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出手来”搬进震不倒的新办公大楼,怎么就“腾不出手”来解决老百姓刻骨铭心的大事呢?
达尔文说过:“与悔改和责任感密切相关的良知动力正是人与动物的最重大的区别。”《人类的遗传》
我们社会的“与悔改和责任感密切相关的良知动力”在哪里呢?
而作家的“与悔改和责任感密切相关的良知动力”呢?余先生你有吗?
如果没有的话,你“含泪”的泪水又是从何而来呢?莫非不是来自泪腺而是来自前列腺?
范先生和余先生的良心逃跑一先一后,异曲同工;很有戏剧性,也很有代表性。
不同的是,范先生没有想“劝告”别人,他是一个人的道德裸奔;而余先生的良心逃跑是想当领跑者,或曰“领头羊”。
在表现上,范先生坦率而不乖巧,余先生乖巧而不坦率;如此搭档,甚为相得,堪比一种曲艺形式――“二人转”。
(158)。母狗,缘分及其它。
一五八。母狗,缘分及其它。
我家小狗狗的名字经全家人协商,定为“缘缘”。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在乡下养过一只叫“缘缘”的小狗,去年在去南方之前送给邻居了,小家伙直到现在还常来串门。给这只新来的小狗也起名“缘缘”,就省得我们再想“缘缘”了。
先后两只“缘缘”都是小母狗,说起母狗,我还想起《笑林广记》里的一个笑话。
说是有个人死后到了阴曹地府,判官问他来世想托生什么,他说想当母狗;判官很诧异,问为什么,他道:“古人云:‘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当母狗当然好啦!”
遇财得财,遇难免膢|穴D―当母狗真有这等好事?
呵呵,当然不是!这是白字先生闹的一个笑话。
《礼记.曲礼上》中有“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的古训,是古人推崇的做人的气节:临财,不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临难,不以不正当的方式逃避。有点类似西方人说的“绅士风度”。这位白字先生把“毋苟”读成了“母狗”,荒唐不说;且不想:若真是有这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美事,这世上的母狗岂不会太多了?
再说说“缘缘”这个名字。
缘,缘分也;什么是缘分?
对“缘分”二字可以作宿命的解读,也可以作哲理上的解读。从哲理上说,缘分是以必然解释偶然,而不是以偶然解释必然。
举例来说,我们那天遇到“缘缘”,就是个偶然事件。
倘若那天我们不去赶集,倘若那天卖狗的人因事未去集上,倘若在我们之前有人买走了它,倘若我们遇到更中意的狗狗,倘若在价钱上未能谈拢,等等,等等;都会使我们买走“缘缘”的事落空;但此事最后成了定局,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以必然解释之,就是“缘分”。
其实,“缘分”并不神秘,用哲学上的话说,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事物的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体现的。农民有句俗话:“老赶集就能遇上亲家。”“遇上亲家”是偶然,但“老赶集”就会使其成为必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缘分”如是,“缘缘”也如是。
现在许多人不肯如此考虑问题,遇到美事仿佛都是命中注定,大叫“缘分”,不愿分析其中的偶然性;遇到倒霉事都说是“突如其来”,不愿分析其中的必然性;结果往往是“美事”的缘分不再,而“突如其来”却一再的造访;各位打开报纸或登录网站就可以看到,许多媒体都有这样的思维定势。
此外,据报道:从2oo5年开始,北京市“文理科状元”(本人很不赞同这种提法)已经连续四年被女生包揽了。是女生与“文理科状元”有缘分,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与女生有缘分,我说不好;反正我觉得,如果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突如其来”的现,我们的教育是有点问题了。
、
(159)。飞不动的蜻蜓
一五九。飞不动的蜻蜓
早上,在菜园里现一只蜻蜓,落在西红柿秧的叶子上一动不动。我马上回屋拿上相机,悄悄地接近它,用镜头拉近拍了几张照片;在取景器中我现,它之所以不动,是两只后翅被雨水打湿了飞不起来。
蜻蜓是昆虫界的飞行高手,不但敏捷快,而且能够表演悬停、急转、倒飞和侧飞的特技;在平时要想接近它是很困难的;这只蜻蜓的落难,给了我一个与它“亲密接触”的好机会。
我手持相机靠近拍了几张还不过瘾,索性支上三脚架,用上4oo毫米的长焦,对准它左拍右拍,上拍下拍;又换上28毫米的广角,用微距功能,在距它几厘米处拍特写;这只蜻蜓除了偶尔?动几下翅膀,基本上保持姿势不变;让我体验了一把“正龙拍虎”(注1)的“奇妙”感觉。此时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只专业的1:1的微距镜头,没能拍清楚它那美丽的复眼。
拍完了回屋在电脑上浏览图片,在自我欣赏之余忽然想到,这只飞不动的蜻蜓其实是处在危险之中,如果被小鸟现,它必定丧命。我赶忙回到菜园察看,但它已经不在那里了。
它是飞走了还是被早起的鸟儿吃掉了,我不得而知。抬头四望,看见空中有不少飞来飞去的蜻蜓;或许,它就在那里面?
小时候就听老师讲蜻蜓是益虫,记得我曾逮了十几只蜻蜓放在屋子里想让它吃蚊子;结果,它们并不像我期望的那样飞来飞去地捕捉蚊子,而是趴在窗户上一动不动,像是对我的强迫表示抗议;于是我的实验以完全地失败告终――它们后来都死了。
蜻蜓是美丽的,它的美不仅在于它优雅潇洒的姿态,也在于人类赋予它的“益虫”的美名;但当它飞不动时,它的美只是一个躯壳,那是怎样的不幸与悲哀啊!
似乎,美丽的事物都要能够自由地飞翔;如果被打湿了翅膀,或失去了舞动的空间,也就走向了它生命的终结;或曰,向它的反面生转化――真理转化为谬误,事实转化为谎言,正义转化为邪恶,良知转化为冷漠。
而且,真理沾上偏见就飞不动,事实沾上强权就飞不动,正义沾上铜臭就飞不动,良知沾上懦弱就飞不动。
飞不动的蜻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象征。
注1:“正龙拍虎”,“黔人三撑”,被称为网络新成语;它们的含义及运用尚未准确定义。我这里用“正龙拍虎”是指拍“静止的动物”,并非造假;我可以十分负责任地拿这只蜻蜓的脑袋担保,它绝对是真的。
(请到
(160)。夏日乱谈
一六o。夏日乱谈
一.
本月初,我驾车路过乡间的一个十字路口,恰遇红灯,停了下来。
一辆来往的车也没有,也没见有监控摄像头。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傻,干嘛这么干等着,“安全通过”算了。
正寻思间,一辆摩托车从前面疾驰而过,把我吓了一跳――如果我当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一脚油门下去,非得与它撞在一起,此时我也不能从容地坐在电脑前,而是……
不敢再想。
正是:
驾车行路――
不得大意,大意不得;
否则,将大不得意!
二.
住在乡下。
种菜,养鸡,逗狗;
散步,看书,上网。
有学生来访,戏言道:“老师够**的呀!”
的确够**的,而且有**的通病――欲罢不能。
三.
我感到幸福,同时意识到这幸福的卑微。
我感到痛苦,同时意识到这痛苦的卑微。
我有时想:如果人人都感到幸福,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就更感到幸福了――这就是某些幸福推销者的秘密。
假如被欺骗与被损害仍能感到幸福的话,幸福其实是一种卑劣的感受。
但是,谁愿意推销痛苦呢?
还是推销幸福吧!
四.
距离产生美,
距离也产生爱国者:
我是大6华人,我爱国,
我是海外华人,我更爱国,
我是外籍华人,我更更爱国,
我是月球华人,我更更更爱国。
五.
