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阅读
所以我们说的话他们全能听懂,这是第一;其次,他们大多数人也会说点“粤式的普通话”,就是有点“大舌头”的,影视剧中港澳同胞说的那种:“这是很好的啦――”,“你的房子好好漂亮啦――”,等等;这我们也能听懂。尽管如此,毕竟是到了外地,语言上生误会的趣事还是有不少。
有一次我在南珠市场的商铺买东西,旁边一个小摊不停地用电喇叭叫卖:“y―mi―y―gi”,“y―mi―y―gi”;我听不懂,便跟那家商铺老板说:“你学学人家,人家是‘越卖越给’,你还不便宜点!”那人知道我跟他打哈哈,笑道:“他是说‘一元一个’啦,要是越卖越给,我没饭吃的啦!”这一说笑,我们都很开心,“一大笔”生意,好几块,当然也就成交了。
要是到农贸市场,遇上年纪大的摊主,语言问题就大点。有一回遇到个卖木薯的老太太,看样子有七十多岁,满脸皱纹,很苍老的样子。我们问多少钱一斤,那老人说了几句我们根本听不懂,于是她先伸出一个指头,又伸出三个指头;我们以为是三块钱一斤,就挑了一些让她称;结果她边称边往上加,嘴里还说个不停,等称完了,又伸出三个指头;我们递三块钱过去,她连摇手,只收下一块钱。我们正疑惑时,过来一个中年妇女,告诉我们是一块钱三斤,刚才买的就是一块钱的。当老太太为我们买的三斤木薯一个个削皮,然后装进塑料袋递到我们手里时,我们连声道谢,心里真有些过意不去,好像是占了不该占的便宜似的。低廉的价格和代客加工的售后服务,是当地农贸市场的特色,北京人到这里还真有点“不适应”。
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听不懂,而是听懂了彼此也不明白。举个例子:第一年从北海返京时,我想带回点海鲜。据朋友介绍经验,把海鲜冷冻后装进保温的泡沫塑料箱,或再放些冰,然后用塑料胶条封口,坐飞机或火车带回北京都没有问题。等我装箱完毕,现没有塑料胶条,便到街上的杂货铺去买,结果是不论大店小店,我一说“塑料胶条”,有拿粘合塑料的胶的,有拿可融化的塑料胶棒的,还有拿5o2的,就是没有我要的那种。于是我换着方式说,什么“塑料胶布”,“透明胶条”,“黄|色的胶条”,越说他们越糊涂。最后我也不问了,满大街的转,终于在一个小铺里现了我要的宝贝,我指着它让老板拿过来,然后问:“这个东西你们叫什么?”那老板带着诧异不解的表情回答:“叫封口胶!”我的老天爷!同是一个东西,这名字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现在我掌握的“外语”(外地语简称)词汇已经有一些,如:煲汤――熬汤,饭煲――饭锅,单车――自行车,冲凉――洗澡或淋浴,冲淡――海边的淡水淋浴,开伙――新房子入住,土蛋――农家产的鸡蛋……;有没高雅点的?有,吃早茶――吃早点。怎么还是吃?不好意思,我大脑的“内存”里就这些,先不说了。
\
(71)。成败房地产――北海印象之三
七十一。成败房地产――北海印象之三
房地产是北海的支柱产业,也是曾给北海带来希望和痛苦的产业。说起这个话题,每个北海人都是一腔的感慨。正所谓: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喜也房地产,忧也房地产。
话说我国大6共有沿海城市53个(未计算台湾省),这是展外向经济的天然优势。1984年,国务院批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为批对外开放城市,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九十年代初,一股土地开的狂潮在海南沿海兴起,席卷北海,于是北海的房地产迅升温,大量的资金和人口涌入,一块块土地被热炒,一个个楼盘和别墅区竞相开工。不但做着财梦的开商在此呼风唤雨,连邻省的“小姐”们都闻讯赶到此地,大呼“此地人傻,钱好挣”,一时间可谓“繁荣娼盛”。
但好景不常,随后的93年,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银行收回贷款,一个个项目资金无继,房地产泡沫破裂;先捞着一桶金的人抽身而退,后捞着一桶烂泥的倒霉蛋欲哭无泪。于是乎小姐走了,老板跑了,北海落得个“鸡飞蛋打”,还留下了许多“蛋壳”――凄凄惨惨的“烂尾工程”。
房地产噩梦给这个市区总面积不过957平方公里的小城留下了136个“停缓建项目”(“烂尾工程”的官方说法)。这一起一落,北海是元气大伤;十几年过去了,到现在也没完全缓过劲来。日前,官方宣布“停缓建项目”已处置了126个,处置率达92.6%。据我了解,虽有不少烂尾楼已成功改造并投入使用,如北部湾广场附近的楼盘;但有些“处置”却是做表面文章,不过是外面装修一下而已,仍是无人光顾的“死楼”。公平地说,北海市政府为解决这个遗留问题已经用尽了浑身解数;比如限期整修,否则政府收回甚至炸掉;也确实在银滩炸了几个,电视里大张旗鼓地报道,显示决心,吓唬小猴子。
那么,北海市的房地产业岂不是前景暗淡?非也。从新世纪开始,北海的房地产开始复苏,第二轮开的热潮又悄然开始。拿去年来说,据官方数字,房地产开投资完成亿元,房地产施工面积达万平房米,商品房销售面积为万平方米,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万平方米。这组数字对一个大城市不算什么,要知道这是个常住人口不足五十万的小城!其实不用些这数字,只要你到北海转转,到处能看到新建的楼盘,卖房置业的选择多多,是购房者的“买方市场”。
北海的房地产业为什么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觉得,这里有它的必然性。
先,北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北海市地处亚热带,濒临北部湾,气候温和,被称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天我没在北海呆过,冬天有几天也够冷)的宜居城市。当地污染源少,空气自净化能力强(三面环海),大气和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内地城市的5o至1oo倍,是真正的“天然氧吧”;的确是人们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理想地方。
第二,北海的房价诱人。十几万买套公寓,五六十万买套别墅,在北京和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你想也别想,在这里就能成为现实。这我说的还是新房;要是买二手的,更要便宜些。所以现在的北海俨然是一个“移民城市”,南宁的,桂林的,温州的,上海的,广州的,北京的,还有不少东北人都到此买房子安家;购房者里还有不少的“炒房人”,甚至有一次买十几套房的炒家,指望房产升值财。
第三,北海的展前景看好。广西省已把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个城市定为“北部湾经济区”,利用北部湾的地理优势,展与东南亚的贸易;要使“环北部湾经济圈”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圈”,雄心不小。所以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人纷纷到此投资。据报道,今年北海的投资项目已过百亿。这里面当然还有“移民”们的一份贡献,(电费通知单来了,我明天就得去投资。)别小看这一点,北海市区的居民已有四成左右是“移民”,虽然不全是常住,但他们的消费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也是不可忽略的。
另外,据相关资料,北海市目前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313人,还没有达到北京市远郊区县的水平(每平方公里366人),而北京市城区的人口密度是近郊区的4倍,是远郊区县的63倍!这说明什么?说明北海市有地有房,有吸纳大量人口的能力!一旦异地养老,异地养生的概念成为时尚,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向北海涌入,北海一跃为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不是不可能的。
第四,――就是“候鸟谈购房――北海印象之四”了。下次再说,休息,休息一会儿。
(72)。哀歌――为矿难的同胞而作
七十二。哀歌――为矿难的同胞而作。
据报道:12日19时4o分,山西省灵石县王禹乡南山煤矿生爆炸,25人遇难,9人下落不明。这已经是8天来第四起一次死亡1o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有1o4人遇难和失踪。国家安监总局昨天布的全国安全生产调度信息显示,全国煤矿安全面临事故回潮和反复的严峻局面。
那些在地心,
采集地火的人,
带给世界活力和能量的人,
已经悲惨地死去。
他们死于贪婪,
死于无耻,
死于虚伪,
死于冷漠。
在这个世界,
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
任死神在他们之间游荡。
而宽宏的地母,
在她黑暗而温暖的怀抱中,
收留了他们。
没有哀悼,
虽然有亲人的痛哭,
没有记念,
虽然有白纸黑字,
还有红口白牙在宣读。
我知道了,
冬天的每一度室温,
有他们的体温。
夏日的每一波凉风,
有他们的悲叹。
我能说什么?
