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之创业时代 > 重生之创业时代 第 12 部分阅读

第 12 部分阅读

    了一个有清名的大官,沉冤得雪、大仇得报,中间穿插打打杀杀的剧情,这样就可以了,简而言之,就是正义必须得到伸张,同时弱化血腥打斗的描写。”杜君琦提供了一个思路,齐远若有所思。

    “让我好好想想。”

    又考虑了好一会儿,齐远勉强说服自己接受在少儿读物上刊登武侠小说的想法,但是又有一个难题摆了出来:“可是我的杂志已经被裁了,再办少儿读物的话,很难申请下来啊。”

    “如果是自负盈亏呢?”

    齐远吓了一跳:“自负盈亏?”他可没有想过这一点。

    “那就没有扶助和补贴了啊,万一销量不行,才办一期就得停刊啦。”齐远叫道。

    “找赞助啊。”杜君琦耸肩,“办一期要多少钱?”

    齐远估了个价,不算人工,单是排版印刷的成本就要三四百。

    杜君琦觉得可以接受,她的想法是以娃娃作坊的名义进行赞助,重点是要连载一篇长篇的仙侠类故事,等电视台播放《日月神剑》和《蜀山奇侠》后,少儿读物就可以趁着这股热剧潮推高销量,然后等剧情进入中段后,作坊就会紧跟着推出这个仙侠类故事的角色娃娃,做成一个系列,为了让故事人物的形象与娃娃更加匹配,这个故事必须要以连环画的形式进行叙述。

    “我可以找人来赞助,不过赞助商会对故事内容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小叔叔可以接受吗?”杜君琦郑重地问道。

    齐远皱眉:“这个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我只能说我会尽量配合的。”

    杜君琦也皱眉,若是齐远不肯做出保证,那以后要是他对故事的具体剧情和人物设定有了争议,双方争执不下就不好办了,为了不影响她的计划,还是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的好。

    “那就只能一期一期的赞助了。”

    “一期一期的赞助!”齐远又跳了起来,“办读物哪有这么儿戏的?”

    “万一你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又把读物给弄垮了,那赞助商不是白花钱了?”杜君琦反问。

    齐远憋着口气,脸都涨红了:“不会了,肯定不会了。”

    “你就只说会尽量配合,万一不配合了怎么办?”

    齐远坐了下来:“这个事是要双方坐下来慢慢谈的,你是赞助商吗?问这么多。”

    杜君琦点头:“我是真的很有兴趣哦。”要不是这个时候还不允许民间资本投资媒体,她也不会选择赞助这个方式。

    “什么?你?”齐远瞪大了眼。

    “嗯,我和朋友一起办了个娃娃作坊,专门做娃娃,我还想给娃娃们写一个故事,连载在读物上。”

    齐馆长插问了一句:“你是想以个人的名义赞助,还是以作坊的名义?”齐馆长的提问很有深度,如果以个人名义赞助,那就是真喜欢娃娃,如果是以作坊的名义,恐怕还包含了打广告的意思。

    杜君琦笑了,迂回的表示:“当然是以作坊的名义啦,我个人的钱都投到作坊里的,可拿不出赞助的钱了。”

    齐馆长眼含深意地看了杜君琦一眼,不再说话了。

    齐远继续问道:“那你想写什么样的故事?”

    “妖魔鬼怪的故事,大概的故事大纲就是有一群修习仙法一心想要飞升成为仙人的凡人们,他们个个身怀神奇的功法和厉害的宝物,为了积攒功德,在人间斩妖除魔的故事。”杜君琦说完又补充了一点,“其实这个故事和武侠故事差不多,就是把武功转化为仙法,把土匪邪教转化为妖魔鬼怪而已,我叫它为仙侠故事。”

    “既然都差不多,为什么不直接写成武侠?”

    “因为仙侠可以飞天遁地啊,我就是喜欢这样。”杜君琦理直气壮地说道,“另外我要求把这个故事画成连环画,方便低年级学生的阅读。”

    齐远无语了:“好吧好吧,你要写成这样也行,剧情我们可以慢慢再讨论,你要画成连环画也可以,就是多找一个专门画图的人而已,现在我们先谈赞助的事,你打算赞助多少?”

