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阅读
兄弟么。怎么一大早儿的就往衙门口儿里来,这位相公是?”
四郎赶着引见了,一面说起三郎的官司来,何大郎叫了一声不妙道:“偏生惹了他家,却是难缠,只因平日里多有孝敬,俗话说……”
说到此处四下一望,没有旁人,方才说道:“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太爷十年寒窗挣下这个功名来,少不得有些贪酷之弊,岂肯为了一个百姓得罪了首户的这一份三节两寿的孝敬呢……”
四郎和琴官儿听了,都心中担着忧,大郎道:“为今之计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且喜我在衙门口儿里当差,三班六房的弟兄们多少买我的面子,这一遭儿旁的不敢打包票,倒是可以保住三郎不受皮肉之苦,外头的事情我也打听着,你们家去再与他家娘子商议,可还认识什么高亲贵友的,哪怕是能往太爷跟前儿递个话儿的,到底也比没有强,况且这也不是一件大案,只要两下里说妥,扯个淡就能放出来,如今只怕太爷没甚好处,张大户家里攀扯不放,还要从这两处下手才是。”
杜琴官见何大郎有些见识,连连点头,又要拿出钱来打点,大郎推道:“我与张三兄弟自幼同窗,这点子交情还有,倒不用杜相公坏钞。”琴官儿说道:“也不是单给何捕头的,里头三班六房少不得要打点些个。”
何大郎笑道:“他们哪一个不是我拿下马来的,便是我要与他银钱,自然是不敢收的了,银子上头还要转告三娘子,不用她费一点儿心,只要两下里使力,把人捞出来才是要紧。”
四郎和琴官听了,连忙道谢,一时间打听前头升堂,知道要审案子,何捕头只怕三郎吃亏,赶着告辞去了。
两个见他进去,又听见是花案儿,关乎张大户的脸面,只在二堂上审,知道自己身份是旁听不得的了,又听见何大郎一力应承,保管三郎不受皮肉之苦,方才略略放心,赶着往看街老爷家宅后身儿那土坯房中报信。
那时杜娆娘已经带了官哥儿来家,缓缓的把事情说与碧霞奴知道,这乔姐儿虽是个有见识的,到底是新媳妇子,听见丈夫给人拿入男监之中,好似晴天里打了一个焦雷的相仿,又怕他在里头吃亏,又知道他为人耿直不大奉承,万一哪句话触了太爷的霉头,岂不是要当堂打坏了?自家爹娘早逝,又不认得什么高亲贵友,心里乱麻一般,早已哭得泪人儿似的。
娆娘在旁瞧着也是心酸,劝解了一回,她又不曾念几本书,还不如碧霞奴有些见识,说不出什么宽心话儿来,只得陪着掉了几滴眼泪,正急的没法子处,就听见外头四郎的声音拍了门道:“嫂子开门,我们送信儿来了!”
第69章 同患难义结金兰
两个妇道听了,这会子也讲究不起什么回避不回避的,急急的开了门迎了进来,碧霞奴但见四郎身后跟着一个聪明俊秀、衣衫华丽的相公,不知哪里来的,只得侧身回避,将手绢儿半掩金面。
娆娘见了娘家哥哥,忙对碧霞奴笑道:“嫂子不妨的,这是奴娘家哥哥,行院里当差,调弦子的琴师。”
原来高显风俗,行院里的优伶们也是常在内宅服侍,太太奶奶们多有不避讳的,从不与寻常男子同日而语,碧霞奴听见是个优伶戏子,又是杜娆娘的亲戚,方才回转过来道了万福。
杜琴官连忙唱个大喏,一面偷眼观瞧这新媳妇子,心中暗暗喝彩道,方才见了三哥却是个英雄豪杰一般的人物,也只有这样好相貌的奶奶配得上他了。
一面大家进屋坐着,碧霞奴抹了泪痕下厨炖茶来吃,四郎和杜琴官将何大郎的话细细的说与乔姐儿知道,叫她放心,横竖是打不坏的,只要外头想法子运作此事,大事化小便可脱出牢狱之灾。
碧霞奴想了一回道:“拙夫向来老实,不会巴结,再说我们小门小户儿,谁肯提携……如今那何捕头就算是咱们家认得最大的品级了,除此之外,前头街坊是看街老爷家中,我与他家太太倒有几分交情。”
杜琴官点头道:“三哥也是这么说,如今说不得病急乱投医罢了,还请三嫂子寻个由头,对太太说一声儿,他家老爷虽然没甚品级,太太若是在内宅之中有些手帕交,能对诸位老爷过几句话儿,这枕边风倒胜似上指下派的往来文书呢。”
乔姐儿见他说的有理,点头答应了,一面见娆娘怀抱的官哥儿十分哭闹,知道孩子大清早儿的就给摇醒了,这会子正不受用,为了自家之事,连累这许多亲友奔走,甚是过意不去,连忙说道:
“叔叔婶婶忙了这半日,大面儿上的事情,奴家都知道了,如今困坐一处,就是急死了,人也不得出来,不如大家先各回下处自便,奴家也想法子求求前院儿的太太,中用不中用,自然有消息传过去,也省得这样干耗。”
娆娘见官哥儿略微发热,心中焦急,又不好说要家去,如今见碧霞奴提出来,便对四郎使个眼色,一面说道:“既然恁的,奴家不与嫂子客气,这就去了,只是家里摊上这样的大事,只有嫂子一个是料理不来的,依我说,不如叫我们当家的回乡一趟,到干娘处接了二姑娘进城来相陪,凡事你们姐妹也有个商量。”
碧霞奴听了,心中也想接妹子过来商议,因说道:“多谢弟妹良言,只是又要劳动四爷了……”四郎连忙摆手道:“嫂子这样说,叫兄弟没有立足的地方儿了。既然恁的,咱们各自去干各自营生。”
几个商议妥当,告辞出门,碧霞奴送了出去,将街门对上,想起三郎吉凶未卜,又哭了一场,知道哭也无用,强忍住了眼泪,下厨收拾了一壶热茶,几碟子茶果,探听着上房屋里老爷已经出门公干,便走去端了进来,口称“回事”。
太太正盘腿儿坐在炕上做些针黹,听见外头是碧霞奴的声音,连忙丢下手上活计笑道:“是三奶奶么,房里没别人儿,快进来吧。”
乔姐儿端了茶果进来,勉强笑道:“早起见太太好似胃口不好,没用多少稀饭,若是预备下茶果前来伺候。”
太太今日起的晚些,胃口尚未打开,便吃的少了,如今正没处抓挠吃食,见碧霞奴这般善解人意,连忙笑道:“难为三奶奶想着,奴家腹中倒真有些饥饿。”一面腾出炕桌儿来摆下果碟子,又携她上炕。
忽见碧霞奴满面泪痕,唬了一跳道:“这是怎么说,莫不是与三爷拌嘴了不成……年少夫妻这也是难免的,我也我们老爷磕磕绊绊的也过了这些年,世人打小儿都是这样过来的……”
碧霞奴听见太太挺起三郎,越发隐忍不得,嘤嘤咛咛哭泣起来,又不敢放声大哭,忍气吞声越发叫人怜爱。那太太原先也认得乔姐儿之母,见她哭泣,心中十分不忍,一连声儿问是怎么了。
乔姐儿将三郎的事删繁就简说了一回。太太听见,怔了半日,摇头叹道:“我竟不知小翠儿那蹄子心肠坏了,做出这样下流没脸的事情来,说到底都是奴家治家不严,连累了你小公母两个……”
碧霞奴连忙摇头儿道:“也是拙夫办事不老成,当日之事若是早对我说,赶着翠姑娘出阁之前好言安慰了她,或许还不至于闹出这样的事来,如今只怕积怨已深,况且调戏的事一旦嚷嚷出来,再无改口之理,所以想着来求太太,看老爷那儿有甚说得上话的同僚们能帮衬一把的,奴家中虽然清贫,愿意结草衔环报答搭救之恩。”说着,轻提罗裙盈盈下拜。
太太连忙亲自下炕搀扶起来,心里想着这件事情倒不好办,瞧着乔姐儿急得那样,又不好一口回绝,只得答应想想法子,又见她哭得累了,好生安抚了几句,请她回房歇歇,等着消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三郎给人提在二堂之上,当堂跪了,前前后后原原本本的陈情回禀,那太爷虽然收了大户家中好处,只是一来不曾成奸,二来又见这张三郎言语有度举止娴雅,虽是粗人打扮,竟有秀士风度,就是自己往日里时常来往的门生秀才,容貌人品也多半不及此人,不由得暗暗称奇。
又有那何大郎趁机调停,又塞了师爷几个钱,多多做情请他开脱,暗暗的对太爷说了此人乃是乔秀才家的姑爷的等语。倒也不曾难为他,只是碍着张大户的面皮,胡乱过了一堂,打二十板子杀杀威风。
谁知那看堂兵、护堂勇们都是何捕头手下的,早已得了吩咐,不敢使力,打将下去软绵绵的柳絮儿一般,三郎又是自幼学了些内家外家的功夫在身上,虽然比不得金钟罩铁布衫,到底运了一口丹田之气护住筋脉,别说是有了人情下手轻了,就是当真实打实的一百杀威棒,倒也不肯放在眼里的。
当下打完,不曾招认,谢了太爷恩典,依旧押回男监之中。
到了监里,又有何捕头安排,住了单间儿,自有牢头儿看顾他,虽说比不得外头,倒也自在,见对门是个积年的人犯,铁锁穿了琵琶骨的关在那里,瞧着倒也可怜,只是如今自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管不起人家的闲事。
那人见来了街坊,反而高声叫了牢头儿过来道:“大爷一向好端端的在这里,你们定是又拿了这家的银子,把这毛头小子与大爷关在一处做了街坊,这屋子原本局促,对门正好放风,为什么又弄了人进来,招的大爷我心里不痛快,看我踹镣一走,先掏了你这老杂毛儿的牛黄狗宝!”
