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部分阅读
连连呼喝己方士兵上前封堵。
但是,公孙忠带领的骑兵部队,随之赶到,如砍瓜切菜般,乌桓士兵不堪一击,刚刚合拢的包围圈,又被冲开。
“随我走,虎豹骑听令,左右分为两队,保护友军,我们杀回襄平!”
公孙忠豪迈的大喊声中,奋勇向前。三路残军,终于在乌桓的穷追猛劫之下,死战得脱!
当来到城门之下,柳阳二人出城时的带的一万人马,已不足两千。
而公孙忠从望平郡召回的这路奇兵,伤亡也近两成。
公孙恭乱战之中,早已看到他们,城墙之上,虽然仍是险象环生,但公孙恭大喜之下,已顾不得危险,急声叫道:“来人,速去将城门打开,迎回出城将士!”
“且慢!城门不能开!”一声断喝,将刚得到命令,想要下城通报的传令兵重新召回。
公孙恭急忙回身,原来是贾范坐在木车之中出声!
“军师,忠叔和柳阳二位将军正在城门处等待,你为何阻拦?”
“主公,城下敌军山呼海啸,正在全力攻城,此刻如果打开城门,襄平就完了!”
此话一出,公孙恭心中顿时一懔,明白贾范所言不假!一边是六千忠诚子弟,另一边则是辽东长久根基,公孙恭一时竟踌躇不决!
天人交战良久,在贾范的炯炯目光直视下,公孙恭终于有了取舍,只见他苦涩道:“军师见解极是,是我鲁莽了!只是城下的……”
说到这里,公孙恭再也说不下去,他强忍着不让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洒落,抽出长剑,喊道:“城中各部军士,随我将乌桓进攻打退,救我城下的辽东子弟回城!”
乌桓中军大帐中,气急败坏的左贤王,向着跪在身前的游骑恶道:“你可是看仔细了?襄平果真有援军到达?”
轻装游骑虽是被左贤王震慑的瑟瑟发抖,但依然坚定点头,“不错,属下怎敢诓骗我王,十万余大军,皆是汉人装束,正火速朝襄平而来,距此已不足五十里!”
刚才还是一心主战的乌兰,早已将复仇之心强压下去,见左贤王依然不舍近在咫尺的襄平,他急忙道:“此刻局势,已非刚才,我王万万不可有片刻的犹豫,敌军一至,我军必将腹背受敌,加之属下无能,粮草尽失,如若再不撤军,恐怕……”
乌兰没有将恐怕什么说出来,但左贤王沉吟片刻,已将局势看的分明,他胸中韬略,知道现在时间的重要性,再无留恋之心。
“退兵!”帐外的传令兵听到了这声心有不甘的怒喝!
城门之下,三名辽东勇将聚集在城门外,正奋力与乌桓军拼杀,六千不到的辽东子弟,被层层叠叠的敌军围在当中,而他们的身后,高大的城门仍是纹丝不动!
“被舍弃了吗?公孙恭,好歹毒的心肠!”一脸不甘的阳仪,将长枪猛的杵地!狠狠出声!
“季安!休要胡说,此刻开城,敌军必疯狂涌入,主公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你我出城之时,不早有必死的觉悟了吗?死在哪里,还不都是一样!”柳毅见阳仪说的大逆不道,急忙喝道!
“柳将军所言极是,为将者,马革裹尸,方可谓之勇,我公孙忠为主公,为我辽东百姓,出城之前,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阳将军,这次你有些小气了!”
公孙忠哈哈大笑之中,随手杀死一名敌人,阳仪刚才见城门不开,心中着急,说了一通之后便已后悔,这会儿被坦然面对的公孙忠调笑,脸上一阵通红,他恼怒之下,只好将敌人作为发泄对象,一时间,在他如影的枪法前,血肉横飞。
三人勇猛,将士齐心,六千忠勇士兵,团团围起一个圆形大阵,在如同铁壁的防守面前,敌军一时无可奈何。
但是,这些疲惫之师毕竟经过了浴血厮杀,再拼杀一阵,眼看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
公孙恭在城上看着在凄厉惨叫中不断倒下的己方士兵,却鞭长莫及,一种无力之感袭来,心如刀绞。
正在这时,突然敌军阵营内突然发出了几声急促的号角之声!
公孙恭心下一惊,敌军还有生力军。
但一旁的贾范侧耳倾听片刻,脸上已露出笑容。
正当他身边的公孙恭一脸不解之时,贾范抬起头来,大喜喊道:“主公,那号声是敌军的撤兵号令,襄平之围,解了!”
仿佛是印证贾范的呼喊,对面的乌桓大军,开始迅速消退,片刻之间,城外战场上,除了仍在城门下等候的辽东军士,再无乌桓一人。
再过一会儿,城楼诸人只看到乌桓本阵开始徐徐向后而退。
虽是撤离,但乌桓人马井井有条,丝毫不见混乱,公孙恭和贾范等人一阵点头,对这一直没有露面的左贤王,都生出一股佩服之情!
“辽东汉狗!我蹋顿改日一定再来,取下你们脑袋,为我乌桓死难将士和呼韩邪大将报仇雪恨!”
在蹋顿悲愤的喊叫声中,乌桓所剩十余万铁骑,在不到一个时辰之中,从襄平撤的干干净净!
辽东的所有将士,对这个突然到来的胜利都有些措手不及,直到敌军已消失在地平线上,才有人幡然醒悟,猛的喊叫出声,这声自心底而出的喜悦呼喊,如同发了一个信号,突然之间,不论城内城外,猛然高呼起来,襄平城沸腾了!
公孙恭忍住心中的欢喜,飞奔来到城下,随着城门的打开,一位年老的豪迈将军转眼间来到他的身边,从飞驰的骏马之上一跃而下,扑通跪倒——
“主公!老奴幸不辱命,老太守二十年前秘密组建的虎豹骑,已由老奴带回来了!”
公孙忠说完站起身来,将手一举,紧随他身后而来的精锐骑士,齐刷刷的跳下马来,三千虎豹骑,骤然跪倒,一声大喊,震耳欲聋:“主公安康,虎豹骑救援来迟,还望主公赎罪!”
公孙恭哈哈一笑,道:“果然是虎步豹行,众位将士,不必多礼,今日你们立此大功,足以告慰我父的在天之灵!”
原来,这些被称作虎豹骑的人,就是公孙忠昨日所说的那支部队。
二十多年前,公孙度上任伊始,接连发动了几次大战,一举夺得了幽冀两州的大片土地,被东汉朝廷册封为冀州刺史,但,年轻气盛的公孙度不久之后便遭遇到河北诸强的联合打击,这其中最为凶猛的一路,就是北平太守公孙瓒。
最终,靠战事夺下的土地也在战事之中被人抢走,一直被河北联军打回到辽东三郡,公孙度这才在辽东将士的奋死抵抗下打退了联军的最后一次进攻,自那之后,辽东一蹶不振,公孙度也蛰伏起来,再没有对外扩张的举动。
但是,雄心壮志的公孙度怎能甘于苦守辽东!在见识到公孙瓒精锐的白马义从的厉害后,公孙度命当时还是一路偏将的公孙忠自军中退下,与乐浪、玄菟等地招收了一批十几岁的少年,秘密在襄平以北的望平郡扎营,训练辽东自己的白马义从。
公孙度用自己的||乳|名豹字加上辽东深山之中最为凶猛的虎,命名了这支部队,称之为虎豹骑。
他视这支部队爱惜如同身家性命,历次乌桓来袭,均未舍得将这支部队招来使用,
昨日,公孙恭被来袭敌军困扰的焦头烂额,公孙度死后唯一知道这支部队秘密的公孙忠心系主上忧心,将这秘密说了出来。
辽东虎豹,就此出世!
与乌桓之战,虽仅仅三天,但是却是自公孙氏镇守辽东来最大的一场危机。
而在众志成城之下,危机终于解除,因此,当夜,所有襄平军民终于放下了惊恐,安心入睡。
“吱呀!”
北城的一座大宅院,突然一声响动!随着开门之声响过,数十名彪形大汉从宅院里鱼贯而出!
黑色的长巾,裹在他们的脸上,只露出凌厉的眼神,从无声的脚步上,可以看出,这伙人均是武艺高强之辈。
这几日的战斗,早已将城门处值岗的哨兵折磨的身心俱疲,这些人悄无声息的穿过瓮城时,他们还都在酣睡之中。
领头一人打了个手势,这伙人几个纵跃,来到哨兵的身后,从腰际将锋利的匕首拔了出来。
几道寒光闪过,哨兵在甜美的睡梦中,气绝身亡。
这伙黑衣人缓缓的将手中的尸体抛下,来到城门绞盘前面,随着他们用力的推动,襄平城门,一点一点的打开了!