苏联时期,有一个政治笑话,说是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苏联人在相互夸口:
美国人说:
“我敢在白宫前面骂美国总统!”
苏联人说:
“我敢在克里姆林宫前面骂美国总统!”
他们都是爱国者,若论其高下,一是人,一似犬而已。
其实爱国者可以是圣徒,也可以是魔鬼;
德国纳粹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者都曾是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六.
诚实本身不一定是美德,诚实与善行在一起才是美德。
说谎本身不一定是大恶,谎言与恶行在一起才是大恶。
最坏的东西不是恶,
而是麻木与纵容所积淀的养恶之土。
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有两句名言:一句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还有一句是“混杂部分真相的说谎比直接说谎更有效”。
如果没有别的声音,谎言还需重复一千遍吗?
如果没有全部真相,部分真相有什么意义呢?
七.
谎言判断法则:
如果不让别人讲话,他十之**是在撒谎;
如果害怕别人讲话,他十之九九是在撒谎。
八.
备忘录:
去年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回张月球探测照片,随后就有人在互联网上帖说“中国第一幅月图”是抄袭美国的(说图片中连阴影都一样),一时争论不休。
马上有专家站出来辟谣,说因为中国与美国公布的两张图像拍摄的是同一区域,看起来当然差不多――只有一个月亮嘛!说要是仔细观察,两张图像还是有一些“细微差别”的:嫦娥一号所拍图像比美国所拍的图像多出来一个小坑。
但马上又有“专家级”的闲人出来质疑,说多一个坑是用人家的图片拼接时把图拼差了,结果把一个坑变成了两个坑。还展示了具体拼接的示例。
后来,专家很生气,就不说话了。
再后来,后果很严重,“嫦娥一号”卫星就不照片了。
再再后来,周老虎(正龙)就被关起来了。
儿歌: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一只没有脑袋,
真奇怪,真奇怪。
九.
看某些媒体有感:
郑重其事地装聋作哑,
信誓旦旦地胡说八道,
无比真诚地虚情假意,
绝对真实地装模作样。
十.
阿拉伯裔学者萨义德有句名言:
“对权力讲真话,而不是对真话讲权力。”
“spektruthtopopoertotruth。”
他把讲真话的社会责任寄托于能代表弱势群体声的知识分子。
现时,这类知识分子多乎哉?
――不多也。
救救知识分子!
(161)。缘缘趣事
一六一。缘缘趣事
转眼间,缘缘到家已经一个多月了,长大了不少,也更加调皮了。
那天,不知怎么它就闯进了鸡圈,叼住鸡的脖子来回的甩动,把小鸡们吓得魂飞魄散;它倒兴奋不已,在鸡圈里左右腾挪,叼完这只叼那只,鸡群可就炸了窝,一时间真是“鸡飞狗跳”,我们在屋里听得声音不对,急忙出去制止;缘缘受到了训斥,垂头丧气地回到车底下趴着去了。
我们以为小鸡一定受伤,后来一看,倒也无大碍;说明缘缘没有恶意,说不定还是为了“友好活动”而去的;倘若是有一定野性的藏獒之类,还不把小鸡给吃了。
缘缘很聪明,从此接受教训,再也不招惹小鸡;后来一只鸡从鸡圈里飞了出来,缘缘也远远地冷眼旁观,心话说:“我再也不陪你们玩了。”
打那时起,缘缘在鸡群中也建立了绝对的权威;只要缘缘在鸡圈前出现,没一只鸡敢向外跑,连飞到高台上的鸡也战战兢兢地回到地面上来。缘缘也时不时地在鸡圈前巡视一番,俨然一副管理者的架势。
你看,在动物之间,“和谐关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我突奇想,假如在“动物世界”里就此事一条新闻,应当怎样写呢?
或有这样几种写法:
1.某日,小狗缘缘进入鸡圈活动,与小鸡生肢体冲突,具体原因在调查中。(狮子台报道)
2.某日,小狗缘缘突然进入鸡圈,小鸡受到不同程度的惊吓。目前鸡圈秩序恢复,小鸡情绪稳定。(孔雀台报道)
3.某日,小狗缘缘进入鸡圈维护秩序,因个别鸡不明真相引骚乱,有小鸡用脚猛踢缘缘,缘缘目前情绪低落,正在家疗养。(猫狗台报道)
4.某日,小狗缘缘闯入鸡圈,粗暴对待小鸡,导致鸡圈局势混乱。小鸡要求缘缘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生类似事件。(鸡鸣台报道)
――哪一条不是“真相”?
有人说,“新闻真相”如同瞎子摸象,摸哪儿是哪儿,写哪儿是哪儿。
这就是新闻的永恒的魅力!\
(162)。看电视,我准备好了!
一六二。看电视,我准备好了!
昨天,奥运火炬在北京传递,女足奥运会小组赛开始,奥运气氛越来越浓了。
这气氛在北京城里自不必说,就连远离市区的京郊农村,也能真切地感受着。
我居住的这个村子,南北两个路口都修了岗亭,有人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岗亭前有一根粗绳子系在道两边的树上,把马路拦起来;行人进村除形迹十分可疑者一般不管,机动车经过则要停车登记后放行。妇女值白班,老爷们儿值夜班,从七月二十日到九月二十日,一天也不能闲。
村民们知道这是政治任务,所以极为认真负责,以他们朴素的认识:拿了公家的钱,就得干公家的事,一丝一毫不能马虎。这里要说明一点,值班人员虽都带着“奥运志愿者”的红袖标,也不是白干,每天有上边下来的一点补贴;钱不多,也不能算少;用村民的话说:“在哪儿呆着也是呆着,这儿呆着还给钱,干嘛不干好了?”
这种精神就很令人感动;起码,那设计“奥运纪念钞”的人们如果有这种认真的精神,怎么也不至于把天坛祈年殿的头切下来放在下面垫底;虽然后来有专家解释说这是“防伪的需要”,听起来却是怪怪的;好像这一解释没能防了“伪”,反而更“伪”了似的。
说实话,奥运会的确为我等村民带来了一些实惠。村子里各家的院墙已被统一粉刷,院墙外还种上了绿化的黄杨;村口的一个大坑被清理,修了护坡、栏杆,放了水,养了鱼苗,被改造成了一个景点。这当然没有北京城里的动静大,但村里人都很知足――这要不是因为迎奥运上边拨下钱来,村里哪有钱干这些事?
明天是8月8日,奥运会终于到了。
看电视,――我准备好了。
你呢?
八月可是收获的季节,请再看看我的园子和缘缘:
(看有关图片请到我的搜狐博客
(163)。“体育无国界”吗?
一六三。“体育无国界”吗?
近来有一句话很令人困扰,就是“体育无国界”。
老夫愚钝,以为体育比赛以后就“不分国界”了。可是看电视上奖牌时国旗照升,国歌照唱。这“国界”还是分明得很,咋就“无国界”了呢?
后来经媒体开导,才知道“体育无国界”是这个意思:比方说,中国的某个运动员或教练,到了外国,或干脆入了别的国的国籍,当了别国的运动员或教练,然后杀将回来,代表别的国和中国比赛,这就叫做“体育无国界”。
这回老夫是明白了,但也愈的困惑了:人人皆知,咱们是举国办体育的机制,也就是说,国家是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用了纳税人的不少血汗钱才培养出了这么些个明星运动员,用句不恰当的话说,这都是宝贵的“国有资产”。就算是“体育无国界”,可纳税人的钱是有国界的;这些人说“无国界”就“无国界”了,是不是有点“国有资产流失”的意思呢?
有人一定说:你狭隘了不是?人家外国人也有到中国当教练的,人家也“无国界”,这不是很公平吗?
