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第 49 部分阅读

第 49 部分阅读

    群岛决战前期,其党内高层不仅在印度军队、商界寻找助力,更频繁秘密出访中、美、东盟各国,越俎代庖的向各国政府大献橄榄枝。希望能在上台之后迅速结束战争,中止中美对印度目前全面的贸易封锁和能源禁运。面对中国、东盟等国所提出来一系列战争赔偿条款,印度人民党毫不含糊的着单全受,更需要众多昂贵的承诺。

    事实上作为代表着印度教中、高种姓阶层利益的印度人民党,其“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印度教理念执政方针较之国大党三大意识形态支柱的世俗民族主义、甘地主义和尼赫鲁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更为激进。瓦杰帕伊政府执政的六年虽然一直试图与中、巴两国改善关系。但其扩军、核武装的进攻性政策事实加剧了中、巴两国的不安全感。而其国内两亿印度中产阶级中播种的“大国沙文”主义更是此次中印战争的间接导火索。

    虽然对印度人民党同样缺乏好感,但是毕竟由其上台所带来的改弦易章,将是中国顺利结束对印战争的绝好机会。虽然在正面战场上不断获得辉煌的胜利,但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庞大的战争开支同样令中国经济倍感压力。战争 爆发以来由于马六甲海峡的停航状态,中国国内的大多数生产性商品进出口额出现了全面的萎缩。

    对美、日、韩三国的贸易额虽然稳中有升,欧洲市场也可以通过欧亚大陆桥的铁路转口贸易替代海路运输。但是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的巨大出口却出现了全面停滞的态势。

    油价、天然气、水电的巨大消耗和生产成本上升迫使国家全面上调国内居民零售价格,而当漫长的地面战开始全国各地食用油、面粉和大米的价格也出现了前所未有大幅上扬。虽然政府迅速出台了多项反囤积法令,并很快出面平抑了粮油价格。但是毫无疑问,战争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巨大的物质消耗必然带来强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求中国军队毕其攻于一役,集结其空前强大的力量,一举拿下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结束这场战争。“春节前送战士们回家。”的呼声回荡在参战各部队的指挥部内。无数的舰艇在马六甲的波涛中,向着海洋的尽头挺进着……。

    第三十九章:“台风”降临(五)

    泛出鱼肚白的天际,一队中国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群掠过舰队上空,呼啸着扑向那水天边的岛屿群,庞大的舰队此刻正在无边蔚蓝的安达曼海上全速航行着。远方的海面上,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的3艘旅大级驱逐舰正以新型火箭助推—滑翔增程炮弹轰击着100公里以外的岛群。

    这种火箭助推—滑翔增程炮弹的头部是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紧接着的是可以装72枚子弹药(可以击穿90毫米的装甲)的有效载荷舱,尾部则是采用固体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炮弹飞出炮口之后在弹道上升段的最佳点点燃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虽然只能工作约10秒,却可以为炮弹提供足够的附加能量,使其达到20公里以上的高度,然后滑翔飞行到目标空域上空,垂直下落,在目标上空300米高度打开载荷舱,抛散出那些毁灭的种子。整个飞行过程将长达数分钟,所以往往炮击过后很长时间才能听到远处天际那滚雷般的连续爆炸声。

    2008年1月27号,距离农历春节还有11天。今天已经是中国军队发动了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全面攻击的第7天了。而中国海军的庞大登陆舰队却依旧在距离群岛300公里以外的海域上等待着。薄薄的朝雾之下,早起的士兵们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默默的了望着,那是家的方向。

    而在庞大登陆舰队的中央,中国-东盟联合舰队的旗舰—全通甲板式的两栖攻击舰“浙江”号的指挥中心内,一场激烈的辩论正在中国军队此次代号“冰山再现”的两栖登陆作战的两位最高指挥官之间展开。

    作为中国政府昔日雄心勃勃的提出了建造6艘40000吨的“江苏”级中型航母及其全新配属战舰的“深蓝舰队”计划的一部分,“浙江”号两栖攻击舰的前身本是“江苏”级中型航母的2号舰。但是由于越南内战、海峡和平统一和古巴巨变的影响。

