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部分阅读
程保证了他们可以在这里轻易地向岛上南部的大部分目标倾泻着133公斤重的炮弹。
对于这些攻城巨炮,总督府联络官布里奇斯少校有关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意大利的攻城榴弹炮射一种大小类似旅行皮箱的炮弹,这些炮弹带着经久不息的刺耳啸声,不论你站在哪里,总象是在向你飞来,不论它实际击中何处,总象是在你周围咫尺之内爆炸,犹如破坏之神从天空雷鸣而降,扑向我们藏身的堡垒。整座城市在两个小时可怕的雷鸣声中屈服了。在欧洲大6上生过的一幕幕惨剧在这里重演:炮弹爆炸后无论是钢筋混凝土工事还是石质的古堡都碎如泥灰,藏身地下室的人们被这**性的破坏力吓疯了。部队与部队之间的联系已被切断,大家只好固守自己的工事各自为战,不少人都感到自己已经被上帝所抛弃了。
布里奇斯少校疯似的跑回总督府,告诉戈特勋爵如果他们不能获得一些切实的援助行动,马耳他连一天也顶不住。他为一线守军请命,“我们必须看到援军浩浩荡荡开来,排着整齐的队列,旗帜飘扬,军乐响亮。”但是,总督对他的话只是报以一个和蔼微笑。此时,就连总督府里的印度仆人都知道,援军是不会来了。
和英军的囧态相比,意大利人正在慢条斯理地收获他们的成果。等6军上岛接收防务后,泽鲁阿勒就接到一道命令,要求他立刻前往西西里。在那里泽鲁阿勒受到巴尔博元帅的接见,元帅亲自将金质勇气勋章挂在他的胸口。对于一个来自利比亚的柏柏尔人,巴尔博元帅接见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刑罚。泽鲁阿勒的意大利语说得不是很好。而且当他保持一个军人笔挺的站立姿势回答巴尔博元帅的问题时,身上的伤口还会隐隐作痛。
在会见的过程中,巴尔博元帅将详细地询问了空降马耳他时的情景,守军的战斗力和工事,伞兵们遇到各式的困难。巴尔博说他已经看了两个伞兵团的指挥官送上来的报告,尤其是第一伞兵团的报告,写得就像军校教授的授课笔记,详尽但毫无重点。他想听听第一线作战军官的感受。他认为这次是意大利伞兵第一次投入战场,积累实战经验和获得胜利一样重要。接见结束前,巴尔博向表示泽鲁阿勒祝贺:由于他在马耳他战役期间的出色指挥和英勇作战,他已被提升为伞兵上尉了。
接着泽鲁阿勒马不停蹄搭乘架专机前往罗马。在那里有更大的人物等着见他。由于大人物日程排得满,他不得不等上一天。于是,负责接待的人员决定带他参观一下王国的中心罗马城,感受一下王都的繁华。晚上他们还安排泽鲁阿勒去观看歌剧《玫瑰骑士》-一个关于贵族夫人**的故事。
晚上8点,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反差几乎让刚刚晋升上尉并火线加入法西斯党的泽鲁阿勒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二十四小时前,他还在马耳他带领自己的部下和英国人展开殊死的搏斗,满目是伤残的军人和狰狞的武器残骸,满耳是枪炮的轰鸣声、军车和坦克的咆哮声以及军人们各式各样的粗口。但是,现在他却身穿笔挺的军礼物,佩戴着炫目的金质勇气勋章坐在全欧洲最华丽的罗马剧院里看着歌剧。他的周围坐满了显贵。贵妇人的绫罗绸缎和钻石饰在昏暗的包厢里熠熠光。王室成员、政府显要,金融巨子、富商巨贾、艺术界和新闻界名流多得使人吃惊,仿佛全意大利的精英都坐到这座一千个座位的剧场中来了。
紫天鹅绒的幕布拉开,一阵悦耳的乐声传来,打断了泽鲁阿勒的思路。他的注意力被舞台上的女主角吸引过去。他拿起节目单,才知道自己的思想同真正的意大利人的之间相差太远。他们在马耳他象野蛮人一样摸爬滚打的时候,意大利人依然有艺术,有夜生活,有明星,有美食,有文明所给予的一切。
正在唱歌的女主角长着一张动人的脸蛋,亚麻色的头——在追光灯下似乎是棕色的,嗓子很甜,动作轻柔舒缓,媚眼频频闪动。每逢唱到妙处,总有些她的崇拜者都会站起来起劲地鼓掌。看了节目单,泽鲁阿勒知道她叫苏珊娜,今年二十五岁,正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候。节目单还上摘录了戏曲界报刊对她的赞美词。
因为听不懂歌剧,泽鲁阿勒无论如何也入不了戏,他有时打量一下四周的人群,有时干脆盯住穹顶上的吊灯。他的神经在炮火和死亡威胁下已经钝化,他不过是个不懂风雅的土**兵。
无聊的泽鲁阿勒开始打量包厢里的其他人。许多人穿着夜礼服,打着硬领结,看上去像是政府官员。罗马是意大利的都,同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吃公家饭的人最多。战争丝毫也改变不了意大利的官僚们,他们仍然大腹便便,脸色疲惫,喝着过多的酒,吸着量的烟,夹着公文皮包象鸭子走路,扯起嗓子像公牛一样辩论,制定一个又一个战时法案。他们只是从报纸和收音机中了解战争,谁也没上过前线。工作拖拉,人浮于事,在雨后蘑菇般设立的新机构中,供养了一大批闲人。更有许多人借战争名义,中饱私囊。他们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配给券,制定出各种各样的繁琐的物资审批手续。连面包、脂肪和奶酪也要凭分数制配给,除了让后方德居民怨声载道,前方的将士处处不便而外,他们简直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且,只有能捞到好处,他们今天给这个“开个绿灯”,明天给那个“特殊照顾”。看到他们,泽鲁阿勒就想起了前线流行的笑话,在那些笑话里这些肥头大脑的意大利官员和对面的英国人一样,永远是笑话的主角。泽鲁阿勒觉得如果不是舞台上女主角漂亮的脸蛋,曼妙的身材,此时的他一定会在舒服包厢沙上呼呼大睡。
3号下午,意大利伟大复兴的引路人,相墨索里尼先生终于腾出空来,和泽鲁阿勒安排了一次接见。威尼斯的会客厅里,墨索里尼如同那些宣传照片上那样的安祥、睿智、机警,无时不刻散着伟人的魅力。泽鲁阿勒在利比亚的红旗基地受训时曾见过墨索里尼一面。不过,那次因为太远,泽鲁阿勒没能看清。
芒果将自己最亲切地笑容堆在脸上,握握泽鲁阿勒的手。一开口,他没有谈起战争,而是扯了一通柏柏尔人的历史、人文和宗教,他对柏柏尔人的尚武精神大加赞扬。然后,话题转到了地中海战场,芒果说他没有那些人想象的那样乐观,认为英国人马上会在德国人的轰炸下屈服。他还说意大利人民必须做好准备,战争可能会持续到41年的上半年。
芒果自然也问到有关于马耳他的情况。当他得知泽鲁阿勒在西班牙也打过仗以后,又问了那里的情形。显然,芒果要给泽鲁阿勒和陪她接见的官员和记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他很了解全球战况,对具体的时间、地点、部队番号和指挥官名字也记得极准确。总有一天,“墨索里尼式的记忆”会成为一句形容博学强记的成语。接见的最后,芒果伸出长长的手臂,微笑着又握了握泽鲁阿勒上尉的手,“谢谢您,使我了解了地中海战局的许多事情,上尉,记得给我写信,我们以后要保持联系。”
就在芒果将泽鲁阿勒送出会客厅之时,美丽的女秘书乔安娜送来了一个文件夹。芒果迎着乔安娜醉人的微笑打开一看,然后转向早已经等候在会客厅门外的大群记者。他们都是来抓拍领袖接见土人上尉的新闻的。
芒果清了清嗓子,然后宣布:“一个小时前,马耳他总督戈特勋爵已经带领残余的24oo名英军向我军投降。现在,我正式宣布我军已经占领马耳他岛。大力神计划**完成!”
