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部分阅读
、卯’的把话说完了?
霍山现在的怪异表现,并没有令心思一贯缜密的纪啸自命不凡的生出‘霍山是有些惧怕自己了’的想法。虽然纪啸感觉自己在御林军参与的一场比武较技表现得还差强人意,而且背后还恍若有张安世和老苏武做靠山。但按纪啸的想法:身为显赫一时的霍氏子弟的霍山,却绝不可能是因为这些就会对自己生出畏惧之心。
然而,世事却就是这样的难以预料!霍山还真就是因为对纪啸生出了畏惧心理的才有了这种超乎寻常的表现……。
有一句话称之为:天家无情。虽然霍氏家族并不是皇室家族,但就其目前在大汉朝所拥有的雄厚势力和掌控的绝对权力来说,其实已经俨然不逊于被称之为‘天家’的皇室。作为身处于这样一个势力庞大的家族的一名重要成员的霍山,感同身受的深深理解:为了维持住家族的辉煌而所必须做到的乃是冷酷与无情。
第一百五十六章 虎老余威
虽然现在由于老霍光已近暮年的精力衰退、时有事有顾及不到的情况发生,以霍禹、霍云、霍山为代表的后辈以及霍显等也已经开始对老霍光有些阳奉阴违。但因老霍光几十年所形成的积威所在,老霍光还是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威慑力的甚至还令他们谈虎色变。
同样,亲身经历过了几十年以来因权力争夺在大汉朝朝廷上层所发生的多次惊心动魄的血雨腥风场景,也使霍氏家族的这些重要成员们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只有老霍光这位大汉朝的巨人屹立不倒,才能为他们遮挡风雨的让他们安享荣华富贵、且可以在人前去耀武扬威。
因而,不仅是在大汉朝、就是在霍氏家族内部,老霍光对于霍氏家族成员来说也同样是恍若神一样的存在。
当然,现在分别由霍禹、霍云、霍山为主的一方和以老霍光的继室霍显为主的一方,也在分别酝酿着各自的巨大阴谋。这些阴谋,或是在运行过程、或是尚未开始发动。但无论是哪一方,也都是在隐瞒着已经垂垂老矣的老霍光。
而还是由于老霍光多年形所成的巨大积威所在,前日因老霍光对纪啸和霍成君关系采取的默许态度,使回到自己宅邸后的霍山越思虑也不对味儿的感到自己同纪啸产生的龌龊这件事有些不妥、且还隐隐的产生了后怕的感觉。别的事霍山也许会稀里糊涂,但有一件事霍山是完全明白的!那就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老霍光会摒弃一切的亲情和骨肉之情。
而霍山之所以感到后怕,一方面是因为霍山也开始感到目前纪啸所承担的编练新军的事宜其的隐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就是因为其所包含的莫名隐情,如果舍弃他霍山能够把纪啸拉过来?老霍光很可能会毫不迟疑的让他霍山失去一切、甚至生命?另一方面,霍山心里也明白:在老霍光的心目,极其受宠的霍成君的分量要远远的高于他霍山。
既然老霍光对纪啸和霍成君的关系采取不闻不问的默许态度,那么这两个人的私情很可能就会达到真正的结为连理的地步?按霍山有些趋炎附势的想法:能够成为权势熏天的老霍光的乘龙快婿、何况霍成君还是老霍光最为宠爱的女儿,何人又能不趋之若鹜?
有一点霍山的畏惧和纪啸的担心是极其的相似,无论是霍山想到的老霍光已近暮年的将会不久于人世,还是纪啸记忆的霍氏的大厦将在不久的将来轰然的倒塌,但霍山畏惧的和纪啸担心的则是现在的老霍光还是余威犹在!无论以后会怎样?但现在惹恼了老霍光或是被老霍光视作眼钉,结局也很可能就会等不到老霍光弃世或是霍氏覆灭、并提前与这个世界告别?
就是基于这些模棱两可的原因,霍山才越想越纠结的听从了老霍光之命的开始主动的向纪啸递出了橄榄枝。但以往骄横横跋扈习惯了的霍山又那里会向别人示好这一套啊?故而,也就把纪啸给弄得一头雾水的不明所以,根本也摸不清头脑的不知霍山这是‘抽的那股疯儿’?想来,纪啸这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了解到霍山现在这是发的什么‘癔症’了?
“那,好吧!下官初入御林军,难免以后会因不懂而有疏漏之处。而大人却是经常的跟随在大帅身边,乃是大帅的近身之人。下官以后如有不虞之时?也望大人能为下官在大帅面前多多的美言!”既然是听了个稀里糊涂,纪啸也只能是不涉及到实际问题的说上一些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言辞。
而这些话,却也是正霍山下怀的符合霍山只能是别人向他有所求的口味。因而,霍山也就差没拍得胸脯山响、脸上也出现了洋洋得意的笑容、大包大揽的说到:“放心!有本官在,天大的事本官都能在大帅面前替你圆圈!以后你就等着被加官进爵吧!……”什么都没做就给我加官进爵?霍山的许愿反而令纪啸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霍山的畏惧心里状态也许就像谈虎色变一样的感觉老霍光现在还是‘虎老雄风在’?承然,纪啸考虑到现在要尽可能的避免同霍氏、甚至老霍光发生正面的冲突、担心成为老霍光的眼钉又何尝不是与霍山怀有着相近的想法?
纪啸同霍山因初次见面时,彼此之间、特别是霍山因看着对方不顺眼而发生的暗斗、确切的说是霍山已经有意的给纪啸使了两次的‘绊子’,却在冥冥之又无声无息的消饵于无形了!这也不得不说是纪啸的运气、或是因霍成君给纪啸带来的好运。
纪啸跟随着张安世再次的来到御林军大营,大营已经没有了昨日熙熙攘攘、人声鼎覅的场面。各个校尉麾下的所属军卒,也都是在按着常规的日程安排执勤的执勤、休整的休整、训练的训练……。
其实,作为御林军大帅的张安世,他也并不需要事无巨细的经常的前来处理御林军的日常军务。虽然御林军的所有正式军卒、以及辎重兵和预备役都是统一屯扎在一座大营之,但其实各个校尉的所属实际上都是自成体系、各自承担着明确的职司。因而,日常的军务基本上都是由各个校尉去自主的承担。而张安世这位御林军大帅,实际上就是等同于代替当朝帝王汉宣帝统帅着御林军、遇到重大事件时代替汉宣帝对御林军发布军令。
当然,由于御林军预备役的军卒并有没有设立单独的校尉,名义上相当于直属于御林军大帅。因而,在一般的情况下,御林军预备役军卒的日常训练、管理都是有军官霍山和军长史来负责。
第一百五十七章 虎贲遴选 (二更)
早早的就已经迎候在御林军大营营门之处的甘延寿,向已经下了马的张安世行完军礼后,就大步流星的来到了跟在后面的纪啸身侧。其实以张安世为首的这一行人数并不太多,除了御林军大帅张安世的十几名亲兵以外,其余的也就仅有御林军军官霍山、长史和纪啸等三人;但却官阶都要高与甘延寿。当然,因为这是在军营、而不是像在官场一样的下级还要没完没了的向上级或同僚见礼、寒暄。因而,甘延寿也就仅仅是向职位最高的张安世一个人行完军礼也就算了事了。
提到无论职位多高、进入屯军大营都要下马,这其还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
西汉帝在位时,周亚夫(后景帝时官居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首功之人,开国大将周勃的儿子。)出任为将军,屯军在细柳。帝亲自前来劳军,至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派使者持节纵马入营传诏给周亚夫。由于周亚夫早有军令:营不许纵马。周亚夫因使者持节在身不能加罪,就斩杀了使者骑乘的马匹而代;随后才传令开壁门(侧门)迎接帝下马入营。后帝赞曰:“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自此之后,不仅‘细柳营’成为了军纪严明的强军的象征,而且还把‘屯军大营不准纵马的军规’延续至今。后世三足鼎立之时,曹魏大将徐晃一举大败了‘兵出襄樊、震动宛洛’的蜀汉大将关羽,曹操就曾盛赞徐晃:某之周亚夫也!而现在,距周亚夫去世也就仅有七十多年,而且还同是刘姓的汉家皇朝。因而,对当初由周亚夫订立的军规自然还在严格的遵循着。
世上绝少有人做事不情绪化。仿佛已经同纪啸达成了某种共识的霍山、也许按他的想法双方还颇有进一步的发展前途一样,现在的表现就要较前两日积极得多、也配合得多了!
