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第 25 部分阅读

第 25 部分阅读

    ”的座机。

    苏-35战机虽然强悍,但并非无敌。面对以4马赫的高速袭来的IM-120C型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安德罗波夫”一边凭借战机的高机动性能全速规避着即将到来的审判。一边打开苏-35战机上的电子干扰机,目的是要干扰导弹的雷达信号,以摆脱导弹的追击。但是忙中出错的他,忽略了一个致命的细节。

    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制导方式,即“追踪干扰机”方式。如果敌机打开干扰机,IM-120中程空对空导弹就会寻着干扰电源的来源打过去。面对IM-120具有先进的电子设备、较高的接近速度和优秀的末端机动性能,被它牢牢锁住的飞机很少有幸存的机会。

    随着导弹飞至距“安德罗波夫”的座机8米的范围内,IM-120导弹的战斗部中所装备的主动雷达近炸引信起爆战斗部中重达18.2千克的高爆炸药。巨大的爆炸冲击波混杂着无数的破片,顷刻间将崭新华丽的苏-35战机的外壳打成了马蜂窝状。

    被引爆的航空燃料在几微秒钟内剧烈的膨胀起来,将整架战机吞没成一个昂贵的火球。

    “我们失去了安德罗波夫了。重复一边,我们失去安德罗波夫了。”距离“安德罗波夫”最近的德那巴汗,无奈的看着自己的长机绚丽的在空中熊熊燃烧,向所有同僚报告着这一噩耗。

    巨大的火球中,苏-35战机那宛如鹰喙般锐利的机头部分冒着滚滚的浓烟向泰国的地平面坠去。所有“方块”中队的战机都没有配备傲视环球的俄罗斯空军弹射坐椅。这不仅是一种自信,更是为了避免被击落后不必要的外交问题。

    “妈的,这不可能。”通信频道传来俄语的咒骂声,俄罗斯的皇牌们显然不能接受被亚洲人打败的这一现实。不过这一切已经无法挽回。接连遭遇了两次拦截之后的“方块”中队,已经消耗了所携带的大部分攻击性武器,而此刻他们已经深入敌方战区数百公里了。

    出于安全的考虑,“方块”中队再度折向向南,穿越泰国湾,通过槟榔屿的领空飞向安达曼海。在越过泰国湾时,该中队又击落了超过4架以上的中国海军航空兵的J-10H型舰载战斗机。至此“方块”中队的首战几乎横穿了中国-东盟联军的大半个战区,共击落了中国和东盟联军20架各式战机,而自己仅战损一架,缔造了一个世界空军战史的神话。

    船头的方面水际天边逐渐泛起了淡淡的鱼肚白,万物的主宰再过十几分钟将重新君临这片充满了硝烟和战火的地区。泰国湾上,一支庞大的军用运输舰队正全速向东南方航向着。

    站在泰国海军最大的坦克登陆舰—诺米德号的舰首上,中国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先遣作战集群指挥官刘凌峰中校迎着凌晨冰冷的海风,遥望着前方那不可知的战场。

    诺米德级坦克登陆舰是泰国自行建造的最大的军舰,长109米、宽15.7米、吃水3.5米,满载排水量4235吨,可以搭载34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14辆主战坦克/装甲战车或850吨战备物质。几乎可以满足一次运送1个齐装满员的机械化步兵营的要求。此刻奔波了一夜的第58机械化步兵旅官兵已经在船舱里沉沉的睡去,而刘凌峰中校此刻却全无倦意。

    第二十章:逐鹿长空(二)

    而在这次代号为“信陵君-1”的跨海驰援马来西亚的军用运输舰队中总计编有泰国海军的2艘诺米德级坦克登陆舰、4艘老式的511-1152(美制郡级)坦克登陆舰以及临时征用的4艘民用滚装船。满载着中国人民国防军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的1个机械化步兵营、1个炮弹混编防空营、1个工兵营和1个反坦克连所组成的先遣作战群与泰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混编登陆突击团的人员和装备,向这目的地—马来西亚的关丹进发。