    2005年中国政府便中止了除舰体已经完成的“江苏号”外的其余5舰的建造,决定上马“9840”计划--开始建造直辖市满载排水量为98000吨的巨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而“江苏”级已经铺设龙骨的“浙江”号和“福建”号则被海军以两栖攻击登陆舰的形式予以保留。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上,这两艘巨舰的功能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对于已经拥有2艘“特区”级航母和4艘20000吨级071型船坞登陆舰的中国海军而言,再上马2艘40000吨级的全通甲板式的两栖攻击舰多少有些重复建设的意味。所以在舰体完工已近70%的“浙江”号的舢装过程中,中国海军第一次实践了“舰队旗舰”的功能模块化设置。也就是“浙江”号除了具有两栖攻击舰的功能之外,更是中国海军第一艘类似美国海军第7舰队旗舰—“蓝岭”号那样的专用舰队指挥舰。

    “已经连续6天了,我们的空军已经轰炸了6天了。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条件,可以完全发起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了。”此刻原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现任中国-东盟联合舰队最高指挥官的姚广胜少将正站在巨大的电子海图前,对着一再推迟总攻击时间的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据理力争的说道。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设防严密的群岛,我认为我军至少需要10天以上的火力准备的时间,才有可能发动攻击。” 面对着眼前气势汹汹的海军指挥官,胡维风中将多少有些无奈。

    实际上中国军队为了此次“冰山再现”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将半个中国的海空军力量交由他指挥了。1个双航母战斗群、1个轻航母战斗群、4个两栖登陆攻击集群、1个对地支援舰队,总计有近400艘以上各类舰艇在他的指挥之下,而这些还没有计算东盟海军的参战兵力,以及大量被征用的民用船只。

    空军力量方面,印度洋战区、东南亚战区以及成都军区、广州军区、兰州军区的空军全部接收他的指挥,近前沿机场就有2500架以上的各型战斗机。在2008年1月20号攻击首日,空军就出动了3000架次庞大机群,在接下来的连续6天中,中国空军每天都保持上千架次的高强度空中打击。印度空军显然已经被驱逐出了这片战场的天空。

    但是在此刻,满把好牌的胡维风却突然踌躇起来,作为一个战场指挥官他突然迟疑了起来。而更真正可怕的是,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究竟在担心什么,一种莫名的不安全感让他始终不敢下达总攻击的命令。海天之际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似乎正隐藏一股不可知的力量,这股力量虽然不足以吞没整个舰队,但是却足以抵消他此前所作的一切。

    “10天?!胡司令,你要知道中央军委的精神是要战士们在春节之前可以回家,你知道有多少陆军正在船上等待着进攻吗?6万人,是整整6万人!超过1个集团军。你知道他们在忍受着什么生活?焦虑、晕眩、煎熬,他们要的是一场战斗,而不是象偷渡客那样闷在船舱里。” 姚广胜少将有些激动的对着眼前这个似乎失去了信心的指挥官咆哮道。

    “敌人还有相当的岸防火力,现在登陆是不是太冒险了一点。”战区参谋林太平少将此刻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道。“岸防火力?林参谋,我的对地支援舰队已经进入了距离陆地100公里的敌方海域进行炮击了,空军每天摧毁数百个敌对目标,难道要岛上的印度人最大射程的武器只剩下步枪我们才登陆吗?” 姚广胜少将轻蔑的看了一眼面前文弱的年轻人,冷笑着说道,

    “好吧!我同意在明天黎明时分发动一次两栖登陆作战,主攻方向为中安达曼群岛、 南安达曼群岛和小安达曼群岛,海军对地支援舰队、‘香港’号航母战斗群掩护第1、第2、第3两栖登陆攻击集群突入敌方海域。今天夜间空军必须出动2000架次以上战机对的敌空袭,明天9点整准时发动总攻。”最终胡维风在姚广胜少将的步步进逼之下,不得不作出了妥协。

