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隐龙啸 > 隐龙啸 第 39 部分阅读

第 39 部分阅读

    ?”有些无奈的汉宣帝只好点头缓缓的说到。

    “对呀、对呀!还是万岁明白奴才的心!奴才就是被气糊涂了才不知如何的向万岁禀报的!……”汉宣帝的话刚说完,大太监刘行丙就恍若终于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尖声的抢着说到。惹得汉宣帝气不打一处来的瞪了他一眼,刘行丙就又赶忙的把嘴闭上了。

    纪啸只想到了尽量的打岔来转移汉宣帝的注意力,而汉宣帝却稍稍的发了两句脾气后自己给刘行丙找了个台阶下。由此可见汉宣帝的心思十分缜密的同时,也显现出来了汉宣帝同刘行丙这名皇家的忠实奴才之间相知甚深、且汉宣帝也不想让刘行丙太过分的难堪。汉宣帝在睡眼朦胧的情况下,尚能如此头脑清醒的对小事考虑得十分的周全,也让纪啸对这位还要小自己一岁的年轻至尊帝王生出了十分敬佩的心理。

    对一再吃瘪的刘行丙在心里感觉到好笑的纪啸,见刘行丙把讨好献媚的话语刚说了一半就不得不又住了嘴,就接着之前汉宣帝的话头说到:

    “微臣同刘公公受皇命彻查此事之时,经过了一番的旁敲侧击和察言观色,就初步把可能欲行不轨之人锁定在了几名伺候皇后亲岁的女医官身上。也是万岁和皇后千岁的洪福齐天!微臣同刘公公令宫女对首个女医官淳于氏予以搜身,恰巧也就在其身上搜出了证物一个小盒内装着的数丸药物。

    为了确保淳于氏不被冤屈,微臣同刘公公又委在场的众位老太医对药物予以了鉴定。在鉴定时,为了保证此事的隐秘性,微臣同刘公公也让众位老太医不相商议的单独把所鉴定出来的药物成分和功效书写了下来,并在众位老太医离开时交代众位老太医:事后不得相互寻问、亦不得对任何人宣扬。此就是从女医官淳于氏身上搜出的药物、众位老太医分别书写的药物的成分和功效!由于微臣同刘公公并不通医理和药性,故而也把陈老太医留了下来,以便万岁予以询问药物使用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说到此的纪啸,已经把怀里揣着的小药盒同那一叠一众老太医书写的纸张掏了出赖,低着头、躬身恭恭敬敬的放到了汉宣帝面前的书案上。

    “哦,有了结果就好,朕也可稍放下些心了!尔等处理的也颇为得当!涉及到皇家的尊严,还是不易张扬为好!……”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的汉宣帝,并没有一般少年人一样毛躁表现的急于了解内情。而是稍稍的嘉许了纪啸和刘行丙两句之后,才伸出手指白皙、细长的手拿起了面前书案上纪啸放上去的小盒和纸张,微皱着眉头仔细的观看起来。当然,可能是汉宣帝也隐约感觉到了淳于衍藏觅药丸的地方不是个什么好地方?因而,汉宣帝也就顺势不再追问这个细枝末节的情节了。

    对于药丸汉宣帝自然是同纪啸和刘行丙一样也看不出来个‘子丑寅卯’!而一众老太医所书写的纸张上,也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内容。故而,微皱着眉头仔细的一张张看着的汉宣帝,现在有的也只是内心里的疑惑、还没有任何的恍若天威震怒似的急躁表现。

    当然,初步看完一众老太医所书写的一叠纸张的汉宣帝,虽然没有当时刘行丙看了之后一蹦多高的表现,但也是大同小异的流露出了十分困惑、不解的表情,把目光投向了下面躬身侍立这得三位臣属。……

    这个时候,已经根本不用纪啸再费口舌的上前解释了!根本就没打算吸取嘴快、嘴碎教训的大太监刘行丙此时早已经屁颠、屁颠的上前尖声的开口了:“万岁您不必怀疑!这就是那些忤逆之人玩的障眼法!奴才等已经向陈老太医询问清楚了!这些药物,正是尔等经过预谋所寻觅到、专门是用来对付诞下皇家血脉之后的皇后千岁的!奴才不同药理,还是向万岁解说不清楚,还是让陈老太医为万岁解说吧!”