    虽然在庞大的运输舰队两侧有泰国海军3艘昭伯拉亚级(中国海军的053江湖级的外销型)导弹护卫舰和2艘拉达纳科辛级轻型导弹护卫舰为登陆舰队提供掩护。但是刘凌峰的心中却始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关丹是马来西亚彭亨州首府,也是东海岸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位于马来西亚彭亨州的东北部南海之滨,关丹河口北岸。东北有丘陵屏障,河口较深,大型的轮装船可以靠岸。除了拥有良好的港口设施以外,关丹还有连接着吉隆坡、新加坡及哥打巴鲁等地良好的公路、铁路网络,距离吉隆坡仅260公里,如果借助高速公路的话,登陆之后的中泰联军只要4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吉隆坡前线。

    但是在踏上马来西亚关丹的土地之前,他和他的同僚们要在泰国湾的海面航行整整48个小时,虽然在这个危险的航程中,中国空军的翼刀将为他们提供全程的空中保护,但是谁知道呢?这该死的战争中那有绝对的安全啊。在船头的方向上一轮火红的圆球漫漫的浮出海面,整个泰国湾显现出一片通透的蔚蓝。

    与跨海行动的中国人民国防军陆军第58机械化步兵旅相比,中国陆军第52山地步兵旅是幸运的,却也是不幸的。由清迈的前进基地出发,泰国政府为这支精兵纵向穿越大半个泰国的机动作了最充分的准备。泰国政府几乎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铁路车皮来优先保证第52山地步兵旅由清迈通过铁路线直达泰国曼谷以东的攀武里。

    700公里的长途机动对于常年驻守雪域高原的第52山地步兵旅来说,别不算什么。而泰国政府更不遗余力在沿途的兵站为中国远征军提供最周全的服务。一路上吃着泰国政府精心准备的热菜热饭,有些战士甚至用当年的贺岁片《没完没了》里的台词调侃道:要不是搞旅游,绝对想不到这么周到。

    在我国陆军的作战序列中编有二个山地步兵旅,它们分别是山地步兵第52旅和山地步兵第53旅,我军这两支山地部队,分别负责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的山地从林战,另一支好象负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无人区的作战。

    这两支部队是在1985年分别由原我军留守西藏的主力野战部队,陆军52师(原50军149师,系解放前的云南部队60军暂21师起义,在朝鲜战场表现出色)和陆军53师(原18军53师)缩编组建, 1985年后部队由普通步兵改编为专业化的山地步兵. 从此中国山地部队应运而生。

    中国陆军第52山地步兵旅但是部队刚刚抵达攀武里,就被告之在简单休整之后,他们将立即投入战斗。以支援已经被隔绝在克拉克地峡周遍地区7天之久的泰国陆军第5军区第2特战师。

    泰国的历史上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马共的游击队曾以泰国南部为庇护所进行游击战争,不可避免的再三的与泰国军方部队发生冲突。泰国与缅甸的过境也时不时的会出现紧张的对峙形势,但最大的问题却是在东方边境的柬埔寨,在那里泰国皇家陆军一度发现他们必须和越南陆军面对面的接触。越军是亚洲最有经验的地面部队之一。

    1    963年泰国皇家陆军成立了第一支空降游骑兵营,随后它被命名为第一特种部队群;随后第2、第3和第4特种部队群相继成立后,最终被改编为特种作战团。

    这些部队被赋予的任务包括在敌后进行非传统战争、心理战、平民行动和最重要的反暴动。反暴动战场的一项主要活动是组织、训练和装备村庄的防卫单位,以照应村落防御,亦可提供军队(当然,特别是指特种部队)于他们各自的区域进行援助。

    1984年泰国陆军创立特种战斗司令部以协同其各种精锐部队。这就是广为人知的第5陆军军区,使它的中将指挥官同等于其它4个军区的指挥军官。

    这5个团的特种部队,被编组为2个作战师:第1师下辖:第1、第2和第3团,以埃乐渥营为基地,并且编制有装甲侦搜连,空降再补给营和心理战营。一度被视为泰国陆军中最为精锐的机动打击力量。但是此刻这支被泰国政府寄予厚望的部队正在苏门答腊中部的泥泞中挣扎在死亡线上。

