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部分阅读
来啦?这回回去,不得开除党籍?坐在这儿,不光见着了老外们抢妞儿,还知道老外里也有穷要饭的呢:背着一个背包,骑着一辆租来的自行车,脚蹬在马路牙子上,向宾馆门口出出进进的老外们要钱。他觉得开眼的是,这要钱的老外那派头儿还挺大,没从自行车上下来不说,说话那神气哪像个叫花子呀,顶多了,像是跟人家商量个事。如果不是有的老外给他掏了钱,他还以为是问路的呢。看了有一会儿,嘬了嘬牙花子,心想,这老外们说到底还是有钱,要饭的跟他一商量,就把钱包掏出来了。要饭的他见过呀,过去,耍骨头的,要俩钱儿,在买卖人家的门口,“呱哒哒,呱哒哒”,不唱哑了嗓儿能要出钱来?哪儿跟这位似的……
光是这“洋相”,回来说两条,就够街里街坊开一阵子心的。
何况,崔老爷子见着的,还不止这些。
“您说,北京有这地界儿没有:到时候您就去,也不管生熟脸儿,越是生脸儿还越好,伸手,一准儿有您两张儿,递您手里。有这地界儿吗?”
也没少了在住的那个大杂院里,考考同院住着的老少爷们儿。
大杂院里的人们,甭管老的、小的,全得给问成个哑巴。
这秘密还真的只有成天坐在遮阳伞底下,把宏远宾馆那边的人和事一点一点琢磨个透的老爷子,才能现。
开始崔老爷子只是见着这事有点儿好奇:每天中午和晚上,总有一位穿戴漂亮的丫头走到栅栏那边停靠的小车中间,手里拿着一沓10块一张的票子,东看看、西望望。这时候,小车司机们就三三两两地凑过去啦,说了句什么,一人从那丫头手里接过两张儿。
2.第七节 耍叉(2)
隔着栅栏打听,这才恍然大悟:坐车的,进去吃席了,这是给开车的饭钱哪!
车夫的饭钱打进了那桌席里,钱的,是餐厅的小姐。
这,已经让崔老爷子觉得够开眼的了。一会儿挺自豪地想,真是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天下,要在旧社会,哪有这事?一会儿又算计着这些个车夫们,虽说吃不上席,也够赚的啦。每月要赶上这么几次,也百儿八十块地挣着呢……慢慢的,现更新鲜的事还在后头:敢还有那么几位,比那些车夫们更滋润,人家连车夫都不是,和吃席的也八竿子打不着,可到时候,大大方方地领钱来啦。
这是他对钱的场面琢磨多了以后才忽然现的。有那么一阵儿,他觉得有那么一位渐渐地有些眼熟,隔三差五的就见一面。开始,心说这车夫还真是个福将,赶上给一位吃主儿开车,便宜可不少,后来现不对,这位哪是开车的呀,他是按点来领钱的呀!——中饭前来一次,骑辆自行车,远远的,靠在马路牙子上,晃晃悠悠的就走过来了。宾馆的大门口,那会儿正是车来车往,一会儿张局长下了车,一会儿李司令迎过来,握手,招呼,乐乐呵呵……您就瞅那位吧,东瞄一眼,西听一耳,这干吗哪?大概是得听听里面进去了一位什么人物,宴会安排在什么厅吧,其实,他也是以防万一,到了钱那会儿,谁问啊。吃席的进去了,钱的就出来了。那位也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大摇大摆地领出两张来,司机们领了钱,都开了车,自己奔饭去了。那位呢,回到马路牙子那边,骑他的车,回家。有几次,老爷子甚至看见,当天的晚饭,那位又骑着自行车来了一次,车夫们一拨儿一拨儿,流水似的,谁认得谁?钱的小姐又不总是一个人。再说了,你就是随便说个张局长李司令的,她又怎么知道今儿来吃饭的有没有张局长李司令?就算起了点子疑惑,反正又不是由她掏钱,她干吗管这闲事?……
“您瞧,我没蒙您吧?”崔老爷子给街里街坊的交了底,没忘了跟每次一样,和老少爷们儿逗逗闷子,“我说,各位爷,这哪是一家饭庄的事儿啊,您就可北京找去吧,看去吧,哪家馆子能少了席啊!有胆儿,您也骑上辆车,可北京敛钱去吧,一准儿,过不了仨月,小康?‘老康’的日子都过上了!”
大杂院的街坊们,当然没人冒这傻气,虽说都听着有点儿眼馋,可但凡有脸有皮的,还真的跟那位似的,可北京地转,饭庄子门口敛钱奔小康?不过,因了崔老爷子这一段儿,倒给了大家伙儿一个开心的话把儿。
“老爷子,今儿又充车夫去了吧?领回来几张儿啊?”越是年轻的,就越爱跟他逗。
等到崔老爷子把值夜班时见着那些“野鸡”怎么拉客的景儿跟这帮小子们都侃出来后,这话把儿就更让他们攥得紧了。
“老爷子,您可好,领来那几张儿,连看都不叫咱看一眼,当晚儿就给造啦?……钱是好挣的,您那身子骨儿可是您自己的,悠着点儿!”
“滚!看我抽你!”老爷子骂他们。
…………
其实,这是老爷子最开心的时候。
这时候才影影绰绰地觉出来了,他在那栅栏边儿上是没白待,长了学问不说,回来,这学问还有用武之地。
这年头儿,老头儿们说的事儿,能他妈让人家当事儿,这就不易。
人哪,老了老了,能找着个长学问的地方,还能找着个抖搂这学问的地方,人还图什么?您说,人还图什么?
二
不过,老爷子还是觉得,甭管胡同里的老少爷们怎么说,日子也不全像他们说的那样,全那么让人觉得舒心。
别的就甭说了,光说坐在栅栏边儿往东边瞄吧,不知为什么,真的到了这时候,和坐在大杂院儿里神侃,那心气儿好像还是不一样呢。
往远处多走几步,宏远大厦跟老爷子看的停车场的对比,就显出来了。
大厦有自己停车的地方,就在大堂前面的空场上。空场的中央是一座七星连环形的喷水池,布局有些像北斗七星,展开了像一个弯弯的勺儿。四周,停着“奔驰”、“皇冠”之类的卧车,顶次了,也是面包车、旅游车。淡黄|色的栅栏把这空场围了起来,朝南的一面,留出一进一出的缺口。来饭店的车辆进入广场向右手拐个弧形的弯儿,可以进到大堂前一片缀满了射灯的廊子,看门的四个小伙儿中的一个,立刻会迎上来,替来客打开车门,问候,把客人让进大堂……黑莹莹的“奥迪”来了,蓝幽幽的“雪佛莱”走了,大厦前面,好像老是流彩溢辉。到了晚上,从廊子顶上垂到广场中央的瀑布灯亮了,在那灯光的映照下,来来往往的车辆,越像一条光斑明灭的河。而咱们的老爷子照看的收费停车场,在这位雍容华贵的芳邻对比下,显得格外寒酸和冷清,就像一个被世态炎凉冷落在一旁的平头百姓。是的,停车场的确和它的阔邻居毫无关系,这是区里的治安部门管辖的地方。来这儿停驻的,更多的是外地进京的车辆。就像是平头百姓家里来的几个穷亲戚:获得特许进京运货的卡车,拉着河北山东一带的人进京旅游的大客车、小面包车……车身上溅着泥点,落满了尘土,它们连洗都不洗,就那么蓬头垢面地趴在那儿,懒洋洋的,没精打采。
3.第七节 耍叉(3)
一天中,会有那么几辆车开进来,也会有那么几辆车开出去。开进来的,崔老爷子会懒洋洋地迎过去,等司机停稳了车,从驾驶室里下来,他就撕给他一张停车费的收据,从他手里接过几块钱。开走的,老爷子坐在太阳伞下,远远地看着,连动也不动。到了晚上,停车场上就更冷清了。如果值的是夜班,崔老爷子会在十点钟以前到。骑着那辆带斗的小三轮车,里面放着夜里挡寒的被褥。他把那瘦瘦的一卷儿夹起来,送进角落上那个木板钉成的小房子里,又走出来,仍然到他经常坐着的地方,在宏远大厦瀑布灯的余晖里,默默地吸烟,张望。
那个木板钉成的小房真的是太小了,刚好齐齐地放下一张行军床。对身高膀大的崔老爷子来说,简直是成心跟他过不去。有一次早起,他从小房里出来,正赶上一位去上班的从门外过。“哟,这里还能把您搁进去哪!”那人惊讶地说。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好几次从门里一钻出来,都把门外路过的吓一跳。
“没错儿!把我给搁进去啦,跟他妈棺材似的,严丝合缝儿!”老爷子对那人说。
因此,除了值夜班,熬不住了,得进去忍一觉,他绝没有进那“棺材”的兴趣。
“这东西,”崔老爷子曾经站在那小板房的边上,斜眼瞟了他的“棺材”一眼,对一位路过闲聊的老爷子说,“这东西他娘的就像那兔崽子下的一个蛋!”