进入御林军大营后,霍山甚至还在御林军大帅张安世前往军大帐的途,就已经主动请缨前去召集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在得到了张安世的认可之后,霍山就招呼着长史同他一起前去召集预备役的军卒。令已经感到有些诧异的张安世,也不禁意味深长的含笑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纪啸。看得纪啸也感到郁闷的暗想:别看我!我也不知道今天霍山是吃错了什么药?……
很快!还没等来到军大帐的御林军大帅张安世的屁股坐热,就已经有张安世的亲军侍卫进来禀报:长史和军已经把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召集完毕。恭请大帅前往!
刚刚落座不久的张安世又含笑瞥了一眼同张、甘二位延寿和陈汤一起侍立一旁的纪啸,开口意味含混的说到:“今日可真够麻利的呀!好!本帅随后就到!”说完,就大手一挥示意了纪啸等一下,站起了粗壮的身躯、领先大步流星的向帐外走去……。
昨日纪啸同甘延寿初步商量好的遴选标准乃是:首先由比较熟悉御林军情况、并且本身也技艺超群的甘延寿从一众御林军预备役军卒遴选出近千名体健、强壮的军卒,然后再采取捉对比试、胜者选、败者淘汰的办法初步确定出编练新军的组成军卒。
当然,经过一阶段大强度的整练之后,肯定还会有因承受不了等各种原因间被淘汰、重新被遣送回御林军预备役的。按纪啸的估计估计,经过了初选和二选之后,最后能够剩下二、三百人也就不错了!虽然数量要稍显得少了一些,但纪啸也是有些无奈:
其一,由于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成以上都是家境富足的所谓良家子弟,吃苦耐劳的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要较平民子弟差上许多,淘汰率过高是不可避免的。
其二,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纪啸还不可能在初选就遴选出太多的数量;以便经过第二轮淘汰后最后可以保持在比较恰当的数量上。这其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作为御林军主帅的张安世他并不明白和了解纪啸所要采取的训练办法的难度和强度。即使是纪啸向他进行详细的解说,他肯定也难以理解这些训练办法的具体效用。因而,在选拔时张安世也必定会要求纪啸把初选的数量大致的控制在汉宣帝所下旨意的规模范围内。
另外,如果纪啸现在就告诉张安世经过了初次的遴选后还会要有高达五成的淘汰率?那就有些太扫身为御林军大帅的张安世的颜面了!堂堂的大汉朝皇城御林军军卒,在纪啸的眼里竟然是这样的羸弱?让张安世的老脸往哪儿放啊?
就是鉴于以上的原因,纪啸也只能是采取推着走的办法,秉承着先训练出来一批骨干、为未来的军储备一批下级军官的原则,最后能够剩下多少就算多少了!
纪啸等跟随着侍卫亲兵环绕的张安世来到了人头攒动、御林军预备役军卒聚集的大校场。这已经是纪啸两天里第二次的来到御林军的大校场了!不过与昨天有别的是:昨天纪啸是以比武较技者的身份出现,而今天纪啸则仿佛是以‘考官’的身份出现的。按纵目看过去的纪啸的大致估计:聚集在御林军大校场的御林军预备役军卒大约有三千左右人。
从行动和身形上来看并未显现出老态的年近七旬的张安世箭步登上了帅台,一双粗壮的手臂抬起后缓缓下按、台下微显有些嘈杂的军卒们瞬间寂静下来之后,张安世就声若洪钟似地说到:“奉当今万岁的旨意:将由新任的虎贲副尉纪啸从尔等预备役遴选出数百人组成一旅新军、并开出长安城外单独扎营、编练。尔等的选之人,将正式的归入羽林的军籍。随后,就将由新任虎贲副尉纪啸等开始从尔等之选拔。纪纪啸何在?”
听到帅台上的张安世的高声传唤,纪啸连忙高声的答应着:“在!”并从帅台下面的一侧疾步的行到帅台的正面单腿打千儿抱拳:“末将纪啸恭听大帅将令!”
张世安马上就传令道:“军卒遴选开始!”“末将接令!”高声接令的纪啸站起身后,转身快步的来到伫立在帅台下面一侧的张、甘二位延寿和陈汤附近:“大哥前去帮助二哥遴选军卒,三哥预备书案准备随后对选者予以录下名姓。”伴随着三人异口同声的应声‘遵命’,军卒的遴选也就正式的开始了……。
下面是一位书友帮阚虓查的关于西汉有双字名、而东汉和三国却极少有双字名的原因。阚虓认为极其的精确,故而摘录下来。书友不愿意看可以省略不看!
《汉书·王莽传》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假如要是慢慢地等到他爷爷和爹爹死?这个王宗他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自己等不了!就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给画了幅画像;还私自的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是由于水平有限,事情马上就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件事王莽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形势不好也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被剥夺。王莽就下了一道旨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原本的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后来是依法令改成的‘王宗’。现在他犯了法,就要再改回去,还叫回原来的‘王会宗’。
从王莽这道旨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前朝的人名使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不准用双字名。三、王宗犯罪后,被恢复了二字名,以示对其的处罚。
从王莽颁布‘去二字’的法令始,人们就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数了!但这一习惯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了风气,民间一般都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因此,单字名现象得以延续、并一直到三国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狡黠小兵 (三更)
其实,以甘延寿为主的‘笼统筛选’也同样进行得很快!本来加入御林军已经有过几年的甘延寿心里大致就对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有所了解,再加上现在又在用直观的感观重新浏览一遍。因而,甘延寿在张延寿的配合下,也就只是向半环绕在大校场的预备役军卒队列边不断的指点着‘你上前一步’、‘你也上前一步’……、边缓步而行……。
也就是经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在帅台上高坐的张安世以及帅台下面的纪啸等的注视下,甘延寿和张延寿两人就已经初步的挑选出了近千名在这些御林军预备役军卒相对来说是年轻体壮、精神饱满的军卒单独列成了一队。
见张、甘二位延寿初步的筛选已经接近尾声,帅台下面的纪啸就快步的走了出来,准备宣布进行再一次筛选的具体办法……。
然而,就在这时候,却从东侧未被选的御林军预备役军卒传来了一声高亢、却又显得有些尖细和稚嫩的喊声:“卑下不服、卑下不服!卑下有话要对大帅禀明!……”伴随着喊声,从东侧未被选的御林军预备役军卒从,急匆匆的跑出来一名几乎同任何一名军卒相比较都要矮小、瘦弱的军卒身形……。
被喊声所吸引不免脚下一滞的纪啸,不禁抬头侧首望向了瘦小军卒跑来的方向。只见逐渐跑近的这名身穿着一身仿佛还显得有些宽大的御林军甲胄的军卒身高也就尺出头(一米)、白皙的脸庞上毫无一丝的须髯、漆黑的浓眉下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十分的引人注目、身材单薄得宛若一名半大孩子……。
皇家亲军的御林军怎么还跑出来一名‘半大小子’?纪啸不由得满心疑惑的暗想。当然,这时候就又该轮到御林军军官大人霍山出场了!
就听此时已经站在帅台上、立身于大帅张安世侧后的霍山已经高声的呵斥道:“赵睿你又想捣什么乱?前几次本官还没腾出空闲来处罚你哪!今天你又跳出来捣乱了!越来越顽劣无忌!本官要不是看在……。”
刚刚怒气冲冲的呵斥到此的霍山,却被已经跑到帅台近前的瘦小军卒高声的反驳给打断:“卑下是有正事要向大帅禀告!何言捣乱、何言顽劣?难道军大人还能僭越的代替大帅不成?……”瘦小军卒既不辩解以前、也不讨论现在,反而一口咬定霍山是在喧宾夺主的有越权之嫌。真不是一般的牙尖嘴利呀!御林军真有人才呀!站在一旁含笑默默的望着这一切的纪啸不禁暗自的赞叹着。
“你……!”被瘦小军卒顶撞得脸袖脖子粗的霍山刚刚声嘶力竭的吼出一个‘你’字,就被站在帅台上他身体侧前的张安世大手一挥给打断了:“算了、算了!”接着就含笑仰着头、翘着脚、白皙的小脸儿通袖的望着帅台之上的瘦小军卒说到:“呵、呵!好了、好了!别再闹小孩子脾气了!尔欲有话同本帅说就先说说吧!”
