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第 50 部分阅读

第 50 部分阅读

    ,到时候能带领一万两千人马,那是多么的威风啊。见这小子的表情,刘国轩就开始打击他了:“二师是王爷亲手组建起来的,表现定然不俗,可这师长嘛,要是一直是你这憨货,还是换个师长比较好。”

    “洒家怎么了?”常正昱一着急,粗口都出来:“洒家那次战役不是身先士卒,那次给小帅你丢人了?小帅你这可不公道。”

    “行了,说你是憨货真是高抬你了,别总一副急性子。现在每天都派人去进行小股的战斗,就是锻炼部队的,在战场上,合格的生,不合格的死。就这么简单,没有其他选择,你也给我盯住了,但凡有逃兵,立杀无赦。”

    “是。只是小帅,这些兵蛋子能行吗?伤亡这么大的。”

    “这轮不到你操心,不这样怎么弄?那一直部队不是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成长起来的?该教的在整编时候都训练过,能不能成真正的军队就看战场上的表现了。军队永远都是打出来的,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这样是很残忍,可战场从来就不是一个仁慈的地方,上了战场,就该有那个觉悟。”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总这样对士气影响比较大。好歹也打个开门红,才能一路势如破竹嘛。”

    “你急什么,大帅那边快到位,等大帅一到,自然有你打的。”

    因为马士英与刘国轩一老一少,军中都戏称其为大帅、小帅,他们自己也是欣然接受。马士英也被朱慈煃叮嘱过,他的存在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是一个旗帜,因为马士英虽然宦海沉浮了一辈子,可对于战争,还是个半吊子,没怎么打过仗。而刘国轩虽然年级小,可在台湾,在菲律宾却是大大小小的数十仗,已经是很合格的指挥员了,又有经验丰富的黄得功辅助,可以说,刘国轩才是真正的军队指挥者。

    本来军中最忌讳令出多门,可马士英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大帅的位置上,是因为自己的影响力,而不是自己有军事才能。现在北伐军及时经过整编,可来历繁杂,凤阳军、黄得功的部署、郝摇旗带来的大顺军、收编的地方军,这些人怕刘国轩压不住,所以才有了马士英挂帅,刘国轩为副帅的情况。

    这一老一少配合的倒也算默契,刘国轩为先锋,现在的浦江战役,就全由刘国轩一手负责。刘国轩也希望来个开门彩,可这次北伐更重要的目的是将部队带出来。满清人没有什么可怕的,明军在战术、装备等等方面远远超过满清军。满清军所仪仗的,不过是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已经骑兵对步兵的优势。

    不过骑兵的优势在大炮与火统的配合下,被压缩的厉害,至于战斗意志,你满清军不怕死,我大明的军人就怕死吗?只要对峙上一段时间,部队打磨出坯子,他日这些军队必能横扫天下。

    “报,十五师二团与满清军接战,伤亡不小,请求支援或者后撤。”

    “支援?支援个屁,告诉严一志,这点场面都顶不住就别当团长了,回家吃奶去吧。”

    当刘国轩的命令传来严一志这里,已经杀红眼的严一志骂了一声娘,对着军官们就吼了起来:“听到没有,顶不住老子就要回家吃奶去了,但是老子滚蛋之前,一定把你们这些兔崽子一个个都砍死。都给老子顶住喽,满清人是也两个胳膊两条腿,挨一刀也会死,都他娘的,别让别人看不起咱们十五师的好汉。”

    严一志的嗓门回荡在战场之上,战鼓与号角声也跟着响了起来,士兵们在军官的督促下快速列好了队形,装填火统。他们已经打退了三次敌人的进攻,伤亡是不小,可恐惧之心已去,现在的战士都已经习惯了漠视生死,不但漠视敌人,也漠视自己的生死。

    看着对面冲锋过来的敌人,他们只有握紧手中的武器,从心底嘶吼出一声“杀…………”。这个时候,畏惧是什么意思,没有人明白;死亡是什么味道,所有人却都清楚;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其他的选择。

