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部分阅读
特地为自己放了一张。回头挂到我书房里去。
说着,就从背包里取出了一张放大成十二
?
的照片,放在了柳青面前。
柳青说:你这人,还这么藏着掖着。这张照片你可以拿去,但不许挂在你屋子里,免得给你招来麻烦。
陈晖说:是你自己怕麻烦吧?
柳青说:是的,我也怕,行了吧?
陈晖说:你放心,我不会那么草率的。除非你同意……我带走,不仅因为照片上的人是我的朋友,还在于照片本身是我的作品。
柳青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说:那我是否也存在着一个肖像权的问题啊?
陈晖说:你放心,我不会拿出去发表的。
两人说着都笑了起来,柳青笑得很开心。突然,她好像发现到了什么似的拧起了眉头,说:不好……
陈晖急着站起来:哪儿不好?
柳青说:我不是说照片不好,是……
她没有继续解释,而是拿起了手机,拨通了李志扬的电话。她说:李志扬吗?你现在在哪个位置?
李志扬说:正准备离开办公室呢,你们都到了吧?
柳青答非所问:你上回在玉秀山拍的石窟佛像,就是那尊观音的,手头有吗?
李志扬说:抽屉里就有。
柳青说:那你赶快带着它一道来。
李志扬问:出什么事了?
柳青说:你来就知道了。快点。
一旁的陈晖不知道柳青想干什么,但从女人凝重的表情看,他觉得这张照片暴露出了什么重大的问题。但他又不便打听,就又抽起了烟。
不到一刻钟,李志扬就驱车赶来了。
李志扬还没有把照片完全从提包里取出来,柳青就一把夺了过去,然后随手关上了包厢的门。柳青把两张照片放在灯下进行比较,两个男人此时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经柳青一指点,问题暴露得明白无疑。
柳青说:你们看,这两张照片是在同一个位置拍摄的,相隔不过几个月,却有着不同。
陈晖觉得奇怪,问:哪儿不同呢?
柳青说:这张放大的照片,大佛的脖子上有一道不容易发现的痕迹--这个佛头是假的,真的已经被人偷了!
两个男人这才大吃一惊,他们也都仔细辨认着两张照片细微的差别,认为柳青的判断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陈晖不禁摇摇头,说:真是个高手,几乎可以乱真,看来我得赶快去把机票退了。
李志扬说:马上报案吧!翌日黎明,落城刑警支队出动了三辆警车,前往事发现场--玉秀山石窟。鉴于这个案子发现的原因,支队领导同意李志扬和陈晖同行。因为江旭初的案子,李志扬已经成了落城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北京来的这个记者,也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刑警们对陈晖的风度很欣赏,同时也私下议论,这个男人表面上是来采访案件的,真实的目的却是企图摘走他们的警花。这些议论,最先可能是沈蓉添油加醋地说起的,不过柳青压根没当回事。类似这种议论从她来刑警支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她没觉得损失什么。她还是保持着那种我行我素的态度。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高速行驶,这支刑侦队伍于上午九点就到达了现场。当地的有关人员已经在石窟佛像门前等候了。按照事先的部署,副支队长李林把刑警分为两组,一组直接侦察有可能被盗的观音佛像,一组会同当地公安与保安人员将全部佛像逐一清查,看看还有什么被盗迹象。柳青分在第一组,她和痕迹员老赵负责对观音佛像进行勘察。很快,他们就对佛头被切割、调换做出了肯定性的解释,现在这个佛头就是一个复制品,是用一种高能胶水粘上去的。
李林听完柳青的介绍,说:可以立案了。今天是几号?
柳青说:8月18日。
李林说:那就叫〃8?18〃案吧。这倒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案子肯定要破了它!
接着,痕迹员老赵在佛像的身上提取到了两只脚印。这应该是两个人的脚印,老赵说,虽然时间过去了一些日子,由于作案的时候是雨天,鞋上有泥,所以留在大佛身后的脚印还是基本上清晰的。
陈晖和李志扬始终站在一旁,冷静地观察着刑警们的工作。当柳青的判断得到证实之后,两个男人便很惊讶。陈晖低声对李志扬说:这个女人不简单吧?
李志扬说:她确实是干刑警的材料,有一种非常敏锐的职业眼光。
陈晖说:娶这样的媳妇,男人在外面可得规矩点。
李志扬笑了笑,说:怎么,提前担心了?
陈晖说:我怕没这个能耐。
李志扬说:陈晖,你应该是有这个能耐的。我觉得,你可以大胆试一把。别错过了机会,人与人的相识,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陈晖说:我明天就得飞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第二组报告,其他石窟没有发现被盗迹象。
李林宣布,对现场实行完全封锁,交由当地的派出所看护。另外,留下几个人进一步调查,其他人员返回落城。他说:这个案子以前没有遇见过,我们要及时向局里汇报,说不定还要上报省厅呢。
柳青说:我也留下吧,我对情况应该熟悉一些。
李林同意了,又问两位客人什么意见。
李志扬说:我是在这里插过队的,或许能给你们帮点忙。
李林说:那就谢谢了。你们是柳工的朋友,帮着照顾点。
这话一说,柳青心里顿时就生出了另一种滋味。刑警队留下的人员对现场进一步勘察过后,于黄昏时分住进了桥头村小学。安小文的屋子还锁着,看样子人还没有回来。这个时候,柳青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她和李志扬、陈晖到外面山坡上散步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柳青说:李志扬,你还记得吗?上回我们来这里的时候,安小文屋子里有一台宏基笔记本电脑。
李志扬说:我当然记得。他说是一个到这个地方来采风的画家借给他的,还说那个人秋天的时候还会来……你是说?
律师一下意识到了女警官的思考。
柳青说:一路上我都在想这个问题。宏基是台湾的品牌,对吗,陈晖?
陈晖点点头:很不错的牌子,像这样牌子的笔记本,即使配置不高,在中关村一台也得卖一万五六千吧。
柳青说:要是你是那个画家,你会把这样贵重的东西借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乡村教师吗?
陈晖说:那绝不可能,除非是有求于他,或者是答谢……
柳青说:问题就在这里,那个人有求安小文什么?又答谢他什么?而且,那个人是个画家,具备复制佛像的条件,而现在,这个安小文已经离开学校有好几天了,他会去哪里呢?
李志扬认真听着女警官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他说:你的意思是说,那个画家早就打好佛像的主意了,春节前是来采点的,顺便为自己下一步的行动物色一名助手……
柳青说:你不觉得这种关联逻辑性很强吗?
李志扬说:当时小文说那个人会在秋天来的,现在是夏天……
柳青说:那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现在,正是农忙季节,学校又放了暑假,时机应该更有利。
陈晖说:我同意柳青的分析。如果找到安小文,再通过他找到那个画家,我看什么都清楚了。
李志扬有点焦急了,说:我们再去向校长打听一下好了,看看小文去了哪里。
三个人重新折回学校,看见校长正和油漆匠说着什么。等走近了,才知道是因为工钱的事。校长说,这批重新油漆的课桌,还有一些新打的课桌,都是安小文老师出钱置办的。
柳青暗自吃惊,她初步估算了一下,这些桌椅的置办至少要花费近两千元的,这更证实了她来前的预感。但是,她的表情变得有些呆滞,她似乎有点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预感被证实后的那种快乐的到来。柳青问:校长,安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有多少?
校长说:工资表上是六百多块,可到手的只有四百多。
陈晖说:为什么?
校长说:这地方很穷啊,教师工资只能兑现70%。
柳青继续问:那安老师哪来这些钱来做这些呢?我粗略算了一下,可能有两千元吧?
校长说:总共花了一千七百多块。学校的教学设备很差劲,我们一直打报告向乡里要钱,就是批不下来。
李志扬说:安老师的钱是哪里来的?