城外,十万北平军已在等候。
前途多舛的襄平,身临绝境!
第十四章 死战城内
兵荒马乱之中,公孙恭被人叫醒。
眼前浑身嗜血的公孙忠,让公孙恭头皮发麻,差点没认出他来!
直到公孙忠及时的将满脸的血污擦拭几下,公孙恭在大惊之下才彻底醒过神来!
“你说什么,忠叔?公孙瓒来袭?”公孙恭耳听到这个天大的祸事从公孙忠口中说出,不敢相信的问道。
“不错!主公,北平军现已进入城内,军师和柳阳二位将军已率兵仓促应战,但贼军众多,襄平危矣!”
公孙恭看着公孙忠的焦急神色,很快便认识到了是事情的严重性,他虽然奇怪敌军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打开城门的,但是,此刻的局势已容不得他仔细思考了。
这几天与乌桓的战斗让公孙恭大大受到锻炼,他火速起身,不一刻便将盔甲穿戴整齐,将桌上的宝剑斜跨腰际,大步朝外走去,“忠叔!随我前去迎敌!”
公孙恭说完话,人已在院内,但又走几步后,他愕然发现公孙忠并没有随他出来,心中奇怪,急忙道:“忠叔,军情紧急,你还在等什么?”
公孙忠见他着急,这才赶上来,老头脸上露出严肃的神色,道:“主公,十万敌军来势汹汹,只凭现如今襄平的区区人马,这襄平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的!贾范军师命我率虎豹骑前来,护送主公出城,前去玄菟,老太守在世时与高句丽交好,匹夫公孙瓒如追击道那里,高句丽王必出兵相救!此时,三千虎豹已在城外等候,主公速速随我出城吧!”
公孙恭强忍耐心听完公孙忠说完,心中怒气陡升,大发雷霆,道:“忠叔!我公孙恭此时统领辽东三郡数百万军民,你们怎可让我去依赖那番邦小国?我若抛弃众将士逃走,将如何面对我辽东百姓?我父兄在天之灵,岂不耻笑我无能之极?”
公孙忠啊啊的想要插口说话,被公孙恭摆手制止,继续道:“忠叔,你不必再说了,我不会逃走的,想我辽东勇士连乌桓二十万铁骑都熬过来了,还怕那公孙瓒的十万大军吗?”
他顿了一顿,心中突然有了慷慨赴死的决心,“我宁死!不弃城!”
话刚说到这里,公孙恭都为自己的言语赶到惊讶,才来到这里月余,竟然有了这么热血的想法,自己身处的这个乱世,果然是一段能让人身陷其中不能自拔的历史啊!
公孙恭脑中想着,脚步再无停顿,从府门一跃而出,骑马而去!公孙忠担心主公安危,急忙发生呼喝,集齐卫队跟了出来。
太守府位于襄平城中心地带,此时北平大军还未攻到此处,所以大街之上还是略显安静,公孙恭策马飞奔,转眼间就跑到大街东头的拐角处。
刚转过弯,公孙恭猛然就被眼前所发生的事情惊呆了!
不远处的狭窄路口,靠近太守府的这边挤着不下千名辽东士兵,这群赤胆忠心的辽东铁汉,正用死志阻挡着数不清的敌人。
而对面公孙瓒的虎狼之师,如同恶猫戏耍老鼠般,将投枪、箭羽、飞石肆无忌惮的朝着这边发射过来,这些长距离武器如同收割人命的死神,每过一波,都会让辽东的守军发出临死前凄凉的惨叫!
但即使这样,这些辽东壮士仍然神色不惧!第一线的烈士倒下,所露出的空挡马上会有第二线的勇士递补过来,继续着这种不公平的攻防。
“柳将军,你坚持一下,忠叔的骑兵马上赶到!”
见这里暂时还没有被攻破的危险,公孙恭对着前面正指挥的柳毅喊了一句,不待惊异的柳毅回话,公孙恭拨转马头,向相反的路口跑去。
阳仪镇守的西路宁死不退
腰上伤势仍重的贾范带领着千余人马坚守在中路!
在快马加鞭的将附近路口巡查一遍后,公孙恭发现所有的出路都已布满敌军,但却如同第一个路口一样,辽东将士都在顽强坚守!他们是这样的悍不畏死,仿佛只是为了守住什么东西!
此时的城内,火光四起,不知有多少平民惨遭杀害,多少人家妻离子散!
在这冲天的火光之中,公孙恭猛然看到——高大门楼上“太守府”三个大字被火光映的如此明亮!他猛然如醍醐灌顶,终于明白了这些忠诚的辽东铁汉,在坚守什么!
是自己,是太守府,是整个辽东的象征所在!
可是,所有人的努力,都是白费!襄平城内的万余老弱残兵,与攻入城中的公孙瓒十万大军相比,不次于以卵击石!
如此绝境,公孙恭看着逐渐悲壮死去的辽东热血男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身形虽然已久挺拔,但脸上,早已是热泪纵横!
也就在此时,猛听得一阵杂乱无章的呼喝喊叫之声,柳毅的阵线终于被敌军的精锐击破,刹那间,如同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几路守军也在如云的北平军队重压之下,纷纷溃退!
虽然此时,大势已不能挽回,但公孙恭的内心已被目光所处看到的种种悲壮所感动,猛然间,他心中腾起一股与襄平城共命运的信念,死战到底的信念!
在这生死存亡一刻,刚刚还是泪流满面的公孙恭突然神智极度清明,眼看着辽东人马已溃不成军,公孙恭竟然平静下来,看着被自己快马甩在身后的公孙忠等人赶到,沉声道:“忠叔,火速接应我辽东军士,速速回撤至太守府!”
公孙忠和虎豹骑诸人看到眼前千钧一发的场面,早已是心下大乱,见公孙恭如此冷静言语,众人如同找到主心骨般,惶惶之心稍稍压下,纷纷拨马回头,向着正在且战且退的各路守军而去。
太守府前,依然是毫无一人,冷清的大街之上飘起几片落晚了的树叶,甚为凄凉,公孙恭驱马缓缓回到府门外,淡淡的看着不远处的混战与这里的幽寂,心中甚为感慨。
公孙恭前世原是销售精英,本是满脑子的尔虞我诈,但来到这里只是月余,所见之人,无论对自己接任太守什么看法,却都可算得上是之士,所闻之声,更是如何才能使辽东更能兴旺富庶!这一切,都使他不能自已的的融入到了其中!
此刻,襄平危在旦夕!辽东危在旦夕!公孙家的三代全力经营,也危在旦夕!
但公孙恭心中丝毫没有失去这一切时应有的痛惜之心,在依然晃眼的太守府匾额之下,公孙恭轻轻一笑,道:“豪情壮志,转眼成空!有何可惜!我见证过这里的悲壮,属于辽东的悲壮!属于我的悲壮!三国之行,虽未兴起多少波澜,但与这座极北重镇同生共死过,我——心满意足!”
在公孙恭的自言自语中,府门被重重推开!
随着公孙恭在前院之中站定,后撤而来的各路人马匆匆赶回,转眼之间,偌大的庭院之中,已站满了浑身浴血的辽东将士。
公孙恭长剑在手,缓缓前行,水泄不通的士兵放佛被他这份镇定感染,在纷纷闪开一条通行道路之后,他们也都紧握手中武器,心中燃起了不灭的斗志!
来到最前排,公孙恭转过身去,看着神俊潇洒的贾范、赤胆忠心的柳毅、英勇果敢的阳仪,老而弥坚的公孙忠,看着所有的襄平守军,公孙恭微微苦笑,真挚道:“将士们,几十年来,我公孙一族世代守候着的这片沃土,不想今日将在我公孙恭手中覆灭!此刻城破在即,我也不说多说什么!府门大开,有愿出降者,公孙恭在此恭送!有愿和我死战到底者,我们与襄平同生共灭!”
说完,公孙恭闪出前面的大门,垂手肃立于一旁!
满院将士,纹丝不动!
柳毅的脸上,此刻被一种复杂的情感染的通红,他激动的上前一步,双膝重重的跪在了地上,抬头时,铁汉脸上的泪水肆意在流淌,哭声之中,柳毅喊道:“主公!您不能侮辱这些忠贞的战士!我们愿和您在一起,与襄平同生共灭!”
贾范吃力的从残破的木车中站立起来,疼的满头大汗的他,缓缓跪倒:“主公,我们愿和您一起,与襄平同生共灭!”
