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部分阅读
激励了大家的勇气,大人一介书生都不怕,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人还能当软蛋吗?他们都是跟随史可法的旧人了,虽然不是士兵,可忠诚之心还是有些的,顿时史可法带着一支大杂烩就去支援刘肇基。
刘肇基正红着眼睛指挥着一队队士兵填补缺口,幸好现在是黑夜,城墙坍塌的缺口也不是很大,还能堵住。但是满清人的炮声一直没有停息过,估计用不了一会,这缺口会越来越多,满清兵力雄厚,自己也只能是拖得一时是一时了。
眼角一瞥,他忽然看见史可法提着一把宝剑,带领一队花里胡哨的民壮赶了过来。可是把他吓的肝胆俱裂,冲上去一把抓住史可法,将他拉到一边:“哎呀,阁部,啊……不,我的祖宗也,您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啊。”
“刘总兵,扬州城危在旦夕,本官岂可无视?便剩本官一人,也要守住扬州城。”
见史可法说的大义凌然,刘肇基鼻子都歪了,大哥啊,这是战场,不是你的书房,要是说大话能退敌,那就好了。这里刀剑无眼,箭矢火炮乱飞的:“阁部,您就在这里调度众军,这厮杀的事情,有我足矣。”
一场厮杀直到天明,扬州城城墙已经是多处坍塌,刘肇基已经是精疲力尽,再无士兵可调。又一次接到告急的消息,见史可法又打算上阵杀敌,刘肇基一把拔下自己的头盔:“阁部,且请宽坐,调度众军,军中岂可无帅,末将这就去杀退来敌。”
带领最后一支亲兵,刘肇基也是无奈,现在那里还有军队可调用?不过他还没死呢,还轮不到史可法一个文人上战场。看着跟在身边的亲卫们,刘肇基却是哈哈大笑,又一次重复到:“公等若欲富贵,请各自便。”
数百亲卫,没有人离开,只是齐声呼喝:“愿随大人杀敌。”
“愿随大人杀敌。”
“愿随大人杀敌。”
刘肇基一边笑一边留下了眼泪:“好,随我杀敌。”
杀敌,也是赴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有这些对自己忠贞不二的汉子随自己上路,倒也不寂寞。
一百三十章 孤军
长江之上,朱慈煃接到一份份的情报,他是不断的派出探马报告消息。扬州城破了,不过一天时间,扬州城就陷落了,知府任育民、总兵刘肇基战死,江北督师史可法被俘。
随后多铎在谕南京文武官员人等一文中说‘昨大军至维扬,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晓谕,迟延数日,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是岂予之本怀,盖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
“唉,二十三日夜间开始攻城,二十四日便完事。一个扬州城啊,一天就陷落了,史可法真是有名无实的庸才。”
听到刘国轩的感慨,朱慈煃却替他坐起了辩护:“史可法军事才能确实等于零,可他为官清廉,堂堂一个江北督师,阁部重臣,却是家无浮财,又是清正廉明,这在大明的官场上,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也值得一声夸奖。更何况,他还算有气节,你看着,他是不会投降满清人的。”
“都被俘了,还不投降?那他为什么不自刎殉国,做样子吧,我不信。”
萧无在一边插话了:“他的事情无关紧要,不过殿下下面的举措可是要给多铎一个响亮的耳光喽。”
刘国轩也被带过了话题:“是啊,多铎屠杀扬州百姓,就是想杀鸡儆猴,让江南各地不敢抗拒,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想的倒是好,怎么着也不能让他得逞啊。”
“好了,不说了,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说起这句话,朱慈煃的眼睛直接望向了秦俊,未来这十日,便看秦俊的了。在得到一阵齐声应是的结果之后,朱慈煃一声令下:“全军开拔,二十五日天明之前,各部就位。扬州百姓的命就掌握在你们手中了。”
多铎正在清点士兵们上缴上来的好东西,看着眼前的史可法,他是不顺眼,这家伙对着自己不下跪,也不说话,就是一心求死,这样的人他见多了:“你不怕死?”
“唯死而已,求之不得。”
“哼,顽固不化,带下去,让人好好‘招待’,看他能抗多久。”
此时一个幕僚快步进入:“大将军,长江之上出现大量明军,一支明军从运河上岸,已经杀入南京。”
多铎也是恼怒:“一帮废物,斥候呢?都去快活了吗?大军都不要了?快去集结人马,敌人来了才发现,是不是打到本帅帅帐之前他们才会知道?哼,敌人有多少?”
“图赖已经召集人马了,只是士兵们一时难以聚齐。”
“都是蠢货,去掉绿营的兵马,让平西王先去阻拦住敌人。”多铎心中也是庆幸,幸好自己留了一些人马,要不然这彻夜突击而来的敌人,想想还真危险。自己的士兵们不少现在都在扬州城中快活呢,这要是摸清自己的位置,一下杀进来…………
多铎急忙督促士兵们准备迎战,他在帅帐之中也是心惊肉跳,深恐有人来报,自己大营外发现敌人。幸好这个消息一直到天大亮也没有传来,而是传来,平西王率领绿营已经在塔山和敌人打了起来,敌人不多,似乎只有五、六千人,可是战力却非常凶悍,还带了红衣大炮,平西王第一阵失利。
多铎眉头也皱了起来,不对劲,不过五、六千人,自己十多万大军呢,这些人要是偷袭,那没有得逞应该退走啊。要说跑不掉那更是胡扯,既然吴三桂第一阵失利,敌人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退到水面上去。
在看塔山,扬州城西北的一个小山包,叫塔山不如叫塔丘。完全没有险峻可守,这些人想做什么?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断的坏消息却传来。后营遭受突袭,军粮被烧了一些,所幸贼人并未得逞,被及时击退,已经与塔山之敌会合。
他们的目标是军粮?不好:“来人。传令鄂硕,严防扬州城内粮…………”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人进来禀报:“大事不好,大将军,扬州城中七处官仓着火,火势凶猛,难以扑灭。”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扬州城中的粮食被烧了,就是抢救也救不出多少了。大量的军粮还在城外大营呢,距离塔山,那可是不远啊。这些人是冲着自己的军粮来的?既然如此,必然有后手,江面上到底来了多少人?
“传令汉岱,率领舟师截击江上来敌。尚善留守,确保大营万无一失,令鄂硕聚拢扬州城内士卒,准备迎战江上来敌。其余众人,随本帅击破塔山之敌,真是不知死活的东西。”
多铎子入关以来,打了一路恶仗,除了在潼关吃了点亏,其他地方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了,自然有他的傲气,现在这数千敌人却敢捻他的虎须,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过五、六千人,吴三桂也是不成了,枉他号称骁勇。
还没等他到塔山呢,接连传来消息。汉岱的三百余战舰几乎被对方全部全歼。对方有十数条大战舰,装备齐全,更有红衣大炮助阵,汉岱完全不是对手,交战不一刻就被打的丢盔弃甲,几乎全军覆没。
多铎叹了口气,这水军还需要训练啊。自己手下的水军基本都是明军投降的人,满清八旗勇士们的水性…………不提也罢。这也成麻烦事情了,这支敌人还真成问题了。
塔山之上,秦俊独臂挥舞着宝剑,对着部下狂吼:“让炮兵给老子打,他娘的,看准了吴三桂的旗帜,给老子往死里打。”
“将军,还是节省点炮弹吧,再说吴三桂知道我们有红衣大炮,这距离,我们打不上。他以前可是您的上司也,您就这么恨他。”
“滚,昔日跟着他打鞑子,老子敬重他是条汉子,把命都卖给他;现在呢?这狗日的鞑子的平西王,不再是大明的辽东总兵了,当初也是老子瞎眼了,怎么当他是英雄。你们给老子看真了,一会给老子往死里轰这狗日的。”
“将军,您快歇一会吧。别这么动气的,一会有的您吼的。”
秦俊也消停了下来,看着这些士兵,这些人都知道自己是来送死的,可愣是没有一个人退缩的。让秦俊异常的骄傲,这就是老子的兵,王爷啊,您可快这点,别让兄弟们白死了。
一百三十一章 移民开始
扬州城中,鄂硕一边派人收拢士兵,一边看着大败而回的汉岱,问起了来敌的情况。也真是大意了,敌人来的这么快,让他们都快反应不过来了。尤其是汉岱,这败的也太快了吧,这才多大的功夫?三百舟师就完蛋了。
面对鄂硕的询问,汉岱那里好意思告诉他那些船只上的士兵大部分都投降了,敌人也确实强大,几艘大舰上的红衣大炮就不是他们能抗衡的。就他这刚刚俘获的三百舟师能顶上什么用处?也是这一路都太顺利了,没有想到忽然出现个横的,再说对于水战,他汉岱也是外行,焉有不败之理?