    “一年吧,你现在再办读物的话,应该是月刊吧,一年12期,一期按400算,12期就是4800。”杜君琦掰着手指算了算,“有点贵,能不能分期付款?我先付3期的?”

    受过一次打击的齐远知道成功不易,也就少了几分计较,只要有人赞助,他的压力就少了许多,于是他点点头:“行,我先把刊号申请下来,等刊号办好了,你要先给我第一季的钱,以后按季给钱,你要保证给满一年的份哦。”

    “嗯,没问题,等刊号下来,我们可以签份正式的赞助合同,只是在这之前,我得先给我朋友打个电话说一下,只要他一同意,我们赞助的事就算说定了,你就可以去申请刊号了。”

    “行。”

    事情就这么说好了,杜君琦告辞后马上就给方谦益打去了电话,说清了这事的来龙去脉和她的打算,方谦益虽然不能预知今年即将掀起的仙侠电视剧的热潮,但是他也知道市场宣传的重要性,杜君琦这样迂回的给娃娃打广告做宣传,花费不高,但是要是成功的话,那收益可就很可观了,所以他支持了杜君琦的做法,同意了赞助的事。

    得到了方谦益的同意,杜君琦第二天再次登门齐家,与齐远敲定了赞助的具体事宜,为了安齐远的心,还手写了一份赞助合同。

    达成了赞助协议后,杜君琦和齐远商定了新刊物的名称,取名为《新视野》,然后花了三天时间,一起完成了仙侠故事的大纲。杜君琦对故事的构思是,昆仑山上有修仙门派,每五年会派出一些精英弟子到人间进行为期五年的实战,他们或斩灭或收服在人间作乱的妖魔鬼怪,但是当他们真正下到凡间后,才发现事无绝对,人作恶起来堪比妖魔,而妖怪中也会有善良助人的妖怪,这些精英弟子们开始有分岐有争执,渐渐地对仙凡妖魔有了不同的看法。

    定好大纲后,两人又用了一周的时间慢慢完善具体情节,主要是杜君琦口述剧情,齐远构想台词和人物心理,杜君琦有着丰富的电视剧、电影、小说经验,齐远有着流利的文笔和较强的情节把控,两人合作愉快,一周后仙侠故事就成形了,命名为《昆仑仙侠传》。

    《昆仑仙侠传》完成了,杜君琦的寒假也结束了,她开始了学生生活,办刊的事就全部交由齐远负责了。

    齐远作为一个已经被裁了部门的待业青年,他有大把的时间缠着领导,领导实在被他缠的没办法了,加上他与别的待业者不一样,他自己提出可以自负盈亏,领导也就批准了他的办刊申请。

    市报系统内的人看着齐远拿着材料到处跑流程,背地里都在说齐远有个好老子,不只帮儿子办了第一个杂志,还肯在儿子失败后再帮儿子办第二个刊物,啧啧,要不说有个好老子少奋斗十年呢,就凭齐远那一份惨淡的成绩,若没有他老子护着,还不知道会被分配到哪个边角部门坐冷板凳呢,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羡慕不来啊。

    外人看得眼热,却不知道这次齐馆长可是一点也没伸手帮儿子,齐远这次办刊全部靠自己跑流程,说好话拉关系请好烟,还要顶着外人的羡慕忌妒恨,真是不好受的很。

    除了跑流程,齐远还要重新寻找合适的员工,之前的杂志裁减后,本来就人数不多的员工都另找了去处,他要再办一个读物还得重新找人,而且杜君琦要求《昆仑仙侠传》一定要以连环画的方式连载,所以他还得找合适的专职画师,另外还有办公场所也要再找,这些都是事,千头万绪的,忙的他够呛。

    第44章 中考备战

    不提齐远那边的千头万绪、四处奔波,杜君琦这边也很不好受,新学期开学了,她正打算集中精力投入到书山题海中去,结果教育局却安排她上县电视台、市电视台、市晚报、省少儿报,还有一些校园活动,一大堆的行程排满了两个月,这让杜君琦很是头大。

    杜君琦向陈校长抗议,这么密集的行程表,还能不能愉快的学习啦?

