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部分阅读
后,他反而把练拳当做乐趣,用来应付枯燥的作息了。在部队的三年,是他功力大增的三年。
只是三招就把三人打成重伤,刘信武感觉他早晚会出事。但此时却不方便嘱咐他什么了,他从小就不听自己的。
人群慢慢散场了,凌秀琳也只是唱了一遍。高洪波是很认真地听着凌秀琳唱完的,看那严肃的神情,好比是在万人瞩目的大会上。
躲在暗影里的赵英旗明白,其实在三哥的心中,对生活根本没有方向,虽然他一再说部队枯燥,但他还是十分依恋部队的,他根本不知道离开了部队,自己还能如何生活,留在遥远的南国,也只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但赵英旗又知道,几人中最有可能成大事的,又是这个三哥,因为他一旦选定了某个方向,他就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任何阻碍都拦不住他。
赵英旗一直担心三哥只身在外会有危险,但看到三哥的身手之后,赵英旗放下心来。只要不动枪械,五步之内,没人能拿住三哥。
臂哥冷笑着把赵英旗与孙成杰揪了出来。二人陪着笑脸叫了一声“二姑父”。臂哥有个外号就叫二姑父,打招呼就占人便宜。
“你朋友?引荐一下?”臂哥眨巴着眼睛,却依然是一副深沉的姿态,那口气像是一位艺术鉴赏界的大师。
“别了,今晚就坐火车走了。”
“好功夫!除了你爹,我还没见过有人能蹬出这样一腿。”
高洪波见赵英旗出来了,很不高兴地问,方才去哪里了。赵英旗就趁机引荐了臂哥。
高洪波感谢他出手相助。臂哥道:“哎,其实我是在救他,如果我不打他,让你打了不就惨了?”
高洪波呵呵笑了。“那你不怕他报复你?”
“报复什么啊?哥四个一次让人揍了,他大哥也得考虑考虑谁有这个本事。而且我也告诉他们,这一准是用的通臂拳了。”
高洪波眼角一挑,“你还挺有眼力。”
刘信武谨慎起来,问这有什么关系。臂哥很是自来熟,笑眯眯地道:“老弟,你不了解当地情形,当地打着通臂拳旗号的,是王家一门的叔侄,现在王家在石市可了不得了,办着厂房、租着厂房、开着温泉度假酒店、还做着外人打听不着的生意。时代不同了,李玉明再能打,也得掂量掂量两下的分量。”
王家跟赵家是有仇的。赵英旗的父亲是一位老中医,特别擅长大方脉与伤寒杂病的治疗。
赵奉南祖籍香河,随着老父亲搬到了石市。赵英旗的爷爷赵豋福是一位通臂拳高手,只是那个年代,全国人民都忙着大生产了,一直没有显露出来。后来在生产队时,好几个村的孩子都在一起闹腾,难免有个伤胳膊抻腿的,赵豋福在给人正筋正骨的时候,逐渐就显露出了功夫。后来还因为这,赵奉南被队上选送去县里学习,后来成为了赤脚医生。
在生活宽松了些的时候,许多年轻人都聚在赵豋福门下学拳,当时赵豋福教的是通臂拳的几个大式子,还是中重要的式子,劈山、反背、斩手,唯独圈扇没传。只是当时也没说明是什么拳式,只说是强身健体的单操。
但这事却引起了同村王家的不满,当时的王老爷子王进山已经以一手通臂拳立起了字号,二人一攀谈,外来的赵豋福竟然还是王进山的师叔辈分。起先的时候,王进山也确实以师叔礼相待赵增福,但改革开放的时候,武术也开始复兴了,王进山随着气功热开始广收门徒,这时却与赵豋福出现了矛盾,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是王进山不承认这个师叔了。
后来事情越闹越大,二人扬言要比武决斗,决斗没有公开进行,有人说被村委会劝解了,也有人说二人是秘密决斗了。但事后,赵豋福却改变了传拳风格,虽然也是辗转游斗的拳法,但却少了些通透沉猛,多了些支撑缓随,并且路线越越来越规矩,拳法宣称是“八卦掌”。再问之前的式子的时候,也只说是风轮劈掌的基础。
而王进山一门,传出来的原传风格,就成了正宗的“通臂(背)拳”,号称“佑神通臂最为高,怎么怎么传英豪”。
赵豋福去世后,这事情基本就被人忘记了,赵奉南不收徒弟,偶尔比划比划,却也是八卦转掌,而且连风轮劈掌的影子都不带了。
儿时的赵英旗也跟着爷爷学过一些动作,后来又跟着父亲练过一点,感觉父亲跟祖父的不太一样,只当是父亲没有继承下来。这一门就失传了。
后来在学校遇着同村的富户子弟王祖茂兄弟时,却时常被王家兄弟嘲讽不是通臂正宗。赵英旗就回去问老爹,自家跟通臂拳什么关系?赵奉南却总是含糊其辞。
被讽刺多了,赵英旗一怒之下,就扬言要去嵩山少林寺学通臂正宗。结果找着上过武校的人一打听,说少林寺的专长不是通臂拳。中学时代的赵英旗,就非常留意搜集通臂拳资料,后来终于遇到机会,跟着旁边工厂的高洪波认识了刘信武表哥,辗转从刘信武处学到了一点。直到后来认识了肖力虎,而后也跟着去东北见着了老师。不过老先生也只是口头承诺将来教他,到现在也没正式拜师,一切都是刘信武。
高洪波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是随着母亲在大连的姥姥家住了很长时间,这期间因为时常被欺负,才跟着表哥刘信武学了拳,他骨子里与赵英旗不同,赵英旗是喜欢研究拳法。
这兄弟几个都是因为赵英旗联系起来的,赵奉南跟凌瑞峰的父亲关系很好,凌瑞峰打小就被父亲逼着学中医了。大学选的也是中医,毕业后回来当地一所中专教书。他跟高洪波几个关系就有点远了,也是因为跟着赵奉南学过拳才混成了一伙。
孙成杰跟赵英旗也是同村的,下学后干过很多小买卖,上到服装下到葱蒜,后来办了个打字复印的店,外头是打字复印修电视,里屋是一排一排的游戏机,地下室还有几台麻将机,属于挂羊头卖狗肉,钻法制空子的。
村里的人,临近的无业青年,没事就在游戏厅里吹牛逼、吃烤肠什么的,二姑父是里边年纪最大的一个,他做起事情来,自然也是站在自己人一边了。
刘信武看人准,听他说话就知道这老鬼子挺损的,看出他是嫁祸给了另一拨的势力,等着座山看好戏。等自己跟老三一走,那个什么李玉明想着报仇都找不到人。
最后一首唱罢,小混子们果然没有呼朋唤友地抄回来,老板松了一口气,非但没有收钱,临走还送了两包红塔山。
(请继续支持——3踢馆的老爷爷——)
3踢馆的老爷爷(1)
没有不散的宴席,凌瑞峰先带着妹妹回去了,余外几人包括臂哥,依依不舍地把老二、老三送到车站,然后又陪着坐了半宿,直到看着二人踏上了南去的列车,才回到了成杰打字复印店。
临走的时候,高洪波嘱咐赵英旗帮自己照顾好三嫂。三嫂不是真三嫂,实际是王家的一个闺女。
王家上一辈兄弟四个,一个局长、三个企业家,这辈最能闹腾的老三的儿子王祖茂,高洪波所说的女朋友,是老二的闺女王祖芩。其实也就是留个念想,王祖芩的税务局长老爹,一准不会答应这门亲事。但如果没有这些事情想着,高洪波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到底在哪里。
刘信武倒是劝赵英旗听了凌秀琳的提议,去她兼职的一所就叫秀林的儿童艺术培训班兼职武术教练。虽然工资微薄,但总比跟孙成杰的游戏厅干呆着要好。
赵英旗道自己知道了。狡辩说自己呆在游戏厅,是因为游戏厅离着村子近,自己还身兼村委治安队长呢,而游戏厅正是本村最混乱的地方。
刘信武道,得了吧,整个治安委员会就两个人,一个正队长,一个发言人。
第二天赵英旗一直睡到大中午,吃了午饭,还真就去了辅导班制度的秀林艺术培训学校,他是不想在孙成杰这边混吃混喝了,孙成杰也挣不着几个钱。
秀林艺术培训班的黄彦柏校长出去学习没回来,现在有凌秀琳替他管了,除了负责舞蹈、钢琴的凌秀琳之外,还有一个叫王淑巧的美术老师,一个叫马莉莉的英语老师,然后就是秀林硬气功格斗班的贾运康教练。
秀林艺术培训学校是租了一套私人“回”字形三层楼房的西侧三层。地方不大也不小,一层现在空着,二层是美术辅导,顶层是硬气功格斗与舞蹈。
现在不是节假日,一共没有几个人学生学舞蹈,凌秀琳呆在二层跟着几个成年的学生一起画素描。赵英旗也没打招呼,直接从外边的铁楼梯上看三层。
贾运康一见赵英旗细腰乍背、沉肩坠肘的身形,先是愣了一下,再看眉宇之间透露出来的精气神,就知道这小子也是个练武的。
“是来报名的吗?”贾运康停下了训练,走到了比自己高出一点的赵英旗面前。
“是啊。”
“想学什么?硬气功还是格斗?”贾运康用拳头杵着腰鼓了鼓身上的肌肉。
赵英旗没看他,偏头望了望后边吊着的沙袋。
“你以前练什么的?”