说“谁让你在此地出生”?
我能说什么?
说“你没有逃避死亡的素质”?
我不会号啕痛哭,
如你的亲人;
我的心已麻木,
如千千万万颗心。
但是啊,
即便是麻木的心,
也感到了刺痛,
麻痹的神经,
也在抽搐。
我哭喊着,
不能了!
也许在他们当中,
会有我们转世的亲朋,
或许在来世,
我们也在他们之中。
罪孽,
不应以这种方式偿还,
因果,
不应以这种方式报应。
无辜者抵偿有辜,
无罪者代罚原罪,
莫非上帝的电脑也染上了病毒,
天堂的入口也在倒卖门票?
我哭喊着,
不能了!
他们的冤魂,
会带来报应。
我仿佛听到了,
来自地下的诅咒。
我们的冷漠,
让黑心的矿主窃笑
让**的后台,
在金钱的美梦中无忧。
我们每个人,
都有罪孽;
但无处赎罪。
我们每个人,
都应被拯救,
但如何去拯救?
那些在地心,
采集地火的人,
带给世界活力和能量的人,
已经悲惨地死去。
他们死于贪婪,
死于无耻,
死于虚伪,
死于冷漠......
\
(73)。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
七十三。 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
人物姓氏按出场顺序分别为赵钱孙李,读者如有同姓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谢谢!
老赵在小区公园的石凳上呆坐着,老钱走过来:
“怎么啦?跟掉了魂似的?”
“对门的张老太太,病倒了。”
“昨天不还好好的吗?”
“她山西的大侄子,挖煤给炸死了,老太太得信儿,血压上来,晕过去了。”
“哦――,啊,啊。”老钱在听着。
“听说顶惨的,已经知道瓦斯气多了,工头硬是不让人上来,还让采。哎!这世道,穷人的命真不值钱哪!留下孤儿寡母……”说着说着,老赵竟然动了情,眼圈红了。
“哎,我说你今天吃错药了?大清早的跟我说这个?”老钱听不下去了。
“我不是觉得他们怪可怜的吗?” 老赵有点不好意思。
老钱板起脸来:
“那我问你,你有的吃吗?”
“有啊。”
“你有的穿吗?”
“有啊,不过……”老钱打断他:
“这就对了,你有吃有穿有房子住,每月两千多块钱拿着,儿子家有车,闺女家有房,这世道没亏待你,你抱怨这世道干什么?”
“我不是在替他们抱怨嘛,同情穷苦人,总该没错吧?”老赵说。
“错!你那纯粹叫瞎搀和!你是穷苦人吗?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富人,有钱人!你同情穷苦人,假的一样!”
老赵眼看着要理屈词穷:
“马克思不是工人,不也是同情工人?”
“你比马克思?”老钱反问。
“托尔斯泰是大地主,不也是同情农民?”
“你甭老跟我说外国的,蛗|穴D―什么的我不管;你说一个中国的,现在的,有名有姓的给我听听,有像你这样的吗?”
“这我还真不知道。”
“那不结了。煤矿死人这事儿报纸上登,电视里讲,多少回了?人家有头有脸的全没当回事儿,你算干嘛的?我告诉你,有个什么节目里的名人说了: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你呀,有滋有味地好好过你自己的日子,甭整天假装同情这个同情那个的,我听着都起腻。”老钱说罢转身走了。
“都做真小人,不就没真君子了吗……”
老赵对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
没几分钟,老孙头过来了。
“老赵,你嘴里嘟囔什么哪?”
“唉,张老太太的大侄子,挖煤的,不是给炸死了吗,我听了心里怪不好受的,还了点牢骚。老钱头说我犯不上,还说我是假招子,伪君子,你说说……”
“人家老钱头是聪明人,当然得说你,就是我也得说你。”
老孙头站住了,把头摇晃着,一板一眼地说:
“挖煤炸死了怪谁?要我说怪他自己,没人逼他下去是吧?张老太太说过,他大侄子下井一个月能挣一千多,都赶上大学毕业挣的了。再说了,这帮挖煤的有什么素质?下了井懂安全吗?爆炸了自己就没责任?死这点人算什么?汽车撞死的人比这多多了。这一死倒好,每个人矿上要赔四五万,四五万那!反正我这辈子也没一下子见过那么多的钱。”
“不是吧,他们是穷得没法子。说是矿主心黑,还有的官入了股,合起来私自挖煤,不管工人死活什么的。”
“这是有,是有。政府不也抓这事儿了吗?我听说,上面都急了,拍了桌子。”
老孙站直,做出庄严状,右手断然一挥:
“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无法无天,无法无天哪!――这是长说的。”
老孙从表演状态恢复过来后,又语重心长地说:
“我说老赵呀,现在有两种人很不好,很不好。一种叫愤青,一种叫怨老;不知道享受生活,一点事就牢骚。国家那么大,煤矿那么多,管不过来知道吗?让你管你管得过来吗?”
“我不年轻也不算老,愤青怨老可找不上我。”老赵还在辩解。
“那就说明你过去是愤青,将来是怨老,这更不怎么样!”
老孙转身走了,留下失神落魄的老赵:
“过去是愤青,将来是怨老,怎么全让我摊上了……”
老赵这里正郁闷,小李走了过来:
“赵大叔,您闲着哪?”
“我闲什么,我气着哪!”
“嘿!谁招您生气了,您跟我说说!”小李不含糊。
“唉――,不就是张老太太那山西的穷亲戚在煤矿里给炸死了吗,矿主跑了,到现在孤儿寡母的还没着落,老太太也哭背过气了。我觉着这事儿不公道,说了几句世道不好。这不,老孙刚把我数落一顿,说我是什么愤青怨老的,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小李顿时大怒,骂道:
“这个狗奴才,他儿子就是靠倒煤的财,别以为我不知道!我早就看这小子没人性,纯粹是***认钱不认人的冷血动物!大叔,这事您交给我,我立马找张老太太了解情况,写材料上访,实在不行打官司,我就不信没说理的地方,我就不信……”
“你这混小子,我就不信管不了你!”
