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意大利不面 > 意大利不面 第 61 部分阅读

第 61 部分阅读

    顶上雷鸣般的飞机声和身边翻江倒海般的炮弹爆炸声压下去,掩没地干干净净----------伴随着连续不断的轰炸声,意大利人的炸弹、炮弹撕裂了地上所有的东西,震撼着大地和英国守军的战斗意志。()一时间,英国人的阵地上火光冲天而起、尘土扫荡着战壕里的每一个角落。

    在意大利人几乎融化一起的空地火力之后,真正的主角再一次上场了!意大利王储皮爱蒙特亲王麾下的埃及集团军群的又一次进攻拉开了序幕!这一次第十军、第二十军的六个步兵师,近十万大军在34第七澳大利亚师、第二新西兰师、第一南非师防守的中线阵地汹涌而来。而在这股令人生畏的力量前面,呼啸而至的炮弹就如同一面钢铁盾牌,每1 分钟就向前延伸3o米。

    先出现在盟军士兵视野里的是来自两个军属重坦克团的p-25坦克。8o多辆p-25坦克卷起滚滚黄沙,向着盟军的阵地高冲击着。在1ooo米以上的安全距离,p-25坦克车体正面45度倾斜的5o毫米装甲和炮塔正面6o毫米的圆弧装甲一次又一次弹开了雨点般射来的英军炮弹。在这些沙黄|色的钢铁巨兽后面,紧跟着的是14o多辆m1236轻型坦克和差不多同等数量的菲亚特机枪车。意军密集的装甲队形给“没见过市面”的澳洲人、新西兰人和南非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将其形容为“向我们压过来的坦克墙。”

    很快,意大利人的装甲矛头狠狠地砸到了盟军阵地的前沿。不过,此时杀气腾腾的意大利坦克不得不暂时放慢刚才还高搅动的履带,等待战斗工兵在英国人设置的密集雷场中开辟通路。在等待的过程中,意军坦克兵却不想白白浪费时间,他们不断的射击着他们在瞄准镜可以找到一切目标。有时,一个在战壕间奔跑的英国传令兵会遭到几辆意军坦克的无情射击。战前,意大利的坦克兵被命令道:任何一辆坦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作战,即便是车体被击伤了,只要火炮和机枪还可以使用,就要原地用火力支援其他部队冲击。

    在意大利人的进攻开始后大约3个多小时后,就是9月24号的上午9点2o分,意军的工兵部队在付出了6oo人和11辆扫雷坦克的高昂的代价后,他们终于在第二新西兰师、第一南非师的阵地上分别开辟出了两条通路-----------

    掩体被震塌了,工事被炸飞了,新西兰第五步兵旅第28营的福尔廷上尉挣扎着从沙土中爬了出来,瘫坐在战壕里。他看见自己周围不断升起了烟柱,一群意大利的“布雷达”攻击机正在烟柱的上面掠过,机翼上吐出几道锯齿形火焰使人目眩。意大利飞行员正沿着战壕不停地把炽热的钢铁倾泻下来,红色、紫色的弹迹交织在一起,形成粗大的光束扑向阵地后面的炮兵阵地,

    片刻后,一个通信兵的身影出现在了福尔廷的面前:颤动的嘴唇、抖的双膝和散开的电话线圈。那散落的电话线伴着他的主人一起颤抖着,仿佛一条正在战壕里爬行的蛇。

    “坦克!坦克!”从通信兵两片紫的嘴唇中间小声吐出了这几个字母,“上尉,听到吗?有命令-----------”

    福尔廷想大喝一声:“混蛋!马上给我把电线卷起来!”但是,他却现自己怎么也张不开口。恐惧犹如流感一般随着那声“坦克”钻进了他的心里,瘫痪了他的身体,并开始在他的战壕里蔓延开来。

    福尔廷尝试着去克服这种恐惧感,或者至少暂时试图摆脱恐惧对身体的禁锢。他在自己的心里大喊:我是军官!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我学过怎么打坦克,我不怕它们!

