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十分软款温柔,倒不似一般的中年妇人。
张三心中便知这妇人就是乔家继母,抬眼瞧时,果然一个妇人慢条斯理的出来,伸手开了柴扉,虽然不便细看,倒也是忍不住仔细打量了几眼,但见那妇人生得十分姿色,打扮倒并不出挑,身上穿的头上戴的一色是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只是不知怎的,一望可知不是屯里人,一股说不出的风情都堆在眉梢眼角。
那妇人开了门,端端正正道了个万福,张三郎连忙躬身施礼,妇人抬头观瞧,见了三郎模样儿,心中“呀”了一声,暗暗的喝彩,一面对三仙姑笑道:“劳动仙姑替我家妮子跑这一趟差事,如今既然哥儿来了,就请屋里坐吧。”
说着谦谦让让的,将那张三郎让道堂屋之内,一面喊了一声“二姐儿。”帘子后头一个女孩子的声音道:“娘唤我做什么?”那妇人笑道:“你姐夫今儿来家了,去叫了大姐儿出来会一会。”
于是那乔二姐儿也不出来相见,答应了一声转身跑了,这厢张三郎听见,心中猜测此人就是那乔大姐儿的妹子,如今她姐姐相亲,她定然是不肯出来厮见的了。
于是大家分宾主落座,那妇人倒好似十分中意张三郎的模样,赶着问他好些话,年少时可曾上学,念什么书,如今在哪里当着差事等等,张三郎不敢怠慢,细细对那妇人说明白了,三仙姑见妇人不错眼珠儿的瞧着张三郎,心中便知这一回保媒算是十拿九稳,暗暗的盘算着自己能得多少媒谢钱。
几个人正说得热闹,就听见帘子后头,依旧是那二姐儿的声音道:“娘,姐姐来了。”那妇人与三仙姑对望了一眼,相视而笑,一面有些阴阳怪气儿的说道:“既然恁的,娇客就在堂屋里会会姐儿吧,我们出去走走。”
张三郎听了这话,脸上腾的一红,连忙站起身来,整顿衣冠,以眼观鼻,以鼻对口,以口问心,并不敢稍有绮念。未几但听得帘子响,也不敢抬头观瞧,却刚好瞧见那乔家大姐儿款动金莲来在近前,粗布裙子底下,一双大红的绣鞋若隐若现的,看的张三郎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半晌,方听得那女子的声音说道:“三爷既然答应前来对相对看,如今只管把头低垂着,莫不是对奴家容貌生了惊怖之心?”
那张三郎自小儿不曾给人尊称一声“爷”,如今听见姑娘这样客气,连忙抬头说道:“小人并无品级,怎敢当得大姐儿这般称呼。”这抬眼一瞧,当真是:
三十年恩爱相遇,五百年冤家遭逢。
但见那乔大姐儿浑身上下倒是裹在荆钗布裙之中严严实实的,侧身端坐相陪,一只胳膊搁在桌旁,微微露出一段雪白的雕花玉腕。芙蓉玉面生得雪团儿一般,只有一对妙目如白染皂,似嗔非嗔,如泣如诉。若是不曾得了这号儿病,当真是个云鬓花颜的绝色女子,张三郎如今见她红颜白发,不知怎的心中怜惜之意大盛。
张三郎见了乔大姐儿的相貌,正是当日在那观音庙之中惊鸿一瞥的女子,大姐儿瞧着这张三郎,倒也是好生眼熟,好似当日在老娘娘庙中撞客的那个金刚尊神一般,只是如今人家不曾点破了,自己怎么好赶着男家去问,也只好按下不提。
一面瞧见三郎不错眼珠儿盯着自己,只得低垂着粉颈,微微回避。张三方察觉自己的行为莽撞了,虽然尴尬,也只得没话找话道:
“方才路上遇见一个小丫头子,名唤引弟的,引着我去寻了干娘,听那小孩子说,姑娘好针黹。”
大姐儿听见夸她,淡淡的摇头说道:“哪里就像她说的那么好了,不过是小孩子家,没见过什么新鲜玩意儿,就当做宝贝一般,将来大了,见多识广,未必还会把奴家的针线放在眼里……”
张三郎见这女子言语之间自有一股落寞神态,便起了怜香惜玉之心道:“世上喜新厌旧的人是有的,只是若总往坏处想,人生在世还有什么趣儿呢,世上总还是善人多些,小人见姑娘眉间似蹙,只怕也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儿,既然聪慧,难免心思重些。
常听见坐堂的郎中说过,年轻女子多半身子阴虚,若是再一味伤春悲秋,作践坏了身子不是玩的,小人虽然愚钝,或可一解心怀,日后姑娘有何萦心的事情,若不嫌弃,不妨对小人说……”
那乔大姐儿原本听见继母说了,如今有个镇上的更夫,知道自己身染怪病,还是情愿前来求娶,心中猜测此人多半是图个新鲜,再不然就是穷得实在讨不到媳妇儿了,方才想起这么个法子来。所以情愿与他对相对看,只怕凡夫俗子见了自家古怪相貌,自然是躲之不及的了。
如今见这张三郎生得好生雄壮的模样儿,为人倒也算是心思细腻软款温柔,最难得的是不似旁人那般,见了自己就流露出惊怖畏惧的神色,反而举止温文,好言相劝,原本凉透的心里,竟隐隐的生出些暖意来。
当初心底无私之时,原本不在意当面锣对面鼓的议亲,如今一旦有些心动,竟是芳心羞涩起来,低垂了粉颈不肯言语了。
那张三郎不知大姐儿心中如何想法,忽见姑娘低了头不理他,还道是自家说错了话,显得轻薄了人家,心中焦急,待要找补几句,倒不知哪里得罪了她,只得紫涨了面皮,虽是寒冬腊月,倒急出一头的汗来。
乔大姐儿见张三郎半晌不言语,只得忍住羞涩之意抬眼看他,但见那小伙子憋得满脸通红,神色紧张盯着自己,忍不住扑哧儿一乐,又连忙伸手掩在唇边,一面见堂屋里灌了些冷风进来,遂从衣襟儿上扯下一方帕子来,也不当面递给张三郎,只顾往他怀里一丢。
那张三见姑娘扔了帕子过来,如果至宝一般接在手中,赶忙揣入怀里,急的姑娘也顾不得害羞,连忙说道:“是给你抹脸的……”
张三郎听了,方才回过味儿来,如今自己不拿来抹汗,倒私藏入怀,倒像是两个私相授受一般,赶忙又掏了出来,胡乱往脸上抹了抹,抹到了一半,忽然又停住了道:“只怕脏了姑娘的帕子。”
第16章 议彩礼讨价还价
乔大姐儿见张三郎手忙脚乱的十分拘谨,心中便知他是个正人君子,不惯与女子调笑,才会这般紧张,对他又生出了几分好感来,看他左右为难的样子十分不落忍,因说道:“这不值什么,奴家贯会女红,一条帕子不过一时半刻就绣得的,三爷若不嫌弃,留下用也使得。”
两个正说着,忽见外头三仙姑撞了进来笑道:“好了,好了!”
大姐儿见媒人进来,脸上一红就站起身子,对着张三郎福了一福,回避入了内室之中,那张三此番恨不得跟了她进去,只是碍于干娘在旁,只得站起来说道:“干娘做什么恁般咋呼,我倒没什么,仔细冲撞了姑娘。”
三仙姑见张三手里拿了姑娘的帕子,就知道两个彼此心里都有了意了,方才自己在外头又是一力撺掇了那婆娘答应,只怕这一份媒谢钱是少不了的,自然满面堆欢。
伸手在张三郎额头上一戳,啐了一声笑骂道:“好个忘恩负义的小厮儿,这才叫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呢。”说的张三郎脸上一红,又听见内间有人娇笑了几声,仔细听去,好似是那乔大姐儿妹子的声音。
婆子这厢叫张三郎站好了,去外头请了陈氏进来,叫她上座,用胳膊肘儿捅了捅张三郎的肋条笑道:“可真是个傻姑爷,只管站着,还不给岳母大人磕头?”
