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部分阅读
宫城的能力了。
就在张肃盘算着觐见陛下,冒死进谏之时,太子刘彻召见了他,严明羽林校的编制限定在两千人,驻守在原期门校内;而虎贲校的编制扩大到八千,驻地移至未央宫北,位于北军屯兵之所。张肃这才长舒一口气,不再有异议。毕竟虎贲校虽然仍挂名在南军麾下,但实质驻地移出了宫城,要头疼的也该是执掌北军的中尉张汤。而剩下的两千羽林,张肃还真不相信他们能以一当十,对抗两万南军将士。
然而中尉张汤倒没有如张肃预料中的烦恼,淡然接受了北军驻地出现八千不受他节制的虎贲将士。酷吏的xìng子就是如此,皇帝说啥就是啥,不多半句废话,更不会有死谏的想法。哪怕景帝下令让他率兵血洗北阙甲第,只要有诏令和兵符,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执行下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从年节伊始,虎贲和羽林开始大肆募兵。由于汉初军人的地位很高,而且边关战事频繁,靠军功封爵是平民百姓成为贵族最便捷的途径,再加上两校隶属南军,身负天子亲卫的荣耀光环,自然是趋之若鹜。不过月余,两校便已整编完毕。
而大汉权贵们此时都把视线和jīng力尽数集中在景帝的各种大规模军事动作上,几乎无暇关注这两个新编列的禁军校营,更不顾上往里面安插人手。直到数年后,虎贲和羽林的少年们,展现出他们锋利的獠牙,权贵们回想今rì,不由感慨万千,大呼失策,却是悔之晚矣。
整编完毕的虎贲校的校场上,虎贲将士们正挥汗如雨,加紧cāo练。原本的虎贲营长马屿,如今已有了正式的官位——虎贲仆shè。以弱冠之年,据此高位,统率八千禁卫,可谓少年得意。然而,马屿没有丝毫的骄矜,自从雁门归来,他隐隐有些不甘。雁门一役,数百虎贲卫立下的战功,不及百余羽林卫的零头,实在让他汗颜不已。即便马屿明白这是兵种的差异所致,但心中还是渴望能为虎贲卫正名。
如今虎贲扩编至八千将士,已经具备了太子殿下所谓的正面作战的能力,不由让马屿热血沸腾。他心中清楚,凭着这些新兵,是无法上阵杀敌的,须得按照殿下传下的章程多加cāo练。按照汉军编制,校中设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长一人。原本虎贲营中的将官,尽皆分派下去,成为军侯和屯长。最初的六百虎贲卫,暗自依照殿下预先设置的新军制,向上提升一级军职,打散到虎贲校中,成为各级军官。
太子刘彻先前在虎贲和羽林大力推行的新军制,在此次扩编过程中,渐渐发挥出了功效。马屿依靠原本的六百虎贲卫,很快就牢牢掌控住了新成立的虎贲校,各项整编事宜井然有序,新兵们很快便进入了rì常cāo练中。
此时的虎贲校场内,秦立鼻青脸肿的躺在地上,突然悲从中来,眼眶微红,几yù哭了出来。自打入了太子/宫中,成为太子庶子,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太子中庶子兼虎贲左监李当户,仿若催命厉鬼般,每rì都变着法子折腾他。
起因源于年节过后的某次饮宴,李当户当晚喝得叮咛大醉,腹中有些憋涨,随即撩起衣襟,用滚烫的体液浇灌了太子殿下最钟爱的几本珍品海棠。殿下自然恼怒不已,随即吩咐下来,在秦立能打败虎贲营的任意一个将官前,李当户不得饮酒,否则逐出虎贲。
嗜酒如命的李当户接令后,当下就蔫了。虎贲组建至今近两年,当年招收的都是十五到二十岁的良家子,如今年纪最小的虎贲卫都有十七岁了。当然,李当户是例外,不满十三岁的他,已身长七尺有余,再加上满脸胡茬,跟及冠男子也差不了多少。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李当户这般奇葩,秦立就是个正常的少年,不但个头比李当户矮了一个脑袋,身形也整整小了一圈。最糟糕的是,由于秦立从小和晴儿,嫣儿这些女娃瞎混,个xìng竟然颇为怯懦。不但手无缚鸡之力,平rì也是唯唯诺诺,cāo练狠了还要哭哭啼啼。公孙贺对他的评价是将门犬子,李当户对他的评价却很直接:他就是个娘们!
当满脸不忿,自觉受到侮辱的秦立被带入虎贲大营后,事实证明,用犬子和娘们来形容他,是侮辱了这两个词。
望着被虎贲营普通兵士轻飘飘一拳击倒在地的秦立,李当户狠狠啐了口唾沫:“娘们的胳膊都比你的大腿粗!”
屁颠屁颠跟来看笑话的羽林仆shè公孙贺,则是满脸戏谑的颌首认同道:“獒犬至少还能咬人。”
总之,李当户不得不接受现实,短时间内,他恐怕只能望酒兴叹了。李当户的想法简单而粗暴,害我不爽快,你也别想自在。自此,在每rì的cāo练中,秦立免不得常常被李当户当做发泄对象,拳打脚踢是常事。所幸李当户下手分得出轻重,从不往要害处招呼,专挑肉厚的地方下手。李当户最喜欢的地方,就是秦立的臀部,每rì都要踹上几脚,方才过瘾。
秦立的祖父骠骑将军秦勇,乃二品常置将军,可参与宫中机密,平时参与决策、处理军国要务,战时统率大军出征。由于汉初不常置大将军一职,而太尉须得参与政务,平时并不亲自掌军,因此骠骑将军是常置的最高实质军事统帅,秩比三公。
数rì前,陛下颁布旨意,着秦勇统帅节制弘农,河东,河内,河南四郡所属郡兵,整军备战。秦立闻讯,不由满心欢喜,期盼能随祖父出征。倒不是他求功心切,而是希望借机逃脱李当户的魔掌。
虽然汉初禁止尚未成丁的男子从军,但将门世家一般都会将族中少年提早带入军中,让他们熟悉军营,甚至参与作战,以便为rì后延续家风。李当户才刚刚断nǎi,就被李广抱在怀里,和匈奴人血战边关。而公孙贺,在吴楚之乱中,更是以十岁稚龄,跟着公孙昆邪带领骑兵,冲击叛军大营,夺旗而归,立下大功。
然而,当秦立涕泪横流的向祖父诉苦请愿,希望随军出征时,秦勇皱着眉头,鄙夷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随即请出家法,把秦立吊起来毒打一顿,随即派贴身侍卫将他抬到虎贲大营门前,一脚踹了进去。
闻讯赶来的李当户,铁青着脸,拎起秦立的领子,拖到粪坑边上,狠狠的抛了进去,朝一旁正在掏粪的将士淡淡道:“看好了,别让他溺亡就成!”
此时的秦府中,秦立的父亲,三品常置中领军秦广,看着秦勇老爷子递过来的绢帛,脸sè愈发难看。绢帛是太子殿下命人送来的,详细叙述了秦立入宫后的种种表现,虽未有任何不好的评鉴,却隐隐含有询问之意。毕竟太子庶子,一般都是权贵豪门推荐家中的继承人担任,显然殿下隐晦的表示了秦立似乎并不胜任,你们秦家是不是要换人的意思。秦家在军中威望极大,刘彻必须保证自己身边的重臣,是秦家未来的继承人。否则将来难免会导致秦家的分裂,遗祸甚大。
“羞煞老夫了!”秦老爷子涨红着脸,脖子上青筋爆出:“想我秦氏世代领兵,你怎么教出这么个玩意?!立儿是秦家的嫡长孙,如果不能辅佐储君,就让他死在虎贲大营!”