其实,这是更加的不公平。
其一:人家外国教练到咱们这儿挣的也是中国纳税人的钱,“肥水流了外人田”。
其二:人家在外国,是挣“资本家”的钱,国家可没在他们身上花钱。你可以批评人家“体育商业化”,但人家没有体育国家化,用纳税人的钱培养金牌运动员和教练然后送走搞“无国界”的慷慨事人家不干。
哪你还限制别人“无国界”了?那是人家的自由,没违反哪条法律;再说了,人家的成功也不全是国家的功劳,没有自己的天分,没有自己的“个人奋斗”行吗?
没错,但谁都明白,在中国这个具体国情下,光靠个人自身的努力,没有一块金牌数千万人民币的投入,没有体育国家化提供的优越条件,哪个人也无法从残酷的体育竞争中脱颖而出。“无国界”的合法不等于合理,所谓“自身努力”“个人奋斗”不过是一块用来掩盖他们过河拆桥见利忘义的遮羞布。
那怎么办呢?人家硬要“无国界”,咱们总不能拦着人家不让上飞机吧?
呵呵,是的,具体怎么办可不是老夫的事。但如果对纳税人的血汗钱负责任的话,总是有办法的。暂时不能在体制上动大手术的情况下,也可参考各航空公司对飞行员跳槽的合同限制;飞行员的训练花了航空公司不少的钱,所以老板绝不会傻到让他们“无国界”的地步。\
(164)。再说“体育无国界”
一百六十四。再说“体育无国界”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博文――“体育无国界”吗?引起朋友们的讨论,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所以再说两句,请朋友们指正。
众所周知,某些事物“无国界”的说法由来已久:譬如“艺术无国界”,“音乐无国界”,“科学无国界”,等等。我还可以说出更多:教育无国界,婚姻无国界,环保无国界,战争无国界;甚至,艾滋病也是无国界的。我这样讲,是要说明“无国界”是个中性词,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不是像某些人误导的,好像一说“无国界”就跟国际主义挂上了钩,很有面子似的。
在世界越来越小,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的今天,体育的国际交流也是大势所趋,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我所批评的是中国“体育国家化”与其它国家“体育商业化”之间未能“接轨”,而且我们内部的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说白了,是中国老百姓花了巨资培养了他们,到了他们能够看着办的时候,就说“无国界”了,拍拍翅膀飞了;这于国于民,于情于理,总有点说不过去吧?
总之,别拿“体育无国界”说事。不少影星歌星也“无国界”,没人提出批评;因为那是彻底的商业化运作,所以人家也用不着念叨“电影无国界”或“音乐无国界”来为自己辩解。
当然,根本问题在于体制的改革,所以责任不在个人,我的文章也是对事不对人。具体到某个人,他(或她)是什么原因“无国界”的,只有问他(或她)自己的良心了。
其实依我看来,体育是最有国界的,这也正是我们体育国家化的原因。
音乐会可以有不同国籍的演员同台演出,科学研究可以有不同国籍的科学家一同攻关;那的确有点“无国界”的意思。体育就不行,有的人虽然跨越了国界,结果还是换了个国旗回来,怎能说是“无国界”?体育竞技的“国家”意味很浓,从来就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这是很清楚不过的事情。
那么,“体育无国界”就是无稽之谈了?那也不见得。如果有一天地球人与外星人进行体育比赛,或许会有“亚洲队”“欧洲队”或是“地球队”;就能“无国界”。我估计离这一天的到来也不会太远,不是说已经有不少人拍到外星人的照片了吗?
我个人以为,“体育无国界”还应当是个好事,只是现在无法实行而已。我梦想,哪一天真的“体育无国界”了,我们也就从“金牌体育”“精英体育”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了,也就真正回归了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而不在于取胜”(顾拜旦)。
在“金牌大国”的狂欢中陶醉是件很荒唐的事情。根据2oo5年教育部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逐年下降,原因是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体育锻炼严重不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牌大国”并不意味着“体育强国”。如果不能改革现有的举国体育的机制,把资金重点投入到改善全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上,那么我要不客气地说:“金牌体育”将是中国最大的“豆腐渣工程”!
(165)。又是开学返校时
一六五。又是开学返校时
开学有感
又是开学返校时,
个中滋味有谁知。
不见争夸状元榜,
犹如赛场拼健儿。
我们是个热爱体育的国度,体育竞赛机制已被广泛引入到中小学教育之中。不但学校分重点,学生排名次,统考举“状元”;且一孩童入学,全家总动员:接送之,辅导之,营养之;外加兴趣班,课外班,家长会;频频繁繁,不胜其扰。学子名列前茅则全家欢欣,成绩稍逊则全家惶然。似乎未来社会除“状元”则无法容身,非“状元”则?为异类;岂不是咄咄怪事。
此无可奈何之状况已持续多年,不知将延续到何日,何日能奈何之。
笔者虽也是无可奈何之人,愿将三篇有关教育的博文推荐如下;如有学生家长阅后产生共识,或能于无可奈何之中稍稍奈何之,本人亦万分欣慰之至。
这三篇文章是:
《忆年十五心尚孩》 《人之初,性本善。》 《让孩子厌学的十种方法》
(166)。哭涠洲岛
一六六。哭涠洲岛
前年(2oo6年12月)曾与朋友共游涠洲岛,有感于岛上的炼油厂,我在游记中写道:“美丽的涠洲岛,你被玷污的美丽还能够保持多久?”
不想一语成谶,从今年8月起,岛上惊现大量黑色油污,当地生态遭严重破坏。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第二美丽岛屿”的涠洲岛,或将名存实亡了!
