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部分阅读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上关于五年计划的这个新提法,大多数的国家干部是没有注意到的,甚至于包括一些党内的中高级干部。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开的这个会议,对了,那个时候你应该是学校还没有毕业吧?!我记得你地四姐跟我提起过。你是一九七九年上的大学,对吗?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就能注意到这个比较敏感地问题。地确是难能可贵的。”
“他一天到晚的就是喜欢瞎琢磨一些事情。你说他当时一个学生关心这些问题,那不是不务正业吗?!”四姐吴永丽不以为然地说,不过,听到李占林夸奖自己的弟弟。心里倒还是挺高兴地,嘴上说的那番话也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这也是女人们说话的共同特点。
吴永成却不承李占林地一点情分,只是礼貌性地笑了一笑。心里又在暗自想:看来这个洋博士肚子里的学问没有多少,官场上地吹捧、逢迎的客套话倒学了不少。还是真不能小瞧他呀!四姐这个人眼光一贯很准的,她也最见不得吹吹拍拍的人呀,怎么就对这个“海龟”情有独钟哪??!难道说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吗??还是让什么他地迷魂药迷住了三魂六魄了?!
“不过,吴县长刚才提地这个问题。我也可以试着解答一下。”李占林话题一转。又谈到了吴永成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他对吴永成笑了一下说:“吴县长,你平时看的书也不少,如果我说的有哪些不正确的地方,也欢迎你提出来。咱们共同探讨、探讨。”
终于开口了。这才对嘛,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溜一溜。不就知道了。吴永成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静听他地下文。
李占林让自己的身子往沙发上后靠了一下,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了一点,把两只手交叉在一起,一边思考着,一边回答吴永成的问题:“我认为中央之所以把我国地‘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是考虑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在一起。我认为这个提法的变更。不仅仅是在字词的结构上有了一点变化,更主要的是考虑到了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协调发展的问题。虽然说。在那次的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上,也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再详细地阐述。”
说地不错。吴永成听了李占林的这席话。心里对他有了一点认可:嗯,看来这个洋博士还真不是光在国外装了一肚子的牛奶面包,还是学进去了一点东西。
不过,他可不满足李占林地这一点回答,马上第二个问题就接踵而至:“那,李组长,你再给我们讲一讲,这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地?这也是经常困扰我们基层工作的一个打难题呀!!”
吴永成知道他问的这个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上和学术界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人们对这个问题也很迷茫。
有当时的一句流行语:“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中国改革的路径设计,从一开始,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和社会学家们就存在着很大的认识分歧,有些经济学家们始终认为:改革那是看到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而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官员腐败等等现象,都是无法避免的。这个虽然不符合道德规范,但却是符合经济理性的增长代价。
这一流行甚广的观点并非是空||穴来风的。这些经济学家们也有着他们的理论依据,那就是经济学分配理论中有一条著名的库茨涅茨倒U形曲线。
这条曲线的大意是:在经济快速起飞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差距会急速扩大;担当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收入差距缩小的状况。这一理论对中国经济学家们的启示那是不言而喻的。
吴永成此时想听一听这位洋博士的高见,因为他应该算是一个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了。
李占林沉思了片刻,还是用他那种不紧不慢的语调开口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我们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我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经济与社会整体发展中,经济发展始终是前提和基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社会的发展是根本和目的,社会发展又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繁荣。
因此,在落实规划时,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社会发展,使我们的发展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一发展。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
当然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的发展,才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
一是经济要繁荣发达,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偏重偏轻也不成,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就经济社会两者关系来说,第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才有物质条件,所以必须确定经济要优先发展的原则;第二,经济要持续发展,需要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支撑;第三,经济发展要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形成的物质财富要有合理的分配机制,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第四,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说得好!”还不等李占林的话音落地,吴永成就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好。
本来,吴永成是抱着挑刺的念头来考较这个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洋博士的,没有想到人家把他提的这个问题,阐述得有理有据、逻辑周密,滴水不露!
也只有吴永成才能知道,他刚才提的这两个问题难度之大: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上和学术界中,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还是处在一片争论之中,而李占林的回答,虽然也是属于争论的一方,但它却在十年之后,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一方。到了二十年以后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就是基于这个理论观点上而提出来的。
看来能被四姐吴永丽中意的人,也的确是有两刷子的。吴永成望着四姐投向李占林的目光,那里面就包含着敬慕之情,不由得暗暗为一直对四姐一片钟情的郭勇悲哀:兄弟,不是我不帮助你,恐怕你也没有多少戏了!感情的问题那是勉强不来的,最后的选择权,那还是在我四姐的手中呀。
唉,郭勇兄弟,你自己就祈求多福吧!!有泪,你就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尽情地流吧。好姑娘多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啊!这关系到我四姐的终身幸福,兄弟我也不能强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人啊!!“对了,李组长,你们的调查日程是怎么安排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龟”(下)
然事情已经闹成这个样子了,自己也替四姐吴永丽做就干脆好人做到底吧!吴永成到了这时也就彻底想开了,只要四姐觉得幸福,那自己还多什么事呢?自己原来想把四姐和郭勇撮合在一起,难道也不是为了四姐幸福吗??!为什么老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四姐的头上哪?!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选择,自己认准的,也不一定就是最适合四姐的呀!
就像老百姓们常说的一句话:“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
吴永成认为他的四姐吴永丽之所以不能和郭勇走到一起,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多数的女人都不喜欢自己的男人比自己还稚嫩,而郭勇和自己是同学,在四姐吴永丽的眼睛里,自己始终是一个应该被她保护的对象,那郭勇也就一同被归于和自己一类了,在心里肯定总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交往的时候,也就不会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了,更别说能有什么爱情的火花碰撞出来了。
而郭勇呢,估计对于四姐也太过于迁就了。大多数的男性们,觉得只要对女性体贴服从,便能博取她们的欢心,其实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错误!
吴永成在前世的时候,看过很多心理学专家的分析,他们认为,原来就算最正常的女人,也有依附男性的心理,包括那些所谓的女强人们。每个女人都要一个有主张见地、有气慨的男人来做她的护花使者。由于她们不爱则已,一爱便会献出所有,试想想,她们还会傻得把自己的终身。附托在一个软弱地人身上?
对待女人,应该主动时,便要发号施令;强硬的时候。也要强硬到底。
既然四姐现在对郭勇不怎么看好,那吴永成那就只得放弃再撮合他们的念头了。他可不想为了自己在仕途上地一些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四姐一辈子地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宁可放弃自己现在已经取得的这个小小的芝麻官的位子。
有了这个想法,吴永成也就放下为四姐瞎操着的那一片心了。他笑着主动问李占林:“李组长,我想问一下,你们的调查日程安排好了吗?用不用我们县里协助、帮忙?”
李占林笑哈哈地说:“到了这里,你们就是主人,下来该怎么工作,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客人,还得听你们这些当主人的安排吆!不过。我们政研室来了三个人。我、小吴、还有这位小刘,刘全乐同志。我地意思是,在你们永明县选取三个经济发展不一样地乡村,这样也便于我们全面地了解收集情况。既然是下来搞调查嘛,那就的那一方面的资料也的了解一下。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完整的第一手原始素材嘛!”