    但是,他试了几次依旧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大腿肌肉力,哪怕仅仅是支撑着自己的脑袋探出战壕看个究竟。他的努力最多不过是让自己的背部更加贴近战壕东面的胸墙。此时,他看不见对面的沙漠,他只能看见天空中的意大利飞机斜着机翼,一架接一架地从头顶上掠过,在天空里划出一条条带着火焰的狭长烟带。。

    “通信兵!”福尔廷透过机枪扫射的哒哒声喊道。可惜,没有人回答他的声音。他只好一把抓过通讯兵的肩膀,使劲地摇了摇,才让这家伙把脑袋从膝盖中间抬了起来。

    “接连观察所!问问那边怎么样?快!”福尔廷又一次大喝道。

    那个 通信兵毫无表情看着他,然后完全是机械式在电话机上手忙脚乱地捣鼓了一阵:“连观察所,连观察所!连长找你们,快报告情况---------”

    不过,很快刺耳而又熟悉的飞机俯冲声迫使他们两人又一次趴下来。几个黑色的大家伙从空中向掩体斜飞过来。一梭子弹猛地扫过福尔廷的头顶,打得泥块象冰雹般溅到土地和电话机上。

    这时,等着头部和背上挨子弹福尔廷脑子里闪过一种近乎扬扬得意的想法,“哈哈,打偏了,打偏了!你们这些意大利蠢货!”

    一旁的通信兵轻轻弹掉电话机上的碎泥块,然后抄起话筒大喊;“连观察所……连观察所……还有人吗?”他的眼睛不经意在周围扫视。

    突然,他呆住了。

    “坦克!坦克来了!”战壕里传来异常紧张的叫喊声。

    通信兵的嘴唇微微动着,咕哝出几句不连贯的话:“上尉……到电话机这边来。接通了……营长的电话。他命令你,坦克,坦克来了。准各战斗!……找您,找您!……连长!”

    通信兵一把摘下揉皱的帽子,将话筒连同摇晃着的一团电线一并交给福尔廷

    “喂!我是福尔廷上尉!”

    从话筒里传来营长的喘气声,他声音的好象是从老远老远的地方传来;他的气息仿佛冲破了话筒的膜片,热乎乎地钻进福尔廷的耳朵:“福尔廷!……坦克就在你们连得正前方!命令各炮准备战斗!有损失吗?福尔廷!……人怎么样?炮怎么样?”

    “暂时还不能准确地回答。”

    “您可知道德利安那边的情况?”

    “不清楚,”福尔廷回答,打断了震动膜里传来的喘息声。“我和他们连还没有联系过。意大利人的机群还在我们连的头上盘旋。情况很不好!“

    福尔廷把话筒扔到通信兵手里,从壕沟里探出脑袋来,向右边德利安的阵地望去。一辆卡车趴在那里,正在燃烧。汽车上装的弹药,正在噼噼啪啪地爆炸,飞舞的弹丸划着抛物线象礼花一样飞向天空。燃烧升起的烟雾弥漫着,遮蔽了阵地。烟雾向东面涌去,与后方迫击炮阵地燃烧出生的烟雾连成一片,缓缓地飘荡着---

    福尔廷扭过头,将目光投向阵地的正面。前面的沙漠上都被蓝黑色的烟幕笼罩着,那边出现了许多灰黄|色的方块,随着它们的密集而缓慢的蠕动,仿佛整个地平线都移动起来,明显地改变着轮廓。

    “那应该是意大利人的坦克吧”。刹那间,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让他感到口干舌燥、难以呼吸。在距离他不足一英里的地方,无数动机正在低沉而颤抖着 ,轰鸣声透过弥漫的沙尘滚滚而来。那些方块的轮廓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到让人恐惧的剪影。现在成群的剪影已经组成一个向前伸展的大大的三角形。福尔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三角形的尖角正指向他的眉心。

    “准备战斗!福尔廷鼓足全力吼出一声口令,这声音甚至让他自己也感到异乎寻常的可怕,一直前所未有的冷酷夹杂其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

    “准备战斗!-----------”

    到处有人爬出壕沟,胸墙上人头攒动。一个年轻的毛利下士从怀里掏出瞄准镜,他第一个爬上了射阵地。他伸着长啊脖子,两只凸眼死死地顶着对面的沙地和上面的意大利坦克。

    “准备战斗!--”

    士兵们象是被口令推出壕沟,纷纷奔向炮位。此刻谁也不能准确地描述他们所遇到的情况,大家只晓得机械地从炮尾卸下炮衣,打开壁坑里的弹药箱,在落满泥块的阵地上磕磕碰碰地奔跑,把弹药箱拖到拉开的炮架旁边。

