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阅读
。
那辆翻到山沟底下去的汽车,还在燃烧着,冒着滚滚浓烟。山道旁躺着华随随的尸体。她还紧紧地搂抱着一个小女孩。零落的彩带从她散乱了的头上挂下来,涂着胭脂和口红的脸上又染上了鲜血。
那个负了重伤的司机完全吓坏了,只是在一旁战栗,呆。消息传开后,梨树沟的村民们跟疯了似的向出事现场跑去。两个妇女架着一个老太太,刚跑出院门,那老太太就号叫着,晕了过去。《章台晚报》当晚就了消息,公众阅报栏前挤满了人头,看报的人一片静默。市电视台在当晚的本市要闻里,播出了事故现场的画面。播音员无法抑制悲痛,泪花一直在眼眶里滚动。她近似呜咽地播报道:“由于这次事故,梨树沟小学所有在校学生非死即伤,该校市级优秀教师华随随当场死亡,受伤的司机和学生已送往市内各医院抢救。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已下令省城和部队所属各大医院立即派出最强的医护力量,携带所需医疗器械和药品,赶来章台,参加抢救……”
在市委招待所里,和北京来的同志一起屏住呼吸在收看本市新闻的葛会元,没等新闻最后播完,便嗵的一声站了起来,呆傻了,嘴里不住地念叨着:“煞车管……煞车管……”
北京来的同志忙问:“什么煞车管?”
葛会元脸色铁青,只是在念叨:“煞车管……煞车管……”两腿一软,便晕了过去。
事后查证,这起震撼了几十万章台人,让他们从天堂掉到地狱、心碎欲绝的车祸,确实如葛会元当时断的那样,是由于煞车管的原因。那天新车开进梨树沟村,梨树沟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村民们把煮熟了又涂上红颜色的鸡蛋一包包、一篮篮地往驾驶室里塞。华随随忙着给女孩子们涂胭脂口红,扎彩带,却忘了给自己打扮打扮。等她领着那二三十名孩子上了车,村里的几位大嫂大婶冲上车来非要给她打扮一下。她拗不过她们,只得由她们折腾,女孩子们立即自动站成一道人工的屏障,挡住车下那些男人的视线。大婶大嫂们赶紧从她身上扒下那一身灰蓝的衣服,七手八脚忙活一阵,等女孩子们的屏障散开时,一个活鲜鲜的山村“新娘子”似的华老师便出现在众人面前。于是车下的男性村民中,顿时爆出一阵山崩地裂似的叫好声。于是车上的女孩子们惊喜异常地向她们的华老师扑去。于是华随随羞怯地抱住孩子们,感激地向车下的大嫂大婶们招手。于是一阵轰鸣声中,十几杆火铳对天喷射出夹带着浓烟的火舌,几个瘪嘴老太太激动得直抹眼泪。而那些没能上得了学的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们则像鸟似的,成群结队地爬到大树上,羡慕地呆望着这些就要坐车进城的同胞骨肉。而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头们则颠呀颠地走到祠堂里,成排地对着祖宗牌位齐刷刷地跪了下来,福分啊,文曲星啊,但他们没有看到这时一块形状古怪的巨大云团已经慢慢从大山背后涌了出来。
汽车缓缓地爬上一个高坡,开始下坡。
车厢里,那些头一次坐汽车的孩子都屏住了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不时从车窗外掠过的树枝和巨石。当车子在下滑中驶过一个急弯时,他们也只是低低地一起“啊”一声,始终保持着十分的拘谨和矜持。几个年龄比较小的女孩则紧紧地依偎在华随随身边,更是一动也不敢动。华随随紧紧地搂着她们,不时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幸福而又同样显得有些紧张的男孩子们,不时给他们一些鼓励的微笑。
当梨树沟村送行的锣鼓唢呐队还在那一排片石堆砌的高台上,起劲地吹打着的时候,车却下滑得越来越快。司机越紧张起来。很快,司机现煞车失灵,他试了几下,都没法控制住下滑得越来越快的车子。车子开始像一个暴怒的家伙,大吼着向山下冲去。车厢里的孩子们,特别是一些男孩子,开始还为这飞一般的奔跑兴奋激动,但很快就被这不顾一切的飞驰吓住了,车厢里静了下来,不一会儿便开始骚动。华随随早就觉出不大对头了。此时,她把那个最小的女孩交给后座上一个大女孩看管,自己走到驾驶座跟前,小心翼翼地问:“没什么问题吧?”
16.苍天在上 十一(16)
司机神色紧张地告诉她:“坐好,别乱走动……煞车失灵了……”
华随随低低地叫了一声:“天哪!有没有办法修?”
司机额头上已经在冒冷汗了:“停都停不住,还想修?”
华随随快要哭出来了:“师傅,梨树沟所有在校的孩子都在您这辆车上了,这可是梨树沟乡亲的宝贝疙瘩蛋哪,您可千万得想想办法啊。您……”
司机说:“我还有个宝贝疙瘩在家等着我哩!去管好你那些娃娃,让他们老老实实在自己位子上坐着,别在车里乱跑乱动。现在没有任何办法,就看菩萨开恩不开恩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菩萨还是上帝,他们都没对章台市开恩。他们本应开恩,但他们没有开恩。面对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曾产生过的全部悲剧,我们有权大声地问:上帝,你到底在哪里!你是真的吗?
109
市委市政府决定,全市所有机关商店工矿企业部队学校家属大院,一律为遇难的梨树沟小学师生降半旗。同时降下来的还有那初冬的簌簌寒雨……深夜,一只黑猫警觉地从湿漉漉的老墙根下溜过。
这一夜自然是会有许多许多人睡不着,当然也会有许多许多人依然在“卡拉ok”“ktv”房纵歌。期货和股票的行都不会因这样一辆大轿子车事故,而生任何变化。但雨声中,尚冰睡不着。命运!她脑子里完全空白了,命运!她只是木木地重复着,闭着眼睛,把哽咽中一次次涌上来的眼泪,一次次又都咽回肚里。她不想哭出声来,她不愿意去再影响小冰的绪。事故生后,小冰和她那些最要好的女同学一起,立即赶往医院,去为那些需要输血的孩子献血。医院的大楼门前,集合着那么多自动赶来献血的人,黑压压的一大片,没有一点喧哗。那么多的军人、工人、市民、干部……一辆辆老式的解放牌卡车和一辆辆新式的黑色奥迪……刚满十六岁的她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压抑而又神圣的场面。她被感动得一直在默默地流着泪。输完了血,也不愿离开那儿。她太累了。她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她还不太懂得这件事对自己的父亲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她睡着了,趴在尚冰病床的边上睡着了。尚冰不愿吵醒她,不能再去吵醒她。而同样睡不着的夏志远,却几次拿起电话,想给黄江北表示一些什么,几次又放下了电话。表示什么呢?同?安慰?惋惜?痛心?所有这一切对于已经生的和将要生的又有什么用?现在表示什么都晚了……
事故生后,市委立即召开了常委扩大会,北京来的工作组也参加了。他们跟葛会元谈话,初步了解了事故生的原委。当时黄江北没参加会,他一直在事故现场负责处理一应善后事宜。“老葛,你的思想包袱不要太沉重,市委和中央工作组都了解,你一直是反对使用这种劣质煞车管的,后来到底生了什么事,使你这个老技术专家改变了初衷,又同意使用它了?”林书记这么说。北京来的同志说:“葛总,事展到这一步,我想您应该明白它的严重性,您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清事的原委了。”
葛会元只是说:“我有罪……”
北京来的同志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您得帮助组织上搞清事实真相。这几年章台生了一系列稀奇古怪又骇人听闻的事,它使得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积极性受到极大伤害,妨碍了我们章台市的经济快速增长。不捋清这些问题的根源,章台市的工作就不可能真正有所改观。中央和省委下决心要捋清这个根源,市委也有这个决心,您应该完全站在中央和省市委一边,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应该也是您的本意。您说呢?”