说到“兔崽子”的时候,他眼睛瞄着威风十足的宏远大厦。
气不忿儿。别看老爷子在大杂院儿里说起这东西时非但没气,还有点儿津津乐道,可这会儿,真的面对这“兔崽子”了,倒是越想越气不忿儿了。
听这口气,这“兔崽子”不塌了,这气不忿儿就没个完。
最气不忿儿的,是天天看见的,在宾馆的大堂门口戳大岗的四个小伙儿。
你瞧他们,脸皮白净净的,一水儿的高个头儿,一人脑袋上顶着一顶红呢子做的、绣着金边的大壳儿帽。他们那身衣服也是红呢子的,肩膀上还扛着肩章。那肩章的四沿儿,还哆哆嗦嗦地垂着金穗儿。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右边那胳肢窝儿里还偏偏要套上一圈金晃晃的绳索子。这身儿行头穿上去,好嘛,怎么看怎么是奔着金圆券上“蒋委员长”那威风去了。就这,够老爷子嘬一阵儿腮帮子的了。按说,这差使也他妈尊贵不到哪儿去呀,不也就和我年轻时干的那差使差不多,都是看家护院的把势吗,怎么到了这年头儿,就玩儿得这么花哨啦?
晚生五十年,我一点儿也不比你们“鼠霉”。老爷子想。
时而又想,花架子管他妈什么用?看家护院戳大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还能指望花架子了?就你们这身板儿,还吃这碗饭哪,也就是今儿吧。
想到这儿,又巴不得小伙儿中过来一个,跟他眼面前拔拔份儿,那他就得跟他“盘盘道”。哼,他们,一准儿,戳一指头就得趴下!
用不了多会儿,就会从这白日梦里醒了来,呵呵地在心里笑自己。又往宾馆那边看看,心里道歉似的给那边递过一句:小哥儿几个,咱们谁跟谁呀,说了归齐,全是看家护院的命,威风?威风在哪儿啊!
崔老爷子老说自己认命,可他却长着一张死不认命的脸。
谁也说不清,是因为他那鼻子还是他那嘴,才让他那脸上老透出那股子死不认命的神气来。是因为腮帮子大了点儿?可您就在北京城找吧,大腮帮子多了去了,人家怎么就不显山不露水的,惟独这位,偏偏就显得那么蛮。特别是横在俩大腮帮子中间的两片厚嘴唇,紧紧地那么一抿,腮帮子上立马凸起两块疙瘩肉。就凭这两块疙瘩肉,您就得认定鬼神不能近他。不过,您再看看他那双眼吧,您肯定就不会说老爷子的神气全是腮帮子的功劳了。说句不好听的,那是一双真真儿的目空一切的眼睛。大小姑且不说,反正总好像是眯着一半,把这世界全都扁着往瞳仁儿里搁。
崔老爷子这神气,大概和他少小习武大有关系。家住京门脸子外边的大红门,六七岁上就和村里的小哥儿几个舞枪弄棒。开始,是大人们撺掇的:四月初一上妙峰山进香,“五虎少林会”是全村老少献给碧霞元君娘娘必不可少的礼物。慢慢的,他就吃起这碗饭来,十六岁那年,长成了铁塔似的大个儿,练就了闪展腾挪的功夫。
4.第七节 耍叉(4)
艺高人胆大,眼睛里就生出了精气神儿。***
不过,人活到今儿,七十岁上了,才算是说出了一句丧气的话:神气,也就是自己觉着神气吧,全是瞎掰。
恰恰因为习的是武,这一辈子,就是看家护院的命啦。
精气神虽然还有,心里早就认了命。
年轻时可不这样,十六岁上进了永定门,到瑞兴钱庄当了护院。
没两下子,当不上那护院。当上了那护院,更是好生了得。
眼睛就越把这世界往扁了里看。
护院最警醒的时候是三更。听见了动静,他就提了那把大片儿刀,把身子戳到了当院儿。
“塌笼上的朋友,不必风吹草动的。窑里有支挂子的,远处去求吧!”
甭管是当院儿站着的他,还是房上蹲着的那位,谁的心里都门儿清,吃的都是武林的饭,一个走白道儿,一个走黑道儿就是了。走白道儿的,叫“支挂子”,走黑道儿的,叫“暗挂子”。哥儿俩既然碰上了,有话还不是好商量吗?
当然,用的,都是把势间的行话,这话的意思是说:房上的朋友,甭投石问路了,院儿里有本护院的在呢,您请别处找食儿去吧。
他崔宝安的声音,暗挂子们是无人不知的,除非是个初来乍到的新手。一般来说,那位蹿房越脊的朋友不会找不痛快,肯定就得朝院儿里拱拱手,到别的家偷去了抢去了。这时候,他崔宝安就从腰间把东家早给准备好的两块一封的现大洋掏出一包来,冲那朋友喊道:“顺风!”“嗖”地扔将过去。
房脊上影影绰绰的那位一探手,接了,又回了一揖。
他那会儿的感觉,跟自己就是那赏钱的东家一样。
如今是明白了,瞎掰!
人这一辈子呀,好像还真是打前世就把你的差使给定下来了。你说巧不巧:解放后,到物资局的一个厂子当工人,分的啥活儿?管库,还是看家护院的差使呀!六十岁退了休,没病没灾的身板儿,待着不也是待着?再说,陕北插队的儿子得回来,得花大把的钱不是?找活儿吧。等到托的那位街坊把帮忙找到的活儿一说,他乐了:好嘛,这是老天爷安排好的,没错儿,宏远宾馆旁边的停车场?不还是和看家护院差不离儿?
要是把崔老爷子搁一个四邻不靠的仓库去看摊儿,也罢了;要是这收费停车场没挨着这么漂亮的一座宏远大厦,也罢了;要是宏远大厦没有四个天天为月挣八百多而得意,为一身行头而自豪的傻小子,也罢了;老爷子说不定能踏踏实实,守着这“看家护院”的老行当,干得挺知足,挺顺心。人都认命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可谁又让这老爷子天天看着这水晶石似的大厦,看着那四个人五人六的傻小子呢?
“操,看家护院都他娘的得赶上时辰!”老爷子也曾经瞄着那四个傻小子,气不忿儿地冒过这么一句。
其实,这也和老爷子站在小木棚前看着宏远大厦运气一样,也就是有点儿气不忿儿而已,碍不着谁,也得罪不着谁。您还能拦着不让人家气不忿儿了?您就让他这么气不忿儿下去吧,顶多了,今儿,气儿大点儿,明儿,没气儿了;在这儿,气儿大点儿,回辘轳把儿去,没气儿了。即便过上一百年,也就是个气不忿儿而已。
可您得记住一条——别招他。
三
宏远宾馆门外的四位,洋人管他们叫侍应生,中国人管他们叫服务员。说实在的,人家跟看家护院不沾边儿。要说看家护院的,宾馆里倒也还有,可他们第一已经不叫这名儿,第二也没有必要到门口戳大岗。在哪儿哪?在监视室里看荧光屏哪。宏远宾馆的每一条楼道,都在摄像机的监视之下。现如今,看家护院,还跟您老人家当年似的,手里拿把大片儿刀,竖起耳朵听响动,贼眉鼠眼瞎转悠?再说,看荧光屏也不光为了看家护院,还为了看看客人什么时候离开了房间,以便通知客房服务员去打扫。咱们的崔老爷子哪儿知道这些啊!要说他糊涂到以为现在看家护院的还使大片儿刀,那是玩笑话,不过,他见宏远宾馆门口的四位成天在那儿戳大岗,愣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把人家说成“看家护院的”,这是确实的。
5.第七节 耍叉(5)
这四位“看家护院的”,都不是省油的灯。***
现如今,年轻、英俊,这就已经有了睥睨一切的资本。更何况还穿得那么漂亮,还会涮两句“goodmorning!”“goodevening!”好生了得?
