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部分阅读
他们的冤魂,
会带来报应。
我仿佛听到了,
来自地下的诅咒。
我们的冷漠,
让黑心的矿主窃笑
让**的后台,
在金钱的美梦中无忧。
我们每个人,
都有罪孽;
但无处赎罪。
我们每个人,
都应被拯救,
但如何去拯救?
那些在地心,
采集地火的人,
带给世界活力和能量的人,
已经悲惨地死去。
他们死于贪婪,
死于无耻,
死于虚伪,
死于冷漠......
\
(136)。“色戒”随感录
一三六。“色戒”随感录
一.年轻时听老人道:“为何抗战八年?只因汉奸太多!”
据史实记载,四五年受降的“伪军”就有二百万,比受降的日本兵还多。
不光是兵,还有汉奸政客和文人,如汪精卫,如陈公博,周佛海之流。
二.张爱玲写“色戒”,本是想为她与汉奸胡兰成的恋情做一番表白,因为她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和女主角的相通之处。一万多字的作品,竟拖了近三十年(5o年初稿,78年表),是如她所说的“一遍遍修改多年”;还是心虚,怕人家联想到自己,不好意思拿出来?
我喜欢读她的某些作品,但不理解,在国难当头之际,她干嘛与那个汉奸同居。
张爱玲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显然,她不敢说值得。
如今好了,有个能理解她的“大导演”把“色戒”演绎成了“三级片”,张爱玲如地下有知,能感到“欣慰”吗?
三.以“二战”为历史背景的影片多不胜数,如“辛德勒名单”;如“攻克柏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如“地道战”“血战台儿庄”;但“色戒”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能将二战题材拍成三级片,不但弥补了世界影坛的一个空白,也把三级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是新的难度。
中国的电影尚未分级,但我有充分理由相信:如果有朝一日电影分成十级,勇于突破底线的大导演们也一定会拍到十一级。
四.这是一个贪婪与虚伪联手,无耻与无赖搭档的舞台,“华南虎事件”是喜剧,“矿难事件”是悲剧,“色戒”是能吸引眼球大赚其钱的**杂技。
五.曾有“中国”的无良艺人说:
“日本人在南京才杀了3o多万,这么少?”“抗战才打了八年?”
我敢担保,“色戒”的编导和演员们不会如此无知,但他们故意要表现得对这段历史的无知。所以才能拍出如此**中国人感情,突出“人性”其实是“兽性”的东西。
六.艺术家不必谈政治,但艺术家不可以没有灵魂。
交响乐“英雄”原本是献给拿破仑的,贝多芬在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立刻撕掉曲谱扉页的题词,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一个凡夫俗子!”
所以,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那种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
张艺谋不理解某国际影星拒拍“英雄”,李安也不会理解某国内影星拒拍“色戒”。
没有灵魂的导演和艺人只想赚钱,赚奖。
他们认为,能赚钱赚奖就够了。
七.说到了汉奸不能不提汪精卫,张爱玲的情人胡兰成就是在他手下做事。
这个汪某人曾因刺杀清摄政王失败入狱,在狱中写诗道:“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某失节成为中国头号汉奸后,有人作剥皮诗调侃道:“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色戒”中的男女主角为艺术献身,**裸高难度效楚王巫山**;“广电局”却大动刀剪,删去了此片精心设计的卖点。本人戏作剥皮诗一道:
名导慷慨歌燕市,
女星从容作楚囚。
大6引刀成一快,
何尝不负少年头。\
(137)。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5)
一三七。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五)――贵州篇
我们一行是11月8日下午4点多到达的贵阳市,找旅馆住下之后,饥肠辘辘的我们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馆饱餐了一顿,吃的是贵州特色的“酸汤鱼”火锅;鱼肉细嫩,味道鲜美,价钱还不贵;我们边吃边赞,把北京人豪爽的“吃相”充分展示了一番。吃一回还觉得意犹未尽,次日又到那家饭馆来了个“告别宴”,算是我们对当地个体经济的一个不小的拉动。
旅馆的服务人员极力向我们推荐去黄果树瀑布的旅游团,说是仅门票就18o元,如果参团每人才不到3oo元,很合算。我们说门票对老年人不是有优惠吗,他们说不知道。
我们住的旅馆离火车站不远,听说那里每天有去黄果树瀑布的旅游大巴,所以决定第二天亲自去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乘公交到了火车站,转悠了一阵,时有人搭话问去不去黄果树的,价格也不一;正犹豫时,听有人冲着我们喊:
“去黄果树瀑布,国营大巴!快上车,车马上就开!”
我们见有辆很漂亮空调大巴停在那里,过去一问,往返车票9o元;我们问景点门票多少钱,售票员打量着我们说:“六十岁以上老人免费!”
我们赶紧买票上了车。等车子一开,我心里就开始嘀咕起来:坏了,这莫非是黑车?路上各地的旅游点都是六十岁以上半票,七十岁以上才免票;这里真的会有这样的好事?还有,我们买的是往返车票,可返回时找不着他们怎么办?在北京听说过不少旅游黑车骗外地人的事,这回说不定是轮上我们当外地人挨宰了。
还没等我想出什么紧急应对方案,车已到了景点;我下车时特意拿相机对着车牌拍了一张照片,心想一会儿你要是跑了我投诉你。
等到了售票处一看,果然写着六十岁以上老人免票,只需要买两元的保险,原来在贵州对老人是格外的优惠。而所谓门票18o元也是不实之词,游黄果树瀑布的门票是6o元,加上另外两个景点(有溶洞什么的)的套票才是18o元;看来旅馆的人为了动员我们参加旅游团,故意隐瞒了这些事实。
黄果树瀑布甚为壮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描述道:观之“如蛟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巨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也。”
站在这个落差宽的大瀑布面前,每个人都难免要一些呆,想一些很幼稚的问题:这巨大的奔涌不尽的活水是从那里来的?她是一直就这样流淌着,存在着吗?她永动而永恒,她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事万变,还是世事不变呢?
逝者如斯夫,世事如斯夫!
我们在瀑布前徘徊良久,拍了不少的照片,午后一点多才离去。
出门后在一家小店里品尝了当地的米粉。一位穿民族服装的老妇人向我们推销她的银饰品,硬塞到我手里:“五块钱,五块钱!”我只好接着,那是一套做工很细的金属项链和手镯,当然不会是银的,但真的是很便宜。
拉我们来的大巴车就停在那里,售票员正在招呼乘客――看来我们没有上当。
司机笑着对我们说:“快上车啦,车里有空调,不热!”
差点儿误会了人家,心里怪过意不去的。
(看有关图片请到 \
(138)。相识何必曾相逢―新年贺词
一三八。相识何必曾相逢――给博友的新年贺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netIc)最近布的《2oo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的统计,我国博客作者人数已达47oo万。这意味着平均每3o个中国人或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
也就是说,在茫茫人海――不,“渤海”(博海)之中,普通博客作者相互“现”的几率是四千七百万分之一,这与购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相近;而且,只要你愿意,这种运气天天都能生;从这一点就可以充分说明,博客作者总是有某种好运气。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写“博客”呢?因为“博客”给了人们一个相互交流的通道。现时“能摄会写”的人越来越多,而“主流媒体”早被公仆大款专家记者明星名导们所占据,很少有老百姓的自留地;惟独网络媒体成了主流支流溪流径流都可以流的地方。契柯夫曾经说过:大狗叫,小狗也要叫(鲁迅也说过类似的话)。要想如此“平等”,目前就只有上网一途。如今的网络虽然还谈不上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它的平民化,多元化已为世人所瞩目。“博客”中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可以谈国事家事天下事;闲暇之时,写百字之文,诌七字之诗;心中之感慨,舒胸中之块垒;时有博友来访,同声者相应,同好者相得;虽从未谋面,宛如故交知己;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写博是一乐,在网络上漫游,“博览群博”也是一乐。“博客”作者男女老少都有,七行八业均占;内容上有文博、有影博;有股博、有医博;有茶博、有史博;有诗博、有情博;有家事博、有美食博;作者有夫妻博、有父子博;有学生博、有教师博;有民工博、有记者博;有商人博、有律师博;有艺人博、有旅友博;等等,等等。读之长学问,增见识,知人情,晓世态。每每读到有见解有文采的妙文,看到精美的图片,都由衷感叹中国之大,人才之多;而浏览博友的留言更是一份感动:其中包含诚挚的理解,温馨的问候,精辟的见解,友好的赞赏;常使人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叹!