有岛名涠洲,
地处北部湾。
海上火山口,
亘古凝奇岩。
有石名滴水,1
红岩承落雨。
有滩名芝麻,2
遍地乱石聚。
海蚀仙人洞,
山成猪仔岭。3
落潮见珊瑚,
沙拾玲珑贝。
水如碧玉清,
潜海龙宫现。
五彩呈斑斓,
奇景何处见。
岛上有居民,
淳淳傍海生。
随意神仙果,
大意香蕉林。④
南海有仙境,
一旦被人知。
第二美丽岛,
嚯嚯扬名时。⑤
游人纷沓至,
商贾急急行。
惊醒桃源梦,
展不容停。
孰知良家女,
早已染痼疾。
公仆眼光浅,
难为子孙计。
巨子有“中海”,6
翩然粤中至。
“终端”名建厂,
孜孜为其利。。
岛民诚不愿,
铮铮苦相谏。
有司如虎狼,
闹事即收监。
一朝烟囱立,
一朝火把燃。
民心何其苦,
官商具嫣然。⑦
狂抽岛上水,
民家水井干。
火烧岛上云,
海龙施雨难。
更惊八月间,
油污现岛屿。
处处黑油斑,
沾之臭无比。
岸边鱼虾死,
海中珊瑚灭。
“中海”称无关,
元凶竟不现。⑧
哭我涠洲岛,
福薄兼命蹇。
纵然有丽质,
遭遇强人奸。
呜呜告父老,
乡邻皆掩面。
呜呜告公仆,
公仆视不见。
恂恂如弃女,
哀哀寸肠断。
鲜妍未几时,
青春难再还。
曾去涠洲游,
忆之更戚然。
仰天无奈何,
徒作桃花叹!⑨
1红色的滴水岩,岛上一景。
2芝麻滩,岛上一景。
3涠洲岛的一个小山,型似猪仔。
④一种仙人掌植物的果实叫神仙果,可食,路边很多;还有随处可见的香蕉林。
⑤涠洲岛2oo2年被定为省级地质公园,2oo4年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授予国家地质公园。2oo5年《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中国最美的十大岛屿”排名第二。
6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⑦全名“中海油南海西部公司涠洲岛终端处理厂工程”。该工程1997年7月13日开工,1998年8月1日建成运行,于1999年1o月15日正式投产。还“荣获2ooo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中石油集团公司优质工程金质奖”。
⑧据称:涠洲岛终端处理厂生产正常,未有输油管破裂出现的压力变化现象。至今漏油原因不明,事件真相被掩盖。
⑨唐崔护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167)。花脸蜘蛛与花
一六七。花脸蜘蛛与花
在乡间散步时,现路边的树枝间有一种结网的大蜘蛛,身体上有奇异的花纹,犹如京剧的花脸;不知它学名叫什么,姑且叫作“花脸蜘蛛”。近距离拍摄的效果更让人感到惊悚,似乎是某种怪异的外星生物来造访地球了。
路两旁还有开遍菜花的田野,五彩缤纷的花圃;看了让人心旷神怡。
这是一种反差,一种比较。同时,也揭示着一种哲理――这就是我们居住的,体涵万物的星球。
(有关图片请到我的博客浏览:
(168)。百毒齐备与百毒不侵
一六八。百毒齐备与百毒不侵
毒奶粉事件曝光之后,我就想:奶粉的原料是液态奶,奶粉含毒,液态奶必不可免。昨日,液态奶的化验结果公布,这个简单的推理得以证实;我们也终于踏踏实实地知道:数以亿计的国人,包括我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服用”了不少的三聚氰胺了。
其实我们早就被“毒品”(有毒食品的简称,与海洛因冰毒同类)所包围――毒奶粉(三聚氰胺)、毒海鲜(甲醛),毒茶叶(香精色素)、毒蔬菜(农药)、毒火腿(敌敌畏)、毒银耳(二氧化硫)、毒鸭蛋(苏丹红)、毒酱油(毛水勾兑)、毒酒(甲醇)、毒油(地沟油)、毒米(石蜡抛光的霉大米)、毒面(漂白剂);好像还有,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这还没有包括被污染的空气和水。
国人在这众多毒品的包围之中,几乎个个练就了百毒不侵之身,照跑照跳照喊照激动不误,一不留神还成了“体育大国”。可怜的是孩子,幼嫩的器官禁不住毒品的摧残;据官方披露,这次毒奶粉事件已造成六千多(!?)婴儿中毒,数人死亡。
是外国人说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在我们这里,一杯牛奶毒害了一个民族。
即便是这样惨痛的大灾难大教训,能让这个罪孽深重的社会做出深刻的忏悔吗?还是仍在“多难兴邦”的梦呓中陶醉?我无从知道。
如果仍做表面文章,那么下一个“毒品”,下一个灾难将会是什么呢?我也无从知道。
已有“专家”说了:据权威机构对人体摄入三聚氰胺进行的“科学评估”,一个标准体重6o公斤的成年人食用国产的含三聚氰胺的液态奶,只要每天不过2公升,对人体就是安全的。
“专家”的这个毫无科学依据的谎言其意思很明白:牛奶里那么点儿三聚氰胺吃了就吃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可问题是,我们干嘛要吃那有害无益的三聚氰胺呢,是为了“全民锻炼”抗毒的能力吗?何况各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差异,你怎能断定,人人服用这个毒奶就是安全的呢?
真是:丑行与丑言齐飞,行凶与帮凶一色。
毒奶粉事件是我国“毒食品制造业”的一个耻辱的里程碑,标志着由小商贩制毒向大型企业制毒的过渡。虽然他们可以把罪责推给少数的“不法分子”,实际上他们早就知晓并默许了毒奶的存在(据调查,牛奶掺毒已有三年之久!)。很显然,是大企业与“不法分子”联手制造了有毒奶制品;而且,他们完全清楚自己的产品那些是有毒的;所以,他们才能够“保证”供应给奥运会的奶制品全部是安全的!
毒奶粉事件也是我国社会道德堕落的一个耻辱的里程碑。损人利己,瞒天过海;官商相护,欲盖弥彰;轻描淡写,丢卒保车;虚伪作秀,卑鄙帮闲;麻木冷漠,粉饰太平;等等的丑恶,一齐在这块土地上疯狂地表演。
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中国国情”,那就是――浮躁的民族情绪,贪婪的掠夺资本,堕落的道德信仰,无耻的利益集团,犬儒化的专家文人,跟风学舌的无良媒体,还有就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百姓。
(169)。一句话
一六九。一句话
在当今世界,把几个成年人送上天已不是奇迹;把青少年学子甚至婴儿集体送上天,这才是奇迹;而这两者我们毫无疑问都做到了;――不过,后者去的是天堂。\
(170)。掴这一掌且有我一份!
一七o。掴这一掌且有我一份!
据报道:2oo8年1o月5日下午,“百家讲坛”主讲之一、“著名历史学家”阎某某来到无锡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遭一男子突施袭击,以掌掴阎先生脸部。“阎先生惊愕无比”,打人者被警方治安拘留。
阎先生何许人?乃是借强势媒体宣讲清史的历史学家。历史学家应当是古卷青灯,在书斋里老老实实做学问;阎先生却不然,摆出训导人民学习历史的架势,只为帝王唱赞歌,不为苍生说人话。尤其让人不齿的是为清统治者入关后的大屠杀作辩护,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有使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历史学家做人至此,已不是学术问题,而是良知问题了。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十七世纪生在中国的清统治者屠杀百姓的血腥暴行,在清军烧杀Yin掠之下,数十万人丧生;其残忍程度,世界历史上罕见。杀百姓以稳定社会,是**者的混帐逻辑;阎先生为几百年前的刽子手唱赞歌,显然有“历史为现实服务”之目的在。此类帮闲扯淡的无耻文人,在强势媒体的鼓吹下忘乎所以,以为天下人尽是他的粉条粉丝;掴他一掌,或能让他稍作清醒;阎先生若有面皮,在**之后当知自省;若是其厚黑无比,不知进退,只能被世人耻笑了!
有阎先生的追捧者道:学术问题应当辩论,打老人是不对的呀!
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回答:第一:屠杀百姓的“是非功过”不是学术问题,就如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是非功过”不是学术问题一样。而且,这是统治者的罪行,是满汉民族应当共同谴责的,无碍于“满汉团结”。第二:阎先生声称是不与别人辩论的,那么除了用巴掌响亮声,还有其它途径吗?再说,这一巴掌的力度掌握得还不错,没把阎先生打出什么别的毛病来,阎先生也当庆幸了。
总之,哪个喜欢康熙,哪个爱戴雍正,哪个崇拜乾隆,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别人自然无权干涉,也可当作“学术问题”;但是阎先生及其同类要晓得:别往人民的鲜血中泼脏水,别舔统治者手上的血污;还有,别忘了脸上被掴的这一掌。\
(171)。喜丧、肉饼和霉玉米
一七一。喜丧、肉饼和霉玉米
一.喜丧
前两天,村里一位九十三岁的老妇过世了。按农村的习俗,邻居们要送烧纸钱以表示慰问,我们入乡随俗,也随了一份。老人家高寿,是“喜丧”,即“福寿兼备为可喜”的意思。老太太养育六儿三女,三个儿子已经去世,给她办后事的是“老儿子”。那天中午,孝子家设宴答谢乡亲,摆了**桌,我们老两口也应邀前往。喜丧宴上不能悲悲泣泣,而应是高高兴兴。果然,不论是亲戚还是宾客,个个谈笑风生,我本来还准备对孝子说几句“节哀顺变”之类的套话,看这个气氛,也就免了。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而在中国人看来,耄耋之年过世,对死者和生者都无所谓不幸,这是一种达观,还是体现了国人对长寿的一种渴望?
不过,快乐地面对生命的必然( 碎语闲言 http://www.xlawen.org/kan/3959/ )
达尔文说过:“与悔改和责任感密切相关的良知动力正是人与动物的最重大的区别。”《人类的遗传》
我们社会的“与悔改和责任感密切相关的良知动力”在哪里呢?