    “放…………”随着军官的命令,火统兵与强弩手开火了。天上了双方的箭支,地上是看不见的铅子,瞬间两军都倒下了无数战士,鲜血喷出,染红大地。

    “弟兄们,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我们已经丢失了大半的国土,再也不能丢失一块土地了。今日打不退敌人,老子就和你们一起葬身在这小山丘上,就是死,我们也不能丢弃祖宗留给我们的土地,给我杀。”

    第十章 锤炼

    “团长,鞑子的骑兵。”

    严一志自然看到了,可是碍于军令,他只有维持自己的战线:“吼什么吼,老子的眼睛没瞎呢。竖长枪,火统手、弓弩手集中打击对方的骑兵。娘的,打死一个少一个,我看这些狗东西有多少兵。”

    就在严一志准备决死一战的时候,一阵号角声从营地传来,两支队伍也从左右方向增援了上来,与小山丘形成了犄角之势。一骑飞驰而至,传来刘国轩的命令。‘不必吝惜炮弹,全部打光,在增援部队的掩护下撤退。’

    有了这道命令,严一志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满清人的进攻登时显得软弱无力了,打光全部炮弹,这在防御战中谁也不敢,谁知道后面还有什么样残酷的战斗呢!而火炮,是对满清人最犀利的武器,满清人的火炮基本上还没进入炮位就成了废铁,这就是优势啊。而可以打光炮弹,可以轻松遏制住满清人的攻势,现在的炮弹足可以在战线上形成一片火海。

    “好,好,奶奶的,命令炮兵,照死里打,把炮弹都打光,只要不炸膛,虽然砸,老子不过日子了,哈哈…………”

    在严一志的大笑声,满清军也发动了攻击,只是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次所面临的炮火异常的凶猛。对于火炮,他们并不陌生,和明军作战这么久,火炮又不新鲜。更何况在浦江对峙的这些日子,他们没少吃明军火炮的亏,战争之王不是白叫的,就算是比较原始的火炮,也不是人能抗衡的。

    看着前面异常凶猛的炮火,和托也只有无奈的暂停攻势。这样的情况下,再勇猛的冲锋也没用,只是送死罢了。他还就不信了,明军的火炮就没完了?以他的经验看,火炮连开四到五炮就需要休息一下,用各种手段降温,要不然很容易炸膛。等明军的火炮打完了,就是他们的死期。

    想到后方那些人,和托也是生闷气,让他们弄些火炮上来,可这给自己的都是什么破烂?射程比人家的差远了,很多时候干挨揍,要不是因为这些犯人的火炮,他早就攻破敌人的大营,享受胜利的果实了。

    “爷,明军似乎要撤退。”

    “我知道,可是你看,两翼的明军接应上来了。我们不能追,一旦冲过去,又要吃炮弹了。XX的,这打是什么窝囊仗,兵部那些土狗,就知道捞银子,让他们给送几门大炮,竟给些泼辣吗。”发完牢骚的和托一挥手:“全军撤退,老子就不信了,这些明军能缩在龟壳里一辈子,哼。”

    严一志回到大营之后,立即被命令做战斗报告,刘国轩亲自查勘。

    “你的部队伤亡多少?”

    “启禀小帅,一百三十九名战死,二百一十五人负伤。”

    “真好啊,交战半日,居然伤亡三成多。火炮比敌人强大;兵甲比敌人精良;火器比敌人先进;你还占据着一定的地形优势,这样的情况下,居然伤亡这么多,在看看敌人,这半日交战,敌人不过死伤二百多人,比你还少,你是怎么带的兵?”

    “小帅容禀,实在是因为我军势单力孤,抢占35丘陵,只有我们一个团,我方仅有一千人,敌人却有足足五千。从开战,战士们的心理就比较压抑,士气不够;炮兵的训练不足,很难造成理想的打击;士兵战斗经验也差很多,伤亡的一百三十人中,有三十人是督战队杀的。”

    严一志老脸不由红了,兵没带好,说明他这个长官无能。一个团长,好歹手下一千人,相当于以前的千总,可兵却没带好,在军队中,只看结果,从不问原因。现在说这些士兵还没训练好,那只是找骂而已。

    “很好,能发现问题就好,回去将这些问题一条条的改正,下次不能再犯。将你的意见公布全团,让所有人都知道缺陷在那里,有问题不怕,我们的部队还很年青,很不成熟,可要面对的是满清军。满清军能拿下大半个天下虽然侥幸,可也不是没有战斗力的。”