葛会元说:“我……我有罪……”
林书记说:“老葛啊老葛,你还没听清北京来的这些同志的话吗?今天市委领导和北京来的同志一起找你谈,不是要追究你的责任。在这件事里,你当然是有责任的,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问题真正的根源在哪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事牵涉到我林某人,你也应该直截了当地向北京来的同志说清楚……”
17.苍天在上 十一(17)
葛会元忙说:“这件事跟您没关系。***您一直住在医院里……您……您没有作案时间……”
北京来的同志说:“听说,当时有人给你施加压力,让你一定要使用这批质量并不过关的煞车管。有这样的事吗?”
葛会元忙说:“没有……肯定没有……”
一回到家,卢华却又跟他嚷嚷了一通:“你怎么可以把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二三十条人命啊!你替我、替这个家想过没有?谁都知道,你一开始是反对进这种劣质煞车管的。后来到底生了什么事,你又同意进这种货了,你去跟人家说说清楚呀。这种事含糊不得啊!”
110
当夜,在林中县的曲县长家里,从里屋不时传出女人的啼哭声。焦躁不安的曲县长呵斥道:“哭,我还没被抓去坐牢哩,你鬼哭狼嚎个啥?”这时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曲县长不耐烦地拿起电话:“哪位?”没料想电话里传出的是田副省长的声音。他忙捂住话筒,回过头去让妻子别吵得他都听不清电话声。“田副省长要跟我说话哩。”门里的哭声顿时消失。电话很简短,几分钟后,曲县长放下电话,从县政府叫了辆车,匆匆离开了林中县城,向市里疾驰而去。
他去找林书记。
林书记也是刚回到家。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晚上,他不愿在医院待着。他想回家来,想在那张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旧躺椅上坐一会儿。他害怕医院里的那种空寂和单调。他也没想到老曲会连夜来找他揭黄江北。“黄江北当时亲笔写了批条让葛总使用这批煞车管。这张批条还是经我的手交给葛总的。我们这种土老帽儿哪懂什么煞车管不煞车管,可你黄江北应该懂啊。你是大学生啊,你应该把关啊。”
林书记怔怔地盯住曲县长看着。
曲县长说:“您就别再犯嘀咕了,事的真相就是这样。就是要让黄江北对这件事负全部责任。刚才老田还亲自打了个电话来,也说起这件事。黄江北是他在省常委会上力荐到章台来的,可这小子到章台后的表现,让老田非常失望。老田说,要抓住这个煞车管事件,很好地教育一下这个黄江北。您就别再犹豫了。我再说一遍,批条是我亲手交给葛会元的,肯定还在葛会元手里。老田的意思也是,赶紧想办法去把这批条拿到手,这就是最过硬的证据,赶紧把它交给北京来的那帮人,让他们也清醒清醒,在章台,到底应该查什么人的问题。”
林书记心里一格愣,再次抬起头,怔怔地打量了曲县长一眼。后来,他呆呆地坐了好大一会儿。突然,他起身穿外衣,也不答理老伴的询问,只是穿着衣服,把小柜子里的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药,放进皮包里,然后拿起皮包,匆匆向门外走去。走到门口,才回过头来对老伴说:“不管谁来找,都跟他们说,老林住院了,大夫不让他管事儿。别的,你什么也甭说。”
老伴的嘴唇嚅动了一下,显然是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没敢说出来。
林书记快速地向楼下走去。
大门外,他的那辆专车在等候着他。走到楼梯拐角处,他突然放慢了脚步。他突然显得沉重起来,腿脚软得迈不开步去。扶着楼梯扶手,他歇了好大一会儿,心里也激烈地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最后,他还是向大门外走去。
汽车平稳地行驶在空寂的大街上,他疲乏地闭着眼,一动也不动地靠坐在后座上。汽车开进医院大门,开到高干住院部楼前,停了下来。司机替林书记打开车门,等了一会儿,不见动静。林书记闭着双眼,一动不动地靠坐在后座上。可以看得出,此刻的林书记内心十分矛盾。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坐了起来,对司机说:“开车。”司机一愣,但又不敢细问,忙回到车里,很快动着了车,按林书记的指引,向南城驰去。
他去找郑彦章。而在他之前,葛平也匆匆地赶来告诉郑彦章,林中县的那个曲县长和田卫明,带着几个人,上她家找她爸爸,希望她爸爸交出有关黄江北的一份什么东西。在得知翻车酿成大事故后,田卫明兴奋得不得了,他觉得他开禁的时刻到了,而让他兄弟“软禁”他的那个“充他妈假正经”的黄江北,反倒末日到了。真是一夜之间,已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势啊!够劲,够威猛!中央工作组一到章台便召见了郑彦章,要他尽快把他所掌握的况,不加一点遗漏地整理出一个书面报告。于是他在南城找了个小旅馆,图个清静,躲那儿写起他这一生的头一块“大文章”来了。
18.苍天在上 十一(18)
“黄江北在这起事故里得负主要责任?”郑彦章问葛平。***
“不知道……”葛平担心地答道,“可我觉得有人好像故意利用这件事,把火都引到黄江北身上,转移中央工作组对他们的注意力,拿这些孩子们的血来掩盖他们自己的罪恶。”
“你找过市委那些主要领导吗?他们怎么看待这件事?”郑彦章收起他那一摞公文纸,问道。
“我打电话到林书记家,他老伴说,他住院去了。”
“什么?他又住院了?他这个时候怎么能又去住院了?”郑彦章激动地站起来叫道,“他上哪住院了?还在人民医院高干病区?”
“可能吧。”
郑彦章失望地说:“真是什么也不耽误。位置还占着,好事儿还想着,你说咱们这个章台还有什么指望?”
“说谁呢?谁又没指望了?你怎么总是有那么多牢骚鬼话?啊?”有人笑着嘀咕着,走了进来。郑彦章、葛平忙回头看,竟是林书记,都呆住了。
郑彦章看看林书记,又看看葛平,最后又回过头来看着林书记说:“你……你……不是住院去了?”
林书记把手里的皮包往桌上一扔,一边脱大衣,一边说:“谁跟你说我住院去了?谁造这个谣?你郑彦章别的什么也听不进,只听得进有关我的坏话!”
葛平忙沏杯茶过来。林书记探头看了看葛平手里的茶:“我不喝你们的,我包里带着杯子、茶叶哩,用那个沏。”
“梨树沟车祸责任在黄江北?”郑彦章直截了当地问。
林书记从葛平手里接过新沏的茶,低头默坐了一会儿:“我们先不谈这个。你郑彦章前一阵唱了一出好戏,可惜少了我这个当书记的给鼓掌,恐怕还嫌不够热闹吧。今天我先来给你鼓两下掌,怎么样?你别跟我狡辩,你别以为我会给你庆功,我连一个小小的表扬也不会给你。要是所有的反贪局长都像你这么干,趁早把各地市委都解散了算了。告诉你郑彦章,这笔账,我还是要跟你算的,不管你在查清董秀娟、于也丰两案中,起了多么了不起的作用,这笔账我一定要跟你算的。你别跟我翘尾巴……”
“我翘尾巴了吗?您怎么老制造冤假错案?”
“好了,不扯这个了。我现在要问你,这些日子,你对葛平提供的那些况,到底核实得怎么样了?要给我板上钉钉地着实了说!”
“我正在写汇总……一两天里,就能拿出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归书面报告。我现在要你明确告诉我,董秀娟和于也丰背后到底牵连到什么人?”
“根据已经核实取证的来看,下面几点是完全可以敲实的:一、田卫明从万方挪用了一千四百万公款……”
林书记立即竖起一只手掌,中止郑彦章的话:“我深更半夜上你这儿来不是要听你讲什么田卫明田卫黑,你别跟我绕弯子。你知道我想问的是谁的事儿。怎么,还不相信我这个市委书记?”