秦广不敢反驳,无奈的点点头。如今太子殿下已坐稳储君之位,陛下也牢牢掌控了大汉朝堂,世代忠君的秦家又是坚定的保皇派,实在容不得一丝动摇。秦立若是不能得到殿下的认同,也就失去了继承人的地位,只能换上其他的人选担任太子庶子。如此一来,秦立唯有死在虎贲大营,才能保全秦氏一族的脸面,秦家从来不需要懦夫,更不会接受逃兵,哪怕他是嫡长孙也是不行!
m.阅读。
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
景帝中元二年四月,右北平和上谷两郡派出六万步卒出边塞,突袭匈奴左部。。毫无防备的匈奴诸部毫无抵挡之力,短短数rì内汉军竟孤军深入数百里,直抵燕北长城脚下,却没有继续进军,而是就地扎营,营建防御工事。等到匈奴权贵醒悟过来,随后而至的大量边民和粮草已经输送到汉军大营。汉军开始营建无数棱堡和壕沟,摆出死战不退的态势。
左贤王的王廷置于匈奴圣山——狼居胥山,立燕地数千里,驰援不及。当地匈奴诸部只能向云中单于庭所部求援,驻守云中的匈奴左大当户浑于坭坐拥铁骑近万,却视如罔闻,按兵不动。直到燕北诸部送来珍宝百车,牛羊十数万,这才勉为其难的派出五千jīng骑驰援燕北。
然而,就在援兵出发数rì后,雁门郡太守郅都,持天子诏令和兵符,拜征北将军(二品,不常置,战时设),统率代郡,雁门,太原三郡都尉,令兵十万出雁门边塞,兵发云中。所率十万汉军,有胡骑八千,由胡骑将军公孙歂统率。
所谓胡骑,来源大部分是归降的匈奴人和义渠出身的胡人。大汉最显赫的胡人家族,便是典属国公孙昆邪所属的公孙世家。数年前,更有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率部归顺,景帝大悦,将其尽皆封侯。胡骑将军,不常置,秩比二千石,与光禄大夫平级,次于郡守一级。
新任的胡骑将军公孙歂乃是公孙昆邪同胞幼弟,曾在吴楚之乱中,率三千胡骑,且骑且shè,生生拖垮了万余叛军,立下大功。此番景帝特意派他辅助郅都,率八千胡骑为先锋,星夜兼程,奇袭云中。
云中城头,左大当户浑于坭面对城外来回奔驰的八千胡骑,面sè大骇。公孙歂来得太快,以至雁门到云中一线巡视的匈奴游骑压根来不及送回消息。虽然浑于坭对云中城内剩余的五千匈奴铁骑有信心,绝对能以少胜多的击溃八千胡骑。然而他心中清楚,汉军的主力,绝对不是眼前的胡骑。按多年与汉军交锋的经验,一旦涉及攻城掠地,其出动步卒数量绝对在骑兵的十倍之上。
近十万大军?!浑于坭被自己的猜测吓傻了。他深知匈奴铁骑的强悍,在于野战,在于来去如风,弓马娴熟。若是被困死在这云中城的高墙坚壁之内,便只能下马步战,战力甚至比不上jīng于步战的汉军。自从军臣单于率单于庭所部大军回返龙城越冬,至今未归。龙城远居漠北,离此地数千里之遥,显然远水救不了近火。浑于坭顿时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是坚守云中,还是避敌锋芒,保存实力?
就在浑于坭犹豫不决之时,数十jīng骑正驰骋在河南朔方之地。马上的骑兵身着草绿sè的怪异服饰,从他们的五官,依稀可以看出,年岁并不大。天空中,十数只鹞鹰正不住的盘旋,偶尔会俯冲而下,缓缓停在骑兵的肩膀上稍事歇息。年轻的骑兵们,便会从马背的背囊内,取出切成细条状的肉片,给鹞鹰喂食。
朔方,北方之意。战国时称为河南地以及北假,原为赵国领地。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赵国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置九原郡,此为河套地区建置之始。其后赵国衰落,河南地被匈奴占据。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河南地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号为“新秦”。匈奴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十数年不敢南下。
秦末战乱,边地戍卒被调回中原。匈奴一代枭雄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东灭东胡,西驱大月氏,南并白羊王、楼烦王,北服浑庾、屈shè、丁令、鬲昆、薪荤等部族。匈奴军事力量强大,有“控弦之士”(骑shè部队)30余万,不断袭掠大汉北部边郡。
大汉立国数十载,匈奴以河南地为前站,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攻城屠邑,殴略牲畜,杀吏卒,大寇盗,给大汉边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严重危害大汉北疆的安全。
时至今rì,河套及其以南地区,仍由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驻守。背靠漠南,匈奴右贤王的王廷距外长城边塞不足千里,随时可以驰援。
由于地处河套平原,有黄河的滋养,朔方土地肥饶,宜屯田驻守。匈奴人占据后,并未大肆捕杀当地汉民,而是驱使他们从事耕作和放牧,为驻守当地的匈奴将士提供粮草。按理说,河南朔方地就地而居的汉民为数不少,不似茫茫大草原,常常数百里不见人烟。
然而这队年轻骑兵们一路纵马疾驰,已深入河南地数百里,却见到意料之外的情形。整个河南地似乎一片死寂,偶尔碰到一些小村落,也是十室九空,仅剩断壁残垣。大片大片的良田根本无人打理,长满了野草。要知道,
“齐左监,四月可是北方农耕最为繁忙的时节,若是此时还不耕作,今年根本就不会有任何收成了。”一个骑兵满脸忧虑,对骑兵首领幽幽道:“整年无收,百姓们怎么会有余粮,一直坚持到明年的秋收?恐怕连明年chūn种的种子都没有了。”
“你叫赵立是?今后别叫我左监,在羽林校内叫我营长,在外叫我齐山,这是咱们羽林的规矩!”齐山皱了皱眉头,教训道:“闲暇时多记些羽林条例,在外暴露官职和身份是大忌!”
骑兵赵立赶忙应诺,他和百余名同窗刚从孤儿内院的军事学院被选拔出来,编入神秘的羽林校。由于赵立在学院内表现优异,无论是体能和战术理论都位居榜首,故羽林仆shè,新晋羽林团长的公孙贺,曾特意吩咐营长齐山重点培养他。大家都是军中孤儿,平rì相处倒是颇为合拍,但每当涉及军务,就没有任何情面可言。
而营长齐山,是羽林中的传奇人物,平rì神龙见首不见尾。哪怕公孙贺和他提起过几个重点培养对象,但他实在没有闲暇,尽皆交给手下的连长代为教导,故此对赵立诸人并不熟悉。而此次,太子交办下侦查河南朔方,为大军先行探路的任务,齐山索xìng带上赵立等人,让他们提前熟悉一下羽林卫的职责。当然,少不得要加派人手照看他们,纸上谈兵的军事学院,显然和实战还有巨大差距。
齐山取出背囊中的地图和炭笔,在上面简单的勾画了几笔。他沉吟片刻,又取出白纸,用炭笔在上面用羽林暗语写了起来。暗语是太子刘彻根据后世的密码,设计出的一套保密通讯文字。若用暗语写成的条陈,即使被敌方缴获,也根本无从破译。因为刘彻使用的对照书籍,是前世的《红楼梦》。
条陈分为一式两份,齐山写好后,将白纸卷好,分别放入两个小小的竹管。取出活折,蜜蜡和火漆,将竹管仔细密封好后,他唤人找来两只已经吃饱喝足的鹞鹰,鹞鹰的腿上绑着不同颜sè的细绳。齐山将竹管分别绑在两只鹞鹰的腿上,吩咐负责训鹰的将士将其放飞。
鹞鹰被放飞后,在天空中盘旋片刻,便朝不同的方向翱翔而去。分别为上郡的骁骑将军秦勇和长安城的太子殿下带去今rì搜集到的消息。
说起这训鹰之法,就不得不提刘余和刘胜这两个终rì飞鹰走狗,不务正业的皇子。自打太子刘彻把从匈奴使臣馆驿里强夺来草原鹞鹰交到他们手中,不过月余,便训练的服服帖帖的。不但如此,竟还愣是总结出一套训鹰之法。
刘彻闻讯后,不由大喜,暗自感叹自己无心插柳的先见之明。果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从不缺乏人才,只缺少伯乐嘛。刘彻派出羽林卫跟两位皇子学习训鹰之术,还重金收购大量的草原鹞鹰,花费了大半年时间,终于训成了百余只。
此番齐山侦查河南朔方地,刘彻便大手笔的派出了大半可用的鹞鹰,为今后的普及推广试试水。刘彻不是没尝试过训练信鸽,然而他很快就发现,那是白rì做梦。汉朝生态环境太好,满天都是猛禽在翱翔,辛辛苦苦养出的信鸽,没等飞出长安城,就会被老鹰和大雕吃个jīng光。这就是没有主角光环的坏处,悲哀得很!
m.阅读。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
未央宫平虏殿内,丞相袁盎和太农令曹栾正站在景帝身后,面sècháo红的打量着天井中巨大的沙盘。。根据各地前线源源不断传来的奏报,殿中的内侍们不断的移动着沙盘里用来模拟实战的兵棋和旗帜。眼看代表大汉的玄sè旗帜已插满燕地西北一线,直逼秦长城,殿内诸人尽皆面露喜sè。
“禀陛下,征北将军郅都有紧急军情呈上!”掌印太监孙全微微躬身,双手将一个火漆封存的密匣呈给景帝。
“哦?”景帝眉毛一扬,抑制住心中的激动,扫了一眼满是好奇之sè袁盎和曹栾,摆手道:“无需避讳,快快念来!”