    “砰----------”,一2磅穿甲弹冲出炮口飞向7oo码处的一辆意大利p-25坦克。

    第48节、碰撞(中)

    194o年9月24日,正午时分,烈日正酣。意大利人和他们的老对手英国人以及“新朋友”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南非人还在阿拉曼的黄沙中厮杀着,而且战斗越来越激烈。每一次新的交锋都会让前一次战斗显得那样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从上午的进攻一开始,意大利人就用他们的轰炸机、重炮一遍又一遍的锤击着奥金莱克疲惫不堪的防线,然后用坦克和步兵的组合拳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着突破。

    战场上,只要意军的坦克一接近盟军的阵地,眼前迎面而来的就是无数道橘红色的光晕-英国人的2磅反坦克炮只有1米多高,当它被安置一个妥善的掩体中时,除非它先“开腔”,不然坦克兵谁也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电光火石之间,一颗颗穿甲弹从整个坦克群的前半球接踵而来,或是在厚实的装甲上撞出刺耳的声响和漫天的火星,或是穿过单薄的装甲,将里面的人员和机械统统炸成碎块。这时,p-25和m12/36坦克上的4oo马力菲亚特汽油就从巨兽的动力源泉瞬间变成了一个危险的制造者。相比之下,使用柴油动机的m14/38轻型坦克就会少一份这样的威胁,不过坦克里的大量炮弹还是有殉爆的危险。不过,如果意大利坦克幸运地躲过了盟军的致命一击,那么剩下来倒霉的就轮到那些可怜的盟军炮手了。意军回赠的高爆弹会轻易将他们连同他们操作的火炮撕成碎片,轰上天空。

    但是,和意大利的老对手英国人不同,固执的澳洲人和新西兰人即便被意军的坦克已经隆隆地碾过了自己把手的防线,他们也不会放过后面的步兵。于是,冲击中的意军士兵不断地有人嚎叫着载倒在沙漠中。渐渐地那些跟在坦克后面的意大利步兵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一片由步枪、机枪和迫击炮编织的枪林弹雨中。他们被压得只能将自己的脸庞紧紧地贴着炙热的沙子上抬不起头,他们唯一可以做的就只剩下一边咒骂着炮兵、坦克兵和空军那些杂碎,一边用手里的武器徒劳地向着前方还击--仗达到这个份上,谁都知道预想中的突破算是泡汤了。

    阿拉曼战线以西,意军埃及集团军群指挥部,紧张忙碌是这里的主旋律。看得见的传令兵和看不见的无线电将4o公里外生的一切以最快的度传递到这里。但是,很遗憾.。盟军士兵所表现出来的潜力远远过了意大利将军们的估计。在意军每一次冲击之后,盟军的防线看上去摇摇欲坠,好像再踹上一下就会被踢得粉碎,但是当意军下一次进攻吹响号角时,盟军又会奇迹般地挺过来“从目前说今天我军的表现要远远好于上次的攻势。”,集团军群的参谋长帕里亚尼(1bertoprini)将军正在进行总结,手握的那些报告至少让这位将军看上去并不是很沮丧。

    帕里亚尼说道:“这一次,按照领袖的意见,我们认真总结,深刻反思,全面整改了火力准备的方式。在火炮准备结束前2o分钟,我们的步兵和坦克就开始向前运到。冲击开始后,随着步兵和坦克距离盟军的阵地越来越近,我们的炮兵也不断加快炮击的频率,以徐进的弹幕射击护送冲击部队起进攻。这一招使得盟军他们无法判断我军火力准备的结束时间,从而不能及时从掩体中爬出来应战我们的坦克和步兵。要不是敌军布置的密集雷场,特别是用当地陶罐制作的无磁性地雷拖延了排雷进度,影响了我军的攻击度,我们现在也许已经形成突破了。目前,我们的已经在敌军第二新西兰师、第一南非师的阵地上推进了3-5公里。敌军的抵抗非常的顽强,特别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部队,为此一线17、25、55、67四个师相继报告已经无法再战,请求投入第二梯队的部队。”

    “在主攻方向,我军每公里正面战线投入的坦克在2o辆以上,压制火炮7o门,居然无法突破两个步兵师的防御,”皮爱蒙特亲王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英国人的确是好好利用了这三个月的时间啊。咍,六月份的时候--------”