第43节、豪赌
沦陷、沦陷、又是一个有关沦陷的消息。〖~~~~〗自从开战以后,英国人已经听到了太多这样类似的消息。现在,已经被坏消息折磨地没脾气的英国民众已经不在像当初一样“大惊小怪”了。相比于马耳他------这个很多普通英国人都知道在位于何处的小岛,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家花园里马铃薯和兔子的产量。
从194o年的六月开始,随着18条意大利潜艇开始加入对英国生命线的绞杀,活跃在大西洋上的轴心国潜艇数量已经突破了5o条。这些肆虐的“海狼”每天平均吞噬一万吨的英国商船。鉴于英国农民生产的食物只能满足全国3o%的需求,轴心国潜艇对英国航运的严密封锁的直接后果就是英国政府不得不对基本的民生物资如肉类、面粉、油脂等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于是,英国的花园成了后方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英国自给自足的能力,政府开展了“生产保胜利”活动,鼓励人们把花园变成菜园,按照当时流行的口号,这个叫做:“解决食物匮乏,用铲子,不用船。”
和民众的平静一致,伦敦的大佬们也并没对马耳他的沦陷显现出吃惊。显然,在失去了直布罗陀和马特鲁后,唐宁街对于失败的承受力已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再说,任何一个稍具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失去了地中海舰队的支援后,想要守住距离西西里岛只有9o公里的马耳他岛不过是个笑话。可以说,当坎宁安带领他的舰队离开直布罗陀之时,马耳他的沦陷就已经开始倒计时了。但是,如果因此有人认为英国人已经放弃了战争,那么他就是大错特错了。
就在马耳他沦陷的消息传到伦敦之时,丘吉尔已经将稳定地中海战局的全部希望寄托了开罗以西35o公里的阿拉曼!他有一种预感,在这片沙漠中大英帝国将重振往日的雄风。新任司令奥金莱克、8万人的英印澳新部队、4oo架美国飞机、3oo辆美国坦克和无法迂回的有利地形这些都是英国人选择在阿拉曼放手一搏的资本。
从马特鲁沦陷之后,北非战场已经安静了一段时间,现在该是打破这种死一般寂静的时候了。9月8日,皮爱蒙特亲王翁贝托飞抵马特鲁,他将出任新组建的埃及集团军群司令。此之前,年仅37岁的他一直担任西方集团军群司令一职,指挥22个师,316ooo名军人,2919门火炮与法军在阿尔卑斯山沿线对峙。本来,芒果一直认为梅西完全可以胜任埃及集团军群司令一职,但是最好在王室和部分保守派军官的压力下,他还是同意了6军的这一任命。因为在芒果想来,现在的北非英军已经是一只死老虎,是不是武松都可以搞定。
皮爱蒙特亲王生得一副英俊的面容,身子有些单薄,给人的印象是弱不经风,而且用一个德**事观察家的话说,“智力平庸”,不象他父亲是个会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家伙。他有着太子们惯有的一种优越感又好表现自己,生活上继承了意大利男人一贯的情种。他不甘心被人认为只是个出生在帝王家的绣花枕头,于是和法西斯主义提倡的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主张一拍即合。
尽管他想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司令官,但他的锻炼并不十分够格,他的王室头衔让他可以轻易获得提升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他在总参谋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却没有担任过师长或军长这些实实在在带兵的职位。然而王储却认为他过去几年在参谋部的工作以及在参谋野外见习的经验已“为我统率大部队打下了理论基础”。他的这种自信,他在北非的副手梅西可不以为然,他认为任命年轻而缺乏经验的指挥官是不幸的。梅西甚至私底下向芒果表示过他的忧虑:这为指挥官“疯狂地猎取最高荣誉”劲道十足,而对执行战略计划却不感兴趣。
不过,芒果不以为然。他认为阿拉曼的地形决定了这里没有了沙漠机动作战惯用的大范围机动和侧翼包抄战术,高强度炮火准备和坦克支援下的步兵板载冲锋是这里的“王道”。战役前双方实力对比上的一边倒,让战役的结果基本上是没有悬念的。人员、坦克、火炮的数量英国人没有一样占优势,再加上几乎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后勤优势,可能的疑问仅仅是意军用多久、多大代价取胜,取得怎样的胜利而已。王储率领的大军将北面的地中海和南面的低地之间的中路缓慢地向前推进,像压路机一样碾碎胆敢反抗的一切。
埃及集团军群的指挥部设在马特鲁。在8ooo劳工的奋战下,马特鲁港终于在9月12日恢复了使用。在这里,王储和他的大老粗士兵们分享一样的伙食——卷心莱、土豆、咸牛肉一起炖成的浓汤拌面。不过,贵为王子的他回到自己的帐篷里,还有西西里水果、法国葡萄酒、巴西咖啡和古巴雪茄可以补充。王储和他的参谋们,既困陷在梅西一干老将一张张“严肃、阴郁”的面孔之中,又羡慕友军在昔日的荣誉,于是求战心切,迫不及待。最后,于9月21日,进攻的命令终于来了。
21日拂晓,14oo门意大利重炮开始轰击。晴朗酷热,夏日的天空密布着炮弹的团团黑色烟雾。两个小时的炮击后,三个意军步兵师在8o辆坦克的掩护下排着严谨的冲击队形杀将过来。可惜,意军的炮击效果并不理想。战场另一边的英军掘壕坚守、在各种巧妙布置的明暗火力点前,意大利人呆板的进攻为训练有素的英国士兵提供了再好不过的目标,他们打得又快又准。战场上,炮声隆隆,炮火熊熊,冲在最前面的意军负伤了,倒下来了,尸体枕藉。意军在一浪接一浪的冲杀遭到击退以后,调来更多兵力,并改用了疏开队形。英军在“顽强抵抗”的命令下,尽管伤亡逐渐增大,而在各前沿阵地的火力仍然不衰。
第第25师的,相继投入战斗,战火便沿着英军的平直战线开始向西蔓延。在阿拉曼的北部,康索特亲王亲领来复枪旅的指挥部被意军一支装甲部队包围,打了六小时,直到残存无几。旅长阿尔伯特准将俱阵亡。
战至下午2时,守卫前沿阵地的英军各团已饱受了六小时的炮击和坦克加步兵的联合进攻,鉴于人员越来越少,压力过大,奥金莱克命令部队逐连逐连地撤到二、三英里后面准备好的第二道防线。到傍晚时分,在英军有限的炮火掩护下脱离战斗的微妙过程“大功告成”。一连一连的部队依次掩护友邻部队撤退,直到全部到达第二道防线的。意大利人在白天战斗中也同样伤亡重大,也没有了追击敌人的任何兴趣。相反地,撤退的英军在暮色苍茫中可以听到他们行军口令声和尔后免不了的歌声。最后,沙漠里恢复了一片寂静。
这就是阿拉曼战役的第一夜。英国人虽然损失不小,可是至少他们在意大利人17倍的炮兵、2,3倍的坦克和14倍的步兵进攻下挺了过来。在后人追溯历史的时候,这也就变得意义重大,被推崇备至,它跟黑斯廷斯战役和阿甘库尔战役一样,在英国众神殿中也要同占一席。这场战役还被安上了蒙斯天使那样的传说。战士个个英勇,亡者都是英雄。参战的每个团的事迹,都写到最后一分钟,写到最后一枪一弹,直写到在这种英勇壮烈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地好似一场胜利。毫无疑问,英军在阿拉曼战役前几天的表现确实打得很勇敢,打得很出色,打得比他们以往任何一次要好,但是请不要忘记这不过是个开始罢了。
这就是阿拉曼战役的第一夜。英国人虽然损失不小,可是至少他们在意大利人17倍的炮兵、2,3倍的坦克和14倍的步兵进攻下挺了过来。在后人追溯历史的时候,这也就变得意义重大,被推崇备至,它跟黑斯廷斯战役和阿甘库尔战役一样,在英国众神殿中也要同占一席。这场战役还被安上了蒙斯天使那样的传说。战士个个英勇,亡者都是英雄。参战的每个团的事迹,都写到最后一分钟,写到最后一枪一弹,直写到在这种英勇壮烈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地好似一场胜利。毫无疑问,英军在阿拉曼战役前几天的表现确实打得很勇敢,打得很出色,打得比他们以往任何一次要好,但是请不要忘记这不过是个开始罢了。
第44节、剑走偏锋(上)
第一次进攻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从地中海沿岸怪石嶙峋的海滩到人员车辆无法通行的科特腊洼地之间3o公里的攻击正面上,意大利人前后投入了五个师的兵力,但是他们中表现最好的部队也不过是推进了三公里而已。而为此,意大利人付出的代价在8ooo人以上。这个数字差不多相当于阿拉曼战役之前意大利人在北非损失的兵力总和。