唬得牢头儿哀告道:“爷爷,不干小人的事,这是何头儿的亲戚,因为吃了挂落才送了官,左右没几日就出来了,倒不敢长久在此扰了太爷的清梦。”
那张三郎原是个聪明人,见这人虽是死囚打扮,在狱中竟是这般作威作福,便知他必然有些手段在身上,连忙在对面唱喏道:“大哥有礼,小人初到此地,不想扰了大哥清净,心中着实过意不去。”
那死囚见三郎举止清雅谈吐得体,只当他是个犯了文字狱的秀才,因笑道:“你这学生好个性子,不是那等作奸犯科的人,竟念过书么?”
三郎见他误会,又喜此人言语直爽,便略略将自己的案情说与他知道,谁知那死囚听了,面带不平之色道:“那银妇好歹毒的心肠,也是难为你这样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倒担了一个花案儿的罪名进来,多亏是有个亲戚在牢里,若是关到前头通铺里去,打也将你打死,骂也将你骂化了……”
原来高显风俗淳朴,最是见不得奸情一案,若有那采花盗柳的Yin贼犯案关了进来,任凭什么偷鸡摸狗的犯人也可以随意作践他,本犯自知理亏,不敢还言还手,多有那下流胚子不等判下来就给人在狱中拖磨死了的。
三郎见这死囚言语之中有些激赏之意,便意欲投靠他,在狱中做个照应,正值何大郎命人送了上好的酒菜进来给三郎吃,索性就请那死囚过来同吃。
那囚犯虽然铁锁穿了琵琶骨,只是废去了一身轻功,手脚原是自由的,便不与他客气,过来对饮,吃些酒肉,谈谈讲讲拳脚枪棒、江湖故事,越说越投机,他原本是个豪杰,做事不会罗嗦,便要与三郎结为异姓兄弟。
三郎心中有些嫌弃他是个死囚,定然做过些伤天害理的勾当,略有些迟疑之处,那人见了笑道:“你这学生莫不是怕我这样的人玷污你家门楣不成?实话对你说了,我因为前任典使是个不贤良的官吏,使性子将他杀了,才问成死罪关在监中,原本秋后问斩,谁知又遇朝廷大赦,死罪虽免,活罪难逃,所以依旧关着,并不是那样草菅人命的强盗!”
三郎听见这死囚竟是个好汉,便欣然与他对拜八拜结为弟兄,竟是因祸得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70章 乔二姐点头允婚
却说张三郎结拜的这个死囚,江湖上也有个名号,唤作霹雳狂风,只因他生得孔武有力,又是个一点就着的烈火性子,所以得了这个匪号。家里却姓花,名唤逢春,排行老二,人都唤作花二郎的。三郎便叫他二哥,弟兄两个虽然身在监中,倒也无人敢惹,竟也算是逍遥快活。
只有三郎放心不下浑家,如今义兄又是个好汉,这小儿女的心思不好对他讲的,每逢何大郎前来探望,总要嘱咐他转告浑家,自己在监中一切安好,不用挂念等语。
话分两头,却说如今李四郎已经下乡到了三仙姑处,接了乔二姑娘进城来陪伴姐姐,姐妹相见,悲喜交集,又哭了一场,这二姑娘如今在乡下住了几日,不想却磨练了性子手艺,也渐渐的帮衬着仙姑做些家务,如今见姐姐家里出事,一日三餐各样针黹也能多少帮衬着点儿,也算给碧霞奴雪中送炭了。
这一日姐妹在家赶着做针线送活计,又遇见那何大郎过来报个平安,一面探听可有什么机会开脱了三郎罪责,忽见二姑娘在此,心中欢喜,面上又不敢带出来,只怕人家摊上官司大事,见自己面有喜色就要见怪的。
三郎家中只有一间土坯房,如今也回避不得,二姐儿只好站在姐姐身旁低头了听着何大郎说些监中之事,听见三郎受了看顾,不曾吃了大亏,姐妹两个方才放心。
乔姐儿打发何大郎吃茶,一面说道:“拙夫出事,全仗大哥帮衬,奴家每每有心酬谢,无奈家中窘迫,兄弟又在外头背了债,也没有什么答谢大哥的,倒叫你拿出钱来上下打点,实在过意不去……”
那何大郎闻言连忙站起来客客气气的说道:“三娘子这是哪里话,我与三郎一向同在桑梓,自幼同窗,至亲骨肉一般,怎说这样外道话?”
乔姐儿连连称谢,又略将自己探监之意透露出来,向何大郎讨个主意,那何捕头道:“就是三娘子不说,小人也正要说起的,三郎在监里住着单间儿,没有一个街坊,虽不如外头快活,倒也自在,今儿知道我来家,再三再四嘱咐了我,不叫你往男监看顾,只因里头人多口杂,又都是些囚犯,三娘子这般容貌,若是一时护卫不周给人说几句风言风语,只怕三郎恼了,就是劫牢反狱也做得出的。”
碧霞奴听了这话奇道:“拙夫向来性子古拙,从不肯招灾惹祸的,大哥这话只怕说差了?”
何大郎笑道:“三娘子刚过门儿,他的性子你且摸不着呢,我们自幼同学,有一日同窗欺负了他兄弟,只将人家肋骨打折了两根,落炕一个月才好了,只因年纪幼小未曾成丁,衙门里才没有追究。
只是那时张老爹尚在,他家道却不难,赔了银子了事。我这兄弟可真说不得,别看外头模样儿好个秀才胚子,若是惹的他起了性,竟也有些阎王脾气呢。”
乔姐儿听了,也怕自己进去叫人啰唣几句,丈夫便要弄性使气,一时倒没了主意,又听见在里头不曾吃亏,内外都有何大郎打点,也只得先按捺住性子再做打算。
说了几句闲话,大郎因说家中欢姐儿没人看顾,就要告辞回去,碧霞奴正要起身相送,却给二姑娘按住了说道:“姐姐别动,且做针黹吧,不然今儿的活计就赶不出来了,等我送他。”
说着,也不理会碧霞奴答不答应,开了门引着那何大郎到了天井当院,大郎自是喜出望外,与大姐儿道了别,随着二姑娘出去。
来在门首处,二姑娘一面开着街门儿,低低的声音道:“姐夫出事,多蒙捕头照顾,我们闺阁女子,没脚蟹一般,什么忙也帮不上,只好来求你,若是姐夫之事可以出脱,小女愿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说到此处,羞得眼圈儿一红,转身跑了。
那何大郎愣了半日,将二姐儿的话头儿一咂摸,原是允婚的意思,喜得抓耳挠腮,出门自去了,一路上昏昏噩噩不辨路径,一心想着如何帮衬三郎开脱官司。
乔姐儿见二姑娘回来,眼圈儿红红的,见房里没人,低声问道:“今儿是怎么了,往常见你最不待见他的……”二姐儿摇头道:“姐姐别管,不过是求求他好生帮咱们打官司的意思罢了,这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碧霞奴见二姑娘欲言又止,如今妹子大了,自己也不好问她的私事,便丢在一旁不去接茬儿,姐妹依旧做针黹不提。
却说那杜琴官自从三郎出事,一日也要给那李四郎磨两回,求着他救命,磨得琴官没奈何,想了一回,自己倒与那县尉家中少君有几分交情,不如去求求他,只是那少君往日里不大管这些俗事,只怕未必肯出头对父亲说,事已至此,也只好病急乱投医了。
在张大户家中告了假,带了一个小厮,雇了车往县尉府上去,只因琴官的戏班子是常进来伺候的,门房儿也不用通报,留下小厮在外书房候着,命家里的小厮带了琴官进内书房去会少爷。
那县尉少君是个清贵公子,学名唤作唐闺臣,娶妻宋氏,夫妻两个相敬如宾,只是在儿女情长上面不大用心,没事轻易不进内宅,只在内书房里起居。
今日起来无事,念了两句书,又觉得不受用,正要换衣服出去会会朋友谈讲学问,忽然听见琴官求见,心中甚喜,这少君是个神仙一流的人物,平日里与梨园子弟交情颇深,又看重琴官是个不会巴结的,喜欢他人品,虽然不是一路,心里却以朋友相待。
当下命小厮带进书房里来,琴官进来就要请安,给唐少爷拦住了笑道:“你我私下就以朋友相称很好,何苦拘了这些虚礼,倒没得把我这个小书斋也弄得俗气了。”
琴官知道他的脾气,也不论理,果然不拜了,一面笑道:“我瞧着公子今儿气色倒好,前阵子门下的小戏班子到府上伺候,没见公子出来,听见说是身上不好。如今可大好了?”
