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隐龙啸 > 隐龙啸 第 33 部分阅读

第 33 部分阅读

    力左右之事,我等还是故作不知为好;以免徒乱人意的为我等自己和亲眷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诸事小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呀!”

    纪啸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言辞,其实也是在间接的告诫着甘延寿:有些事想想可以,但最好不要总是挂在嘴上。现在霍氏的势力已经覆盖在了大汉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就是现在猛然的冒出来一支正在编练的新军,也不好说什么时候就会引起老霍光的注意、并会进行加以限制和掣肘、甚至会给安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予以取缔?要知道,老霍光几十年来屹立不倒所遵循的最重要一条原则就是:狠辣、决断得不给对手留下任何翻身余地的斩草除根!只要是成为了老霍光的眼钉,那就几乎等于注定了会被化为灰烬的命运!

    甘延寿恍若有些后怕似的沉声的说到:“还是四弟想得清楚、考虑得周全。某此后还真要多多的注意,不能再像在羽林之时一样的想说就说、想闹就闹了!其实,某也知道此次是四弟给某提供的机会。所谓富贵险求!虽然因此事而某再不能像原来一样的率性而为、且其还隐含着许多的凶险,但过逸则必难有所作为也!某还是十分的感谢贤弟的看得起为兄!”……

    相互之间倾心的交谈,也使纪啸同甘延寿之间的关系更加贴近了的显得彼此之间毫无任何的隔阂。然而,经过同甘延寿的交流,在使纪啸几乎可以认定表面上粗豪无比的甘延寿是一位可以托付大事之人的同时,也使纪啸在心里产生了一种十分沉重的压抑、甚至是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觉:

    虽然哥几个的背后现在有张安世和老苏武作为靠山、甚至还是秉承着年少的当朝帝王汉宣帝的旨意、隐隐之还有汉宣帝在背后进行支持。但目前霍氏在大汉朝的势力也太过庞大、太过雄厚了!

    任何的时代、任何的事件、特别是在权力博弈都会存在着一个不变的法则:那就是事败的最后责任承担者,往往都会是被当做枪使的事件的直接执行者。

    可以说,自己哥几个的背后支持者汉宣帝、张安世、老苏武等所组成的联盟的实力,其实也仅仅是恍若像一柄粉饰得金碧辉煌的木质兵刃而已。而以老霍光为首的霍氏集团,则却像一柄黑不溜秋的粗糙铁棒。如果双方不可避免的真正发生强力的碰撞,毫无幸免的木质兵刃就会被砸成齑粉!

    而以自己为首的哥几个人,也就恍若是构成木质兵刃的主体;失败的结果可想而知的就很可能就会在人间蒸发?而粉饰在木质兵刃上的金粉,则恍若是以汉宣帝为首的联盟。自己哥几个所构成的这柄木质兵刃化为齑粉以后,金粉反而会被涂饰在粗糙铁棒上继续的存在。

    这,其实就是上位者和下位者的差别!承担责任、遭受到无妄之灾的永远是实际执行的下位者。而最为关键之处则在于:只要有恍若‘大汉朝第一人’的老霍光的存在,霍氏就永远会遮住大汉朝的一多半的天空。这又安能不让纪啸内心里感到了压力重重、感到前途荆棘密布的险象环生吗?

    然而,人生又能有几次的机会?人生又能有回头路重新可以走吗?……

    极度压抑的陷入沉思之的纪啸,骑在马上不由自主的‘啊———’的仰天长啸了一声。……

    “多谢兄长对小弟的看重与信任!此后,我等兄弟不仅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且一定要开创出一番属于我等兄弟的辉煌功业!如此,才能不负我等大好男儿的昂藏七尺之躯呀!”长啸了一声抒发了压抑在心头的抑郁之气的纪啸,一咬牙高声的对并马而行的甘延寿说到。

    侧首神情庄重的凝望了纪啸半晌的甘延寿,暗自点了点头激昂的高声说到:“四弟放心!某甘延寿此后也绝不会再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了!承如先贤弟所言:好男儿当笑傲于天地之间。为兄此后当惟贤弟的马首是瞻的与贤弟一同开创出一番不俗的功业!有我等兄弟同心,刀山火海又有何惧哉?”……

    紧接着,纪啸同甘延寿在返回长安城的途,又一同大致商量出了明日选拔军卒的大致方案。其实,这件事纪啸也就只能是同甘延寿来商量、确定。另外的张延寿和陈汤二人,虽然从表面上看已经年过四旬的张延寿恍若有乃父之风的孔武有力、也颇通行伍,但毕竟也从未进入过军旅;隔行如隔山,想来张延寿也很难提出什么比较恰当的建议。至于陈汤,武不相通,就更是一个‘力巴’(外行)了!