而作家的“与悔改和责任感密切相关的良知动力”呢?余先生你有吗?
如果没有的话,你“含泪”的泪水又是从何而来呢?莫非不是来自泪腺而是来自前列腺?
范先生和余先生的良心逃跑一先一后,异曲同工;很有戏剧性,也很有代表性。
不同的是,范先生没有想“劝告”别人,他是一个人的道德裸奔;而余先生的良心逃跑是想当领跑者,或曰“领头羊”。
在表现上,范先生坦率而不乖巧,余先生乖巧而不坦率;如此搭档,甚为相得,堪比一种曲艺形式――“二人转”。
(158)。母狗,缘分及其它。
一五八。母狗,缘分及其它。
我家小狗狗的名字经全家人协商,定为“缘缘”。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在乡下养过一只叫“缘缘”的小狗,去年在去南方之前送给邻居了,小家伙直到现在还常来串门。给这只新来的小狗也起名“缘缘”,就省得我们再想“缘缘”了。
先后两只“缘缘”都是小母狗,说起母狗,我还想起《笑林广记》里的一个笑话。
说是有个人死后到了阴曹地府,判官问他来世想托生什么,他说想当母狗;判官很诧异,问为什么,他道:“古人云:‘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当母狗当然好啦!”
遇财得财,遇难免膢|穴D―当母狗真有这等好事?
呵呵,当然不是!这是白字先生闹的一个笑话。
《礼记.曲礼上》中有“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的古训,是古人推崇的做人的气节:临财,不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取;临难,不以不正当的方式逃避。有点类似西方人说的“绅士风度”。这位白字先生把“毋苟”读成了“母狗”,荒唐不说;且不想:若真是有这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美事,这世上的母狗岂不会太多了?
再说说“缘缘”这个名字。
缘,缘分也;什么是缘分?
对“缘分”二字可以作宿命的解读,也可以作哲理上的解读。从哲理上说,缘分是以必然解释偶然,而不是以偶然解释必然。
举例来说,我们那天遇到“缘缘”,就是个偶然事件。
倘若那天我们不去赶集,倘若那天卖狗的人因事未去集上,倘若在我们之前有人买走了它,倘若我们遇到更中意的狗狗,倘若在价钱上未能谈拢,等等,等等;都会使我们买走“缘缘”的事落空;但此事最后成了定局,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以必然解释之,就是“缘分”。
其实,“缘分”并不神秘,用哲学上的话说,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事物的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体现的。农民有句俗话:“老赶集就能遇上亲家。”“遇上亲家”是偶然,但“老赶集”就会使其成为必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缘分”如是,“缘缘”也如是。
现在许多人不肯如此考虑问题,遇到美事仿佛都是命中注定,大叫“缘分”,不愿分析其中的偶然性;遇到倒霉事都说是“突如其来”,不愿分析其中的必然性;结果往往是“美事”的缘分不再,而“突如其来”却一再的造访;各位打开报纸或登录网站就可以看到,许多媒体都有这样的思维定势。
此外,据报道:从2oo5年开始,北京市“文理科状元”(本人很不赞同这种提法)已经连续四年被女生包揽了。是女生与“文理科状元”有缘分,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与女生有缘分,我说不好;反正我觉得,如果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突如其来”的现,我们的教育是有点问题了。
、
(159)。飞不动的蜻蜓
一五九。飞不动的蜻蜓
早上,在菜园里现一只蜻蜓,落在西红柿秧的叶子上一动不动。我马上回屋拿上相机,悄悄地接近它,用镜头拉近拍了几张照片;在取景器中我现,它之所以不动,是两只后翅被雨水打湿了飞不起来。
蜻蜓是昆虫界的飞行高手,不但敏捷快,而且能够表演悬停、急转、倒飞和侧飞的特技;在平时要想接近它是很困难的;这只蜻蜓的落难,给了我一个与它“亲密接触”的好机会。
我手持相机靠近拍了几张还不过瘾,索性支上三脚架,用上4oo毫米的长焦,对准它左拍右拍,上拍下拍;又换上28毫米的广角,用微距功能,在距它几厘米处拍特写;这只蜻蜓除了偶尔?动几下翅膀,基本上保持姿势不变;让我体验了一把“正龙拍虎”(注1)的“奇妙”感觉。此时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只专业的1:1的微距镜头,没能拍清楚它那美丽的复眼。
拍完了回屋在电脑上浏览图片,在自我欣赏之余忽然想到,这只飞不动的蜻蜓其实是处在危险之中,如果被小鸟现,它必定丧命。我赶忙回到菜园察看,但它已经不在那里了。
它是飞走了还是被早起的鸟儿吃掉了,我不得而知。抬头四望,看见空中有不少飞来飞去的蜻蜓;或许,它就在那里面?
小时候就听老师讲蜻蜓是益虫,记得我曾逮了十几只蜻蜓放在屋子里想让它吃蚊子;结果,它们并不像我期望的那样飞来飞去地捕捉蚊子,而是趴在窗户上一动不动,像是对我的强迫表示抗议;于是我的实验以完全地失败告终――它们后来都死了。
蜻蜓是美丽的,它的美不仅在于它优雅潇洒的姿态,也在于人类赋予它的“益虫”的美名;但当它飞不动时,它的美只是一个躯壳,那是怎样的不幸与悲哀啊!
似乎,美丽的事物都要能够自由地飞翔;如果被打湿了翅膀,或失去了舞动的空间,也就走向了它生命的终结;或曰,向它的反面生转化――真理转化为谬误,事实转化为谎言,正义转化为邪恶,良知转化为冷漠。
而且,真理沾上偏见就飞不动,事实沾上强权就飞不动,正义沾上铜臭就飞不动,良知沾上懦弱就飞不动。
飞不动的蜻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象征。
注1:“正龙拍虎”,“黔人三撑”,被称为网络新成语;它们的含义及运用尚未准确定义。我这里用“正龙拍虎”是指拍“静止的动物”,并非造假;我可以十分负责任地拿这只蜻蜓的脑袋担保,它绝对是真的。
(请到
(160)。夏日乱谈
一六o。夏日乱谈
一.
本月初,我驾车路过乡间的一个十字路口,恰遇红灯,停了下来。
一辆来往的车也没有,也没见有监控摄像头。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傻,干嘛这么干等着,“安全通过”算了。
正寻思间,一辆摩托车从前面疾驰而过,把我吓了一跳――如果我当时把思想转化为行动,一脚油门下去,非得与它撞在一起,此时我也不能从容地坐在电脑前,而是……
不敢再想。
正是:
驾车行路――
不得大意,大意不得;
否则,将大不得意!
二.
住在乡下。
种菜,养鸡,逗狗;
散步,看书,上网。
有学生来访,戏言道:“老师够**的呀!”
的确够**的,而且有**的通病――欲罢不能。
三.
我感到幸福,同时意识到这幸福的卑微。
我感到痛苦,同时意识到这痛苦的卑微。
我有时想:如果人人都感到幸福,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就更感到幸福了――这就是某些幸福推销者的秘密。
假如被欺骗与被损害仍能感到幸福的话,幸福其实是一种卑劣的感受。
但是,谁愿意推销痛苦呢?
还是推销幸福吧!
四.
距离产生美,
距离也产生爱国者:
我是大6华人,我爱国,
我是海外华人,我更爱国,
我是外籍华人,我更更爱国,
我是月球华人,我更更更爱国。
五.
苏联时期,有一个政治笑话,说是一个美国人和一个苏联人在相互夸口:
美国人说:
“我敢在白宫前面骂美国总统!”