哥儿四个刚刚从饭店办的职业高中毕业。
瘦高瘦高的一位,负责替出门的客人招呼出租车。稍矮稍壮的一位,负责为停在门前的车子开车门,向他们问好,帮助客人们把行李提进大堂,另外两位是一对双胞胎,白白净净,模样挺甜,分别站在自动门两侧。这两位的任务,就是在这儿戳着,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
宾馆办得挺红火,值白天班,开车门关车门的哥儿俩没有消停的工夫,戳门面的哥儿俩那挺挺儿的胸脯也没有松一松的时候。再说,就在身后,自动门里,坐着眼珠子四处踅摸的大堂经理,哥儿四个谁敢龇毛儿?
值夜班就不同了,到了夜里十一点以后,进出的客人稀稀落落,大堂经理也从那宝座上离开了,哥儿四个开始是身不动,脚不移,仍然老老实实地戳在那儿,嘴皮子却先“练”开了。嘴皮子练一会儿,绷得直挺挺的身腰就松了下来。最后,闹不好,有那么一位就敢架起了胳膊,有那么一位还敢把脊梁靠到门框上。到了夜深人静,哥儿四个索性扎成了堆儿,肆无忌惮地山侃起来了。
“嘿,刚刚过去那位,穿一身白的,留神了没有?”
“就他妈你眼尖!不就跟一个老黑过去了吗?”
“没错儿,给她包房的老板回台湾去啦,丫挺的还不趁机揽点儿外活儿!”
“搂草打兔子,捎带手儿。”
“磨刀不误砍柴工,嘻嘻……”
“你他妈知道个屁啊,这叫第二职业,中央都允许了,懂吗?”
“操,小丫挺的,说不定裙子里连条裤衩都没穿,勾搭上就进屋,进屋就点‘替’,点‘替’就上床……”
“你眼馋?你也来呀?你还没这条件呢!”
“孙子!你丫有条件,你丫有条件……”
…………
别看给老外开车门关车门的时候,嘴里涮着“goodmorning”“goodevening!”的时候,都那么文雅、风度,也别看和小学初中的同学们聚会的时候,张口“马爹利”,闭口“曼哈顿”,透着那么高贵,其实,一听话茬儿就明白,铁栅栏那边的崔老爷子说的没错儿,哥儿几个也比老爷子尊贵不了多少。不过,有一条,要让老爷子知道,老爷子说不定得背过气去:您老爷子在铁栅栏那边可没少了琢磨人家,人家呢,侃个昏天黑地了,那话题也和您老爷子不沾边儿——哥儿四个压根儿就没拿那边那老爷子当回事儿!
“嘿,那边那老头儿跟咱们招手哪!”
直到这天夜里,崔老爷子跟人家招了手,哥儿四个的目光,才往栅栏那边瞟了瞟。
老爷子在栅栏边儿上冲他们招手,走的,是北京城里所有值夜人的规矩。
停车场对面副食连锁店里值夜的季老爷子,拎过来了几瓶啤酒,几样下酒的冷荤。
过去的北京人,好像还有点儿夜生活,不信找老北京问问,前门的夜市啦,戏园子的夜戏啦,都说得有滋有味儿。可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人夜里变得没精打采了,早早儿的,关灯睡觉。这几年,当局一劲儿想辙,让北京人夜里欢,可还是欢不起来。有了电视,北京人窝在家里,更是踏踏实实的了。老辈儿人不愿离开家,那是理直气壮的——哪儿比得上家好?吃喝拉撒,样样方便。守个电视,啥都见着了,谁没事天天晚上出去花钱买累受?年轻的呢,有的是不忍离开家——家里有老有小,你抛撇得开吗?家里也惦记着你呢,你能不管不顾天天晚上出去疯。有的是不敢离开家——把老的小的给扔家里,你们小两口出去欢?不让老辈儿的戳脊梁骨?……因此,长亮广场吧,卡拉ok吧,这些洋派儿、南派儿的玩意儿,兴许能把北京人拽出来,新鲜几天。新鲜劲儿一过去,也没什么新鲜的了。就说新鲜这几天,也超不过十点去。十点一过,北京人就往家奔。不奔?不奔末班车就没啦……就这么着,到了今儿,北京人里说得上有夜生活的,也就是有数的人,那些泡酒吧、泡舞厅的大款而已。
6.第七节 耍叉(6)
北京大概很少有人想起,其实,倒是有一拨子人,每天都少不了“夜生活”的,那就是像崔老爷子这样的,看库房、看商店、看停车场的守夜人。
全是爷们儿。老爷子居多,也有中青年。
说他们每天少不了“夜生活”,并不是拿他们干的差使开心。不信您找他们中的一位问问,每天夜深人静时,他们都干什么?都那么老老实实在库房里、商店里待着?都把那俩眼儿瞪得溜儿圆,等那小偷儿上门?……头一两天兴许是这么过来的,第三天就觉得憋闷,就得站到门口东张西望,能不跟马路对面西瓜摊儿的小老板儿搭上了话?出不了半个月,看连锁店的,看饭馆的,看菜棚子的……反正左近一带,守夜的老少爷们儿就全有了交。今儿您过来聊一段,明儿我过去侃一会儿,远远的,能瞄着自己照看的门脸儿就成呗。聊,侃,哪有干聊、干侃的呀?您不是看西瓜摊儿的嘛?您能不抱俩瓜过去?您不是看菜棚子的嘛,拿几根黄瓜,到对面的饭馆,拌一盘黄瓜,和那看饭馆的老哥喝二两吧。您是那看饭馆的,您能光看着看菜棚的老弟拿凉拌黄瓜下酒?得嘞,油盐酱醋,荤的素的,哪样不是现成的?老哥哥给你掂两勺,露一手儿吧……我敢说,类似的“夜生活”,不说天天有,隔三差五也有一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饭馆、菜棚来说,守夜的吃几根黄瓜,掂两勺小炒,算得了什么?何况也不是一人独吃,左邻右舍的,拉上点儿交,有什么响动,也好有个照应。
说来惭愧,咱们的崔老爷子干的这活儿,既拿不出冷荤,也拿不出啤酒,甚至也给不了左近的哥儿们什么方便。好在既成了朋友,是没人计较这些的。这么长的夜,能找着个老哥说说话,已是难得。
对面连锁店的老季头儿,新近才入了看家护院的道儿,白天和崔老爷子搭上了话,这天晚上,就拎着连锁店的“特产”溜达过来了。
崔老爷子和季老爷子的节目,就在栅栏边儿上进行。因为这儿离老季头儿的连锁店近一点儿,老哥儿俩喝着聊着,闹不好一干就是仨钟头。为了老季头儿喝得踏实,崔老爷子就把客人引到了这儿。今儿没月亮,天气还挺闷,栅栏边儿上,又透着开阔风凉,宏远宾馆的灯光照过来,不算亮,也不算暗,还挺有点子洋味儿。
老哥儿俩在各自的方凳上坐定,一斜眼,崔老爷子看见了宾馆门外的小哥儿四个。
招招手,算是了个邀请。
都是看家护院的,夜深人静了,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喝着,能不让让?
这小哥儿四个但凡懂点儿北京人的老理儿,也不难明白崔老爷子的好意。可说实话,这年头儿,把人家的意思往好里想的人,还有几个?
“那老头儿想干吗?别是招呼哥们儿过去喝二两吧?”双胞兄弟中的一个,还算是善解人意。
“扯淡!成心气咱哥们儿哪,老帽儿,就显摆丫挺的过得滋润……”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还是同一个妈所生,另一位就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没错儿,明知咱不能过去,老丫挺的,这不成心气人吗?”瘦高个儿说。
“你真他妈傻帽儿!”矮壮的一位开了口,善解人意的,成了被嘲笑的对象,“你过去喝去吧,去呀!”
善解人意的没词儿了,愣了好一会儿,说,“操,要不是怕老板看见,炒了我,我真他妈过去了!”
“有种儿你就过去,过去呀,老头儿等着你哪!”