“诺!”孙全躬身应诺,接过侍卫递来的利刃,小心翼翼的把火漆刮去,将密匣启封,拿出一卷绢书,朗声念道:“臣启陛下,匈奴左大当户浑于坭已弃守云中城,率其部五千匈奴铁骑突围而出,逃往五原。臣所率三郡步卒,今已进驻云中。胡骑将军公孙歂率麾下八千胡骑,昼夜巡视云中外长城至黄河一线。臣已命五万jīng兵强夺长城关隘,匈奴历来不擅守城,长城关隘大多废弃。臣擅自专断,已强征十万边民出雁门,至云中,重修关隘。臣今以戴罪之身,誓死扼守匈奴单于庭所部南下之路,天佑大汉!天佑吾皇!”
景帝闻言,剑眉飞扬,朗声笑道:“事急从权,何罪之有?!速速下诏,勉励郅都诸将,待班师之rì,再行封赏!”
“诺!”孙全随即应诺而去。
心思灵巧的内侍们,赶忙根据郅都的军报,重新调整沙盘上的兵棋。景帝眼中熠熠生辉,满是激动之sè。如今云中以东,右北平以西,可堪一战的匈奴人仅剩浑于坭当初派去驰援燕地的五千铁骑,却也被右北平和上谷两郡的六万步卒死死拖住。如今燕地可谓一马平川,无人可挡汉军兵锋。
“陛下,如今浑于坭率五千匈奴铁骑退往五原,若是于白羊王麾下万余铁骑汇合,岂不是实力大增?”袁盎面带隐忧之sè,小心询问道。
景帝摆摆手,胸有成竹道:“无妨,朕便是要让他们合兵一处。即便再加上楼烦王驻守朔方的近万铁骑,也不过两万五千骑,待我数路大军合围,十倍众之,何惧之有!”
袁盎皱着眉头,觉得景帝有些得意忘形,过于盲目乐观了,赶紧劝道:“匈奴右贤王的王廷距朔方不过数百里,其麾下近十万控弦之士,随时都能驰援朔方,不得不防啊!”
“丞相多虑了,太尉窦婴半月前已率边军十五万,沿陇西长城北上,如今想来河南地西面的数百里长城已尽皆为我汉军占据。”太子刘彻刚走上楼来,便听到袁盎在给皇帝老爹泼冷水,随即笑着朗声回应道。
袁盎闻言一愣,眼中写满了疑惑,显然对窦婴出兵一事毫不知情。刘彻不由感叹皇帝老爹的小心谨慎,连对最为忠心的大臣都不露半点口风。帝皇心,深似海,对任何人都会留上一手。
景帝似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捋了捋胡须,微笑道:“皇儿可是给朕带了好消息来?”
刘彻习惯xìng的耸耸肩,也没避讳袁盎和曹栾,幽幽答道:“齐山传信,匈奴去年冬天闹饥荒,从河南地的汉民处抢掠牲畜和谷物,大量汉民无粮过冬,只得背井离乡,远遁山林,挖食野菜草根为生。如今河南朔方地十室九空,故土难离的少数汉民也是饥肠辘辘,怕是快要易子而食了。”
景帝闻言,皱了皱眉头,却没有装出悲天悯人的模样。虽然景帝表面上爱民如子,但却是个务实到冷血的yīn狠角sè。早在景帝和刘彻去年谋划,并在大草原散播瘟疫时,他们便知道,匈奴人为了度过饥荒,绝对会向河南朔方地的汉民动手。甚至在景帝的想法里,当地汉民应该会群起反抗,让河南朔方地发生众多暴乱。可如今看来,这些被匈奴人统治了数十载的汉民,已完全失去了抗争的勇气。既然他们已无血xìng,又抱着故土难离的心思,不肯逃到汉疆寻求庇护,景帝压根不会去怜悯他们。
刘彻也是深以为然,大汉立国以来,一直对愿意回归华夏的汉民多加照拂,在边郡赐予其良田和农具,用以戍边。即使在后世历代,这种政策都算是最优厚的。无奈河南朔方地自秦朝蒙恬陈兵五原伊始,便是秦朝屯田戍边的要地。当地汉民多是秦朝边军后裔,对取秦而代之的大汉,隐隐有些抗拒,大多不愿回归华夏。刘彻对这种宁愿依附外族,也不肯解决民族内部矛盾的顽固分子,没有一丝好感,死了也无所谓。
倒是丞相袁盎个xìng耿直,为人忠厚,面带忧虑的恳求道:“虎毒尚不食子,河南地的百姓如今困顿至此,还望陛下广施恩泽,救济百姓,以宣爱民如子的德政。”
景帝摆摆手,不以为意道:“此事不急,待尽复河南之地,再商讨不迟。”
见袁盎还要争辩,景帝有些不耐烦,复又道:“若是丞相心急,所幸太农令也在,你慢慢与曹栾商议便是。”
曹栾见皇帝把麻烦转嫁到他头上,当即苦笑不已。陛下的意思很明显,要是曹栾答应袁盎赈济那些灾民,就必须从国库和太仓拿出钱粮。如今各郡粮草大多贮存在常平仓,实质掌控在陛下手中,而殿下则掌控着“皇室储备总署”的数百万石粮草,压根不会让曹栾有插手的余地。
此次大军出征,京畿七郡大军的粮草尽数由太仓供给,相当于后世动用“国有战时储备”。太仓虽有大量存粮,但是每年数十万边军粮草都需要从太仓调拨,而各地赈灾所需钱粮,一旦开放当地的常平仓,太仓必须立即调拨相同数量的钱粮填补常平仓的缺额。总之一句话,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如今想让曹栾从太仓中拿出粮食,不如要了他的老命。
袁盎又何尝听不出景帝的推诿之意,却知道不能把陛下惹火了,只得长叹一声,勉力压下心绪,盘算着改rì再找曹栾细细商量。
景帝没再理会袁盎,见刘彻打量着沙盘沉思良久,不由好奇的问道:“皇儿难道还另有谋划不成?”
刘彻回过神来,微微点头道:“恩,儿臣突然冒出些想法,只是还未思虑周详。”
“皇儿且说来,朕替你参详一番,或许会有些助益。”景帝饶有兴致道。
刘彻沉吟片刻,微微道:“如今郅都掌控住云中北面的长城关隘,军臣单于所属单于庭诸部,已然无法驰援朔方,只要窦太尉扼守住西北长城,牵制右贤王麾下的十万铁骑,河南之地便如囊中之物了。”
“殿下有些言过其实?即便军臣单于无法从云中南下,难道不会西进与右贤王合兵一处?届时数十万匈奴铁骑,就算窦太尉麾下的十五万新军据有天险雄关,怕也抵挡不住。需知太尉可算孤军深入,骁骑将军秦勇如今陈兵上郡,在攻占西河和朔方前,根本无法驰援太尉。届时太尉的十五万新军可谓腹背受敌,不耐久战啊!”袁盎不等刘彻把话说完,立即摇头反驳道。
刘彻眉毛一扬,隐隐有些不耐烦,这袁盎今rì是神经搭错线了么,咋老是挑刺呢?跟这些文官谈论军事,实在是让人无奈,刘彻压下心中的郁闷,解释道:“单于庭和匈奴右部隔着绵延数千里的yīn山山脉,本就难以翻越,如今yīn山上冰雪初融,更是险象环生。若军臣单于在云中受挫后,再想北上绕过yīn山,需得花上多少时rì?届时我大汉将士早就尽复河南之地,凭借长城天险,加上源源不断的援军,即便匈奴倾族来犯,又能耐我何?”
袁盎无可辩驳,只得悻悻的沉默不语。
刘彻随即转身指着沙盘,继续道:“如今唯一应当防备的是匈奴左贤王,虽然左部王廷位于数千里外的狼山,然而一旦左贤王挥师南下,如今上谷和右北平派出的六万步卒,野战时根本不堪一击。”
景帝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忧sè,颌首认同道:“皇儿言之有理,这也是朕最担心的情形,如今燕地看似情势大好,实则险恶异常啊!”
“倒也不是没有法子,就看父皇肯不肯兵行险招了。”
景帝眼睛一亮,急忙道:“哦?皇儿若有谋划,但说无妨,朕自会细细思量。”
刘彻意有所指的幽幽道:“如今上谷和右北平仅派遣郡中都尉率郡兵出征,然而近十万边军仍驻守两郡边塞,未敢轻动,实在有些浪费了。”
景帝闻言大骇,失声道:“皇儿是想动用两郡边军?如今燕地匈奴诸部未灭,况且还有浑于坭派出驰援的五千铁骑,若是两郡边军尽出,被匈奴人攻入上谷和右北平,顺势南下,不但百姓生灵涂炭,我十数万大军也会被切断后路。届时匈奴左贤王挥师而来,那十数大军将尽数葬身燕北啊!”