两人的嚎啕大哭之中,公孙忠跪倒!再然后,阳仪跪倒,第一排的军士跪倒!第二排、第三排、直至最后一排。
所有人重复着发自内心的誓言——“与襄平同生共灭!”
这是威武不屈!这是气壮山河!看着跪满了整个庭院的将士,公孙恭再一次忍不住让眼泪滚滚而下,哽咽中,公孙恭再次站到了庭院当中,语气已是坚定不移,“既然如此,大家轰轰烈烈死战一场,地府之中,诸位等我!我们结伴而行!”
“哐当!”一声巨响,随着府门处第一个北平敌军的进入,院墙也被犀利的攻城战车掀翻在地!
最后的战役,就在公孙恭坚毅的言语完结之时,打响了!
第十五章 与敌周旋
就在敌军冲入太守府的一刹那,辽东将士已猛然起身,手中武器紧握,在惊天动地的呼喊声中,朝着如狼似虎的敌人冲了上去。
柳毅已经杀红了双眼,前面的敌军,如同稻草一样在他率领的数十名辽东精锐的收割下,纷纷毙命,但更多敌人的涌入,很快遏制住了他们的攻势,一阵乱砍之中,这几十名死士,已是身首异处!
柳毅看着同伴们的惨死,一阵声嘶力竭之中,挺**将前面的两名敌军穿了个透心!但是,突然出现的一柄钢刀,如电般向着他的脖颈袭了过来!
“啊!“一声悲呼!匆匆闪避的柳毅,终是没有躲过迅疾的敌人,利刃穿过他的身体,带走了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一条臂膀!还没等已被疼晕的柳毅倒地!第二刀又已来到!
“贼人敢尔!”公孙忠百忙之中的回身,正看到右臂落地的柳毅,他大吼一声,不顾身边凶狠的敌人,三丈之地,一跃而过,手中钢**连挑,已是将柳毅近旁的几名凶手逐一刺死!但是,公孙忠的武勇并没有吓退蜂拥的敌军,转眼之间,两人已被围在了当中!
而只剩几层残砖的断墙之处,阳仪正全力封堵不断跳入的敌军,几十名辽东勇士一字排开,将立足未稳的敌人毫不留情的斩与墙下,阳仪死守着这唯一对辽东一方有利的地形,损失惨重之下,硬是让来犯之敌寸步未进。
战团之外,一名墨须飘洒的文士,手拿匕首,将刃尖对准了自己的喉咙,辽东诸人战死之后,这匕首会果断刺下,结束它主人的生命,这名文士,正是贾范。
混战之中,公孙恭长剑奋力舞动,而守候在侧的虎豹骑士,杀敌之余,时刻关注着公孙恭这里的战况,偶见击到公孙恭身旁的冷箭,必舍身封堵,如此情势下,公孙恭手中宝剑真正成为了杀人利器,周遭敌人非死即伤!院内处处危急,独独公孙恭这边暂时无忧!
混战、一片混战!
已没有了退路的襄平守军带着必死的意志与敌军拼命——真正的以命搏命!
不论敌我,不断有人倒下,辽东太守的府宅,此刻已变成了修罗场,在这狭窄的空间中,所有人都已嗜血!
就在这万分紧要的关头,太守府外,突然出现了沉闷如雷般的一阵战鼓响声!而听到鼓声的北平军士,奋力一阵拼杀后,突然回撤,在已被占领的院门处,结成防守严密的阵势,停下了疯狂的进攻。
精疲力竭的辽东诸人,已无能力闯阵,因为不知是何原因的休战良机,使他们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公孙恭死战之下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眼看机会难得,急忙大声喝道:“辽东将士,迅速回撤集结,准备下一波战斗!”
令出即行,辽东壮士急忙回身后撤,转眼间已集合到一处,第一排战士手握武器,警觉的看着对面的北平敌军。
公孙忠压力骤轻之下,急忙矮身观瞧依然躺在地上的柳毅,只见他血色全无,出气极多,入气却是极少,竟然是频死之兆!
前有敌军狼视之下,公孙忠虽然心中着急,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一把拉起柳毅,将之背在肩头,手中钢**平举,横眉立目,倒退回本阵之中,一时间,对面敌军被他的威猛震慑,竟然无一人敢上前偷袭!
此时,情势又发生了变化。
敌军阵后突然一阵骚动,战鼓再起,咚咚之声中,阵前的北平军突然左右分开一条道路后,将手中武器肃然高举!骤然形成的威势,竟然压迫的辽东将士一阵蹦蹦心跳!
就在这兵戈之下,远处缓缓走来一人,只见这人腰跨一口七尺长剑,闪亮的银铠之上一簇白色翎羽在鹰盔高悬,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上,虎目剑眉!脸颊边缘,如刀刻斧凿般几条皱纹牢牢的印在其中,更显此人威武!转眼之间,这人龙行虎步,已踏入了太守府门!
随着这人在院中站定,众人突然从残破的院墙处发现,外面的街道上,不知何时升起了一面大旗,六个大字赫然显示在大旗之上——北平太守·公孙
公孙忠神色猛然一凌,沉声道:“公孙瓒到了!”
不用他说,公孙恭只看这股出场的气势,什么都已明了,他心知辽东落入这个地步,都是因为公孙瓒突发大军来袭,他眼看仇敌在前,不由得猛然将身体如同劲松般挺直,迈出一步,来到了阵列之前,仔细打量着这个致使辽东如此的罪魁祸首。
而公孙瓒,此时也在打量着他!
公孙恭不知,前几日他凭着襄平城三万守军,孤守城池,已被紧随乌桓而来的公孙瓒毫无遗漏的看在眼中,势弱奔雷的乌桓大军,竟然在辽东战士的死守之下,溃退而走,实在让他不可思议,而面对指挥了这场攻防大战的现任辽东太守公孙恭,公孙瓒也是不得不在暗中佩服!
在这微妙的互相注视之中,公孙瓒首先开口说话,占有绝对优势的他,此刻春风满面道:“贤侄果然好本领,升济兄养的好儿子,二十万北狄,贤侄只用区区三天时间便将之驱赶,数日之后,必将轰动中原,想我升济兄在天之灵,定然满心欢喜!”
公孙恭心知幽州两公孙虽然同宗同族,但到了公孙度和公孙瓒这辈,血缘已是极远!如今,公孙瓒卑鄙偷袭,两军对垒在狭小的庭院之内,更是早已没了同宗之义!
此时此刻,公孙恭见他称呼公孙度一口一个兄长,称呼自己更是满口贤侄,心中恼怒之极!但是公孙恭脑中飞快运转之下,竟然冒出了一个奇特想法,有了公孙瓒的到来,未始不是襄平城的一线转机。
只是这个想法在公孙恭脑中也是灵光一现,其中的诸多问题,他还是丝毫没有头绪,但毕竟是从深陷死地到还有一线生机,公孙恭当然不能不尽力的拖延时间,争取想透其中的诀窍,想到此,公孙恭忽然将脸色一变,呵呵几声朗笑,道:“伯圭世叔谬赞!世叔身体一向可好?世侄我本该早应前去北平拜访,但怎奈父兄过世之后,辽东事务繁忙,间又有乌桓贼人前来来袭,所以一直也没得出空来,还望世叔见谅!”
这“贼人前来袭击”几个字,公孙恭带着不齿咬牙说出,句句刺向公孙瓒,犀利言语,让这位同是暗中偷袭的北平太守脸上一阵**!公孙瓒大为恼怒之下,喝道:“黄口小儿!死到临头还如此牙尖嘴利!公孙恭,我大军一发,你等俱为阶下囚徒!念你等刚刚取得对乌桓的大捷,毕竟对我大汉朝廷有功,只要你等束手就缚,我便饶过你等众人不死,你看如何?”
对朝廷有功?不错,正是这个思路!公孙恭突然被公孙瓒一语提醒!现今这个乱世,各路军阀的头上毕竟还悬有身在洛阳的大汉天子!
转眼便将脑中烦乱的思绪收理清楚的公孙恭猛然认识到:虽说如今东汉内部诸侯四起,混战不止,但是,有了朝廷的制约,他们在征讨对手之时,总会要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来搪塞。而如今,辽东刚刚在对待外敌入侵的战斗中大捷!
若是公孙瓒将自己杀害,不论他在向朝廷的奏章之中如何巧舌如簧,就单凭这件大功劳,洛阳宫廷也不会置之不理,到时与公孙瓒平日有隙的军阀,便会以这个理由光明正大的讨伐与他,所以,今日辽东虽败,但自己,却是不死之身!
