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第 47 部分阅读

第 47 部分阅读

    的脚步太快了,他们就真的这么强大无敌吗?常州、苏州、嘉兴、湖州那个不是城高池深?只要万众一心,就算打不过满清军,但是满清军也别想在几个月内攻下来。可事实呢?几乎是满清军一到,立即有人组织投降,而这些人,正是平日一个个自诩志气不得伸展的‘中流砥柱’,复社在江南的力量还真不能小觑。

    因为钱谦益的投降政策,复社已经分裂了,部分忠直之士退出了复社,可大部分人为了荣华富贵却抛弃了尊严,抛弃了祖先,甘心当起了满清人的鹰犬。

    看着满清大军的脚步,朱慈煃也感慨,若不将江南梳理一遍,他日如何以此为根基对抗满清?而没有借口却去屠杀那些地方上有声望的人,那是自找麻烦。可满清大军来过就不一样了,他日满清军退去,在将屠刀挥向这些王八蛋,虽然依然会有动荡,可影响却会小很多。毕竟对于卖国贼,谁都不会同情的,要怪也只怪他们自己走错了路。

    “那下官这就去制订计划,务求尽善尽美。”

    “好,让军法处的人协助你,谢云沛这厮,杀人是好手,这些事情上,差远了,你总揽一下。”

    “是,老谢其实也很聪明的。”

    聪明?是聪明人啊,这小子,知道手下军法处的权力有多大,却是小心谨慎的很,生怕自己对他生疑。他对自己也算忠心,监视自然是免不了的,只要他知道轻重,有他坐镇的军法处的确是一个震慑力量。军法处从来就不是监视军队的军纪,收买敌人、收集情报、监视属地,军法处的人可都是有‘杀人执照’滴,先斩后奏是自己赋予的权力,他们倒也对得起自己给他们的这份权力。

    “不说这些了,走吧,表彰大会要开始了,莫让他们等急了。塔山战死的兄弟需要纪念,士兵们的士气需要激发,军人,以后将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便先从我们做起吧。”

    一百四十九章 悬赏

    福州在开盛大的表彰会,表面上似乎只是缅怀塔山之上阵亡的战士,可实际上却能听出更多的味道。

    数万双眼睛的注视之下,朱慈煃登台,因为这个广场的特殊设计,可以让高台之上朱慈煃的声音远远传出。朱慈煃开始只是轻轻的声音:“或许有许多人不明白今天为什么我们会聚集在这里!你们或许会想,不过是五千臭当兵的,他们是士兵,战死沙场是天经地义的,大家都有宝贵的时间,为什么要在这里费神费力的给这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大头兵搞什么仪式!”

    朱慈煃的出场带着震撼,他的话语将将无数百姓雷的是外焦里嫩,这位王爷,这也太没威仪了吧。就百姓而言,这样的场合下,就是来个最低等的官吏,也要说的骈四癝六、花团锦簇,总之是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听不懂的就对了。这样才能展示人家是大人,有学问,不是你们这些草民能明白的。可这位贵为王爷之尊,却完全没有这些………………

    不过他的话倒是说到不少人心里去了,这广场之上黑鸦鸦的人群,没有十万也有八万。百姓可没有那么自觉,大部分是被里正们强拉来的,对于那些士兵,他们确实是这么想的。你们是当兵的,战死沙场就是天经地义的,关我们什么事?再说,国土沦丧,还不是朝廷大人们无能,这些士兵无能,凭什么要缅怀他们?

    就算这些王爷的人,那又能怎么样?不错,福州之内,新军的军容军纪让百姓夸奖,可对于百姓而言,这些当兵只要不祸害百姓那就是好人,还能干什么?要是有本事,去将丢失大半的国土拿回来啊,那时候我们在缅怀你们。

    高台之上,朱慈煃的声音依然是那么平静:“五千战士,只有三个幸存者,其余的全部战死了。或许你们在闲暇之余说一声,这些人是好汉,是精锐的军队,敢和女真人硬干,是个好样的。可过不了几个月,有了新的话题,你们谁还记得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谁又想过他们凭什么在那里与自身三十倍以上的敌人死拼?”