张三郎这才回过神儿来,连忙跪在地上纳头便拜,口称岳母大人在上,小婿这厢与娘见礼。那妇人也只是微笑,并不十分热络,慢条思理儿道:“哥儿且请起来吧,如今既然是定了的事,只怕小妇人还有几句话要问你的。”
张三郎如今看在乔大姐儿面上,敬重她是长辈,连忙正色说道:“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吩咐小婿。”陈氏倒不曾急着答话,端起桌上茶盅来,慢悠悠的送向唇边,吹得温凉不沾了,作势抿了两口,方才放下,从衣襟儿袖袢儿上扯了帕子,在唇边抿了抿,方才说道:
“如今人也给你瞧见了,哥儿觉得我们家大姐儿怎么样呢?”张三听见这话,只顾紫涨了面皮,支支吾吾了半日方说道:“姐儿生得好相貌,听见在针黹女红上头十分了得,又整治得好菜蔬,调理的好汤水,小人心里自是愿意的,只是不知大姐儿尊意如何……”
陈氏听了这话,有些酸酸的说道:“哟,这些年倒是头一个后生说我们家大姐儿好相貌的,竟是前世冤孽也未可知啊……”
那三仙姑听见陈氏泛酸,生怕事情告吹了,连忙笑着找补道:“太太说笑了,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姐儿原是念书人家的贵小姐,又有太太这么识文断字的娘调理着,不是有恁么一句话么,叫做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就是相貌上有些小病小灾儿的,原不值什么,常言道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姐儿若是出了门子,自然也是在内室之中打点家事,瞧三郎这样诚心诚意的,断然舍不得叫她一个年轻媳妇子出去卖头卖脚的不是?”
说着,拿眼睛瞟着张三郎,三郎原本也是个聪明人,连忙点头说道:“干娘说的是,若是这一回能够遂了心愿,小人愿意将大姐儿当做玉女娘娘一般供奉在家里,不叫她受了半点儿委屈才是。”
那陈氏见张三郎言辞恳切态度卑微,只怕是真的动了心思,心中捉摸着若是大姐儿的婚事再拖下去,乔二姐儿只怕也是难说人家儿,难道日后自己真要带着两个老姑娘过活不成?如今见这后生虽然只是小小更夫,到底领着朝廷的饷,又生的好个模样儿,必然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如今他看上了大姐儿,倒不如趁此机会招了这个女婿,来日自己也是终身有靠。
想到此处故作伤感叹道,瞧见你们小两口儿这般投缘,倒勾动了小妇人我的尘凡来,当日我们老爷在时,何尝不是琴瑟和谐,如今那狠心短命的伸腿儿去了,丢下我寡妇失业的,领着两个女孩儿并一个未成|人的小子,看紧了门户也是不易,既然你这小后生家愿意替我们娘儿几个做主,倒也是一件好事,只是若把姐儿给了你,小妇人晚景凄凉之际,哥儿可不能不认我这个娘……
张三郎听见妇人这话,连忙躬身答道:“岳母大人放心,您对大姐儿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小婿做儿女的如何不思报答之理,只是如今茅檐草舍,不好接了娘过去,等日后我与大姐儿立住了时,定然时常帮衬,绝不生份了便是。”
妇人见张三郎打了包票,方才略微有了笑模样儿道:“果然如同仙姑说的,是个明白人情的孩子,姐儿若是跟了你去,小妇人我也能放心些个,只是大姐儿这一走,家中就少了一半儿的进项……”
那仙姑在旁听见,知道这是要谈彩礼的意思,连忙笑道:“太太暂且不忙说这个,他小孩子家不知世途经济学问,老家儿俱已没了,只有寡母王氏在堂,就在咱们隔壁村上住着,如今这孩子在镇上公干,家里也管不着他的,若是说起这些蝎蝎螫螫的事情,他年轻后生没经过这些,太太说了他也是一笔糊涂账,就是老身在这里说句公道话儿吧。
太太别恼,论理今儿不该说,只是议亲的事情说句不好听的,还不是讨价还价的买卖儿?如今姐儿虽说百伶百俐,嫁过去好个当家大娘子,只是多多少少的有些毛病儿不是,太太就当可怜可怜这一对儿有情的小鸳鸯,高抬贵手少说个数儿吧……”
陈氏听见三仙姑从中拦阻,抿嘴儿一笑道:“仙姑这话差了,如今哥儿眼看要讨了姐儿在房里,怎么倒说还是小孩子家呢,况且方才仙姑说了,他家里寡妇娘不大管他的事,他如今领着差事呢,每月的官饷只怕不少,都放在自己手里,怎么会不知道世途经济学问?
我这小女在家长到了三十多岁,平白给了人家,难道不许我小妇人张一回口?如今姐儿在家里时,除了伺候我一日三餐铺床叠被的,外头几亩薄田、家下人等的针线,加上姑娘闲来绣几方帕子,整治几个小菜儿,拿出去换钱,一日里上百钱的进项,如今随着哥儿去了,这笔银子不是就到了他家么。
况且我养了她这些年,要吃要喝难道不要挑费的?仙姑是个明白人,若不是老爷临走之前拉着我的手,叫我好生看顾他们姐儿两个,小妇人才四十多岁,就算再往外头聘去只怕也使得,倒叫我虚度了青春抚养两个小冤家,算到今日,光是挑费少说也有几十两了,谁又要去?”
那张三郎听见妇人连珠炮一般的算账,心中就知道不太妙,如今听见“几十两”三个字,脑袋轰的一声,当真唬了一跳,正要答言,就听见三仙姑“吓!”了一声道:
“太太这是拿他们小门小户儿的取笑了,如今别说几十两,就是十几两只怕也拿不出来的,太太只说自己家道艰难,我们哥儿家里也不算是富裕人家儿,自从他先父去世,家境已经大不如前了,况且他家里老太太又有些偏心的,偏疼小儿子,不大上心这大郎的事情,只怕他要娶亲,还要靠着自家力量,家里时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的。
如今既然要做亲戚,老身也给太太交个实底,我们三郎一个月的官饷才二三钱银子,如今既然要娶媳妇儿,就不好住在看街老爷家里,怎么着也得赁一间闲房吧?这又是一笔开销,况且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姐儿又不是个齐全孩子,若不是他们两个投缘对劲了,只怕这辈子也聘不出去,如今聊胜于无罢了,太太可别太仗势了才好。”
陈氏给那三仙姑一顿抢白,心里窝火,待要反驳几句,但见那三仙姑朝她挤眉弄眼儿的,也不与她答话,倒转过来对着张三郎笑道:“你一个小后生家听这些做什么,也不知道害臊?如今既然来了,也是我小妇人不见外,哥儿出去把我们家厨房里的柴火劈一劈吧。”
张三听见,知道只怕三仙姑与这婆娘要明码实价的谈讲起来,怕自己听了尴尬,瞅了三仙姑一眼,见她对自己点头笑道:“可说呢,哥儿既然来了,好歹做些活计,也是上门儿一趟的意思。”
吴氏因对内间扬声说道:“二姐儿,过来与你姐夫指路,前儿叫你们劈柴挑水,一个一个只管装聋作哑的不知道干活儿,坏透了的小蹄子。”
但见一个少女从内间一打帘子出来道:“娘叫我做什么?”陈氏指了指张三郎笑道:“领着你姐夫往院子里走走,有什么零碎活计请他帮忙做一做。”
第17章 乔二姐艳羡奇缘
二姐儿听了,不端不正点了点头,也不大理会张三郎的,自己抬脚就往门外头走,张三郎见状赶忙跟了上去。
两个一路往场院上走着,张三郎偷偷打量这位二姑娘,倒与大姐儿生得七八分相似之处,是个齐全孩子,没病没灾儿的,漆黑的云鬓雪白的脸儿,头上戴着一朵十分精巧细致的绒花儿,想是出自大姐儿之手。
不一时两个来在后头柴房之处,二姐儿指了指一堆柴火道:“诺,就是这些,我与姐姐身单力薄,每日做不动多少粗笨活计,如今你来了,还请帮衬些。”张三郎连忙点头道:“这不值什么,场院里风大,姐儿请回去歇着吧。”
只这一句,倒叫二姐对这张三郎另眼相看起来,原来这乔二姐模样儿虽然比不上姐姐,倒是不曾得病,也算得上是个绝色的,若不是家道中落,又受了继母娘的迟累,十里八村属意她的后生原也不在少数,如今见这张三郎只因为正与自己的姐姐说亲,对自己倒是十分规矩守礼,又体贴自家女孩儿闺阁体态,不肯叫自己寒风里站着,心中倒是替姐姐高兴。
反倒不似方才那般拿大了,因试探着说道:“方才在里间屋里,我要去偷听,姐姐管束着不让,也不曾听见,到底娘要了你多少银子钱呢?”
张三郎闻言脸上一红道:“干娘说我小后生家不知道这里头的买卖行市,才打发我出来做些活计的,方才听见说是要几十两吧……”
二姐儿听了这话冷笑一声,啐道:“她还当谁都跟她一样是个明码实价儿的姐儿不成……”一面左右瞧瞧无人,因走进了几步,低低的声音对张三郎说道:“姐姐有句话要对你说,就不知道你心里到底怎么样。”
三郎听见乔大姐儿有话,连忙正色说道:“我对姐儿的一片心意她应该瞧得出来的,不然我也不会大老远的来了,并不敢欺瞒二姐,原先我母亲也是几次三番的催我,心里都没有这个念头,自从当日见了姐儿,心里就抛撇不下她……”
那二姑娘是个闺阁Chu女,听了这话早就红了脸,啐了一声道:“谁问你那么多了。”想了一回笑道:“是了,怪不得姐姐说你好生眼熟,原来就是当日老娘娘庙遇见的那个后生了?”
