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阅读
张鹤、叶天禹大军回京。喝退鞑靼太师阿鲁台的原来就是你?”
太子站起来身来,不住地搓着手,显得很是高兴:“本宫一直就在想,这个周行德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如此果敢刚强,今日一见,果然是如此,真真是英雄人物也!”
周行德听太子说起自己的事迹,心中得意的同时也是一惊。
回京路上的那场大战,在朝廷的刻意打压下,周行德的功劳也被人一笔抹杀。
到如今,一提起他周行德,在众人的眼中,也就是一个不错的财会高手。至于山西所发生的一切,却没多少人知道。
眼前这个储君看起来一副呆呆傻傻模样,心中却是灵醒得紧。可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能够在永乐年中残酷的宫廷斗争中脱颖而出,战胜人才武功都比他胜上一筹,并得到所有靖难功臣支持的汉王,没几把刷子肯定是不成的。
单就这明见千里的才干来看,就可知道此人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殿下过奖,身为大明臣子,自然要为国效力,不惜一死。”
“好一个不惜死。”太子激动地一拍大腿,又叹息一声:“可惜你立了这么大功劳,却没有得到表彰,国家如此对待有功之臣,将来有事,谁还肯出力,本宫也替你惋惜。对了,你现在在什么地方当差?”
太子一脸温和,说起话来也慢。
周行德恍惚之间觉得自己好象和一个值得尊敬的老者围炉夜话,这感觉怪怪的。
终于说到正题了,他忙提起精神,道:“臣如今在刑部东城大狱做司狱。”
果然,“东城大狱”四字一说出口,太子神色就是一振,点点头:“说下去。”
周行德:“也就是在前天,因高随畏罪自杀一事,北镇抚司派人封闭了整座监狱。臣正要同刘勉刘千户解释此案,却接到户部的调令,让臣协助户部的大人们厘清山西这几年的赋税和财政数据。”
“这样啊。”太子神色不变,轻轻打断周行德话:“我倒忘记周大人是个理财高手,否则当初也不可能出任税课大使,山西那边的帐目万岁很是看重。若真有问题,你当据实禀告朝廷。”
周行德拱手:“谨遵殿下教令,山西那边的帐目倒是干净清爽。只不过有些数据没有归置,倒让人看起来有些头疼。”
太子的脸色一紧:“山西那边的事情本宫也是知道一些的,对了,你说数据没有归置,又做何解?”
周行德知道接下来的几句话将决定自己的前程,如果应答得体,自己算是混进太子体系。就算比不上未来的内阁三杨,可理财好手,治粟能臣的考语却将简在帝心。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本年山西旱灾,请求朝廷赈济,那么大一笔款子往来,不出毛病才怪。”
“那么……可是山西的官吏们贪墨朝廷的赈济银子?”太子沉默片刻,问。
“倒不是。”周行德又不是傻子,要告状还轮不到他这个从九品芝麻官。再说了,举报山西布政使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损人不利己,我闲得蛋疼吗:“朝廷下拨到山西的赈济款项都一文不少地发到灾民的手中,帐也作得清爽。”
“那就好,那就好。”太子好象很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可是。”周行德却皱起了眉头,说:“朝廷却是减免了山西今年赋税的,各府因受灾程度不同,减免的程度也不尽一样。多的六成,少的三成。林林总总,都应该反映在帐目上面。可臣看山西交到户部的帐,却做得不太得用。该减免的固然减免了,可不该减免的却一样砍去一大截。这一大截的去向又没有明确交代,若被懂得盐铁治粟之人看到,又有心操弄,只怕要平地起风波”
太子猛地抬起头来,一瞬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目光炯炯问:“怎么不得用,仔细说来听听。”
第八十七章 好做,好做
周行德自然不会在太子面前明说山西官员把朝廷减免的赋税都给私吞了,秦布政使可是太子的亲家。就算二人不是利益共同体,可你亲家出了事,又同你儿子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当面指责秦大人,不是打你的脸吗?
周行德斟酌了一下语气,将自己查帐过程中所发现的漏洞一一说明,最后才道:“这帐可做得不好,比如矿产,山林、渔猎、制造之类不受天气影响的税款也逐一减半,又不说明去处。臣拿到这些帐本也看得头疼,心中却不实在,这才来讨教太子殿下。”
太子沉默半天,才缓缓道:“如此说来,这一笔钱都被上下其手了……山西一省的吏治竟糜烂至此?”
“也不是,臣只是查不到而已,并不就是坐实山西官吏贪腐。”
“不用说了。”太子:“外面是什么情形,本宫也知道一些,有的人啊,有的人就是不知足。太平日子过着,日后荣华富贵是免不了的,偏偏眼太热,心太切,叫人说什么才好呢?”
周行德也知道太子心中难过,这事牵涉到他一个儿子和一个亲家,无论怎么处置,都是亲者痛仇者快。可他现在身为太子,有担负监国重任,若置之不理,又要被有心人利用。
若壮士断臂,使雷霆手段行家法国法,一样要被人大做文章。
这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周行德今日若只简单地扮演一个告密者的角色,到此时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可若就此离开,回去之后也不过是太子一系的外围人物,一辈子也别想进入核心决策阶层。
他有更高的志向。
一咬牙,周行德轻轻一笑:“其实,我们这种理财的官吏就好象这城中的砖瓦匠、木匠,有什么样的材料做什么样的工。有句俗话说得好,金桥银路苦建筑。修桥修路来钱最快,帐目也最乱。因为你填埋下去的土方也没个准数,大家只见你将桥建起来了,路铺好了就成,谁还有那闲心去把基础挖起来数一遍。只要帐目上看得,数字上也没有出入就行了。”
太子猛地转过来盯着周行德,好象要将周行德看得通透。
周行德也不畏惧,用坦城的目光和未来的皇帝对视。
太子:“此话怎讲?”
周行德:“拿山西的帐目来说,只要最后总的数字对得上就成。就算再四下透风,用白纸一糊,一样光鲜明亮。山西那边,每任布政使司卸任的时候都会留下一笔烂帐,绵延十余年,到最后大家也都习惯了,视而不见了。这次大可把以前的帐往后挪一挪,把现在的帐向前靠一靠。”
太子突然咬牙:“大胆周行德,竟然说这种混帐话?”
周行德也不畏惧,站起身来,一拱手:“殿下,臣不过就是一作帐的,和匠人一般,手头的活自然要朝好的地方整。若有说错的地方,请殿下责罚。”
“你!”太子吃力地挪动着身体,试图站起来。只可惜实在太胖,动了几下,却无奈地直喘粗气。
周行德忙走将上去想扶起太子。
太子推开周行德的手,缓缓抬起头,目光里充满了悲伤:“周行德,说说吧,怎么做?”