汉岱这里支支吾吾的,鄂硕也不好多问,也就作罢。会同汉岱赶紧去收拢散落各地正在快活的士兵们,敌人已经上岸了,很多士兵们还在女人肚皮上忙活呢,这不是等着被收拾嘛。外围警戒的那点军队,杀杀逃跑的老百姓还行,对上大军,那是白给。
大帅那边来了命令了,要自己赶紧收拢部队,顶住敌人的进攻,直到他剿灭了塔山的敌人在来与自己会合。可自己这里也难啊。士兵是不少,可编制混乱,散落四方。水师失败,敌人顺势就杀了进来,面对红衣大炮,自己还真没有办法。己方的大炮都在大帅那里呢,自己拿什么对抗红衣大炮啊?
不在理会汉岱,鄂硕正忙着到处派人收拢士兵,一名传令兵跑来:“敌人已经占据码头,正在上岸。”
“来了多少人马?”
“还在探查,不大清楚。”
“在探。”
对方是谁的人马?现在鄂硕还糊涂着呢,只知道打着明军的旗号。可这是明军的那一军?那支水师?却完全没有这些消息。目下最大的事情就是收拢这些士兵,鄂硕也是将斥候们很到骨头里了,这敌人都摸到门口了,这些斥候都没有发现,要是早点发现了,自己会这么被动吗?
不说鄂硕这里如坐针毡,长江之上,朱慈煃心中也很紧张,这次的行动可算是一个冒险。不但要承担巨大的军事压力,也要暴露自己的一部分实力。可回头想想那几十万的扬州百姓,朱慈煃却觉得很值得,人命无价啊。
萧无走进来禀报了起来:“殿下,刘国轩将军已经带领士兵开始登陆了,前锋部队已经开始清剿附近的满清军人了。”
“传令刘国轩,扬州城内,不要一个俘虏。移民这边,你亲自盯着点,莫要混入满清人的奸细。”
“请殿下放心,这次的事情可算功德无量,所有人都会支持您的。”
朱慈煃一阵无语,自己麾下自然会支持自己,可南京朝廷那边,宁愿这些人被满清人杀害也不愿给自己的可是大有人在。就一江之隔的京口(镇江市)接应地,要不是因为马士英的强硬,那是根本建立不起来的。沿途的接应点莫不如此,平湖、余姚、台州等地的接应点,全由马士英出面才弄好。
这次事件几乎成了朱慈煃和南京朝廷翻脸的序幕,幸好这个时候马士英站在了他这一边,要不然移扬州之民,那根本就不可能。就算自己的船只足够,可沿路要是没有接应,这几十万人规模的移民那是没可能的。
“你在派人交代陈永华,后面的安置工作也要做好。不要让这些劫后余生的人却死在设施不齐的台湾,那就不好了。”
“殿下放心,您已经三令五申了,还会有谁不尽心。”
朱慈煃摇摇头:“奈天,你说这次移民我所展现的实力是否会震慑的满清人不敢渡江?”
萧无也知道朱慈煃的矛盾心理。既希望满清人渡江又不希望满清人渡江,满清大军一旦渡江,南京朝廷必然是土崩瓦解,朱慈煃也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了。随着满清大军的推进,很多人也该露出他的本来面目了,有了这个理由,就可以顺利的清理这些蛀虫了;可满清军渡江之后,江南的局势定然崩溃,他们在财力上也定然会遭受相当的打击,百姓也会受苦,不想发生的事情也会发生很多,不怪人为难啊,这一大摊子的事情实在是麻烦。
“殿下您不必担心,即便我们在扬州让满清人吃个闷亏,可这无关大局。满清人依然会渡江,他们的目标是一统天下,而不是划江而治。满清人自己也清楚,就水军而言,他们是完全不能和大明相比的,所以说,即便殿下您表现出水军实力强大,却也不会妨碍满清过江统一天下的决心,亦不会影响他们的战略。”
朱慈煃面无表情的挥挥手,萧无也就不多说了,他要忙活的事情很多,大量的工作等着他去做呢。
塔山之上,看着云集而来的满清大军,秦俊却笑了,笑的异常的灿烂。这样一来,清军都到了自己这里,扬州城内的那点清军根本不是王爷的对手,扬州城的百姓终于有救了。
拍了拍一个普通战士的肩膀:“怕死吗?”
“不怕。”回答的声音响亮而干脆。
“狗崽子,回答的倒是快。”秦俊笑骂了一声:“我们是回不去了,来之前老子也讲清楚了,不想死的就别来,到了这个时刻,谁要是孬种,别怪老子的刀无情。”
“将军您就放心吧,都是带把的爷们,谁也不会给祖宗丢脸。咱们都清楚是来干什么的,咱们是死了,可百姓就有救了,几十万百姓呢,这功绩,就是到了阎王殿上,兄弟们也吃不了亏,哈哈。”
“就是,下面那么多王八蛋,够我们杀的,反正我是够本了,杀一个多一个,不会亏本了。”
听着士兵们的声音,秦俊心中很不是滋味。当初明知道这是来送死,可真到了这个时候,心中却是五味杂陈,都是朝夕相处的兄弟啊,不少人还有妻儿老小的,希望这些人以后过的好。
“将军,敌人有动静了。”
收回思绪的秦俊一看,随着一阵阵的战鼓声音,满清人开始了调动,新的进攻就要发起了。秦俊知道,这必然是疯狂的进攻,大吼了起来:“击鼓戒备,弓箭手准备,告诉火炮手和火统手,不要吝惜弹药。”
转头看着士兵们他哈哈大笑了起来:“小崽子们,口渴了吗?敌人来了,给咱们送喝的来了,哈哈…………”
--分割线
实在对不起,遇上倒霉事了,这段时间更新不稳定,大家请原谅。
一百三十二章 为祖国流血
扬州城中现在是乱成了一锅粥,小股的满清军到处找大部队集结,一伙伙明军也撒向了扬州城内的要地。百姓的哭喊,时不时的厮杀,扬州真真是一个大杂烩了。
“队长,你不能这样,会耽误军令的,咱们谁都吃罪不起。”
一个圆脸的军官,小眼睛里放出的却是吃人的光芒:“放屁,怎么会耽误,我不是正在执行命令?王爷可是说了,不留俘虏。”
虽然对于屋子中的三名满清兵充满忿恨,但是这名心腹还是提醒自己的队长军令要紧。他们是直奔府衙的队伍之一,那里必然有大鱼,要是为这几个小虾米而跑了大鱼,那实在是划不来了。可他也知道队长的脾气,根本不可能不管这一户人家。
这好好的一家人,现在爷爷的尸体就在院子里,眼睛挣得大大的,望着天空,好像在质问老天爷为什么他们家要遭受这无妄之灾一般;孙子的哭声正响亮,或许这一岁多的孩子还不知道死亡的恐怖吧;院子中的大树上吊着一个满身是血的汉子,也不知是死是活。而三名满清士兵,一个在数着打劫来的战利品,正是眉花眼笑;另外两人正忙活着在妇人身上活动,光天化日之下也是一点禁忌都没有。
“杀。”看到队长一马当先的冲了进去,所有人都跟着冲了进去,一路行来,他们的行军速度可谓其慢无比。为什么?就是不断的遭遇类似的事情,不断的厮杀巷战。虽然满清军中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准备,可也凶悍的紧,浪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
这战斗没有悬念,只是战斗结束之后。队长周雄却没有一丝成就感。被救下来的男子没有一丝感恩之情,女子更是脸如死灰,好像这世界已经和她没有关系了。周雄只从这男子的眼中看到怀疑、忿恨等等,却没有一丝感激。好在这样的事情也见过了几次了,他倒也能约束住自己,不像第一次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那般恼怒,查点动手了。
“猴子,你说我们救了他,这些人为什么不感激我们?”