“吴县长。你看李组长他们几个中央来地领导。应该怎么安置比较合适?你在下面地乡镇呆过一年多,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岳岚书记掉转头追求吴永成的意见。其实永明县下面各乡镇地情况,他也非常清楚。他这也是为了在上面来的人面前。表现出一副非常尊敬吴永成意见的高姿态。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来的这三位领导中,其中就有一位是吴永成地四姐,那会听他们介绍说,好像还是一个工作组的副组长。来头不算小啊。更何况,在他们面前,也只有吴永成这个年轻县长,才能和他们搭上话。不用说别的,就是吴永成刚才问李占林那个洋博士的问题。他岳岚就是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有时候,提问题也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学识、素质来。
“我看这样吧。岳书记、李组长,咱们永明县下面各乡村地发展。无非也就是两种情况。”吴永成转动着眼睛。又开始打着他地如意小九九:“一种就是发展比较好的,不仅仅是在我们永明县。就是在整个梁州地区也是挂了好的,那就是鱼湾区。其中突出一点地是鱼湾村。短短几年地时间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进步,还是相当大地;另外一种就是缓慢发展、见效还是不那么快的一些乡村。这在我们永明县也是一个普遍地共性。我的想法是这样地,李组长和我四姐,可以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解剖鱼湾区这个小麻雀。因为这也是一个偶然中的必然问题、共性中的个性问题嘛。至于为什么我要让我四姐吴永丽同志、也到鱼湾区去调查哪?这可不是我偏心眼,想让她离家近一点。我是想我四
里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毕竟她在原来的玉平乡间,从小也是在那里长大的;至于这位刘全乐同志,可以由我们县委办派一位干事,全程陪同他到石站头乡去搞调研,这样既可以帮助他早点进入角色,也可以顺便把我们县委办的同志带一带,有了中央机关下来的同志当师傅,我们办公室的通知在各个方面也可以成熟的快一点,是不是啊,岳书记?!你们看我的这个建议怎么样?”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嘛!既然要帮助四姐成全这段姻缘,那就得多创造一些让他们两个单独在一起的机会,这样也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他们两个人多多接触、多多了解,只要感情处到了一定的地步,那也就水到渠成了。
“吴县长,你这个想法蛮好的。”岳岚书记马上赞不绝口地表态:“我们县的基本情况,也就是你说的这个样子。李组长他们按照你的这个设想进行调研,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让县委办的干事,跟着刘全乐同志一起调研,对我们县委办干事们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绝对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李组长,我看,你们的调研地点,就这么按照吴县长的提议安排吧!”
“这个、这个……”李占林好像觉得眼前的这位年轻县长的安排,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可他自己一时也觉察不出来有那个地方不对劲,况且自己开口也表了态,请人家县里的同志来安排,总不能人家一开口自己就全盘否决吧!算了,反正这也是刚开始工作,到了后边再发现有什么不妥的时候,再自行调整吧,这个课题时间还有的是,也不在乎起步的这几天,就当作全面了解一些情况吧。
“既然我说了听从我们县里领导们的安排,那就按照岳书记和吴县长的指示办吧!现在我们是不是就该进点开始工作了?要不然我们呆在这里,还得影响你们县里领导们的工作。”李占林笑着对岳岚和吴永成打了个哈哈,提出要早点进入工作状态。
那会儿的干部,还真是纯洁得够可以,特别是中央、省直机关下到基层下乡调研的工作人员,一点也不考虑什么生活条件的问题,只是想着怎么才能在不影响下面同志的情况下,尽快、尽好地完成任务。哪像现在一些大机关的工作人员似的,到了基层,不说工作,先看哪里可以享受的更好一点。吃喝游玩之外,临走还要带上大包小包的土特产;有的人更甚者,公然提出索要红包。
不管岳岚和吴永成怎么强留,李占林还是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下来的时候,也是每个人扛着一个行李卷。
这时吴永丽开口了,说这是他们的纪律,那个调研组也不能破例的。希望县里能支持他们的工作。
岳岚和吴永成这两个永明县的主要领导也只好作罢。“主随客便”嘛!
不过,吴永成和岳岚提出来、用县委的两部小车送他们到工作点的建议,李占林他们倒没有拒绝:毕竟路途太远了,走着去那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
这样,吴永成亲自开车,送李占林和自己的四姐吴永丽到鱼湾村;刘全乐则由县委办主任任东升和另一位干事陪同进工作点。
一路上,吴永成通过和李占林的闲聊,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
李占林,一九五七年出生在SD省JN一个书香门第。是连续五代从事私塾行当的世家。父亲曾任省师范大学校长。
本人高中毕业以后当兵两年,一九七七年从五百七十万的高考学生中,挤进了二十余万的幸运者行列中,大学毕业成为公派的出国留学生,前往法国深造;因为成绩优异,以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直接跨级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成为了巴黎第一大学的在校博士生。
对了,他至今还是未婚。套用一句现在的话说,也算是一个钻石王老五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有点新农村的样了(上)
子很快就来到了吴永成的家乡鱼湾村。
车子刚到村头,李占林就让吴永成把车子停了下来,他要在村外先观察一下这个村子。
吴永成和吴永丽陪着李占林,徒步走到了村外附近的一个小山头上,居高临下四周瞭望。
“啊呀,不错,这个鱼湾村搞得确实不错。”李占林把自己身上穿的外套搭在胳膊上,极目远望,鱼湾村全景尽收眼底。他不绝口地称赞道:“我自从回国以后,北方的乡村也算跑了不少地方了,可是像这么好的村子,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山清水秀的,还真有一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小吴啊,你们能在这个环境中长大,也真算是一种福气呀!!”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平时也是一个嘴里闲不住的姑娘,可让吴永成奇怪的是,这一路上他的四姐也就基本上没有说过几句话,一副清纯淑女的样子。这会儿她听见李占林夸奖她的家乡,也只是抿着嘴不露齿地笑了一笑,没有说一句话。
什么叫“女为知己者悦”?看来自己的四姐吴永丽这会儿就是这种境界了。吴永成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四姐的一举一动,心里不觉得感到暗自好笑:谁说四姐只有刚烈强悍的一面??那是她没有遇到可以使自己付出柔情的对象!你看她现在的这个样子,那不是标准的柔情似水吗?!简直温顺的就像一只小猫!!
“李组长,鱼湾村虽然这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保护周边环境的问题。”吴永成在旁边咳嗽了一声。插话说。四姐为了形象问题要当淑女不说话,他可不能也像她那样装哑巴了,否则到了自己地地盘。哪有让客人一个人在那里表演单口相声的道理呀??!再说了,他也得把一些基本的情况,给客人介绍一下,人家大老远地从北京来是专门下来搞调研的,可不是来这里闲着没有事情干、游山玩水的呀!!