    “呵呵-----------”,亲王的副手、集团军群的副帅梅西干笑了一声,并没有搭腔。他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官,与其一味的哀叹机会的逝去,不如去寻找新的机会。虽然,他和参谋部里的绝大多数一样认同这个观点如果不是海军的无能,让第十集军团在攻占马特鲁后无法获得足够的补给,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在英军缓过这口气之间占领阿拉曼。

    看到梅西没有搭话,皮爱蒙特亲王看了他一眼,甩出一叠照片说,"不过,我想至少我们已经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了。你们看,这是最新的航空侦察照片。虽然我们的攻势没有突破敌军的防线,但是为了抵挡我军,第一南非师和第二新西兰师的防线已经从两翼开始收缩。现在这两个师的结合部,以及在南非师与科特腊洼地之间都出现了不少的空隙!”

    听完了亲王的介绍,梅西拿过那些照片。照片上,情报人员已经在这些照片上进行了简单的标注,并和昨天的照片进行了比较。看完照片的梅西抬起头,和亲王对视了一眼,一个狡黠的笑容映入对方的眼帘。

    第十集团军的第一装甲军(下辖第第1o1机械化步兵师)炮兵指挥部报告:其下属军师两级共四个炮兵团均已完成一切弹药补给,作战部队完全进入攻击状态。

    埃及集团军群迅来回电:确认完毕,准备作战!

    第49节、碰撞

    一排红色的信号弹在弥漫着硝烟的大漠中冉冉升起。从马雷蒂师长到每一个普通的列兵,意大利第二装甲师的每一人都在紧张地等待着一刻。

    “各坦克准备,编成战斗队形!出击!”,在经历了整整一个小时的航空和重炮的火力准备后,p-25坦克的车长耳机里传来的各连队指挥官熟悉而坚定的声音。驾驶员们纷纷挂上前进挡,轻柔地踩下油门,在震耳欲聋的动机轰鸣声中,阵阵黑烟从坦克尾部的排气管中迸而出。

    三个重型坦克营合计95辆p-25坦克排着规整的进攻三角队形打破了战场上沉闷。意大利人的钢铁巨兽已经向着它的猎物露出狰狞的獠牙。紧跟着它们后面的是两个机械化步兵营的12o辆菲亚特机枪车。车里的步兵们猫低了身子,牢牢地抓着手里的钢枪,耐心地等待下车作战的命令。在机械化步兵营的两侧和队尾还分别有一个m14/38轻型坦克连,它们将负责掩护整个攻击编队的侧翼和尾部。

    此时,埃及集团军群最精锐的重装甲单位犹如一记狠狠的“右勾拳”,挥向盟军阿拉曼防线最薄弱的南端。

    与此相对,对面南非守军的情况就让人担心。负责阿拉曼南部防线防御任务的是第一南非师。当张伯伦对德国宣战时,南非军队规模只有3.9万人。和参加过一战的澳、新部队不同,因为受到南非国内法律的限制,南非军队压根就没考虑过参与欧洲战场高强度的战争。所以,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南非6军都不能和他们的澳洲和新西兰战友相提并论,甚至他们要比把守阿拉曼镇区的第五印度师都要差一截。按照英国人原来的打算,这样的部队最多也不过是在意属索马里或是厄立特里亚和意大利人的殖民地军队进行交战。但是,法国和直布罗陀的快沦陷让丘吉尔失去了从容应对墨索里尼攻势的心情。从五月份开始,南非人的部队就在伦敦的一再催促下被6续运到了亚历山大,成为了奥金莱克所谓“八万援军”中的一部分。

    当然,作为一名不算优秀却起码称得上合格的指挥官,奥金莱克并不是没有察觉到这一点。所以他不但将一个由阿拉伯人组成的埃及旅(下辖两个步兵营和一个6门制野炮连)加强给了南非师,而且还从3o军的预备队里抽调了四个连的反坦克炮兵部队补充到南非师的阵地上。最后,按照前期沙漠作战的经验,奥金莱克命令南非人放弃了建立一条连续防线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转而修建一连串的支撑点并以此构成纵深长达五、六公里的防线。