校长舔了舔嘴唇,说:听起来很邪乎,他对我说是到落城买体育彩票,结果中了一个大奖,就交给我两千块,让把学生的桌椅办一下……
柳青看了看李志扬,意思是这应该是谎言,而自己的判断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律师的表情越发严肃了,他沉默着,目光第一次显得复杂。
柳青接着问:安老师去哪了?
校长说:说是去省城会一个同学……
柳青没有再问,谢了校长,准备离开操场,再去安小文的房间里看看。
校长却跟在后面,有些胆怯地问:警察同志,安老师他没出什么事吧?
柳青想了想,说:我们是想找他了解一点情况。你有他房间的钥匙吗?
校长说有。说着,就去办公室拿钥匙去了。这时,柳青才对边上的两个男人说:事情差不多有眉目了。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尽快找到安小文。
李志扬很担忧地说:小文难道会这么糊涂?
柳青说:目前我们只是在推测,但我的感觉是,安小文有很大的嫌疑。
陈晖说:志扬,我觉得柳青说得有道理。
校长带着钥匙来了。
安小文的房间收拾得更显简单了。床上的铺盖卷起了,桌上的书本也被几张报纸遮盖着。柳青在枕头边上发现了那张曾经是轮廓的素描,现在它已经被安小文画上了五官。那是一个梳着长发的年轻女子,谈不上怎么漂亮,但却有点清秀与文静。
柳青把肖像递给李志扬,问:是他的女友?
李志扬说:他哪来的女友?以前在师范读书时和班上一个同学谈过恋爱,毕业的时候就吹了,因为他分回来了。这事我听他说过。
陈晖说:那个女生现在在哪里呢?
李志扬说: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我可以肯定,画上的这个女子,不是小文的女同学。日子过去这么久了,那个女同学据说也结婚了,他不会还这么痴情的。
柳青说:那么这个女人是谁呢?难道真是他想像中的?
陈晖点了一支烟,悠闲地说:是的,我觉得就是安小文想像中的女人。你们看,这张画有很多的修改痕迹。既然不是临摹,那还修改什么呢?这说明他是在根据自己的想像进行着修改……
记者的话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是经过后来的证实,却完全是对的。
&nbsp&nbsp
死刑报告(十九)
马克?福尔曼警官并非是洛杉矶重案组的成员,他只是在1994年6月12日夜间值班,碰巧介入到这个案子之中。这个人后来未经正常的手续就私自闯入了北洛金汉街360号辛普森的住宅,之后的一切又基本上是单独行动,因此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都没有逃过辩方犀利的眼光。但是几个月前陈晖还不知道,此人就是辩方手里紧攥着的一张王牌。现在看来,在案件审理初期,辩方似乎是有意放过了他。1995年3月13日,辩方律师夏皮罗?李?贝利看似轻描淡写的询问,实际上预示着辩方设下的圈套已经在逐渐收拢了。
五个月后,法庭风云突变。福尔曼警官再次受到辩方的质询。这一次,辩方律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在法庭上公布了十三盘录音带,它的提供者是福尔曼自认为私交甚好的一位叫劳拉?哈特?麦金尼的女剧作家,来自北卡罗来纳州。这些录音带是麦金尼在过去十年间采访福尔曼的录音,尽管是断断续续的,但内容却令所有关注此案的美国人大为惊讶。马克?福尔曼在这些谈话中竟四十一次使用了〃黑鬼〃,而且他还把自己曾经作伪证和虐待黑人的行为视做荣誉和天经地义,他可以把黑人的驾照当场撕毁而反诬对方无照驾驶,他可以揭掉黑人身上因吸毒留下的旧疤碗而指控其重新吸毒。他恬不知耻地说,所谓好警察,就是喜欢把那些特别的人--黑人,拖到路边并痛击他们脑瓜的人。他甚至扬言,自己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把在洛杉矶市政府里供职的黑人统统枪毙或者一把火烧死。够了,对福尔曼的所作所为,已经不需要再加解释了。就连控方也不得不承认〃福尔曼是一个种族主义者,是一个坏警察,他根本不配当警察,这个世界上最好没有这个人〃。
福尔曼将面临的是伪证罪的指控,而在录音带曝光的第二天,他就申请退职了。当他后来随律师再次站到法庭上时,他只是不断重复着这样的一句话:我想坚持我第五条修正案的权利。福尔曼彻底毁灭了警方的证据。
现在,陈晖似乎能看出辛普森一案的冰山一角了。虽然控方在九十二天里传唤了五十八位证人,但都难以抵挡辩方出其不意打出来的福尔曼这张牌。形势至此开始急转直下,还有什么比福尔曼的那番丑恶表演更能激怒陪审团的呢?
本来他想把王可发来的这一堆材料做一个初步的整理,但看过了就有些头晕,似乎还有点低烧。一连几天他都觉得抽烟没有味道,感觉自己这回真的闹病了。此番去落城,陈晖有了不少的感慨。首先是江旭初的悲惨遭遇,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的情绪激昂和葬礼,都让他深思不已。其次是玉秀山石窟佛像被盗,让他亲眼目击了柳青作为一名警官的干练和智慧。他忽然有了这样的一种感觉,面对柳青,就像是在阅读一部小说里塑造的人物。这个形象虽然鲜明,却仅限于欣赏。但她又不是平面的,她很生动。他越发觉得,尽管眼下自己和女人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距离,但发展的趋势令人鼓舞。那些天里,躺在床上病恹恹的记者不断地给女警官去电话,他想听听她的声音,想从中探出一种思念的情怀。同时他也在探听〃8?18〃一案的进展情况,这个奇特的案件一样诱惑着他。这起〃8?18〃案件,被省里列为特大案件,并要求落城警方成立专案组,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在老百姓甚至是在刑警队伍中,大家普遍认为,只有命案才是特大案件。所以当上面的指示传到刑警支队时,几乎所有的干警都有些吃惊。不就是一个石头佛像吗?至于如此兴师动众?