唐少爷见房里无人伺候,方才叹了口气道:“那一日爹妈都在,又请了父亲的几个同僚,我不耐烦与他们那些俗物谈讲,所以也不曾去,倒辜负了你。”
琴官听得辜负二字,脸上微微一红,略带嗔意道:“公子今儿怎么说起这话来,莫不是烧糊涂了还没好么……”
那唐少爷知道这琴官原是好人家子弟,若是旁人说一句疯话定要撕破脸闹起来的,只因将自己当个知己,方才不肯生份,连忙陪笑道:“你瞧我,病了几日就不伶俐,连话儿也不会说了。”
一面叫琴官坐着,琴官因为是府上近人,也不推辞,便大大方方坐了,唐少爷又叫贴身的小厮道:“你去内宅里要茶来吃,定要让大丫头亲自炖了,别叫外头灶上的人乱碰。”
小厮答应着去了,琴官笑道:“还是这么个脾气,就只有女孩子才尊重些,既然这般怜香惜玉,为什么不搬进去……”话说到此处,又怕触了他的霉头,连忙打住了话头儿不说了。
唐少爷听见琴官问他,长叹了一声道:“我岂不知道世上的女儿原比我们尊贵,只是夫妻乃是人之大伦,若不能琴瑟和谐,只好少见面罢了,要装作那样虚与委蛇的模样,岂不是更加辜负了人家女孩儿……”
琴官平日里时常来往,也多少听见府上传言这唐少爷两口子夫妻不合的事情,就连那少奶奶平日里也曾见过几回的,虽然不是倾国倾城之貌,倒也生得端庄贤淑,蕙质兰心,心中倒替这位奶奶不值起来。
忍不住说道:“论理这话不该门下说的,只是如今这位少奶奶也是个好的了,怎么少爷还不满意,莫不是要娶个天仙在房里,才能遂了心意么。”
唐少爷摇头叹道:“你何尝知道我的心事呢……”正说在此处,听见外头咳嗽之声,分明是个丫头,少爷笑道:“怎的不进来,只会在外头乔模乔样的。”
那丫头却是少奶奶的陪房,往日里见这姑爷对自家小姐虽然相敬如宾,只是少了夫妻情谊,又是自幼与宋小姐一同养在深闺,很有些副小姐的脾气,听了这话冷笑一声道:
“爷是糊涂了?如今又外客,却叫我们进来伺候,茶都炖好了,就搁在窗根儿底下,爷叫小子们来拿罢了。”说着,竟转身而去。
这唐少爷倒喜欢女孩子们骄纵些,见她去了,非但不恼,反而对着琴官笑道:“你瞧瞧这个性子,都是叫我惯坏了的,明儿出了阁,也不知谁去受她的奚落。”
琴官连忙亲自打帘子出去端了茶进来,伺候唐少爷吃了,自己也吃了一盏儿,就搭讪着说起三郎的官司来。
唐少爷听了付之一笑道:“这不值什么,还用得着你来说一声,明儿瞅个空子,我对世叔说说,早晚放出来也就是了。”
琴官听了心中大喜,连忙谢过,两个又说了几句闲话,便起身告辞,唐少爷携了他的手一路送到二门上,又嘱咐他闲了时只管来逛逛,琴官答应着自去了。
第71章 打开玉笼飞彩凤
却说三郎家里来了这一伙贺喜的宾朋,乔姐儿又不好打发他们外头吃去,连忙招呼坐下,先炖了茶来请大家吃了,一面往当院小厨房里,四下里一瞧,且喜有前几日预备探监时买的食材,因为天气寒冷,这会子倒没腌臜。
方才听见何捕头说三郎挨了二十板子,瞧着倒是走得好好的没打坏,也不知道伤筋动骨了没有,就打算烧猪蹄子给他补补筋骨,可巧前几日三郎相熟的那家屠户进城来送猪的,饶了家里四只。再炖一个生蛋的老母鸡,弄一个葱烧蹄筋儿,汆个鱼汤也就齐全了,又滋补又不油腻腻的。
一连声儿唤了二姐儿来笑道:“对不住,又要劳动姑娘替我跑一趟,万事都齐全,就只差着一尾鲜鱼,这会子冬景天儿,河里无鱼市上找,你去瞧瞧吧,要新鲜的,冻实成的可使不得,是给你姐夫壮筋骨用的。”
二姑娘笑道:“这有什么难得,在仙姑家我也常做这样差事,只是不知道这小冤家怎么处,不然跟姨娘逛逛去?”
怀里欢姐儿听了,搂着二姑娘的脖子就不撒手,连声点头道:“要去的!”乔姐儿见了也觉着好笑,摸出几百钱来与了二姐儿道:“一尾鱼只怕用不了这些个,你看着这何大姑娘买些零嘴儿吃。”
二姑娘又道:“来的人也不少,单这几个菜只怕未必够,做多了一来时辰来不及,二来也地方局促也摆不开,依我说不如咱们不闷饭,竟是吃面吧,调的卤子香甜,便又是一碗菜了。”
大姐儿听了有理,只是不知各人口味怎么样,又与了二姐儿几十个钱,吩咐再带一罐芝麻酱、一点子黄花儿、木耳的干菜,并一条鳝鱼回来。
二姑娘答应着,抱了欢姐儿出去。这欢姑娘倒也俏皮,跟着二姐儿好似跟了亲娘一般,从不哭闹,才出了大门口儿就奶声奶气的叫娘。
臊得二姐儿嗔她道:“前儿姨娘教给你的都忘了?怎的又乱叫起来。”欢姐儿咯咯笑道:“爹说了,姨娘要来咱们家的。”把个二姑娘羞得眼圈儿也红了,又不好跟个小孩子计较起来,只得叫她莫要乱说。
一面到了市上,别的东西都容易得,就是鲜鱼难找,好容易寻了一家儿,定要五十个大钱一尾,二姐儿久在屯里,集上的东西自然价钱公道,来了镇上就嫌贵了,定要还十文的价儿。
那卖鱼的伙计道:“我的姑娘,你如何不知道如今的买卖行市,论理冬景天儿活鱼是最难找的,这都是三更天儿套了马车在冰面上凿的冰窟窿下网子捕的,可是我们小门户儿拿命换来的吃食,您深宅大院儿不知道世道艰难,又不差那十几文,就算是当小的们可怜,赏了我吧。”
乔二姑娘虽是块暴碳,也是自小儿给继母娘挤兑出来的性子,心性儿倒还善良,听见这伙计说的可怜见的,也知道这几尾鲜鱼不过是他趸来的货,定然不是自己捉的,架不住听着情真意切,就要丢开手不还价儿了。却听得怀里那小娃儿说道:“你连我娘也骗,仔细爹爹捉你呢。”
那挑鱼篓的小伙计见这奶娃儿生得玉雪可爱,又好大的口气,有心逗她一逗,因笑道:“大姑娘,你且说说,你爹爹如何捉我?”
何欢姐儿眨巴眨巴一对儿乌黑的大眼睛道:“爹是捕头,怎么捉不得?”那伙计听了倒是唬了一跳,连忙作揖打拱的说道:“不知是捕头娘子,是小人眼拙了,您家里用什么只管拿,怎的还哄小人还价儿……”
说着便要将那肥鱼送了乔二姑娘,二姐儿见给人认错,臊了个大红脸,啐了一声道:“孩子小,姨娘叫不全才说错了的,你一个大人,又不会看我是姑娘,是媳妇儿?”
又嗔着欢姐儿道:“便是捕头家的闺女,也不好这样仗势的,人家一年到头苦熬苦业赚几个钱,再叫咱们盘剥了去,岂不是罪过了?若是给别的老爷瞧见,又替你爹爹做祸呢!”
