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部分阅读
组都在拼命干活,为了笼络住队员,队长们不但没有克扣手下的伙食,还亲自上阵做工。
王中元昨天好好收拾了那些犯人之后,也明白要想不被末位淘汰,倒不能将队员们得罪得太狠。于是,他也亲自下了工地,拼命干活,拼命使唤手下那十九个牲口。
如此一来,工程进度越发快起来,眼见着再这么两三日就能将这
活干完回家过年去了。
娄士弟看到这种情形,对周大人自然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道:“大人这招真是高明,小娄服气了”
周行德:“人性本恶,这犯人更是如此。你要同他们说道理讲道德那是不成的,若严刑峻法,却要弄出乱子来。还不如挑起犯人都犯人,让他们没空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正说着话,前面突然来了一大群侍卫,前面开路的却是一个高品级的太监。
那太监远远地叫高声叫道:“太子殿下驾到,这里是哪个衙门的人在施工?”
犯人们纷纷跪在地上。
周行德心中一喜:来了,这活我也没白干,总算可以在太子面前露个脸。
他整理好衣冠,小步走了上去。
还没等他报上名字,人群中就有一人惊讶地说道:“干得不错啊,看样子工期要大大提前了,主持这里的官员倒是个能臣。“
说话的正是太子,听到他的夸奖,周行德大喜,朗声道:“臣刑部东城监狱司狱周行德叩见太子殿下。”。.。
第一百一十章 太子的忧虑
“一个小小的司狱见了太子还不跪下?”为首那个太监尖着鸭公嗓子大声呵斥。
这死太监五十出头,一脸趣青色,面容枯槁得看不出一点光泽,一看就刻薄寡情之人。
“免了,这里怪冷的,就站着说话吧。”前面的人闪开,露出一抬软辇,上面斜躺的正是一身朱红的太子。
太子的气色看起来很差,一张胖脸白得看不出一丝血色,身上则盖着一袭明黄|色的薄丝背。
“谢殿下。”周行德恭身行礼。
太子装出不认识周行德的样子,笑了笑,偷偷朝周行德做了个手势:“平身,好个雄壮的男儿,过来扶本宫在这西苑里走走。”
行德会意,太子这是有话要同自己说。
忙走上前去将太子从辇上扶下来,太子很胖,还好周行德力气不小,倒能支持得住。
为首那个太监不满地说:“殿下,宫中有制度,外臣不能服侍太子。侍奉储君是奴才的职责,岂能假手他人?”然后狠狠地看了周行德一眼,目光显得很不友好。
周行德居然有些奇怪,这个老太监看起来品级不低,对太子也没什么好脸色,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
太子也不生气,温和一笑对老太监说:“杨公公,今日天冷,你身子也不大好。本宫身子重,只怕你扶不动。看这个周大人极为壮健,让他服侍倒也合适。”
杨公公哼了一声,伸手去扶,却如何扶得动。
“让让”周行德心中好笑,只轻轻一抱,就将太子抱了下来。
见周行德举重若轻,杨公公倒吃了一惊,禁不住退了一步。
太子站在地上,活动了一下手脚,将一只手搭在周行德胳膊上,笑道:“躺了好几日,人都快发霉了,还是地上舒服,人总得要接些地气才能活得长命。周大人,要不你陪本宫在这院子里走几步,活动一下筋骨。”
“是,臣遵太子教令。”周行德有心将太监们甩掉,便扶着太子一气朝前走去。
这一走越来越快,渐渐将太监们甩在身后。
那杨太监见拉开了距离,心中大急,小步追上来:“殿下,殿下,不要走得这么快,你的身子……大胆周行德,你这是想干什么?”
周行德回头道:“不想干什么,太子是长期不活动,身体都僵硬了。这人的身子讲究软硬结合,如此才能阴阳协调。如今太子是肌肉该硬不硬,筋踺该软却不软,若不走得开了,浊气郁结于内,自然好不了。喂,我说公公,你跟上来做什么。太子体虚,内中阴虚火旺。你们公公又都是阴人体质,和太子呆久了,却是妨害。”
周行德说话刻毒,那杨公公气得眼睛喷火,暴跳如雷:“大胆……你你你……”
太子忍不住笑出
声来,转头道:“杨公公,你也走得累了,就休息一下,别跟得这么近。”
既然太子说话了,杨公公只能慢下来,带着一众太监远远地吊在后面。
周行德本就是个没有正形的人,同太子在一起也没有拘束,忍不住低声骂道:“后面这个挨了一刀的家伙实在讨厌,他倒管起殿下了,还有人臣的本分吗?不,他算什么臣子,也就一奴才罢了。”
太子摆头:“这个杨公公可厉害得很,你这话也只能在本宫面前说说,若让他知道,那奴才可不依。”
周行德一撇嘴,故意装出没有心机的模样:“还能厉害过殿下,只要殿下你说一声,周行德马上转身过去,打不死他。”
太子好象很满意周行德忠心,左手指了指周行德:“你啊,本宫以为一个术数好手应该是冷静深沉之人,却不想你做事却如此冲动。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将门出身。”
周行德:“臣平日里也是个本分之人,只知道实心做事。可这杨太监竟然一点也不把殿下放在眼里,殿下是君,他是臣。殿下想做什么,哪轮得上他来说废话。臣也是看不过眼,这才怒发冲冠了。这死阉奴究竟是谁,怎么如此嚣张?”
“他叫杨庆,是禁中御马监掌印太监,陛下最亲信之人。”太子听周行德这席话,心中欢喜,可还是暗自叹息一声,杨庆早年在燕王府时就开始服侍皇帝,在宫中很得天子信重,是皇宫里的实际管家。
皇帝对他这个太子诸多挟制,早年自己于汉王夺嫡之争时,皇帝将太子一系的人通通关在监狱中,连身边的太监都换了一个遍,严加监视不说,连自己去哪里都要加以限制。
这个杨庆就是皇帝的耳目。
太子:“周行德,你怎么进西苑来了,听说你要就任刑部给事中。”
周行德装出一副愕然的样子:“臣没听说过这事啊。”
“马上就是了,过了年就会有正式委派。”
二人就这么在院子里一边走一边说着话,等周行德将自己来西苑的原因说明,太子才道:“恩,原来是这样。说起来,这座院子先后修了六七年,耗费百万到现在还没有完工,若要彻底修好,也不知道要多少银子。如今内藏府也没多少钱,倒是一件让本宫头疼的事。本想把这个工程停下,可一想到天子也是一把年纪,自登基以来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他老人家想住好点,我这个做儿子和做臣子的又能说什么呢?”
说到这里,太子眼眶微微发红,指了指水中小岛上的一处建筑说:“那地方叫瀛台,风景尤美,乃是陛下最喜欢的地方,一年四季倒有一半时间住在那里。只可惜尚未竣工,夏天漏雨,冬季敞风,让我这个做儿子的心中好生难
过。皇帝也老了啊,不过是想住进去罢了。可要想将那边的宫殿建完,还需十多万两银子。本宫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这就是一个好人。”周行德心中微微叹息,谁说皇家就不缺钱的,我看眼前这太子就穷得厉害。
“陛下老了,头发都白完了。”太子悲伤地摇了摇头:“偏偏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却不争气,常常惹得他老人家生气。最近,赵王高燧上了奏章说要进京陪陛下团聚。这边的折子刚递上来,那边,他已经到涿州。
如此先斩后奏,真真是让人难办。
还好地方上的官员把他给拦住了。
可高燧又是个暴躁的性子,竟然将地方官打得躺在地上。陛下听到这事,都气病了,让本宫处置。哎,寻常人家过年,都讲究一家团聚。可我天家,父子之间若想坐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却是那么难,左边是规矩,又边是制度。本宫知道万岁他老人家也想赵王了,只不过不想说出口而已。本宫夹在制度和亲情之间,却是左右为难。周卿,你说本宫这个太子怎么做得怎么苦啊?”