诚然,这是一起特殊的案件,在落城刑侦史上,还没有过类似的案件。1981年,当时落城的文物所被盗过一次,被盗的只是几件国家二级文物,案子很快也破了,是几个少年和一个文物贩子干的,少年得到了三百元。此案之所以重大,是被盗的这尊佛像在国内属于独一无二,很少有魏晋时期的观音佛像,何况这尊佛像是那么的完美。它无疑属于国宝级的文物。从经济发展上看,由于佛像的被盗,玉秀山石窟艺术失去了标志性的作品,使正待开发的玉秀山旅游风景区计划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就如同龙门石窟那尊卢舍那佛像被盗一样。它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让局领导和刑警支队感到安慰的是,这起案件是由他们自己人发现的,而不是由他人举报,这在落城的刑侦史上也一样是史无前例。刑警支队认可了柳青对案情的分析,又鉴定了留在佛像身上的那只鞋印,正式确定桥头乡小学教师安小文为本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作为发现案件的主要人员柳青因此立下了三等功,警衔也从二级警司提升到了一级。但是,落城警方手中没有其他线索,案件的侦破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那时学校也已经开学了,警方原想守株待兔,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仍然不见安小文的踪影。落城警方就此认定安小文已经负罪在逃,遂向全国发出了通缉令。9月6日,也就是立案后的第十九天,落城刑警支队突然接到了北京警方的报告,说前一日他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发现了一个神情怪异的青年男子,经拘留审查,正是落城警方通缉的〃8?18特大文物盗窃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安小文。这个消息传到落城,大家大大松了口气。支队长刘勇茂立即召开会议,决定组成赴京抓捕小组,由副队长李林带队,柳青、高逸明等四人参加。为了进一步摸清佛像的下落,决定在北京就地审讯安小文,看看能否顺藤摸瓜。
当晚九点,行动小组搭乘东航的班机,飞向了北京。经过两小时十分钟的飞行,飞机安全降落在首都机场。走出机场的时候,柳青趁着上卫生间的空隙,给陈晖的住处去了电话。可是陈晖不在家,柳青就对着录音电话说:陈晖,我在北京。〃8?18〃有了突破。
行动小组连夜举行会议,确定第二天审讯安小文的方案。副队长李林提出由柳青来主持这场审讯工作,他说:犯罪嫌疑人安小文与柳青认识,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
柳青说:李队,我怕做不好的,还是你自己来吧,我配合。
李林说:你会做得好的,我们这回就来他一个以柔克刚。我已经请示刘队了,他完全同意。
柳青就没有再说什么了。会议结束,她就一直在房间里准备这项工作,但是她的心绪却很杂乱。那个冬日的下午,乡村教师抱着新买的棉被腼腆地向她走来的形象总在她眼前晃动着,折磨着她的内心。她已经在这种尖锐的矛盾中度过了很多天了。如果没有自己的及时发现,这个案件究竟什么时候浮出水面,还真的不好料定。于是她成了〃8?18〃案件的有功人员,那个安小文将沦为阶下囚。这正是女警官不安的所在。对安小文的通缉令发出的那天,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或许不够一个警察的条件。对这起案件,我最初所采取的是一个警察的姿态,那是我在尽责。当目标锁定之后,我所用的似乎又不是一个警察的眼光了。在我不长的工作经历里,我好像不喜欢那种〃大义灭亲〃的感觉。而现在,我自己竟成了一个举报者,一个出卖者,甚至由出卖而立功,这让我内心感到异常不安。
我又一次想到了那部叫做《弃船》的老电影,现在,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位阿里克斯船长……
午夜两点,陈晖的电话来了。他说刚刚从朋友那里打麻将回来,这个电话给了他意外的惊喜。陈晖说:我现在去看你,方便吗?
柳青说:不可以。我已经睡下了,明天一早就得干活。
陈晖说:真是安小文吗?
柳青迟疑了一下,说:是,但他可能不是主谋……
陈晖说:那我明天过去听听吧。
柳青说:这恐怕不行的。
陈晖说:我知道你有你的纪律,但我有我的办法。
柳青说:陈晖,明天由我主持审讯……我担心……
陈晖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你的发现使一个人身陷囹圄,而这个人是李志扬的小兄弟,除了不该做那件事外,他各个方面都很不错。你们本来是平起平坐的朋友,而明天,这个人却戴着手铐坐到了你的对面,听你问讯……
柳青说:是的,这就是我心里的障碍……
陈晖说:柳青,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磨难。我这话可能有点书生气,但却是真话。你有很好的素质,该怎么做,你会清楚的。我只想提醒你一句,无论你面对谁,都要说人话……
柳青很感激地说:陈晖,谢谢你……翌日上午九点,对安小文的审讯开始了。
第一眼看上去,柳青觉得这个乡村教师的最大变化,不是形容的憔悴,而是那张还带着稚气的脸上那份腼腆荡然无存了。这使他看上去与以前判若两人,也让女警官产生了短暂的陌生感。
安小文没有认出身着警服的柳青,他的目光一直虚着,看着脚前一步的地方。被带进来之后,就站在椅子边上,似乎在想着什么心思。
柳青平静了一下,用平时说话的声音随便说了句:小安老师,坐下谈吧。
边上的高逸明看了看柳青,那意思很明显:怎么能这么叫呢?
柳青继续说:把他的手铐打开。
安小文慢慢坐下,过长的衬衫袖子如同两只假手无力下垂着。刚才那声〃小安老师〃让他心里一颤,让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被警察押解到了这间审讯室,而好像是重新回到了课堂上。他想那座被自己反复诅咒过的学校,现在摆上新漆过的桌椅应该变得好看一些了。问题是,他再也回不去了。他轻声叹了口气,慢慢抬起头,这时他认出了面前的女警官,正是半年前和李哥一起来桥头村的〃柳工〃,那个睡过自己新被子的漂亮女人。但他似乎不相信眼前的事实,仿佛是梦中相遇,那自然是一个焦灼不安的梦。
柳青说:今天我们找你来,是想了解玉秀山石窟观音佛像被盗的情况。我想你应该知道这件事的,对吗?
安小文点点头。
柳青说:那就请你向我们介绍一下,想到哪说哪;一时想不起来的,还可以补充。我只有一点要求,就是要说真话--你平时是这样要求你的学生的吗?
安小文说:我会的……我会的……
那个时候,陈晖就在隔壁的房间里。记者一早就赶到了这里,拉上北京警方的朋友,直接找到了带队的李林。他对李林说,自己和这个案子有特殊的联系,因此要尽可能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且保证,案子不结,绝不会擅自先捅给媒体曝光。
李林对陈晖也有好感,以前还读过他写的报告文学,就没有多加犹豫。整个审讯过程他们都在隔壁通过录像看得一清二楚。女警官的那句开场白,使记者眼睛一亮。这个女人放弃了居高临下的位置,也放弃了审与被审的关系,以〃谈〃的方式进行着〃审〃的工作,竟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这正是昨夜他所提醒的〃要说人话〃。
陈晖对李林说:你们这个柳青很不简单啊。
李林有点得意地说:那是。我今天采取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战术。
陈晖说:这样的女人不当警察太可惜了。
李林说:我们的人,素质都不会错的。
陈晖说:可是当警察,也太可惜了。
李林回头看看陈晖,低声说:你这什么意思?是不是嫁给你就不可惜了?
陈晖笑而不答。
&nbsp&nbsp
死刑报告(二十)
那个感觉非常遥远的冬天,那个显得阴沉的下午,一场大雨让一个长相斯文的男子走进了乡村教师安小文的视线。那个人开始说是来学校临时躲雨的。他穿了一件显得过时的米色风衣,戴着的却是相当考究的眼镜。他随身携带着一台高级的照相机和一只宏基牌笔记本电脑,还有一个写生的油画箱。他自我介绍说他叫路一达,听起来像是一个化名。在见到安小文的最初几分钟里,这个人显得有些不安,他不断地搓捏着风衣的一角,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话要说。安小文热情地接待了这个陌生人,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以后不长时间的相处中,他会把此人当做莫逆之交。
我是来这地方写生的,自称路一达的男子说,这儿的风景很让我着迷。
热情而孤独的安小文说:那你就多住几天吧,就住在学校,很方便的。
随后,路一达就随乡村教师的安排住到了学校的客房。那时正值学校放寒假,学生们和家在各村的教师都回家忙着过年了,学校里就只剩下了安小文。他是个孤儿,从小是随外公长大的。两年前,老人因为一场喜酒而沉睡不醒。安葬好外公之后,安小文就把家搬到了学校。但他认为,这里不是他最后的归宿,他不想将来到了自己做外公的时候也把骨头埋在这里。所以路一达夸赞这里的风光时,他没有做出应有的呼应。但他愿意这个看上去很有教养的男人多住些日子,听他谈谈山外的世界。那天晚上,路一达带着笔记本电脑去了安小文的房间,想借学校里的电话线路上网。他说:山里消息很闭塞,我想看看新闻、再查点资料。我可以支付你一个月的电话费。
安小文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袖珍的电脑,也是第一次看见人当面上网。他很好奇。他问:上网电话费很贵吗?
路一达说:也就是按市内的话费计算而已。
安小文说:那就算了吧。学校虽穷,这点钱还是可以支付的。
路一达说:那不合适。我是经常要上网的。
安小文也就没有多说。他在一旁看着路一达上网,觉得操作比他想像的要简单。于是他就问:我听说网上可以聊天,是这样吗?
