懋第每每彻夜难眠。他知道,百姓对大明的忠诚之心正在离去。
想想这一路上的事情真是多到不可思议,现在的大明真是让人失望啊。使团刚到崇明附近就被打劫了,说起来真是好笑。堂堂的朝廷使团居然被人打劫,还不知道是什么人干的,最后不了了之,这样的朝廷真是让人无奈。耽误了一段时间,朝廷又发来银两,让他们该走陆路继续出使。
得到九月十八日进入山东德州的时候,满清的山东巡抚方大猷大张旗鼓的发令,‘奉摄政王令旨:陈洪范等人所经之地方,有司不必敬,着其自备盘缠,陈洪范、左懋第止许带百人入京,其余皆留待静候。’
当时左懋第是怒发冲冠,那有这样对待使臣的。这样的蔑视,不可容忍。左懋第当场拂袖而去,坚持回朝,这满清人根本就没有将朝廷放在眼中,自己等人现在是使臣,代表的是大明天子,却受到这样的待遇,还谈什么谈?
左懋第的愤怒却被陈洪范硬压了下来,只一句‘大事为重,岂可意气用事。’便让左懋第没有了办法。这陈洪范可是头头,他也只能听着,除了骂几声鞑子不识礼数还真什么事情也做不了。
只有自行上路,可没想到十月初一,满清的顺治皇帝登基。使团又被耽误了下来,这等待的日子实在是难熬,而对于这次的和谈,左懋第更是不报任何希望了。人家都称帝建国了,那里还是什么建州女真,是大清朝了。这样一个国家你想让他成为你的雇佣军,还回北京,打击李自成?这个‘借虏平寇’的国策实在是笑话。
可惜就算马士英马尚书都无法动摇这个国策,很明显在这个事情上,弘光皇帝已经带着复社的一干人等开始和马士英掰手腕了。马士英在朝廷中的权威太大了,甚至比皇帝都大,这是皇帝不能允许的。现在许多地方要借助马士英,所以才会容忍马士英,等到皇帝有了足够的力量,断然是不会容忍有一个威胁到自己存在的人的。
但是你们要较量,在别的地方较量不行吗?玩这个鬼的‘借虏平寇’,建州女真人虽然没有自己的文明,可人家又不是傻子,弄点银子财物就想把人家打发了?
有件事情左懋第一直想不明白,自从礼部钱谦益提出这个‘借虏平寇’的国策之后。这陈洪范为什么会这么急着跳出来接下这个任务?联系陈洪范的为人,得出结论,这王八蛋贪生怕死的厉害。以前在军队的时候,作为主官,敌人一来就望风而逃,根本就没见到敌人的影子。而在崇明被打劫之时亦是如此,贼人将刀往他脖子上一架,他就将整个使团卖了,只为保住他的性命。这样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怎么会主动接下出使的任务呢?
想做使者,没有足够的胆气是不行的,毕竟是去别人的地盘,人家要把你搓园揉扁不是随人家。传闻这建州女真各个是杀人不眨眼,凶悍的很。这陈洪范那里来的胆量去出使呃?想了很久也没有明白,左懋第也归到了陈洪范一个败军之将,急于表现得到皇帝的信任这个原因之上。
十月十二日,总算到了北京,可紧接着的事情让左懋第是目瞪口呆。清朝对他们何止是怠慢,简直是侮辱。从正阳门入城,这仪式简单不说,被安排在礼部之后,却被严密监视。这那里是使臣,简直就是囚犯………………
“陈大人,不是下官说丧气话,这次的出使,怕是堪忧啊。”
陈洪范却是轻巧的说到:“左大人何必多心,此次出使乃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欲求和平,区区胡虏还不在朝廷眼中,你难道还有什么其他心思?这一路之上你对使团多有微词,不知左大人为何这般?”