刘彻沉声道:“可先令两郡下属诸县派遣县兵至边塞接管防务,另着涿郡,渔阳,辽西三郡都尉率麾下郡兵rì夜兼程,务必在十rì内赶至上谷和右北平两郡,从县兵手中接管防务。”
不得不说,刘彻的这个主意很大胆,甚至疯狂,相当于用后世的jǐng/察接替正规军守备边塞整整十rì。殿内众人闻言,俱是骇然失sè,沉默不语,尽皆等待景帝圣断。
(呼呼,第三更!虽然晚了不少,但还是算昨天的。周四还是两更,周五周六抽一天三更,补回昨晚欠的一章。写这章不容易,参考了很多古代进军方式,因为怕兄弟们不了解地形,修改了很多次,大家如果有闲暇,可以一下汉代的地图,对照一下各种路线,就知道我这几章写得多用心了。。。。呼呼)
m.阅读。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景帝中元二年五月,右北平与上谷两郡,十万大汉边军齐出,强征边民五万,随军输送粮草,奇袭燕北外长城,死死扼住匈奴左部南下之路。。
燕地残余匈奴诸部闻讯大骇,无暇理会深入塞外的六万汉人郡兵,集结各部人马强攻长城关隘,以求打通北逃之路。左大当户浑于坭派出驰援燕地的五千匈奴铁骑,却并未随之北上,而是一路向西,试图冲破云中至雁门一线的汉军防务,往浑于坭所在的五原退却。
早有防备的胡骑将军公孙歂,率麾下八千胡骑,且战且退。如同钝刀子割肉般,不断消耗着匈奴铁骑的实力。匈奴将士虽恨不得生啖其肉,却又丝毫奈何不得,不由士气大减。一方以逸待劳,一方无心恋战下,高下立判,最终突围而出的匈奴铁骑不足半数,近三千匈奴将士被汉军胡骑生生耗死在茫茫草原之上。
待匈奴残兵抵达五原,浑于坭望着面容憔悴,锐气尽失的两千儿郎,悲恸流涕,几不能语。而远在长安未央的景帝,接到公孙歂以伤亡数百胡骑的微小代价,杀敌三千的捷报后,仰天长啸,激动得不能自已。
翌rì早朝,近rì来极力抨击景帝擅自对匈奴开战,试图遣使议和的朝堂保守势力,眼见为首的窦氏一系罕见的保持了沉默,不由气馁的放弃了努力。面对大汉立国数十年来,从未取得过的对匈大捷,保守派权贵们压根不敢再把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帽子扣在天子的头上,否则众多急于杀敌建功的武将,便会急红着眼睛,生生把马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列席参政的太子刘彻对朝堂上的气氛极为满意,大汉铁血尚武,开疆拓土的想法是主流,不像后世的朝代,讲究以德服人。铁与血,盾与剑,远比绚烂的说辞更能让敌人屈服。只要兵锋所指,敌人战栗不已便是了,又何须他们认同泱泱华夏?!
退朝后,袁盎和曹栾再次入平虏殿。前些rì子,景帝决定采用太子刘彻的建议,兵行险招,袁盎曾极力反对,几以辞官要挟,最终触怒天颜,被罚在家闭门思过。直至燕地大捷的消息传来,景帝这才下旨,将其释出,如今更是将他宣召觐见。
昨是今非,随着景帝下旨,右北平与上谷两郡的六万步卒,驰援燕北长城,围剿人困马乏,缺衣少食的燕地匈奴诸部,想来用不了多少时rì,燕地便会尽入囊中。袁盎当初的坚持和担忧,如今看来,是无可辩驳的短视。然而,景帝却并未责罚于他,反而赏赐百斤,以嘉奖其不顾自身,为民直谏的拳拳之心。
刘彻对皇帝老爹手段低劣的“大棒加胡萝卜”以收买人心之举,腹诽不已,却不得不承认,这番作为在皇权至上的朝代,还是很管用的,没瞧见袁盎跪倒在地,眼泪汪汪的感恩不已吗?换了后世,景帝早就被袁盎喷上一脸了。
是夜,数队轻骑出未央,手持大汉天子的诏令和节杖,绝尘而去。数rì后,辽东郡边军与郡兵齐出,近四万汉军浩浩荡荡的开进辽北长城。辽北乌桓诸部闻讯,从辽北长城关隘外仓皇后撤数百里,明显不想参与汉匈之争。至此,云中以东数千里外长城关隘尽数被汉军牢牢掌控,超过三十万的汉军将士和二十余万随军出征的大汉边民,背依险关坚城,彻底阻断了匈奴单于庭和左部二十余万匈奴铁骑的南下之路。
景帝中元二年五月中旬,骁骑将军秦勇率上郡,弘农,河东,河内,河南,五郡郡兵合计二十万,出上郡,直插河套腹地西河。领着安北将军(三品杂号将军,不常置)史惕率京师北军抽调出的万余中垒jīng骑,奇袭朔方,牢牢牵制住匈奴楼烦王麾下的近万铁骑。楼烦王闻讯大骇,当即派百余铁骑突围而出,前往五原向白羊王求援。
而此时,天水郡太守李广,率麾下细柳营三万jīng锐骑兵,沿安定,北地两郡边塞外围细细扫荡,将当地匈奴诸部尽数往北边驱赶。短短数rì,斩杀匈奴近万,掳掠牛羊数十万,jīng壮奴隶两万余。再得到天子便宜处置诏令和默许后,李广将战利品尽皆交由前来劳军的皇家实业集团旗下商队,换取了大批珠玉银钱。李广不取分毫,除去上缴国库的部分,其余尽数分发给细柳将士,一时间士气大振,将士们纷纷红着眼,呼喝着杀向河南朔方地,屠尽匈奴蛮夷。
月余前,太尉窦婴,领大将军衔,率十五万边军,沿陇西长城北上,如今已将河南朔方地西面外长城关隘尽数掌控。转而向东强攻,力求与云中汉军会师,将秦始皇所筑的万里长城尽数收复。
直至此时,姗姗来迟的匈奴右部驰援朔方的五万铁骑方才出现在长城关外。闻讯赶来的窦婴,站在长城关隘上远远望去,只见山道上尘土飞扬,一道延绵十数里,望不到尽头的黑线沿着山脊拖沓而来,心中五味杂陈,虽有几分期待,却更多几分担忧。
根据探马来报,此次匈奴右贤王并未jīng锐尽出,而只是征集附属匈奴各部的五万骑兵,缓缓东来。窦婴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将近十万边军归拢到不足数百里的长城关隘,严阵以待。至于正西方的数千里长城关隘,窦婴并不担心,有着祁连山脉这般天堑,除非匈奴人的战马长了翅膀,否则定然无法绕过西北方的数百里险关坚城,从他处入关。
唯一令他担心的,是五原的白羊王。白羊王麾下本就有万余jīng锐铁骑,如今再加上左大当户浑于坭残余的七千铁骑,将将两万骑。若是与匈奴右部的援军内外夹击,窦婴手中的十万边军只能腹背受敌,形势堪虑。
远在长安未央的景帝和太子刘彻,也早早考虑到此节,派出轻骑昼夜兼程,诏令云中的胡骑将军公孙歂,率麾下八千胡骑全速西进五原,不求杀敌建功,只需死死牵制住五原的匈奴人,甚至稍稍减缓他们赶往长城关隘的速度,也便是大功一件。
一时间,河南朔方地的局势微妙起来。时间就是生命,刘彻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意味。骁骑将军秦勇麾下的二十万郡兵必须尽速夺取西河,挥师西进,剪灭朔方楼烦王后,度过黄河,方才能驰援窦婴。然而如此一来,耗时极久,窦婴孤军奋战,至少要苦撑月余。更令人忧心的是,一旦楼烦王见机不对,果断弃守朔方,率部直奔长城关隘,窦婴必然压力剧增。十万边军编练不过年余,都是些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届时闹不好便会一溃千里。
刘彻苦思良久,却不得其法,只能心急火燎前往平虏殿与景帝商讨对策。自从开战以来,景帝除了出席早朝,从未离沙盘半步。他甚至命人将卧榻摆放在平虏殿的三楼,枕边放着望远镜,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望远镜将沙盘细细扫上一遍,以免歇息时漏掉了新呈上的各地军情。