“奥,不错。”李占林不知道是在说鱼湾村这几年发展的思路不错,还是继续沉迷在青山绿水的大自然美景中。
“你看,这村子周围荒山、荒坡、荒滩、荒沟里面,都是栽植的成片的优质枣树。山下的耕地全部采用了喷灌、滴灌设施,种植时采取地膜覆盖。秋后大秋农作物一收割,便是成千上万个大棚蔬菜,开始培育越冬反季蔬菜的时候了。”吴永成指着山上、山下绿油油的枣树、农作物,给李占林讲解着:“村子里在前几年办了两个企业,一个是贸易公司。主要收购农民们地农副产品,进行出口贸易,网同时也从外面采购附近几个村农民们急需的、生活日用品和农资产品;还有一个是和香港合资成立的红枣系列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产品主要用来出口换取外汇。目前一个大型的矿泉水生产基地也在这里筹建,土建工程已经完工,只等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就可以生产出国内罕见的优质矿泉水。
我们这个村地几届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领导,始终坚持一点,那就是不能因为要大力发展经济,就不顾周边居住环境的保护。近几年来,凡是有污染性的企业,无论大小,一律不准在鱼湾村立足。
从前年我到鱼湾区任职以后。这一条关于污染企业不准建立地规矩,在整个鱼湾区也就成为了一条铁的制度。我们不准备走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发展路子。这也是一条死路。要是这么做,必然会走进一条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对。这个发展的思路完全正确。”李占林的视线离开了山下的自然美景,转头对吴永成大声地说:“这也就是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会把以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修改为现在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这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地同时,必须首先要想到社会的发展问题。这也是一个大的社会学发展问题。不简单哪,你们这些基层地同志们,虽然那些高深的理论你们不一定能弄得懂,可是在具体发展地过程中,却把什么事情也提前想到了,并且,也落到了实处!!什么叫朴素唯物主义?我看着也是你们这些基层的干部们用最朴实的行动,给出的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好!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主席的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的英明呀!!”
……
吴永成和李占林他们几个人,刚从小山坡上下来,就看见鱼湾村的
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林,带着他支部、村委会班员,等在村口那座铭刻着“鱼湾村”三个大字的、高高的牌楼下面。
这座牌楼,是在今年的六月份刚修建起来的。这也是马林采纳了村里一些老辈子人们的想法,仿照古时候一些富裕、有地位的村子村口前的建筑,为了显示鱼湾村这几年的巨大变化而专门竖起来的。
应该说,这个牌楼还是修建得很阔气的,高达四米八,宽度也有六米八,是纯粹用上好的石头精工雕刻而成的。
可以说,在目前为止,在整个梁州地区、甚至于是整个J省范围内,有这种建筑物的村庄,估计也是独一无二的。那时候,北方的大部分村庄里,还只是顾着发展经济、填饱肚子,谁还有这闲情逸致??!
吴永成回来见到这个建筑时,还嘲讽他的二姐夫马林小家子气:刚刚村子里有了一点起色,就沉不住气了,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马林则振振有辞地回答小舅子:“你懂个啥呀!这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群众的意见我要是不接受,那我还算个群众们选举出来的的村委会干部吗?!”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中央和县里的领导们,今天光临我们鱼湾村来指导工作!”
一见到吴永成他们几个人从山坡上下来,马林老远就伸出自己的双手,嘴里热情地招呼着。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干部,也和马林一样满脸堆笑,嘴里念念有词。只不过,他们的两只手还没有伸出来。
“各位领导们辛苦了,中午接到县里的电话,我们几个支部和村委的干部们,在村子里简单地为领导们的到来,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没有想到就出来得晚了。真是不好意思啊!”马林几大步跨到吴永成他们的跟前,嘴里不住道歉,先一把紧紧地握住了李占林的手,使劲地摇晃着。其余的那两个人,他都认识,慢待一会那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李组长,这就是鱼湾村的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林同志。”吴永成先为李占林介绍了马林的身份,要不然李占林还在那里有一些迷糊呢!他还没有从马林的热情中清醒过来哪!
“马林同志,这是中央农业政策研究室的研究院、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博士李占林组长。”这会儿,吴永成才掉转头给自己的二姐夫马林同志也做了一个介绍,也好让他对人家有个称呼。
“啊,是李组长啊,还是外国回来的博士,大学问家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果然,有了吴永成的介绍,马林的热情更大了,他脸上的那种带有夸张性的神情,简直让李占林都有一些不好意思了,口中一个劲地嘟囓着:“这也没有什么呀。这也没有什么呀!你们太客气了!”
马林和李占林打过招呼后,又一丝不啤⒁槐菊毓矗兆±钫剂峙员哒咀诺淖约旱男∫套印⑽庥览龅氖郑蝗缂韧芈扯研Γ骸罢馕晃饬斓迹不队慊卦勖谴謇锢粗傅嘉颐堑墓ぷ靼。∮凶龅貌缓玫牡胤剑队斓济侵赋隼矗员阄颐窃诮窈蟮墓ぷ髦校懈恼!?br />
吴永丽的脸一下子被马林闹了个通红,她和自己的三姐夫马柳平年龄到还想差不多,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两个人没大没小的,倒还经常打闹,和大姐夫、二姐夫由于年龄的差异,可从来没有开过一点玩笑。
现在马林当着李占林的面怎么一整,她的心里又羞又急,猛然把自己的手从马林手中挣脱出来,嗔怒道:“二姐夫,你出什么洋相啊?!”
李占林也在一旁奇怪地问道:“怎么,你们是亲戚?”
吴永成站在一旁笑着不吭气,他要看看这个出来不开玩笑的二姐夫怎么收场。
只见人家马林同志还是那么一本正经的正色说道:“哎,亲戚归亲戚,领导归领导。进了家门,你就是我的小姨子,你应该叫我姐夫,我叫你四女子;可这是在外面,那你我就不敢这么没大没小的了,你是从中央下来的领导,我只是一个村里的支部书记。你别看你二姐夫学问没有你们多,这个规矩还是懂得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 有点新农村的样了(中)
永成看着自己的二姐夫的这个举动,有点哭笑不得。算是他的进步,还是他故作这样,和自己的小姨子恶作剧。
反正马林身后的那几个村干部,看见马林的这一番举动,反应显得还是很正常的,只是局促得陪着笑脸。
只有李占林像被呛着了似的,捂着嘴在一旁干咳了几声。然后,又抬起头冲着其他的几个村干部热情地打着招呼。
“各位领导请跟着我进村,我顺便把我们村子这几年做了的工作,给各位领导们,做一个详细的汇报。”马林一点也不觉得他刚才的举动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是若无其事地、一脸虔诚地对着李占林他们几个说。
“马林同志,李组长他们要在咱们村里还要呆一段时间,也不用着急着全面汇报,还是听从他们的安排吧。”吴永成马上制止住了马林将要摆出来的那一副全面汇报的举动,既然人家马林同志在外面是公事公办的称呼,那他也只得跟着他这么做了:“下一步李组长他们要采取何种形式开展工作,你们村委会就全力配合好了。现在先让我四姐和李组长先到我家去歇息一会吧,也就不用再安排什么活动了。”
“那也行、那也行。咱就听从领导们的安排”马林笑着连连点头,带着他的那几个村干部在前面给李占林他们带路,吴永成则开着车,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先行一步回家去报信了。他得先河家里的父母亲们打个招呼,把家里闲置的房间收拾一间出来。就让李占林住到他们家里,这样也便于四姐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和李占林慢慢地培养感情。万一要是他们两个真地有缘分。那还真说不准可以组成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哪!!