张三郎闻言惊喜道:“你姐姐还记得小人?”二姐扑哧儿一乐道:“怎么不记得,你这样的体魄,大半夜的往庙门口一站,我姐姐还道是庙里的金刚成了精,唬得手脚冰凉,跑回家中就发起热来,病了好几日才罢了,都是你连累的。”
张三听见乔大姐儿也是因为自己病了,心中又是怜惜又是欢喜,怜惜她因为撞见自己受惊得了寒症,又欢喜她竟与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都以为是撞客了庙中神祗,却原来撞了天婚一般,也是料想不到的天上缘分。
那二姑娘见张三面上似喜似悲的,也不知是什么缘故,接茬儿说道:“既然你待我姐姐是真心,如今就把闺阁私语说些与你知道也不妨事的。我姐姐说了,如今她在家一日,家中就有些进项,如今要往外头聘去,娘自是不乐意,只怕这彩礼上头就要得多些,若是三爷诚心求娶,只管应承下来,左右里头还有仙姑支应着,想来娘也不敢十分狮子大张口的。
到时离了这个地方,姐姐自然是一心一意帮衬三爷家中过活起来,只要你们小两口儿同心同德了,那些个聘礼银子自然有赚得回来的一天。只是三爷若是只图一时新鲜,过后再要反悔,或是说出什么‘当日为了聘你花了不少银子钱,你原是我花钱买来的丫头’等语,我姐姐宁可终身不嫁,也不能到人家家里受这个作践。”
张三郎见乔大姑娘身在贫贱之中,终不忘念书人家女孩儿的矜持志气,心中对她十分爱重,连忙正色说道:“二姐请放心,我张三郎不是那样轻薄的子弟,如今既然前来求娶,自是真心实意要过一辈子的勾当,多谢你家姐姐美意,既然恁的,任凭岳母大人裁处便是,我自然想了法子筹措款项,还要委屈了大姐儿,在家多待几日。”
乔二姑娘听了这话,面上怔怔的,不知怎的眼圈儿一红道:“偏生姐姐就这样好命,烧个夜香也能遇上你这样的好子弟……”说到此处又觉得不妥当,脸上一红道:“姑娘不与你在此处饶舌了,姐姐的吩咐我已经带到,你好生在此处受用吧。”说着,扑哧儿一乐,转身跑了。
张三郎瞧着二姑娘跑远了,心中暗道自己此番娶了大姐儿,往后这乔家二姐也该能说人家儿了,自己这一回倒也是成全了她。
二姐回在堂屋里头,对她娘说了,打发了张三郎过去砍柴,那两个婆娘正坐在一处叽叽喳喳讨价还价,也没空儿理她,摆摆手儿叫她进内间屋去。二姐儿自己打帘子回了房内,见大姐儿正绣一条手帕,抢了过来看时,是个鸳鸯戏水的图样儿。
扑哧儿一乐,伸手在大姐儿面上刮了刮道:“哟,这就绣上了,还没过小定呢,你忙的什么?”
说得大姐儿丢开手上针线簸箩,上来拧了她的嘴笑道:“我把你个乱嚼舌头的小蹄子,这是前儿那货郎大哥定的货,说准了明儿来取的,仔细弄坏了。”
说着,又将那绷子夺回手上,斜着身子往窗边上靠了靠,借着亮儿绣起来,怔怔的出了一会儿神,方才低声问道:“他怎么说……”
二姐听了,憋住笑意道:“哟,哪个他呀?我怎么不知道?”大姐儿红了脸,就不肯再问,二姐只得也脱了绣鞋上了炕,挨着大姐儿笑道:“他答应了,说无论那陈不死的要多少,他都有法子弄了来。”
大姐儿听见这话,脸上才有了笑模样儿道:“知道了。”低头又做起活计来,二姐儿在旁瞧着她,怔了一回,方才幽幽说道:“若是你去了,还不知道我日后怎么办呢……”
大姐儿见妹妹伤感,心中十分不忍,说道:“方才你不是说了还早着么,再说便是我不在家时,自然还有仙姑看顾你,若是在镇上立住了脚,越发接了你家去。”
二姑娘听了扑哧儿一乐道:“你又哄我呢,哪有小姨子往姐夫家里去住的道理。”
大姐儿也跟着笑了道:“是了,倒是我有些痴心……少说还有好几个月呢,想它做什么,就是我不在时,自会嘱咐仙姑来家瞧你,若是我去了,你就算不寻她,她为了生意自然来寻你的。”
说的二姐红了脸道:“我可不像你那么急着嫁人,熬到那陈不死伸腿儿去了,我越发不用寻人家儿,一辈子不嫁男人,落得清白女孩儿的身子有什么不好。”
大姐儿听了,知道这是小丫头自暴自弃的气话,心中怜惜她,柔声说道:“好没脸,说起这样的话来,正格的我去了,你倒受用,这屋子给了你一个人住,岂不是好的?”几句话方才哄的二姐好些,姐儿两个在房内说话儿做针黹不提。
却说外间屋里,陈氏与那三仙姑纠缠了半日,总算说定了十五两,把个陈氏怄得笑骂道:“你老当真是个撮合山,都是街里街坊住着,我不与你装神弄鬼儿的,当年老娘在院里买卖,也自认是个好钢口儿,如今竟不如你会说。”
那三仙姑听了十分得意,笑道:“太太将天比地,老身可是担当不起,既然恁的,就去寻了姑爷子来,当面说清楚了,凭他外头跳跶,弄了银子钱来也好发嫁。”陈氏点头。
三仙姑颠颠儿的去寻了张三郎进来,那张三正劈柴在兴头儿上,倒出了一身的热汗,庄稼小伙子没忌讳,见左右无人,把大衣裳也扒了,只穿着小褂儿干得正好,见干娘来寻,连忙穿了衣裳跟进堂屋里来,那陈氏见张三郎做活做得热气腾腾直冒汗,笑道:“倒好个雄壮的模样儿,是个往大路上走的小伙子。”
说着,对三仙姑递个眼神儿,仙姑遂把聘礼银子说了,那张三郎头回说亲,不懂这里头的买卖行市,听见十五两,心中虽然也是咯噔一下,好歹比几十两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儿了,又瞧了瞧三仙姑,见她一个劲儿对着自己点头,就规规矩矩站好了道:“小婿全凭岳母大人吩咐。”
两个婆娘这才满面堆下笑来,又让他看座吃茶,说了会子闲话,那陈氏因说道:“既然姑爷子已经定下了咱家,小妇人也就没有什么忌讳的了,是今儿就过小定呢,还是……”
三仙姑听见陈氏这话,心里哎哟了一声,心说终日打雁,倒叫雁啄了眼,方才只怕是自己杀价儿狠了,这婆娘要从定礼上找补,因笑道:“嗨,说句不怕你们两个恼的话,都是小门小户儿的,到底贫苦些,还要什么小定大定,太太看看,拢共一笔定礼就够了吧……”
第18章 张四郎胡打饥荒
张三笑道:“多谢姐姐惦记,四郎自小儿多病,又是个念书孩子,家里骄纵惯了的,在书院里养的胃口也刁了,不乐意与我一处吃饭。”
小翠儿听了,脸上一红道,低头弄了弄衣带,才吞吞吐吐的说道:“我怕你们弟兄两个要喝酒,就把太太赏我的两碗菜也放了你这食盒里了,如今再拿回去,只怕厨房的人要问的,既然三哥的兄弟不在这里,不如……不如我与三哥吃了这顿酒饭也罢了……”
张三郎听见这话,心里突突直跳,心中暗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这翠儿姑娘平日里不声不响的,男女之事上头好大胆子,心里难免有些小觑了她,面上稍有不悦之色道:
“姐姐这般爱惜赐饭,三郎替我兄弟谢过,只是你我孤男寡女的,姐姐又是太太房里的人,小人是万万不敢唐突的,若是姐姐觉得回房不便,且请在我这茅檐草舍里略坐一坐,可巧我有事要寻我李四兄弟,就不能相陪了。”
说着,也不管那翠姑娘脸上下得来下不来,抬脚就走。
那翠姑娘吃了张三郎一顿抢白,如今见他去了,脸上臊得滚烫,眼泪也掉下来,将那食盒打开,见里头一壶酒两碗菜,并米饭烙饼等物,气得全都摔在地上,往张三郎铺上一座,嘤嘤咛咛的哭了起来。
