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之龙套 > 三国之龙套 第 36 部分阅读

第 36 部分阅读

    张苞还有所顾虑,但是来得是一个张苞根本就没有什么印象的吕建,张苞哪里还会在意!

    可以说张苞这次的计划真的是恰到好处,十分到位的把吕建军吸引了过来,毕竟半渡而击的大好机会,就算是张苞处在吕建的位置上,也会半渡而击,更何况是一个只是死读兵书的吕建呢?

    所以张苞算到曹军必然会趁机对已经渡过河蜀军发动攻击,而且极有可能为了赶时间连阵型都不能够很好的兼顾,而事实也正如张苞所想的那样,曹军的阵型已经不是没有好好兼顾那么简单的,而是阵型已经完全混乱,弓兵被丢到了一旁,侧翼的部队也被中军抛弃,而疯狂的冲过来的中军也是一片混乱,如同狂奔的角马群,气势倒是有了,但本质上却是一片散沙。

    抓住这个机会,张苞军中的精锐弩兵与临时充当弓箭手的賨人立刻发动了攻击。值得一提的賨人弓箭手,由于賨人本身算是半渔猎民族,不仅近身战的时候勇猛无比,弓术也不差,给他们配上强弓的话,就完变成了一支即可远攻又可近战的精锐。

    只是很可惜的是,近两千支箭矢虽然带走了三四百曹军的性命,但是却没有达到张苞最想要的效果,因为一支都没有冲在最前方的吕建还是逃过了一劫。

    徐晃选择吕建的好处显现了出来,如果徐晃选的人是徐商的话,徐商此时一定会大刀金马的冲在最前方,然后被蜀军在第一轮狙杀,虽然蜀军乘着曹军混乱而发动攻击的话,曹军必然大败,但是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吕建。

    一直躲在中间的吕建只是被箭雨波及到,受了一点儿伤而已,不仅没有死,甚至还没与丧失对军队的指挥能力。

    不过张苞既然敢打这一仗,自然不会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能够杀死敌方的主将上,张苞真正依靠的还是他手下的这两千精兵。

    “杀!”在蜀军的第二轮箭雨过后张苞亲率士兵杀向了出现混乱的曹军中军。

    面对张苞军的冲锋,见过不少世面的吕建好歹还没有强端那么白痴,他很清楚这个时候要是后退的话,大军的一场溃退不可避免,因而他果断的命令中军以及自己的亲兵立刻与蜀军对冲。

    虽然曹军此时的中军有些混乱有些单薄,但是等待侧翼赶到显然已经不现实了,因而此时的吕建只能够期待于在自己的亲兵等的奋斗下,能够拖到自己侧翼排好阵势赶来将蜀军包围了。

    只是吕建的想法虽好,但是他显然小瞧了蜀军的战斗力,也忽视了一个本来不应该忽视的问题——他本身虽然没有冲在最前方,但是也是在中军靠前的方向。

    一方是士气受挫兵力相对薄弱的曹军前锋,一方却是士气高昂有主将亲自率领强兵,虽然说两军都没什么阵型,但是一交手,显然是蜀军占据了上峰,在张苞的亲自率领下蜀军很快剿灭了吕建的亲兵队,虽然说这个时间,曹军的两翼已经围了上来,但是与之对应的一直不敢后退的吕建本身也暴露在了蜀军的面前。

    “怎么办?要是这个时候逃跑,大军必败,但要是以这种状态亲自厮杀的话……”吕建的脸上有了一丝犹疑,不过最终还是一咬牙,不顾伤势亲自带人冲了上去!

    “诸君,报国就在今日,蜀寇兵少,久战必败,随我杀啊!”最终吕建一咬牙说道。

    吕建很清楚,如今撤退必败,而要是留下来的话,虽然也很可能战死进而导致战败,但是因为后退而战败与因为战死而战败却是两种不同的结果,前者不仅很可能被徐晃杀掉留下胆小的名声,还会罪及家人,而后者即使死了,家人也会得到极好的照顾,更何况这个时候如果奋力一战的话,说不定还有战胜的可能呢!因而吕建依然选择了奋勇冲杀。