周行德心中暗道:这是你们朱家的事情,你们父子自己处理好了,怎么反来问我。我一个外人,又是臣子,无论说什么,都不会讨好。
可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问题,心中却是一惊。
太子说出这番话来,分明就是问自己要主意啊。
如今,太子身边全是皇帝的耳目,手中得用之人又都被关在北镇抚司。至于马云,若跑过来见他,目标太大。
刘勉是外臣,身份也敏感。
如此一来,太子也只能同周行德商量了。
赵王朱高燧这人周行德还是知道一些的,此人在朱家一众皇子中排名第三,与太子和汉王朱高灼同问一母所生。
按说,既如此,兄弟三人的关系应该非常亲密才是。
可赵王一向与二哥友善,却不怎么瞧得起太子。再加上,他与汉王在靖难时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关系却非常密切。因此,在夺嫡之争中,赵王乃是汉王的得力臂助。
如今,汉王在青州就藩,没有圣旨不得入京。
前一阵子,汉王也想过要京面圣。毕竟,长期呆在地方,远离中枢要地,将来还怎么参与储位之争。他想借这个机会回京城,然后如以前一样死皮赖脸勾留不走。
皇帝是何等精明自然,自然是一番申斥,严令汉王老老实实呆在山东,就别尽想着回北京的事情。
这一波刚平,赵王那边一波又起。
赵王是皇家老三,历来就很受皇帝宠爱,就养成了他飞扬跋扈的性子。索性不告而至,直到进入顺天府才写了份折子给皇帝:爹,我来给你拜年了,人已经到了家门口,你总不可能赶我回去吧?
太子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个政敌,若真让赵王进京,以三弟荒唐胡闹的性子,不知道会在京城政坛惹出多大风波。
如今,皇帝看起来好象很健壮的样子,其实他这个做儿子的最是清楚,也挺不了几年了。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明成祖也只有一年时间好活。
现在京城倒算是平静,只要将这平稳的局面维持下去,太子的储君之位就不可动摇。
但如果赵王呆在京城不走,事情却有些麻烦。只要他弄出些风雨来,事情就可能朝无法预测的地方发展。
况且,山西冒赈一案还没有最终论定,难道……赵王就是为此而来。
如果这个把柄被他抓住,太子一系就有灭顶之灾。
周行德是山西一案的直接参与者,自然会被太子找来商量对策。。.。
第一百一十一章 建议
周行德很明白了太子的心思,只得道:“制度就是制度,如果天子不答应,赵王也就进不了京城,此事却也易也。”
可是,正如太子所说,皇帝已经老了,想念儿子了,不让赵王朱高燧来京,可能吗?
“但,陛下想见赵王,本宫也想念三弟。天子也是一年多没见到高燧了,内心之中也是想念得紧。若不答应,本宫又与心何忍。”太子一脸的痛苦。
“殿下,可否让监察院的大人们向陛下进谏?”周行德小心提议。
“只怕不成,本宫又怎么开得了这个口。”太子楞楞地看着南海的结冰的湖面发呆,紧了紧身上的狐裘。
周行德想了想:“确实,如果不让赵往进京,有悖人伦孝道。这种事情,别人可以说,但殿下却只能支持。”太子如今名分已定,自然要展示给世人一种心胸开阔的形象。而且,当今皇帝实在太厉害了,若极力反对此事,只怕会给皇帝一种不好的印象:你为了储君的位置,极力排挤众兄弟。假如将来做了皇帝,朕的儿子还不被你折磨成什么样子。
因此,一动不如一静,索性从孝道出发,让赵王进城和皇帝一起过一个其乐融融的春节。
“支持三弟进京……”太子有些迟疑,他心中突然有一丝不快。自己是断断不愿意让赵王回来的,可身边连个出主意的人也没有,实在没辙了,听人说周行德在西苑,这才找了个借口过来与之商量。却不想,周行德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早知道就不过来了。
周行德也知道太子有些不满,笑了笑,淡然道:“殿下,假使杨寓大人在,他会怎么说?”
杨寓就是三杨中的兵部尚书杨士奇,今年年初因为反对皇帝亲征鞑靼,被关在锦衣卫诏狱里。
此人曾经担任过左春坊大学士一职,是太子老师和机要秘书,在太子心目中分量极重。
听周行德提起杨士奇,太子身子一震,喃喃道:“假如杨师傅在,定会让本宫提议让赵王进京面圣的。他为人刚强正直,做人做事都依着正理。”
“那就不结了。”周行德道:“太子殿下忧虑太多。臣以为,做人做事只要依着大道天理,光明磊落,就无所畏惧。”
“是啊。”太子突然笑了起来:“的确是本宫想太多了,陛下想见他的儿子,别人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再说,本宫也想三弟了,真想快些见到他。哎,周卿乃是真君子也只一句话,就让本宫心结尽去。”
周行德知道自己光说一番大道理也解决不了问题,继续道:“赵王进不进京不打紧,关键是山西一案的首尾有些繁杂,必须尽快有个定论。”
一说起山西那事,太子不住叹息:“秦大人糊涂啊,太子府也有人不争气。秦大人已经回京城了,你找个日子去看看他。”
“好,臣知道怎么做。”周行德:“山西的帐算是平下去了,可捂得了一时捂不了一世,那钱还得找出来补上去才好。臣下来之后就去找秦大人问问,也有法子将这桩案子一并解决。”
他顺着太子的目光看了看中海和南海的冰面,嘴角微微一翘,一个绝妙的主意浮上心头。如果此事真的做好,可一举奠定自己在太子心目中的地位。
老实说,论才干,周行德认为自己比未来的三杨的行政能力来说就是一个渣字。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形,将来太子登基为帝之后,自己也就是一普通官员。即便沾了最早从龙的便宜,将来的成就最多也就是一个四五品的官员罢了。
明朝仁、宣两朝,强人辈出,要想在里面出类拔萃,谈何容易。
还好如今太子一系的牛人们都被关在北衙天牢中,太子这边人才断档,正好给了自己崭露头角的机会。
在太子心目中,他周行德不过是一个好会计,还谈不上是什么出色的人才。必须抓紧时间在太子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这样才谈得上光明前景。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不断做事,就像游戏中的过关杀怪积累经验值提升等级一样。
如今,太子最大的麻烦来自山西。
果然,听周行德自动请缨,天子一阵惊喜,扶在他手臂上的右手一紧。恬淡的表情也热切起来:“周卿,此话可当真?”