走在路上,张央听到队长的问话,也是无语,这个时候你关心敌情与环境,却想这个?太没谱了吧…………嘴上也只有回答:“队长,别想那么多了,还不是因为我们身上这身皮。”
周雄看了看自己的军衣:“这有什么关系吗?你小子见识多,别卖关子。”
“还不是因为朝廷无能,队长你想想,这些年朝廷除了加税加役,给过老百姓什么实惠?现在呢?连百姓都保护不了了,百姓怎么会看的起咱们这些穷当兵的?就算我们救了他们,可他们现在的遭遇是谁害的?还不是因为朝廷无能,我们在这些百姓眼中就是无能的朝廷的代表,他们会感激我们才怪。”
“娘的,原来是这样啊。这破衣服,老子早就不想穿了,丢人………………”话没说完,就被摁住了嘴巴。
“大哥莫要胡言,我们是吉王府的卫队,不是朝廷的士兵。虽然穿一样的衣服,可我们做的事情却完全不一样,你可不能犯糊涂,让军法处的人知道了,大家都倒霉。”
“行了,行了,我不说了还不成,娘的,真他娘的憋屈。弟兄们,都卖力点,杀光这帮狗娘养的。”
码头附近的移民工作已经开始了,朱慈煃在船上看着下面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人,只有叹气的份。乡土情节的力量实在太大了,这些哪怕有一丝的希望,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可留下来却只有死。所以不愿意也要愿意了,在刀枪的威胁之下,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屈从,不服的人下场可是很难看的。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搞什么思想工作了,就算这些人再不愿意,也要走。也幸好满清人开始屠城的消息已经传开,要不然局面恐怕比现在糟糕一百倍。百姓对大明是极端的不信任,自己这个王爷的旗号都不被认可,唯有采取最原始最暴力的手段了。
“殿下,江上风大,回仓吧。外面的事情您不必担心,一切顺利。”
朱慈煃摇摇头:“我只是看看这些人的面目而已,毕竟离家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萧无很惊讶,这会想这个,看来王爷是将这些人当成他的子民了。护短,这是朱慈煃的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殿下,在生存与死亡之间,谁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再说,他们有的选择吗?塔山那边传来消息了,满清军的主力过去了。”
朱慈煃叹了一口气,满清大军过去了,自己这里就能顺利一些。可秦俊的这五千人马,却是凶多吉少了,都是热血男儿,为了大义,牺牲了性命。谁都会选择生与死,可这些好男儿却将死留给了自己,将生留给了别人。
塔山,这一个小土丘上到处是血迹与尸体。多铎看着再一次退下来的部队,脸拉的比胯下的马还长,整整一天的进攻,没有十次也有八次,可对方依然如磐石一般横亘在他的面前。他纵横中原,什么样的仗没打过,可现在却被这区区五千人拉了面子,这脸色能好看了才怪。
他这一路势如破竹,数十万大军都未能延迟他的脚步,区区五千人而已,却给他上了一道大餐。他很怀疑,这到底是什么部队?火炮太多了,怕是他手上所有的火炮集中起来都没有人家的犀利。
“阿忽尔,你带你部攻上去,你们蒙古人一向悍勇,你不要丢了你们蒙古人的脸。”
多铎身边一条彪形大汉,将大辫子盘到脖子上,声音也是说不出的决绝:“大帅放心,拿不下这小山丘,我阿忽儿提头来见。”回头一声大喝:“蒙古的勇士们,你们的马刀生锈了吗?你们的弓弦腐烂了吗?千千万敌人在我们的马蹄下化为灰烬,眼前这么一个小土坡能栏的住蒙古勇士吗?随我冲。”
随着轰鸣的马蹄声,一支骑兵带着一往无回的气势冲向了塔山。塔山之上,秦俊看着下面又发起新的攻击,有条不紊的部署着兵力。这一整天,敌人的伤亡很大,他的伤亡也不小,可敌人人多,他这里却是死一个少一个,可他只有咬牙硬撑。
“何远,你去。”
何远一听眼珠子都红了,可没有办法,那支部队的伤亡少了?他是王牌,这个时候自然是他发挥作用的时候。他一营一千人马,现在是伤亡过半,这要放在以往的军队,早就崩溃了。可现在他却必须硬着头皮上了。
接到军令,他带着战士们进入防线,并没有多做什么动员,只是吼了起来:“兄弟们,满清人要我们剃发易服,要修改我们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你们能答应吗?”
“不能…………”
“不能…………”
“是的,我们不能。出发前,王爷告诉大家,让我们为祖国流血。祖国、祖国,祖宗之国,为祖先而死,为祖国流血,我无怨无悔。”
“无怨无悔…………”
“无怨无悔………………”
听着前方战士们山呼海啸的声音,秦俊这条铁汉不禁也红了眼睛,是啊、祖先们啊,你们看看吧,你们的子孙没有丢失炎黄的威风,我们会用我们的血肉与生命来维护;祖先们啊,我们很快就来与你们相聚了,我们还是对得起你们的。
一百三十三章 惨烈
看着急速而来的骑兵,秦俊紧抓着佩剑的手是青筋暴显。这塔山虽然叫山,可就是个小土丘,根本不能成为阻挡骑兵的仪仗。可没有办法,为了达到阻拦清军,解救扬州百姓的任务,却只能在这里布防。这不过一天,就伤亡了两千人了,这样的伤亡率要是放在别的军队,那是足以让之崩溃的,在秦俊的队伍中,却也只是伤亡不小而已,因为这是他的骄傲。
“开炮。”一声霹雷般的大喊,炮兵们将早就等的不耐烦的炮弹发射。
对于骑兵的冲锋,现在他们也有一套不错的应对方式。先是炮弹的洗礼,这家伙一发下去,至少十几个骑兵连人带马都要消失,敌人太多太密集了,简直就是靶子,闭着眼睛也打不空。经受了炮弹的洗礼之后,明军的火统和弩箭就登场了。相比较而言,清军还是比较畏惧弩箭,火统反而倒不值得他们去畏惧。
为什么会这样,也是因为清军还没有什么健康意识。目前朱慈煃的军队中还装备的老式火统,即便改良,杀伤力依然有限,可这火统厉害在那里?他厉害在仗打完之后。为什么战后才会有效果?因为火统发射的铅子或许现在只能打伤人,敌人很多不会立即死亡,而后面伤口带来的感染与伤风,这才是真正的杀手,大量的清军没有死在战争之上,却死在伤兵营中。
炮弹、火统、弓弩虽然带给了敌人巨大的伤亡,可这支蒙古骑兵却势不可挡的冲了过来。骑兵的速度太快了,火统手与弓弩手基本上只有两次发射机会就必须退后,由刀盾手与长枪手组成密集军阵来拦截敌人了。
防线上紧急扎的木栏已经在前面的战斗中损坏的七七八八,战士们甚至没有时间去修复这些木栏,现在只有用血肉之躯来抵挡敌人的冲锋了。
近了,更近了。战士们甚至可以看清敌人骑兵脸上泛起的狰狞嗜血的表情,可以看到对方马刀的寒光。随着千军万马的冲锋,大地似乎都在震动,如闷雷般的马蹄声甚至掩盖了震天的喊杀声。在这样的情况,好比是人与大自然相抗衡,未战气势先怯几分。
幸好这个时候明军的士兵却没有多少慌张的,因为慌张的人以及不成熟的战士都死去了。一整天的厮杀中,剩余下来的基本都是神志如钢铁的好汉。
刷拉啦一阵响动,明军阵列之前出现一道长矛阵,密集如林。他们是对抗敌人骑兵冲锋的主力,他们的长矛不但刺人,更刺马。就算马匹在顽强,被刺多了血窟窿也只有等死的份。
“前排稳住,弩手抛射、火统手自由射击。”何远高喊着指挥战斗,他头上也见汉了。这支骑兵异常的顽强,以往对付的骑兵在大炮的洗礼之下,气势上总要弱几分,阵形散乱。而这个对手却不一样,这些骑手对于同伴的死亡一点在不在乎,只是策马冲锋,似乎砍下敌人的头是他们唯一存在的理由。