一刹间,眼前这个位高权重的储君就如同一个普通的老人,面上满是疲惫。
周行德心中突然难过起来:家中出了败家子,确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百姓家如此,皇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周行德尽量有古人能够听懂的话说:“打个比方,山西一省就好象是一个商号,朝廷拨下去的款子就是商号的入帐,应缴税款子就是出帐。不管是出帐还是入帐都不可以一笔到达,需分期分批,循环收支,循环之间还有个时间差,在这种复杂的循环中,现金就被挤出来了。山西往年还有不少旧帐摆在帐目上没有处置,可将其摆成烂帐。朝廷有制度,以往的旧帐到一定年限之后就可以做成坏帐封存入档,不再追究。这其中也可以将以往的好帐挪一些到永乐二十年来。虽然如此一来,记账凭证上账户对应关系不正常,可不是在帐房中侵Yin二三十年的好手,只怕连帐本都看不明白。”
一个好的会计就得学会做假帐,没吃过羊肉还看过羊跑呢。
这一套手法,当初在学会计的时候,这一套手法就已经写进教科书了。
话说到这里,已经有些**裸了,当下周行德也心下忐忑,有些心虚。可目光依旧坚定坦然。
就这样,二人久久无语,都相互对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子突然叹息一声,绷紧的身体松弛下去,喃喃问:“周行德,你是从山西回来的,本宫且问你,山西报大旱,是否属实?你得据实回话。”
周行德:“殿下,山西那边臣呆了三年,其中情形自然清楚。那地方终年少雨,山上又少有树木,十年九旱却是常事,只不过旱的程度不同罢了。地方布政使司的事情殿下肚子里自然有一笔帐,谁不想朝廷多拨些款子下来。如此,不管是修葺水渠、河道,还是衙门用度,也多有腾挪余地。百姓和下面的官吏们想得也简单,只要能问上面要下钱来,为百姓多做实事,就是合格的布政使。水至清则无鱼,地方财政帐目本就弹性很大,若凡事都认死理,不讲变通,又将是一起空印案。臣整日同帐目打交道,只凭数据说话,其他的却不会去细想。”
“空印案!”一想起明朝初年的那个大案以及滚滚落地的人头,太子身体一颤,哑然叹息:“水至清则无鱼,说得好啊!任人风云雷雨,本宫如今也只能镇之以静了。”
周行德知道自己这一关算是过了,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只感觉浑身都是汗水。
挑唆太子做假帐,若非知道眼前这个未来的仁宗皇帝是个宽厚之人,达死他也不敢。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周行德也不敢再多停留,恭敬地一施礼:“殿下,夜已深了,臣告退。”
太子这回却顺利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一把扶起周行德,摇头轻叹:“先前听马公公说你也是忠义之人,既然你能不顾个人生死安危冒险进宫,本宫却不能让你没有好下场。此事就交给你了。”
周行德心中一阵狂喜,低声应道:“最多一个日夜,臣就能将朝廷的差使办好。”
“好做,好做。”太子还是一脸的悲哀,无力地挥着手。
第八十八章 首尾
身上穿着内侍的服装,又有出入宫禁的腰牌,出宫的路上自然顺风顺水,波澜不惊。
离开紫禁城,去篦子房换衣服的时候,出乎周行德意料,马云居然还没睡,就站在屋子里等着。
“马公公还没歇着啊。”周行德一边说话,一边换着衣裳,苏太监讨好地在旁边服侍。
等周行德将那套脏得不成模样的便服穿好,马云一挥手示意苏太监回避。
“如何?我现在应该唤你陈小哥还是周大人?”
“还是叫我周行德吧,先前瞒哄马公,抱歉了。”周行德笑笑:“不如何,就谈了谈山西的事。”
马云摸了摸脑门,叹息一声:“天家的事情啊,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原本不应该说些什么。可叹二公子原本也是个伶俐之人。这孩子,此次怎么就糊涂油蒙了心。他也不想想,东宫上下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此体己的话儿居然从这个一向稳重的太监口中说出来,很显然,马云已经将周行德当成东宫最最核心的人物:“如果这一关能够顺利渡过,自然一好百好。否则这个年太子殿下也过得不安生。殿下那里倒是其次,若传到万岁爷耳朵里,惹他老人家动了气,伤了身子,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于心何忍。”
周行德:“马公,我周行德在山西当差的时候同帐目打了三年交道。如今户部查帐,又是我一手经办,应该不会有纰漏。”
“那就好,那就好。”马云点点头:“户部查帐的其他人如何?”
周行德:“其中也有不少钱粮好手,要将帐作平却也不容易,我尽量。”
马云想了想,却将一本《庄子》递过来:“也不可不防,这书你下来之后可仔细看看。”
周行德心中狐疑,正说着正事,你这老太监递本经书给我做什么。
可又不好驳了马云的面子,值得伸手接了。
一收入,右手却猛地往下一坠。这本《庄子》分量竟甚是沉重。
周行德心中一跳,翻开来,就看到金光灿烂。
原来,里面却夹着十几张金叶子。
周行德立即明白过来,这是老马让自己留着防身,以备不时之需的。
离开的时候,马云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行德,听说你现在不过是一个从九品的官。你如此大才,何必自甘堕落窝在监狱里当牢头。过几日就是官员考评,没事且去上司那里走走,如能得个上上等,也好为君父效力。”
说到这里,他笑眯眯地看着周行德:“若你还如往日那般混混厄厄,要糟蹋一身才学,国家却容不得你再白吃俸禄,趁早回家抱孩子去。”
周行德知道马云这是传达太子的教喻,其中的意思是,你周行德这回若能将山西的帐目作得四平八稳,这个官位自然要往上挪一挪。若做爆了,嘿嘿,自己考虑后果。
周行德也没说什么,只做出一副油腔滑调的模样:“马公,我这人也没什么追求。就想手头有些零花,二亩土地一头年,老婆孩子热炕头。”
“扑哧!”马云本是个稳健厚重之人,也被周行德惹得笑出声来:“行德你就这志向,二亩土地就让你满足了。至于老婆孩子,你好象还没成家吧。”
他越看周行德越觉得有趣,此事若真的作得漂亮,这个周行德算是一跃龙门成为太子殿下的龙潜旧臣了。说起来,太子身边的杨士奇、杨傅、夏元吉几位大人,谁不是崖岸巍严的君子,偏偏就出了这么一个刁钻古怪,又胆大妄为的周行德,真真叫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马云笑了半天,又想起一事:“忘记告诉你了,高随畏罪自杀一案会尽快了结,还有那个什么白莲教的反贼越狱一事,拟交办北衙,同你们东城监狱也没有关系。”
周行德心中这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回户部之后也没顾着睡觉,将所有的帐本都翻了出来,熬夜筹算,这一作就是一个通宵,眼睛都熬成了兔子。
第二日午饭之后,小睡了片刻,继续。
其他作帐的小吏们被户部借用,又没有生发,加上有临近春节,一个个都懒洋洋提不起劲。既然有周行德一人大包大揽,众人也乐得清闲,索性围着火炉一边看帐本,一边聊天。
倒是那洪国图看不过眼来帮忙,周行德只推说不用麻烦,自己一个人包圆了,“我就喜欢写写算算,洪老你也被跟我争这个乐子,否则我急了。”
“你这人。”洪老头摆头笑了笑:“行德,当年老头子刚入门的时候也跟你一样沉迷术数之道,可有一点,这人的身子还是要紧的……咦……这帐……”
老头子也发现周行德的帐目不对劲,一张脸突然变得苍白起来。
他看了看,见四下无人,低声道:“行德,这事……这事可是要掉脑袋的。”
周行德被他这话吓出了一身冷汗,悄悄将几张金叶子塞进洪国图袖子:“洪老。”
洪国图:“行德,你要三思啊。”
周行德坦然地看着洪国图:“洪老,你信不信得过我周行德。”
洪国图:“你的人品我自然信得过……可是……”
周行德:“洪老,周行德正在做一件于国于民都大有好处的事情。山西这边的帐目确实有些不归整的地方,可若不做平,不知道有多少人头要滚滚落地。难道你就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身死族灭?”
洪国图叹息一声,将金叶子收进袖中,提起笔在帐本上又添了一笔:“此处的数字还有点不妥,还得将往年的帐挪些过来。我见你这一日做得也辛苦,如不嫌弃,让小老儿来替你搭把手。”
周行德大喜:“如此就多谢洪老了。”
洪国图轻轻一叹:“人老了,也不怕事了。行德,我知道你是得了大造化了,否则也不会甘冒奇险。你我相交忘年,日后若有腾达之时,请看顾一下老头子的后人。我也没几年好活。只放心我家中孩子子,他今年十六岁,生性老实憨厚,却不懂得营生。老头子我马上就干不动活了,前些年只顾着吃酒快活,却没给子孙攒下家业。一旦歇了,只怕他……”
周行德:“洪老且放心,周行德不是那种忘恩之人。”他心中奇怪,这老头估计有七十来岁了,只还有个这么年轻的娃,厉害啊!