哭了半日,伸手往自家盘扣上头摸手绢儿时,方才想起来早起那一条给家里的猫儿抓破了,偏生今儿太太房里事多,还不曾得空儿出去买,如今哭个大花脸,又不好出去的,只得满屋子里头瞧瞧张三郎可有手帕,摸索了半日,忽见枕头底下露出一个角儿来,伸手一扯,竟是一条锦帕,一望可知并不是男子所用之物。
小翠儿见了此物,心里咯噔一声,就猜测那张三郎在外头养着唱的,又或是有个什么相好儿,拿在手里提鼻子一闻,一股似有若无的幽香,饶是她女子之身也忍不住心头一荡,又不是什么脂粉香气,说不出的温柔旖旎。
小翠儿心里一急,恨恨的将那帕子往地上一掼,待要狠命踩了两脚,啐上一口,又怕给张三郎回来瞧见了,只得含羞忍辱收拾了满地杯盘狼藉,悻悻而去,这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却说张三郎来在街面儿上,瞧着打更时辰尚早,又没有什么旁的营生,原想着去寻李四郎,又知道他家中老婆孩子都挤在一间房里,自己做大伯子的去了,共处一室甚为不便,只得往更房里躲躲罢了。
谁知到了更房处,但见李四郎正抱着官哥儿在房里干坐着,见他来了,彼此都是一愣,那李四郎面上有些尴尬道:“实不知道三哥也来得这般早……”刚说了一句,那官哥儿便踢着腿儿不依,扎着手儿奋力扭动着小身子,好似不乐意让爹爹抱他似的。
张三郎见了官哥儿倒是喜欢,伸手接住了抱起来笑道:“几日不见,哥儿又富态了些。”一面瞧着孩子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又蹙眉说道:“哥儿身上怎么这样冰?你也是个没调理的,大冷的天儿,只管抱着孩子在更房里做什么呢。”
那李四郎面上不大好看的,垂头丧气的道:“还不是您弟妹么,耍了小性儿回娘家,连官哥儿也不带了,这不是给我好瞧的么……”
那张三郎素知自己这把兄弟夫妻两口子平日里都是鱼水和谐的,不知怎么今儿倒闹气别扭来,因问道:
“怎么,你们小公母两个向来丢不开手的,如今弟妹恼你也罢了,如何好端端的连官哥儿也给抛撇下了,倒是好可怜见的,既然恁的,你也该带了哥儿在家里歇着,如何往更房里乱跑,小孩子家身子单薄,冻坏了不是玩儿的。”
四郎叹道:“我们小夫妻两个能有什么仇,还不是我那岳母老大人,原先养下好几个哥儿来,只有我浑家一个是姐儿,自小儿在家不如哥哥兄弟们受人待见的,刚刚成亲那会子,见我疼她,还含着泪对我说些小时候的往事,我虽然不好说她老家儿,心里自是记恨,谁知如今乡下儿子们不孝顺,都不愿意给她养老,今儿推到这家儿,明儿又送到那家儿,把个老太太当皮球似的踢来踢去的。她又受不得这样的罪过儿,因托人进城找到我家里,对我浑家说了。
我那浑家,哥哥是知道的,虽然言语爽利些,为人最是心软良善的,听见母亲受罪,便忍耐不得,赶着叫我将岳母接了家来,哥哥你且说说,如今我家里就算不是家徒四壁,也就比要饭的多个房顶儿罢了,一家子人家儿一个炕上睡觉,接了她老人家是不打紧,可是又往何处供养去?
我因说了两句这事急不得,要慢慢的想出一个法子来,谁知我那浑家就急了,说我是个眼睛里没有天理人伦的猪狗,指着鼻子骂了一顿不说,还收拾包袱,说要连夜回乡服侍母亲,我因想着回去看看也好,就对她说等今儿的差事完了,明儿我送了她娘两个回去,瞧瞧到底什么排面儿,再做定夺不迟。
她又恼了,急的什么似的,说这事等不得,也不带官哥儿,雇车要走,我问她儿子怎么办,她因说如今娇养儿女有什么用?官哥儿摊上我这么个爹,只怕将来也未必记得她就是他的母亲,来日必然是个忤逆之子,不要也罢。赌气连孩子也不带,到底雇车家去了……
我带着官哥儿在家里枯坐了半日,孩子饿得实在无法,只得带了往街面儿逛逛哄他,瞧着好似冻着了的模样儿,家去又有些远了,就先带到更房里避一避北风。”
张三郎听见兄弟家务事,倒勾起自己家中的尘凡来,可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见官哥儿早已冻得瑟瑟发抖了,摇头道:“这里也不是哥儿该来的地方,可巧方才我兄弟来寻我时,对我说起街上新开了一家羊肉馆儿,是个回回买卖,想必干净公道,不如我请兄弟进去吃两杯,也让哥儿暖暖身子,再寻一碗奶皮子来给他吃了,好歹对付过今天去。”
李四郎听见要下馆子去,面上有些为难道:“家中一向是我那混账老婆管钱的,如今她回了娘家,我满世界里找银子包儿也没得,此番出来不曾带钱的……”
张三笑道:“这不值什么,一顿酒哥哥还是请得起,也算是酬谢你老家儿那三仙姑成全之意。”
李四听了,也想细细的打听打听张三郎的婚事,因笑道:“既然恁的,可就偏了哥哥这一顿,等明儿娶了嫂子时再找补吧。”
弟兄两个带着官哥儿起身出门,锁了更房,往那羊肉馆子里去,叫了四个大菜,烤馕和奶皮子多多的上,那李四郎不大吃回回菜,因说道:“不如咱们弟兄两个也吃两杯吧。”
张三笑道:“兄弟你不常来所以不知道,这回回的买卖,清真贵教是不能饮酒的,切莫乱说坏了规矩,再说官哥儿还小呢,咱们吃了些酒气,只怕把哥儿腌臜了反而不好。”
那买卖的马掌柜见张三谨慎守礼,心中喜欢,吩咐店伙多饶了他们那一桌一碗奶皮子,官哥儿见了吃食,也不哭不闹了,踢着腿儿身上狠命使劲往那奶皮子的地方扑棱着,逗得两个汉子笑了一回,李四郎接在手中,将筷子蘸着奶皮子,缓缓的给官哥儿吃了。
小孩子家饿了一顿饭,见了有奶香的东西忍不得,只顾着要吃,不出片刻,倒吃了大半碗去,实在吃不下了,打个一个奶嗝儿,眼皮子就开始打架,开始大人哄他还知道咯咯儿地乐,后来就一面乐一面睡,再后来就睡得沉沉的了。
李四郎见哄睡了官哥儿,方才稍微放心,自己夹些菜吃,笑道:“这家的烧羊肉倒是真得味,难得的却是没有腥膻之气。”
那掌柜的兀自坐在柜房后头盘账,听见这话接茬儿笑道:“这是关外进的货,如今旁的馆子里只怕都是乡下收来的,如何跟我们小店这一家相提并论了。”
弟兄两个听见连忙对着掌柜点了点头,那掌柜也喜欢他弟兄两个言语爽利,又吩咐店伙给加个小菜儿。
李四郎啃了个羊蹄儿,忽然想起一事来,问道:“可说呢,到底三哥去相亲怎么样了?”
张三郎听见兄弟问他,没得脸上一红,说道:“等明儿干娘来了自有分晓。”
李四见张三郎神色有些忸怩,便知道事情成了,一拍大腿笑道:“怎么样?我就说三哥只要捯饬起来收拾妥当了,凭她是什么天仙玉貌,也要相中了你这样一等一的好子弟。如此说来,只怕与那姑娘过话儿了?”
张三点头笑道:“见着了一面,说了两句,此事大半多亏了干娘从中调停,不然我那位老泰水可不是好相与的呢。”
第20章 小夫妻言归于好
李四听见说起岳母来,也是一肚子愁苦道:“往常单听见书上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怎么偏生咱们都摊上那偏心的父母、不义的爷娘,莫非浑家都是绝色,才这般红颜命薄?”