“林书记,我一到您面前,说话就哆嗦。您让我……平平心……刚才我说到哪儿了……田卫明……对,咱们不说田卫明。现在要说田副省长……现在可以很有把握地说,董秀娟、于也丰的死,都和那位田副省长有直接关系……”
“着实?”
“着实。”
“到底着实不着实?”
“我用脑袋担保,着实。那位田副省长通过董秀娟、于也丰,从万方公司挪用了一百七十万,从章台住宅总公司和市局办的剑锋建筑服务公司挪用了三十二万,托人带到上海、深圳炒股票……”
“到上海、深圳炒股票这件事,核实了没有?”
“我已经派苏群到上海、深圳去取证了……”
“有回音没有?”
“刚接到苏群从上海打回的长途说,况属实,正在取证,只是取证工作难度很大,进展比较慢,有些知人从田那儿得了好处,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但是上海检察院、公安局,包括上海市纪委,以至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这件事都非常重视。在他们支持下,这些个证据肯定能取到,就是还需要一些时间。”
19.苍天在上 十一(19)
林书记逐渐兴奋起来:“抓紧办。”
“现在查明,田大人让董秀娟替他从万方和剑锋等公司挪用款子时,是写了借条的。这两份借条一份保存在董秀娟那儿,另一份则留在于也丰那儿。今年上半年,田来章台检查工作时,找了一些借口,向董秀娟、于也丰提出要把借条要回去。董、于二人碍于面子,也出于对田的信任,非常幼稚地把借条还给了田。后来眼看事要暴露,肖长海等人找董、于二人要那两份借条,以补上他们各自账上的亏空,董秀娟就去找田,田突然变脸,反口不认账,搞得董秀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面对将近二百万的一笔烂账,从来没经历这么大的经济问题的董秀娟觉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她一死,于也丰预感问题将全堆到他头上,惟一的出路也只有一死……”
“没有借条,你怎么落实田的这将近两百万的问题?”
“因为要从万方拿钱,董秀娟曾经把田的借条给葛会元看过。当然,根据田的吩咐,她让葛总看了后,就很快收了回去;但她没想到一贯为人软弱的葛总,内心却是十分明白的人。他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利害关系,当那份借条从他手里过的时候,他就让人把这份借条复印了下来。他怕走漏风声,引起田和董的不高兴,没敢找别人办这件事,就让自己的女儿去办。这份借条的复印件一直保存在葛平那儿。这一年多,我也一直在找这份借条,田家的人也感到有人复印了这份借条,让田卫明来纠缠葛平,还欺侮了小葛平……”
林书记气愤地说:“这帮家伙太坏了!”
郑彦章说:“现在看来,他们想先制人,借着刚生的翻车事件,把所有人的视线转移到黄江北身上去,最起码也是想借此以争取时间,来和有关知人串供,消灭有关罪证,以逃脱法律的惩罚……比如,他们和上海、深圳方面的人串通上了,我们很可能就取不上那方面的证据……”
葛平急问:“那怎么办?”
郑彦章说:“只有在最短的时间里,干净利索地了结黄江北这件事,才能避免问题复杂化所可能引起的一切恶果……”
葛平的脸一下白了:“您是要让人尽快处理黄市长?”
郑彦章说:“平平,这种时候我们不能感用事……”
葛平叫道:“这些年,到底是谁在作践章台,作践万方公司?是黄江北?”
郑彦章说:“你跟我吼什么?你爸爸不交出黄江北的批条,他本人就得为这件事负责……二三十条人命,那他就得去坐牢!”
葛平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批条一交出去,黄市长不就要坐牢了吗?”
郑彦章说:“那你说怎么办?这是法律。”
葛平忙转过身来拉住林书记哀求道:“林伯伯,您是章台一切事件的最后裁决人,您说让黄市长为这件事坐牢,这世界还有公道吗?”
林书记不做声。此时此刻,他该怎么说?他又能怎么说?难啊。
1.苍天在上 十二(1)
111
田曼芳深夜来到葛会元家,告诉葛会元,刚才曲县长也去找了她,也跟她谈到黄江北关于煞车管的“批条”一事,要她说服葛总,尽快地把那份批条交给中央工作组,这样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否则,死了那么些孩子,无论是上边的人,还是章台市的人,都不会善罢甘休。
田曼芳还小心翼翼地问:“您把这批条交出去了?”
葛会元冷笑笑:“他们要拿它打倒黄江北。黄江北倒了,这些大人先生们就清白了,哈哈,真妙。黄江北倒了他们就清白了,哈哈,哈哈。妙,太妙了。”
“您准备怎么办?”田曼芳小心翼翼地问。
葛会元大睁双眼:“田曼芳,黄江北这个人有他让人讨厌的地方,他太想当官,但这也难怪他,在中国不当官真是什么事也办不成啊。而且他当官有一点好,他不贪,他如一轮朗朗明月,心可鉴照天地。纵观古今中外几千年历史,当官的不贪,这实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幸运……”
“但他的确给了您一个批条,让您接受那批劣质煞车管……”
葛会元跳了起来:“没有!”
一直在另一个屋里注意地听着他俩谈话的卢华这时也忍不住地冲出来劝老葛。葛会元涨红了脸还是叫:“没有!”
没想小妹突然冲到葛会元的卧室里,不一会儿,拿着黄江北的那个批条跑了出来,说:“这是我昨天替您收拾房间找到的。”
葛会元忙上前去夺,卢华一边护着小妹,一边对葛会元说:“会元,这可是二三十条人命啊。”
葛会元疯了似的大叫:“松手!你们想把它交出去?你们愿意让那些人杀了黄江北?”
田曼芳一时也慌了手脚:“卢姐,您松手。小妹,给你爸沏杯茶……”
小妹由于过度的意外和紧张,沏茶时,手一直在抖个不停。
田曼芳把小妹搂在自己怀里,竭力让自己也平静下来,然后对葛会元说:“葛总,您喝口茶。您和我,还有卢姐,还有平平、小妹,我们都不愿那些人借这件事搞倒黄市长。这是真心的。黄市长他不是一点私心都没有,但正如您说的,他不贪,他心里有老百姓。他能干,章台需要这样一位父母官。但我们同样不愿意您为这样一件事毁了您清白的一生。您一生已经够坎坷的了。您还有卢姐,还有这一大家子人。现在中央已经在过问章台的问题,你们都还有好日子在后头。所以我来跟您商量,能不能让我来承担这件事的责任……”葛会元一怔。田曼芳没等葛总开口,就接着平静地往下说道:“您听我说。我不是个好人,在田卫明挪用公款这件事上,我起过很坏的作用,没有煞车管这件事,我也要完。您以前说过,多给章台留下一个干净的人,这比什么都好。所以,我求您把这批条烧了,让我来承担这个责任,也算我最后为章台、为咱们万方做一件好事……”说着,田曼芳竟哽咽了。葛会元呆了一会儿,又慢慢低下头去。
田曼芳用自己满是冷汗的手,紧紧拉住葛会元那双一直在战栗的手,恳求道:“葛总……别犹豫了……时间紧迫……”
葛会元还是不做声。许久,大约总有七八分钟吧,他突然提出要单独和田曼芳谈个事。卢华和小妹犹豫了一下,走了。小妹故意让门留了个缝儿。但一向不拘小节的葛会元,这回却精细地觉察了小女儿的这点“小花招”,走过去用力把门撞死了,还“咔”的一下,把门锁也上上了。以后,门里静了片刻,便听到葛会元急促促地开始向田曼芳叙述起什么来,还听到他俩短促地议论了一会儿,好像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十分钟后,门开了,田曼芳走了出来,脸色十分沉重,她简短地安慰了一下卢华和小妹,就匆匆走了。
当这个令人难以接受的夜晚快要过去的时候,黄江北家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这子夜过后天亮之前的电话铃声听起来格外地惊心动魄。为车祸事件善后,几乎是刚进家门、刚在沙上躺下、连口热茶还没来得及喝上的黄江北浑身一颤,忙折起身抓起电话。电话是小妹打来的,她找她爸爸葛总。葛总对家里人说去黄市长家。黄江北忙说,葛总根本没上他这儿来过。卢华忙从小妹手里拿过电话,着急地补充道,他说他去看你,都走了好几个小时了……一直到现在还没见他回来。黄江北心里一紧,一种极不祥的预感袭来,这使他浑身立刻战栗起来。他忙劝卢华,您别急,我马上就过来。于是他拿起依然还在门背后滴水的雨衣,叫通了市政府小车班的电话。等他赶到葛老师家,卢华在门口已经等了他好大一会儿了。
2.苍天在上 十二(2)
卢华说:“田曼芳走了以后,他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让进。***后来我想去劝他休息,才觉书房门是开着的,他不见了……桌上留着一个条儿,说是去看您了……”
黄江北忙走进葛会元的书房。
书桌上有一幅墨色淋漓、显然是刚写不久的真草条幅,上面写着“苍天在上”四个斗方大字。黄江北的眼眶一下湿润了起来。
卢华说:“老葛出走前,除了写了这个条幅外,还把你给他的那批条烧了……”
随着卢华的指引,黄江北看到在书桌的一角的烟灰缸里的确有一大片纸灰。在烟灰缸旁边还放着有他打开的一个信封。
黄江北问:“他跟田曼芳说了什么?”