    由于甘延寿还要回御林军大营去收拾、收拾随身物品,准备好明日就正式的离开御林军大营。因而,回到长安城后,纪啸也就形式上的邀请了一下甘延寿过府一叙、被甘延寿婉言谢绝之后,二人也就各奔东西的分手了。

    略为驻足等待老管家骑着叫驴赶上来之后,纪啸也就携同老管家一起回返苏府。

    从明日开始,纪啸也就要正式的开始了练军、造械的事宜,从此之后纪啸也就会开始没日没夜的奔忙了!但在纪啸的心里,还一直存有着难以释怀的一件事:那就是身处于皇城内宫的许皇后的命运。

    因而,纪啸也极其希望霍大小姐霍成君在张世安府上满足了口腹之欲之后,能够来到苏府等待着纪啸,纪啸也好适当的向霍成君交代几句、让霍成君传话给皇太后上官婕和许皇后:越是在临近许皇后分娩的关头,越要加强对许皇后安全的防护。虽然在纪啸的脑海存有着许皇后是在分娩之后才被下毒的记忆,但那也毕竟仅仅是一个记忆。真实与否?那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霍门父子 (二更)

    世界上的有很多的事情,都是在沿着纵向和横向两个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方向发展和延伸着。纵向的发展,可以使身临其境者通过眼见、耳闻等处于适当的可以加以感知的状态之。而横向的延伸,则是在身临其境者茫然无知的状态默默的拓展着事件的范围和程度。

    现在的纪啸就是这样,他也就仅仅知道自己是在一步一步的向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迈进,而却不知道他近期的作为已经引起了他原来就极其担心的人的关注和窥探。

    而纪啸更不知道的则是:就是由于她同霍成君之间的相互爱恋之情,才使他避免了同本就是自他来到京城长安以后的只要针对对象、却又一直悭吝一面的老霍光过早的发生纠葛和碰撞。这也可以说是纪啸和霍成君的缘分不浅吧?

    同样,其的横向相关联事件的延伸,让老霍光也无法知道的是:自己的那位续弦正室霍显,竟然已经开始了胆大妄为的、给以后霍氏整个家族覆灭埋下最大隐患的‘预谋毒杀一朝国母许皇后’的无知蠢动。……

    虽然现在已经是入夜时分,但此时为了大汉朝的江山社稷、也为了他自己能够在大汉朝具有着绝对的权威而劳碌了几十年的老霍光,却还没有歇息。

    在霍府正宅老霍光妆点得考究、豪奢却又宽敞无比的书房,包括老霍光在内的霍氏的几位主要男性掌控者已经议论、商议、谋划了许久。其间,还因彼此之间的意见不统一而发生了一些的争执……。

    今日,原本是同样身居于军郎将高位的霍禹和霍云、从驻扎于京城长安周边的住屯军大营回府来给父亲兼叔公的老霍光问安的日子。二人回到霍府后,恰巧遇到身为御林军军官的霍山也过府来找老霍光有事禀报。因而,三位血缘关系上本就是亲兄弟、却被老霍光给弄成了隔辈人的三人就联袂来到了寻常决不允许人随便前来打扰的老霍光的书房。

    “……据传言这个纪啸是什么开国之前的功勋之臣纪信的后代,他还是那个已经都要老掉渣儿了的鳏寡孤独的苏武的义子?叔公知道:苏子卿原来就与张安世过从甚密。可能是苏子卿通过张安世向圣上进行了举荐,圣上竟然敕封了他一个什么‘虎贲副尉’?还让其从羽林选拔出一旅之军在城外独自设立营盘加以编练。不过,有一宗应该当乃是实情:其相貌上要与当今圣上极其的相像,这与其祖同高祖皇帝相像颇为相符。当时孩儿第一眼见到他时,都以为是自身的眼睛发花了!如果不是大帅张安世事先已经言说其将来报备、其来到后也予以了传报,孩儿就很可能会以为是当今圣上乔装、改扮而来的了?……”躬身站在老霍光宽大的书案一侧的霍山,低着头满怀着一肚子的怨气儿、十分郁闷的数说着。