    随着朱慈煃的声音逐渐的拔高,黑鸦鸦的人群没有了一点声音,全都在聆听:“本藩告诉你们,在他们出发之前,本藩和他们说的很清楚,他们是去送死。而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不单单是因为他们有种,是汉人。若仅仅如此,我想你们之中和女真人有仇的人很多,也有很多人愿意去和女真人拼命。”

    这是实话,福州现在有接近一半的人是北方逃难逃下来的,其中被满清人杀了亲人数不胜数,各个都是血仇。要说报仇,随时可以拉出许多人去和满清人拼命,不过让他们迷惑的是,今天不是纪念会吗?按照以往大明官吏的行事方式,大家一集合,当官的一顿大家听不懂的训话,然后加个百姓们也不明白的摊派钱,回家交钱就是了。虽说吉王爷到了福州之后,这税赋没有涨过,可这惯例嘛,还真就不好说喽。

    百姓们复杂的心态并没有影响朱慈煃在台上那逐渐高亢起来的声音:“仅仅是仇恨,那不是军队,那是禽兽。军人的意义从来不是杀戮,军人从来不是刽子手。他们是在用他们年青的生命与青春的热血守护————守护我们的家园与性命;守护我们的孩子能平安长大;守护我们的女人不被欺辱;守护我们的老人将文明传承给后代;守护我们的庄稼不被饿狼抢夺。不错,在扬州,我们无法击退满清,可这五千战士用他们的生命昭告天下,大明的男儿没有死绝,大明的脊梁没有倒塌。想想吧,他们的生命换来无数百姓的生存,他们用生命换取了时间,让我们能将扬州的百姓从满清人的屠刀下救出来。告诉本藩,他们是否值得纪念?”

    人群中没有什么声音,却只有前排的无数人流着泪跪了下去。消息灵通的都知道,那些人,全部都是扬州逃出来的幸存者。跪倒仿佛会传染一般,一片接着一片,几近十万人,不管是百姓还是负责持续的官兵,全部都跪在地上,只有台上朱慈煃那悲怆的声音,仿佛响彻天地:“英魂不远,依然逝去的勇士们,请你们在天上睁开你们的眼睛。活着的人没有忘却你们,生者将继承你们的遗志,守护所有的百姓与国家。魂兮归来………………”

    在一长串的悼词之后,朱慈煃忽然爆发出最大的声音:“百姓们,将士们,让我们用我们的生命与热血来昭告天下,大明的脊梁没有完全,炎黄的威风不容冒犯。”

    “万岁……”

    “万岁…………”

    “万岁………………”

    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发了出来,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顾忌是不是超越了规矩。明眼人都知道,这位吉王殿下的志向,实在是不小哇!

    随后的行动,更让百姓们惊讶,大量的白银被抬了出来。每一声唱名都代表着一个英勇战死的战士,以及这位战士的家属上前领取的沉甸甸的银元宝。这年头,当兵的猪狗不如,能领上些铜钱作为抚恤金已经是喜事了,更别说发银子了。更惊讶的是,发完银两,三名塔山上的幸存者,就那么光着上身走上了高台,身上的伤痕以及绷带都告诉大家他们经历了如何的战役。

    朱慈煃亲手将三套新作出来迷彩军装发放到他们手中,这还不是最震撼的,更为震撼的,是这位皇家贵胄居然亲自替这三名战士穿上了那帅气无比的军装。

    “塔山的战斗打光了整支部队,可他们的精神将永远留存于世。本藩决定组建新军‘塔山团’,这一称号将永远保存下去,让世人永远知道你们的功绩。你们作为教官,给本藩带出一团精兵,让他们踏着先烈们的事迹,继续守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

    “是。”三个坚定的声音伴随着三张泪流满面的面孔,朱慈煃感慨的一挥手,一首《信仰》顿时响起。

    “在黑暗与黎明之间

    你来不及道别

    只留下不舍的泪光”

    刚刚的开头,让人们仿佛看到一个个年青的战士奔赴沙场,背后是流泪不舍的亲人们;

    “思念的烛光

    点燃了星空

    殷红的烛泪

    滚落在历史的面庞”