苏联人说:
“我敢在克里姆林宫前面骂美国总统!”
他们都是爱国者,若论其高下,一是人,一似犬而已。
其实爱国者可以是圣徒,也可以是魔鬼;
德国纳粹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者都曾是狂热的爱国主义者。
六.
诚实本身不一定是美德,诚实与善行在一起才是美德。
说谎本身不一定是大恶,谎言与恶行在一起才是大恶。
最坏的东西不是恶,
而是麻木与纵容所积淀的养恶之土。
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有两句名言:一句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还有一句是“混杂部分真相的说谎比直接说谎更有效”。
如果没有别的声音,谎言还需重复一千遍吗?
如果没有全部真相,部分真相有什么意义呢?
七.
谎言判断法则:
如果不让别人讲话,他十之**是在撒谎;
如果害怕别人讲话,他十之九九是在撒谎。
八.
备忘录:
去年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回张月球探测照片,随后就有人在互联网上帖说“中国第一幅月图”是抄袭美国的(说图片中连阴影都一样),一时争论不休。
马上有专家站出来辟谣,说因为中国与美国公布的两张图像拍摄的是同一区域,看起来当然差不多――只有一个月亮嘛!说要是仔细观察,两张图像还是有一些“细微差别”的:嫦娥一号所拍图像比美国所拍的图像多出来一个小坑。
但马上又有“专家级”的闲人出来质疑,说多一个坑是用人家的图片拼接时把图拼差了,结果把一个坑变成了两个坑。还展示了具体拼接的示例。
后来,专家很生气,就不说话了。
再后来,后果很严重,“嫦娥一号”卫星就不照片了。
再再后来,周老虎(正龙)就被关起来了。
儿歌: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一只没有脑袋,
真奇怪,真奇怪。
九.
看某些媒体有感:
郑重其事地装聋作哑,
信誓旦旦地胡说八道,
无比真诚地虚情假意,
绝对真实地装模作样。
十.
阿拉伯裔学者萨义德有句名言:
“对权力讲真话,而不是对真话讲权力。”
“spektruthtopopoertotruth。”
他把讲真话的社会责任寄托于能代表弱势群体声的知识分子。
现时,这类知识分子多乎哉?
――不多也。
救救知识分子!
(161)。缘缘趣事
一六一。缘缘趣事
转眼间,缘缘到家已经一个多月了,长大了不少,也更加调皮了。
那天,不知怎么它就闯进了鸡圈,叼住鸡的脖子来回的甩动,把小鸡们吓得魂飞魄散;它倒兴奋不已,在鸡圈里左右腾挪,叼完这只叼那只,鸡群可就炸了窝,一时间真是“鸡飞狗跳”,我们在屋里听得声音不对,急忙出去制止;缘缘受到了训斥,垂头丧气地回到车底下趴着去了。
我们以为小鸡一定受伤,后来一看,倒也无大碍;说明缘缘没有恶意,说不定还是为了“友好活动”而去的;倘若是有一定野性的藏獒之类,还不把小鸡给吃了。
缘缘很聪明,从此接受教训,再也不招惹小鸡;后来一只鸡从鸡圈里飞了出来,缘缘也远远地冷眼旁观,心话说:“我再也不陪你们玩了。”
打那时起,缘缘在鸡群中也建立了绝对的权威;只要缘缘在鸡圈前出现,没一只鸡敢向外跑,连飞到高台上的鸡也战战兢兢地回到地面上来。缘缘也时不时地在鸡圈前巡视一番,俨然一副管理者的架势。
你看,在动物之间,“和谐关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我突奇想,假如在“动物世界”里就此事一条新闻,应当怎样写呢?
或有这样几种写法:
1.某日,小狗缘缘进入鸡圈活动,与小鸡生肢体冲突,具体原因在调查中。(狮子台报道)
2.某日,小狗缘缘突然进入鸡圈,小鸡受到不同程度的惊吓。目前鸡圈秩序恢复,小鸡情绪稳定。(孔雀台报道)
3.某日,小狗缘缘进入鸡圈维护秩序,因个别鸡不明真相引骚乱,有小鸡用脚猛踢缘缘,缘缘目前情绪低落,正在家疗养。(猫狗台报道)
4.某日,小狗缘缘闯入鸡圈,粗暴对待小鸡,导致鸡圈局势混乱。小鸡要求缘缘赔礼道歉并保证不再生类似事件。(鸡鸣台报道)
――哪一条不是“真相”?
有人说,“新闻真相”如同瞎子摸象,摸哪儿是哪儿,写哪儿是哪儿。
这就是新闻的永恒的魅力!\
(162)。看电视,我准备好了!
一六二。看电视,我准备好了!
昨天,奥运火炬在北京传递,女足奥运会小组赛开始,奥运气氛越来越浓了。
这气氛在北京城里自不必说,就连远离市区的京郊农村,也能真切地感受着。
我居住的这个村子,南北两个路口都修了岗亭,有人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岗亭前有一根粗绳子系在道两边的树上,把马路拦起来;行人进村除形迹十分可疑者一般不管,机动车经过则要停车登记后放行。妇女值白班,老爷们儿值夜班,从七月二十日到九月二十日,一天也不能闲。
村民们知道这是政治任务,所以极为认真负责,以他们朴素的认识:拿了公家的钱,就得干公家的事,一丝一毫不能马虎。这里要说明一点,值班人员虽都带着“奥运志愿者”的红袖标,也不是白干,每天有上边下来的一点补贴;钱不多,也不能算少;用村民的话说:“在哪儿呆着也是呆着,这儿呆着还给钱,干嘛不干好了?”
这种精神就很令人感动;起码,那设计“奥运纪念钞”的人们如果有这种认真的精神,怎么也不至于把天坛祈年殿的头切下来放在下面垫底;虽然后来有专家解释说这是“防伪的需要”,听起来却是怪怪的;好像这一解释没能防了“伪”,反而更“伪”了似的。
说实话,奥运会的确为我等村民带来了一些实惠。村子里各家的院墙已被统一粉刷,院墙外还种上了绿化的黄杨;村口的一个大坑被清理,修了护坡、栏杆,放了水,养了鱼苗,被改造成了一个景点。这当然没有北京城里的动静大,但村里人都很知足――这要不是因为迎奥运上边拨下钱来,村里哪有钱干这些事?
明天是8月8日,奥运会终于到了。
看电视,――我准备好了。
你呢?
八月可是收获的季节,请再看看我的园子和缘缘:
(看有关图片请到我的搜狐博客
(163)。“体育无国界”吗?
一六三。“体育无国界”吗?
近来有一句话很令人困扰,就是“体育无国界”。
老夫愚钝,以为体育比赛以后就“不分国界”了。可是看电视上奖牌时国旗照升,国歌照唱。这“国界”还是分明得很,咋就“无国界”了呢?
后来经媒体开导,才知道“体育无国界”是这个意思:比方说,中国的某个运动员或教练,到了外国,或干脆入了别的国的国籍,当了别国的运动员或教练,然后杀将回来,代表别的国和中国比赛,这就叫做“体育无国界”。
这回老夫是明白了,但也愈的困惑了:人人皆知,咱们是举国办体育的机制,也就是说,国家是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用了纳税人的不少血汗钱才培养出了这么些个明星运动员,用句不恰当的话说,这都是宝贵的“国有资产”。就算是“体育无国界”,可纳税人的钱是有国界的;这些人说“无国界”就“无国界”了,是不是有点“国有资产流失”的意思呢?
有人一定说:你狭隘了不是?人家外国人也有到中国当教练的,人家也“无国界”,这不是很公平吗?