左懋第顿时无语了,皇帝的差事这一顶大帽子就将他压死了。一直以来,他的心愿就是联系山东的义军,待朝廷举兵北上,作为策应。他的头衔也是兵部右侍郎,经理河北,联系失地军务。结果这个帽子有了,可没有任何实际的东西。这北使团一路上是被当成囚犯押解的,他那里有机会去做什么?对此他当然不满了,不知道这位陈大人是怎么想的,被当成囚犯还能有这份心态,要是这么忠君爱国,当初也不会李自成的兵还没到,他就跑的比兔子还快了。
“太傅大人多心了,我们是使臣,可清方怠慢至斯,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呵呵,左大人多心了,本官自有计较。胡虏不识礼数,也是意料之中的,你又何必生气,还是皇命要紧。这几日我正在积极活动,想来快有消息了,你要多做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听了陈洪范的话,左懋第也只有压下不快,这皇命最大,他也只有生受着。无奈的说到:“也只有如此了,这鞑子真是,拿钱到是利索,可就是不办事,唉…………”
在陈洪范的微笑之中,左懋第回去了。果然第二天等来了消息,可惜来的满清大学士刚林却只是传达多尔衮的命令‘你们明早启程,已遣人送你等至济宁,回复你们皇帝,我将发兵南来,让他速速投降。’
这清朝方面果然是拿钱不办事啊,根本就没有一点和谈的意思。陈洪范又没有什么行动,这出使算是到头了。无奈之下,左懋第只有说到:“刚林大学士,外官还有一事请求。”
“什么事?”刚林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我等欲赴昌平先帝灵柩祭拜,再有就是,请转达摄政王,我等欲以礼葬先帝,不置可否?”
刚林登时一阵大笑:“哈哈…………好笑啊,好笑。哈哈…………”笑了好一阵子才冷声喝到:“哼,我朝已经替你们哭过了,祭过了,葬过了。你们哭什么?祭什么?葬什么?你朝先帝活着之时,你们贼来不发兵救;你朝先帝死后,你等佣兵不讨贼。这等臣子,你朝先帝也不会受你们这些江南不忠之臣的祭拜。”
刚林将我朝、你朝几个字咬的非常清晰。这话虽有怪异,但是其中轻蔑与鄙视却如重锤一般,一下下砸在左懋第的心上,让左懋第的脸色煞白煞白的。这个时候陈洪范却出头了:“大学士何必如此,先帝已去……”
刚林看都不看陈洪范,就打断了他的话,直接拿出多尔衮的一道檄文,大声宣读,指责南京众臣‘不救先帝为罪一,擅立皇帝为罪二,各镇佣兵虐民为罪三,旦夕起兵讨伐。’读完了刚林一挥手转身而去,似乎和这些人多呆一会都是侮辱。
刚林虽然走了,可却有士兵拿着明晃晃的刀枪上来了,这些人就是多尔衮所说的派遣来‘送’他们的人。众人都看向陈洪范,他是头头,自然要拿主意了。陈洪范心中也是着急,豫亲王多铎那边怎么还没有消息,自己的前程富贵啊。看到大家都在看他,也只有发令走人了,那些拿这刀枪的大头兵可不跟他们讲道理。
北使团被压出北京后,摄政王府上迎来了多铎。
看着多铎一脸风尘的样子,多尔衮也问了起来:“多铎,不是让你整军,要进入陕西吗?此事重大,你万万不可有丝毫大意。关中之地是汉家多少朝代的龙行之地,这次追击闯贼,你要小心在小心。”
“大哥,不是这个事情。”
“嗯,那你有什么事情?”
“是明朝使团的事情,大哥你上次让我处理的马紹愉的事情就和他们有关系。”
多尔衮也严肃了起来:“到底有什么事情?”这马紹愉不过是使团中的一个小角色,拜会自己的时候自己正忙,直接让在场的多铎去处理了,他也没太上心。
“大哥,这陈洪范已经决心投效我们了。”
这一下多尔衮也坐不住了,这陈洪范是使团的头目,这里面可是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了:“你怎么不早说?”
多铎委屈的很啊,不是你让我全权处置的嘛。没有准信那里敢和你禀报,你那里知道你现在这权威大到了什么程度:“是弟弟考虑不周,这段时间都在军营之中处理孔有德带领的那些汉军的事情,耽搁了下来。是这样的…………”
等多铎说完了,多尔衮一拍桌子:“来人,快马去追,将明朝使团的人全部给我押回来,我有大用。”
五十四章 多尔衮的意
多尔衮想的很多,这陈洪范刚从南京来,那么对于南京的形势定然比较清楚,这正是自己需要的。现在自己正全力经营北方,一旦明朝出兵北上,那对于自己是非常大的打击。自己说不日就会讨伐南京,不过是恐吓之言。虽然得到情报明朝新皇帝朱由崧根本没有北伐之心,但是不管什么事情还是多一些准备为好。
很快大明的使团百来号人全部被抓回了北京,一个都没落下。其他人全部被关了起来,只有陈洪范被带来见多尔衮。多尔衮是一言不发,急的陈洪范直超多铎使眼色,让多铎出面,可多铎眼睛一翻,根本不理睬他。
正在陈洪范急的一头汗的时候,多尔衮才问到:“陈洪范?”