说得欢姐儿低了头不敢言语,大眼睛噙了泪,撇撇嘴儿要哭不哭的。二姑娘暂不理她,叫伙计拿水草穿了鱼鳃,一文不少给了五十文,方才抱了欢姐儿回去。
路上见小人儿也不说笑了,到底喜欢这小家伙儿,绷不住,哄了她道:“你只说方才姨娘该不该说你?”
欢姐儿正不自在,见二姑娘又与自己说话儿,方才破涕为笑,搂了二姐儿的脖子撒娇道:“姨娘说的是,就是往常爹爹也不许我这样说的,只是我见那人不肯让利,一时气不过才说的,姨娘怜惜,莫要告诉爹爹,不然又要骂的……”
乔二姐儿听了欢儿这般说,才知道那何捕头也算是个教女有方的,倒不肯让闺女随便抬出身份来压人,当下点头笑道:“这才是,往后可不许这样了。”一路说笑回在张三郎家中。
到了小厨房,见碧霞奴已经把菜都预备得了,正下面,见她们回来了笑问怎么去了这么久,二姐儿说了欢儿讲价之事,逗得大姐儿又笑了一回。
手擀的白坯儿面粗细均匀口感筋道,拿鸡架子吊着汤头,还没打卤就有一股子鸡汤的清香味儿,欢姐儿是自小儿跟着爹深一脚浅一脚长起来的,大半都在外头馆子里吃,虽然味厚,比不得家常吃食新鲜,如今见了下面,眼睛都直了,直吞口水。
二姑娘放了她在厨房门口小板凳上坐着,捡了一小碗鸡炖蘑菇给她吃,一面动作麻利将那黄鳝洗剥干净交给碧霞奴,好精致刀工,切得头发丝儿也似的细,将水发了木耳、黄菜,加芡汁子下锅一炒,就是一碗卤子,又卸开了一碗芝麻酱,切了胡瓜丝儿堆在上头,也算作是一样浇头。
一时预备齐全了,叫二姐儿端到院子里头预备开饭,二姑娘答应着往出走,一面见欢姐儿在门口坐了,抱着小碗正舔那里头的汁子,不由得眼圈儿一红,拉了她起来道:“咱们席上吃热乎的去。”
说话儿开了饭,三郎倒还好些,出来的时候有牢里的街坊花二哥与他吃酒践行,这会子腹中还不饥饿,李四郎倒是刚刚打更回来,一口热饭还没吃上,就去接着三哥,那何大郎更甭提,自从死了回家,再没见过一回像样的饭菜,如今见了大姐儿的手段,也顾不得客气,几个男人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将那一大锅手擀面吃的干干净净,两大盆卤子愣是不够。
乔姐儿和二姑娘不曾上桌,见不够吃,有些过意不去,要再预备一个浇头,李四郎笑道:“嫂子也不用忙了,我们不讲究那些个,如今这几个菜都是宽汁儿大佐料的,拿菜汤一拌也十分得味了。”
两个说着,将那烧猪蹄子、葱爆蹄筋儿的汁子兑入白坯儿面里,每人又吃了两大碗才丢开手,三郎见了好笑,只一碗一碗将那鲜鱼汆汤喝了个溜干净儿,一面对浑家使眼色,叫她看那几个弟兄的吃相。
碧霞奴忍住笑,只装作瞧不见,一时众人吃毕了饭,连呼受用,连欢姐儿都吃了一大碗面,啃了半只蹄子。乔姐儿怕停住食,赶忙去厨下炖了茶来招呼大家吃了,看看天色不早,都起身告辞,只有欢姐儿舍不得二姑娘,何大郎抱到门口,便踢着腿儿将将的要哭。
二姐儿自从应了何大郎的事,倒不似从前那么端着了,拉了她的小肉手儿笑道:“姐儿在家闲了时只管来逛逛,姨娘还给你做好吃的。”欢姐儿这才忍住了不哭,乖乖叫爹抱着家去。
李四郎末了走的,忽然想起三郎回来,只怕二姑娘没地方住,因说道:“今儿可巧不该我们当班儿,不然我就往乡下去瞧瞧干娘,顺便送二姐儿家去,不然屋子浅窄,可怎么住呢?”
三郎听见他说的有理,因点头道:“是了,今儿自然是要送二姑娘家去的,只是如何麻烦四兄弟,还是我去的好。”
四郎笑道:“咱们两家儿还分什么彼此呢?三哥今儿刚恭喜出来了,身子只怕也乏,不如在家歇歇,左右我时不时总要回老娘去看看的,便顺路带了二姑娘回去也便宜。”
三郎夫妻两个听说,只得多谢四郎热心,三郎送到街面儿上,与他们雇了车,会了车钱,目送着去了。
一时回家关了街门儿,碧霞奴要去上房屋里跟太太说一声,多谢她此番仗义相助,三郎一把抱住了笑道:“今儿晚了,太太未必有耐心烦儿与你长篇大套的谈讲,依我说不如明儿咱们缓过来一起过去拜谢吧。好姐姐,小人在里头有何大哥照应,万事不曾忧心,只是好生记挂着你,因想着你我往日情份,只怕你哭出病来……”
碧霞奴听见丈夫这话,泪珠儿就滚在桃花面上,哽咽了声音道:“亏你还知道我的心,怎么这样牛心左性的不知道变通,你若不是惹急了她,那翠姑娘也行不出这样歹毒之事来……”
第72章 顿挫铁锁走蛟龙
三郎见浑家哭了,连忙拉了她坐下,一面柔声说道:“原先咱们几次三番不理论,她岂不是越发上来了?只怕心魔太深,不闹出来是不能死了这条心的,如今且喜没有大事,只是她这一回闹大了,张大户门里也是不好待……如今咱们自身难保,也不必替古人担忧了,倒是这几日的事情,你可曾对我家里说了不曾?”
乔姐儿摇了头儿道:“哪儿敢提起来呢,便是说了,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你们家里除了你之外,哪里还有个管事的,只怕说了也是白说,倒招的婆母娘和四郎五姐心里不好受,我正想着去监里瞧你,讨一个主意,谁想到竟是这般顺遂。”
三郎听见这话,便有些默然了,只管把头低了不大言语。碧霞奴方才自悔失言,待要找补两句,一时又想不出来,末了还是三郎笑道:“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实情,实在是自家心里过意不去,又不好说母亲弟妹的坏处,只是委屈了姐姐嫁到这样人家儿……”
倒说得碧霞奴脸上红了,又想不出别的法子来讨三郎的好,只得身子柔顺靠在他怀里,低低的说句悄悄话儿,三郎闻言大喜道:“当真?你可莫要哄我,咱们好了这些日子,只有这事你是不肯的,怎的如今肯了?”
乔姐儿红了脸不言语,一面打发他抹脸烫脚,夫妻收拾妥当,解衣登床,紧紧的挨在一处,说些离别之情,小别更胜新婚,又不知如何淘气,书中难以尽述。
次日一早,三郎夫妻两个梳洗过后往前院儿老爷太太那里拜谢搭救之情,看街老爷安慰了三郎两句,既是没罪当堂放了,依旧只管在县里当差,夫妻两个谢过不提。
回了房中,乔姐儿拿了一包银子递与三郎道:“这个月要还的债我都预备下了,你何时往街面儿上去,见了何捕头当面交给他,原是他做的中人,你可莫要自己去赌局子里头,仔细再惹出事来。”
三郎接了,在手上一掂,倒也沉重,拉了浑家的手对着光细看了一回,好似不如往日那般白腻了,叹了口气道:“这些日子生受了姐儿。”
乔姐儿只怕丈夫心酸,连忙夺了手道:“青天白日的只管占人家便宜,你看屋子罢,念几句书,不然再睡睡,我要去绣庄里交活儿了。”
说着拾掇一番出了门,不一时到了那大绣庄子门首处,将这几日活计交予店伙,可巧有个丫头正在店面里挑帕子,见了大姐儿的活计,就不错眼珠儿的瞧着,又端详了大姐儿几眼。
倒把她看的不好意思,只得低了头微微一笑,那丫头见她笑了,知道是个和气人儿,上来道了万福道:“姐姐好手艺。”
碧霞奴见这丫头生得不俗,又与自己搭茬儿,只得还了礼道:“小大姐赞谬了。”那丫头问道:“姐姐是这绣庄里的绣娘,还是包月送来的呢?”
