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部分阅读
这个职务。”
“哈哈,这个比喻好。”皇帝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扩散开去,显得异常洪亮。
笑毕,皇帝才道:“大家不想再打仗,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穷字。”
说话间,已经走到桥头。
两个卫兵见状,大惊,就要上前跪拜。
塞哈智上前一步,一挥手,那两个士兵无声地退了下去。
“我们走吧。”皇帝指了指前面灯火辉煌的宫殿。
“恩,先前听人说后山的台阶已经结冰,仔细摔着了人,我得去看看,然后找人铲了。”周行德身体虽然壮健,可刚才皇帝走得极快,跟他走了半天,背心全是汗水,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累得。
这回,皇帝也没走在最前头,反同周行德并着一排,让赛哈智在前面开路。
一路上都是灯,照得如同白昼,再不像先前那般阴暗。卫兵、太监和宫女如流水一般穿梭,赛哈智依旧挥着手,示意他们退下。
终于走到瀛台之前,抬头就看到一座巍峨的宫殿。可很多地方的屋顶还光着没有盖瓦,背后不显眼处也扎着脚手架。
周行德自然不会径直朝里面走,便对皇帝一施礼:“下官职责在身,就此做别。”
“作别,作别什么?”皇帝哼了一声:“你一个言官,却去干工部的活儿,本末倒置。若你真要做事,里面有活给你干。”
说完,大步朝里走去。
塞哈智看了周行德一言:“周大人,请”。.。
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族众生相
天子驾临,雷霆万钧,却又寂静无声。
殿中的宫女、太监纷纷下跪行礼,然后悄悄后退。
不片刻,三人就进了一间精舍。
周行德刚跨进屋中,却见老熟人马云正站在香熏刚揭开香炉盖添加龙涎香。
马云见周行德跟在皇帝身后,面上闪过一丝惊讶,然后转瞬消失。
马云:“万岁爷,这么冷的天,怎么只穿了一件单衣。”说着,就手脚麻利地拿出吉服和一顶乌纱翼善冠,然后又大声喊:“炉火挑旺点,热水,面巾。”
周行德这才装出一副惶恐的模样:“臣,周行德叩见皇帝万岁,万万岁。”
使劲地整理着身上的衣冠,作势要跪下去。
皇帝突然一脚踢来,正中周行德大腿:“免了,你这厮自来就是胆大枉为的人,早就看出朕的身份,偏偏要装,站到一边侍侯。”
“哈哈”皇帝仰头张开双臂。
马云忙给皇帝着装。
周行德讪笑着站到一边,再不敢说话。
皇帝长得高,马云矮小,怎么也够不着,一顶帽子戴了半天也戴不上去。
马云既不敢让皇帝低头,也不敢抬凳子过来。
偏生永乐皇帝又是个古怪的性子,有心看马云的笑话,就一直绷紧了脖子望着头顶的藻井,急得马云满面热汗。
周行德有些看不过眼,忍不住道:“陛下,龙首但请俯视。”
皇帝有大笑起来,将头一低,由着马云给自己带上帽子:“周行德,你比马云这条老狗会说话多了。方才朕说有活儿给你干,不想问问吗?”
周行德:“臣聆听圣言。”
等帽子戴好,皇帝松了松充耳,让自己的脖子舒服了一些,收起笑容:“也没什么,今天是年三十,朕的起居官杨荣回家过年去了,今天恰好又是朕与子孙团聚的好日子,你是言官,就来写这个《起居注》吧。别告诉朕你是军门出身,不会写字。”
周行德暗想:字我倒是会写,写得还不赖,可惜就是不懂古文。不过,起居注这种东西又不是长篇大论,到时候随便写两行,却也能糊弄过去。反正不过是“帝与太子、赵王守岁于西苑瀛台。”
“臣平日间都有读书的,只不过,给天子写起居注的好象都应该是翰林出身吧,臣惶恐。”
“惶恐个屁,谁规定起居注必须由文人来书写?”马上天子说话自然没那么多讲究,皇帝狠狠地唾了一口,已经略显得灰白的眉毛倒竖起来:“依朕看来,起居注这种东西也就记录一下朕今天到了什么地方,见了谁,说过什么话,照实写就是。又不是写诗作赋,弄那么多花花绕绕做甚。”
周行德忙施礼:“臣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喜欢说实话。陛下乃是继往开来一代雄主,自然不想看那种玩弄辞藻的文字。”
“那就好,随朕一起出去吧。”皇帝很受用地点了点头,穿好吉服装,也不停留,转身大步朝外面走去。
据周行德的观察,永乐皇帝应该是一个急性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所停留的时间都没超过十分钟,走起路来步伐频率也很快。
等皇帝走得有些远了,周行德才记起自己是起居官,需要跟皇帝走在一起。
马云:“周大人,咱们快些跟上去。”说着就向周行德递过去一个眼色,眼神之中满是疑惑。
走进瀛台大殿,里面到处都是人,据周行德观察,穿龙袍的皇族就不下二十个,再加上嫔妃什么的,更是看得人眼花。
里面倒有几个熟人:太子、朱二、还有那个死太监杨庆。
这三人见周行德随侍在天子身边,都是一楞,随即又恢复正常,可表情却是各自不同。
朱二依旧一脸忿忿,杨庆则满眼阴霾地看着周行德,目光中充满了刻毒。
朱二对周行德态度不友善可以理解,毕竟彼此刚PK过。杨太监用这种表情看着自己,让周行德很不理解。
反到是太子见此情形,惊愕的同时,又有喜色在眼中一闪而过,然后朝周行德轻轻点了点头。周行德自然报以微笑,然后四下查看。
令周行德失望的是,却没看到玉浮屠,想来那人妖品级应该不高,没资格出席这种场合。至于赵王,殿中穿龙袍的人这么多,也认不要出来,只能等他自报家门了。
恩,太孙应该也来了,也不知道是哪一个。
皇帝总算出场了,众人自然是上前跪拜,三呼万岁。
然后平身,一群乐官将钟儿罄儿乱敲一气,听得周行德头昏眼花。
这一翻程序复杂而昂长,起码折腾了半个小时,才开始传膳,吃团圆饭。
“都来陪朕吃年夜饭了,很好。”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满座众人,突然发出一丝感慨:“普通老百姓过年,还讲究和合家团聚,朕贵为天子,原本不喜欢这种场面,可你们一定要来,却不能驳了你们的情面。哎,朕老了,也不能免俗。乐师,奏乐,大家该说话就说话,不要管理。朕就喜欢耳朵里热闹,如此才应了过年的景儿。”
众人都小声笑起来,然后音乐声大起,吵得厉害。
太子站起身来,刚要说些什么,一个四十来岁的英俊男子却不友好地撞开太子,大步朝皇帝走去。
太子吃这人一撞,不觉一个趔趄,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头。
做在他身边的朱老2大怒,将手中筷子一扔,就要站起来发难。
一双手伸过来搭在他肩膀上,将朱二强行按了下去。
周行德看得仔细,却见伸手这人二十来岁,英俊挺拔,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太孙朱瞻基。
朱二很不服气,转头好象在嚷嚷着什么,因为殿中有些闹,周行德隔得远,也听不清楚。只不过,朱二神色愤怒,可太孙却一脸的恬淡。
朱二嚷嚷了几句,辩不过太孙,恨恨地将脸转到了一边。
撞开太子的那人走到皇帝面前:“父皇,谁说你老了,儿臣第一个不答应。儿臣从小就跟在你的身边,从记事起,父皇就是现在这般模样,到如今,儿臣都四十出头了,父皇还是没有任何变化。难不成要等到儿臣老得走不动路了,想进京来见陛下时,只怕却不可能。”
“哈哈”皇帝开心地大笑起来:“老三你就是会说话,我如果永远不老,岂不成老妖怪了?”