卢华说:“他把门关死了单独跟她谈的。”
黄江北安抚道:“师母,您别急,葛老师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卢华呜咽道:“他会出事的……我一直瞒着你们。他身体早垮了,精神一直处在崩溃的边缘。他早就受不了了……是我不让他往外说他的病……是我害了他……”
黄江北的眼圈即刻也红了,他默默地站了一小会儿,把卢华交给小妹照看,就去找田曼芳打听况。刚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让小妹赶紧把平平叫回来照顾卢华。小妹说,刚给姐姐那儿打了电话,房里没人接电话。还给小旅馆营业室打了电话,回话说,她和一些人匆匆忙忙地坐车走了,没留下去向。黄江北只得关照小妹,不要离开家,暂时不要去瞎张扬,他会尽最大努力寻找葛老师的。说不定过一会儿,他自己就回来了。说着,他急急忙忙地下楼去。刚出楼门,只见一辆小车明晃晃地开着车灯,直扑这儿而来。待它稍稍走近了一看,竟是田曼芳那辆蓝色的马自达。
果然是田曼芳。但跟她一起来的还有郑彦章和葛平。田曼芳在听葛总跟她谈了那个“重大”况后,觉得问题复杂了,自己一时拿不准主意,想来想去,还是去找了郑彦章。郑彦章还没等田曼芳说完最后一句话,就叫道:“快走,快去找葛老头儿!要出事儿!”但还是晚了一步。
田曼芳说,葛会元告诉她,真正要为煞车管事件负责的,认真计较起来,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万方的总经理,直接给生产流水线上下达使用这种煞车管命令的人;另一个是田副省长。
接到黄江北的信以后,葛会元很伤心。他能理解自己这个当年的学生急于让万方出成品车的心。但他不能理解江北居然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去为自己做一件“重大政绩”。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学生,过去没这个“毛病”。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热衷于不该有的“政绩”。如果“政绩”只能替为官的头上制造光圈而不能为老百姓谋福,何为“政绩”?这样的“政绩”一点点积多了,哪有不出事儿的?从来不敢对抗上级的他,那天却决定要做一回不听话的人。他把黄江北的信往抽屉里一锁,想好了,不管他什么市长不市长,决不采用那个非常不保险的煞车管。他甚至想着还要把江北找到家里来好好地“骂”一顿。江北做学生时,他都没舍得好好地骂过他,但现在得骂了,不能再惯他这些毛病了。曲县长后来一天打过八次电话给他,他也都红着脸顶住了。如果后来不是他……田副省长亲自打电话来干预,他本来是要做一回真正的总经理的。后来,他就接到了那个田副省长的电话……
这件事,后来中央工作组查实:曲县长见葛老头儿顽固地顶着不用他的煞车管,连黄江北的亲笔信也不管用,急了,就找了田副省长,逼田出面,向葛施加压力。十分聪明的田当然不想掺和这种事,但曲这一回却死咬住田不放,因为这件事跟曲某人老家的利益关系太大,也跟他本人的关系太大:他眼看就要离休,退下来后,设在老家的这个煞车管厂就是他后半世的“小金库”,等闲了得!于是他“威胁”田,要他一定向葛施加压力。区区一个小县长怎么敢威胁副省长?这里牵涉到田借钱去上海、深圳炒股的事。田这些事,全由曲帮着经手,个中内幕,他全清楚。他拿这件事威胁田,田只有“屈服”。田明白,儿子的问题再大,也只是儿子的问题,但自己这一百多万的事,就足以使他身败名裂身陷囹圄。也许,因为他是个副省级干部,能饶他一死;也许,正因为他是个副省级干部而要他一死,以警天下人、警天下的副省级干部。他只得给葛会元打电话,甚至还说了这样的话:要真出了事,我来负责,你老葛就别操这心了。让我别操这心了?这话里还藏着什么意思?葛会元忐忑不安。实在顶不住了,他毕竟只是个“葛会元”啊。
3.苍天在上 十二(3)
现在的问题是,葛会元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他是听了田副省长的话才下令使用了这批煞车管的。而田的人现在却四处活动,到处张扬散布葛会元是根据黄江北的指令,才使用了这“操蛋”的煞车管,害死梨树沟二三十名教员学生。是我软弱,是我无能,是我害死了那些孩子,又让江北陷入无以复加的劫难之中。我是一切事故的罪魁祸,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我来承担,我……
听田曼芳说到这儿,黄江北明白,葛老师是肯定找不回来了……
112
傍晚时分,田卫东突然来约黄江北,约他到一个很背静的地方见面,有些不能在电话里说的事,要跟他当面谈。这儿是货站附近的一个巨大的煤场,偏僻肮脏而又冷落。这时,雨倒是停了,但灰蒙蒙的四周依然是阴湿阴湿的。黄江北穿着一件宽大的雨衣,匆匆从一辆空空荡荡的公共汽车上走了下来。田卫东夹着一个大皮包,已经在煤场后头的一段围墙跟前等着了。
“什么事电话里不好说?”
“煞车管的事给您招了这么大的麻烦,实在不好意思。”
“不要跟我再谈这件事。”
“最高方面来的人,正式找您谈话了没有?”
“这不是你该过问的。”
“黄叔叔……”
“如果没有别的事了,那请回吧,我还有别的事。”
“今天检察院突然采取行动,带走了田卫明。也通知我,暂时不准离境,等待传讯,并且冻结查封了有关田家的一切银行账户和不动产。”
“噢,你感到意外了?”
“这些况您恐怕也不知道吧?他们采取行动前,没跟您商量过吧?”
黄江北一时无语。
“他们事先不跟您商量,就采取了这么大的行动,是不是说明有关方面已经不信任您了……”
“这就是你要告诉我的重大消息?”