    “是,再有这样的任务,下官保证,就是全部战死了,也不会有一个战士脱逃。”

    “有信心是好事,可也要用脑子。敢死不是送死,回去告诉所有的士兵。我们的经验不够,只有不停的学习,在战场上学,和我们的敌人学,虽然代价昂贵,可学好了,以后就是一支支铁军。”

    “是。”

    “好了,你的部队拉下去休整吧。”

    就这样,刘国轩不断的派出一支支部队进行轮换,简直就和练兵一样。顶住的就是合格的战士,没有顶住的便倒在了战场之上。仪仗火炮众多,炮弹充足,刘国轩的大营如怪兽一样,让满清人没有办法。不管是强攻夜袭,一次都没有打进大营。和托也看出来了,明军士兵的素质不怎么样,可这仗是越打越难打。

    明军整个就是在拿他练兵,这些要紧的丘陵、高地什么的,不能让明军占据。可人家每次派的部队都不多,和你打上一阵,撤退了,你要追杀,策应部队就等着你。出动大军也没用,见你大军出动,人家呼啦啦就撒丫子回大营了,而对于这座大营,和托狠不得用牙齿把它咬碎了吞掉…………

    福州,朱慈煃现在心情不错,黄道周到来是个好消息。不是因为黄道周的才华,而是因为他的声望。现在的大明官场上,有风骨的官员太少了。黄道周就是这其中的翘楚,这家伙不贪钱财,不畏强权,当年敢和崇祯皇帝对着干,虽然下场是被连贬六级,被崇祯一脚从京城踢到江西,可这家伙的风骨却是很得人崇敬。

    更为可贵的是,黄道周和蒋德璟是一类人,就是彻头彻尾的反女真主义。对于满清人的‘剃发易服令’深恶痛绝。朱慈煃准备在击溃满清南下的主力军队之后,就要横扫江南复社,清楚大批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这些读书人是满清统治江南的急先锋,现在都在那里鼓吹满清的好处。

    大肆的杀戮读书人,这是这个时代很忌讳的事情,明朝重文轻武已经很久了,想在短时间内改变是很难的。所以这把刀怎么下也需要有相当的讲究了,只是因为与满清勾结、投降满清就杀头抄家,完全不顾给士大夫的优惠,会遭到相当多人的反对。而黄道周的到达却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黄道周名声非常高,在士林中的声望足以压制一些反对声音;其次,黄道周的强硬谁都知道,当年敢和崇祯皇帝掰腕子的家伙,脑壳硬的很;再次,黄道周对于女真人非常痛恨,对贪官也很痛恨,这样他下手绝不会留情。江南许多读书人与官吏,这两条都占全了,让黄道周来,任谁求情也不会有用。

    对于贪官,朱慈煃不是不知道,军法处的人记载的清楚着呢。一幢幢一件件,这些东西随时可以拿出来用。对于投靠的大明官员,朱慈煃清楚,没几个屁股是干净的,可现在还不是动他们的时候。他们毕竟代表着一个相当庞大的官僚集团,都杀光了,谁来当官?谁来辅助自己的统治?

    况且现在很多官员手中权力还在,一旦逼急了,投靠了满清,那可真就得不偿失。满清大敌在侧,这些事情还是要缓一缓。蒋德璟从不会无的放矢,看来很多东西还是需要自己去理解啊。大明的官场是烂到根子上了,可新人员的培养需要时间啊,就算现在巴官员都换了,风气不改,过两年还是一个德行。

    一步一步来吧,先将满清的压力缓解了,把江南的这些杂碎清理一遍,然后才轮到官场上这些王八蛋。都别得意,在朱慈煃眼中,这些人就是圈里的猪,各个都肥的流油,时机合适了,这些人的身家都是国库的。

    “王爷。”

    见谢云沛一副古怪的神色,朱慈煃问到:“什么事?”