    毫无疑问,吕建的这番话极大的振奋了一下曹军士气,当然也把自己更加明显的暴露在蜀军面前,张苞几乎在砍杀了挡路的曹军之后就想冲过去做掉吕建,只是张苞的一个属下却比张苞更加心急。

    张苞的这个属下正是杜涛,是在之前的武都战事中获得奖赏最多的一名士兵,被张苞提拔为摧峰军的屯将,这也是除了朴宏之外,賨人所担任的最高的官职。杜涛这个人要是评价的话,只能够说是有勇无谋,而且真要打起来的话,比起张苞等将领来还要差一些,但是他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打起仗来完全不惜性命,只要认准了目标完全是玩儿命一般的打,因而论起在战场上厮杀来,就算是张苞的效率也没有他高。

    发现吕建之后,杜涛二话不说,靠着自己的铠甲,硬挺了一刀,整个人如同猿猴一般闪过了身边的敌人直接冲到了吕建的身边。作为究竟战阵的将领,吕建虽然不可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么奇幻,但是还是能够注意到这个气势汹汹蜀军的。

    “喝!”先发者制人,本着这条原则,吕建先行向杜涛发动了攻击,毫无花哨的一刀径直砍向了杜涛的脖子。

    面对吕建势在必得的一击,杜涛的脸上却露出了冷笑,左手特制的钩攘忽然伸出,勾住了吕建的武器,然后杜涛左手一用力,在吕建不可置信的目光中,竟然将吕建的环首刀勾飞出去,随即,容不得吕建反应过来,杜涛右手的大刀已经砍下了吕建的头颅。

    震惊,随即而来的就是混乱。

    冷兵器时代一军主将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见到吕建身死的曹军首先士气陡降,被张苞、杜涛、张昌带人痛杀一顿,随即,不知道是由谁先开始的,曹军的中军终于开始崩溃了。

    中军一崩溃,曹军的左右两翼自然也不能坚持,只能够选择撤退,应该说,不愧是曹军的精锐,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曹军也没有发生遍及全军的崩溃,终归还是有那么一千余人的部队有序的进行了撤退,当然了比起这些人,大部分的曹军还是一片混乱了,这也就给了蜀军扩大战果的机会。

    只是可惜的是,由于担心这里的大战会引来曹军的主力,所以张苞并不敢尽情追杀,因而蜀军最终的斩获也不过两千余人而已,而己方的伤亡也达到了三百左右,总归算得上是一场大捷。

    而在这场振奋军心士气的作用与远远大过于斩杀敌人有生力量的大捷之后,张苞也不得不先行退却到沔水之南,再寻觅战机,同时此战之后,张苞也对于曹军真正的精锐的战斗力以及中下层将领的水平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而这更加深入的了解显然只会加深张苞的不安而已:在精锐的整体水平上,曹军比起凶猛扩编的蜀军显然更胜一筹!

    第五十章 徐晃之策,张苞之谋

    谢谢书友恨长风的打赏

    求科普,手弩可以抛射吗?

    另外,今天就只有这些了,晚上有以前社团的聚会,半夜还可能继续出去喝酒

    笑话,真是笑话!

    徐晃怒极反笑。

    虽然徐晃并不是史学家,但是徐晃也知道,吕建恐怕是神州大地有史以来第一个带着优势兵力攻击半渡的敌军反被干翻的人了,其坑爹程度比起宋襄公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坑爹的吕建虽然已经战死,但是作为这支部队的主将,他徐晃的一世英名也要被抹上灰了。

    幸好,幸好,这股蜀军的士兵不多,根本无力全歼吕建所部,而且吕建所部的中下层军官表现也不错,否则的话徐晃真的要被吕建坑死了。但是就算是张苞无力全歼吕建所部,由于很大一部分曹军也是四散而逃,再加上被张苞歼灭的人,这也就导致最终回到沔阳的曹军也不过两千余人而已,且有半数成了惊弓之鸟,这样的损失对于总数不过两万余人的徐晃军而言绝对称得上是惨重。

    “张苞~~张益德倒是生了一个好儿子啊!”徐晃有些咬牙切齿的感叹道。

    对于张飞,徐晃倒是不算陌生,毕竟双方曾经共事过,只是比起他与关羽的关系来要差了一些而已,勉强也算得上是朋友,只是如今双方处在敌对阵营而已。看到处在敌对阵营的朋友之子这么有出息,在联想到自己那个文不成武不就的而已,徐晃难免有所唏嘘。