“黄叔叔,您不能再犹豫了,说不定他们马上也会对您采取什么行动。有一句话不知我该不该说,如果……如果……您权衡下来,眼前的麻烦真的是很大……您又愿意……我还是可以有办法帮您离开这个国家的。我是指通过一些暗道……或者说被有关方面称之为‘黑道’的办法出国……另外,这几十万港币,您还是留着,当紧儿的时候也许用得着。我没把它交给教育基金会,我搞到这么一笔钱也不是很容易的,我得给自己留一手。现在我愿意把它留给您。我这么做没有任何用意,我只是觉得,让您来为章台的现状承担主要责任,是不公平的……这是我心里话。”
黄江北什么也没说,戒备地打量了一下田卫东,打量了一下他手里的那个装着几十万港币的皮包,慢慢地往后倒退了两三步,一转身走了。
黄江北没有马上回家。他由着( 苍天在上(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4471/ )
那辆翻到山沟底下去的汽车,还在燃烧着,冒着滚滚浓烟。山道旁躺着华随随的尸体。她还紧紧地搂抱着一个小女孩。零落的彩带从她散乱了的头上挂下来,涂着胭脂和口红的脸上又染上了鲜血。
那个负了重伤的司机完全吓坏了,只是在一旁战栗,呆。消息传开后,梨树沟的村民们跟疯了似的向出事现场跑去。两个妇女架着一个老太太,刚跑出院门,那老太太就号叫着,晕了过去。《章台晚报》当晚就了消息,公众阅报栏前挤满了人头,看报的人一片静默。市电视台在当晚的本市要闻里,播出了事故现场的画面。播音员无法抑制悲痛,泪花一直在眼眶里滚动。她近似呜咽地播报道:“由于这次事故,梨树沟小学所有在校学生非死即伤,该校市级优秀教师华随随当场死亡,受伤的司机和学生已送往市内各医院抢救。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已下令省城和部队所属各大医院立即派出最强的医护力量,携带所需医疗器械和药品,赶来章台,参加抢救……”
在市委招待所里,和北京来的同志一起屏住呼吸在收看本市新闻的葛会元,没等新闻最后播完,便嗵的一声站了起来,呆傻了,嘴里不住地念叨着:“煞车管……煞车管……”
北京来的同志忙问:“什么煞车管?”
葛会元脸色铁青,只是在念叨:“煞车管……煞车管……”两腿一软,便晕了过去。
事后查证,这起震撼了几十万章台人,让他们从天堂掉到地狱、心碎欲绝的车祸,确实如葛会元当时断的那样,是由于煞车管的原因。那天新车开进梨树沟村,梨树沟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村民们把煮熟了又涂上红颜色的鸡蛋一包包、一篮篮地往驾驶室里塞。华随随忙着给女孩子们涂胭脂口红,扎彩带,却忘了给自己打扮打扮。等她领着那二三十名孩子上了车,村里的几位大嫂大婶冲上车来非要给她打扮一下。她拗不过她们,只得由她们折腾,女孩子们立即自动站成一道人工的屏障,挡住车下那些男人的视线。大婶大嫂们赶紧从她身上扒下那一身灰蓝的衣服,七手八脚忙活一阵,等女孩子们的屏障散开时,一个活鲜鲜的山村“新娘子”似的华老师便出现在众人面前。于是车下的男性村民中,顿时爆出一阵山崩地裂似的叫好声。于是车上的女孩子们惊喜异常地向她们的华老师扑去。于是华随随羞怯地抱住孩子们,感激地向车下的大嫂大婶们招手。于是一阵轰鸣声中,十几杆火铳对天喷射出夹带着浓烟的火舌,几个瘪嘴老太太激动得直抹眼泪。而那些没能上得了学的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们则像鸟似的,成群结队地爬到大树上,羡慕地呆望着这些就要坐车进城的同胞骨肉。而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头们则颠呀颠地走到祠堂里,成排地对着祖宗牌位齐刷刷地跪了下来,福分啊,文曲星啊,但他们没有看到这时一块形状古怪的巨大云团已经慢慢从大山背后涌了出来。
汽车缓缓地爬上一个高坡,开始下坡。
车厢里,那些头一次坐汽车的孩子都屏住了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不时从车窗外掠过的树枝和巨石。当车子在下滑中驶过一个急弯时,他们也只是低低地一起“啊”一声,始终保持着十分的拘谨和矜持。几个年龄比较小的女孩则紧紧地依偎在华随随身边,更是一动也不敢动。华随随紧紧地搂着她们,不时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幸福而又同样显得有些紧张的男孩子们,不时给他们一些鼓励的微笑。
当梨树沟村送行的锣鼓唢呐队还在那一排片石堆砌的高台上,起劲地吹打着的时候,车却下滑得越来越快。司机越紧张起来。很快,司机现煞车失灵,他试了几下,都没法控制住下滑得越来越快的车子。车子开始像一个暴怒的家伙,大吼着向山下冲去。车厢里的孩子们,特别是一些男孩子,开始还为这飞一般的奔跑兴奋激动,但很快就被这不顾一切的飞驰吓住了,车厢里静了下来,不一会儿便开始骚动。华随随早就觉出不大对头了。此时,她把那个最小的女孩交给后座上一个大女孩看管,自己走到驾驶座跟前,小心翼翼地问:“没什么问题吧?”
16.苍天在上 十一(16)
司机神色紧张地告诉她:“坐好,别乱走动……煞车失灵了……”
华随随低低地叫了一声:“天哪!有没有办法修?”
司机额头上已经在冒冷汗了:“停都停不住,还想修?”
华随随快要哭出来了:“师傅,梨树沟所有在校的孩子都在您这辆车上了,这可是梨树沟乡亲的宝贝疙瘩蛋哪,您可千万得想想办法啊。您……”
司机说:“我还有个宝贝疙瘩在家等着我哩!去管好你那些娃娃,让他们老老实实在自己位子上坐着,别在车里乱跑乱动。现在没有任何办法,就看菩萨开恩不开恩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无论是菩萨还是上帝,他们都没对章台市开恩。他们本应开恩,但他们没有开恩。面对人类五千年文明史中曾产生过的全部悲剧,我们有权大声地问:上帝,你到底在哪里!你是真的吗?
109
市委市政府决定,全市所有机关商店工矿企业部队学校家属大院,一律为遇难的梨树沟小学师生降半旗。同时降下来的还有那初冬的簌簌寒雨……深夜,一只黑猫警觉地从湿漉漉的老墙根下溜过。
这一夜自然是会有许多许多人睡不着,当然也会有许多许多人依然在“卡拉ok”“ktv”房纵歌。期货和股票的行都不会因这样一辆大轿子车事故,而生任何变化。但雨声中,尚冰睡不着。命运!她脑子里完全空白了,命运!她只是木木地重复着,闭着眼睛,把哽咽中一次次涌上来的眼泪,一次次又都咽回肚里。她不想哭出声来,她不愿意去再影响小冰的绪。事故生后,小冰和她那些最要好的女同学一起,立即赶往医院,去为那些需要输血的孩子献血。医院的大楼门前,集合着那么多自动赶来献血的人,黑压压的一大片,没有一点喧哗。那么多的军人、工人、市民、干部……一辆辆老式的解放牌卡车和一辆辆新式的黑色奥迪……刚满十六岁的她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压抑而又神圣的场面。她被感动得一直在默默地流着泪。输完了血,也不愿离开那儿。她太累了。她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她还不太懂得这件事对自己的父亲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她睡着了,趴在尚冰病床的边上睡着了。尚冰不愿吵醒她,不能再去吵醒她。而同样睡不着的夏志远,却几次拿起电话,想给黄江北表示一些什么,几次又放下了电话。表示什么呢?同?安慰?惋惜?痛心?所有这一切对于已经生的和将要生的又有什么用?现在表示什么都晚了……
事故生后,市委立即召开了常委扩大会,北京来的工作组也参加了。他们跟葛会元谈话,初步了解了事故生的原委。当时黄江北没参加会,他一直在事故现场负责处理一应善后事宜。“老葛,你的思想包袱不要太沉重,市委和中央工作组都了解,你一直是反对使用这种劣质煞车管的,后来到底生了什么事,使你这个老技术专家改变了初衷,又同意使用它了?”林书记这么说。北京来的同志说:“葛总,事展到这一步,我想您应该明白它的严重性,您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清事的原委了。”
葛会元只是说:“我有罪……”
北京来的同志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您得帮助组织上搞清事实真相。这几年章台生了一系列稀奇古怪又骇人听闻的事,它使得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积极性受到极大伤害,妨碍了我们章台市的经济快速增长。不捋清这些问题的根源,章台市的工作就不可能真正有所改观。中央和省委下决心要捋清这个根源,市委也有这个决心,您应该完全站在中央和省市委一边,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应该也是您的本意。您说呢?”