竟然敢顶撞心胸狭窄的霍山,而张安世还并不追究的半含着溺爱似的语气同他说话。这难道又是一位哪家豪门的子弟?微皱起眉头疑惑的望着这一切的纪啸不禁暗想。
“此次选人不公!……”瘦小的军卒接口后却马上就把矛头指向了纪啸等,令纪啸心里更加的感到了诧异:不公?能有什么不公的?又没对谁优先,选拔的人又都是身强体壮的。这又能有什么不公啊?
就听瘦小的军卒嗓音尖细的接着说到:“选来选取,全是选了一些五大三粗的!难道怀有着一腔报国之心的人,就因为身形不高就可以被摒弃在羽林之外吗?卑下不服!卑下也想要正式的进入羽林……。”
还没等瘦小的军卒把并不太充分的理由说完,高高的站在帅台上的张安世就不禁笑出了声:“呵呵!身形不高?尔岂止是身形不高啊!其实,当初尔进入羽林的预备军时的年龄就不够。尔之年龄可及弱冠?本帅当初只是看在尔祖想让尔先早些到军历练的缘故,才答应了让尔进入了羽林预备军。如果再让尔成为了正式的羽林一员,本帅岂不更有了徇私之嫌?”
“大帅答应家祖的事与卑下无关。然卑下既然成为了羽林预备军的一员,就同其他人等一样有平等的成为正式羽林的资格。卑下现在要问的是:既然是从预备羽林选取,缘何就把卑下摒弃在外?卑下虽然身形不高、不壮,但卑下可以同任何人予以比试。凭卑下的技艺,想来并不会输给何人。卑下恳请大帅应允卑下以比试技艺的办法来争取成为正式的羽林!”瘦小的军卒满嘴是理的尖细着嗓音毫不畏惧的、爆豆也似的高声同张安世狡辩着。
台下的纪啸侧目隐约看到此时的张安世脸上出现了十分无奈、仿佛是哭笑不得的表情。估计张安世现在心里肯定是在想:这个破孩子!可真能无理搅三分呀!
“咳、咳、咳……!”瘦小军卒一番似是而非的论调,反而一下子把张安世绕得无从答起的仿佛也变成了他的老友苏武似的把咳嗽当做了‘语助词’来使用,借以掩饰因自己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来回答瘦小军卒所提出的要求而产生的尴尬。也许张安世此时也在暗想:勿怪老东西不说话却先咳嗽!原来还有此等的妙用啊?
“咳、咳!那个,尔就给本帅出难题吧!……”借着咳嗽来打马虎眼的张安世,刚‘之、乎、者、也’的开了个头儿,就马上反应过来:对呀!赵家的破孩子给老夫出难题,老夫何不来个顺水推舟的把这个难题推给他人?
暗想着的张世安,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意的说到:“此事乃是由当今圣上亲自传下的旨意,而担负统率此军的虎贲副尉也是由当今圣上所亲自任命。老夫也仅仅是遵照圣上的旨意,予虎贲副尉以相应的配合而已。尔如有所求,可自去向虎贲副尉求恳,看虎贲副尉能否对尔予以通融、通融?”这回倒好!张安世却把解决瘦小军卒的难题一竿子支给了纪啸……。
第一百五十九章 英雄少年
纪啸不由得在心里心暗自的咀咒着:张安世你这个老家伙也太不地道了吧?你自己争辩不过这个小毛孩子,却一推二五的把他甩给了我?你即使是想让我去解决,也应该先给我透透这个小毛孩子的底牌呀?可想而知,既敢顶撞霍山、又敢同你张安世夹缠不清,这小子的来历能简单吗?最少你也要让我对他不能一无所知的了解一二呀?你不愿意理他?我就愿意同一个小毛孩子一般见识?……
懊恼的在心里暗自怨怼着老奸巨猾的张安世的纪啸,现在就是不想去招惹身材瘦小、年少的军卒也做不到了!此时,仿佛受到了张安世点拨的瘦小军卒,已经转身直接就向离他并不算远的纪啸快步的走过来……。
“卑下赵睿参见虎贲副尉!”瘦小军卒快步的来到纪啸的近前打千儿、抱拳道。……
走近了纪啸看得更清楚了!生得眉清目秀的瘦小军卒赵睿,白皙的脸上还带着不少的稚气,年龄最大也就十、七岁。可真是个夹缠不清的小瘟神哪!你也真听话!老家伙张安世使坏的指使你找我你就真来了?心里暗自念叨着的纪啸连忙说到:“免礼、免礼!适才纪啸已经听清了小、啊,尔同大帅的对话……。”
张安世也真是有些难为纪啸了!任何人都知道御林军藏龙卧虎的豪门、贵胄子弟无数。故而,对于这位既敢顶撞霍山、又敢同张安世争辩的‘小家伙’,纪啸还真不能妄自尊大的摆长官架子。因此,纪啸也就在自称上和称呼对方上有些语意滞涩。
国法亦无外乎人情啊!韩信尚能忍受‘胯下之辱’,纪啸也并非是对瘦小军卒赵睿的出身产生了畏惧心理,只是感到像初起因一两句话就得罪了霍山那样有些太不值而已。其实,‘做大事者当不拘小节’则恰恰是说反了!应该说:做大事者当从小处着眼。
从赵睿同张安世和霍山的对话里,纪啸不仅听出了赵睿的出身不低和可能还经常的调皮捣蛋,也还听出了张安世对他恍若怀有着像对待子侄一样的些许宠溺。同样,纪啸也对赵睿的机智、胆大、好胜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喜爱之情,感觉如果对他引导得当?赵睿不难成为一名上佳的人才。因而,纪啸也就一时有些不忍拒绝赵睿,产生了放过赵睿一马、答应他提出的加入自己所编练的新军的想法。
但在众目睽睽之下,纪啸又有些不好意思的太过徇私。因而,也就话语有些迟疑的接着说到:“其实,适才的选取也并非最终的结果。稍待还要进行一轮的两两比试、单败淘汰的办法,才能最后确定选的数百人……。”
“那就更好办了!卑下适才已经同大帅说过:卑下不惧同任何人比试一番。嘿、嘿!不过,大人和甘司马就不用参与了吧?卑下昨日也观看了大人同甘司马的较技。嘿、嘿!卑下自忖肯定不是大人和甘司马的对手!其余的人等,卑下还不会太放在眼里!如果卑下万一失手了?那只能是怪卑下的学艺不精,卑下也会毫无怨言的再不多言纠缠了!谁愿意没完没了的说这么多话呀?……”不等纪啸说完,就打断了纪啸自顾自的说了一大套的赵睿,说到最后反而嘀嘀咕咕、大眼睛连翻、孩子气十足的埋怨起别人让他把话说多了!当然,在他‘嘿嘿’了几声说到自己不是纪啸和甘延寿的对手时,也仿佛是十分不服气的直瞪眼睛,好像是在说:哼!假以时日结果还说不定哪!
望着赵睿仿佛孩子气十足、争强好胜的模样,纪啸心里的喜爱倍增、目光也柔和得仿佛像是在看自己的同胞小弟一样的含笑说到:“尔看这样可好?由于本官受当今圣上的旨意所限,也确实不好过于自作主张的加以徇私。尔既知不是本官和甘司马的对手,就亦应知道本官的眼力也不会差得太多;尔可现在就拔出随身的兵刃把自身所具备的艺业演练一番给本官看看。如果本观看完之后觉得还差强人意,那你此后就算正式的进入羽林军籍了。且此后就先暂给本官做一名亲兵吧!”