这不是清军八旗精锐就是蒙古骑兵,何远叫过一名亲兵,让他给秦俊送信,这会他的胃口一下变好了。
骑兵洪流不可抵挡的冲入了明军的队列,虽然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无数骑兵连人带马被刺成了筛子,可成功的在明军防线上撕开了几个口子,并且在不断的扩大。阿忽尔看到前方战况有利,心中也高兴了,在他的意识中,只要他麾下的骑兵冲进了敌人步兵的队列,那离敌人崩溃就不远了。
“中军挺进,全军突击,给我杀光这些顽抗的汉人。”
随着阿忽尔的大旗前进,更多的骑兵奔向了明军。丘顶上秦俊刚听完何远亲卫的禀报,还没答复就看到敌人的将旗也开始了冲锋。这小子玩命啊,我还正愁你不来呢:“你去告诉何远,二营马上支援,归他调度。”一转头:“来人,告诉秦思奕,所有火炮给我瞄准了敌人旗帜打,要是打不掉敌人将旗,老子砍了他的脑袋。”
此时前线何远也有些吃不住了,敌人太多了,仿佛无穷无尽一般,自己的防线已经被撕开了三道口子,大量的骑兵在突破阵列,一旦被凿穿,自己这里就完蛋了。可身边的人都派去堵口子,一点预备兵力都没有了。现在他身边除了十个亲兵兼传令兵外,连根毛都没有了。
前方的战线是犬牙交错,一个蒙古骑兵挥刀砍断了两支长矛,可他的战马依然被几支长矛洞穿。发出嘶鸣倒下了,这名骑兵也算马术纯熟,慌忙间跳开了,没有被马压住腿。可他正准备挺起弯刀砍人的时候,眼角发现一群马蜂一般的黑影向他扑来,不及他反应,已经被火统打中面门,死了个难看。
一位明军士兵看准了机会,长矛一个突刺,将一个飞奔而来蒙古骑兵直接刺穿。双臂用力,将挂着尸体的长枪举了起来,鼓舞的嚎叫才响起一半。却被另一个飞奔而来的骑兵一刀切掉了头颅,无头的身躯重重的砸在了地上。
凡此种种,看的何远是无奈而愤怒。他慢慢的将头盔戴上,抽出自己的长剑,像抚摸情人一般轻抚剑身:“老活计,我要去死了,随我一起去吧。”
他的声音并不是很低,身边的亲卫们都听到了,若是在平时,他们必然出言阻止。主将岂可轻易范险那不过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军法‘主将死,护卫皆斩。’可现在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出生,只是紧紧的抓着武器,心中默默的告诉主将,只有自己死了,敌人才能伤害到您。
何远迈步冲向了前线,没有几步的功夫,他的亲卫们就冲到了他的身边,将他护卫在其中。这个时候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战况,勇者未必生,但懦弱者必死。
“杀………………”随着何远亲自加入战斗,身边的明军们似乎都吃了兴奋剂一般,士气大震。
“清军的旗帜倒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带起了明军震天的狂呼,这是绝处逢生的希望,厮杀中更多了几分力气,居然奇迹般的将口子堵上了。可何远知道,敌人就算主将死了,要是自己没有援兵,也会被吃掉,敌人太多了。
随着嗵嗵一阵密集的火炮声,在距离前沿五十步的地方炸开了一道道黑色的烟花。隆隆战鼓之声与喊杀之声从后方传来,何远哈哈大笑,这是援兵到了,他的计划被采纳了。
“这群龟儿子,打这么近,不怕炸到老子吗?”嘀咕一句,何远长剑一摆,高喊了起来:“兄弟们,援兵到了,给我杀,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大旗被炸倒,前锋受到阻击,后面的骑兵被密集的火炮拦阻,满清人的冲锋出现一个断档。多铎在阵中看着前方的战况,叹了口气:“鸣金,收兵。”这是谁带的军队?明军之中还有如此将才,若为我我所用,那不是如虎添翼。
一百三十四章 理念
满清军又一次退了下去,幸存的战士们已经没有力气去欢呼了。太累了,喝两口水,枕着尸体睡觉。导致收拾战场的人都要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就会将一个活人当成尸体给处理了………………
“将军,天色晚了,清军应该不会在攻击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秦俊却只有摇头的份:“不行,这个时候更不能放松警惕,敌人兵力强出我们太多了。夜袭很有可能发生,你去安排,哨兵安排双倍,所有人睡觉也给老子睁着一只眼睛。”
正在叮嘱,何远胳臂上缠着纱布跑了进来,哈哈大笑:“将军,能不能发碗酒喝,今天实在是他娘的痛快。”
“行了,都知道你英雄了,好汉了。别显摆了,你还有心情喝酒?战士们情绪如何?”
何远大大咧咧的坐下:“将军放心,我的兵什么时候让您操心过?”
“放屁,什么你的兵。在让我听到这个语调,别怪我的鞭子不认人。军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我们的新军是为国家而生,为民族而战,不是你的私家军。记住了,这话我不想在说下一次。”
见秦俊脸色严峻,何远也收敛了,今天他是立功了,可军法在前,他可不敢恃宠而骄,秦俊可不是个好说话的:“标下知错,请将军赎罪。”
“这次就饶了你,你或许觉得我们在打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说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我们总归是要死的。可你不想想,我们的死能换来多少人的生?所以我们的牺牲是十分值得的,几十万百姓啊。或许他们不是我们的亲戚朋友,可他们与我们一样,是炎黄子孙,同源同种。若是又一天,你的妻儿到了他们的境界,你是否希望有一支象我们一样的军队来保护他们呢?”
一番话说的并不重,却让何远无言以对。是啊,谁人没有父母亲人?在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百姓们能倚靠谁?还不是朝廷、还不是军队。若军人们各个见死不救,朝廷上视若无睹,那这样的朝廷,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将军,我明白了。您放心,我姓何的也是一条汉子,虽然我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一句话,将军您指向那里,就是刀山火海,我老何也给您做先锋官。”
秦俊点了点头:“你们都坐下。”招呼一票军官坐下之后,秦俊开口了:“现在我不想和大家讨论什么战术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死,死也要顶住敌人。为了这个局面,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兄弟。诸位,你们也许觉得我们犯不上为这些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的百姓而死,有谁这样想?”
见大家都不说话,秦俊呵呵一笑:“别紧张,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回头想想,我们既然当了兵,就要有马革裹尸的准备,更不要说现在我们做的事情是何其伟大。我大明弱吗?不,我大明的军人没种吗?也不是。可为什么我们百万计的军队却在满清人面前土崩瓦解?”