说着,自顾自大笑了起来,倒把怀里的官哥儿唬了一跳,蓦地睁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乱转瞧着他们,竟没有哭闹,见了爹爹,小身子挣巴几下,又埋在李四郎的臂弯了迷迷糊糊睡起来。
张三郎见官哥儿又睡了,方才摇头说道:“这话也不过是咱们弟兄两个好,馆子里头的胡吣罢了,自古从来都是儿孙的错处,哪有父母的不是?当日幼学童蒙的圣贤(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
张三心中便知这妇人就是乔家继母,抬眼瞧时,果然一个妇人慢条斯理的出来,伸手开了柴扉,虽然不便细看,倒也是忍不住仔细打量了几眼,但见那妇人生得十分姿色,打扮倒并不出挑,身上穿的头上戴的一色是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只是不知怎的,一望可知不是屯里人,一股说不出的风情都堆在眉梢眼角。
那妇人开了门,端端正正道了个万福,张三郎连忙躬身施礼,妇人抬头观瞧,见了三郎模样儿,心中“呀”了一声,暗暗的喝彩,一面对三仙姑笑道:“劳动仙姑替我家妮子跑这一趟差事,如今既然哥儿来了,就请屋里坐吧。”
说着谦谦让让的,将那张三郎让道堂屋之内,一面喊了一声“二姐儿。”帘子后头一个女孩子的声音道:“娘唤我做什么?”那妇人笑道:“你姐夫今儿来家了,去叫了大姐儿出来会一会。”
于是那乔二姐儿也不出来相见,答应了一声转身跑了,这厢张三郎听见,心中猜测此人就是那乔大姐儿的妹子,如今她姐姐相亲,她定然是不肯出来厮见的了。
于是大家分宾主落座,那妇人倒好似十分中意张三郎的模样,赶着问他好些话,年少时可曾上学,念什么书,如今在哪里当着差事等等,张三郎不敢怠慢,细细对那妇人说明白了,三仙姑见妇人不错眼珠儿的瞧着张三郎,心中便知这一回保媒算是十拿九稳,暗暗的盘算着自己能得多少媒谢钱。
几个人正说得热闹,就听见帘子后头,依旧是那二姐儿的声音道:“娘,姐姐来了。”那妇人与三仙姑对望了一眼,相视而笑,一面有些阴阳怪气儿的说道:“既然恁的,娇客就在堂屋里会会姐儿吧,我们出去走走。”
张三郎听了这话,脸上腾的一红,连忙站起身来,整顿衣冠,以眼观鼻,以鼻对口,以口问心,并不敢稍有绮念。未几但听得帘子响,也不敢抬头观瞧,却刚好瞧见那乔家大姐儿款动金莲来在近前,粗布裙子底下,一双大红的绣鞋若隐若现的,看的张三郎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半晌,方听得那女子的声音说道:“三爷既然答应前来对相对看,如今只管把头低垂着,莫不是对奴家容貌生了惊怖之心?”
那张三郎自小儿不曾给人尊称一声“爷”,如今听见姑娘这样客气,连忙抬头说道:“小人并无品级,怎敢当得大姐儿这般称呼。”这抬眼一瞧,当真是:
三十年恩爱相遇,五百年冤家遭逢。
但见那乔大姐儿浑身上下倒是裹在荆钗布裙之中严严实实的,侧身端坐相陪,一只胳膊搁在桌旁,微微露出一段雪白的雕花玉腕。芙蓉玉面生得雪团儿一般,只有一对妙目如白染皂,似嗔非嗔,如泣如诉。若是不曾得了这号儿病,当真是个云鬓花颜的绝色女子,张三郎如今见她红颜白发,不知怎的心中怜惜之意大盛。
张三郎见了乔大姐儿的相貌,正是当日在那观音庙之中惊鸿一瞥的女子,大姐儿瞧着这张三郎,倒也是好生眼熟,好似当日在老娘娘庙中撞客的那个金刚尊神一般,只是如今人家不曾点破了,自己怎么好赶着男家去问,也只好按下不提。
一面瞧见三郎不错眼珠儿盯着自己,只得低垂着粉颈,微微回避。张三方察觉自己的行为莽撞了,虽然尴尬,也只得没话找话道:
“方才路上遇见一个小丫头子,名唤引弟的,引着我去寻了干娘,听那小孩子说,姑娘好针黹。”
大姐儿听见夸她,淡淡的摇头说道:“哪里就像她说的那么好了,不过是小孩子家,没见过什么新鲜玩意儿,就当做宝贝一般,将来大了,见多识广,未必还会把奴家的针线放在眼里……”
张三郎见这女子言语之间自有一股落寞神态,便起了怜香惜玉之心道:“世上喜新厌旧的人是有的,只是若总往坏处想,人生在世还有什么趣儿呢,世上总还是善人多些,小人见姑娘眉间似蹙,只怕也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儿,既然聪慧,难免心思重些。
常听见坐堂的郎中说过,年轻女子多半身子阴虚,若是再一味伤春悲秋,作践坏了身子不是玩的,小人虽然愚钝,或可一解心怀,日后姑娘有何萦心的事情,若不嫌弃,不妨对小人说……”
那乔大姐儿原本听见继母说了,如今有个镇上的更夫,知道自己身染怪病,还是情愿前来求娶,心中猜测此人多半是图个新鲜,再不然就是穷得实在讨不到媳妇儿了,方才想起这么个法子来。所以情愿与他对相对看,只怕凡夫俗子见了自家古怪相貌,自然是躲之不及的了。
如今见这张三郎生得好生雄壮的模样儿,为人倒也算是心思细腻软款温柔,最难得的是不似旁人那般,见了自己就流露出惊怖畏惧的神色,反而举止温文,好言相劝,原本凉透的心里,竟隐隐的生出些暖意来。
当初心底无私之时,原本不在意当面锣对面鼓的议亲,如今一旦有些心动,竟是芳心羞涩起来,低垂了粉颈不肯言语了。
那张三郎不知大姐儿心中如何想法,忽见姑娘低了头不理他,还道是自家说错了话,显得轻薄了人家,心中焦急,待要找补几句,倒不知哪里得罪了她,只得紫涨了面皮,虽是寒冬腊月,倒急出一头的汗来。
乔大姐儿见张三郎半晌不言语,只得忍住羞涩之意抬眼看他,但见那小伙子憋得满脸通红,神色紧张盯着自己,忍不住扑哧儿一乐,又连忙伸手掩在唇边,一面见堂屋里灌了些冷风进来,遂从衣襟儿上扯下一方帕子来,也不当面递给张三郎,只顾往他怀里一丢。
那张三见姑娘扔了帕子过来,如果至宝一般接在手中,赶忙揣入怀里,急的姑娘也顾不得害羞,连忙说道:“是给你抹脸的……”
张三郎听了,方才回过味儿来,如今自己不拿来抹汗,倒私藏入怀,倒像是两个私相授受一般,赶忙又掏了出来,胡乱往脸上抹了抹,抹到了一半,忽然又停住了道:“只怕脏了姑娘的帕子。”
第16章 议彩礼讨价还价
乔大姐儿见张三郎手忙脚乱的十分拘谨,心中便知他是个正人君子,不惯与女子调笑,才会这般紧张,对他又生出了几分好感来,看他左右为难的样子十分不落忍,因说道:“这不值什么,奴家贯会女红,一条帕子不过一时半刻就绣得的,三爷若不嫌弃,留下用也使得。”
两个正说着,忽见外头三仙姑撞了进来笑道:“好了,好了!”
大姐儿见媒人进来,脸上一红就站起身子,对着张三郎福了一福,回避入了内室之中,那张三此番恨不得跟了她进去,只是碍于干娘在旁,只得站起来说道:“干娘做什么恁般咋呼,我倒没什么,仔细冲撞了姑娘。”
三仙姑见张三手里拿了姑娘的帕子,就知道两个彼此心里都有了意了,方才自己在外头又是一力撺掇了那婆娘答应,只怕这一份媒谢钱是少不了的,自然满面堆欢。
伸手在张三郎额头上一戳,啐了一声笑骂道:“好个忘恩负义的小厮儿,这才叫娶了媳妇儿忘了娘呢。”说的张三郎脸上一红,又听见内间有人娇笑了几声,仔细听去,好似是那乔大姐儿妹子的声音。
婆子这厢叫张三郎站好了,去外头请了陈氏进来,叫她上座,用胳膊肘儿捅了捅张三郎的肋条笑道:“可真是个傻姑爷,只管站着,还不给岳母大人磕头?”