周行德心中一惊,禁不住朝那人看去,原来这人就是赵王朱高燧啊。
赵王笑道:“父皇,儿臣不过是据实禀告而已。”
皇帝更是开心:“老三,如果真有一天你老得走不动了,想来看朕,却没办法来,岂不让天下人说朕不讲父子亲情。此事也好办,大不了你这次来京城就别回去了,索性住在京城,也好随时进宫同朕说话。”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刚才还喧闹成一片的大殿立即安静下来,就连音乐声也停了。
赵王闻言,欢喜得哭出声来,扑通一声跪在皇帝身前:“父皇啊,儿臣这些日子住在封地茶不思饭不想,一心只想来京尽孝。可恨竟然有人拦着儿臣,不让儿臣进城。儿子在驿馆里住了几天,又思念父皇,这日子过得那是……天见可怜,总算见着陛下,儿臣就算现在死了,也欢喜得紧,呜呜”
皇帝也有些伤感,指了指赵王,对杨庆说:“把赵王扶起来坐到朕身边,朕虽然是天子,却也好是个父亲。朕想自己的儿子了,却不管别人说什么。既然他来了,就不要走了,以后就留在朕身边尽孝吧。”
“谢父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赵王得意扬扬地坐到皇帝身边。
周行德站在皇帝身后,自然将整个场面尽收眼底。
只见场中各人的表情都是十分精彩,太子端着杯子的右手微微颤抖,朱二和太孙也停止争执,满眼怒火地盯着赵王。
至于皇帝,则微笑着小声同赵王说着话,一脸的慈祥。
听下面没有了声气,皇帝这才醒过神来,皱起来眉头扫视众人一眼:“怎么了,尔有话要说,不肯让朕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
气氛开始凝重起来。
“没有啊,皇爷爷,大家是想怎么给你老人家拜寿。”一声轻笑传来,太孙走上前来拜在皇帝身前:“皇爷爷,普通百姓人家给家中老人拜年都有压岁钱拿,皇爷爷你贵为天子,想必不会亏待子孙。孙儿估计他们都在想着陛下你等下会有什么赏赐呢”
皇帝开心地笑起来:“我这孙儿啊真是最懂得人心了,呵呵,不就是要压岁钱吗,好好好,亏待不了你们,人人都有份。杨庆,你把朕准备的礼物赐下去吧,给大家粘点喜气。”
又朝太孙招了手:“你也坐朕身边来,子孙当中,你和赵王最合朕的心意,其他人,哼,朕也懒得多说一句话,都是不省心的。”
这下,太子的脸明显地好看了许多,而赵王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满。
周行德看着谈笑风生、落落大方的太孙和一脸慈祥的永乐皇帝,不觉暗暗点头:这个太孙很是不错,如今太子一系就看这年轻人撑场面了。如果没有他,只怕太子早就被赵王和汉王给赶下台去了,所谓“好圣孙也”。.。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寻找
皇家的御膳乏善可陈,大多以蒸制食品为主,可以随传随到,并保持热度。再加上永乐皇帝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食物多为面食,大荤大油大味。可皇宫中多是南方淮西人,加上又各怀心事,这顿年夜饭吃起来却没有什么滋味。
其实,最不耐烦的却是周行德。
他今天来西苑的主要目的是将玉浮屠找出来,以便拿到赵王欲在京城有所作为的证据。如今赵王算是见着了,可那玉人妖却是踪影全无。看到朱家一大家子有吃有喝,自己却站在旁边流口水,心中却是有些郁闷。
闲站无事,他一边观察着眼前的情景,一边思索。
永乐皇帝只有一年时间好活,不得不说,大明朝帝国未来几十年的统治者将在眼前这群人当中产生。太子之位既定,却并不稳当。
天下人都知道永乐皇帝并不喜欢这个不良于行,肥胖笨拙的儿子,如果有得选择,他更愿意传位于英气十足的汉王。
可惜,太子乃是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乃是封建社会不可动摇的lun理基石。再加上汉王在永乐年中期的夺嫡之争中犯下大错,让皇帝觉得自己的帝位受到威胁,被强令就藩,无故不得进京,因此,汉王已经自动失去了做储君的政治资格。
如果没有大的变故,太子只需静静等下去,总会熬到登基那一天。
可惜现在却出现了一个不可预料的变化,赵王进京了,还得到皇帝允许可以长居京城。从眼前的情形看来,赵王很得皇帝的宠爱。如果周行德是皇帝,相比起笨拙的太子来说,只怕自己也会选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
这家伙英挺帅气,又能言会道,实在讨人喜欢。
说句不好听的话,太子的个人形象实在太差,望之不似人君。
好在太孙为人机灵,相貌上也不弱于赵王,否则,这个年夜饭就是太子系的噩梦了。
周行德现在算是上了太子的贼船,如果赵王真的得势,只怕他也要随着这条大船一起没顶。不管是从哪一方面看,都得实心用力。
现在,赵王正在京城搞风弄雨,甚至联络白莲教的邪教徒,想来必定会有所动作。周行德虽然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太子必然会接位。可蝴蝶效应这种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却不得不防备历史发生大的变故。
如今的关键还是得找出玉浮屠,然后将其拿下,掌握到赵王不轨的铁证。
好在朱棣是个急性子,吃起饭来极快,几口饭食下去,将停著不用,说已经受用了。虽然有心同儿孙们凑个热闹,也与赵王和太孙言谈甚话,可说不了两句就厌烦了。
便站起身来道乏,转身回精舍。
周行德真站得腿软,见皇帝离开,心中欢喜:这个皇帝倒不是个喜欢折腾人的,干脆直爽,不拖泥带水。
周行德因为要随侍天子,自然跟着离开,虽然他更愿意留在这里看热闹。可以想象,没有皇帝在场,这里面的人又都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过节,肯定会弄出些事来。
做了皇帝的起居官,又不能离皇帝一步,却没有机会四下探察玉浮屠的消息,周行德心中有些暗自焦急。
可等他随皇帝走回精舍时,杨公公杨庆却向前一步拦住周行德的去路,低喝:“每日此时是万岁爷看折子的时辰,你不能进去。”
他眼睛里满是凶狠的光芒。
周行德不明白这死太监为什么会对自己如此态度,正要说话,马云在旁边道:“周大人,陛下看折子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身边,要不你随我去旁边把今天的起居注写了。陛下看奏折还需一个时辰,且在旁边候着吧。”一边说,他一边深深地看了周行德一眼。
周行德会意,立即道:“好,有劳公公。”
“随我来吧。”
进了旁边的一间耳房,里面的文牍堆积如上,马云找出《起居录》递给周行德,周行德慢慢地磨起了墨。
马云却没有离开,静静地站在旁边,小声道:“周大人你怎么进西苑来了,可有要事,快说,陛下那边我还有去侍侯着呢?”
周行德点点头,低声回答:“找人?”
“找谁?”
“玉浮屠。”他飞快地将自己在白莲教中所遇到的事用最简约的话同马云说了一遍。
“这人咱家可不认识,也没听说过宫中有这么一个人。”马云神色一凛,喃喃道:“赵王……赵王想干什么?”
一想这事若真发生后的可怕后果,马云身体微颤,一张脸在烛光下如同白纸。
微一沉吟,马云一咬牙:“不成,如此滔天大事,我得马上禀告陛下?”
“等等,何必呢?”周行德见他紧张成这样,突然轻笑一声,一把拉住马公公:“公公可看过《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一节,老天欲使人灭亡,先必使其疯狂。”
“你的意思是……”马云一震,声音禁不住大起来,大冷的天,额角却有汗珠不断落下。
“由他去。”周行德点点头。
马云一抹汗水,只觉得心神激荡,眼前一片懵懂混沌,口吃道:“你的意思是让赵王……我们再找到证据……然后……”
“没错,马公公你现在去禀告陛下能派什么用场,又拿不出实际证据来,以陛下的性子,你空口白话,污蔑藩王,离间天家骨肉,死一百次都不够。不如让赵王去干,咱们在底下监视,关键时刻再有所动作,如此,岂不为储君除一大患?”