即便有洪国图的帮忙,堆积如山的帐目还是让周行德作得头昏眼花。
等到一切弄妥,又过了一天。
周行德也不记得自己写了多少字,翻了多少薄子,打了多少算盘。交帐那天,两只手疼得抬不起来,举手一看,满掌都是漆黑的墨汁,十根指头也磨得可以看到里面的毛细血管。
再看那洪老头,已经累得趴在桌上呼呼喘气。
户部那头也知道查山西帐是一个吃了不讨好,又得罪人的事,这才想着从其他衙门借人,以免担上干系。只要上下都能抹过去,自然是一切都好。
等到帐做好,山西清吏司的郎中、员外郎和主事都过来,连声夸奖众人的帐作得好,然后就着人将周行德他们打发出了皇城。
被关了这几天,又没捞到一点好处,其他小吏一出城就是一通大骂,将户部的官员从上到下咒了个遍。
周行德抬头看了看身后巍峨的皇城,算了算日子,离春节也没几日,得准备些年货回家。
当然,老子现在腰包厚实,也不差那几个钱。不过,守这刑部监狱那块肥肉,不去吃一口,未免可惜。反正过年以后,我就要挪个地方生发,再不吃,以后就没机会了。
还有,马上就是考评,钟小鬼那里须防着他使坏。
想到这里,周行德也没急着回家,同老洪作别之后,雇了一顶轿子,逍逍遥遥地回刑部东城大狱那块自留地去了。
老大回衙门,底下的自然是一通忙乱。
娄士弟的脸还肿着,顶着熊猫眼,不用问,前几日定然在刘勉手中吃了不少苦头。
可这家伙情绪却是极高,一看到周行德就是一通奸笑:“大人这几日在户部可好?”
“好个鸟,又冷又累,跟关犯人似的,你的脸怎么回事?”
“哎,北衙的阎王们整治的……不过这样也好,我们虽然吃了些苦头。可那朱保器却受刑不过,撞墙自杀了。嘿嘿,这鸟人总算死翘翘了。如今,咱们总算得了个眼皮子清净。”
“死了……”虽然知道朱保器肯定活不成,周行德还是心中一震,刘勉这厮的手真狠啊。
“马上就要过年了,小的们已将年货送到大人府上去了。对了,说话间就是年终考评,钟小鬼那边发话了,让我们一看到大人,就让你去他那里回话。”
周行德:“不急,明日再说,弄些热水来,本大人沐浴更衣之后就回家去。”
“大人,朱保器一死,这副司监狱可就空下来了,小心钟小鬼又把自己人塞进来戳我们眼睛。”
周行德心中一动,洪国图不是说让自己提携一下他的儿子吗,这个职位倒可以帮他留下。老洪也是个精明果决之人,一眼就看出老子旁上大靠山。这老头……都成精了……
周行德却不知道,他们刚一离开户部,自己所做的几本总帐就被人收了,一道烟似地送到皇帝手中。剩余部都贴了封条存档。
“这就是户部汇总的帐目?”永乐皇帝翻开帐本细细地看了起来,良久才扔到地上:“云遮雾罩,眼花缭乱。马云,户部弄出这些花样来,是不是想折腾朕?”
马云不动声色地拣起帐本子,心中一松:这周行德做的帐果然繁杂,看来,万岁爷是看不懂的了。
可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一颗心又吊到嗓子眼处。
第八十九章 媒妁
在监狱里勾留了一天,处理完这段时间积压下的公事,突然有些想家了。也不知道家中的爹娘和虞娘现在如何了。
自家在外摸爬滚打,步步惊心,生死间翻来覆去来回,一个不慎就会永世不得翻身。
还好咬牙挺了过来,前面的道路也终于透出光明来。
此刻,周行德才感觉身心俱疲,只要快些回到那破旧小院,同父母围在炉边说说话儿,再看看虞娘那张端庄的,永远都云淡风清的脸。
幸福,有的时候只是一种感觉,只在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和意会吧?
临近春节,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耳朵里隐约有鞭炮声传来。风中的烟火味儿加上脚下薄薄一层白雪,行人身上的新衣裳,无不透着一股喜气。
走到自家院子门口,手摸到门环,一想到要见到虞娘,周行德心中没由来一跳。他也觉得奇怪,自己对这么莫名其妙钻出来的前妻也谈不上任何观感。不可否认,这样的女人对自己颇具吸引力。不过,却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可是,多日不见,却有些想念了。
笑着摇了摇头,周行德敲了敲门环,喊到:“爹娘,儿子回来了。”
“我的老天,德叔你总算回来了,这段日子累坏了吧。”快嘴周山听到周行德的声音,飞快开门,不用用手拍打着他身上的雪花。
然后有扭头朝里面大叫:“爹、娘,德叔回来了。”
“呵呵,回来了。”母亲也跑出屋来,目光一刻也不肯从儿子身上挪开:“我儿,我听你派来的下人们说去户部公干了,没个十天半月回不来。还以为这个春节也回不了家,却不想天见可怜,咱们一家人总算可以团团圆圆的了。”
周行德:“户部那边也就借用儿过去帮衬几日,也没多少要紧事。公事处理完毕,不敢耽搁。”他一边说话,一边四下看着,却没看到虞娘的身影。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这女人就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等下就会出来同自己见面。
周母见周行德拿眼睛四下看,便笑道:“我儿你也别找了,你爹正坐在堂屋里。他这个死老头心中挂念儿子,却不肯明说,偏偏要摆出个架子坐在那里等你去请安。”
大约是被妻子说破心事,堂屋里,周父哼了一声,怒喝道:“外面是可是我那个浪荡子周大人回来了?”
周行德急忙进屋,拜了父亲,俯首道:“父亲你也别生气,儿子前几日不是有公务在身吗。”
“恩。”周父点点头:“马上就是春节了,衙门里应该没啥事了吧?”
“还有点公务没有处置,这几日还得去衙门走几趟。眼见着就是年考,此事须小心些。”
“年考,你才上任几日就要考评?”周父一惊,突然伸手拍了一下桌子:“这不是明白着有人要拿你的短处吗,一定是那钟小鬼。姥姥的,我就知道这鸟人不肯放过我们周家。老子这就杀到他门上去,找他说个青红皂白。”
其余人闻言都是大惊,周父乃是姜桂之性,说得出做得到。以他的性子,若真找到钟巍门上,免不了要与钟小鬼发生冲突。二人如今可是翻了脸的,弄不好又要在他家中恶奴手中吃亏。连忙拦住这个暴跳如雷的老头,劝解了半天,总算让周父安静下来。
周父气得不住顿足,口中发出呼哧的喘气声。
周行德:“父亲勿急,衙门那边儿子早就安排妥帖了,绝对让人挑不出短处。钟小鬼就算有意寻我晦气,可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乱来。这次年考,不说上上,一个上中却是跑不了的。”
“你这浪荡子又说假话骗人。”周父只是不信。
周行德没办法向父亲解释,他心中得意,过完年,我可是要往上挪一挪的。咱现在可是TZD了,无论什么肥缺,还不紧我挑选。只不知到时候,家里人要惊喜成什么模样。
周行德等了半天,还是没有看到虞娘,心中更是牵挂,顾左右言他。问母亲:“娘,衙门中小子们送过来的年货可收到了,够不。若还不够,我再去买些?”
母亲一脸得意地回答:“我儿现在出席,今年的年货已经收到,凭地多了,堆在我屋里头跟座小山似的。对了,你不说我倒忘记了一件事。我儿如今也是不小的人了,是不是该成个家?”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周山小声笑起来:“是啊,德叔老这样也不是办法。”
“你这个孩子。”周行德拍了他一下,心道:会不会是家里人让自己同虞娘复婚,这事真叫人头疼。
周山缩了缩脖子,一吐舌头:“本来就是嘛。”
“这事以后再说,虞娘呢?”