顿了一顿,秦俊沉重的说到:“满清人强悍是事实,可他们人毕竟少,底子薄,与我大明是天渊之别。我们的败,是败在自己手中,军人与土匪无异、朝廷与骗子一般,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得到百姓的承认?没有百姓的支持,我们能做什么?你们说说,在没有加入军队之前,你们那个不是老百姓?没有百姓就没有一切。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用鲜血来唤醒沉睡在我们民族脊椎里的血性。”
挥舞着拳头,秦俊的中气越来越足:“王爷在讲武堂中说过,军队的职能是破坏,而军队的职责却是守护,矛盾而统一。正因为有军队在,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而正因为有百姓在,我们才有可能组建军队。当军队与百姓成为了仇人,那么军队的衰败也就不远了。不错,现在我们是要为素不相识的百姓牺牲了,可我们的牺牲并非没有价值。只要我们的牺牲能唤起我们民族中的血性,他日,当我们的亲人遇到危险,会有和我们一样的人来保护他(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刘肇基正红着眼睛指挥着一队队士兵填补缺口,幸好现在是黑夜,城墙坍塌的缺口也不是很大,还能堵住。但是满清人的炮声一直没有停息过,估计用不了一会,这缺口会越来越多,满清兵力雄厚,自己也只能是拖得一时是一时了。
眼角一瞥,他忽然看见史可法提着一把宝剑,带领一队花里胡哨的民壮赶了过来。可是把他吓的肝胆俱裂,冲上去一把抓住史可法,将他拉到一边:“哎呀,阁部,啊……不,我的祖宗也,您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啊。”
“刘总兵,扬州城危在旦夕,本官岂可无视?便剩本官一人,也要守住扬州城。”
见史可法说的大义凌然,刘肇基鼻子都歪了,大哥啊,这是战场,不是你的书房,要是说大话能退敌,那就好了。这里刀剑无眼,箭矢火炮乱飞的:“阁部,您就在这里调度众军,这厮杀的事情,有我足矣。”
一场厮杀直到天明,扬州城城墙已经是多处坍塌,刘肇基已经是精疲力尽,再无士兵可调。又一次接到告急的消息,见史可法又打算上阵杀敌,刘肇基一把拔下自己的头盔:“阁部,且请宽坐,调度众军,军中岂可无帅,末将这就去杀退来敌。”
带领最后一支亲兵,刘肇基也是无奈,现在那里还有军队可调用?不过他还没死呢,还轮不到史可法一个文人上战场。看着跟在身边的亲卫们,刘肇基却是哈哈大笑,又一次重复到:“公等若欲富贵,请各自便。”
数百亲卫,没有人离开,只是齐声呼喝:“愿随大人杀敌。”
“愿随大人杀敌。”
“愿随大人杀敌。”
刘肇基一边笑一边留下了眼泪:“好,随我杀敌。”
杀敌,也是赴死,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有这些对自己忠贞不二的汉子随自己上路,倒也不寂寞。
一百三十章 孤军
长江之上,朱慈煃接到一份份的情报,他是不断的派出探马报告消息。扬州城破了,不过一天时间,扬州城就陷落了,知府任育民、总兵刘肇基战死,江北督师史可法被俘。
随后多铎在谕南京文武官员人等一文中说‘昨大军至维扬,城内官员军民婴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晓谕,迟延数日,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是岂予之本怀,盖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
“唉,二十三日夜间开始攻城,二十四日便完事。一个扬州城啊,一天就陷落了,史可法真是有名无实的庸才。”
听到刘国轩的感慨,朱慈煃却替他坐起了辩护:“史可法军事才能确实等于零,可他为官清廉,堂堂一个江北督师,阁部重臣,却是家无浮财,又是清正廉明,这在大明的官场上,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也值得一声夸奖。更何况,他还算有气节,你看着,他是不会投降满清人的。”
“都被俘了,还不投降?那他为什么不自刎殉国,做样子吧,我不信。”
萧无在一边插话了:“他的事情无关紧要,不过殿下下面的举措可是要给多铎一个响亮的耳光喽。”
刘国轩也被带过了话题:“是啊,多铎屠杀扬州百姓,就是想杀鸡儆猴,让江南各地不敢抗拒,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他想的倒是好,怎么着也不能让他得逞啊。”
“好了,不说了,你们都准备好了吗?”说起这句话,朱慈煃的眼睛直接望向了秦俊,未来这十日,便看秦俊的了。在得到一阵齐声应是的结果之后,朱慈煃一声令下:“全军开拔,二十五日天明之前,各部就位。扬州百姓的命就掌握在你们手中了。”
多铎正在清点士兵们上缴上来的好东西,看着眼前的史可法,他是不顺眼,这家伙对着自己不下跪,也不说话,就是一心求死,这样的人他见多了:“你不怕死?”
“唯死而已,求之不得。”
“哼,顽固不化,带下去,让人好好‘招待’,看他能抗多久。”
此时一个幕僚快步进入:“大将军,长江之上出现大量明军,一支明军从运河上岸,已经杀入南京。”
多铎也是恼怒:“一帮废物,斥候呢?都去快活了吗?大军都不要了?快去集结人马,敌人来了才发现,是不是打到本帅帅帐之前他们才会知道?哼,敌人有多少?”
“图赖已经召集人马了,只是士兵们一时难以聚齐。”
“都是蠢货,去掉绿营的兵马,让平西王先去阻拦住敌人。”多铎心中也是庆幸,幸好自己留了一些人马,要不然这彻夜突击而来的敌人,想想还真危险。自己的士兵们不少现在都在扬州城中快活呢,这要是摸清自己的位置,一下杀进来…………
多铎急忙督促士兵们准备迎战,他在帅帐之中也是心惊肉跳,深恐有人来报,自己大营外发现敌人。幸好这个消息一直到天大亮也没有传来,而是传来,平西王率领绿营已经在塔山和敌人打了起来,敌人不多,似乎只有五、六千人,可是战力却非常凶悍,还带了红衣大炮,平西王第一阵失利。
多铎眉头也皱了起来,不对劲,不过五、六千人,自己十多万大军呢,这些人要是偷袭,那没有得逞应该退走啊。要说跑不掉那更是胡扯,既然吴三桂第一阵失利,敌人应该有足够的时间退到水面上去。
在看塔山,扬州城西北的一个小山包,叫塔山不如叫塔丘。完全没有险峻可守,这些人想做什么?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断的坏消息却传来。后营遭受突袭,军粮被烧了一些,所幸贼人并未得逞,被及时击退,已经与塔山之敌会合。
他们的目标是军粮?不好:“来人。传令鄂硕,严防扬州城内粮…………”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有人进来禀报:“大事不好,大将军,扬州城中七处官仓着火,火势凶猛,难以扑灭。”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扬州城中的粮食被烧了,就是抢救也救不出多少了。大量的军粮还在城外大营呢,距离塔山,那可是不远啊。这些人是冲着自己的军粮来的?既然如此,必然有后手,江面上到底来了多少人?
“传令汉岱,率领舟师截击江上来敌。尚善留守,确保大营万无一失,令鄂硕聚拢扬州城内士卒,准备迎战江上来敌。其余众人,随本帅击破塔山之敌,真是不知死活的东西。”
多铎子入关以来,打了一路恶仗,除了在潼关吃了点亏,其他地方可以说是百战百胜了,自然有他的傲气,现在这数千敌人却敢捻他的虎须,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过五、六千人,吴三桂也是不成了,枉他号称骁勇。
还没等他到塔山呢,接连传来消息。汉岱的三百余战舰几乎被对方全部全歼。对方有十数条大战舰,装备齐全,更有红衣大炮助阵,汉岱完全不是对手,交战不一刻就被打的丢盔弃甲,几乎全军覆没。
多铎叹了口气,这水军还需要训练啊。自己手下的水军基本都是明军投降的人,满清八旗勇士们的水性…………不提也罢。这也成麻烦事情了,这支敌人还真成问题了。
塔山之上,秦俊独臂挥舞着宝剑,对着部下狂吼:“让炮兵给老子打,他娘的,看准了吴三桂的旗帜,给老子往死里打。”
“将军,还是节省点炮弹吧,再说吴三桂知道我们有红衣大炮,这距离,我们打不上。他以前可是您的上司也,您就这么恨他。”
“滚,昔日跟着他打鞑子,老子敬重他是条汉子,把命都卖给他;现在呢?这狗日的鞑子的平西王,不再是大明的辽东总兵了,当初也是老子瞎眼了,怎么当他是英雄。你们给老子看真了,一会给老子往死里轰这狗日的。”
“将军,您快歇一会吧。别这么动气的,一会有的您吼的。”
秦俊也消停了下来,看着这些士兵,这些人都知道自己是来送死的,可愣是没有一个人退缩的。让秦俊异常的骄傲,这就是老子的兵,王爷啊,您可快这点,别让兄弟们白死了。
一百三十一章 移民开始
扬州城中,鄂硕一边派人收拢士兵,一边看着大败而回的汉岱,问起了来敌的情况。也真是大意了,敌人来的这么快,让他们都快反应不过来了。尤其是汉岱,这败的也太快了吧,这才多大的功夫?三百舟师就完蛋了。
面对鄂硕的询问,汉岱那里好意思告诉他那些船只上的士兵大部分都投降了,敌人也确实强大,几艘大舰上的红衣大炮就不是他们能抗衡的。就他这刚刚俘获的三百舟师能顶上什么用处?也是这一路都太顺利了,没有想到忽然出现个横的,再说对于水战,他汉岱也是外行,焉有不败之理?