其实,纪啸的话里话外已经是在暗示这赵睿:我已经基本上是答应了你,你演练、演练做做样子也就行了!赵睿自己提出他可以参与到一对一的单败淘汰去,而纪啸却只是让他自行演练一番;这已经就说明了纪啸有了‘放水’之意。瘦小军卒赵睿眨动着黑亮的大眼睛一脸疑惑表情的望着纪啸仿佛像似喃喃自语的说到:“这样啊……?”随即就仿佛想明白了一切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喜笑颜开的说到:“好!多谢大人成全!卑下听明白了!卑下就先演练给大人看看……。”
在纪啸暗自的点头、心里‘小家伙聪明’的暗自赞叹,赵睿又极其乖巧的遥遥冲站在高高的帅台上的张安世抱了抱拳,就拔出了挂在腰间对于他来说又长、又宽的雪亮腰刀。一个漂亮的‘遥指长空’起势之后,瘦小的身形就矫若脱兔似的闪、展、腾、挪的在帅台之前演练起来……。
赵睿的技艺还真是不错!除了因年龄幼小而显得力量不足、有些招式控制不住腰刀舞动间的惯性、无法达到完全的精确到位以外,纪啸完全的可以看出:赵睿的技艺是受到过高人的指点,且其自己也肯定下过一番的苦功。雪亮的腰刀上下翻飞间、挟带着‘呼呼’的罡风、舞动得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又如疾电划过,已经颇具了一代技艺高手的雏形……。
据实而言,就观瞧技艺的水准来说,纪啸的眼力还真要低于宛若‘御林军第一高手’的甘延寿许多!纪啸的技艺,也仅仅是从实战自行摸索出来的‘杀人之技’,其实是既无套路、又无成规的可以说凌厉也因过于的直接而显得漏洞、破绽很多,只是由于其技法的犀利和迅捷,才基本上掩盖了这些漏洞和破绽。直观一点儿的讲就是:纪啸的一招即出,完全的可以把对手一击毙命。而这期间出现的漏洞和破绽,如果对手加以利用?也仅仅是能够把纪啸伤到而已。以命来换取对方受伤,当然谁也不回去作这个‘赔本的买卖’!
而甘延寿的技艺则完全的不同,是完全的可以用‘高明’二字来形容、是绝对的艺业和技巧的结合体。但有一利就有一弊,就是因甘延寿的技艺讲究招招到位、式式完美,不免也有些桎梏住了技艺实战的效用。再加上真正以命搏命的实战经验甘延寿又逊于纪啸许多,才使二人昨日的比拼打了个平手。
就是因为以上的原因,可以说在观瞧技艺高低的眼力上甘延寿要高明纪啸不止一筹。然而现在毕竟是要由纪啸来做决定,而非是取决于甘延寿。因而,同样也看得大脑袋直点、对赵睿十分认可的甘延寿也只能是在心里暗自的念叨:不错、不错!却不好叫停,只能是冲着望向他、仿佛是向他征求意见的纪啸点着头的直眨着大环眼。
“好、好!不错,勿怪敢于毛遂自荐!可以了,不要演练了!尔已经成为了第一名正式的通过之人了!”看到甘延寿也在示意自己接受赵睿,纪啸就高声的对还在演练不止的赵睿喊到……。
第一百六十章 并不乐观 (二更)
伴随着纪啸的喊声,已经累得满头满脸皆是汗水的赵睿马上就收招停止了演练。由于收招过急,赵睿还显得十分单薄、瘦小的身体还无序的摇晃了几下,脚下的马步也扎得有些虚的向前错动了两小步。“呵、呵!技艺确实上佳!受过高人的指教、且也下过一番苦功。不过,体力还稍显弱了一些。此后跟随本官当以强健体魄、增强力量的习练为主啊!”轻笑了两声的纪啸,赞许了两句之余也指出了赵睿目前技艺上的最大‘软肋’。
“卑下多谢大人的不吝指教、也多谢大人接收了卑下进入新军!卑下在此拜见上官!”白皙的脸颊上因劳累加兴奋出现了恍若少女一样的鲜艳袖晕的赵睿,把腰刀归鞘、抱拳拜谢、重新参见纪啸之后,也十分机灵的马上就紧赶几步上前站到了纪啸的身后。他还没忘记纪啸之前所说过的‘如果能够接受他进入新军、就暂时给纪啸做一名亲兵’的这番话!
含笑瞥了赵睿两眼,心里赞许着赵睿人小鬼大的聪颖、机灵的纪啸,马上也就换了一副十分庄重的神色,高声、郑重的宣布第二轮遴选开始……。
在甘延寿招呼送上来几大捆比武较技用的木质兵刃之后,甘延寿也随后就宣布了第二轮遴选的规则:
一、每二十人一批,随机的组成两两一对的进行比试较技;由甘延寿自己和张延寿出任裁判。最后,一对一较技的胜出者和落败者各分别组成一队。
二、为了保证比武较技的公正性,避免出现有实力者因强强相拼被意外淘汰,最后还会给落败者一次机会。那就是:可由第一轮的落败者任意的向获胜一队的任何一个人挑战,获胜后即可替代被挑战者的位置。但为了避免出现投机取巧的车轮战法,第一轮的获胜者只接受第一轮落败者的一次挑战。
三、当再无第一轮落败者的挑战出现时,此次遴选也就算正式的结束;获胜的一队也就由预备役正式的转入了御林军军籍。
当然,在最后确定好人选之后,还要由暂任的主簿的陈汤正式录下名姓,交由御林军长史予以备案。
处理完了因赵睿的不忿而平添的一个小小插曲之后,接下来的第二轮遴选进行得很快、也很顺利。其间,自然也曾出现因较技的双方旗鼓相当、难分伯仲、打得难解难分的情况。由于考虑到还要有最后一轮的落败一方的挑战,纪啸也就告诉甘延寿和张延寿让一时难分胜负的双方同时晋级了。
通过第二轮的全面考核,纪啸也不得不承认之前赵睿所言的‘不惧同任何人比试’的正确性、也让纪啸越看越觉得兴趣索然。
按纪啸的观点来看: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身体条件是毋庸置疑的,较一般的平民百姓子弟要强壮很多的个个显得膀大腰圆。但也就是由于他们出身的优良,也使这些军卒过惯了优裕的生活,吃苦耐劳的承受力极差。因而,就仅仅是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兵卒所习练的宛若花架子一样、根本经不起血肉横飞的实战考验的技艺来说,也根本就是参差不齐的大部分水平相当低劣。
御林军预备役军卒现在的这种水准和现状,也让纪啸不由得在暗自的感叹:任重而道远哪!承诺几个月就要给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练出一支呼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军,自己还必须要下一番苦功、经过一段不会很短的时间督导,才会让这些挑选出来的军卒步入正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把一个人从惰到勤的彻底加以改变,也是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根本就难以一朝一夕的加以改变。
同样,纪啸也进一步的肯定了自己出城单立营盘加以编练的正确性。本就都是些青壮年的这些御林军预备役军卒,如果同原来正式的御林军军卒屯扎在一起,平日里见到的是别的军卒宛如虚应故事似的训练、而自己却要承受着大强度的训练,必然会见异思迁的造成|人心浮动、难以约束的局面。
这些预备役的军卒还都是一些的士族子弟、甚至其还存在着不在少数的豪门贵胄子弟,让纪啸还真没法下手对他们进行伤筋动骨的处罚。如果不能再近期内练好新军?事实上几乎也就等于纪啸对汉宣帝的承诺失约了!对一些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事失约无伤大雅,但汉宣帝可是当朝的至尊帝王啊!纪啸如果失约?最低限度就将会使纪啸此生的仕途之路彻底被自己堵死。更有甚者,纪啸还有可能因此而获欺君之罪?