马云身体不住摇晃,一把撑在桌上,半天才镇静下来:“好,就这么做。”
周行德:“如今的关键还得先把玉浮屠找出来。”
“可这人我确实没听说过。”
周行德:“玉浮屠身为白莲教净空宗的宗主,隐藏在皇宫之中,肯定不会使用本来身份。这样,我说说这人相貌,马公公你再仔细想想,是不是见过这么个人。”
“好,你说,我听着呢。”
周行德又将玉浮屠的模样详细说了一遍,连他身具上乘铁砂掌武功的事情也没落下。
听周行德说完,马云突然一拍额头:“我好象想起这么个人来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守岁
“铁砂掌……嘿嘿,如今练这种笨功夫的人却不多了,尤其是在宫中。”马云将一手双摊在周行德面前。
借着灯光,周行德看到一双已经磨得光滑壮实的手掌。
这一双手如同被桐油浸过一样,闪着暗黄|色的光芒,有点像生牛皮。
周行德忍不住问:“马公,你也练过?”
马云缓缓点头:“当年咱家也练过一阵子,可是受不了这种苦,又因为要上阵厮杀,专修器械,再加上事务繁忙,也没那么多时间练,也就罢了。这功夫真若练至大成,威力自然惊人,可惜太耗费光阴和钱财,上了战场也没多大用处,练得人也不多。”
“可有一人,咱家依稀有些印象,此人因为品级实在太低,平日间有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也没多少人识的。可那一年,咱家却见他正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用热锅炒了河沙正在打熬筋骨,又见他体魄过人,心中也是欢喜,就问身边人此人是谁,如果身家清白,性子不错,倒也可以收到身边使唤。可旁边人却说,此人已经拜在御马监杨庆的门下。老实说,咱家和杨庆也不对付,既然他是杨庆的人,自然就不能用了。”
说到这里,马云突然小声惊呼:“你说的那个玉浮屠是杨庆的人,难道说……”
他脸色有些骇然。
“难道说杨庆已经同赵王勾结在一起了?”周行德一呆,然后猛拍大腿:“这就对了,怪不得那死太监看我的眼色不对,相必他已经知道我是储君的人了。”
“死太监”一说出口,周行德却有些后悔,当着马云的面前这么说,那不是指着和尚骂贼秃吗?
好在马云心事重重,却不在意:“你这个给事中就是太子许的,知道这事的人多了去。你不说杨庆,我当忘记了。我听我儿子们说,当日赵王进京的时候,天子很是高兴,曾经在杨庆面前说过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儿子,单纯、直爽,为了尽孝,不惜身不惜命。皇子之中,也只有这个老三才真真正正地将天子放在心中。”
“单纯、直爽。”周行德讽刺地笑了一声,若赵王单纯直爽,怎么可能联络白莲教的人图谋什么大事。
马云继续道:“下来之后,那杨庆在喝醉酒的时候曾对身边人说,太子不为陛下所喜,汉王又远在山东。如今赵王甚得天子欢心,若是能够长居京城,这储君之位未必没有变数。”
“想来,那杨庆已经将重注下到赵王身上,想谋一个滔天富贵了。”马云越说越惊,面容狰狞起来:“好个杨庆,真看不出来,他有这么深的心思。”
“那就是了,肯定是他,是他帮着赵王在京城里招兵买马。”周行德心中一片通亮,将所有的关节都想得透了。
看来,自己这次没白来,收获倒也颇大。
“这样却是麻烦,杨庆若是倒向赵王,他有是御马监的掌印,掌管宫禁。若宫中真有大变。我等究竟如何是好……”马云关心则乱,竟有些惶惑起来。
“马公公勿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际的证据,首先得将那玉浮屠给拿下。然后在摸清楚赵王、杨庆一党纠结这么多党徒究竟想干什么,如此才谈得上下一步动作。”周行德安慰马云:“这样,公公在宫中严密监视杨庆一党,若有异动,立即禀告储君。还有,若那玉浮屠出宫,就来通知我,我想办法把他给抓了。宫外,我再找人监视赵王。”
周行德一边说,一边思索:抓玉浮屠倒也不难,这个人妖武艺虽然高得惊人,可双拳难抵死手。到时候联络刘勉,让他带上锦衣卫,再加上顾老头,未必不能将其一举生擒。可监视赵王却有些难,人家可是堂堂的亲王,日常扈从如云,自己一个小小的给事中,手上又没有得用的人,凭什么去监视他?
就在这个时候,马云的一句话提醒了周行德。
马云对周行德的话深以为然,道:“宫中咱家耳目众多,监视杨庆倒也不难。外面,赵王那里你还得多费心。对了,前一阵子,我听人说赵王的心腹孟贤与钦天监副监王成过往甚密,还送过去许多银。王成一个穷得浑身虱子的腐儒,要能力没能力,要权势没权势。而且,赵王府的人最是势力,从来不做赔本买卖,在藩地时,也是极尽搜刮之为能事,怎么可能瞧得上他王大人。再则,朝廷有制度,藩王不得与外臣交往,一旦被御使们知道,又要大起风波。此事周大人倒可以留意一下。如果可能,不妨写个弹劾的折子将此事禀告陛下。”
“王成,钦天监。”周行德心中突然一震,忍不住说:“赵王心腹去找王成,钦天监什么地方,夜观天象,制定历法。赵王找王成观看天象,究竟想干什么?”
“啊”马云跳了起来,刚收了的汗水又滚滚而下,咬牙切齿道:“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周行德:“这个折子我是不会写的,就算写了,以赵王现在的荣宠,朝廷最多只治王成一个结交藩王的大罪。小小一个副监,赵王也不可能死保,还不如静观其变。只要监视住王成,赵王的一举一动岂不尽在我等眼底。
周行德笑得像条狐狸:“老马,还有一个事你得帮我办一下,我们刑部有个殴人至残的案子,凶手姓王名中元,你看看能不能请储君将这人赦免了。”
“此人是谁?”马云知道周行德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这事。
“一个泼皮无赖而已,不过,此人却能排上大用场。”
“可以,此事却也易已。不过是打人至残的罪名而已,一笔即可勾销。”
周行德提起笔将今天晚上皇帝吃年夜饭的情形随意地写了几笔,心中已有定计。既然那王成已经同赵王勾结,何不笼络住王中元,让他在王成身边做内应。王中元这种小人,只要给他地甜头,什么人都能出卖。有这么一个人物在,关键时候未必不能大用。
马云同周行德商议了半天,心中微定,见周行德在写起居录,心一看,忍不住道:“周大人的字真不错啊,不知道还真以为你是翰林出身呢”
周行德正要谦虚,外面有有小太监来报:“禀马公公,禀周大人,陛下已经看完折子了,传周行德周大人过去随侍。”
“是,马上就去。”周行德放下笔站起来。
马云说:“行德,陛下要守岁了,每年都是这规矩。一般来说,天子守岁都以半个时辰为准,其间还会传几个信重的大臣过来说话。”
“我现在是起居官,难怪要过去。”
“对了。”马云突然一把拉住周行德,低声道:“山西一案尚未最后落定,等下陛下或许会与心腹大臣谈及此事,你多留心点。”
周行德默默点了点头。
又回到精舍,皇帝已经放下手中朱笔,静静地坐在御座上,手放在暖炉上闭目假寐。即便是假寐,他依旧将身体挺得笔直。
倒是陪同他的那两个大臣面上表情有些难受的样子。
精舍中实在太冷了,宫中不能见明火,这里又是新建的宫室,墙壁和柱子上油漆簇新,很多设备都还没有装备到位,穿堂风一阵阵水来,卷动着纱帘,时不时发出轻微的声响。
烛光虽然将屋中照得通明,可印着地上青色的金砖,却蓝幽幽让人如同置身冰窖之中。
两个大臣都冻得一阵哆嗦,皆缩成一团,不住口地喝着滚烫的茶水。
一般来说,能够陪同天子守岁乃是臣工们的无上殊荣,有幸前来的起码是内阁学士和六部部堂,不过,据周行德看来,这种荣誉不要也罢,哪比得上自家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来得快活。
听到周行德的脚步声,那两个大臣同时转过身来。
这二人中有一人周行德却是认识的,正是内阁学士金幼孜。
这家伙当初可是将周行德的不世功劳一笔抹杀了的,此仇人相见本应该分外眼红才是。周行德见了他的面,却微微一笑。
金阁老倒有些诧异,忍不住“咦”的一声。
另外一个大臣周行德并不认识。此人五十来许年纪,国字脸,三缕长须,看起来很是儒雅。见了周行德,好象是见到老熟人一样微微颔首,露出和善的笑容。
听到金幼孜的声音,皇帝睁开了眼睛:“金阁老好象认识周行德,对了,应该是在居庸关时见过面的?”