“八卦。”
“**!没看出来,还是传统高手,怎么又要学硬气功格斗了。”
“我就是上来看看,有朋友介绍过来应聘工作。”
一听这话,贾运康谨慎起来,晃着刚刚长出一点头发茬子的光头道:“哎!哎!我说你都会什么?八卦掌能打人么?转来转去的,累不累?”
赵英旗就往沙袋边上走,贾运康有点发飙地看着道:“停!停!你懂不懂,鞋底干不干净就往地毯上踩?”
赵英旗道:“八卦不是围着别人转圈,转外圈是在练筋骨,找切线,练应敌能力,打人是小圈,也就是换掌。你只看到了走圈,没见着转圈。”
“哦?那不还是圈吗?你这一说我倒好奇了,练筋骨、内劲这些先放一放,能练什么应敌能力,反映快吗?”
“练对抗时的切线变化。”
“**?你不会说俩手挥舞出一道防护盾来吧?”贾运康看了看边上的几个徒弟,又问,“老师贵姓?表演一个怎么样?”
“套路也没什么可看的,就是走圈。”
“要不打打沙袋?”
赵英旗脱了鞋子走过去,围着沙袋走了一个单换掌——很随意地贴着沙袋转了一圈,前手扑撑,后手兜裹,在骨子里荡着劲力,但是脚步流畅,不见涌荡。走了一圈之后,扣步掩手,身子一回,两手随着身势打了一个翻身双撞掌。沾衣发力,把沙袋打得荡悠了一下,趁着沙袋荡悠,两手抱肋,夹马成桩,以背接了沙袋一撞,但就在沙袋荡回来一沾身的时间,换掌一甩,随着拧腰旋臂,把沙袋打得摆着旋儿甩出了一道弧线。
待沙袋再次落回来时,左掌一撑,右掌接着扣步拧身带出的旋转力照着当心的高度带出一记掖撞掌。沙袋嘭地一振,好似瘪球了一下。然后赵英旗就停下了。
“这就完了?”贾运康很怀疑地问。
见赵英旗不解释,又比划着胳膊问:“就这么甩了甩的,就是八卦掌?也没多大劲啊?打在身上是什么效果?而且你擦着地皮走,你还起不起腿了?”
赵英旗笑了笑,“那得问挨揍的了。”
“呵呵,你不就是那个挨揍的么?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我是练铁布衫的,又是练千斤锤的,如果说我自己打我自己,我感觉还真够呛撑得住,但要说你这个甩臂如鞭,我倒是感觉没有问题。看电影里,啪咔咔咔咔一掌,把人打得吐得那血跟烟花似的……**……”贾运康夸张地表演着,嘚嘚说个没完,把平日里在徒弟面前讽刺传统武术的言论当着练传统武术的面儿又喷了一遍。还没等开始推理“咱练的是提纯的精华”时,却被一个声音打断了。
“年轻人!也太看不起传统武术了吧?”说话的还是一个苍老而火爆的声音,隐隐地带着一点怒气。
众人一看,门外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一位老人,老人身型消瘦,但是骨架高大,看样子有五、六十岁,一头银白的发丝,一缕不乱地往后梳着,一张老干部一般威严的面孔,颧骨皮肤还透着点红色血丝,双眼黑亮黑亮的,好似贴着一层水露。腰板倍直地盯着贾运康。
“你们谁是教练?”见没人回答,老头又问了一句。
“我,怎么了?”贾运康转过身去。
“你是教什么拳的?”
“格斗?”
“什么格斗?”
“格斗就是格斗。老先生,你是替孙子报名的还是来逗闷子的?”
老头没有回答,而是很严肃地质问道:“你有教练证吗?”
“你是谁啊,你管得着我有没有教练证呢!”
“你怎么跟老人说话的?你们的老师就是这个水平么?我看你这个班不要办了。”
“嚯,你说不办就不办?市长是你儿子?”
赵英旗赶紧上前拦住贾运康,又安抚老头道:“老前辈,您不要着急,年轻人说话冲了点。”
“年轻就可以冲吗?我怎么管不着?我是武协主席,你们拿出教练证来,不然关门摘匾!”
凌秀琳听着动静上来了,一看贾运康再跟一位老先生争执,也不顾得招呼赵英旗,先过来请老先生坐下。
凌秀琳一拉老头,老头的眼睛忽闪一亮,身子也灵活地一闪,一甩手差点把凌秀琳闪倒在地。
凌秀琳尴尬地笑了笑。贾运康道:“他是过来踢场子的!还扬言要摘了咱们的匾。”
凌秀琳不敢近前,躬着腰请老先生到办公室说话,老头哼了一声,道:“这样的老师,到哪也不能留!闺女,你是负责人吗?没有教练证,就得关门!”
“你是管武术的,我是搞格斗的,咱俩不是一个部门,你管不着我!”贾运康毫不退步,整个市里练格斗的多了。
老头的脸一阵抽出,拳头握紧了又松开,松开了又握起来。
“怎么?还想打人啊?”贾运康给老头下了个定语,“你年纪大了,我不跟你闹。”说着还鼓着胸脯,用拳头狠劲地擂了自己好几拳,完了又朝脖子擂了几拳。然后就墙根抓起两片表演钢板,扎弓步站住,两把握着朝头顶瞄了瞄,“啪啦”一下,敲得粉碎。然后很强劲地将身一挺,缓缓呼出一口气。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
老头站着没动。
贾运康很得意地看了看老头。看这架势,就是老头一拳打上了贾运康,贾运康躲都不用躲,反而会把老头的胳膊给震断了。
老头呵呵一笑,“练得尽是挨揍的。”
赵英旗小心提防的,他真怕二人打起来,人老不以筋骨未能,如果老头一拳没有偷袭倒贾运康,莫说贾运康会格斗,即便是一个壮小伙子,抡开王八锤一阵乱打,老师傅也够呛招架得住。万一磕着碰着弄伤了骨头可就不好了。他留意着贾运康,只要贾运康有动手的苗头,他就先一步放倒贾运康。
贾运康将手里的铁板扔到一边,“老师傅,你发展你的老人拳,我们发展我们的格斗,有什么不好的?你可别倚老卖老,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认推手的……”
话音未落,老头身影一闪,两手往前一戳,贾运康还没来得及招架,老头将手横向一划,下边套了一步暗腿钩子,上下一个绞错,贾运康忽闪一下,脆生生地磕在了地上。
贾运康爬了两下才反映过来,嘴里嚷着“**”,上手就来撕扯老先生的衣服。
赵英旗赶紧向前喝止。贾运康可不管这些,都揪着老头的衣服了,这就要上绊子别摔,老头两手一砸变扫,贾运康的身子随着一横,又“咕咚”一声仰摔在地。
(请继续支持——3踢馆的老爷爷(2)——)
3踢馆的老爷爷(2)
连摔贾运康两个跟头,老头目露凶光,鹰一般盯着贾运康的一举一动。贾运康脑子黑了两次,到现在都跟歌里唱的一般,“空白了一块”。
回了回魂儿,贾运康又要上手,老头俩手抱在胸前,见贾运康一动,就腕子一合一抖,胳膊“腾”就打出去了,手背一翻,正摔在贾运康脸上。
贾运康没头没脸的一拳,却被老头回手一勾,用腕子与肘子呼应变化给粘在了小臂上。贾运康回手不便,老手另手借着身形一晃,一巴掌扇上了贾运康的腮帮子。
“再新的功夫也有师承,我就替你师父管教管教你!”老头左掌一回,压住贾运康的手臂,贾运康出另一手硬推,老头将身一挺,硬用周身整劲把贾运康逼退半步,同时右手戳向了贾运康的眼睛。
贾运康将左手一挡,老头身子稍往右转,左手一搬贾运康的左手,随即右臂一抽一甩,“啪”一声脆响,又抽了一个嘴巴。
贾运康已经眼冒金星了,老头却并没有停步,他在右转的时间,却又用了一个插左腿的偷步,此时将右腿往贾运康腿前一支一蹬(四声),右手一把掌又拍上了贾运康的后脑。
人再铁布衫,后脑是不抗打的,各类竞技比赛到现在不允许插眼、撩阴、打后脑,但看老头的拳,却总是奔着这些地方来的。好在老头只是按着推了一把,一个挂打别子蹬扑式把贾运康又打趴在地。
贾运康狗啃屎似的,连跄了几步趴在了地上。
老头狠狠地瞪了凌秀琳一眼,迅速换了一个位置,贾运康爬起来时都没找见他。然后老头见好就收,丢下一句话道:“没有教练证就不能教拳!什么格斗!”说完就下了楼梯。
凌秀琳追了下去,老头很谨慎地盯着凌秀琳,凌秀琳就站在楼梯口没敢下去。然后看着老头上了地面,扶起路边的飞轮自行车,用脚潇洒地一蹬支腿,顺势将腿抡上了车子,屁股坐上去后,又朝上狠狠地瞪了一眼,很潇洒地一溜轮子走了。
贾运康赤着脚追下来,跺得楼板噔噔响。看老头已经走远了,又牲口似的叫骂了一声,然后又冲赵英旗道:“你干嘛拦着我?”