“启禀摄政王,正是下官,啊…………不,正是奴才。”
对于陈洪范的举止,多尔衮还算满意:“你可是真心归附大清?”
“当然是真心,此心唯天可鉴。”
“好了,你别紧张,你的事情我听平西王与豫亲王都说了。我选择信任你,你起来吧。”
跪了这么长时间,陈洪范的膝盖都痛了,连声谢恩起来。他早就和吴三桂与多铎有联系了,不知道眼前这位摄政王为什么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他,看来这飞走的荣华富贵又要飞回来。
“现在南京是什么情况,你与我讲解一下。”
“是,现在的南京是一团混乱,对于大清没有什么威胁。满朝上下,全都是打算借助大清的力量平定闯贼。”
多尔衮干笑几声,还做这个梦,这些人,真当自己是白痴吗?只是听着陈洪范继续说到:“现在朝廷之上,是复社一众人等与马士英争权夺利,马士英此人有北上之心,但是忙与争权却没有北上的能力。现在的伪皇帝朱由崧忙于对抗马士英的势力,也没有想过北上。而各地藩镇都是拥兵自重,所以现在正是摄政王奋发之时。以摄政王睿智之名,这天下自然是唾手可得。”
没有理会陈洪范在拍马屁,多尔衮却说到:“现在让你回南京去,你可敢?”
回南京?陈洪范有些傻,自己都投降了,还让自己回南京?这定然是摄政王想看看我有什么价值吧。当下说到:“摄政王但有所命,奴才自然尽力完成,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很好,你回去就说我大清接受和平,你明白了?”
这下陈洪范也有数了,这正是体现他的价值的时候:“奴才明白了,还有一事,现在左良玉、于永绶、高杰、金生恒、黄得功、刘泽清皆是拥兵自重。奴才愿为说客,去游说他们归降大清,此事一成,摄政王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平定南方。”
多尔衮不是没有这个想法,现在陈洪范提出自然合了他的心意。要知道他的大清现在缺什么?缺兵马而已,在占领北京之后,从李自成那里抢来了大量的财物,当然这些是原先明朝官员大户的财产。有了这些为后盾,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用担心没钱了,可满人太少了。一旦明朝北上,自己统治不稳,还有西北李自成的压力,这兵力捉襟见肘啊。
要是这陈洪范真能说到明朝的这些掌握兵权的归顺,那这些军队自然能大量补充他的兵力,当下大喜:“好,你加意筹划,事成之日,你便是我大清世袭王爵,与吴三桂,孔有德并列。”
当下陈洪范也是谢恩,而后又说:“只是使团中其他人不好办,万一他们回去漏点口风,奴才性命是小,摄政王的事情不成就麻烦了。”
“不必担心,你自回转,他们出不了北京。”
得了多尔衮的保证,陈洪范高兴的离去。等陈洪范走了,多铎却开口了:“大哥,这样的小人能相信吗?就凭他,能有这本事去说降那些总兵吗?”
多尔衮一笑:“不要紧,其实根据他的说法,整个明朝廷,也就马士英一人可虑,其余人等根本没有北上之心。等我们拿下西北,北方稳固之后,明朝就是背上,我们需要怕吗?现在只需要他回去稳一稳明朝皇帝的心。其实就算没有他,我料他朱由崧小儿也没有胆量起兵,不过是多一层保险而已。”
“那您还给那么高的王爵赏赐?”
“呵呵,对于这么个废人,给他个王爵又如何?在说,你以为就凭他真的拿的到吗?不过让驴跑的快就是在前面放个萝卜,这驴自然会更卖命一些。至于他能做到什么程度,对于我们来说都没有什么要紧的,他不过是一手准备而已。”
“原来如此啊。”
“不说他了。多铎,这次你出征陕西,记住,歼灭闯贼是次要的。控制住孔有德、耿仲明两人的汉军两黄旗才是重点。”
多铎点点头,他知道,他大哥这摄政王虽然威风的很,可是隐患也多。不管什么地方,这争权夺利都是少不了的,别看小顺治现在一口一个叔父摄政王叫的亲热,可一旦有机会,他必然会将自家大哥杀掉。
而随着入关的兵力不够用,现在汉八旗的力量越来越大,他们的忠诚问题就很可虑了。不断收编汉人进入汉八旗,这些人的导向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政治力量。现在手上没有兵的话,那说什么都是白说。
“多铎,派几个死士出发。”
一说杀人,多铎的眼睛就红了:“大哥,要杀谁?”