    而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2师下辖第4和第5团一度被部署在彭世洛和清迈,战争爆发后,他们奉命前往克拉克地峡地区清剿在在泰国南部的春蓬府和拉侬府境内的大规模伞降的印度伞兵突击队。

    原本在泰国陆军看来,2个团级规模的特种部队应该可以轻松解决2个营级规模的印度伞兵。但是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睛。在第2师奉命进入春蓬府和拉侬府后的十多天的战争,他们不仅没能将印度伞兵突击队击溃,相反却被对方打的找不着北。

    这一看似不可思议的结果来自于双方在制空权和信息战上不对称。印度伞兵突击队在泰国南部的春蓬府和拉侬府的行动是印度军方在大战局上最为孤立的一颗棋子。为了弥补兵力上的不足,印度远东战区特别强化了对其的信息战和空中打击的支持。

    印度伞兵突击队不仅可以得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起飞的无人侦察机群的支援,甚至可以直接得到外太空间的军用卫星的图象支持。而在战斗中更能率先得到印度空军的远程火力支援。

    而泰国陆军第2特战师一进入春蓬府和拉侬府就被印度空军严密监控起来,往往一有所行动就会遭到印度空军的大规模轰炸。仅仅一周的时间,原本信心满满的泰国陆军第2特战师就被压缩到了泰国南部的数十个村庄据点之中。而在印度空军猛烈的空中打击下断断续续的后勤补给和增援,更令泰国陆军第2特战师空前的绝望。

    第二十章:逐鹿长空(三)

    安达曼岛地下要塞的指挥中心内昏暗的灯光下,无数忙碌的身影在这里穿梭着。这里感受不到外面初升朝阳的温暖,有的只是冰冷和潮湿的空气,以及印度人身上所特有的咖喱气息。

    印度远东战区总指挥普拉什中将刚刚离开自己的岗位,去小睡半个小时,坐在他的位置上的是年轻的印度东部军区空军少校阿德瓦尼。在他面前的巨大电子地图上,无数代表着中印双方最为精锐的战机符号重新布满了泰国湾和马来半岛的天空。

    虽然中国军队的铁拳—那闻名世界,曾令一代名将蒙哥马利叹为观止的陆军已经进入了战场。北线的中国陆军第52山地步兵旅抵达了攀武里,南线的第58机械化步兵旅正在跨海机动,但此刻决定战争走向的仍然是双方的空中力量。

    经历了24日一整天的激烈空战,中印双方的损失的战机均超过了参战机群总量的30%,印度海军“尼赫鲁”号航母所属的各战斗机中队被第一个打断了脊梁,即便“尼赫鲁”号航母本身没有被击中,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也难以其发挥出其应有的战力来。

    除了“尼赫鲁”号航母所属的各战斗机中队的损失的19架米格-29K型舰载战斗机之外,在24日白天的空战中印度空军还损失了3架米格-31M重型截击机、11架苏-30MK重型战斗机、18架幻影2000H“神雷”战斗机、9架米格-29“鹰”式战斗机。

    而在24日夜晚的突袭行动中,印度空军以二线战机大规模出击的袭扰战术更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总计有17架米格-27M “勇士”战斗机和38架米格—21UPG轻型战斗机被击落或坠毁。此外还意外的损失了1架“方块”中队的苏-35重型战斗机。

    至此印度空军在24日的初战中,总计损失了116架各型战机,如果在算上2007年12月8日至12月24日印东战争中的损失,那么印度海军航空兵和空军总计已经损失了接近150架各式战斗机,印度远东战区的空中作战力量已经无可避免的下降了25%以上。

    当然中国方面的损失也抵于这个数字,在24日的空战中,中国空军同样损失了超过100架以上的军用飞机。两支亚洲最为强大的空军的第一个回合的搏杀已经是让双方鲜血淋淋了。

    “与中国相比,印度空军有着先天不足。”看着眼前电子地图上不断锐减的代表着双方战机的亮点。阿德瓦尼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中国相比印度的航空工业只能用脆弱来形容。