汉岱这里支支吾吾的,鄂硕也不好多问,也就作罢。会同汉岱赶紧去收拢散落各地正在快活的士兵们,敌人已经上岸了,很多士兵们还在女人肚皮上忙活呢,这不是等着被收拾嘛。外围警戒的那点军队,杀杀逃跑的老百姓还行,对上大军,那是白给。
大帅那边来了命令了,要自己赶紧收拢部队,顶住敌人的进攻,直到他剿灭了塔山的敌人在来与自己会合。可自己这里也难啊。士兵是不少,可编制混乱,散落四方。水师失败,敌人顺势就杀了进来,面对红衣大炮,自己还真没有办法。己方的大炮都在大帅那里呢,自己拿什么对抗红衣大炮啊?
不在理会汉岱,鄂硕正忙着到处派人收拢士兵,一名传令兵跑来:“敌人已经占据码头,正在上岸。”
“来了多少人马?”
“还在探查,不大清楚。”
“在探。”
对方是谁的人马?现在鄂硕还糊涂着呢,只知道打着明军的旗号。可这是明军的那一军?那支水师?却完全没有这些消息。目下最大的事情就是收拢这些士兵,鄂硕也是将斥候们很到骨头里了,这敌人都摸到门口了,这些斥候都没有发现,要是早点发现了,自己会这么被动吗?
不说鄂硕这里如坐针毡,长江之上,朱慈煃心中也很紧张,这次的行动可算是一个冒险。不但要承担巨大的军事压力,也要暴露自己的一部分实力。可回头想想那几十万的扬州百姓,朱慈煃却觉得很值得,人命无价啊。
萧无走进来禀报了起来:“殿下,刘国轩将军已经带领士兵开始登陆了,前锋部队已经开始清剿附近的满清军人了。”
“传令刘国轩,扬州城内,不要一个俘虏。移民这边,你亲自盯着点,莫要混入满清人的奸细。”
“请殿下放心,这次的事情可算功德无量,所有人都会支持您的。”
朱慈煃一阵无语,自己麾下自然会支持自己,可南京朝廷那边,宁愿这些人被满清人杀害也不愿给自己的可是大有人在。就一江之隔的京口(镇江市)接应地,要不是因为马士英的强硬,那是根本建立不起来的。沿途的接应点莫不如此,平湖、余姚、台州等地的接应点,全由马士英出面才弄好。
这次事件几乎成了朱慈煃和南京朝廷翻脸的序幕,幸好这个时候马士英站在了他这一边,要不然移扬州之民,那根本就不可能。就算自己的船只足够,可沿路要是没有接应,这几十万人规模的移民那是没可能的。
“你在派人交代陈永华,后面的安置工作也要做好。不要让这些劫后余生的人却死在设施不齐的台湾,那就不好了。”
“殿下放心,您已经三令五申了,还会有谁不尽心。”
朱慈煃摇摇头:“奈天,你说这次移民我所展现的实力是否会震慑的满清人不敢渡江?”
萧无也知道朱慈煃的矛盾心理。既希望满清人渡江又不希望满清人渡江,满清大军一旦渡江,南京朝廷必然是土崩瓦解,朱慈煃也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称帝了。随着满清大军的推进,很多人也该露出他的本来面目了,有了这个理由,就可以顺利的清理这些蛀虫了;可满清军渡江之后,江南的局势定然崩溃,他们在财力上也定然会遭受相当的打击,百姓也会受苦,不想发生的事情也会发生很多,不怪人为难啊,这一大摊子的事情实在是麻烦。
“殿下您不必担心,即便我们在扬州让满清人吃个闷亏,可这无关大局。满清人依然会渡江,他们的目标是一统天下,而不是划江而治。满清人自己也清楚,就水军而言,他们是完全不能和大明相比的,所以说,即便殿下您表现出水军实力强大,却也不会妨碍满清过江统一天下的决心,亦不会影响他们的战略。”
朱慈煃面无表情的挥挥手,萧无也就不多说了,他要忙活的事情很多,大量的工作等着他去做呢。
塔山之上,看着云集而来的满清大军,秦俊却笑了,笑的异常的灿烂。这样一来,清军都到了自己这里,扬州城内的那点清军根本不是王爷的对手,扬州城的百姓终于有救了。
拍了拍一个普通战士的肩膀:“怕死吗?”
“不怕。”回答的声音响亮而干脆。
“狗崽子,回答的倒是快。”秦俊笑骂了一声:“我们是回不去了,来之前老子也讲清楚了,不想死的就别来,到了这个时刻,谁要是孬种,别怪老子的刀无情。”
“将军您就放心吧,都是带把的爷们,谁也不会给祖宗丢脸。咱们都清楚是来干什么的,咱们是死了,可百姓就有救了,几十万百姓呢,这功绩,就是到了阎王殿上,兄弟们也吃不了亏,哈哈。”
“就是,下面那么多王八蛋,够我们杀的,反正我是够本了,杀一个多一个,不会亏本了。”
听着士兵们的声音,秦俊心中很不是滋味。当初明知道这是来送死,可真到了这个时候,心中却是五味杂陈,都是朝夕相处的兄弟啊,不少人还有妻儿老小的,希望这些人以后过的好。
“将军,敌人有动静了。”
收回思绪的秦俊一看,随着一阵阵的战鼓声音,满清人开始了调动,新的进攻就要发起了。秦俊知道,这必然是疯狂的进攻,大吼了起来:“击鼓戒备,弓箭手准备,告诉火炮手和火统手,不要吝惜弹药。”
转头看着士兵们他哈哈大笑了起来:“小崽子们,口渴了吗?敌人来了,给咱们送喝的来了,哈哈…………”
--分割线
实在对不起,遇上倒霉事了,这段时间更新不稳定,大家请原谅。
一百三十二章 为祖国流血
扬州城中现在是乱成了一锅粥,小股的满清军到处找大部队集结,一伙伙明军也撒向了扬州城内的要地。百姓的哭喊,时不时的厮杀,扬州真真是一个大杂烩了。
“队长,你不能这样,会耽误军令的,咱们谁都吃罪不起。”
一个圆脸的军官,小眼睛里放出的却是吃人的光芒:“放屁,怎么会耽误,我不是正在执行命令?王爷可是说了,不留俘虏。”
虽然对于屋子中的三名满清兵充满忿恨,但是这名心腹还是提醒自己的队长军令要紧。他们是直奔府衙的队伍之一,那里必然有大鱼,要是为这几个小虾米而跑了大鱼,那实在是划不来了。可他也知道队长的脾气,根本不可能不管这一户人家。
这好好的一家人,现在爷爷的尸体就在院子里,眼睛挣得大大的,望着天空,好像在质问老天爷为什么他们家要遭受这无妄之灾一般;孙子的哭声正响亮,或许这一岁多的孩子还不知道死亡的恐怖吧;院子中的大树上吊着一个满身是血的汉子,也不知是死是活。而三名满清士兵,一个在数着打劫来的战利品,正是眉花眼笑;另外两人正忙活着在妇人身上活动,光天化日之下也是一点禁忌都没有。
“杀。”看到队长一马当先的冲了进去,所有人都跟着冲了进去,一路行来,他们的行军速度可谓其慢无比。为什么?就是不断的遭遇类似的事情,不断的厮杀巷战。虽然满清军中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准备,可也凶悍的紧,浪费了他们不少的时间。
这战斗没有悬念,只是战斗结束之后。队长周雄却没有一丝成就感。被救下来的男子没有一丝感恩之情,女子更是脸如死灰,好像这世界已经和她没有关系了。周雄只从这男子的眼中看到怀疑、忿恨等等,却没有一丝感激。好在这样的事情也见过了几次了,他倒也能约束住自己,不像第一次遇到这样情况的时候那般恼怒,查点动手了。
“猴子,你说我们救了他,这些人为什么不感激我们?”