不过也有两点也让纪啸感到了一些欣慰。
其一是由于可以转成正式的御林军军籍,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的热情异常的高涨,都在竭尽所能的去争取名额。成为帝王亲军御林军的正式成员,在这个时代来说是极其荣耀、也是由庶民进身为贵族的一个上佳的台阶。(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
霍山现在的怪异表现,并没有令心思一贯缜密的纪啸自命不凡的生出‘霍山是有些惧怕自己了’的想法。虽然纪啸感觉自己在御林军参与的一场比武较技表现得还差强人意,而且背后还恍若有张安世和老苏武做靠山。但按纪啸的想法:身为显赫一时的霍氏子弟的霍山,却绝不可能是因为这些就会对自己生出畏惧之心。
然而,世事却就是这样的难以预料!霍山还真就是因为对纪啸生出了畏惧心理的才有了这种超乎寻常的表现……。
有一句话称之为:天家无情。虽然霍氏家族并不是皇室家族,但就其目前在大汉朝所拥有的雄厚势力和掌控的绝对权力来说,其实已经俨然不逊于被称之为‘天家’的皇室。作为身处于这样一个势力庞大的家族的一名重要成员的霍山,感同身受的深深理解:为了维持住家族的辉煌而所必须做到的乃是冷酷与无情。
第一百五十六章 虎老余威
虽然现在由于老霍光已近暮年的精力衰退、时有事有顾及不到的情况发生,以霍禹、霍云、霍山为代表的后辈以及霍显等也已经开始对老霍光有些阳奉阴违。但因老霍光几十年所形成的积威所在,老霍光还是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威慑力的甚至还令他们谈虎色变。
同样,亲身经历过了几十年以来因权力争夺在大汉朝朝廷上层所发生的多次惊心动魄的血雨腥风场景,也使霍氏家族的这些重要成员们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一荣俱荣一辱俱辱。只有老霍光这位大汉朝的巨人屹立不倒,才能为他们遮挡风雨的让他们安享荣华富贵、且可以在人前去耀武扬威。
因而,不仅是在大汉朝、就是在霍氏家族内部,老霍光对于霍氏家族成员来说也同样是恍若神一样的存在。
当然,现在分别由霍禹、霍云、霍山为主的一方和以老霍光的继室霍显为主的一方,也在分别酝酿着各自的巨大阴谋。这些阴谋,或是在运行过程、或是尚未开始发动。但无论是哪一方,也都是在隐瞒着已经垂垂老矣的老霍光。
而还是由于老霍光多年形所成的巨大积威所在,前日因老霍光对纪啸和霍成君关系采取的默许态度,使回到自己宅邸后的霍山越思虑也不对味儿的感到自己同纪啸产生的龌龊这件事有些不妥、且还隐隐的产生了后怕的感觉。别的事霍山也许会稀里糊涂,但有一件事霍山是完全明白的!那就是:为了家族的利益,老霍光会摒弃一切的亲情和骨肉之情。
而霍山之所以感到后怕,一方面是因为霍山也开始感到目前纪啸所承担的编练新军的事宜其的隐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就是因为其所包含的莫名隐情,如果舍弃他霍山能够把纪啸拉过来?老霍光很可能会毫不迟疑的让他霍山失去一切、甚至生命?另一方面,霍山心里也明白:在老霍光的心目,极其受宠的霍成君的分量要远远的高于他霍山。
既然老霍光对纪啸和霍成君的关系采取不闻不问的默许态度,那么这两个人的私情很可能就会达到真正的结为连理的地步?按霍山有些趋炎附势的想法:能够成为权势熏天的老霍光的乘龙快婿、何况霍成君还是老霍光最为宠爱的女儿,何人又能不趋之若鹜?
有一点霍山的畏惧和纪啸的担心是极其的相似,无论是霍山想到的老霍光已近暮年的将会不久于人世,还是纪啸记忆的霍氏的大厦将在不久的将来轰然的倒塌,但霍山畏惧的和纪啸担心的则是现在的老霍光还是余威犹在!无论以后会怎样?但现在惹恼了老霍光或是被老霍光视作眼钉,结局也很可能就会等不到老霍光弃世或是霍氏覆灭、并提前与这个世界告别?
就是基于这些模棱两可的原因,霍山才越想越纠结的听从了老霍光之命的开始主动的向纪啸递出了橄榄枝。但以往骄横横跋扈习惯了的霍山又那里会向别人示好这一套啊?故而,也就把纪啸给弄得一头雾水的不明所以,根本也摸不清头脑的不知霍山这是‘抽的那股疯儿’?想来,纪啸这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了解到霍山现在这是发的什么‘癔症’了?
“那,好吧!下官初入御林军,难免以后会因不懂而有疏漏之处。而大人却是经常的跟随在大帅身边,乃是大帅的近身之人。下官以后如有不虞之时?也望大人能为下官在大帅面前多多的美言!”既然是听了个稀里糊涂,纪啸也只能是不涉及到实际问题的说上一些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言辞。
而这些话,却也是正霍山下怀的符合霍山只能是别人向他有所求的口味。因而,霍山也就差没拍得胸脯山响、脸上也出现了洋洋得意的笑容、大包大揽的说到:“放心!有本官在,天大的事本官都能在大帅面前替你圆圈!以后你就等着被加官进爵吧!……”什么都没做就给我加官进爵?霍山的许愿反而令纪啸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霍山的畏惧心里状态也许就像谈虎色变一样的感觉老霍光现在还是‘虎老雄风在’?承然,纪啸考虑到现在要尽可能的避免同霍氏、甚至老霍光发生正面的冲突、担心成为老霍光的眼钉又何尝不是与霍山怀有着相近的想法?
纪啸同霍山因初次见面时,彼此之间、特别是霍山因看着对方不顺眼而发生的暗斗、确切的说是霍山已经有意的给纪啸使了两次的‘绊子’,却在冥冥之又无声无息的消饵于无形了!这也不得不说是纪啸的运气、或是因霍成君给纪啸带来的好运。
纪啸跟随着张安世再次的来到御林军大营,大营已经没有了昨日熙熙攘攘、人声鼎覅的场面。各个校尉麾下的所属军卒,也都是在按着常规的日程安排执勤的执勤、休整的休整、训练的训练……。
其实,作为御林军大帅的张安世,他也并不需要事无巨细的经常的前来处理御林军的日常军务。虽然御林军的所有正式军卒、以及辎重兵和预备役都是统一屯扎在一座大营之,但其实各个校尉的所属实际上都是自成体系、各自承担着明确的职司。因而,日常的军务基本上都是由各个校尉去自主的承担。而张安世这位御林军大帅,实际上就是等同于代替当朝帝王汉宣帝统帅着御林军、遇到重大事件时代替汉宣帝对御林军发布军令。
当然,由于御林军预备役的军卒并有没有设立单独的校尉,名义上相当于直属于御林军大帅。因而,在一般的情况下,御林军预备役军卒的日常训练、管理都是有军官霍山和军长史来负责。
第一百五十七章 虎贲遴选 (二更)
早早的就已经迎候在御林军大营营门之处的甘延寿,向已经下了马的张安世行完军礼后,就大步流星的来到了跟在后面的纪啸身侧。其实以张安世为首的这一行人数并不太多,除了御林军大帅张安世的十几名亲兵以外,其余的也就仅有御林军军官霍山、长史和纪啸等三人;但却官阶都要高与甘延寿。当然,因为这是在军营、而不是像在官场一样的下级还要没完没了的向上级或同僚见礼、寒暄。因而,甘延寿也就仅仅是向职位最高的张安世一个人行完军礼也就算了事了。
提到无论职位多高、进入屯军大营都要下马,这其还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
西汉帝在位时,周亚夫(后景帝时官居太尉,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首功之人,开国大将周勃的儿子。)出任为将军,屯军在细柳。帝亲自前来劳军,至细柳营因无军令而不得入;于是派使者持节纵马入营传诏给周亚夫。由于周亚夫早有军令:营不许纵马。周亚夫因使者持节在身不能加罪,就斩杀了使者骑乘的马匹而代;随后才传令开壁门(侧门)迎接帝下马入营。后帝赞曰:“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自此之后,不仅‘细柳营’成为了军纪严明的强军的象征,而且还把‘屯军大营不准纵马的军规’延续至今。后世三足鼎立之时,曹魏大将徐晃一举大败了‘兵出襄樊、震动宛洛’的蜀汉大将关羽,曹操就曾盛赞徐晃:某之周亚夫也!而现在,距周亚夫去世也就仅有七十多年,而且还同是刘姓的汉家皇朝。因而,对当初由周亚夫订立的军规自然还在严格的遵循着。
世上绝少有人做事不情绪化。仿佛已经同纪啸达成了某种共识的霍山、也许按他的想法双方还颇有进一步的发展前途一样,现在的表现就要较前两日积极得多、也配合得多了!