赵英旗反而被贾运康骂愣了,“我什么时候拦你了?”
看贾运康发疯的狼狗一般,也没跟他一般见识,但一看地上不对,贾运康的脚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一块皮,正滋滋地往外渗血。
凌秀琳赶紧找创可贴、胶布之类给他包扎起来。贾运康嘟囔着打了个电话,呼哧了好一阵,那边才把他安抚下来。
“老小子是七星螳螂拳师爷级人物,叫祖长林,还真是个协会主席,老小子今年都七十了,竟然还是这么火爆。”贾运康好似自言自语,看着自己的脚脖子唠叨着。但是精神却像撒了气的皮球,没方才那么亢奋了。
其实贾运康骨子里并不坏,他就是嘴上碎一点。不过他认为这是练武人的性情,如此可以增长气势,又能拉近与成年徒弟的距离。只是忘记了,来访者是个老大爷,还是个要来踢馆的老大爷。
“没事吧?”赵英旗问。
“嗨,摔了两下,不伤筋不动骨的。倒是事情不好解决,他一把年纪了,我又不能打他。***武协也是,弄这么个老头出来主事!”贾运康沮丧地看着窗外,一个粉红色的塑料袋正借着热风忽悠忽悠地飘飞着,那样子像是水中舒展的水母,可正爽着,一头撞在了电线上,然后很纠结地绕在了上面。
“倒了血霉了,以后他天天这么来,真就不用教拳了。不咬人硌硬人。”说完贾运康站了起来,冲徒弟们嚷了一声,“继续练!该怎么练怎么练!”然后一瘸一拐地走回去了。
赵英旗过去没见过这老头,但是听过他的名声,原本以为他七老八十已经不怎么出门了,没想到身体比街上那些戴眼镜的高中生都棒。赵英旗对凌秀琳道:“这个老头真不好惹,还是小心些好,备点好茶,他再来你出马,跟他使劲哭诉一下难处,然后哄着他过来支持。”
凌秀琳道:“你快得了吧!跟二姑父日子久了,老人你也骗。还是等黄校长回来吧。”
“可别黄校长了,老头儿最不待见这种得瑟青年。”
凌秀琳笑着捶了赵英旗一拳,“不要这么说你老板啊!最近你也留意些,三哥把人打得不轻,李玉明肯定不能算完,二姑父把这事情按在了王祖茂头上,早晚会闹起来,一旦查清楚了,二哥、三哥都走了,怕他们找你麻烦。”
赵英旗冷笑道:“他最近没来看你?”
凌秀琳脸上一红,“他见我,我还不见他呢!”
赵英旗嘿嘿笑了两声,转了话题道:“你跟那位贾教练商议商议,不行先放几天假,老头明天来了一看,‘诶?真关张了’,说不定往后就不来纠缠着了。”
“难道他还真能天天来啊?”
“你当他开玩笑?你没听贾运康说么,那老头就是祖长林。那可是踢场子的祖宗哎!他一天闲着没事尽干这个。”
“那他不怕累着啊?万一真被人打了呢?”
“你知道黄忠是怎么死的么?”
“讲义气,替关羽报仇,为了引诱吴国大将进埋伏舍身中箭的。”
“也对,但也不全面。他就是想死在战场上,不让他去他飞去。”
凌秀琳道:“我明白了。”然后又低声道,“你说话也注意啊,贾运康是李玉明的前例小舅子。”
二人又嘀咕了一番,赵英旗起身要走,冲贾运康嚷了一声:“贾教练,兄弟先回去了啊!”
“干嘛要走?不看看徒弟们练拳啊?拉出几个给你做陪练啊?”贾运康缓和了口气,有点讨好赵英旗。
“改天吧,咱尊敬前辈,撤了。”
“我……擦哦!那也留下点什么啊?”当着徒弟的面儿,贾运康没有骂出那个脏字,他感觉是自己被老头摔了,赵英旗看不上自己了。
赵英旗没空跟贾运康啰嗦,道说:“这工作近期怕是做不成了,我得赶紧回去,现在参加民兵应急任务还来得及,现在我很需要这半天二十块钱的工资。”
赵英旗走后,贾运康狠狠地朝沙袋踹了一脚,然后压着下巴、瞪着眼珠子,发疯似的一阵拳打脚踢,好似那沙袋就是老头的替身一般。一阵组合打出四十多次攻击,脚脖子上的纱布被蹭了下来,伤口一开,又叭叭往下滴血。
学生们都被他这气势吓得够呛,怕教练下不来面子朝自己发火,也都抖擞精神,拼了命地踢沙袋。
流了一身汗过后,贾运康对凌秀琳道:“今天没有学生来,我先回去了。”他说的学生是学校招收的小孩子,不是社会上这些。
凌秀琳问:“你去哪里?”贾运康没好气地道:“医院。”凌秀琳担心地道:“那你快去吧?你感觉严重吗?别丢了票据,回来报销。”
贾运康无奈地道:“我看病号去,昨晚出了点事。四个弟兄,让人家一个人,一腿一个收拾了!老大那边正生气呢!”
凌秀琳故意道:“什么人干的?”