    聊聊几句,似乎红烛之下,思念着在战场上搏命的人们,随着蜡烛的滚落,一颗颗泪珠打湿了衣襟;

    “我要飞我要飞

    向自由向光明的天空飞翔

    哪怕倒下

    最后的笑容

    也会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

    也会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

    我要飞我要飞

    向自由向光明的天空飞翔”

    自由、光明,这么遥远的字眼,却触动了人们心中的根根心弦。即便死,也不做奴隶,炎黄子孙,绝不倒下;

    “为什么我们总是热泪盈眶

    因为我们的血为祖国流淌

    为祖国流淌。”

    结尾的几句,却完美的诠释了一个个泪流满面的人。他们绝不懦弱,他们绝不畏惧,他们只有激动,因为他们的血是滚烫的;祖国,祖国,祖宗之国,敬重祖先已经是深深埋入每一个中国人血脉中习俗。为祖先遗留下的家国而死,泪水将为他们绚烂,天下将为他们颤抖。

    当人们的情绪都调动了起来,一队士兵抬出大量的白银堆在高台之上,如小山一般,白花花的银子晃花了所有人的眼睛。

    “告诉大家,满清人已经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剃发易服令’。他们要改变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他们要将我们全部当成奴仆,这是绝不允许的。更可恨的是,上书实施‘剃发易服令’的却是一个汉人,孙之獬,这个背叛祖宗的混蛋,就是他告诉满清人要在全天下实施‘剃发易服令’。本藩今日将话放在这里,这是白银五万两,不管什么人,拿着孙之獬的人头来这里,便可取走这五万两白银。”

    这一下所有人更疯狂了,五万两白银啊,堆的和小山一样,三千多斤啊,打造个纯银房子住都可以了。五万两银子是一笔什么样的财富啊,许多人一辈子也见不到的。

    本就为一首《信仰》调动的热血沸腾的人群,在这一刻完全疯狂了,一颗人头,能值五万白银吗?不,是因为他挑战了整个民族的传统,所以————他必须死。

    至于出这个主意的朱慈煃,他很清楚,孙之獬不过是为了讨好满清人,若不将满清人击败,就是杀了孙之獬千次万次也没用。可他需要的,就是告诉天下,他,吉王朱慈煃将与满清人不屈不挠的战斗,守护大明最后的尊严。

    一百五十章 古怪心思

    泉州,蒋德璟的府邸不算大,可也不算小,他蒋家在泉州也算一方豪门,只不过蒋德璟辞官之后,蒋家一直低调,门庭倒是不旺。但是有心人却还是能知道,这里面的老爷子,那能量大着呢,就是攀不上,人家谁都不见,自己清闲。

    而此时蒋德璟一边逗弄一只画眉鸟,一边听着心腹蒋奋旸说外面的局势。蒋奋旸说完才问到:“老爷,福建战火已经燃起这么长时间,您就不打算出面?”

    “呵呵,天下人管天下事,轮的到我一个老头子关心吗?”

    蒋奋旸虽然有心劝劝,可他还是知道自己的身份,老爷子心中必然有算计,有些事情上,就算自己是心腹人,老爷子也不会告诉自己:“那我们外面的生意是不是?”

    蒋德璟眼都不转,似乎专心在逗弄鸟:“不必大动,福建乱不了多久了。”

    “老爷的意思是,那位爷要出手了?”

    “应该不会有差错,如今的局面,他若还不出手,那就不是他了。”

    蒋奋旸斟酌了一下才说到:“那我们要不要暗中帮助?”

    “不,现在我们只是看客。”

    “可老爷您和吉王交情很好,外人早将您看成吉王一党了,您也给了吉王不少的帮助啊。”

    “哈哈,帮点小忙和全力主持能一样吗?”

    “小人明白,只是您在等什么?天下需要您,大明需要您啊。”

    “等什么?”蒋德璟眼睛似乎都眯到一起去了:“我在等一个值得我效忠的王者出现,自先帝去后,我一直在等,现在依然在等。”

    这是蒋奋旸第一次听到自家老爷这样说,不由也呆了:“老爷您难道不看好吉王?”