    “礼部侍郎魏松玉交接了一些人,想上书王爷,一旦王爷登基,请封桂藩为皇太弟。”

    皇太弟?桂王朱由榔!他怎么又冒出来了?是啊,说起来这家伙血缘上比自己有优势,可惜缺乏人拥戴。而且,桂王远在广西,这手都伸到自己这里了?可恨,皇室藩王,真是没有一个省油的灯,这是盼着自己早点死呢?混蛋,这些藩王每年消耗大量的国家财富,却什么作用也不起,只会添乱,搞内斗,抢班夺权,这些人也是自己需要收拾的。朱慈煃皱着眉头想,可他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也曾经属于废物藩王中的一员………………

    十一章 混战

    “除开密议,还有什么其他的举动吗?”

    “没有。”

    还好,只是议论一下,要是有点其他的什么举动,那就等着进大牢吧:“派人钉死了,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指使的,现在是北伐关键时刻,容不得一点马虎。”

    想到这里,朱慈煃也是无奈。本来还想亲自带领海军,开拔长江,截断满清人的后路与补给,甚至直接从海路进攻南京,一拳直捣。看来都不成了,自己必须坐镇福州,否则这些跳梁小丑还不知道要做什么呢。

    浦江县的战斗忽然停下了,明军大营一反常态,没有派出军队,全部缩在大营之中。这让和托很诧异,他对于明军这样的牛皮糖战术很头痛。这表面看起来好似一直是他们满清军占据优势,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就两军伤亡比率而言,战场之上,似乎满清军伤亡较少,可战后却不是那么回事了。明军之中,伤多亡少,伤患会受到很好的照顾,大部分伤患可以很快恢复并再次加入战斗。可在满清军中,伤者却会大批的死去,那可恨的火统,一旦被击中,就是铅子被挖出来,可随后而来的高烧、破伤风等等症状也会要了人命。

    明军越打越强,越打越成熟,越打士气越高。这让和托非常奇怪,以往这样的胶着战,明军的士气只会迅速消耗,直到溃散或投降,可眼前这支军队却不一样,这刘国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此人乃劲敌也。

    和托是个很高傲的人,因为这个性子,他不愿意承认失败。即便已经有了撤军的心思,却依然幻想打一场大战,狠狠的教训一下这些明军再撤退。要不然他这个梅勒章京的面子往那里放?就算伤亡大又如何,只要能打赢仗,就是人死光了也无所谓。

    “主子爷,明军的援兵快到了,就在五十里外。”

    援兵?怪不得明军这两天没了动静,原来是在等待援兵:“敌人援军有多少人?在什么位置上?”

    “大约有两万人,就在东南方,这里。”

    和托看着地图,也放下了偷袭援兵的心思。这援兵是顺着岔子河走的,这河比较深,在水边作战?这就比较危险了,手下那些汉军倒还罢了,女真八旗兵的水性…………不提也罢。

    南方作战,最让满清头大的不是敌人,而是天气与地形。温热而且潮湿的气候、密布的水网,这都是让女真人很头大的事情。因为水土不服的关系,病倒了不少女真勇士,甚至有死亡的。横扫了整个中原没死的勇士啊。居然病死在江南,太可恨了。兵部那些个混蛋,要火炮要不来也就罢了,连药材的供应也是敷衍了事,简直就是女真人的败类,满清的耻辱。

    “主子,要不要我带一队骑兵去?眼睁睁的看着两军合并,我们的兵力可就不占优势了。对面的明军很顽强,要是再有了援兵,这仗怕就不好打了。”

    “你说的不错,只是就这样退走,不甘心啊。”

    “主子爷,这简单,我们可以装着撤退啊,只要这些明军敢追,离开了那个王八盖子,没有了火炮,这些人就是您盘子中的菜,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你当他们傻啊?刘国轩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人,会追出来吗?”

    “诈败,回马枪。”

    和托眼睛一亮:“说说具体的计划。”

    “爷,可以让那些绿营兵去进攻,声势浩大的进攻。这些人中有不少还是有异心的,刚好消耗他们一下。如果能突破了大营最好,那我们就顺势收拾了敌人。如果打不进去,他们就会败退,是真正的败退。只要您麾下的直属大军在,这些人死光了又有什么关系。所谓兵败如山倒,这样的情况下,刘国轩能不追杀吗?他们气势汹汹而来,却在这鬼地方和爷对峙了一个月,不得寸进,他刘国轩必然也急着有个胜利好表功呢。这样的诱惑之下,他们八成会追杀,只有您做个埋伏,这大胜不就在眼前吗?”