这个机会,他的四姐吴永丽在北京单位地时候,是肯定没有办法创造的。更何况她又是一个女孩子,即使她对李占林有那个意思,那也不可能直白地表达出来呀!别说在那个情感比较封闭的时代了,就是放到现在的这个世界,要是她这么一做,如果碰到一个胆子小的人,那也会把对方给吓坏的。
这会儿到了他吴永成的地盘了,这种事情那就得由他这个当弟弟的。来给自己的四姐创造这种机会了。什么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要是连这个现成的机遇,也不懂得给自己地四姐抓住,那他的智商也真够低下的了!!简直可以和弱智的低能儿相提并论了!!
“五儿、五儿,你怎么今天又功夫回来了?是不是县里面的工作这几天不怎么忙了?”
吴永成一进家门,就被正在院子里做活计地母亲看见了。亲热得小跑过来,拉住吴永成的手,上下打量着:“看我娃这几天忙成个什么样子了?这脸也黑了、也瘦了。”
“妈。我四姐回来了。你赶快把咱空着的屋子收拾出两间来。她还想跟着她们单位地一个男同志,说不定还是四姐相处的对象呢!”吴永成急忙和妈妈嘱咐着。
“什么,你四姐回来了?四女子在那里呀?为什么她不和你一起相跟着回来呀?!她有了对象了吗?长得怎么样?”吴永成的妈妈听说她的四女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对象,高兴得简直连北也找不着了,眼睛里不由得流出几滴浑浊的老泪来。
这鬼女子自从学校里毕业以后、留在北京工作,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家了,真是女大不中留啊!!她也就不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吗?快三十岁的大女子了,现在连一个对象也没有,要是放在农村。生下的孩子也有几个了,就是最小的,也应该会提着瓶子打酱油了!!
“妈。我四姐她们还在后面,和我二姐夫他们相跟着呢。我也是先回来和你打个招呼。他们也马上就到了。你一个人要是来不及收拾屋子的话。把握的大姐、二姐她们叫过来,让她们也一起帮助你!我还得到外面去接一接他们。”吴永成匆匆忙忙地和妈妈说了这么几句话,掉头又向大门外走去。
刚走了几步对了,吴永成突然又回过身子,对还站在那里发愣地老妈说:“对了,妈,一会儿我四姐他们进来,你可别拉着我四姐的那个对象,说漏嘴啊!他们的关系我看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呢!人家知识分子们地脸皮薄,别再闹得我四姐也不高兴了,啊!你听清楚了没有!!妈,我跟你说话哪!!”
“哎、哎,知道了。
妈当成三岁小孩了?!我这就到隔壁去叫你大姐和二去忙活你的吧。别让人家城里来地人笑话咱小地方的人,不懂得个礼节!!”吴永成的老妈扯下了腰里围着的、那一块永远好像不离身的围裙,顺手擦了擦眼角流出的泪水,使劲地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多少灰尘,冲吴永成挥了挥手,让他赶快去照应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吴永成嘿嘿嘿地笑了一笑,跑出去迎接李占林他们去了。
……
“吴县长,你们的这个鱼湾村搞得还真是很有特色的呀!”
吴永成跑出来迎到李占林他们的时候,他已经在马林和吴永丽的引导下,在路过的几家农民们的家中,顺便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当李占林一看到吴永成的时候,就很高兴地对吴永成大声说:‘没有想到这个蚯蚓作为饲料的高新科研成果,在你们这个小山沟里已经搞了快十年了,真是了不起啊!”
吴永成对这些赞誉早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听到李占林的感慨,也只是很有礼貌地笑着说:“我们搞得那些东西,也只不过比别的地方早了一段时间而已,这也实在是算不了什么。李组长,你今天刚来、也不歇一会儿、就开始着手调研工作,这种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倒是值得我们这些基层的同志们好好地学习、学习的。”
“比起你们基层的同志们来,我们这些常年坐在机关办公室的人,那是享福得多了。到了你们的这个村子,看见咱们的老百姓们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这也是我们这些搞农村工作研究的人们最大的一种欣慰。”李占林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沿着村庄中宽敞、平整的路面,在吴永成、马林他们几个人的陪同下,李占林对鱼湾村村庄的整体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指着道路两边村民们盖起来的新住房,不住地问吴永成和马林关于老百姓们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
当他听马林给他介绍说、鱼湾村的老百姓们年人均纯收入,在一九八六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八百多元的时候,眼睛一下子就睁得大大的,用不相信的口气反问吴永成:“什么,在你们J省、你们梁州地区,也能有一个人均达到八百多元的村庄?”
“这还算是一个保守一点的数据呢!”吴永成肯定地回答他:“因为像村子里的那个红枣加工有限公司,也是一些群众集资、和集体、港资一起筹资建起来的厂子,每年都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益来获取红利。但是因为还有一些群众,在那个企业中并不占有股份,村子里的支部和村委会认为,那也不带有普遍性,所以在计算人均纯收入的时候,就没有把那些群众们的红利计算在内。”
“那,吴县长,你的意思是说,在哪人均纯收入八百多元中,企业的获利还没有计算在内,单单依靠群众农业种植和养殖的收入,就可以达到那个水平?”李占林又一次惊讶了。
吴永成笑着点点头。其实鱼湾村的这个人均收入水平,还是狠狠地打了不少折扣的。这里面并没有吴永成的一点意思,都是村子里面的一些干部们,听从了村子里的一些老辈们搞得。
“出头椽子先烂”这个道理,农村的老人们是深深地懂得的。他们经过、见过的也太多了。他们知道现在的这个政策很好,也非常拥护这个、让农民们解脱了饿肚子那个穷困年代的好政策。但是以前的一些朝令夕改的历史,也让他们变成了惊弓之鸟:他们太害怕失去现在的这种生活了。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在某一天早晨一觉睡醒的时候,这种让他们欢喜的政策,上面又要改变了,而他们又要回到过去那种大集体、大一统、穷过渡的日子里。
往往人们最珍惜的,他们也时刻为之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失去他。老人们经常说的“惜福”,也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村里的干部们在年底进行上门统计人均收入时,每一户基本上都是隐瞒了将近百分之四十的收入。
不少老家子们,纷纷劝说包括马林在内的村干部们:有财也不要太露富了,闷着头过好日子,才是正经活人、过日子的庄户人家啊!!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有点新农村的样了(下)
占林在鱼湾村里越看越有兴趣了,他不顾吴(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
“他一天到晚的就是喜欢瞎琢磨一些事情。你说他当时一个学生关心这些问题,那不是不务正业吗?!”四姐吴永丽不以为然地说,不过,听到李占林夸奖自己的弟弟。心里倒还是挺高兴地,嘴上说的那番话也不过是做个样子而已。这也是女人们说话的共同特点。
吴永成却不承李占林地一点情分,只是礼貌性地笑了一笑。心里又在暗自想:看来这个洋博士肚子里的学问没有多少,官场上地吹捧、逢迎的客套话倒学了不少。还是真不能小瞧他呀!四姐这个人眼光一贯很准的,她也最见不得吹吹拍拍的人呀,怎么就对这个“海龟”情有独钟哪??!难道说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吗??还是让什么他地迷魂药迷住了三魂六魄了?!