短短月余,景帝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却反倒jīng神了许多,两眼炯炯有神,根本不像一个久病之人。刘彻打量了他( 汉武挥鞭 http://www.xlawen.org/kan/3859/ )
就在张肃盘算着觐见陛下,冒死进谏之时,太子刘彻召见了他,严明羽林校的编制限定在两千人,驻守在原期门校内;而虎贲校的编制扩大到八千,驻地移至未央宫北,位于北军屯兵之所。张肃这才长舒一口气,不再有异议。毕竟虎贲校虽然仍挂名在南军麾下,但实质驻地移出了宫城,要头疼的也该是执掌北军的中尉张汤。而剩下的两千羽林,张肃还真不相信他们能以一当十,对抗两万南军将士。
然而中尉张汤倒没有如张肃预料中的烦恼,淡然接受了北军驻地出现八千不受他节制的虎贲将士。酷吏的xìng子就是如此,皇帝说啥就是啥,不多半句废话,更不会有死谏的想法。哪怕景帝下令让他率兵血洗北阙甲第,只要有诏令和兵符,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执行下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从年节伊始,虎贲和羽林开始大肆募兵。由于汉初军人的地位很高,而且边关战事频繁,靠军功封爵是平民百姓成为贵族最便捷的途径,再加上两校隶属南军,身负天子亲卫的荣耀光环,自然是趋之若鹜。不过月余,两校便已整编完毕。
而大汉权贵们此时都把视线和jīng力尽数集中在景帝的各种大规模军事动作上,几乎无暇关注这两个新编列的禁军校营,更不顾上往里面安插人手。直到数年后,虎贲和羽林的少年们,展现出他们锋利的獠牙,权贵们回想今rì,不由感慨万千,大呼失策,却是悔之晚矣。
整编完毕的虎贲校的校场上,虎贲将士们正挥汗如雨,加紧cāo练。原本的虎贲营长马屿,如今已有了正式的官位——虎贲仆shè。以弱冠之年,据此高位,统率八千禁卫,可谓少年得意。然而,马屿没有丝毫的骄矜,自从雁门归来,他隐隐有些不甘。雁门一役,数百虎贲卫立下的战功,不及百余羽林卫的零头,实在让他汗颜不已。即便马屿明白这是兵种的差异所致,但心中还是渴望能为虎贲卫正名。
如今虎贲扩编至八千将士,已经具备了太子殿下所谓的正面作战的能力,不由让马屿热血沸腾。他心中清楚,凭着这些新兵,是无法上阵杀敌的,须得按照殿下传下的章程多加cāo练。按照汉军编制,校中设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长一人。原本虎贲营中的将官,尽皆分派下去,成为军侯和屯长。最初的六百虎贲卫,暗自依照殿下预先设置的新军制,向上提升一级军职,打散到虎贲校中,成为各级军官。
太子刘彻先前在虎贲和羽林大力推行的新军制,在此次扩编过程中,渐渐发挥出了功效。马屿依靠原本的六百虎贲卫,很快就牢牢掌控住了新成立的虎贲校,各项整编事宜井然有序,新兵们很快便进入了rì常cāo练中。
此时的虎贲校场内,秦立鼻青脸肿的躺在地上,突然悲从中来,眼眶微红,几yù哭了出来。自打入了太子/宫中,成为太子庶子,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太子中庶子兼虎贲左监李当户,仿若催命厉鬼般,每rì都变着法子折腾他。
起因源于年节过后的某次饮宴,李当户当晚喝得叮咛大醉,腹中有些憋涨,随即撩起衣襟,用滚烫的体液浇灌了太子殿下最钟爱的几本珍品海棠。殿下自然恼怒不已,随即吩咐下来,在秦立能打败虎贲营的任意一个将官前,李当户不得饮酒,否则逐出虎贲。
嗜酒如命的李当户接令后,当下就蔫了。虎贲组建至今近两年,当年招收的都是十五到二十岁的良家子,如今年纪最小的虎贲卫都有十七岁了。当然,李当户是例外,不满十三岁的他,已身长七尺有余,再加上满脸胡茬,跟及冠男子也差不了多少。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如李当户这般奇葩,秦立就是个正常的少年,不但个头比李当户矮了一个脑袋,身形也整整小了一圈。最糟糕的是,由于秦立从小和晴儿,嫣儿这些女娃瞎混,个xìng竟然颇为怯懦。不但手无缚鸡之力,平rì也是唯唯诺诺,cāo练狠了还要哭哭啼啼。公孙贺对他的评价是将门犬子,李当户对他的评价却很直接:他就是个娘们!
当满脸不忿,自觉受到侮辱的秦立被带入虎贲大营后,事实证明,用犬子和娘们来形容他,是侮辱了这两个词。
望着被虎贲营普通兵士轻飘飘一拳击倒在地的秦立,李当户狠狠啐了口唾沫:“娘们的胳膊都比你的大腿粗!”
屁颠屁颠跟来看笑话的羽林仆shè公孙贺,则是满脸戏谑的颌首认同道:“獒犬至少还能咬人。”
总之,李当户不得不接受现实,短时间内,他恐怕只能望酒兴叹了。李当户的想法简单而粗暴,害我不爽快,你也别想自在。自此,在每rì的cāo练中,秦立免不得常常被李当户当做发泄对象,拳打脚踢是常事。所幸李当户下手分得出轻重,从不往要害处招呼,专挑肉厚的地方下手。李当户最喜欢的地方,就是秦立的臀部,每rì都要踹上几脚,方才过瘾。
秦立的祖父骠骑将军秦勇,乃二品常置将军,可参与宫中机密,平时参与决策、处理军国要务,战时统率大军出征。由于汉初不常置大将军一职,而太尉须得参与政务,平时并不亲自掌军,因此骠骑将军是常置的最高实质军事统帅,秩比三公。
数rì前,陛下颁布旨意,着秦勇统帅节制弘农,河东,河内,河南四郡所属郡兵,整军备战。秦立闻讯,不由满心欢喜,期盼能随祖父出征。倒不是他求功心切,而是希望借机逃脱李当户的魔掌。
虽然汉初禁止尚未成丁的男子从军,但将门世家一般都会将族中少年提早带入军中,让他们熟悉军营,甚至参与作战,以便为rì后延续家风。李当户才刚刚断nǎi,就被李广抱在怀里,和匈奴人血战边关。而公孙贺,在吴楚之乱中,更是以十岁稚龄,跟着公孙昆邪带领骑兵,冲击叛军大营,夺旗而归,立下大功。
然而,当秦立涕泪横流的向祖父诉苦请愿,希望随军出征时,秦勇皱着眉头,鄙夷的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随即请出家法,把秦立吊起来毒打一顿,随即派贴身侍卫将他抬到虎贲大营门前,一脚踹了进去。
闻讯赶来的李当户,铁青着脸,拎起秦立的领子,拖到粪坑边上,狠狠的抛了进去,朝一旁正在掏粪的将士淡淡道:“看好了,别让他溺亡就成!”
此时的秦府中,秦立的父亲,三品常置中领军秦广,看着秦勇老爷子递过来的绢帛,脸sè愈发难看。绢帛是太子殿下命人送来的,详细叙述了秦立入宫后的种种表现,虽未有任何不好的评鉴,却隐隐含有询问之意。毕竟太子庶子,一般都是权贵豪门推荐家中的继承人担任,显然殿下隐晦的表示了秦立似乎并不胜任,你们秦家是不是要换人的意思。秦家在军中威望极大,刘彻必须保证自己身边的重臣,是秦家未来的继承人。否则将来难免会导致秦家的分裂,遗祸甚大。
“羞煞老夫了!”秦老爷子涨红着脸,脖子上青筋爆出:“想我秦氏世代领兵,你怎么教出这么个玩意?!立儿是秦家的嫡长孙,如果不能辅佐储君,就让他死在虎贲大营!”