这样的结果注定了这一夜,罗马将会有人彻夜未眠。 22号凌晨三点,威尼斯宫西花园书房里的灯还亮着。芒果手里捧着厚厚的文件,一字一句地研读着这份刚刚从马特鲁用专机快递到罗马的战报。不过,最后芒果不得不无奈地承认,对于一个穿越的军事宅而言,想从这样专业的文书中看出点明堂来还是越了他的“三脚猫”功夫水平。
“我亲爱的元帅,谈谈你的看法吧----------”,半个小时后,芒果终于将脑袋从战报中抬起来面向了一直以笔挺的军姿站立在自己面前的6军总参谋长格拉齐亚尼。
“8ooo多人的伤亡的确是有些大,不过,就像参谋部事前预计的那样,对于阿拉曼的攻击会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我们从来就没有打算像以前那样轻松地拿下那里。当然,在具体的战斗中,我军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比如,战前侦察不足,几处被认为是炮兵阵地的地方,不过是在狡猾的英国人在伪装网下面摆上几根电线杆子。而更多的暗火力点却没有被现。这使得我们的部队在配有重炮、铁丝网以及隐蔽火力点的防御阵地前被打得焦头烂额,头破血流,吃了苦头。所以,我看航空侦察还是不能完全代替侦察兵抓舌头啊。”
“在炮兵的运用上,按照埃及集团军群指挥部制定的计划,他们打算用中口径的射火炮射大量榴霰弹,以迫使敌人抬不起头来而只能胡乱射击,从而有效地压制防御英军。在欧洲战场上这是个不错的方法。然而,据我所知在地中海海岸线以南的平原上大都覆盖着一层坚硬的白垩土,英军通常会在白垩土层的上面开个小洞,然后再白垩土层下面挖掘工事,这种带顶棚的工事可以很好的防御榴霰弹的攻击。所以,下次攻击时,我会建议他们用大口径的高爆弹。”
“而且这一次,埃及集团军群的步炮协同也有问题。按照我们的野战条例,弹幕护送射击是根据步兵部队向前冲刺五十米大约需要二十秒时间来制定的。这一数字是我们根据上次大战的实战经验得出的。在以往的与英军北非部队的战斗中,在二十秒的时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来不及完成端枪、瞄准、射击。但是,这一次我们的士兵遇上了不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部队。这些流放犯的后代(注:18世纪7o年代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6续有大批英国流放犯定居。)显然要比英国人的朋友更野蛮,他们的机枪在不足十秒的时间内就可以从炮击中恢复射击--------”
“最后,我还想花些时间着重说说我们的装甲部队。不错,我们装备的p-25坦克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坦克,但是它并不是无敌的。在21号的攻击中,出于对p-25坦克卓越性能偏执狂式的信任,许多坦克手的表现完全可以用鲁莽而非勇敢来形容。特别是马雷蒂指挥下的第二装甲师,作为第一支全面换装p-25坦克的部队,他们的进攻完全没有章法可言!不光是坦克和炮兵、步兵之间完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协同,就是各个坦克营之间也没有配合好。很多时候,各下级单位根本没有领会上级指挥官的意图就凭着高昂的士气,连长、排长们大喊一句“跟我上”之后就展开的进攻。什么攻击目标、什么优先程度、什么战斗队形、什么攻击轴线统统没有考虑过。遇到英军的顽强防御后,又只会尾不顾地挤在一起做莽撞地高突击,没有相互地掩护射击,没有依次地交替前进。而一旦攻入英军的阵地,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仅凭自身要完全清楚英军的反坦克近战突击小组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打法,别说是p-25,除非给他们一条6上战列舰,不然谁也别想打赢英国佬。”
听完了格拉齐亚尼的长篇大论,芒果似乎有种感觉这位6军总长并没有对皮爱蒙特亲王的指挥提出大多的非议。于是,他耐不住好奇心问了一句:“按照元帅的意思,我军这一次的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芒果的问题,格拉齐亚尼的嘴角略微的上翘,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我想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轻敌,从战争开始后我军总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现在各级指挥官普遍存在着一种急躁的情绪,认为只要轻松打一下英国人就会赶出北非。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战前的侦查难免会不够缜密,战役的计划制定时难免思维会有些僵化,战斗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孤军冒进。另外吗-”
“另外,什么?”芒果知道格拉齐亚尼终于要开始切入正题了。
“ 对于皮爱蒙特亲王的指挥,我个人认为并没有什么明显不妥的地方。说实话,在阿拉曼这种地方打“呆战”,要得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指挥官,虽然代价会大了点,不过总比有些人老惦记着走偏门,兵行险招要好的多。”
“走偏门?”芒果重复了一句,1脸上露出了大吃一惊的神态。
“还不是那个梅西,不好好帮皮爱蒙特亲王修改战役计划,居然拉了一票老部下搞出了一个南线方案。”
“哦,原来如此,”芒果喝一口咖啡,这时,他觉得要是来一杯西湖龙井那就最好了。
“既然,你提到了这个南线计划,那就给我来说说这个梅西的新计划吧-----”
第45节、剑走偏锋(中)
凌晨时间,当绝大多数的意大利人已经在安静地享受着睡眠时间,罗马威尼斯宫西花园书面里的橡木办公桌上摊开了一张阿拉曼地区的大比例地图。灯光下,因为大片的沙漠而泛黄的地图更黄了。毫无睡意的芒果正在津津有味地听着格拉齐亚尼的介绍。
“在阿拉曼地区作战,我军的攻击路线有北、中、南三个方向可以选择”,格拉齐亚尼一边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着,一边介绍着,“在北边,我们可以沿着海岸公路起进攻。不过考虑到公路与海岸线之间的地区,大部分都是不利于车辆通过的盐碱沼泽,所以,虽然防御这里的是实力最差的第五印度师,但是这条路线还是先被埃及集团军群给排除。”
“在海岸公路以南至科特腊洼地北缘之间是中线。这里的地形是平坦的沙漠和荒原,适合机械大军的机动,所以也是英军防守最严密的地方。英国人在这里从南道北依次布置了第七澳大利亚师、第二新西兰师、第一南非师总共三个师的兵力,而且在这三个步兵师的后面还有第七装甲师作为***,随时对突入阵地的我军进行反冲击。”
“而梅西现在提出的南线计划,就是打算选择科特腊洼地北缘作为突破口。”
“这个计划看上去有点眼熟啊,你有没有觉得这招有点像当年我们在阿比西尼亚打出的那记右勾拳?”芒果明白了梅西的计划后,盯着格拉齐亚尼问道“您是指穿越阿拉马塔--马伊乔乌沙漠,迂回包抄马康南部的那次?”
“是啊,当年要不梅西迂回包抄得手,堵住了土人的退路,要是让着几万土人溜回了大山里,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在和他们在山沟沟绕圈子呢。”芒果笑着说道。现在,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出领袖对梅西提出的南线方案还是很有好感的。
“此一时,彼一时啊”,格拉齐亚尼用手指了指地图说道:“尊敬的领袖,你看如果我们的部队在南线取得了突破,那么接下去我们应该怎么办?”
现场一片寂静,没有人回答格拉齐亚尼的问题,于是他就自问自答地说了起来:“一旦我军突破了英军在南线的防御,接下去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向东进攻。从阿拉曼到亚历山大港,不过是11o公里,坦克开三个小时差不多就到了。我不得不承认这**的确很大啊!不过,这样一来,我们的后勤线将变得脆弱而漫长,而且位置在我军后方,暂时还来不及被消灭的英军将可以随心所欲地攻击我军的后勤线。所以,我又不得不承认这同样也是个疯狂的想法!”