路一达说:这很容易的。
说着,他就把一个网站的〃聊天室〃打开,化名〃婵娟〃,进入了。
安小文说:你怎么取了个女人的名字?
路一达说:我就是要这个效果,如果你取名〃大勇〃、〃志国〃什么的,可能半天也没有人答理你。你看,这不都来了……
安小文果然就看见有很多献媚的〃男人〃围上来了,觉得很好玩。
路一达说:网络是虚幻的。不过,也有因聊天而交上朋友的。还可以网恋,甚至还可以网上Zuo爱。
安小文有点吃惊:网上Zuo爱?
路一达说:是啊,就是互相把性行为的细节以及想像中的那种性感觉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有什么呢?
安小文的神色有些难堪,不是因为涉及到性的话题,而是为自己的孤陋寡闻。
看到安小文那种好奇劲,路一达就把笔记本电脑推到了他的跟前,说:你来玩会儿吧,很简单的。
安小文说:我可没有玩过笔记本电脑。
路一达说:和台式的没有任何差别,你试试好了。
安小文就紧张地坐到了电脑面前。他不会用〃五笔〃,但拼音的基础很好。去年他去落城参加了一个电脑培训班,对电脑打字有初步的掌握。没有多会儿,他就能〃聊天〃了。但找的人多了,他便有些手忙脚乱。路一达在边上说:你别急,有的就别理会了。
安小文说:那恐怕不礼貌吧?
路一达说:在网上没有人在乎你是一只狗--这句话你听说过吗?
安小文脸红了,这已经不再是羞涩,而是兴奋。这种奇妙的兴奋对他这个乡村教师而言真是久违了。
那些天,路一达每天一早就出门〃写生〃去了。他把笔记本电脑留给了安小文上网。开始,安小文想陪同他,但路一达说,这一带他以前来过,路还比较熟悉。他说:你给我安排好一顿晚饭就行了,余下的时间去聊天吧。
安小文自然是要聊天的,但他不想取一个女性的昵称,莫名其妙地在网上消磨时间。他内心希望的,是能够赢得一次网恋,于是就取名〃诗剑〃,觉得这个名字能给人一种文武双全、少年才俊的感觉。果然,在当天的下午,他就认识了一个叫〃青萍〃的人。他内心断定对方是个女人。几个回合之后,他觉得自己与对方聊得很投机。对方开始问他一些基本情况,他都一一作答了,然而也大大打了折扣。他说自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的环境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而对方说自己也是搞教育的,在离北京不远的一个小城市工作。安小文基本上如实说了自己的个人条件,说自己是男性,29岁,身高1米70,五官端正。女方说自己比他小,身高体重与相貌应该都还过得去。但强调说,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这句话让安小文很感动,他想远在他乡的那个女孩应该很诚实。
一周过去之后,路一达要离开了。安小文似乎有点留恋。准确地说,他不是留恋路一达,而是留恋那台宏基牌的笔记本电脑。因为电脑一旦失去,他与远方那位〃青萍〃的路也就从此断了。聪明人路一达准确地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就主动说:安老师,这些天来给你添了不少麻烦,这台电脑就算是我的答谢吧。
安小文很意外,说:这怎么可以?不不,我实在不敢领受的。
路一达说:山里很寂寞,有台电脑可以陪你轻松一会儿。
安小文说:那也不行……
路一达说:小文,我们交个朋友就是了。
安小文说:我乐意与你做朋友,但真的不能收你这么贵重的礼物。
路一达说:这样吧,这台电脑就算是我借给你用的。秋天的时候我还会来的。
安小文自然没有想到路一达的秋天意味着阴谋,那个时候,他完全被这个路一达的豪爽和那台宏基笔记本电脑深深吸引住了。如果记忆不错,柳青觉得是在自称路一达的男人离开后的第三天或者第四天的头上,她与李志扬来到了桥头村的。在乡村教师的宿舍里,柳青注意到了那台宏基牌的笔记本电脑。她甚至注意到了,一提这台电脑,乡村教师的脸就泛上了红晕。而这一回,她又是迟了几天,再次错过了与安小文接触的机会。女警官现在懊悔的是,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对安小文多说几句,比如一个陌生人〃借〃你这么贵重的东西是否带有附加条件,比如结交朋友一定要谨慎。这种过分的自责使她的情绪很紊乱,以至于想中途退出这个案子,尽管这绝不可能。面相斯文的路一达没有选择秋天再度进山,而是提前来实现自己的计划了。8月11日,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之际,这个人的身影在黄昏时分走向了安小文。那个时候,乡村教师还痴迷于和〃青萍〃的卿卿我我,他已经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准备利用暑假期间到北京相会,地点选择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具体时间待定,但敲定了见面的方式,由安小文手持一册金庸的《笑傲江湖》。你不会认为这样不公平吧?青萍〃说〃,我毕竟是个女孩子啊。
安小文激动地敲出了一行字:不见不散。
等他站起来伸个懒腰时,才看见精神疲惫的路一达倚在门框上对他微笑着。意外的重逢让乡村教师感到非常兴奋,他一边忙着给远道的朋友泡茶,一边考虑着接风的晚餐。而那个时候,躺在安小文床上的路一达的视线一直落在窗外。他注意到,外面的天越发黑暗了,一场大雨就在眼前。他非常满意这个气候。
直到此时,路一达才说自己是一个雕塑研究者,来这里,是想欣赏一下附近著名的玉秀山石窟佛像。我喜欢那古朴的佛像,他说,他们既有印度犍陀罗艺术的神韵,也有中国本土艺术的风格,二者是那样自然贴切地融合到了一起。
安小文注意听着,觉得这个人学识渊博谈吐不凡,他为自己能够结识这样一位朋友感到激动。然而接下来他就感到了惊讶。
路一达说:小文,我这回来,是因为一件急事……我想出国深造,去国外一个著名的学府读学位,搞研究。所有的费用都是由对方提供,但是他们有一个条件,就是想得到玉秀山石窟的那尊观音佛头。
安小文立刻就明白了路一达的来意,也深知这个行动是触犯法律的。他一时没有说话,认真看着坐在对面的男人,他一点也不觉得这个风度翩翩的男人居然揣有这种罪恶的目的。
路一达说:人生有些机会就是需要冒险的。我把这件事告诉你,是因为我拿你当最好的朋友。你不至于会出卖我吧?
安小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老路,你都想好了?
路一达说:我是下了决心要干的。趁着夜晚把佛头锯下来。如果你帮我,我可以出五万的价钱。
五万的价钱对安小文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他说:你能顺利把佛头带出境?
路一达说:这我有把握。那边也有人接应的。
安小文说:就怕你还没有来得及出去,公安就找来了。
路一达说:这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停当了。
说着就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一个佛头,那是他自己临摹雕刻的赝品,也已经做旧处理了,几乎可以乱真。安小文甚至觉得,这个佛头一点也不比真的差。
路一达说:我们把真的锯下来,再把假的安上去。这样,没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被发现的。
安小文还是有些犹豫地说:可是一旦被发现呢?
路一达说:小文,即使发现,也不会找到你的。一切都是我的策划,我应该承担一切。
安小文说:既然一起干了,我自然不能把什么都推到你身上。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后半夜,他们趁着这糟糕的天气潜入了玉秀山石窟。那时候人们正在梦中逍遥,普遍的性茭此刻已经化作庄稼人催眠的药物,使他们的鼾声融进了风雨声中,成为罪恶最好的遮蔽。他们顺利地进入到石窟景区,然后安小文就爬到了那尊观音大佛身上,一把钢锯伸( 死刑报告 http://www.xlawen.org/kan/4360/ )
说着,就从背包里取出了一张放大成十二
?