金幼孜哼了一声,知道皇帝已经完全知道自己抹杀了周行德那件大功的事。他也不畏惧,反主动道:“的确,此人品行不好,当初臣将他的名字从功劳薄里勾掉了。”
皇帝:“有功必赏,方能将士用命,带兵的事情,你却是不知道的。周行德这人朕要用,卿不必多言。”
幼孜闭口不言。
“这地方有些冷啊,连朕都有些经受不住”皇帝笑着看了看两个大臣,“让你们陪朕守岁,却是有些为难尔等。”
一个太监过来要替皇帝更换手中暖炉子里的热水。
那个国字脸的大臣急忙走上前去亲自服侍:“万岁爷,臣等能够面见天颜,心中暖烘烘的,怎么可能觉得冷?”
周行德看了看冷得不住瑟瑟发抖的二人,又听到这句话,心中好笑。这家伙看品级也是二品大员,也不知道是六部中的哪个部堂,倒也会说话,会拍马屁。
皇帝很不以为然:“吕尚书,这话却是欺心。冷不冷,朕自己心中清楚地很,这地方尚为建完,连地龙都还没有铺,你们又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说出这种话来,却让人不信。”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看来,皇帝对这吕大人也是非常不感冒。
周行德差地叫出声来,原来这个吕尚书就是张鹤的岳父,礼部尚书吕震啊
听到天子这句话,吕震不但不觉得尴尬,反激动得抽泣起来:“万岁爷啊,你这又是何苦为难自己的龙体呢。你的龙体可不是你自己个的,这国事、这朝局的千斤重担都压在陛下一个人的肩膀上,若不懂得将息,让臣等情何以堪?不就是装个地龙吗,几千两银子的事情,让户部挤一挤,不就挤出来了?”
说到悲伤处,吕震哭得泪流满面。
周行德听得瞠目结舌:太……太他娘会溜须拍马了,张兄啊张兄,你是多么一个正直的人啊,你岳父怎么这样?
金阁实在听不下去了,猛地站起身来:“陛下,吕大人这话好说得不对,这修院子的钱可不归户部出。户部的钱都是百姓的赋税,取之用民,用之于社稷。修院子是陛下自己的事,怎么能将这种负担压在百姓头上?吕大人谄言媚上,身为礼部尚书,说出这种话来,实在是荒唐”
此言一出,吕震怯生生看着皇帝:“陛下,臣这可是一片忠心,臣惶恐”眼睛里的泪水流得更快。
皇帝皱了下眉头:“吕卿你也别哭了,堂堂二品大员,成何体统?金阁老说得也对,国库和朕的内藏府的收支本是分开的,可不能混在一起。如果真依了卿所言,朕岂不成了公私不分之人?”
吕震继续哭道:“这天下都是万岁爷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要用些钱,又有什么打紧?”
“小人”金阁老忍不住喝骂,如果不是永乐皇帝实在太厉害,他都想上前狠狠吐他一口唾沫。若换成明朝中后期,以老金的性子,只怕真要冲上去对着吕震一顿老拳了。
金幼孜森然道:“朝廷明年的用度都有计划,已经让户部的官吏们抓破脑袋。大运河漕运那头要使钱,疏浚黄河河道要使钱。今冬北直隶冷得紧,冬小麦看样子也没有什么收成,只怕也需要赈济。最最要紧的是北方的战事,那可是个吃钱的窟窿。如今,朝廷是一文钱掰成两半花,你吕大人身为堂堂二品大员,却一心媚上,要从户部挪钱过来修院子,就不想想朝廷如今已经窘迫成什么样子了?”
吕震不服,抹了一把眼泪:“不就是装个地龙,几千两银子的事,就让你金阁老脸色这般难看?”
“今天几千,明天几千,这才开年。这个口子一开,一年下来,户部只能去上吊了。”金阁老喝道:“装地龙可以啊,反正也没多少钱。可我问你,这里地龙要装,西苑的围墙可还没有建好,是不是也要从户部划拨出去几万两银子购买上好石料,再划拨出去几万两用来招募工匠。这院子里的树木花草也需要种植,是不是也要从户部那边挪拆几万两过来?”
他这一声厉喝,显得中气十足,正气凛然。
吕震不觉后退了一步,又要方声痛哭。
“上纲上线了,朕不问户部要钱还不成吗?”皇帝也觉得头疼,招手让周行德过来,又对两位大臣说:“今天朕找你们过来守岁,为什么偏偏喊了你们三人,那是因为你们三人都是理财能手。朕想同你们聊聊,明年的军费着落到什么地方?也不算是正式的诏对,你们可以随便说话。”
吕震还在抹眼泪,皇帝再也看不下去了,也被他哭得心烦。他本是个火暴的性子,提起脚,一脚就踹了过去,正踢道吕震的边胯。
这下,倒让周行德瞪大了眼睛。皇帝踢大臣,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可永乐皇帝朱棣就是干了,别人又能怎么样。
人家做事从来就是我行我素,肆无忌惮。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从来就是可着自己性子来。连靖难这种事都能做出,还是什么事情是他干不出来的?
周行德固然瞪大了眼睛,金阁老却呻吟一声,痛苦地将头转到了一边。
倒是那吕震却不哭了,一个踉跄退了几步,反欢喜地地喊道:“谢陛下赐脚。”
皇帝哈一声被他气笑了:“吕大人倒是会说话,好,今天所议之事就从你开始,你说,该从什么地方凑备军饷,又什么时候能够筹备完毕?”
吕震忙道:“陛下,臣是礼部尚书,可不管钱,陛下还是问金大人吧。”就将皮球踢给了金幼孜。
筹备军饷这事本就是个烫手的热山芋,真若让他去干,光户部那群人就能把他吕大人给生吞活剥了,户部衙门里的人都他**是老西儿,抠门得很。
吕震提起这岔,皇帝气极而笑。从开始北征鞑靼起,朝中大臣们都是极力反对,说什么国家财政窘迫,要休养生息云云。特别是今年夏天的这次北伐,更是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为此,六部尚书和内阁学士有一大半都被关在北衙的诏狱里,到现在还没有放出来。
吕震却说让他去找户部尚书,可户部现在根本就没尚书,这不是打他的龙脸吗?