“派人去南京,我不想在听到关于马士英的消息了。”刺杀,虽然很卑鄙,上不了台面,可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除掉马士英,这江南就是自己的。
左懋第被抓入天牢之后,还正奇怪呢,怎么好好的忽然又派人来将他们抓回来?自己等人已经走到沧州了,这些满清人想干什么?抓了自己一干人又有什么用处?
在他想不明白的时候,有狱卒进入了天牢:“跟我来。”
“怎么?要杀我了?也好。”左懋第便随着狱卒走了,自从接下出使的任务,他也随时做好了赴死。
等待他的人却让他惊讶,大学士刚林却是要招降他,对于刚林的招降,左懋第当即拒绝。
刚林也不着恼:“左大人还是归降的好,要不然枉自丢了性命,那岂不是可惜。”
“哼,我生为明臣,死为明鬼。要杀要剐,随便你们,想我投降,门都没有。”
“别急回答,你们使团的所有人都已经投降了,你还是在考虑一下吧?”
“不用了,我不管别人怎么做,左某断然做不出这种出卖祖宗的事情,杀了我便是,不用废唇舌了。”
“呵呵,我大清礼仪之邦,还做不出杀使者之事。”
“礼仪?我呸。”左懋第一口口水吐在地上,离刚林太远了…………没吐上:“你们这些鞑子,杀了多少人,杀老、杀幼、杀士,这些年辽东之地死在你们手上的有多少冤魂?还敢说礼仪之邦。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在贫苦之地,你们多次劫掠大明,连死人的衣物都不放过,就你们这些野蛮的家伙也敢叫利益之邦?丢你们祖宗的脸,对了,你们的祖宗是谁都不知道,想丢还真没办法丢去。后金,你以为给你们自己随便找个祖宗你们就是国了?真是替金国悲哀,都化成灰多少年了,还要被你们这些冒牌的子孙拉出坟墓来丢人。”
“你不必激我,我知道你只是求一死而已,我不会让你如愿的,我会让你亲眼看到你所效忠的明廷是如何覆没的。”
看着刚林没有变化的面孔,左懋第不由破口大骂:“连杀人的胆子都没有了?还号称‘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现在你们也有几万口了,要不是因为闯贼的关系,你们现在过的了辽东?自大到你们这个程度也真是古今罕见。你们的清八旗都是一群渣,又组建个蒙八旗,我还真佩服你们的脸皮。你们既然自称后金,当年金就是被蒙古人消灭的,现在你们却将蒙古人当大爷供奉,实在是让人感慨啊。”
这下刚林都有点坐不住了:“来人,拉下去,关起来,真是条疯狗。”
被强行拉下去的左懋第却没有住嘴,还在骂着,直到有人堵住了他的嘴。刚林虽然被气的不轻,可也佩服这左懋第,整个使团的高官中也只有这个家伙显出骨气。不过看看是你的骨头硬还是我的手段高,有挑战才有意思嘛。左懋第,你迟早会投降的,到时候看我怎么羞辱你。
五十五章 中风的家伙
高杰正在头痛,现在他也算的上成了夹心饼了。一边是江北督师史可法,一边是自己的头头马士英。现在史可法是自己名义上的上官,直接辖制他,又有复社中人为史可法摇旗呐喊,自己还真得罪不起他;可马士英更不好得罪,且不说马士英替自己求过情,保住了自己的官职富贵,就是马士英留在自己军中的人也是不少,这些人可也不是省油的灯。
你说你马士英与复社之间的斗争关老子鸟事?都折腾到我的军营之中了,还是两头都不能怠慢,这事情真是难办啊。
“大人,太子太傅陈洪范求见。”
正在心烦的高杰也奇怪,这家伙的使团经过,他来拜见自己做什么?而且还是晚上来,这家伙搞什么?请进来陈洪范,两人虚与委蛇一番,陈洪范才说到:“老弟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几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看陈洪范这意思,高杰挥挥手,四周的人全部退下了:“陈大人有话就说,你现在是高升了,这眼光自然是比我远的。”
“呵呵,其实也没有什么,只是有一场天大的富贵要送给老哥,就看你想不想要了。”
“噢,有这样的好事?”