周山:“德叔你大概还不知道吧,虞娘回国公府去了,说是英国公回府,她要过去请安。”
“去英国公府了,也该回去看看。”周行德立即明白,朝廷在北方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大军虽然班师回朝,可安置兵器,奖励士卒,军队移防、还镇,一大摊子事,张辅估计也是忙到现在才闲回府。
周母哼了一声,就不乐意了:“终归是个养不家的。”
周山却没发现周母的不悦,他本就是个话篓子,快嘴快舌:“虞娘不在也好,若她在家中,大家却有些尴尬。”
周行德:“尴尬什么?”
周母突然一脸郑重:“我儿,方才不是说起你该成家的事吗。正好虞娘回府,为娘以前同你提过,江员外家有个女子生得花容月貌,又是个能够执家之人。为娘想过了,虞娘老在我们家终归不是办法。为娘琢磨着这几日就让媒婆去江员外家提亲,等年一过完,就成亲吧。”
“啊!”周行德吃惊地叫出声来:“这……”
周父突然叹息一声:“这事……哎,虽然对不住张家,可……我周家也不能紧着被人如此欺负啊。自家的女儿丢到我们周家,也不领回去,成什么话?就这么着吧。你这孽障,也不能老这么在外面浪荡。”
说完,一背手,就回屋去了。
倒把周行德丢到一边发呆。
周母欢喜地笑起来:“这老头子,总算开窍了。咱们如今同国公府已经翻脸,也不用管他们。我儿,为娘这就找媒婆说去。”
说完喜滋滋地跑了出去。
周行德:“这这这……这是什么事儿。”一想到要同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女做成一家,等揭开盖头才知道是美丑高矮,周行德就觉得难以忍受。
第九十章 痴与聋
禁中,雍肃殿。
雍肃殿本是天子接见外臣之地,在外人的想象中,此地本应肃穆威严,极尽华美之为能事,非如此不能璋显大明天家气象。
可只有到过此地的臣子和内侍们才知道,雍肃殿不过是一座中上人家四合院大小的偏殿,一样简单明了,只不过上覆琉璃黄瓦罢了。
“这就是户部汇总的帐目?”永乐皇帝翻开帐本细细地看了起来,良久才扔到地上:“云遮雾罩,眼花缭乱。马云,户部弄出这些花样来,是不是想折腾朕?”
马云俯身拣起帐本,知道山西这事算是了了,可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心中一紧。
永乐皇帝:“这雍肃殿还缺个匾额,马云,你看这满朝臣工中谁的字比解缙写得好?”
解缙因为参与永乐初年太子和汉王的夺嫡之争,被下到锦衣卫诏狱中几年。就在大家逐渐将这个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忘记的时候,皇帝却突然问:“解缙尚在否?”
……
“解缙尚在否?”----解缙还活着吗?----于是,解大学士被锦衣卫指挥纪纲使用雪活埋。
同样的话他还对纪纲问过一次:“平保儿尚在邪?”平安还活着吗----于是,平安也死了。
……
平日里伺候永乐皇帝,马云都是一身便服,这是他刻意为之,为的就是给皇帝留下一种家生奴才的印象。这几年,皇帝年事渐高,同宫中之人说话也和气了许多。有的时候,他甚至还会同人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比如内阁的金阁老就经常被万岁爷捉弄得锤胸顿足。
所谓老夫聊发少年狂,天子也是人,一样会老还小。
可今日这杀气腾腾的话一说出口,马云这才猛地意识到眼前这个健壮的老人是手握天下权柄的天子。
他捧着帐本的手一颤,险些落到地上:“万岁爷,奴婢整日间都在主子身边侍侯着,眼睛里只盯着这紫禁城中,外面的事情奴才如何知道。”说着话,他就将帐本放上御案,只恨不得快些从这里离开。
永乐哼一声:“你这奴才倒也本分,问你话,但说就是。”
马云强笑:“解大学士的字那是我朝第一,这朝廷里又有谁能比得上他。依奴婢看来,六部各衙门的大人的字就算再好,也比不上万岁爷你。”
“这话却是欺心,朕乃是马上天子,这一手字写得如何自家最是清楚,还没到老糊涂的地步。”
马云双腿突然微微颤动起来,只觉双耳雷声隆隆,眼前刀枪攒攒,再无法吸进去一口空气。
他知道皇帝最厌恶别人谈及自己的年龄,身子一软,跪了下去:“奴才觉着,天子的字虽然不是最好,却有人主的气魄。九州一方都在主子一人的肩上,又有谁的字比得上万岁爷厚重雄伟?”
“哈哈!”永乐皇帝突然放声大笑:“你这狗奴才说话却也中听,起来吧。”
待到马云站起身来,皇帝突然微微一叹:“说得好啊,九州一方都在朕的肩上,这个分量真重。偏偏你又不能率性而为之,偏偏你说话做事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朕自御极以来,凡二十年,丝毫未曾松懈,这做皇帝,却是人间最苦之事。谁又知道其中的甘苦?罢,这个字朕自己写。马云,你说,写什么才好?”
马云这才稍微能够吸进去一口气,但觉五股之间无不汗出如浆:“奴才就是个蠢人,也没读过几天书,怎么知道。”
“也是,你一个做奴才得懂得什么?”皇帝站起身来,提起御笔在纸上写下“奉三无私”四个大字:“马云,知道是怎么意思吗?”
“万岁爷,奴才字都认不全。”
“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意思是说,君主当以天下为公,不谋一己私利。”永乐皇帝突然一脸杀气:“有的人却要做蠢货,天下都将是你的了,还想着黄白之物,真真深负朕望。连自己身边的人都管束不好,还怎么治国平天下?自作聪明,当别人都是瞎子聋子。”
马云再次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声音中带着哭音:“万岁爷啊!”
“你又在怕什么,哭什么?”
马云:“万岁爷啊,马上就要过年了,寻常百姓人家,大过年的,也讲个一家祥和。有什么不愉快的堵心的事也得放到过完年再说啊。”
永乐一怔:“要过年了?”
马云不住点头。
皇帝突然有些寂寥:“又是一年了,今古北邙山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自古水长东……记得当年在洪都过年的时候,朕与先皇、宋先、青田先生还有徐大将军在城中看烟火,当时大哥还在,太子和汉王也是垂髫小儿。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人都不在了,儿子们也变成了大人。朕这次亲征鞑靼,回朝的时候,太子亲率百官接驾,朕突然发现他的鬓角都斑白了……朕心中好生难过,这还是洪都时的那个垂髫童子吗?”
他抬起头,凌厉的目光越过槛窗的格子落带洁白的雪地上,久久无语。
马云装着胆子,道:“万岁爷,奴婢没读过书,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不过,奴才认为我朝正值得万年难逢的太平景象,陛下也是千古明君。舌头还有和牙齿打架的时候,一家人还有脸红的时候……”
皇帝一摆手止住马云的话头:“就如此吧,朕的太子孱弱敦厚。就是狠不下心肠。朕本想借此事让他学会为人君者的道理和手段。”
马云:“万岁爷,太子温厚,不正是主子你最看重的吗?”
皇帝突然不说话了,是啊,当初立他为太子,不就看上他的纯良宽厚,能够厚待一众兄弟吗?
朕还有多少年好活,难道要立一个刚强Bao戾之人为帝,使得兄弟相残吗?
一种莫名的悲伤和疲惫从心中涌起:老了,手脚一蹬,不撒手也得撒手。儿孙自有他们的福气,不痴不聋,如何做得阿家翁?
“休,休,休,朕如今一副心思都在阿鲁台身上,其他也心思搭理。传朕的话,让内阁拟道旨,着山西布政使秦学政回京待差……对了,马云,说说吧,朕这个年该怎么过?”
第九十一章 科长
PS:停了一晚上的电,这一更迟了两个小时。
抱歉!