2oo8年将到,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本博谨向众博友表示衷心的谢意和祝福!
祝各位朋友:
新年快乐!
博友遍天下!
正是:
亦真亦幻博海中,俗雅风骚各不同。道是天涯觅知己,相识何必曾相逢。
\
(139)。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6)
元月三日,我们一行四人驾车去了桂西位于中越边境的德天大瀑布。
车子从南宁外环出来便一路向西,路过一个叫“坛洛”的乡镇,是有名的香蕉产地,路旁是成片的香蕉林,路边小摊上成熟的香蕉才一块钱一把。“过这个村没这个店”,我们于是像逮着便宜似的买了六七把;而这里的青香蕉因为能运出去,反而卖得要贵些。
走着走着进入了山区,当路过“龙虎山”风景区时,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群猴子跑过公路;我们喜出望外,马上把车子停下;有人拿香蕉招呼它们,我赶紧从车里拿相机;我刚打开后备箱要取摄影包,一只猴子以极快的度窜过来,从后备箱里抓起一把香蕉就跑;一眨眼的工夫,就跳回树上独自享用去了。这只猴子的精彩表演令我们开怀大笑,反正我们有的是香蕉,这回不必担心吃不完烂掉了。在我们用香蕉招待它们时,一只健壮的大猴子,可能是猴王,表现得很有风度;从不跟别的猴子抢,别的猴子拿到香蕉就跑,它则从容地坐在地上吃。后来我从照片上现,那只抢了一把香蕉的猴子是只哺||乳|期的母猴,还有一只小猴子在身边与它分享“胜利果实”呢!
这段有趣的插曲使旅途变得十分开心,我们谈笑着继续上路。路边的景色也越来越美,如同行进在盆景之中。那山或葱茏青翠,或怪石嶙峋;近山清晰如画,远山朦胧如梦;水中的倒影荡然悠然,宛如桂林;驾车沿途览胜,犹如畅游漓江。这才晓得:广西美景甲天下,有山水处皆桂林。
虽然走了不少蜿蜒的山路,由于边走边赏景,倒也不觉得单调。到了位于“大新县”的德天大瀑布时,已是下午一点多。到售票处一看,门票8o。问:6o岁以上老人不是半票吗?回答:没这规定。既然没这规定,咱也不能难为人家;大老远来了,能不进去看看吗?
德天大瀑布是一个三级跌落的瀑布,宽2oo多米,落差7o多米,横跨中越两国。现在正值旱季,水不是很大,但别有一番景致;如同经过了减肥的少女,苗条清秀之气可人。景区不大,坐游览车骑马等各种服务都很贵,只是小摊上卖的越南小商品比别的地方便宜。
回到停车场,在与停车员聊天时知道,这个景点已承包给一个广东的老板经营。那人抱怨道:“这个地方乱得很,老板只想赚钱,根本不投资,我们挣的钱也少得很,都不想在这里干了。”原来如此,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我们感到庆幸:幸亏北海的银滩没有被个人承包,现在还免费;要是哪天被什么老板承包了,8o元一张门票,老人还没有优惠,我们真去不起了。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对学生、现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优惠的政策是国家规定的,景点被“个人承包”后,就可以拒不执行吗?我们驾车途经六个省,去过不少景点,还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也不知道,作为旅游大省的广西,这一招是走在前面了,还是落在后面了。
不管怎么说,广西的美景令人终生难忘,有些不如意事终不能影响我们的心情。大自然造化出美景,但愿美景更能造化出美好的心灵和心境;只有那样,才能称之为和谐啊!
(看有关图片请到 \
(140)。关于野牛和狮子的断梦
一大群野牛在草原上奔跑,如黑色的波涛在涌动;驱赶它们的,是饥饿的狮群。
有只野牛落在了后面,一头母狮追上来,敏捷地跳到它的背上,咬住它的后颈不放;在沉重的背负下,它再也跑不动了,慌乱地在原地打转。
另一头母狮飞赶到,反身咬住它的喉咙,用四肢紧紧拥抱着它,整个躯体倒挂在这野牛身上。
又有两头狮子赶过来一同扑咬,这只野牛绝望地哀叫着,被群狮扑倒在地……
远处,奔跑的野牛群停了下来;一齐回过头,平静地望着这个杀戮的场面。
我,恰好就在这群野牛之中。
“没事了!”
我转过身去一看,原来是只健壮的公牛在对大家讲话:
“生存就是幸存,幸存就是生存,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
看样子它很有思想。
它接着说:
“但这倒霉的事不会轮到我,为什么?因为我是强者;不是比狮子强,是比你们强。落后就要挨咬,低素质者被淘汰,这是草原法则。你们呢,只要能跟上我,别落后太远就一定平安无事。”
沉思片刻它又说:
“说心里话,我顶喜欢狮子的,我喜欢强者,成功者。”
说罢,它晃晃头上那两只粗大的犄角。
一只年轻的公牛走过来,小声地对我说:
“走吧,别老听它吹――我们这里不说吹牛。你是来采访我们的?”
“不是。”
“是搞研究的专家?”
“不是。”
“嗨!我问你这个干嘛,人根本没实话!”
“走,我带你到社会上转转。”这只年轻的公牛很热情。
野牛群的生活恢复了平静,到处是安宁和谐的景象。
一只母牛正在给小牛们讲课:
“生活的真谛就是寻找快乐,而快乐的秘诀就在你的内心,只要你感到快乐,你就是快乐的。所以:你吃到青草,要快乐;吃不到青草吃干草,也要快乐;青草干草都吃不到,更要快乐;因为反正也吃不到了,你不快乐又怎样呢?刚才那个突事件大家都看到了,我告诉你们:幸存下来要快乐,被狮子抓住也要快乐;因为狮子们其实也是弱者,它们也要生存,以个别牛的**来延续它们的生命,这种奉献是多么伟大啊!”
母牛说到这里,激动得眼泪在眼睛里闪光。
一只小牛问:
“我有点不明白,既然这样,您干吗也拼命地跑啊?”
“真不懂事!我不跑,我的那份草料给你吃啊!”
母牛忿忿地回答。
“这家伙很能说的,连狮子和野狗都请它作过演讲,在草原上很母牛的。”
那年轻的公牛对我说。
我不大习惯它们的表达方式。
“小牛们上课,你们平时都干些什么呀?”我问它。
“我们的活动也很丰富啦,比如跳跳牛舞啦,赌赌草皮啦,还有选级母牛啦,公牛健美比赛啦,有时还跟吃饱的狮子进行友好接力赛哪,很好玩的。还有…”它忽作神秘地说:
“最近,我们这里有几对公牛母牛能做很火爆的‘牛二表演’(原话),绝对高难度,纯艺术,深刻揭示牛性,很难见到的。你要看,我带你去……”
“不用,我们见过。”
“那是,那是,你们人嘛,当然牛啦!”