    这次,刘行丙嘴尖舌快的还是没太说清楚来龙去脉!没办法,刘行丙只得有一竿子把汉宣帝支给了陈老太医。刘行丙邀宠似的想说却一再说不明白的表现,反而令汉宣帝也不由得好笑的望着他焉尔不已。偷眼瞧见汉宣帝脸上露出的一抹笑意,大太监刘行丙不仅没感觉到汉宣帝是在嘲笑他,反而像是受到了汉宣帝大肆的嘉奖似的洋洋得意的脖子一梗、也‘嘿嘿’的讪笑了了两声。

    其实,这也就是作为一个心态扭曲的弄臣的正常心理反应。无论是对错、无论是好孬,博得主子的高兴就好!

    “陈老爱卿!难道这等滋补的药物也能危及到皇后的身体吗?”汉宣帝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的笑意后,就把目光投向了陈老太医,开口缓缓的问到。

    “确是如此,而且还会造成令人十分胆寒的后果!此药性……”陈老太医也赶忙上前躬身答话,给汉宣帝讲起了‘附子’这种药物药性上的另类特点……。

    第一百八十一章 怒火中烧 (二更)

    随着陈老太医嗓音有些苍哑的不停解说,几乎是根本就没有插一句言的汉宣帝、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异常苍白的脸上的神色渐渐的凝重起来,外貌上与纪啸最为相像的两条漆黑的浓眉也拧到了一起。

    当陈老太医解说到气血两亏的产妇服用后比将会血崩而亡的当口,脸色已经白得发青的汉宣帝怒极而斥的不禁脱口一声‘混账’粗口儿骂了出来,右手也不由自主的攥紧了拳头‘嘭’的一声砸在了面前的书案上。两眼紧盯着汉宣帝的刘行丙,由于注意力太过于集不由得被吓得一哆嗦!

    汉宣帝手、嘴并用的同时弄出了声音以后,自然是就打断了陈老太医的解说。仿佛两眼都要冒出火来的汉宣帝‘呼哧、呼哧’的连续喘了几口粗气,仿佛释放出了一些胸膛里的抑郁之气的望着已经停下了解说的陈老太医沉声的说到:“陈老爱卿还是接着给朕分说明白吧!”汉宣帝能够暂时强行的压下了胸膛里燃烧的熊熊怒火,也不免令一直躬身的站立在一侧的纪啸不由得赞许的暗自直点头:能够理智一些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呀!

    “老臣已经把此药的药性和如果皇后千岁服之将出现的后果给万岁分说清楚。如果皇后千岁真的不小心把此药给服下去了,其结果老臣实是已经不敢想矣!好在吾皇洪福齐天、皇后千岁有百灵护佑,让纪大人和刘公公及时的查出了药物和藏有之人,才让一场大祸消饵于无形。”极其事故的陈老太医,最后以绝对性的言辞、并顺便颂扬了一下汉宣帝、恭维了一下纪啸和刘行丙结束了关于‘附子’的药性和服下后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解说。

    虽然陈老太医仿佛两不得罪的并没有说一句的过分话、而且还面面俱到的连吹带拍了一番,但越考虑越不对味儿、越琢磨越感觉到这件事的内幕十分不简单的汉宣帝,想到了如果不是事先有所准备、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许皇后就可能要横遭不测?想到堂堂的大汉朝至尊帝王的威严就这样被无情的亵渎!汉宣帝不免恨得牙根直痒痒的内心里的怒火就直往上撞。

    一时间,偏殿内出现了短暂的死一般的沉寂。两眼憋得通袖、脸色气得铁青的汉宣帝,高高的坐在书案的后面,仿佛已经完全的麻木了一样、紧抿着的嘴唇毫无一丝的血色、‘吱吱’的牙齿相错声给沉寂的偏殿平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氛……。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仿佛是像说给别人、又像是说给自己听的汉宣帝恨得直咬牙的同时,也不由自主的喃喃自语着。