    虽然由于冷战时期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长期停滞不前,但是也同样令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难得的独立自主开发的契机。中国空军的国产战机虽然性能并不先进。但是拥有完整的配套系统和后勤保障体系。

    而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获得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战机,因此虽然在短时间内印度空军所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却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连在在印度本土为印度空军组装苏-30MK重型战斗机的技术能力都无法达到。虽然印度政府在中印正式冲突之前向俄罗斯、英国进行了大量的军事采购,也要求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国产LC轻型战机生产线转入战时应急生产状态。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仍是远水难解近渴。

    而在新的战机投入现役以前,此刻印度政府已经用尽全力来增援远东战区。印度本土所有的空军部队,除了保持对巴基斯坦警戒任务的西部空军作战司令捕下辖的12个战斗机中队外,其余4个地区作战司令部几乎都倾巢而出。但是即便如此,在目前的情况下也仅能与中国空军保持均势而已。

    而阿德瓦尼唯一可以欣慰的是,目前印度空军仍在前进基地的布置上保持优势。这就是阿德瓦尼在战前所精心构筑的“双尾蝎”战法。

    随着苏门答腊北部和槟榔屿的空军基地群的完成,印度空军可以从苏门答腊北部出击在马来西亚上空进行空战后,在槟榔屿机场降落,整备之后再度出击。这样的穿梭攻击,可以极大的提高现有战机的出勤率,构成印度空军前线航空兵的一双自由开合的铁钳。

    而部署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群的苏-30MK和苏-32FN重型战机群和印度东部的米格-31M重型截击机和“方块”中队的苏-35重型战斗机则是印度这只横卧在孟加拉湾上毒蝎的两条巨毒的尾蛰。

    “丹老群岛方面出现中国空军超过80架以上的庞大机群高速袭来。”突如其来的雷达信号打乱了阿德瓦尼的思绪。“又是那些老旧的米格-17和米格-19改成的无人攻击机,这帮狡猾的奸商。” 阿德瓦尼无奈的摇了摇头。

    24日午夜印度海军秘密出动了,在马德拉斯临时改装的4艘10万吨级的大型货船。在印度空军的保护范围内,配合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群远程导弹突袭,向丹老群岛又发射了超过40枚SS350海军改进型“长弓”海基弹道导弹。印度军方本来的意图是利用这样的防区外攻击,打跨毫无还手之力的中国在印度洋畔最大的海军的基地—丹老群岛海军基地。

    但是事与愿违的是,丹老群岛海军基地的中国守备部队在拦截印度军队的导弹突袭的同时,一气放出120架以上的无人攻击机。不仅一举击沉了在安达曼海上的印度海军的海基导弹攻击平台,更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开始了持续的远程打击。

    丹老群岛上起飞的中国无人战机主要有J-5型和J-6型两型老式战斗机改造而成。

    J-5型老式战机在原机的基础上,拆除了军械系统和为有人驾驶所配备的部件与仪表,以增加载荷量。机上使用KJ-9D型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可以在飞行过程中稳定飞机的姿态和高度,并可根据指定信号进行起飞和空中机动,动力系统则采用原机上装备所装备的BK-1式离心式轴流发动机,最大推力2400公斤,在8000-10000米的高度上平飞速度为900-95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约为750公里。主要用于攻击安达曼海上的大型目标

    而J-6型战斗机由于载荷量更大,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在拆除不必要的机上设备后,足以携带300-500公斤的有效载荷攻击1000公里以内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及其周遍海面的大型地面/海面目标。

    在机上安装简易惯性导航系统,并采取全程无线电加预设飞控程序,能够在末段飞行时进行超音速突防,其威力更得到极大的提高。

    起飞后,发动机利用副油箱内的燃油飞行,在到达预定攻击目标外围后,在将副油箱抛弃,以增加J-6型无人机的机动性,然后根据任务要求爬升或进行低空超音速突防。

    在攻击目标时不仅可以利用无人机上所携带的战斗部,更能利用无人机自身巨大的重量,其巨大的破坏力绝对不下于一枚巡航导弹。

    当然J-5型和J-6型无人机的雷达反射截面很大,很容易被监测和攻击,但中国军队往往会将其与陆基远程巡航导弹伴随攻击。往往令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群的防空部队顾此失彼。