    “吉王,小小年纪确实算得上出类拔萃,可时势造英雄。现在的吉王,根基还是不够啊,再说他是不是雄主,还是要看看再说。”

    “老爷您亲口说过吉王乃是现在宗室藩王中最有前途与希望的人,难道您还有其他的选择?”

    “选择?贞言,你还是不明白啊。我一直等待的是一个值得我效忠的王,若大明宗室没有这样的人,即便大明覆亡,我也不会在入朝为官,便凭我一己之力与女真人周旋到底。”

    这…………这,一向忧国忧民、智慧过人的老爷怎么会这么说,自己和女真人周旋,那不是找死吗?蒋奋旸的眼睛瞪的溜圆,老爷不会是失心疯了吧。蒋德璟却是异常的平静:“贞言,想想看南京朝廷是什么下场?想想现在在杭州监国的潞王是什么德行,他们?就算我将这把老骨头卖了,也是丝毫作用都不起。吉王虽然有作为,可年级太轻,野心太大,他的很多事情我还没有看清,还要有些耐心才是。”

    蒋奋旸还是勇敢的表达了他的意见,他觉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爷,难道您就眼睁睁的看着大明灭亡?眼睁睁的看着先帝的江山沦陷?”

    蒋德璟放下手中的鸟笼,望着墙,声音都透出一种萧索:“前年福藩登基,曾经召我入内阁,可我拒绝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没有等蒋奋旸回话,蒋德璟继续说到:“因为福藩昏聩,根本不足振兴大明。他下旨的时候,我层亲赴南京,与其深谈,可结果让人大失所望,他根本就不是当君王的料。奈何时势,这样的人却登上了皇位,不过两年,国土沦丧,国将不国,如今大明风雨飘,已不是一个贤臣出现就能改变局面的了。现在的大明官场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官场不整,大明没有出头之日,现在需要的不是贤臣,而是雄主,一个非常有魄力的领导者,敢于挥动刀子的领导者。”

    “吉王难道不如老爷的意?”

    “其实吉王是最有希望的人选,可你也清楚,吉王的风评可不大好。他年级太轻,难以服众;势力太弱,难于震慑;名声太小,难于号召;现在是他的坎。若能迈过去,便是我蒋家全力支持之时。”

    这话听在蒋奋旸耳中宛如炸雷,说到吉王年级小,威望不足,这或许有道理。可说他势力弱,这就有点夸张了吧,他们和吉王府的关系很好,消息也灵通,现在吉王麾下军队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吉王府更是富的流油,这势力还小?

    “在等等吧,应该就是这段时间了。吉王现在的情况也很微妙,说好听点是为国分忧,国之干臣;说不好点,那就是狼子野心,图谋不轨。这一切就要看吉王的心性到底如何了,杭州一陷落,也就是老夫抉择之时,希望他不要让我失望。”

    杭州陷落?这还真不远了。前面传来消息,满清大军马不停蹄的往杭州赶,人马从渡江时候的十三万变成十五万。这也真是可笑,从来打仗,都是打下的地盘越多,主力大军人数越少。四处都要驻扎军队,除非是不打算占领。可现在倒是翻过来了,越打人越多了。

    “老爷,那我们是否需要动一下?”

    “暂时不必,我料吉王动手清理福建,必然是迅雷不及掩耳,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一切就看杭州陷落之后,吉王如何处理了。”

    吉王会很快平定福建,这一点蒋奋旸倒是深信不疑,因为许多福建的工作都是他蒋家人做的。他们也知道不少内幕,在说,郑宏逵、郑采等人根本就不是吉王的对手,因为内讧,他们连做吉王对手的资格都没有了。

    可等到杭州陷落,这时候在看吉王的意向。蒋奋旸一下也明白了自家老爷的意思,满清占据了杭州,江南全部沦丧,这个时候朱慈煃若是与满清战,自家老爷就会支持他。要是他也和福王、潞王一样是投降派,那自家老爷就根本不会理会这位。