“不过,吴县长刚才提地这个问题。我也可以试着解答一下。”李占林话题一转。又谈到了吴永成刚才提到的那个问题,他对吴永成笑了一下说:“吴县长,你平时看的书也不少,如果我说的有哪些不正确的地方,也欢迎你提出来。咱们共同探讨、探讨。”
终于开口了。这才对嘛,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溜一溜。不就知道了。吴永成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静听他地下文。
李占林让自己的身子往沙发上后靠了一下,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了一点,把两只手交叉在一起,一边思考着,一边回答吴永成的问题:“我认为中央之所以把我国地‘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是考虑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在一起。我认为这个提法的变更。不仅仅是在字词的结构上有了一点变化,更主要的是考虑到了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协调发展的问题。虽然说。在那次的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上,也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再详细地阐述。”
说地不错。吴永成听了李占林的这席话。心里对他有了一点认可:嗯,看来这个洋博士还真不是光在国外装了一肚子的牛奶面包,还是学进去了一点东西。
不过,他可不满足李占林地这一点回答,马上第二个问题就接踵而至:“那,李组长,你再给我们讲一讲,这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地?这也是经常困扰我们基层工作的一个打难题呀!!”
吴永成知道他问的这个问题,在当时的社会上和学术界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人们对这个问题也很迷茫。
有当时的一句流行语:“摸着石头过河。”
对于中国改革的路径设计,从一开始,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和社会学家们就存在着很大的认识分歧,有些经济学家们始终认为:改革那是看到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而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官员腐败等等现象,都是无法避免的。这个虽然不符合道德规范,但却是符合经济理性的增长代价。
这一流行甚广的观点并非是空||穴来风的。这些经济学家们也有着他们的理论依据,那就是经济学分配理论中有一条著名的库茨涅茨倒U形曲线。
这条曲线的大意是:在经济快速起飞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差距会急速扩大;担当人均GDP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收入差距缩小的状况。这一理论对中国经济学家们的启示那是不言而喻的。
吴永成此时想听一听这位洋博士的高见,因为他应该算是一个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家了。
李占林沉思了片刻,还是用他那种不紧不慢的语调开口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我们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我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经济与社会整体发展中,经济发展始终是前提和基础,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同时社会的发展是根本和目的,社会发展又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繁荣。
因此,在落实规划时,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社会发展,使我们的发展做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统一发展。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
当然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的发展,才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
一是经济要繁荣发达,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偏重偏轻也不成,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就经济社会两者关系来说,第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才有物质条件,所以必须确定经济要优先发展的原则;第二,经济要持续发展,需要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支撑;第三,经济发展要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形成的物质财富要有合理的分配机制,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第四,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说得好!”还不等李占林的话音落地,吴永成就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好。
本来,吴永成是抱着挑刺的念头来考较这个从法国留学归来的洋博士的,没有想到人家把他提的这个问题,阐述得有理有据、逻辑周密,滴水不露!
也只有吴永成才能知道,他刚才提的这两个问题难度之大: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上和学术界中,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还是处在一片争论之中,而李占林的回答,虽然也是属于争论的一方,但它却在十年之后,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一方。到了二十年以后提出的和谐社会的发展,也就是基于这个理论观点上而提出来的。
看来能被四姐吴永丽中意的人,也的确是有两刷子的。吴永成望着四姐投向李占林的目光,那里面就包含着敬慕之情,不由得暗暗为一直对四姐一片钟情的郭勇悲哀:兄弟,不是我不帮助你,恐怕你也没有多少戏了!感情的问题那是勉强不来的,最后的选择权,那还是在我四姐的手中呀。
唉,郭勇兄弟,你自己就祈求多福吧!!有泪,你就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尽情地流吧。好姑娘多的是,天涯何处无芳草啊!这关系到我四姐的终身幸福,兄弟我也不能强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人啊!!“对了,李组长,你们的调查日程是怎么安排的?”
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龟”(下)
然事情已经闹成这个样子了,自己也替四姐吴永丽做就干脆好人做到底吧!吴永成到了这时也就彻底想开了,只要四姐觉得幸福,那自己还多什么事呢?自己原来想把四姐和郭勇撮合在一起,难道也不是为了四姐幸福吗??!为什么老要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到四姐的头上哪?!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选择,自己认准的,也不一定就是最适合四姐的呀!
就像老百姓们常说的一句话:“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
吴永成认为他的四姐吴永丽之所以不能和郭勇走到一起,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多数的女人都不喜欢自己的男人比自己还稚嫩,而郭勇和自己是同学,在四姐吴永丽的眼睛里,自己始终是一个应该被她保护的对象,那郭勇也就一同被归于和自己一类了,在心里肯定总会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交往的时候,也就不会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了,更别说能有什么爱情的火花碰撞出来了。
而郭勇呢,估计对于四姐也太过于迁就了。大多数的男性们,觉得只要对女性体贴服从,便能博取她们的欢心,其实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错误!
吴永成在前世的时候,看过很多心理学专家的分析,他们认为,原来就算最正常的女人,也有依附男性的心理,包括那些所谓的女强人们。每个女人都要一个有主张见地、有气慨的男人来做她的护花使者。由于她们不爱则已,一爱便会献出所有,试想想,她们还会傻得把自己的终身。附托在一个软弱地人身上?
对待女人,应该主动时,便要发号施令;强硬的时候。也要强硬到底。
既然四姐现在对郭勇不怎么看好,那吴永成那就只得放弃再撮合他们的念头了。他可不想为了自己在仕途上地一些的利益。而牺牲自己四姐一辈子地幸福。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宁可放弃自己现在已经取得的这个小小的芝麻官的位子。
有了这个想法,吴永成也就放下为四姐瞎操着的那一片心了。他笑着主动问李占林:“李组长,我想问一下,你们的调查日程安排好了吗?用不用我们县里协助、帮忙?”
李占林笑哈哈地说:“到了这里,你们就是主人,下来该怎么工作,我们这些外地来的客人,还得听你们这些当主人的安排吆!不过。我们政研室来了三个人。我、小吴、还有这位小刘,刘全乐同志。我地意思是,在你们永明县选取三个经济发展不一样地乡村,这样也便于我们全面地了解收集情况。既然是下来搞调查嘛,那就的那一方面的资料也的了解一下。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完整的第一手原始素材嘛!”