“当然,我们还有一个看上去稳妥一点的选择,就是在取得突破后,向北攻击一直打到海岸,彻底捣乱英军的后方,造成英军正面防线的崩溃。”
“这个想法不错嘛”,兴奋地芒果迫不及待地打断了格拉齐亚尼的话。
“但是,领袖请看这里--阿拉姆哈尔法岭。”格拉齐亚尼用手指重重的点了点地图上这个深黄|色的地区。
“阿拉姆哈尔法岭?”芒果看了看地图,然后不解地看看了格拉齐亚尼。
“对,就是这里。从这个小土岭位于英军主防御阵地的后方,却又正好卡在南线部队北上的攻击轴线上。我相信一旦获知我军在科特腊洼地北缘取得突破的消息,英国人一定会派出预备队占领这里。而一旦他们控制了这里,我们的部队将不得不面对从沙漠平原仰攻山地的局面。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所以,梅西的计划只是看上去很诱人,真要操作起来问题还是不小的。”
“那我们的部队是否有可能在英军做出反应之前,就抢占阿拉姆哈尔法岭。比如,我们可以在中线起大规模的佯攻,使得英军将他们的预备队投入到中线而无暇南顾?”此时的芒果眼神中流露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神色。
“如果我是奥金莱克的话,一听到有人在南线起进攻,不管前面是不是顶得住,都会在第一时间往阿拉姆哈尔法岭派兵的。那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再说在阿拉姆哈尔法岭的南面都是一览无遗的开阔地形,从岭上可以看得很远远,不要太多的兵力,一个反坦克炮兵营,再加上一个步兵营,就足够挡住一个师的兵力了。另外,我想如果我们在中线的进攻都已经足以让英军调动他们最后的一点预备队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将南线的兵力调到中线,一举突破他们的防线呢?”格拉齐亚尼的一席话如同一桶冷水从芒果的头顶浇下。
“难道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硬碰硬吗?”芒果又一次陷入了苦思之中。但是,他不愿意放权,片刻的沉默之后,他又开口问道:“那我们可以试试用伞兵占领那个山头吗?”芒果突然想到了前不久6ooo意大利伞兵从天而降,征服马耳他的事。
“伞兵?”格拉齐亚尼顿了一下,芒果的跳跃性思维让他感到有些难以是从。
”伞兵集结太慢了,这会可是在高度戒备的英军阵地后方。也许在我们的伞兵还在慢悠悠地下落过程中,英国人已经集结部队,等着我们的伞兵落地,然后俘虏他们了。““那可以用滑翔机,这样就没有因为要集结部队而浪费时间了。”芒果自认为又提出了一个“高招”。
“将滑翔机降落到一座山上,这个我们还没有试过”
“那为什么不试试?”
“我们的滑翔机着6时,至少需要5o米的平地!我可不想我们的士兵因为这个而白白丧命!再说了英国人的预备队可是第七装甲师,一支高度机械化的装甲部队,您难道打算让我们的轻装的伞兵部队去对抗这样一直部队吗?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南线计划是行不通,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从中线起进攻吧。除非------”
“除非什么?”芒果直勾勾地看着格拉齐亚尼。
“除非,除非我们的大炮上长上翅膀,自己飞到阿拉姆哈尔法岭上。”
第46节、剑走偏锋(下)
v
从9月23日,大战之后的阿拉曼又一次恢复了原有的平静,除了空中呼啸的战鹰和偶尔响起的炮鸣,只有沙漠中散落的武器残骸在无言地诉说着刚刚生过的血腥。但是,总有那么一群精英人物却凭着大事临头前夕的感官预兆,有一种高氵朝即将来到的感觉。
在罗马,外界部长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周围的人们议论的尽是进占亚历山大的问题,丝毫没有受到昨天进攻失败的影响。我也认为伟大的领袖一定能带领我们走向另一个胜利,也许此刻我们的军队已经找到了突破英军防御的办法。”同样的,在美国驻意大利的使馆里,驻意武官觉意军司令部里“气氛越来越紧张”,已有四天没有公布有关北非的战况了。“我肯定近期一定会生大事。”
在伦敦,此时已是叶黄枯落的时候,阵阵疾风把落叶吹满街头。人们感到秋意萧索,寒气袭人。连伦敦的家庭主妇也看得出来战火持续至少会到下个冬天,正为食品和取暖燃料的匮乏而不知所措。在丘吉尔的地下掩体里,他的参谋长黑斯廷斯·伊斯梅爵士表示,“意大利人不会在浪费时间也不会是放弃了对亚历山大的野心,他们一定是准备什么阴谋。”
与此同时,意大利第二装甲师的指挥官马雷蒂将军被集团军群的司令皮爱蒙特亲王召到了马特鲁的指挥部。
“操,皮爱蒙特亲王这个杂碎,一定是被领袖臭骂一吨,想拿老子当出气筒”,马雷蒂骂了一句。当传令兵来到第二装甲师的指挥部时,马雷蒂正在吃饭。他刚端上饭碗,拿着汤匙就站起身来,听完命令他又喝了一口浓汤,然后披上上衣,自己开车赶往马特鲁。第二装甲师在日进攻作战中的拙劣表示,使得他从一个被士兵们熟知的一位幽默和友好,尽管有时是一个严格的指挥官进化变成了一名暴君,他变得凶残、专横、冷酷,对待副手和下属军官如同对英军俘虏一样。
车子开到一个十字路口,一批运输军用物资的卡车正在不慌不忙地行进着,这使得马雷蒂的菲亚特5o8c.m吉普车无法通过。于是,马雷蒂连忙跳下车来,掏出左轮手枪向天外开枪。他那壮健结实的体格,榴弹炮弹般的脑袋,平顶式的头,炯炯有光的眼睛和高亢而富有权威的嗓音,在第二装甲师乃至整个第十集团军中是尽人皆知的,所以他一出现,所有的人车辆就象着了魔似地给他让路。
当马雷蒂跨入达集团军群的指挥部时,他看到这里一片忙碌。电话铃响了,只听见接电话的王储在反复地说着:“不可以!这是命令,你必须执行!”并且越说越激动。而站在一旁的梅西却是面无表情的注视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并不时地询问一下身边的参谋。
“报告!第二装甲师师长马雷蒂奉命到达”,马雷蒂大声得喊出了自己的名字。王储抬头看了看,却没有停止对着电话的听筒咆哮,只是招招手示意他进来。
几分钟后,皮爱蒙特亲王结束了通话,忿忿的他在挂上电话的那一刻,嘴里还崩出一句:“都像第十军的奈比亚这样,这仗还怎么打得赢!这样的人不枪毙几个,这部队还怎么带”
杀气,马雷蒂感到一股杀气扑面而来。他感到一丝凉意顺着自己的后背冉冉升起。等待了片刻后,亲王先开腔。
“你的部队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听到亲王的这个问题,马雷蒂紧张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点。他马上回答:”在21号的攻击中,全师出动了四个坦克营合计1o2辆p-25坦克配合25师、55师的进攻。战斗中一共损失了p-25坦克47辆,另外现在还有13辆坦克还在修理中。”
“那么24小时内,你们师可以出动多少坦克?”
“9o辆左右,我还有一个完整的坦克营28辆p-25坦克没有动过。再加上修理连一天之内大概可以修好三四辆坦克,估计就是这个数了。”
听完马雷蒂的汇报,亲王和梅西对视了一下。然后,梅西向马雷蒂招招手,让他来的地图前。
“看,这是集团军群修改过的新的进攻方案。我们准备让你们师从这里起进攻,然后杀到这里,最后在这里解决战斗”梅西用一支铅笔在地图上划出了一道粗粗的蓝线,“有没有问题?”