“当然,老哥你看。这朝廷之上现在一派的乌烟瘴气,老哥你这日子也不好过吧。其实想好过,也简单的很。”
高杰敬了一杯酒:“还请陈大人给指条明路。”
“高老哥,你现在手握兵权,是一方大员。凭你手中的兵力,想做什么不行?何必受这份鸟气?”
高杰只有苦笑,自立?凭什么?就凭手上这点兵,那是找死。陈洪范却继续说到:“观天下大势,大明气数快到头了,老哥你不替自己打算打算?”
“陈大人,有什么话你就直说。”
听高杰的语气冷了下来,陈洪范也知道该动点真格的了:“高总兵,其实回来的路上,我已经在刘良佐总兵那里走了一趟。刘总兵已经答应与我同进退了,不知道高总兵愿意不愿意?”
“你的意思是?”
“不错,就是归顺大清。你看看现在的朝廷,还有什么可以为之效忠的地方,大清摄政王天纵之才,他日必然一统天下,到那时,你我兄弟就是开国重臣,这荣华富贵还跑的了吗?”
高杰沉默了很久,有问到:“我凭什么相信你?这满清的事情你能做的了主?”
“呵呵,高总兵多虑了。兄弟既然来,自然有摄政王的命令,其他的你就别担心了。”
“原来如此。”高杰点点头说到:“那你是想要这河南之地了?也有的商量。”见高杰口气有松动,陈洪范也是大喜。只是高杰接下来却是起身抚刀,大喝到:“想要这河南之地也可以,便拿北京城来换吧。”
见高杰瞪着自己,一副动手杀人的样子。陈洪范腿都软了,忽然开始发抖,打起了摆子。手中的酒杯‘哐啷’一声掉在地上。口中断断续续说到:“旧病复发,总兵大人失礼了。”
一边说一边打着摆子走了,高杰知道这家伙在装。只是他现在还是大明的太子太傅,这惩罚他的事情还由不得自己。大明的文武之间的差距很大的,也朗声说到:“来人,太傅大人病发,送大人去最好的郎中那里。”
对于这王八蛋,高杰是十分的鄙视。自己即便割据一方,即便曾经是败军之将,即便现在夹在朝廷两派中难以做人。可自己却做不出这种出卖祖宗的事情,投降满清?有什么好的,且不说这满清能不能得天下还是两说,就是要剃发易服,这根本就不能接受。吴三桂对满清的功劳够大了吧,平西王啊,这么高的爵位,可还不是一样剃了头,留了个猪尾巴在脑袋后面。身体发肤授之父母,岂能做此等事情?
“大人,太傅大人刚回去就带人跑了,要不要追?”
高杰一听:“不必了,这大半夜的追什么追?他又没有在我营中杀伤人,为什么追?由他去吧。”虽然自己处置不了这个家伙,但是有人能处置。高杰屏退了左右,也开始给老上司马士英写起了密信,这事情定然要告诉上面的。
“老爷小心。”高杰军营外面,陈洪范带着几个从人摸黑跑路,跑的叫个快啊,连马匹都没有去取,现在又摔了个狗吃屎。被下人扶起来后,陈洪范问到:“他们有没有追来?”
“没有人来追。”
哼,高杰,总算你还识点相。早知道你没胆子对我怎么样,我就不跑的这么狼狈了,啊,痛…………娘的腰都快摔断了…………只是这差事不好办啊,这几个总兵都是油盐不进的家伙,不见兔子是不会撒鹰的,还要徐徐图之啊。
在陈洪范这里假装中风的时候,福建的郑宏逵是真的快要中风了。刚刚得到消息,他的又一支船队覆没了。郑宏逵简直不相信,二十艘船,四千多人就这么没了?这段时间这样的坏消息连连,真是噩梦一般。
“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据说是刘香的人,不知道从那里弄来的人员船只。少爷那边也是损失惨重,连带着和少爷一起走贸易的吉王的船队也遭了池鱼之殃。”
吉王,怎么又有吉王的事情,这小屁孩就不能消停点。郑森也是,做海贸还带上朱慈煃,这下看你怎么收场。想借助朝廷的力量,你还是太嫩了,朝廷会安好心?要是让你执掌了郑家,怕是不用多久,郑家就要衰败了。
“刘香的人有这么大的本事?”