    自家老爷的能量有多大?他不敢说大,可却绝对不小。不说前些年做官的门生故吏,就算纯粹以声望论,这天下又有几个人能与自家老爷比肩?一旦自家老爷出面,不管是谁称帝,都显得名正言顺,毕竟蒋德璟是天启、崇祯两朝老臣,又曾经是内阁大臣,声望非常之高,就算弘光朝声势滔天的马士英,都没有蒋德璟的声望高。所以说,单就蒋德璟一个人,便顶得上数万雄兵。

    蒋德璟有他的主意,朱慈煃更是忙的焦头烂额,满清军距离杭州越来越近。潞王朱常淓却还做着和谈的美梦,在说他也没有足够的军队来抗击满清大军。

    杭州一失,天下最富庶的江南,都成了满清的囊中之物。朱慈煃现在忙于布置,他手上兵力不少,可以放心使用的却不多。只有福州新军一万人,台湾新军一万人。而其他的,诸如台南新组建的军队三万,郝摇旗的原大顺军五万,从台州接回福州的凤阳军两万人马,在海路上的黄得功部六万人马,这些人可是不少,只是要么训练不足,要么没有经过整编,都不好使用。

    本身按照朱慈煃的意思,没有经过整编,不能完全控制的军队他宁愿不用。可现在形势发展太快,却也由不得他不用了。而以战斗力论,能上战场的,也就黄得功部与自己的新军人马。人数可不能代表战争的胜负,自己还要加快脚步啊,不过眼前还有一支颇有战力的军队等着自己去收编呢。

    郑宏逵与郑森开战近一年,互有胜负,在战争中也锤炼出一批精悍的将士。这个局,从自己刚到福州不久就开始布置了,现在嘛,该是自己收获的时刻了。

    一百五十一章 收割果实

    泉州安溪,本来美丽的风景现在却是烽烟处处。郑森与郑宏逵的军队在这里大打出手,他们也都知道,战争持续了这么久,谁都撑不住了。到底是家门内斗,一旦让外人插手可就不合适了。本来以为满清军遥远,而大明朝廷也是没有精力来管福建事情的。现在的情况却是不妙,满清军南下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江南失陷是定局,一旦满清趁势南下福建,那他们也不用内斗了,都是灭亡的下场。

    虽然道理谁都知道,可谁也放不下权势的心思,既然已经到了战争的份上,还是要分出个胜负才可以,一个大家族只需要一个领头人。

    “大人,郑森的人顽强的很,都三天了,我们还是吃不下,今夜能不能一战而定,学生还是有些吃不准。”

    郑宏逵拍了拍属下的肩膀:“加把劲,他们快顶不住了。要比拳头,这小子还嫩点,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郑森虽然与我唱对台戏,可他到底是我侄儿,告诉大家,不能伤害他。”

    见郑宏逵这么有信心,也没有人说话了,他们只是一帮幕僚,用的是脑子,至于提刀砍人这样的事情还是让别人去干吧:“大人,时间差不多了。”

    “好,命令大家出发,杀敌建功,就在今夜。”

    郑森在大营中也是睡不着,三天了,自己这边伤亡很大,郑宏逵的人还是比他的强些。想想这家伙积蓄了这么大的实力,就算父亲不死,他日这郑宏逵也是祸患。只是眼前,自己这边却也很成问题啊。

    他却不知道,在他思考的时候,一支支人马已经悄悄的接近了他的西大营。西大营内郑裴敖已经让自己的心腹接管了大营,只等郑宏逵的人马来到了。想到郑宏逵的承诺,他的心中就有足够的干劲了。

    “大人,看,那是暗号。”

    郑裴敖一看,果然是暗号,当即下令放开大门。一股股人马冲入西营,顿时火光与喊杀声震天,西大营全乱了。

    郑森听到混乱,很快得到了答案,郑宏逵的人夜袭,西营的攻破。郑森也是当机立断:“杨放,你立即去增援郑裴敖,郑裴敖以勇悍著称,一时半会,他们想打破西营是不可能的,一定要稳住局势。”

    “是。”杨放紧了紧自己的头巾,领命而去。

    郑森在大帐之中,颇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西营那边的喊杀声还在继续,局势似乎不容乐观啊。外面忽然一阵脚步声,混乱片刻就停歇了,这让郑森很奇怪:“怎么回事?”