    “的确,出其不,意,以不可胜之态而成必胜之局,张苞倒是颇得兵法之精髓,而且从这场战斗来看,张苞所率领的必然是在固山上击败过张儁义的那支精锐,根据情报来看,这支精锐极有可能十分擅长山地作战,如今张苞又退到了沔水南岸,显然也是存了事有不妙便遁入巴山的心思,想要剿灭他的话,恐怕不易啊。”张既也感叹道。

    曹营不乏能人,经过张苞在固山奇袭大败张合的那场战斗,曹营众人已经分析出张苞手下必然有一支精锐的山地战部队,而且极有可能是賨人部队,如今张苞又摆出了这副架势,张苞想的是什么张既怎么会看不出来呢!不过虽然张既能够看破张苞的企图,但是却还真的不好去剿灭张苞,因为真要进山的话,就是有十万大军也不够看的,更何况如今的徐晃所部已经不足两万人,而且主要任务还是攻打阳平关呢!

    “哼!那就让他在后面蹦跶吧!”徐晃脸上突然露出了冷笑:“张苞出现在这里无非是不想让我们集中精力攻击阳平关而已,说不定还存了等待武都援军到来好与武都援军前后夹击一举击败我们的心思,不过……”

    “不过,如果我们全力攻击阳平关的话,到时候,陷入两难的就是张苞了!”张既笑着说道:“只是,阳平关毕竟有蜀将固守,想要正面攻下还是太难,而且,我担心曹洪将军恐怕不能尽快击败武都的蜀军机动力量,派兵来与我们前后夹击阳平关,因而如何击破阳平关,还得靠本地人啊!”

    “相信很快就有消息了!”徐晃算是肯定了张既的话。

    猎户,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并不缺乏,尤其是在汉中周边的山林地带。论起忠诚度来,汉中的猎户中除了少数忠于刘备、张鲁的,剩下的大部分都只是混口饭吃、养活妻儿老小而已,本身根本就无所谓忠于谁。因而刘备应该感到万分庆幸,因为第一个发现跑到汉中的曹军踪迹的猎户没有第一时间携家带口躲进深山而是向刘备军示警。,如果没有这名猎户的话,说不定张飞父子都要被围困在南郑城了。只是很可惜的是,这样的猎户毕竟只是少数而已,至少如今在给曹军带路的几个猎户就没有之前那名猎户那么高的觉悟。

    面对曹军的重金以及许诺的官位,当然更重要的是曹军手中的钢刀,沔阳以及阳平关外围的几个猎户只能够选择屈服乃至兴高采烈的顺从于曹军,竭尽心力的为曹军带起路来。要说什么人对于山路最熟悉,除了山间民族之外,自然就是依靠大山为生的山间猎户了,徐晃派兵找这些人,倒是真的找对了人。

    阳平关虽然适合防守,但是也只是适合防守一地而已,阳平关两侧虽然尽是大山,但是终归没有秦岭、大巴山那样的阻隔作用,否则的话,原来的历史上刘备就不可能最终越过阳平关来到定军山了,而蜀汉政权最终也不会放弃阳平关改为经营汉城了。

    因而此时的阳平关如果在兵力两三万人以上的情况下阻挡十来万大军入汉中自然不成问题,但是若是只有五千人的话,防守难免会有一些疏漏,而徐晃在正面攻击阳平关的主要防守要地受挫之后,便打算派兵进山寻找蜀军的防卫空隙,好一举攻破阳平关。

    可以说徐晃这一次是真的歪打正着了,因为这几个猎人恰好就知道几条可以翻越过大山到达阳平关西侧的路,也知道几个依托于阳平关的附属的蜀军城垒的所在,如此一来,徐晃自然是喜出望外,立刻派兵前去攻击这些城垒,进而达到逼迫阳平关的目的。

    应该说,徐晃的计划还是很成功,这个世界上虽然不乏忠贞之人,但是更不乏自私自利的懦夫,因而面对曹军的优势兵力,被曹军攻击的四个蜀军营垒中有三个选择了投降,只有一个选择了坚守,而那唯一一个坚守的也因为兵力与准备都不足,在抵抗了一个下午之后终于被曹军攻陷,至于里面残存的蜀军,自然是全部被砍头了事。