    “话说得有些过了!你这是怎么说话哪?……”身材高大、体型魁伟、皓首苍颜、但精神却异常矍铄的坐在书案后面的老霍光听到此后,褶皱堆砌的老脸上稀稀落落的苍眉皱了起来。

    虽然老霍光现在已经年近古稀,但一双依然目光炯炯的老眼恍若具有着强烈的穿透力一样的紧盯着低着头的霍山,声音也苍哑带有着无限的威严和震慑力的说到:“苏子卿乃我朝的一代节操楷模,张子儒亦乃是我朝的一品侯爷、尔御林军之大帅!岂是尔这等后辈之人可以直呼其名的?特以的无有规矩了!成何体统?尔以后如再如此的桀骜不驯,看老夫不重重的责罚尔的!还有何事?快些一并说来!”

    霍山让老霍光一顿劈头盖脑的训斥给骂得一声的也不敢吭了!可能是被老霍光训斥得有些发懵?紧低着头仿佛是在弭耳受教的霍山恍若没听见老霍光后面的问话一样、在站在他身旁的霍禹推了他一把之后,霍山好像才刚刚梦醒过来似的‘啊’了一声。在老霍光怒瞪了他一眼、轻声的斥骂了一句‘不成器的东西’之后,霍山才摇晃了几下脑袋、仿佛是借此来清醒一下似的说到:

    “啊、啊!还有!这个纪啸的勇力也挺强悍的!同羽林那个恍若大狗熊似的甘延寿比武竟然没分胜负。也不知道他是同、同七、七姑是怎么认识的?今日七、七姑竟然也偷偷地溜进了羽林的大校场,而且还好像十分关心那个纪啸一样的、拼命地阻止比武再继续的进行下去。如果不是七、七姑的阻止,那个纪啸和那个大狗熊似的甘延寿会弄成两败俱伤的血溅五步也说不定?”

    毕竟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妹,硬逼着三十多岁的霍山对自己最小的妹妹霍成君称呼‘七姑’,也确实是让他感觉要多别扭有多别扭!因而,霍山在一提到霍成君时,也难免十分的碍口、语意迟滞。

    “啊,原来是这样啊!你是说小七儿同那个纪啸还颇为熟识?……”此时的老霍光,脸上一扫之前的威凛之气的反而露出了一丝的笑意的向霍山问到。

    “是的、是的!依孩儿看来:那个纪啸看、看七、七姑的眼光也颇为暧昧……。”霍山忙不迭的答到。

    “什么、什么?你是说小七儿同那个狗屁纪啸不清不楚?这小子是不是活腻了吧?占便宜占到我们霍家来了?看来,他是不知道马王爷是三只眼哪!稍待明日某一定要找些人去狠狠的暴打他一顿的!某也要好好的问问这小子还要不要命了!……”霍山答得快,站在上首、一脸横肉、满身散发着暴虐、骄横之气的霍氏下一辈的老大霍禹爆发得更快、还没等霍山回答完老霍光就已经吵吵嚷嚷的张狂叫嚣起来。

    “放肆!完全是一个没脑子的东西!尔嚷嚷什么?用脑子想想好不好?就尔现在这个样子,尔让老夫以后怎么能放心把霍氏偌大的家业交给尔?都是些不成器的东西!”老霍光的一顿臭骂,当时就把不可一世的叫嚣着的霍禹给骂得‘哑了火’!

    “叔公息怒!其实大伯说得也对!我霍家在大汉安能被人轻看?然孩儿听叔公的话里好像还含义颇深?叔公是否是已经想到了一个十分合适的安排?”相貌上与霍山极其相似的霍云及时的替霍禹打着圆场的同时,也在有意的借着恰当的恭维着老霍光的话来转移着老霍光的注意力。

    从外貌上来看,霍云和霍山因是孪生兄弟而十分的相像。但稍有点儿头脑的人,却绝不会把二人弄混的张冠李戴。无他,只是由于居长的霍云一贯的是一副阴沉、内敛的表情,而居幼的霍山则永远是一副倨傲跋扈、不可一世的做派。也许这就是像俗语所言的‘龙生种、种种各异’吧?