“练散打的生面孔,不过有通臂拳的影子,老大怀疑是‘百港’请的新保镖。”
贾运康没法穿鞋了,就把后帮踩倒了当拖鞋穿,也没给徒弟布置作业,丢下他们气冲冲地走了。
赵英旗出门后,给好朋友陈志刚发了条传呼短信,大意是:你师父下午又踢馆了,把练格斗的人打了,恐怕这事没有完,你去看看吧。
陈志刚是祖长林最喜欢的徒弟,接到信息都没管真假,直接跑步去了工人文化宫。这是老先生给他定的规矩,除非不在市里,否则练拳时必须跑步赶到。
(请继续支持——4师父,我是女的——)
4师父,我是女的
**月份的太阳最是毒辣,毫不留情地刺激着文化宫前的大广场,地面都被映得泛起了一层白光。
由于天气太热,除了遮阳伞下卖冷饮的老板懒洋洋地趴在冰柜上外,广场上没有几个人影,早先的时候,那一排四个篮球场都是人满为患,现在这日子,只有一个半大小子还在反复地练着过人上篮。
祖长林站在广场的一角,背着双手走来走去,心中不时地感叹两声,这小子是个材料。在他眼里,那已经不是在练运球过人了,而是在用马步背靠与人对抗,然后穿过多人,直取对方头领。提膝腾身,哎!正蹬上步就好了!可惜……
老头身后的台阶的阴影里,还坐着几个眯缝着眼的老头,正美滋滋地看着眼前两排高低不等的徒弟。这些人衣装、年龄差别都很大,有妇女、有儿童、有残疾人……
祖老先生朝其中招了招手,一个中年妇女离队跑出来,“师父。”
“嗯。”老头淡淡笑了笑,“打得不错,不用练套路了,串套拳我看看。”
这妇女得有四十岁了,身形看着不错,比正在发育的青少年要结实不少,但是一点都不显胖,因为是女子,其他少年都穿着很暴露的衣服,她却是穿着一身严实的蓝色运动装,随着活动,一晃一晃地泛着太阳的光亮。一张脸却像孩子一般倔强地努着,透着柔美的发丝,还有坚石一般的表情,却是一种略带悲伤,略显怯懦的眼神。好似是吓了极大的勇气才站在这里的。
很难想象,这样年纪的一个妇女,为什么会跟孩子一起站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地练拳。看模样也算是一个美妇了,但是皮肤却因为太阳的照射黑得像个男人。
女子并步抱拳,将身猛然一挺,两手随即一按一起,做了一个立身拦扎衣的式子。
老头使劲撇了撇了,喊了声“停下”,“不要起手式,让你随便串一套拳。”
女子咬咬牙,轻松地走了两步,而后猛然踢出一脚,身子忽悠一闪,两臂一圈走了个门户,式子不停,右手一探一抓,左手一拳戳出,身随步转,拳头一振而返,小臂在眼前画了一个圆圈反崩出去,而右手同时自右下斜上圈扇回来,不待到位,步子一低,身子好似猛然往前下一拱,左手在眼前一抄挡住头面,右手托掌上撞,看架势不像螳螂,倒像是蝎子张螯。步子不停,身子向右穿出,右手也挺了起来,左手好似软鞭一滑落了下去,随着身子带动又抽撩起来……
然后是一个很古怪的急停,身子猛然一起,右腿独立支撑,左腿勾抄,身子却往后回返,左拳往后一抡,一掌变拳落了下来,同时右手的圈锤也到了。
就这身子反拧,身子猛然俯下,勾抄的左腿不待落地便倒踹出去。然后落成大仆步,身子就随着胯部一调,贴着地面涮了过去,两手一抄一翻,圈绕回来成了“双提刀螳螂钩”。
这一串动作一气呵成,呼吸之间便完成了,看得台阶上的老头一阵喝彩。
“好。”祖老先生点点头,让他说出个好字可不容易。
女子收了拳,又直愣愣地立在那里,好像是一根哨棒。她的拳与场下人练得动作差不多,但节奏、劲力却有不少差别。就套路而言,别家练拳,要么迅猛、要么优美、要么扎实沉厚,但祖长林教的拳却有点硬邦邦又无力的感觉。这给祖长林丢了不分数。因为祖长林以保留着拳法原貌自居,相比泰拳、拳击,祖长林这这种玩意给人的感觉是不堪一击。冲着他的年纪,许多人也愿意相信他就是保持了原貌,如此便只有一个结果了,就是传统武术,确实不行。因此很多慕名而来的人看了一阵之后都失望而回了。
而祖长林的弟子,有的认为师门有一套练功力的功法师父没透露,也有人认为,螳螂拳练的主要是反映跟迅速,出手歹毒,直追要害,所以也不用多大劲。但就坚持到现在的,最能打的是陈志刚,而陈志刚用的拳却更像拳击。
这让许多练拳的少年都感到难以理解,也有人请教过“二姑父”,二姑父捏着烟卷道,这你们就不懂了。这一派螳螂拳的套路,才是真正的套路。套路是什么?就是串联起来的招式。螳螂拳一个动作,可不是简单的拳打脚踢,你看着拳头往前打,但用起来却是前后左右四面惯用。
简单说吧,排除手法、腿法,单说身手配合,走得是钩挂绞错,手脚连环,同样是打右拳,站在对手左边也这么用,站在对手右边也能这么用。螳螂拳有许多的暗腿,提腿奔裆,落步捆腿,手法崩补之间要打麒麟步过身,但就套路中的任何一个动作,蹿到对手右后侧也是这拳,钻到对方左后侧,也能用这拳,根本不用变式。每一拳都带有沾衣跌法。
你说,这一拳,是不是就不是单纯的一击了?既然不是单纯的一击,你说如何侧重发力?所以取了中和中正,套路便就是套路了。
有些人盲目加强拳劲,招式的作用便仅剩下一拳了,这是不可取的。甚至有人感觉其中一些小动作很无力,甚至连巧妙都赶不上。其实你错了,那才是最巧妙的招式,每一个摩腰的动作,都暗藏着掏飞刀的用意。如果求劲,就无所谓套路了,套路就是练得劲力衔接,培养一种本能。
祖长林瞧不起任何拳混子,所以也不允许徒弟们跟二姑父这种人交往,但如果他知道二姑父这么评价他,估计他会请二姑父喝一盅。可惜他俩不是一类人,生活的轨迹也不同。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却也是视而不见。
“再加个意识。”祖长林对女子道:“开始走步的时候,两手掸抽大腿的动作一定要带上。别看这个动作小,这可不是表示客气用的。”
祖长林教拳时通常不笑,但对于这个女子,脸上多了些缓和的表情,只是一双眼睛依然闪着寒冷黑亮的光亮。
“师父,这是干什么用的?提精神入状态的吗?”女子怯怯地问了一句。
“用得着么?”老头诧异地看着女子,“都临场动手了,还提个什么状态?一眨眼都能让人放躺了。”
老头抬头望了望还在操练的队伍,缓缓道:“打裆用的。”
“哦。”
怕徒弟不明白,又补充道:“你又不打擂台,求得是个自卫,所以从此时下手方便,群战对敌的时候也可以用。以后要继续追求,再慢慢灌劲,不过你的身子松透了,劲也不小了。群战对敌的时候,跑打也最适合你。”
“师父我愿意继续学。”
“好。”祖长林点点头,“胡英,想过打比赛吗?”
“套路还是对抗?”
“对抗。”
女子憨厚地摇了摇头,“我没想过。”
祖长林笑了笑,好似随意地道:“如果让你替我去打对抗,你敢不敢?”
“敢!”女子把身子又猛然一挺。
“跟壮实的小伙子打呢?”
“带拳套吗?师父,我是女的,不用脱光膀子吧?”
“哈哈哈!”祖长林大笑起来。他很少在教拳的时候笑,而且就是笑,一双眼也冷得跟刀子似的。但这一次,他笑得很开心。
“不用。”
“师父,你让我打,就是光了膀子我也敢打。”女子说得很是诚恳,祖长林突然不笑了,有一种酸酸的东西,不断往鼻子上涌。
“师父,打比赛就不准打要害了吧?”
“对。如果有浑身肌肉的小伙子,练得又是硬气功铁布衫,而且特别会摔跤,你用什么办法跟他打?”
女子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事情,皱着眉头,瞪着眼睛,看来看去却没想出什么法子来,最后说:“我不知道。”
然后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本以为师父会很失望,但是老先生却道:“我教给你怎么破铁布衫。”
赵英旗离开市区回了成杰网吧,一进里屋被呛得一阵咳嗽,里屋烟气腾腾的,隔着五步都看不清人了,赵英旗找了找,孙成杰不在,过去找着二姑父踢了一脚。“怎么不把排气扇打开?”