周行德郑重地点了点头:“应该没问题,如今最重要的是找到那笔钱,把亏空填了。”
“好,尽管去做。”太子从腰上扯下一块玉佩塞到周行德手中:“你拿这件东西去见秦学政,就说见人如见物。让他好生回话。”
“是。”
太子有道:“秦学政回京之后就被勒令住在家中,无诏不得外出,估计附近也有锦衣卫,你去的时候小心些。”
周行德好笑,锦衣卫刘勉不就是你的人吗,估计那鸟人就呆在那里,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是,臣知道了。不过……”周行德略一思索:“殿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情。”
“你说,你说。”
周行德:“臣想再见一个人,问两句话,此事却是这桩案子的关键。”
太子神色一凛,然后就重重叹息一声:“本宫知道你想见谁,可是……”
周行德:“殿下,赵王可就要进京了。陛下思念赵王,谁都拦不住。若让赵王插手此事,却是一桩麻烦。”
想了半天,太子突然一顿足:“那个忤逆子真是要气死本宫啊,过几日就让他去见你。”
周行德也是替太子黯然伤神,心道:你们父子之间又有什么话不好说的?山西的事情你只需找朱二一问不就清楚了,偏偏你这个当爹的心软,下不了手。罢,我来当这个厚脸皮好了。
一提起自己的二儿子,太子心情就恶劣起来,强提起精神同周行德说了几句话,就道乏了,招手让杨庆过来,上了软辇自回东宫。
接下来又过了两日,周行德总算将西苑的这个小工程弄妥,再一看日子,已是大年二十九,明天就是过年了。
明朝官员每十日一休,春节放假五天。
周行德想了想,过完年,自己的事情实在太多。初二要去英国公府,然后又要把山西那事半妥。过完年,还得就任刑部给事中一职。必须抓紧时间去找秦学政。
于是,他也不耽搁,立即雇了一顶轿子出了东城大狱。
这日的雪前所未有的大,天上铅灰色的云层又低又矮地压下来,其中好象有暗流涌动。
(本卷终)。.。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作为曾经的封疆大吏,前山西布政使秦学政自然在京城置有宅子作为往来的落脚点。
实际上,同普通人想象中的不一样,这个二品大员的住所非常狭小破旧,也就是一个两进的院子。前院是随身书办们办公的地点,后院则是秦学政的居所。
此刻,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正纷纷扬扬落下,天早就夜了,黑得比往日还早上一个时辰。北风呼啸,低矮的房屋四下漏风,汇合成尖锐的声音。
风中隐约有打更的声音传来。
那是旁边英国公府在报更。
这里位于北京内城西北角,本是元大都的旧址。天子迁都北平之后,这一带因为环境不错,大多为功臣勋贵的府邸。四面都是深宅大院,秦学政的宅子夹在中间显得非常寒酸。
钟鸣鼎食之家都养有自己的更夫,英国公府打梆的声音夹在大风中,传得极远。
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秦学政坐在灯下看了两份邸报就觉得神思恍惚,可他还在硬撑着。
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今晚会发生些什么。
自从应诏进京述职,按理,如他这种一省之行政长官,早就应该见到皇帝了,就算不凑巧,司礼监那边也应该事先出个通知。
可进京已经五天,却没有一点点消息。就连往日的官场上那些老朋友也一个个避而不见,这是一种无声的信号,或许,我秦某人的仕途已经走到尽头了,能否度过这一道难关还两说。
院中,有小孩子在玩闹,几团雪球砸在窗户上,然后是一片清脆的笑声。
秦学政将手中的邸报放下。
旁边,一个中年文士推开门对外面的孩子喊道:“都别吵。”
“华泰,这大过年的,就让孩子们高兴高兴吧。”秦学政喃喃地说。一阵寒风吹来,将几页纸卷到空中。
秦学政只觉一身冷得厉害,禁不住一阵哆嗦。
“是,大人。”那个叫华泰的幕僚飞快地将门关上。
没有了风,那页写满字的纸飘悠悠落到火炉上,燃起一片耀眼的火苗,然后瞬间化为灰烬。
屋中重新陷入黑暗,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秦学政眼睛里闪过一丝伤感:“人生下来的时候就好象一张白纸,你总想在上面写些什么,以为可以永存不朽,可一笔写错,就是劫灰满地。”
华泰:“使君,事情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摆了摆手,秦学政打断他的话头:“转圜,还怎么转圜,如今的情形你还看不明白吗?别人都怕沾上了我,进京都几天了,何尝有人登门?”
华泰:“人心如水。”
“说得不错,人心如水,你就不知道他往哪里流。”
华泰看着满面皱纹的秦学政,心中难过,低声道:“使君,此事关系虽大,可牵扯极多。这几日我在京中奔走,隐约得到一点消息,说是山西的帐已经被人做平。如果不出预料,应该是东宫之人所为。只要帐目做平,使君就算是保住了。至多罢官夺职,归田园居。陛下千秋之后,太子登基,使君依旧可以东山再起。”
“你不明白。”秦学政苦涩地摆着花白的脑袋:“听人说,陛下最近身子不太好。若他依旧龙精虎猛,秦某或许还能保住一命。可如今的情形,不管是谁都容不得我了。”
华泰微一思索,立即明白其中情由,一股寒气从脚下升起,直冲脑门:“陛下真的不成了?”
秦学政点点头:“某乃永乐三年进士,在翰林院观政三年之后去刑部做员外郎,后又任常州提刑,大理寺卿,临到老了才出任山西布政使。可说与刑狱打了一辈子交道,不知道看过多少死人,经手过多少卷宗。某在查阅卷宗的时候发现,武人大多比文士短命。当时,我还觉得奇怪。这武人的身子骨可比文人硬朗多了,怎么反活不过若不经风的儒生。下来之后,我琢磨了许久,这才想明白。”
华泰:“却是什么原因?”
学政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武人常年打熬筋骨,心脏比普通人要大上一圈。如此一来,心脏的负担就大,也容易暴病而亡。陛下乃是马上英主,沙场征战了一辈子,据说,他常年心口疼。若没事还好,一旦患病,就是天塌地陷。”
华泰知道秦学政话中有话,也不插嘴,就那么静静地听着。
“若陛下身子不成了,为了稳定朝局,山西那一页自然要尽快翻过去,而我秦学政也别想活了。”他轻轻一笑,笑容中却带着说不出的恐惧:“你是不知道万岁的手段,如解学士者,当年也算是极尽荣宠。出事前一天,君臣之间还有说有笑,第二日,锦衣卫就上门了。”
他越说越悲哀:“陛下现在要维稳,不折腾三字压倒一切。某也是糊涂,弄出这种事来,为免授人于柄,不但陛下容我不得,储君也容我不得。天下之大,却没有秦某人的容身之处。”
华泰心中黯然:“使君,事情还没到最后时刻,要不……你明日还去朝房外等等看看。”
“去做什么,坐更待朝吗?我怕是等不到了。”秦学正收起苦笑:“华泰,你随我也有十年了吧。”
“恰好十年整。”
“辛苦你了,我这几年做布政使也算是金山银海过手,可却没有给过你一点好处,你心头就没有委屈吗?”
华泰听秦学政说出这种体己话,眼眶一热:“使君一心为公,华泰自然竭力报效。”
“唉,我也在后悔,当初手头松一些,怎么也不至于让你没个下场。如今却也迟了,且不说我秦学政如今是两袖清风,就算给了你好处。这周围都是北衙的人,你也走不掉。”
正说得伤感,就有一个书办走进来:“大人,华先生,门外有人求见。”
秦学政坐直了身体:“也是奇怪,秦某人这里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别人避之惟恐不及,怎么反有人来拜门。”
华泰接过拜帖一看,是一个刑部司狱,也不认识。禀告秦学政之后,便道:“使君乏了,不见客。”
“等等,让他进来吧。”秦学政眼睛突然一亮:“一个从九品的小官,能够在锦衣卫的监视下走到我秦某人的门前,可能吗?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没错,来的正是周行德。
他也没想到堂堂二品大员,封疆大吏会潦倒成这般光景。
眼前这座院子破旧不得不象话,看建筑应该有百年历史,至少是元朝的老古董了。这种老房子看着有一种厚重的历史味儿,可住在里面感觉却非常糟糕。
进了大门却无人接待,前院的几间房子都有人值守,亮着灯。
门房里,几个书办围坐在火炉边发着牢骚。
其中一人道:“这北京真是邪性,前一阵子还暖洋洋的,衣裳穿得厚了,还要出汗。这段却突然冷得紧,吐一口唾沫出去,立马就凝住了。也是合该我倒霉,跟使君来京城做什么呀,早知道就呆在太原城过年了。”
“是啊,锦绣太原城可不是白给的,咱们又是布政使衙门的人,出了门,谁不把我等当爷捧着护着,哪像这里,爹不亲娘不疼,就没个鬼影子上门来。”
“你们听说没有,使君这回是要坏事了,没准,来北京之后就回不去了。”
有人抽了一口冷气:“倒有些风声,这几日,我们周围都是可疑的人,你说会不会是……”
众人都是面上变色,就有人叹息:“真不该来北京,仔细我等也陷了进去。哎,跟了这个大人也是我等运气不好。别的封疆大吏的门人那叫一个威风,咱们呢,这些年了,得过什么好处。除了干巴巴的幕资,腰包里又有多少银子?”