“老爷,幸存的人说了。这带头的是骆世强,以前刘香手下的干将。现在带的船只火力极为凶猛,炮弹和下雨一样。其战法和红毛人有点相似,我怀疑这家伙是投靠了红毛人和我们为难。”
红毛荷兰人?这些家伙当年被自家大哥郑芝龙在料罗湾一战打了个惨败,这才几年,就又忘记了疼痛?一直偷偷摸摸的和郑家做对,图谋台湾。现在正是郑家的多事之秋,他们又插上这一手,可恨啊。
“好了,这个事情你亲自去防范,和红毛人谈谈,这些无耻的家伙。我那好侄儿最近有什么动作?”
“大少爷现在还是在四处拉拢人,老爷,您和大少爷之间,怕是难以善了了。”
郑宏逵瞪了他一眼,这事情谁都知道,可你别说出来啊。家门之争,怕是要弄的兵戎相见了,真是奈何:“章奕那边呢?”
“他现在借助郑采的力量,有招募了一批人,说是什么朝廷编练新军,驱除北虏。”
狗屁,北方不管是李自成还是女真人,离福建十万八千里,你跑到这里来编练新军?这不是给老子上眼药吗?看来让你过的太舒坦了,你都忘记这福建是谁的地方了:“现在编了多少人?”
“接近两千人了。”
“派点人混进去,让他的计划成一场空。不是说森儿那边想对吉王的造船厂下手嘛?现在有什么消息?”
“老爷,吉王的福州造船厂现在根本就造不出船来。只是看着规模大,我觉得吧,现在吉王手上的四十来条船,那都是马士英的力量,您放心,他和章奕连不到一起去。”
郑宏逵很奇怪:“怎么回事?”
“老爷,您看起来这吉王的一些人马和章奕一样是朝廷方面的人。可章奕是皇帝的人,而吉王那边的那批人却是马士英的人,两拨人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皇帝借口章奕一个福建总兵把手伸进福建,马士英何尝不是一样,借口一个吉王将手伸进福建,要不然就凭吉王那娃娃,那里弄得来那么多船只队伍?”
朝廷这些乱七八糟的关系,郑宏逵不想管,他只要确定,这两拨人不是一起的就好。现在不掌握郑家,一切都是白扯,郑家的力量虽然不小,可分裂的情况下,那就整个乱了。
“好了,就按计划走吧。郑采这小子,先收拾收拾他的气焰,让他知道,郑家的事情,还轮不到他做主。”
“是。”
五十六章 朝堂如市
陈洪范回到南京之后,见了弘光皇帝,大谈满清人如何如何友好,打算接受和谈,和平相处。而后向皇帝有检举揭发了高杰、刘泽清等人和满清人暗通款区,自己出使满清之时无意发现了这些事情。他陈洪范赤胆忠心,一定要向皇上禀明这些罪恶的勾当。总的来说就是,这天下就他陈洪范一人效忠皇帝,其他人都是乱臣贼子。
皇帝也没管太多,只是说了一句:“明日朝议。”为啥,这几天下面人刚给他张罗来一批秀女,其中有很合他心意的,现在他心中皆是美人,至于这陈洪范说什么,他都没有听进去,因为他听到这满清有意和平就足够了。
第二日大朝之上,陈洪范自然不能那么放肆的说话。只是走了个官面文章,说满清有意和平。只是他刚说完,左督御史茅元仪立即出来唱反调了:“既然女真希望和平,为何不还我神京之地?”
奶奶的,你这家伙,谁不知道你这刚刚升迁上来的御史是马士英的人,不是马士英,你不过就是一个幕僚的材料,居然当朝责问于我,你也配?不过这家伙是马士英门下的鹰犬,他出头,难到是这马士英对我不顺眼?这可是个问题。
“如此大事,岂能一蹴而就?茅大人当京畿之地是什么?小儿手中的糖葫芦吗?说拿就拿?”
“太傅大人似乎忘记了你出使的目的,不就是要拿回京畿吗?难道你没有和女真人谈这个事情?”