    “错过了1个春节,也比以后再也回不去的好。”下达完攻击命令之后的胡维风感觉到空前的疲劳,他走出空气浑浊的指挥舱,吹着甲板上惬意的海风,喃喃自语道。

    “司令,你有没有听过农夫和驴子的故事。”跟着走上甲板的战区参谋林太平少将在他的身后小声的嘟囔道。“等打完了这仗,再跟我说吧!我现在很困,明天总攻之前别叫醒我。” 胡维风深深的打了个哈欠,对着身边的林太平说道。他已经连续6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远方的海面上双130毫米主炮射击时产生的巨大火光,继续照耀着这黎明前的黑暗。

    虽然通过一系列的增程技术的应用,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的舰炮已经可以覆盖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前沿各岛的纵深,但是无论如何精准的火炮都存在一定的散布误差,随着射程的增加,散布误差的影响也将成比例的增长。在射程允许的条件,同样威力和精度的炮火,在12公里的距离上摧毁一个典型目标平均需要30发炮弹的话,在40公里的距离上摧毁同样的目标就需要300发炮弹。此刻在中国海军舰炮的轰击之下,印度岛上守备部队正在坑道内,等待着抗击一场大规模正面登陆的血战。

    “最新情报,中国海军登陆舰队开始向前推进了。”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战略防御司令部地下50米深处的要塞电子指挥中心内,要塞总司令印度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正躺在自己潮湿的床上数着头顶上密集的爆炸声,突然门外传来了印度空军少校阿德瓦尼兴奋的呼喊。

    “好的,立即通知各岛守备部队—台风降临。” 拉维. 萨蒂亚迅速从床上跳了下来,冲出自己的房间。他终于等到了,等到了一个可以重创中国人的机会。这些天来他已经失去了太多了,中国空军的空中打击远比他想象的强大的多,在短时间内岛上大部分的设防严密的机场和港口都遭到了中国空军的密集轰炸。印度海空军最后的抵抗也被一扫而空。

    拉维. 萨蒂亚最后的旗舰—“德里”号驱逐舰也2天前,在布莱尔港内被中国空军的激光制导炸弹击中,如果不是他果断的下令抢滩让战舰搁浅,这艘印度海军要塞守备舰队最后大型舰艇也将饮恨海底。是时候,血债血偿,中国人太过自大了,他们的海空军开始玩起了美国人防区外精确打击的手法。

    但他们摧毁的却大多数都是印度军方故意设置的假目标,印度陆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仍隐藏在地下坑道和掩体中,而为了迷惑中国人,拉维. 萨蒂亚放过试探性进入射程海域进行炮击的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此刻随着“台风降临”的密码在各岛守备部队的指挥部被破译出来。印度陆军最后的决战兵器被全面启封,坑道内一个个密封的火力发射箱内一种全新的攻击武器终于露出了他的峥嵘。

    这是一种类似于小型导弹的武器:头部为圆球状,机身截面为正方形,机翼为两段,外部为平直翼,翼根及机翼内三分之一为三角翼,翼根与机身融合。为方便储运,机翼可折叠,没有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分为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上下两片,每片尾翼上均有方向舵,而且每片顶部各有一个长长的杆,机体后部是推进螺旋桨。

    它的外边并没有太惊人的地方,难道印度陆军真的寄希望于这些看上去脆弱不堪的武器吗?答案也许只有明天才能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武器的名字就叫“台风”,因为它的机身用德文写着“TIFUN”

    第四十章:海岸燃烧(一)

    和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相反,最为漫长的一天其实往往是从深夜凌晨开始的。2008年1月27号,也就是西方军事术语中所习惯使用的D-1天,已经在海面上等待了7天之久的中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各部队都接到了令他鼓舞不已,却又不免有些紧张的消息—明天黎明时分,远征军将分三路同时对印度军队所控制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发起进攻。

    命令简短而明了,但是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他们需要准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狭窄而拥挤的船舱内战士们各自检查着自己的武器,军事主官忙碌的比对着军用地图,尽管上面的那些数据已经被再三记住,指导员和政委挨个床位的给战士们打气,虽然他们也同样踌躇和不安。