的照片,放在了柳青面前。
柳青说:你这人,还这么藏着掖着。这张照片你可以拿去,但不许挂在你屋子里,免得给你招来麻烦。
陈晖说:是你自己怕麻烦吧?
柳青说:是的,我也怕,行了吧?
陈晖说:你放心,我不会那么草率的。除非你同意……我带走,不仅因为照片上的人是我的朋友,还在于照片本身是我的作品。
柳青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说:那我是否也存在着一个肖像权的问题啊?
陈晖说:你放心,我不会拿出去发表的。
两人说着都笑了起来,柳青笑得很开心。突然,她好像发现到了什么似的拧起了眉头,说:不好……
陈晖急着站起来:哪儿不好?
柳青说:我不是说照片不好,是……
她没有继续解释,而是拿起了手机,拨通了李志扬的电话。她说:李志扬吗?你现在在哪个位置?
李志扬说:正准备离开办公室呢,你们都到了吧?
柳青答非所问:你上回在玉秀山拍的石窟佛像,就是那尊观音的,手头有吗?
李志扬说:抽屉里就有。
柳青说:那你赶快带着它一道来。
李志扬问:出什么事了?
柳青说:你来就知道了。快点。
一旁的陈晖不知道柳青想干什么,但从女人凝重的表情看,他觉得这张照片暴露出了什么重大的问题。但他又不便打听,就又抽起了烟。
不到一刻钟,李志扬就驱车赶来了。
李志扬还没有把照片完全从提包里取出来,柳青就一把夺了过去,然后随手关上了包厢的门。柳青把两张照片放在灯下进行比较,两个男人此时还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经柳青一指点,问题暴露得明白无疑。
柳青说:你们看,这两张照片是在同一个位置拍摄的,相隔不过几个月,却有着不同。
陈晖觉得奇怪,问:哪儿不同呢?
柳青说:这张放大的照片,大佛的脖子上有一道不容易发现的痕迹--这个佛头是假的,真的已经被人偷了!
两个男人这才大吃一惊,他们也都仔细辨认着两张照片细微的差别,认为柳青的判断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陈晖不禁摇摇头,说:真是个高手,几乎可以乱真,看来我得赶快去把机票退了。
李志扬说:马上报案吧!翌日黎明,落城刑警支队出动了三辆警车,前往事发现场--玉秀山石窟。鉴于这个案子发现的原因,支队领导同意李志扬和陈晖同行。因为江旭初的案子,李志扬已经成了落城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北京来的这个记者,也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刑警们对陈晖的风度很欣赏,同时也私下议论,这个男人表面上是来采访案件的,真实的目的却是企图摘走他们的警花。这些议论,最先可能是沈蓉添油加醋地说起的,不过柳青压根没当回事。类似这种议论从她来刑警支队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她没觉得损失什么。她还是保持着那种我行我素的态度。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高速行驶,这支刑侦队伍于上午九点就到达了现场。当地的有关人员已经在石窟佛像门前等候了。按照事先的部署,副支队长李林把刑警分为两组,一组直接侦察有可能被盗的观音佛像,一组会同当地公安与保安人员将全部佛像逐一清查,看看还有什么被盗迹象。柳青分在第一组,她和痕迹员老赵负责对观音佛像进行勘察。很快,他们就对佛头被切割、调换做出了肯定性的解释,现在这个佛头就是一个复制品,是用一种高能胶水粘上去的。
李林听完柳青的介绍,说:可以立案了。今天是几号?
柳青说:8月18日。
李林说:那就叫〃8?18〃案吧。这倒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案子肯定要破了它!
接着,痕迹员老赵在佛像的身上提取到了两只脚印。这应该是两个人的脚印,老赵说,虽然时间过去了一些日子,由于作案的时候是雨天,鞋上有泥,所以留在大佛身后的脚印还是基本上清晰的。
陈晖和李志扬始终站在一旁,冷静地观察着刑警们的工作。当柳青的判断得到证实之后,两个男人便很惊讶。陈晖低声对李志扬说:这个女人不简单吧?
李志扬说:她确实是干刑警的材料,有一种非常敏锐的职业眼光。
陈晖说:娶这样的媳妇,男人在外面可得规矩点。
李志扬笑了笑,说:怎么,提前担心了?
陈晖说:我怕没这个能耐。
李志扬说:陈晖,你应该是有这个能耐的。我觉得,你可以大胆试一把。别错过了机会,人与人的相识,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陈晖说:我明天就得飞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第二组报告,其他石窟没有发现被盗迹象。
李林宣布,对现场实行完全封锁,交由当地的派出所看护。另外,留下几个人进一步调查,其他人员返回落城。他说:这个案子以前没有遇见过,我们要及时向局里汇报,说不定还要上报省厅呢。
柳青说:我也留下吧,我对情况应该熟悉一些。
李林同意了,又问两位客人什么意见。
李志扬说:我是在这里插过队的,或许能给你们帮点忙。
李林说:那就谢谢了。你们是柳工的朋友,帮着照顾点。
这话一说,柳青心里顿时就生出了另一种滋味。刑警队留下的人员对现场进一步勘察过后,于黄昏时分住进了桥头村小学。安小文的屋子还锁着,看样子人还没有回来。这个时候,柳青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她和李志扬、陈晖到外面山坡上散步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柳青说:李志扬,你还记得吗?上回我们来这里的时候,安小文屋子里有一台宏基笔记本电脑。
李志扬说:我当然记得。他说是一个到这个地方来采风的画家借给他的,还说那个人秋天的时候还会来……你是说?
律师一下意识到了女警官的思考。
柳青说:一路上我都在想这个问题。宏基是台湾的品牌,对吗,陈晖?
陈晖点点头:很不错的牌子,像这样牌子的笔记本,即使配置不高,在中关村一台也得卖一万五六千吧。
柳青说:要是你是那个画家,你会把这样贵重的东西借给一个素昧平生的乡村教师吗?
陈晖说:那绝不可能,除非是有求于他,或者是答谢……
柳青说:问题就在这里,那个人有求安小文什么?又答谢他什么?而且,那个人是个画家,具备复制佛像的条件,而现在,这个安小文已经离开学校有好几天了,他会去哪里呢?
李志扬认真听着女警官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他说:你的意思是说,那个画家早就打好佛像的主意了,春节前是来采点的,顺便为自己下一步的行动物色一名助手……
柳青说:你不觉得这种关联逻辑性很强吗?
李志扬说:当时小文说那个人会在秋天来的,现在是夏天……
柳青说:那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现在,正是农忙季节,学校又放了暑假,时机应该更有利。
陈晖说:我同意柳青的分析。如果找到安小文,再通过他找到那个画家,我看什么都清楚了。
李志扬有点焦急了,说:我们再去向校长打听一下好了,看看小文去了哪里。
三个人重新折回学校,看见校长正和油漆匠说着什么。等走近了,才知道是因为工钱的事。校长说,这批重新油漆的课桌,还有一些新打的课桌,都是安小文老师出钱置办的。
柳青暗自吃惊,她初步估算了一下,这些桌椅的置办至少要花费近两千元的,这更证实了她来前的预感。但是,她的表情变得有些呆滞,她似乎有点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预感被证实后的那种快乐的到来。柳青问:校长,安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有多少?
校长说:工资表上是六百多块,可到手的只有四百多。
陈晖说:为什么?
校长说:这地方很穷啊,教师工资只能兑现70%。
柳青继续问:那安老师哪来这些钱来做这些呢?我粗略算了一下,可能有两千元吧?
校长说:总共花了一千七百多块。学校的教学设备很差劲,我们一直打报告向乡里要钱,就是批不下来。
李志扬说:安老师的钱是哪里来的?