其实,这是更加的不公平。
其一:人家外国教练到咱们这儿挣的也是中国纳税人的钱,“肥水流了外人田”。
其二:人家在外国,是挣“资本家”的钱,国家可没在他们身上花钱。你可以批评人家“体育商业化”,但人家没有体育国家化,用纳税人的钱培养金牌运动员和教练然后送走搞“无国界”的慷慨事人家不干。
哪你还限制别人“无国界”了?那是人家的自由,没违反哪条法律;再说了,人家的成功也不全是国家的功劳,没有自己的天分,没有自己的“个人奋斗”行吗?
没错,但谁都明白,在中国这个具体国情下,光靠个人自身的努力,没有一块金牌数千万人民币的投入,没有体育国家化提供的优越条件,哪个人也无法从残酷的体育竞争中脱颖而出。“无国界”的合法不等于合理,所谓“自身努力”“个人奋斗”不过是一块用来掩盖他们过河拆桥见利忘义的遮羞布。
那怎么办呢?人家硬要“无国界”,咱们总不能拦着人家不让上飞机吧?
呵呵,是的,具体怎么办可不是老夫的事。但如果对纳税人的血汗钱负责任的话,总是有办法的。暂时不能在体制上动大手术的情况下,也可参考各航空公司对飞行员跳槽的合同限制;飞行员的训练花了航空公司不少的钱,所以老板绝不会傻到让他们“无国界”的地步。\
(164)。再说“体育无国界”
一百六十四。再说“体育无国界”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博文――“体育无国界”吗?引起朋友们的讨论,我自己也觉得有些意犹未尽,所以再说两句,请朋友们指正。
众所周知,某些事物“无国界”的说法由来已久:譬如“艺术无国界”,“音乐无国界”,“科学无国界”,等等。我还可以说出更多:教育无国界,婚姻无国界,环保无国界,战争无国界;甚至,艾滋病也是无国界的。我这样讲,是要说明“无国界”是个中性词,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不是像某些人误导的,好像一说“无国界”就跟国际主义挂上了钩,很有面子似的。
在世界越来越小,国际交流越来越广泛的今天,体育的国际交流也是大势所趋,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我所批评的是中国“体育国家化”与其它国家“体育商业化”之间未能“接轨”,而且我们内部的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说白了,是中国老百姓花了巨资培养了他们,到了他们能够看着办的时候,就说“无国界”了,拍拍翅膀飞了;这于国于民,于情于理,总有点说不过去吧?
总之,别拿“体育无国界”说事。不少影星歌星也“无国界”,没人提出批评;因为那是彻底的商业化运作,所以人家也用不着念叨“电影无国界”或“音乐无国界”来为自己辩解。
当然,根本问题在于体制的改革,所以责任不在个人,我的文章也是对事不对人。具体到某个人,他(或她)是什么原因“无国界”的,只有问他(或她)自己的良心了。
其实依我看来,体育是最有国界的,这也正是我们体育国家化的原因。
音乐会可以有不同国籍的演员同台演出,科学研究可以有不同国籍的科学家一同攻关;那的确有点“无国界”的意思。体育就不行,有的人虽然跨越了国界,结果还是换了个国旗回来,怎能说是“无国界”?体育竞技的“国家”意味很浓,从来就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这是很清楚不过的事情。
那么,“体育无国界”就是无稽之谈了?那也不见得。如果有一天地球人与外星人进行体育比赛,或许会有“亚洲队”“欧洲队”或是“地球队”;就能“无国界”。我估计离这一天的到来也不会太远,不是说已经有不少人拍到外星人的照片了吗?
我个人以为,“体育无国界”还应当是个好事,只是现在无法实行而已。我梦想,哪一天真的“体育无国界”了,我们也就从“金牌体育”“精英体育”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了,也就真正回归了奥林匹克精神――“重在参与而不在于取胜”(顾拜旦)。
在“金牌大国”的狂欢中陶醉是件很荒唐的事情。根据2oo5年教育部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逐年下降,原因是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体育锻炼严重不足。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牌大国”并不意味着“体育强国”。如果不能改革现有的举国体育的机制,把资金重点投入到改善全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体质上,那么我要不客气地说:“金牌体育”将是中国最大的“豆腐渣工程”!
(165)。又是开学返校时
一六五。又是开学返校时
开学有感
又是开学返校时,
个中滋味有谁知。
不见争夸状元榜,
犹如赛场拼健儿。
我们是个热爱体育的国度,体育竞赛机制已被广泛引入到中小学教育之中。不但学校分重点,学生排名次,统考举“状元”;且一孩童入学,全家总动员:接送之,辅导之,营养之;外加兴趣班,课外班,家长会;频频繁繁,不胜其扰。学子名列前茅则全家欢欣,成绩稍逊则全家惶然。似乎未来社会除“状元”则无法容身,非“状元”则?为异类;岂不是咄咄怪事。
此无可奈何之状况已持续多年,不知将延续到何日,何日能奈何之。
笔者虽也是无可奈何之人,愿将三篇有关教育的博文推荐如下;如有学生家长阅后产生共识,或能于无可奈何之中稍稍奈何之,本人亦万分欣慰之至。
这三篇文章是:
《忆年十五心尚孩》 《人之初,性本善。》 《让孩子厌学的十种方法》
(166)。哭涠洲岛
一六六。哭涠洲岛
前年(2oo6年12月)曾与朋友共游涠洲岛,有感于岛上的炼油厂,我在游记中写道:“美丽的涠洲岛,你被玷污的美丽还能够保持多久?”
不想一语成谶,从今年8月起,岛上惊现大量黑色油污,当地生态遭严重破坏。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第二美丽岛屿”的涠洲岛,或将名存实亡了!