张三郎这才回过神儿来,连忙跪在地上纳头便拜,口称岳母大人在上,小婿这厢与娘见礼。那妇人也只是微笑,并不十分热络,慢条思理儿道:“哥儿且请起来吧,如今既然是定了的事,只怕小妇人还有几句话要问你的。”
张三郎如今看在乔大姐儿面上,敬重她是长辈,连忙正色说道:“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吩咐小婿。”陈氏倒不曾急着答话,端起桌上茶盅来,慢悠悠的送向唇边,吹得温凉不沾了,作势抿了两口,方才放下,从衣襟儿袖袢儿上扯了帕子,在唇边抿了抿,方才说道:
“如今人也给你瞧见了,哥儿觉得我们家大姐儿怎么样呢?”张三听见这话,只顾紫涨了面皮,支支吾吾了半日方说道:“姐儿生得好相貌,听见在针黹女红上头十分了得,又整治得好菜蔬,调理的好汤水,小人心里自是愿意的,只是不知大姐儿尊意如何……”
陈氏听了这话,有些酸酸的说道:“哟,这些年倒是头一个后生说我们家大姐儿好相貌的,竟是前世冤孽也未可知啊……”
那三仙姑听见陈氏泛酸,生怕事情告吹了,连忙笑着找补道:“太太说笑了,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姐儿原是念书人家的贵小姐,又有太太这么识文断字的娘调理着,不是有恁么一句话么,叫做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就是相貌上有些小病小灾儿的,原不值什么,常言道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姐儿若是出了门子,自然也是在内室之中打点家事,瞧三郎这样诚心诚意的,断然舍不得叫她一个年轻媳妇子出去卖头卖脚的不是?”
说着,拿眼睛瞟着张三郎,三郎原本也是个聪明人,连忙点头说道:“干娘说的是,若是这一回能够遂了心愿,小人愿意将大姐儿当做玉女娘娘一般供奉在家里,不叫她受了半点儿委屈才是。”
那陈氏见张三郎言辞恳切态度卑微,只怕是真的动了心思,心中捉摸着若是大姐儿的婚事再拖下去,乔二姐儿只怕也是难说人家儿,难道日后自己真要带着两个老姑娘过活不成?如今见这后生虽然只是小小更夫,到底领着朝廷的饷,又生的好个模样儿,必然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如今他看上了大姐儿,倒不如趁此机会招了这个女婿,来日自己也是终身有靠。
想到此处故作伤感叹道,瞧见你们小两口儿这般投缘,倒勾动了小妇人我的尘凡来,当日我们老爷在时,何尝不是琴瑟和谐,如今那狠心短命的伸腿儿去了,丢下我寡妇失业的,领着两个女孩儿并一个未成|人的小子,看紧了门户也是不易,既然你这小后生家愿意替我们娘儿几个做主,倒也是一件好事,只是若把姐儿给了你,小妇人晚景凄凉之际,哥儿可不能不认我这个娘……
张三郎听见妇人这话,连忙躬身答道:“岳母大人放心,您对大姐儿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小婿做儿女的如何不思报答之理,只是如今茅檐草舍,不好接了娘过去,等日后我与大姐儿立住了时,定然时常帮衬,绝不生份了便是。”
妇人见张三郎打了包票,方才略微有了笑模样儿道:“果然如同仙姑说的,是个明白人情的孩子,姐儿若是跟了你去,小妇人我也能放心些个,只是大姐儿这一走,家中就少了一半儿的进项……”
那仙姑在旁听见,知道这是要谈彩礼的意思,连忙笑道:“太太暂且不忙说这个,他小孩子家不知世途经济学问,老家儿俱已没了,只有寡母王氏在堂,就在咱们隔壁村上住着,如今这孩子在镇上公干,家里也管不着他的,若是说起这些蝎蝎螫螫的事情,他年轻后生没经过这些,太太说了他也是一笔糊涂账,就是老身在这里说句公道话儿吧。
太太别恼,论理今儿不该说,只是议亲的事情说句不好听的,还不是讨价还价的买卖儿?如今姐儿虽说百伶百俐,嫁过去好个当家大娘子,只是多多少少的有些毛病儿不是,太太就当可怜可怜这一对儿有情的小鸳鸯,高抬贵手少说个数儿吧……”
陈氏听见三仙姑从中拦阻,抿嘴儿一笑道:“仙姑这话差了,如今哥儿眼看要讨了姐儿在房里,怎么倒说还是小孩子家呢,况且方才仙姑说了,他家里寡妇娘不大管他的事,他如今领着差事呢,每月的官饷只怕不少,都放在自己手里,怎么会不知道世途经济学问?
我这小女在家长到了三十多岁,平白给了人家,难道不许我小妇人张一回口?如今姐儿在家里时,除了伺候我一日三餐铺床叠被的,外头几亩薄田、家下人等的针线,加上姑娘闲来绣几方帕子,整治几个小菜儿,拿出去换钱,一日里上百钱的进项,如今随着哥儿去了,这笔银子不是就到了他家么。
况且我养了她这些年,要吃要喝难道不要挑费的?仙姑是个明白人,若不是老爷临走之前拉着我的手,叫我好生看顾他们姐儿两个,小妇人才四十多岁,就算再往外头聘去只怕也使得,倒叫我虚度了青春抚养两个小冤家,算到今日,光是挑费少说也有几十两了,谁又要去?”
那张三郎听见妇人连珠炮一般的算账,心中就知道不太妙,如今听见“几十两”三个字,脑袋轰的一声,当真唬了一跳,正要答言,就听见三仙姑“吓!”了一声道:
“太太这是拿他们小门小户儿的取笑了,如今别说几十两,就是十几两只怕也拿不出来的,太太只说自己家道艰难,我们哥儿家里也不算是富裕人家儿,自从他先父去世,家境已经大不如前了,况且他家里老太太又有些偏心的,偏疼小儿子,不大上心这大郎的事情,只怕他要娶亲,还要靠着自家力量,家里时一个子儿也拿不出来的。
如今既然要做亲戚,老身也给太太交个实底,我们三郎一个月的官饷才二三钱银子,如今既然要娶媳妇儿,就不好住在看街老爷家里,怎么着也得赁一间闲房吧?这又是一笔开销,况且说句不怕你恼的话,姐儿又不是个齐全孩子,若不是他们两个投缘对劲了,只怕这辈子也聘不出去,如今聊胜于无罢了,太太可别太仗势了才好。”
陈氏给那三仙姑一顿抢白,心里窝火,待要反驳几句,但见那三仙姑朝她挤眉弄眼儿的,也不与她答话,倒转过来对着张三郎笑道:“你一个小后生家听这些做什么,也不知道害臊?如今既然来了,也是我小妇人不见外,哥儿出去把我们家厨房里的柴火劈一劈吧。”
张三听见,知道只怕三仙姑与这婆娘要明码实价的谈讲起来,怕自己听了尴尬,瞅了三仙姑一眼,见她对自己点头笑道:“可说呢,哥儿既然来了,好歹做些活计,也是上门儿一趟的意思。”
吴氏因对内间扬声说道:“二姐儿,过来与你姐夫指路,前儿叫你们劈柴挑水,一个一个只管装聋作哑的不知道干活儿,坏透了的小蹄子。”
但见一个少女从内间一打帘子出来道:“娘叫我做什么?”陈氏指了指张三郎笑道:“领着你姐夫往院子里走走,有什么零碎活计请他帮忙做一做。”
第17章 乔二姐艳羡奇缘
二姐儿听了,不端不正点了点头,也不大理会张三郎的,自己抬脚就往门外头走,张三郎见状赶忙跟了上去。
两个一路往场院上走着,张三郎偷偷打量这位二姑娘,倒与大姐儿生得七八分相似之处,是个齐全孩子,没病没灾儿的,漆黑的云鬓雪白的脸儿,头上戴着一朵十分精巧细致的绒花儿,想是出自大姐儿之手。
不一时两个来在后头柴房之处,二姐儿指了指一堆柴火道:“诺,就是这些,我与姐姐身单力薄,每日做不动多少粗笨活计,如今你来了,还请帮衬些。”张三郎连忙点头道:“这不值什么,场院里风大,姐儿请回去歇着吧。”
只这一句,倒叫二姐对这张三郎另眼相看起来,原来这乔二姐模样儿虽然比不上姐姐,倒是不曾得病,也算得上是个绝色的,若不是家道中落,又受了继母娘的迟累,十里八村属意她的后生原也不在少数,如今见这张三郎只因为正与自己的姐姐说亲,对自己倒是十分规矩守礼,又体贴自家女孩儿闺阁体态,不肯叫自己寒风里站着,心中倒是替姐姐高兴。
反倒不似方才那般拿大了,因试探着说道:“方才在里间屋里,我要去偷听,姐姐管束着不让,也不曾听见,到底娘要了你多少银子钱呢?”
张三郎闻言脸上一红道:“干娘说我小后生家不知道这里头的买卖行市,才打发我出来做些活计的,方才听见说是要几十两吧……”
二姐儿听了这话冷笑一声,啐道:“她还当谁都跟她一样是个明码实价儿的姐儿不成……”一面左右瞧瞧无人,因走进了几步,低低的声音对张三郎说道:“姐姐有句话要对你说,就不知道你心里到底怎么样。”
三郎听见乔大姐儿有话,连忙正色说道:“我对姐儿的一片心意她应该瞧得出来的,不然我也不会大老远的来了,并不敢欺瞒二姐,原先我母亲也是几次三番的催我,心里都没有这个念头,自从当日见了姐儿,心里就抛撇不下她……”
那二姑娘是个闺阁Chu女,听了这话早就红了脸,啐了一声道:“谁问你那么多了。”想了一回笑道:“是了,怪不得姐姐说你好生眼熟,原来就是当日老娘娘庙遇见的那个后生了?”