    这一切使得南非人挺过了意大利人的前两次攻势。当意军第第61师在24日上午向着南非师师长乔治.布林克(georgeBrink)率领的163oo名部下把守着11公里防线起攻击时,他们的麻烦就开始了。

    意大利人迎头碰上的是分布在三条防线上的数百个配备了支援武器的班排级步兵支撑点。每一个支撑点上,除了至少一个班的步兵外,还配备有一挺重机枪、或是一支反坦克枪、或是一门迫击炮甚至是一门2磅反坦克炮。而且,狡猾的南非人还会在真的支撑点附近修筑一些假支撑点吸引意军的火力。在每个支撑点之间,英国人教会了南非人用交通壕将它们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使得每一个支撑点都可以从相邻的支撑点那里获得支援。

    另外,当意大利人试图从支撑点之间的空隙渗透时,他们又会面临雷场的阻挡。当意大利人的进攻部队不得不停下脚步,等待工兵排雷时,南非人就会从他们的两侧用密集的火网招呼他们。各种弹丸的弹迹互相交织着,出了骇人的闪光,爆炸产出的冲击气浪扑面而来,弹片的啸声在每一个意大利士兵的头顶回旋----------按照老兵们的讲述,也许地狱也不过就是这个样子。

    打退了意军上午的攻势后,南非人马上抓紧时间后撤伤员,补给弹药,修复工事。虽然,南非师自身也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实力,但是对于下一次再击退意大利人还是信心满满的。

    不幸的是,当战斗再一次打响后,南非人先被意大利打了个措手不及。

    意军坦克群的攻击路线紧挨着科特腊洼地展开,那里早就被奥金莱克和他的参谋们判定为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展开,因为那里仅有的几处道路很容易被炮火封锁。

    不过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因为,这一次南非人遇上的是意大利人最锋利的进攻矛头!事实上,意大利人不仅在坦克、重炮和轰炸机的数量上远远压倒了南非人,而且进过了上午的攻击,南非军队的阵地情况、火力分布、兵力部署已经暴露,再加上高涨的士气,意大利人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将取得胜利。因此,为了炫耀王国的赫赫武功,意大利人还特意邀请了德**事代表团特来观战。

    此刻,阵地上的南非守军已经可以通过望远镜看见这些从滚滚烟尘冒出来的大家伙了。意大利人的坦克平稳地沿着道路前进。按照守军的请求,英军的纵深火炮群开始向着意军的前进地路线上进行拦阻射击。英军的炮弹在意军坦克的周围落下,腾起一个又一个烟柱。飞舞的弹片将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敲得叮当作响,但是除了几个倒霉蛋被大口径的榴弹直接命中外,大部分装甲车辆依旧保持着他们原来的运动轨迹。对此,支撑点里的士兵除了咒骂后方炮兵的无能外,只能猫在工事里静静的等待,等待他们进入2磅炮的射程。

    5oo码------15oo码------1ooo码-------意大利人的坦克越来越近,近得南非人不用望远镜也可以看清坦克上的编号了。当看到这些涂抹着沙黄|色迷彩的钢铁巨兽依旧冲向了两个支撑点之间的空隙处时,南非人稍稍有点安心。一些意军坦克开始停下来,随后从它们长长的炮管里闪出了火焰。一瞬间,南非人阵地上的爆炸声似乎驱走了一切的喧嚣。紧接着意大利坦克上的机枪也打响了,几道长长的弹迹向着战壕里的南非士兵头项上射来。而此时,英国人的2磅炮依旧保持着沉默。他们知道在这样距离上他们无法撕开意大利坦克的装甲。他们还是要耐心地等待。

    不过,意大利人没有让他们久等。就意大利坦克用直瞄准火力压制南非人的支撑点时,跟在后面的菲亚特机枪车开始冲刺,它们的目标是连接支撑点的交通壕。只见,一排菲亚特机枪车轰鸣着冲到了交通壕前近,紧接着就是一个急停,将车体隐藏在一团沙尘之中。不过,这一切早就被战线另一边的英国炮手收纳于眼中。

    “砰、砰、砰---------”,阵地上的2磅炮开始射击了。在2磅炮的瞄准镜后,一双双急切地眼睛在十字标线上捕捉着他们的目标。虽然英国炮手们清楚一旦开火暴露了位置就会遭到意军坦克无情的反击,但是他们别无选择!