“吴县长。你看李组长他们几个中央来地领导。应该怎么安置比较合适?你在下面地乡镇呆过一年多,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岳岚书记掉转头追求吴永成的意见。其实永明县下面各乡镇地情况,他也非常清楚。他这也是为了在上面来的人面前。表现出一副非常尊敬吴永成意见的高姿态。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来的这三位领导中,其中就有一位是吴永成地四姐,那会听他们介绍说,好像还是一个工作组的副组长。来头不算小啊。更何况,在他们面前,也只有吴永成这个年轻县长,才能和他们搭上话。不用说别的,就是吴永成刚才问李占林那个洋博士的问题。他岳岚就是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有时候,提问题也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学识、素质来。
“我看这样吧。岳书记、李组长,咱们永明县下面各乡村地发展。无非也就是两种情况。”吴永成转动着眼睛。又开始打着他地如意小九九:“一种就是发展比较好的,不仅仅是在我们永明县。就是在整个梁州地区也是挂了好的,那就是鱼湾区。其中突出一点地是鱼湾村。短短几年地时间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进步,还是相当大地;另外一种就是缓慢发展、见效还是不那么快的一些乡村。这在我们永明县也是一个普遍地共性。我的想法是这样地,李组长和我四姐,可以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解剖鱼湾区这个小麻雀。因为这也是一个偶然中的必然问题、共性中的个性问题嘛。至于为什么我要让我四姐吴永丽同志、也到鱼湾区去调查哪?这可不是我偏心眼,想让她离家近一点。我是想我四
里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毕竟她在原来的玉平乡间,从小也是在那里长大的;至于这位刘全乐同志,可以由我们县委办派一位干事,全程陪同他到石站头乡去搞调研,这样既可以帮助他早点进入角色,也可以顺便把我们县委办的同志带一带,有了中央机关下来的同志当师傅,我们办公室的通知在各个方面也可以成熟的快一点,是不是啊,岳书记?!你们看我的这个建议怎么样?”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嘛!既然要帮助四姐成全这段姻缘,那就得多创造一些让他们两个单独在一起的机会,这样也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他们两个人多多接触、多多了解,只要感情处到了一定的地步,那也就水到渠成了。
“吴县长,你这个想法蛮好的。”岳岚书记马上赞不绝口地表态:“我们县的基本情况,也就是你说的这个样子。李组长他们按照你的这个设想进行调研,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让县委办的干事,跟着刘全乐同志一起调研,对我们县委办干事们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绝对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李组长,我看,你们的调研地点,就这么按照吴县长的提议安排吧!”
“这个、这个……”李占林好像觉得眼前的这位年轻县长的安排,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可他自己一时也觉察不出来有那个地方不对劲,况且自己开口也表了态,请人家县里的同志来安排,总不能人家一开口自己就全盘否决吧!算了,反正这也是刚开始工作,到了后边再发现有什么不妥的时候,再自行调整吧,这个课题时间还有的是,也不在乎起步的这几天,就当作全面了解一些情况吧。
“既然我说了听从我们县里领导们的安排,那就按照岳书记和吴县长的指示办吧!现在我们是不是就该进点开始工作了?要不然我们呆在这里,还得影响你们县里领导们的工作。”李占林笑着对岳岚和吴永成打了个哈哈,提出要早点进入工作状态。
那会儿的干部,还真是纯洁得够可以,特别是中央、省直机关下到基层下乡调研的工作人员,一点也不考虑什么生活条件的问题,只是想着怎么才能在不影响下面同志的情况下,尽快、尽好地完成任务。哪像现在一些大机关的工作人员似的,到了基层,不说工作,先看哪里可以享受的更好一点。吃喝游玩之外,临走还要带上大包小包的土特产;有的人更甚者,公然提出索要红包。
不管岳岚和吴永成怎么强留,李占林还是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下来的时候,也是每个人扛着一个行李卷。
这时吴永丽开口了,说这是他们的纪律,那个调研组也不能破例的。希望县里能支持他们的工作。
岳岚和吴永成这两个永明县的主要领导也只好作罢。“主随客便”嘛!
不过,吴永成和岳岚提出来、用县委的两部小车送他们到工作点的建议,李占林他们倒没有拒绝:毕竟路途太远了,走着去那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
这样,吴永成亲自开车,送李占林和自己的四姐吴永丽到鱼湾村;刘全乐则由县委办主任任东升和另一位干事陪同进工作点。
一路上,吴永成通过和李占林的闲聊,也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
李占林,一九五七年出生在SD省JN一个书香门第。是连续五代从事私塾行当的世家。父亲曾任省师范大学校长。
本人高中毕业以后当兵两年,一九七七年从五百七十万的高考学生中,挤进了二十余万的幸运者行列中,大学毕业成为公派的出国留学生,前往法国深造;因为成绩优异,以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直接跨级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成为了巴黎第一大学的在校博士生。
对了,他至今还是未婚。套用一句现在的话说,也算是一个钻石王老五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有点新农村的样了(上)
子很快就来到了吴永成的家乡鱼湾村。
车子刚到村头,李占林就让吴永成把车子停了下来,他要在村外先观察一下这个村子。
吴永成和吴永丽陪着李占林,徒步走到了村外附近的一个小山头上,居高临下四周瞭望。
“啊呀,不错,这个鱼湾村搞得确实不错。”李占林把自己身上穿的外套搭在胳膊上,极目远望,鱼湾村全景尽收眼底。他不绝口地称赞道:“我自从回国以后,北方的乡村也算跑了不少地方了,可是像这么好的村子,还真是第一次见到。山清水秀的,还真有一点世外桃源的感觉。小吴啊,你们能在这个环境中长大,也真算是一种福气呀!!”
吴永成的四姐吴永丽平时也是一个嘴里闲不住的姑娘,可让吴永成奇怪的是,这一路上他的四姐也就基本上没有说过几句话,一副清纯淑女的样子。这会儿她听见李占林夸奖她的家乡,也只是抿着嘴不露齿地笑了一笑,没有说一句话。
什么叫“女为知己者悦”?看来自己的四姐吴永丽这会儿就是这种境界了。吴永成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四姐的一举一动,心里不觉得感到暗自好笑:谁说四姐只有刚烈强悍的一面??那是她没有遇到可以使自己付出柔情的对象!你看她现在的这个样子,那不是标准的柔情似水吗?!简直温顺的就像一只小猫!!
“李组长,鱼湾村虽然这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保护周边环境的问题。”吴永成在旁边咳嗽了一声。插话说。四姐为了形象问题要当淑女不说话,他可不能也像她那样装哑巴了,否则到了自己地地盘。哪有让客人一个人在那里表演单口相声的道理呀??!再说了,他也得把一些基本的情况,给客人介绍一下,人家大老远地从北京来是专门下来搞调研的,可不是来这里闲着没有事情干、游山玩水的呀!!