这叫什么话,真是的!
我一生气,就醒了。
这蛮有趣的梦到此中断,故称之为断梦。
真对不起大家。\
(141)。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7)
一四一。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七)―风情篇
其实,周游全国各地,就是不看那些风景名胜,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都说东北人豪爽,山东人侠义,江浙人多才,湖广人精明,西部人淳朴;至于西南的川、黔、桂一带的人,似乎既有西部人的朴实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细腻精明。当然,这样的说法过于笼统,也难以概全;不跟具体的人打交道,是不可能有深切体会的。
在陕西,我们在游览过“兵马俑”之后,驾车赶往西安。走的是临潼县的地面,路边有大片的石榴园,每隔几十米就有卖石榴的小摊。听说关中平原的石榴很有名,停车一打听,拳头大小的石榴1o块钱5个,真便宜。那摊主是位中年妇女,见我们是远道而来的游客,一见如故,很热情地招呼道:“这是我自家园子的,买不买没关系,先挑几个尝尝!”看我们只挑表皮红亮的石榴,就切开一个黄绿色的,告诉我们说“阴面石榴阳面桃”,阴面的石榴虽然不好看,但比红色的石榴味甜汁多,很好吃的。我们一尝,果然如此。人家“老板”把“商业秘密”都透露给我们了,我们还能不买吗?我们买了好几十个大石榴,把后备箱装得满满的。
这位陕西大嫂的好客当然说明她很会做生意,但会做生意与会做生意之间也大不一样;如此热情和坦诚的待人,反映出西部百姓的淳朴与厚道。
我想到,唐代诗人王勃唱:“城阕辅三秦(陕西),风烟望五津(蜀川)”之时,就是送朋友由陕入川,他之所以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佳句,一定与当时当地的民风有关。
进了西安城,一定要吃“羊肉泡馍”。在“老孙家”餐馆,我们围坐在圆桌旁,用手耐心地将馍一块一块地掰下来放进碗里。我环顾周围,人们都是一边掰馍一边聊天,个个兴致盎然的样子。细心的姑娘们能将馍掐得像米粒一般小,我们竭尽耐心,也不过达到豆粒的水平。这“掰馍”一项如同南方的吃早茶,时间可长可短;完成这部程序后,由服务员将碗端走加羊肉汤,端回来时,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碗里的泡馍块或粗或细,人人“自食其果”,非常的有气氛,有味道,有情趣。难怪当地的朋友说:西安人要是外出十天半个月的回来,一下火车或飞机,先打车到餐馆吃上一碗羊肉泡馍,才算到家了。据说这泡馍的“馍”技术含量很高,一般家里都做不好;它要求软硬适度,泡不散,烫不烂,吃起来筋道。所以这看似简单的一道小吃,里面的学问也不少;西部人的粗中有细,由此可见一斑。
\
(142)。手机漫游穦|穴D听证谎言?
一四二。手机漫游穦|穴D―听证谎言?
据报道:2oo8年1月22日,多年来备受质疑的手机漫游费终于踏上了破冰之旅,在北京某会议厅里,降低国内漫游费的听证会如期举行。
还有:“在听证会的前一天,与会代表们收到了一份审计报告,披露了漫游时电信企业内部结算、信令费用等运营成本,但几位消费者代表却无不例外对这份成本审计报告表示出遗憾,认为对解决消费者关心的成本问题没有丝毫的帮助。”
也就是说,“消费者关心的成本问题”还是在云里雾中。成本都搞不清,怎么讨论收费问题呢?
可用一位专家的话说:“如果能把成本算出来,那就能得诺贝尔奖了。”
那就拿一回诺贝尔奖呀!咱们不是一直盼着这个吗,怎么有个机会又放弃了呢?
有消费者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又说了:“说没有成本是不可能的,这应该就是一个真实的谎言。”
好个教授,说话够幽默的。
本人不是经济专家,依我的愚见,手机漫游是有成本的。比如,我把自己的手机从北京带到广西,不论坐汽车火车还是飞机,我得花钱不是?
打住!人家没说你。
不是我打岔,且听我慢慢道来,再把乔教授的潜台词讲给你听。
打个比方,某人在北京买了辆汽车,在北京上了牌子,交了养路费,平常就在北京开;要是哪天他心血来潮,把车开出了北京地面,就算“漫游”了是不是?当他在外地自由地穿桥过路的时候,他已花了相应的油钱和过路费,付出了“成本”;那么,外省市能否以“漫游成本”为由,再收他一笔“漫游费”呢?
这就遇到了与“题:
你走人家的桥,过人家的路,“说没有成本是不可能的”。
可谁要能算出这“汽车漫游”的成本,也一定能拿诺贝尔奖。
我举这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想说:算不出来的成本其实就是“无成本”,“莫须有”的成本其实就是敛财的借口。
我觉得乔教授的“潜台词”也很明了――“真实的谎言”就是谎言。
咱不会绕弯,不会玩术语,要是把教授的话理解错了,莫怪。
这个听证会在一片质疑声中落幕了。尽管还不够公正、不够公开、不够客观和不够效率,专家们都说,有瑕疵的听证总比没有听证好。的确,在以前,一纸内部公文就得了,才懒得走这烦冗的形式。
但“有瑕疵的听证”会有很不完美的负面影响。公众的迷惘和失望带来的后果是有关部门公信力的降低,而这种公信力在被“矿难”炸过之后,被“华南虎”咬过之后,被许多荒唐和谎言反复碾压之后,还能存在吗?
\
(143)。春节纪事忆南京(暨春节祝词)
一四三。春节纪事忆南京(暨春节祝词)
挨过二十多天的阴雨阴冷之后,北海的天终于放晴,猪年之末影响南方诸多省市的灾害性雨雪天气也将结束。我在电视里看到被积雪覆盖的南京城,不禁百感交集――那遥远而亲切的城市是我久违的故乡,是封存了我许多珍贵回忆的地方。
我八岁前一直住在南京,和爷爷奶奶住在“太平路”附近“文昌巷”的一座院落里,现在这条路和巷子经城市改造已不复存在了。小时候当然盼望过年,觉得过年是大人为孩子们所做的最好的事情。
提到过年就会想起南京的“麸子庙”――我那时不识夫子,只知麸子。因为我家院子里养了几只鸡,奶奶是用麸子与剁碎的菜叶拌了喂它们,喂鸡成了我经常参与的有趣游戏;这个生活经验导致了我把大人们说的“夫子庙”理解成了“麸子庙”;在年幼的我看来,既然有“麸子”,有“麸子庙”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是多么好的“麸子庙”呀,满街都是好吃好玩的东西。我呆呆地望着那神奇的棉花糖在旋转中慢慢地聚集,小贩用根小竹棍一卷,魔术般地就成了雪白蓬松的一团;接过来舔一舔,鼻子里是香的,舌头上是甜的,举在手上舍不得吃。还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是用竹篾制作骨架,外面糊上花花绿绿的纸,好看极了。我记得奶奶给我买过一只兔灯,带轮子的,能拉着它在院子里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可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高级”玩具。可惜那灯不结实,没多久轮子掉了,纸也破了;奶奶曾尝试修补它,后来还是扔掉了。
多年以后,当成年的我现南京只有“夫子庙”而没有“麸子庙”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是啊,我记忆中的“麸子庙”与我记忆中的童年一样,永远地离我而去了。
2oo8年春节就要到来。虽然我已经度过了六十多个春节,回想起来,最开心的春节还是在童年。所以我坚持认为,春节主要是属于孩子们的。我衷心地希望:在节日里,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终生难忘的“麸子庙”,拥有一段值得永远珍藏的回忆。
愿天下的家庭,同享幸福!