葛会元说:“我……我有罪……”
林书记说:“老葛啊老葛,你还没听清北京来的这些同志的话吗?今天市委领导和北京来的同志一起找你谈,不是要追究你的责任。在这件事里,你当然是有责任的,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问题真正的根源在哪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事牵涉到我林某人,你也应该直截了当地向北京来的同志说清楚……”
17.苍天在上 十一(17)
葛会元忙说:“这件事跟您没关系。***您一直住在医院里……您……您没有作案时间……”
北京来的同志说:“听说,当时有人给你施加压力,让你一定要使用这批质量并不过关的煞车管。有这样的事吗?”
葛会元忙说:“没有……肯定没有……”
一回到家,卢华却又跟他嚷嚷了一通:“你怎么可以把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揽!二三十条人命啊!你替我、替这个家想过没有?谁都知道,你一开始是反对进这种劣质煞车管的。后来到底生了什么事,你又同意进这种货了,你去跟人家说说清楚呀。这种事含糊不得啊!”
110
当夜,在林中县的曲县长家里,从里屋不时传出女人的啼哭声。焦躁不安的曲县长呵斥道:“哭,我还没被抓去坐牢哩,你鬼哭狼嚎个啥?”这时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曲县长不耐烦地拿起电话:“哪位?”没料想电话里传出的是田副省长的声音。他忙捂住话筒,回过头去让妻子别吵得他都听不清电话声。“田副省长要跟我说话哩。”门里的哭声顿时消失。电话很简短,几分钟后,曲县长放下电话,从县政府叫了辆车,匆匆离开了林中县城,向市里疾驰而去。
他去找林书记。
林书记也是刚回到家。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晚上,他不愿在医院待着。他想回家来,想在那张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的旧躺椅上坐一会儿。他害怕医院里的那种空寂和单调。他也没想到老曲会连夜来找他揭黄江北。“黄江北当时亲笔写了批条让葛总使用这批煞车管。这张批条还是经我的手交给葛总的。我们这种土老帽儿哪懂什么煞车管不煞车管,可你黄江北应该懂啊。你是大学生啊,你应该把关啊。”
林书记怔怔地盯住曲县长看着。
曲县长说:“您就别再犯嘀咕了,事的真相就是这样。就是要让黄江北对这件事负全部责任。刚才老田还亲自打了个电话来,也说起这件事。黄江北是他在省常委会上力荐到章台来的,可这小子到章台后的表现,让老田非常失望。老田说,要抓住这个煞车管事件,很好地教育一下这个黄江北。您就别再犹豫了。我再说一遍,批条是我亲手交给葛会元的,肯定还在葛会元手里。老田的意思也是,赶紧想办法去把这批条拿到手,这就是最过硬的证据,赶紧把它交给北京来的那帮人,让他们也清醒清醒,在章台,到底应该查什么人的问题。”
林书记心里一格愣,再次抬起头,怔怔地打量了曲县长一眼。后来,他呆呆地坐了好大一会儿。突然,他起身穿外衣,也不答理老伴的询问,只是穿着衣服,把小柜子里的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药,放进皮包里,然后拿起皮包,匆匆向门外走去。走到门口,才回过头来对老伴说:“不管谁来找,都跟他们说,老林住院了,大夫不让他管事儿。别的,你什么也甭说。”
老伴的嘴唇嚅动了一下,显然是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没敢说出来。
林书记快速地向楼下走去。
大门外,他的那辆专车在等候着他。走到楼梯拐角处,他突然放慢了脚步。他突然显得沉重起来,腿脚软得迈不开步去。扶着楼梯扶手,他歇了好大一会儿,心里也激烈地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最后,他还是向大门外走去。
汽车平稳地行驶在空寂的大街上,他疲乏地闭着眼,一动也不动地靠坐在后座上。汽车开进医院大门,开到高干住院部楼前,停了下来。司机替林书记打开车门,等了一会儿,不见动静。林书记闭着双眼,一动不动地靠坐在后座上。可以看得出,此刻的林书记内心十分矛盾。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坐了起来,对司机说:“开车。”司机一愣,但又不敢细问,忙回到车里,很快动着了车,按林书记的指引,向南城驰去。
他去找郑彦章。而在他之前,葛平也匆匆地赶来告诉郑彦章,林中县的那个曲县长和田卫明,带着几个人,上她家找她爸爸,希望她爸爸交出有关黄江北的一份什么东西。在得知翻车酿成大事故后,田卫明兴奋得不得了,他觉得他开禁的时刻到了,而让他兄弟“软禁”他的那个“充他妈假正经”的黄江北,反倒末日到了。真是一夜之间,已成“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势啊!够劲,够威猛!中央工作组一到章台便召见了郑彦章,要他尽快把他所掌握的况,不加一点遗漏地整理出一个书面报告。于是他在南城找了个小旅馆,图个清静,躲那儿写起他这一生的头一块“大文章”来了。
18.苍天在上 十一(18)
“黄江北在这起事故里得负主要责任?”郑彦章问葛平。***
“不知道……”葛平担心地答道,“可我觉得有人好像故意利用这件事,把火都引到黄江北身上,转移中央工作组对他们的注意力,拿这些孩子们的血来掩盖他们自己的罪恶。”
“你找过市委那些主要领导吗?他们怎么看待这件事?”郑彦章收起他那一摞公文纸,问道。
“我打电话到林书记家,他老伴说,他住院去了。”
“什么?他又住院了?他这个时候怎么能又去住院了?”郑彦章激动地站起来叫道,“他上哪住院了?还在人民医院高干病区?”
“可能吧。”
郑彦章失望地说:“真是什么也不耽误。位置还占着,好事儿还想着,你说咱们这个章台还有什么指望?”
“说谁呢?谁又没指望了?你怎么总是有那么多牢骚鬼话?啊?”有人笑着嘀咕着,走了进来。郑彦章、葛平忙回头看,竟是林书记,都呆住了。
郑彦章看看林书记,又看看葛平,最后又回过头来看着林书记说:“你……你……不是住院去了?”
林书记把手里的皮包往桌上一扔,一边脱大衣,一边说:“谁跟你说我住院去了?谁造这个谣?你郑彦章别的什么也听不进,只听得进有关我的坏话!”
葛平忙沏杯茶过来。林书记探头看了看葛平手里的茶:“我不喝你们的,我包里带着杯子、茶叶哩,用那个沏。”
“梨树沟车祸责任在黄江北?”郑彦章直截了当地问。
林书记从葛平手里接过新沏的茶,低头默坐了一会儿:“我们先不谈这个。你郑彦章前一阵唱了一出好戏,可惜少了我这个当书记的给鼓掌,恐怕还嫌不够热闹吧。今天我先来给你鼓两下掌,怎么样?你别跟我狡辩,你别以为我会给你庆功,我连一个小小的表扬也不会给你。要是所有的反贪局长都像你这么干,趁早把各地市委都解散了算了。告诉你郑彦章,这笔账,我还是要跟你算的,不管你在查清董秀娟、于也丰两案中,起了多么了不起的作用,这笔账我一定要跟你算的。你别跟我翘尾巴……”
“我翘尾巴了吗?您怎么老制造冤假错案?”
“好了,不扯这个了。我现在要问你,这些日子,你对葛平提供的那些况,到底核实得怎么样了?要给我板上钉钉地着实了说!”
“我正在写汇总……一两天里,就能拿出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归书面报告。我现在要你明确告诉我,董秀娟和于也丰背后到底牵连到什么人?”
“根据已经核实取证的来看,下面几点是完全可以敲实的:一、田卫明从万方挪用了一千四百万公款……”
林书记立即竖起一只手掌,中止郑彦章的话:“我深更半夜上你这儿来不是要听你讲什么田卫明田卫黑,你别跟我绕弯子。你知道我想问的是谁的事儿。怎么,还不相信我这个市委书记?”