没有等马雷蒂回答,亲王倒是先插上了一句:“兵力上我会再給你加强一个坦克营,火力支援上我也会专门派一个149mm榴弹炮团配合你们师。另外,空军那边我也帮你谈好了,开打后他们会保证自始至终有一个中队的“大炮鸟”在你的头顶上随时提供支援。“听完亲王的话,马雷蒂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绝的理由了。
第47节、砰撞(上)
“隐蔽!----〃阿拉曼沙漠中3o多公里的英军防线上,刺耳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但很快这苍白无力的喊声立刻被盟军士兵头(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
对于这些攻城巨炮,总督府联络官布里奇斯少校有关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意大利的攻城榴弹炮射一种大小类似旅行皮箱的炮弹,这些炮弹带着经久不息的刺耳啸声,不论你站在哪里,总象是在向你飞来,不论它实际击中何处,总象是在你周围咫尺之内爆炸,犹如破坏之神从天空雷鸣而降,扑向我们藏身的堡垒。整座城市在两个小时可怕的雷鸣声中屈服了。在欧洲大6上生过的一幕幕惨剧在这里重演:炮弹爆炸后无论是钢筋混凝土工事还是石质的古堡都碎如泥灰,藏身地下室的人们被这**性的破坏力吓疯了。部队与部队之间的联系已被切断,大家只好固守自己的工事各自为战,不少人都感到自己已经被上帝所抛弃了。
布里奇斯少校疯似的跑回总督府,告诉戈特勋爵如果他们不能获得一些切实的援助行动,马耳他连一天也顶不住。他为一线守军请命,“我们必须看到援军浩浩荡荡开来,排着整齐的队列,旗帜飘扬,军乐响亮。”但是,总督对他的话只是报以一个和蔼微笑。此时,就连总督府里的印度仆人都知道,援军是不会来了。
和英军的囧态相比,意大利人正在慢条斯理地收获他们的成果。等6军上岛接收防务后,泽鲁阿勒就接到一道命令,要求他立刻前往西西里。在那里泽鲁阿勒受到巴尔博元帅的接见,元帅亲自将金质勇气勋章挂在他的胸口。对于一个来自利比亚的柏柏尔人,巴尔博元帅接见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刑罚。泽鲁阿勒的意大利语说得不是很好。而且当他保持一个军人笔挺的站立姿势回答巴尔博元帅的问题时,身上的伤口还会隐隐作痛。
在会见的过程中,巴尔博元帅将详细地询问了空降马耳他时的情景,守军的战斗力和工事,伞兵们遇到各式的困难。巴尔博说他已经看了两个伞兵团的指挥官送上来的报告,尤其是第一伞兵团的报告,写得就像军校教授的授课笔记,详尽但毫无重点。他想听听第一线作战军官的感受。他认为这次是意大利伞兵第一次投入战场,积累实战经验和获得胜利一样重要。接见结束前,巴尔博向表示泽鲁阿勒祝贺:由于他在马耳他战役期间的出色指挥和英勇作战,他已被提升为伞兵上尉了。
接着泽鲁阿勒马不停蹄搭乘架专机前往罗马。在那里有更大的人物等着见他。由于大人物日程排得满,他不得不等上一天。于是,负责接待的人员决定带他参观一下王国的中心罗马城,感受一下王都的繁华。晚上他们还安排泽鲁阿勒去观看歌剧《玫瑰骑士》-一个关于贵族夫人**的故事。
晚上8点,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反差几乎让刚刚晋升上尉并火线加入法西斯党的泽鲁阿勒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二十四小时前,他还在马耳他带领自己的部下和英国人展开殊死的搏斗,满目是伤残的军人和狰狞的武器残骸,满耳是枪炮的轰鸣声、军车和坦克的咆哮声以及军人们各式各样的粗口。但是,现在他却身穿笔挺的军礼物,佩戴着炫目的金质勇气勋章坐在全欧洲最华丽的罗马剧院里看着歌剧。他的周围坐满了显贵。贵妇人的绫罗绸缎和钻石饰在昏暗的包厢里熠熠光。王室成员、政府显要,金融巨子、富商巨贾、艺术界和新闻界名流多得使人吃惊,仿佛全意大利的精英都坐到这座一千个座位的剧场中来了。
紫天鹅绒的幕布拉开,一阵悦耳的乐声传来,打断了泽鲁阿勒的思路。他的注意力被舞台上的女主角吸引过去。他拿起节目单,才知道自己的思想同真正的意大利人的之间相差太远。他们在马耳他象野蛮人一样摸爬滚打的时候,意大利人依然有艺术,有夜生活,有明星,有美食,有文明所给予的一切。
正在唱歌的女主角长着一张动人的脸蛋,亚麻色的头——在追光灯下似乎是棕色的,嗓子很甜,动作轻柔舒缓,媚眼频频闪动。每逢唱到妙处,总有些她的崇拜者都会站起来起劲地鼓掌。看了节目单,泽鲁阿勒知道她叫苏珊娜,今年二十五岁,正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美的时候。节目单还上摘录了戏曲界报刊对她的赞美词。
因为听不懂歌剧,泽鲁阿勒无论如何也入不了戏,他有时打量一下四周的人群,有时干脆盯住穹顶上的吊灯。他的神经在炮火和死亡威胁下已经钝化,他不过是个不懂风雅的土**兵。
无聊的泽鲁阿勒开始打量包厢里的其他人。许多人穿着夜礼服,打着硬领结,看上去像是政府官员。罗马是意大利的都,同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吃公家饭的人最多。战争丝毫也改变不了意大利的官僚们,他们仍然大腹便便,脸色疲惫,喝着过多的酒,吸着量的烟,夹着公文皮包象鸭子走路,扯起嗓子像公牛一样辩论,制定一个又一个战时法案。他们只是从报纸和收音机中了解战争,谁也没上过前线。工作拖拉,人浮于事,在雨后蘑菇般设立的新机构中,供养了一大批闲人。更有许多人借战争名义,中饱私囊。他们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配给券,制定出各种各样的繁琐的物资审批手续。连面包、脂肪和奶酪也要凭分数制配给,除了让后方德居民怨声载道,前方的将士处处不便而外,他们简直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且,只有能捞到好处,他们今天给这个“开个绿灯”,明天给那个“特殊照顾”。看到他们,泽鲁阿勒就想起了前线流行的笑话,在那些笑话里这些肥头大脑的意大利官员和对面的英国人一样,永远是笑话的主角。泽鲁阿勒觉得如果不是舞台上女主角漂亮的脸蛋,曼妙的身材,此时的他一定会在舒服包厢沙上呼呼大睡。
3号下午,意大利伟大复兴的引路人,相墨索里尼先生终于腾出空来,和泽鲁阿勒安排了一次接见。威尼斯的会客厅里,墨索里尼如同那些宣传照片上那样的安祥、睿智、机警,无时不刻散着伟人的魅力。泽鲁阿勒在利比亚的红旗基地受训时曾见过墨索里尼一面。不过,那次因为太远,泽鲁阿勒没能看清。
芒果将自己最亲切地笑容堆在脸上,握握泽鲁阿勒的手。一开口,他没有谈起战争,而是扯了一通柏柏尔人的历史、人文和宗教,他对柏柏尔人的尚武精神大加赞扬。然后,话题转到了地中海战场,芒果说他没有那些人想象的那样乐观,认为英国人马上会在德国人的轰炸下屈服。他还说意大利人民必须做好准备,战争可能会持续到41年的上半年。
芒果自然也问到有关于马耳他的情况。当他得知泽鲁阿勒在西班牙也打过仗以后,又问了那里的情形。显然,芒果要给泽鲁阿勒和陪她接见的官员和记者留下这样一个印象:他很了解全球战况,对具体的时间、地点、部队番号和指挥官名字也记得极准确。总有一天,“墨索里尼式的记忆”会成为一句形容博学强记的成语。接见的最后,芒果伸出长长的手臂,微笑着又握了握泽鲁阿勒上尉的手,“谢谢您,使我了解了地中海战局的许多事情,上尉,记得给我写信,我们以后要保持联系。”
就在芒果将泽鲁阿勒送出会客厅之时,美丽的女秘书乔安娜送来了一个文件夹。芒果迎着乔安娜醉人的微笑打开一看,然后转向早已经等候在会客厅门外的大群记者。他们都是来抓拍领袖接见土人上尉的新闻的。
芒果清了清嗓子,然后宣布:“一个小时前,马耳他总督戈特勋爵已经带领残余的24oo名英军向我军投降。现在,我正式宣布我军已经占领马耳他岛。大力神计划**完成!”