突然,一双大手把小李的肩膀紧紧抓住往后拖,那是小李的父亲――对老赵说:
“他是傻子,疯子,您甭搭理他。”
\
(74)候鸟谈购房――北海印象之四
七十四。候鸟谈购房――北海印象之四
北京人在北海买房,大都是春去秋来,并不常住;形象地称之为“候鸟”,是很贴切的。下面我就说说“候鸟”买房的具体问题。
先是“候鸟”的条件审查。你得看看你自己,或是你家里的人,是否具备当“候鸟”的条件。
当“候鸟”还要条件?当然了。年轻人要学习,要打拼事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夹板套着;这都属于“笼中鸟”,是想飞也飞不动的;他们顶多一年有十几天休假,下海上山疯狂地玩几天,没有必要在外地筑巢。
什么样的人能飞?要我说,是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女五十五岁)的人,也就是没上学的孩子和退休的老人。下岗待业的情况复杂,不好说。六岁以下的先不说,因为没有六十岁以上的“老候鸟”带,自己也飞不了;所以基本上是老年人最具资格。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适合当“候鸟”。比如:有慢性病离不开医院的不行,给儿女当保姆脱不开身的不行,老两口从没出过门,适应能力差的也不行;要是这些问题都没有,那就没什么障碍了,只要您愿意飞,就能飞;当然还有一个最要紧的条件,就是得有点闲钱。
这里先要清除一个小小的“误会”:别以为异地购房度假是少数大款或精英的“专利”。其实就北海的房价而言,北京市的许多家庭都买得起,因为我们这几家在北海做邻居的北京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庭。还有一个观点是:买近不买远,宁买涿州,不买海边。买近当然有近的方便,但也有近的单调。在南方海滨购房,距离虽然远,但能够享受异地的风光和饮食;在河北涿州,你不可能天天品尝便宜的海鲜,也吃不着新鲜的龙眼椰子和木瓜。说句最直白的:别说这里养生的富氧空气,就是算经济账的话,那廉价的海鲜和水果,也足够补偿您往返的路费了。
有的北京朋友听我介绍了北海的情况后也跃跃欲试:“你帮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我也买一套!”说实话,这个忙还真不好帮。买房是大事,您得亲自考察才行。想当年我来北海买房时,先是骑自行车,后是骑电动车,几乎考察了北海所有的房地产项目。有一回走错了路,闯到了村子里,从农家田舍中转了半天才转出来。好在北海三面临海,只要不想跳海,到了海边就掉头,迷不了路。
要真想到北海来买房,我告诉您,有两类房可供选择:新房和二手房。新楼现在的均价在15oo元每平,二手房均价在1ooo元每平。据北海电视台报道,新房的价格略涨,二手房的价格略降。这里面差距很大,最便宜的二手房不过**百每平,而高档别墅区已经卖到三千多每平了。你想想,如果就按这个均价买一套8o平米的新公寓,十二万元左右;要是分期,付多少,月供多少,您自己算,应当是比在北京购房轻松多了吧?如果是二手房,这个面积不到七八万就可以拿到,也能办分期。所以有几万元储蓄的北京人在北海购房置业是完全可行的。
还有一类“准候鸟”,就是近几年来不了北海,先买套房子放着,不装修;一方面防着将来涨价,另一方面则等着房子升值;这也不失为明智的办法,我们这小区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业主。所以北海的房子销售虽好,入住率并不高;到晚上你看,黑窗户多,亮窗户少,这也是北海的一个“特色”。
李嘉诚说过,买房子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复杂。为什么?因为好地段也有两类:现时的好地段和潜在的好地段。现时的好地段谁都知道,潜在的好地段就需要考察研究了。潜在的好地段保值升值的潜力最大,应当是购房的选。这里面的事一两句话说不清,谁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咱们再单独探讨。
有人会说,什么地段不地段的,买个海边的房子,早晚看日出日落,听着涛声入梦乡,那有多浪漫!说实话,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北海人听了哈哈大笑:海边的房子好买!据当地人讲,要是旅游,住在海边旅馆当然很浪漫;可要是买房子长住,海边可不那么浪漫;海边风大,海风夹着海水的盐雾能把你家的东西全吹成海鲜味,连不锈钢的东西都会生锈!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么严重,我没有体会;但我知道银滩临海的楼房许多空着,想买并不难。
如果有人想在北海投资炒房,我觉得目前这儿还不是个投机的好地方。因为北海的房价虽然在缓慢上升,但上升的幅度较小较慢;如果是投资,也属于长线,不是“炒”而是“煮”。北海市是“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怕炒房者搅起第二轮房地产泡沫,所以一直谨慎行事,不敢过于张扬和冒进。有“专家”预测,北海的房价在未来五年内会升至现在的二至三倍,是否如此,只有让事实来证明了。不过有一个事实已经做出了证明:三年前新房的价格,也就是现在二手房的价格。
我就介绍这么多,您可别说我忽悠,大主意还得您拿,是不是?
(75)。借巢当候鸟――北海印象之五
七十五。借巢当候鸟――北海印象之五
上文“候鸟谈购房”中说到,有几万元在北海就能够买房置业;对于汽车普及率相当高的北京,只要愿意,去北海当候鸟自然比在北京当房奴要轻松得多。要知道,北京的“经济适用房”的房价也在4ooo元每平以上,比北海的“高档别墅”还要贵得多!
但买房也并不是当候鸟的唯一选择。
有一回我们在银滩散步,过来一群老人,样子很悠闲,不像是行色匆匆的游客。我们和他们攀谈,才知道他们是从新疆过来的,是当地离退休管理部门组织的“集体候鸟”。在北海租房,生活统一管理,每年冬天在这里住几个月,等开春后再回去。
这些新疆人真够精明的。北海的房租很便宜,因地段、面积和设施的不同,一套公寓或小楼的月租在5oo―15oo元左右。加之北海的闲房很多,有两三套房子的北海人很普通,租房选择的余地也很大。
北京电视台的“经济频道”曾讨论过“异地养老”的问题,但质疑的声音多,响应的声音少,因为这毕竟是个新问题。其实电视台真应该到“异地养老”的地方如北海来考察一下,听一听这里已经实践了“异地养老”的人们的声音。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大城市因空气污染,交通堵塞,房价飙升等问题已不再是老年人宜居的场所。你爬上香山的“鬼见愁”向东望去,看到的是城区上空烟雾笼罩,迷迷茫茫,人见此也得愁。所以,“异地养老”必将成为大城市的老人们一个最佳的选择。现在河北的诼州等地已有大量的北京“移民”,我们是不是可以预料,这移民的移动半径会越来越大,最终走向南方,走向海边,走向更宜居的沿海城市?
据北海本地人说,已有香港人看中了北海的“冠头岭”一带,打算在那个地方建立一个养老休闲村。而北海也有人也看中了这个商机,建立了“度假公寓”;就是买下一座公寓楼,把家具电器备齐,让来北海度假的人有一个到家的感觉:租一套两室一厅或三室两厅,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房租一个月一千多到两千多不等。我们大致算了算,按住四人或六人计算,平均每人每天才合十几块,比住旅馆便宜得多。我们小区附近就有一座这样的“度假公寓”,散步时路过想给朋友打听打听,前台的服务员说:对不起,房子全订出去了,过几天再来吧。递给我们一张名片就忙她的去了。看来这“候鸟”的生意还很红火!