    同样,由于老霍光以往的‘乱点鸳鸯谱’。也使霍云对本应该称呼‘大哥’的霍禹不得不称呼‘大伯’、对本应该称呼‘父亲’的老霍光又不得不称呼‘叔公’!霍氏的一家子称呼上就是一个乱哪!

    “唉……!还是云儿颇有心计呀!……”霍云的话不禁令老霍光叹息了一声说到。

    第一百五十三章 暗流汹涌 (三更)

    “尔等以后有事要多听听云儿的见解!都是老夫的亲生骨肉(还是乱!连侄孙也变成了他老霍光的亲生骨肉?),老夫对待何人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偏颇。也许云儿的沉稳才是我霍家后世的福祉呀!……”显得有些动情的感慨着的老霍光,话里话外不禁含有了英雄迟暮的凄楚意味。

    老霍光的话,也令同被斥责过的霍禹和霍山内心里有些不忿的瞥了一眼脸上含着浅浅的、但却显得有些阴沉的笑意的霍云,但嘴上却又不得不‘顺杆儿爬’的恭谨答到:“孩儿等一定牢记父亲(叔公)的教诲!”

    “嗯———!”用鼻子‘嗯’了一声的老霍光,有着年老人共同弱点倚老卖老、偏于顽固的接着又缓缓的说到:“尔等当知:所谓树大招风啊!现今的朝野人等,对我霍家实则是‘畏’多于‘敬’也!他们其实大多乃是畏惧于我霍家的权势,此已毋庸置疑。老夫已经老矣!后世之事还是要靠你们哪!尔等也不要怪老夫一再的言语繁庸……。”

    可能是内心里有些感叹自己有些‘廉颇老矣’的原因?老霍光的话语也显得慈和和还微带着一些怆然的意味起来:“往事已矣,已经无能更改。然为了我霍家后世的兴盛,如果小七儿真能够同那个苏子卿的义子成为连理?对我霍家来说实乃是一件美事也!某一个人在朝野间的威望,并非是以朝一夕、凭借权势就可轻易的获取的。而苏子卿,其虽与老夫积怨极深,但老夫亦不得不言:其风骨乃是我大汉朝的一座丰碑也!其也必将会成为后世之人颂扬、效仿的楷模。……”

    欲壑难填。从老霍光的话里话外也不难听出:他在拥有了无上的权势和地位的同时,也在极其的羡慕老苏武有可能会美名流传青史的幸运。当然,老霍光在看明白了一切已经成为既成事实的同时,首先考虑到的还是想要让霍氏家族能够永远的兴盛不衰:“话再说回来吧!由于苏子卿已经无有任何的子嗣,其必然会对这个义子溺爱非常的同时,也还会把自身的衣钵全部的传给这个义子。何况,此子还是忠义传家的纪氏的后人。此岂不就是更加的相得益彰了!……”

    说到此的老霍光略略停顿了一下,老眼望向了今天唯一得到他赞扬的霍云。而此时,霍云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恰如其分的迎合着老霍光说到:“叔公真是高瞻远瞩啊!叔公之言已经令云儿顿开茅塞!叔公是否欲言:如果霍家能能够同苏家、甚至还包括纪氏联姻?将会对我霍家的声名大有益处?亦会给霍家以后的更加兴盛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老霍光的脸上露出了‘老怀甚慰’的笑容:“老夫就说嘛!还是云儿颇知老夫的心意呀!对我霍家以后的名声有益乃是其一也。其二尔等也不难揣测:朝廷不同老夫言说就贸然的决定新练一军,其之居心也绝不会对我霍家有利。然也许是上天在眷顾我霍家、或是冥冥之兄长(霍去病)也也在护佑着老夫?竟然让小七儿同此子有了关联。如此,如果好事得成?岂不就等于又给我霍家添上一方助力?呵、呵!”说到此的老霍光,反而心情大好的笑出声来。

    “父亲(叔公)英明!”在在三个后辈谦恭的奉承过,老霍光就又看着霍山交代到:“尔当已经听明白了老夫的意思!尔与此子同在羽林之。此后不仅不许在与其发生龌龊,而且还要多多的与其相结交。尔如能尽早的促成其与小七儿的好事?就将是尔对霍家的绝大功绩也!”