    陈校长慢慢劝解她,说她成绩好,考上高中是肯定没问题的,而且她报的又是一中,有一中提供的保送名额,上高中更是妥妥的没问题,既然没问题了,那在媒体上为学校争光也是她应尽的义务啊。

    保送名额?什么东西?杜君琦一头雾水表示不明白。

    陈校长只能再细细解释,原来初中毕业后,家境一般的毕业生会选择报考中专,因为大中专毕业国家都包工作分配,读完书就可以直接工作给家里赚钱了,因为报考的人多,中专的录取线比高中还要高,而选择报考高中的毕业生一般是两种,一是家里有钱有关系,不愁毕业找工作,只想要个高中的学历装点下门面的,二是学习成绩真的非常好,有希望考取大学,天之骄子的那种。陈校长还补充说明了一下,90年全国大学只录取60万人,91年录取62万人,高考录取率只在百分之二十多,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杜君琦知道以前的大学不好考,而且她自己上大学时那会儿还没有三本,但也没想到这时候会这么丧心病狂,要知道后来扩招后大学录取率一直在提高,她回来前都达到百分之七十多了,从2009年起每年上大学的人数就是六百多万啊。

    看到杜君琦有些吓到,陈校长放低了语调继续解释,因为报考中专的学生比较多,为了鼓励学生上高中上大学,保证高等教育的普及率,所以每个高中每个大专院校都会采取保送名额的制度,鼓励成绩好的学生们继续读书,有一些大型国企甚至还有自己的学校,给自己的职工孩子留有保送名额,比如邮电大学、铁道子弟学院等等,而l县一中也会给初中部学生留有保送名额,一般是15%的比例。

    其实杜君琦的成绩一直稳居年段第一,就算没有保送名额她也会顺利考入一中高中部,陈校长给她这个保送名额其实只能算是个顺水人情,不过当时的杜君琦还不知道这一点,还以为这是陈校长给她的优待照顾呢,现在她知道了,对这个保送名额也只能无语了。

    不过陈校长之前给的分数叠加的允诺还是有用的,虽然上高中没问题了,但是杜君琦还是想拿全县前几名的名次,有了这个分数叠加的特权,只要她正常发挥,她肯定能得文溪奖。

    承了分数叠加的特权,杜君琦就得有尽义务的本份,所以她接受了县教育局的安排,开始接受电视台和报纸的采访。

    虽然是以杜君琦为主的采访,不过正式采访时还会有其他的相关人员在场,比如郑局长、实小的谢校长、各位班主任等,他们在镜头前一致给杜君琦好评点赞,这让杜君琦很是不好意思,内心还有几分心虚,毕竟她是三十岁的芯子啊,有原先的知识底子,还有拼命做题的勤奋,若她还不能考个好成绩,那不是白重生一回。

    随着报道的陆续播出,杜君琦的名气越来越大了,真正的出名了。

    在杜君琦接受宣传的这两个月里,《新视野》的刊号办下来了,职员和办公场所也都找好了,因为没有投稿可用,所以第一期的内容只能由齐远和编辑们自行创作,因着杜君琦的名气大,杜君琦还被齐远抓了壮丁,被逼着写了两篇短篇小说,好在杜君琦前世喜欢看微小说,借了一些梗才算完成了任务。

    因为正在宣传期内,杜君琦也就把这事告诉了陈校长,陈校长没想到杜君琦还写了两篇微小说刊登在出版读物上,简直大喜过望,这不正是一个极好的宣传点吗,陈校长马上给郑局长打了电话,还让人买了二十本《新视野》放在校阅览室里以供同学们阅览。

    在县教育局的大力宣传下,杜君琦隐隐地成为了l县的学生代表,一个成绩好,有创意,能动手,会写作,并且还乖巧可爱的学生,完全适合人们心目中对优秀学生榜样学生的希望和构想,现在只要一提到“别人家的孩子”,人人都会想到杜君琦。