    由于抵抗的那个营垒及时放出了狼烟,扼守要道的阳平关主关隘的句扶当然发现了情况,只是这个时候兵力不足的句扶根本不可能派出出援,只能够选择固守。

    句扶终归还是明白人,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扼守主阳平关的主要关隘,因为只要扼守住了这里,哪怕是曹军真的找到了几条山间小路,仍旧也无可奈何,毕竟山间小路的交通实在是太困难了,甚至说有些小路与其说是小路反倒不如说是修筑一番之后勉强可以走的山坡而已,其困难程度无需多言,用于奇袭还好,要是运转大军的话,却极为不便的。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旦蜀军的援军赶到,完全可以经过阳平关迅速进入汉中,而不必坑爹的在山中寻道,或是冒险偷渡沔水。

    因而虽然说不派兵出援无疑会极大的降低守军的士气,但是不论是出于兵力不足的缘故还是出于其他考量,句扶只能够选择固守阳平关本关。

    句扶的选择自然被一直关注阳平关状况的徐晃、张既二人看在了眼里,不过这并没有出乎二人的意料,毕竟阳平关兵力不足的情况二人还是清楚的,这种时候阳平关守将又怎么可能主动出援呢!因而,在这种句扶毫无作为的情况下,徐晃逐渐完成了他的战术布局,在形式上完成了对阳平关的三面合围。

    “这么快!”率军暂时转移到定军山上的张苞看到阳平关方向的狼烟之后忍不住说道。

    只要仔细观察过阳平关附近地形,又在阳平关受阻的话,将领们都会想到在阳平关附近的山地中寻找山路,伺机奇袭。而当时蜀军在修筑阳平关的时候显然也考虑到了这种状况,所以除了阳平关这个关口位置建筑了关隘之外,在其他的可能被敌军偷渡的位置上也修建了一些防御工事。

    因而,从严格意义上讲,阳平关并不是像剑阁一样只是一个单一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而是以阳平关口为核心面向武都防线的一系列山地防御工事的总称,在原来的历史上,阳平关最出名的时候是张卫带领数万大军连山筑成使得曹操束手无策的那场战斗,其后的备操汉中争夺战,夏侯渊所部由于兵力等原因,导致阳平关的防守范围大大缩小,才最终被刘备找到空隙度过沔水来到定军山。

    本来,在刘备等人的计划中,阳平关就是为了防备曹操而特意修建的,只是很幸运或者很可惜的是,曹操连下辨都没有攻克就仓促撤军,之后刘备带主力趁势北攻雍凉,想要破坏曹军的雍凉根基,为最终夺取雍凉做准备,因而阳平关的其他驻军尽数被抽调,只剩下了句扶的五千人,使得阳平关兵力相对不足,这才给了曹军可乘之机。

    曹军分兵攻取阳平关附近的山隘,这对于张苞军而言的确是一个机会。

    计算徐晃所部的兵力,此时恐怕不过一万八千人左右,就算是他沿途收编了部分蜀军也抓了壮丁,考虑到时间以及曹军兵粮的因素,曹军士兵总数也不会超过两万五千人。而且毫无疑问,就算是有收编的蜀军以及壮丁的话,这些人也完全不堪大用,最多也就是正面攻击阳平关的炮灰以及苦力而已,因而张苞真正需要在乎的曹军也不过是那一万八千多精兵而已。

    如此一来,曹军能够派出攻击山中蜀军关隘的士兵必然也只可能是曹军精兵了,因为要是收编的蜀军或者壮丁的话,这些家伙恐怕还没到达目的地就统统逃跑了。既然是判定是曹军精兵的话,张苞心里自然会有想法。

    徐晃的一万八千精锐大军聚集在一起张苞自然是不敢碰的,但是既然曹军分兵了的话,凭着张苞手头的实力未必不能够咬掉徐晃军一块肉,尤其是那些进山的部队,要知道山地战可是张苞军的强项啊,若是山地战,就算是不用计谋的正面战斗,张苞也有信心以三千兵力与曹军五千精兵大战,而且最终还能取胜!