张三郎闻言惊喜道:“你姐姐还记得小人?”二姐扑哧儿一乐道:“怎么不记得,你这样的体魄,大半夜的往庙门口一站,我姐姐还道是庙里的金刚成了精,唬得手脚冰凉,跑回家中就发起热来,病了好几日才罢了,都是你连累的。”
张三听见乔大姐儿也是因为自己病了,心中又是怜惜又是欢喜,怜惜她因为撞见自己受惊得了寒症,又欢喜她竟与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都以为是撞客了庙中神祗,却原来撞了天婚一般,也是料想不到的天上缘分。
那二姑娘见张三面上似喜似悲的,也不知是什么缘故,接茬儿说道:“既然你待我姐姐是真心,如今就把闺阁私语说些与你知道也不妨事的。我姐姐说了,如今她在家一日,家中就有些进项,如今要往外头聘去,娘自是不乐意,只怕这彩礼上头就要得多些,若是三爷诚心求娶,只管应承下来,左右里头还有仙姑支应着,想来娘也不敢十分狮子大张口的。
到时离了这个地方,姐姐自然是一心一意帮衬三爷家中过活起来,只要你们小两口儿同心同德了,那些个聘礼银子自然有赚得回来的一天。只是三爷若是只图一时新鲜,过后再要反悔,或是说出什么‘当日为了聘你花了不少银子钱,你原是我花钱买来的丫头’等语,我姐姐宁可终身不嫁,也不能到人家家里受这个作践。”
张三郎见乔大姑娘身在贫贱之中,终不忘念书人家女孩儿的矜持志气,心中对她十分爱重,连忙正色说道:“二姐请放心,我张三郎不是那样轻薄的子弟,如今既然前来求娶,自是真心实意要过一辈子的勾当,多谢你家姐姐美意,既然恁的,任凭岳母大人裁处便是,我自然想了法子筹措款项,还要委屈了大姐儿,在家多待几日。”
乔二姑娘听了这话,面上怔怔的,不知怎的眼圈儿一红道:“偏生姐姐就这样好命,烧个夜香也能遇上你这样的好子弟……”说到此处又觉得不妥当,脸上一红道:“姑娘不与你在此处饶舌了,姐姐的吩咐我已经带到,你好生在此处受用吧。”说着,扑哧儿一乐,转身跑了。
张三郎瞧着二姑娘跑远了,心中暗道自己此番娶了大姐儿,往后这乔家二姐也该能说人家儿了,自己这一回倒也是成全了她。
二姐回在堂屋里头,对她娘说了,打发了张三郎过去砍柴,那两个婆娘正坐在一处叽叽喳喳讨价还价,也没空儿理她,摆摆手儿叫她进内间屋去。二姐儿自己打帘子回了房内,见大姐儿正绣一条手帕,抢了过来看时,是个鸳鸯戏水的图样儿。
扑哧儿一乐,伸手在大姐儿面上刮了刮道:“哟,这就绣上了,还没过小定呢,你忙的什么?”
说得大姐儿丢开手上针线簸箩,上来拧了她的嘴笑道:“我把你个乱嚼舌头的小蹄子,这是前儿那货郎大哥定的货,说准了明儿来取的,仔细弄坏了。”
说着,又将那绷子夺回手上,斜着身子往窗边上靠了靠,借着亮儿绣起来,怔怔的出了一会儿神,方才低声问道:“他怎么说……”
二姐听了,憋住笑意道:“哟,哪个他呀?我怎么不知道?”大姐儿红了脸,就不肯再问,二姐只得也脱了绣鞋上了炕,挨着大姐儿笑道:“他答应了,说无论那陈不死的要多少,他都有法子弄了来。”
大姐儿听见这话,脸上才有了笑模样儿道:“知道了。”低头又做起活计来,二姐儿在旁瞧着她,怔了一回,方才幽幽说道:“若是你去了,还不知道我日后怎么办呢……”
大姐儿见妹妹伤感,心中十分不忍,说道:“方才你不是说了还早着么,再说便是我不在家时,自然还有仙姑看顾你,若是在镇上立住了脚,越发接了你家去。”
二姑娘听了扑哧儿一乐道:“你又哄我呢,哪有小姨子往姐夫家里去住的道理。”
大姐儿也跟着笑了道:“是了,倒是我有些痴心……少说还有好几个月呢,想它做什么,就是我不在时,自会嘱咐仙姑来家瞧你,若是我去了,你就算不寻她,她为了生意自然来寻你的。”
说的二姐红了脸道:“我可不像你那么急着嫁人,熬到那陈不死伸腿儿去了,我越发不用寻人家儿,一辈子不嫁男人,落得清白女孩儿的身子有什么不好。”
大姐儿听了,知道这是小丫头自暴自弃的气话,心中怜惜她,柔声说道:“好没脸,说起这样的话来,正格的我去了,你倒受用,这屋子给了你一个人住,岂不是好的?”几句话方才哄的二姐好些,姐儿两个在房内说话儿做针黹不提。
却说外间屋里,陈氏与那三仙姑纠缠了半日,总算说定了十五两,把个陈氏怄得笑骂道:“你老当真是个撮合山,都是街里街坊住着,我不与你装神弄鬼儿的,当年老娘在院里买卖,也自认是个好钢口儿,如今竟不如你会说。”
那三仙姑听了十分得意,笑道:“太太将天比地,老身可是担当不起,既然恁的,就去寻了姑爷子来,当面说清楚了,凭他外头跳跶,弄了银子钱来也好发嫁。”陈氏点头。
三仙姑颠颠儿的去寻了张三郎进来,那张三正劈柴在兴头儿上,倒出了一身的热汗,庄稼小伙子没忌讳,见左右无人,把大衣裳也扒了,只穿着小褂儿干得正好,见干娘来寻,连忙穿了衣裳跟进堂屋里来,那陈氏见张三郎做活做得热气腾腾直冒汗,笑道:“倒好个雄壮的模样儿,是个往大路上走的小伙子。”
说着,对三仙姑递个眼神儿,仙姑遂把聘礼银子说了,那张三郎头回说亲,不懂这里头的买卖行市,听见十五两,心中虽然也是咯噔一下,好歹比几十两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儿了,又瞧了瞧三仙姑,见她一个劲儿对着自己点头,就规规矩矩站好了道:“小婿全凭岳母大人吩咐。”
两个婆娘这才满面堆下笑来,又让他看座吃茶,说了会子闲话,那陈氏因说道:“既然姑爷子已经定下了咱家,小妇人也就没有什么忌讳的了,是今儿就过小定呢,还是……”
三仙姑听见陈氏这话,心里哎哟了一声,心说终日打雁,倒叫雁啄了眼,方才只怕是自己杀价儿狠了,这婆娘要从定礼上找补,因笑道:“嗨,说句不怕你们两个恼的话,都是小门小户儿的,到底贫苦些,还要什么小定大定,太太看看,拢共一笔定礼就够了吧……”
第18章 张四郎胡打饥荒
张三笑道:“多谢姐姐惦记,四郎自小儿多病,又是个念书孩子,家里骄纵惯了的,在书院里养的胃口也刁了,不乐意与我一处吃饭。”
小翠儿听了,脸上一红道,低头弄了弄衣带,才吞吞吐吐的说道:“我怕你们弟兄两个要喝酒,就把太太赏我的两碗菜也放了你这食盒里了,如今再拿回去,只怕厨房的人要问的,既然三哥的兄弟不在这里,不如……不如我与三哥吃了这顿酒饭也罢了……”
张三郎听见这话,心里突突直跳,心中暗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这翠儿姑娘平日里不声不响的,男女之事上头好大胆子,心里难免有些小觑了她,面上稍有不悦之色道:
“姐姐这般爱惜赐饭,三郎替我兄弟谢过,只是你我孤男寡女的,姐姐又是太太房里的人,小人是万万不敢唐突的,若是姐姐觉得回房不便,且请在我这茅檐草舍里略坐一坐,可巧我有事要寻我李四兄弟,就不能相陪了。”
说着,也不管那翠姑娘脸上下得来下不来,抬脚就走。
那翠姑娘吃了张三郎一顿抢白,如今见他去了,脸上臊得滚烫,眼泪也掉下来,将那食盒打开,见里头一壶酒两碗菜,并米饭烙饼等物,气得全都摔在地上,往张三郎铺上一座,嘤嘤咛咛的哭了起来。
哭了半日,伸手往自家盘扣上头摸手绢儿时,方才想起来早起那一条给家里的猫儿抓破了,偏生今儿太太房里事多,还不曾得空儿出去买,如今哭个大花脸,又不好出去的,只得满屋子里头瞧瞧张三郎可有手帕,摸索了半日,忽见枕头底下露出一个角儿来,伸手一扯,竟是一条锦帕,一望可知并不是男子所用之物。