皇帝怒喝一声:“如今可没有户部尚书,要不吕大人你把户部给兼了。”说完,转头对周行德说:“周行德,拟诏,让他做户部尚书。嘿嘿,吕大人,朕的吏部还缺个尚书,要不你也干上一阵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钞
皇帝越说越气,不住地用手指着吕震。
见皇帝声色俱厉,吕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住磕头:“臣惶恐,臣万死”
周行德知道皇帝说的是气话,通过先前对朱棣的观察,自认对他的性格有所了解。
永乐皇帝属于急性子,大事上面严酷苛刻,对于小事却没有一个固定的行事标准,想一出是一出。
这份圣旨他自然不会写,真若写了,当着眼前这两个朝廷重臣的面,只怕真要被他们看轻了。
果然,皇帝发了半天脾气才平静下来,走上前去,一把将吕震从地上拽起来,语气缓和地说:“吕卿,今天是年三十夜,咱们君臣守岁,有什么话不妨开诚布公地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吕震这才战战兢兢地偷看了皇帝一眼,才嗫嚅道:“陛下,朝廷凑集军费,不外乎是开源节流两种手段。节流吧,通常的手段是裁撤各项不必要的开支,裁撤不需要的官吏。可眼前的情形却是,朝廷四次北征,该压缩的开支都压缩了,连宫中的吃穿用度也减之又减。至于裁撤人员,六部缺员严重,( 天下衙门 http://www.xlawen.org/kan/4854/ )
“哈哈,这个比喻好。”皇帝哈哈大笑起来,笑声扩散开去,显得异常洪亮。
笑毕,皇帝才道:“大家不想再打仗,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穷字。”
说话间,已经走到桥头。
两个卫兵见状,大惊,就要上前跪拜。
塞哈智上前一步,一挥手,那两个士兵无声地退了下去。
“我们走吧。”皇帝指了指前面灯火辉煌的宫殿。
“恩,先前听人说后山的台阶已经结冰,仔细摔着了人,我得去看看,然后找人铲了。”周行德身体虽然壮健,可刚才皇帝走得极快,跟他走了半天,背心全是汗水,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累得。
这回,皇帝也没走在最前头,反同周行德并着一排,让赛哈智在前面开路。
一路上都是灯,照得如同白昼,再不像先前那般阴暗。卫兵、太监和宫女如流水一般穿梭,赛哈智依旧挥着手,示意他们退下。
终于走到瀛台之前,抬头就看到一座巍峨的宫殿。可很多地方的屋顶还光着没有盖瓦,背后不显眼处也扎着脚手架。
周行德自然不会径直朝里面走,便对皇帝一施礼:“下官职责在身,就此做别。”
“作别,作别什么?”皇帝哼了一声:“你一个言官,却去干工部的活儿,本末倒置。若你真要做事,里面有活给你干。”
说完,大步朝里走去。
塞哈智看了周行德一言:“周大人,请”。.。
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族众生相
天子驾临,雷霆万钧,却又寂静无声。
殿中的宫女、太监纷纷下跪行礼,然后悄悄后退。
不片刻,三人就进了一间精舍。
周行德刚跨进屋中,却见老熟人马云正站在香熏刚揭开香炉盖添加龙涎香。
马云见周行德跟在皇帝身后,面上闪过一丝惊讶,然后转瞬消失。
马云:“万岁爷,这么冷的天,怎么只穿了一件单衣。”说着,就手脚麻利地拿出吉服和一顶乌纱翼善冠,然后又大声喊:“炉火挑旺点,热水,面巾。”
周行德这才装出一副惶恐的模样:“臣,周行德叩见皇帝万岁,万万岁。”
使劲地整理着身上的衣冠,作势要跪下去。
皇帝突然一脚踢来,正中周行德大腿:“免了,你这厮自来就是胆大枉为的人,早就看出朕的身份,偏偏要装,站到一边侍侯。”
“哈哈”皇帝仰头张开双臂。
马云忙给皇帝着装。
周行德讪笑着站到一边,再不敢说话。
皇帝长得高,马云矮小,怎么也够不着,一顶帽子戴了半天也戴不上去。
马云既不敢让皇帝低头,也不敢抬凳子过来。
偏生永乐皇帝又是个古怪的性子,有心看马云的笑话,就一直绷紧了脖子望着头顶的藻井,急得马云满面热汗。
周行德有些看不过眼,忍不住道:“陛下,龙首但请俯视。”
皇帝有大笑起来,将头一低,由着马云给自己带上帽子:“周行德,你比马云这条老狗会说话多了。方才朕说有活儿给你干,不想问问吗?”
周行德:“臣聆听圣言。”
等帽子戴好,皇帝松了松充耳,让自己的脖子舒服了一些,收起笑容:“也没什么,今天是年三十,朕的起居官杨荣回家过年去了,今天恰好又是朕与子孙团聚的好日子,你是言官,就来写这个《起居注》吧。别告诉朕你是军门出身,不会写字。”
周行德暗想:字我倒是会写,写得还不赖,可惜就是不懂古文。不过,起居注这种东西又不是长篇大论,到时候随便写两行,却也能糊弄过去。反正不过是“帝与太子、赵王守岁于西苑瀛台。”
“臣平日间都有读书的,只不过,给天子写起居注的好象都应该是翰林出身吧,臣惶恐。”
“惶恐个屁,谁规定起居注必须由文人来书写?”马上天子说话自然没那么多讲究,皇帝狠狠地唾了一口,已经略显得灰白的眉毛倒竖起来:“依朕看来,起居注这种东西也就记录一下朕今天到了什么地方,见了谁,说过什么话,照实写就是。又不是写诗作赋,弄那么多花花绕绕做甚。”
周行德忙施礼:“臣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喜欢说实话。陛下乃是继往开来一代雄主,自然不想看那种玩弄辞藻的文字。”
“那就好,随朕一起出去吧。”皇帝很受用地点了点头,穿好吉服装,也不停留,转身大步朝外面走去。
据周行德的观察,永乐皇帝应该是一个急性子,无论在什么地方,所停留的时间都没超过十分钟,走起路来步伐频率也很快。
等皇帝走得有些远了,周行德才记起自己是起居官,需要跟皇帝走在一起。
马云:“周大人,咱们快些跟上去。”说着就向周行德递过去一个眼色,眼神之中满是疑惑。
走进瀛台大殿,里面到处都是人,据周行德观察,穿龙袍的皇族就不下二十个,再加上嫔妃什么的,更是看得人眼花。
里面倒有几个熟人:太子、朱二、还有那个死太监杨庆。
这三人见周行德随侍在天子身边,都是一楞,随即又恢复正常,可表情却是各自不同。
朱二依旧一脸忿忿,杨庆则满眼阴霾地看着周行德,目光中充满了刻毒。
朱二对周行德态度不友善可以理解,毕竟彼此刚PK过。杨太监用这种表情看着自己,让周行德很不理解。
反到是太子见此情形,惊愕的同时,又有喜色在眼中一闪而过,然后朝周行德轻轻点了点头。周行德自然报以微笑,然后四下查看。
令周行德失望的是,却没看到玉浮屠,想来那人妖品级应该不高,没资格出席这种场合。至于赵王,殿中穿龙袍的人这么多,也认不要出来,只能等他自报家门了。
恩,太孙应该也来了,也不知道是哪一个。
皇帝总算出场了,众人自然是上前跪拜,三呼万岁。
然后平身,一群乐官将钟儿罄儿乱敲一气,听得周行德头昏眼花。
这一翻程序复杂而昂长,起码折腾了半个小时,才开始传膳,吃团圆饭。
“都来陪朕吃年夜饭了,很好。”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满座众人,突然发出一丝感慨:“普通老百姓过年,还讲究和合家团聚,朕贵为天子,原本不喜欢这种场面,可你们一定要来,却不能驳了你们的情面。哎,朕老了,也不能免俗。乐师,奏乐,大家该说话就说话,不要管理。朕就喜欢耳朵里热闹,如此才应了过年的景儿。”
众人都小声笑起来,然后音乐声大起,吵得厉害。
太子站起身来,刚要说些什么,一个四十来岁的英俊男子却不友好地撞开太子,大步朝皇帝走去。
太子吃这人一撞,不觉一个趔趄,忍不住微微皱起了眉头。
做在他身边的朱老2大怒,将手中筷子一扔,就要站起来发难。
一双手伸过来搭在他肩膀上,将朱二强行按了下去。
周行德看得仔细,却见伸手这人二十来岁,英俊挺拔,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太孙朱瞻基。
朱二很不服气,转头好象在嚷嚷着什么,因为殿中有些闹,周行德隔得远,也听不清楚。只不过,朱二神色愤怒,可太孙却一脸的恬淡。
朱二嚷嚷了几句,辩不过太孙,恨恨地将脸转到了一边。
撞开太子的那人走到皇帝面前:“父皇,谁说你老了,儿臣第一个不答应。儿臣从小就跟在你的身边,从记事起,父皇就是现在这般模样,到如今,儿臣都四十出头了,父皇还是没有任何变化。难不成要等到儿臣老得走不动路了,想进京来见陛下时,只怕却不可能。”
“哈哈”皇帝开心地大笑起来:“老三你就是会说话,我如果永远不老,岂不成老妖怪了?”