    “刘行丙!速速传旨令大将军等……。”已经有些实在是压不住心里的怒火的汉宣帝,嘶哑着嗓音刚刚喊出半句话,伴随着大太监的刘行丙忙不迭的上前应声‘奴才在’,汉宣帝却杳无下的马上就住了口,而且还马上低下了他那高昂着的帝王头颅、抬起手在自己的额头上下意识的无序连拍了几下。

    其实,汉宣帝虽然没喊完,但室内的其他三人也基本上揣测到了下面的内容,无外乎是:让大将军等朝廷重臣马上进宫来商议或是追查此事。可能是因汉宣帝自己首先就提到了‘大将军’这三个字、令他自己也感觉到了十分的不妥和别扭?因而也就放弃了后面想要说的话。有生以来可能也是第一次见到汉宣帝发这么大的火、反应这么强烈的大太监刘行丙?此时也有些慌了手脚。以往没话也能找到话、没屁也能硬挤出两声的机灵表现也不翼而飞了!现在就好像他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一样的躬身紧低着的头几乎已经贴到了膝盖上,站在那里噤若寒蝉的一句话也没有、一声也不敢吭了!

    本来汉宣帝高叫着呼唤的是刘行丙。因而,同已经退回来的陈老太医一起侍立在一侧的纪啸此时也不便插言。因而,现在,由于室内的四人均是一声不吭,使偏殿内的气氛显得更加的压抑、恍若有一种无形的阴霾笼罩在室内的没一个角落、越来越浓重的把人压抑得恍若都有了窒息之感……。

    死一般的沉寂,就连跳动着的灯火时而产生的灯花儿响起的轻微的‘啪、啪’声也清晰可闻,唯一与灯花儿的轻声爆响恍若产生协奏似的则是汉宣帝粗重的‘呼、呼’喘息声……。

    躬身、低首的侍立于一旁的纪啸,侧目瞥到汉宣帝愤怒得五内俱焚、坐在书案后面的单薄的身体都在抖动不止的状态,内心里油然升起了一种莫名的同情和义愤。见弯腰撅腚的站在书案前的刘行丙,还是惊惧得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的傻站在哪里,纪啸不由得在心里暗骂了一句:用到你的那张破嘴时你倒不说话了!

    “咳、咳!”老苏武的专用语助词又被纪啸所引用的轻声的干咳了两声,纪啸才忍不住开口劝解汉宣帝道:“万岁千万要保重圣体、切不可过分的震怒啊!好在此事已经先期作以了防范,并未酿成不堪的后果。万岁乃是我大汉朝的至尊帝王,要以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切不可因一时的激愤而令圣体出现不适呀!……”

    好算是有人开口打破了室内的沉寂!汉宣帝极度愤怒、压抑的心绪仿佛也在此时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似的马上就声音嘶哑的接话道:“至尊帝王?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为重?朕还像个一朝帝王吗?就连朕的皇后都有宵小之人想要谋害,朕还怎么去保有我大汉的江山社稷?又怎样去造福黎民百姓?如果此事不彻查到底?朕又有何脸面来拥有这个帝王之位?以后又有何颜面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祖?……”

    ‘呼、呼’的只喘粗气的汉宣帝,愤怒得仿佛像是在嘶吼一样的向纪啸问出了无数个‘疑问句’!

    “万岁暂请息怒!古人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微臣也并不是在规劝万岁想让此事不了了之,而是在进言万岁要尽可能的处理妥帖。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只要有万岁在,早晚有一天会把那些藐视我大汉君王威严之宵小之人都给打入十八层的地狱!”纪啸因开始时自己有些显得息事宁人的话惹得汉宣帝冒火一样的眼睛怒气冲冲的直视着自己,就不得不接着又隐晦的暗示着汉宣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你说朕现在该怎么办?”还在怒火烧的汉宣帝不由得对纪啸脱口叫喊到……。