乔姐儿见她问,只怕是要买帕子,连忙答应道:“不单在此处,这里倒是包销奴家的粗笨活计。”
丫头笑道:“那敢情好了,我们姑娘如今要出阁,也说不得她,是个独生女孩儿,虽然温婉可人,到底娇憨些,这几年来一共就动过一两(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
四郎赶着引见了,一面说起三郎的官司来,何大郎叫了一声不妙道:“偏生惹了他家,却是难缠,只因平日里多有孝敬,俗话说……”
说到此处四下一望,没有旁人,方才说道:“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太爷十年寒窗挣下这个功名来,少不得有些贪酷之弊,岂肯为了一个百姓得罪了首户的这一份三节两寿的孝敬呢……”
四郎和琴官儿听了,都心中担着忧,大郎道:“为今之计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且喜我在衙门口儿里当差,三班六房的弟兄们多少买我的面子,这一遭儿旁的不敢打包票,倒是可以保住三郎不受皮肉之苦,外头的事情我也打听着,你们家去再与他家娘子商议,可还认识什么高亲贵友的,哪怕是能往太爷跟前儿递个话儿的,到底也比没有强,况且这也不是一件大案,只要两下里说妥,扯个淡就能放出来,如今只怕太爷没甚好处,张大户家里攀扯不放,还要从这两处下手才是。”
杜琴官见何大郎有些见识,连连点头,又要拿出钱来打点,大郎推道:“我与张三兄弟自幼同窗,这点子交情还有,倒不用杜相公坏钞。”琴官儿说道:“也不是单给何捕头的,里头三班六房少不得要打点些个。”
何大郎笑道:“他们哪一个不是我拿下马来的,便是我要与他银钱,自然是不敢收的了,银子上头还要转告三娘子,不用她费一点儿心,只要两下里使力,把人捞出来才是要紧。”
四郎和琴官听了,连忙道谢,一时间打听前头升堂,知道要审案子,何捕头只怕三郎吃亏,赶着告辞去了。
两个见他进去,又听见是花案儿,关乎张大户的脸面,只在二堂上审,知道自己身份是旁听不得的了,又听见何大郎一力应承,保管三郎不受皮肉之苦,方才略略放心,赶着往看街老爷家宅后身儿那土坯房中报信。
那时杜娆娘已经带了官哥儿来家,缓缓的把事情说与碧霞奴知道,这乔姐儿虽是个有见识的,到底是新媳妇子,听见丈夫给人拿入男监之中,好似晴天里打了一个焦雷的相仿,又怕他在里头吃亏,又知道他为人耿直不大奉承,万一哪句话触了太爷的霉头,岂不是要当堂打坏了?自家爹娘早逝,又不认得什么高亲贵友,心里乱麻一般,早已哭得泪人儿似的。
娆娘在旁瞧着也是心酸,劝解了一回,她又不曾念几本书,还不如碧霞奴有些见识,说不出什么宽心话儿来,只得陪着掉了几滴眼泪,正急的没法子处,就听见外头四郎的声音拍了门道:“嫂子开门,我们送信儿来了!”
第69章 同患难义结金兰
两个妇道听了,这会子也讲究不起什么回避不回避的,急急的开了门迎了进来,碧霞奴但见四郎身后跟着一个聪明俊秀、衣衫华丽的相公,不知哪里来的,只得侧身回避,将手绢儿半掩金面。
娆娘见了娘家哥哥,忙对碧霞奴笑道:“嫂子不妨的,这是奴娘家哥哥,行院里当差,调弦子的琴师。”
原来高显风俗,行院里的优伶们也是常在内宅服侍,太太奶奶们多有不避讳的,从不与寻常男子同日而语,碧霞奴听见是个优伶戏子,又是杜娆娘的亲戚,方才回转过来道了万福。
杜琴官连忙唱个大喏,一面偷眼观瞧这新媳妇子,心中暗暗喝彩道,方才见了三哥却是个英雄豪杰一般的人物,也只有这样好相貌的奶奶配得上他了。
一面大家进屋坐着,碧霞奴抹了泪痕下厨炖茶来吃,四郎和杜琴官将何大郎的话细细的说与乔姐儿知道,叫她放心,横竖是打不坏的,只要外头想法子运作此事,大事化小便可脱出牢狱之灾。
碧霞奴想了一回道:“拙夫向来老实,不会巴结,再说我们小门小户儿,谁肯提携……如今那何捕头就算是咱们家认得最大的品级了,除此之外,前头街坊是看街老爷家中,我与他家太太倒有几分交情。”
杜琴官点头道:“三哥也是这么说,如今说不得病急乱投医罢了,还请三嫂子寻个由头,对太太说一声儿,他家老爷虽然没甚品级,太太若是在内宅之中有些手帕交,能对诸位老爷过几句话儿,这枕边风倒胜似上指下派的往来文书呢。”
乔姐儿见他说的有理,点头答应了,一面见娆娘怀抱的官哥儿十分哭闹,知道孩子大清早儿的就给摇醒了,这会子正不受用,为了自家之事,连累这许多亲友奔走,甚是过意不去,连忙说道:
“叔叔婶婶忙了这半日,大面儿上的事情,奴家都知道了,如今困坐一处,就是急死了,人也不得出来,不如大家先各回下处自便,奴家也想法子求求前院儿的太太,中用不中用,自然有消息传过去,也省得这样干耗。”
娆娘见官哥儿略微发热,心中焦急,又不好说要家去,如今见碧霞奴提出来,便对四郎使个眼色,一面说道:“既然恁的,奴家不与嫂子客气,这就去了,只是家里摊上这样的大事,只有嫂子一个是料理不来的,依我说,不如叫我们当家的回乡一趟,到干娘处接了二姑娘进城来相陪,凡事你们姐妹也有个商量。”
碧霞奴听了,心中也想接妹子过来商议,因说道:“多谢弟妹良言,只是又要劳动四爷了……”四郎连忙摆手道:“嫂子这样说,叫兄弟没有立足的地方儿了。既然恁的,咱们各自去干各自营生。”
几个商议妥当,告辞出门,碧霞奴送了出去,将街门对上,想起三郎吉凶未卜,又哭了一场,知道哭也无用,强忍住了眼泪,下厨收拾了一壶热茶,几碟子茶果,探听着上房屋里老爷已经出门公干,便走去端了进来,口称“回事”。
太太正盘腿儿坐在炕上做些针黹,听见外头是碧霞奴的声音,连忙丢下手上活计笑道:“是三奶奶么,房里没别人儿,快进来吧。”
乔姐儿端了茶果进来,勉强笑道:“早起见太太好似胃口不好,没用多少稀饭,若是预备下茶果前来伺候。”
太太今日起的晚些,胃口尚未打开,便吃的少了,如今正没处抓挠吃食,见碧霞奴这般善解人意,连忙笑道:“难为三奶奶想着,奴家腹中倒真有些饥饿。”一面腾出炕桌儿来摆下果碟子,又携她上炕。
忽见碧霞奴满面泪痕,唬了一跳道:“这是怎么说,莫不是与三爷拌嘴了不成……年少夫妻这也是难免的,我也我们老爷磕磕绊绊的也过了这些年,世人打小儿都是这样过来的……”
碧霞奴听见太太挺起三郎,越发隐忍不得,嘤嘤咛咛哭泣起来,又不敢放声大哭,忍气吞声越发叫人怜爱。那太太原先也认得乔姐儿之母,见她哭泣,心中十分不忍,一连声儿问是怎么了。
乔姐儿将三郎的事删繁就简说了一回。太太听见,怔了半日,摇头叹道:“我竟不知小翠儿那蹄子心肠坏了,做出这样下流没脸的事情来,说到底都是奴家治家不严,连累了你小公母两个……”
碧霞奴连忙摇头儿道:“也是拙夫办事不老成,当日之事若是早对我说,赶着翠姑娘出阁之前好言安慰了她,或许还不至于闹出这样的事来,如今只怕积怨已深,况且调戏的事一旦嚷嚷出来,再无改口之理,所以想着来求太太,看老爷那儿有甚说得上话的同僚们能帮衬一把的,奴家中虽然清贫,愿意结草衔环报答搭救之恩。”说着,轻提罗裙盈盈下拜。
太太连忙亲自下炕搀扶起来,心里想着这件事情倒不好办,瞧着乔姐儿急得那样,又不好一口回绝,只得答应想想法子,又见她哭得累了,好生安抚了几句,请她回房歇歇,等着消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三郎给人提在二堂之上,当堂跪了,前前后后原原本本的陈情回禀,那太爷虽然收了大户家中好处,只是一来不曾成奸,二来又见这张三郎言语有度举止娴雅,虽是粗人打扮,竟有秀士风度,就是自己往日里时常来往的门生秀才,容貌人品也多半不及此人,不由得暗暗称奇。
又有那何大郎趁机调停,又塞了师爷几个钱,多多做情请他开脱,暗暗的对太爷说了此人乃是乔秀才家的姑爷的等语。倒也不曾难为他,只是碍着张大户的面皮,胡乱过了一堂,打二十板子杀杀威风。
谁知那看堂兵、护堂勇们都是何捕头手下的,早已得了吩咐,不敢使力,打将下去软绵绵的柳絮儿一般,三郎又是自幼学了些内家外家的功夫在身上,虽然比不得金钟罩铁布衫,到底运了一口丹田之气护住筋脉,别说是有了人情下手轻了,就是当真实打实的一百杀威棒,倒也不肯放在眼里的。
当下打完,不曾招认,谢了太爷恩典,依旧押回男监之中。
到了监里,又有何捕头安排,住了单间儿,自有牢头儿看顾他,虽说比不得外头,倒也自在,见对门是个积年的人犯,铁锁穿了琵琶骨的关在那里,瞧着倒也可怜,只是如今自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也管不起人家的闲事。
那人见来了街坊,反而高声叫了牢头儿过来道:“大爷一向好端端的在这里,你们定是又拿了这家的银子,把这毛头小子与大爷关在一处做了街坊,这屋子原本局促,对门正好放风,为什么又弄了人进来,招的大爷我心里不痛快,看我踹镣一走,先掏了你这老杂毛儿的牛黄狗宝!”