公孙恭终于想通之后,脑中忽然又冒出了其他的想法,只一瞬间,一个极其大胆的主意已在他心中默默盘算!他忽然微微一笑,道:“伯圭世叔!如今光景,辽东已是你囊中之物,何必还要留我等一条性命呢!您就不怕您的安危,会终日被我等窥视吗?”
公孙恭心中所想,正猜测到了公孙瓒的为难之处!他与蓟城刘虞、南皮袁氏素来不睦,年年纷争不断,如若是将刚刚立下大功的公孙恭和辽东将士斩尽杀绝,他们必不会放过他乱杀功臣的绝好理由!
此刻见公孙恭镇定的神色,公孙瓒心中不由一颤,难道说,这刚刚出道的小子竟然将自己心思看透了吗?
方寸微乱的公孙瓒急忙哈哈一阵大笑掩饰住了稍稍露出的惊慌神色,道:“无妨!无妨!贤侄,我与你父虽然早年间为着幽冀的归属之事多有不合,但最近十年,乌桓屡屡入侵,俱是升济与我共同相携抵抗,我们早已是生死至交!今日我虽攻破襄平,但好友之子的性命,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杀害的!贤侄,你一人降而救全城百姓!这是何等大义!还请贤侄仔细考虑!”
公孙恭此时已将心中主意思考清楚,虽说计划骇人,成功几率也不大,但在这已是死局的情势之下,即使有一分的希望,他也干了!
想毕,公孙恭忽然绷紧刚才微微而笑的脸庞,只挽手向公孙瓒微微行礼告了个罪后,转过身子,面向了辽东诸军士!
他的身前,第一排仍是威风凛凛,严阵以待的辽东士兵,可在几排精英之后,负伤的众人或坐或躺,轻者正在包扎伤口,重者已无行动能力,更有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冰冷尸体!而阵中,须发皆被鲜血染红的公孙忠肩上,还挂着被劈去一条臂膀的铁汉柳毅,生死不明!
刚才的激战,已让这最后的几百名辽东守护者惨不忍睹!
双眼微红的公孙恭,就在这种悲壮的场景之中开口道;“将士们,我们刚刚经历过乌桓大军的侵袭,又迎来北平军的进攻,还有一个月前老太守的壮烈殉国!这短时间,我辽东无时无刻不处于绝境之中,无论多么艰难,无论多么绝望,你们都无畏的坚持到了现在,我公孙恭今日在这里道声多谢!多谢你们对辽东所做的一切!”
诸人见公孙恭突然说出这一番话,都不知何故,一时间,凡是还能够活动的辽东将士,均倏然站立,庄重肃穆之间,只听公孙恭忽然露出一阵自嘲的微笑,继续道:“四日前,我与众同僚议事相商屏退乌桓之时,曾戏言我公孙恭开门请降,没想到今日竟成为现实!将士们,你们所受的苦难,已经够多了!伯圭大人说的对,如若因我一人投降而救全城百姓,我甘愿为之!”
公孙恭说到这里,辽东阵中突然发出一阵喧嚣,杂乱无章中,公孙恭没有听清楚众人在喊叫什么,但是,他却猜测众人的话语里的那份不甘!
公孙恭缓缓将手抬起,示意众人收声!高高举起的手臂,仿佛是一个沉重的号令,让各种声音刹那间已无影踪。
直到这时,众人对于公孙恭仍然是绝对的服从,这让他心中不禁万分感动,虽说刚才这段话,有一部分是故意做给身后的公孙瓒看的。但是,那何尝不是公孙恭的肺腑之言。
他沉稳了一下情绪,道:“众将士,我公孙恭对不起大家的一片赤诚之心!一切罪过都由我一人承担!我意已决!诸同僚勿要再行相劝!”
话毕,公孙恭骤然转身,男儿双膝砰然跪地,面向了前面趾高气扬的北平太守——公孙瓒!
“伯圭世叔在上,公孙恭,降了!”
经历过前面的一场恶战,辽东军士于城共亡的死志在公孙瓒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公孙恭跪地,公孙瓒一时竟然愣住,他实在想不到公孙恭会如此痛快答应自己的劝降。
楞过片刻之后,公孙瓒这才哈哈一笑,道:“贤侄快快起身,愚叔答应于你了!”
依照受降的惯例,下面将要进行的就是公孙恭递纳印绶、符节和辽东三郡的文本户籍了,但是,满心欢喜的公孙瓒仍不见公孙恭起身,奇道:“贤侄?为何长跪不起,莫非还有什么变故吗?”
公孙恭猛然抬头,眼中一道如电的精光闪过,缓缓道:“世叔,请降之前,公孙恭还有一个迷惑,望世叔解答!”
“讲!”
“不知私自打开城门,放北平大军进城的逆贼是谁!”
第十六章 惊天逆转
襄平城乃是幽州有数的几个大城之一,城高河深,易守难攻,二十万乌桓大军即是在这高耸的城墙下苦攻数日,无功而返,如若不是有内贼接应,公孙瓒的北平军队想要如此顺利的拿下城池,是万万不能的!
公孙恭在计策的最后一步来临之前,问出了这个困扰了他整整一晚的问题!
公孙瓒丝毫没有想到在这受降的紧要关头,公孙恭会问出这个问题,脸上一阵阴晴变幻。
仍然跪在地上的公孙恭,紧咬钢牙,双眼直直朝着公孙瓒望着,不得答案便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清楚的显露于外!
公孙瓒看到公孙恭的这般神色,几番思讨,虽说自己多年布置在襄平的一颗棋子来之不易,但是现在,唾手可得的襄平城对他的诱惑显然更大一些。
不多时,公孙瓒便已下定决心,哈哈大笑一阵后,他微微转头,道:“昭兄,大事已成,你不必躲藏了!可怜你隐忍多年,今日可以将老兄的功劳,大白与天下了!”
话刚说完,只听一阵脚步声响,一个容貌猥琐的瘦弱老头,慢慢从北平军的军阵之中,走了出来!
这个老头卑微的向公孙瓒行礼完毕后,腰杆一挺,转过了身形!
公孙恭的眼睑一阵收紧,这个出卖了整个辽东的奸贼,竟然是当日在议事厅怒斥公孙忠的辽东公孙氏亲枝近脉,公孙恭的族叔——公孙昭!
“没想到!昭叔,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是你将北平人马放入城中!”公孙恭的语气中,就如同叙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样,出乎众人意料的平静!
公孙恭言语间缓缓起身,轻轻拂去身上的尘土,微笑道:“昭叔,不管如何,今日我公孙恭已降,明日你我便同为公孙太守部下,你立此大功,必然加官进爵,到时不要忘记提携公孙恭一二!”
公孙恭说完,也不待公孙昭回话,将头微微一偏,向己方阵后的贾范道:“军师,请你前去书房,将我的印绶等物拿来!”
半晌,公孙恭身后毫无动静,他缓缓转过身去,只看到了满脸悲怆的辽东鬼才,此刻已是泪如雨下。
同样的,还有仅存的百余名忠心耿耿的辽东将士,无声的哭泣,向公孙恭诉说着心中的绝望!
可公孙恭依然不为所动,“军师,辽东再过片刻,就要划归北平之下了,您是我的启蒙老师,在这一刻,就不能再为学生办这一件事吗?”
诚恳的语调,让贾范再也忍不住,放声悲号!哭声之中,贾范缓缓跪下,朝着公孙恭道:“主公,贾范无能,致使我辽东,归于别人,我这就前去书房,为主公最后再跑一次腿!”
他说完,即刻转身而去,除了凝神关注他的公孙恭,谁也没有看到,匆匆而去的贾范的手中,已是暗暗的将一柄匕首紧紧的握在了手中!这位服侍两代辽东之主的肱骨良材,已是动了死意!
片刻之后,贾范从远处的长廊之中缓缓的走了过来,在他心中,他每迈出一步,辽东就会向着覆灭迈进一点,不光是他,沉重的脚步声,同样震动着所有的辽东将士!
来到公孙恭身边,贾范缓缓下拜,将手中印绶户籍等物恭恭敬敬的交到了主上的手中!待公孙恭刚一接过,贾范手中匕首已是寒光一闪!
公孙恭早已料到贾范有此一招,还未等匕首划向贾范的脖颈,公孙恭已是劈手夺下,喝道:“军师,退下,此刻乃是伯圭大人受降的大喜之时,怎可见到血光!”