进入御林军大营后,霍山甚至还在御林军大帅张安世前往军大帐的途,就已经主动请缨前去召集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在得到了张安世的认可之后,霍山就招呼着长史同他一起前去召集预备役的军卒。令已经感到有些诧异的张安世,也不禁意味深长的含笑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纪啸。看得纪啸也感到郁闷的暗想:别看我!我也不知道今天霍山是吃错了什么药?……
很快!还没等来到军大帐的御林军大帅张安世的屁股坐热,就已经有张安世的亲军侍卫进来禀报:长史和军已经把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召集完毕。恭请大帅前往!
刚刚落座不久的张安世又含笑瞥了一眼同张、甘二位延寿和陈汤一起侍立一旁的纪啸,开口意味含混的说到:“今日可真够麻利的呀!好!本帅随后就到!”说完,就大手一挥示意了纪啸等一下,站起了粗壮的身躯、领先大步流星的向帐外走去……。
昨日纪啸同甘延寿初步商量好的遴选标准乃是:首先由比较熟悉御林军情况、并且本身也技艺超群的甘延寿从一众御林军预备役军卒遴选出近千名体健、强壮的军卒,然后再采取捉对比试、胜者选、败者淘汰的办法初步确定出编练新军的组成军卒。
当然,经过一阶段大强度的整练之后,肯定还会有因承受不了等各种原因间被淘汰、重新被遣送回御林军预备役的。按纪啸的估计估计,经过了初选和二选之后,最后能够剩下二、三百人也就不错了!虽然数量要稍显得少了一些,但纪啸也是有些无奈:
其一,由于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成以上都是家境富足的所谓良家子弟,吃苦耐劳的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要较平民子弟差上许多,淘汰率过高是不可避免的。
其二,考虑到多方面的原因,纪啸还不可能在初选就遴选出太多的数量;以便经过第二轮淘汰后最后可以保持在比较恰当的数量上。这其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作为御林军主帅的张安世他并不明白和了解纪啸所要采取的训练办法的难度和强度。即使是纪啸向他进行详细的解说,他肯定也难以理解这些训练办法的具体效用。因而,在选拔时张安世也必定会要求纪啸把初选的数量大致的控制在汉宣帝所下旨意的规模范围内。
另外,如果纪啸现在就告诉张安世经过了初次的遴选后还会要有高达五成的淘汰率?那就有些太扫身为御林军大帅的张安世的颜面了!堂堂的大汉朝皇城御林军军卒,在纪啸的眼里竟然是这样的羸弱?让张安世的老脸往哪儿放啊?
就是鉴于以上的原因,纪啸也只能是采取推着走的办法,秉承着先训练出来一批骨干、为未来的军储备一批下级军官的原则,最后能够剩下多少就算多少了!
纪啸等跟随着侍卫亲兵环绕的张安世来到了人头攒动、御林军预备役军卒聚集的大校场。这已经是纪啸两天里第二次的来到御林军的大校场了!不过与昨天有别的是:昨天纪啸是以比武较技者的身份出现,而今天纪啸则仿佛是以‘考官’的身份出现的。按纵目看过去的纪啸的大致估计:聚集在御林军大校场的御林军预备役军卒大约有三千左右人。
从行动和身形上来看并未显现出老态的年近七旬的张安世箭步登上了帅台,一双粗壮的手臂抬起后缓缓下按、台下微显有些嘈杂的军卒们瞬间寂静下来之后,张安世就声若洪钟似地说到:“奉当今万岁的旨意:将由新任的虎贲副尉纪啸从尔等预备役遴选出数百人组成一旅新军、并开出长安城外单独扎营、编练。尔等的选之人,将正式的归入羽林的军籍。随后,就将由新任虎贲副尉纪啸等开始从尔等之选拔。纪纪啸何在?”
听到帅台上的张安世的高声传唤,纪啸连忙高声的答应着:“在!”并从帅台下面的一侧疾步的行到帅台的正面单腿打千儿抱拳:“末将纪啸恭听大帅将令!”
张世安马上就传令道:“军卒遴选开始!”“末将接令!”高声接令的纪啸站起身后,转身快步的来到伫立在帅台下面一侧的张、甘二位延寿和陈汤附近:“大哥前去帮助二哥遴选军卒,三哥预备书案准备随后对选者予以录下名姓。”伴随着三人异口同声的应声‘遵命’,军卒的遴选也就正式的开始了……。
下面是一位书友帮阚虓查的关于西汉有双字名、而东汉和三国却极少有双字名的原因。阚虓认为极其的精确,故而摘录下来。书友不愿意看可以省略不看!
《汉书·王莽传》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假如要是慢慢地等到他爷爷和爹爹死?这个王宗他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自己等不了!就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给画了幅画像;还私自的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是由于水平有限,事情马上就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件事王莽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形势不好也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被剥夺。王莽就下了一道旨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原本的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后来是依法令改成的‘王宗’。现在他犯了法,就要再改回去,还叫回原来的‘王会宗’。
从王莽这道旨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前朝的人名使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不准用双字名。三、王宗犯罪后,被恢复了二字名,以示对其的处罚。
从王莽颁布‘去二字’的法令始,人们就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数了!但这一习惯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了风气,民间一般都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因此,单字名现象得以延续、并一直到三国以后……。
第一百五十八章 狡黠小兵 (三更)
其实,以甘延寿为主的‘笼统筛选’也同样进行得很快!本来加入御林军已经有过几年的甘延寿心里大致就对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有所了解,再加上现在又在用直观的感观重新浏览一遍。因而,甘延寿在张延寿的配合下,也就只是向半环绕在大校场的预备役军卒队列边不断的指点着‘你上前一步’、‘你也上前一步’……、边缓步而行……。
也就是经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在帅台上高坐的张安世以及帅台下面的纪啸等的注视下,甘延寿和张延寿两人就已经初步的挑选出了近千名在这些御林军预备役军卒相对来说是年轻体壮、精神饱满的军卒单独列成了一队。
见张、甘二位延寿初步的筛选已经接近尾声,帅台下面的纪啸就快步的走了出来,准备宣布进行再一次筛选的具体办法……。
然而,就在这时候,却从东侧未被选的御林军预备役军卒传来了一声高亢、却又显得有些尖细和稚嫩的喊声:“卑下不服、卑下不服!卑下有话要对大帅禀明!……”伴随着喊声,从东侧未被选的御林军预备役军卒从,急匆匆的跑出来一名几乎同任何一名军卒相比较都要矮小、瘦弱的军卒身形……。
被喊声所吸引不免脚下一滞的纪啸,不禁抬头侧首望向了瘦小军卒跑来的方向。只见逐渐跑近的这名身穿着一身仿佛还显得有些宽大的御林军甲胄的军卒身高也就尺出头(一米)、白皙的脸庞上毫无一丝的须髯、漆黑的浓眉下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十分的引人注目、身材单薄得宛若一名半大孩子……。
皇家亲军的御林军怎么还跑出来一名‘半大小子’?纪啸不由得满心疑惑的暗想。当然,这时候就又该轮到御林军军官大人霍山出场了!
就听此时已经站在帅台上、立身于大帅张安世侧后的霍山已经高声的呵斥道:“赵睿你又想捣什么乱?前几次本官还没腾出空闲来处罚你哪!今天你又跳出来捣乱了!越来越顽劣无忌!本官要不是看在……。”
刚刚怒气冲冲的呵斥到此的霍山,却被已经跑到帅台近前的瘦小军卒高声的反驳给打断:“卑下是有正事要向大帅禀告!何言捣乱、何言顽劣?难道军大人还能僭越的代替大帅不成?……”瘦小军卒既不辩解以前、也不讨论现在,反而一口咬定霍山是在喧宾夺主的有越权之嫌。真不是一般的牙尖嘴利呀!御林军真有人才呀!站在一旁含笑默默的望着这一切的纪啸不禁暗自的赞叹着。
“你……!”被瘦小军卒顶撞得脸袖脖子粗的霍山刚刚声嘶力竭的吼出一个‘你’字,就被站在帅台上他身体侧前的张安世大手一挥给打断了:“算了、算了!”接着就含笑仰着头、翘着脚、白皙的小脸儿通袖的望着帅台之上的瘦小军卒说到:“呵、呵!好了、好了!别再闹小孩子脾气了!尔欲有话同本帅说就先说说吧!”