    这样的攻击自昨天午夜开始,已经连续进行了4次了,中国军队每次出击的无人机均在60架以上。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阿德瓦尼真不知道中国人在丹老群岛储备了多少这样的无人机。

    他甚至有点后悔不应该发动昨夜那样的导弹突袭,因为他记得一句中国振聋发聩的誓言“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第二十章:逐鹿长空(四)

    蔚蓝的安达曼海上,4架印度空军第40飞行联队的第1防空中队的“幻影”2000H“神雷”型战斗机正迎着初升的朝阳向东北方向飞去。

    “这帮令人憎恶,又可怕的中国人。”驾驶着长机的印度空军第1防空中队中队长阿克里特∓mp;#8226;贾斯瓦尔中校正小心翼翼的控制着自己的战机,“幻影”2000虽然堪称是印度空军第三代战机中性能最为稳定的机种。但从2007年12月8日开战至今,阿克里特和他的中队已经连续出击50次以上了。无论是战机还是飞行员都已经到了极限了。

    “上天保佑,飞完这次我们就可以回瓜廖尔了。”望着远方绚烂的漫天红霞,阿克里特心里暗暗祈祷着,在结束了这次拦截任务之后,第1防空中队就可以奉命返回位于印度中部的瓜寥尔的空军基地了。

    虽然在飞回中央邦的瓜廖尔空军基地的漫漫航途中,阿克里特和他的中队还要接收2次空中加油,但那也毕竟比与恐怖的中国人进行空战要强啊。

    在2007年12月8日至12月24日与东盟空军的作战中,阿克里特的中队仅损失了1架战机,却取得了击落和摧毁16架以上敌机的战绩。但仅仅昨天一昼夜的空战,阿克里特的中队的损失便高达6架之巨。而另一支装备有“幻影”2000第7防空中队更是全军覆没。

    阿克里特不愿承认这是双方战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的差距,他把这一切都归结于战机的出勤率的影响。虽然“幻影“2000是印度空军地勤最易于维修和保养的,印度空军自1986年装备“幻影”2000H/TH以来,该型机一直保持了很高的完好率,训练出勤率也远高于米格-27、米格-29,甚至苏-30等俄制战机。

    “好了,今天的任务是无人机打靶训练。”阿克里特回过神来,开始向僚机们下达攻击指令。面对中国军队从丹老群岛多次发射的无人机群,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的防空部队已经应接不暇了。中国空军庞大的无人机群往往穿越了印度远中近三层地面防空火力拦截之后,往往仍能有超过30%无人机命中目标。为此印度空军不得不加入拦截的行列。

    “攻击开始。”随着阿克里特的战机一震,4枚法制“超级”-530D中距空对空导弹向中国空军的无人机群扑去, 对付这样的老旧的无人机,应该没有脱靶的可能。所以印度空军随后又进行了一波攻击,发射完了己方所有的中距离导弹。随后加速向前飞去,在无人机接近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防空圈之前,他们要用导弹和机炮尽可能多的消灭这些空中目标。

    “导弹来袭。”不等阿克里特明白过来,2枚中国空军的PL-8型空对空导弹便将阿克里特中队的一架僚机打成火球。“妈的,有护航机群。”阿克里特一边咒骂着,一边驾驶着战机拉升高度。而在中国空军庞大的无人机队列中,隐藏着的4架J-7型轻型战机也全速扑了上来。

    秘密部署在丹老群岛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凌飞上尉等人的J-7G型轻型战斗机承担了每次无人机群的护航任务,它们每次均会在中高空掩护无人机群,在进入安达曼—尼科巴群岛要塞防空圈之前再转入低空返航。而今天他们终于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对手。