小翠儿见了此物,心里咯噔一声,就猜测那张三郎在外头养着唱的,又或是有个什么相好儿,拿在手里提鼻子一闻,一股似有若无的幽香,饶是她女子之身也忍不住心头一荡,又不是什么脂粉香气,说不出的温柔旖旎。
小翠儿心里一急,恨恨的将那帕子往地上一掼,待要狠命踩了两脚,啐上一口,又怕给张三郎回来瞧见了,只得含羞忍辱收拾了满地杯盘狼藉,悻悻而去,这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却说张三郎来在街面儿上,瞧着打更时辰尚早,又没有什么旁的营生,原想着去寻李四郎,又知道他家中老婆孩子都挤在一间房里,自己做大伯子的去了,共处一室甚为不便,只得往更房里躲躲罢了。
谁知到了更房处,但见李四郎正抱着官哥儿在房里干坐着,见他来了,彼此都是一愣,那李四郎面上有些尴尬道:“实不知道三哥也来得这般早……”刚说了一句,那官哥儿便踢着腿儿不依,扎着手儿奋力扭动着小身子,好似不乐意让爹爹抱他似的。
张三郎见了官哥儿倒是喜欢,伸手接住了抱起来笑道:“几日不见,哥儿又富态了些。”一面瞧着孩子小脸冻得红扑扑的,又蹙眉说道:“哥儿身上怎么这样冰?你也是个没调理的,大冷的天儿,只管抱着孩子在更房里做什么呢。”
那李四郎面上不大好看的,垂头丧气的道:“还不是您弟妹么,耍了小性儿回娘家,连官哥儿也不带了,这不是给我好瞧的么……”
那张三郎素知自己这把兄弟夫妻两口子平日里都是鱼水和谐的,不知怎么今儿倒闹气别扭来,因问道:
“怎么,你们小公母两个向来丢不开手的,如今弟妹恼你也罢了,如何好端端的连官哥儿也给抛撇下了,倒是好可怜见的,既然恁的,你也该带了哥儿在家里歇着,如何往更房里乱跑,小孩子家身子单薄,冻坏了不是玩儿的。”
四郎叹道:“我们小夫妻两个能有什么仇,还不是我那岳母老大人,原先养下好几个哥儿来,只有我浑家一个是姐儿,自小儿在家不如哥哥兄弟们受人待见的,刚刚成亲那会子,见我疼她,还含着泪对我说些小时候的往事,我虽然不好说她老家儿,心里自是记恨,谁知如今乡下儿子们不孝顺,都不愿意给她养老,今儿推到这家儿,明儿又送到那家儿,把个老太太当皮球似的踢来踢去的。她又受不得这样的罪过儿,因托人进城找到我家里,对我浑家说了。
我那浑家,哥哥是知道的,虽然言语爽利些,为人最是心软良善的,听见母亲受罪,便忍耐不得,赶着叫我将岳母接了家来,哥哥你且说说,如今我家里就算不是家徒四壁,也就比要饭的多个房顶儿罢了,一家子人家儿一个炕上睡觉,接了她老人家是不打紧,可是又往何处供养去?
我因说了两句这事急不得,要慢慢的想出一个法子来,谁知我那浑家就急了,说我是个眼睛里没有天理人伦的猪狗,指着鼻子骂了一顿不说,还收拾包袱,说要连夜回乡服侍母亲,我因想着回去看看也好,就对她说等今儿的差事完了,明儿我送了她娘两个回去,瞧瞧到底什么排面儿,再做定夺不迟。
她又恼了,急的什么似的,说这事等不得,也不带官哥儿,雇车要走,我问她儿子怎么办,她因说如今娇养儿女有什么用?官哥儿摊上我这么个爹,只怕将来也未必记得她就是他的母亲,来日必然是个忤逆之子,不要也罢。赌气连孩子也不带,到底雇车家去了……
我带着官哥儿在家里枯坐了半日,孩子饿得实在无法,只得带了往街面儿逛逛哄他,瞧着好似冻着了的模样儿,家去又有些远了,就先带到更房里避一避北风。”
张三郎听见兄弟家务事,倒勾起自己家中的尘凡来,可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见官哥儿早已冻得瑟瑟发抖了,摇头道:“这里也不是哥儿该来的地方,可巧方才我兄弟来寻我时,对我说起街上新开了一家羊肉馆儿,是个回回买卖,想必干净公道,不如我请兄弟进去吃两杯,也让哥儿暖暖身子,再寻一碗奶皮子来给他吃了,好歹对付过今天去。”
李四郎听见要下馆子去,面上有些为难道:“家中一向是我那混账老婆管钱的,如今她回了娘家,我满世界里找银子包儿也没得,此番出来不曾带钱的……”
张三笑道:“这不值什么,一顿酒哥哥还是请得起,也算是酬谢你老家儿那三仙姑成全之意。”
李四听了,也想细细的打听打听张三郎的婚事,因笑道:“既然恁的,可就偏了哥哥这一顿,等明儿娶了嫂子时再找补吧。”
弟兄两个带着官哥儿起身出门,锁了更房,往那羊肉馆子里去,叫了四个大菜,烤馕和奶皮子多多的上,那李四郎不大吃回回菜,因说道:“不如咱们弟兄两个也吃两杯吧。”
张三笑道:“兄弟你不常来所以不知道,这回回的买卖,清真贵教是不能饮酒的,切莫乱说坏了规矩,再说官哥儿还小呢,咱们吃了些酒气,只怕把哥儿腌臜了反而不好。”
那买卖的马掌柜见张三谨慎守礼,心中喜欢,吩咐店伙多饶了他们那一桌一碗奶皮子,官哥儿见了吃食,也不哭不闹了,踢着腿儿身上狠命使劲往那奶皮子的地方扑棱着,逗得两个汉子笑了一回,李四郎接在手中,将筷子蘸着奶皮子,缓缓的给官哥儿吃了。
小孩子家饿了一顿饭,见了有奶香的东西忍不得,只顾着要吃,不出片刻,倒吃了大半碗去,实在吃不下了,打个一个奶嗝儿,眼皮子就开始打架,开始大人哄他还知道咯咯儿地乐,后来就一面乐一面睡,再后来就睡得沉沉的了。
李四郎见哄睡了官哥儿,方才稍微放心,自己夹些菜吃,笑道:“这家的烧羊肉倒是真得味,难得的却是没有腥膻之气。”
那掌柜的兀自坐在柜房后头盘账,听见这话接茬儿笑道:“这是关外进的货,如今旁的馆子里只怕都是乡下收来的,如何跟我们小店这一家相提并论了。”
弟兄两个听见连忙对着掌柜点了点头,那掌柜也喜欢他弟兄两个言语爽利,又吩咐店伙给加个小菜儿。
李四郎啃了个羊蹄儿,忽然想起一事来,问道:“可说呢,到底三哥去相亲怎么样了?”
张三郎听见兄弟问他,没得脸上一红,说道:“等明儿干娘来了自有分晓。”
李四见张三郎神色有些忸怩,便知道事情成了,一拍大腿笑道:“怎么样?我就说三哥只要捯饬起来收拾妥当了,凭她是什么天仙玉貌,也要相中了你这样一等一的好子弟。如此说来,只怕与那姑娘过话儿了?”
张三点头笑道:“见着了一面,说了两句,此事大半多亏了干娘从中调停,不然我那位老泰水可不是好相与的呢。”
第20章 小夫妻言归于好
李四听见说起岳母来,也是一肚子愁苦道:“往常单听见书上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怎么偏生咱们都摊上那偏心的父母、不义的爷娘,莫非浑家都是绝色,才这般红颜命薄?”
说着,自顾自大笑了起来,倒把怀里的官哥儿唬了一跳,蓦地睁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滴溜溜乱转瞧着他们,竟没有哭闹,见了爹爹,小身子挣巴几下,又埋在李四郎的臂弯了迷迷糊糊睡起来。
张三郎见官哥儿又睡了,方才摇头说道:“这话也不过是咱们弟兄两个好,馆子里头的胡吣罢了,自古从来都是儿孙的错处,哪有父母的不是?当日幼学童蒙的圣贤(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