唬得牢头儿哀告道:“爷爷,不干小人的事,这是何头儿的亲戚,因为吃了挂落才送了官,左右没几日就出来了,倒不敢长久在此扰了太爷的清梦。”
那张三郎原是个聪明人,见这人虽是死囚打扮,在狱中竟是这般作威作福,便知他必然有些手段在身上,连忙在对面唱喏道:“大哥有礼,小人初到此地,不想扰了大哥清净,心中着实过意不去。”
那死囚见三郎举止清雅谈吐得体,只当他是个犯了文字狱的秀才,因笑道:“你这学生好个性子,不是那等作奸犯科的人,竟念过书么?”
三郎见他误会,又喜此人言语直爽,便略略将自己的案情说与他知道,谁知那死囚听了,面带不平之色道:“那银妇好歹毒的心肠,也是难为你这样清清白白的一个人,倒担了一个花案儿的罪名进来,多亏是有个亲戚在牢里,若是关到前头通铺里去,打也将你打死,骂也将你骂化了……”
原来高显风俗淳朴,最是见不得奸情一案,若有那采花盗柳的Yin贼犯案关了进来,任凭什么偷鸡摸狗的犯人也可以随意作践他,本犯自知理亏,不敢还言还手,多有那下流胚子不等判下来就给人在狱中拖磨死了的。
三郎见这死囚言语之中有些激赏之意,便意欲投靠他,在狱中做个照应,正值何大郎命人送了上好的酒菜进来给三郎吃,索性就请那死囚过来同吃。
那囚犯虽然铁锁穿了琵琶骨,只是废去了一身轻功,手脚原是自由的,便不与他客气,过来对饮,吃些酒肉,谈谈讲讲拳脚枪棒、江湖故事,越说越投机,他原本是个豪杰,做事不会罗嗦,便要与三郎结为异姓兄弟。
三郎心中有些嫌弃他是个死囚,定然做过些伤天害理的勾当,略有些迟疑之处,那人见了笑道:“你这学生莫不是怕我这样的人玷污你家门楣不成?实话对你说了,我因为前任典使是个不贤良的官吏,使性子将他杀了,才问成死罪关在监中,原本秋后问斩,谁知又遇朝廷大赦,死罪虽免,活罪难逃,所以依旧关着,并不是那样草菅人命的强盗!”
三郎听见这死囚竟是个好汉,便欣然与他对拜八拜结为弟兄,竟是因祸得福,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70章 乔二姐点头允婚
却说张三郎结拜的这个死囚,江湖上也有个名号,唤作霹雳狂风,只因他生得孔武有力,又是个一点就着的烈火性子,所以得了这个匪号。家里却姓花,名唤逢春,排行老二,人都唤作花二郎的。三郎便叫他二哥,弟兄两个虽然身在监中,倒也无人敢惹,竟也算是逍遥快活。
只有三郎放心不下浑家,如今义兄又是个好汉,这小儿女的心思不好对他讲的,每逢何大郎前来探望,总要嘱咐他转告浑家,自己在监中一切安好,不用挂念等语。
话分两头,却说如今李四郎已经下乡到了三仙姑处,接了乔二姑娘进城来陪伴姐姐,姐妹相见,悲喜交集,又哭了一场,这二姑娘如今在乡下住了几日,不想却磨练了性子手艺,也渐渐的帮衬着仙姑做些家务,如今见姐姐家里出事,一日三餐各样针黹也能多少帮衬着点儿,也算给碧霞奴雪中送炭了。
这一日姐妹在家赶着做针线送活计,又遇见那何大郎过来报个平安,一面探听可有什么机会开脱了三郎罪责,忽见二姑娘在此,心中欢喜,面上又不敢带出来,只怕人家摊上官司大事,见自己面有喜色就要见怪的。
三郎家中只有一间土坯房,如今也回避不得,二姐儿只好站在姐姐身旁低头了听着何大郎说些监中之事,听见三郎受了看顾,不曾吃了大亏,姐妹两个方才放心。
乔姐儿打发何大郎吃茶,一面说道:“拙夫出事,全仗大哥帮衬,奴家每每有心酬谢,无奈家中窘迫,兄弟又在外头背了债,也没有什么答谢大哥的,倒叫你拿出钱来上下打点,实在过意不去……”
那何大郎闻言连忙站起来客客气气的说道:“三娘子这是哪里话,我与三郎一向同在桑梓,自幼同窗,至亲骨肉一般,怎说这样外道话?”
乔姐儿连连称谢,又略将自己探监之意透露出来,向何大郎讨个主意,那何捕头道:“就是三娘子不说,小人也正要说起的,三郎在监里住着单间儿,没有一个街坊,虽不如外头快活,倒也自在,今儿知道我来家,再三再四嘱咐了我,不叫你往男监看顾,只因里头人多口杂,又都是些囚犯,三娘子这般容貌,若是一时护卫不周给人说几句风言风语,只怕三郎恼了,就是劫牢反狱也做得出的。”
碧霞奴听了这话奇道:“拙夫向来性子古拙,从不肯招灾惹祸的,大哥这话只怕说差了?”
何大郎笑道:“三娘子刚过门儿,他的性子你且摸不着呢,我们自幼同学,有一日同窗欺负了他兄弟,只将人家肋骨打折了两根,落炕一个月才好了,只因年纪幼小未曾成丁,衙门里才没有追究。
只是那时张老爹尚在,他家道却不难,赔了银子了事。我这兄弟可真说不得,别看外头模样儿好个秀才胚子,若是惹的他起了性,竟也有些阎王脾气呢。”
乔姐儿听了,也怕自己进去叫人啰唣几句,丈夫便要弄性使气,一时倒没了主意,又听见在里头不曾吃亏,内外都有何大郎打点,也只得先按捺住性子再做打算。
说了几句闲话,大郎因说家中欢姐儿没人看顾,就要告辞回去,碧霞奴正要起身相送,却给二姑娘按住了说道:“姐姐别动,且做针黹吧,不然今儿的活计就赶不出来了,等我送他。”
说着,也不理会碧霞奴答不答应,开了门引着那何大郎到了天井当院,大郎自是喜出望外,与大姐儿道了别,随着二姑娘出去。
来在门首处,二姑娘一面开着街门儿,低低的声音道:“姐夫出事,多蒙捕头照顾,我们闺阁女子,没脚蟹一般,什么忙也帮不上,只好来求你,若是姐夫之事可以出脱,小女愿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说到此处,羞得眼圈儿一红,转身跑了。
那何大郎愣了半日,将二姐儿的话头儿一咂摸,原是允婚的意思,喜得抓耳挠腮,出门自去了,一路上昏昏噩噩不辨路径,一心想着如何帮衬三郎开脱官司。
乔姐儿见二姑娘回来,眼圈儿红红的,见房里没人,低声问道:“今儿是怎么了,往常见你最不待见他的……”二姐儿摇头道:“姐姐别管,不过是求求他好生帮咱们打官司的意思罢了,这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碧霞奴见二姑娘欲言又止,如今妹子大了,自己也不好问她的私事,便丢在一旁不去接茬儿,姐妹依旧做针黹不提。
却说那杜琴官自从三郎出事,一日也要给那李四郎磨两回,求着他救命,磨得琴官没奈何,想了一回,自己倒与那县尉家中少君有几分交情,不如去求求他,只是那少君往日里不大管这些俗事,只怕未必肯出头对父亲说,事已至此,也只好病急乱投医了。
在张大户家中告了假,带了一个小厮,雇了车往县尉府上去,只因琴官的戏班子是常进来伺候的,门房儿也不用通报,留下小厮在外书房候着,命家里的小厮带了琴官进内书房去会少爷。
那县尉少君是个清贵公子,学名唤作唐闺臣,娶妻宋氏,夫妻两个相敬如宾,只是在儿女情长上面不大用心,没事轻易不进内宅,只在内书房里起居。
今日起来无事,念了两句书,又觉得不受用,正要换衣服出去会会朋友谈讲学问,忽然听见琴官求见,心中甚喜,这少君是个神仙一流的人物,平日里与梨园子弟交情颇深,又看重琴官是个不会巴结的,喜欢他人品,虽然不是一路,心里却以朋友相待。
当下命小厮带进书房里来,琴官进来就要请安,给唐少爷拦住了笑道:“你我私下就以朋友相称很好,何苦拘了这些虚礼,倒没得把我这个小书斋也弄得俗气了。”
琴官知道他的脾气,也不论理,果然不拜了,一面笑道:“我瞧着公子今儿气色倒好,前阵子门下的小戏班子到府上伺候,没见公子出来,听见说是身上不好。如今可大好了?”