周行德心中一惊,禁不住朝那人看去,原来这人就是赵王朱高燧啊。
赵王笑道:“父皇,儿臣不过是据实禀告而已。”
皇帝更是开心:“老三,如果真有一天你老得走不动了,想来看朕,却没办法来,岂不让天下人说朕不讲父子亲情。此事也好办,大不了你这次来京城就别回去了,索性住在京城,也好随时进宫同朕说话。”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刚才还喧闹成一片的大殿立即安静下来,就连音乐声也停了。
赵王闻言,欢喜得哭出声来,扑通一声跪在皇帝身前:“父皇啊,儿臣这些日子住在封地茶不思饭不想,一心只想来京尽孝。可恨竟然有人拦着儿臣,不让儿臣进城。儿子在驿馆里住了几天,又思念父皇,这日子过得那是……天见可怜,总算见着陛下,儿臣就算现在死了,也欢喜得紧,呜呜”
皇帝也有些伤感,指了指赵王,对杨庆说:“把赵王扶起来坐到朕身边,朕虽然是天子,却也好是个父亲。朕想自己的儿子了,却不管别人说什么。既然他来了,就不要走了,以后就留在朕身边尽孝吧。”
“谢父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赵王得意扬扬地坐到皇帝身边。
周行德站在皇帝身后,自然将整个场面尽收眼底。
只见场中各人的表情都是十分精彩,太子端着杯子的右手微微颤抖,朱二和太孙也停止争执,满眼怒火地盯着赵王。
至于皇帝,则微笑着小声同赵王说着话,一脸的慈祥。
听下面没有了声气,皇帝这才醒过神来,皱起来眉头扫视众人一眼:“怎么了,尔有话要说,不肯让朕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
气氛开始凝重起来。
“没有啊,皇爷爷,大家是想怎么给你老人家拜寿。”一声轻笑传来,太孙走上前来拜在皇帝身前:“皇爷爷,普通百姓人家给家中老人拜年都有压岁钱拿,皇爷爷你贵为天子,想必不会亏待子孙。孙儿估计他们都在想着陛下你等下会有什么赏赐呢”
皇帝开心地笑起来:“我这孙儿啊真是最懂得人心了,呵呵,不就是要压岁钱吗,好好好,亏待不了你们,人人都有份。杨庆,你把朕准备的礼物赐下去吧,给大家粘点喜气。”
又朝太孙招了手:“你也坐朕身边来,子孙当中,你和赵王最合朕的心意,其他人,哼,朕也懒得多说一句话,都是不省心的。”
这下,太子的脸明显地好看了许多,而赵王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满。
周行德看着谈笑风生、落落大方的太孙和一脸慈祥的永乐皇帝,不觉暗暗点头:这个太孙很是不错,如今太子一系就看这年轻人撑场面了。如果没有他,只怕太子早就被赵王和汉王给赶下台去了,所谓“好圣孙也”。.。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寻找
皇家的御膳乏善可陈,大多以蒸制食品为主,可以随传随到,并保持热度。再加上永乐皇帝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食物多为面食,大荤大油大味。可皇宫中多是南方淮西人,加上又各怀心事,这顿年夜饭吃起来却没有什么滋味。
其实,最不耐烦的却是周行德。
他今天来西苑的主要目的是将玉浮屠找出来,以便拿到赵王欲在京城有所作为的证据。如今赵王算是见着了,可那玉人妖却是踪影全无。看到朱家一大家子有吃有喝,自己却站在旁边流口水,心中却是有些郁闷。
闲站无事,他一边观察着眼前的情景,一边思索。
永乐皇帝只有一年时间好活,不得不说,大明朝帝国未来几十年的统治者将在眼前这群人当中产生。太子之位既定,却并不稳当。
天下人都知道永乐皇帝并不喜欢这个不良于行,肥胖笨拙的儿子,如果有得选择,他更愿意传位于英气十足的汉王。
可惜,太子乃是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乃是封建社会不可动摇的lun理基石。再加上汉王在永乐年中期的夺嫡之争中犯下大错,让皇帝觉得自己的帝位受到威胁,被强令就藩,无故不得进京,因此,汉王已经自动失去了做储君的政治资格。
如果没有大的变故,太子只需静静等下去,总会熬到登基那一天。
可惜现在却出现了一个不可预料的变化,赵王进京了,还得到皇帝允许可以长居京城。从眼前的情形看来,赵王很得皇帝的宠爱。如果周行德是皇帝,相比起笨拙的太子来说,只怕自己也会选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
这家伙英挺帅气,又能言会道,实在讨人喜欢。
说句不好听的话,太子的个人形象实在太差,望之不似人君。
好在太孙为人机灵,相貌上也不弱于赵王,否则,这个年夜饭就是太子系的噩梦了。
周行德现在算是上了太子的贼船,如果赵王真的得势,只怕他也要随着这条大船一起没顶。不管是从哪一方面看,都得实心用力。
现在,赵王正在京城搞风弄雨,甚至联络白莲教的邪教徒,想来必定会有所动作。周行德虽然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上,太子必然会接位。可蝴蝶效应这种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却不得不防备历史发生大的变故。
如今的关键还是得找出玉浮屠,然后将其拿下,掌握到赵王不轨的铁证。
好在朱棣是个急性子,吃起饭来极快,几口饭食下去,将停著不用,说已经受用了。虽然有心同儿孙们凑个热闹,也与赵王和太孙言谈甚话,可说不了两句就厌烦了。
便站起身来道乏,转身回精舍。
周行德真站得腿软,见皇帝离开,心中欢喜:这个皇帝倒不是个喜欢折腾人的,干脆直爽,不拖泥带水。
周行德因为要随侍天子,自然跟着离开,虽然他更愿意留在这里看热闹。可以想象,没有皇帝在场,这里面的人又都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过节,肯定会弄出些事来。
做了皇帝的起居官,又不能离皇帝一步,却没有机会四下探察玉浮屠的消息,周行德心中有些暗自焦急。
可等他随皇帝走回精舍时,杨公公杨庆却向前一步拦住周行德的去路,低喝:“每日此时是万岁爷看折子的时辰,你不能进去。”
他眼睛里满是凶狠的光芒。
周行德不明白这死太监为什么会对自己如此态度,正要说话,马云在旁边道:“周大人,陛下看折子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身边,要不你随我去旁边把今天的起居注写了。陛下看奏折还需一个时辰,且在旁边候着吧。”一边说,他一边深深地看了周行德一眼。
周行德会意,立即道:“好,有劳公公。”
“随我来吧。”
进了旁边的一间耳房,里面的文牍堆积如上,马云找出《起居录》递给周行德,周行德慢慢地磨起了墨。
马云却没有离开,静静地站在旁边,小声道:“周大人你怎么进西苑来了,可有要事,快说,陛下那边我还有去侍侯着呢?”
周行德点点头,低声回答:“找人?”
“找谁?”
“玉浮屠。”他飞快地将自己在白莲教中所遇到的事用最简约的话同马云说了一遍。
“这人咱家可不认识,也没听说过宫中有这么一个人。”马云神色一凛,喃喃道:“赵王……赵王想干什么?”
一想这事若真发生后的可怕后果,马云身体微颤,一张脸在烛光下如同白纸。
微一沉吟,马云一咬牙:“不成,如此滔天大事,我得马上禀告陛下?”
“等等,何必呢?”周行德见他紧张成这样,突然轻笑一声,一把拉住马公公:“公公可看过《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一节,老天欲使人灭亡,先必使其疯狂。”
“你的意思是……”马云一震,声音禁不住大起来,大冷的天,额角却有汗珠不断落下。
“由他去。”周行德点点头。
马云一抹汗水,只觉得心神激荡,眼前一片懵懂混沌,口吃道:“你的意思是让赵王……我们再找到证据……然后……”
“没错,马公公你现在去禀告陛下能派什么用场,又拿不出实际证据来,以陛下的性子,你空口白话,污蔑藩王,离间天家骨肉,死一百次都不够。不如让赵王去干,咱们在底下监视,关键时刻再有所动作,如此,岂不为储君除一大患?”