    可没等郑森的人来回报,一群人闯进大帐之中,为首的不是郑宏逵又是哪个?见郑森气色不变,郑宏逵是哈哈大笑:“好侄儿,你想不到吧。说来,你已经很不错了,可惜啊,你还是嫩了点。”

    这样的局势还有什么说的,郑森一下就明白,自己这边有人被收买了,而且不是小人物。能有这样能量的,怕是只有自己的副将郑语了。这个时候,郑森神色也是不变:“你给了阿语什么好处?”

    “阿语,那个死脑筋,他已经去地下见他的死鬼老爹了。好侄儿,你已经山穷水尽,投降吧,到底是一家人,为叔还能难为你不成?”

    见郑森不回话,郑宏逵继续打击:“郑裴敖早已被我控制,你就不要想了,杨放是有去无回的。你的东营统帅张栩,现在也在我的大帐喝茶,加上阿言,你手下五虎,两死一俘两降,你拿什么和我对抗,我的好侄儿。”

    杨放。郑语被杀,张栩被俘,郑言、郑裴敖投降,好得很,自己一下子就山穷水尽了。姜还是老的辣啊:“叔父果然厉害,看来我也不得不为了。”

    “噢,你还有什么后招不成?为叔很好奇噢。”

    听着郑宏逵调侃,郑森却也不恼,转头对一个黑脸汉子说到:“吴大人,您的条件我全部接受。”

    郑宏逵的心一下也悬着了,郑森好歹在名义上也是郑家少主,居然对一个部下如何客气,还是敬语而言,事有反常即为妖啊:“你是什么人?”

    听着郑宏逵的喝问,那黑脸汉子却是不疾不徐:“靖虏伯稍安勿躁,少时自有分晓。呵呵,您能收买别人的部下,那别人为什么不能收买您的部下呢?”

    话音一落,郑宏逵直觉脖子一凉,一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之上。郑宏逵怒喝:“施琅,你干什么?老子对你信任有加,你居然敢背叛我?”

    施琅这边却是从容的很:“侯爷谬眼,小人从来就没有效忠过您,何来背叛之说?”

    眼看着自己的心腹手下都被控制,一道烟花被施琅部下打上了天,郑宏逵自然知道,后面的事情怕是他掌控不住的了。晋江之上传来隆隆炮声,紧接着一阵阵喊杀声震耳欲聋,这般威势,可见来的至少也有万人。

    郑宏逵恨声问到:“你到底是谁的人?”

    施琅呵呵一笑,没有说话,那黑脸幕僚却说话了:“事到如今,靖虏伯还是不要有其他心思了,命令你的部署投降吧。吉王的人马来了足足一万,谁也不希望多造杀孽。”

    “你们是吉王的人?”

    “难道不可以吗?”

    被反问的郑宏逵一时还真答不上话了:“哼,老子是小看这个小东西了,没想到他敢谋算老子。你们别得意,只要老子一声令下,外面的人会把你们剁成肉浆。”

    “靖虏伯何必如此,我们也算以礼相待了。您也就别顽抗了,外面是有您的一万六千精兵,可惜现在听您命令的,怕是不足万人了,您又何必再此旺送性命呢?您靖虏伯的性命,可比我们加在一起还金贵啊。”

    见者黑脸汉子不慌不忙,郑宏逵眼睛中也出现一些犹豫:“你是什么人?胆色倒是不错。”

    “鄙人卫国军第一军军司马吕寓社。”

    卫国军是个什么军郑宏逵不太清楚,可他知道了这是吉王朱慈煃的人,说话够份量也就够了:“说吧,你们打算怎么处置我?”

    见郑宏逵服软,却没有一个人放松,郑宏逵的凶名,可不能掉以轻心:“靖虏伯痛快,只要您让您的人投降,我保证你们所有人的性命。王爷是仁慈的,不会乱杀的。至于靖虏伯您,您好歹也是朝廷的伯爵,王爷自然会以礼相待,绝不加害。”

    事到如今,郑宏逵也光棍了,自己的小命都被人家捏住了,还有什么办法?指望谁救自己不成?连施琅这样自己信任有加的大将都被收买了,别人那也难说的很。就算自己负隅顽抗,又能得到什么?吉王的军队战力如何,郑宏逵说不好,可他却知道,吉王府的武器却是十分精良,有心算无心,在加上自己这边又有人家的内应,指望谁有回天之力不成?