“林书记,我一到您面前,说话就哆嗦。您让我……平平心……刚才我说到哪儿了……田卫明……对,咱们不说田卫明。现在要说田副省长……现在可以很有把握地说,董秀娟、于也丰的死,都和那位田副省长有直接关系……”
“着实?”
“着实。”
“到底着实不着实?”
“我用脑袋担保,着实。那位田副省长通过董秀娟、于也丰,从万方公司挪用了一百七十万,从章台住宅总公司和市局办的剑锋建筑服务公司挪用了三十二万,托人带到上海、深圳炒股票……”
“到上海、深圳炒股票这件事,核实了没有?”
“我已经派苏群到上海、深圳去取证了……”
“有回音没有?”
“刚接到苏群从上海打回的长途说,况属实,正在取证,只是取证工作难度很大,进展比较慢,有些知人从田那儿得了好处,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但是上海检察院、公安局,包括上海市纪委,以至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这件事都非常重视。在他们支持下,这些个证据肯定能取到,就是还需要一些时间。”
19.苍天在上 十一(19)
林书记逐渐兴奋起来:“抓紧办。”
“现在查明,田大人让董秀娟替他从万方和剑锋等公司挪用款子时,是写了借条的。这两份借条一份保存在董秀娟那儿,另一份则留在于也丰那儿。今年上半年,田来章台检查工作时,找了一些借口,向董秀娟、于也丰提出要把借条要回去。董、于二人碍于面子,也出于对田的信任,非常幼稚地把借条还给了田。后来眼看事要暴露,肖长海等人找董、于二人要那两份借条,以补上他们各自账上的亏空,董秀娟就去找田,田突然变脸,反口不认账,搞得董秀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面对将近二百万的一笔烂账,从来没经历这么大的经济问题的董秀娟觉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她一死,于也丰预感问题将全堆到他头上,惟一的出路也只有一死……”
“没有借条,你怎么落实田的这将近两百万的问题?”
“因为要从万方拿钱,董秀娟曾经把田的借条给葛会元看过。当然,根据田的吩咐,她让葛总看了后,就很快收了回去;但她没想到一贯为人软弱的葛总,内心却是十分明白的人。他当然知道这件事的利害关系,当那份借条从他手里过的时候,他就让人把这份借条复印了下来。他怕走漏风声,引起田和董的不高兴,没敢找别人办这件事,就让自己的女儿去办。这份借条的复印件一直保存在葛平那儿。这一年多,我也一直在找这份借条,田家的人也感到有人复印了这份借条,让田卫明来纠缠葛平,还欺侮了小葛平……”
林书记气愤地说:“这帮家伙太坏了!”
郑彦章说:“现在看来,他们想先制人,借着刚生的翻车事件,把所有人的视线转移到黄江北身上去,最起码也是想借此以争取时间,来和有关知人串供,消灭有关罪证,以逃脱法律的惩罚……比如,他们和上海、深圳方面的人串通上了,我们很可能就取不上那方面的证据……”
葛平急问:“那怎么办?”
郑彦章说:“只有在最短的时间里,干净利索地了结黄江北这件事,才能避免问题复杂化所可能引起的一切恶果……”
葛平的脸一下白了:“您是要让人尽快处理黄市长?”
郑彦章说:“平平,这种时候我们不能感用事……”
葛平叫道:“这些年,到底是谁在作践章台,作践万方公司?是黄江北?”
郑彦章说:“你跟我吼什么?你爸爸不交出黄江北的批条,他本人就得为这件事负责……二三十条人命,那他就得去坐牢!”
葛平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批条一交出去,黄市长不就要坐牢了吗?”
郑彦章说:“那你说怎么办?这是法律。”
葛平忙转过身来拉住林书记哀求道:“林伯伯,您是章台一切事件的最后裁决人,您说让黄市长为这件事坐牢,这世界还有公道吗?”
林书记不做声。此时此刻,他该怎么说?他又能怎么说?难啊。
1.苍天在上 十二(1)
111
田曼芳深夜来到葛会元家,告诉葛会元,刚才曲县长也去找了她,也跟她谈到黄江北关于煞车管的“批条”一事,要她说服葛总,尽快地把那份批条交给中央工作组,这样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否则,死了那么些孩子,无论是上边的人,还是章台市的人,都不会善罢甘休。
田曼芳还小心翼翼地问:“您把这批条交出去了?”
葛会元冷笑笑:“他们要拿它打倒黄江北。黄江北倒了,这些大人先生们就清白了,哈哈,真妙。黄江北倒了他们就清白了,哈哈,哈哈。妙,太妙了。”
“您准备怎么办?”田曼芳小心翼翼地问。
葛会元大睁双眼:“田曼芳,黄江北这个人有他让人讨厌的地方,他太想当官,但这也难怪他,在中国不当官真是什么事也办不成啊。而且他当官有一点好,他不贪,他如一轮朗朗明月,心可鉴照天地。纵观古今中外几千年历史,当官的不贪,这实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幸运……”
“但他的确给了您一个批条,让您接受那批劣质煞车管……”
葛会元跳了起来:“没有!”
一直在另一个屋里注意地听着他俩谈话的卢华这时也忍不住地冲出来劝老葛。葛会元涨红了脸还是叫:“没有!”
没想小妹突然冲到葛会元的卧室里,不一会儿,拿着黄江北的那个批条跑了出来,说:“这是我昨天替您收拾房间找到的。”
葛会元忙上前去夺,卢华一边护着小妹,一边对葛会元说:“会元,这可是二三十条人命啊。”
葛会元疯了似的大叫:“松手!你们想把它交出去?你们愿意让那些人杀了黄江北?”
田曼芳一时也慌了手脚:“卢姐,您松手。小妹,给你爸沏杯茶……”
小妹由于过度的意外和紧张,沏茶时,手一直在抖个不停。
田曼芳把小妹搂在自己怀里,竭力让自己也平静下来,然后对葛会元说:“葛总,您喝口茶。您和我,还有卢姐,还有平平、小妹,我们都不愿那些人借这件事搞倒黄市长。这是真心的。黄市长他不是一点私心都没有,但正如您说的,他不贪,他心里有老百姓。他能干,章台需要这样一位父母官。但我们同样不愿意您为这样一件事毁了您清白的一生。您一生已经够坎坷的了。您还有卢姐,还有这一大家子人。现在中央已经在过问章台的问题,你们都还有好日子在后头。所以我来跟您商量,能不能让我来承担这件事的责任……”葛会元一怔。田曼芳没等葛总开口,就接着平静地往下说道:“您听我说。我不是个好人,在田卫明挪用公款这件事上,我起过很坏的作用,没有煞车管这件事,我也要完。您以前说过,多给章台留下一个干净的人,这比什么都好。所以,我求您把这批条烧了,让我来承担这个责任,也算我最后为章台、为咱们万方做一件好事……”说着,田曼芳竟哽咽了。葛会元呆了一会儿,又慢慢低下头去。
田曼芳用自己满是冷汗的手,紧紧拉住葛会元那双一直在战栗的手,恳求道:“葛总……别犹豫了……时间紧迫……”
葛会元还是不做声。许久,大约总有七八分钟吧,他突然提出要单独和田曼芳谈个事。卢华和小妹犹豫了一下,走了。小妹故意让门留了个缝儿。但一向不拘小节的葛会元,这回却精细地觉察了小女儿的这点“小花招”,走过去用力把门撞死了,还“咔”的一下,把门锁也上上了。以后,门里静了片刻,便听到葛会元急促促地开始向田曼芳叙述起什么来,还听到他俩短促地议论了一会儿,好像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十分钟后,门开了,田曼芳走了出来,脸色十分沉重,她简短地安慰了一下卢华和小妹,就匆匆走了。
当这个令人难以接受的夜晚快要过去的时候,黄江北家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这子夜过后天亮之前的电话铃声听起来格外地惊心动魄。为车祸事件善后,几乎是刚进家门、刚在沙上躺下、连口热茶还没来得及喝上的黄江北浑身一颤,忙折起身抓起电话。电话是小妹打来的,她找她爸爸葛总。葛总对家里人说去黄市长家。黄江北忙说,葛总根本没上他这儿来过。卢华忙从小妹手里拿过电话,着急地补充道,他说他去看你,都走了好几个小时了……一直到现在还没见他回来。黄江北心里一紧,一种极不祥的预感袭来,这使他浑身立刻战栗起来。他忙劝卢华,您别急,我马上就过来。于是他拿起依然还在门背后滴水的雨衣,叫通了市政府小车班的电话。等他赶到葛老师家,卢华在门口已经等了他好大一会儿了。
2.苍天在上 十二(2)
卢华说:“田曼芳走了以后,他一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让进。***后来我想去劝他休息,才觉书房门是开着的,他不见了……桌上留着一个条儿,说是去看您了……”
黄江北忙走进葛会元的书房。
书桌上有一幅墨色淋漓、显然是刚写不久的真草条幅,上面写着“苍天在上”四个斗方大字。黄江北的眼眶一下湿润了起来。
卢华说:“老葛出走前,除了写了这个条幅外,还把你给他的那批条烧了……”
随着卢华的指引,黄江北看到在书桌的一角的烟灰缸里的确有一大片纸灰。在烟灰缸旁边还放着有他打开的一个信封。
黄江北问:“他跟田曼芳说了什么?”