…………
嘻嘻哈哈,老爷子勾起的那火儿,好像倒被岔开了。
栅栏这边儿,崔老爷子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招完了手,算是这厢有礼了,看那边没反应,料那哥儿四个不会过来了,只管坐了下来,和新结识的季老弟喝酒聊天儿。
如果俩老爷子在栅栏边儿上就喝这么一回酒,倒也没什么,就算你们天天在那儿喝,你崔老爷子不再那么多事,还要朝那哥儿四个招手,也罢了。谁承想,两位老爷子自从今儿开始,还相见恨晚,喝个没完,聊个没够了。不说天天聚会吧,也是隔三差五的就到栅栏边儿上喝那么一回。更绝的是,别看平时崔老爷子老瞧着那哥儿四个眼晕,到了喝酒的时候,还回回忘不了老理儿,总要朝宏远宾馆门口戳大岗的小哥儿四个招招手。
7.第七节 耍叉(7)
他哪儿想得到,越这么着,越是让宾馆门口的哥儿几个搓火。等到他们在栅栏边儿上又喝上了那么几回,又朝哥儿几个出几回邀请的时候,哥儿几个已经忍无可忍,骂骂咧咧地商量着,得找个啥法子出出这口恶气了。
四
现如今,北京的老少爷儿们就这样,都跟不想过了似的,有事没事爱找气生。过去的北京人可不这样。过去的北京人就怕活得别扭,活得窝心,活得不舒坦。为这,北京人修炼了不知多少年,才修炼出那么一点儿道行来。这道行说起来也简单,北京人爱把人家往好了想。即使人家不那么好,他也得变着法儿给人家找找辙。北京人老爱说“话又说回来”,就是愿意替人家找辙的证明。您可别小瞧这一招儿,没这道行的人永远明白不了,这能让你活得多么顺心,多么松快,多么舒坦。可这会儿,完啦,明白这事的人是越来越少啦。不信咱们就看看崔老爷子,连崔老爷子这么大岁数的,也一阵儿一阵儿气不忿儿呢,这北京人还有救儿吗?话又说回来,也多亏了崔老爷子有那么一点儿老北京的道行,所以不管怎么气不忿儿,也还讲个外场儿,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和谁过不去的。可那四个小伙儿,就连个外场儿也不讲了,一句话不对付,一件事看不过眼,也不问个青红皂白,就琢磨着拉开架势跟老爷子过招儿,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八十年代新一辈”的风格了。
这天晚上又轮到了崔老爷子值夜班。十点钟的时候,骑着那辆小斗三轮车,又按时来到了停车场。
连锁店的季老爷子已经在这儿等他了。说实在的,崔老爷子上了一星期的白班儿,可把这位季老头儿给憋坏了。他不是没跟值夜班的杨老头儿“套瓷”,可不管说什么,全不对榫。想跟他喝二两吧,杨老头儿说自己是高血压,不敢喝;想跟他聊聊天儿吧,杨老头儿老是迷他手里攥着的那个小收音机……季老爷子只好回他的连锁店“糗”着去了。要说也可以去找别处值夜的老哥,可那又看不见连锁店的门脸儿,还真的不敢往远了去。没法子,熬着吧。不难想象,这一星期,季老爷子天天晚上都是怎么过的。也不难理解,听说崔老爷子今儿又值夜班来了,季老爷子早早就拎了酒,到小木棚边儿上等他。
哦,季老爷子还带来了一副象棋。一周前老哥儿俩聊天时抬起了杠,叫开了板,这回就甭废话啦,谁英雄谁好汉,走两步就明白啦。
崔老爷子听杨老爷子交代了些什么,算是接了班,他一手拎起一个方凳,领着季老爷子往栅栏边儿上走。
“今儿我拿的可是二锅头啊。”季老爷子说。
“干吗?壮胆儿?”没等季老爷子往下说,崔老爷子抢着把贬损的话说出来了。
“我不跟你逗。到时候用得着壮胆的,还不定是谁哪!”
…………
两个方凳并一块儿,上面就摆上了棋盘。老哥儿俩蹲在栅栏边儿上,好像连打开酒瓶倒酒,打开包花生米的纸包捏几粒的心都没有了,只听啪啪一阵棋子响,当头炮把马跳拱卒飞象之类的仪式,已经举行完毕。
不过,在横炮跳马之前,崔老爷子还是没忘了老理儿,冲灯火如瀑的方向扬了扬手。
一盘棋下得正来劲儿,老哥儿俩被残局熬得五脊六兽的时候,忽听呜呜一阵柴油机轰响,只觉一个巨大的阴影缓缓推了过来,把棋盘,把他们老哥儿俩,整个儿地遮在了下面。
栅栏那边,一辆高高的旅游车,屁股上喷着黑烟,正一点儿一点儿地往栅栏边儿上倒车,这王八蛋跟一台推土机似的,像是恨不得要把横在前面的栅栏、方凳、老哥儿俩通通拱到一边儿去。
它到底还是在离栅栏二尺远的地方停下来了。
崔老爷子瞪了它一眼,心中闪过了一阵疑惑。在他的印象中,宏远宾馆东边的空地,才是停这种旅游车、大轿车的地方,而这西栅栏的边儿上,停的都是小轿车。今儿是怎么了?东边也不是没有空地啊。歪了歪脑袋,瞟了栅栏那边那铁家伙一眼,心里觉得挺堵。
8.第七节 耍叉(8)
不过,心里也就别扭了那么一下而已,低下头,心思还在棋盘上。***阴影里,棋子上的字看得不太真切,好在棋盘上剩的子不多了,季老头儿一马一车直逼城下,至少,他得解了围,才有心思考虑往亮处挪窝儿的问题。
谁想得到,没走几步,围还没解开,又听见一通“呜呜”响,又一辆一模一样的旅游车,并排推到了栅栏边儿上。
宾馆那边瀑布灯的光,算是彻底被挡了个严实。完啦,这下子,不挪窝儿是根本看不见啦。崔老爷子歪过脸,朝旅游车斜了一眼,他又站起身,顺着栅栏往前走了几步,朝宾馆那边看。不看还好,一看,肺都要气炸了:王八蛋,敢是你们四个小子成心跟我过不去呀!只见那四个小子中的两个,正站在宾馆大堂前指挥停车,这边过来了两辆还嫌不够,第三辆一模一样的旅游车,正在他们的指挥下,又开始往栅栏这边倒着,还有第四辆,正一边等着哪……
要说除了这儿,没别的地方可停了,也罢,谁还能说什么不成?明摆着,你们是宁可把停旅游车的地界儿空着,也得在我老崔头儿的眼皮子前面码上堵墙啊!要说是我没茬儿找茬儿,冤枉你们了,我都是孙子!你瞧你们站在门口看热闹的哥儿俩,美得,乐得,还跟我这挑指头哪!俩指头!挑吧,转吧,谁他妈还不知道你们想说什么了?胜利不是?欢实不是?瞧他妈你们那德性!我崔宝安哪儿对不住你们小兔崽子,街里街坊的,就算我死看不上你们,也没少了礼呢,合着我客客气气的把那礼递过去,全他娘的白搭,你们倒好,真他妈丫挺的了……
崔老爷子越想越气,要是在年轻那会儿,他早就蹿过栅栏,揪过一个脖领子,骂“**”了。可这会儿,他也就站在栅栏边儿上,运了运气而已。人老了,精气神还有,他也自信这会儿真的蹿过去,那四个小白脸儿也未必是对手。可犯得着吗?再说,他崔宝安也活了一辈子了,也多少知道“师出有名”的道理。你真的蹿过去打一通儿,闹不好还落个没理哪。人家怎么啦?不就是挨着栅栏停了几辆车吗?人家的地界儿,爱停哪儿停哪儿,你生的哪门子气?想到这儿,又运了运气,蔫头耷脑地回到棋盘边儿上来了。
“走,挪挪!”一弯腰,端起了摆棋盘的方凳,挪到了十几步以外。
季老爷子也拿起了花生米、二锅头之类,跟了过来。
季老爷子并不知道,崔老爷子这一声“挪挪”里面有多大的委屈,他的心思还在那残局上。挪了地方,在棋盘边儿上蹲了下来,仍然把那俩眼儿瞪得溜圆,心里一遍一遍地合计,“你横炮,我落士;你跳马,我塞车……”崔老爷子却已然没了这兴致,有一搭没一搭地走了两步,把个本来有救的残局,拱手让了出去。
“臭了吧,您哪儿能不跳马呀?就这一步,您要是跳了马,我可就毛了。您拉炮干什么?”噼噼啪啪,季老爷子一边把那几个棋子放回原位,一边高声大嗓地说了几句,随后又把全部棋子扣回到棋盘上,兴致勃勃地将它们各归其位,说:“走!”
这一局走到一半,季老爷子才看出,老崔头儿的心思根本就没在这棋盘上。
“琢磨什么哪?下不下啦!您这是打我哪!”