秦广不敢反驳,无奈的点点头。如今太子殿下已坐稳储君之位,陛下也牢牢掌控了大汉朝堂,世代忠君的秦家又是坚定的保皇派,实在容不得一丝动摇。秦立若是不能得到殿下的认同,也就失去了继承人的地位,只能换上其他的人选担任太子庶子。如此一来,秦立唯有死在虎贲大营,才能保全秦氏一族的脸面,秦家从来不需要懦夫,更不会接受逃兵,哪怕他是嫡长孙也是不行!
m.阅读。
第一百一十章 汉军出塞
景帝中元二年四月,右北平和上谷两郡派出六万步卒出边塞,突袭匈奴左部。。毫无防备的匈奴诸部毫无抵挡之力,短短数rì内汉军竟孤军深入数百里,直抵燕北长城脚下,却没有继续进军,而是就地扎营,营建防御工事。等到匈奴权贵醒悟过来,随后而至的大量边民和粮草已经输送到汉军大营。汉军开始营建无数棱堡和壕沟,摆出死战不退的态势。
左贤王的王廷置于匈奴圣山——狼居胥山,立燕地数千里,驰援不及。当地匈奴诸部只能向云中单于庭所部求援,驻守云中的匈奴左大当户浑于坭坐拥铁骑近万,却视如罔闻,按兵不动。直到燕北诸部送来珍宝百车,牛羊十数万,这才勉为其难的派出五千jīng骑驰援燕北。
然而,就在援兵出发数rì后,雁门郡太守郅都,持天子诏令和兵符,拜征北将军(二品,不常置,战时设),统率代郡,雁门,太原三郡都尉,令兵十万出雁门边塞,兵发云中。所率十万汉军,有胡骑八千,由胡骑将军公孙歂统率。
所谓胡骑,来源大部分是归降的匈奴人和义渠出身的胡人。大汉最显赫的胡人家族,便是典属国公孙昆邪所属的公孙世家。数年前,更有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率部归顺,景帝大悦,将其尽皆封侯。胡骑将军,不常置,秩比二千石,与光禄大夫平级,次于郡守一级。
新任的胡骑将军公孙歂乃是公孙昆邪同胞幼弟,曾在吴楚之乱中,率三千胡骑,且骑且shè,生生拖垮了万余叛军,立下大功。此番景帝特意派他辅助郅都,率八千胡骑为先锋,星夜兼程,奇袭云中。
云中城头,左大当户浑于坭面对城外来回奔驰的八千胡骑,面sè大骇。公孙歂来得太快,以至雁门到云中一线巡视的匈奴游骑压根来不及送回消息。虽然浑于坭对云中城内剩余的五千匈奴铁骑有信心,绝对能以少胜多的击溃八千胡骑。然而他心中清楚,汉军的主力,绝对不是眼前的胡骑。按多年与汉军交锋的经验,一旦涉及攻城掠地,其出动步卒数量绝对在骑兵的十倍之上。
近十万大军?!浑于坭被自己的猜测吓傻了。他深知匈奴铁骑的强悍,在于野战,在于来去如风,弓马娴熟。若是被困死在这云中城的高墙坚壁之内,便只能下马步战,战力甚至比不上jīng于步战的汉军。自从军臣单于率单于庭所部大军回返龙城越冬,至今未归。龙城远居漠北,离此地数千里之遥,显然远水救不了近火。浑于坭顿时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窘境,是坚守云中,还是避敌锋芒,保存实力?
就在浑于坭犹豫不决之时,数十jīng骑正驰骋在河南朔方之地。马上的骑兵身着草绿sè的怪异服饰,从他们的五官,依稀可以看出,年岁并不大。天空中,十数只鹞鹰正不住的盘旋,偶尔会俯冲而下,缓缓停在骑兵的肩膀上稍事歇息。年轻的骑兵们,便会从马背的背囊内,取出切成细条状的肉片,给鹞鹰喂食。
朔方,北方之意。战国时称为河南地以及北假,原为赵国领地。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赵国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置九原郡,此为河套地区建置之始。其后赵国衰落,河南地被匈奴占据。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遣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河南地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号为“新秦”。匈奴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十数年不敢南下。
秦末战乱,边地戍卒被调回中原。匈奴一代枭雄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东灭东胡,西驱大月氏,南并白羊王、楼烦王,北服浑庾、屈shè、丁令、鬲昆、薪荤等部族。匈奴军事力量强大,有“控弦之士”(骑shè部队)30余万,不断袭掠大汉北部边郡。
大汉立国数十载,匈奴以河南地为前站,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攻城屠邑,殴略牲畜,杀吏卒,大寇盗,给大汉边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严重危害大汉北疆的安全。
时至今rì,河套及其以南地区,仍由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驻守。背靠漠南,匈奴右贤王的王廷距外长城边塞不足千里,随时可以驰援。
由于地处河套平原,有黄河的滋养,朔方土地肥饶,宜屯田驻守。匈奴人占据后,并未大肆捕杀当地汉民,而是驱使他们从事耕作和放牧,为驻守当地的匈奴将士提供粮草。按理说,河南朔方地就地而居的汉民为数不少,不似茫茫大草原,常常数百里不见人烟。
然而这队年轻骑兵们一路纵马疾驰,已深入河南地数百里,却见到意料之外的情形。整个河南地似乎一片死寂,偶尔碰到一些小村落,也是十室九空,仅剩断壁残垣。大片大片的良田根本无人打理,长满了野草。要知道,
“齐左监,四月可是北方农耕最为繁忙的时节,若是此时还不耕作,今年根本就不会有任何收成了。”一个骑兵满脸忧虑,对骑兵首领幽幽道:“整年无收,百姓们怎么会有余粮,一直坚持到明年的秋收?恐怕连明年chūn种的种子都没有了。”
“你叫赵立是?今后别叫我左监,在羽林校内叫我营长,在外叫我齐山,这是咱们羽林的规矩!”齐山皱了皱眉头,教训道:“闲暇时多记些羽林条例,在外暴露官职和身份是大忌!”
骑兵赵立赶忙应诺,他和百余名同窗刚从孤儿内院的军事学院被选拔出来,编入神秘的羽林校。由于赵立在学院内表现优异,无论是体能和战术理论都位居榜首,故羽林仆shè,新晋羽林团长的公孙贺,曾特意吩咐营长齐山重点培养他。大家都是军中孤儿,平rì相处倒是颇为合拍,但每当涉及军务,就没有任何情面可言。
而营长齐山,是羽林中的传奇人物,平rì神龙见首不见尾。哪怕公孙贺和他提起过几个重点培养对象,但他实在没有闲暇,尽皆交给手下的连长代为教导,故此对赵立诸人并不熟悉。而此次,太子交办下侦查河南朔方,为大军先行探路的任务,齐山索xìng带上赵立等人,让他们提前熟悉一下羽林卫的职责。当然,少不得要加派人手照看他们,纸上谈兵的军事学院,显然和实战还有巨大差距。
齐山取出背囊中的地图和炭笔,在上面简单的勾画了几笔。他沉吟片刻,又取出白纸,用炭笔在上面用羽林暗语写了起来。暗语是太子刘彻根据后世的密码,设计出的一套保密通讯文字。若用暗语写成的条陈,即使被敌方缴获,也根本无从破译。因为刘彻使用的对照书籍,是前世的《红楼梦》。
条陈分为一式两份,齐山写好后,将白纸卷好,分别放入两个小小的竹管。取出活折,蜜蜡和火漆,将竹管仔细密封好后,他唤人找来两只已经吃饱喝足的鹞鹰,鹞鹰的腿上绑着不同颜sè的细绳。齐山将竹管分别绑在两只鹞鹰的腿上,吩咐负责训鹰的将士将其放飞。
鹞鹰被放飞后,在天空中盘旋片刻,便朝不同的方向翱翔而去。分别为上郡的骁骑将军秦勇和长安城的太子殿下带去今rì搜集到的消息。
说起这训鹰之法,就不得不提刘余和刘胜这两个终rì飞鹰走狗,不务正业的皇子。自打太子刘彻把从匈奴使臣馆驿里强夺来草原鹞鹰交到他们手中,不过月余,便训练的服服帖帖的。不但如此,竟还愣是总结出一套训鹰之法。
刘彻闻讯后,不由大喜,暗自感叹自己无心插柳的先见之明。果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从不缺乏人才,只缺少伯乐嘛。刘彻派出羽林卫跟两位皇子学习训鹰之术,还重金收购大量的草原鹞鹰,花费了大半年时间,终于训成了百余只。
此番齐山侦查河南朔方地,刘彻便大手笔的派出了大半可用的鹞鹰,为今后的普及推广试试水。刘彻不是没尝试过训练信鸽,然而他很快就发现,那是白rì做梦。汉朝生态环境太好,满天都是猛禽在翱翔,辛辛苦苦养出的信鸽,没等飞出长安城,就会被老鹰和大雕吃个jīng光。这就是没有主角光环的坏处,悲哀得很!
m.阅读。
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战况
未央宫平虏殿内,丞相袁盎和太农令曹栾正站在景帝身后,面sècháo红的打量着天井中巨大的沙盘。。根据各地前线源源不断传来的奏报,殿中的内侍们不断的移动着沙盘里用来模拟实战的兵棋和旗帜。眼看代表大汉的玄sè旗帜已插满燕地西北一线,直逼秦长城,殿内诸人尽皆面露喜sè。
“禀陛下,征北将军郅都有紧急军情呈上!”掌印太监孙全微微躬身,双手将一个火漆封存的密匣呈给景帝。
“哦?”景帝眉毛一扬,抑制住心中的激动,扫了一眼满是好奇之sè袁盎和曹栾,摆手道:“无需避讳,快快念来!”