一时间,大家都是不住摇头。
周行德走到门房门口:“劳驾……”
为首那个书办见周行德品级极低,也不起身,只将手围拢在火炉上面,打断了周行德的话:“哪个衙门的,大半夜的想做什么,明天再来。”
周行德心中大为不快,鼻子里哼了一声,强忍下来,问:“这几日别的衙门就没人来过?”
“你问这些做什么?”
周行德也不进屋,将拜贴递过去:“我想拜见秦大人。”
“都说了不见客了,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识趣?”书办看了看拜贴,哼了一声:“一个从九品的芝麻绿豆官,大人肯定是不会见你的,别费那个神。”
周行德冷着脸不说话,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递过去。
书办看了一眼银子,又看了看周行德:“大人真的是不见客。”然后一把抓过银子:“进屋侯着吧,在外面吃风很舒服不是?”
周行德叹息一声,心道:秦学政是真不不成了,看他这个幕僚团队,人心都散了。
不片刻,那书办就过来说秦大人正好得空,叫周行德进后院说话。。.。
请假一天兼谈下个月的更新计划
最近颈椎出了问题,休息一天,今天就不更新了。
下个月想冲击一下一千的全勤奖金,反正订阅不成,看能不能从全勤奖上弥补一下。初步决定每日一万字更新,希望能坚持到月底。
十二月估计会更新两卷内容:山西冒赈案的最后结论、赵王案。
恳请大家把十二月的月票留给过,还有推荐票也留一些。数据太低面子上须不好看。
以上。
致谢。.。
第一百一十三章 银子的去向
周行德被领进后院的时候,也曾想过会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见到秦学政。
可以说,自己自从穿越到明朝之后,本没有任何打算。当初被查路引的官兵追得满山遍野乱跑的时候,他不过想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个合法的身份,打几年工,买间房子,买二亩地,然后娶一个老婆,生两个娃娃,就这么平安富足地过一辈子。
却不想,就因为山西冒赈一案,将自己卷进这个大旋涡里。从开始冒充那个税课大使开始,三姐、张鹤、金幼孜、太子,形形色色,那些史册中的人物一个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一切恍若梦幻。
秦学政是这一切的源头。
对这个一个大贪官,从内心来说周行德还是很鄙视的。君爱财,取之有道,做公务员,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公务员,吃点拿点没什么。况且,明朝政策的特殊性也默许官员们用灰色收入做为政府的日常开销。
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事行有度,过犹不及。
凡事做过火了,做得没底限了,国法、人情和道德就容不得你。
想象中,这个秦布政使应该是一个脑满肠肥,一脸贪婪相的蠢人才是。
可眼前却只是一个普通老人,身上穿得有极为简朴,再看看他所住的房子,周行德倒大觉意外。
秦学政披着一件长衫站在门外,满面慈祥地看着院子里打雪仗的孩童,嘴角带着笑纹,一脸的恬淡。
上前正要说话,秦学政却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不要打算自己的天伦之乐。
周行德就那么站在他的身边,头上的雪花不停落下,却不甚冷。
时间已经是夜里,几盏灯幽幽地亮着,冷风吹来,秦学政头上花白的头发上下翻飞。
“好了,孩子们,天气冷,回屋睡觉去吧。”秦学政挥了挥手,两个保姆模样的妇人匆忙走来。
“这是我的两个孙儿,老朽一人住在京城觉得孤单,就让人送过来陪我过年。”秦学政朝周行德笑笑,然后长长地吐了一口白气:“我有一子一女两个孙子,儿子现在老家,女儿在太子府,三五年也见不着一回。倒是这两个孙儿喜欢粘我……对了,你叫周行德?”
“回使君,我是周行德。”
“老朽往日进京,门口是人来车往,每夜不到子时不能入睡。当时深觉其苦,只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哪怕能有一天能够在初更是上床睡觉也是安逸的。如今没人来,却觉得甚是寂寞,可见这人生总是苦的。”
周行德嘴角一翘:“从前……下官看过一本书倒也有些意思。上面说,这人啊总得经历过好几个阶段才能感悟到活着的意义,譬如人行于道,步移景移,乱花迷眼,不知不觉得就走完了。走的时候觉得辛苦,可到最后回头一想,一路风景还真是不错啊,倒也不枉来此一遭。”
“哦,说说。”
周行德:“人生分为玩、学、做、悟、舍、了六个阶段。孩童时什么也别想,一心玩乐,在玩耍中认识世界认识人情事故锻炼体魄,野蛮精神;少年时,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就需刻苦读书,为将来有所作为储备知识;青年时,知识够了、人也沉稳了,就该做事一展胸中抱负了;可埋头苦做未必就能做好,这就需要悟,悟到了,就能成功;等到人一过四十,就得明白,你不是无所不能的,有的事做得,有的事却做不得也办不了,这就需要舍。只有知道舍,才算是了啦一了百了,了却身前身后事,了无牵挂。”
“舍、了……”秦学政轻轻苦笑:“人在红尘,即便你心无挂碍,可你身边人呢。无论你如何悟,总躲不过这高低跌宕来来往往……”
他不住地叹息,一脸痛苦,然后又问:“周大人,你深夜来此,究竟……”
周行德摆了摆手:“下官本来有一个问题想来请教大人的,可如今却不需要问了。”
“为何?”
周行德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秦学政:“需要吗?”
秦学政也笑起来:“其实,你一进门,看到你腰上的玉佩我就猜出来了,不就是问银子的下落吗……储君可好?”
问到这里,他眼睛里露出一丝亮光。
周行德:“大人也是老于宦途了,这样的问题似乎不该问吧?”他背起手,微笑着看了看秦学政。
秦学政眼中的光芒熄灭了,然后突然一拍脑袋:“哎,我真是老糊涂了,老糊涂了呀……其实,某如今什么都不需管,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权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难道不是?”
“这人啊,两手一撒,也就那么回事,只不过,老朽还是放不下我那女儿。自他嫁到太子府,迄今已然三年,却一面也没见过。”
秦学政突然有些伤感,眼角含着两颗泪珠:“周大人,若你能见到她,替我带一句话。秦学政惘顾君恩,死有不足惜。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储君,对不起百姓,惟独对得起她。”
周行德沉默下来,心中不住叹气:“看来,这笔钱的去向已经确定是尽数落到储君二儿子朱瞻埈手头,做为他争夺未来太孙位的政治资金,秦学政一文钱也没有截留。他估计也是被女儿逼得没法,这才上了女婿的贼船。
哎,这秦大人也是糊涂。太子之所以能得储君之位其实是沾了大儿子朱瞻基的光,所谓“好太孙”也。朱瞻基的太孙位早就定了,任何人也动摇不了。夺嫡之路从来都是一场豪赌,无论从才干、人望上来看,你们赢得了未来的宣宗皇帝吗?