“我不是想打您,”崔老爷子阴沉着脸,斜眼朝栅栏那边瞟过去,不紧不慢地说,“我是琢磨着,我要是不把这口冤气放出来,我还不得他娘的生疮长癌,活活让小兔崽子们气死……”
“老哥哥您这话怎么说的?跟他们认这份儿真干什么!不就是挡了咱的亮儿吗?咱挪,咱挪,挪这儿不照样儿?有什么呀……”
“他们他妈成心!”崔( 放生(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4064/ )
光是这“洋相”,回来说两条,就够街里街坊开一阵子心的。
何况,崔老爷子见着的,还不止这些。
“您说,北京有这地界儿没有:到时候您就去,也不管生熟脸儿,越是生脸儿还越好,伸手,一准儿有您两张儿,递您手里。有这地界儿吗?”
也没少了在住的那个大杂院里,考考同院住着的老少爷们儿。
大杂院里的人们,甭管老的、小的,全得给问成个哑巴。
这秘密还真的只有成天坐在遮阳伞底下,把宏远宾馆那边的人和事一点一点琢磨个透的老爷子,才能现。
开始崔老爷子只是见着这事有点儿好奇:每天中午和晚上,总有一位穿戴漂亮的丫头走到栅栏那边停靠的小车中间,手里拿着一沓10块一张的票子,东看看、西望望。这时候,小车司机们就三三两两地凑过去啦,说了句什么,一人从那丫头手里接过两张儿。
2.第七节 耍叉(2)
隔着栅栏打听,这才恍然大悟:坐车的,进去吃席了,这是给开车的饭钱哪!
车夫的饭钱打进了那桌席里,钱的,是餐厅的小姐。
这,已经让崔老爷子觉得够开眼的了。一会儿挺自豪地想,真是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天下,要在旧社会,哪有这事?一会儿又算计着这些个车夫们,虽说吃不上席,也够赚的啦。每月要赶上这么几次,也百儿八十块地挣着呢……慢慢的,现更新鲜的事还在后头:敢还有那么几位,比那些车夫们更滋润,人家连车夫都不是,和吃席的也八竿子打不着,可到时候,大大方方地领钱来啦。
这是他对钱的场面琢磨多了以后才忽然现的。有那么一阵儿,他觉得有那么一位渐渐地有些眼熟,隔三差五的就见一面。开始,心说这车夫还真是个福将,赶上给一位吃主儿开车,便宜可不少,后来现不对,这位哪是开车的呀,他是按点来领钱的呀!——中饭前来一次,骑辆自行车,远远的,靠在马路牙子上,晃晃悠悠的就走过来了。宾馆的大门口,那会儿正是车来车往,一会儿张局长下了车,一会儿李司令迎过来,握手,招呼,乐乐呵呵……您就瞅那位吧,东瞄一眼,西听一耳,这干吗哪?大概是得听听里面进去了一位什么人物,宴会安排在什么厅吧,其实,他也是以防万一,到了钱那会儿,谁问啊。吃席的进去了,钱的就出来了。那位也大摇大摆地走过去,大摇大摆地领出两张来,司机们领了钱,都开了车,自己奔饭去了。那位呢,回到马路牙子那边,骑他的车,回家。有几次,老爷子甚至看见,当天的晚饭,那位又骑着自行车来了一次,车夫们一拨儿一拨儿,流水似的,谁认得谁?钱的小姐又不总是一个人。再说了,你就是随便说个张局长李司令的,她又怎么知道今儿来吃饭的有没有张局长李司令?就算起了点子疑惑,反正又不是由她掏钱,她干吗管这闲事?……
“您瞧,我没蒙您吧?”崔老爷子给街里街坊的交了底,没忘了跟每次一样,和老少爷们儿逗逗闷子,“我说,各位爷,这哪是一家饭庄的事儿啊,您就可北京找去吧,看去吧,哪家馆子能少了席啊!有胆儿,您也骑上辆车,可北京敛钱去吧,一准儿,过不了仨月,小康?‘老康’的日子都过上了!”
大杂院的街坊们,当然没人冒这傻气,虽说都听着有点儿眼馋,可但凡有脸有皮的,还真的跟那位似的,可北京地转,饭庄子门口敛钱奔小康?不过,因了崔老爷子这一段儿,倒给了大家伙儿一个开心的话把儿。
“老爷子,今儿又充车夫去了吧?领回来几张儿啊?”越是年轻的,就越爱跟他逗。
等到崔老爷子把值夜班时见着那些“野鸡”怎么拉客的景儿跟这帮小子们都侃出来后,这话把儿就更让他们攥得紧了。
“老爷子,您可好,领来那几张儿,连看都不叫咱看一眼,当晚儿就给造啦?……钱是好挣的,您那身子骨儿可是您自己的,悠着点儿!”
“滚!看我抽你!”老爷子骂他们。
…………
其实,这是老爷子最开心的时候。
这时候才影影绰绰地觉出来了,他在那栅栏边儿上是没白待,长了学问不说,回来,这学问还有用武之地。
这年头儿,老头儿们说的事儿,能他妈让人家当事儿,这就不易。
人哪,老了老了,能找着个长学问的地方,还能找着个抖搂这学问的地方,人还图什么?您说,人还图什么?
二
不过,老爷子还是觉得,甭管胡同里的老少爷们怎么说,日子也不全像他们说的那样,全那么让人觉得舒心。
别的就甭说了,光说坐在栅栏边儿往东边瞄吧,不知为什么,真的到了这时候,和坐在大杂院儿里神侃,那心气儿好像还是不一样呢。
往远处多走几步,宏远大厦跟老爷子看的停车场的对比,就显出来了。
大厦有自己停车的地方,就在大堂前面的空场上。空场的中央是一座七星连环形的喷水池,布局有些像北斗七星,展开了像一个弯弯的勺儿。四周,停着“奔驰”、“皇冠”之类的卧车,顶次了,也是面包车、旅游车。淡黄|色的栅栏把这空场围了起来,朝南的一面,留出一进一出的缺口。来饭店的车辆进入广场向右手拐个弧形的弯儿,可以进到大堂前一片缀满了射灯的廊子,看门的四个小伙儿中的一个,立刻会迎上来,替来客打开车门,问候,把客人让进大堂……黑莹莹的“奥迪”来了,蓝幽幽的“雪佛莱”走了,大厦前面,好像老是流彩溢辉。到了晚上,从廊子顶上垂到广场中央的瀑布灯亮了,在那灯光的映照下,来来往往的车辆,越像一条光斑明灭的河。而咱们的老爷子照看的收费停车场,在这位雍容华贵的芳邻对比下,显得格外寒酸和冷清,就像一个被世态炎凉冷落在一旁的平头百姓。是的,停车场的确和它的阔邻居毫无关系,这是区里的治安部门管辖的地方。来这儿停驻的,更多的是外地进京的车辆。就像是平头百姓家里来的几个穷亲戚:获得特许进京运货的卡车,拉着河北山东一带的人进京旅游的大客车、小面包车……车身上溅着泥点,落满了尘土,它们连洗都不洗,就那么蓬头垢面地趴在那儿,懒洋洋的,没精打采。
3.第七节 耍叉(3)
一天中,会有那么几辆车开进来,也会有那么几辆车开出去。开进来的,崔老爷子会懒洋洋地迎过去,等司机停稳了车,从驾驶室里下来,他就撕给他一张停车费的收据,从他手里接过几块钱。开走的,老爷子坐在太阳伞下,远远地看着,连动也不动。到了晚上,停车场上就更冷清了。如果值的是夜班,崔老爷子会在十点钟以前到。骑着那辆带斗的小三轮车,里面放着夜里挡寒的被褥。他把那瘦瘦的一卷儿夹起来,送进角落上那个木板钉成的小房子里,又走出来,仍然到他经常坐着的地方,在宏远大厦瀑布灯的余晖里,默默地吸烟,张望。
那个木板钉成的小房真的是太小了,刚好齐齐地放下一张行军床。对身高膀大的崔老爷子来说,简直是成心跟他过不去。有一次早起,他从小房里出来,正赶上一位去上班的从门外过。“哟,这里还能把您搁进去哪!”那人惊讶地说。他这才明白,为什么好几次从门里一钻出来,都把门外路过的吓一跳。
“没错儿!把我给搁进去啦,跟他妈棺材似的,严丝合缝儿!”老爷子对那人说。
因此,除了值夜班,熬不住了,得进去忍一觉,他绝没有进那“棺材”的兴趣。
“这东西,”崔老爷子曾经站在那小板房的边上,斜眼瞟了他的“棺材”一眼,对一位路过闲聊的老爷子说,“这东西他娘的就像那兔崽子下的一个蛋!”