    张苞敢保证,如果做出这一决策的不是徐晃之类的名将而是吕建之类没什么大名气的将领的话,张苞早就去找曹军的麻烦了,只是如今张苞的对手是徐晃啊!那可是连二爷都连续吃瘪的牛人徐晃啊!而且知道吕建战败之后徐晃也必然有了准备,不会像吕建那样轻敌,在这种情况下,谁能够保证曹军分兵进入山地不是徐晃故意设下的诡计呢?

    就算是贾诩、法正那样的专业谋士都做不到算无遗策,更不用说是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张苞了,所以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张苞不可避免的迟疑了。

    出于战略的需要,徐晃所部迫切需要尽快攻下阳平关,扼守主进出汉中的要路。只要攻下了阳平关,这场棋局对于曹军而言就已经活了,因为曹军不仅可以和正在攻击南郑的曹军连成一气,最重要的是跟武都的曹军也可以勾连起来,到时候以汉中为依托,曹军完全不必在武都与蜀军纠缠,更不用在乎下辨城,只需要把军队布置在西汉水沿岸的武兴、关城、马鸣阁一线,就可以完全阻挡住刘备军主力会师的的路。

    到时候刘备军尤其是刘备军中的汉中军所部必然会因为老家被占而军心大乱,再加上粮草问题,刘备军的其他部队也会逐渐崩溃,一场大败不可避免,到时候刘备军必然覆灭说不定刘备本人也会身死,如此一来的话曹操再想要取巴蜀简直是易如反掌。

    但是反过来将,徐晃要是打不下阳平关的话,就算是徐晃蹦跶的再欢,对于曹操的大战略也于事无补。

    所以徐晃所部必然也是很急的,只是张苞纵然知道徐晃着急,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徐晃着急他张苞更加着急啊。此时的情况不管怎么看都是曹军占了上风,尤其是汉中的阳平关与南郑这两个地方,哪个一旦被攻陷,对于蜀军而言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偏偏到如今武都那边还没有消息,显然是张飞主力已经被曹军牵制住了。如此一来,作为汉中唯一的机动力量,也是唯一可以延缓阳平关被攻陷的时间的力量,张苞怎么能够不谨慎呢?

    要知道一旦张苞军覆灭的话,徐晃军可就真的可以肆无忌惮的攻击阳平关了,到时候阳平关能不能够守得住可真的是一个问题!

    如今的情况是,依着徐晃张既之能,如果说攻打阳平关附近关隘是他们设下的饵的话,一旦张苞跳进去恐怕连骨头都不剩,不仅于事无补,反而白白浪费了性命;但是要是不出兵的话,阳平关的情况必然更加危急。

    面对这种情况,张苞顿时陷入了两难。

    “将军,不如攻击沔阳一探究竟如何?”看张苞皱起了眉头,一直站在张苞身边的朴宏忍不住建议到。

    朴宏的意思很明确,要是徐晃军真的在山中设下诱饵的话,沔阳的兵力必然相对空虚,只要攻击一下沔阳,试探一下曹军的兵力,自然可以判断出山里的情况,到时候蜀军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再做选择。

    “要是徐晃军主力在沔阳呢?我们还能回来?”不用张苞反驳,张昌都能够马上看出朴宏的计策中的致命漏洞,行军打仗本来就是冒险,但是冒险却并不意味着蛮干,而朴宏的建议看似中肯,事实上却只是蛮干而已。

    倒不是歧视賨人的智商,只是賨人的性格习俗就决定了他们之中擅长阴谋算计的人并不多,对与賨人而言,更加擅长的还是冲锋陷阵,所以朴宏这个近乎送死的建议自然不否定了。

    “真是个不错的陷阱啊!”没有理会属下的争论,沉思了一会儿之后张苞淡淡地说道,而看到张苞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张昌、朴宏等人顿时知道,自己的主子已经有了主意了。不仅仅是被张苞打服了的賨人对张苞敬若神明,就算是张昌这些张苞的亲卫乃至张苞麾下的所有人都对张苞无比佩服,毕竟到目前为止奇策百出战无不胜的战绩还摆在这里,这些大老粗自然对张苞充满了敬佩,看到作为主心骨的张苞脸上已经换上智珠在握的表情,自然全都恢复了信心。

    张苞决定要去阳平关!