事情到了这一步,周行德也不需要再问什么,他今日的目的也已经达到。
如果不出意外,过几天,朱二就会来找,还是留点精神对付那个野心勃勃的不懂事的小子吧这是周行德对他的印象,即便从未见过面,却也能想象得出。
等周行德告辞离去,秦学政还在痴痴地站在雪地上,华泰走上前来:“使君,这人不过是一个从九品小官,你又何必同他说这么多话。”。.。
第一百一十四章 幕僚
“从九品的小官。”秦学政却笑了笑:“事情没表面上看( 天下衙门 http://www.xlawen.org/kan/4854/ )
王中元昨天好好收拾了那些犯人之后,也明白要想不被末位淘汰,倒不能将队员们得罪得太狠。于是,他也亲自下了工地,拼命干活,拼命使唤手下那十九个牲口。
如此一来,工程进度越发快起来,眼见着再这么两三日就能将这
活干完回家过年去了。
娄士弟看到这种情形,对周大人自然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道:“大人这招真是高明,小娄服气了”
周行德:“人性本恶,这犯人更是如此。你要同他们说道理讲道德那是不成的,若严刑峻法,却要弄出乱子来。还不如挑起犯人都犯人,让他们没空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正说着话,前面突然来了一大群侍卫,前面开路的却是一个高品级的太监。
那太监远远地叫高声叫道:“太子殿下驾到,这里是哪个衙门的人在施工?”
犯人们纷纷跪在地上。
周行德心中一喜:来了,这活我也没白干,总算可以在太子面前露个脸。
他整理好衣冠,小步走了上去。
还没等他报上名字,人群中就有一人惊讶地说道:“干得不错啊,看样子工期要大大提前了,主持这里的官员倒是个能臣。“
说话的正是太子,听到他的夸奖,周行德大喜,朗声道:“臣刑部东城监狱司狱周行德叩见太子殿下。”。.。
第一百一十章 太子的忧虑
“一个小小的司狱见了太子还不跪下?”为首那个太监尖着鸭公嗓子大声呵斥。
这死太监五十出头,一脸趣青色,面容枯槁得看不出一点光泽,一看就刻薄寡情之人。
“免了,这里怪冷的,就站着说话吧。”前面的人闪开,露出一抬软辇,上面斜躺的正是一身朱红的太子。
太子的气色看起来很差,一张胖脸白得看不出一丝血色,身上则盖着一袭明黄|色的薄丝背。
“谢殿下。”周行德恭身行礼。
太子装出不认识周行德的样子,笑了笑,偷偷朝周行德做了个手势:“平身,好个雄壮的男儿,过来扶本宫在这西苑里走走。”
行德会意,太子这是有话要同自己说。
忙走上前去将太子从辇上扶下来,太子很胖,还好周行德力气不小,倒能支持得住。
为首那个太监不满地说:“殿下,宫中有制度,外臣不能服侍太子。侍奉储君是奴才的职责,岂能假手他人?”然后狠狠地看了周行德一眼,目光显得很不友好。
周行德居然有些奇怪,这个老太监看起来品级不低,对太子也没什么好脸色,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
太子也不生气,温和一笑对老太监说:“杨公公,今日天冷,你身子也不大好。本宫身子重,只怕你扶不动。看这个周大人极为壮健,让他服侍倒也合适。”
杨公公哼了一声,伸手去扶,却如何扶得动。
“让让”周行德心中好笑,只轻轻一抱,就将太子抱了下来。
见周行德举重若轻,杨公公倒吃了一惊,禁不住退了一步。
太子站在地上,活动了一下手脚,将一只手搭在周行德胳膊上,笑道:“躺了好几日,人都快发霉了,还是地上舒服,人总得要接些地气才能活得长命。周大人,要不你陪本宫在这院子里走几步,活动一下筋骨。”
“是,臣遵太子教令。”周行德有心将太监们甩掉,便扶着太子一气朝前走去。
这一走越来越快,渐渐将太监们甩在身后。
那杨太监见拉开了距离,心中大急,小步追上来:“殿下,殿下,不要走得这么快,你的身子……大胆周行德,你这是想干什么?”
周行德回头道:“不想干什么,太子是长期不活动,身体都僵硬了。这人的身子讲究软硬结合,如此才能阴阳协调。如今太子是肌肉该硬不硬,筋踺该软却不软,若不走得开了,浊气郁结于内,自然好不了。喂,我说公公,你跟上来做什么。太子体虚,内中阴虚火旺。你们公公又都是阴人体质,和太子呆久了,却是妨害。”
周行德说话刻毒,那杨公公气得眼睛喷火,暴跳如雷:“大胆……你你你……”
太子忍不住笑出
声来,转头道:“杨公公,你也走得累了,就休息一下,别跟得这么近。”
既然太子说话了,杨公公只能慢下来,带着一众太监远远地吊在后面。
周行德本就是个没有正形的人,同太子在一起也没有拘束,忍不住低声骂道:“后面这个挨了一刀的家伙实在讨厌,他倒管起殿下了,还有人臣的本分吗?不,他算什么臣子,也就一奴才罢了。”
太子摆头:“这个杨公公可厉害得很,你这话也只能在本宫面前说说,若让他知道,那奴才可不依。”
周行德一撇嘴,故意装出没有心机的模样:“还能厉害过殿下,只要殿下你说一声,周行德马上转身过去,打不死他。”
太子好象很满意周行德忠心,左手指了指周行德:“你啊,本宫以为一个术数好手应该是冷静深沉之人,却不想你做事却如此冲动。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将门出身。”
周行德:“臣平日里也是个本分之人,只知道实心做事。可这杨太监竟然一点也不把殿下放在眼里,殿下是君,他是臣。殿下想做什么,哪轮得上他来说废话。臣也是看不过眼,这才怒发冲冠了。这死阉奴究竟是谁,怎么如此嚣张?”
“他叫杨庆,是禁中御马监掌印太监,陛下最亲信之人。”太子听周行德这席话,心中欢喜,可还是暗自叹息一声,杨庆早年在燕王府时就开始服侍皇帝,在宫中很得天子信重,是皇宫里的实际管家。
皇帝对他这个太子诸多挟制,早年自己于汉王夺嫡之争时,皇帝将太子一系的人通通关在监狱中,连身边的太监都换了一个遍,严加监视不说,连自己去哪里都要加以限制。
这个杨庆就是皇帝的耳目。
太子:“周行德,你怎么进西苑来了,听说你要就任刑部给事中。”
周行德装出一副愕然的样子:“臣没听说过这事啊。”
“马上就是了,过了年就会有正式委派。”
二人就这么在院子里一边走一边说着话,等周行德将自己来西苑的原因说明,太子才道:“恩,原来是这样。说起来,这座院子先后修了六七年,耗费百万到现在还没有完工,若要彻底修好,也不知道要多少银子。如今内藏府也没多少钱,倒是一件让本宫头疼的事。本想把这个工程停下,可一想到天子也是一把年纪,自登基以来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他老人家想住好点,我这个做儿子和做臣子的又能说什么呢?”
说到这里,太子眼眶微微发红,指了指水中小岛上的一处建筑说:“那地方叫瀛台,风景尤美,乃是陛下最喜欢的地方,一年四季倒有一半时间住在那里。只可惜尚未竣工,夏天漏雨,冬季敞风,让我这个做儿子的心中好生难
过。皇帝也老了啊,不过是想住进去罢了。可要想将那边的宫殿建完,还需十多万两银子。本宫实在是拿不出钱来……”
“这就是一个好人。”周行德心中微微叹息,谁说皇家就不缺钱的,我看眼前这太子就穷得厉害。
“陛下老了,头发都白完了。”太子悲伤地摇了摇头:“偏偏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却不争气,常常惹得他老人家生气。最近,赵王高燧上了奏章说要进京陪陛下团聚。这边的折子刚递上来,那边,他已经到涿州。
如此先斩后奏,真真是让人难办。
还好地方上的官员把他给拦住了。
可高燧又是个暴躁的性子,竟然将地方官打得躺在地上。陛下听到这事,都气病了,让本宫处置。哎,寻常人家过年,都讲究一家团聚。可我天家,父子之间若想坐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却是那么难,左边是规矩,又边是制度。本宫知道万岁他老人家也想赵王了,只不过不想说出口而已。本宫夹在制度和亲情之间,却是左右为难。周卿,你说本宫这个太子怎么做得怎么苦啊?”