说到“兔崽子”的时候,他眼睛瞄着威风十足的宏远大厦。
气不忿儿。别看老爷子在大杂院儿里说起这东西时非但没气,还有点儿津津乐道,可这会儿,真的面对这“兔崽子”了,倒是越想越气不忿儿了。
听这口气,这“兔崽子”不塌了,这气不忿儿就没个完。
最气不忿儿的,是天天看见的,在宾馆的大堂门口戳大岗的四个小伙儿。
你瞧他们,脸皮白净净的,一水儿的高个头儿,一人脑袋上顶着一顶红呢子做的、绣着金边的大壳儿帽。他们那身衣服也是红呢子的,肩膀上还扛着肩章。那肩章的四沿儿,还哆哆嗦嗦地垂着金穗儿。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右边那胳肢窝儿里还偏偏要套上一圈金晃晃的绳索子。这身儿行头穿上去,好嘛,怎么看怎么是奔着金圆券上“蒋委员长”那威风去了。就这,够老爷子嘬一阵儿腮帮子的了。按说,这差使也他妈尊贵不到哪儿去呀,不也就和我年轻时干的那差使差不多,都是看家护院的把势吗,怎么到了这年头儿,就玩儿得这么花哨啦?
晚生五十年,我一点儿也不比你们“鼠霉”。老爷子想。
时而又想,花架子管他妈什么用?看家护院戳大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还能指望花架子了?就你们这身板儿,还吃这碗饭哪,也就是今儿吧。
想到这儿,又巴不得小伙儿中过来一个,跟他眼面前拔拔份儿,那他就得跟他“盘盘道”。哼,他们,一准儿,戳一指头就得趴下!
用不了多会儿,就会从这白日梦里醒了来,呵呵地在心里笑自己。又往宾馆那边看看,心里道歉似的给那边递过一句:小哥儿几个,咱们谁跟谁呀,说了归齐,全是看家护院的命,威风?威风在哪儿啊!
崔老爷子老说自己认命,可他却长着一张死不认命的脸。
谁也说不清,是因为他那鼻子还是他那嘴,才让他那脸上老透出那股子死不认命的神气来。是因为腮帮子大了点儿?可您就在北京城找吧,大腮帮子多了去了,人家怎么就不显山不露水的,惟独这位,偏偏就显得那么蛮。特别是横在俩大腮帮子中间的两片厚嘴唇,紧紧地那么一抿,腮帮子上立马凸起两块疙瘩肉。就凭这两块疙瘩肉,您就得认定鬼神不能近他。不过,您再看看他那双眼吧,您肯定就不会说老爷子的神气全是腮帮子的功劳了。说句不好听的,那是一双真真儿的目空一切的眼睛。大小姑且不说,反正总好像是眯着一半,把这世界全都扁着往瞳仁儿里搁。
崔老爷子这神气,大概和他少小习武大有关系。家住京门脸子外边的大红门,六七岁上就和村里的小哥儿几个舞枪弄棒。开始,是大人们撺掇的:四月初一上妙峰山进香,“五虎少林会”是全村老少献给碧霞元君娘娘必不可少的礼物。慢慢的,他就吃起这碗饭来,十六岁那年,长成了铁塔似的大个儿,练就了闪展腾挪的功夫。
4.第七节 耍叉(4)
艺高人胆大,眼睛里就生出了精气神儿。***
不过,人活到今儿,七十岁上了,才算是说出了一句丧气的话:神气,也就是自己觉着神气吧,全是瞎掰。
恰恰因为习的是武,这一辈子,就是看家护院的命啦。
精气神虽然还有,心里早就认了命。
年轻时可不这样,十六岁上进了永定门,到瑞兴钱庄当了护院。
没两下子,当不上那护院。当上了那护院,更是好生了得。
眼睛就越把这世界往扁了里看。
护院最警醒的时候是三更。听见了动静,他就提了那把大片儿刀,把身子戳到了当院儿。
“塌笼上的朋友,不必风吹草动的。窑里有支挂子的,远处去求吧!”
甭管是当院儿站着的他,还是房上蹲着的那位,谁的心里都门儿清,吃的都是武林的饭,一个走白道儿,一个走黑道儿就是了。走白道儿的,叫“支挂子”,走黑道儿的,叫“暗挂子”。哥儿俩既然碰上了,有话还不是好商量吗?
当然,用的,都是把势间的行话,这话的意思是说:房上的朋友,甭投石问路了,院儿里有本护院的在呢,您请别处找食儿去吧。
他崔宝安的声音,暗挂子们是无人不知的,除非是个初来乍到的新手。一般来说,那位蹿房越脊的朋友不会找不痛快,肯定就得朝院儿里拱拱手,到别的家偷去了抢去了。这时候,他崔宝安就从腰间把东家早给准备好的两块一封的现大洋掏出一包来,冲那朋友喊道:“顺风!”“嗖”地扔将过去。
房脊上影影绰绰的那位一探手,接了,又回了一揖。
他那会儿的感觉,跟自己就是那赏钱的东家一样。
如今是明白了,瞎掰!
人这一辈子呀,好像还真是打前世就把你的差使给定下来了。你说巧不巧:解放后,到物资局的一个厂子当工人,分的啥活儿?管库,还是看家护院的差使呀!六十岁退了休,没病没灾的身板儿,待着不也是待着?再说,陕北插队的儿子得回来,得花大把的钱不是?找活儿吧。等到托的那位街坊把帮忙找到的活儿一说,他乐了:好嘛,这是老天爷安排好的,没错儿,宏远宾馆旁边的停车场?不还是和看家护院差不离儿?
要是把崔老爷子搁一个四邻不靠的仓库去看摊儿,也罢了;要是这收费停车场没挨着这么漂亮的一座宏远大厦,也罢了;要是宏远大厦没有四个天天为月挣八百多而得意,为一身行头而自豪的傻小子,也罢了;老爷子说不定能踏踏实实,守着这“看家护院”的老行当,干得挺知足,挺顺心。人都认命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可谁又让这老爷子天天看着这水晶石似的大厦,看着那四个人五人六的傻小子呢?
“操,看家护院都他娘的得赶上时辰!”老爷子也曾经瞄着那四个傻小子,气不忿儿地冒过这么一句。
其实,这也和老爷子站在小木棚前看着宏远大厦运气一样,也就是有点儿气不忿儿而已,碍不着谁,也得罪不着谁。您还能拦着不让人家气不忿儿了?您就让他这么气不忿儿下去吧,顶多了,今儿,气儿大点儿,明儿,没气儿了;在这儿,气儿大点儿,回辘轳把儿去,没气儿了。即便过上一百年,也就是个气不忿儿而已。
可您得记住一条——别招他。
三
宏远宾馆门外的四位,洋人管他们叫侍应生,中国人管他们叫服务员。说实在的,人家跟看家护院不沾边儿。要说看家护院的,宾馆里倒也还有,可他们第一已经不叫这名儿,第二也没有必要到门口戳大岗。在哪儿哪?在监视室里看荧光屏哪。宏远宾馆的每一条楼道,都在摄像机的监视之下。现如今,看家护院,还跟您老人家当年似的,手里拿把大片儿刀,竖起耳朵听响动,贼眉鼠眼瞎转悠?再说,看荧光屏也不光为了看家护院,还为了看看客人什么时候离开了房间,以便通知客房服务员去打扫。咱们的崔老爷子哪儿知道这些啊!要说他糊涂到以为现在看家护院的还使大片儿刀,那是玩笑话,不过,他见宏远宾馆门口的四位成天在那儿戳大岗,愣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把人家说成“看家护院的”,这是确实的。
5.第七节 耍叉(5)
这四位“看家护院的”,都不是省油的灯。***
现如今,年轻、英俊,这就已经有了睥睨一切的资本。更何况还穿得那么漂亮,还会涮两句“goodmorning!”“goodevening!”好生了得?
哥儿四个刚刚从饭店办的职业高中毕业。
瘦高瘦高的一位,负责替出门的客人招呼出租车。稍矮稍壮的一位,负责为停在门前的车子开车门,向他们问好,帮助客人们把行李提进大堂,另外两位是一对双胞胎,白白净净,模样挺甜,分别站在自动门两侧。这两位的任务,就是在这儿戳着,纯粹是为了装点门面。
宾馆办得挺红火,值白天班,开车门关车门的哥儿俩没有消停的工夫,戳门面的哥儿俩那挺挺儿的胸脯也没有松一松的时候。再说,就在身后,自动门里,坐着眼珠子四处踅摸的大堂经理,哥儿四个谁敢龇毛儿?