校长舔了舔嘴唇,说:听起来很邪乎,他对我说是到落城买体育彩票,结果中了一个大奖,就交给我两千块,让把学生的桌椅办一下……
柳青看了看李志扬,意思是这应该是谎言,而自己的判断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律师的表情越发严肃了,他沉默着,目光第一次显得复杂。
柳青接着问:安老师去哪了?
校长说:说是去省城会一个同学……
柳青没有再问,谢了校长,准备离开操场,再去安小文的房间里看看。
校长却跟在后面,有些胆怯地问:警察同志,安老师他没出什么事吧?
柳青想了想,说:我们是想找他了解一点情况。你有他房间的钥匙吗?
校长说有。说着,就去办公室拿钥匙去了。这时,柳青才对边上的两个男人说:事情差不多有眉目了。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尽快找到安小文。
李志扬很担忧地说:小文难道会这么糊涂?
柳青说:目前我们只是在推测,但我的感觉是,安小文有很大的嫌疑。
陈晖说:志扬,我觉得柳青说得有道理。
校长带着钥匙来了。
安小文的房间收拾得更显简单了。床上的铺盖卷起了,桌上的书本也被几张报纸遮盖着。柳青在枕头边上发现了那张曾经是轮廓的素描,现在它已经被安小文画上了五官。那是一个梳着长发的年轻女子,谈不上怎么漂亮,但却有点清秀与文静。
柳青把肖像递给李志扬,问:是他的女友?
李志扬说:他哪来的女友?以前在师范读书时和班上一个同学谈过恋爱,毕业的时候就吹了,因为他分回来了。这事我听他说过。
陈晖说:那个女生现在在哪里呢?
李志扬说: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我可以肯定,画上的这个女子,不是小文的女同学。日子过去这么久了,那个女同学据说也结婚了,他不会还这么痴情的。
柳青说:那么这个女人是谁呢?难道真是他想像中的?
陈晖点了一支烟,悠闲地说:是的,我觉得就是安小文想像中的女人。你们看,这张画有很多的修改痕迹。既然不是临摹,那还修改什么呢?这说明他是在根据自己的想像进行着修改……
记者的话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是经过后来的证实,却完全是对的。
&nbsp&nbsp
死刑报告(十九)
马克?福尔曼警官并非是洛杉矶重案组的成员,他只是在1994年6月12日夜间值班,碰巧介入到这个案子之中。这个人后来未经正常的手续就私自闯入了北洛金汉街360号辛普森的住宅,之后的一切又基本上是单独行动,因此这一系列反常的举动都没有逃过辩方犀利的眼光。但是几个月前陈晖还不知道,此人就是辩方手里紧攥着的一张王牌。现在看来,在案件审理初期,辩方似乎是有意放过了他。1995年3月13日,辩方律师夏皮罗?李?贝利看似轻描淡写的询问,实际上预示着辩方设下的圈套已经在逐渐收拢了。
五个月后,法庭风云突变。福尔曼警官再次受到辩方的质询。这一次,辩方律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在法庭上公布了十三盘录音带,它的提供者是福尔曼自认为私交甚好的一位叫劳拉?哈特?麦金尼的女剧作家,来自北卡罗来纳州。这些录音带是麦金尼在过去十年间采访福尔曼的录音,尽管是断断续续的,但内容却令所有关注此案的美国人大为惊讶。马克?福尔曼在这些谈话中竟四十一次使用了〃黑鬼〃,而且他还把自己曾经作伪证和虐待黑人的行为视做荣誉和天经地义,他可以把黑人的驾照当场撕毁而反诬对方无照驾驶,他可以揭掉黑人身上因吸毒留下的旧疤碗而指控其重新吸毒。他恬不知耻地说,所谓好警察,就是喜欢把那些特别的人--黑人,拖到路边并痛击他们脑瓜的人。他甚至扬言,自己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把在洛杉矶市政府里供职的黑人统统枪毙或者一把火烧死。够了,对福尔曼的所作所为,已经不需要再加解释了。就连控方也不得不承认〃福尔曼是一个种族主义者,是一个坏警察,他根本不配当警察,这个世界上最好没有这个人〃。
福尔曼将面临的是伪证罪的指控,而在录音带曝光的第二天,他就申请退职了。当他后来随律师再次站到法庭上时,他只是不断重复着这样的一句话:我想坚持我第五条修正案的权利。福尔曼彻底毁灭了警方的证据。
现在,陈晖似乎能看出辛普森一案的冰山一角了。虽然控方在九十二天里传唤了五十八位证人,但都难以抵挡辩方出其不意打出来的福尔曼这张牌。形势至此开始急转直下,还有什么比福尔曼的那番丑恶表演更能激怒陪审团的呢?
本来他想把王可发来的这一堆材料做一个初步的整理,但看过了就有些头晕,似乎还有点低烧。一连几天他都觉得抽烟没有味道,感觉自己这回真的闹病了。此番去落城,陈晖有了不少的感慨。首先是江旭初的悲惨遭遇,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的情绪激昂和葬礼,都让他深思不已。其次是玉秀山石窟佛像被盗,让他亲眼目击了柳青作为一名警官的干练和智慧。他忽然有了这样的一种感觉,面对柳青,就像是在阅读一部小说里塑造的人物。这个形象虽然鲜明,却仅限于欣赏。但她又不是平面的,她很生动。他越发觉得,尽管眼下自己和女人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距离,但发展的趋势令人鼓舞。那些天里,躺在床上病恹恹的记者不断地给女警官去电话,他想听听她的声音,想从中探出一种思念的情怀。同时他也在探听〃8?18〃一案的进展情况,这个奇特的案件一样诱惑着他。这起〃8?18〃案件,被省里列为特大案件,并要求落城警方成立专案组,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在老百姓甚至是在刑警队伍中,大家普遍认为,只有命案才是特大案件。所以当上面的指示传到刑警支队时,几乎所有的干警都有些吃惊。不就是一个石头佛像吗?至于如此兴师动众?