走在路上,张央听到队长的问话,也是无语,这个时候你关心敌情与环境,却想这个?太没谱了吧…………嘴上也只有回答:“队长,别想那么多了,还不是因为我们身上这身皮。”
周雄看了看自己的军衣:“这有什么关系吗?你小子见识多,别卖关子。”
“还不是因为朝廷无能,队长你想想,这些年朝廷除了加税加役,给过老百姓什么实惠?现在呢?连百姓都保护不了了,百姓怎么会看的起咱们这些穷当兵的?就算我们救了他们,可他们现在的遭遇是谁害的?还不是因为朝廷无能,我们在这些百姓眼中就是无能的朝廷的代表,他们会感激我们才怪。”
“娘的,原来是这样啊。这破衣服,老子早就不想穿了,丢人………………”话没说完,就被摁住了嘴巴。
“大哥莫要胡言,我们是吉王府的卫队,不是朝廷的士兵。虽然穿一样的衣服,可我们做的事情却完全不一样,你可不能犯糊涂,让军法处的人知道了,大家都倒霉。”
“行了,行了,我不说了还不成,娘的,真他娘的憋屈。弟兄们,都卖力点,杀光这帮狗娘养的。”
码头附近的移民工作已经开始了,朱慈煃在船上看着下面那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人,只有叹气的份。乡土情节的力量实在太大了,这些哪怕有一丝的希望,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可留下来却只有死。所以不愿意也要愿意了,在刀枪的威胁之下,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屈从,不服的人下场可是很难看的。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时间搞什么思想工作了,就算这些人再不愿意,也要走。也幸好满清人开始屠城的消息已经传开,要不然局面恐怕比现在糟糕一百倍。百姓对大明是极端的不信任,自己这个王爷的旗号都不被认可,唯有采取最原始最暴力的手段了。
“殿下,江上风大,回仓吧。外面的事情您不必担心,一切顺利。”
朱慈煃摇摇头:“我只是看看这些人的面目而已,毕竟离家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了。”
萧无很惊讶,这会想这个,看来王爷是将这些人当成他的子民了。护短,这是朱慈煃的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殿下,在生存与死亡之间,谁都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再说,他们有的选择吗?塔山那边传来消息了,满清军的主力过去了。”
朱慈煃叹了一口气,满清大军过去了,自己这里就能顺利一些。可秦俊的这五千人马,却是凶多吉少了,都是热血男儿,为了大义,牺牲了性命。谁都会选择生与死,可这些好男儿却将死留给了自己,将生留给了别人。
塔山,这一个小土丘上到处是血迹与尸体。多铎看着再一次退下来的部队,脸拉的比胯下的马还长,整整一天的进攻,没有十次也有八次,可对方依然如磐石一般横亘在他的面前。他纵横中原,什么样的仗没打过,可现在却被这区区五千人拉了面子,这脸色能好看了才怪。
他这一路势如破竹,数十万大军都未能延迟他的脚步,区区五千人而已,却给他上了一道大餐。他很怀疑,这到底是什么部队?火炮太多了,怕是他手上所有的火炮集中起来都没有人家的犀利。
“阿忽尔,你带你部攻上去,你们蒙古人一向悍勇,你不要丢了你们蒙古人的脸。”
多铎身边一条彪形大汉,将大辫子盘到脖子上,声音也是说不出的决绝:“大帅放心,拿不下这小山丘,我阿忽儿提头来见。”回头一声大喝:“蒙古的勇士们,你们的马刀生锈了吗?你们的弓弦腐烂了吗?千千万敌人在我们的马蹄下化为灰烬,眼前这么一个小土坡能栏的住蒙古勇士吗?随我冲。”
随着轰鸣的马蹄声,一支骑兵带着一往无回的气势冲向了塔山。塔山之上,秦俊看着下面又发起新的攻击,有条不紊的部署着兵力。这一整天,敌人的伤亡很大,他的伤亡也不小,可敌人人多,他这里却是死一个少一个,可他只有咬牙硬撑。
“何远,你去。”
何远一听眼珠子都红了,可没有办法,那支部队的伤亡少了?他是王牌,这个时候自然是他发挥作用的时候。他一营一千人马,现在是伤亡过半,这要放在以往的军队,早就崩溃了。可现在他却必须硬着头皮上了。
接到军令,他带着战士们进入防线,并没有多做什么动员,只是吼了起来:“兄弟们,满清人要我们剃发易服,要修改我们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你们能答应吗?”
“不能…………”
“不能…………”
“是的,我们不能。出发前,王爷告诉大家,让我们为祖国流血。祖国、祖国,祖宗之国,为祖先而死,为祖国流血,我无怨无悔。”
“无怨无悔…………”
“无怨无悔………………”
听着前方战士们山呼海啸的声音,秦俊这条铁汉不禁也红了眼睛,是啊、祖先们啊,你们看看吧,你们的子孙没有丢失炎黄的威风,我们会用我们的血肉与生命来维护;祖先们啊,我们很快就来与你们相聚了,我们还是对得起你们的。
一百三十三章 惨烈
看着急速而来的骑兵,秦俊紧抓着佩剑的手是青筋暴显。这塔山虽然叫山,可就是个小土丘,根本不能成为阻挡骑兵的仪仗。可没有办法,为了达到阻拦清军,解救扬州百姓的任务,却只能在这里布防。这不过一天,就伤亡了两千人了,这样的伤亡率要是放在别的军队,那是足以让之崩溃的,在秦俊的队伍中,却也只是伤亡不小而已,因为这是他的骄傲。
“开炮。”一声霹雷般的大喊,炮兵们将早就等的不耐烦的炮弹发射。
对于骑兵的冲锋,现在他们也有一套不错的应对方式。先是炮弹的洗礼,这家伙一发下去,至少十几个骑兵连人带马都要消失,敌人太多太密集了,简直就是靶子,闭着眼睛也打不空。经受了炮弹的洗礼之后,明军的火统和弩箭就登场了。相比较而言,清军还是比较畏惧弩箭,火统反而倒不值得他们去畏惧。
为什么会这样,也是因为清军还没有什么健康意识。目前朱慈煃的军队中还装备的老式火统,即便改良,杀伤力依然有限,可这火统厉害在那里?他厉害在仗打完之后。为什么战后才会有效果?因为火统发射的铅子或许现在只能打伤人,敌人很多不会立即死亡,而后面伤口带来的感染与伤风,这才是真正的杀手,大量的清军没有死在战争之上,却死在伤兵营中。
炮弹、火统、弓弩虽然带给了敌人巨大的伤亡,可这支蒙古骑兵却势不可挡的冲了过来。骑兵的速度太快了,火统手与弓弩手基本上只有两次发射机会就必须退后,由刀盾手与长枪手组成密集军阵来拦截敌人了。
防线上紧急扎的木栏已经在前面的战斗中损坏的七七八八,战士们甚至没有时间去修复这些木栏,现在只有用血肉之躯来抵挡敌人的冲锋了。
近了,更近了。战士们甚至可以看清敌人骑兵脸上泛起的狰狞嗜血的表情,可以看到对方马刀的寒光。随着千军万马的冲锋,大地似乎都在震动,如闷雷般的马蹄声甚至掩盖了震天的喊杀声。在这样的情况,好比是人与大自然相抗衡,未战气势先怯几分。
幸好这个时候明军的士兵却没有多少慌张的,因为慌张的人以及不成熟的战士都死去了。一整天的厮杀中,剩余下来的基本都是神志如钢铁的好汉。
刷拉啦一阵响动,明军阵列之前出现一道长矛阵,密集如林。他们是对抗敌人骑兵冲锋的主力,他们的长矛不但刺人,更刺马。就算马匹在顽强,被刺多了血窟窿也只有等死的份。
“前排稳住,弩手抛射、火统手自由射击。”何远高喊着指挥战斗,他头上也见汉了。这支骑兵异常的顽强,以往对付的骑兵在大炮的洗礼之下,气势上总要弱几分,阵形散乱。而这个对手却不一样,这些骑手对于同伴的死亡一点在不在乎,只是策马冲锋,似乎砍下敌人的头是他们唯一存在的理由。
这不是清军八旗精锐就是蒙古骑兵,何远叫过一名亲兵,让他给秦俊送信,这会他的胃口一下变好了。
骑兵洪流不可抵挡的冲入了明军的队列,虽然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无数骑兵连人带马被刺成了筛子,可成功的在明军防线上撕开了几个口子,并且在不断的扩大。阿忽尔看到前方战况有利,心中也高兴了,在他的意识中,只要他麾下的骑兵冲进了敌人步兵的队列,那离敌人崩溃就不远了。