    阿克里特全力驾驶着战机,保持仰角30度左右,以600—650公里/小时的速度全力攀升。而在他的身后凌飞上尉的J-7G已紧紧的咬住了他。

    “中国版的米格-21!小心了,我的朋友。”阿克里特微微的冷笑着,他相信自己的幻影绝不会输给有代差的对手。

    幻影突然全速滚转,加速、拉升,快速形成6G的载荷,转眼已由倒转转入急上升转弯,在仰角60度处,阿克里特又突然停止了绕横轴的旋转,继而向下俯冲绕纵轴回转180度,再度拉升,飞机改平退出动作。但当他向后看了紧随其后的凌飞,他的J-7G却基本上保持着进入时的位置,只是间隔稍显宽。

    同时阿克里特的驾驶坐舱内的雷达告警装置开始剧烈的闪烁起来,他被锁住了“妈的!”阿克里特有些愤怒了,他似乎感觉到了对方在坐舱内的冷笑,他再度加速攀升,全速机动着,以便解锁。但是对手却依旧紧紧的咬住他,血红色的雷达告警灯越来越刺眼。两个夺目的红色火球从阿克里特的身后高速向他扑来。

    阿克里特紧张的全力推下操纵杆,但是他的战机却迟疑了,幻影2000的发动机发出了难以言表的悲鸣,它已经到极限了。

    在被击中弹出驾驶坐舱的刹那,在阿克里特仿佛又看到了瓜廖尔空军基地的跑道,他的妻子和女儿正挥着手向他跑来……。

    激烈的空战仍在继续,与昨天相比,印度空军今天的表现更为不济。在马来半岛上空仅仅一个上午,印度空军便损失了15架米格-29“鹰”式战斗机和21架米格-27M “勇士”战斗机。而中国方面的损失仅为6架J-8D型战斗机和2架J-10C型战斗机。

    “再这样下去,我们很快就会失去马六甲的天空。”回到指挥岗位的印度远东战区总指挥普拉什中将看着眼前令人失望的战报,冷冷的看着自己的部下们。

    印度空军有着难以克服顽疾,在参战的印度战机中,除了刚刚列装的苏-30飞机以外,即使是“美洲虎”和“幻影”2000型战机也已经服役了近20年。

    前线各机场更缺乏坚实的后勤维修能力,印空军战机的维护工作成了一个难题。以“幻影”2000战机为例,尽管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mp;not;HL获得了该机制造商——法国达索公司的授权,但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的限制,战机的大修工作目前仍只能在法国进行,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各型战机的维护难度。

    除了机体老化、维护不周外,飞行人员训练不足更是印空军飞行大量战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令人难以置信号称世界第四、拥有数百架先进超音速战斗机的印度空军目前竟然没有任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教练机,战斗机飞行员大部分都是刚飞完HPT-32、HT-2和“基兰”式初、中级教练机后,便直接飞米格-21、23和27等超音速战斗机的,技术跨度太大,飞行员难以迅速适应这些高性能战斗机的操作程序,一旦面临紧急情况往往处置失当,酿成严重后果。

    这些问题在初战东盟时并不致命,印度空军一击得手,几乎成就了一个空军强国,但一旦遭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这些问题便顷刻间将印度空军还原成了本来面目。

    “看来我们还是只能依靠手中唯一的皇牌,虽然他们并不属于印度。”普拉什中将摘下自己的军帽,不无遗憾的说道。

    第二十章:逐鹿长空(五)

    2007年12月25日中午11点55分,马来半岛地面上的战火仍在蔓延着。已被印度军方完全占领的槟榔屿,今天的第3艘满载着印度陆军人员、武器和补给的滚装货船刚刚停靠在槟城港的码头,印度陆军第4师的1辆T-72M1型坦克正隆隆的驶下跳板。

    而吉隆坡的门户巴生港外,马来西亚陆军仍在苦战。部署在巴生港外的吉洞岛上印度陆军FH77B式155mm牵引式榴弹炮炮群正不停的炮击着这座风雨飘摇的城市。1架印度海军“猎豹”轻型舰载直升机拖着浓烟掠过吉洞岛的上空,显然登陆之后的残酷巷战,同样在令印度流血。