贾范见求死不成,心中甚为失望,耳听得公孙恭说出大喜之时云云,不( 三国有个公孙恭 http://www.xlawen.org/kan/4434/ )
但是,公孙忠带领的骑兵部队,随之赶到,如砍瓜切菜般,乌桓士兵不堪一击,刚刚合拢的包围圈,又被冲开。
“随我走,虎豹骑听令,左右分为两队,保护友军,我们杀回襄平!”
公孙忠豪迈的大喊声中,奋勇向前。三路残军,终于在乌桓的穷追猛劫之下,死战得脱!
当来到城门之下,柳阳二人出城时的带的一万人马,已不足两千。
而公孙忠从望平郡召回的这路奇兵,伤亡也近两成。
公孙恭乱战之中,早已看到他们,城墙之上,虽然仍是险象环生,但公孙恭大喜之下,已顾不得危险,急声叫道:“来人,速去将城门打开,迎回出城将士!”
“且慢!城门不能开!”一声断喝,将刚得到命令,想要下城通报的传令兵重新召回。
公孙恭急忙回身,原来是贾范坐在木车之中出声!
“军师,忠叔和柳阳二位将军正在城门处等待,你为何阻拦?”
“主公,城下敌军山呼海啸,正在全力攻城,此刻如果打开城门,襄平就完了!”
此话一出,公孙恭心中顿时一懔,明白贾范所言不假!一边是六千忠诚子弟,另一边则是辽东长久根基,公孙恭一时竟踌躇不决!
天人交战良久,在贾范的炯炯目光直视下,公孙恭终于有了取舍,只见他苦涩道:“军师见解极是,是我鲁莽了!只是城下的……”
说到这里,公孙恭再也说不下去,他强忍着不让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洒落,抽出长剑,喊道:“城中各部军士,随我将乌桓进攻打退,救我城下的辽东子弟回城!”
乌桓中军大帐中,气急败坏的左贤王,向着跪在身前的游骑恶道:“你可是看仔细了?襄平果真有援军到达?”
轻装游骑虽是被左贤王震慑的瑟瑟发抖,但依然坚定点头,“不错,属下怎敢诓骗我王,十万余大军,皆是汉人装束,正火速朝襄平而来,距此已不足五十里!”
刚才还是一心主战的乌兰,早已将复仇之心强压下去,见左贤王依然不舍近在咫尺的襄平,他急忙道:“此刻局势,已非刚才,我王万万不可有片刻的犹豫,敌军一至,我军必将腹背受敌,加之属下无能,粮草尽失,如若再不撤军,恐怕……”
乌兰没有将恐怕什么说出来,但左贤王沉吟片刻,已将局势看的分明,他胸中韬略,知道现在时间的重要性,再无留恋之心。
“退兵!”帐外的传令兵听到了这声心有不甘的怒喝!
城门之下,三名辽东勇将聚集在城门外,正奋力与乌桓军拼杀,六千不到的辽东子弟,被层层叠叠的敌军围在当中,而他们的身后,高大的城门仍是纹丝不动!
“被舍弃了吗?公孙恭,好歹毒的心肠!”一脸不甘的阳仪,将长枪猛的杵地!狠狠出声!
“季安!休要胡说,此刻开城,敌军必疯狂涌入,主公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你我出城之时,不早有必死的觉悟了吗?死在哪里,还不都是一样!”柳毅见阳仪说的大逆不道,急忙喝道!
“柳将军所言极是,为将者,马革裹尸,方可谓之勇,我公孙忠为主公,为我辽东百姓,出城之前,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阳将军,这次你有些小气了!”
公孙忠哈哈大笑之中,随手杀死一名敌人,阳仪刚才见城门不开,心中着急,说了一通之后便已后悔,这会儿被坦然面对的公孙忠调笑,脸上一阵通红,他恼怒之下,只好将敌人作为发泄对象,一时间,在他如影的枪法前,血肉横飞。
三人勇猛,将士齐心,六千忠勇士兵,团团围起一个圆形大阵,在如同铁壁的防守面前,敌军一时无可奈何。
但是,这些疲惫之师毕竟经过了浴血厮杀,再拼杀一阵,眼看已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
公孙恭在城上看着在凄厉惨叫中不断倒下的己方士兵,却鞭长莫及,一种无力之感袭来,心如刀绞。
正在这时,突然敌军阵营内突然发出了几声急促的号角之声!
公孙恭心下一惊,敌军还有生力军。
但一旁的贾范侧耳倾听片刻,脸上已露出笑容。
正当他身边的公孙恭一脸不解之时,贾范抬起头来,大喜喊道:“主公,那号声是敌军的撤兵号令,襄平之围,解了!”
仿佛是印证贾范的呼喊,对面的乌桓大军,开始迅速消退,片刻之间,城外战场上,除了仍在城门下等候的辽东军士,再无乌桓一人。
再过一会儿,城楼诸人只看到乌桓本阵开始徐徐向后而退。
虽是撤离,但乌桓人马井井有条,丝毫不见混乱,公孙恭和贾范等人一阵点头,对这一直没有露面的左贤王,都生出一股佩服之情!
“辽东汉狗!我蹋顿改日一定再来,取下你们脑袋,为我乌桓死难将士和呼韩邪大将报仇雪恨!”
在蹋顿悲愤的喊叫声中,乌桓所剩十余万铁骑,在不到一个时辰之中,从襄平撤的干干净净!
辽东的所有将士,对这个突然到来的胜利都有些措手不及,直到敌军已消失在地平线上,才有人幡然醒悟,猛的喊叫出声,这声自心底而出的喜悦呼喊,如同发了一个信号,突然之间,不论城内城外,猛然高呼起来,襄平城沸腾了!
公孙恭忍住心中的欢喜,飞奔来到城下,随着城门的打开,一位年老的豪迈将军转眼间来到他的身边,从飞驰的骏马之上一跃而下,扑通跪倒——
“主公!老奴幸不辱命,老太守二十年前秘密组建的虎豹骑,已由老奴带回来了!”
公孙忠说完站起身来,将手一举,紧随他身后而来的精锐骑士,齐刷刷的跳下马来,三千虎豹骑,骤然跪倒,一声大喊,震耳欲聋:“主公安康,虎豹骑救援来迟,还望主公赎罪!”
公孙恭哈哈一笑,道:“果然是虎步豹行,众位将士,不必多礼,今日你们立此大功,足以告慰我父的在天之灵!”
原来,这些被称作虎豹骑的人,就是公孙忠昨日所说的那支部队。
二十多年前,公孙度上任伊始,接连发动了几次大战,一举夺得了幽冀两州的大片土地,被东汉朝廷册封为冀州刺史,但,年轻气盛的公孙度不久之后便遭遇到河北诸强的联合打击,这其中最为凶猛的一路,就是北平太守公孙瓒。
最终,靠战事夺下的土地也在战事之中被人抢走,一直被河北联军打回到辽东三郡,公孙度这才在辽东将士的奋死抵抗下打退了联军的最后一次进攻,自那之后,辽东一蹶不振,公孙度也蛰伏起来,再没有对外扩张的举动。
但是,雄心壮志的公孙度怎能甘于苦守辽东!在见识到公孙瓒精锐的白马义从的厉害后,公孙度命当时还是一路偏将的公孙忠自军中退下,与乐浪、玄菟等地招收了一批十几岁的少年,秘密在襄平以北的望平郡扎营,训练辽东自己的白马义从。
公孙度用自己的||乳|名豹字加上辽东深山之中最为凶猛的虎,命名了这支部队,称之为虎豹骑。
他视这支部队爱惜如同身家性命,历次乌桓来袭,均未舍得将这支部队招来使用,
昨日,公孙恭被来袭敌军困扰的焦头烂额,公孙度死后唯一知道这支部队秘密的公孙忠心系主上忧心,将这秘密说了出来。
辽东虎豹,就此出世!
与乌桓之战,虽仅仅三天,但是却是自公孙氏镇守辽东来最大的一场危机。
而在众志成城之下,危机终于解除,因此,当夜,所有襄平军民终于放下了惊恐,安心入睡。
“吱呀!”
北城的一座大宅院,突然一声响动!随着开门之声响过,数十名彪形大汉从宅院里鱼贯而出!
黑色的长巾,裹在他们的脸上,只露出凌厉的眼神,从无声的脚步上,可以看出,这伙人均是武艺高强之辈。
这几日的战斗,早已将城门处值岗的哨兵折磨的身心俱疲,这些人悄无声息的穿过瓮城时,他们还都在酣睡之中。
领头一人打了个手势,这伙人几个纵跃,来到哨兵的身后,从腰际将锋利的匕首拔了出来。
几道寒光闪过,哨兵在甜美的睡梦中,气绝身亡。
这伙黑衣人缓缓的将手中的尸体抛下,来到城门绞盘前面,随着他们用力的推动,襄平城门,一点一点的打开了!