值夜班就不同了,到了夜里十一点以后,进出的客人稀稀落落,大堂经理也从那宝座上离开了,哥儿四个开始是身不动,脚不移,仍然老老实实地戳在那儿,嘴皮子却先“练”开了。嘴皮子练一会儿,绷得直挺挺的身腰就松了下来。最后,闹不好,有那么一位就敢架起了胳膊,有那么一位还敢把脊梁靠到门框上。到了夜深人静,哥儿四个索性扎成了堆儿,肆无忌惮地山侃起来了。
“嘿,刚刚过去那位,穿一身白的,留神了没有?”
“就他妈你眼尖!不就跟一个老黑过去了吗?”
“没错儿,给她包房的老板回台湾去啦,丫挺的还不趁机揽点儿外活儿!”
“搂草打兔子,捎带手儿。”
“磨刀不误砍柴工,嘻嘻……”
“你他妈知道个屁啊,这叫第二职业,中央都允许了,懂吗?”
“操,小丫挺的,说不定裙子里连条裤衩都没穿,勾搭上就进屋,进屋就点‘替’,点‘替’就上床……”
“你眼馋?你也来呀?你还没这条件呢!”
“孙子!你丫有条件,你丫有条件……”
…………
别看给老外开车门关车门的时候,嘴里涮着“goodmorning”“goodevening!”的时候,都那么文雅、风度,也别看和小学初中的同学们聚会的时候,张口“马爹利”,闭口“曼哈顿”,透着那么高贵,其实,一听话茬儿就明白,铁栅栏那边的崔老爷子说的没错儿,哥儿几个也比老爷子尊贵不了多少。不过,有一条,要让老爷子知道,老爷子说不定得背过气去:您老爷子在铁栅栏那边可没少了琢磨人家,人家呢,侃个昏天黑地了,那话题也和您老爷子不沾边儿——哥儿四个压根儿就没拿那边那老爷子当回事儿!
“嘿,那边那老头儿跟咱们招手哪!”
直到这天夜里,崔老爷子跟人家招了手,哥儿四个的目光,才往栅栏那边瞟了瞟。
老爷子在栅栏边儿上冲他们招手,走的,是北京城里所有值夜人的规矩。
停车场对面副食连锁店里值夜的季老爷子,拎过来了几瓶啤酒,几样下酒的冷荤。
过去的北京人,好像还有点儿夜生活,不信找老北京问问,前门的夜市啦,戏园子的夜戏啦,都说得有滋有味儿。可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人夜里变得没精打采了,早早儿的,关灯睡觉。这几年,当局一劲儿想辙,让北京人夜里欢,可还是欢不起来。有了电视,北京人窝在家里,更是踏踏实实的了。老辈儿人不愿离开家,那是理直气壮的——哪儿比得上家好?吃喝拉撒,样样方便。守个电视,啥都见着了,谁没事天天晚上出去花钱买累受?年轻的呢,有的是不忍离开家——家里有老有小,你抛撇得开吗?家里也惦记着你呢,你能不管不顾天天晚上出去疯。有的是不敢离开家——把老的小的给扔家里,你们小两口出去欢?不让老辈儿的戳脊梁骨?……因此,长亮广场吧,卡拉ok吧,这些洋派儿、南派儿的玩意儿,兴许能把北京人拽出来,新鲜几天。新鲜劲儿一过去,也没什么新鲜的了。就说新鲜这几天,也超不过十点去。十点一过,北京人就往家奔。不奔?不奔末班车就没啦……就这么着,到了今儿,北京人里说得上有夜生活的,也就是有数的人,那些泡酒吧、泡舞厅的大款而已。
6.第七节 耍叉(6)
北京大概很少有人想起,其实,倒是有一拨子人,每天都少不了“夜生活”的,那就是像崔老爷子这样的,看库房、看商店、看停车场的守夜人。
全是爷们儿。老爷子居多,也有中青年。
说他们每天少不了“夜生活”,并不是拿他们干的差使开心。不信您找他们中的一位问问,每天夜深人静时,他们都干什么?都那么老老实实在库房里、商店里待着?都把那俩眼儿瞪得溜儿圆,等那小偷儿上门?……头一两天兴许是这么过来的,第三天就觉得憋闷,就得站到门口东张西望,能不跟马路对面西瓜摊儿的小老板儿搭上了话?出不了半个月,看连锁店的,看饭馆的,看菜棚子的……反正左近一带,守夜的老少爷们儿就全有了交。今儿您过来聊一段,明儿我过去侃一会儿,远远的,能瞄着自己照看的门脸儿就成呗。聊,侃,哪有干聊、干侃的呀?您不是看西瓜摊儿的嘛?您能不抱俩瓜过去?您不是看菜棚子的嘛,拿几根黄瓜,到对面的饭馆,拌一盘黄瓜,和那看饭馆的老哥喝二两吧。您是那看饭馆的,您能光看着看菜棚的老弟拿凉拌黄瓜下酒?得嘞,油盐酱醋,荤的素的,哪样不是现成的?老哥哥给你掂两勺,露一手儿吧……我敢说,类似的“夜生活”,不说天天有,隔三差五也有一回。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饭馆、菜棚来说,守夜的吃几根黄瓜,掂两勺小炒,算得了什么?何况也不是一人独吃,左邻右舍的,拉上点儿交,有什么响动,也好有个照应。
说来惭愧,咱们的崔老爷子干的这活儿,既拿不出冷荤,也拿不出啤酒,甚至也给不了左近的哥儿们什么方便。好在既成了朋友,是没人计较这些的。这么长的夜,能找着个老哥说说话,已是难得。
对面连锁店的老季头儿,新近才入了看家护院的道儿,白天和崔老爷子搭上了话,这天晚上,就拎着连锁店的“特产”溜达过来了。
崔老爷子和季老爷子的节目,就在栅栏边儿上进行。因为这儿离老季头儿的连锁店近一点儿,老哥儿俩喝着聊着,闹不好一干就是仨钟头。为了老季头儿喝得踏实,崔老爷子就把客人引到了这儿。今儿没月亮,天气还挺闷,栅栏边儿上,又透着开阔风凉,宏远宾馆的灯光照过来,不算亮,也不算暗,还挺有点子洋味儿。
老哥儿俩在各自的方凳上坐定,一斜眼,崔老爷子看见了宾馆门外的小哥儿四个。
招招手,算是了个邀请。
都是看家护院的,夜深人静了,在人家的眼皮子底下喝着,能不让让?
这小哥儿四个但凡懂点儿北京人的老理儿,也不难明白崔老爷子的好意。可说实话,这年头儿,把人家的意思往好里想的人,还有几个?
“那老头儿想干吗?别是招呼哥们儿过去喝二两吧?”双胞兄弟中的一个,还算是善解人意。
“扯淡!成心气咱哥们儿哪,老帽儿,就显摆丫挺的过得滋润……”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还是同一个妈所生,另一位就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没错儿,明知咱不能过去,老丫挺的,这不成心气人吗?”瘦高个儿说。
“你真他妈傻帽儿!”矮壮的一位开了口,善解人意的,成了被嘲笑的对象,“你过去喝去吧,去呀!”
善解人意的没词儿了,愣了好一会儿,说,“操,要不是怕老板看见,炒了我,我真他妈过去了!”
“有种儿你就过去,过去呀,老头儿等着你哪!”