“哦!”二姑父刚要发作,见是赵英旗就安排边上一个小青年去开排气扇了。
赵英旗看了看,二姑父正在跟一个孩子玩《拳皇97》,推了二姑父一把又出去了。刚坐下没多大功夫,二姑父提着两瓶啤酒出来了。别看他平时不干什么活,他出摊是一卦二十五块钱,又外地找上门来的,一卦三百。一天摇个五、六卦,就能歇上三天。赵英旗把要去做应急民兵的想法一说,二姑父连连摆手,“不好不好,明天跟我去下边出摊得了,捞上三天,食宿报销,连带洗浴,挣了咱俩对半分。”
“你让去给你干托啊?我可不干。”
“操,还不干,这些孩子都跪着求我带他们下去。”
“你可别把人带坏了,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敢干。”
“你当初,我带环过你吗?要不你跟喇叭下去得了,喇叭那个就是力气活了,成杰都去了,都比干民兵强。”
赵英旗道我可不吹喇叭。二人调侃了一阵,就说上了培训班的事情,赵( 通臂之虎 http://www.xlawen.org/kan/4241/ )
只是三招就把三人打成重伤,刘信武感觉他早晚会出事。但此时却不方便嘱咐他什么了,他从小就不听自己的。
人群慢慢散场了,凌秀琳也只是唱了一遍。高洪波是很认真地听着凌秀琳唱完的,看那严肃的神情,好比是在万人瞩目的大会上。
躲在暗影里的赵英旗明白,其实在三哥的心中,对生活根本没有方向,虽然他一再说部队枯燥,但他还是十分依恋部队的,他根本不知道离开了部队,自己还能如何生活,留在遥远的南国,也只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但赵英旗又知道,几人中最有可能成大事的,又是这个三哥,因为他一旦选定了某个方向,他就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任何阻碍都拦不住他。
赵英旗一直担心三哥只身在外会有危险,但看到三哥的身手之后,赵英旗放下心来。只要不动枪械,五步之内,没人能拿住三哥。
臂哥冷笑着把赵英旗与孙成杰揪了出来。二人陪着笑脸叫了一声“二姑父”。臂哥有个外号就叫二姑父,打招呼就占人便宜。
“你朋友?引荐一下?”臂哥眨巴着眼睛,却依然是一副深沉的姿态,那口气像是一位艺术鉴赏界的大师。
“别了,今晚就坐火车走了。”
“好功夫!除了你爹,我还没见过有人能蹬出这样一腿。”
高洪波见赵英旗出来了,很不高兴地问,方才去哪里了。赵英旗就趁机引荐了臂哥。
高洪波感谢他出手相助。臂哥道:“哎,其实我是在救他,如果我不打他,让你打了不就惨了?”
高洪波呵呵笑了。“那你不怕他报复你?”
“报复什么啊?哥四个一次让人揍了,他大哥也得考虑考虑谁有这个本事。而且我也告诉他们,这一准是用的通臂拳了。”
高洪波眼角一挑,“你还挺有眼力。”
刘信武谨慎起来,问这有什么关系。臂哥很是自来熟,笑眯眯地道:“老弟,你不了解当地情形,当地打着通臂拳旗号的,是王家一门的叔侄,现在王家在石市可了不得了,办着厂房、租着厂房、开着温泉度假酒店、还做着外人打听不着的生意。时代不同了,李玉明再能打,也得掂量掂量两下的分量。”
王家跟赵家是有仇的。赵英旗的父亲是一位老中医,特别擅长大方脉与伤寒杂病的治疗。
赵奉南祖籍香河,随着老父亲搬到了石市。赵英旗的爷爷赵豋福是一位通臂拳高手,只是那个年代,全国人民都忙着大生产了,一直没有显露出来。后来在生产队时,好几个村的孩子都在一起闹腾,难免有个伤胳膊抻腿的,赵豋福在给人正筋正骨的时候,逐渐就显露出了功夫。后来还因为这,赵奉南被队上选送去县里学习,后来成为了赤脚医生。
在生活宽松了些的时候,许多年轻人都聚在赵豋福门下学拳,当时赵豋福教的是通臂拳的几个大式子,还是中重要的式子,劈山、反背、斩手,唯独圈扇没传。只是当时也没说明是什么拳式,只说是强身健体的单操。
但这事却引起了同村王家的不满,当时的王老爷子王进山已经以一手通臂拳立起了字号,二人一攀谈,外来的赵豋福竟然还是王进山的师叔辈分。起先的时候,王进山也确实以师叔礼相待赵增福,但改革开放的时候,武术也开始复兴了,王进山随着气功热开始广收门徒,这时却与赵豋福出现了矛盾,外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是王进山不承认这个师叔了。
后来事情越闹越大,二人扬言要比武决斗,决斗没有公开进行,有人说被村委会劝解了,也有人说二人是秘密决斗了。但事后,赵豋福却改变了传拳风格,虽然也是辗转游斗的拳法,但却少了些通透沉猛,多了些支撑缓随,并且路线越越来越规矩,拳法宣称是“八卦掌”。再问之前的式子的时候,也只说是风轮劈掌的基础。
而王进山一门,传出来的原传风格,就成了正宗的“通臂(背)拳”,号称“佑神通臂最为高,怎么怎么传英豪”。
赵豋福去世后,这事情基本就被人忘记了,赵奉南不收徒弟,偶尔比划比划,却也是八卦转掌,而且连风轮劈掌的影子都不带了。
儿时的赵英旗也跟着爷爷学过一些动作,后来又跟着父亲练过一点,感觉父亲跟祖父的不太一样,只当是父亲没有继承下来。这一门就失传了。
后来在学校遇着同村的富户子弟王祖茂兄弟时,却时常被王家兄弟嘲讽不是通臂正宗。赵英旗就回去问老爹,自家跟通臂拳什么关系?赵奉南却总是含糊其辞。
被讽刺多了,赵英旗一怒之下,就扬言要去嵩山少林寺学通臂正宗。结果找着上过武校的人一打听,说少林寺的专长不是通臂拳。中学时代的赵英旗,就非常留意搜集通臂拳资料,后来终于遇到机会,跟着旁边工厂的高洪波认识了刘信武表哥,辗转从刘信武处学到了一点。直到后来认识了肖力虎,而后也跟着去东北见着了老师。不过老先生也只是口头承诺将来教他,到现在也没正式拜师,一切都是刘信武。
高洪波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他是随着母亲在大连的姥姥家住了很长时间,这期间因为时常被欺负,才跟着表哥刘信武学了拳,他骨子里与赵英旗不同,赵英旗是喜欢研究拳法。
这兄弟几个都是因为赵英旗联系起来的,赵奉南跟凌瑞峰的父亲关系很好,凌瑞峰打小就被父亲逼着学中医了。大学选的也是中医,毕业后回来当地一所中专教书。他跟高洪波几个关系就有点远了,也是因为跟着赵奉南学过拳才混成了一伙。
孙成杰跟赵英旗也是同村的,下学后干过很多小买卖,上到服装下到葱蒜,后来办了个打字复印的店,外头是打字复印修电视,里屋是一排一排的游戏机,地下室还有几台麻将机,属于挂羊头卖狗肉,钻法制空子的。
村里的人,临近的无业青年,没事就在游戏厅里吹牛逼、吃烤肠什么的,二姑父是里边年纪最大的一个,他做起事情来,自然也是站在自己人一边了。
刘信武看人准,听他说话就知道这老鬼子挺损的,看出他是嫁祸给了另一拨的势力,等着座山看好戏。等自己跟老三一走,那个什么李玉明想着报仇都找不到人。
最后一首唱罢,小混子们果然没有呼朋唤友地抄回来,老板松了一口气,非但没有收钱,临走还送了两包红塔山。
(请继续支持——3踢馆的老爷爷——)
3踢馆的老爷爷(1)
没有不散的宴席,凌瑞峰先带着妹妹回去了,余外几人包括臂哥,依依不舍地把老二、老三送到车站,然后又陪着坐了半宿,直到看着二人踏上了南去的列车,才回到了成杰打字复印店。
临走的时候,高洪波嘱咐赵英旗帮自己照顾好三嫂。三嫂不是真三嫂,实际是王家的一个闺女。
王家上一辈兄弟四个,一个局长、三个企业家,这辈最能闹腾的老三的儿子王祖茂,高洪波所说的女朋友,是老二的闺女王祖芩。其实也就是留个念想,王祖芩的税务局长老爹,一准不会答应这门亲事。但如果没有这些事情想着,高洪波都不知道自己的家到底在哪里。
刘信武倒是劝赵英旗听了凌秀琳的提议,去她兼职的一所就叫秀林的儿童艺术培训班兼职武术教练。虽然工资微薄,但总比跟孙成杰的游戏厅干呆着要好。
赵英旗道自己知道了。狡辩说自己呆在游戏厅,是因为游戏厅离着村子近,自己还身兼村委治安队长呢,而游戏厅正是本村最混乱的地方。
刘信武道,得了吧,整个治安委员会就两个人,一个正队长,一个发言人。
第二天赵英旗一直睡到大中午,吃了午饭,还真就去了辅导班制度的秀林艺术培训学校,他是不想在孙成杰这边混吃混喝了,孙成杰也挣不着几个钱。
秀林艺术培训班的黄彦柏校长出去学习没回来,现在有凌秀琳替他管了,除了负责舞蹈、钢琴的凌秀琳之外,还有一个叫王淑巧的美术老师,一个叫马莉莉的英语老师,然后就是秀林硬气功格斗班的贾运康教练。
秀林艺术培训学校是租了一套私人“回”字形三层楼房的西侧三层。地方不大也不小,一层现在空着,二层是美术辅导,顶层是硬气功格斗与舞蹈。
现在不是节假日,一共没有几个人学生学舞蹈,凌秀琳呆在二层跟着几个成年的学生一起画素描。赵英旗也没打招呼,直接从外边的铁楼梯上看三层。
贾运康一见赵英旗细腰乍背、沉肩坠肘的身形,先是愣了一下,再看眉宇之间透露出来的精气神,就知道这小子也是个练武的。
“是来报名的吗?”贾运康停下了训练,走到了比自己高出一点的赵英旗面前。
“是啊。”
“想学什么?硬气功还是格斗?”贾运康用拳头杵着腰鼓了鼓身上的肌肉。
赵英旗没看他,偏头望了望后边吊着的沙袋。
“你以前练什么的?”