唐少爷见房里无人伺候,方才叹了口气道:“那一日爹妈都在,又请了父亲的几个同僚,我不耐烦与他们那些俗物谈讲,所以也不曾去,倒辜负了你。”
琴官听得辜负二字,脸上微微一红,略带嗔意道:“公子今儿怎么说起这话来,莫不是烧糊涂了还没好么……”
那唐少爷知道这琴官原是好人家子弟,若是旁人说一句疯话定要撕破脸闹起来的,只因将自己当个知己,方才不肯生份,连忙陪笑道:“你瞧我,病了几日就不伶俐,连话儿也不会说了。”
一面叫琴官坐着,琴官因为是府上近人,也不推辞,便大大方方坐了,唐少爷又叫贴身的小厮道:“你去内宅里要茶来吃,定要让大丫头亲自炖了,别叫外头灶上的人乱碰。”
小厮答应着去了,琴官笑道:“还是这么个脾气,就只有女孩子才尊重些,既然这般怜香惜玉,为什么不搬进去……”话说到此处,又怕触了他的霉头,连忙打住了话头儿不说了。
唐少爷听见琴官问他,长叹了一声道:“我岂不知道世上的女儿原比我们尊贵,只是夫妻乃是人之大伦,若不能琴瑟和谐,只好少见面罢了,要装作那样虚与委蛇的模样,岂不是更加辜负了人家女孩儿……”
琴官平日里时常来往,也多少听见府上传言这唐少爷两口子夫妻不合的事情,就连那少奶奶平日里也曾见过几回的,虽然不是倾国倾城之貌,倒也生得端庄贤淑,蕙质兰心,心中倒替这位奶奶不值起来。
忍不住说道:“论理这话不该门下说的,只是如今这位少奶奶也是个好的了,怎么少爷还不满意,莫不是要娶个天仙在房里,才能遂了心意么。”
唐少爷摇头叹道:“你何尝知道我的心事呢……”正说在此处,听见外头咳嗽之声,分明是个丫头,少爷笑道:“怎的不进来,只会在外头乔模乔样的。”
那丫头却是少奶奶的陪房,往日里见这姑爷对自家小姐虽然相敬如宾,只是少了夫妻情谊,又是自幼与宋小姐一同养在深闺,很有些副小姐的脾气,听了这话冷笑一声道:
“爷是糊涂了?如今又外客,却叫我们进来伺候,茶都炖好了,就搁在窗根儿底下,爷叫小子们来拿罢了。”说着,竟转身而去。
这唐少爷倒喜欢女孩子们骄纵些,见她去了,非但不恼,反而对着琴官笑道:“你瞧瞧这个性子,都是叫我惯坏了的,明儿出了阁,也不知谁去受她的奚落。”
琴官连忙亲自打帘子出去端了茶进来,伺候唐少爷吃了,自己也吃了一盏儿,就搭讪着说起三郎的官司来。
唐少爷听了付之一笑道:“这不值什么,还用得着你来说一声,明儿瞅个空子,我对世叔说说,早晚放出来也就是了。”
琴官听了心中大喜,连忙谢过,两个又说了几句闲话,便起身告辞,唐少爷携了他的手一路送到二门上,又嘱咐他闲了时只管来逛逛,琴官答应着自去了。
第71章 打开玉笼飞彩凤
却说三郎家里来了这一伙贺喜的宾朋,乔姐儿又不好打发他们外头吃去,连忙招呼坐下,先炖了茶来请大家吃了,一面往当院小厨房里,四下里一瞧,且喜有前几日预备探监时买的食材,因为天气寒冷,这会子倒没腌臜。
方才听见何捕头说三郎挨了二十板子,瞧着倒是走得好好的没打坏,也不知道伤筋动骨了没有,就打算烧猪蹄子给他补补筋骨,可巧前几日三郎相熟的那家屠户进城来送猪的,饶了家里四只。再炖一个生蛋的老母鸡,弄一个葱烧蹄筋儿,汆个鱼汤也就齐全了,又滋补又不油腻腻的。
一连声儿唤了二姐儿来笑道:“对不住,又要劳动姑娘替我跑一趟,万事都齐全,就只差着一尾鲜鱼,这会子冬景天儿,河里无鱼市上找,你去瞧瞧吧,要新鲜的,冻实成的可使不得,是给你姐夫壮筋骨用的。”
二姑娘笑道:“这有什么难得,在仙姑家我也常做这样差事,只是不知道这小冤家怎么处,不然跟姨娘逛逛去?”
怀里欢姐儿听了,搂着二姑娘的脖子就不撒手,连声点头道:“要去的!”乔姐儿见了也觉着好笑,摸出几百钱来与了二姐儿道:“一尾鱼只怕用不了这些个,你看着这何大姑娘买些零嘴儿吃。”
二姑娘又道:“来的人也不少,单这几个菜只怕未必够,做多了一来时辰来不及,二来也地方局促也摆不开,依我说不如咱们不闷饭,竟是吃面吧,调的卤子香甜,便又是一碗菜了。”
大姐儿听了有理,只是不知各人口味怎么样,又与了二姐儿几十个钱,吩咐再带一罐芝麻酱、一点子黄花儿、木耳的干菜,并一条鳝鱼回来。
二姑娘答应着,抱了欢姐儿出去。这欢姑娘倒也俏皮,跟着二姐儿好似跟了亲娘一般,从不哭闹,才出了大门口儿就奶声奶气的叫娘。
臊得二姐儿嗔她道:“前儿姨娘教给你的都忘了?怎的又乱叫起来。”欢姐儿咯咯笑道:“爹说了,姨娘要来咱们家的。”把个二姑娘羞得眼圈儿也红了,又不好跟个小孩子计较起来,只得叫她莫要乱说。
一面到了市上,别的东西都容易得,就是鲜鱼难找,好容易寻了一家儿,定要五十个大钱一尾,二姐儿久在屯里,集上的东西自然价钱公道,来了镇上就嫌贵了,定要还十文的价儿。
那卖鱼的伙计道:“我的姑娘,你如何不知道如今的买卖行市,论理冬景天儿活鱼是最难找的,这都是三更天儿套了马车在冰面上凿的冰窟窿下网子捕的,可是我们小门户儿拿命换来的吃食,您深宅大院儿不知道世道艰难,又不差那十几文,就算是当小的们可怜,赏了我吧。”
乔二姑娘虽是块暴碳,也是自小儿给继母娘挤兑出来的性子,心性儿倒还善良,听见这伙计说的可怜见的,也知道这几尾鲜鱼不过是他趸来的货,定然不是自己捉的,架不住听着情真意切,就要丢开手不还价儿了。却听得怀里那小娃儿说道:“你连我娘也骗,仔细爹爹捉你呢。”
那挑鱼篓的小伙计见这奶娃儿生得玉雪可爱,又好大的口气,有心逗她一逗,因笑道:“大姑娘,你且说说,你爹爹如何捉我?”
何欢姐儿眨巴眨巴一对儿乌黑的大眼睛道:“爹是捕头,怎么捉不得?”那伙计听了倒是唬了一跳,连忙作揖打拱的说道:“不知是捕头娘子,是小人眼拙了,您家里用什么只管拿,怎的还哄小人还价儿……”
说着便要将那肥鱼送了乔二姑娘,二姐儿见给人认错,臊了个大红脸,啐了一声道:“孩子小,姨娘叫不全才说错了的,你一个大人,又不会看我是姑娘,是媳妇儿?”
又嗔着欢姐儿道:“便是捕头家的闺女,也不好这样仗势的,人家一年到头苦熬苦业赚几个钱,再叫咱们盘剥了去,岂不是罪过了?若是给别的老爷瞧见,又替你爹爹做祸呢!”