    现在的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其实他内心里感到最为压抑的则是:他不知该怎么办才能够找回帝王尊严被亵渎的颜面!从纪啸的上一次入宫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有月余的时日。由于事前已经有了纪啸的提醒,这期间汉宣帝也并不是没对这件事进行详细的考虑。可是,汉宣帝考虑来、考虑去,则越想就越感觉这件事与目前以大权独揽的老霍光为首的霍氏有关;而越与霍氏有关,却又越使汉宣帝根本无法拿定主意、也完全的不敢轻举妄动。最后,也只能是想等到事到临头时再视具体的情况而定。

    但真等到了许皇后分娩之后被纪啸等查出了确凿无疑的物证、而为了维护皇家的尊严必须要进行处理时,还是同样的原因:担心彻查下去牵扯出霍氏。汉宣帝同样还是根本就无法拿出处理这件事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之所以汉宣帝打消了传召朝廷重臣前来商议的想法,同样也是担心一旦宣扬出去后就根本无法掩盖其的内幕了!那样一来,不处理就也得处理了!甚至很有可能会牵扯出很多人、其更有可能牵扯到包括霍氏的某些重要成员在内的很多人必须要人头落地?而最后的结果,也就很有可能演变成整个局面的完全失控、甚至会把霍氏逼到不得不反的境地?

    就是出于这些考虑,才使汉宣帝真到事到临头之时,反而把抑郁之气憋到了极点、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宣泄口的越来越难以忍受。因而,也就使汉宣帝这位年少的帝王的怒火忍耐到了即将爆发的极限。其实,这也是唯一一个真正知道幕后的主使人是老霍光的继室霍显的纪啸,本不应由他来开口的当口,却又不得不开口对汉宣帝进行适当规劝的原因。

    第一百八十二章 以退为进

    已经上前躬身的站在汉宣帝高踞的书案之前的纪啸,听到了汉宣帝怒气冲冲的质问,反而更加沉稳了似的、声音里仿佛不到一丝感情的说到:“此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都会涉及到整个朝廷掀起一场疾风骤雨的重大事件,实非是微臣这等人微言轻之人所能轻易的加以评说。故而,还需万岁您以江山社稷为重的筹思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万岁下旨差遣微臣去办?微臣自会赴汤蹈火而再所不辞!……”

    “你……!”纪啸一副仿佛不闻不问、一推二五的状态,仿佛更加的勾起了汉宣帝的怒火。汉宣帝一个‘你’字出口之后,抬手戟指着站在书案之前的纪啸,已经气得浑身直哆嗦的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了!

    其实,如果是耍赖?汉宣帝完全可以这样指责纪啸:事情的起因就是从你开始,现在处理的办法你不想让谁去想?但汉宣帝毕竟是一朝的至尊帝王,他又安能去效仿民间撒泼、耍赖的做法?因而,汉宣帝也必然是因说不出来耍赖的话而更加的生气。当然,纪啸前面点出的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也让汉宣帝不知不觉间头脑也清醒了一些。

    “微臣无状,且请万岁宽恕!然微臣所言的乃是实言。即使是微臣可以立身于朝堂?微臣也只是一个敬陪末席的角色,在在重臣、勋戚林立的朝堂之上,安能有微臣说话的余地?”因说话惹起了汉宣帝更大的怒火的纪啸,在连忙向汉宣帝请罪的同时,接着却说出了这样一番风马牛不相及、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言语。

    其实,现在纪啸的品级有没有资格列席朝会?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即使是有资格,也就只能是像他自己所说的:只能是敬陪末席。所站的位置能不能看到高高在上的坐在龙椅之上的汉宣帝都说不太准?就更别说有机会让他说话了!

    怎么一下子还扯到朝堂之上去了?不仅是汉宣帝马上就让纪啸‘八竿子打不着’的话给说得糊涂了,就连同处于室内的神经也十分紧张的刘行丙和陈老太医让纪啸的话给说得云里雾里的同时、也在怀疑纪啸是不是被汉宣帝给吓得神经错乱、开始胡言乱语了?