诚然,这是一起特殊的案件,在落城刑侦史上,还没有过类似的案件。1981年,当时落城的文物所被盗过一次,被盗的只是几件国家二级文物,案子很快也破了,是几个少年和一个文物贩子干的,少年得到了三百元。此案之所以重大,是被盗的这尊佛像在国内属于独一无二,很少有魏晋时期的观音佛像,何况这尊佛像是那么的完美。它无疑属于国宝级的文物。从经济发展上看,由于佛像的被盗,玉秀山石窟艺术失去了标志性的作品,使正待开发的玉秀山旅游风景区计划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就如同龙门石窟那尊卢舍那佛像被盗一样。它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让局领导和刑警支队感到安慰的是,这起案件是由他们自己人发现的,而不是由他人举报,这在落城的刑侦史上也一样是史无前例。刑警支队认可了柳青对案情的分析,又鉴定了留在佛像身上的那只鞋印,正式确定桥头乡小学教师安小文为本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作为发现案件的主要人员柳青因此立下了三等功,警衔也从二级警司提升到了一级。但是,落城警方手中没有其他线索,案件的侦破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那时学校也已经开学了,警方原想守株待兔,然而一段时间过去,仍然不见安小文的踪影。落城警方就此认定安小文已经负罪在逃,遂向全国发出了通缉令。9月6日,也就是立案后的第十九天,落城刑警支队突然接到了北京警方的报告,说前一日他们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发现了一个神情怪异的青年男子,经拘留审查,正是落城警方通缉的〃8?18特大文物盗窃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安小文。这个消息传到落城,大家大大松了口气。支队长刘勇茂立即召开会议,决定组成赴京抓捕小组,由副队长李林带队,柳青、高逸明等四人参加。为了进一步摸清佛像的下落,决定在北京就地审讯安小文,看看能否顺藤摸瓜。
当晚九点,行动小组搭乘东航的班机,飞向了北京。经过两小时十分钟的飞行,飞机安全降落在首都机场。走出机场的时候,柳青趁着上卫生间的空隙,给陈晖的住处去了电话。可是陈晖不在家,柳青就对着录音电话说:陈晖,我在北京。〃8?18〃有了突破。
行动小组连夜举行会议,确定第二天审讯安小文的方案。副队长李林提出由柳青来主持这场审讯工作,他说:犯罪嫌疑人安小文与柳青认识,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
柳青说:李队,我怕做不好的,还是你自己来吧,我配合。
李林说:你会做得好的,我们这回就来他一个以柔克刚。我已经请示刘队了,他完全同意。
柳青就没有再说什么了。会议结束,她就一直在房间里准备这项工作,但是她的心绪却很杂乱。那个冬日的下午,乡村教师抱着新买的棉被腼腆地向她走来的形象总在她眼前晃动着,折磨着她的内心。她已经在这种尖锐的矛盾中度过了很多天了。如果没有自己的及时发现,这个案件究竟什么时候浮出水面,还真的不好料定。于是她成了〃8?18〃案件的有功人员,那个安小文将沦为阶下囚。这正是女警官不安的所在。对安小文的通缉令发出的那天,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或许不够一个警察的条件。对这起案件,我最初所采取的是一个警察的姿态,那是我在尽责。当目标锁定之后,我所用的似乎又不是一个警察的眼光了。在我不长的工作经历里,我好像不喜欢那种〃大义灭亲〃的感觉。而现在,我自己竟成了一个举报者,一个出卖者,甚至由出卖而立功,这让我内心感到异常不安。
我又一次想到了那部叫做《弃船》的老电影,现在,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那位阿里克斯船长……
午夜两点,陈晖的电话来了。他说刚刚从朋友那里打麻将回来,这个电话给了他意外的惊喜。陈晖说:我现在去看你,方便吗?
柳青说:不可以。我已经睡下了,明天一早就得干活。
陈晖说:真是安小文吗?
柳青迟疑了一下,说:是,但他可能不是主谋……
陈晖说:那我明天过去听听吧。
柳青说:这恐怕不行的。
陈晖说:我知道你有你的纪律,但我有我的办法。
柳青说:陈晖,明天由我主持审讯……我担心……
陈晖说:我理解你的心情。你的发现使一个人身陷囹圄,而这个人是李志扬的小兄弟,除了不该做那件事外,他各个方面都很不错。你们本来是平起平坐的朋友,而明天,这个人却戴着手铐坐到了你的对面,听你问讯……
柳青说:是的,这就是我心里的障碍……
陈晖说:柳青,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磨难。我这话可能有点书生气,但却是真话。你有很好的素质,该怎么做,你会清楚的。我只想提醒你一句,无论你面对谁,都要说人话……
柳青很感激地说:陈晖,谢谢你……翌日上午九点,对安小文的审讯开始了。
第一眼看上去,柳青觉得这个乡村教师的最大变化,不是形容的憔悴,而是那张还带着稚气的脸上那份腼腆荡然无存了。这使他看上去与以前判若两人,也让女警官产生了短暂的陌生感。
安小文没有认出身着警服的柳青,他的目光一直虚着,看着脚前一步的地方。被带进来之后,就站在椅子边上,似乎在想着什么心思。
柳青平静了一下,用平时说话的声音随便说了句:小安老师,坐下谈吧。
边上的高逸明看了看柳青,那意思很明显:怎么能这么叫呢?
柳青继续说:把他的手铐打开。
安小文慢慢坐下,过长的衬衫袖子如同两只假手无力下垂着。刚才那声〃小安老师〃让他心里一颤,让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是被警察押解到了这间审讯室,而好像是重新回到了课堂上。他想那座被自己反复诅咒过的学校,现在摆上新漆过的桌椅应该变得好看一些了。问题是,他再也回不去了。他轻声叹了口气,慢慢抬起头,这时他认出了面前的女警官,正是半年前和李哥一起来桥头村的〃柳工〃,那个睡过自己新被子的漂亮女人。但他似乎不相信眼前的事实,仿佛是梦中相遇,那自然是一个焦灼不安的梦。
柳青说:今天我们找你来,是想了解玉秀山石窟观音佛像被盗的情况。我想你应该知道这件事的,对吗?
安小文点点头。
柳青说:那就请你向我们介绍一下,想到哪说哪;一时想不起来的,还可以补充。我只有一点要求,就是要说真话--你平时是这样要求你的学生的吗?
安小文说:我会的……我会的……
那个时候,陈晖就在隔壁的房间里。记者一早就赶到了这里,拉上北京警方的朋友,直接找到了带队的李林。他对李林说,自己和这个案子有特殊的联系,因此要尽可能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且保证,案子不结,绝不会擅自先捅给媒体曝光。
李林对陈晖也有好感,以前还读过他写的报告文学,就没有多加犹豫。整个审讯过程他们都在隔壁通过录像看得一清二楚。女警官的那句开场白,使记者眼睛一亮。这个女人放弃了居高临下的位置,也放弃了审与被审的关系,以〃谈〃的方式进行着〃审〃的工作,竟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这正是昨夜他所提醒的〃要说人话〃。
陈晖对李林说:你们这个柳青很不简单啊。
李林有点得意地说:那是。我今天采取的就是以柔克刚的战术。
陈晖说:这样的女人不当警察太可惜了。
李林说:我们的人,素质都不会错的。
陈晖说:可是当警察,也太可惜了。
李林回头看看陈晖,低声说:你这什么意思?是不是嫁给你就不可惜了?
陈晖笑而不答。
&nbsp&nbsp
死刑报告(二十)
那个感觉非常遥远的冬天,那个显得阴沉的下午,一场大雨让一个长相斯文的男子走进了乡村教师安小文的视线。那个人开始说是来学校临时躲雨的。他穿了一件显得过时的米色风衣,戴着的却是相当考究的眼镜。他随身携带着一台高级的照相机和一只宏基牌笔记本电脑,还有一个写生的油画箱。他自我介绍说他叫路一达,听起来像是一个化名。在见到安小文的最初几分钟里,这个人显得有些不安,他不断地搓捏着风衣的一角,似乎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话要说。安小文热情地接待了这个陌生人,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以后不长时间的相处中,他会把此人当做莫逆之交。
我是来这地方写生的,自称路一达的男子说,这儿的风景很让我着迷。
热情而孤独的安小文说:那你就多住几天吧,就住在学校,很方便的。
随后,路一达就随乡村教师的安排住到了学校的客房。那时正值学校放寒假,学生们和家在各村的教师都回家忙着过年了,学校里就只剩下了安小文。他是个孤儿,从小是随外公长大的。两年前,老人因为一场喜酒而沉睡不醒。安葬好外公之后,安小文就把家搬到了学校。但他认为,这里不是他最后的归宿,他不想将来到了自己做外公的时候也把骨头埋在这里。所以路一达夸赞这里的风光时,他没有做出应有的呼应。但他愿意这个看上去很有教养的男人多住些日子,听他谈谈山外的世界。那天晚上,路一达带着笔记本电脑去了安小文的房间,想借学校里的电话线路上网。他说:山里消息很闭塞,我想看看新闻、再查点资料。我可以支付你一个月的电话费。
安小文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袖珍的电脑,也是第一次看见人当面上网。他很好奇。他问:上网电话费很贵吗?
路一达说:也就是按市内的话费计算而已。
安小文说:那就算了吧。学校虽穷,这点钱还是可以支付的。
路一达说:那不合适。我是经常要上网的。
安小文也就没有多说。他在一旁看着路一达上网,觉得操作比他想像的要简单。于是他就问:我听说网上可以聊天,是这样吗?