马云随侍天子十余年,如何不明白皇帝的心思。他知道皇帝这( 天下衙门 http://www.xlawen.org/kan/4854/ )
太子站起来身来,不住地搓着手,显得很是高兴:“本宫一直就在想,这个周行德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如此果敢刚强,今日一见,果然是如此,真真是英雄人物也!”
周行德听太子说起自己的事迹,心中得意的同时也是一惊。
回京路上的那场大战,在朝廷的刻意打压下,周行德的功劳也被人一笔抹杀。
到如今,一提起他周行德,在众人的眼中,也就是一个不错的财会高手。至于山西所发生的一切,却没多少人知道。
眼前这个储君看起来一副呆呆傻傻模样,心中却是灵醒得紧。可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能够在永乐年中残酷的宫廷斗争中脱颖而出,战胜人才武功都比他胜上一筹,并得到所有靖难功臣支持的汉王,没几把刷子肯定是不成的。
单就这明见千里的才干来看,就可知道此人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殿下过奖,身为大明臣子,自然要为国效力,不惜一死。”
“好一个不惜死。”太子激动地一拍大腿,又叹息一声:“可惜你立了这么大功劳,却没有得到表彰,国家如此对待有功之臣,将来有事,谁还肯出力,本宫也替你惋惜。对了,你现在在什么地方当差?”
太子一脸温和,说起话来也慢。
周行德恍惚之间觉得自己好象和一个值得尊敬的老者围炉夜话,这感觉怪怪的。
终于说到正题了,他忙提起精神,道:“臣如今在刑部东城大狱做司狱。”
果然,“东城大狱”四字一说出口,太子神色就是一振,点点头:“说下去。”
周行德:“也就是在前天,因高随畏罪自杀一事,北镇抚司派人封闭了整座监狱。臣正要同刘勉刘千户解释此案,却接到户部的调令,让臣协助户部的大人们厘清山西这几年的赋税和财政数据。”
“这样啊。”太子神色不变,轻轻打断周行德话:“我倒忘记周大人是个理财高手,否则当初也不可能出任税课大使,山西那边的帐目万岁很是看重。若真有问题,你当据实禀告朝廷。”
周行德拱手:“谨遵殿下教令,山西那边的帐目倒是干净清爽。只不过有些数据没有归置,倒让人看起来有些头疼。”
太子的脸色一紧:“山西那边的事情本宫也是知道一些的,对了,你说数据没有归置,又做何解?”
周行德知道接下来的几句话将决定自己的前程,如果应答得体,自己算是混进太子体系。就算比不上未来的内阁三杨,可理财好手,治粟能臣的考语却将简在帝心。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本年山西旱灾,请求朝廷赈济,那么大一笔款子往来,不出毛病才怪。”
“那么……可是山西的官吏们贪墨朝廷的赈济银子?”太子沉默片刻,问。
“倒不是。”周行德又不是傻子,要告状还轮不到他这个从九品芝麻官。再说了,举报山西布政使对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损人不利己,我闲得蛋疼吗:“朝廷下拨到山西的赈济款项都一文不少地发到灾民的手中,帐也作得清爽。”
“那就好,那就好。”太子好象很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可是。”周行德却皱起了眉头,说:“朝廷却是减免了山西今年赋税的,各府因受灾程度不同,减免的程度也不尽一样。多的六成,少的三成。林林总总,都应该反映在帐目上面。可臣看山西交到户部的帐,却做得不太得用。该减免的固然减免了,可不该减免的却一样砍去一大截。这一大截的去向又没有明确交代,若被懂得盐铁治粟之人看到,又有心操弄,只怕要平地起风波”
太子猛地抬起头来,一瞬间就像是换了一个人,目光炯炯问:“怎么不得用,仔细说来听听。”
第八十七章 好做,好做
周行德自然不会在太子面前明说山西官员把朝廷减免的赋税都给私吞了,秦布政使可是太子的亲家。就算二人不是利益共同体,可你亲家出了事,又同你儿子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当面指责秦大人,不是打你的脸吗?
周行德斟酌了一下语气,将自己查帐过程中所发现的漏洞一一说明,最后才道:“这帐可做得不好,比如矿产,山林、渔猎、制造之类不受天气影响的税款也逐一减半,又不说明去处。臣拿到这些帐本也看得头疼,心中却不实在,这才来讨教太子殿下。”
太子沉默半天,才缓缓道:“如此说来,这一笔钱都被上下其手了……山西一省的吏治竟糜烂至此?”
“也不是,臣只是查不到而已,并不就是坐实山西官吏贪腐。”
“不用说了。”太子:“外面是什么情形,本宫也知道一些,有的人啊,有的人就是不知足。太平日子过着,日后荣华富贵是免不了的,偏偏眼太热,心太切,叫人说什么才好呢?”
周行德也知道太子心中难过,这事牵涉到他一个儿子和一个亲家,无论怎么处置,都是亲者痛仇者快。可他现在身为太子,有担负监国重任,若置之不理,又要被有心人利用。
若壮士断臂,使雷霆手段行家法国法,一样要被人大做文章。
这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周行德今日若只简单地扮演一个告密者的角色,到此时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可若就此离开,回去之后也不过是太子一系的外围人物,一辈子也别想进入核心决策阶层。
他有更高的志向。
一咬牙,周行德轻轻一笑:“其实,我们这种理财的官吏就好象这城中的砖瓦匠、木匠,有什么样的材料做什么样的工。有句俗话说得好,金桥银路苦建筑。修桥修路来钱最快,帐目也最乱。因为你填埋下去的土方也没个准数,大家只见你将桥建起来了,路铺好了就成,谁还有那闲心去把基础挖起来数一遍。只要帐目上看得,数字上也没有出入就行了。”
太子猛地转过来盯着周行德,好象要将周行德看得通透。
周行德也不畏惧,用坦城的目光和未来的皇帝对视。
太子:“此话怎讲?”
周行德:“拿山西的帐目来说,只要最后总的数字对得上就成。就算再四下透风,用白纸一糊,一样光鲜明亮。山西那边,每任布政使司卸任的时候都会留下一笔烂帐,绵延十余年,到最后大家也都习惯了,视而不见了。这次大可把以前的帐往后挪一挪,把现在的帐向前靠一靠。”
太子突然咬牙:“大胆周行德,竟然说这种混帐话?”
周行德也不畏惧,站起身来,一拱手:“殿下,臣不过就是一作帐的,和匠人一般,手头的活自然要朝好的地方整。若有说错的地方,请殿下责罚。”
“你!”太子吃力地挪动着身体,试图站起来。只可惜实在太胖,动了几下,却无奈地直喘粗气。
周行德忙走将上去想扶起太子。
太子推开周行德的手,缓缓抬起头,目光里充满了悲伤:“周行德,说说吧,怎么做?”