    “你们的人马是什么时间到的?我的探子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得到?”

    吕寓社的黑脸看不出表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慢慢告诉靖虏伯,只是现在,下令您的人投降吧。”怎么来的?我们的人在船上整整喂了半个月蚊子,还不就是等这一刻。有内应的接应,你能知道才有怪。

    郑宏逵颓然长叹,可也只有命令部下放下武器投降了。这一战,郑森与郑宏逵都没有嬴,嬴的却是朱慈煃,他拿下了郑家两位主脑与郑家最精锐的两万士兵。在早期充足的工作下,不出大的意外,福建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在福州的朱慈煃却在盘算,郑家以往的势力相当庞大,虽然接收起来还会有不少的麻烦,只是大势已定,谁还能阻挡呢?嗯,地方官员已经控制了三成,剩下的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只要郑家的这两位配合,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郑家最精锐的军队伤亡惨重,剩余的也被收编,剩下的杂牌军,那也不是个小数目,四万多呢,就算是杂牌,也是相当惊人的。

    好在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朱慈煃最关心的,不是泉州那边的战斗,而是杭州。满清人的脚步非常快,杭州陷落了,满清军的动向就成最大的问题了。若他们继续南下,自己可就吃力了;要是他们停住脚步,自己才有更充裕的时间来整合手上的队伍以对抗他们。自己最缺乏的,还是时间啊。

    一百五十二章 识相的人

    福建各地有条不紊的被接收了,朱慈煃前期投入相当大的力量于此,也就没有多少障碍。而扬州一战,朱慈煃的名声也传遍了天下,在福建百姓的眼中,这位小王爷虽然年级不大,却是极有主见,也既有胆量。

    此时虽然朱慈煃还只是王爷,不是皇帝,可没有多少人在乎这个。说皇帝,皇帝已经死了,新皇帝还没有呢,就算杭州有位监国的王爷,可那也没有登基呢不是。所以混乱状态下,朱慈煃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反正对于百姓来说,谁当皇帝不一样,他们都的缴税服徭役。

    至于士绅这个阶级,本来是最为麻烦的,这个阶层的人往往家大业大,又很有声望,在地方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只是前些年郑家将福建经营的水泼不入,这些士绅也被郑家打压的不轻。目下郑家两位重要人物都在吉王府做客,郑家已经倒向朱慈煃,也促使相当大的一部分士绅投向了朱慈煃。更不要说还有林欲揖这位声望非常高的前尚书大人鼎立支持。

    本来百姓们并不在乎是满清的皇帝还是大明的皇帝做龙庭,可在得知了‘剃发易服令’之后。民间反对满清的呼声一下子高涨了起来。要改变千百年来的传统,很多人是不愿意的,反对的声音也遍布全国。只可惜满清人认为南京朝廷覆灭之后,天下已定,开始强行执行这道命令了。

    进入七月,天气越发的炎热了,朱慈煃在屋子里都觉得热,真是怀念空调啊。

    “殿下,满清大军已经在昨天到达余杭,杭州只在旦夕之间。”

    “杭州城内形势如何?”

    “杭州方面唯一一支武装力量方国安部现在动向不明,陈洪范多次找方国安,看来方国安还不愿意投降。”

    “那位监国呢?”

    “他已经决定投降了,要不然陈洪范现在也不会这么一副如鱼得水的样子。”

    “废物。”朱慈煃没有更多的语言,转而问起其他的情况:“张秉真那边处理的怎么样?”