    和托想了一下,不错,是这个理。现今朱慈煃在福州闹的很邪乎,绿营、汉八旗中也隐隐有不少人不稳当了。这会子让他们消耗一下也好,省的整日要提防他们。就算攻打失败,刘国轩不来追击,顶多自己顶着吃个败仗的名头,只要自己麾下满八旗和蒙八旗的人没多少伤亡,上面是不会怎么怪罪自己的。

    很快,大队人马冲了出来,海浪一样的扑向了明军大营。这一反应让刘国轩等人很奇怪,大营守卫固若金汤,更有大量火炮,满清军没少吃亏。怎么这次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全扑上来?而且看着规模,不是倾巢而出也差不多了,难道是来找死?

    “小帅,别犹豫了,咱们巴不得这些兔崽子来呢。估摸也是因为咱们的援军快到了,他们吃不住了,这段时间咱们不好过,他们更不好过啊。”

    刘国轩也不再犹豫,战场之上,机会转瞬即逝,那里有太多的时间犹豫:“好,命令二师,两个时辰后放开一道口子,一师、十三师各分出一个团当预备队。满清人既然来了,不好好招待怎么成。”

    火炮的轰鸣也掩盖不住前方的厮杀之声,火统的声音已经是微不足道的鞭炮声了,满清军如疯了一般嘶吼着冲击各个阵地。北伐军到底是磨练不足,即便占据着各种优势,还是打的很吃力,很多地方被撕开口子,旋即又被补上,再撕开,再补上。

    刘国轩在高台之上看出点门道:“命令火炮手,专门瞄准那些在敌人后方的督战队打。”刘国轩看到,不少溃退下去的满清军在督战队的弓箭大刀之下又被赶了回来,只有当敢死队。这样的勇猛劲,也确实让人想不到。

    而这些人中骑兵不少,可刘国轩却对满清军的构成了解的一清二楚,这里最多只有十分之一的骑兵,另外的骑兵呢?这是个问题:“传令兵,火速去大帅那里通报,敌人主力骑兵不知踪迹,让他们小心提防。”

    在满清军中的汉兵,有不少肩负着秘密使命。很多人甚至是在投降满清之前就被朱慈煃收买了,而现在正是他们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

    “小帅,已经准备完毕。”

    刘国轩只是嗯了一声,就全心观察战场了。果然不出刘国轩所料,后面的督战队被一阵阵火炮打击,再没有了刚才的嚣张,率先跑路了,拿身体和炮弹对着干?白痴也不会这样做。督战队一退,前方猛烈的攻势顿时停顿,无数人开始逃跑,总算大部队还算齐整,逃跑都是一个方向。

    刘国轩眼睛一眯:“反攻,我们的武纲车也该起点作用了。”

    随着一阵阵金鼓齐鸣,明军将士登时士气大振,打退了敌人疯狂的进攻,现在正是抢战功的好时候啊。敌人已经溃散了,在不追击,更待何时?全线大反击展开后,前锋部队追杀的很快,后方的部队却很缓慢,一辆辆包着铁皮的木车被马匹拉着显出了雄伟的身躯。武纲车,防御骑兵的大杀器,这可是步兵的宝贝。

    十二章 朝贡团

    等到后军赶到的时候,前军已经陷入一团混乱了。满清的埋伏骑兵杀出,更是部分敌我的冲击,顿时让杀的兴起的前锋部队损失惨重,几乎要崩溃。

    幸好后方的部队赶了上来,可让他们绝望的是,当他们努力跑回来时却听到阵前的喊话:“所有人从侧翼入阵,正面冲阵者杀。”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上司的命令下来,哪怕跑回来的人是自己的兄弟,也必须执行军令。所幸后方的炮兵已经架起了小炮,开始掩护后撤的士兵,总算让心安了一点。这些行军炮和大营中的大家伙差了档次,不过胜在重量小,携带方便,虽然火力和射程上差了不少,可却是步兵们很喜欢的东西,它的名字叫虎蹲炮。