第43节、豪赌
沦陷、沦陷、又是一个有关沦陷的消息。〖~~~~〗自从开战以后,英国人已经听到了太多这样类似的消息。现在,已经被坏消息折磨地没脾气的英国民众已经不在像当初一样“大惊小怪”了。相比于马耳他------这个很多普通英国人都知道在位于何处的小岛,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家花园里马铃薯和兔子的产量。
从194o年的六月开始,随着18条意大利潜艇开始加入对英国生命线的绞杀,活跃在大西洋上的轴心国潜艇数量已经突破了5o条。这些肆虐的“海狼”每天平均吞噬一万吨的英国商船。鉴于英国农民生产的食物只能满足全国3o%的需求,轴心国潜艇对英国航运的严密封锁的直接后果就是英国政府不得不对基本的民生物资如肉类、面粉、油脂等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于是,英国的花园成了后方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英国自给自足的能力,政府开展了“生产保胜利”活动,鼓励人们把花园变成菜园,按照当时流行的口号,这个叫做:“解决食物匮乏,用铲子,不用船。”
和民众的平静一致,伦敦的大佬们也并没对马耳他的沦陷显现出吃惊。显然,在失去了直布罗陀和马特鲁后,唐宁街对于失败的承受力已经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再说,任何一个稍具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失去了地中海舰队的支援后,想要守住距离西西里岛只有9o公里的马耳他岛不过是个笑话。可以说,当坎宁安带领他的舰队离开直布罗陀之时,马耳他的沦陷就已经开始倒计时了。但是,如果因此有人认为英国人已经放弃了战争,那么他就是大错特错了。
就在马耳他沦陷的消息传到伦敦之时,丘吉尔已经将稳定地中海战局的全部希望寄托了开罗以西35o公里的阿拉曼!他有一种预感,在这片沙漠中大英帝国将重振往日的雄风。新任司令奥金莱克、8万人的英印澳新部队、4oo架美国飞机、3oo辆美国坦克和无法迂回的有利地形这些都是英国人选择在阿拉曼放手一搏的资本。
从马特鲁沦陷之后,北非战场已经安静了一段时间,现在该是打破这种死一般寂静的时候了。9月8日,皮爱蒙特亲王翁贝托飞抵马特鲁,他将出任新组建的埃及集团军群司令。此之前,年仅37岁的他一直担任西方集团军群司令一职,指挥22个师,316ooo名军人,2919门火炮与法军在阿尔卑斯山沿线对峙。本来,芒果一直认为梅西完全可以胜任埃及集团军群司令一职,但是最好在王室和部分保守派军官的压力下,他还是同意了6军的这一任命。因为在芒果想来,现在的北非英军已经是一只死老虎,是不是武松都可以搞定。
皮爱蒙特亲王生得一副英俊的面容,身子有些单薄,给人的印象是弱不经风,而且用一个德**事观察家的话说,“智力平庸”,不象他父亲是个会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的家伙。他有着太子们惯有的一种优越感又好表现自己,生活上继承了意大利男人一贯的情种。他不甘心被人认为只是个出生在帝王家的绣花枕头,于是和法西斯主义提倡的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主张一拍即合。
尽管他想将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司令官,但他的锻炼并不十分够格,他的王室头衔让他可以轻易获得提升而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他在总参谋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却没有担任过师长或军长这些实实在在带兵的职位。然而王储却认为他过去几年在参谋部的工作以及在参谋野外见习的经验已“为我统率大部队打下了理论基础”。他的这种自信,他在北非的副手梅西可不以为然,他认为任命年轻而缺乏经验的指挥官是不幸的。梅西甚至私底下向芒果表示过他的忧虑:这为指挥官“疯狂地猎取最高荣誉”劲道十足,而对执行战略计划却不感兴趣。
不过,芒果不以为然。他认为阿拉曼的地形决定了这里没有了沙漠机动作战惯用的大范围机动和侧翼包抄战术,高强度炮火准备和坦克支援下的步兵板载冲锋是这里的“王道”。战役前双方实力对比上的一边倒,让战役的结果基本上是没有悬念的。人员、坦克、火炮的数量英国人没有一样占优势,再加上几乎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后勤优势,可能的疑问仅仅是意军用多久、多大代价取胜,取得怎样的胜利而已。王储率领的大军将北面的地中海和南面的低地之间的中路缓慢地向前推进,像压路机一样碾碎胆敢反抗的一切。
埃及集团军群的指挥部设在马特鲁。在8ooo劳工的奋战下,马特鲁港终于在9月12日恢复了使用。在这里,王储和他的大老粗士兵们分享一样的伙食——卷心莱、土豆、咸牛肉一起炖成的浓汤拌面。不过,贵为王子的他回到自己的帐篷里,还有西西里水果、法国葡萄酒、巴西咖啡和古巴雪茄可以补充。王储和他的参谋们,既困陷在梅西一干老将一张张“严肃、阴郁”的面孔之中,又羡慕友军在昔日的荣誉,于是求战心切,迫不及待。最后,于9月21日,进攻的命令终于来了。
21日拂晓,14oo门意大利重炮开始轰击。晴朗酷热,夏日的天空密布着炮弹的团团黑色烟雾。两个小时的炮击后,三个意军步兵师在8o辆坦克的掩护下排着严谨的冲击队形杀将过来。可惜,意军的炮击效果并不理想。战场另一边的英军掘壕坚守、在各种巧妙布置的明暗火力点前,意大利人呆板的进攻为训练有素的英国士兵提供了再好不过的目标,他们打得又快又准。战场上,炮声隆隆,炮火熊熊,冲在最前面的意军负伤了,倒下来了,尸体枕藉。意军在一浪接一浪的冲杀遭到击退以后,调来更多兵力,并改用了疏开队形。英军在“顽强抵抗”的命令下,尽管伤亡逐渐增大,而在各前沿阵地的火力仍然不衰。
第第25师的,相继投入战斗,战火便沿着英军的平直战线开始向西蔓延。在阿拉曼的北部,康索特亲王亲领来复枪旅的指挥部被意军一支装甲部队包围,打了六小时,直到残存无几。旅长阿尔伯特准将俱阵亡。
战至下午2时,守卫前沿阵地的英军各团已饱受了六小时的炮击和坦克加步兵的联合进攻,鉴于人员越来越少,压力过大,奥金莱克命令部队逐连逐连地撤到二、三英里后面准备好的第二道防线。到傍晚时分,在英军有限的炮火掩护下脱离战斗的微妙过程“大功告成”。一连一连的部队依次掩护友邻部队撤退,直到全部到达第二道防线的。意大利人在白天战斗中也同样伤亡重大,也没有了追击敌人的任何兴趣。相反地,撤退的英军在暮色苍茫中可以听到他们行军口令声和尔后免不了的歌声。最后,沙漠里恢复了一片寂静。
这就是阿拉曼战役的第一夜。英国人虽然损失不小,可是至少他们在意大利人17倍的炮兵、2,3倍的坦克和14倍的步兵进攻下挺了过来。在后人追溯历史的时候,这也就变得意义重大,被推崇备至,它跟黑斯廷斯战役和阿甘库尔战役一样,在英国众神殿中也要同占一席。这场战役还被安上了蒙斯天使那样的传说。战士个个英勇,亡者都是英雄。参战的每个团的事迹,都写到最后一分钟,写到最后一枪一弹,直写到在这种英勇壮烈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地好似一场胜利。毫无疑问,英军在阿拉曼战役前几天的表现确实打得很勇敢,打得很出色,打得比他们以往任何一次要好,但是请不要忘记这不过是个开始罢了。
这就是阿拉曼战役的第一夜。英国人虽然损失不小,可是至少他们在意大利人17倍的炮兵、2,3倍的坦克和14倍的步兵进攻下挺了过来。在后人追溯历史的时候,这也就变得意义重大,被推崇备至,它跟黑斯廷斯战役和阿甘库尔战役一样,在英国众神殿中也要同占一席。这场战役还被安上了蒙斯天使那样的传说。战士个个英勇,亡者都是英雄。参战的每个团的事迹,都写到最后一分钟,写到最后一枪一弹,直写到在这种英勇壮烈的烟雾中若隐若现地好似一场胜利。毫无疑问,英军在阿拉曼战役前几天的表现确实打得很勇敢,打得很出色,打得比他们以往任何一次要好,但是请不要忘记这不过是个开始罢了。
第44节、剑走偏锋(上)
第一次进攻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从地中海沿岸怪石嶙峋的海滩到人员车辆无法通行的科特腊洼地之间3o公里的攻击正面上,意大利人前后投入了五个师的兵力,但是他们中表现最好的部队也不过是推进了三公里而已。而为此,意大利人付出的代价在8ooo人以上。这个数字差不多相当于阿拉曼战役之前意大利人在北非损失的兵力总和。