一刹间,眼前这个位高权重的储君就如同一个普通的老人,面上满是疲惫。
周行德心中突然难过起来:家中出了败家子,确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百姓家如此,皇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周行德尽量有古人能够听懂的话说:“打个比方,山西一省就好象是一个商号,朝廷拨下去的款子就是商号的入帐,应缴税款子就是出帐。不管是出帐还是入帐都不可以一笔到达,需分期分批,循环收支,循环之间还有个时间差,在这种复杂的循环中,现金就被挤出来了。山西往年还有不少旧帐摆在帐目上没有处置,可将其摆成烂帐。朝廷有制度,以往的旧帐到一定年限之后就可以做成坏帐封存入档,不再追究。这其中也可以将以往的好帐挪一些到永乐二十年来。虽然如此一来,记账凭证上账户对应关系不正常,可不是在帐房中侵Yin二三十年的好手,只怕连帐本都看不明白。”
一个好的会计就得学会做假帐,没吃过羊肉还看过羊跑呢。
这一套手法,当初在学会计的时候,这一套手法就已经写进教科书了。
话说到这里,已经有些**裸了,当下周行德也心下忐忑,有些心虚。可目光依旧坚定坦然。
就这样,二人久久无语,都相互对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子突然叹息一声,绷紧的身体松弛下去,喃喃问:“周行德,你是从山西回来的,本宫且问你,山西报大旱,是否属实?你得据实回话。”
周行德:“殿下,山西那边臣呆了三年,其中情形自然清楚。那地方终年少雨,山上又少有树木,十年九旱却是常事,只不过旱的程度不同罢了。地方布政使司的事情殿下肚子里自然有一笔帐,谁不想朝廷多拨些款子下来。如此,不管是修葺水渠、河道,还是衙门用度,也多有腾挪余地。百姓和下面的官吏们想得也简单,只要能问上面要下钱来,为百姓多做实事,就是合格的布政使。水至清则无鱼,地方财政帐目本就弹性很大,若凡事都认死理,不讲变通,又将是一起空印案。臣整日同帐目打交道,只凭数据说话,其他的却不会去细想。”
“空印案!”一想起明朝初年的那个大案以及滚滚落地的人头,太子身体一颤,哑然叹息:“水至清则无鱼,说得好啊!任人风云雷雨,本宫如今也只能镇之以静了。”
周行德知道自己这一关算是过了,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只感觉浑身都是汗水。
挑唆太子做假帐,若非知道眼前这个未来的仁宗皇帝是个宽厚之人,达死他也不敢。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周行德也不敢再多停留,恭敬地一施礼:“殿下,夜已深了,臣告退。”
太子这回却顺利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一把扶起周行德,摇头轻叹:“先前听马公公说你也是忠义之人,既然你能不顾个人生死安危冒险进宫,本宫却不能让你没有好下场。此事就交给你了。”
周行德心中一阵狂喜,低声应道:“最多一个日夜,臣就能将朝廷的差使办好。”
“好做,好做。”太子还是一脸的悲哀,无力地挥着手。
第八十八章 首尾
身上穿着内侍的服装,又有出入宫禁的腰牌,出宫的路上自然顺风顺水,波澜不惊。
离开紫禁城,去篦子房换衣服的时候,出乎周行德意料,马云居然还没睡,就站在屋子里等着。
“马公公还没歇着啊。”周行德一边说话,一边换着衣裳,苏太监讨好地在旁边服侍。
等周行德将那套脏得不成模样的便服穿好,马云一挥手示意苏太监回避。
“如何?我现在应该唤你陈小哥还是周大人?”
“还是叫我周行德吧,先前瞒哄马公,抱歉了。”周行德笑笑:“不如何,就谈了谈山西的事。”
马云摸了摸脑门,叹息一声:“天家的事情啊,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原本不应该说些什么。可叹二公子原本也是个伶俐之人。这孩子,此次怎么就糊涂油蒙了心。他也不想想,东宫上下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此体己的话儿居然从这个一向稳重的太监口中说出来,很显然,马云已经将周行德当成东宫最最核心的人物:“如果这一关能够顺利渡过,自然一好百好。否则这个年太子殿下也过得不安生。殿下那里倒是其次,若传到万岁爷耳朵里,惹他老人家动了气,伤了身子,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又于心何忍。”
周行德:“马公,我周行德在山西当差的时候同帐目打了三年交道。如今户部查帐,又是我一手经办,应该不会有纰漏。”
“那就好,那就好。”马云点点头:“户部查帐的其他人如何?”
周行德:“其中也有不少钱粮好手,要将帐作平却也不容易,我尽量。”
马云想了想,却将一本《庄子》递过来:“也不可不防,这书你下来之后可仔细看看。”
周行德心中狐疑,正说着正事,你这老太监递本经书给我做什么。
可又不好驳了马云的面子,值得伸手接了。
一收入,右手却猛地往下一坠。这本《庄子》分量竟甚是沉重。
周行德心中一跳,翻开来,就看到金光灿烂。
原来,里面却夹着十几张金叶子。
周行德立即明白过来,这是老马让自己留着防身,以备不时之需的。
离开的时候,马云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行德,听说你现在不过是一个从九品的官。你如此大才,何必自甘堕落窝在监狱里当牢头。过几日就是官员考评,没事且去上司那里走走,如能得个上上等,也好为君父效力。”
说到这里,他笑眯眯地看着周行德:“若你还如往日那般混混厄厄,要糟蹋一身才学,国家却容不得你再白吃俸禄,趁早回家抱孩子去。”
周行德知道马云这是传达太子的教喻,其中的意思是,你周行德这回若能将山西的帐目作得四平八稳,这个官位自然要往上挪一挪。若做爆了,嘿嘿,自己考虑后果。
周行德也没说什么,只做出一副油腔滑调的模样:“马公,我这人也没什么追求。就想手头有些零花,二亩土地一头年,老婆孩子热炕头。”
“扑哧!”马云本是个稳健厚重之人,也被周行德惹得笑出声来:“行德你就这志向,二亩土地就让你满足了。至于老婆孩子,你好象还没成家吧。”
他越看周行德越觉得有趣,此事若真的作得漂亮,这个周行德算是一跃龙门成为太子殿下的龙潜旧臣了。说起来,太子身边的杨士奇、杨傅、夏元吉几位大人,谁不是崖岸巍严的君子,偏偏就出了这么一个刁钻古怪,又胆大妄为的周行德,真真叫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马云笑了半天,又想起一事:“忘记告诉你了,高随畏罪自杀一案会尽快了结,还有那个什么白莲教的反贼越狱一事,拟交办北衙,同你们东城监狱也没有关系。”
周行德心中这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回户部之后也没顾着睡觉,将所有的帐本都翻了出来,熬夜筹算,这一作就是一个通宵,眼睛都熬成了兔子。
第二日午饭之后,小睡了片刻,继续。
其他作帐的小吏们被户部借用,又没有生发,加上有临近春节,一个个都懒洋洋提不起劲。既然有周行德一人大包大揽,众人也乐得清闲,索性围着火炉一边看帐本,一边聊天。
倒是那洪国图看不过眼来帮忙,周行德只推说不用麻烦,自己一个人包圆了,“我就喜欢写写算算,洪老你也被跟我争这个乐子,否则我急了。”
“你这人。”洪老头摆头笑了笑:“行德,当年老头子刚入门的时候也跟你一样沉迷术数之道,可有一点,这人的身子还是要紧的……咦……这帐……”
老头子也发现周行德的帐目不对劲,一张脸突然变得苍白起来。
他看了看,见四下无人,低声道:“行德,这事……这事可是要掉脑袋的。”
周行德被他这话吓出了一身冷汗,悄悄将几张金叶子塞进洪国图袖子:“洪老。”
洪国图:“行德,你要三思啊。”
周行德坦然地看着洪国图:“洪老,你信不信得过我周行德。”
洪国图:“你的人品我自然信得过……可是……”
周行德:“洪老,周行德正在做一件于国于民都大有好处的事情。山西这边的帐目确实有些不归整的地方,可若不做平,不知道有多少人头要滚滚落地。难道你就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身死族灭?”
洪国图叹息一声,将金叶子收进袖中,提起笔在帐本上又添了一笔:“此处的数字还有点不妥,还得将往年的帐挪些过来。我见你这一日做得也辛苦,如不嫌弃,让小老儿来替你搭把手。”
周行德大喜:“如此就多谢洪老了。”
洪国图轻轻一叹:“人老了,也不怕事了。行德,我知道你是得了大造化了,否则也不会甘冒奇险。你我相交忘年,日后若有腾达之时,请看顾一下老头子的后人。我也没几年好活。只放心我家中孩子子,他今年十六岁,生性老实憨厚,却不懂得营生。老头子我马上就干不动活了,前些年只顾着吃酒快活,却没给子孙攒下家业。一旦歇了,只怕他……”
周行德:“洪老且放心,周行德不是那种忘恩之人。”他心中奇怪,这老头估计有七十来岁了,只还有个这么年轻的娃,厉害啊!