    竖立在满清骑兵眼前的是一辆辆用铁链连在一起的武纲车,外蒙铁皮,在阳光下闪着光辉,显示着它无比的防御力。这个情况一下让满清骑兵为难了。冲阵?这么坚固车阵那要用多少人命去填?施展老本领骑射?那更不是对手,人家的火统与弩箭比你只强不弱。现在他们就剩下一个机动力的优势了,马跑的再快,你冲不进去也白搭。

    和托却不死心,还是派了一批骑兵进攻,所得到的结果,不过是平添了一堆尸体。明军的火统手躲在车后面不断的射击,造成大量的伤亡。好不容易冲到跟前,却拿这些铁家伙没有办法。偶尔有人仪仗娴熟的马术越过障碍,可后面还有密密麻麻的长枪手和刀盾手等着呢,不等你撒野就被刺成了血葫芦。

    冲不进去的骑兵立即转换了队形,想仪仗速度寻找车阵的弱点。可惜最后失望的发现,整个车阵连成了一个圈,整个就是个铁刺猬,让他们无从下嘴。明军溃散的士兵可以从车地下爬进去,可他们就不行了。看着严密的车阵,和托无奈地命令全军撤退,这个铁刺猬他啃不下,火统和小炮不停的发射,在弓箭对射中他们也占不到便宜,这样打下去除了损兵折将在没有任何下场。

    幸好这个鬼东西移动不了,自己的军队可以从容撤退。可和托也清楚,这东西一旦大量应用,满清的骑兵在野战中就占不到什么优势了。即便你来去如风又怎么样,他们是军队,不是马贼。不能击溃敌人的主力,那还说什么?赶紧回去将这个情况上报,希望上面能有破解的办法吧。

    浦江大捷,杀敌万余。这一个消息好像黑暗中的曙光一样,瞬间就被传遍天下。自满清入关以来,明军那里有什么胜仗,总是被打败,丢失了多少军队。这歼灭敌人万人可算是头一遭了。知道内情的人清楚,这其中大部分是投降的汉八旗绿营兵,可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满清军早被妖魔化了,这次的胜利可算是振奋人心了。

    得到消息的朱慈煃并不意外,明军的科技实力本就超越满清几百年,只要有合适的政策与统帅,满清军是没有胜算的。要是打不赢,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呢。

    “王爷,有高丽使团前来朝贡。”

    啥?自己还没称帝呢,就有人来朝贡?等等,高丽?高丽早就被满清人收拾了,现在是满清人的奴隶。怎么又跑出个使团来朝贡?这是怎么回事?

    “高丽使节?”

    “是的,弘光朝时候还去南京朝贡过,不少人认识他。”

    朱慈煃来了点兴趣:“带来让我看看。”

    等这位‘高丽使者’被带进王府的时候,那眼珠子转的,比风车都快。他也惊讶,以往牵扯到这样的邦交,必然是在大朝会上,皇帝自然要彰显自己的无上地位,这些使臣在大家面前对着皇帝卑躬屈膝才能显示出皇帝的威仪。怎么这位王爷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说起来他心中有鬼,他又那里是什么高丽使者,高丽早被满清消灭,他不过是逃跑出来的一个小官,现在带着一些部下跑到福州打秋风来了。而以往的朝贡要经过一系列麻烦的手续才能见到皇帝,可这次怎么这么儿戏?

    “参见天国皇帝陛下。”

    吆喝,这官话说的还真顺流。朱慈煃眯眼说到:“本藩只是监国,并未登基,不得乱说。”

    看着下面这个家伙,朱慈煃忽然觉得很不对劲。这厮穿的不是大明文官三品服侍吗:“贵使于高丽国内是什么职位?”

    不知道朱慈煃会这么问,当下卡了一会才说到:“外臣是高丽鸿胪寺卿朴正道,我王听闻陛下即将继承大统,特派外臣前来称臣纳贡。”

    看这厮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朱慈煃也是无奈,高丽已经名存实亡了,那是满清人做主的地方。满清人会派人来给自己朝贡?那不是扯淡吗:“听说前些年先帝在时,便是你在南京朝贡?”