    “孩儿谨遵叔公之命!一定会多多的与、与这个小子、啊,纪啸交往!”在霍山有些口不应心的连忙答应了之后,老霍光也就显现出了疲态的密眯缝着眼睛挥摆了两下大手,霍氏‘父子’们因纪啸而引起的一番议论、商讨、甚至争执也就此结束了。

    然而,如果老霍光能够听到霍禹、霍云、霍山三人联袂离开的途的一番议论?则必然会气得五内俱焚的暴跳如雷!甚至都有可能把自我标榜‘一生忠于汉室’的老霍光给气得荣登极乐?……

    实际上本就是亲兄的的三人在离开老霍光的书房后的途,就听紧旁着霍禹而行的霍云有些阴森的对霍禹轻声的说到:“老人家就是糊涂!也太过于的迂腐了!他在,霍家可保无虞。但如果有一天他老人家不在了,皇宫内院那位安能轻易的放过我霍家?他不想自己再进一步的光耀霍家的门厅,难道也不为我等后辈此后的命运想一想?如果没有霍家?又哪能有他汉家的江山、皇城里那位的至尊之位?大伯还是尽快的布置好我等商议妥帖之事吧!到了那一天?不仅大伯会傲视天下,我等又何必再像现在这样为以后霍家的命运担惊受怕的?……”

    霍禹也一脸横肉直颤的紧咬着牙关不带任何感情的说到:“云儿放心!某已经按我等商议好的大致准备妥帖了!就等一个恰当的时机,我等就可适时的发动了!凭借我霍家的实力,发动起来后必将其一切都会水到渠成。那时,天下的一切还不都是由我等来说了算了?不过,既然老人家已经有言在先,想来那个姓纪的小子也蹦跶不到哪儿去!山儿!……”

    说到此的霍禹回首招呼了一下跟在后面的霍山又接着说到:“近期你就先听老人家的话,多与那个姓纪的小子虚与委蛇的交往、交往。待大事成功之后,再收拾他也不迟!千万不能因意气用事而因小失大。山儿切记:要以大事为重啊!”

    “大伯放心!这点儿脑子山儿还是有的。不就是为了讨取老人家欢心的把七、七姑硬往那个老不死的苏子卿的干儿子怀里塞吗?只要七姑自己愿意,就让她去那个老不死的苏子卿家做媳妇呗!”霍山其实还是满腹怨气的答应着。

    世事也真是难以预料。从三人一鳞半爪的对话不难听出:现在三人可能是正在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超过霍显更加胆大妄为的预谋着一件更大的阴谋?

    也许霍氏的这些后辈们确实是有些遗传自霍氏的开山之祖霍去病的秉性在里面吧?当年的霍去病,二十出头就敢于孤军深入的远击匈奴三千里的一直打到贝加尔湖畔。而这些霍去病的后辈们,则更加胆大妄为的可能是反而对当年霍去病誓死捍卫的大汉朝廷生出了篡逆之心?这也许就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吧?

    能力超凡的人,其能力用之于正则会为江山社稷建立不朽的功业;能力用之于邪则也必然会是祸乱天下的源泉!

    第一百五十四章 内幕繁庸

    平行空间的、霍云和霍山的那位同父、同母的‘七姑’霍成君,此时则刚刚恋恋不舍的从苏府踏着夜色返回霍府。虽然霍成君并没像纪啸相像的那样早已经等在了苏府,但也就在纪啸回到苏府后不久,风姿绰约、婷婷娜娜的霍成君其实也就来了。人一忙碌起来时光就显得流逝得快,实际上此时已经是接近夕阳西下的时辰了。

    同苏府上下人等已经逐渐熟悉的霍成君,从仆人口打听清楚了纪啸正在后堂闲坐、喝茶后,就直接挟带着一缕香风来到了后堂。见面后,霍成君当然不可避免的就是对纪啸一顿劈头盖脑的娇言怨怼:埋怨纪啸不应该比武较技之前不告诉她大小姐、也埋怨纪啸不应该答应去比武较技、继而还埋怨比武较技就应该用比武较技应该使用的木质兵刃、以及比武较技也就是比试一下而已何必又那么认真的像拼命一样……,如此等等。反正只要纪啸站在了比武较技的御林军大校场内就没有一点儿是对的了!