    柔佛州的平原上,一路被印度空军压制的新加坡陆军正在重整旗鼓,辽阔的平原上。到处可见新加坡陆军的散兵坑,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正在等待的出击的命令,虽然他们显得那么的疲惫。而在他们对面的山岗上,数辆临时改装的丰田皮卡上,脸上涂满油彩的嗜血外籍雇兵正抱着K-74步枪享受短暂的宁静。

    在泰国湾的海面上,错落的战斗机尾迹组成一个个诡异的符号,1架印度空军的米格-29“鹰”式战斗机被中国海军航空兵的J-8D型战斗机牢牢咬住,它能顺利逃脱吗?只有上帝知道。

    这就是在近2万米的高空所看到的马六甲地区的景象,混乱而有残酷。作为一架美国空军的RQ-4“全球鹰”型无人驾驶侦察机,U-3不会感慨什么,它只是沿着规定的航线继续向西航行,在安达曼海的上空转向,再次飞越这片战场。然后飞回它的母巢—关岛。

    U-3号从关岛起飞,并接受希卡姆空军基地的控制,在返回基地前,它能飞至日本海或中国东海并停留16小时,或飞至马六甲海峡并停留12小时。美军的“全球鹰”型无人驾驶侦察机具备全亚洲抵达能力。

    ‘全球鹰‘无人机的翼展为35.4米,机长13.5米。它在19.8千米高空,以大约340节(约630千米/时)速度飞行,飞行时间长达35小时,航程可达22236千米。在典型的任务期间,该飞机能飞行1200英里(1932千米)到达感兴趣的区域并可留空职守24小时。

    该无人机系统目前携带一套集成传感器组件,包括一个光电和红外传感器和一台合成孔径雷达/地面活动目标指示器。这种可穿透云雾、昼夜使用的传感器包在24小时内摄像的面积相当伊利诺斯州(40000平方海里)。通过卫星和地面系统,图像可近实时传送到战场指挥官。

    而此刻它所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7000公里以外的美国本土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内,美国空军上尉鲍勃∓mp;#8226;莱昂斯负责了这项任务。他和他的同僚的岗位设在27辆寒冷的拖车里,这些拖车联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分布式地面站,监视着围绕着马六甲海峡的这场中印战争中发生的每个细节。

    自从美军的RQ-1型“捕食者”无人机在1995年波斯尼亚上空首次出现以来,无人机侦察的操纵工作就一直由部署在战区的部队操纵。2002年5月,美军空中作战司令部批准了“捕食者”无人机部队提出的“远程分开操作”概念。

    2004年伊拉克战争成功地验证了这一后方操纵概念,因此空军正计划在兰利基地为这种可部署式地面站建立永久性设施。

    这种“远程分开操作”的概念打破了战场的常规部署,也就是说,当若干无人机飞抵战场上空的时候,操纵人员可以留在了原基地,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战争中应起的作用。

    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空军基地内,美国空军有一支1700人的情报队伍,为美军中央司令部的情报部直接提供实时的情报支援,其他的遥控人员帮助引导U-2侦察机、RQ-1型“捕食者”无人机、RQ-4“全球鹰”型无人侦察机及其其他传感器。

    全面监控中印之间的这场战争需要获得战区以外10多个基地的大量支持。兰利空军基地是战区外最忙碌的活动中心之一,由27辆拖车组成的分布式地面站作为美国本土空战情报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这些拖车之间纵交错的狭窄通道上,空军情报专家们监听着无线电通讯和监视大量无人侦察机所发回的实时图像。

    情报分析人员12小时轮班工作天下载和传送数百个图像。而军方的研判专家则对每日的情报、监视和侦察部分进行定期复评,以确保美国从可用情报资源中最大限度地获益。

    而在兰利空军基地内,作为总统的特使—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霍华德.泰勒正在耐心的听取着美国空军的高层对这场战争走向的评估。

    “这不是一场具有创新性、跨时代意义的空战,在我看来这只是一场放大版的两伊战争。中国人的表现并不完美,不过印度人的表现更糟糕。”美国空军参谋长迈克尔∓mp;#8226;莫塞利上将不无轻鄙的对霍华德说道。青年时代便活跃于中东各国空军中的迈克尔对美军的实力空前的自信。