周行德心中暗道:这是你们朱家的事情,你们父子自己处理好了,怎么反来问我。我一个外人,又是臣子,无论说什么,都不会讨好。
可他突然意识到一个很严重问题,心中却是一惊。
太子说出这番话来,分明就是问自己要主意啊。
如今,太子身边全是皇帝的耳目,手中得用之人又都被关在北镇抚司。至于马云,若跑过来见他,目标太大。
刘勉是外臣,身份也敏感。
如此一来,太子也只能同周行德商量了。
赵王朱高燧这人周行德还是知道一些的,此人在朱家一众皇子中排名第三,与太子和汉王朱高灼同问一母所生。
按说,既如此,兄弟三人的关系应该非常亲密才是。
可赵王一向与二哥友善,却不怎么瞧得起太子。再加上,他与汉王在靖难时在战场上并肩作战,关系却非常密切。因此,在夺嫡之争中,赵王乃是汉王的得力臂助。
如今,汉王在青州就藩,没有圣旨不得入京。
前一阵子,汉王也想过要京面圣。毕竟,长期呆在地方,远离中枢要地,将来还怎么参与储位之争。他想借这个机会回京城,然后如以前一样死皮赖脸勾留不走。
皇帝是何等精明自然,自然是一番申斥,严令汉王老老实实呆在山东,就别尽想着回北京的事情。
这一波刚平,赵王那边一波又起。
赵王是皇家老三,历来就很受皇帝宠爱,就养成了他飞扬跋扈的性子。索性不告而至,直到进入顺天府才写了份折子给皇帝:爹,我来给你拜年了,人已经到了家门口,你总不可能赶我回去吧?
太子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个政敌,若真让赵王进京,以三弟荒唐胡闹的性子,不知道会在京城政坛惹出多大风波。
如今,皇帝看起来好象很健壮的样子,其实他这个做儿子的最是清楚,也挺不了几年了。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明成祖也只有一年时间好活。
现在京城倒算是平静,只要将这平稳的局面维持下去,太子的储君之位就不可动摇。
但如果赵王呆在京城不走,事情却有些麻烦。只要他弄出些风雨来,事情就可能朝无法预测的地方发展。
况且,山西冒赈一案还没有最终论定,难道……赵王就是为此而来。
如果这个把柄被他抓住,太子一系就有灭顶之灾。
周行德是山西一案的直接参与者,自然会被太子找来商量对策。。.。
第一百一十一章 建议
周行德很明白了太子的心思,只得道:“制度就是制度,如果天子不答应,赵王也就进不了京城,此事却也易也。”
可是,正如太子所说,皇帝已经老了,想念儿子了,不让赵王朱高燧来京,可能吗?
“但,陛下想见赵王,本宫也想念三弟。天子也是一年多没见到高燧了,内心之中也是想念得紧。若不答应,本宫又与心何忍。”太子一脸的痛苦。
“殿下,可否让监察院的大人们向陛下进谏?”周行德小心提议。
“只怕不成,本宫又怎么开得了这个口。”太子楞楞地看着南海的结冰的湖面发呆,紧了紧身上的狐裘。
周行德想了想:“确实,如果不让赵往进京,有悖人伦孝道。这种事情,别人可以说,但殿下却只能支持。”太子如今名分已定,自然要展示给世人一种心胸开阔的形象。而且,当今皇帝实在太厉害了,若极力反对此事,只怕会给皇帝一种不好的印象:你为了储君的位置,极力排挤众兄弟。假如将来做了皇帝,朕的儿子还不被你折磨成什么样子。
因此,一动不如一静,索性从孝道出发,让赵王进城和皇帝一起过一个其乐融融的春节。
“支持三弟进京……”太子有些迟疑,他心中突然有一丝不快。自己是断断不愿意让赵王回来的,可身边连个出主意的人也没有,实在没辙了,听人说周行德在西苑,这才找了个借口过来与之商量。却不想,周行德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早知道就不过来了。
周行德也知道太子有些不满,笑了笑,淡然道:“殿下,假使杨寓大人在,他会怎么说?”
杨寓就是三杨中的兵部尚书杨士奇,今年年初因为反对皇帝亲征鞑靼,被关在锦衣卫诏狱里。
此人曾经担任过左春坊大学士一职,是太子老师和机要秘书,在太子心目中分量极重。
听周行德提起杨士奇,太子身子一震,喃喃道:“假如杨师傅在,定会让本宫提议让赵王进京面圣的。他为人刚强正直,做人做事都依着正理。”
“那就不结了。”周行德道:“太子殿下忧虑太多。臣以为,做人做事只要依着大道天理,光明磊落,就无所畏惧。”
“是啊。”太子突然笑了起来:“的确是本宫想太多了,陛下想见他的儿子,别人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再说,本宫也想三弟了,真想快些见到他。哎,周卿乃是真君子也只一句话,就让本宫心结尽去。”
周行德知道自己光说一番大道理也解决不了问题,继续道:“赵王进不进京不打紧,关键是山西一案的首尾有些繁杂,必须尽快有个定论。”
一说起山西那事,太子不住叹息:“秦大人糊涂啊,太子府也有人不争气。秦大人已经回京城了,你找个日子去看看他。”
“好,臣知道怎么做。”周行德:“山西的帐算是平下去了,可捂得了一时捂不了一世,那钱还得找出来补上去才好。臣下来之后就去找秦大人问问,也有法子将这桩案子一并解决。”
他顺着太子的目光看了看中海和南海的冰面,嘴角微微一翘,一个绝妙的主意浮上心头。如果此事真的做好,可一举奠定自己在太子心目中的地位。
老实说,论才干,周行德认为自己比未来的三杨的行政能力来说就是一个渣字。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形,将来太子登基为帝之后,自己也就是一普通官员。即便沾了最早从龙的便宜,将来的成就最多也就是一个四五品的官员罢了。
明朝仁、宣两朝,强人辈出,要想在里面出类拔萃,谈何容易。
还好如今太子一系的牛人们都被关在北衙天牢中,太子这边人才断档,正好给了自己崭露头角的机会。
在太子心目中,他周行德不过是一个好会计,还谈不上是什么出色的人才。必须抓紧时间在太子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这样才谈得上光明前景。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不断做事,就像游戏中的过关杀怪积累经验值提升等级一样。
如今,太子最大的麻烦来自山西。
果然,听周行德自动请缨,天子一阵惊喜,扶在他手臂上的右手一紧。恬淡的表情也热切起来:“周卿,此话可当真?”