这样的结果注定了这一夜,罗马将会有人彻夜未眠。 22号凌晨三点,威尼斯宫西花园书房里的灯还亮着。芒果手里捧着厚厚的文件,一字一句地研读着这份刚刚从马特鲁用专机快递到罗马的战报。不过,最后芒果不得不无奈地承认,对于一个穿越的军事宅而言,想从这样专业的文书中看出点明堂来还是越了他的“三脚猫”功夫水平。
“我亲爱的元帅,谈谈你的看法吧----------”,半个小时后,芒果终于将脑袋从战报中抬起来面向了一直以笔挺的军姿站立在自己面前的6军总参谋长格拉齐亚尼。
“8ooo多人的伤亡的确是有些大,不过,就像参谋部事前预计的那样,对于阿拉曼的攻击会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我们从来就没有打算像以前那样轻松地拿下那里。当然,在具体的战斗中,我军也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比如,战前侦察不足,几处被认为是炮兵阵地的地方,不过是在狡猾的英国人在伪装网下面摆上几根电线杆子。而更多的暗火力点却没有被现。这使得我们的部队在配有重炮、铁丝网以及隐蔽火力点的防御阵地前被打得焦头烂额,头破血流,吃了苦头。所以,我看航空侦察还是不能完全代替侦察兵抓舌头啊。”
“在炮兵的运用上,按照埃及集团军群指挥部制定的计划,他们打算用中口径的射火炮射大量榴霰弹,以迫使敌人抬不起头来而只能胡乱射击,从而有效地压制防御英军。在欧洲战场上这是个不错的方法。然而,据我所知在地中海海岸线以南的平原上大都覆盖着一层坚硬的白垩土,英军通常会在白垩土层的上面开个小洞,然后再白垩土层下面挖掘工事,这种带顶棚的工事可以很好的防御榴霰弹的攻击。所以,下次攻击时,我会建议他们用大口径的高爆弹。”
“而且这一次,埃及集团军群的步炮协同也有问题。按照我们的野战条例,弹幕护送射击是根据步兵部队向前冲刺五十米大约需要二十秒时间来制定的。这一数字是我们根据上次大战的实战经验得出的。在以往的与英军北非部队的战斗中,在二十秒的时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来不及完成端枪、瞄准、射击。但是,这一次我们的士兵遇上了不少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部队。这些流放犯的后代(注:18世纪7o年代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6续有大批英国流放犯定居。)显然要比英国人的朋友更野蛮,他们的机枪在不足十秒的时间内就可以从炮击中恢复射击--------”
“最后,我还想花些时间着重说说我们的装甲部队。不错,我们装备的p-25坦克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坦克,但是它并不是无敌的。在21号的攻击中,出于对p-25坦克卓越性能偏执狂式的信任,许多坦克手的表现完全可以用鲁莽而非勇敢来形容。特别是马雷蒂指挥下的第二装甲师,作为第一支全面换装p-25坦克的部队,他们的进攻完全没有章法可言!不光是坦克和炮兵、步兵之间完全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协同,就是各个坦克营之间也没有配合好。很多时候,各下级单位根本没有领会上级指挥官的意图就凭着高昂的士气,连长、排长们大喊一句“跟我上”之后就展开的进攻。什么攻击目标、什么优先程度、什么战斗队形、什么攻击轴线统统没有考虑过。遇到英军的顽强防御后,又只会尾不顾地挤在一起做莽撞地高突击,没有相互地掩护射击,没有依次地交替前进。而一旦攻入英军的阵地,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仅凭自身要完全清楚英军的反坦克近战突击小组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打法,别说是p-25,除非给他们一条6上战列舰,不然谁也别想打赢英国佬。”
听完了格拉齐亚尼的长篇大论,芒果似乎有种感觉这位6军总长并没有对皮爱蒙特亲王的指挥提出大多的非议。于是,他耐不住好奇心问了一句:“按照元帅的意思,我军这一次的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芒果的问题,格拉齐亚尼的嘴角略微的上翘,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我想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轻敌,从战争开始后我军总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现在各级指挥官普遍存在着一种急躁的情绪,认为只要轻松打一下英国人就会赶出北非。在这样的情绪支配下,战前的侦查难免会不够缜密,战役的计划制定时难免思维会有些僵化,战斗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孤军冒进。另外吗-”
“另外,什么?”芒果知道格拉齐亚尼终于要开始切入正题了。
“ 对于皮爱蒙特亲王的指挥,我个人认为并没有什么明显不妥的地方。说实话,在阿拉曼这种地方打“呆战”,要得就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指挥官,虽然代价会大了点,不过总比有些人老惦记着走偏门,兵行险招要好的多。”
“走偏门?”芒果重复了一句,1脸上露出了大吃一惊的神态。
“还不是那个梅西,不好好帮皮爱蒙特亲王修改战役计划,居然拉了一票老部下搞出了一个南线方案。”
“哦,原来如此,”芒果喝一口咖啡,这时,他觉得要是来一杯西湖龙井那就最好了。
“既然,你提到了这个南线计划,那就给我来说说这个梅西的新计划吧-----”
第45节、剑走偏锋(中)
凌晨时间,当绝大多数的意大利人已经在安静地享受着睡眠时间,罗马威尼斯宫西花园书面里的橡木办公桌上摊开了一张阿拉曼地区的大比例地图。灯光下,因为大片的沙漠而泛黄的地图更黄了。毫无睡意的芒果正在津津有味地听着格拉齐亚尼的介绍。
“在阿拉曼地区作战,我军的攻击路线有北、中、南三个方向可以选择”,格拉齐亚尼一边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着,一边介绍着,“在北边,我们可以沿着海岸公路起进攻。不过考虑到公路与海岸线之间的地区,大部分都是不利于车辆通过的盐碱沼泽,所以,虽然防御这里的是实力最差的第五印度师,但是这条路线还是先被埃及集团军群给排除。”
“在海岸公路以南至科特腊洼地北缘之间是中线。这里的地形是平坦的沙漠和荒原,适合机械大军的机动,所以也是英军防守最严密的地方。英国人在这里从南道北依次布置了第七澳大利亚师、第二新西兰师、第一南非师总共三个师的兵力,而且在这三个步兵师的后面还有第七装甲师作为***,随时对突入阵地的我军进行反冲击。”
“而梅西现在提出的南线计划,就是打算选择科特腊洼地北缘作为突破口。”
“这个计划看上去有点眼熟啊,你有没有觉得这招有点像当年我们在阿比西尼亚打出的那记右勾拳?”芒果明白了梅西的计划后,盯着格拉齐亚尼问道“您是指穿越阿拉马塔--马伊乔乌沙漠,迂回包抄马康南部的那次?”
“是啊,当年要不梅西迂回包抄得手,堵住了土人的退路,要是让着几万土人溜回了大山里,说不定我们现在还在和他们在山沟沟绕圈子呢。”芒果笑着说道。现在,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出领袖对梅西提出的南线方案还是很有好感的。
“此一时,彼一时啊”,格拉齐亚尼用手指了指地图说道:“尊敬的领袖,你看如果我们的部队在南线取得了突破,那么接下去我们应该怎么办?”
现场一片寂静,没有人回答格拉齐亚尼的问题,于是他就自问自答地说了起来:“一旦我军突破了英军在南线的防御,接下去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向东进攻。从阿拉曼到亚历山大港,不过是11o公里,坦克开三个小时差不多就到了。我不得不承认这**的确很大啊!不过,这样一来,我们的后勤线将变得脆弱而漫长,而且位置在我军后方,暂时还来不及被消灭的英军将可以随心所欲地攻击我军的后勤线。所以,我又不得不承认这同样也是个疯狂的想法!”