有岛名涠洲,
地处北部湾。
海上火山口,
亘古凝奇岩。
有石名滴水,1
红岩承落雨。
有滩名芝麻,2
遍地乱石聚。
海蚀仙人洞,
山成猪仔岭。3
落潮见珊瑚,
沙拾玲珑贝。
水如碧玉清,
潜海龙宫现。
五彩呈斑斓,
奇景何处见。
岛上有居民,
淳淳傍海生。
随意神仙果,
大意香蕉林。④
南海有仙境,
一旦被人知。
第二美丽岛,
嚯嚯扬名时。⑤
游人纷沓至,
商贾急急行。
惊醒桃源梦,
展不容停。
孰知良家女,
早已染痼疾。
公仆眼光浅,
难为子孙计。
巨子有“中海”,6
翩然粤中至。
“终端”名建厂,
孜孜为其利。。
岛民诚不愿,
铮铮苦相谏。
有司如虎狼,
闹事即收监。
一朝烟囱立,
一朝火把燃。
民心何其苦,
官商具嫣然。⑦
狂抽岛上水,
民家水井干。
火烧岛上云,
海龙施雨难。
更惊八月间,
油污现岛屿。
处处黑油斑,
沾之臭无比。
岸边鱼虾死,
海中珊瑚灭。
“中海”称无关,
元凶竟不现。⑧
哭我涠洲岛,
福薄兼命蹇。
纵然有丽质,
遭遇强人奸。
呜呜告父老,
乡邻皆掩面。
呜呜告公仆,
公仆视不见。
恂恂如弃女,
哀哀寸肠断。
鲜妍未几时,
青春难再还。
曾去涠洲游,
忆之更戚然。
仰天无奈何,
徒作桃花叹!⑨
1红色的滴水岩,岛上一景。
2芝麻滩,岛上一景。
3涠洲岛的一个小山,型似猪仔。
④一种仙人掌植物的果实叫神仙果,可食,路边很多;还有随处可见的香蕉林。
⑤涠洲岛2oo2年被定为省级地质公园,2oo4年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授予国家地质公园。2oo5年《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中国最美的十大岛屿”排名第二。
6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⑦全名“中海油南海西部公司涠洲岛终端处理厂工程”。该工程1997年7月13日开工,1998年8月1日建成运行,于1999年1o月15日正式投产。还“荣获2ooo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中石油集团公司优质工程金质奖”。
⑧据称:涠洲岛终端处理厂生产正常,未有输油管破裂出现的压力变化现象。至今漏油原因不明,事件真相被掩盖。
⑨唐崔护绝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167)。花脸蜘蛛与花
一六七。花脸蜘蛛与花
在乡间散步时,现路边的树枝间有一种结网的大蜘蛛,身体上有奇异的花纹,犹如京剧的花脸;不知它学名叫什么,姑且叫作“花脸蜘蛛”。近距离拍摄的效果更让人感到惊悚,似乎是某种怪异的外星生物来造访地球了。
路两旁还有开遍菜花的田野,五彩缤纷的花圃;看了让人心旷神怡。
这是一种反差,一种比较。同时,也揭示着一种哲理――这就是我们居住的,体涵万物的星球。
(有关图片请到我的博客浏览:
(168)。百毒齐备与百毒不侵
一六八。百毒齐备与百毒不侵
毒奶粉事件曝光之后,我就想:奶粉的原料是液态奶,奶粉含毒,液态奶必不可免。昨日,液态奶的化验结果公布,这个简单的推理得以证实;我们也终于踏踏实实地知道:数以亿计的国人,包括我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服用”了不少的三聚氰胺了。
其实我们早就被“毒品”(有毒食品的简称,与海洛因冰毒同类)所包围――毒奶粉(三聚氰胺)、毒海鲜(甲醛),毒茶叶(香精色素)、毒蔬菜(农药)、毒火腿(敌敌畏)、毒银耳(二氧化硫)、毒鸭蛋(苏丹红)、毒酱油(毛水勾兑)、毒酒(甲醇)、毒油(地沟油)、毒米(石蜡抛光的霉大米)、毒面(漂白剂);好像还有,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当然,这还没有包括被污染的空气和水。
国人在这众多毒品的包围之中,几乎个个练就了百毒不侵之身,照跑照跳照喊照激动不误,一不留神还成了“体育大国”。可怜的是孩子,幼嫩的器官禁不住毒品的摧残;据官方披露,这次毒奶粉事件已造成六千多(!?)婴儿中毒,数人死亡。
是外国人说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在我们这里,一杯牛奶毒害了一个民族。
即便是这样惨痛的大灾难大教训,能让这个罪孽深重的社会做出深刻的忏悔吗?还是仍在“多难兴邦”的梦呓中陶醉?我无从知道。
如果仍做表面文章,那么下一个“毒品”,下一个灾难将会是什么呢?我也无从知道。
已有“专家”说了:据权威机构对人体摄入三聚氰胺进行的“科学评估”,一个标准体重6o公斤的成年人食用国产的含三聚氰胺的液态奶,只要每天不过2公升,对人体就是安全的。
“专家”的这个毫无科学依据的谎言其意思很明白:牛奶里那么点儿三聚氰胺吃了就吃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可问题是,我们干嘛要吃那有害无益的三聚氰胺呢,是为了“全民锻炼”抗毒的能力吗?何况各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差异,你怎能断定,人人服用这个毒奶就是安全的呢?
真是:丑行与丑言齐飞,行凶与帮凶一色。
毒奶粉事件是我国“毒食品制造业”的一个耻辱的里程碑,标志着由小商贩制毒向大型企业制毒的过渡。虽然他们可以把罪责推给少数的“不法分子”,实际上他们早就知晓并默许了毒奶的存在(据调查,牛奶掺毒已有三年之久!)。很显然,是大企业与“不法分子”联手制造了有毒奶制品;而且,他们完全清楚自己的产品那些是有毒的;所以,他们才能够“保证”供应给奥运会的奶制品全部是安全的!
毒奶粉事件也是我国社会道德堕落的一个耻辱的里程碑。损人利己,瞒天过海;官商相护,欲盖弥彰;轻描淡写,丢卒保车;虚伪作秀,卑鄙帮闲;麻木冷漠,粉饰太平;等等的丑恶,一齐在这块土地上疯狂地表演。
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中国国情”,那就是――浮躁的民族情绪,贪婪的掠夺资本,堕落的道德信仰,无耻的利益集团,犬儒化的专家文人,跟风学舌的无良媒体,还有就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百姓。
(169)。一句话
一六九。一句话
在当今世界,把几个成年人送上天已不是奇迹;把青少年学子甚至婴儿集体送上天,这才是奇迹;而这两者我们毫无疑问都做到了;――不过,后者去的是天堂。\
(170)。掴这一掌且有我一份!
一七o。掴这一掌且有我一份!
据报道:2oo8年1o月5日下午,“百家讲坛”主讲之一、“著名历史学家”阎某某来到无锡新华书店与读者见面,遭一男子突施袭击,以掌掴阎先生脸部。“阎先生惊愕无比”,打人者被警方治安拘留。
阎先生何许人?乃是借强势媒体宣讲清史的历史学家。历史学家应当是古卷青灯,在书斋里老老实实做学问;阎先生却不然,摆出训导人民学习历史的架势,只为帝王唱赞歌,不为苍生说人话。尤其让人不齿的是为清统治者入关后的大屠杀作辩护,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有使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历史学家做人至此,已不是学术问题,而是良知问题了。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十七世纪生在中国的清统治者屠杀百姓的血腥暴行,在清军烧杀Yin掠之下,数十万人丧生;其残忍程度,世界历史上罕见。杀百姓以稳定社会,是**者的混帐逻辑;阎先生为几百年前的刽子手唱赞歌,显然有“历史为现实服务”之目的在。此类帮闲扯淡的无耻文人,在强势媒体的鼓吹下忘乎所以,以为天下人尽是他的粉条粉丝;掴他一掌,或能让他稍作清醒;阎先生若有面皮,在**之后当知自省;若是其厚黑无比,不知进退,只能被世人耻笑了!
有阎先生的追捧者道:学术问题应当辩论,打老人是不对的呀!
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回答:第一:屠杀百姓的“是非功过”不是学术问题,就如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是非功过”不是学术问题一样。而且,这是统治者的罪行,是满汉民族应当共同谴责的,无碍于“满汉团结”。第二:阎先生声称是不与别人辩论的,那么除了用巴掌响亮声,还有其它途径吗?再说,这一巴掌的力度掌握得还不错,没把阎先生打出什么别的毛病来,阎先生也当庆幸了。
总之,哪个喜欢康熙,哪个爱戴雍正,哪个崇拜乾隆,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别人自然无权干涉,也可当作“学术问题”;但是阎先生及其同类要晓得:别往人民的鲜血中泼脏水,别舔统治者手上的血污;还有,别忘了脸上被掴的这一掌。\
(171)。喜丧、肉饼和霉玉米
一七一。喜丧、肉饼和霉玉米
一.喜丧
前两天,村里一位九十三岁的老妇过世了。按农村的习俗,邻居们要送烧纸钱以表示慰问,我们入乡随俗,也随了一份。老人家高寿,是“喜丧”,即“福寿兼备为可喜”的意思。老太太养育六儿三女,三个儿子已经去世,给她办后事的是“老儿子”。那天中午,孝子家设宴答谢乡亲,摆了**桌,我们老两口也应邀前往。喜丧宴上不能悲悲泣泣,而应是高高兴兴。果然,不论是亲戚还是宾客,个个谈笑风生,我本来还准备对孝子说几句“节哀顺变”之类的套话,看这个气氛,也就免了。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而在中国人看来,耄耋之年过世,对死者和生者都无所谓不幸,这是一种达观,还是体现了国人对长寿的一种渴望?
不过,快乐地面对生命的必然( 碎语闲言 http://www.xlawen.org/kan/39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