周行德郑重地点了点头:“应该没问题,如今最重要的是找到那笔钱,把亏空填了。”
“好,尽管去做。”太子从腰上扯下一块玉佩塞到周行德手中:“你拿这件东西去见秦学政,就说见人如见物。让他好生回话。”
“是。”
太子有道:“秦学政回京之后就被勒令住在家中,无诏不得外出,估计附近也有锦衣卫,你去的时候小心些。”
周行德好笑,锦衣卫刘勉不就是你的人吗,估计那鸟人就呆在那里,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是,臣知道了。不过……”周行德略一思索:“殿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情。”
“你说,你说。”
周行德:“臣想再见一个人,问两句话,此事却是这桩案子的关键。”
太子神色一凛,然后就重重叹息一声:“本宫知道你想见谁,可是……”
周行德:“殿下,赵王可就要进京了。陛下思念赵王,谁都拦不住。若让赵王插手此事,却是一桩麻烦。”
想了半天,太子突然一顿足:“那个忤逆子真是要气死本宫啊,过几日就让他去见你。”
周行德也是替太子黯然伤神,心道:你们父子之间又有什么话不好说的?山西的事情你只需找朱二一问不就清楚了,偏偏你这个当爹的心软,下不了手。罢,我来当这个厚脸皮好了。
一提起自己的二儿子,太子心情就恶劣起来,强提起精神同周行德说了几句话,就道乏了,招手让杨庆过来,上了软辇自回东宫。
接下来又过了两日,周行德总算将西苑的这个小工程弄妥,再一看日子,已是大年二十九,明天就是过年了。
明朝官员每十日一休,春节放假五天。
周行德想了想,过完年,自己的事情实在太多。初二要去英国公府,然后又要把山西那事半妥。过完年,还得就任刑部给事中一职。必须抓紧时间去找秦学政。
于是,他也不耽搁,立即雇了一顶轿子出了东城大狱。
这日的雪前所未有的大,天上铅灰色的云层又低又矮地压下来,其中好象有暗流涌动。
(本卷终)。.。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作为曾经的封疆大吏,前山西布政使秦学政自然在京城置有宅子作为往来的落脚点。
实际上,同普通人想象中的不一样,这个二品大员的住所非常狭小破旧,也就是一个两进的院子。前院是随身书办们办公的地点,后院则是秦学政的居所。
此刻,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正纷纷扬扬落下,天早就夜了,黑得比往日还早上一个时辰。北风呼啸,低矮的房屋四下漏风,汇合成尖锐的声音。
风中隐约有打更的声音传来。
那是旁边英国公府在报更。
这里位于北京内城西北角,本是元大都的旧址。天子迁都北平之后,这一带因为环境不错,大多为功臣勋贵的府邸。四面都是深宅大院,秦学政的宅子夹在中间显得非常寒酸。
钟鸣鼎食之家都养有自己的更夫,英国公府打梆的声音夹在大风中,传得极远。
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秦学政坐在灯下看了两份邸报就觉得神思恍惚,可他还在硬撑着。
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今晚会发生些什么。
自从应诏进京述职,按理,如他这种一省之行政长官,早就应该见到皇帝了,就算不凑巧,司礼监那边也应该事先出个通知。
可进京已经五天,却没有一点点消息。就连往日的官场上那些老朋友也一个个避而不见,这是一种无声的信号,或许,我秦某人的仕途已经走到尽头了,能否度过这一道难关还两说。
院中,有小孩子在玩闹,几团雪球砸在窗户上,然后是一片清脆的笑声。
秦学政将手中的邸报放下。
旁边,一个中年文士推开门对外面的孩子喊道:“都别吵。”
“华泰,这大过年的,就让孩子们高兴高兴吧。”秦学政喃喃地说。一阵寒风吹来,将几页纸卷到空中。
秦学政只觉一身冷得厉害,禁不住一阵哆嗦。
“是,大人。”那个叫华泰的幕僚飞快地将门关上。
没有了风,那页写满字的纸飘悠悠落到火炉上,燃起一片耀眼的火苗,然后瞬间化为灰烬。
屋中重新陷入黑暗,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秦学政眼睛里闪过一丝伤感:“人生下来的时候就好象一张白纸,你总想在上面写些什么,以为可以永存不朽,可一笔写错,就是劫灰满地。”
华泰:“使君,事情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摆了摆手,秦学政打断他的话头:“转圜,还怎么转圜,如今的情形你还看不明白吗?别人都怕沾上了我,进京都几天了,何尝有人登门?”
华泰:“人心如水。”
“说得不错,人心如水,你就不知道他往哪里流。”
华泰看着满面皱纹的秦学政,心中难过,低声道:“使君,此事关系虽大,可牵扯极多。这几日我在京中奔走,隐约得到一点消息,说是山西的帐已经被人做平。如果不出预料,应该是东宫之人所为。只要帐目做平,使君就算是保住了。至多罢官夺职,归田园居。陛下千秋之后,太子登基,使君依旧可以东山再起。”
“你不明白。”秦学政苦涩地摆着花白的脑袋:“听人说,陛下最近身子不太好。若他依旧龙精虎猛,秦某或许还能保住一命。可如今的情形,不管是谁都容不得我了。”
华泰微一思索,立即明白其中情由,一股寒气从脚下升起,直冲脑门:“陛下真的不成了?”
秦学政点点头:“某乃永乐三年进士,在翰林院观政三年之后去刑部做员外郎,后又任常州提刑,大理寺卿,临到老了才出任山西布政使。可说与刑狱打了一辈子交道,不知道看过多少死人,经手过多少卷宗。某在查阅卷宗的时候发现,武人大多比文士短命。当时,我还觉得奇怪。这武人的身子骨可比文人硬朗多了,怎么反活不过若不经风的儒生。下来之后,我琢磨了许久,这才想明白。”
华泰:“却是什么原因?”
学政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武人常年打熬筋骨,心脏比普通人要大上一圈。如此一来,心脏的负担就大,也容易暴病而亡。陛下乃是马上英主,沙场征战了一辈子,据说,他常年心口疼。若没事还好,一旦患病,就是天塌地陷。”
华泰知道秦学政话中有话,也不插嘴,就那么静静地听着。
“若陛下身子不成了,为了稳定朝局,山西那一页自然要尽快翻过去,而我秦学政也别想活了。”他轻轻一笑,笑容中却带着说不出的恐惧:“你是不知道万岁的手段,如解学士者,当年也算是极尽荣宠。出事前一天,君臣之间还有说有笑,第二日,锦衣卫就上门了。”
他越说越悲哀:“陛下现在要维稳,不折腾三字压倒一切。某也是糊涂,弄出这种事来,为免授人于柄,不但陛下容我不得,储君也容我不得。天下之大,却没有秦某人的容身之处。”
华泰心中黯然:“使君,事情还没到最后时刻,要不……你明日还去朝房外等等看看。”
“去做什么,坐更待朝吗?我怕是等不到了。”秦学正收起苦笑:“华泰,你随我也有十年了吧。”
“恰好十年整。”
“辛苦你了,我这几年做布政使也算是金山银海过手,可却没有给过你一点好处,你心头就没有委屈吗?”
华泰听秦学政说出这种体己话,眼眶一热:“使君一心为公,华泰自然竭力报效。”
“唉,我也在后悔,当初手头松一些,怎么也不至于让你没个下场。如今却也迟了,且不说我秦学政如今是两袖清风,就算给了你好处。这周围都是北衙的人,你也走不掉。”
正说得伤感,就有一个书办走进来:“大人,华先生,门外有人求见。”
秦学政坐直了身体:“也是奇怪,秦某人这里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别人避之惟恐不及,怎么反有人来拜门。”
华泰接过拜帖一看,是一个刑部司狱,也不认识。禀告秦学政之后,便道:“使君乏了,不见客。”
“等等,让他进来吧。”秦学政眼睛突然一亮:“一个从九品的小官,能够在锦衣卫的监视下走到我秦某人的门前,可能吗?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没错,来的正是周行德。
他也没想到堂堂二品大员,封疆大吏会潦倒成这般光景。
眼前这座院子破旧不得不象话,看建筑应该有百年历史,至少是元朝的老古董了。这种老房子看着有一种厚重的历史味儿,可住在里面感觉却非常糟糕。
进了大门却无人接待,前院的几间房子都有人值守,亮着灯。
门房里,几个书办围坐在火炉边发着牢骚。
其中一人道:“这北京真是邪性,前一阵子还暖洋洋的,衣裳穿得厚了,还要出汗。这段却突然冷得紧,吐一口唾沫出去,立马就凝住了。也是合该我倒霉,跟使君来京城做什么呀,早知道就呆在太原城过年了。”
“是啊,锦绣太原城可不是白给的,咱们又是布政使衙门的人,出了门,谁不把我等当爷捧着护着,哪像这里,爹不亲娘不疼,就没个鬼影子上门来。”
“你们听说没有,使君这回是要坏事了,没准,来北京之后就回不去了。”
有人抽了一口冷气:“倒有些风声,这几日,我们周围都是可疑的人,你说会不会是……”
众人都是面上变色,就有人叹息:“真不该来北京,仔细我等也陷了进去。哎,跟了这个大人也是我等运气不好。别的封疆大吏的门人那叫一个威风,咱们呢,这些年了,得过什么好处。除了干巴巴的幕资,腰包里又有多少银子?”