    浙江巡抚张秉真,在潞王朱常淓刚一就任监国就被调成兵部尚书,信任有加,只可惜这位原来的巡抚,不是什么当统帅的材料,更是个胆小鬼。陈洪范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就将他拉下水,可以说朱常淓的投降与这两人有直接的关系。

    “没有进展,这家伙太胆小了,根本没有胆量和满清人决死。倒是内阁首辅黄道周,一力主战,苦劝潞王死守杭州,等待援军。”

    黄道周,这个人不错:“你去安排一些人,杭州一旦有失,尽量将黄道周接出来吧。这样的官,太少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明朝廷官员纷纷投降的大环境之下,少数硬骨头就显示的弥足珍贵了。而黄道周这个人又是个刻板的性子,他不会在现在离开杭州的,他是内阁首辅,自然打算与杭州朝廷共存亡。可惜啊,你就算硬,可你的顶头上司潞王都打算投降了,你又有什么办法?

    说起来,要是潞王朱常淓死守杭州,倒还真难说。江西巡抚李永茂、两广总督丁魁楚已经派出援军,就算自己袖手旁观,这满清大军的补给线又长,又急需安定后方,这一仗也不是没有希望。

    现在这个局面下,潞王既然决定投降,那杭州也就不用想了。一待潞王投降,就是自己的时刻了。

    “殿下,马尚书求见。”

    等马士英进来,朱慈煃挥退了所有的人,看着老爷子花白的头发,朱慈煃也是叹气:“一路辛苦了,你应该多休息一下。”

    马士英呵呵一笑,却是精神头十足:“殿下多虑了。”

    “这里没有外人,爷爷不必拘礼。”

    “礼不可废啊。殿下,现在是紧急时刻,那里有老臣休息的时候。杭州的事情老臣也听说了,殿下您也该行动了。”

    对于马士英,朱慈煃还是比较放心的,这老小子十分识趣。一到福州,立即交接了军队,表明了忠心。这一点就足够了,相比较福王、潞王这两位,朱慈煃可是实实在在的实力派藩王,手下兵将很多,马士英要是在想大权独揽,那他的末日也就不远了。既然不能进,便退后一步吧。这位可是自己的孙女婿,一旦登基,他的风光不是更胜从前?

    “我也考虑过了,一旦杭州失陷,我就自称监国,而后在登基吧。只是这能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这一点上还不是很有底。”

    “殿下多虑了。潞藩一旦投降,那就没有人您更具备登基的条件了。从血缘上讲,宗室近支已经没有比您更接近先帝的了;而从实力上讲,更没有一镇藩王有您这样的实力。您的声望或许不足,可有我们这一班老臣来,也能震住场面。这天下,已经没有比您更合适、更有条件的宗室了。”

    “既然你有信心,这方面就交给你办吧。我一旦登基,要面对最大的难题,就是余杭的十几万满清军队,现在我还没有十成的把握收拾他们。”

    十成?战争那里有十成把握的事情,这位爷也太谨慎了吧:“殿下,只要您竖起大旗,坚守福州,满清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朱慈煃眼睛一翻,他们自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你就不能说点实际的?见朱慈煃沉默不语,马士英狠狠心说到:“殿下,说起来咱们也是一家人,老臣在江南也算有些影响,一待殿下称帝,江南各地定然全力支持。”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嘛,朱慈煃心情也好起来了:“有爷爷的帮助,我就有十成的把握对付这些满清人了。”

    十成,十成的把握那是不可能的,不过八成总是有的。别看你满清十五万大军气势汹汹的,可实际上却是外强中干。先不说那漫长的补给线,只要拥有马士英手上在江南的资源,满清的后勤线就会被自己打击。而前面这十五万主力,真正的女真兵不过六万人,其余的都是汉军,而这些投降的汉军有不少是没有投降满清之前就被自己控制了的。

    想想看,一旦这些人阵前反水,那是什么概念?自己麾下的兵力也不弱,虽然大多数军队还没有完成整编,不过已经可以使用了。

    看着眼前的老人,朱慈煃也缓缓的出了口气。马老头对于朱慈煃来说,其实挺难处理的。他要做皇帝,以他的强势,绝不能出现君弱臣强的局面,而要动手收拾马士英,却隔着马映寒呢,虽然这个老婆对于朱慈煃来说没什么,可这位后面是自己的老娘,这才是真正自己不想得罪的。

    还算你马老头识趣,交出军队,又交出马家在江南那庞大的潜势力。以你的声望,不管是想做内阁首辅还是太平皇亲,我都会满足你的。

    “好了,你先去休息吧(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