    “正是。”

    “噢,有意思,本藩听过一个趣闻,言满清皇太极亲征高丽,从此朝鲜李氏王朝便成满清属国。你这朝贡可是代表的谁?”

    朴正道脸色一白,倒是反应非常之快:“陛下明鉴,我高丽子民从来都是大明藩属,一心向大明天朝。满清人威逼也没有改变我们的心意,此次前来,一则称臣,二则想请天朝发兵,解救高丽子民余水深火热之中。”

    朱慈煃看这家伙眼神闪烁,随口问到:“你们使团有多少人?”

    朴正道也没注意,随口就回答:“一千七百…………”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幸好朱慈煃也没说什么,只是问到:“贡品呢?”

    朴正道暗抹了一把冷汗,这位吉王怎么这么不着调,看来只是个小娃娃,好对付,连忙将贡品单递了上去。朱慈煃看了几眼,这也算贡品?糊弄人么?上等美酒八桶、牛黄五瓶、云锦三十匹、铜矿石二十车、人参二十支、盐货四十斤…………

    这,看的朱慈煃无语,奶奶的,土财主送礼都比这阔气。牛黄和人参总算还说的过去。这上等美酒,明朝的酒比你的酒好的多,还只有八桶;云锦,南京云锦才有资格称为云锦,高丽的不配;铜矿石、盐货…………更让朱慈煃无语:“哼,高丽早就是满清的藩属,你是欺本藩不知世事么?来人,与我拿下。仔细审问,看是不是满清人的细作。”

    等这位朴正道被拉出去后,陈子壮却劝到:“殿下息怒,此人虽然行迹可疑,但毕竟此事涉及邦交,还请殿下斟酌。”

    陈子壮是老臣了,又掌管着朱慈煃属地的税收,未来的户部尚书。他的意见,朱慈煃还是要听取的,只是这次有些意外:“你可听到,一个使节团有一千七百余人。”

    “这是有些大了…………”

    “在看这些贡品,这那里是国家朝贡,连个土财主都不如。”

    陈子壮看了一下:“殿下,这已经不错了,弘光帝时的朝贡还不如这个呢。”

    “嗯,问题就出在这里,弘光帝回赐了些什么?”

    “白银五万两、丝绸三千匹、珠玉五百件、各类书籍十万册…………”说到这里陈子壮不在说了,他也意识到了问题:“殿下,虽然回赐千万倍于贡品,可我天朝上国自然该有天朝气度,不可以此较真。”

    “放屁,本藩在问你,使团人员自带货物是否抽税?”

    “是有规定,不过没人执行,到底是来称臣的使团,殿下这…………”

    朱慈煃一摆手打断他的话:“好了,咱们也别较真了,你去查一下这些所谓的使团都带了什么货物进港,有多少。”

    “谢云沛,你派人去查一查现在这些使团成员购买了些什么,探查一下他们的身份。”

    没一会,陈子壮满头大汗的回来了:“殿下,查出来了。使团船只进港,二十艘船皆满载货物,多为多是麻布、海产品和高丽手工艺品。”

    “若是依照惯例抽税,该是多少税收?”

    这老头算计的倒是很快:“至少一万一千五百两。”

    “万两白银啊,我大明的脸面居然只值万两白银?他们这那里是朝贡,根本就是来行骗。若以弘光朝回赐为算,你算算,这一趟他们赚取了大明多少银两?”

    陈子壮胡子一抖,声音都有点变了:“至少十万白银。”

    “十万白银,够我养多少军队?都换成粮食能把福州港口埋了,这些骗子。更过分是书籍,技术就这样流出去了,倒贴钱还给技术,没天理了。”朱慈煃正在骂,谢云沛也进来了。

    “启禀王爷,查到了,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高丽使团,都是些高丽商人。那为首的朴正道只是一名小官,早年满清攻下高丽,他就逃亡到海上做起了海商。现在这些人都在疯狂的收铜钱。这些人胆大包天,以为王爷年幼,好大喜功,定然喜欢外邦来称臣。便冒充使者来赚钱了。”

    高丽缺乏货币,大明的铜钱在那里是硬通货,而大明又限制铜钱外流,因为自己都不够用。而使团却不会被检查,这实在是走私的好机会。朱慈煃正想说话,谢云沛却示意有密事奏报。朱慈煃一挥手,所有人退下。