    就算是没有曹军的诱饵,张苞也得想办法在阳平关守军面前露一下脸儿的,毕竟阳平关的士气太令人担忧了,这个时候能有援军露脸儿的话无疑可以极大的提高守军的士气。只是要怎么露脸儿,这其中就有很多的选择了。

    张苞明白,徐晃与张既绝对不是易于之辈,既然他们敢发动山地战,必然已经有了完全的准备,只是他们凭什么有信心在张苞军最擅长的山地战中设饵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他们对于这一带的地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否则的话他们不可能轻易的找到蜀军位于山间险要处的营垒的位置,更不可能敢设下这样的诱饵。

    至于他们为什么能够知道这一代的地形,其中原因张苞也猜到了大半,无非是用在沔阳缴获的附近地形图以及强行驱使的山间猎户做向导罢了。

    终于想到了这一点之后,对于曹军接下来的打算,张苞自然也能够推断出一二:无非是选择某条蜀军的必经之路设伏,然后一举歼灭张苞所部而已。

    只是曹军会在哪里设伏,张苞就有些抓瞎了,毕竟山脉间适合设伏的地方太多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张苞所部虽然擅长山地作战,但是麾下还真没有熟知这一片山地地形的人!

    不过这些不利因素对于已经有了定计的张苞而言已经不重要了。

    “传令,全军抓紧时间休息,酉时全军饱餐,今夜随我出征!”考量了一番之后张苞终于下达了命令。

    张苞之前的犹疑是因为判断不出曹军的目的所在,既然如今张苞有九成把握判断曹军在山中设了埋伏,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的多了。因为张苞已经意识到,之前无论是自己还是徐晃,似乎都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己方擅长山地战,所以一定会利用山地战的优势抓住机会与曹军在山地大战,同时己方想要增援阳平关的话,也只有走山地这一条路。但是事实真的就是这样吗?

    很显然,不是!至少在不是很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张苞是不会把自己的手下至于险地的,哪怕是因而无法增援阳平关,无法消灭曹军的有生力量,张苞也仍旧不会冒这种险!不过不在山地中冒险并不意味张苞就真的别无他法了,相反,联想到定军山这个名字,张苞脑中的灵光突然一闪,想到了一条极为可行的路,一条算不上是路的路,一条徐晃绝对不会想到的路。

    第五十一章 法孝直献计

    刘备终于得知汉中被曹操攻击的消息,不过这个消息并不是汉中军的信使传递的,而是从陇西的于禁军中传出的。

    攻心计!很明显是曹军的攻心计。但这样的攻心计显然并不可能只是单纯的骗局,刘备与法正几乎可以肯定曹军是真的去了汉中,至于说汉中此时还在不在蜀军手里,那事情就很难说。

    刘备与法正自然是希望汉中还被蜀军牢牢掌控在手里,只是这并不现实,刘备与法正都很清楚此时汉中的情况必然已经很糟糕,因为汉中二人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托于南郑以及阳平关能够坚持住。而到了这个时候,刘备显然已经等不及,原来的殿后部队已经在吴班、高翔的率领下开始徐徐后撤。

    刘备的这番准备自然不可能逃过于禁、郭淮的眼睛,而且刘备二人也根本就没有隐藏的意思,到了这种时候,双方不能说是知根知底,倒是彼此的目的是什么,双方都很清楚,尤其是在曹军的骑兵监视下,蜀军的兵力调动很难避过曹军的耳目,因而这次蜀军的撤退,根本就没有多做掩护,走的时分光明正大。

    虽然在此之前蜀军的前锋已经攻击到了略阳一代,并攻占了略阳城,还差一步就要越过大名鼎鼎的街亭直入三辅之地,只是很可惜的是,因为上邽、临渭等重镇仍旧还未被攻陷,于禁军主力也以广魏郡为根据地死扛蜀军,先前被魏军欺骗的蜀军错过了最佳的时机,因而仍旧只能够止步于略阳城而已。如今,蜀军已经到了不得不撤退的时候,自然更不可能有机会打过街亭了。