说得欢姐儿低了头不敢言语,大眼睛噙了泪,撇撇嘴儿要哭不哭的。二姑娘暂不理她,叫伙计拿水草穿了鱼鳃,一文不少给了五十文,方才抱了欢姐儿回去。
路上见小人儿也不说笑了,到底喜欢这小家伙儿,绷不住,哄了她道:“你只说方才姨娘该不该说你?”
欢姐儿正不自在,见二姑娘又与自己说话儿,方才破涕为笑,搂了二姐儿的脖子撒娇道:“姨娘说的是,就是往常爹爹也不许我这样说的,只是我见那人不肯让利,一时气不过才说的,姨娘怜惜,莫要告诉爹爹,不然又要骂的……”
乔二姐儿听了欢儿这般说,才知道那何捕头也算是个教女有方的,倒不肯让闺女随便抬出身份来压人,当下点头笑道:“这才是,往后可不许这样了。”一路说笑回在张三郎家中。
到了小厨房,见碧霞奴已经把菜都预备得了,正下面,见她们回来了笑问怎么去了这么久,二姐儿说了欢儿讲价之事,逗得大姐儿又笑了一回。
手擀的白坯儿面粗细均匀口感筋道,拿鸡架子吊着汤头,还没打卤就有一股子鸡汤的清香味儿,欢姐儿是自小儿跟着爹深一脚浅一脚长起来的,大半都在外头馆子里吃,虽然味厚,比不得家常吃食新鲜,如今见了下面,眼睛都直了,直吞口水。
二姑娘放了她在厨房门口小板凳上坐着,捡了一小碗鸡炖蘑菇给她吃,一面动作麻利将那黄鳝洗剥干净交给碧霞奴,好精致刀工,切得头发丝儿也似的细,将水发了木耳、黄菜,加芡汁子下锅一炒,就是一碗卤子,又卸开了一碗芝麻酱,切了胡瓜丝儿堆在上头,也算作是一样浇头。
一时预备齐全了,叫二姐儿端到院子里头预备开饭,二姑娘答应着往出走,一面见欢姐儿在门口坐了,抱着小碗正舔那里头的汁子,不由得眼圈儿一红,拉了她起来道:“咱们席上吃热乎的去。”
说话儿开了饭,三郎倒还好些,出来的时候有牢里的街坊花二哥与他吃酒践行,这会子腹中还不饥饿,李四郎倒是刚刚打更回来,一口热饭还没吃上,就去接着三哥,那何大郎更甭提,自从死了回家,再没见过一回像样的饭菜,如今见了大姐儿的手段,也顾不得客气,几个男人狼吞虎咽风卷残云一般,将那一大锅手擀面吃的干干净净,两大盆卤子愣是不够。
乔姐儿和二姑娘不曾上桌,见不够吃,有些过意不去,要再预备一个浇头,李四郎笑道:“嫂子也不用忙了,我们不讲究那些个,如今这几个菜都是宽汁儿大佐料的,拿菜汤一拌也十分得味了。”
两个说着,将那烧猪蹄子、葱爆蹄筋儿的汁子兑入白坯儿面里,每人又吃了两大碗才丢开手,三郎见了好笑,只一碗一碗将那鲜鱼汆汤喝了个溜干净儿,一面对浑家使眼色,叫她看那几个弟兄的吃相。
碧霞奴忍住笑,只装作瞧不见,一时众人吃毕了饭,连呼受用,连欢姐儿都吃了一大碗面,啃了半只蹄子。乔姐儿怕停住食,赶忙去厨下炖了茶来招呼大家吃了,看看天色不早,都起身告辞,只有欢姐儿舍不得二姑娘,何大郎抱到门口,便踢着腿儿将将的要哭。
二姐儿自从应了何大郎的事,倒不似从前那么端着了,拉了她的小肉手儿笑道:“姐儿在家闲了时只管来逛逛,姨娘还给你做好吃的。”欢姐儿这才忍住了不哭,乖乖叫爹抱着家去。
李四郎末了走的,忽然想起三郎回来,只怕二姑娘没地方住,因说道:“今儿可巧不该我们当班儿,不然我就往乡下去瞧瞧干娘,顺便送二姐儿家去,不然屋子浅窄,可怎么住呢?”
三郎听见他说的有理,因点头道:“是了,今儿自然是要送二姑娘家去的,只是如何麻烦四兄弟,还是我去的好。”
四郎笑道:“咱们两家儿还分什么彼此呢?三哥今儿刚恭喜出来了,身子只怕也乏,不如在家歇歇,左右我时不时总要回老娘去看看的,便顺路带了二姑娘回去也便宜。”
三郎夫妻两个听说,只得多谢四郎热心,三郎送到街面儿上,与他们雇了车,会了车钱,目送着去了。
一时回家关了街门儿,碧霞奴要去上房屋里跟太太说一声,多谢她此番仗义相助,三郎一把抱住了笑道:“今儿晚了,太太未必有耐心烦儿与你长篇大套的谈讲,依我说不如明儿咱们缓过来一起过去拜谢吧。好姐姐,小人在里头有何大哥照应,万事不曾忧心,只是好生记挂着你,因想着你我往日情份,只怕你哭出病来……”
碧霞奴听见丈夫这话,泪珠儿就滚在桃花面上,哽咽了声音道:“亏你还知道我的心,怎么这样牛心左性的不知道变通,你若不是惹急了她,那翠姑娘也行不出这样歹毒之事来……”
第72章 顿挫铁锁走蛟龙
三郎见浑家哭了,连忙拉了她坐下,一面柔声说道:“原先咱们几次三番不理论,她岂不是越发上来了?只怕心魔太深,不闹出来是不能死了这条心的,如今且喜没有大事,只是她这一回闹大了,张大户门里也是不好待……如今咱们自身难保,也不必替古人担忧了,倒是这几日的事情,你可曾对我家里说了不曾?”
乔姐儿摇了头儿道:“哪儿敢提起来呢,便是说了,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你们家里除了你之外,哪里还有个管事的,只怕说了也是白说,倒招的婆母娘和四郎五姐心里不好受,我正想着去监里瞧你,讨一个主意,谁想到竟是这般顺遂。”
三郎听见这话,便有些默然了,只管把头低了不大言语。碧霞奴方才自悔失言,待要找补两句,一时又想不出来,末了还是三郎笑道:“我知道你说的都是实情,实在是自家心里过意不去,又不好说母亲弟妹的坏处,只是委屈了姐姐嫁到这样人家儿……”
倒说得碧霞奴脸上红了,又想不出别的法子来讨三郎的好,只得身子柔顺靠在他怀里,低低的说句悄悄话儿,三郎闻言大喜道:“当真?你可莫要哄我,咱们好了这些日子,只有这事你是不肯的,怎的如今肯了?”
乔姐儿红了脸不言语,一面打发他抹脸烫脚,夫妻收拾妥当,解衣登床,紧紧的挨在一处,说些离别之情,小别更胜新婚,又不知如何淘气,书中难以尽述。
次日一早,三郎夫妻两个梳洗过后往前院儿老爷太太那里拜谢搭救之情,看街老爷安慰了三郎两句,既是没罪当堂放了,依旧只管在县里当差,夫妻两个谢过不提。
回了房中,乔姐儿拿了一包银子递与三郎道:“这个月要还的债我都预备下了,你何时往街面儿上去,见了何捕头当面交给他,原是他做的中人,你可莫要自己去赌局子里头,仔细再惹出事来。”
三郎接了,在手上一掂,倒也沉重,拉了浑家的手对着光细看了一回,好似不如往日那般白腻了,叹了口气道:“这些日子生受了姐儿。”
乔姐儿只怕丈夫心酸,连忙夺了手道:“青天白日的只管占人家便宜,你看屋子罢,念几句书,不然再睡睡,我要去绣庄里交活儿了。”
说着拾掇一番出了门,不一时到了那大绣庄子门首处,将这几日活计交予店伙,可巧有个丫头正在店面里挑帕子,见了大姐儿的活计,就不错眼珠儿的瞧着,又端详了大姐儿几眼。
倒把她看的不好意思,只得低了头微微一笑,那丫头见她笑了,知道是个和气人儿,上来道了万福道:“姐姐好手艺。”
碧霞奴见这丫头生得不俗,又与自己搭茬儿,只得还了礼道:“小大姐赞谬了。”那丫头问道:“姐姐是这绣庄里的绣娘,还是包月送来的呢?”
乔姐儿见她问,只怕是要买帕子,连忙答应道:“不单在此处,这里倒是包销奴家的粗笨活计。”
丫头笑道:“那敢情好了,我们姑娘如今要出阁,也说不得她,是个独生女孩儿,虽然温婉可人,到底娇憨些,这几年来一共就动过一两( 市井人家 http://www.xlawen.org/kan/4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