    瞄准镜里,黑烟向四面扩散,噼噼啪啪的火焰从洞穿的装甲里烧出来,一群被火焰包裹的意大利人嚎叫着从燃烧着的装甲车里跳出来,却很快被一串子弹撂倒。一股难闻的油腻腻的烤肉味混合着燃烧油料的烟气在空气里飘散---在被意军坦克轰上天之前,英国炮手们总算看到了他们一直期望的那一幕,他们可以安心“上路”了。

    “快!下车!冲进战壕!”每一个菲亚特机枪车的车长都在用最大的嗓门嘶喊着。绕过先前被击毁的战车残骸,后面几辆菲亚特机枪车终于冲到了壕沟旁。在机枪车的后面,一个又一个步兵急地从早已打开的车门中越出,落地后就是一个横滚翻到了战壕中,然后端坐钢枪的步兵开始沿着战壕扑下两侧的支撑点从意大利步兵跳下战车,跃入战壕的那一刻起,战场上的局势从大规模机械化进攻回归到了最原始的状态:震耳的厮杀声和飞溅的鲜血在狭小的战壕弥漫着。意大利士兵们现在"s“型曲折蜿蜒的战壕里,刺刀、工兵铲甚至是牙齿和拳头成为了更乘手的武器。和身披重甲的中世纪武士不同,这里厮杀的双方仅有单衣裹体,每一次工兵铲的挥舞,每一次刺刀的突刺,每一次重拳的出击都会在对方的身体上留下难以承受的痛楚。一时间,战壕横七竖八躺着的尸体,无言地诉说着血肉对碰的惨烈,十倍于钢铁的对撞!

    第50节、胜算

    第二装甲师的师部里,马雷蒂和他的老上司梅西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前方的消息。相信若不是梅西亲自坐镇第二师,按照马雷蒂在西班牙和利比亚的表现,这位性急师长早已找了一辆坦克冲到最前沿去了。

    "报告,师座---------“一个参谋冲到马雷蒂跟前,高声喊道。

    马雷蒂连他忙朝他横了一眼,责备道:“没见副司令在吗?”

    “别这么大规矩了,前面战况如何?”,梅西并没有理会马雷蒂,径直问向那个参谋。

    “一团拿下了南非人的n-63号支撑点。”年轻的参谋带来了一个让人满意的消息。

    “英国人的反冲击也快开始了吧。”马雷蒂毫无表情地看了梅西一看,然后嘀咕了一句,“奥金莱克的骑炮团也该动起来了。”4o年代的英国骑炮团,早已经不是拿破仑时代那些用战马拉着青铜小炮跟在挥舞着马刀的骑兵后面的样子。现在的皇家骑炮团其实就是自行火炮部队。在机械化战争轰,依靠着火力和机动性的完美结合,防御一方的自行反坦克炮可以大大阻滞进攻方的突击。

    事实上,就在马雷蒂的第二装甲师起进攻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依靠着p-25坦克的直瞄火力支援,一半以上菲亚特机枪车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过6oo名的意军步兵被安全地输送到了盟军的战壕前。片刻之后,阿拉曼防线的最南端的几处战壕内爆了激烈、残酷但是短暂的白刃战。

    这些野蛮的肉搏虽然只持续了短短地几分钟,却已经消耗了双方大部分的勇气和体力。看着源源不断涌入战壕的意大利步兵,终于有第一个南非士兵选择了转身逃跑,然后犹如雪崩一般,那群南非步兵停止了抵抗,他们或是直接选择了投降,或是沿着交替壕跑向了更北面的支撑点,只留下阵地上那群惊恐的英国炮手们和他们的2磅炮。一名英**官挥舞着手枪试图驱赶南非人重新投入战斗,但是结果却是他先被一群强壮的黑人士兵撞倒在地,然后在他爬起身之前,无数双大脚落在他的身体上-----------现在,孤零零的英国炮手们只能依靠他们自己了。他们展开环形阵地试图坚守,他们或是倚着弹药箱,或是隐藏在火炮的防盾后面,使用他们可以找到的一切武器向沿着战壕涌入支撑点核心工事群的意大利人开火。但是,勇气和斗志并不等于战斗力。临阵磨枪的英国炮手显然不是意军精锐步兵的对手。芒果的虎狼之师很快就分散了英国人的抵抗,就像拧断一个孩子的胳膊。