    更多的大型战舰开进了预定的海域,用舰炮抵近轰击岛上的防御工事。在不断怒吼的舰炮火力中,编队中体积庞大的情报搜集船也不时进入火线,毕竟这片海域对中国海军来说,是完全的陌生的存在。而且印度海军还在近海布下了大量沉船、水雷等障碍物。这样的测量分析在过去了6天里已经进行了多次,但在进攻发起之前,情报支援舰队仍需要进行最后的测算。将最新的航海通报传达给后方的登陆舰队。

    扫雷艇等小型舰艇高速穿梭在海面上,为大军明天的行动清除着可能存在的障碍。此刻印度陆军的岸防火力也不再保持沉默,前沿各岛屿工事内藏匿已久的岸基反舰导弹开始反击。不过除了少数俄制“俱乐部”-M型多用途机动式岸防导弹系统和俄印联合研制的陆基PJ—10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外。大多数印度岸防部队使用的仍是老式的SS—N—2型“冥河”反舰导弹。

    在拥有完全制海、制空权的中国舰队面前这样的反击,只能遭到更为凶猛的打击。一个又一个岸舰导弹阵地在中国海空军的联合打击下变成了燃烧着的废墟。一架架无人侦察机从中国海军的对地支援舰队上起飞,飞翔在一片火海的群岛上空,寻找着仍有价值的目标。

    “太顺利了。这样的仗打的我心里没底。”尽管编队中一艘“旅大”级驱逐舰被印度岸舰导弹击中,在海面燃起了熊熊大火。但是面对着眼前的战况,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站正自己所指挥的对地支援舰队旗舰—“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开封”号的舰桥上心中仍然意外感到阵阵失落,印度人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防御能力应该远不止于此啊!数艘“江湖”级护卫舰迅速靠近被击中的战友,损管的水枪在昏黄的落日下,映出别样的光华。

    “司令,我们的弹药储备已经见底了。”正在孙力军注视着眼前残酷的美景的同时,一个作战参谋出现在他的身边,提醒着他连日的炮击已经消耗了太多的炮弹。由于舰艇的空间限制,往往不能携带大量的弹药,长时间射击或连续作战时必需时常接受补给。即便是在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中美英联军的大型战列舰都曾在战斗中途返回英国港口补给弹药。

    而此刻后勤基地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中国海军,舰炮弹药则需要依靠驻扎在巴伦岛临时锚地的综合补给舰队。除了中国大陆海军和东盟海军派出了大量补给舰队伴随舰队前行之外,中国台湾特别军区的142勤务舰队也派出了“武夷”号综合补给船和2艘“长白”油船从台湾南部的高雄港出发参与到这次空前的远征中来。

    随着战争的日益深入,在北海舰队需要保存巨大的战力以威慑日本之外,中国海军已经接近全军总动员的状态。而一直以来保有着强大海军兵力的中国台湾特别军区,此次也出动了包括包括2艘美制“纪德”级导弹驱逐舰在内的强大远征舰队。

    在这支远征舰队中不仅包括台湾特别军区海军相当数量的主力舰艇、辅助船只。还有台湾海军陆战队所派出了由2个陆战步兵团、1个轻坦克营和1个搜侦营在内的“整合远征旅”。这支“整合远征旅”搭乘着2艘美制“新港”级坦克登陆舰和4艘“太武”级和“云峰”级运输舰,与其他兄弟部队共同构成了中国—东盟联合舰队中的第4两栖登陆攻击集群。

    不过台湾特别军区所派出这支远征军在本次的“冰山再现”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中,注定只作为预备队而存在。因为在他们之前,是中国人民国防军更为强大的3个两栖登陆攻击集群。

    中国—东盟联合舰队第1、第2两栖登陆攻击集群均以1艘071型船坞登陆舰为主力,各编制有4艘072III型“玉亭”级大型登陆舰、8艘079型“玉连”级中型登陆舰及其他辅助登陆舰艇40艘以上。