马云身体不住摇晃,一把撑在桌上,半天才镇静下来:“好,就这么做。”
周行德:“如今的关键还得先把玉浮屠找出来。”
“可这人我确实没听说过。”
周行德:“玉浮屠身为白莲教净空宗的宗主,隐藏在皇宫之中,肯定不会使用本来身份。这样,我说说这人相貌,马公公你再仔细想想,是不是见过这么个人。”
“好,你说,我听着呢。”
周行德又将玉浮屠的模样详细说了一遍,连他身具上乘铁砂掌武功的事情也没落下。
听周行德说完,马云突然一拍额头:“我好象想起这么个人来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守岁
“铁砂掌……嘿嘿,如今练这种笨功夫的人却不多了,尤其是在宫中。”马云将一手双摊在周行德面前。
借着灯光,周行德看到一双已经磨得光滑壮实的手掌。
这一双手如同被桐油浸过一样,闪着暗黄|色的光芒,有点像生牛皮。
周行德忍不住问:“马公,你也练过?”
马云缓缓点头:“当年咱家也练过一阵子,可是受不了这种苦,又因为要上阵厮杀,专修器械,再加上事务繁忙,也没那么多时间练,也就罢了。这功夫真若练至大成,威力自然惊人,可惜太耗费光阴和钱财,上了战场也没多大用处,练得人也不多。”
“可有一人,咱家依稀有些印象,此人因为品级实在太低,平日间有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也没多少人识的。可那一年,咱家却见他正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用热锅炒了河沙正在打熬筋骨,又见他体魄过人,心中也是欢喜,就问身边人此人是谁,如果身家清白,性子不错,倒也可以收到身边使唤。可旁边人却说,此人已经拜在御马监杨庆的门下。老实说,咱家和杨庆也不对付,既然他是杨庆的人,自然就不能用了。”
说到这里,马云突然小声惊呼:“你说的那个玉浮屠是杨庆的人,难道说……”
他脸色有些骇然。
“难道说杨庆已经同赵王勾结在一起了?”周行德一呆,然后猛拍大腿:“这就对了,怪不得那死太监看我的眼色不对,相必他已经知道我是储君的人了。”
“死太监”一说出口,周行德却有些后悔,当着马云的面前这么说,那不是指着和尚骂贼秃吗?
好在马云心事重重,却不在意:“你这个给事中就是太子许的,知道这事的人多了去。你不说杨庆,我当忘记了。我听我儿子们说,当日赵王进京的时候,天子很是高兴,曾经在杨庆面前说过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儿子,单纯、直爽,为了尽孝,不惜身不惜命。皇子之中,也只有这个老三才真真正正地将天子放在心中。”
“单纯、直爽。”周行德讽刺地笑了一声,若赵王单纯直爽,怎么可能联络白莲教的人图谋什么大事。
马云继续道:“下来之后,那杨庆在喝醉酒的时候曾对身边人说,太子不为陛下所喜,汉王又远在山东。如今赵王甚得天子欢心,若是能够长居京城,这储君之位未必没有变数。”
“想来,那杨庆已经将重注下到赵王身上,想谋一个滔天富贵了。”马云越说越惊,面容狰狞起来:“好个杨庆,真看不出来,他有这么深的心思。”
“那就是了,肯定是他,是他帮着赵王在京城里招兵买马。”周行德心中一片通亮,将所有的关节都想得透了。
看来,自己这次没白来,收获倒也颇大。
“这样却是麻烦,杨庆若是倒向赵王,他有是御马监的掌印,掌管宫禁。若宫中真有大变。我等究竟如何是好……”马云关心则乱,竟有些惶惑起来。
“马公公勿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际的证据,首先得将那玉浮屠给拿下。然后在摸清楚赵王、杨庆一党纠结这么多党徒究竟想干什么,如此才谈得上下一步动作。”周行德安慰马云:“这样,公公在宫中严密监视杨庆一党,若有异动,立即禀告储君。还有,若那玉浮屠出宫,就来通知我,我想办法把他给抓了。宫外,我再找人监视赵王。”
周行德一边说,一边思索:抓玉浮屠倒也不难,这个人妖武艺虽然高得惊人,可双拳难抵死手。到时候联络刘勉,让他带上锦衣卫,再加上顾老头,未必不能将其一举生擒。可监视赵王却有些难,人家可是堂堂的亲王,日常扈从如云,自己一个小小的给事中,手上又没有得用的人,凭什么去监视他?
就在这个时候,马云的一句话提醒了周行德。
马云对周行德的话深以为然,道:“宫中咱家耳目众多,监视杨庆倒也不难。外面,赵王那里你还得多费心。对了,前一阵子,我听人说赵王的心腹孟贤与钦天监副监王成过往甚密,还送过去许多银。王成一个穷得浑身虱子的腐儒,要能力没能力,要权势没权势。而且,赵王府的人最是势力,从来不做赔本买卖,在藩地时,也是极尽搜刮之为能事,怎么可能瞧得上他王大人。再则,朝廷有制度,藩王不得与外臣交往,一旦被御使们知道,又要大起风波。此事周大人倒可以留意一下。如果可能,不妨写个弹劾的折子将此事禀告陛下。”
“王成,钦天监。”周行德心中突然一震,忍不住说:“赵王心腹去找王成,钦天监什么地方,夜观天象,制定历法。赵王找王成观看天象,究竟想干什么?”
“啊”马云跳了起来,刚收了的汗水又滚滚而下,咬牙切齿道:“乱臣贼子,乱臣贼子”
周行德:“这个折子我是不会写的,就算写了,以赵王现在的荣宠,朝廷最多只治王成一个结交藩王的大罪。小小一个副监,赵王也不可能死保,还不如静观其变。只要监视住王成,赵王的一举一动岂不尽在我等眼底。
周行德笑得像条狐狸:“老马,还有一个事你得帮我办一下,我们刑部有个殴人至残的案子,凶手姓王名中元,你看看能不能请储君将这人赦免了。”
“此人是谁?”马云知道周行德不会无缘无故地提起这事。
“一个泼皮无赖而已,不过,此人却能排上大用场。”
“可以,此事却也易已。不过是打人至残的罪名而已,一笔即可勾销。”
周行德提起笔将今天晚上皇帝吃年夜饭的情形随意地写了几笔,心中已有定计。既然那王成已经同赵王勾结,何不笼络住王中元,让他在王成身边做内应。王中元这种小人,只要给他地甜头,什么人都能出卖。有这么一个人物在,关键时候未必不能大用。
马云同周行德商议了半天,心中微定,见周行德在写起居录,心一看,忍不住道:“周大人的字真不错啊,不知道还真以为你是翰林出身呢”
周行德正要谦虚,外面有有小太监来报:“禀马公公,禀周大人,陛下已经看完折子了,传周行德周大人过去随侍。”
“是,马上就去。”周行德放下笔站起来。
马云说:“行德,陛下要守岁了,每年都是这规矩。一般来说,天子守岁都以半个时辰为准,其间还会传几个信重的大臣过来说话。”
“我现在是起居官,难怪要过去。”
“对了。”马云突然一把拉住周行德,低声道:“山西一案尚未最后落定,等下陛下或许会与心腹大臣谈及此事,你多留心点。”
周行德默默点了点头。
又回到精舍,皇帝已经放下手中朱笔,静静地坐在御座上,手放在暖炉上闭目假寐。即便是假寐,他依旧将身体挺得笔直。
倒是陪同他的那两个大臣面上表情有些难受的样子。
精舍中实在太冷了,宫中不能见明火,这里又是新建的宫室,墙壁和柱子上油漆簇新,很多设备都还没有装备到位,穿堂风一阵阵水来,卷动着纱帘,时不时发出轻微的声响。
烛光虽然将屋中照得通明,可印着地上青色的金砖,却蓝幽幽让人如同置身冰窖之中。
两个大臣都冻得一阵哆嗦,皆缩成一团,不住口地喝着滚烫的茶水。
一般来说,能够陪同天子守岁乃是臣工们的无上殊荣,有幸前来的起码是内阁学士和六部部堂,不过,据周行德看来,这种荣誉不要也罢,哪比得上自家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来得快活。
听到周行德的脚步声,那两个大臣同时转过身来。
这二人中有一人周行德却是认识的,正是内阁学士金幼孜。
这家伙当初可是将周行德的不世功劳一笔抹杀了的,此仇人相见本应该分外眼红才是。周行德见了他的面,却微微一笑。
金阁老倒有些诧异,忍不住“咦”的一声。
另外一个大臣周行德并不认识。此人五十来许年纪,国字脸,三缕长须,看起来很是儒雅。见了周行德,好象是见到老熟人一样微微颔首,露出和善的笑容。
听到金幼孜的声音,皇帝睁开了眼睛:“金阁老好象认识周行德,对了,应该是在居庸关时见过面的?”