城外,十万北平军已在等候。
前途多舛的襄平,身临绝境!
第十四章 死战城内
兵荒马乱之中,公孙恭被人叫醒。
眼前浑身嗜血的公孙忠,让公孙恭头皮发麻,差点没认出他来!
直到公孙忠及时的将满脸的血污擦拭几下,公孙恭在大惊之下才彻底醒过神来!
“你说什么,忠叔?公孙瓒来袭?”公孙恭耳听到这个天大的祸事从公孙忠口中说出,不敢相信的问道。
“不错!主公,北平军现已进入城内,军师和柳阳二位将军已率兵仓促应战,但贼军众多,襄平危矣!”
公孙恭看着公孙忠的焦急神色,很快便认识到了是事情的严重性,他虽然奇怪敌军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打开城门的,但是,此刻的局势已容不得他仔细思考了。
这几天与乌桓的战斗让公孙恭大大受到锻炼,他火速起身,不一刻便将盔甲穿戴整齐,将桌上的宝剑斜跨腰际,大步朝外走去,“忠叔!随我前去迎敌!”
公孙恭说完话,人已在院内,但又走几步后,他愕然发现公孙忠并没有随他出来,心中奇怪,急忙道:“忠叔,军情紧急,你还在等什么?”
公孙忠见他着急,这才赶上来,老头脸上露出严肃的神色,道:“主公,十万敌军来势汹汹,只凭现如今襄平的区区人马,这襄平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的!贾范军师命我率虎豹骑前来,护送主公出城,前去玄菟,老太守在世时与高句丽交好,匹夫公孙瓒如追击道那里,高句丽王必出兵相救!此时,三千虎豹已在城外等候,主公速速随我出城吧!”
公孙恭强忍耐心听完公孙忠说完,心中怒气陡升,大发雷霆,道:“忠叔!我公孙恭此时统领辽东三郡数百万军民,你们怎可让我去依赖那番邦小国?我若抛弃众将士逃走,将如何面对我辽东百姓?我父兄在天之灵,岂不耻笑我无能之极?”
公孙忠啊啊的想要插口说话,被公孙恭摆手制止,继续道:“忠叔,你不必再说了,我不会逃走的,想我辽东勇士连乌桓二十万铁骑都熬过来了,还怕那公孙瓒的十万大军吗?”
他顿了一顿,心中突然有了慷慨赴死的决心,“我宁死!不弃城!”
话刚说到这里,公孙恭都为自己的言语赶到惊讶,才来到这里月余,竟然有了这么热血的想法,自己身处的这个乱世,果然是一段能让人身陷其中不能自拔的历史啊!
公孙恭脑中想着,脚步再无停顿,从府门一跃而出,骑马而去!公孙忠担心主公安危,急忙发生呼喝,集齐卫队跟了出来。
太守府位于襄平城中心地带,此时北平大军还未攻到此处,所以大街之上还是略显安静,公孙恭策马飞奔,转眼间就跑到大街东头的拐角处。
刚转过弯,公孙恭猛然就被眼前所发生的事情惊呆了!
不远处的狭窄路口,靠近太守府的这边挤着不下千名辽东士兵,这群赤胆忠心的辽东铁汉,正用死志阻挡着数不清的敌人。
而对面公孙瓒的虎狼之师,如同恶猫戏耍老鼠般,将投枪、箭羽、飞石肆无忌惮的朝着这边发射过来,这些长距离武器如同收割人命的死神,每过一波,都会让辽东的守军发出临死前凄凉的惨叫!
但即使这样,这些辽东壮士仍然神色不惧!第一线的烈士倒下,所露出的空挡马上会有第二线的勇士递补过来,继续着这种不公平的攻防。
“柳将军,你坚持一下,忠叔的骑兵马上赶到!”
见这里暂时还没有被攻破的危险,公孙恭对着前面正指挥的柳毅喊了一句,不待惊异的柳毅回话,公孙恭拨转马头,向相反的路口跑去。
阳仪镇守的西路宁死不退
腰上伤势仍重的贾范带领着千余人马坚守在中路!
在快马加鞭的将附近路口巡查一遍后,公孙恭发现所有的出路都已布满敌军,但却如同第一个路口一样,辽东将士都在顽强坚守!他们是这样的悍不畏死,仿佛只是为了守住什么东西!
此时的城内,火光四起,不知有多少平民惨遭杀害,多少人家妻离子散!
在这冲天的火光之中,公孙恭猛然看到——高大门楼上“太守府”三个大字被火光映的如此明亮!他猛然如醍醐灌顶,终于明白了这些忠诚的辽东铁汉,在坚守什么!
是自己,是太守府,是整个辽东的象征所在!
可是,所有人的努力,都是白费!襄平城内的万余老弱残兵,与攻入城中的公孙瓒十万大军相比,不次于以卵击石!
如此绝境,公孙恭看着逐渐悲壮死去的辽东热血男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身形虽然已久挺拔,但脸上,早已是热泪纵横!
也就在此时,猛听得一阵杂乱无章的呼喝喊叫之声,柳毅的阵线终于被敌军的精锐击破,刹那间,如同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几路守军也在如云的北平军队重压之下,纷纷溃退!
虽然此时,大势已不能挽回,但公孙恭的内心已被目光所处看到的种种悲壮所感动,猛然间,他心中腾起一股与襄平城共命运的信念,死战到底的信念!
在这生死存亡一刻,刚刚还是泪流满面的公孙恭突然神智极度清明,眼看着辽东人马已溃不成军,公孙恭竟然平静下来,看着被自己快马甩在身后的公孙忠等人赶到,沉声道:“忠叔,火速接应我辽东军士,速速回撤至太守府!”
公孙忠和虎豹骑诸人看到眼前千钧一发的场面,早已是心下大乱,见公孙恭如此冷静言语,众人如同找到主心骨般,惶惶之心稍稍压下,纷纷拨马回头,向着正在且战且退的各路守军而去。
太守府前,依然是毫无一人,冷清的大街之上飘起几片落晚了的树叶,甚为凄凉,公孙恭驱马缓缓回到府门外,淡淡的看着不远处的混战与这里的幽寂,心中甚为感慨。
公孙恭前世原是销售精英,本是满脑子的尔虞我诈,但来到这里只是月余,所见之人,无论对自己接任太守什么看法,却都可算得上是之士,所闻之声,更是如何才能使辽东更能兴旺富庶!这一切,都使他不能自已的的融入到了其中!
此刻,襄平危在旦夕!辽东危在旦夕!公孙家的三代全力经营,也危在旦夕!
但公孙恭心中丝毫没有失去这一切时应有的痛惜之心,在依然晃眼的太守府匾额之下,公孙恭轻轻一笑,道:“豪情壮志,转眼成空!有何可惜!我见证过这里的悲壮,属于辽东的悲壮!属于我的悲壮!三国之行,虽未兴起多少波澜,但与这座极北重镇同生共死过,我——心满意足!”
在公孙恭的自言自语中,府门被重重推开!
随着公孙恭在前院之中站定,后撤而来的各路人马匆匆赶回,转眼之间,偌大的庭院之中,已站满了浑身浴血的辽东将士。
公孙恭长剑在手,缓缓前行,水泄不通的士兵放佛被他这份镇定感染,在纷纷闪开一条通行道路之后,他们也都紧握手中武器,心中燃起了不灭的斗志!
来到最前排,公孙恭转过身去,看着神俊潇洒的贾范、赤胆忠心的柳毅、英勇果敢的阳仪,老而弥坚的公孙忠,看着所有的襄平守军,公孙恭微微苦笑,真挚道:“将士们,几十年来,我公孙一族世代守候着的这片沃土,不想今日将在我公孙恭手中覆灭!此刻城破在即,我也不说多说什么!府门大开,有愿出降者,公孙恭在此恭送!有愿和我死战到底者,我们与襄平同生共灭!”
说完,公孙恭闪出前面的大门,垂手肃立于一旁!
满院将士,纹丝不动!
柳毅的脸上,此刻被一种复杂的情感染的通红,他激动的上前一步,双膝重重的跪在了地上,抬头时,铁汉脸上的泪水肆意在流淌,哭声之中,柳毅喊道:“主公!您不能侮辱这些忠贞的战士!我们愿和您在一起,与襄平同生共灭!”
贾范吃力的从残破的木车中站立起来,疼的满头大汗的他,缓缓跪倒:“主公,我们愿和您一起,与襄平同生共灭!”