    其中第1两栖登陆攻击集群上的登陆部队主要由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所属各部队组成,由马来西亚北部港口登船,总兵力计有1个独立坦克团、3个机械化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而第2两栖登陆攻击集群上的登陆部队则由原东南亚战区的海军陆战队第77陆战旅和苏门答腊岛上的中国陆军第259机械化步兵师抽调的精锐组成,总兵力为1个独立坦克团、2个陆战队步兵团和2个炮兵营组成。

    第1、第2两栖登陆攻击集群各搭载有15000人以上的兵力。在2008年1月28号的黎明时分的登陆作战中,第1、第2两栖登陆攻击集群将分别攻击中安达曼群岛、 南安达曼群岛。

    而负责攻击小安达曼群岛的第3两栖登陆攻击集群则由中国-东盟两军共同组成。拥有1艘072型“玉康”级(072型)大型登陆舰、6艘079型“玉连”级中型登陆舰、新加坡海军4艘 “忍耐”级坦克登陆舰、泰国海军2艘“诺米德”级坦克登陆舰、4艘511型坦克登陆舰及其他辅助登陆舰艇30艘以上,搭乘有中国-东盟陆军部队3个步兵团和1个坦克营的兵力。

    按照中国军队一贯以来的登陆战术,此次“冰山再现”战役的基本精神为多登陆地段有重点的突击登陆,全纵深夺取并巩固登陆地段。第一攻击梯队将以3个加强摩步师为先锋,登陆正面宽约6~12公里。

    每个攻击集群以两个加强轻步兵团为尖刀部队,每个步兵团又以2个加强营为尖刀,每个突击营的登陆正面宽约500~1000米。即在6~12公里正面,将4个加强营同时在4个点登陆。率先登陆的加强营将包括一个步兵营,加强1~2个两栖战车连、工兵连、反坦克连、防空、防化及1~3个步兵连。

    根据战前的情报分析,战役指挥部判断印度陆军在中安达曼群岛、 南安达曼群岛设防严密,守备部队均超过1个步兵师。而小安达曼群岛的守备力量较为薄弱,仅有2~3个步兵团的兵力。

    印度陆军的兵力配置前轻后重,其中仅有30%左右的兵力集中于滩头附近的工事群内,而主力将部署在岛屿的纵深。印度军队采取这样的兵力配置主要是为了抵御掌握有制空权的中国军队采取垂直登陆,同时也能较好的规避中国海军强大的支援火力。所以战役指挥部较为乐观的认定在抢滩阶段,不会遭遇印度陆军的激烈抵抗,真正的决战将在岛内进行。

    为了迅速的将重型装备运送上岛,中国-东盟军队不仅调集了大量可以直接驶上滩涂的坦克登陆舰,更准备了大量由半高集装箱模块为基础的钢制浮箱。这些被称为“海上模块式后勤系统”的浮箱拥有喷水推进系统,可以迅速的构成任何所相要难得配置,其用途包括浮游栈桥、滩头登陆门桥、车辆能够自由行驶的滚装平台、驳船纵列、高架结构和海上防堤等。

    2008年1月27号夜,各两栖登陆攻击集群开始由集结海域向目标海域开金。各登陆舰艇组成的船团,呈双纵队列航行、各舰之间保持6~12链的距离。在整个航行过程中,水面舰艇将担负其警戒护航任务,根据舰艇的性能分为远程、直接、协同三种不同的警戒状态。

    其中负责远程警戒的主力驱逐/护卫舰艇被配置在距离登陆船团5~15海里的威胁海域内一线排列,以保持雷达接触为标准,组织对潜、对空、对海警戒的任务。而二线舰艇则担任直接警戒,配置在登陆船团的前方及两侧,组成半圆或者扇型的警戒线,各舰艇之间的距离以保持声纳接触(15~25链)。而由对地支援舰队组成的协同警戒部队则被配置在距离登陆船团前方10~20海里的航线上,向攻击目标前进。