    在热闹的造星宣传中,另一个更大的消息也传播开了。

    l县马上要并入f市,成为一个f市的行政区了。

    大人们的反应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确实是个大好消息,尤其是对今年的初三生来说,这意味着今年的高中录取比例会大幅提高,而且他们可以报考市里的重点中学了。

    市重点中学的吸引力非常大,初三生们都蠢蠢欲动了,尤其是优秀生源集中的县一中里,每天都有学生在讨论市里哪所重点中学更好,参与讨论的学生非常多,看到这个的情况,陈校长适时地将杜君琦推了出来,宣布杜君琦将会报考县一中。

    榜样学生杜君琦将会报考县一中,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各个中学,对于杜君琦的这个选择,不只老师们感到奇怪,就连学生们也是怀疑不己。

    明明有更好的学校可以选择,为什么要待在这个市二级学校?

    有人问到了杜君琦面前,杜君琦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她还小,家里不放心,她要去市里读书的话,肯定要有人跟去照顾她,可是她家里全部是上班职工,没人有空陪她去,另外,杜君琦相信县一中的教学质量,多年的优秀口碑了,虽然考上大学的人数比市一级学校少,但是按升学比例来算,并不差多少,甚至有的年份还会超过,所以她相信以她的勤奋,一定能考上大学的。

    杜君琦的理由合情合理,人们的满腹疑惑都打消了。

    好吧,反正杜君琦是个天才,去不去市里都不要紧,但是其他自认不如她天才的学生还是希望能得到市重点中学的教师资源,毕竟好的老师能让他们的成绩提高的更快。

    针对学生们的这一心理,陈校长和郑局长商量后,决定对县一中的高中部进行一番改革,将班级划分为级班和b级班。

    级班就是全力为学生提供优秀教学资源的班级,课任老师都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学生也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b级班则是面向只是想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课任老师只需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课程可以教的慢点,作业布置的少点,考试难度低一点,能保证他们毕业就成。

    这个消息传出后,只想混个高中毕业的学生们立马决定报考县一中了,反正他们只想要个高中毕业证而已,何必要去市重点中学和人拼成绩呢。

    而成绩优秀一心想考大学的学生们也开始犹豫了,如果把班级分级,少了那些混毕业的学生的干扰,他们就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老师也有时间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短板辅导,教学质量肯定提升了,他们的成绩也有保证了。

    学生们在考虑,家长们也在考虑,虽说市重点中学教学质量有保证,但是寄宿费和生活费却是个问题,市里比县里贵啊,再加上学校那么远,孩子们一学期只能趁着节假日回来一两次,他们做家长的也没时间常跑市里,坐一次车要两三个小时啊,高中又是青春期,天高皇帝远的,万一孩子们在学校里无人管束,闹起了早恋怎么办?

    农村的家长担心寄费费和生活费,县城的家长则更担心早恋问题,所以对于是否报考市重点中学都有些犹豫不决。

    当孩子们问到家长们面前,问要报考市重点中学还是报考县一中时,家长们都不约而合地在内心里倾向了县一中,而当他们得知杜君琦要报考县一中后,态度更坚定了。

    别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县一中,你为什么不能上?

    别人家的孩子都知道上大学要靠自己勤奋努力,你为什么不勤奋一点努力一点?挑老师还不如靠自己。

    别人家的孩子都乖乖的留在家里,你为什么要寄宿?是不是想跑远点闹早恋?

    被“别人家的孩子”压了一头的孩子们无辜地被训了一顿,在家长们的命令下,孩子们只能选择报考县一中,继续过与别人家孩子比较的生活。

    初三各班开了摸底调查的班会,了解本班有多少学生选择报考高中,是否报考本校高中部。

    调查汇总到陈校长面前,陈校长很满意,不枉费他和郑局长的苦心布局,果然在杜君琦的引导下,学生们都选择了报考本校高中。

    摸底调查结束后,学校开始统计报考高中的人数,计算保送名额的比例,初三开始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