    其实,单纯从兵法上将的话,此时的刘备军孤注一掷强行进入三辅之地攻略长安也不是不可能的,但这只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而已,现实的情况是,经过曹军的攻心计,占了刘备军这次出征主力近半数的原汉中中的士气已经极其低下了,就算是剩下的兵在得知后路很可能被断之后,士气也有所下降,因而在这种时候想要直下长安的话,无疑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在于禁等人的阻拦下。

    不过,很明显的,曹军这个时候用攻心计显然不是很好的时机,因为要是等到蜀军孤注一掷进入三辅的时候再用攻心计的话,效果无疑会更好,只是一来于禁无从判断蜀军会不会真的孤注一掷,二来于禁也实在是顶不住蜀军的猛攻了,这才把攻心计提前用出。

    攻心计一出,效果很明显,当天刘备军就停止了进攻,随进甚至等不及魏延、赵云等部到达,便开始命令后军先行撤退。

    “于文则、夏侯妙才!”刘备的嘴里念着这两个人的名字。

    刘备是与曹操打交道的老人了,对于曹操手下的将领并不陌生。要是真要说起来的话,张嘣诹醣感闹械钠兰郾绕鹣暮钤ㄓ胗诮椿挂咭恍R蛭谡馊鋈酥校培用兵以巧变出名,算是军阵中的全才,最为难缠;夏侯渊用兵以急疾著称,虽然往往起到破敌之效,但是考虑到夏侯渊的性格等原因,刘备对其评价倒比起张嗬淳纫钜恍恢劣谟诮溆幸阒刂窍喽远愿由贸さ氖侵尉秸蟮乃骄筒盍艘恍粤醣傅挂膊痪濉?br />

    只是不惧归不惧,但是在战略上已经落入劣势,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抽身的刘备军而言,就算是于禁与夏侯渊比起此时刘备身边的文武阵容来虽然差了许多,正常情况下二人不可能是刘备此时阵容的对手,但是他们终归是久经战阵的名将,无论是想要击败二人还是想要摆脱二人都不是很容易的事,而刘备军最需要的却恰恰是时间。

    “与不知道文长、子龙他们那里怎么样了?”刘备叹了一口气道。

    如今吴班的人马虽然成功的脱离了,但是脱离之后很快就被曹军骑兵切断了与与主力的联系,如今只能够从曹军的主力骑兵还在刘备军主力附近,而判断吴班人马仍旧安全而已。吴班人马的动向尚能够判断,但是远在凉州的赵云、魏延所部就难说了。

    “主公无须担心,子龙与文长二人都是久经战阵之士,凉州本来就非曹军经营许久之地,也没有什么名将镇守,以二人之能,应该可以平安归来的,只不过在下担心……”法正说着目光对上刘备的双眼。

    “不过文长未必甘心无功而返?”刘备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话里却是肯定的意味。

    对于魏延,刘备实在是太了解了,魏延有才能吗?非常有才能!甚至在刘备看来,魏延比起赵云、黄忠来可能还要有才能,而且魏延与关羽一样,有一个刘备非常喜欢的优点——爱惜士卒。正是基于魏延的这些优点,在刘备看来魏延足以成为一员独镇一方的大将。

    只是除了这非常的才华之外,魏延还有一个十分明显特点,或者说是缺点,矜高自傲。虽然如今刘备军有关羽这个最高傲的人摆在那里,还轮不到魏延出头,但是魏延的性格特点却还是被刘备看在了眼里。

    本来刘备是想让魏延在武都好好表现,然后在委以重任的,而魏延的表现也确实十分出彩,不仅斩杀曹营大将朱灵,还大破张啵庋墓ㄗ愎涣钏诹耍皇橇醣赣胛貉佣济挥邢氲降氖牵虐诤褐械谋硐志谷徊槐任貉硬睢?br />

    张苞表现优异刘备自然很开心,但是放在魏延身上就不行了,魏延本身倒不是嫉妒张苞,只是想要证明自己比张苞更强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好不容易真正意义上独领一军攻城略地,在一无所获得的时候魏延恐怕是不会轻易灰溜溜的离开的,毕竟功绩比不上关羽、张飞之类的宿将就够委屈了,要是连一个二代将领都比不过的话就魏延就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