“奥,不错。”李占林不知道是在说鱼湾村这几年发展的思路不错,还是继续沉迷在青山绿水的大自然美景中。
“你看,这村子周围荒山、荒坡、荒滩、荒沟里面,都是栽植的成片的优质枣树。山下的耕地全部采用了喷灌、滴灌设施,种植时采取地膜覆盖。秋后大秋农作物一收割,便是成千上万个大棚蔬菜,开始培育越冬反季蔬菜的时候了。”吴永成指着山上、山下绿油油的枣树、农作物,给李占林讲解着:“村子里在前几年办了两个企业,一个是贸易公司。主要收购农民们地农副产品,进行出口贸易,网同时也从外面采购附近几个村农民们急需的、生活日用品和农资产品;还有一个是和香港合资成立的红枣系列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产品主要用来出口换取外汇。目前一个大型的矿泉水生产基地也在这里筹建,土建工程已经完工,只等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就可以生产出国内罕见的优质矿泉水。
我们这个村地几届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领导,始终坚持一点,那就是不能因为要大力发展经济,就不顾周边居住环境的保护。近几年来,凡是有污染性的企业,无论大小,一律不准在鱼湾村立足。
从前年我到鱼湾区任职以后。这一条关于污染企业不准建立地规矩,在整个鱼湾区也就成为了一条铁的制度。我们不准备走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发展路子。这也是一条死路。要是这么做,必然会走进一条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对。这个发展的思路完全正确。”李占林的视线离开了山下的自然美景,转头对吴永成大声地说:“这也就是我们的国家为什么会把以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修改为现在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这就是说,要在发展经济地同时,必须首先要想到社会的发展问题。这也是一个大的社会学发展问题。不简单哪,你们这些基层地同志们,虽然那些高深的理论你们不一定能弄得懂,可是在具体发展地过程中,却把什么事情也提前想到了,并且,也落到了实处!!什么叫朴素唯物主义?我看着也是你们这些基层的干部们用最朴实的行动,给出的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好!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主席的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的英明呀!!”
……
吴永成和李占林他们几个人,刚从小山坡上下来,就看见鱼湾村的
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林,带着他支部、村委会班员,等在村口那座铭刻着“鱼湾村”三个大字的、高高的牌楼下面。
这座牌楼,是在今年的六月份刚修建起来的。这也是马林采纳了村里一些老辈子人们的想法,仿照古时候一些富裕、有地位的村子村口前的建筑,为了显示鱼湾村这几年的巨大变化而专门竖起来的。
应该说,这个牌楼还是修建得很阔气的,高达四米八,宽度也有六米八,是纯粹用上好的石头精工雕刻而成的。
可以说,在目前为止,在整个梁州地区、甚至于是整个J省范围内,有这种建筑物的村庄,估计也是独一无二的。那时候,北方的大部分村庄里,还只是顾着发展经济、填饱肚子,谁还有这闲情逸致??!
吴永成回来见到这个建筑时,还嘲讽他的二姐夫马林小家子气:刚刚村子里有了一点起色,就沉不住气了,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马林则振振有辞地回答小舅子:“你懂个啥呀!这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群众的意见我要是不接受,那我还算个群众们选举出来的的村委会干部吗?!”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中央和县里的领导们,今天光临我们鱼湾村来指导工作!”
一见到吴永成他们几个人从山坡上下来,马林老远就伸出自己的双手,嘴里热情地招呼着。他身后跟着的几个干部,也和马林一样满脸堆笑,嘴里念念有词。只不过,他们的两只手还没有伸出来。
“各位领导们辛苦了,中午接到县里的电话,我们几个支部和村委的干部们,在村子里简单地为领导们的到来,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没有想到就出来得晚了。真是不好意思啊!”马林几大步跨到吴永成他们的跟前,嘴里不住道歉,先一把紧紧地握住了李占林的手,使劲地摇晃着。其余的那两个人,他都认识,慢待一会那也没有什么关系的。
“李组长,这就是鱼湾村的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林同志。”吴永成先为李占林介绍了马林的身份,要不然李占林还在那里有一些迷糊呢!他还没有从马林的热情中清醒过来哪!
“马林同志,这是中央农业政策研究室的研究院、从法国留学归来的博士李占林组长。”这会儿,吴永成才掉转头给自己的二姐夫马林同志也做了一个介绍,也好让他对人家有个称呼。
“啊,是李组长啊,还是外国回来的博士,大学问家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果然,有了吴永成的介绍,马林的热情更大了,他脸上的那种带有夸张性的神情,简直让李占林都有一些不好意思了,口中一个劲地嘟囓着:“这也没有什么呀。这也没有什么呀!你们太客气了!”
马林和李占林打过招呼后,又一丝不啤⒁槐菊毓矗兆±钫剂峙员哒咀诺淖约旱男∫套印⑽庥览龅氖郑蝗缂韧芈扯研Γ骸罢馕晃饬斓迹不队慊卦勖谴謇锢粗傅嘉颐堑墓ぷ靼。∮凶龅貌缓玫牡胤剑队斓济侵赋隼矗员阄颐窃诮窈蟮墓ぷ髦校懈恼!?br />
吴永丽的脸一下子被马林闹了个通红,她和自己的三姐夫马柳平年龄到还想差不多,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两个人没大没小的,倒还经常打闹,和大姐夫、二姐夫由于年龄的差异,可从来没有开过一点玩笑。
现在马林当着李占林的面怎么一整,她的心里又羞又急,猛然把自己的手从马林手中挣脱出来,嗔怒道:“二姐夫,你出什么洋相啊?!”
李占林也在一旁奇怪地问道:“怎么,你们是亲戚?”
吴永成站在一旁笑着不吭气,他要看看这个出来不开玩笑的二姐夫怎么收场。
只见人家马林同志还是那么一本正经的正色说道:“哎,亲戚归亲戚,领导归领导。进了家门,你就是我的小姨子,你应该叫我姐夫,我叫你四女子;可这是在外面,那你我就不敢这么没大没小的了,你是从中央下来的领导,我只是一个村里的支部书记。你别看你二姐夫学问没有你们多,这个规矩还是懂得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 有点新农村的样了(中)
永成看着自己的二姐夫的这个举动,有点哭笑不得。算是他的进步,还是他故作这样,和自己的小姨子恶作剧。
反正马林身后的那几个村干部,看见马林的这一番举动,反应显得还是很正常的,只是局促得陪着笑脸。
只有李占林像被呛着了似的,捂着嘴在一旁干咳了几声。然后,又抬起头冲着其他的几个村干部热情地打着招呼。
“各位领导请跟着我进村,我顺便把我们村子这几年做了的工作,给各位领导们,做一个详细的汇报。”马林一点也不觉得他刚才的举动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还是若无其事地、一脸虔诚地对着李占林他们几个说。
“马林同志,李组长他们要在咱们村里还要呆一段时间,也不用着急着全面汇报,还是听从他们的安排吧。”吴永成马上制止住了马林将要摆出来的那一副全面汇报的举动,既然人家马林同志在外面是公事公办的称呼,那他也只得跟着他这么做了:“下一步李组长他们要采取何种形式开展工作,你们村委会就全力配合好了。现在先让我四姐和李组长先到我家去歇息一会吧,也就不用再安排什么活动了。”
“那也行、那也行。咱就听从领导们的安排”马林笑着连连点头,带着他的那几个村干部在前面给李占林他们带路,吴永成则开着车,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先行一步回家去报信了。他得先河家里的父母亲们打个招呼,把家里闲置的房间收拾一间出来。就让李占林住到他们家里,这样也便于四姐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和李占林慢慢地培养感情。万一要是他们两个真地有缘分。那还真说不准可以组成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哪!!