与“买巢当候鸟”相比,这算是“借巢当候鸟”;省去了买房,装修,购置的麻烦,来去轻松,还可以各处飞,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觉得,观念决定生活方式。高品质的生活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除了精神方面的需求外,优良的居住环境,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乐观的心情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这几家到北海的北京人都有教师的背景――每家起码有一名教师,有的夫妻俩都是,所以比较气味相投。用较少的钱享受较高品质的生活,我们觉得这个选择是对的,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我们的队伍。当法国人以“逃离巴黎”为时尚的时候,我们干嘛还要挤在大城市里不动弹?年轻人走不了也就罢了,恢复“自由之身”的老年人完全可以为自己安排一种全新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海建立了一所分校,真是令人称道的明智之举。北海的地价低,建校的投资少;北京的教师到北海连工作带度假,一举两得。我们几个教师在议论此事时就想:目前北海只有一所重点中学,教学质量也不是很高,不少家长不惜花大钱把孩子送到南宁就读。要是北京某重点中学在北海办分校,请北京有经验的教师轮流来此授课,对北海的教育一定是个促进,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好去处。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空想,北京的校长们会对此感兴趣吗?这就不得而知了。
\
(76)。入乡说随俗――北海印象之六
七十六。入乡说随俗――北海印象之六
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2oo5年6o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11%,而且每年以3.3%的度在增加。但就中国网络上的群体而言,无疑还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年轻化社会”。我喋喋不休地说“异地养老”,不是想考验网友们的耐心。而是想说明,养老问题和青少年教育问题一样,是个全社会应当关注的问题。大家都来关注这个问题,才能排除对“异地养老”的种种误解,使一些老人们能够提高老年生活的质量,同时也给中青年人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按过去的观念,出门游玩叫旅游度假。其实名为度假,实为拉练;往返的舟车劳顿,比上班还累。正是:
人人都知海边好,就是太远去不了。
去了走马转几天,坐车乘船累死了。
人人都知海边好,就是太贵去不了。
连吃带住没几天,几千块钱花没了。
人人都知海边好,就是老了去不了。
几天折腾筋骨痛,血糖血压上去了。
你说我这“好了歌”唱得对也不对?
那么,改旅游为真正的度假,在一个沿海城市塌塌实实地住上几个月乃至半年,岂不是美事?但这件事却是“知易行难”,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故土难离呀,老了老了,还要“离乡背井”,到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语言不通,举目无亲;闹不好再来个仰天长叹,老泪纵横――这那里是养老,简直是流放嘛!
有句老话叫做“入乡随俗”,当候鸟要先“离乡”,才能“入乡”。要能心情愉快地“离乡”,解除“异地养老”的一些心理障碍,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必要的。
先,要做“离乡”的“热身”。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想去哪里,如北海,自己要实地考察一下。来个头回生二回熟,找找感觉。看看当地的城市风貌,景点景观,居住环境,风土人情,物产物价和房地产信息等等,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也不妨横向比较一下。比如:与北海相比,海南岛也不错,但那里的房价能承受吗?那里的房价有的已达到一万多每平了;相比之下,北海还真是个“穷人”养老的选,许多人就是冲着这里的房价来的。我有一次在北海打车,女司机说是东北林场下岗的工人,举家迁到此地,看中的就是这里廉价的房子;她也知道北京上海挣钱多,“在那种地方,我挣一辈子也买不上房呀!”那女司机感叹道。
这真是大实话。
所以说,低廉的房价是北海目前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至于这个优势还能保持多长时间,谁也说不好。
如果老年人对这“第二故乡”有了认同感,“热身”成功,就要着手第二步,解决当候鸟的“孤独感”问题了。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找几位老年朋友来同住就是了。买房做邻居当然好,不买房当客人也行。一套两居室或三居室的公寓,接待几位客人是不成问题的;平时搭伙做饭,一起聊天散步,往返路上还可以结伴而行,在火车上都不寂寞。
据我了解,外地人在北海的候鸟以亲戚,朋友及邻居为多。河南来的人还组织了“同乡会”,据说别的省的“同乡会”也有几个。北京人自由散漫,没听说有“同乡会”;只听说有人曾设想在北海搞一个“北京村”,这大概都是解决“孤独感”问题的办法吧。
然后就是“入乡随俗”的问题了。要说也没什么可随的,基本跟北京差不多;不过是一些“细节”:比如北海人爱放鞭炮,当地也没有限放的规定。所以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房屋开工封顶入住,或是店铺迁址开张,加上春节喜庆祭祀神祗,都要大放鞭炮;尤其特别的是,要在深夜凌晨时分燃放,就是吉日那天越早放越好。深更半夜被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惊醒,一开始我还真不习惯。后来看人家北海人不当回事,彼此都很宽容,也慢慢习惯了。好在不是天天如此,更不是天天在附近有人如此;你自己要如此也没人管,心里倒很平衡,虽然我在这里一回鞭炮也没放过。
我至今还不能习惯的是燃烧垃圾。这里人似乎有燃烧垃圾的“爱好”,把垃圾聚在一起就是一把火,浓烟滚滚,没人管。当然在居民小区里没人烧,我说的小区外一些分散的住户和马路上的清洁工。这有点像是北京的九十年代,我记得那时秋天组织学生做环境卫生,把落叶杂草聚成一堆,然后就是一把火烧掉,当时也没有觉得不妥。后来北京市禁止燃烧垃圾,这个坏习惯才慢慢改掉了。所以说在燃烧垃圾的问题上,北海起码落后北京十五年。
到北海我才知道有一个词:叫“空气自净化能力”。北海三面环海,海风一吹,什么烟雾也没了,人家空气质量还是一级。真是守着什么糟蹋什么,守着好空气不糟蹋一下也过意不去。我不知道北海的“空气自净化能力”还能夸口多久,但愿北海人能转变观念,及时纠正这个问题。
北海汽车少,摩托车和电动车多。上下班时,繁华路段也是车辆穿行如梭,其中不乏抢行逆行的勇士,一辆辆快擦身而过甚至是迎面而过的摩托,足可以让你心惊肉跳。所以尽管我们一人买了一辆二手的电动车,出行时还是小心翼翼,并尽可能避开“高峰时段”。
总之,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问题,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如果你想要新鲜的空气和四季如春的环境,那就来吧!其它的“小问题”都好办,您说呢?
(77)。返程,大风,善意的谎言。
七十七。返程,大风,善意的谎言。
昨天下午,我们一行十人,登上了“飞逸号”双体船,离开涠洲岛返回北海。
航行了不一会儿,海上遇到了风浪,船身剧烈的摆动起来,像是乘坐游乐园里的“海盗船”一样,一会儿高高升起,一会儿向下猛冲,年轻的女乘客一声声尖叫,男乘客有的则在欢呼。有的人开始受不了了,这时,穿着颇像空姐的漂亮的女乘务员微笑着安慰大家:
“各位坚持一会儿,马上就要到了!”
话音刚落,一位乘客愤怒地反驳:
“瞎说!什么快要到了,还有四十分钟哪!”
这个“谎言”被揭穿之后,已经有点晕船的乘客露出绝望的表情,有人开始呕吐,随即这呕吐开始传染,船上呕吐的人越来越多,我坐的那一排塑料袋都用光了。我们一行“八老”和两位年轻人,也有四人呕吐不止;我也感到一阵阵地难受,但我用力做吞咽动作,同时不断地看手机上的时间倒计时鼓励自己,终于坚持了过来。
“飞逸号”是快船,一小时零十分的乘风破浪之后,终于到达了北海港。令人惊奇的是,同行的七十三岁的李大姐居然在座位上眯了一觉,对船上生的事浑然不知。
那位揭穿“谎言”的乘客当无恶意,但他肯定不理解那句“善意的谎言”的心理作用。要是没有他的多嘴,也许呕吐的人会少些。
看来,就是“实话实说”,也要分场合呀!