金幼孜哼了一声,知道皇帝已经完全知道自己抹杀了周行德那件大功的事。他也不畏惧,反主动道:“的确,此人品行不好,当初臣将他的名字从功劳薄里勾掉了。”
皇帝:“有功必赏,方能将士用命,带兵的事情,你却是不知道的。周行德这人朕要用,卿不必多言。”
幼孜闭口不言。
“这地方有些冷啊,连朕都有些经受不住”皇帝笑着看了看两个大臣,“让你们陪朕守岁,却是有些为难尔等。”
一个太监过来要替皇帝更换手中暖炉子里的热水。
那个国字脸的大臣急忙走上前去亲自服侍:“万岁爷,臣等能够面见天颜,心中暖烘烘的,怎么可能觉得冷?”
周行德看了看冷得不住瑟瑟发抖的二人,又听到这句话,心中好笑。这家伙看品级也是二品大员,也不知道是六部中的哪个部堂,倒也会说话,会拍马屁。
皇帝很不以为然:“吕尚书,这话却是欺心。冷不冷,朕自己心中清楚地很,这地方尚为建完,连地龙都还没有铺,你们又是一把年纪的人了,说出这种话来,却让人不信。”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看来,皇帝对这吕大人也是非常不感冒。
周行德差地叫出声来,原来这个吕尚书就是张鹤的岳父,礼部尚书吕震啊
听到天子这句话,吕震不但不觉得尴尬,反激动得抽泣起来:“万岁爷啊,你这又是何苦为难自己的龙体呢。你的龙体可不是你自己个的,这国事、这朝局的千斤重担都压在陛下一个人的肩膀上,若不懂得将息,让臣等情何以堪?不就是装个地龙吗,几千两银子的事情,让户部挤一挤,不就挤出来了?”
说到悲伤处,吕震哭得泪流满面。
周行德听得瞠目结舌:太……太他娘会溜须拍马了,张兄啊张兄,你是多么一个正直的人啊,你岳父怎么这样?
金阁实在听不下去了,猛地站起身来:“陛下,吕大人这话好说得不对,这修院子的钱可不归户部出。户部的钱都是百姓的赋税,取之用民,用之于社稷。修院子是陛下自己的事,怎么能将这种负担压在百姓头上?吕大人谄言媚上,身为礼部尚书,说出这种话来,实在是荒唐”
此言一出,吕震怯生生看着皇帝:“陛下,臣这可是一片忠心,臣惶恐”眼睛里的泪水流得更快。
皇帝皱了下眉头:“吕卿你也别哭了,堂堂二品大员,成何体统?金阁老说得也对,国库和朕的内藏府的收支本是分开的,可不能混在一起。如果真依了卿所言,朕岂不成了公私不分之人?”
吕震继续哭道:“这天下都是万岁爷的,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要用些钱,又有什么打紧?”
“小人”金阁老忍不住喝骂,如果不是永乐皇帝实在太厉害,他都想上前狠狠吐他一口唾沫。若换成明朝中后期,以老金的性子,只怕真要冲上去对着吕震一顿老拳了。
金幼孜森然道:“朝廷明年的用度都有计划,已经让户部的官吏们抓破脑袋。大运河漕运那头要使钱,疏浚黄河河道要使钱。今冬北直隶冷得紧,冬小麦看样子也没有什么收成,只怕也需要赈济。最最要紧的是北方的战事,那可是个吃钱的窟窿。如今,朝廷是一文钱掰成两半花,你吕大人身为堂堂二品大员,却一心媚上,要从户部挪钱过来修院子,就不想想朝廷如今已经窘迫成什么样子了?”
吕震不服,抹了一把眼泪:“不就是装个地龙,几千两银子的事,就让你金阁老脸色这般难看?”
“今天几千,明天几千,这才开年。这个口子一开,一年下来,户部只能去上吊了。”金阁老喝道:“装地龙可以啊,反正也没多少钱。可我问你,这里地龙要装,西苑的围墙可还没有建好,是不是也要从户部划拨出去几万两银子购买上好石料,再划拨出去几万两用来招募工匠。这院子里的树木花草也需要种植,是不是也要从户部那边挪拆几万两过来?”
他这一声厉喝,显得中气十足,正气凛然。
吕震不觉后退了一步,又要方声痛哭。
“上纲上线了,朕不问户部要钱还不成吗?”皇帝也觉得头疼,招手让周行德过来,又对两位大臣说:“今天朕找你们过来守岁,为什么偏偏喊了你们三人,那是因为你们三人都是理财能手。朕想同你们聊聊,明年的军费着落到什么地方?也不算是正式的诏对,你们可以随便说话。”
吕震还在抹眼泪,皇帝再也看不下去了,也被他哭得心烦。他本是个火暴的性子,提起脚,一脚就踹了过去,正踢道吕震的边胯。
这下,倒让周行德瞪大了眼睛。皇帝踢大臣,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不可思议的事。可永乐皇帝朱棣就是干了,别人又能怎么样。
人家做事从来就是我行我素,肆无忌惮。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从来就是可着自己性子来。连靖难这种事都能做出,还是什么事情是他干不出来的?
周行德固然瞪大了眼睛,金阁老却呻吟一声,痛苦地将头转到了一边。
倒是那吕震却不哭了,一个踉跄退了几步,反欢喜地地喊道:“谢陛下赐脚。”
皇帝哈一声被他气笑了:“吕大人倒是会说话,好,今天所议之事就从你开始,你说,该从什么地方凑备军饷,又什么时候能够筹备完毕?”
吕震忙道:“陛下,臣是礼部尚书,可不管钱,陛下还是问金大人吧。”就将皮球踢给了金幼孜。
筹备军饷这事本就是个烫手的热山芋,真若让他去干,光户部那群人就能把他吕大人给生吞活剥了,户部衙门里的人都他**是老西儿,抠门得很。
吕震提起这岔,皇帝气极而笑。从开始北征鞑靼起,朝中大臣们都是极力反对,说什么国家财政窘迫,要休养生息云云。特别是今年夏天的这次北伐,更是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为此,六部尚书和内阁学士有一大半都被关在北衙的诏狱里,到现在还没有放出来。
吕震却说让他去找户部尚书,可户部现在根本就没尚书,这不是打他的龙脸吗?
皇帝怒喝一声:“如今可没有户部尚书,要不吕大人你把户部给兼了。”说完,转头对周行德说:“周行德,拟诏,让他做户部尚书。嘿嘿,吕大人,朕的吏部还缺个尚书,要不你也干上一阵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钞
皇帝越说越气,不住地用手指着吕震。
见皇帝声色俱厉,吕震“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不住磕头:“臣惶恐,臣万死”
周行德知道皇帝说的是气话,通过先前对朱棣的观察,自认对他的性格有所了解。
永乐皇帝属于急性子,大事上面严酷苛刻,对于小事却没有一个固定的行事标准,想一出是一出。
这份圣旨他自然不会写,真若写了,当着眼前这两个朝廷重臣的面,只怕真要被他们看轻了。
果然,皇帝发了半天脾气才平静下来,走上前去,一把将吕震从地上拽起来,语气缓和地说:“吕卿,今天是年三十夜,咱们君臣守岁,有什么话不妨开诚布公地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吕震这才战战兢兢地偷看了皇帝一眼,才嗫嚅道:“陛下,朝廷凑集军费,不外乎是开源节流两种手段。节流吧,通常的手段是裁撤各项不必要的开支,裁撤不需要的官吏。可眼前的情形却是,朝廷四次北征,该压缩的开支都压缩了,连宫中的吃穿用度也减之又减。至于裁撤人员,六部缺员严重,( 天下衙门 http://www.xlawen.org/kan/4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