“当然,我们还有一个看上去稳妥一点的选择,就是在取得突破后,向北攻击一直打到海岸,彻底捣乱英军的后方,造成英军正面防线的崩溃。”
“这个想法不错嘛”,兴奋地芒果迫不及待地打断了格拉齐亚尼的话。
“但是,领袖请看这里--阿拉姆哈尔法岭。”格拉齐亚尼用手指重重的点了点地图上这个深黄|色的地区。
“阿拉姆哈尔法岭?”芒果看了看地图,然后不解地看看了格拉齐亚尼。
“对,就是这里。从这个小土岭位于英军主防御阵地的后方,却又正好卡在南线部队北上的攻击轴线上。我相信一旦获知我军在科特腊洼地北缘取得突破的消息,英国人一定会派出预备队占领这里。而一旦他们控制了这里,我们的部队将不得不面对从沙漠平原仰攻山地的局面。这可不是一个好差事。所以,梅西的计划只是看上去很诱人,真要操作起来问题还是不小的。”
“那我们的部队是否有可能在英军做出反应之前,就抢占阿拉姆哈尔法岭。比如,我们可以在中线起大规模的佯攻,使得英军将他们的预备队投入到中线而无暇南顾?”此时的芒果眼神中流露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神色。
“如果我是奥金莱克的话,一听到有人在南线起进攻,不管前面是不是顶得住,都会在第一时间往阿拉姆哈尔法岭派兵的。那地方实在是太重要了!再说在阿拉姆哈尔法岭的南面都是一览无遗的开阔地形,从岭上可以看得很远远,不要太多的兵力,一个反坦克炮兵营,再加上一个步兵营,就足够挡住一个师的兵力了。另外,我想如果我们在中线的进攻都已经足以让英军调动他们最后的一点预备队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将南线的兵力调到中线,一举突破他们的防线呢?”格拉齐亚尼的一席话如同一桶冷水从芒果的头顶浇下。
“难道真的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硬碰硬吗?”芒果又一次陷入了苦思之中。但是,他不愿意放权,片刻的沉默之后,他又开口问道:“那我们可以试试用伞兵占领那个山头吗?”芒果突然想到了前不久6ooo意大利伞兵从天而降,征服马耳他的事。
“伞兵?”格拉齐亚尼顿了一下,芒果的跳跃性思维让他感到有些难以是从。
”伞兵集结太慢了,这会可是在高度戒备的英军阵地后方。也许在我们的伞兵还在慢悠悠地下落过程中,英国人已经集结部队,等着我们的伞兵落地,然后俘虏他们了。““那可以用滑翔机,这样就没有因为要集结部队而浪费时间了。”芒果自认为又提出了一个“高招”。
“将滑翔机降落到一座山上,这个我们还没有试过”
“那为什么不试试?”
“我们的滑翔机着6时,至少需要5o米的平地!我可不想我们的士兵因为这个而白白丧命!再说了英国人的预备队可是第七装甲师,一支高度机械化的装甲部队,您难道打算让我们的轻装的伞兵部队去对抗这样一直部队吗?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南线计划是行不通,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从中线起进攻吧。除非------”
“除非什么?”芒果直勾勾地看着格拉齐亚尼。
“除非,除非我们的大炮上长上翅膀,自己飞到阿拉姆哈尔法岭上。”
第46节、剑走偏锋(下)
v
从9月23日,大战之后的阿拉曼又一次恢复了原有的平静,除了空中呼啸的战鹰和偶尔响起的炮鸣,只有沙漠中散落的武器残骸在无言地诉说着刚刚生过的血腥。但是,总有那么一群精英人物却凭着大事临头前夕的感官预兆,有一种高氵朝即将来到的感觉。
在罗马,外界部长齐亚诺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周围的人们议论的尽是进占亚历山大的问题,丝毫没有受到昨天进攻失败的影响。我也认为伟大的领袖一定能带领我们走向另一个胜利,也许此刻我们的军队已经找到了突破英军防御的办法。”同样的,在美国驻意大利的使馆里,驻意武官觉意军司令部里“气氛越来越紧张”,已有四天没有公布有关北非的战况了。“我肯定近期一定会生大事。”
在伦敦,此时已是叶黄枯落的时候,阵阵疾风把落叶吹满街头。人们感到秋意萧索,寒气袭人。连伦敦的家庭主妇也看得出来战火持续至少会到下个冬天,正为食品和取暖燃料的匮乏而不知所措。在丘吉尔的地下掩体里,他的参谋长黑斯廷斯·伊斯梅爵士表示,“意大利人不会在浪费时间也不会是放弃了对亚历山大的野心,他们一定是准备什么阴谋。”
与此同时,意大利第二装甲师的指挥官马雷蒂将军被集团军群的司令皮爱蒙特亲王召到了马特鲁的指挥部。
“操,皮爱蒙特亲王这个杂碎,一定是被领袖臭骂一吨,想拿老子当出气筒”,马雷蒂骂了一句。当传令兵来到第二装甲师的指挥部时,马雷蒂正在吃饭。他刚端上饭碗,拿着汤匙就站起身来,听完命令他又喝了一口浓汤,然后披上上衣,自己开车赶往马特鲁。第二装甲师在日进攻作战中的拙劣表示,使得他从一个被士兵们熟知的一位幽默和友好,尽管有时是一个严格的指挥官进化变成了一名暴君,他变得凶残、专横、冷酷,对待副手和下属军官如同对英军俘虏一样。
车子开到一个十字路口,一批运输军用物资的卡车正在不慌不忙地行进着,这使得马雷蒂的菲亚特5o8c.m吉普车无法通过。于是,马雷蒂连忙跳下车来,掏出左轮手枪向天外开枪。他那壮健结实的体格,榴弹炮弹般的脑袋,平顶式的头,炯炯有光的眼睛和高亢而富有权威的嗓音,在第二装甲师乃至整个第十集团军中是尽人皆知的,所以他一出现,所有的人车辆就象着了魔似地给他让路。
当马雷蒂跨入达集团军群的指挥部时,他看到这里一片忙碌。电话铃响了,只听见接电话的王储在反复地说着:“不可以!这是命令,你必须执行!”并且越说越激动。而站在一旁的梅西却是面无表情的注视着挂在墙上的地图,并不时地询问一下身边的参谋。
“报告!第二装甲师师长马雷蒂奉命到达”,马雷蒂大声得喊出了自己的名字。王储抬头看了看,却没有停止对着电话的听筒咆哮,只是招招手示意他进来。
几分钟后,皮爱蒙特亲王结束了通话,忿忿的他在挂上电话的那一刻,嘴里还崩出一句:“都像第十军的奈比亚这样,这仗还怎么打得赢!这样的人不枪毙几个,这部队还怎么带”
杀气,马雷蒂感到一股杀气扑面而来。他感到一丝凉意顺着自己的后背冉冉升起。等待了片刻后,亲王先开腔。
“你的部队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听到亲王的这个问题,马雷蒂紧张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点。他马上回答:”在21号的攻击中,全师出动了四个坦克营合计1o2辆p-25坦克配合25师、55师的进攻。战斗中一共损失了p-25坦克47辆,另外现在还有13辆坦克还在修理中。”
“那么24小时内,你们师可以出动多少坦克?”
“9o辆左右,我还有一个完整的坦克营28辆p-25坦克没有动过。再加上修理连一天之内大概可以修好三四辆坦克,估计就是这个数了。”
听完马雷蒂的汇报,亲王和梅西对视了一下。然后,梅西向马雷蒂招招手,让他来的地图前。
“看,这是集团军群修改过的新的进攻方案。我们准备让你们师从这里起进攻,然后杀到这里,最后在这里解决战斗”梅西用一支铅笔在地图上划出了一道粗粗的蓝线,“有没有问题?”
没有等马雷蒂回答,亲王倒是先插上了一句:“兵力上我会再給你加强一个坦克营,火力支援上我也会专门派一个149mm榴弹炮团配合你们师。另外,空军那边我也帮你谈好了,开打后他们会保证自始至终有一个中队的“大炮鸟”在你的头顶上随时提供支援。“听完亲王的话,马雷蒂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绝的理由了。
第47节、砰撞(上)
“隐蔽!----〃阿拉曼沙漠中3o多公里的英军防线上,刺耳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但很快这苍白无力的喊声立刻被盟军士兵头(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