\
(78)。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七十八。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今日(12月13日)是南京大( 碎语闲言 http://www.xlawen.org/kan/3959/ )
有一次我在南珠市场的商铺买东西,旁边一个小摊不停地用电喇叭叫卖:“y―mi―y―gi”,“y―mi―y―gi”;我听不懂,便跟那家商铺老板说:“你学学人家,人家是‘越卖越给’,你还不便宜点!”那人知道我跟他打哈哈,笑道:“他是说‘一元一个’啦,要是越卖越给,我没饭吃的啦!”这一说笑,我们都很开心,“一大笔”生意,好几块,当然也就成交了。
要是到农贸市场,遇上年纪大的摊主,语言问题就大点。有一回遇到个卖木薯的老太太,看样子有七十多岁,满脸皱纹,很苍老的样子。我们问多少钱一斤,那老人说了几句我们根本听不懂,于是她先伸出一个指头,又伸出三个指头;我们以为是三块钱一斤,就挑了一些让她称;结果她边称边往上加,嘴里还说个不停,等称完了,又伸出三个指头;我们递三块钱过去,她连摇手,只收下一块钱。我们正疑惑时,过来一个中年妇女,告诉我们是一块钱三斤,刚才买的就是一块钱的。当老太太为我们买的三斤木薯一个个削皮,然后装进塑料袋递到我们手里时,我们连声道谢,心里真有些过意不去,好像是占了不该占的便宜似的。低廉的价格和代客加工的售后服务,是当地农贸市场的特色,北京人到这里还真有点“不适应”。
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听不懂,而是听懂了彼此也不明白。举个例子:第一年从北海返京时,我想带回点海鲜。据朋友介绍经验,把海鲜冷冻后装进保温的泡沫塑料箱,或再放些冰,然后用塑料胶条封口,坐飞机或火车带回北京都没有问题。等我装箱完毕,现没有塑料胶条,便到街上的杂货铺去买,结果是不论大店小店,我一说“塑料胶条”,有拿粘合塑料的胶的,有拿可融化的塑料胶棒的,还有拿5o2的,就是没有我要的那种。于是我换着方式说,什么“塑料胶布”,“透明胶条”,“黄|色的胶条”,越说他们越糊涂。最后我也不问了,满大街的转,终于在一个小铺里现了我要的宝贝,我指着它让老板拿过来,然后问:“这个东西你们叫什么?”那老板带着诧异不解的表情回答:“叫封口胶!”我的老天爷!同是一个东西,这名字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现在我掌握的“外语”(外地语简称)词汇已经有一些,如:煲汤――熬汤,饭煲――饭锅,单车――自行车,冲凉――洗澡或淋浴,冲淡――海边的淡水淋浴,开伙――新房子入住,土蛋――农家产的鸡蛋……;有没高雅点的?有,吃早茶――吃早点。怎么还是吃?不好意思,我大脑的“内存”里就这些,先不说了。
\
(71)。成败房地产――北海印象之三
七十一。成败房地产――北海印象之三
房地产是北海的支柱产业,也是曾给北海带来希望和痛苦的产业。说起这个话题,每个北海人都是一腔的感慨。正所谓: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喜也房地产,忧也房地产。
话说我国大6共有沿海城市53个(未计算台湾省),这是展外向经济的天然优势。1984年,国务院批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为批对外开放城市,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九十年代初,一股土地开的狂潮在海南沿海兴起,席卷北海,于是北海的房地产迅升温,大量的资金和人口涌入,一块块土地被热炒,一个个楼盘和别墅区竞相开工。不但做着财梦的开商在此呼风唤雨,连邻省的“小姐”们都闻讯赶到此地,大呼“此地人傻,钱好挣”,一时间可谓“繁荣娼盛”。
但好景不常,随后的93年,国家经济“宏观调控”;银行收回贷款,一个个项目资金无继,房地产泡沫破裂;先捞着一桶金的人抽身而退,后捞着一桶烂泥的倒霉蛋欲哭无泪。于是乎小姐走了,老板跑了,北海落得个“鸡飞蛋打”,还留下了许多“蛋壳”――凄凄惨惨的“烂尾工程”。
房地产噩梦给这个市区总面积不过957平方公里的小城留下了136个“停缓建项目”(“烂尾工程”的官方说法)。这一起一落,北海是元气大伤;十几年过去了,到现在也没完全缓过劲来。日前,官方宣布“停缓建项目”已处置了126个,处置率达92.6%。据我了解,虽有不少烂尾楼已成功改造并投入使用,如北部湾广场附近的楼盘;但有些“处置”却是做表面文章,不过是外面装修一下而已,仍是无人光顾的“死楼”。公平地说,北海市政府为解决这个遗留问题已经用尽了浑身解数;比如限期整修,否则政府收回甚至炸掉;也确实在银滩炸了几个,电视里大张旗鼓地报道,显示决心,吓唬小猴子。
那么,北海市的房地产业岂不是前景暗淡?非也。从新世纪开始,北海的房地产开始复苏,第二轮开的热潮又悄然开始。拿去年来说,据官方数字,房地产开投资完成亿元,房地产施工面积达万平房米,商品房销售面积为万平方米,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万平方米。这组数字对一个大城市不算什么,要知道这是个常住人口不足五十万的小城!其实不用些这数字,只要你到北海转转,到处能看到新建的楼盘,卖房置业的选择多多,是购房者的“买方市场”。
北海的房地产业为什么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我觉得,这里有它的必然性。
先,北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北海市地处亚热带,濒临北部湾,气候温和,被称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天我没在北海呆过,冬天有几天也够冷)的宜居城市。当地污染源少,空气自净化能力强(三面环海),大气和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空气中负氧离子的含量是内地城市的5o至1oo倍,是真正的“天然氧吧”;的确是人们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理想地方。
第二,北海的房价诱人。十几万买套公寓,五六十万买套别墅,在北京和上海那样的大城市你想也别想,在这里就能成为现实。这我说的还是新房;要是买二手的,更要便宜些。所以现在的北海俨然是一个“移民城市”,南宁的,桂林的,温州的,上海的,广州的,北京的,还有不少东北人都到此买房子安家;购房者里还有不少的“炒房人”,甚至有一次买十几套房的炒家,指望房产升值财。
第三,北海的展前景看好。广西省已把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四个城市定为“北部湾经济区”,利用北部湾的地理优势,展与东南亚的贸易;要使“环北部湾经济圈”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第四大经济圈”,雄心不小。所以一些有“战略眼光”的人纷纷到此投资。据报道,今年北海的投资项目已过百亿。这里面当然还有“移民”们的一份贡献,(电费通知单来了,我明天就得去投资。)别小看这一点,北海市区的居民已有四成左右是“移民”,虽然不全是常住,但他们的消费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也是不可忽略的。
另外,据相关资料,北海市目前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313人,还没有达到北京市远郊区县的水平(每平方公里366人),而北京市城区的人口密度是近郊区的4倍,是远郊区县的63倍!这说明什么?说明北海市有地有房,有吸纳大量人口的能力!一旦异地养老,异地养生的概念成为时尚,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向北海涌入,北海一跃为几百万人口的城市不是不可能的。
第四,――就是“候鸟谈购房――北海印象之四”了。下次再说,休息,休息一会儿。
(72)。哀歌――为矿难的同胞而作
七十二。哀歌――为矿难的同胞而作。
据报道:12日19时4o分,山西省灵石县王禹乡南山煤矿生爆炸,25人遇难,9人下落不明。这已经是8天来第四起一次死亡1o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有1o4人遇难和失踪。国家安监总局昨天布的全国安全生产调度信息显示,全国煤矿安全面临事故回潮和反复的严峻局面。
那些在地心,
采集地火的人,
带给世界活力和能量的人,
已经悲惨地死去。
他们死于贪婪,
死于无耻,
死于虚伪,
死于冷漠。
在这个世界,
他们没有更多的选择,
任死神在他们之间游荡。
而宽宏的地母,
在她黑暗而温暖的怀抱中,
收留了他们。
没有哀悼,
虽然有亲人的痛哭,
没有记念,
虽然有白纸黑字,
还有红口白牙在宣读。
我知道了,
冬天的每一度室温,
有他们的体温。
夏日的每一波凉风,
有他们的悲叹。
我能说什么?