路一达说:这很容易的。
说着,他就把一个网站的〃聊天室〃打开,化名〃婵娟〃,进入了。
安小文说:你怎么取了个女人的名字?
路一达说:我就是要这个效果,如果你取名〃大勇〃、〃志国〃什么的,可能半天也没有人答理你。你看,这不都来了……
安小文果然就看见有很多献媚的〃男人〃围上来了,觉得很好玩。
路一达说:网络是虚幻的。不过,也有因聊天而交上朋友的。还可以网恋,甚至还可以网上Zuo爱。
安小文有点吃惊:网上Zuo爱?
路一达说:是啊,就是互相把性行为的细节以及想像中的那种性感觉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有什么呢?
安小文的神色有些难堪,不是因为涉及到性的话题,而是为自己的孤陋寡闻。
看到安小文那种好奇劲,路一达就把笔记本电脑推到了他的跟前,说:你来玩会儿吧,很简单的。
安小文说:我可没有玩过笔记本电脑。
路一达说:和台式的没有任何差别,你试试好了。
安小文就紧张地坐到了电脑面前。他不会用〃五笔〃,但拼音的基础很好。去年他去落城参加了一个电脑培训班,对电脑打字有初步的掌握。没有多会儿,他就能〃聊天〃了。但找的人多了,他便有些手忙脚乱。路一达在边上说:你别急,有的就别理会了。
安小文说:那恐怕不礼貌吧?
路一达说:在网上没有人在乎你是一只狗--这句话你听说过吗?
安小文脸红了,这已经不再是羞涩,而是兴奋。这种奇妙的兴奋对他这个乡村教师而言真是久违了。
那些天,路一达每天一早就出门〃写生〃去了。他把笔记本电脑留给了安小文上网。开始,安小文想陪同他,但路一达说,这一带他以前来过,路还比较熟悉。他说:你给我安排好一顿晚饭就行了,余下的时间去聊天吧。
安小文自然是要聊天的,但他不想取一个女性的昵称,莫名其妙地在网上消磨时间。他内心希望的,是能够赢得一次网恋,于是就取名〃诗剑〃,觉得这个名字能给人一种文武双全、少年才俊的感觉。果然,在当天的下午,他就认识了一个叫〃青萍〃的人。他内心断定对方是个女人。几个回合之后,他觉得自己与对方聊得很投机。对方开始问他一些基本情况,他都一一作答了,然而也大大打了折扣。他说自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工作的环境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而对方说自己也是搞教育的,在离北京不远的一个小城市工作。安小文基本上如实说了自己的个人条件,说自己是男性,29岁,身高1米70,五官端正。女方说自己比他小,身高体重与相貌应该都还过得去。但强调说,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女孩。这句话让安小文很感动,他想远在他乡的那个女孩应该很诚实。
一周过去之后,路一达要离开了。安小文似乎有点留恋。准确地说,他不是留恋路一达,而是留恋那台宏基牌的笔记本电脑。因为电脑一旦失去,他与远方那位〃青萍〃的路也就从此断了。聪明人路一达准确地看出了这一点,于是就主动说:安老师,这些天来给你添了不少麻烦,这台电脑就算是我的答谢吧。
安小文很意外,说:这怎么可以?不不,我实在不敢领受的。
路一达说:山里很寂寞,有台电脑可以陪你轻松一会儿。
安小文说:那也不行……
路一达说:小文,我们交个朋友就是了。
安小文说:我乐意与你做朋友,但真的不能收你这么贵重的礼物。
路一达说:这样吧,这台电脑就算是我借给你用的。秋天的时候我还会来的。
安小文自然没有想到路一达的秋天意味着阴谋,那个时候,他完全被这个路一达的豪爽和那台宏基笔记本电脑深深吸引住了。如果记忆不错,柳青觉得是在自称路一达的男人离开后的第三天或者第四天的头上,她与李志扬来到了桥头村的。在乡村教师的宿舍里,柳青注意到了那台宏基牌的笔记本电脑。她甚至注意到了,一提这台电脑,乡村教师的脸就泛上了红晕。而这一回,她又是迟了几天,再次错过了与安小文接触的机会。女警官现在懊悔的是,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对安小文多说几句,比如一个陌生人〃借〃你这么贵重的东西是否带有附加条件,比如结交朋友一定要谨慎。这种过分的自责使她的情绪很紊乱,以至于想中途退出这个案子,尽管这绝不可能。面相斯文的路一达没有选择秋天再度进山,而是提前来实现自己的计划了。8月11日,当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之际,这个人的身影在黄昏时分走向了安小文。那个时候,乡村教师还痴迷于和〃青萍〃的卿卿我我,他已经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准备利用暑假期间到北京相会,地点选择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具体时间待定,但敲定了见面的方式,由安小文手持一册金庸的《笑傲江湖》。你不会认为这样不公平吧?青萍〃说〃,我毕竟是个女孩子啊。
安小文激动地敲出了一行字:不见不散。
等他站起来伸个懒腰时,才看见精神疲惫的路一达倚在门框上对他微笑着。意外的重逢让乡村教师感到非常兴奋,他一边忙着给远道的朋友泡茶,一边考虑着接风的晚餐。而那个时候,躺在安小文床上的路一达的视线一直落在窗外。他注意到,外面的天越发黑暗了,一场大雨就在眼前。他非常满意这个气候。
直到此时,路一达才说自己是一个雕塑研究者,来这里,是想欣赏一下附近著名的玉秀山石窟佛像。我喜欢那古朴的佛像,他说,他们既有印度犍陀罗艺术的神韵,也有中国本土艺术的风格,二者是那样自然贴切地融合到了一起。
安小文注意听着,觉得这个人学识渊博谈吐不凡,他为自己能够结识这样一位朋友感到激动。然而接下来他就感到了惊讶。
路一达说:小文,我这回来,是因为一件急事……我想出国深造,去国外一个著名的学府读学位,搞研究。所有的费用都是由对方提供,但是他们有一个条件,就是想得到玉秀山石窟的那尊观音佛头。
安小文立刻就明白了路一达的来意,也深知这个行动是触犯法律的。他一时没有说话,认真看着坐在对面的男人,他一点也不觉得这个风度翩翩的男人居然揣有这种罪恶的目的。
路一达说:人生有些机会就是需要冒险的。我把这件事告诉你,是因为我拿你当最好的朋友。你不至于会出卖我吧?
安小文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老路,你都想好了?
路一达说:我是下了决心要干的。趁着夜晚把佛头锯下来。如果你帮我,我可以出五万的价钱。
五万的价钱对安小文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但他说:你能顺利把佛头带出境?
路一达说:这我有把握。那边也有人接应的。
安小文说:就怕你还没有来得及出去,公安就找来了。
路一达说:这你放心,我已经安排停当了。
说着就从自己的包袱里拿出一个佛头,那是他自己临摹雕刻的赝品,也已经做旧处理了,几乎可以乱真。安小文甚至觉得,这个佛头一点也不比真的差。
路一达说:我们把真的锯下来,再把假的安上去。这样,没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不会被发现的。
安小文还是有些犹豫地说:可是一旦被发现呢?
路一达说:小文,即使发现,也不会找到你的。一切都是我的策划,我应该承担一切。
安小文说:既然一起干了,我自然不能把什么都推到你身上。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后半夜,他们趁着这糟糕的天气潜入了玉秀山石窟。那时候人们正在梦中逍遥,普遍的性茭此刻已经化作庄稼人催眠的药物,使他们的鼾声融进了风雨声中,成为罪恶最好的遮蔽。他们顺利地进入到石窟景区,然后安小文就爬到了那尊观音大佛身上,一把钢锯伸( 死刑报告 http://www.xlawen.org/kan/4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