竟然敢顶撞心胸狭窄的霍山,而张安世还并不追究的半含着溺爱似的语气同他说话。这难道又是一位哪家豪门的子弟?微皱起眉头疑惑的望着这一切的纪啸不禁暗想。
“此次选人不公!……”瘦小的军卒接口后却马上就把矛头指向了纪啸等,令纪啸心里更加的感到了诧异:不公?能有什么不公的?又没对谁优先,选拔的人又都是身强体壮的。这又能有什么不公啊?
就听瘦小的军卒嗓音尖细的接着说到:“选来选取,全是选了一些五大三粗的!难道怀有着一腔报国之心的人,就因为身形不高就可以被摒弃在羽林之外吗?卑下不服!卑下也想要正式的进入羽林……。”
还没等瘦小的军卒把并不太充分的理由说完,高高的站在帅台上的张安世就不禁笑出了声:“呵呵!身形不高?尔岂止是身形不高啊!其实,当初尔进入羽林的预备军时的年龄就不够。尔之年龄可及弱冠?本帅当初只是看在尔祖想让尔先早些到军历练的缘故,才答应了让尔进入了羽林预备军。如果再让尔成为了正式的羽林一员,本帅岂不更有了徇私之嫌?”
“大帅答应家祖的事与卑下无关。然卑下既然成为了羽林预备军的一员,就同其他人等一样有平等的成为正式羽林的资格。卑下现在要问的是:既然是从预备羽林选取,缘何就把卑下摒弃在外?卑下虽然身形不高、不壮,但卑下可以同任何人予以比试。凭卑下的技艺,想来并不会输给何人。卑下恳请大帅应允卑下以比试技艺的办法来争取成为正式的羽林!”瘦小的军卒满嘴是理的尖细着嗓音毫不畏惧的、爆豆也似的高声同张安世狡辩着。
台下的纪啸侧目隐约看到此时的张安世脸上出现了十分无奈、仿佛是哭笑不得的表情。估计张安世现在心里肯定是在想:这个破孩子!可真能无理搅三分呀!
“咳、咳、咳……!”瘦小军卒一番似是而非的论调,反而一下子把张安世绕得无从答起的仿佛也变成了他的老友苏武似的把咳嗽当做了‘语助词’来使用,借以掩饰因自己不知道现在应该怎么来回答瘦小军卒所提出的要求而产生的尴尬。也许张安世此时也在暗想:勿怪老东西不说话却先咳嗽!原来还有此等的妙用啊?
“咳、咳!那个,尔就给本帅出难题吧!……”借着咳嗽来打马虎眼的张安世,刚‘之、乎、者、也’的开了个头儿,就马上反应过来:对呀!赵家的破孩子给老夫出难题,老夫何不来个顺水推舟的把这个难题推给他人?
暗想着的张世安,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意的说到:“此事乃是由当今圣上亲自传下的旨意,而担负统率此军的虎贲副尉也是由当今圣上所亲自任命。老夫也仅仅是遵照圣上的旨意,予虎贲副尉以相应的配合而已。尔如有所求,可自去向虎贲副尉求恳,看虎贲副尉能否对尔予以通融、通融?”这回倒好!张安世却把解决瘦小军卒的难题一竿子支给了纪啸……。
第一百五十九章 英雄少年
纪啸不由得在心里心暗自的咀咒着:张安世你这个老家伙也太不地道了吧?你自己争辩不过这个小毛孩子,却一推二五的把他甩给了我?你即使是想让我去解决,也应该先给我透透这个小毛孩子的底牌呀?可想而知,既敢顶撞霍山、又敢同你张安世夹缠不清,这小子的来历能简单吗?最少你也要让我对他不能一无所知的了解一二呀?你不愿意理他?我就愿意同一个小毛孩子一般见识?……
懊恼的在心里暗自怨怼着老奸巨猾的张安世的纪啸,现在就是不想去招惹身材瘦小、年少的军卒也做不到了!此时,仿佛受到了张安世点拨的瘦小军卒,已经转身直接就向离他并不算远的纪啸快步的走过来……。
“卑下赵睿参见虎贲副尉!”瘦小军卒快步的来到纪啸的近前打千儿、抱拳道。……
走近了纪啸看得更清楚了!生得眉清目秀的瘦小军卒赵睿,白皙的脸上还带着不少的稚气,年龄最大也就十、七岁。可真是个夹缠不清的小瘟神哪!你也真听话!老家伙张安世使坏的指使你找我你就真来了?心里暗自念叨着的纪啸连忙说到:“免礼、免礼!适才纪啸已经听清了小、啊,尔同大帅的对话……。”
张安世也真是有些难为纪啸了!任何人都知道御林军藏龙卧虎的豪门、贵胄子弟无数。故而,对于这位既敢顶撞霍山、又敢同张安世争辩的‘小家伙’,纪啸还真不能妄自尊大的摆长官架子。因此,纪啸也就在自称上和称呼对方上有些语意滞涩。
国法亦无外乎人情啊!韩信尚能忍受‘胯下之辱’,纪啸也并非是对瘦小军卒赵睿的出身产生了畏惧心理,只是感到像初起因一两句话就得罪了霍山那样有些太不值而已。其实,‘做大事者当不拘小节’则恰恰是说反了!应该说:做大事者当从小处着眼。
从赵睿同张安世和霍山的对话里,纪啸不仅听出了赵睿的出身不低和可能还经常的调皮捣蛋,也还听出了张安世对他恍若怀有着像对待子侄一样的些许宠溺。同样,纪啸也对赵睿的机智、胆大、好胜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喜爱之情,感觉如果对他引导得当?赵睿不难成为一名上佳的人才。因而,纪啸也就一时有些不忍拒绝赵睿,产生了放过赵睿一马、答应他提出的加入自己所编练的新军的想法。
但在众目睽睽之下,纪啸又有些不好意思的太过徇私。因而,也就话语有些迟疑的接着说到:“其实,适才的选取也并非最终的结果。稍待还要进行一轮的两两比试、单败淘汰的办法,才能最后确定选的数百人……。”
“那就更好办了!卑下适才已经同大帅说过:卑下不惧同任何人比试一番。嘿、嘿!不过,大人和甘司马就不用参与了吧?卑下昨日也观看了大人同甘司马的较技。嘿、嘿!卑下自忖肯定不是大人和甘司马的对手!其余的人等,卑下还不会太放在眼里!如果卑下万一失手了?那只能是怪卑下的学艺不精,卑下也会毫无怨言的再不多言纠缠了!谁愿意没完没了的说这么多话呀?……”不等纪啸说完,就打断了纪啸自顾自的说了一大套的赵睿,说到最后反而嘀嘀咕咕、大眼睛连翻、孩子气十足的埋怨起别人让他把话说多了!当然,在他‘嘿嘿’了几声说到自己不是纪啸和甘延寿的对手时,也仿佛是十分不服气的直瞪眼睛,好像是在说:哼!假以时日结果还说不定哪!
望着赵睿仿佛孩子气十足、争强好胜的模样,纪啸心里的喜爱倍增、目光也柔和得仿佛像是在看自己的同胞小弟一样的含笑说到:“尔看这样可好?由于本官受当今圣上的旨意所限,也确实不好过于自作主张的加以徇私。尔既知不是本官和甘司马的对手,就亦应知道本官的眼力也不会差得太多;尔可现在就拔出随身的兵刃把自身所具备的艺业演练一番给本官看看。如果本观看完之后觉得还差强人意,那你此后就算正式的进入羽林军籍了。且此后就先暂给本官做一名亲兵吧!”