    “主公有令,魏文长不敢不听,只是时间上可能拖后一些而已,如今西凉大乱,不能趁机取得凉州,真是可惜了啊!”法正叹了口气道。

    的确是大好时机啊,凉州有七郡,其中武威、张掖、酒泉、西平四郡皆反,都表示对刘备归顺,尤其是武威的颜俊,甚至把家属送到了刘备营中,以示忠诚。虽然刘备、法正二人也都明白,这些人都是包藏祸心,但是却无疑是很好的棋子。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再给魏延一定的时间,金城郡必然会被魏延攻下,到时候取得整个凉州绝对是易如反掌之事,只可惜……

    “时不我待啊!”刘备也叹了一口气。

    “不过主公尽管放心好了,魏文长有大将之才,而且兵力充足,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反倒是子龙那边属下倒有些担心。”法正缓缓说道。

    “为何?”刘备奇道。

    虽然刘备不太喜欢让赵云领兵,但是对于赵云的能力还是挺看重的,尤其是赵云带领的还是骑兵,在他这员骑兵老将的带领下就算是不能取胜也能够全身而退才对。预兆与相比,大部都是步卒的魏延才更让人担心才对,但是法正却偏偏点明了赵云,这怎么能不令刘备奇怪呢!

    “赵将军麾下多有凉州骑兵,若是大军进展顺利,这些人必无二心,但是仓促后撤的话,难保这些人不会趁乱逃走啊!”法正分析道。

    那些凉州骑兵被马超伤到后对于马超就没了什么忠诚,如今被刘备控制的日子还短,自然也不会对刘备有多少忠心,真要有什么意外的话,叛逃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为什么刘备与法正明知道陇西的曹军有不少骑兵,却把麾下的骑兵部队大量的派到了凉州的缘由,因为就算是把这些人留在这里,他们也不可能跟曹军的骑兵打硬仗,反倒不如把他们派到凉州区捣乱。

    只是如今,却出了隐忧。不过,这也不能够说是法正失策,因为当时决定派遣赵云军出动的时候,形式对于蜀军来说优势一片大好,这才使得刘备与法正做出了这个决策,用这些凉州兵的话说不定还能够鼓动他们的亲朋好友之类的加入蜀军呢!只是没有想到情况突然变得这么糟!

    “只要子龙回来就好!终归,还是我太心急了啊!”刘备面露忧色的说道。

    不管当时出兵的原因是什么,要造成如今这种尴尬的局面,刘备这个最终决策者必然得负最大的责任的,而刘备显然也不是一个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只是经刘备这么一说,法正等人却立马低头赔罪,尤其是法正,虽然知道刘备并没有讽刺自己的意思,但是作为刘备的首席谋士而没有预见这次危机,法正的心里自然充满了内疚与不服气。

    法正毕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出了这种问题自然想要找回场子,而在找回场子之前,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让刘备顺利撤军,而这些天想来想去,法正却只能够想到一个算不上妙计但绝对是狠计的方法,本来法正还觉得这么做太伤天和,但是此时羞愧难耐的法正终于还是开了口。

    “其实,属下有一策可破曹军!”面色通红的法正咬着牙说道。

    第五十二章 魏延之策

    谢谢书友zhmhxy的打赏

    说明一下,之所以改为三千字是因为这周从周四开始基本上就没有时间码字了,从周四开始准备行李、周五毕业典礼、周六回家,回家之后还要还人情,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而且明天小蛇还要赶到火车站改签,一来一去一下午就没了,而小蛇本来的码字速度又不快,要是这几天还要一天六千字的话,周四开始恐怕要断更了,所以只能够先三千了,实在抱歉!

    ——

    “禀告将军,中陶叛军已被歼灭!”一个年龄不大的将领催马来到夏侯渊面前禀报道。

    这名将领名叫夏侯称,是夏侯渊的第三子,也是夏侯渊诸子中最为勇猛的一个,孩童时代就表现出了军事天赋,本身又有辩才,今年虽然才十五岁,但是已经跟在夏侯渊的身边作战数年了,夏侯渊平定凉州等地的时候,夏侯称倒也没有少立功勋。

    其实,像这个时代的武将世家,男孩子基本上很早就随父出征了,在原来的历史上,夏侯渊的五子夏侯荣,就是在十三岁的时候跟随夏侯渊战死在汉中的。倒是张( 三国之龙套 http://www.xlawen.org/kan/390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