“八卦。”
“**!没看出来,还是传统高手,怎么又要学硬气功格斗了。”
“我就是上来看看,有朋友介绍过来应聘工作。”
一听这话,贾运康谨慎起来,晃着刚刚长出一点头发茬子的光头道:“哎!哎!我说你都会什么?八卦掌能打人么?转来转去的,累不累?”
赵英旗就往沙袋边上走,贾运康有点发飙地看着道:“停!停!你懂不懂,鞋底干不干净就往地毯上踩?”
赵英旗道:“八卦不是围着别人转圈,转外圈是在练筋骨,找切线,练应敌能力,打人是小圈,也就是换掌。你只看到了走圈,没见着转圈。”
“哦?那不还是圈吗?你这一说我倒好奇了,练筋骨、内劲这些先放一放,能练什么应敌能力,反映快吗?”
“练对抗时的切线变化。”
“**?你不会说俩手挥舞出一道防护盾来吧?”贾运康看了看边上的几个徒弟,又问,“老师贵姓?表演一个怎么样?”
“套路也没什么可看的,就是走圈。”
“要不打打沙袋?”
赵英旗脱了鞋子走过去,围着沙袋走了一个单换掌——很随意地贴着沙袋转了一圈,前手扑撑,后手兜裹,在骨子里荡着劲力,但是脚步流畅,不见涌荡。走了一圈之后,扣步掩手,身子一回,两手随着身势打了一个翻身双撞掌。沾衣发力,把沙袋打得荡悠了一下,趁着沙袋荡悠,两手抱肋,夹马成桩,以背接了沙袋一撞,但就在沙袋荡回来一沾身的时间,换掌一甩,随着拧腰旋臂,把沙袋打得摆着旋儿甩出了一道弧线。
待沙袋再次落回来时,左掌一撑,右掌接着扣步拧身带出的旋转力照着当心的高度带出一记掖撞掌。沙袋嘭地一振,好似瘪球了一下。然后赵英旗就停下了。
“这就完了?”贾运康很怀疑地问。
见赵英旗不解释,又比划着胳膊问:“就这么甩了甩的,就是八卦掌?也没多大劲啊?打在身上是什么效果?而且你擦着地皮走,你还起不起腿了?”
赵英旗笑了笑,“那得问挨揍的了。”
“呵呵,你不就是那个挨揍的么?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我是练铁布衫的,又是练千斤锤的,如果说我自己打我自己,我感觉还真够呛撑得住,但要说你这个甩臂如鞭,我倒是感觉没有问题。看电影里,啪咔咔咔咔一掌,把人打得吐得那血跟烟花似的……**……”贾运康夸张地表演着,嘚嘚说个没完,把平日里在徒弟面前讽刺传统武术的言论当着练传统武术的面儿又喷了一遍。还没等开始推理“咱练的是提纯的精华”时,却被一个声音打断了。
“年轻人!也太看不起传统武术了吧?”说话的还是一个苍老而火爆的声音,隐隐地带着一点怒气。
众人一看,门外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一位老人,老人身型消瘦,但是骨架高大,看样子有五、六十岁,一头银白的发丝,一缕不乱地往后梳着,一张老干部一般威严的面孔,颧骨皮肤还透着点红色血丝,双眼黑亮黑亮的,好似贴着一层水露。腰板倍直地盯着贾运康。
“你们谁是教练?”见没人回答,老头又问了一句。
“我,怎么了?”贾运康转过身去。
“你是教什么拳的?”
“格斗?”
“什么格斗?”
“格斗就是格斗。老先生,你是替孙子报名的还是来逗闷子的?”
老头没有回答,而是很严肃地质问道:“你有教练证吗?”
“你是谁啊,你管得着我有没有教练证呢!”
“你怎么跟老人说话的?你们的老师就是这个水平么?我看你这个班不要办了。”
“嚯,你说不办就不办?市长是你儿子?”
赵英旗赶紧上前拦住贾运康,又安抚老头道:“老前辈,您不要着急,年轻人说话冲了点。”
“年轻就可以冲吗?我怎么管不着?我是武协主席,你们拿出教练证来,不然关门摘匾!”
凌秀琳听着动静上来了,一看贾运康再跟一位老先生争执,也不顾得招呼赵英旗,先过来请老先生坐下。
凌秀琳一拉老头,老头的眼睛忽闪一亮,身子也灵活地一闪,一甩手差点把凌秀琳闪倒在地。
凌秀琳尴尬地笑了笑。贾运康道:“他是过来踢场子的!还扬言要摘了咱们的匾。”
凌秀琳不敢近前,躬着腰请老先生到办公室说话,老头哼了一声,道:“这样的老师,到哪也不能留!闺女,你是负责人吗?没有教练证,就得关门!”
“你是管武术的,我是搞格斗的,咱俩不是一个部门,你管不着我!”贾运康毫不退步,整个市里练格斗的多了。
老头的脸一阵抽出,拳头握紧了又松开,松开了又握起来。
“怎么?还想打人啊?”贾运康给老头下了个定语,“你年纪大了,我不跟你闹。”说着还鼓着胸脯,用拳头狠劲地擂了自己好几拳,完了又朝脖子擂了几拳。然后就墙根抓起两片表演钢板,扎弓步站住,两把握着朝头顶瞄了瞄,“啪啦”一下,敲得粉碎。然后很强劲地将身一挺,缓缓呼出一口气。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
老头站着没动。
贾运康很得意地看了看老头。看这架势,就是老头一拳打上了贾运康,贾运康躲都不用躲,反而会把老头的胳膊给震断了。
老头呵呵一笑,“练得尽是挨揍的。”
赵英旗小心提防的,他真怕二人打起来,人老不以筋骨未能,如果老头一拳没有偷袭倒贾运康,莫说贾运康会格斗,即便是一个壮小伙子,抡开王八锤一阵乱打,老师傅也够呛招架得住。万一磕着碰着弄伤了骨头可就不好了。他留意着贾运康,只要贾运康有动手的苗头,他就先一步放倒贾运康。
贾运康将手里的铁板扔到一边,“老师傅,你发展你的老人拳,我们发展我们的格斗,有什么不好的?你可别倚老卖老,现在的年轻人,都不认推手的……”
话音未落,老头身影一闪,两手往前一戳,贾运康还没来得及招架,老头将手横向一划,下边套了一步暗腿钩子,上下一个绞错,贾运康忽闪一下,脆生生地磕在了地上。
贾运康爬了两下才反映过来,嘴里嚷着“**”,上手就来撕扯老先生的衣服。
赵英旗赶紧向前喝止。贾运康可不管这些,都揪着老头的衣服了,这就要上绊子别摔,老头两手一砸变扫,贾运康的身子随着一横,又“咕咚”一声仰摔在地。
(请继续支持——3踢馆的老爷爷(2)——)
3踢馆的老爷爷(2)
连摔贾运康两个跟头,老头目露凶光,鹰一般盯着贾运康的一举一动。贾运康脑子黑了两次,到现在都跟歌里唱的一般,“空白了一块”。
回了回魂儿,贾运康又要上手,老头俩手抱在胸前,见贾运康一动,就腕子一合一抖,胳膊“腾”就打出去了,手背一翻,正摔在贾运康脸上。
贾运康没头没脸的一拳,却被老头回手一勾,用腕子与肘子呼应变化给粘在了小臂上。贾运康回手不便,老手另手借着身形一晃,一巴掌扇上了贾运康的腮帮子。
“再新的功夫也有师承,我就替你师父管教管教你!”老头左掌一回,压住贾运康的手臂,贾运康出另一手硬推,老头将身一挺,硬用周身整劲把贾运康逼退半步,同时右手戳向了贾运康的眼睛。
贾运康将左手一挡,老头身子稍往右转,左手一搬贾运康的左手,随即右臂一抽一甩,“啪”一声脆响,又抽了一个嘴巴。
贾运康已经眼冒金星了,老头却并没有停步,他在右转的时间,却又用了一个插左腿的偷步,此时将右腿往贾运康腿前一支一蹬(四声),右手一把掌又拍上了贾运康的后脑。
人再铁布衫,后脑是不抗打的,各类竞技比赛到现在不允许插眼、撩阴、打后脑,但看老头的拳,却总是奔着这些地方来的。好在老头只是按着推了一把,一个挂打别子蹬扑式把贾运康又打趴在地。
贾运康狗啃屎似的,连跄了几步趴在了地上。
老头狠狠地瞪了凌秀琳一眼,迅速换了一个位置,贾运康爬起来时都没找见他。然后老头见好就收,丢下一句话道:“没有教练证就不能教拳!什么格斗!”说完就下了楼梯。
凌秀琳追了下去,老头很谨慎地盯着凌秀琳,凌秀琳就站在楼梯口没敢下去。然后看着老头上了地面,扶起路边的飞轮自行车,用脚潇洒地一蹬支腿,顺势将腿抡上了车子,屁股坐上去后,又朝上狠狠地瞪了一眼,很潇洒地一溜轮子走了。
贾运康赤着脚追下来,跺得楼板噔噔响。看老头已经走远了,又牲口似的叫骂了一声,然后又冲赵英旗道:“你干嘛拦着我?”