祝朋友们春节快乐!
\
(144)。灾后谈“天”
一四四。灾后谈“天”
眼下,灾害性的雨雪天气已经结束。这“鼠头猪尾”闹了近一个月的反常气候据说与“拉尼娜(Lnin)现象”有关。“拉尼娜现象”能给我国南方带来低温天气,而且有气象专家预言,这种影响将持续到今年夏天。
在科学达昌明的今天,人类对许多灾害性的天气仍是很无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性影响,才导致了异常的“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e1nino)现象”的生。所以真是:不怨天,不怨地,只能怨人类自己。
苏联科学家米丘林有一句名言:“我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应当向大自然索取。”这句话曾鼓舞了不少人。中国也有“人定胜天”的说法:司马迁《史记。伍子胥传》中有“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宋代文人刘过的《襄阳歌》中有“人定兮胜天”的句子。而荀子在《天论》中说的“制天命而用之”更被认为是“人定胜天”思想的最早端。
其实我们或多或少的误解了古人。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代,“人定胜天”并不是“人一定能胜天”的意思,不过是人对“天命”的一种挑战,对命运的一种抗争。人定则胜天,天定则胜人,可理解为人的意志力(人定)与自然力(天定)的相互作用。唐代的刘禹锡说得好:“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就是说:人有天所不能,人有主观能动性,能改造自然;而天有人所不能,天有人不能改变的自然法则;人与天各有所长,故曰“交相胜”。所以,我认为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更接近真理。
不是吗?每当人类“战胜”自然,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总会现自己仍然站在失败的边缘。我们向大自然索取了煤和石油,获得了温室效应;索取了粮食和木材,获得了生态恶化;索取了塑料化肥和农药,获得了环境污染;索取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获得了许多物种的灭绝;索取了原子能,获得了核毁灭的危险。这是多么可怕的“天人交相胜”――每一个人类的胜利,总以自然力的胜利而告终!
当人们用曲解的“人定胜天”激励自己“战天斗地”的时候,不但误解了古人,也使自己的人文智慧远远地落在了古人之后。殊不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是很有环保意识的,他在《王制篇》中有这样几段话: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百姓有余材也。”(不滥砍滥伐,注意养林。)
“鼋鼍鱼鳖鳅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鱼类繁殖期和生长期不捕捞。)
我在沿海的鱼市上见到过成堆的仅有手指头粗细的小带鱼,那是只能磨碎了做鱼粉当饲料的。这样的滥捕滥捞,对照荀子两千多年前说的话,“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怎不让人感到惭愧?我们这些“现代人”的智慧又在哪里呢?
这次“突如其来”的雨雪灾害,有说是三十年一遇,有说是五十年一遇,更有说是百年一遇的。吾生有幸,才年过花甲,“百年一遇”的事情已然遇过许多回,百年以下的更不在话下了。但自然灾害可以是百年一遇,防灾与抗灾的意识却不能是百年一遇,而保护环境的意识更不应当是百年一遇;否则,下一次的“突如其来”,恐怕就为期不远了。\
(145)。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8)
一四五。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八)感闻篇
有句老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把行路与读书放在同等的位置。我觉得这句话有双重意思:一是在书斋里做学问与了解社会都很重要,不可有偏废;二是行路就是读书,是读“无字之书”,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如今交通达,行千里路易,行万里路也不难;在行路中“读书”当然更是另有一番滋味。
在行路之中可以赏风景名胜,察山川地理,还能观风土人情,看世间百态;其中有些偶遇的事也是很人思索的。在平遥古城不宽的街道上,我遇见几个青年男女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横冲直撞,口里不住地大喊:“闪开!闪开!”,令路旁的中外游客为之侧目。我就纳闷:他们哪里来的这股旁若无人的豪气,竟拿这古色古香的街道当练车场。这环境很古而“人心不古”,岂不是有点杀风景。
走在西安的人行道上须小心,因为隔不远就有一堆狗屎;在重庆的闹市,有人不断地向你手里塞“风情靓女,全方位服务”的小卡片;而在乐山大佛的脚下,阿弥陀佛!一条“三江鱼”能宰你二百四十块钱;还是吃完了报账,让你没有反悔的机会。
总之,时代在前进,我们在落后,行千里路的确让人长见识。
在贵州,在游览了黄果树瀑布之后,还有一段难忘的小插曲。
那是在从黄果树返回贵阳的旅游大巴上。我们坐在第三排,第一排坐了四位金碧眼的老外;两男两女,叽里咕噜说的不知是什么鸟语;反正不是英语和俄语,因为英语和俄语我学过,就是听不懂也能听出点味儿来。从车子出,我就感觉这几位老外似乎有点不对劲,但又不能确定。直到上了高,我朝那几个老外的位置定睛一看,好嘛,原来那两位洋妞脱了鞋子,把双脚蹬在司机后面的隔板上,仰靠在座位上晾脚丫子呢!
这真让我有点幸灾乐祸了。都说中国游客不文明,现在,轮到老外不文明了。按我们的说法,她们肯定是丢了她们国家的脸;但她们是浪漫的法国淑女,还是不羁的西班牙女郎,或是懒散的意大利少妇,我无从得知,所以丢脸的国籍一时搞不清。反正,当时的我脸上一定流露出一丝嘲笑。
其实,老外的不文明并不鲜见,在北京我见过老外过人行道闯红灯,还见过几个老外在**广场撒酒疯,把酒瓶子摔碎了一地。
车到了高路贵阳出口,等待交费的车辆很多,我们的大巴在车队后面停了下来。
这时,“突如其来”的事情生了。由于我们坐的大巴与前车距离稍大,后面过来一辆小车敏捷地插在我们车的前面;后面的车子看到了机会,马上紧随其后,一辆接一辆地插进来,压得我们的车连起步的机会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加塞儿”的车子从我们车前鱼贯而过,毫无办法。
我们都有点着急。这时,那两位洋妞站了起来,一边和男老外说着什么,一边拿手机拍照,样子很激动。
这回,轮到中国人脸红了。
用东北人的话说:在俺们这旮哒,“加塞儿”的现象“贼普遍”。本人总结出一条“科学定律”:凡是有排队的地方,一定有加塞儿。这几位老外显然是不了解中国国情,有点大惊小怪了。
但眼前这“加塞儿”的现象愈演愈烈,到后来,连一辆大巴也加入了加塞儿的队伍;它那庞大的车身紧贴着挤了进来,反光镜与车窗几乎相碰,车上的人一片惊呼,但它还是厚颜无耻地在我们的前面通过了收费站。
将近三十分钟后,我们的车才得到起步的机会,过了收费站这一关。
车子进了城,那两位洋妞拿着手机欣赏刚才拍摄的照片,有说有笑;她们脸上流露出嘲讽的表情。
我感到困惑了:她们有资格嘲笑我们吗?或者,我们有资格嘲笑她们吗?
前些日子,北京电视台某主持人写了一篇文章,说是看到一群中国游客在纽约华尔街骑铜牛拍照,很不文明。随后引来许多反驳的声音,说是外国人也有骑的,有照片为证,这主持人是多管闲事。
老外骑得,中国人骑不得?
如同阿Q调戏小尼姑时的经典道白:“和尚动得,我( 碎语闲言 http://www.xlawen.org/kan/3959/ )
会带来报应。
我仿佛听到了,
来自地下的诅咒。
我们的冷漠,
让黑心的矿主窃笑
让**的后台,
在金钱的美梦中无忧。
我们每个人,
都有罪孽;
但无处赎罪。
我们每个人,
都应被拯救,
但如何去拯救?