这个机会,他的四姐吴永丽在北京单位地时候,是肯定没有办法创造的。更何况她又是一个女孩子,即使她对李占林有那个意思,那也不可能直白地表达出来呀!别说在那个情感比较封闭的时代了,就是放到现在的这个世界,要是她这么一做,如果碰到一个胆子小的人,那也会把对方给吓坏的。
这会儿到了他吴永成的地盘了,这种事情那就得由他这个当弟弟的。来给自己的四姐创造这种机会了。什么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要是连这个现成的机遇,也不懂得给自己地四姐抓住,那他的智商也真够低下的了!!简直可以和弱智的低能儿相提并论了!!
“五儿、五儿,你怎么今天又功夫回来了?是不是县里面的工作这几天不怎么忙了?”
吴永成一进家门,就被正在院子里做活计地母亲看见了。亲热得小跑过来,拉住吴永成的手,上下打量着:“看我娃这几天忙成个什么样子了?这脸也黑了、也瘦了。”
“妈。我四姐回来了。你赶快把咱空着的屋子收拾出两间来。她还想跟着她们单位地一个男同志,说不定还是四姐相处的对象呢!”吴永成急忙和妈妈嘱咐着。
“什么,你四姐回来了?四女子在那里呀?为什么她不和你一起相跟着回来呀?!她有了对象了吗?长得怎么样?”吴永成的妈妈听说她的四女子回来了,还带回来一个对象,高兴得简直连北也找不着了,眼睛里不由得流出几滴浑浊的老泪来。
这鬼女子自从学校里毕业以后、留在北京工作,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家了,真是女大不中留啊!!她也就不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吗?快三十岁的大女子了,现在连一个对象也没有,要是放在农村。生下的孩子也有几个了,就是最小的,也应该会提着瓶子打酱油了!!
“妈。我四姐她们还在后面,和我二姐夫他们相跟着呢。我也是先回来和你打个招呼。他们也马上就到了。你一个人要是来不及收拾屋子的话。把握的大姐、二姐她们叫过来,让她们也一起帮助你!我还得到外面去接一接他们。”吴永成匆匆忙忙地和妈妈说了这么几句话,掉头又向大门外走去。
刚走了几步对了,吴永成突然又回过身子,对还站在那里发愣地老妈说:“对了,妈,一会儿我四姐他们进来,你可别拉着我四姐的那个对象,说漏嘴啊!他们的关系我看还没有最后确定下来呢!人家知识分子们地脸皮薄,别再闹得我四姐也不高兴了,啊!你听清楚了没有!!妈,我跟你说话哪!!”
“哎、哎,知道了。
妈当成三岁小孩了?!我这就到隔壁去叫你大姐和二去忙活你的吧。别让人家城里来地人笑话咱小地方的人,不懂得个礼节!!”吴永成的老妈扯下了腰里围着的、那一块永远好像不离身的围裙,顺手擦了擦眼角流出的泪水,使劲地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多少灰尘,冲吴永成挥了挥手,让他赶快去照应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吴永成嘿嘿嘿地笑了一笑,跑出去迎接李占林他们去了。
……
“吴县长,你们的这个鱼湾村搞得还真是很有特色的呀!”
吴永成跑出来迎到李占林他们的时候,他已经在马林和吴永丽的引导下,在路过的几家农民们的家中,顺便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
当李占林一看到吴永成的时候,就很高兴地对吴永成大声说:‘没有想到这个蚯蚓作为饲料的高新科研成果,在你们这个小山沟里已经搞了快十年了,真是了不起啊!”
吴永成对这些赞誉早已经司空见惯了,所以听到李占林的感慨,也只是很有礼貌地笑着说:“我们搞得那些东西,也只不过比别的地方早了一段时间而已,这也实在是算不了什么。李组长,你今天刚来、也不歇一会儿、就开始着手调研工作,这种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倒是值得我们这些基层的同志们好好地学习、学习的。”
“比起你们基层的同志们来,我们这些常年坐在机关办公室的人,那是享福得多了。到了你们的这个村子,看见咱们的老百姓们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这也是我们这些搞农村工作研究的人们最大的一种欣慰。”李占林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沿着村庄中宽敞、平整的路面,在吴永成、马林他们几个人的陪同下,李占林对鱼湾村村庄的整体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指着道路两边村民们盖起来的新住房,不住地问吴永成和马林关于老百姓们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
当他听马林给他介绍说、鱼湾村的老百姓们年人均纯收入,在一九八六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八百多元的时候,眼睛一下子就睁得大大的,用不相信的口气反问吴永成:“什么,在你们J省、你们梁州地区,也能有一个人均达到八百多元的村庄?”
“这还算是一个保守一点的数据呢!”吴永成肯定地回答他:“因为像村子里的那个红枣加工有限公司,也是一些群众集资、和集体、港资一起筹资建起来的厂子,每年都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益来获取红利。但是因为还有一些群众,在那个企业中并不占有股份,村子里的支部和村委会认为,那也不带有普遍性,所以在计算人均纯收入的时候,就没有把那些群众们的红利计算在内。”
“那,吴县长,你的意思是说,在哪人均纯收入八百多元中,企业的获利还没有计算在内,单单依靠群众农业种植和养殖的收入,就可以达到那个水平?”李占林又一次惊讶了。
吴永成笑着点点头。其实鱼湾村的这个人均收入水平,还是狠狠地打了不少折扣的。这里面并没有吴永成的一点意思,都是村子里面的一些干部们,听从了村子里的一些老辈们搞得。
“出头椽子先烂”这个道理,农村的老人们是深深地懂得的。他们经过、见过的也太多了。他们知道现在的这个政策很好,也非常拥护这个、让农民们解脱了饿肚子那个穷困年代的好政策。但是以前的一些朝令夕改的历史,也让他们变成了惊弓之鸟:他们太害怕失去现在的这种生活了。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在某一天早晨一觉睡醒的时候,这种让他们欢喜的政策,上面又要改变了,而他们又要回到过去那种大集体、大一统、穷过渡的日子里。
往往人们最珍惜的,他们也时刻为之惴惴不安,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失去他。老人们经常说的“惜福”,也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村里的干部们在年底进行上门统计人均收入时,每一户基本上都是隐瞒了将近百分之四十的收入。
不少老家子们,纷纷劝说包括马林在内的村干部们:有财也不要太露富了,闷着头过好日子,才是正经活人、过日子的庄户人家啊!!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有点新农村的样了(下)
占林在鱼湾村里越看越有兴趣了,他不顾吴( 醉回七九当农民 http://www.xlawen.org/kan/4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