    第45章 忙碌

    同学们都在紧张复习,杜君琦也不例外,虽然她有保送名额铁定能上高中,但是她还想获得文溪奖呢,就算保持不了第一名的头衔,也得进入前五名吧,差的太多怎么对得起郑局长和陈校长给她打造的榜样学生的形象。

    不过除了复习外,杜君琦还有很多事要忙,《昆仑仙侠传》的连载还需要她的把关,人物形象和世界背景还需要她的设计,杜广明公司的装修单子还需要她的方案。

    精减机构的口号喊出后,各级机构都开始精减部门,精减的结果也造成了许多部门的合并,部门合并后自然要重装规划办公区,比如领导的办公室,比如普通职员的公共办公区域,比如对外办事的窗口大厅,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正是发展装修公司的大好时机。

    杜广明就跑了许多家单位和公司,拉来了好几个有意向的单子,不过单子要正式谈妥还需要装修方案和预算方案的敲定,杜广明对于装修没有什么具体想法,于是他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杜君琦,让杜君琦来负责具体的方案设计。

    杜君琦接下了这个任务,认真设计了几个风格稳重大气的方案,这些单子都是公家单位,公家单位讲究的就是稳重大气,时尚青春跳跃这些元素统统不需要,所以杜君琦一开始就摆正了设计方向,不过她设计的几个方案虽然风格一样,但是偏重点各有不同,配合不同的办公区域,设计出的功能区和装修要点也是不一样的。

    做好了方案后,杜君琦还手绘了好几张装修效果图,从不同角度展示装修细节,还特意采用了彩图,让观者能更直接的了解到装修后的效果。

    杜广明拿着杜君琦精心制作的装修效果图跑了这几家有意向的单位,无一例外地都顺利地签下了装修合同,领导们都很满意杜广明的认真用心,不像别家的业务员,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还是看装修效果图简单明了,喜欢什么就保留什么,不喜欢什么就改掉什么,多简单的事啊。

    有了杜君琦的装修方案,杜广明顺利地拿下了好几个大单,小范围改装的单子拿的更多,毕竟比起大单位来说,预算有限的小单位更多,不是每家都打算大改革的。

    单子有了,杜广明开始招兵买马,对于招人的事杜君琦不掺合,不过对于优先对待哪些单位的单子杜君琦倒是有意见,前世拖欠许久的那几个单位肯定是要靠后的,发展迅速良好的单位肯定要优先,这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获得利润,不然先做那些信誉不良的单位,钱款一直拖着收不回来,那不止是做无用功,更要白白搭上自己垫付的钱,而且钱回不来,别的单子也没得做了。

    杜广明现在已经非常信任杜君琦了,简直当她是军师,杜君琦说要优先做哪些单位的单子,杜广明就优先做哪些单子。

    因为杜广明肯舍得花钱找工人,所以找来的工人都很卖力,手艺好、速度快,加上杜君琦计算的用料量精准,省了再次采买的时间和花费,这些优先做的单子都提前好几天就完工了,这些单位都很满意杜广明的速度和质量,而且还一点没浪费材料,更是加了不少的印象分,结尾款的时候都很爽快的结清了。

    杜广明的腰包鼓了,更加干劲十足了,在杜君琦的建议下,他还给所有的工人都发了奖金,奖励他们的勤快和用心,而同事们不仅发了奖金,他还专门请他们好好喝了一顿酒感谢一番。

    完成了优先的几个单子,杜君琦开始整理剩下的单子,按着合同签定的完工时间来安排次序,夹杂着安排起小单子和大单子来,她不看每单的利润,只看工程的难易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安排工人,让工程进行的更加有效率。

    杜君琦安排好工程的次序后,杜广明就按着计划来做事。因为有计划有安排,工程的效率很高速,平均每周都能完成一个单子,虽然有几个单位会拖欠尾款,但是别的单子都能顺利结清,公司的资金一直很充足,没有出现短缺紧张的情况,公司一直保持盈利状态,而且随着工程完成的越来越多,采购、监督、财务的流程渐渐完善,公司的运转越来越顺畅了。

    在忙碌的复习和设计中,杜君琦迎来了中考,从她踏进学校大门的那一刻起,无数的目光就聚焦在她的身上,每个人都认出了她,他们都很好奇,好奇这位天之骄女将会考出怎样的成绩。