那些在地心,
采集地火的人,
带给世界活力和能量的人,
已经悲惨地死去。
他们死于贪婪,
死于无耻,
死于虚伪,
死于冷漠......
\
(136)。“色戒”随感录
一三六。“色戒”随感录
一.年轻时听老人道:“为何抗战八年?只因汉奸太多!”
据史实记载,四五年受降的“伪军”就有二百万,比受降的日本兵还多。
不光是兵,还有汉奸政客和文人,如汪精卫,如陈公博,周佛海之流。
二.张爱玲写“色戒”,本是想为她与汉奸胡兰成的恋情做一番表白,因为她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和女主角的相通之处。一万多字的作品,竟拖了近三十年(5o年初稿,78年表),是如她所说的“一遍遍修改多年”;还是心虚,怕人家联想到自己,不好意思拿出来?
我喜欢读她的某些作品,但不理解,在国难当头之际,她干嘛与那个汉奸同居。
张爱玲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显然,她不敢说值得。
如今好了,有个能理解她的“大导演”把“色戒”演绎成了“三级片”,张爱玲如地下有知,能感到“欣慰”吗?
三.以“二战”为历史背景的影片多不胜数,如“辛德勒名单”;如“攻克柏林”“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如“地道战”“血战台儿庄”;但“色戒”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能将二战题材拍成三级片,不但弥补了世界影坛的一个空白,也把三级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是新的难度。
中国的电影尚未分级,但我有充分理由相信:如果有朝一日电影分成十级,勇于突破底线的大导演们也一定会拍到十一级。
四.这是一个贪婪与虚伪联手,无耻与无赖搭档的舞台,“华南虎事件”是喜剧,“矿难事件”是悲剧,“色戒”是能吸引眼球大赚其钱的**杂技。
五.曾有“中国”的无良艺人说:
“日本人在南京才杀了3o多万,这么少?”“抗战才打了八年?”
我敢担保,“色戒”的编导和演员们不会如此无知,但他们故意要表现得对这段历史的无知。所以才能拍出如此**中国人感情,突出“人性”其实是“兽性”的东西。
六.艺术家不必谈政治,但艺术家不可以没有灵魂。
交响乐“英雄”原本是献给拿破仑的,贝多芬在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立刻撕掉曲谱扉页的题词,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一个凡夫俗子!”
所以,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那种无法抗拒的人格魅力。
张艺谋不理解某国际影星拒拍“英雄”,李安也不会理解某国内影星拒拍“色戒”。
没有灵魂的导演和艺人只想赚钱,赚奖。
他们认为,能赚钱赚奖就够了。
七.说到了汉奸不能不提汪精卫,张爱玲的情人胡兰成就是在他手下做事。
这个汪某人曾因刺杀清摄政王失败入狱,在狱中写诗道:“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某失节成为中国头号汉奸后,有人作剥皮诗调侃道:“当时慷慨歌燕市,曾羡从容作楚囚。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色戒”中的男女主角为艺术献身,**裸高难度效楚王巫山**;“广电局”却大动刀剪,删去了此片精心设计的卖点。本人戏作剥皮诗一道:
名导慷慨歌燕市,
女星从容作楚囚。
大6引刀成一快,
何尝不负少年头。\
(137)。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5)
一三七。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五)――贵州篇
我们一行是11月8日下午4点多到达的贵阳市,找旅馆住下之后,饥肠辘辘的我们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馆饱餐了一顿,吃的是贵州特色的“酸汤鱼”火锅;鱼肉细嫩,味道鲜美,价钱还不贵;我们边吃边赞,把北京人豪爽的“吃相”充分展示了一番。吃一回还觉得意犹未尽,次日又到那家饭馆来了个“告别宴”,算是我们对当地个体经济的一个不小的拉动。
旅馆的服务人员极力向我们推荐去黄果树瀑布的旅游团,说是仅门票就18o元,如果参团每人才不到3oo元,很合算。我们说门票对老年人不是有优惠吗,他们说不知道。
我们住的旅馆离火车站不远,听说那里每天有去黄果树瀑布的旅游大巴,所以决定第二天亲自去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乘公交到了火车站,转悠了一阵,时有人搭话问去不去黄果树的,价格也不一;正犹豫时,听有人冲着我们喊:
“去黄果树瀑布,国营大巴!快上车,车马上就开!”
我们见有辆很漂亮空调大巴停在那里,过去一问,往返车票9o元;我们问景点门票多少钱,售票员打量着我们说:“六十岁以上老人免费!”
我们赶紧买票上了车。等车子一开,我心里就开始嘀咕起来:坏了,这莫非是黑车?路上各地的旅游点都是六十岁以上半票,七十岁以上才免票;这里真的会有这样的好事?还有,我们买的是往返车票,可返回时找不着他们怎么办?在北京听说过不少旅游黑车骗外地人的事,这回说不定是轮上我们当外地人挨宰了。
还没等我想出什么紧急应对方案,车已到了景点;我下车时特意拿相机对着车牌拍了一张照片,心想一会儿你要是跑了我投诉你。
等到了售票处一看,果然写着六十岁以上老人免票,只需要买两元的保险,原来在贵州对老人是格外的优惠。而所谓门票18o元也是不实之词,游黄果树瀑布的门票是6o元,加上另外两个景点(有溶洞什么的)的套票才是18o元;看来旅馆的人为了动员我们参加旅游团,故意隐瞒了这些事实。
黄果树瀑布甚为壮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描述道:观之“如蛟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巨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也。”
站在这个落差宽的大瀑布面前,每个人都难免要一些呆,想一些很幼稚的问题:这巨大的奔涌不尽的活水是从那里来的?她是一直就这样流淌着,存在着吗?她永动而永恒,她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事万变,还是世事不变呢?
逝者如斯夫,世事如斯夫!
我们在瀑布前徘徊良久,拍了不少的照片,午后一点多才离去。
出门后在一家小店里品尝了当地的米粉。一位穿民族服装的老妇人向我们推销她的银饰品,硬塞到我手里:“五块钱,五块钱!”我只好接着,那是一套做工很细的金属项链和手镯,当然不会是银的,但真的是很便宜。
拉我们来的大巴车就停在那里,售票员正在招呼乘客――看来我们没有上当。
司机笑着对我们说:“快上车啦,车里有空调,不热!”
差点儿误会了人家,心里怪过意不去的。
(看有关图片请到 \
(138)。相识何必曾相逢―新年贺词
一三八。相识何必曾相逢――给博友的新年贺词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netIc)最近布的《2oo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的统计,我国博客作者人数已达47oo万。这意味着平均每3o个中国人或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
也就是说,在茫茫人海――不,“渤海”(博海)之中,普通博客作者相互“现”的几率是四千七百万分之一,这与购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相近;而且,只要你愿意,这种运气天天都能生;从这一点就可以充分说明,博客作者总是有某种好运气。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写“博客”呢?因为“博客”给了人们一个相互交流的通道。现时“能摄会写”的人越来越多,而“主流媒体”早被公仆大款专家记者明星名导们所占据,很少有老百姓的自留地;惟独网络媒体成了主流支流溪流径流都可以流的地方。契柯夫曾经说过:大狗叫,小狗也要叫(鲁迅也说过类似的话)。要想如此“平等”,目前就只有上网一途。如今的网络虽然还谈不上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它的平民化,多元化已为世人所瞩目。“博客”中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可以谈国事家事天下事;闲暇之时,写百字之文,诌七字之诗;心中之感慨,舒胸中之块垒;时有博友来访,同声者相应,同好者相得;虽从未谋面,宛如故交知己;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写博是一乐,在网络上漫游,“博览群博”也是一乐。“博客”作者男女老少都有,七行八业均占;内容上有文博、有影博;有股博、有医博;有茶博、有史博;有诗博、有情博;有家事博、有美食博;作者有夫妻博、有父子博;有学生博、有教师博;有民工博、有记者博;有商人博、有律师博;有艺人博、有旅友博;等等,等等。读之长学问,增见识,知人情,晓世态。每每读到有见解有文采的妙文,看到精美的图片,都由衷感叹中国之大,人才之多;而浏览博友的留言更是一份感动:其中包含诚挚的理解,温馨的问候,精辟的见解,友好的赞赏;常使人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叹!