说“谁让你在此地出生”?
我能说什么?
说“你没有逃避死亡的素质”?
我不会号啕痛哭,
如你的亲人;
我的心已麻木,
如千千万万颗心。
但是啊,
即便是麻木的心,
也感到了刺痛,
麻痹的神经,
也在抽搐。
我哭喊着,
不能了!
也许在他们当中,
会有我们转世的亲朋,
或许在来世,
我们也在他们之中。
罪孽,
不应以这种方式偿还,
因果,
不应以这种方式报应。
无辜者抵偿有辜,
无罪者代罚原罪,
莫非上帝的电脑也染上了病毒,
天堂的入口也在倒卖门票?
我哭喊着,
不能了!
他们的冤魂,
会带来报应。
我仿佛听到了,
来自地下的诅咒。
我们的冷漠,
让黑心的矿主窃笑
让**的后台,
在金钱的美梦中无忧。
我们每个人,
都有罪孽;
但无处赎罪。
我们每个人,
都应被拯救,
但如何去拯救?
那些在地心,
采集地火的人,
带给世界活力和能量的人,
已经悲惨地死去。
他们死于贪婪,
死于无耻,
死于虚伪,
死于冷漠......
\
(73)。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
七十三。 聪明人和奴才和傻子
人物姓氏按出场顺序分别为赵钱孙李,读者如有同姓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谢谢!
老赵在小区公园的石凳上呆坐着,老钱走过来:
“怎么啦?跟掉了魂似的?”
“对门的张老太太,病倒了。”
“昨天不还好好的吗?”
“她山西的大侄子,挖煤给炸死了,老太太得信儿,血压上来,晕过去了。”
“哦――,啊,啊。”老钱在听着。
“听说顶惨的,已经知道瓦斯气多了,工头硬是不让人上来,还让采。哎!这世道,穷人的命真不值钱哪!留下孤儿寡母……”说着说着,老赵竟然动了情,眼圈红了。
“哎,我说你今天吃错药了?大清早的跟我说这个?”老钱听不下去了。
“我不是觉得他们怪可怜的吗?” 老赵有点不好意思。
老钱板起脸来:
“那我问你,你有的吃吗?”
“有啊。”
“你有的穿吗?”
“有啊,不过……”老钱打断他:
“这就对了,你有吃有穿有房子住,每月两千多块钱拿着,儿子家有车,闺女家有房,这世道没亏待你,你抱怨这世道干什么?”
“我不是在替他们抱怨嘛,同情穷苦人,总该没错吧?”老赵说。
“错!你那纯粹叫瞎搀和!你是穷苦人吗?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富人,有钱人!你同情穷苦人,假的一样!”
老赵眼看着要理屈词穷:
“马克思不是工人,不也是同情工人?”
“你比马克思?”老钱反问。
“托尔斯泰是大地主,不也是同情农民?”
“你甭老跟我说外国的,蛗|穴D―什么的我不管;你说一个中国的,现在的,有名有姓的给我听听,有像你这样的吗?”
“这我还真不知道。”
“那不结了。煤矿死人这事儿报纸上登,电视里讲,多少回了?人家有头有脸的全没当回事儿,你算干嘛的?我告诉你,有个什么节目里的名人说了: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你呀,有滋有味地好好过你自己的日子,甭整天假装同情这个同情那个的,我听着都起腻。”老钱说罢转身走了。
“都做真小人,不就没真君子了吗……”
老赵对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
没几分钟,老孙头过来了。
“老赵,你嘴里嘟囔什么哪?”
“唉,张老太太的大侄子,挖煤的,不是给炸死了吗,我听了心里怪不好受的,还了点牢骚。老钱头说我犯不上,还说我是假招子,伪君子,你说说……”
“人家老钱头是聪明人,当然得说你,就是我也得说你。”
老孙头站住了,把头摇晃着,一板一眼地说:
“挖煤炸死了怪谁?要我说怪他自己,没人逼他下去是吧?张老太太说过,他大侄子下井一个月能挣一千多,都赶上大学毕业挣的了。再说了,这帮挖煤的有什么素质?下了井懂安全吗?爆炸了自己就没责任?死这点人算什么?汽车撞死的人比这多多了。这一死倒好,每个人矿上要赔四五万,四五万那!反正我这辈子也没一下子见过那么多的钱。”
“不是吧,他们是穷得没法子。说是矿主心黑,还有的官入了股,合起来私自挖煤,不管工人死活什么的。”
“这是有,是有。政府不也抓这事儿了吗?我听说,上面都急了,拍了桌子。”
老孙站直,做出庄严状,右手断然一挥:
“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无法无天,无法无天哪!――这是长说的。”
老孙从表演状态恢复过来后,又语重心长地说:
“我说老赵呀,现在有两种人很不好,很不好。一种叫愤青,一种叫怨老;不知道享受生活,一点事就牢骚。国家那么大,煤矿那么多,管不过来知道吗?让你管你管得过来吗?”
“我不年轻也不算老,愤青怨老可找不上我。”老赵还在辩解。
“那就说明你过去是愤青,将来是怨老,这更不怎么样!”
老孙转身走了,留下失神落魄的老赵:
“过去是愤青,将来是怨老,怎么全让我摊上了……”
老赵这里正郁闷,小李走了过来:
“赵大叔,您闲着哪?”
“我闲什么,我气着哪!”
“嘿!谁招您生气了,您跟我说说!”小李不含糊。
“唉――,不就是张老太太那山西的穷亲戚在煤矿里给炸死了吗,矿主跑了,到现在孤儿寡母的还没着落,老太太也哭背过气了。我觉着这事儿不公道,说了几句世道不好。这不,老孙刚把我数落一顿,说我是什么愤青怨老的,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小李顿时大怒,骂道:
“这个狗奴才,他儿子就是靠倒煤的财,别以为我不知道!我早就看这小子没人性,纯粹是***认钱不认人的冷血动物!大叔,这事您交给我,我立马找张老太太了解情况,写材料上访,实在不行打官司,我就不信没说理的地方,我就不信……”
“你这混小子,我就不信管不了你!”