    被霍成君深情款款、无限关怀的一阵不停顿的爆豆也似的怨怼、埋怨得直挠脑袋的纪啸,也只好是讪笑着尽量的陪着小心的连连的承认自己是有些冒失、希望霍大小姐予以原谅。被埋怨得一脸无奈、极度郁闷的纪啸不禁在心里暗想:您大小姐还不知道你那位老大侄子霍山还要让我立‘生死状’哪!如果知道了?您大小姐还不在御林军大校场上拎着把宝剑撵着你那位老大侄子喊打、喊杀的呀?如果那样?那可就真够瞧的了!

    所谓关心则乱。霍成君本就是因把一颗芳心全部的倾注在了纪啸的身上,才使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的她对纪啸的行为怨声载道。因而,霍成君一句句仿佛包含着无限柔情的怨怼娇语,也让纪啸只能是去倾耳受教的不忍心对霍成君多加的反驳。

    好在大梦初觉醒的老苏武脚步蹒跚的晃进了后堂,霍成君才结束了对纪啸恍若娇妻教夫一样的‘训诫’,也使纪啸脱离了被教诲了半晌的‘苦海’!

    看到老苏武来到了后堂,纪啸自然就想起了因自己不在而担心老苏武会产生孤独的感觉。而此时恰巧老苏武和霍成君又都在,纪啸就适时的提出了让霍成君以后多来府上看看、多陪老苏武说说话。

    虽然霍成君性情直爽、大胆,但毕竟还是一个未出阁的黄花大姑娘!因而,纪啸这样仿佛像是委托媳妇照顾公爹一样的交代,也不免让霍成君听完后瞬间面袖如脂的低下了臻首。但霍成君仍然毫不迟疑的乖巧轻声答应着:“放心吧!成君会每日都会过府一趟的!”令纪啸仿佛还含着一种甜丝丝的感觉在心里不禁好气的暗想:这人前是淑女、背后是猛女的?还真有作戏的天分!

    这一天过去,纪啸又是比武较技、又是马不停蹄的出城去勘察营址,其实也已经感觉到了躯体十分的乏累。虽然涉及到对皇城内宫的许皇后安危的担心,因老苏武已经了解了内情、自己没有必要再瞒着老苏武。但考虑到年老之人闲坐下来就愿意胡思乱想这个特点、担心老苏武思想起来会替自己担忧,纪啸也就还是强忍着不断袭来的一阵阵疲乏的感觉、在霍成君隐含着不舍的婉言告辞时起身亲自送霍成君回返霍府;准备在路上再交代、交代霍成君近日一定要前去给内宫传信儿……。

    静下心来,现在纪啸才完全的想明白了老苏武在酒肆说得那句含义颇深的话:子儒还真是有心哪!每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要存有着一定的私心,只是私心的大小不同而已。如果一个人把自己所要开始进行的一切行为都要首先权衡一下是否对自身有利?有利则行、无利则止。那这种私心就不能称之为私心的只能是称之为‘贪欲’了!

    张安世把自己的大儿子张延寿塞给了纪啸,也不得不说是老奸巨猾的张安世已经极度的认可了纪啸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张安世主要的还是看重的纪啸乃是在给年轻的一代帝王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编练嫡系亲军。可想而知,这支亲军练成以后,必然会被目前还显得势力十分单薄的汉宣帝倚为‘长城’。而统领这支亲军的首脑人物,也恍若‘天子门生’似的会被汉宣帝视作绝对的心腹、成为汉宣帝维护皇权尊严的一柄‘利器’!

    张安世让自己的儿子参与进来,毋庸置疑的是在给儿子张延寿创造出了一条仕途上的捷径。同时,也是给张氏家族加上的又一道可以使张氏家族辉煌、显赫延续下去的保险。家国天下、家国天下,先家后国。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

    同样,对于纪啸来说,张延寿的加入也益处颇多。有张延寿这位大汉朝第二号人物的大公子的存在,也会让纪啸少受了许多的掣肘、会少添了很多的麻烦。想当然耳,已经年过四旬的张延寿,对大汉朝上层的各种门路必然是驾轻就熟。这样一来,纪啸就可以把诸多的同各个衙门打交道的事物全部的移交给张延寿来接洽,而他自己也就可以把精力大部分的都用在练军、造械上。