2oo8年将到,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本博谨向众博友表示衷心的谢意和祝福!
祝各位朋友:
新年快乐!
博友遍天下!
正是:
亦真亦幻博海中,俗雅风骚各不同。道是天涯觅知己,相识何必曾相逢。
\
(139)。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6)
元月三日,我们一行四人驾车去了桂西位于中越边境的德天大瀑布。
车子从南宁外环出来便一路向西,路过一个叫“坛洛”的乡镇,是有名的香蕉产地,路旁是成片的香蕉林,路边小摊上成熟的香蕉才一块钱一把。“过这个村没这个店”,我们于是像逮着便宜似的买了六七把;而这里的青香蕉因为能运出去,反而卖得要贵些。
走着走着进入了山区,当路过“龙虎山”风景区时,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群猴子跑过公路;我们喜出望外,马上把车子停下;有人拿香蕉招呼它们,我赶紧从车里拿相机;我刚打开后备箱要取摄影包,一只猴子以极快的度窜过来,从后备箱里抓起一把香蕉就跑;一眨眼的工夫,就跳回树上独自享用去了。这只猴子的精彩表演令我们开怀大笑,反正我们有的是香蕉,这回不必担心吃不完烂掉了。在我们用香蕉招待它们时,一只健壮的大猴子,可能是猴王,表现得很有风度;从不跟别的猴子抢,别的猴子拿到香蕉就跑,它则从容地坐在地上吃。后来我从照片上现,那只抢了一把香蕉的猴子是只哺||乳|期的母猴,还有一只小猴子在身边与它分享“胜利果实”呢!
这段有趣的插曲使旅途变得十分开心,我们谈笑着继续上路。路边的景色也越来越美,如同行进在盆景之中。那山或葱茏青翠,或怪石嶙峋;近山清晰如画,远山朦胧如梦;水中的倒影荡然悠然,宛如桂林;驾车沿途览胜,犹如畅游漓江。这才晓得:广西美景甲天下,有山水处皆桂林。
虽然走了不少蜿蜒的山路,由于边走边赏景,倒也不觉得单调。到了位于“大新县”的德天大瀑布时,已是下午一点多。到售票处一看,门票8o。问:6o岁以上老人不是半票吗?回答:没这规定。既然没这规定,咱也不能难为人家;大老远来了,能不进去看看吗?
德天大瀑布是一个三级跌落的瀑布,宽2oo多米,落差7o多米,横跨中越两国。现在正值旱季,水不是很大,但别有一番景致;如同经过了减肥的少女,苗条清秀之气可人。景区不大,坐游览车骑马等各种服务都很贵,只是小摊上卖的越南小商品比别的地方便宜。
回到停车场,在与停车员聊天时知道,这个景点已承包给一个广东的老板经营。那人抱怨道:“这个地方乱得很,老板只想赚钱,根本不投资,我们挣的钱也少得很,都不想在这里干了。”原来如此,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我们感到庆幸:幸亏北海的银滩没有被个人承包,现在还免费;要是哪天被什么老板承包了,8o元一张门票,老人还没有优惠,我们真去不起了。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对学生、现役军人、老年人、残疾人优惠的政策是国家规定的,景点被“个人承包”后,就可以拒不执行吗?我们驾车途经六个省,去过不少景点,还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也不知道,作为旅游大省的广西,这一招是走在前面了,还是落在后面了。
不管怎么说,广西的美景令人终生难忘,有些不如意事终不能影响我们的心情。大自然造化出美景,但愿美景更能造化出美好的心灵和心境;只有那样,才能称之为和谐啊!
(看有关图片请到 \
(140)。关于野牛和狮子的断梦
一大群野牛在草原上奔跑,如黑色的波涛在涌动;驱赶它们的,是饥饿的狮群。
有只野牛落在了后面,一头母狮追上来,敏捷地跳到它的背上,咬住它的后颈不放;在沉重的背负下,它再也跑不动了,慌乱地在原地打转。
另一头母狮飞赶到,反身咬住它的喉咙,用四肢紧紧拥抱着它,整个躯体倒挂在这野牛身上。
又有两头狮子赶过来一同扑咬,这只野牛绝望地哀叫着,被群狮扑倒在地……
远处,奔跑的野牛群停了下来;一齐回过头,平静地望着这个杀戮的场面。
我,恰好就在这群野牛之中。
“没事了!”
我转过身去一看,原来是只健壮的公牛在对大家讲话:
“生存就是幸存,幸存就是生存,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
看样子它很有思想。
它接着说:
“但这倒霉的事不会轮到我,为什么?因为我是强者;不是比狮子强,是比你们强。落后就要挨咬,低素质者被淘汰,这是草原法则。你们呢,只要能跟上我,别落后太远就一定平安无事。”
沉思片刻它又说:
“说心里话,我顶喜欢狮子的,我喜欢强者,成功者。”
说罢,它晃晃头上那两只粗大的犄角。
一只年轻的公牛走过来,小声地对我说:
“走吧,别老听它吹――我们这里不说吹牛。你是来采访我们的?”
“不是。”
“是搞研究的专家?”
“不是。”
“嗨!我问你这个干嘛,人根本没实话!”
“走,我带你到社会上转转。”这只年轻的公牛很热情。
野牛群的生活恢复了平静,到处是安宁和谐的景象。
一只母牛正在给小牛们讲课:
“生活的真谛就是寻找快乐,而快乐的秘诀就在你的内心,只要你感到快乐,你就是快乐的。所以:你吃到青草,要快乐;吃不到青草吃干草,也要快乐;青草干草都吃不到,更要快乐;因为反正也吃不到了,你不快乐又怎样呢?刚才那个突事件大家都看到了,我告诉你们:幸存下来要快乐,被狮子抓住也要快乐;因为狮子们其实也是弱者,它们也要生存,以个别牛的**来延续它们的生命,这种奉献是多么伟大啊!”
母牛说到这里,激动得眼泪在眼睛里闪光。
一只小牛问:
“我有点不明白,既然这样,您干吗也拼命地跑啊?”
“真不懂事!我不跑,我的那份草料给你吃啊!”
母牛忿忿地回答。
“这家伙很能说的,连狮子和野狗都请它作过演讲,在草原上很母牛的。”
那年轻的公牛对我说。
我不大习惯它们的表达方式。
“小牛们上课,你们平时都干些什么呀?”我问它。
“我们的活动也很丰富啦,比如跳跳牛舞啦,赌赌草皮啦,还有选级母牛啦,公牛健美比赛啦,有时还跟吃饱的狮子进行友好接力赛哪,很好玩的。还有…”它忽作神秘地说:
“最近,我们这里有几对公牛母牛能做很火爆的‘牛二表演’(原话),绝对高难度,纯艺术,深刻揭示牛性,很难见到的。你要看,我带你去……”
“不用,我们见过。”
“那是,那是,你们人嘛,当然牛啦!”