即便有洪国图的帮忙,堆积如山的帐目还是让周行德作得头昏眼花。
等到一切弄妥,又过了一天。
周行德也不记得自己写了多少字,翻了多少薄子,打了多少算盘。交帐那天,两只手疼得抬不起来,举手一看,满掌都是漆黑的墨汁,十根指头也磨得可以看到里面的毛细血管。
再看那洪老头,已经累得趴在桌上呼呼喘气。
户部那头也知道查山西帐是一个吃了不讨好,又得罪人的事,这才想着从其他衙门借人,以免担上干系。只要上下都能抹过去,自然是一切都好。
等到帐做好,山西清吏司的郎中、员外郎和主事都过来,连声夸奖众人的帐作得好,然后就着人将周行德他们打发出了皇城。
被关了这几天,又没捞到一点好处,其他小吏一出城就是一通大骂,将户部的官员从上到下咒了个遍。
周行德抬头看了看身后巍峨的皇城,算了算日子,离春节也没几日,得准备些年货回家。
当然,老子现在腰包厚实,也不差那几个钱。不过,守这刑部监狱那块肥肉,不去吃一口,未免可惜。反正过年以后,我就要挪个地方生发,再不吃,以后就没机会了。
还有,马上就是考评,钟小鬼那里须防着他使坏。
想到这里,周行德也没急着回家,同老洪作别之后,雇了一顶轿子,逍逍遥遥地回刑部东城大狱那块自留地去了。
老大回衙门,底下的自然是一通忙乱。
娄士弟的脸还肿着,顶着熊猫眼,不用问,前几日定然在刘勉手中吃了不少苦头。
可这家伙情绪却是极高,一看到周行德就是一通奸笑:“大人这几日在户部可好?”
“好个鸟,又冷又累,跟关犯人似的,你的脸怎么回事?”
“哎,北衙的阎王们整治的……不过这样也好,我们虽然吃了些苦头。可那朱保器却受刑不过,撞墙自杀了。嘿嘿,这鸟人总算死翘翘了。如今,咱们总算得了个眼皮子清净。”
“死了……”虽然知道朱保器肯定活不成,周行德还是心中一震,刘勉这厮的手真狠啊。
“马上就要过年了,小的们已将年货送到大人府上去了。对了,说话间就是年终考评,钟小鬼那边发话了,让我们一看到大人,就让你去他那里回话。”
周行德:“不急,明日再说,弄些热水来,本大人沐浴更衣之后就回家去。”
“大人,朱保器一死,这副司监狱可就空下来了,小心钟小鬼又把自己人塞进来戳我们眼睛。”
周行德心中一动,洪国图不是说让自己提携一下他的儿子吗,这个职位倒可以帮他留下。老洪也是个精明果决之人,一眼就看出老子旁上大靠山。这老头……都成精了……
周行德却不知道,他们刚一离开户部,自己所做的几本总帐就被人收了,一道烟似地送到皇帝手中。剩余部都贴了封条存档。
“这就是户部汇总的帐目?”永乐皇帝翻开帐本细细地看了起来,良久才扔到地上:“云遮雾罩,眼花缭乱。马云,户部弄出这些花样来,是不是想折腾朕?”
马云不动声色地拣起帐本子,心中一松:这周行德做的帐果然繁杂,看来,万岁爷是看不懂的了。
可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一颗心又吊到嗓子眼处。
第八十九章 媒妁
在监狱里勾留了一天,处理完这段时间积压下的公事,突然有些想家了。也不知道家中的爹娘和虞娘现在如何了。
自家在外摸爬滚打,步步惊心,生死间翻来覆去来回,一个不慎就会永世不得翻身。
还好咬牙挺了过来,前面的道路也终于透出光明来。
此刻,周行德才感觉身心俱疲,只要快些回到那破旧小院,同父母围在炉边说说话儿,再看看虞娘那张端庄的,永远都云淡风清的脸。
幸福,有的时候只是一种感觉,只在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和意会吧?
临近春节,走在北京的大街上,耳朵里隐约有鞭炮声传来。风中的烟火味儿加上脚下薄薄一层白雪,行人身上的新衣裳,无不透着一股喜气。
走到自家院子门口,手摸到门环,一想到要见到虞娘,周行德心中没由来一跳。他也觉得奇怪,自己对这么莫名其妙钻出来的前妻也谈不上任何观感。不可否认,这样的女人对自己颇具吸引力。不过,却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可是,多日不见,却有些想念了。
笑着摇了摇头,周行德敲了敲门环,喊到:“爹娘,儿子回来了。”
“我的老天,德叔你总算回来了,这段日子累坏了吧。”快嘴周山听到周行德的声音,飞快开门,不用用手拍打着他身上的雪花。
然后有扭头朝里面大叫:“爹、娘,德叔回来了。”
“呵呵,回来了。”母亲也跑出屋来,目光一刻也不肯从儿子身上挪开:“我儿,我听你派来的下人们说去户部公干了,没个十天半月回不来。还以为这个春节也回不了家,却不想天见可怜,咱们一家人总算可以团团圆圆的了。”
周行德:“户部那边也就借用儿过去帮衬几日,也没多少要紧事。公事处理完毕,不敢耽搁。”他一边说话,一边四下看着,却没看到虞娘的身影。
不过,这也可以理解。
这女人就是个外冷内热的性子,等下就会出来同自己见面。
周母见周行德拿眼睛四下看,便笑道:“我儿你也别找了,你爹正坐在堂屋里。他这个死老头心中挂念儿子,却不肯明说,偏偏要摆出个架子坐在那里等你去请安。”
大约是被妻子说破心事,堂屋里,周父哼了一声,怒喝道:“外面是可是我那个浪荡子周大人回来了?”
周行德急忙进屋,拜了父亲,俯首道:“父亲你也别生气,儿子前几日不是有公务在身吗。”
“恩。”周父点点头:“马上就是春节了,衙门里应该没啥事了吧?”
“还有点公务没有处置,这几日还得去衙门走几趟。眼见着就是年考,此事须小心些。”
“年考,你才上任几日就要考评?”周父一惊,突然伸手拍了一下桌子:“这不是明白着有人要拿你的短处吗,一定是那钟小鬼。姥姥的,我就知道这鸟人不肯放过我们周家。老子这就杀到他门上去,找他说个青红皂白。”
其余人闻言都是大惊,周父乃是姜桂之性,说得出做得到。以他的性子,若真找到钟巍门上,免不了要与钟小鬼发生冲突。二人如今可是翻了脸的,弄不好又要在他家中恶奴手中吃亏。连忙拦住这个暴跳如雷的老头,劝解了半天,总算让周父安静下来。
周父气得不住顿足,口中发出呼哧的喘气声。
周行德:“父亲勿急,衙门那边儿子早就安排妥帖了,绝对让人挑不出短处。钟小鬼就算有意寻我晦气,可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乱来。这次年考,不说上上,一个上中却是跑不了的。”
“你这浪荡子又说假话骗人。”周父只是不信。
周行德没办法向父亲解释,他心中得意,过完年,我可是要往上挪一挪的。咱现在可是TZD了,无论什么肥缺,还不紧我挑选。只不知到时候,家里人要惊喜成什么模样。
周行德等了半天,还是没有看到虞娘,心中更是牵挂,顾左右言他。问母亲:“娘,衙门中小子们送过来的年货可收到了,够不。若还不够,我再去买些?”
母亲一脸得意地回答:“我儿现在出席,今年的年货已经收到,凭地多了,堆在我屋里头跟座小山似的。对了,你不说我倒忘记了一件事。我儿如今也是不小的人了,是不是该成个家?”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周山小声笑起来:“是啊,德叔老这样也不是办法。”
“你这个孩子。”周行德拍了他一下,心道:会不会是家里人让自己同虞娘复婚,这事真叫人头疼。
周山缩了缩脖子,一吐舌头:“本来就是嘛。”
“这事以后再说,虞娘呢?”