    在黎明之前,各登陆船团均已进入距离换乘区12~25海里的“海上梯队区”疏散待命,在重新编组之后按小队为单位进入距离海岸8~16海里的换乘区。在攻击开始前2~3个小时内,登陆部队再在换乘区开始进行海上换乘。

    第四十章:海岸燃烧(二)

    经过一夜的紧张航行,各登陆船团在黎明前开始海上换乘,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两栖登陆装备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自二战时期形成的换乘/编波的抢滩模式依然是有效而必须的。

    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大型登陆舰艇,但是相对于各机械化步兵部队数量众多的重型装备而言,中国海军的登陆舰艇数量仍然十分有限,只能尽可能地用来搭载重型装备,而出了少量均衡装载的步兵外。第一攻击波次抢滩登陆的轻装部队仍主要由征用的大型民用船只运载。

    此刻在民用船只的两舷同时旁靠2艘小型登陆艇,即将投入登陆的士兵们开始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在漫天的朝霞中攀爬横贯在船体上的大型软梯,海天边不时传来的隆隆炮火中,不时有士兵紧张中失手坠下大海,在水兵们开朗的笑声和嘲笑中被救上登陆艇。

    对于这些步兵来说,在登陆发起时换乘小型机械化登陆艇、冲锋舟等抢滩工是必须的,而大型登陆舰上的两栖坦克等两栖装备的泛水也需要时间。舰首的舱门缓缓打开,一辆辆两栖装甲车辆和两栖主战坦克驶出战舰,在蔚蓝的海面上自由的游弋起来。

    而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全通甲板式的两栖攻击舰“浙江”号上,数架直-8F型通用舰载直升机正逐一发动,但作为一艘专用舰队指挥舰,“浙江”号真正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强大的指挥控制上。“浙江”号上的中国海军的“指挥控制系统”由“舰队指挥中心”和“旗舰指挥中心”共同组成。

    “舰队指挥中心”是设在岸上的陆基指挥所,“旗舰指挥中心”就是象“浙江”号这样的位于作战海域的海上指挥控制舰。在具体的作战指挥中,设在新加坡的中国-东盟联合舰队的“舰队指挥中心”将各种作战指令、作战海域的海洋监视情报、敌情威胁及作战海域的环境数据发送到“旗舰指挥中心”,经过处理之后分送各个指挥位置和作战部队。

    当然与此同时,“旗舰指挥中心”还会不断收到各部队关于自身状况、作战行动海域的海洋监视情报及作战任务的进展情况的报告,这些信息经过汇总处理之后,将报告“舰队指挥中心”。显而易见在海上作战指挥中,“浙江”号处于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浙江”号上的“旗舰指挥中心”是一个大型综合通信及信息处理系统,它同70多台发信机和100多台收信机连接在一起,同三组卫星通信装置相通,可以每秒3000词的速度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接收的全部密码可自动进行翻译,通过舰内自动装置将译出的电文送到指挥人员手中,同时可将这些信息存储在综合情报中心的计算机中。

    “这个是昨天晚上在近海由电子侦察船截获和破译出来的。”站在“浙江”号上的登陆部队指挥舱内,战区参谋林太平中将向刚刚起床的胡维风中将报告了印度守备部队的异动。

    此刻数以百计的中国海军指挥人员注视着舱内的海军战术数据系统终端、两栖支援信息系统终端和海军情报处理系统终端。此刻登陆部队指挥员使用这些设施掌握登陆作战的进展情况,对先头部队的作战行动及后勤保障提供支援。中国海军新型的近海电子侦察船可以收集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全频段电磁波并加以分析。但是在短时间内,中国海军的情报人员仅能了解敌方会在黎明时分会有大规模的行动,但目前仍不知道名为“台风”的打击具体将以什么形势降临。

    “要求各登陆部队加快行进速度,提前发起攻击。” 中国-东盟联合舰队最高指挥官的姚广胜少将注意到了胡维风脸色的异样,立即提议道。“这不可能。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只有要求海空军加强对地压制了。” 胡维风中将紧闭着双眼,痛苦的摇了摇头。