这叫什么话,真是的!
我一生气,就醒了。
这蛮有趣的梦到此中断,故称之为断梦。
真对不起大家。\
(141)。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7)
一四一。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七)―风情篇
其实,周游全国各地,就是不看那些风景名胜,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都说东北人豪爽,山东人侠义,江浙人多才,湖广人精明,西部人淳朴;至于西南的川、黔、桂一带的人,似乎既有西部人的朴实豪爽,又有南方人的细腻精明。当然,这样的说法过于笼统,也难以概全;不跟具体的人打交道,是不可能有深切体会的。
在陕西,我们在游览过“兵马俑”之后,驾车赶往西安。走的是临潼县的地面,路边有大片的石榴园,每隔几十米就有卖石榴的小摊。听说关中平原的石榴很有名,停车一打听,拳头大小的石榴1o块钱5个,真便宜。那摊主是位中年妇女,见我们是远道而来的游客,一见如故,很热情地招呼道:“这是我自家园子的,买不买没关系,先挑几个尝尝!”看我们只挑表皮红亮的石榴,就切开一个黄绿色的,告诉我们说“阴面石榴阳面桃”,阴面的石榴虽然不好看,但比红色的石榴味甜汁多,很好吃的。我们一尝,果然如此。人家“老板”把“商业秘密”都透露给我们了,我们还能不买吗?我们买了好几十个大石榴,把后备箱装得满满的。
这位陕西大嫂的好客当然说明她很会做生意,但会做生意与会做生意之间也大不一样;如此热情和坦诚的待人,反映出西部百姓的淳朴与厚道。
我想到,唐代诗人王勃唱:“城阕辅三秦(陕西),风烟望五津(蜀川)”之时,就是送朋友由陕入川,他之所以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佳句,一定与当时当地的民风有关。
进了西安城,一定要吃“羊肉泡馍”。在“老孙家”餐馆,我们围坐在圆桌旁,用手耐心地将馍一块一块地掰下来放进碗里。我环顾周围,人们都是一边掰馍一边聊天,个个兴致盎然的样子。细心的姑娘们能将馍掐得像米粒一般小,我们竭尽耐心,也不过达到豆粒的水平。这“掰馍”一项如同南方的吃早茶,时间可长可短;完成这部程序后,由服务员将碗端走加羊肉汤,端回来时,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碗里的泡馍块或粗或细,人人“自食其果”,非常的有气氛,有味道,有情趣。难怪当地的朋友说:西安人要是外出十天半个月的回来,一下火车或飞机,先打车到餐馆吃上一碗羊肉泡馍,才算到家了。据说这泡馍的“馍”技术含量很高,一般家里都做不好;它要求软硬适度,泡不散,烫不烂,吃起来筋道。所以这看似简单的一道小吃,里面的学问也不少;西部人的粗中有细,由此可见一斑。
\
(142)。手机漫游穦|穴D听证谎言?
一四二。手机漫游穦|穴D―听证谎言?
据报道:2oo8年1月22日,多年来备受质疑的手机漫游费终于踏上了破冰之旅,在北京某会议厅里,降低国内漫游费的听证会如期举行。
还有:“在听证会的前一天,与会代表们收到了一份审计报告,披露了漫游时电信企业内部结算、信令费用等运营成本,但几位消费者代表却无不例外对这份成本审计报告表示出遗憾,认为对解决消费者关心的成本问题没有丝毫的帮助。”
也就是说,“消费者关心的成本问题”还是在云里雾中。成本都搞不清,怎么讨论收费问题呢?
可用一位专家的话说:“如果能把成本算出来,那就能得诺贝尔奖了。”
那就拿一回诺贝尔奖呀!咱们不是一直盼着这个吗,怎么有个机会又放弃了呢?
有消费者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又说了:“说没有成本是不可能的,这应该就是一个真实的谎言。”
好个教授,说话够幽默的。
本人不是经济专家,依我的愚见,手机漫游是有成本的。比如,我把自己的手机从北京带到广西,不论坐汽车火车还是飞机,我得花钱不是?
打住!人家没说你。
不是我打岔,且听我慢慢道来,再把乔教授的潜台词讲给你听。
打个比方,某人在北京买了辆汽车,在北京上了牌子,交了养路费,平常就在北京开;要是哪天他心血来潮,把车开出了北京地面,就算“漫游”了是不是?当他在外地自由地穿桥过路的时候,他已花了相应的油钱和过路费,付出了“成本”;那么,外省市能否以“漫游成本”为由,再收他一笔“漫游费”呢?
这就遇到了与“题:
你走人家的桥,过人家的路,“说没有成本是不可能的”。
可谁要能算出这“汽车漫游”的成本,也一定能拿诺贝尔奖。
我举这个“不恰当”的例子,就是想说:算不出来的成本其实就是“无成本”,“莫须有”的成本其实就是敛财的借口。
我觉得乔教授的“潜台词”也很明了――“真实的谎言”就是谎言。
咱不会绕弯,不会玩术语,要是把教授的话理解错了,莫怪。
这个听证会在一片质疑声中落幕了。尽管还不够公正、不够公开、不够客观和不够效率,专家们都说,有瑕疵的听证总比没有听证好。的确,在以前,一纸内部公文就得了,才懒得走这烦冗的形式。
但“有瑕疵的听证”会有很不完美的负面影响。公众的迷惘和失望带来的后果是有关部门公信力的降低,而这种公信力在被“矿难”炸过之后,被“华南虎”咬过之后,被许多荒唐和谎言反复碾压之后,还能存在吗?
\
(143)。春节纪事忆南京(暨春节祝词)
一四三。春节纪事忆南京(暨春节祝词)
挨过二十多天的阴雨阴冷之后,北海的天终于放晴,猪年之末影响南方诸多省市的灾害性雨雪天气也将结束。我在电视里看到被积雪覆盖的南京城,不禁百感交集――那遥远而亲切的城市是我久违的故乡,是封存了我许多珍贵回忆的地方。
我八岁前一直住在南京,和爷爷奶奶住在“太平路”附近“文昌巷”的一座院落里,现在这条路和巷子经城市改造已不复存在了。小时候当然盼望过年,觉得过年是大人为孩子们所做的最好的事情。
提到过年就会想起南京的“麸子庙”――我那时不识夫子,只知麸子。因为我家院子里养了几只鸡,奶奶是用麸子与剁碎的菜叶拌了喂它们,喂鸡成了我经常参与的有趣游戏;这个生活经验导致了我把大人们说的“夫子庙”理解成了“麸子庙”;在年幼的我看来,既然有“麸子”,有“麸子庙”就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是多么好的“麸子庙”呀,满街都是好吃好玩的东西。我呆呆地望着那神奇的棉花糖在旋转中慢慢地聚集,小贩用根小竹棍一卷,魔术般地就成了雪白蓬松的一团;接过来舔一舔,鼻子里是香的,舌头上是甜的,举在手上舍不得吃。还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是用竹篾制作骨架,外面糊上花花绿绿的纸,好看极了。我记得奶奶给我买过一只兔灯,带轮子的,能拉着它在院子里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可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高级”玩具。可惜那灯不结实,没多久轮子掉了,纸也破了;奶奶曾尝试修补它,后来还是扔掉了。
多年以后,当成年的我现南京只有“夫子庙”而没有“麸子庙”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惆怅――是啊,我记忆中的“麸子庙”与我记忆中的童年一样,永远地离我而去了。
2oo8年春节就要到来。虽然我已经度过了六十多个春节,回想起来,最开心的春节还是在童年。所以我坚持认为,春节主要是属于孩子们的。我衷心地希望:在节日里,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终生难忘的“麸子庙”,拥有一段值得永远珍藏的回忆。
愿天下的家庭,同享幸福!