两人的嚎啕大哭之中,公孙忠跪倒!再然后,阳仪跪倒,第一排的军士跪倒!第二排、第三排、直至最后一排。
所有人重复着发自内心的誓言——“与襄平同生共灭!”
这是威武不屈!这是气壮山河!看着跪满了整个庭院的将士,公孙恭再一次忍不住让眼泪滚滚而下,哽咽中,公孙恭再次站到了庭院当中,语气已是坚定不移,“既然如此,大家轰轰烈烈死战一场,地府之中,诸位等我!我们结伴而行!”
“哐当!”一声巨响,随着府门处第一个北平敌军的进入,院墙也被犀利的攻城战车掀翻在地!
最后的战役,就在公孙恭坚毅的言语完结之时,打响了!
第十五章 与敌周旋
就在敌军冲入太守府的一刹那,辽东将士已猛然起身,手中武器紧握,在惊天动地的呼喊声中,朝着如狼似虎的敌人冲了上去。
柳毅已经杀红了双眼,前面的敌军,如同稻草一样在他率领的数十名辽东精锐的收割下,纷纷毙命,但更多敌人的涌入,很快遏制住了他们的攻势,一阵乱砍之中,这几十名死士,已是身首异处!
柳毅看着同伴们的惨死,一阵声嘶力竭之中,挺**将前面的两名敌军穿了个透心!但是,突然出现的一柄钢刀,如电般向着他的脖颈袭了过来!
“啊!“一声悲呼!匆匆闪避的柳毅,终是没有躲过迅疾的敌人,利刃穿过他的身体,带走了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一条臂膀!还没等已被疼晕的柳毅倒地!第二刀又已来到!
“贼人敢尔!”公孙忠百忙之中的回身,正看到右臂落地的柳毅,他大吼一声,不顾身边凶狠的敌人,三丈之地,一跃而过,手中钢**连挑,已是将柳毅近旁的几名凶手逐一刺死!但是,公孙忠的武勇并没有吓退蜂拥的敌军,转眼之间,两人已被围在了当中!
而只剩几层残砖的断墙之处,阳仪正全力封堵不断跳入的敌军,几十名辽东勇士一字排开,将立足未稳的敌人毫不留情的斩与墙下,阳仪死守着这唯一对辽东一方有利的地形,损失惨重之下,硬是让来犯之敌寸步未进。
战团之外,一名墨须飘洒的文士,手拿匕首,将刃尖对准了自己的喉咙,辽东诸人战死之后,这匕首会果断刺下,结束它主人的生命,这名文士,正是贾范。
混战之中,公孙恭长剑奋力舞动,而守候在侧的虎豹骑士,杀敌之余,时刻关注着公孙恭这里的战况,偶见击到公孙恭身旁的冷箭,必舍身封堵,如此情势下,公孙恭手中宝剑真正成为了杀人利器,周遭敌人非死即伤!院内处处危急,独独公孙恭这边暂时无忧!
混战、一片混战!
已没有了退路的襄平守军带着必死的意志与敌军拼命——真正的以命搏命!
不论敌我,不断有人倒下,辽东太守的府宅,此刻已变成了修罗场,在这狭窄的空间中,所有人都已嗜血!
就在这万分紧要的关头,太守府外,突然出现了沉闷如雷般的一阵战鼓响声!而听到鼓声的北平军士,奋力一阵拼杀后,突然回撤,在已被占领的院门处,结成防守严密的阵势,停下了疯狂的进攻。
精疲力竭的辽东诸人,已无能力闯阵,因为不知是何原因的休战良机,使他们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公孙恭死战之下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眼看机会难得,急忙大声喝道:“辽东将士,迅速回撤集结,准备下一波战斗!”
令出即行,辽东壮士急忙回身后撤,转眼间已集合到一处,第一排战士手握武器,警觉的看着对面的北平敌军。
公孙忠压力骤轻之下,急忙矮身观瞧依然躺在地上的柳毅,只见他血色全无,出气极多,入气却是极少,竟然是频死之兆!
前有敌军狼视之下,公孙忠虽然心中着急,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一把拉起柳毅,将之背在肩头,手中钢**平举,横眉立目,倒退回本阵之中,一时间,对面敌军被他的威猛震慑,竟然无一人敢上前偷袭!
此时,情势又发生了变化。
敌军阵后突然一阵骚动,战鼓再起,咚咚之声中,阵前的北平军突然左右分开一条道路后,将手中武器肃然高举!骤然形成的威势,竟然压迫的辽东将士一阵蹦蹦心跳!
就在这兵戈之下,远处缓缓走来一人,只见这人腰跨一口七尺长剑,闪亮的银铠之上一簇白色翎羽在鹰盔高悬,方方正正的国字脸上,虎目剑眉!脸颊边缘,如刀刻斧凿般几条皱纹牢牢的印在其中,更显此人威武!转眼之间,这人龙行虎步,已踏入了太守府门!
随着这人在院中站定,众人突然从残破的院墙处发现,外面的街道上,不知何时升起了一面大旗,六个大字赫然显示在大旗之上——北平太守·公孙
公孙忠神色猛然一凌,沉声道:“公孙瓒到了!”
不用他说,公孙恭只看这股出场的气势,什么都已明了,他心知辽东落入这个地步,都是因为公孙瓒突发大军来袭,他眼看仇敌在前,不由得猛然将身体如同劲松般挺直,迈出一步,来到了阵列之前,仔细打量着这个致使辽东如此的罪魁祸首。
而公孙瓒,此时也在打量着他!
公孙恭不知,前几日他凭着襄平城三万守军,孤守城池,已被紧随乌桓而来的公孙瓒毫无遗漏的看在眼中,势弱奔雷的乌桓大军,竟然在辽东战士的死守之下,溃退而走,实在让他不可思议,而面对指挥了这场攻防大战的现任辽东太守公孙恭,公孙瓒也是不得不在暗中佩服!
在这微妙的互相注视之中,公孙瓒首先开口说话,占有绝对优势的他,此刻春风满面道:“贤侄果然好本领,升济兄养的好儿子,二十万北狄,贤侄只用区区三天时间便将之驱赶,数日之后,必将轰动中原,想我升济兄在天之灵,定然满心欢喜!”
公孙恭心知幽州两公孙虽然同宗同族,但到了公孙度和公孙瓒这辈,血缘已是极远!如今,公孙瓒卑鄙偷袭,两军对垒在狭小的庭院之内,更是早已没了同宗之义!
此时此刻,公孙恭见他称呼公孙度一口一个兄长,称呼自己更是满口贤侄,心中恼怒之极!但是公孙恭脑中飞快运转之下,竟然冒出了一个奇特想法,有了公孙瓒的到来,未始不是襄平城的一线转机。
只是这个想法在公孙恭脑中也是灵光一现,其中的诸多问题,他还是丝毫没有头绪,但毕竟是从深陷死地到还有一线生机,公孙恭当然不能不尽力的拖延时间,争取想透其中的诀窍,想到此,公孙恭忽然将脸色一变,呵呵几声朗笑,道:“伯圭世叔谬赞!世叔身体一向可好?世侄我本该早应前去北平拜访,但怎奈父兄过世之后,辽东事务繁忙,间又有乌桓贼人前来来袭,所以一直也没得出空来,还望世叔见谅!”
这“贼人前来袭击”几个字,公孙恭带着不齿咬牙说出,句句刺向公孙瓒,犀利言语,让这位同是暗中偷袭的北平太守脸上一阵**!公孙瓒大为恼怒之下,喝道:“黄口小儿!死到临头还如此牙尖嘴利!公孙恭,我大军一发,你等俱为阶下囚徒!念你等刚刚取得对乌桓的大捷,毕竟对我大汉朝廷有功,只要你等束手就缚,我便饶过你等众人不死,你看如何?”
对朝廷有功?不错,正是这个思路!公孙恭突然被公孙瓒一语提醒!现今这个乱世,各路军阀的头上毕竟还悬有身在洛阳的大汉天子!
转眼便将脑中烦乱的思绪收理清楚的公孙恭猛然认识到:虽说如今东汉内部诸侯四起,混战不止,但是,有了朝廷的制约,他们在征讨对手之时,总会要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来搪塞。而如今,辽东刚刚在对待外敌入侵的战斗中大捷!
若是公孙瓒将自己杀害,不论他在向朝廷的奏章之中如何巧舌如簧,就单凭这件大功劳,洛阳宫廷也不会置之不理,到时与公孙瓒平日有隙的军阀,便会以这个理由光明正大的讨伐与他,所以,今日辽东虽败,但自己,却是不死之身!