    猛然间纪啸说出的一番莫名其妙的话,也令愤怒到极点的汉宣帝的思维意识有所旁顾的注意力得到了偏移、稍稍的缓解了胸的怒火上涌。因汉宣帝没弄明白纪啸话里的意思,自然也使偏殿又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沉默间,可能相貌上相近也会同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心灵共鸣?也可能是站在汉宣帝至尊无上的高位上考虑问题的角度就是宽广?总之,反正是汉宣帝最先仿佛已经明白了纪啸话的意思似的,既不吵、也不嚷了的变成了一副征询的口吻向躬身站在书案前纪啸问到:“爱卿的意思是……?”

    听到汉宣帝的问话,纪啸侧目扫了一眼还站在自己身旁、一直竖着耳朵听着的刘行丙和侍立在一侧的陈老太医才缓缓的说到:“此刻殿内并无外人,微臣就予圣上明言矣!何况,微臣之法,还需刘公公与陈老太医的适当配合。……”

    适当的整理了一下思绪的纪啸,才接着进一步的说到:“以微臣之见,此事既不能让怀有不测之心的忤逆之人得以幸免的有损圣上的尊严,又不能过于张扬的引来不可预见的巨变。微臣适才之所以提到朝堂,就是在言:此事还是要像之前一样,只能是隐秘的处之而不宜放到朝堂上去商议的张扬开来!竟然敢对当朝的国母生出谋害之心?欲直接下手者必然要施以断然的处之!而对于幕后的操控、指使之人,则不宜过分惊动的、只以处置欲直接下手者为警即可。……”

    说到此的纪啸,适时的停顿了下来,他是再给汉宣帝一个消化的时间。最为关键之处则在于:纪啸需要汉宣帝考虑明白,在不牵扯霍氏的前提下,还要隐隐的作到以此事来对霍氏予以警告。使霍氏因无法了解到汉宣帝具体知道多少而心存顾忌,自然也就可以适当的压制住一些霍氏的嚣张气焰。至于以后是否再予以追究了?那就还要看汉宣帝最后能否把大汉朝的绝对权力完全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了!……

    此时,随着汉宣帝‘哦’了一声就没有了下之后,偏殿之内又是出现了短暂的沉默。如果几个人走出大殿去看看?其实现在天际已经露出了一抹鱼肚白色,现在已经临近清晨。整整一夜的时光,就这样已经基本上过去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死百了 (二更)

    “哦!”大致听完了纪啸的初步想法后,仿佛有些恍然的汉宣帝不置可否的‘哦’了一声,紧锁着眉头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说到:“尔等也已经为皇家之事快忙碌一宿了。特别是陈太医年事已高,定然已经不堪其劳!此事让朕思虑一下再行商议吧!陈老太医年事已高,可先行前去略作歇息,皇后的身体还需陈老太医过后多多予以照看!朕好像也有些饥渴了?小星子去给朕张罗一些吃食!……”

    说到此的汉宣帝,仿佛又恢复了以前的沉静一样,有条不紊的交代了一番之后,却并没有说让纪啸是走、还是留。但皇帝没让你走,你就暂时还不能挪动地方!故而,纪啸也就只好眼望着陈老太医和刘行丙相继施礼退出后,自己还得低眉顺目站在书案的一旁。

    其实,当汉宣帝把话说完之后,最为了解汉宣帝秉性、特点的刘行丙马上也就明白了汉宣帝话所隐含的意思。因而,在嘴里说着‘奴才遵旨’、并躬身上前一步行礼的同时,已经把一只手被到了后面,快速的向纪啸的方向竖了竖大拇指。伴随着手上的动作,刘行丙也微微的向纪啸的方向侧着首,嘴角微撇、并连连的眨动了几下眼睛。

    大太监刘行丙这是在赞许纪啸应对得当的同时,也是在示意纪啸随后的说话要小心、谨慎一些。刘行丙的关心,也令纪啸内心里有些感动的感觉身为在世人眼最为不堪的宦官的刘行丙、对待自己还是相当不错的!