    “王爷,还发现了一些东西,是军中最新型的火统,他们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弄到的。”

    朱慈煃这下更愤怒了:“你派人将这些人全部抓捕,一个也不能漏掉。这火统的流失方向也给我一查到底,不管是谁,立即抓捕,若有反抗,你可先斩后奏。”

    奶奶的,军中的火统都能卖掉,看来自己组建部队的步伐要加快啊,现在这些人的素质实在是太烂了,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总要先震慑一下,吏治,任重而道远啊。

    十三章 明朝的军功爵

    军法处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不过两天,涉案人员的名单就交到了朱慈煃这里。朱慈煃连看都没看,管他冤枉不冤枉的:“全部明正典刑,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罪过。”

    谢云沛都震惊了一下,这上面涉案的官员足有二十个,三品的官员也有两个。这位爷却是连看都不看就杀掉,看来王爷依然和以往一样,并没有因为地位的提升而改变本色啊。一直一来,谢云沛对朱慈煃是忠心耿耿,朱慈煃的改变他也看在眼中,前些时候,为了对抗满清,朱慈煃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可触及底限了,这位爷依然是个凶人啊。

    “王爷,那这些高丽使节团的人呢?”

    “狗屁的使节团,当我是白痴吗?骗到我头上来了。没收这些人一切财产,至于人,不好明着杀,告诉胡大海,让他出航的时候带上这些人,海里的鲨鱼饿了。把那个朴正道留下,他还有用。”

    哼,你高丽棒子跑到我这里来行骗,光是死那太便宜你们了。不是想要大明的铜钱吗?行,我给你们。现在菲律宾的铜矿源源不断的产铜,自己这里铜钱生产相当快。用这些钱去高丽买东西,那也是很不错的。高丽嘛,好歹也是有些粮食的,换些金银也不错。而朴正道此人既然当了商人,在高丽定然还有些路子。自己这边海贸弄回来的奢侈品很多,大明内地正在打仗,对于奢侈品的消耗自然不可能太多,高丽的那些贵族土财主,也是赚钱的好地方。

    若说浦江大捷震惊天下,那么这一次的火统外流案只是福州的官场小小的震动了。二十名文武官员,不少职位颇高,说清的人自然不少。可这些人都被骂了个狗血淋头,朱慈煃只一句:“高丽已归满清,此时火统外流,只是资助满清而已。再有多言者,与之同罪。”

    勾结满清这个大帽子啊,谁也扛不住,内阁大学士是谁?黄道周,此人出了名的冷面无情,又是强烈反女真,这个差事上极为用心,更别说朱慈煃铁了心立威,这二十颗脑袋也血淋淋的震慑了很多人。

    不少人也在猜测,是不是这些人中有反对吉王登基的?因为礼部侍郎魏松玉赫然在其列。魏松玉在连接人,以朱慈煃无子嗣为理由,想请朱慈煃封桂王朱由榔为皇太弟,这不是自己找死吗?论年级,朱慈煃十六岁、朱由榔二十四岁,都是年青的不行的娃娃。这个时候先来个请封皇太弟不是找死吗?简直就是咒朱慈煃早死或者绝子绝孙呢吗。也不知道这魏松玉受了什么好处,现在可好,命丢了吧。

    胳膊拧不过大腿,朱慈煃可不是弘光皇帝那样的傀儡,人家是真正的武力掌控者,麾下十万大军不是摆着看的。满清人凶悍不凶悍?不是一样在浦江吃了大亏。还是老实点吧,反正则从龙之功是跑不了的,别贪心不足,枉自丢了性命,那才不值得呢。

    这次的小地震并没有因为任何震动,朱慈煃现在一心北伐,收复故国的姿态在那里。一句‘不负南京祖业,绝不登基’,让多少人哑口无言。更别说朱慈煃手下自然有一帮文人可劲的鼓吹呢,并且会由各个途径传遍全国。且不说是不是真的,就这份气魄,又有那个藩王比的上?

    “奈天,讲武堂与太学的扩建进行的怎么样?”

    萧无嬉( 炎黄威风之南明帝国 http://www.xlawen.org/kan/3612/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