卢华说:“他把门关死了单独跟她谈的。”
黄江北安抚道:“师母,您别急,葛老师不会出什么大事的……”
卢华呜咽道:“他会出事的……我一直瞒着你们。他身体早垮了,精神一直处在崩溃的边缘。他早就受不了了……是我不让他往外说他的病……是我害了他……”
黄江北的眼圈即刻也红了,他默默地站了一小会儿,把卢华交给小妹照看,就去找田曼芳打听况。刚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让小妹赶紧把平平叫回来照顾卢华。小妹说,刚给姐姐那儿打了电话,房里没人接电话。还给小旅馆营业室打了电话,回话说,她和一些人匆匆忙忙地坐车走了,没留下去向。黄江北只得关照小妹,不要离开家,暂时不要去瞎张扬,他会尽最大努力寻找葛老师的。说不定过一会儿,他自己就回来了。说着,他急急忙忙地下楼去。刚出楼门,只见一辆小车明晃晃地开着车灯,直扑这儿而来。待它稍稍走近了一看,竟是田曼芳那辆蓝色的马自达。
果然是田曼芳。但跟她一起来的还有郑彦章和葛平。田曼芳在听葛总跟她谈了那个“重大”况后,觉得问题复杂了,自己一时拿不准主意,想来想去,还是去找了郑彦章。郑彦章还没等田曼芳说完最后一句话,就叫道:“快走,快去找葛老头儿!要出事儿!”但还是晚了一步。
田曼芳说,葛会元告诉她,真正要为煞车管事件负责的,认真计较起来,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万方的总经理,直接给生产流水线上下达使用这种煞车管命令的人;另一个是田副省长。
接到黄江北的信以后,葛会元很伤心。他能理解自己这个当年的学生急于让万方出成品车的心。但他不能理解江北居然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去为自己做一件“重大政绩”。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学生,过去没这个“毛病”。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热衷于不该有的“政绩”。如果“政绩”只能替为官的头上制造光圈而不能为老百姓谋福,何为“政绩”?这样的“政绩”一点点积多了,哪有不出事儿的?从来不敢对抗上级的他,那天却决定要做一回不听话的人。他把黄江北的信往抽屉里一锁,想好了,不管他什么市长不市长,决不采用那个非常不保险的煞车管。他甚至想着还要把江北找到家里来好好地“骂”一顿。江北做学生时,他都没舍得好好地骂过他,但现在得骂了,不能再惯他这些毛病了。曲县长后来一天打过八次电话给他,他也都红着脸顶住了。如果后来不是他……田副省长亲自打电话来干预,他本来是要做一回真正的总经理的。后来,他就接到了那个田副省长的电话……
这件事,后来中央工作组查实:曲县长见葛老头儿顽固地顶着不用他的煞车管,连黄江北的亲笔信也不管用,急了,就找了田副省长,逼田出面,向葛施加压力。十分聪明的田当然不想掺和这种事,但曲这一回却死咬住田不放,因为这件事跟曲某人老家的利益关系太大,也跟他本人的关系太大:他眼看就要离休,退下来后,设在老家的这个煞车管厂就是他后半世的“小金库”,等闲了得!于是他“威胁”田,要他一定向葛施加压力。区区一个小县长怎么敢威胁副省长?这里牵涉到田借钱去上海、深圳炒股的事。田这些事,全由曲帮着经手,个中内幕,他全清楚。他拿这件事威胁田,田只有“屈服”。田明白,儿子的问题再大,也只是儿子的问题,但自己这一百多万的事,就足以使他身败名裂身陷囹圄。也许,因为他是个副省级干部,能饶他一死;也许,正因为他是个副省级干部而要他一死,以警天下人、警天下的副省级干部。他只得给葛会元打电话,甚至还说了这样的话:要真出了事,我来负责,你老葛就别操这心了。让我别操这心了?这话里还藏着什么意思?葛会元忐忑不安。实在顶不住了,他毕竟只是个“葛会元”啊。
3.苍天在上 十二(3)
现在的问题是,葛会元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他是听了田副省长的话才下令使用了这批煞车管的。而田的人现在却四处活动,到处张扬散布葛会元是根据黄江北的指令,才使用了这“操蛋”的煞车管,害死梨树沟二三十名教员学生。是我软弱,是我无能,是我害死了那些孩子,又让江北陷入无以复加的劫难之中。我是一切事故的罪魁祸,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我来承担,我……
听田曼芳说到这儿,黄江北明白,葛老师是肯定找不回来了……
112
傍晚时分,田卫东突然来约黄江北,约他到一个很背静的地方见面,有些不能在电话里说的事,要跟他当面谈。这儿是货站附近的一个巨大的煤场,偏僻肮脏而又冷落。这时,雨倒是停了,但灰蒙蒙的四周依然是阴湿阴湿的。黄江北穿着一件宽大的雨衣,匆匆从一辆空空荡荡的公共汽车上走了下来。田卫东夹着一个大皮包,已经在煤场后头的一段围墙跟前等着了。
“什么事电话里不好说?”
“煞车管的事给您招了这么大的麻烦,实在不好意思。”
“不要跟我再谈这件事。”
“最高方面来的人,正式找您谈话了没有?”
“这不是你该过问的。”
“黄叔叔……”
“如果没有别的事了,那请回吧,我还有别的事。”
“今天检察院突然采取行动,带走了田卫明。也通知我,暂时不准离境,等待传讯,并且冻结查封了有关田家的一切银行账户和不动产。”
“噢,你感到意外了?”
“这些况您恐怕也不知道吧?他们采取行动前,没跟您商量过吧?”
黄江北一时无语。
“他们事先不跟您商量,就采取了这么大的行动,是不是说明有关方面已经不信任您了……”
“这就是你要告诉我的重大消息?”
“黄叔叔,您不能再犹豫了,说不定他们马上也会对您采取什么行动。有一句话不知我该不该说,如果……如果……您权衡下来,眼前的麻烦真的是很大……您又愿意……我还是可以有办法帮您离开这个国家的。我是指通过一些暗道……或者说被有关方面称之为‘黑道’的办法出国……另外,这几十万港币,您还是留着,当紧儿的时候也许用得着。我没把它交给教育基金会,我搞到这么一笔钱也不是很容易的,我得给自己留一手。现在我愿意把它留给您。我这么做没有任何用意,我只是觉得,让您来为章台的现状承担主要责任,是不公平的……这是我心里话。”
黄江北什么也没说,戒备地打量了一下田卫东,打量了一下他手里的那个装着几十万港币的皮包,慢慢地往后倒退了两三步,一转身走了。
黄江北没有马上回家。他由着( 苍天在上(全本) http://www.xlawen.org/kan/44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