其实,纪啸的话里话外已经是在暗示这赵睿:我已经基本上是答应了你,你演练、演练做做样子也就行了!赵睿自己提出他可以参与到一对一的单败淘汰去,而纪啸却只是让他自行演练一番;这已经就说明了纪啸有了‘放水’之意。瘦小军卒赵睿眨动着黑亮的大眼睛一脸疑惑表情的望着纪啸仿佛像似喃喃自语的说到:“这样啊……?”随即就仿佛想明白了一切的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喜笑颜开的说到:“好!多谢大人成全!卑下听明白了!卑下就先演练给大人看看……。”
在纪啸暗自的点头、心里‘小家伙聪明’的暗自赞叹,赵睿又极其乖巧的遥遥冲站在高高的帅台上的张安世抱了抱拳,就拔出了挂在腰间对于他来说又长、又宽的雪亮腰刀。一个漂亮的‘遥指长空’起势之后,瘦小的身形就矫若脱兔似的闪、展、腾、挪的在帅台之前演练起来……。
赵睿的技艺还真是不错!除了因年龄幼小而显得力量不足、有些招式控制不住腰刀舞动间的惯性、无法达到完全的精确到位以外,纪啸完全的可以看出:赵睿的技艺是受到过高人的指点,且其自己也肯定下过一番的苦功。雪亮的腰刀上下翻飞间、挟带着‘呼呼’的罡风、舞动得时而如蛟龙出海、时而又如疾电划过,已经颇具了一代技艺高手的雏形……。
据实而言,就观瞧技艺的水准来说,纪啸的眼力还真要低于宛若‘御林军第一高手’的甘延寿许多!纪啸的技艺,也仅仅是从实战自行摸索出来的‘杀人之技’,其实是既无套路、又无成规的可以说凌厉也因过于的直接而显得漏洞、破绽很多,只是由于其技法的犀利和迅捷,才基本上掩盖了这些漏洞和破绽。直观一点儿的讲就是:纪啸的一招即出,完全的可以把对手一击毙命。而这期间出现的漏洞和破绽,如果对手加以利用?也仅仅是能够把纪啸伤到而已。以命来换取对方受伤,当然谁也不回去作这个‘赔本的买卖’!
而甘延寿的技艺则完全的不同,是完全的可以用‘高明’二字来形容、是绝对的艺业和技巧的结合体。但有一利就有一弊,就是因甘延寿的技艺讲究招招到位、式式完美,不免也有些桎梏住了技艺实战的效用。再加上真正以命搏命的实战经验甘延寿又逊于纪啸许多,才使二人昨日的比拼打了个平手。
就是因为以上的原因,可以说在观瞧技艺高低的眼力上甘延寿要高明纪啸不止一筹。然而现在毕竟是要由纪啸来做决定,而非是取决于甘延寿。因而,同样也看得大脑袋直点、对赵睿十分认可的甘延寿也只能是在心里暗自的念叨:不错、不错!却不好叫停,只能是冲着望向他、仿佛是向他征求意见的纪啸点着头的直眨着大环眼。
“好、好!不错,勿怪敢于毛遂自荐!可以了,不要演练了!尔已经成为了第一名正式的通过之人了!”看到甘延寿也在示意自己接受赵睿,纪啸就高声的对还在演练不止的赵睿喊到……。
第一百六十章 并不乐观 (二更)
伴随着纪啸的喊声,已经累得满头满脸皆是汗水的赵睿马上就收招停止了演练。由于收招过急,赵睿还显得十分单薄、瘦小的身体还无序的摇晃了几下,脚下的马步也扎得有些虚的向前错动了两小步。“呵、呵!技艺确实上佳!受过高人的指教、且也下过一番苦功。不过,体力还稍显弱了一些。此后跟随本官当以强健体魄、增强力量的习练为主啊!”轻笑了两声的纪啸,赞许了两句之余也指出了赵睿目前技艺上的最大‘软肋’。
“卑下多谢大人的不吝指教、也多谢大人接收了卑下进入新军!卑下在此拜见上官!”白皙的脸颊上因劳累加兴奋出现了恍若少女一样的鲜艳袖晕的赵睿,把腰刀归鞘、抱拳拜谢、重新参见纪啸之后,也十分机灵的马上就紧赶几步上前站到了纪啸的身后。他还没忘记纪啸之前所说过的‘如果能够接受他进入新军、就暂时给纪啸做一名亲兵’的这番话!
含笑瞥了赵睿两眼,心里赞许着赵睿人小鬼大的聪颖、机灵的纪啸,马上也就换了一副十分庄重的神色,高声、郑重的宣布第二轮遴选开始……。
在甘延寿招呼送上来几大捆比武较技用的木质兵刃之后,甘延寿也随后就宣布了第二轮遴选的规则:
一、每二十人一批,随机的组成两两一对的进行比试较技;由甘延寿自己和张延寿出任裁判。最后,一对一较技的胜出者和落败者各分别组成一队。
二、为了保证比武较技的公正性,避免出现有实力者因强强相拼被意外淘汰,最后还会给落败者一次机会。那就是:可由第一轮的落败者任意的向获胜一队的任何一个人挑战,获胜后即可替代被挑战者的位置。但为了避免出现投机取巧的车轮战法,第一轮的获胜者只接受第一轮落败者的一次挑战。
三、当再无第一轮落败者的挑战出现时,此次遴选也就算正式的结束;获胜的一队也就由预备役正式的转入了御林军军籍。
当然,在最后确定好人选之后,还要由暂任的主簿的陈汤正式录下名姓,交由御林军长史予以备案。
处理完了因赵睿的不忿而平添的一个小小插曲之后,接下来的第二轮遴选进行得很快、也很顺利。其间,自然也曾出现因较技的双方旗鼓相当、难分伯仲、打得难解难分的情况。由于考虑到还要有最后一轮的落败一方的挑战,纪啸也就告诉甘延寿和张延寿让一时难分胜负的双方同时晋级了。
通过第二轮的全面考核,纪啸也不得不承认之前赵睿所言的‘不惧同任何人比试’的正确性、也让纪啸越看越觉得兴趣索然。
按纪啸的观点来看: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身体条件是毋庸置疑的,较一般的平民百姓子弟要强壮很多的个个显得膀大腰圆。但也就是由于他们出身的优良,也使这些军卒过惯了优裕的生活,吃苦耐劳的承受力极差。因而,就仅仅是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兵卒所习练的宛若花架子一样、根本经不起血肉横飞的实战考验的技艺来说,也根本就是参差不齐的大部分水平相当低劣。
御林军预备役军卒现在的这种水准和现状,也让纪啸不由得在暗自的感叹:任重而道远哪!承诺几个月就要给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练出一支呼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军,自己还必须要下一番苦功、经过一段不会很短的时间督导,才会让这些挑选出来的军卒步入正轨。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把一个人从惰到勤的彻底加以改变,也是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根本就难以一朝一夕的加以改变。
同样,纪啸也进一步的肯定了自己出城单立营盘加以编练的正确性。本就都是些青壮年的这些御林军预备役军卒,如果同原来正式的御林军军卒屯扎在一起,平日里见到的是别的军卒宛如虚应故事似的训练、而自己却要承受着大强度的训练,必然会见异思迁的造成|人心浮动、难以约束的局面。
这些预备役的军卒还都是一些的士族子弟、甚至其还存在着不在少数的豪门贵胄子弟,让纪啸还真没法下手对他们进行伤筋动骨的处罚。如果不能再近期内练好新军?事实上几乎也就等于纪啸对汉宣帝的承诺失约了!对一些平平常常的人、平平常常的事失约无伤大雅,但汉宣帝可是当朝的至尊帝王啊!纪啸如果失约?最低限度就将会使纪啸此生的仕途之路彻底被自己堵死。更有甚者,纪啸还有可能因此而获欺君之罪?
不过也有两点也让纪啸感到了一些欣慰。
其一是由于可以转成正式的御林军军籍,这些御林军的预备役军卒的热情异常的高涨,都在竭尽所能的去争取名额。成为帝王亲军御林军的正式成员,在这个时代来说是极其荣耀、也是由庶民进身为贵族的一个上佳的台阶。(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