“诺!”孙全躬身应诺,接过侍卫递来的利刃,小心翼翼的把火漆刮去,将密匣启封,拿出一卷绢书,朗声念道:“臣启陛下,匈奴左大当户浑于坭已弃守云中城,率其部五千匈奴铁骑突围而出,逃往五原。臣所率三郡步卒,今已进驻云中。胡骑将军公孙歂率麾下八千胡骑,昼夜巡视云中外长城至黄河一线。臣已命五万jīng兵强夺长城关隘,匈奴历来不擅守城,长城关隘大多废弃。臣擅自专断,已强征十万边民出雁门,至云中,重修关隘。臣今以戴罪之身,誓死扼守匈奴单于庭所部南下之路,天佑大汉!天佑吾皇!”
景帝闻言,剑眉飞扬,朗声笑道:“事急从权,何罪之有?!速速下诏,勉励郅都诸将,待班师之rì,再行封赏!”
“诺!”孙全随即应诺而去。
心思灵巧的内侍们,赶忙根据郅都的军报,重新调整沙盘上的兵棋。景帝眼中熠熠生辉,满是激动之sè。如今云中以东,右北平以西,可堪一战的匈奴人仅剩浑于坭当初派去驰援燕地的五千铁骑,却也被右北平和上谷两郡的六万步卒死死拖住。如今燕地可谓一马平川,无人可挡汉军兵锋。
“陛下,如今浑于坭率五千匈奴铁骑退往五原,若是于白羊王麾下万余铁骑汇合,岂不是实力大增?”袁盎面带隐忧之sè,小心询问道。
景帝摆摆手,胸有成竹道:“无妨,朕便是要让他们合兵一处。即便再加上楼烦王驻守朔方的近万铁骑,也不过两万五千骑,待我数路大军合围,十倍众之,何惧之有!”
袁盎皱着眉头,觉得景帝有些得意忘形,过于盲目乐观了,赶紧劝道:“匈奴右贤王的王廷距朔方不过数百里,其麾下近十万控弦之士,随时都能驰援朔方,不得不防啊!”
“丞相多虑了,太尉窦婴半月前已率边军十五万,沿陇西长城北上,如今想来河南地西面的数百里长城已尽皆为我汉军占据。”太子刘彻刚走上楼来,便听到袁盎在给皇帝老爹泼冷水,随即笑着朗声回应道。
袁盎闻言一愣,眼中写满了疑惑,显然对窦婴出兵一事毫不知情。刘彻不由感叹皇帝老爹的小心谨慎,连对最为忠心的大臣都不露半点口风。帝皇心,深似海,对任何人都会留上一手。
景帝似乎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捋了捋胡须,微笑道:“皇儿可是给朕带了好消息来?”
刘彻习惯xìng的耸耸肩,也没避讳袁盎和曹栾,幽幽答道:“齐山传信,匈奴去年冬天闹饥荒,从河南地的汉民处抢掠牲畜和谷物,大量汉民无粮过冬,只得背井离乡,远遁山林,挖食野菜草根为生。如今河南朔方地十室九空,故土难离的少数汉民也是饥肠辘辘,怕是快要易子而食了。”
景帝闻言,皱了皱眉头,却没有装出悲天悯人的模样。虽然景帝表面上爱民如子,但却是个务实到冷血的yīn狠角sè。早在景帝和刘彻去年谋划,并在大草原散播瘟疫时,他们便知道,匈奴人为了度过饥荒,绝对会向河南朔方地的汉民动手。甚至在景帝的想法里,当地汉民应该会群起反抗,让河南朔方地发生众多暴乱。可如今看来,这些被匈奴人统治了数十载的汉民,已完全失去了抗争的勇气。既然他们已无血xìng,又抱着故土难离的心思,不肯逃到汉疆寻求庇护,景帝压根不会去怜悯他们。
刘彻也是深以为然,大汉立国以来,一直对愿意回归华夏的汉民多加照拂,在边郡赐予其良田和农具,用以戍边。即使在后世历代,这种政策都算是最优厚的。无奈河南朔方地自秦朝蒙恬陈兵五原伊始,便是秦朝屯田戍边的要地。当地汉民多是秦朝边军后裔,对取秦而代之的大汉,隐隐有些抗拒,大多不愿回归华夏。刘彻对这种宁愿依附外族,也不肯解决民族内部矛盾的顽固分子,没有一丝好感,死了也无所谓。
倒是丞相袁盎个xìng耿直,为人忠厚,面带忧虑的恳求道:“虎毒尚不食子,河南地的百姓如今困顿至此,还望陛下广施恩泽,救济百姓,以宣爱民如子的德政。”
景帝摆摆手,不以为意道:“此事不急,待尽复河南之地,再商讨不迟。”
见袁盎还要争辩,景帝有些不耐烦,复又道:“若是丞相心急,所幸太农令也在,你慢慢与曹栾商议便是。”
曹栾见皇帝把麻烦转嫁到他头上,当即苦笑不已。陛下的意思很明显,要是曹栾答应袁盎赈济那些灾民,就必须从国库和太仓拿出钱粮。如今各郡粮草大多贮存在常平仓,实质掌控在陛下手中,而殿下则掌控着“皇室储备总署”的数百万石粮草,压根不会让曹栾有插手的余地。
此次大军出征,京畿七郡大军的粮草尽数由太仓供给,相当于后世动用“国有战时储备”。太仓虽有大量存粮,但是每年数十万边军粮草都需要从太仓调拨,而各地赈灾所需钱粮,一旦开放当地的常平仓,太仓必须立即调拨相同数量的钱粮填补常平仓的缺额。总之一句话,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如今想让曹栾从太仓中拿出粮食,不如要了他的老命。
袁盎又何尝听不出景帝的推诿之意,却知道不能把陛下惹火了,只得长叹一声,勉力压下心绪,盘算着改rì再找曹栾细细商量。
景帝没再理会袁盎,见刘彻打量着沙盘沉思良久,不由好奇的问道:“皇儿难道还另有谋划不成?”
刘彻回过神来,微微点头道:“恩,儿臣突然冒出些想法,只是还未思虑周详。”
“皇儿且说来,朕替你参详一番,或许会有些助益。”景帝饶有兴致道。
刘彻沉吟片刻,微微道:“如今郅都掌控住云中北面的长城关隘,军臣单于所属单于庭诸部,已然无法驰援朔方,只要窦太尉扼守住西北长城,牵制右贤王麾下的十万铁骑,河南之地便如囊中之物了。”
“殿下有些言过其实?即便军臣单于无法从云中南下,难道不会西进与右贤王合兵一处?届时数十万匈奴铁骑,就算窦太尉麾下的十五万新军据有天险雄关,怕也抵挡不住。需知太尉可算孤军深入,骁骑将军秦勇如今陈兵上郡,在攻占西河和朔方前,根本无法驰援太尉。届时太尉的十五万新军可谓腹背受敌,不耐久战啊!”袁盎不等刘彻把话说完,立即摇头反驳道。
刘彻眉毛一扬,隐隐有些不耐烦,这袁盎今rì是神经搭错线了么,咋老是挑刺呢?跟这些文官谈论军事,实在是让人无奈,刘彻压下心中的郁闷,解释道:“单于庭和匈奴右部隔着绵延数千里的yīn山山脉,本就难以翻越,如今yīn山上冰雪初融,更是险象环生。若军臣单于在云中受挫后,再想北上绕过yīn山,需得花上多少时rì?届时我大汉将士早就尽复河南之地,凭借长城天险,加上源源不断的援军,即便匈奴倾族来犯,又能耐我何?”
袁盎无可辩驳,只得悻悻的沉默不语。
刘彻随即转身指着沙盘,继续道:“如今唯一应当防备的是匈奴左贤王,虽然左部王廷位于数千里外的狼山,然而一旦左贤王挥师南下,如今上谷和右北平派出的六万步卒,野战时根本不堪一击。”
景帝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忧sè,颌首认同道:“皇儿言之有理,这也是朕最担心的情形,如今燕地看似情势大好,实则险恶异常啊!”
“倒也不是没有法子,就看父皇肯不肯兵行险招了。”
景帝眼睛一亮,急忙道:“哦?皇儿若有谋划,但说无妨,朕自会细细思量。”
刘彻意有所指的幽幽道:“如今上谷和右北平仅派遣郡中都尉率郡兵出征,然而近十万边军仍驻守两郡边塞,未敢轻动,实在有些浪费了。”
景帝闻言大骇,失声道:“皇儿是想动用两郡边军?如今燕地匈奴诸部未灭,况且还有浑于坭派出驰援的五千铁骑,若是两郡边军尽出,被匈奴人攻入上谷和右北平,顺势南下,不但百姓生灵涂炭,我十数万大军也会被切断后路。届时匈奴左贤王挥师而来,那十数大军将尽数葬身燕北啊!”