赵英旗反而被贾运康骂愣了,“我什么时候拦你了?”
看贾运康发疯的狼狗一般,也没跟他一般见识,但一看地上不对,贾运康的脚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一块皮,正滋滋地往外渗血。
凌秀琳赶紧找创可贴、胶布之类给他包扎起来。贾运康嘟囔着打了个电话,呼哧了好一阵,那边才把他安抚下来。
“老小子是七星螳螂拳师爷级人物,叫祖长林,还真是个协会主席,老小子今年都七十了,竟然还是这么火爆。”贾运康好似自言自语,看着自己的脚脖子唠叨着。但是精神却像撒了气的皮球,没方才那么亢奋了。
其实贾运康骨子里并不坏,他就是嘴上碎一点。不过他认为这是练武人的性情,如此可以增长气势,又能拉近与成年徒弟的距离。只是忘记了,来访者是个老大爷,还是个要来踢馆的老大爷。
“没事吧?”赵英旗问。
“嗨,摔了两下,不伤筋不动骨的。倒是事情不好解决,他一把年纪了,我又不能打他。***武协也是,弄这么个老头出来主事!”贾运康沮丧地看着窗外,一个粉红色的塑料袋正借着热风忽悠忽悠地飘飞着,那样子像是水中舒展的水母,可正爽着,一头撞在了电线上,然后很纠结地绕在了上面。
“倒了血霉了,以后他天天这么来,真就不用教拳了。不咬人硌硬人。”说完贾运康站了起来,冲徒弟们嚷了一声,“继续练!该怎么练怎么练!”然后一瘸一拐地走回去了。
赵英旗过去没见过这老头,但是听过他的名声,原本以为他七老八十已经不怎么出门了,没想到身体比街上那些戴眼镜的高中生都棒。赵英旗对凌秀琳道:“这个老头真不好惹,还是小心些好,备点好茶,他再来你出马,跟他使劲哭诉一下难处,然后哄着他过来支持。”
凌秀琳道:“你快得了吧!跟二姑父日子久了,老人你也骗。还是等黄校长回来吧。”
“可别黄校长了,老头儿最不待见这种得瑟青年。”
凌秀琳笑着捶了赵英旗一拳,“不要这么说你老板啊!最近你也留意些,三哥把人打得不轻,李玉明肯定不能算完,二姑父把这事情按在了王祖茂头上,早晚会闹起来,一旦查清楚了,二哥、三哥都走了,怕他们找你麻烦。”
赵英旗冷笑道:“他最近没来看你?”
凌秀琳脸上一红,“他见我,我还不见他呢!”
赵英旗嘿嘿笑了两声,转了话题道:“你跟那位贾教练商议商议,不行先放几天假,老头明天来了一看,‘诶?真关张了’,说不定往后就不来纠缠着了。”
“难道他还真能天天来啊?”
“你当他开玩笑?你没听贾运康说么,那老头就是祖长林。那可是踢场子的祖宗哎!他一天闲着没事尽干这个。”
“那他不怕累着啊?万一真被人打了呢?”
“你知道黄忠是怎么死的么?”
“讲义气,替关羽报仇,为了引诱吴国大将进埋伏舍身中箭的。”
“也对,但也不全面。他就是想死在战场上,不让他去他飞去。”
凌秀琳道:“我明白了。”然后又低声道,“你说话也注意啊,贾运康是李玉明的前例小舅子。”
二人又嘀咕了一番,赵英旗起身要走,冲贾运康嚷了一声:“贾教练,兄弟先回去了啊!”
“干嘛要走?不看看徒弟们练拳啊?拉出几个给你做陪练啊?”贾运康缓和了口气,有点讨好赵英旗。
“改天吧,咱尊敬前辈,撤了。”
“我……擦哦!那也留下点什么啊?”当着徒弟的面儿,贾运康没有骂出那个脏字,他感觉是自己被老头摔了,赵英旗看不上自己了。
赵英旗没空跟贾运康啰嗦,道说:“这工作近期怕是做不成了,我得赶紧回去,现在参加民兵应急任务还来得及,现在我很需要这半天二十块钱的工资。”
赵英旗走后,贾运康狠狠地朝沙袋踹了一脚,然后压着下巴、瞪着眼珠子,发疯似的一阵拳打脚踢,好似那沙袋就是老头的替身一般。一阵组合打出四十多次攻击,脚脖子上的纱布被蹭了下来,伤口一开,又叭叭往下滴血。
学生们都被他这气势吓得够呛,怕教练下不来面子朝自己发火,也都抖擞精神,拼了命地踢沙袋。
流了一身汗过后,贾运康对凌秀琳道:“今天没有学生来,我先回去了。”他说的学生是学校招收的小孩子,不是社会上这些。
凌秀琳问:“你去哪里?”贾运康没好气地道:“医院。”凌秀琳担心地道:“那你快去吧?你感觉严重吗?别丢了票据,回来报销。”
贾运康无奈地道:“我看病号去,昨晚出了点事。四个弟兄,让人家一个人,一腿一个收拾了!老大那边正生气呢!”
凌秀琳故意道:“什么人干的?”