    杜君琦在考场里平静地执笔作答,安安静静的,没有提前交卷,没有无聊张望,就和所有的考生一样,认真地答写着自己的卷子。

    两天的考试结束了,所有卷子都封好送往市里,不管是好是坏,考生们能做的只有等待。

    杜君琦没有悠闲的放假时光,直接进入了忙碌的工作中。

    《昆仑仙侠传》意外地提前走红了,虽然《新视野》第一期的销量很差,但是从第二期起,《新视野》的销量就在持续上升,很多读者就是冲着《昆仑仙侠传》买了《新视野》。

    之前陈校长为了给杜君琦造势,买了二十本《新视野》放在校阅览室,这一举动让借阅《新视野》的学生多了许多,可以说一中一半以上的学生都看过《新视野》,他们原本是好奇杜君琦写了什么微小说,没想到发现连载的连环画《昆仑仙侠传》也有杜君琦的名字,他们抱着好奇看了下去,结果一看不得了,太吸引人心了,这画风比日岛的动画片还漂亮啊,随便一个女弟子都比花仙子小蓓漂亮,男弟子也是,好帅好英武啊。

    画风漂亮,人物美丽帅气,学生们第一眼就给了好评,满怀期待的看了下去,哇,好神奇的世界啊,山可以浮在天上,水可以凝在空中,人可以站在剑上遨翔九天,更可以斩破苍穹、荡平沧海、移山填海、斩灭妖魔,何等豪气何等痛快。

    在激荡豪迈的背景介绍后,马上展开的是精英弟子的选拔,令人目炫神迷的斗法,还有令人惊叹不己的各种法器。

    打了一大轮后,终于择出了六名弟子,他们将要下山斩妖除魔,拯救凡间受苦受难的凡人。

    救世主身份外加炫烂的武器光环,放之四海皆红火的主角配置,让学生们的心中都激荡不己,急切地想知道下凡后的主角们将会如何大放光芒、威震四海,结果这一期就到这里结束了。

    学生们憋着一股气等待第二期,于是第二期一上市校阅览室就挤满了学生,互相传看《昆仑仙侠传》,没耐性等待传阅的学生们就跑到书店翻阅《新视野》,《新视野》的定价低,一本只要2元,于是很多不好意思在书店老板的瞪视下看书的学生们都掏钱买了下来,《新视野》的销量一下就上去了。

    看了第二期就会期待第三期,有了期待就会有讨论,随着讨论《昆仑仙侠传》的学生越来越多,本来没看过的也起了兴趣,也开始借阅传看起来,结果一看也迷了进去,也开始等待第三期,不仅参与进了剧情讨论,同时还给没看过的同学朋友介绍起来,引来更多好奇期待的人,于是第三期的销量再次提升。

    随着暑假到来,《日月神剑》开播了,第一次见到玄幻题材的大人们马上迷上了这部剧,结果被家里的孩子们嘲笑,说还不如《昆仑仙侠传》好看,人物更漂亮更帅气,背景也更宏大,打斗更刺激。

    被嘲笑了的大人们也翻起了《昆仑仙侠传》,结果又产生了新一批的追更族,《新视野》的销量一下爆涨,新一期刚一上市两天就卖断了货,各个书店马上打电话催促加印,同时增加下一期的进货量。

    齐远乐疯了,他终于熬到了被催加印的时候了,这说明他成功了,他真的成功,他被市场认可了。

    接到齐远的报喜电话,杜君琦也很激动开心,虽然她相信这个故事能成功,但是真的成功了她还是忍不住兴奋激动。

    不过杜君琦开心之余也不忘正事,她马上给方谦益打电话,催促他快点回来,尽快开始制作仙侠娃娃。

    接到电话时方谦益正在厂里帮忙整理各种单据呢,听到杜君琦催他上去,他一下陷入两难,毕竟厂里也好忙,他一时半会走不开啊。

    第46章 定单火爆

    自从承包了烘干货厂,方旺达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人际圈子也扩大了许多,各种小道消息幕后真相也听了许多,方旺达的心思渐渐活络了起来,目光也不再局限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了。