…………
嘻嘻哈哈,老爷子勾起的那火儿,好像倒被岔开了。
栅栏这边儿,崔老爷子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招完了手,算是这厢有礼了,看那边没反应,料那哥儿四个不会过来了,只管坐了下来,和新结识的季老弟喝酒聊天儿。
如果俩老爷子在栅栏边儿上就喝这么一回酒,倒也没什么,就算你们天天在那儿喝,你崔老爷子不再那么多事,还要朝那哥儿四个招手,也罢了。谁承想,两位老爷子自从今儿开始,还相见恨晚,喝个没完,聊个没够了。不说天天聚会吧,也是隔三差五的就到栅栏边儿上喝那么一回。更绝的是,别看平时崔老爷子老瞧着那哥儿四个眼晕,到了喝酒的时候,还回回忘不了老理儿,总要朝宏远宾馆门口戳大岗的小哥儿四个招招手。
7.第七节 耍叉(7)
他哪儿想得到,越这么着,越是让宾馆门口的哥儿几个搓火。等到他们在栅栏边儿上又喝上了那么几回,又朝哥儿几个出几回邀请的时候,哥儿几个已经忍无可忍,骂骂咧咧地商量着,得找个啥法子出出这口恶气了。
四
现如今,北京的老少爷儿们就这样,都跟不想过了似的,有事没事爱找气生。过去的北京人可不这样。过去的北京人就怕活得别扭,活得窝心,活得不舒坦。为这,北京人修炼了不知多少年,才修炼出那么一点儿道行来。这道行说起来也简单,北京人爱把人家往好了想。即使人家不那么好,他也得变着法儿给人家找找辙。北京人老爱说“话又说回来”,就是愿意替人家找辙的证明。您可别小瞧这一招儿,没这道行的人永远明白不了,这能让你活得多么顺心,多么松快,多么舒坦。可这会儿,完啦,明白这事的人是越来越少啦。不信咱们就看看崔老爷子,连崔老爷子这么大岁数的,也一阵儿一阵儿气不忿儿呢,这北京人还有救儿吗?话又说回来,也多亏了崔老爷子有那么一点儿老北京的道行,所以不管怎么气不忿儿,也还讲个外场儿,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和谁过不去的。可那四个小伙儿,就连个外场儿也不讲了,一句话不对付,一件事看不过眼,也不问个青红皂白,就琢磨着拉开架势跟老爷子过招儿,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八十年代新一辈”的风格了。
这天晚上又轮到了崔老爷子值夜班。十点钟的时候,骑着那辆小斗三轮车,又按时来到了停车场。
连锁店的季老爷子已经在这儿等他了。说实在的,崔老爷子上了一星期的白班儿,可把这位季老头儿给憋坏了。他不是没跟值夜班的杨老头儿“套瓷”,可不管说什么,全不对榫。想跟他喝二两吧,杨老头儿说自己是高血压,不敢喝;想跟他聊聊天儿吧,杨老头儿老是迷他手里攥着的那个小收音机……季老爷子只好回他的连锁店“糗”着去了。要说也可以去找别处值夜的老哥,可那又看不见连锁店的门脸儿,还真的不敢往远了去。没法子,熬着吧。不难想象,这一星期,季老爷子天天晚上都是怎么过的。也不难理解,听说崔老爷子今儿又值夜班来了,季老爷子早早就拎了酒,到小木棚边儿上等他。
哦,季老爷子还带来了一副象棋。一周前老哥儿俩聊天时抬起了杠,叫开了板,这回就甭废话啦,谁英雄谁好汉,走两步就明白啦。
崔老爷子听杨老爷子交代了些什么,算是接了班,他一手拎起一个方凳,领着季老爷子往栅栏边儿上走。
“今儿我拿的可是二锅头啊。”季老爷子说。
“干吗?壮胆儿?”没等季老爷子往下说,崔老爷子抢着把贬损的话说出来了。
“我不跟你逗。到时候用得着壮胆的,还不定是谁哪!”
…………
两个方凳并一块儿,上面就摆上了棋盘。老哥儿俩蹲在栅栏边儿上,好像连打开酒瓶倒酒,打开包花生米的纸包捏几粒的心都没有了,只听啪啪一阵棋子响,当头炮把马跳拱卒飞象之类的仪式,已经举行完毕。
不过,在横炮跳马之前,崔老爷子还是没忘了老理儿,冲灯火如瀑的方向扬了扬手。
一盘棋下得正来劲儿,老哥儿俩被残局熬得五脊六兽的时候,忽听呜呜一阵柴油机轰响,只觉一个巨大的阴影缓缓推了过来,把棋盘,把他们老哥儿俩,整个儿地遮在了下面。
栅栏那边,一辆高高的旅游车,屁股上喷着黑烟,正一点儿一点儿地往栅栏边儿上倒车,这王八蛋跟一台推土机似的,像是恨不得要把横在前面的栅栏、方凳、老哥儿俩通通拱到一边儿去。
它到底还是在离栅栏二尺远的地方停下来了。
崔老爷子瞪了它一眼,心中闪过了一阵疑惑。在他的印象中,宏远宾馆东边的空地,才是停这种旅游车、大轿车的地方,而这西栅栏的边儿上,停的都是小轿车。今儿是怎么了?东边也不是没有空地啊。歪了歪脑袋,瞟了栅栏那边那铁家伙一眼,心里觉得挺堵。
8.第七节 耍叉(8)
不过,心里也就别扭了那么一下而已,低下头,心思还在棋盘上。***阴影里,棋子上的字看得不太真切,好在棋盘上剩的子不多了,季老头儿一马一车直逼城下,至少,他得解了围,才有心思考虑往亮处挪窝儿的问题。
谁想得到,没走几步,围还没解开,又听见一通“呜呜”响,又一辆一模一样的旅游车,并排推到了栅栏边儿上。
宾馆那边瀑布灯的光,算是彻底被挡了个严实。完啦,这下子,不挪窝儿是根本看不见啦。崔老爷子歪过脸,朝旅游车斜了一眼,他又站起身,顺着栅栏往前走了几步,朝宾馆那边看。不看还好,一看,肺都要气炸了:王八蛋,敢是你们四个小子成心跟我过不去呀!只见那四个小子中的两个,正站在宾馆大堂前指挥停车,这边过来了两辆还嫌不够,第三辆一模一样的旅游车,正在他们的指挥下,又开始往栅栏这边倒着,还有第四辆,正一边等着哪……
要说除了这儿,没别的地方可停了,也罢,谁还能说什么不成?明摆着,你们是宁可把停旅游车的地界儿空着,也得在我老崔头儿的眼皮子前面码上堵墙啊!要说是我没茬儿找茬儿,冤枉你们了,我都是孙子!你瞧你们站在门口看热闹的哥儿俩,美得,乐得,还跟我这挑指头哪!俩指头!挑吧,转吧,谁他妈还不知道你们想说什么了?胜利不是?欢实不是?瞧他妈你们那德性!我崔宝安哪儿对不住你们小兔崽子,街里街坊的,就算我死看不上你们,也没少了礼呢,合着我客客气气的把那礼递过去,全他娘的白搭,你们倒好,真他妈丫挺的了……
崔老爷子越想越气,要是在年轻那会儿,他早就蹿过栅栏,揪过一个脖领子,骂“**”了。可这会儿,他也就站在栅栏边儿上,运了运气而已。人老了,精气神还有,他也自信这会儿真的蹿过去,那四个小白脸儿也未必是对手。可犯得着吗?再说,他崔宝安也活了一辈子了,也多少知道“师出有名”的道理。你真的蹿过去打一通儿,闹不好还落个没理哪。人家怎么啦?不就是挨着栅栏停了几辆车吗?人家的地界儿,爱停哪儿停哪儿,你生的哪门子气?想到这儿,又运了运气,蔫头耷脑地回到棋盘边儿上来了。
“走,挪挪!”一弯腰,端起了摆棋盘的方凳,挪到了十几步以外。
季老爷子也拿起了花生米、二锅头之类,跟了过来。
季老爷子并不知道,崔老爷子这一声“挪挪”里面有多大的委屈,他的心思还在那残局上。挪了地方,在棋盘边儿上蹲了下来,仍然把那俩眼儿瞪得溜圆,心里一遍一遍地合计,“你横炮,我落士;你跳马,我塞车……”崔老爷子却已然没了这兴致,有一搭没一搭地走了两步,把个本来有救的残局,拱手让了出去。
“臭了吧,您哪儿能不跳马呀?就这一步,您要是跳了马,我可就毛了。您拉炮干什么?”噼噼啪啪,季老爷子一边把那几个棋子放回原位,一边高声大嗓地说了几句,随后又把全部棋子扣回到棋盘上,兴致勃勃地将它们各归其位,说:“走!”
这一局走到一半,季老爷子才看出,老崔头儿的心思根本就没在这棋盘上。
“琢磨什么哪?下不下啦!您这是打我哪!”
“我不是想打您,”崔老爷子阴沉着脸,斜眼朝栅栏那边瞟过去,不紧不慢地说,“我是琢磨着,我要是不把这口冤气放出来,我还不得他娘的生疮长癌,活活让小兔崽子们气死……”
“老哥哥您这话怎么说的?跟他们认这份儿真干什么!不就是挡了咱的亮儿吗?咱挪,咱挪,挪这儿不照样儿?有什么呀……”
“他们他妈成心!”崔( 放生(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4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