祝朋友们春节快乐!
\
(144)。灾后谈“天”
一四四。灾后谈“天”
眼下,灾害性的雨雪天气已经结束。这“鼠头猪尾”闹了近一个月的反常气候据说与“拉尼娜(Lnin)现象”有关。“拉尼娜现象”能给我国南方带来低温天气,而且有气象专家预言,这种影响将持续到今年夏天。
在科学达昌明的今天,人类对许多灾害性的天气仍是很无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了破坏性影响,才导致了异常的“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e1nino)现象”的生。所以真是:不怨天,不怨地,只能怨人类自己。
苏联科学家米丘林有一句名言:“我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应当向大自然索取。”这句话曾鼓舞了不少人。中国也有“人定胜天”的说法:司马迁《史记。伍子胥传》中有“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宋代文人刘过的《襄阳歌》中有“人定兮胜天”的句子。而荀子在《天论》中说的“制天命而用之”更被认为是“人定胜天”思想的最早端。
其实我们或多或少的误解了古人。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代,“人定胜天”并不是“人一定能胜天”的意思,不过是人对“天命”的一种挑战,对命运的一种抗争。人定则胜天,天定则胜人,可理解为人的意志力(人定)与自然力(天定)的相互作用。唐代的刘禹锡说得好:“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就是说:人有天所不能,人有主观能动性,能改造自然;而天有人所不能,天有人不能改变的自然法则;人与天各有所长,故曰“交相胜”。所以,我认为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更接近真理。
不是吗?每当人类“战胜”自然,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总会现自己仍然站在失败的边缘。我们向大自然索取了煤和石油,获得了温室效应;索取了粮食和木材,获得了生态恶化;索取了塑料化肥和农药,获得了环境污染;索取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获得了许多物种的灭绝;索取了原子能,获得了核毁灭的危险。这是多么可怕的“天人交相胜”――每一个人类的胜利,总以自然力的胜利而告终!
当人们用曲解的“人定胜天”激励自己“战天斗地”的时候,不但误解了古人,也使自己的人文智慧远远地落在了古人之后。殊不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是很有环保意识的,他在《王制篇》中有这样几段话: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百姓有余材也。”(不滥砍滥伐,注意养林。)
“鼋鼍鱼鳖鳅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鱼类繁殖期和生长期不捕捞。)
我在沿海的鱼市上见到过成堆的仅有手指头粗细的小带鱼,那是只能磨碎了做鱼粉当饲料的。这样的滥捕滥捞,对照荀子两千多年前说的话,“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怎不让人感到惭愧?我们这些“现代人”的智慧又在哪里呢?
这次“突如其来”的雨雪灾害,有说是三十年一遇,有说是五十年一遇,更有说是百年一遇的。吾生有幸,才年过花甲,“百年一遇”的事情已然遇过许多回,百年以下的更不在话下了。但自然灾害可以是百年一遇,防灾与抗灾的意识却不能是百年一遇,而保护环境的意识更不应当是百年一遇;否则,下一次的“突如其来”,恐怕就为期不远了。\
(145)。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8)
一四五。行车八千里,重叙北海情(八)感闻篇
有句老话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把行路与读书放在同等的位置。我觉得这句话有双重意思:一是在书斋里做学问与了解社会都很重要,不可有偏废;二是行路就是读书,是读“无字之书”,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如今交通达,行千里路易,行万里路也不难;在行路中“读书”当然更是另有一番滋味。
在行路之中可以赏风景名胜,察山川地理,还能观风土人情,看世间百态;其中有些偶遇的事也是很人思索的。在平遥古城不宽的街道上,我遇见几个青年男女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横冲直撞,口里不住地大喊:“闪开!闪开!”,令路旁的中外游客为之侧目。我就纳闷:他们哪里来的这股旁若无人的豪气,竟拿这古色古香的街道当练车场。这环境很古而“人心不古”,岂不是有点杀风景。
走在西安的人行道上须小心,因为隔不远就有一堆狗屎;在重庆的闹市,有人不断地向你手里塞“风情靓女,全方位服务”的小卡片;而在乐山大佛的脚下,阿弥陀佛!一条“三江鱼”能宰你二百四十块钱;还是吃完了报账,让你没有反悔的机会。
总之,时代在前进,我们在落后,行千里路的确让人长见识。
在贵州,在游览了黄果树瀑布之后,还有一段难忘的小插曲。
那是在从黄果树返回贵阳的旅游大巴上。我们坐在第三排,第一排坐了四位金碧眼的老外;两男两女,叽里咕噜说的不知是什么鸟语;反正不是英语和俄语,因为英语和俄语我学过,就是听不懂也能听出点味儿来。从车子出,我就感觉这几位老外似乎有点不对劲,但又不能确定。直到上了高,我朝那几个老外的位置定睛一看,好嘛,原来那两位洋妞脱了鞋子,把双脚蹬在司机后面的隔板上,仰靠在座位上晾脚丫子呢!
这真让我有点幸灾乐祸了。都说中国游客不文明,现在,轮到老外不文明了。按我们的说法,她们肯定是丢了她们国家的脸;但她们是浪漫的法国淑女,还是不羁的西班牙女郎,或是懒散的意大利少妇,我无从得知,所以丢脸的国籍一时搞不清。反正,当时的我脸上一定流露出一丝嘲笑。
其实,老外的不文明并不鲜见,在北京我见过老外过人行道闯红灯,还见过几个老外在**广场撒酒疯,把酒瓶子摔碎了一地。
车到了高路贵阳出口,等待交费的车辆很多,我们的大巴在车队后面停了下来。
这时,“突如其来”的事情生了。由于我们坐的大巴与前车距离稍大,后面过来一辆小车敏捷地插在我们车的前面;后面的车子看到了机会,马上紧随其后,一辆接一辆地插进来,压得我们的车连起步的机会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加塞儿”的车子从我们车前鱼贯而过,毫无办法。
我们都有点着急。这时,那两位洋妞站了起来,一边和男老外说着什么,一边拿手机拍照,样子很激动。
这回,轮到中国人脸红了。
用东北人的话说:在俺们这旮哒,“加塞儿”的现象“贼普遍”。本人总结出一条“科学定律”:凡是有排队的地方,一定有加塞儿。这几位老外显然是不了解中国国情,有点大惊小怪了。
但眼前这“加塞儿”的现象愈演愈烈,到后来,连一辆大巴也加入了加塞儿的队伍;它那庞大的车身紧贴着挤了进来,反光镜与车窗几乎相碰,车上的人一片惊呼,但它还是厚颜无耻地在我们的前面通过了收费站。
将近三十分钟后,我们的车才得到起步的机会,过了收费站这一关。
车子进了城,那两位洋妞拿着手机欣赏刚才拍摄的照片,有说有笑;她们脸上流露出嘲讽的表情。
我感到困惑了:她们有资格嘲笑我们吗?或者,我们有资格嘲笑她们吗?
前些日子,北京电视台某主持人写了一篇文章,说是看到一群中国游客在纽约华尔街骑铜牛拍照,很不文明。随后引来许多反驳的声音,说是外国人也有骑的,有照片为证,这主持人是多管闲事。
老外骑得,中国人骑不得?
如同阿Q调戏小尼姑时的经典道白:“和尚动得,我( 碎语闲言 http://www.xlawen.org/kan/3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