    烘干货厂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提货量越来越大,厂里都快要烘应不上了,虽然有自己的船,也有朋友们的船,但是渔获的供应量还是不够,所以方旺达又联系了几个船老大让他们供货,可是捕捞这种事是要靠运气的,出海不一定有收获,所以最好还是要有固定产出的养殖厂给厂里长期供货,于是方旺达就对养殖厂上了心。

    从拐了弯的朋友的朋友那里听说隔壁乡有家养殖厂要转让,方旺达立刻就带着儿子方谦益前去相看。

    那家养殖厂的生意一直处于不红不淡的边际,之所以撑了几年完全是因为原老板是乡长的亲戚,养殖厂靠着这层关系才有了生意,但因为原老板对养殖厂并不上心,只顾着花钱享受,所以养殖厂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现在乡长任满要升迁了,原老板就打算把养殖厂卖了,跟着乡长到县里去,看看能不能蹭着关系搞搞别的生意。

    买厂是件大事,方旺达虽然买过一个厂,还经营过一年,但他还是觉得心里虚,不敢做主,一定要儿子来把关。

    方谦益看了养殖厂的厂房和渔池,又看了设备,觉得厂子还行,买下可以运转的起来,但是设备老化,池中的鱼虾贝价值又不高,只能低价买下。

    看好了厂子的情况,方旺达得到了儿子的示意,就向养殖厂表示要回去考虑一下。

    回去之后方旺达又通过人际圈子打听养殖厂的负债情况,好在养殖厂虽然生意不好,但是没有严重的负债情况,有一部份欠债是正常的经营往来,另一部份则是原老板的各项花费,好在没有赌债逃债之类的不良传闻,方旺达觉得可以继续谈下去。

    打听好了情况,方谦益开始对养殖厂进行估价,经过方谦益的计算,得到了确切底价的方旺达就带人前去谈判了。

    这回谈价方旺达的底气就十足了,不再像第一次那般紧张心虚,对方也看出方旺达不好糊弄,听到他给的价格后也打了个激灵,不敢再起糊弄的心思,正正经经的谈起价来,谈了两次后,原老板没耐性磨下去了,就让方旺达在底价上再加一点点就转让给他了。

    买了养殖厂,方旺达和方谦益就要花费大量的心思来整顿,维修设备、人事调整、账目往来、债务核对,千头万绪,忙得不得了。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杜君琦却打来了电话,让方谦益回去赶制仙侠娃娃,方谦益很是两难,两边都是他的生意,两边都少不了他,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友情,舍了哪一边都不行。

    杜君琦听出了方谦益语气中透露的犹豫为难,又详加询问了几句,得知方爸爸又买了一个厂,这些天要忙着整顿新厂后,杜君琦也只能无奈地表示放弃了,她总不能逼着方谦益回来吧。

    杜君琦放弃了,方谦益反而更加不好意思了,他让杜君琦先做好娃娃的衣服,然后他再让厂里的送货司机到作坊去取衣服,由他来完成最后的刺绣工作。

    这也是一个办法,杜君琦同意了。

    暑假是玩具销售的高峰期,为了不错过这个销售旺季,杜君琦拜托妈妈宋惠兰又找来两个小工,专门负责一些零碎的事情,两个熟练工加快速度制作仙侠娃娃。

    新一期的《新视野》上市了,这次《昆仑仙侠传》结尾多了一个彩页广告,仙侠传原版仙侠娃娃正式销售,接受定单,质量问题可以免费更换,自行取货,取货地点xx街xx路xx号,同时附上仙侠娃娃系列彩照。

    广告一出,作坊的电话一下就火热了起来,杜君琦光接电话都接到声音沙哑,同时定货信件也源源不断的寄来,每天都有一大包的信件,随信几乎都附有定金,杜君琦只能把江凯和杜君琬都拉来,让他们负责记录和收钱。