    那些最初为了方便友军支援而挖掘的交通壕,此时却变成了南非人防线上的阿克琉斯之踵。意军步兵正是通过这些战壕,有效地逃脱了英军纵深火炮的反击,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南非人的支撑点。

    不过,就像马雷蒂预感的那样,攻破南非人的阵地仅仅是个开始。此时,位于阿拉曼战线后方第第3o军军长威洛比·诺里都已经获知了南非人的阵地被突破的消息。但是,这里却出奇地平静,甚至有人察觉到在诺里的嘴角上挂着一丝很不明显的笑容。

    “告诉布林克,让他的部队挺住!现在如果他哪怕只后退1o吗,我们就将丧失掉战争价值的一半。”奥金莱克咆哮道,然后他稍稍平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转向诺里说道,“老伙计,真让你猜对了。”

    诺里端起眼前的咖啡杯,暼了小一口,然后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说,“别急,我们还来得及。我们手里不是还留着第1o6皇家骑炮团。”

    第1o6皇家骑炮团是一支装备了施奈德m1897式75mm自行野战炮的部队。不过,这只具有法国血统的火炮并不是来自法国,而是来自大西洋对岸的美国。在194o年,英国人在法国战役中损失了大量的野战炮。为了弥补战损,他们向美国人求援。于是,“厚道”的美国表兄送来了大约6oom1897野战炮,其实这些老炮都是一战中美国人向法国订购。而在北非的英军部队,为了提高这些火炮的机动性,获得他们急需的自行反坦克火炮,就将这些野战炮简单地固定在越野卡车的车厢内,拼凑出了一种最简陋的自行火炮。第1o6皇家骑炮团现在使用的就是32门这样的自行反坦克炮。

    在战前诺里就认为面对梅西这样的装甲机动作战高手和意军数量上的优势,采用连绵不绝的防御体系是愚蠢的。他认为最理想的防守方式,是将意大利最精华的装甲部队吸引到己方布置严密的反坦克火网中加以痛击。同时,位于盟军防线后面,海拔1oo多米,东西走向的阿拉姆哈尔法岭也的确是个伏击的理想地点。

    但遗憾的是,奥金莱克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原因很简单,北非英军的反坦克部队数量严重不足。如果,意军没有选择从南线突破,那么就意味着一支强大的反坦克部队被留在己方战线的后方晒太阳,而此时前面的阵地却很可能因为缺乏反坦克武器的支持而摇摇欲坠。这样的局面是奥金莱克无法容忍的。

    最后,奥金莱克和诺里谁都无法说服对方放弃自己的计划。于是,一个折中的方案出现了。英国人在阿拉姆哈尔法岭修筑了完善的工事,屯上了一排的步兵并且储备了一部分弹药,不过工事里布置的不是真正的火炮而是充气模型。按照英国人的想法,如果意军被“充气大炮”吓退,那么最好。万一,意军还是选择强攻南线并形成突破,那么机动性极强的第1o6皇家骑炮团也可以抢在意军越过阿拉姆哈尔法岭之前赶到那里,并给他们当头一炮。

    第1o6皇家骑炮团的车辆开始动,准备赶往12公里外的阿拉姆哈尔法岭。

    第51节、特殊任务(上)

    清晨,罗马某处公寓的豪华卧室里,意大利最高军事荣誉-------金质勇气勋章的获得者泽鲁阿勒正坐在橡木大床上,一手挤压着一下自己的太阳|||穴,一手把大杯大杯的凉水灌进肚子里。昨晚大量摄入的酒精和尼古丁让他直到现在还是口干舌燥并且头疼欲裂。

    但是,在这并不妨碍他回味着昨晚的漏*点。

    在被最高领袖召见后,这位强壮而又英俊的柏柏尔人上尉好像就被意大利军方给遗忘了,他们既没让他返回马耳他与他的连队汇合,也没给他安排新的职位。办公室里的可爱的文职女军官只是一次又一次亲切地告诉他呆在罗马,等待着不知道何时候会来的新命令。不过,这段时间并没有因此而让泽鲁阿勒感到无趣,相反给他留下了一段终身难忘的回忆。