突然,一双大手把小李的肩膀紧紧抓住往后拖,那是小李的父亲――对老赵说:
“他是傻子,疯子,您甭搭理他。”
\
(74)候鸟谈购房――北海印象之四
七十四。候鸟谈购房――北海印象之四
北京人在北海买房,大都是春去秋来,并不常住;形象地称之为“候鸟”,是很贴切的。下面我就说说“候鸟”买房的具体问题。
先是“候鸟”的条件审查。你得看看你自己,或是你家里的人,是否具备当“候鸟”的条件。
当“候鸟”还要条件?当然了。年轻人要学习,要打拼事业;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夹板套着;这都属于“笼中鸟”,是想飞也飞不动的;他们顶多一年有十几天休假,下海上山疯狂地玩几天,没有必要在外地筑巢。
什么样的人能飞?要我说,是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女五十五岁)的人,也就是没上学的孩子和退休的老人。下岗待业的情况复杂,不好说。六岁以下的先不说,因为没有六十岁以上的“老候鸟”带,自己也飞不了;所以基本上是老年人最具资格。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适合当“候鸟”。比如:有慢性病离不开医院的不行,给儿女当保姆脱不开身的不行,老两口从没出过门,适应能力差的也不行;要是这些问题都没有,那就没什么障碍了,只要您愿意飞,就能飞;当然还有一个最要紧的条件,就是得有点闲钱。
这里先要清除一个小小的“误会”:别以为异地购房度假是少数大款或精英的“专利”。其实就北海的房价而言,北京市的许多家庭都买得起,因为我们这几家在北海做邻居的北京人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庭。还有一个观点是:买近不买远,宁买涿州,不买海边。买近当然有近的方便,但也有近的单调。在南方海滨购房,距离虽然远,但能够享受异地的风光和饮食;在河北涿州,你不可能天天品尝便宜的海鲜,也吃不着新鲜的龙眼椰子和木瓜。说句最直白的:别说这里养生的富氧空气,就是算经济账的话,那廉价的海鲜和水果,也足够补偿您往返的路费了。
有的北京朋友听我介绍了北海的情况后也跃跃欲试:“你帮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我也买一套!”说实话,这个忙还真不好帮。买房是大事,您得亲自考察才行。想当年我来北海买房时,先是骑自行车,后是骑电动车,几乎考察了北海所有的房地产项目。有一回走错了路,闯到了村子里,从农家田舍中转了半天才转出来。好在北海三面临海,只要不想跳海,到了海边就掉头,迷不了路。
要真想到北海来买房,我告诉您,有两类房可供选择:新房和二手房。新楼现在的均价在15oo元每平,二手房均价在1ooo元每平。据北海电视台报道,新房的价格略涨,二手房的价格略降。这里面差距很大,最便宜的二手房不过**百每平,而高档别墅区已经卖到三千多每平了。你想想,如果就按这个均价买一套8o平米的新公寓,十二万元左右;要是分期,付多少,月供多少,您自己算,应当是比在北京购房轻松多了吧?如果是二手房,这个面积不到七八万就可以拿到,也能办分期。所以有几万元储蓄的北京人在北海购房置业是完全可行的。
还有一类“准候鸟”,就是近几年来不了北海,先买套房子放着,不装修;一方面防着将来涨价,另一方面则等着房子升值;这也不失为明智的办法,我们这小区里就有不少这样的业主。所以北海的房子销售虽好,入住率并不高;到晚上你看,黑窗户多,亮窗户少,这也是北海的一个“特色”。
李嘉诚说过,买房子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复杂。为什么?因为好地段也有两类:现时的好地段和潜在的好地段。现时的好地段谁都知道,潜在的好地段就需要考察研究了。潜在的好地段保值升值的潜力最大,应当是购房的选。这里面的事一两句话说不清,谁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咱们再单独探讨。
有人会说,什么地段不地段的,买个海边的房子,早晚看日出日落,听着涛声入梦乡,那有多浪漫!说实话,起初我也是这么想的;北海人听了哈哈大笑:海边的房子好买!据当地人讲,要是旅游,住在海边旅馆当然很浪漫;可要是买房子长住,海边可不那么浪漫;海边风大,海风夹着海水的盐雾能把你家的东西全吹成海鲜味,连不锈钢的东西都会生锈!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么严重,我没有体会;但我知道银滩临海的楼房许多空着,想买并不难。
如果有人想在北海投资炒房,我觉得目前这儿还不是个投机的好地方。因为北海的房价虽然在缓慢上升,但上升的幅度较小较慢;如果是投资,也属于长线,不是“炒”而是“煮”。北海市是“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怕炒房者搅起第二轮房地产泡沫,所以一直谨慎行事,不敢过于张扬和冒进。有“专家”预测,北海的房价在未来五年内会升至现在的二至三倍,是否如此,只有让事实来证明了。不过有一个事实已经做出了证明:三年前新房的价格,也就是现在二手房的价格。
我就介绍这么多,您可别说我忽悠,大主意还得您拿,是不是?
(75)。借巢当候鸟――北海印象之五
七十五。借巢当候鸟――北海印象之五
上文“候鸟谈购房”中说到,有几万元在北海就能够买房置业;对于汽车普及率相当高的北京,只要愿意,去北海当候鸟自然比在北京当房奴要轻松得多。要知道,北京的“经济适用房”的房价也在4ooo元每平以上,比北海的“高档别墅”还要贵得多!
但买房也并不是当候鸟的唯一选择。
有一回我们在银滩散步,过来一群老人,样子很悠闲,不像是行色匆匆的游客。我们和他们攀谈,才知道他们是从新疆过来的,是当地离退休管理部门组织的“集体候鸟”。在北海租房,生活统一管理,每年冬天在这里住几个月,等开春后再回去。
这些新疆人真够精明的。北海的房租很便宜,因地段、面积和设施的不同,一套公寓或小楼的月租在5oo―15oo元左右。加之北海的闲房很多,有两三套房子的北海人很普通,租房选择的余地也很大。
北京电视台的“经济频道”曾讨论过“异地养老”的问题,但质疑的声音多,响应的声音少,因为这毕竟是个新问题。其实电视台真应该到“异地养老”的地方如北海来考察一下,听一听这里已经实践了“异地养老”的人们的声音。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大城市因空气污染,交通堵塞,房价飙升等问题已不再是老年人宜居的场所。你爬上香山的“鬼见愁”向东望去,看到的是城区上空烟雾笼罩,迷迷茫茫,人见此也得愁。所以,“异地养老”必将成为大城市的老人们一个最佳的选择。现在河北的诼州等地已有大量的北京“移民”,我们是不是可以预料,这移民的移动半径会越来越大,最终走向南方,走向海边,走向更宜居的沿海城市?
据北海本地人说,已有香港人看中了北海的“冠头岭”一带,打算在那个地方建立一个养老休闲村。而北海也有人也看中了这个商机,建立了“度假公寓”;就是买下一座公寓楼,把家具电器备齐,让来北海度假的人有一个到家的感觉:租一套两室一厅或三室两厅,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房租一个月一千多到两千多不等。我们大致算了算,按住四人或六人计算,平均每人每天才合十几块,比住旅馆便宜得多。我们小区附近就有一座这样的“度假公寓”,散步时路过想给朋友打听打听,前台的服务员说:对不起,房子全订出去了,过几天再来吧。递给我们一张名片就忙她的去了。看来这“候鸟”的生意还很红火!