周山:“德叔你大概还不知道吧,虞娘回国公府去了,说是英国公回府,她要过去请安。”
“去英国公府了,也该回去看看。”周行德立即明白,朝廷在北方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大军虽然班师回朝,可安置兵器,奖励士卒,军队移防、还镇,一大摊子事,张辅估计也是忙到现在才闲回府。
周母哼了一声,就不乐意了:“终归是个养不家的。”
周山却没发现周母的不悦,他本就是个话篓子,快嘴快舌:“虞娘不在也好,若她在家中,大家却有些尴尬。”
周行德:“尴尬什么?”
周母突然一脸郑重:“我儿,方才不是说起你该成家的事吗。正好虞娘回府,为娘以前同你提过,江员外家有个女子生得花容月貌,又是个能够执家之人。为娘想过了,虞娘老在我们家终归不是办法。为娘琢磨着这几日就让媒婆去江员外家提亲,等年一过完,就成亲吧。”
“啊!”周行德吃惊地叫出声来:“这……”
周父突然叹息一声:“这事……哎,虽然对不住张家,可……我周家也不能紧着被人如此欺负啊。自家的女儿丢到我们周家,也不领回去,成什么话?就这么着吧。你这孽障,也不能老这么在外面浪荡。”
说完,一背手,就回屋去了。
倒把周行德丢到一边发呆。
周母欢喜地笑起来:“这老头子,总算开窍了。咱们如今同国公府已经翻脸,也不用管他们。我儿,为娘这就找媒婆说去。”
说完喜滋滋地跑了出去。
周行德:“这这这……这是什么事儿。”一想到要同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女做成一家,等揭开盖头才知道是美丑高矮,周行德就觉得难以忍受。
第九十章 痴与聋
禁中,雍肃殿。
雍肃殿本是天子接见外臣之地,在外人的想象中,此地本应肃穆威严,极尽华美之为能事,非如此不能璋显大明天家气象。
可只有到过此地的臣子和内侍们才知道,雍肃殿不过是一座中上人家四合院大小的偏殿,一样简单明了,只不过上覆琉璃黄瓦罢了。
“这就是户部汇总的帐目?”永乐皇帝翻开帐本细细地看了起来,良久才扔到地上:“云遮雾罩,眼花缭乱。马云,户部弄出这些花样来,是不是想折腾朕?”
马云俯身拣起帐本,知道山西这事算是了了,可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他心中一紧。
永乐皇帝:“这雍肃殿还缺个匾额,马云,你看这满朝臣工中谁的字比解缙写得好?”
解缙因为参与永乐初年太子和汉王的夺嫡之争,被下到锦衣卫诏狱中几年。就在大家逐渐将这个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忘记的时候,皇帝却突然问:“解缙尚在否?”
……
“解缙尚在否?”----解缙还活着吗?----于是,解大学士被锦衣卫指挥纪纲使用雪活埋。
同样的话他还对纪纲问过一次:“平保儿尚在邪?”平安还活着吗----于是,平安也死了。
……
平日里伺候永乐皇帝,马云都是一身便服,这是他刻意为之,为的就是给皇帝留下一种家生奴才的印象。这几年,皇帝年事渐高,同宫中之人说话也和气了许多。有的时候,他甚至还会同人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比如内阁的金阁老就经常被万岁爷捉弄得锤胸顿足。
所谓老夫聊发少年狂,天子也是人,一样会老还小。
可今日这杀气腾腾的话一说出口,马云这才猛地意识到眼前这个健壮的老人是手握天下权柄的天子。
他捧着帐本的手一颤,险些落到地上:“万岁爷,奴婢整日间都在主子身边侍侯着,眼睛里只盯着这紫禁城中,外面的事情奴才如何知道。”说着话,他就将帐本放上御案,只恨不得快些从这里离开。
永乐哼一声:“你这奴才倒也本分,问你话,但说就是。”
马云强笑:“解大学士的字那是我朝第一,这朝廷里又有谁能比得上他。依奴婢看来,六部各衙门的大人的字就算再好,也比不上万岁爷你。”
“这话却是欺心,朕乃是马上天子,这一手字写得如何自家最是清楚,还没到老糊涂的地步。”
马云双腿突然微微颤动起来,只觉双耳雷声隆隆,眼前刀枪攒攒,再无法吸进去一口空气。
他知道皇帝最厌恶别人谈及自己的年龄,身子一软,跪了下去:“奴才觉着,天子的字虽然不是最好,却有人主的气魄。九州一方都在主子一人的肩上,又有谁的字比得上万岁爷厚重雄伟?”
“哈哈!”永乐皇帝突然放声大笑:“你这狗奴才说话却也中听,起来吧。”
待到马云站起身来,皇帝突然微微一叹:“说得好啊,九州一方都在朕的肩上,这个分量真重。偏偏你又不能率性而为之,偏偏你说话做事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朕自御极以来,凡二十年,丝毫未曾松懈,这做皇帝,却是人间最苦之事。谁又知道其中的甘苦?罢,这个字朕自己写。马云,你说,写什么才好?”
马云这才稍微能够吸进去一口气,但觉五股之间无不汗出如浆:“奴才就是个蠢人,也没读过几天书,怎么知道。”
“也是,你一个做奴才得懂得什么?”皇帝站起身来,提起御笔在纸上写下“奉三无私”四个大字:“马云,知道是怎么意思吗?”
“万岁爷,奴才字都认不全。”
“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意思是说,君主当以天下为公,不谋一己私利。”永乐皇帝突然一脸杀气:“有的人却要做蠢货,天下都将是你的了,还想着黄白之物,真真深负朕望。连自己身边的人都管束不好,还怎么治国平天下?自作聪明,当别人都是瞎子聋子。”
马云再次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声音中带着哭音:“万岁爷啊!”
“你又在怕什么,哭什么?”
马云:“万岁爷啊,马上就要过年了,寻常百姓人家,大过年的,也讲个一家祥和。有什么不愉快的堵心的事也得放到过完年再说啊。”
永乐一怔:“要过年了?”
马云不住点头。
皇帝突然有些寂寥:“又是一年了,今古北邙山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自古水长东……记得当年在洪都过年的时候,朕与先皇、宋先、青田先生还有徐大将军在城中看烟火,当时大哥还在,太子和汉王也是垂髫小儿。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人都不在了,儿子们也变成了大人。朕这次亲征鞑靼,回朝的时候,太子亲率百官接驾,朕突然发现他的鬓角都斑白了……朕心中好生难过,这还是洪都时的那个垂髫童子吗?”
他抬起头,凌厉的目光越过槛窗的格子落带洁白的雪地上,久久无语。
马云装着胆子,道:“万岁爷,奴婢没读过书,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不过,奴才认为我朝正值得万年难逢的太平景象,陛下也是千古明君。舌头还有和牙齿打架的时候,一家人还有脸红的时候……”
皇帝一摆手止住马云的话头:“就如此吧,朕的太子孱弱敦厚。就是狠不下心肠。朕本想借此事让他学会为人君者的道理和手段。”
马云:“万岁爷,太子温厚,不正是主子你最看重的吗?”
皇帝突然不说话了,是啊,当初立他为太子,不就看上他的纯良宽厚,能够厚待一众兄弟吗?
朕还有多少年好活,难道要立一个刚强Bao戾之人为帝,使得兄弟相残吗?
一种莫名的悲伤和疲惫从心中涌起:老了,手脚一蹬,不撒手也得撒手。儿孙自有他们的福气,不痴不聋,如何做得阿家翁?
“休,休,休,朕如今一副心思都在阿鲁台身上,其他也心思搭理。传朕的话,让内阁拟道旨,着山西布政使秦学政回京待差……对了,马云,说说吧,朕这个年该怎么过?”
第九十一章 科长
PS:停了一晚上的电,这一更迟了两个小时。
抱歉!
马云随侍天子十余年,如何不明白皇帝的心思。他知道皇帝这( 天下衙门 http://www.xlawen.org/kan/4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