    “一场空军世界杯的三四名决赛而已,双方的战机虽然数量虽然庞大,但是战斗力却很有限。只要一个中队的F-22就可以横扫参战双方的所有空中力量。”空军器材司令部司令官布鲁斯∓mp;#8226;卡尔森中将是洛.马公司F-22计划的坚定支持者,在贬低中印两军的同时,布鲁斯仍不忘再次鼓吹自己的爱机。

    “到目前为止唯一的看点是俄罗斯空军的方块中队,苏-35强大的机动性能和超视距攻击能力,到目前为止,中国空军仍没有能与之匹敌的战机。北极熊的空中力量近年来的确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过同样不是我们北约空军的对手。”美国空军驻欧司令官罗伯特∓mp;#8226;佛格松轻松的摆弄着桌面的苏-35战机的照片笑道。但他并不曾预见到仅在一年后的乌克兰,俄罗斯空军的黑桃中队却令他灰头土脸。

    “中国海军航空兵的进步是可怕的,一支近海防御的空中力量已经成长为了一支真正的蓝水海军,出现在马六甲的中国海军双航母编队已经足以匹敌我们的任何一个航母战斗群。”太平洋空军司令官(PCF)保罗∓mp;#8226;赫斯特中将比起他的欧洲同行显然要悲观多了。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在这次战争中所显现出来的战斗力令他深受震撼。

    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CC)司令官罗纳德∓mp;#8226;基斯中将和美国空军教育与培训司令部(ETC)司令官威廉∓mp;#8226;路尼中将倒是对中印两国在远离本国空军基地群的情况下,展开大规模的空中作战表示了钦佩。即便是全球化机动的美国空军要在短时间内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空域展开军事行动,对抗一个地区空军强国,也是一项艰难的任务。

    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FSPC)司令官兰斯∓mp;#8226;罗德中将则关注中印两国在外层空间的高边疆的争夺。中国在对印开战前调整了自己的卫星部署,而印度方面则租用了俄罗斯、法国和以色列的多颗军用卫星。

    “没有错,中国空军目前的确还不是一支足以单独与美国空军抗衡的力量。但是谁又能保证在未来的十年中,它会怎么样的发展。”霍华德看着眼前趾高气扬的合众国精英们,陷入了深刻的忧虑。

    第二卷  马六甲    完

    第二十一章:“狼群”VS“狼群”(一)

    2007年12月25日黄昏的午后,风景宜人的泰国南部海滨小镇—甲米,一向只有渔船前来躲避的奥南湾(泰语:o Nng即公主湾之意,所以也叫公主湾)里。安达曼海的波浪正拍打着新近筑就的防波堤。并不宽广的港湾内两艘硕果仅存的泰国海军第三舰队的“春武里”级炮舰正在进行着紧张的不靠港补给。

    这两艘1979年订购于意大利布雷达公司的中型炮舰钢质的舰体上弹痕累累。2门奥托梅莱拉76mm/62倍口径炮疲惫的指向此刻安全的天空,2007年12月8日的夜晚,这2门快炮的拼死努力一度拯救了这两艘可怜的炮艇。不过泰国海军第三舰队的大多数战舰并没有那么幸运。

    泰国海军现役总兵力74000人,拥有各型舰艇132艘,其主力战舰包括1艘轻型航母、20艘导弹护卫舰、6艘导弹艇、71艘巡逻舰艇、7艘扫布雷舰艇、6艘坦克登陆舰。海军规模在东南亚国家中首屈一指。因此也就成为了印度海空军在开战之后的主要攻击目标。

    位于曼谷东南180公里驻扎有泰国海军第一舰队的梭桃邑、第二舰队的基地所在地—宋卡、第三舰队基地所在地—攀牙均在2007年12月8日印东开战的首日遭到了印度海空军的猛烈突袭。

    其中泰国南部防空能力较为薄弱的宋卡和攀牙均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其中担负泰国西海岸安达曼海防御任务的泰国(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http://www.xlawen.org/kan/371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