    作为登陆船团来说,各船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到达换乘水域,完成换乘的部队不可能各自单独抢滩,必须在海上等待编波,一般来说,换乘/编波的过程可能长达数小时,要求一支数百艘船的大型船团会在几十分钟内就完成登陆准备是不现实的。

    而这段时间无疑是登陆船团最脆弱的时候,十分需要海空军的强力掩护,虽然有对地支援舰队协同作战,但是对于印度陆军坚固的坑道工事,单纯依靠海军的对岸攻击力显然是不够的,用商船改装的火力支援舰也加入到了对岸炮击的行列中来,在民船甲板上直接摆放的各陆军炮兵连的122毫米、152毫米的牵引火炮开始一一开火。

    除了这些临时参战的陆军部队之外,中国海军还有6艘经过专门改装的 “近海支援炮击舰”。这些以万吨级货船为基础改建的战舰拥有接近于二战火炮巡洋舰的火力,除了装备有59式100毫米高射炮、72式85毫米高射炮之外,还有12门以上的203毫米牵引式榴弹炮。船载炮兵的炮位上方采用波纹钢和改装的集装箱作为临时炮塔,在覆以沙袋所形成防护,可以有效抵御使用子母弹进行大范围杀伤的火箭炮的威胁。

    虽然203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并不是中国陆军炮兵部队的制式装备,但这种火炮仍然具有射程远、威力大、地面密集度好的特点。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50千米,单炮的火力覆盖面积可以达到1243平方公里,6艘“近海支援炮击舰”齐射的火力顷刻间便将印度陆军的正面防线打成了一片火海。

    不过就在猛烈的火炮压制之中,被部署在岛屿纵深的印度陆军决战兵器—德制“泰帆”型(德语:台风)攻击无人机发射系统正全面展开。

    一直以来德国陆军装备的无人机型号不多,不像美国那样能快速推出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无人机。德军现役装备的无人机仅为加拿大研制的CL-289远程侦察无人机和自行研制的LUN近程侦察无人机。但是一直以来以想象力和精确的工艺为代表德国军事工业拥有会给世界以惊喜。

    “泰帆”攻击无人机正是德国联邦武器技术发展局与德国陆军联合研制的全球第一种专用多功能攻击型无人机。起初德国陆军对“泰帆”型攻击无人机的要求仅仅是攻击敌方纵深的高价值地面目标,如指挥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地面停放的武器等。对其威力要求是要能摧毁这些目标或至少给这些目标造成严重破坏,使敌军无法再使用。

    但随着整个发展计划的深入,德国陆军很快发现了这种武器除了地面战中的巨大作用之外,在反舰作战中也具有相当的潜力。特别是在对抗大规模两栖攻击集群的反登陆作战中,“泰帆”攻击无人机将会成为一件足以改变战场命运的决战兵器。

    一套“泰帆”型攻击无人机系统由8部发射装置、96架“泰帆”型攻击无人机及相应的储运/发射车、一个地面控制站和部分地面维护设备等组成。所有设备和储运/发射车尺寸都按标准化设计。而在整个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地区,印度陆军部署了超过26套攻击无人机发射系统。而在中国陆军强袭登陆的正面,印度军方便集中了20套发射系统

    独特的气动布局使“泰帆”攻击无人机看起来像是飞机和导弹的混合体,其优点是可以保证无人机在攻击时的稳定性。战斗部位聚能破甲战斗部,可以精确打击有装甲防护的目标,而且其爆炸后的破片还能像流弹一样杀伤面目标。“泰帆”攻击无人机用复合材料制成,对雷达有良好的隐身能力,使得敌方很难探测和攻击。

    除了具有强大的攻击和隐蔽性之外,机长2.08米,机高0.9米,翼展2.26米,最大起飞重量160公斤的大型无人机,可以连续飞行超过4小时,实用升限4000米,速度2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为500公里。也就是说,印度陆军在其远离滩头的发射阵地内便可以对整个中国海军舰队发射攻击。