    那天看完歌剧后,那位在剧中饰演费尔德玛莎琳公爵夫人的女高音提出想看看泽鲁阿勒的勋章。于是他们两人一起回到了”公爵夫人”位于罗马黄金地段----西班牙广场附近的公寓。这里几乎聚集了世界上所有知名的奢侈品牌专卖店,而西班牙广场更是因为《罗马假日》这部电影而举世闻名,无论是旺季还是淡季,广场的阶梯上总是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早在十八世纪的时候,这里也是罗马城最为繁华的中心。进了公寓后,那位女高音穿着一袭火红的丝质吊带睡衣出现在了目瞪口呆的泽鲁阿勒面前,再后来泽鲁阿勒成为了这张大床的常客。

    在利比亚,泽鲁阿勒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但是,很快他现与漏*点似火的意大利女郎在一起做哪些事,完全就是另外一码事。

    在昏暗的灯光下,宽大的软床上是女高音丰腴的胴体,她的每一寸皮肤都充满**。他扒在她身边,她双手迫不及待地抱住他的腰,用她那肥厚湿润的唇吻他的脖子。**在嘴中搅拌,互相用舌尖挑逗双方的每一根的神经。

    他一边狂吻着,一边用手从她的白净的脸滑到双峰再到茂盛的林森,直到摸着那片诱人的沼泽。他渐渐力,她喘的气越来越粗,渐渐变热。她开始小声的呻吟着,哼哼着,粉白的脸上浮现着一种骚媚妖娆的表情,半闭的眼睛朦胧着,性感的嘴巴微微张开,直到开始放肆地大声叫起来-------多么美好的一个夜晚啊。

    “叮咚”门铃声响起,惊醒了屋子的女主人。她睁开眼睛看着泽鲁阿勒,一副渴求的样子。看到泽鲁阿勒一副慌张的样子,她娇滴滴地说:“别怕,那可不会是公爵大人。”然后,摇曳着她丰满的臀部大步走向门口。

    女高音打开门,面前时两位穿着宪兵制服的军官。

    “对不起夫人,打扰到您了。请问泽鲁阿勒先生在吗?”宪兵军官的语气很客气。罗马人都知道住在这一带的非富即贵。

    “不好意思,他不在,有什么事吗?”虽然女高音知道自己的丈夫在罗马城里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是她不认为自己丈夫的面子大得可以调动宪兵来捉奸。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女高音还是回答地很“智慧”。

    “那这样吧,如果您能联系到他,请帮忙转告一下,让他下午二点之前务必赶往6军部。”

    “好的,对了,我能多问一句,你们找他有什么是事吗?我好让他有个准备。”

    “对不起,夫人。我们只是奉命找人,其他的不太清楚。”

    9月22日13时,也就是两位宪兵军官离开后的一个多小时,一部菲亚特出租车将泽鲁阿勒上尉送到了6军部的大院里。在6军部的大楼里,泽鲁阿勒甚至连喝一口水的时间也没有,就和另外几个军官一起又被送上了一辆开往机场的汽车。一架准备飞往庞特德拉的运输机早就已经等候在跑道上了。

    从罗马到庞特德拉大约有26o公里,比亚乔公司的p**运输机大约需要四十分钟时间完成这段飞行。利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四十分钟时间,同行的旅伴开始和泽鲁阿勒交谈起来。

    “你是泽鲁阿勒吧?我在报纸上见过你”,一个穿着武装黑衫军制服的年轻军官向泽鲁阿勒伸出了手。“你好,我是西塔德,很高兴见到你。”

    “是的。我也很高兴见到你们”,泽鲁阿勒一边操着结结巴巴的意大利语回复,一边急急忙忙伸出手同西塔德握手。“请问,你们知道我们这是要去干什么吗?”

    “去打英国人啊!”西塔德笑着回答。

    “呵呵,这个我知道。我的意大利语不是很好,我的意思是现在我们去哪里打英国人,你们看现在飞机在向西方方向飞行,难道是他们是准备把我们空投到伦敦吗?”

    “别逗他了,西塔德。”一个看上去年长一点的军官插话进来,“你好,我是韦瑟姆,他们的指挥官。我们现在去庞特德拉。那是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城市,在那里我们将接受一项特殊的任务。”

    “特殊任务?”,泽鲁阿勒( 意大利不面 http://www.xlawen.org/kan/3885/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