与“买巢当候鸟”相比,这算是“借巢当候鸟”;省去了买房,装修,购置的麻烦,来去轻松,还可以各处飞,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我觉得,观念决定生活方式。高品质的生活不是奢华的物质享受,除了精神方面的需求外,优良的居住环境,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乐观的心情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这几家到北海的北京人都有教师的背景――每家起码有一名教师,有的夫妻俩都是,所以比较气味相投。用较少的钱享受较高品质的生活,我们觉得这个选择是对的,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我们的队伍。当法国人以“逃离巴黎”为时尚的时候,我们干嘛还要挤在大城市里不动弹?年轻人走不了也就罢了,恢复“自由之身”的老年人完全可以为自己安排一种全新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海建立了一所分校,真是令人称道的明智之举。北海的地价低,建校的投资少;北京的教师到北海连工作带度假,一举两得。我们几个教师在议论此事时就想:目前北海只有一所重点中学,教学质量也不是很高,不少家长不惜花大钱把孩子送到南宁就读。要是北京某重点中学在北海办分校,请北京有经验的教师轮流来此授课,对北海的教育一定是个促进,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工作和生活的好去处。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空想,北京的校长们会对此感兴趣吗?这就不得而知了。
\
(76)。入乡说随俗――北海印象之六
七十六。入乡说随俗――北海印象之六
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2oo5年6o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1.45亿,占总人口的11%,而且每年以3.3%的度在增加。但就中国网络上的群体而言,无疑还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年轻化社会”。我喋喋不休地说“异地养老”,不是想考验网友们的耐心。而是想说明,养老问题和青少年教育问题一样,是个全社会应当关注的问题。大家都来关注这个问题,才能排除对“异地养老”的种种误解,使一些老人们能够提高老年生活的质量,同时也给中青年人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按过去的观念,出门游玩叫旅游度假。其实名为度假,实为拉练;往返的舟车劳顿,比上班还累。正是:
人人都知海边好,就是太远去不了。
去了走马转几天,坐车乘船累死了。
人人都知海边好,就是太贵去不了。
连吃带住没几天,几千块钱花没了。
人人都知海边好,就是老了去不了。
几天折腾筋骨痛,血糖血压上去了。
你说我这“好了歌”唱得对也不对?
那么,改旅游为真正的度假,在一个沿海城市塌塌实实地住上几个月乃至半年,岂不是美事?但这件事却是“知易行难”,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故土难离呀,老了老了,还要“离乡背井”,到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语言不通,举目无亲;闹不好再来个仰天长叹,老泪纵横――这那里是养老,简直是流放嘛!
有句老话叫做“入乡随俗”,当候鸟要先“离乡”,才能“入乡”。要能心情愉快地“离乡”,解除“异地养老”的一些心理障碍,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必要的。
先,要做“离乡”的“热身”。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想去哪里,如北海,自己要实地考察一下。来个头回生二回熟,找找感觉。看看当地的城市风貌,景点景观,居住环境,风土人情,物产物价和房地产信息等等,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也不妨横向比较一下。比如:与北海相比,海南岛也不错,但那里的房价能承受吗?那里的房价有的已达到一万多每平了;相比之下,北海还真是个“穷人”养老的选,许多人就是冲着这里的房价来的。我有一次在北海打车,女司机说是东北林场下岗的工人,举家迁到此地,看中的就是这里廉价的房子;她也知道北京上海挣钱多,“在那种地方,我挣一辈子也买不上房呀!”那女司机感叹道。
这真是大实话。
所以说,低廉的房价是北海目前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至于这个优势还能保持多长时间,谁也说不好。
如果老年人对这“第二故乡”有了认同感,“热身”成功,就要着手第二步,解决当候鸟的“孤独感”问题了。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找几位老年朋友来同住就是了。买房做邻居当然好,不买房当客人也行。一套两居室或三居室的公寓,接待几位客人是不成问题的;平时搭伙做饭,一起聊天散步,往返路上还可以结伴而行,在火车上都不寂寞。
据我了解,外地人在北海的候鸟以亲戚,朋友及邻居为多。河南来的人还组织了“同乡会”,据说别的省的“同乡会”也有几个。北京人自由散漫,没听说有“同乡会”;只听说有人曾设想在北海搞一个“北京村”,这大概都是解决“孤独感”问题的办法吧。
然后就是“入乡随俗”的问题了。要说也没什么可随的,基本跟北京差不多;不过是一些“细节”:比如北海人爱放鞭炮,当地也没有限放的规定。所以不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房屋开工封顶入住,或是店铺迁址开张,加上春节喜庆祭祀神祗,都要大放鞭炮;尤其特别的是,要在深夜凌晨时分燃放,就是吉日那天越早放越好。深更半夜被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惊醒,一开始我还真不习惯。后来看人家北海人不当回事,彼此都很宽容,也慢慢习惯了。好在不是天天如此,更不是天天在附近有人如此;你自己要如此也没人管,心里倒很平衡,虽然我在这里一回鞭炮也没放过。
我至今还不能习惯的是燃烧垃圾。这里人似乎有燃烧垃圾的“爱好”,把垃圾聚在一起就是一把火,浓烟滚滚,没人管。当然在居民小区里没人烧,我说的小区外一些分散的住户和马路上的清洁工。这有点像是北京的九十年代,我记得那时秋天组织学生做环境卫生,把落叶杂草聚成一堆,然后就是一把火烧掉,当时也没有觉得不妥。后来北京市禁止燃烧垃圾,这个坏习惯才慢慢改掉了。所以说在燃烧垃圾的问题上,北海起码落后北京十五年。
到北海我才知道有一个词:叫“空气自净化能力”。北海三面环海,海风一吹,什么烟雾也没了,人家空气质量还是一级。真是守着什么糟蹋什么,守着好空气不糟蹋一下也过意不去。我不知道北海的“空气自净化能力”还能夸口多久,但愿北海人能转变观念,及时纠正这个问题。
北海汽车少,摩托车和电动车多。上下班时,繁华路段也是车辆穿行如梭,其中不乏抢行逆行的勇士,一辆辆快擦身而过甚至是迎面而过的摩托,足可以让你心惊肉跳。所以尽管我们一人买了一辆二手的电动车,出行时还是小心翼翼,并尽可能避开“高峰时段”。
总之,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问题,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如果你想要新鲜的空气和四季如春的环境,那就来吧!其它的“小问题”都好办,您说呢?
(77)。返程,大风,善意的谎言。
七十七。返程,大风,善意的谎言。
昨天下午,我们一行十人,登上了“飞逸号”双体船,离开涠洲岛返回北海。
航行了不一会儿,海上遇到了风浪,船身剧烈的摆动起来,像是乘坐游乐园里的“海盗船”一样,一会儿高高升起,一会儿向下猛冲,年轻的女乘客一声声尖叫,男乘客有的则在欢呼。有的人开始受不了了,这时,穿着颇像空姐的漂亮的女乘务员微笑着安慰大家:
“各位坚持一会儿,马上就要到了!”
话音刚落,一位乘客愤怒地反驳:
“瞎说!什么快要到了,还有四十分钟哪!”
这个“谎言”被揭穿之后,已经有点晕船的乘客露出绝望的表情,有人开始呕吐,随即这呕吐开始传染,船上呕吐的人越来越多,我坐的那一排塑料袋都用光了。我们一行“八老”和两位年轻人,也有四人呕吐不止;我也感到一阵阵地难受,但我用力做吞咽动作,同时不断地看手机上的时间倒计时鼓励自己,终于坚持了过来。
“飞逸号”是快船,一小时零十分的乘风破浪之后,终于到达了北海港。令人惊奇的是,同行的七十三岁的李大姐居然在座位上眯了一觉,对船上生的事浑然不知。
那位揭穿“谎言”的乘客当无恶意,但他肯定不理解那句“善意的谎言”的心理作用。要是没有他的多嘴,也许呕吐的人会少些。
看来,就是“实话实说”,也要分场合呀!
\
(78)。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七十八。祭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今日(12月13日)是南京大( 碎语闲言 http://www.xlawen.org/kan/3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