    当然,纪啸也不会一切都大撒手的不闻不问。比如之前纪啸委托老苏武去找御史大夫丙吉讨要一些练军所正常需用的钱财的事,纪啸就打算还是自己亲自去拜访一次丙吉比较好。

    军旅这种‘国之利器’,确实是维护住朝廷枢首脑人物手权力的绝对保证。但在和平时期,人、政客的作用也是绝对不可忽视的!而且其对政局的左右所发挥的功效事实上还要超过军旅。况且,如果单纯的从同汉宣帝这位年轻的至尊帝王个人的亲疏关系上来论:丙吉同汉宣帝的个人关系要超过所有朝廷重臣的恍若是汉宣帝的最近的亲人。

    救命、养育、再造……。可能除了丙吉不是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的亲生父亲以外,丙吉对汉宣帝以往所做的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位身为父亲者所能做到的一切。甚至,丙吉当年还是冒着‘一旦强横的汉武帝刘彻天威震怒、整个家族都要被彻底诛灭’的天大风险而及时的救下了还身在襁褓的汉宣帝。

    多一个人就多一条路。按纪啸的想法:如果自己能够借着讨要钱财的机会搭上同现在已经身为三公之一御史大夫的丙吉这层关系?其作用会远远的要大于仅仅是得到些许钱财的作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纪啸当然也知道:如果能够搭上同丙吉的关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丙吉就肯定会对自己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第一百五十五章 亦哭亦笑 (二更)

    积习难改、积威难抗。第二天纪啸再去车骑将军官衙应卯,迎来的就是霍山没笑硬挤笑的、比哭还感觉到难受的表情了!可见,老霍光不仅在大汉朝廷可以生杀予夺的一言鼎;即使是在霍氏家族内部,同样也是言出必行的不容任何人有所违逆。

    当然,人老不以筋骨为能。随着老霍光的逐渐年老体衰、精力不足已经难以做到事无巨细的面面俱到,霍氏家族的这些桀骜跋扈、极不安分的后辈们、甚至也包括老霍光的继室霍显也就自然开始对老霍光的成命有些阳奉阴违、并不考虑后果、恣意妄为的暗开始作祟。也许这就是俗语所言的‘富贵不出三代’吧?

    古今同理,上位者永远是需要下位者等候而最后到来的哪一位。而下位者,却绝不允许让上位者来等候。特别是在军,如果到了规定的时限下位者尚未到场,则就等于严重的违犯了军规、律令,是要受到严格的处罚的。因而,也包括纪啸在内的前来车骑将军官衙应卯的御林军、高级将领,在点卯尚未开始时就已经早早的等待在了大堂的偏厢之。

    自然,御林军有资格前来车骑将军官衙应卯的将领也是要有着级别的限定。纪啸就是因为其所属需要独立的设立营盘,否则如果纪啸这个‘虎贲副尉’也仅仅是虎贲校尉的助手,其实他也同样不具备前来车骑将军官衙应卯的资格。当然,现在纪啸仅有的三位下属张、甘两位延寿和陈汤就更不具备前来车骑将军官衙应卯的资格了!

    但由于营盘尚未正式的设立,张延寿和陈汤人也只能是就像随身下属一样的先等候在车骑将军官衙大堂的外厢,待纪啸应过卯之后跟随着纪啸前去办理具体的事宜。至于甘延寿,则因其原本就是住在御林军大营之,自然是没有前来车骑将军官衙。

    作为御林军军官的霍山,事实上就等于是御林军大帅张安世的‘随身副官’。因而,霍山在正常的时间里都是要跟在站安世的身边、站在坐在帅案后的张安世的身后,随时的接受、并向御林军所属转达着御林军大帅张安世所发布的各项军令。

    近几日每日都按时来到车骑将军官衙的张安世,其实主要也就是前来安排有当朝帝王汉宣帝的旨意、由纪啸组织的练军、造械这件事。因而,纪啸正式的见到、并有机会同霍山彼此相互搭讪也就是御林军一众高级将领点卯、报备接着就宣布了散帐以后。

    在御林军大帅张安世按部就班的处理了一些军的散碎事物散帐以后,纪啸就同御林军众将领一起退出了大堂、会合了张延寿和陈汤等候在外厢之,等候着张安世出衙以后一同前往御林军大营前去遴选军卒。