“当然有谈,只是还没有具体结果而已。一切以上命,皇上现在更需要的是借助胡虏的力量去平定贼寇,至于京畿,下一步在说也不迟。”
“哼,胡扯,京畿乃我大明之首都,失陷人手,皇上面上无光。君辱臣死,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能耽误?帝都还在女真蛮夷之手,还借什么虏,平什么寇。”
此时吏部右侍郎吕大器却出头了:“茅御史此言差异,借虏平寇乃是朝廷的定议,你这是说皇上昏聩吗?”
吕大器一出头,形势立即转变了,他是钱谦益手下第一走狗,也是复社中人对抗马士英的急先锋。这一下就变成了复社与马士英的对抗,至于陈洪范,倒是被晾到一边去了。马士英对于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也是头大,反正不管自己做什么决策,不管是对是错,对朝廷对百姓有好处还是有坏处,这一干复社中人都会反对。哼,你们别太猖狂了,真以为老夫的刀不敢杀人么?
“胡扯,本官何时说过皇上昏聩?是你们这些小子歪曲皇上的意思,皇上‘借虏平寇’之说,是借用唐朝平乱,其时不但任用郭子仪、李光弼这类名将,也借用李克用的沙陀兵,招降朱温之流的叛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不是你们说的什么用女真人去消灭闯贼,女真人与我大明是世仇,怎么会帮我们打仗?都是妄想。在看你们都在做什么?不得任用旧官,我大明各地官员即便失职,没有抵抗住反贼与女真人,可也没有叛国,却被你们侮蔑成叛国,你们这是挖朝廷的根基。”
看着茅元仪如疯狗一样开始咬复社一干势力,马士英眼中却露出几分赞许的目光。自己提拔他到这个位置上干什么?不就是让他成为自己的疯狗,去咬人的嘛,现在这朝堂之上,虽然失仪,可却有很好的效果。
“无知狂妄之辈,你妄自猜测皇上之意,是何居心?”
“据新浦测之流,你歪曲圣上旨意,更安的是什么心?”
看着这两人如斗鸡一样,大有拔拳头单挑的架势,马士英出来收拾场面了:“放肆,当庭失仪,触犯龙颜,你们严重可还有皇上的存在?”震住场面之后,马士英又眯着眼睛,很随意的问了一句:“太傅大人,左大人何在?”
这一句话立即打击中陈洪范的要害了,整个使团的高官,就回来了他一个,其他人都被多尔衮扣押了。问陈洪范的同时,马士英也将话题拉回到对满清的出使上,而不是什么国策之争。这国策皇帝已经定下了,别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左大人已经去联络山东一代的义军了,故此没有回朝。”还算陈洪范有准备,左懋第的任务就是这个,倒也说的过去。
“很好,左大人果然忠于职守。那马绍愉呢?祖泽傅呢?他们都干什么去了?难道也去联系山东义军了?”不带陈洪范说话,马士英又说到:“陈大人好手段,能送一场泼天的富贵给高总兵,也送我等一场如何?”
这话一出,别人还不大明白,陈洪范的心一下就跌入地狱了,这老东西知道了,自己麻烦了。现在这情况之下,却也只有强打精神:“尚书大人此话何意?”
“整个使团官员就你一人回来,你真当这朝无人,尽可由你欺瞒?你和女真人到底有什么勾结?”
钱谦益却有出现了:“马大人此言差矣,即便陈大人御下无方,可你也不能怀疑他对皇上的忠心,若他有问题,会站在这里吗?应该问左懋第等人之罪才是,陈大人何罪之有?”
两边的大佬一出头,下面的小弟们也纷纷出马,朝堂之上顿时吵成一团。朱由崧打了个哈欠,一甩手走人了。他也知道,这样的争吵多了,没几个月吵不出个什么借口来,让他们吵去吧。皇帝一走人,他们还吵个什么劲头,随着太监一声退朝,所有人也走了,继续去各自谋划,来日大朝继续…………
马士英回到家中,却有人来禀报:“老爷,姚康求见,这个人您应该见一见。”
随着马士英的地位,拜访他的人多的要死,他那里见的过来。负责遴选接见什么人也是有专人负责的:“是什么人?”
“此人是真正的东林中人,曾在史可法府中任幕僚。当初拥立之时,他曾为史可法献策,当立即立潞藩,而断福藩之念。若当初史可法听他的,现在的情况恐怕是另一回事了。”
马士(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