公孙恭终于想通之后,脑中忽然又冒出了其他的想法,只一瞬间,一个极其大胆的主意已在他心中默默盘算!他忽然微微一笑,道:“伯圭世叔!如今光景,辽东已是你囊中之物,何必还要留我等一条性命呢!您就不怕您的安危,会终日被我等窥视吗?”
公孙恭心中所想,正猜测到了公孙瓒的为难之处!他与蓟城刘虞、南皮袁氏素来不睦,年年纷争不断,如若是将刚刚立下大功的公孙恭和辽东将士斩尽杀绝,他们必不会放过他乱杀功臣的绝好理由!
此刻见公孙恭镇定的神色,公孙瓒心中不由一颤,难道说,这刚刚出道的小子竟然将自己心思看透了吗?
方寸微乱的公孙瓒急忙哈哈一阵大笑掩饰住了稍稍露出的惊慌神色,道:“无妨!无妨!贤侄,我与你父虽然早年间为着幽冀的归属之事多有不合,但最近十年,乌桓屡屡入侵,俱是升济与我共同相携抵抗,我们早已是生死至交!今日我虽攻破襄平,但好友之子的性命,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杀害的!贤侄,你一人降而救全城百姓!这是何等大义!还请贤侄仔细考虑!”
公孙恭此时已将心中主意思考清楚,虽说计划骇人,成功几率也不大,但在这已是死局的情势之下,即使有一分的希望,他也干了!
想毕,公孙恭忽然绷紧刚才微微而笑的脸庞,只挽手向公孙瓒微微行礼告了个罪后,转过身子,面向了辽东诸军士!
他的身前,第一排仍是威风凛凛,严阵以待的辽东士兵,可在几排精英之后,负伤的众人或坐或躺,轻者正在包扎伤口,重者已无行动能力,更有刚刚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冰冷尸体!而阵中,须发皆被鲜血染红的公孙忠肩上,还挂着被劈去一条臂膀的铁汉柳毅,生死不明!
刚才的激战,已让这最后的几百名辽东守护者惨不忍睹!
双眼微红的公孙恭,就在这种悲壮的场景之中开口道;“将士们,我们刚刚经历过乌桓大军的侵袭,又迎来北平军的进攻,还有一个月前老太守的壮烈殉国!这短时间,我辽东无时无刻不处于绝境之中,无论多么艰难,无论多么绝望,你们都无畏的坚持到了现在,我公孙恭今日在这里道声多谢!多谢你们对辽东所做的一切!”
诸人见公孙恭突然说出这一番话,都不知何故,一时间,凡是还能够活动的辽东将士,均倏然站立,庄重肃穆之间,只听公孙恭忽然露出一阵自嘲的微笑,继续道:“四日前,我与众同僚议事相商屏退乌桓之时,曾戏言我公孙恭开门请降,没想到今日竟成为现实!将士们,你们所受的苦难,已经够多了!伯圭大人说的对,如若因我一人投降而救全城百姓,我甘愿为之!”
公孙恭说到这里,辽东阵中突然发出一阵喧嚣,杂乱无章中,公孙恭没有听清楚众人在喊叫什么,但是,他却猜测众人的话语里的那份不甘!
公孙恭缓缓将手抬起,示意众人收声!高高举起的手臂,仿佛是一个沉重的号令,让各种声音刹那间已无影踪。
直到这时,众人对于公孙恭仍然是绝对的服从,这让他心中不禁万分感动,虽说刚才这段话,有一部分是故意做给身后的公孙瓒看的。但是,那何尝不是公孙恭的肺腑之言。
他沉稳了一下情绪,道:“众将士,我公孙恭对不起大家的一片赤诚之心!一切罪过都由我一人承担!我意已决!诸同僚勿要再行相劝!”
话毕,公孙恭骤然转身,男儿双膝砰然跪地,面向了前面趾高气扬的北平太守——公孙瓒!
“伯圭世叔在上,公孙恭,降了!”
经历过前面的一场恶战,辽东军士于城共亡的死志在公孙瓒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公孙恭跪地,公孙瓒一时竟然愣住,他实在想不到公孙恭会如此痛快答应自己的劝降。
楞过片刻之后,公孙瓒这才哈哈一笑,道:“贤侄快快起身,愚叔答应于你了!”
依照受降的惯例,下面将要进行的就是公孙恭递纳印绶、符节和辽东三郡的文本户籍了,但是,满心欢喜的公孙瓒仍不见公孙恭起身,奇道:“贤侄?为何长跪不起,莫非还有什么变故吗?”
公孙恭猛然抬头,眼中一道如电的精光闪过,缓缓道:“世叔,请降之前,公孙恭还有一个迷惑,望世叔解答!”
“讲!”
“不知私自打开城门,放北平大军进城的逆贼是谁!”
第十六章 惊天逆转
襄平城乃是幽州有数的几个大城之一,城高河深,易守难攻,二十万乌桓大军即是在这高耸的城墙下苦攻数日,无功而返,如若不是有内贼接应,公孙瓒的北平军队想要如此顺利的拿下城池,是万万不能的!
公孙恭在计策的最后一步来临之前,问出了这个困扰了他整整一晚的问题!
公孙瓒丝毫没有想到在这受降的紧要关头,公孙恭会问出这个问题,脸上一阵阴晴变幻。
仍然跪在地上的公孙恭,紧咬钢牙,双眼直直朝着公孙瓒望着,不得答案便誓不罢休的坚定意志,清楚的显露于外!
公孙瓒看到公孙恭的这般神色,几番思讨,虽说自己多年布置在襄平的一颗棋子来之不易,但是现在,唾手可得的襄平城对他的诱惑显然更大一些。
不多时,公孙瓒便已下定决心,哈哈大笑一阵后,他微微转头,道:“昭兄,大事已成,你不必躲藏了!可怜你隐忍多年,今日可以将老兄的功劳,大白与天下了!”
话刚说完,只听一阵脚步声响,一个容貌猥琐的瘦弱老头,慢慢从北平军的军阵之中,走了出来!
这个老头卑微的向公孙瓒行礼完毕后,腰杆一挺,转过了身形!
公孙恭的眼睑一阵收紧,这个出卖了整个辽东的奸贼,竟然是当日在议事厅怒斥公孙忠的辽东公孙氏亲枝近脉,公孙恭的族叔——公孙昭!
“没想到!昭叔,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是你将北平人马放入城中!”公孙恭的语气中,就如同叙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样,出乎众人意料的平静!
公孙恭言语间缓缓起身,轻轻拂去身上的尘土,微笑道:“昭叔,不管如何,今日我公孙恭已降,明日你我便同为公孙太守部下,你立此大功,必然加官进爵,到时不要忘记提携公孙恭一二!”
公孙恭说完,也不待公孙昭回话,将头微微一偏,向己方阵后的贾范道:“军师,请你前去书房,将我的印绶等物拿来!”
半晌,公孙恭身后毫无动静,他缓缓转过身去,只看到了满脸悲怆的辽东鬼才,此刻已是泪如雨下。
同样的,还有仅存的百余名忠心耿耿的辽东将士,无声的哭泣,向公孙恭诉说着心中的绝望!
可公孙恭依然不为所动,“军师,辽东再过片刻,就要划归北平之下了,您是我的启蒙老师,在这一刻,就不能再为学生办这一件事吗?”
诚恳的语调,让贾范再也忍不住,放声悲号!哭声之中,贾范缓缓跪下,朝着公孙恭道:“主公,贾范无能,致使我辽东,归于别人,我这就前去书房,为主公最后再跑一次腿!”
他说完,即刻转身而去,除了凝神关注他的公孙恭,谁也没有看到,匆匆而去的贾范的手中,已是暗暗的将一柄匕首紧紧的握在了手中!这位服侍两代辽东之主的肱骨良材,已是动了死意!
片刻之后,贾范从远处的长廊之中缓缓的走了过来,在他心中,他每迈出一步,辽东就会向着覆灭迈进一点,不光是他,沉重的脚步声,同样震动着所有的辽东将士!
来到公孙恭身边,贾范缓缓下拜,将手中印绶户籍等物恭恭敬敬的交到了主上的手中!待公孙恭刚一接过,贾范手中匕首已是寒光一闪!
公孙恭早已料到贾范有此一招,还未等匕首划向贾范的脖颈,公孙恭已是劈手夺下,喝道:“军师,退下,此刻乃是伯圭大人受降的大喜之时,怎可见到血光!”
贾范见求死不成,心中甚为失望,耳听得公孙恭说出大喜之时云云,不( 三国有个公孙恭 http://www.xlawen.org/kan/4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