    广告登出一个星期后,作坊总共收到了137个定单,其中有些定单是同时定制了几个娃娃,统计了一下,需要制作的娃娃总数是264个,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杜君琦觉得自己太低估了市场的需求,她原本以为以《新视野》的刊登周期为标准,一个月能售出两百多个就算不错了,没想到一星期就达到了这个标准,她不敢想像下一周会收到多少定单,想想就头疼手疼。

    宋惠兰没有办法帮上忙,因为她还得忙着杜广明公司的事,爷爷奶奶见孙女们实在忙不过来,也过来帮忙了,但是人手还是不够,杜君琦只能再花钱又雇了三个熟工一个小工,还进了两台缝纫机三个电熨斗,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方谦益也忙得要死,刺绣是个细致活,虽然每件衣服都很小,需要刺绣的地方并不多,但是为了保证质量,方谦益也得付出相应的精力和细致。

    娃娃作坊这边太忙了,少体队那边杜君琦就没空去了,因为知道她刚刚经历了紧张的中考,队里的教练也就放松了对她的管束,给她批了假,让她好好玩一玩,结果这一放假,杜君琦就彻底忘了另一件事了。

    康长青愤愤地跑到杜家,结果没找着人,又向邻居打听了娃娃作坊的地址,怒气冲冲地冲上了作坊。

    “杜君琦!”康长青叉着腰站在大门口大喊,吓得看门的大爷心脏都差点停了,急急跑出来打了他一脑袋。

    “臭小孩,喊什么喊,这里是单位,不是让你瞎胡闹的地方。”

    康长青的气焰被打消了一半,声音小了一些,但是眼神透露的却还是满满的不爽:“我找娃娃作坊。”

    “作坊的入口不在这边,出去转左拐,边上的小路进去,见到铁门自己进去,在二楼。”看门大爷说完又瞪了他一眼。

    “哦,谢谢大爷。”康长青摸摸头道了谢。

    经过这一顿教训,康长青的气焰小了一大半,老老实实地进了铁门,上了二楼,看到办公室里忙碌的工人,康长青的声音不自觉地又小了几分。

    “请问,杜君琦在这里吗?”

    工人们都在忙,没人听到他的小声问话,康长青又提高声音问了两遍,才有个工人回答他。

    “你找杜君琦啊,你是谁?”工人没离开工作台,边问边做事。

    “我是她的队友,我叫康长青。”

    “好,你等着。”工人转身进了后面的小门,为了方便,两间办公室中间的墙打了个门出来。

    过了一会儿杜君琦出来了。

    “咦,你竟然能找到这里,你怎么知道地址的?”杜君琦好奇地问道。

    康长青挺了挺小胸脯:“哼,小看我。”说完白了她一眼,“你能耐了哈,成了榜样学生就不理以前的朋友了哈。”

    “没有啊,来,进来坐。”杜君琦一脸无辜。

    杜君琦领着康长青进了小门,里面是个仓库,靠墙摆着几个架子,上面堆放着布料棉花花边彩珠等原材料,最里边摆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好几张画稿。

    杜君琦搬了一张折叠椅出来,放在小桌子边:“坐吧。渴不渴,要不要喝水?”

    康长青点了点头,杜君琦给他倒了水:“找我什么事?”

    康长青又白了她一眼:“你中考都考完了,怎么还不到队里报道?”

    “就是因为中考考完了,我才要放松一下嘛,教练也给我批了假了。”杜君琦大概猜到了康长青的心思,“恭喜你了,康师弟,欢迎你加入少体队。”

    康长青哼了一声:“我本来就能进。不过你也太不够意思了,之前我考试的时候还以为你会来呢,结果你没来,等我进了队里,你还是没来,现在都放暑假了,你还是没来。”

    杜君琦笑了:“我不是要准备中考嘛,学习比较紧张,虽然现在考完了,但是作坊这里还是有很多事要做,一时之间去不了队里。”

    康长青又哼哼了两声:“我知道你厉害,去年小升初,今年又中考,平时还要参加文化展、上上电视,忙得很呢,不过你再忙也不能说话不算数,去年你明明答应我要( 重生之创业时代 http://www.xlawen.org/kan/3968/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