一时间,大家都是不住摇头。
周行德走到门房门口:“劳驾……”
为首那个书办见周行德品级极低,也不起身,只将手围拢在火炉上面,打断了周行德的话:“哪个衙门的,大半夜的想做什么,明天再来。”
周行德心中大为不快,鼻子里哼了一声,强忍下来,问:“这几日别的衙门就没人来过?”
“你问这些做什么?”
周行德也不进屋,将拜贴递过去:“我想拜见秦大人。”
“都说了不见客了,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识趣?”书办看了看拜贴,哼了一声:“一个从九品的芝麻绿豆官,大人肯定是不会见你的,别费那个神。”
周行德冷着脸不说话,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递过去。
书办看了一眼银子,又看了看周行德:“大人真的是不见客。”然后一把抓过银子:“进屋侯着吧,在外面吃风很舒服不是?”
周行德叹息一声,心道:秦学政是真不不成了,看他这个幕僚团队,人心都散了。
不片刻,那书办就过来说秦大人正好得空,叫周行德进后院说话。。.。
请假一天兼谈下个月的更新计划
最近颈椎出了问题,休息一天,今天就不更新了。
下个月想冲击一下一千的全勤奖金,反正订阅不成,看能不能从全勤奖上弥补一下。初步决定每日一万字更新,希望能坚持到月底。
十二月估计会更新两卷内容:山西冒赈案的最后结论、赵王案。
恳请大家把十二月的月票留给过,还有推荐票也留一些。数据太低面子上须不好看。
以上。
致谢。.。
第一百一十三章 银子的去向
周行德被领进后院的时候,也曾想过会在什么样的情形下见到秦学政。
可以说,自己自从穿越到明朝之后,本没有任何打算。当初被查路引的官兵追得满山遍野乱跑的时候,他不过想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个合法的身份,打几年工,买间房子,买二亩地,然后娶一个老婆,生两个娃娃,就这么平安富足地过一辈子。
却不想,就因为山西冒赈一案,将自己卷进这个大旋涡里。从开始冒充那个税课大使开始,三姐、张鹤、金幼孜、太子,形形色色,那些史册中的人物一个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一切恍若梦幻。
秦学政是这一切的源头。
对这个一个大贪官,从内心来说周行德还是很鄙视的。君爱财,取之有道,做公务员,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公务员,吃点拿点没什么。况且,明朝政策的特殊性也默许官员们用灰色收入做为政府的日常开销。
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事行有度,过犹不及。
凡事做过火了,做得没底限了,国法、人情和道德就容不得你。
想象中,这个秦布政使应该是一个脑满肠肥,一脸贪婪相的蠢人才是。
可眼前却只是一个普通老人,身上穿得有极为简朴,再看看他所住的房子,周行德倒大觉意外。
秦学政披着一件长衫站在门外,满面慈祥地看着院子里打雪仗的孩童,嘴角带着笑纹,一脸的恬淡。
上前正要说话,秦学政却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不要打算自己的天伦之乐。
周行德就那么站在他的身边,头上的雪花不停落下,却不甚冷。
时间已经是夜里,几盏灯幽幽地亮着,冷风吹来,秦学政头上花白的头发上下翻飞。
“好了,孩子们,天气冷,回屋睡觉去吧。”秦学政挥了挥手,两个保姆模样的妇人匆忙走来。
“这是我的两个孙儿,老朽一人住在京城觉得孤单,就让人送过来陪我过年。”秦学政朝周行德笑笑,然后长长地吐了一口白气:“我有一子一女两个孙子,儿子现在老家,女儿在太子府,三五年也见不着一回。倒是这两个孙儿喜欢粘我……对了,你叫周行德?”
“回使君,我是周行德。”
“老朽往日进京,门口是人来车往,每夜不到子时不能入睡。当时深觉其苦,只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哪怕能有一天能够在初更是上床睡觉也是安逸的。如今没人来,却觉得甚是寂寞,可见这人生总是苦的。”
周行德嘴角一翘:“从前……下官看过一本书倒也有些意思。上面说,这人啊总得经历过好几个阶段才能感悟到活着的意义,譬如人行于道,步移景移,乱花迷眼,不知不觉得就走完了。走的时候觉得辛苦,可到最后回头一想,一路风景还真是不错啊,倒也不枉来此一遭。”
“哦,说说。”
周行德:“人生分为玩、学、做、悟、舍、了六个阶段。孩童时什么也别想,一心玩乐,在玩耍中认识世界认识人情事故锻炼体魄,野蛮精神;少年时,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就需刻苦读书,为将来有所作为储备知识;青年时,知识够了、人也沉稳了,就该做事一展胸中抱负了;可埋头苦做未必就能做好,这就需要悟,悟到了,就能成功;等到人一过四十,就得明白,你不是无所不能的,有的事做得,有的事却做不得也办不了,这就需要舍。只有知道舍,才算是了啦一了百了,了却身前身后事,了无牵挂。”
“舍、了……”秦学政轻轻苦笑:“人在红尘,即便你心无挂碍,可你身边人呢。无论你如何悟,总躲不过这高低跌宕来来往往……”
他不住地叹息,一脸痛苦,然后又问:“周大人,你深夜来此,究竟……”
周行德摆了摆手:“下官本来有一个问题想来请教大人的,可如今却不需要问了。”
“为何?”
周行德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秦学政:“需要吗?”
秦学政也笑起来:“其实,你一进门,看到你腰上的玉佩我就猜出来了,不就是问银子的下落吗……储君可好?”
问到这里,他眼睛里露出一丝亮光。
周行德:“大人也是老于宦途了,这样的问题似乎不该问吧?”他背起手,微笑着看了看秦学政。
秦学政眼中的光芒熄灭了,然后突然一拍脑袋:“哎,我真是老糊涂了,老糊涂了呀……其实,某如今什么都不需管,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权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难道不是?”
“这人啊,两手一撒,也就那么回事,只不过,老朽还是放不下我那女儿。自他嫁到太子府,迄今已然三年,却一面也没见过。”
秦学政突然有些伤感,眼角含着两颗泪珠:“周大人,若你能见到她,替我带一句话。秦学政惘顾君恩,死有不足惜。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储君,对不起百姓,惟独对得起她。”
周行德沉默下来,心中不住叹气:“看来,这笔钱的去向已经确定是尽数落到储君二儿子朱瞻埈手头,做为他争夺未来太孙位的政治资金,秦学政一文钱也没有截留。他估计也是被女儿逼得没法,这才上了女婿的贼船。
哎,这秦大人也是糊涂。太子之所以能得储君之位其实是沾了大儿子朱瞻基的光,所谓“好太孙”也。朱瞻基的太孙位早就定了,任何人也动摇不了。夺嫡之路从来都是一场豪赌,无论从才干、人望上来看,你们赢得了未来的宣宗皇帝吗?
事情到了这一步,周行德也不需要再问什么,他今日的目的也已经达到。
如果不出意外,过几天,朱二就会来找,还是留点精神对付那个野心勃勃的不懂事的小子吧这是周行德对他的印象,即便从未见过面,却也能想象得出。
等周行德告辞离去,秦学政还在痴痴地站在雪地上,华泰走上前来:“使君,这人不过是一个从九品小官,你又何必同他说这么多话。”。.。
第一百一十四章 幕僚
“从九品的小官。”秦学政却笑了笑:“事情没表面上看( 天下衙门 http://www.xlawen.org/kan/4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