刘彻沉声道:“可先令两郡下属诸县派遣县兵至边塞接管防务,另着涿郡,渔阳,辽西三郡都尉率麾下郡兵rì夜兼程,务必在十rì内赶至上谷和右北平两郡,从县兵手中接管防务。”
不得不说,刘彻的这个主意很大胆,甚至疯狂,相当于用后世的jǐng/察接替正规军守备边塞整整十rì。殿内众人闻言,俱是骇然失sè,沉默不语,尽皆等待景帝圣断。
(呼呼,第三更!虽然晚了不少,但还是算昨天的。周四还是两更,周五周六抽一天三更,补回昨晚欠的一章。写这章不容易,参考了很多古代进军方式,因为怕兄弟们不了解地形,修改了很多次,大家如果有闲暇,可以一下汉代的地图,对照一下各种路线,就知道我这几章写得多用心了。。。。呼呼)
m.阅读。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线出击
景帝中元二年五月,右北平与上谷两郡,十万大汉边军齐出,强征边民五万,随军输送粮草,奇袭燕北外长城,死死扼住匈奴左部南下之路。。
燕地残余匈奴诸部闻讯大骇,无暇理会深入塞外的六万汉人郡兵,集结各部人马强攻长城关隘,以求打通北逃之路。左大当户浑于坭派出驰援燕地的五千匈奴铁骑,却并未随之北上,而是一路向西,试图冲破云中至雁门一线的汉军防务,往浑于坭所在的五原退却。
早有防备的胡骑将军公孙歂,率麾下八千胡骑,且战且退。如同钝刀子割肉般,不断消耗着匈奴铁骑的实力。匈奴将士虽恨不得生啖其肉,却又丝毫奈何不得,不由士气大减。一方以逸待劳,一方无心恋战下,高下立判,最终突围而出的匈奴铁骑不足半数,近三千匈奴将士被汉军胡骑生生耗死在茫茫草原之上。
待匈奴残兵抵达五原,浑于坭望着面容憔悴,锐气尽失的两千儿郎,悲恸流涕,几不能语。而远在长安未央的景帝,接到公孙歂以伤亡数百胡骑的微小代价,杀敌三千的捷报后,仰天长啸,激动得不能自已。
翌rì早朝,近rì来极力抨击景帝擅自对匈奴开战,试图遣使议和的朝堂保守势力,眼见为首的窦氏一系罕见的保持了沉默,不由气馁的放弃了努力。面对大汉立国数十年来,从未取得过的对匈大捷,保守派权贵们压根不敢再把劳民伤财,穷兵黩武的帽子扣在天子的头上,否则众多急于杀敌建功的武将,便会急红着眼睛,生生把马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
列席参政的太子刘彻对朝堂上的气氛极为满意,大汉铁血尚武,开疆拓土的想法是主流,不像后世的朝代,讲究以德服人。铁与血,盾与剑,远比绚烂的说辞更能让敌人屈服。只要兵锋所指,敌人战栗不已便是了,又何须他们认同泱泱华夏?!
退朝后,袁盎和曹栾再次入平虏殿。前些rì子,景帝决定采用太子刘彻的建议,兵行险招,袁盎曾极力反对,几以辞官要挟,最终触怒天颜,被罚在家闭门思过。直至燕地大捷的消息传来,景帝这才下旨,将其释出,如今更是将他宣召觐见。
昨是今非,随着景帝下旨,右北平与上谷两郡的六万步卒,驰援燕北长城,围剿人困马乏,缺衣少食的燕地匈奴诸部,想来用不了多少时rì,燕地便会尽入囊中。袁盎当初的坚持和担忧,如今看来,是无可辩驳的短视。然而,景帝却并未责罚于他,反而赏赐百斤,以嘉奖其不顾自身,为民直谏的拳拳之心。
刘彻对皇帝老爹手段低劣的“大棒加胡萝卜”以收买人心之举,腹诽不已,却不得不承认,这番作为在皇权至上的朝代,还是很管用的,没瞧见袁盎跪倒在地,眼泪汪汪的感恩不已吗?换了后世,景帝早就被袁盎喷上一脸了。
是夜,数队轻骑出未央,手持大汉天子的诏令和节杖,绝尘而去。数rì后,辽东郡边军与郡兵齐出,近四万汉军浩浩荡荡的开进辽北长城。辽北乌桓诸部闻讯,从辽北长城关隘外仓皇后撤数百里,明显不想参与汉匈之争。至此,云中以东数千里外长城关隘尽数被汉军牢牢掌控,超过三十万的汉军将士和二十余万随军出征的大汉边民,背依险关坚城,彻底阻断了匈奴单于庭和左部二十余万匈奴铁骑的南下之路。
景帝中元二年五月中旬,骁骑将军秦勇率上郡,弘农,河东,河内,河南,五郡郡兵合计二十万,出上郡,直插河套腹地西河。领着安北将军(三品杂号将军,不常置)史惕率京师北军抽调出的万余中垒jīng骑,奇袭朔方,牢牢牵制住匈奴楼烦王麾下的近万铁骑。楼烦王闻讯大骇,当即派百余铁骑突围而出,前往五原向白羊王求援。
而此时,天水郡太守李广,率麾下细柳营三万jīng锐骑兵,沿安定,北地两郡边塞外围细细扫荡,将当地匈奴诸部尽数往北边驱赶。短短数rì,斩杀匈奴近万,掳掠牛羊数十万,jīng壮奴隶两万余。再得到天子便宜处置诏令和默许后,李广将战利品尽皆交由前来劳军的皇家实业集团旗下商队,换取了大批珠玉银钱。李广不取分毫,除去上缴国库的部分,其余尽数分发给细柳将士,一时间士气大振,将士们纷纷红着眼,呼喝着杀向河南朔方地,屠尽匈奴蛮夷。
月余前,太尉窦婴,领大将军衔,率十五万边军,沿陇西长城北上,如今已将河南朔方地西面外长城关隘尽数掌控。转而向东强攻,力求与云中汉军会师,将秦始皇所筑的万里长城尽数收复。
直至此时,姗姗来迟的匈奴右部驰援朔方的五万铁骑方才出现在长城关外。闻讯赶来的窦婴,站在长城关隘上远远望去,只见山道上尘土飞扬,一道延绵十数里,望不到尽头的黑线沿着山脊拖沓而来,心中五味杂陈,虽有几分期待,却更多几分担忧。
根据探马来报,此次匈奴右贤王并未jīng锐尽出,而只是征集附属匈奴各部的五万骑兵,缓缓东来。窦婴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将近十万边军归拢到不足数百里的长城关隘,严阵以待。至于正西方的数千里长城关隘,窦婴并不担心,有着祁连山脉这般天堑,除非匈奴人的战马长了翅膀,否则定然无法绕过西北方的数百里险关坚城,从他处入关。
唯一令他担心的,是五原的白羊王。白羊王麾下本就有万余jīng锐铁骑,如今再加上左大当户浑于坭残余的七千铁骑,将将两万骑。若是与匈奴右部的援军内外夹击,窦婴手中的十万边军只能腹背受敌,形势堪虑。
远在长安未央的景帝和太子刘彻,也早早考虑到此节,派出轻骑昼夜兼程,诏令云中的胡骑将军公孙歂,率麾下八千胡骑全速西进五原,不求杀敌建功,只需死死牵制住五原的匈奴人,甚至稍稍减缓他们赶往长城关隘的速度,也便是大功一件。
一时间,河南朔方地的局势微妙起来。时间就是生命,刘彻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意味。骁骑将军秦勇麾下的二十万郡兵必须尽速夺取西河,挥师西进,剪灭朔方楼烦王后,度过黄河,方才能驰援窦婴。然而如此一来,耗时极久,窦婴孤军奋战,至少要苦撑月余。更令人忧心的是,一旦楼烦王见机不对,果断弃守朔方,率部直奔长城关隘,窦婴必然压力剧增。十万边军编练不过年余,都是些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届时闹不好便会一溃千里。
刘彻苦思良久,却不得其法,只能心急火燎前往平虏殿与景帝商讨对策。自从开战以来,景帝除了出席早朝,从未离沙盘半步。他甚至命人将卧榻摆放在平虏殿的三楼,枕边放着望远镜,睁开眼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望远镜将沙盘细细扫上一遍,以免歇息时漏掉了新呈上的各地军情。
短短月余,景帝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却反倒jīng神了许多,两眼炯炯有神,根本不像一个久病之人。刘彻打量了他( 汉武挥鞭 http://www.xlawen.org/kan/3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