“中军挺进,全军突击,给我杀光这些顽抗的汉人。”
随着阿忽尔的大旗前进,更多的骑兵奔向了明军。丘顶上秦俊刚听完何远亲卫的禀报,还没答复就看到敌人的将旗也开始了冲锋。这小子玩命啊,我还正愁你不来呢:“你去告诉何远,二营马上支援,归他调度。”一转头:“来人,告诉秦思奕,所有火炮给我瞄准了敌人旗帜打,要是打不掉敌人将旗,老子砍了他的脑袋。”
此时前线何远也有些吃不住了,敌人太多了,仿佛无穷无尽一般,自己的防线已经被撕开了三道口子,大量的骑兵在突破阵列,一旦被凿穿,自己这里就完蛋了。可身边的人都派去堵口子,一点预备兵力都没有了。现在他身边除了十个亲兵兼传令兵外,连根毛都没有了。
前方的战线是犬牙交错,一个蒙古骑兵挥刀砍断了两支长矛,可他的战马依然被几支长矛洞穿。发出嘶鸣倒下了,这名骑兵也算马术纯熟,慌忙间跳开了,没有被马压住腿。可他正准备挺起弯刀砍人的时候,眼角发现一群马蜂一般的黑影向他扑来,不及他反应,已经被火统打中面门,死了个难看。
一位明军士兵看准了机会,长矛一个突刺,将一个飞奔而来蒙古骑兵直接刺穿。双臂用力,将挂着尸体的长枪举了起来,鼓舞的嚎叫才响起一半。却被另一个飞奔而来的骑兵一刀切掉了头颅,无头的身躯重重的砸在了地上。
凡此种种,看的何远是无奈而愤怒。他慢慢的将头盔戴上,抽出自己的长剑,像抚摸情人一般轻抚剑身:“老活计,我要去死了,随我一起去吧。”
他的声音并不是很低,身边的亲卫们都听到了,若是在平时,他们必然出言阻止。主将岂可轻易范险那不过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军法‘主将死,护卫皆斩。’可现在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出生,只是紧紧的抓着武器,心中默默的告诉主将,只有自己死了,敌人才能伤害到您。
何远迈步冲向了前线,没有几步的功夫,他的亲卫们就冲到了他的身边,将他护卫在其中。这个时候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战况,勇者未必生,但懦弱者必死。
“杀………………”随着何远亲自加入战斗,身边的明军们似乎都吃了兴奋剂一般,士气大震。
“清军的旗帜倒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带起了明军震天的狂呼,这是绝处逢生的希望,厮杀中更多了几分力气,居然奇迹般的将口子堵上了。可何远知道,敌人就算主将死了,要是自己没有援兵,也会被吃掉,敌人太多了。
随着嗵嗵一阵密集的火炮声,在距离前沿五十步的地方炸开了一道道黑色的烟花。隆隆战鼓之声与喊杀之声从后方传来,何远哈哈大笑,这是援兵到了,他的计划被采纳了。
“这群龟儿子,打这么近,不怕炸到老子吗?”嘀咕一句,何远长剑一摆,高喊了起来:“兄弟们,援兵到了,给我杀,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大旗被炸倒,前锋受到阻击,后面的骑兵被密集的火炮拦阻,满清人的冲锋出现一个断档。多铎在阵中看着前方的战况,叹了口气:“鸣金,收兵。”这是谁带的军队?明军之中还有如此将才,若为我我所用,那不是如虎添翼。
一百三十四章 理念
满清军又一次退了下去,幸存的战士们已经没有力气去欢呼了。太累了,喝两口水,枕着尸体睡觉。导致收拾战场的人都要小心翼翼的,一不小心就会将一个活人当成尸体给处理了………………
“将军,天色晚了,清军应该不会在攻击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秦俊却只有摇头的份:“不行,这个时候更不能放松警惕,敌人兵力强出我们太多了。夜袭很有可能发生,你去安排,哨兵安排双倍,所有人睡觉也给老子睁着一只眼睛。”
正在叮嘱,何远胳臂上缠着纱布跑了进来,哈哈大笑:“将军,能不能发碗酒喝,今天实在是他娘的痛快。”
“行了,都知道你英雄了,好汉了。别显摆了,你还有心情喝酒?战士们情绪如何?”
何远大大咧咧的坐下:“将军放心,我的兵什么时候让您操心过?”
“放屁,什么你的兵。在让我听到这个语调,别怪我的鞭子不认人。军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我们的新军是为国家而生,为民族而战,不是你的私家军。记住了,这话我不想在说下一次。”
见秦俊脸色严峻,何远也收敛了,今天他是立功了,可军法在前,他可不敢恃宠而骄,秦俊可不是个好说话的:“标下知错,请将军赎罪。”
“这次就饶了你,你或许觉得我们在打一场没有希望的战争,说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我们总归是要死的。可你不想想,我们的死能换来多少人的生?所以我们的牺牲是十分值得的,几十万百姓啊。或许他们不是我们的亲戚朋友,可他们与我们一样,是炎黄子孙,同源同种。若是又一天,你的妻儿到了他们的境界,你是否希望有一支象我们一样的军队来保护他们呢?”
一番话说的并不重,却让何远无言以对。是啊,谁人没有父母亲人?在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百姓们能倚靠谁?还不是朝廷、还不是军队。若军人们各个见死不救,朝廷上视若无睹,那这样的朝廷,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将军,我明白了。您放心,我姓何的也是一条汉子,虽然我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一句话,将军您指向那里,就是刀山火海,我老何也给您做先锋官。”
秦俊点了点头:“你们都坐下。”招呼一票军官坐下之后,秦俊开口了:“现在我不想和大家讨论什么战术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死,死也要顶住敌人。为了这个局面,我们牺牲了多少好兄弟。诸位,你们也许觉得我们犯不上为这些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的百姓而死,有谁这样想?”
见大家都不说话,秦俊呵呵一笑:“别紧张,其实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回头想想,我们既然当了兵,就要有马革裹尸的准备,更不要说现在我们做的事情是何其伟大。我大明弱吗?不,我大明的军人没种吗?也不是。可为什么我们百万计的军队却在满清人面前土崩瓦解?”
顿了一顿,秦俊沉重的说到:“满清人强悍是事实,可他们人毕竟少,底子薄,与我大明是天渊之别。我们的败,是败在自己手中,军人与土匪无异、朝廷与骗子一般,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得到百姓的承认?没有百姓的支持,我们能做什么?你们说说,在没有加入军队之前,你们那个不是老百姓?没有百姓就没有一切。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用鲜血来唤醒沉睡在我们民族脊椎里的血性。”
挥舞着拳头,秦俊的中气越来越足:“王爷在讲武堂中说过,军队的职能是破坏,而军队的职责却是守护,矛盾而统一。正因为有军队在,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而正因为有百姓在,我们才有可能组建军队。当军队与百姓成为了仇人,那么军队的衰败也就不远了。不错,现在我们是要为素不相识的百姓牺牲了,可我们的牺牲并非没有价值。只要我们的牺牲能唤起我们民族中的血性,他日,当我们的亲人遇到危险,会有和我们一样的人来保护他(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