    这之前,张延寿和陈汤已经大致向纪啸禀报了一下昨日午后前去安排军需辎重、以及工匠原料等的情况。朝有人好做官、背有靠山好办事。有张延寿这位大汉朝第二号人物的大公子出马,一切办理得也都很顺利、快捷,一切也就是等待遴选完军卒以后,把军需、辎重、原料运往城外、把工匠带到城外去设立营盘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前期要做的事,最后也就剩下等待着今日把军卒遴选完成了。

    “多谢二位兄长不吝辛苦的操持!还是大帅想得周到,如果没有大哥从操持?想来要让三哥自己去办肯定不会办得如此的顺畅……。”褒奖了张延寿和陈汤两句之后,纪啸也随口向张延寿这位做儿子的捧了一下他的老爹张安世。纪啸口的大哥、三哥自然各自是张延寿和陈汤,既然昨日已经由老苏武给从作伐,纪啸也就自然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小四儿’!

    还没等背对着外厢门口的纪啸把褒奖的话说完,却听到身后脚步声响起、传来了纪啸这几天一直听着就有些别扭的话语声:“那个,啊,纪校尉!大帅已经动身准备前往大营,尔等可随本官一同随大帅前去……。”

    转过身来的纪啸,也就在这时候见到了霍山比哭还要感觉难受的硬挤出来的笑容。“多谢军大人传唤!下官等马上就随军前去。”纪啸嘴里程序化的答应着的同时,心里也不免暗自的嘀咕着:你们霍家的男人不是因狐假虎威、张扬跋扈、吆五喝的习惯了根本就不会笑吧?您军大人的笑可真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你霍山冲我笑可别是没好事儿的又想给我添点儿乱哪?

    心里不由得疑窦丛生的纪啸,也忙挥了一下手招呼着张延寿和陈汤准备一同跟着霍山出门。可是,三人已经开始动身,霍山却还站在那里并没转身准备离开?使纪啸不免更加疑惑的看向了他……。

    “啊,张家仁兄可同这位先行,本官要同纪校尉借一步说话。”霍山脸上还是那副难说是哭还是笑的表情,说起客气话来十分费力的解释到。当然,霍山对身为张安世的大公子的张延寿不好太过于的无视、即使是路上偶遇也会适当的予以尊重。

    满腹疑惑的纪啸点了点头只好说了一句:“那,两位兄长就先请吧!”待张延寿和陈汤点头当先向外走去的同时,纪啸也眉头微皱、客气的对霍山说到:“大人您也先请!我等有话可以边走边说,免得大帅见我等前往迟滞有所怪罪!”

    “他也……!啊,好吧!我等就一同前去。”眼睛一瞪、脖子一梗的霍山可能是刚要口出不逊?就可能是反应过来自己现在不是来装‘大尾巴鹰’的?也就马上咽回去了吐了半截儿的嚣张言辞,符合着纪啸说到。

    遥遥的落在了前面的张延寿和陈汤后面的纪啸和霍山缓步边行间,纪啸见说起‘人话’来十分费劲儿的霍山张了两下嘴却没发出声音来的脸颊抽搐着恍若欲言又止,就随口说道:“下官同大人现今已经份属同僚。大人如果有话要对纪啸说就请明言,同僚之间本应不必太过有所忌讳的!”

    “啊、啊……”‘啊’了两声的霍山,还真是不太会说‘人话’:“其实、其实本官也没有什么大事。就像纪啸为所言:我等已经份属同僚。昨日本官回去一想,你看:本官乃霍门的高弟,尔亦乃是名门的后裔、苏老侯爷的义子。你我此后是否是可以相互的照应一些?”

    这霍山都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呀!各自的出身彼此早就知道,又何必自命不凡的挂在嘴上?相互照应?你霍氏一门的荣耀已经一时无两,又能需要我这个并不起眼儿的御林军小小副校尉来照应什么?疑惑万分的纪啸心里暗想着,也只能是先随口应付着霍山、看看霍山还要玩儿什么猫腻的说到:“那下官可有些高攀了!能得到大人的看顾,下官实是感到荣幸之至!不过,下官可是位卑而言轻,实是不知下官还能对大人有何助力?”

    “什么助力不助力的!就这么说定了!此后你我就相互帮扶着一些吧!快些走吧!否则大帅就真要等不及了!”霍山就这样云山雾罩、根本就没说出个‘子、丑、寅(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