“练散打的生面孔,不过有通臂拳的影子,老大怀疑是‘百港’请的新保镖。”
贾运康没法穿鞋了,就把后帮踩倒了当拖鞋穿,也没给徒弟布置作业,丢下他们气冲冲地走了。
赵英旗出门后,给好朋友陈志刚发了条传呼短信,大意是:你师父下午又踢馆了,把练格斗的人打了,恐怕这事没有完,你去看看吧。
陈志刚是祖长林最喜欢的徒弟,接到信息都没管真假,直接跑步去了工人文化宫。这是老先生给他定的规矩,除非不在市里,否则练拳时必须跑步赶到。
(请继续支持——4师父,我是女的——)
4师父,我是女的
**月份的太阳最是毒辣,毫不留情地刺激着文化宫前的大广场,地面都被映得泛起了一层白光。
由于天气太热,除了遮阳伞下卖冷饮的老板懒洋洋地趴在冰柜上外,广场上没有几个人影,早先的时候,那一排四个篮球场都是人满为患,现在这日子,只有一个半大小子还在反复地练着过人上篮。
祖长林站在广场的一角,背着双手走来走去,心中不时地感叹两声,这小子是个材料。在他眼里,那已经不是在练运球过人了,而是在用马步背靠与人对抗,然后穿过多人,直取对方头领。提膝腾身,哎!正蹬上步就好了!可惜……
老头身后的台阶的阴影里,还坐着几个眯缝着眼的老头,正美滋滋地看着眼前两排高低不等的徒弟。这些人衣装、年龄差别都很大,有妇女、有儿童、有残疾人……
祖老先生朝其中招了招手,一个中年妇女离队跑出来,“师父。”
“嗯。”老头淡淡笑了笑,“打得不错,不用练套路了,串套拳我看看。”
这妇女得有四十岁了,身形看着不错,比正在发育的青少年要结实不少,但是一点都不显胖,因为是女子,其他少年都穿着很暴露的衣服,她却是穿着一身严实的蓝色运动装,随着活动,一晃一晃地泛着太阳的光亮。一张脸却像孩子一般倔强地努着,透着柔美的发丝,还有坚石一般的表情,却是一种略带悲伤,略显怯懦的眼神。好似是吓了极大的勇气才站在这里的。
很难想象,这样年纪的一个妇女,为什么会跟孩子一起站在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地练拳。看模样也算是一个美妇了,但是皮肤却因为太阳的照射黑得像个男人。
女子并步抱拳,将身猛然一挺,两手随即一按一起,做了一个立身拦扎衣的式子。
老头使劲撇了撇了,喊了声“停下”,“不要起手式,让你随便串一套拳。”
女子咬咬牙,轻松地走了两步,而后猛然踢出一脚,身子忽悠一闪,两臂一圈走了个门户,式子不停,右手一探一抓,左手一拳戳出,身随步转,拳头一振而返,小臂在眼前画了一个圆圈反崩出去,而右手同时自右下斜上圈扇回来,不待到位,步子一低,身子好似猛然往前下一拱,左手在眼前一抄挡住头面,右手托掌上撞,看架势不像螳螂,倒像是蝎子张螯。步子不停,身子向右穿出,右手也挺了起来,左手好似软鞭一滑落了下去,随着身子带动又抽撩起来……
然后是一个很古怪的急停,身子猛然一起,右腿独立支撑,左腿勾抄,身子却往后回返,左拳往后一抡,一掌变拳落了下来,同时右手的圈锤也到了。
就这身子反拧,身子猛然俯下,勾抄的左腿不待落地便倒踹出去。然后落成大仆步,身子就随着胯部一调,贴着地面涮了过去,两手一抄一翻,圈绕回来成了“双提刀螳螂钩”。
这一串动作一气呵成,呼吸之间便完成了,看得台阶上的老头一阵喝彩。
“好。”祖老先生点点头,让他说出个好字可不容易。
女子收了拳,又直愣愣地立在那里,好像是一根哨棒。她的拳与场下人练得动作差不多,但节奏、劲力却有不少差别。就套路而言,别家练拳,要么迅猛、要么优美、要么扎实沉厚,但祖长林教的拳却有点硬邦邦又无力的感觉。这给祖长林丢了不分数。因为祖长林以保留着拳法原貌自居,相比泰拳、拳击,祖长林这这种玩意给人的感觉是不堪一击。冲着他的年纪,许多人也愿意相信他就是保持了原貌,如此便只有一个结果了,就是传统武术,确实不行。因此很多慕名而来的人看了一阵之后都失望而回了。
而祖长林的弟子,有的认为师门有一套练功力的功法师父没透露,也有人认为,螳螂拳练的主要是反映跟迅速,出手歹毒,直追要害,所以也不用多大劲。但就坚持到现在的,最能打的是陈志刚,而陈志刚用的拳却更像拳击。
这让许多练拳的少年都感到难以理解,也有人请教过“二姑父”,二姑父捏着烟卷道,这你们就不懂了。这一派螳螂拳的套路,才是真正的套路。套路是什么?就是串联起来的招式。螳螂拳一个动作,可不是简单的拳打脚踢,你看着拳头往前打,但用起来却是前后左右四面惯用。
简单说吧,排除手法、腿法,单说身手配合,走得是钩挂绞错,手脚连环,同样是打右拳,站在对手左边也这么用,站在对手右边也能这么用。螳螂拳有许多的暗腿,提腿奔裆,落步捆腿,手法崩补之间要打麒麟步过身,但就套路中的任何一个动作,蹿到对手右后侧也是这拳,钻到对方左后侧,也能用这拳,根本不用变式。每一拳都带有沾衣跌法。
你说,这一拳,是不是就不是单纯的一击了?既然不是单纯的一击,你说如何侧重发力?所以取了中和中正,套路便就是套路了。
有些人盲目加强拳劲,招式的作用便仅剩下一拳了,这是不可取的。甚至有人感觉其中一些小动作很无力,甚至连巧妙都赶不上。其实你错了,那才是最巧妙的招式,每一个摩腰的动作,都暗藏着掏飞刀的用意。如果求劲,就无所谓套路了,套路就是练得劲力衔接,培养一种本能。
祖长林瞧不起任何拳混子,所以也不允许徒弟们跟二姑父这种人交往,但如果他知道二姑父这么评价他,估计他会请二姑父喝一盅。可惜他俩不是一类人,生活的轨迹也不同。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却也是视而不见。
“再加个意识。”祖长林对女子道:“开始走步的时候,两手掸抽大腿的动作一定要带上。别看这个动作小,这可不是表示客气用的。”
祖长林教拳时通常不笑,但对于这个女子,脸上多了些缓和的表情,只是一双眼睛依然闪着寒冷黑亮的光亮。
“师父,这是干什么用的?提精神入状态的吗?”女子怯怯地问了一句。
“用得着么?”老头诧异地看着女子,“都临场动手了,还提个什么状态?一眨眼都能让人放躺了。”
老头抬头望了望还在操练的队伍,缓缓道:“打裆用的。”
“哦。”
怕徒弟不明白,又补充道:“你又不打擂台,求得是个自卫,所以从此时下手方便,群战对敌的时候也可以用。以后要继续追求,再慢慢灌劲,不过你的身子松透了,劲也不小了。群战对敌的时候,跑打也最适合你。”
“师父我愿意继续学。”
“好。”祖长林点点头,“胡英,想过打比赛吗?”
“套路还是对抗?”
“对抗。”
女子憨厚地摇了摇头,“我没想过。”
祖长林笑了笑,好似随意地道:“如果让你替我去打对抗,你敢不敢?”
“敢!”女子把身子又猛然一挺。
“跟壮实的小伙子打呢?”
“带拳套吗?师父,我是女的,不用脱光膀子吧?”
“哈哈哈!”祖长林大笑起来。他很少在教拳的时候笑,而且就是笑,一双眼也冷得跟刀子似的。但这一次,他笑得很开心。
“不用。”
“师父,你让我打,就是光了膀子我也敢打。”女子说得很是诚恳,祖长林突然不笑了,有一种酸酸的东西,不断往鼻子上涌。
“师父,打比赛就不准打要害了吧?”
“对。如果有浑身肌肉的小伙子,练得又是硬气功铁布衫,而且特别会摔跤,你用什么办法跟他打?”
女子像是回忆起了什么事情,皱着眉头,瞪着眼睛,看来看去却没想出什么法子来,最后说:“我不知道。”
然后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本以为师父会很失望,但是老先生却道:“我教给你怎么破铁布衫。”
赵英旗离开市区回了成杰网吧,一进里屋被呛得一阵咳嗽,里屋烟气腾腾的,隔着五步都看不清人了,赵英旗找了找,孙成杰不在,过去找着二姑父踢了一脚。“怎么不把排气扇打开?”
“哦!”二姑父刚要发作,见是赵英旗就安排边上一个小青年去开排气扇了。
赵英旗看了看,二姑父正在跟一个孩子玩《拳皇97》,推了二姑父一把又出去了。刚坐下没多大功夫,二姑父提着两瓶啤酒出来了。别看他平时不干什么活,他出摊是一卦二十五块钱,又外地找上门来的,一卦三百。一天摇个五、六卦,就能歇上三天。赵英旗把要去做应急民兵的想法一说,二姑父连连摆手,“不好不好,明天跟我去下边出摊得了,捞上三天,食宿报销,连带洗浴,挣了咱俩对半分。”
“你让去给你干托啊?我可不干。”
“操,还不干,这些孩子都跪着求我带他们下去。”
“你可别把人带坏了,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敢干。”
“你当初,我带环过你吗?要不你跟喇叭下去得了,喇叭那个就是力气活了,成杰都去了,都比干民兵强。”
赵英旗道我可不吹喇叭。二人调侃了一阵,就说上了培训班的事情,赵( 通臂之虎 http://www.xlawen.org/kan/4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