    印度之所以能够花费巨资从德国购买到这一新型装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莫斯科政府的帮助。德国军方中一个名为“洞狮”的秘密组织一直以来都在秘密与俄罗斯联合研制新型武器。而“泰帆”攻击无人机的设计和研制中,自然也少不了俄国人的支持。“洞狮”则通过莫斯科绕过国会向很多国家出售新型武器,而“泰帆”攻击无人机系统仅仅是无数地下交易中的冰山一角。

    在接到由司令部指挥和通讯网数据链传来的攻击指令之后,操作人员迅速将指令转为操作程序,通过光纤传给待命的无人机储运/发射车,在车上会自动将程序下载给无人机。“泰帆”攻击无人机在储运过程中机翼是折叠的,在起飞时,机翼则会自动展开。“泰帆”攻击无人机的起飞也采用火箭助推起飞,当无人机升空后,助推器被抛掉,机上32千瓦的JP8活塞发动机开始工作,驱动螺旋桨转动,提供无人机飞行动力。

    在数分钟之中,1900架以上的攻击无人机所组成机群便布满了安达曼群岛的上空……。

    第四十章:海岸燃烧(三)

    在整个舰队的指挥中心—全通甲板式的两栖攻击舰“浙江”号的指挥中心,面对突然出现在战区上空的近2000个空中目标,所有的参战人员的神经都瞬间绷紧了。这些布满所有雷达屏幕的红色光点,突明突暗的闪烁着,每一个都代表着死亡与毁灭。

    “这里是登陆部队火控中心,这里是登陆部队火控中心。全舰队立即进入一级对空警戒状态,重复一遍,全舰队立即进入一级对空警戒状态……。” 负责协调舰队内火力分配,对两栖作战提供支援的登陆部队火控中心内,所有的频道全部用来召唤防空拦截火力。

    原定登陆作战初期对登陆地段进行航空火力和舰炮火力支援,部队抢滩作战时对敌滩头火力进行压制,登陆部队向纵深推进时实施延伸火力支援计划被全部推翻,此刻密布在天空之中,逐渐出现的威胁已经成为了高悬在整个舰队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全舰队的防空火力开始怒吼起来,首先是海军航空军的舰载机机群和赶到空军陆基战机,为了给海面上的舰队已更多的拦截时间,飞行员们冒着印度陆军的地面防空火力突入了群岛的纵深。中距离对空导弹打光了,就使用近距离格斗弹,格斗弹打光了就使用机炮。但是面对如此之多的空中目标,空军竭尽所能消灭了中高空出现了300多个目标,但这样拦截也不过是以汤泼雪。

    不断有新的目标出现在群岛纵深印度陆军的发射阵地上空。“太多了,第一攻击波次总计890个空中目标,越过空军拦截线已经进入舰队防空火力圈。” “浙江”号的作战情报中心内,6台由各类显示屏、标图板、通信设备、终端机组成的8部显控台上。空中拦截控制、空中优劣形势判断、战术系统、威胁判断、武器协调各方面的数据全部转化成一片刺眼的红色。

    “已经超出了全舰队的满负荷拦截能力了。我们注定要承受损失。” 战区参谋林太平少将走到战区总指挥胡维风中将的背后小声的说道。“马上各命令登陆突击集群停下来。”站在一旁的海军少将姚广胜铁青着脸,在漫长的沉默之后,突然大声的吼道

    “现在已经来不及中止进攻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胡维风默默的转过声来,对着指挥中心所有的指战员们微微的苦笑着说道:“现在我们所能作的只有为前线的战士们祝福。还有命令各登陆战舰以最大音量播放国歌吧。”

    当所有德制“泰帆”型攻击无人机爬升到巡航高度时,自动驾驶仪开始控制无人机按预定航线飞向目标区。根据预先侦察所收集的信息,“泰帆”型攻击无人机最多可以搜索2000平方公里的目标地域。在目标区,无人机会不断的将实际搜索的目标信息与机上预先储存的目标数据进行对比。一旦确认,则自动选择最佳攻击模式对目标发起攻击。

    除了上述这种预先确定目标的攻击方式外,(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http://www.xlawen.org/kan/3714/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