    “朕想了这许久,才想清楚爱卿所言的‘又是人微言轻不敢轻易评说、又是朝堂之上、又是殿内没有外人’的话意思。好了!现在其余的人也都出去了!爱卿也已经忙碌了大半夜,可定也是有些累了?一客不烦二主。既然月前是爱卿对朕提出的警示,现在爱卿就坐下接着对朕详细的说说下面该如何的处之吧!”仿佛已经完全的恢复了清醒、压下去了之前的熊熊怒火的汉宣帝,待刘行丙和陈老太医相继退出去后,难得的嘴角还露出了一丝的笑意冲着纪啸缓缓地说到。

    “万岁圣明!我大汉朝有万岁这等年少、睿智的英主何愁不会国强民富的傲立于当世呀!……”纪啸不由得对汉宣帝的思维敏锐、秉性沉稳衷心的赞许到。这样一位尚小自己一岁的少年帝王,仅仅就这样快的控制住了即将爆发的愤懑怒火这一项,就也不得不令纪啸感到十分的钦佩……。

    现在,纪啸也确实是站得两腿直发麻的已经累得够呛了!因而,也就不再推辞的一屁股坐到了一旁的锦墩之上,继续的接着说到:“其实,微臣并不是对刘公公和陈老太医对陛下的忠心有所怀疑。而是在想:此事事关重大,处理起来还必须要隐秘的行之。故而,与此事无关的一些人等,最好还是少知道一些内情为妙!无人知道内情,自然也就可让幕后之人只能是胡乱的捕风捉影、而却无法向任何人去了解全部的内情,也就会使幕后之人恍如处于云雾之的心怀顾忌。……”

    纪啸一再的强调‘幕后之人’,就是在点明:你我君臣二人均是心知肚明幕后的操控者很可能就是霍氏?

    同时,纪啸也是在暗示着汉宣帝:目前的霍氏,就恍若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大汉朝的上空,这张网已经覆盖在了大汉朝的没一个角落。如果一定想要马上就去冲破这张无形的大网,最好的结果也就只能是弄个鱼死网破的两败俱伤。更确切一点儿的说:能够冲破这张大网的几率还几乎是等于零。

    既然身处于这种极其不利的尴尬地位,那就还莫不如像鱼儿一样、凭借自身的优势来个尽量的下潜隐身。这样一来,虽然这样同样是逃脱不了这张大网的笼罩,但却也可以让大网无法把鱼儿网起;自然也就可以达到了暂时的相互共存。回过头来,那就还是纪啸已经说过的话了:天不假年、霍氏必将不久。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虽然纪啸心的这种比喻极其的形象、也是汉宣帝目前的真实处境,但却无法完全的对汉宣帝清楚的说出口。可想而知,把一朝的帝王汉宣帝比喻成一条渺小的鱼儿,会让汉宣帝内心里感到极其的不忿和难堪。因而,纪啸也只能是不得不躲闪着说、尽最大可能的让汉宣帝能够听明白自己所说的话的意思。

    “好了、好了!爱卿就不必再恭维朕了!朕也是想明白了爱卿之前所言所包含的的多种含义,才特意的把尔等都打发了出去。其实,朕也不是对尔等有所怀疑,只是就仅小星子说起来就没个完的性情,也并不太令人放心哪!就不说他们了!爱卿还是接着说说如何的行之才可解开眼前这个结吧?也不能把淳于氏抓到后就不闻不问哪?那不就显得朕太过于的软弱了?”汉宣帝苍白的脸上首次的出现了袖晕的、基本上度过了情绪的激愤期的缓缓说到。现在的汉宣帝,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十分理智、沉稳的状态。

    纪啸听到汉宣帝最为关心的还是令他恨得压根之痒的淳于衍的处理问题,就马上接着说到:

    “微臣其实并不善于故意的去取悦于人,圣上现在的明智和沉稳也确实是令微臣赞叹不已,感觉自身所侍奉的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古今少有的贤明之君!至于说对大逆不道的淳于氏如何的处之?其实很简单,万岁随后就可令刘公公以一根丝带赐死淳于氏。这等大逆不道的毒妇安能再留?

    万岁赐死淳于氏后,可马上就拟一明诏对外宣称:

    侍奉皇后千岁的女医官淳于氏由于医术寡陋,在给分娩之后的皇后千岁配置滋补药物时,错把对产妇有大害的‘附子’当做了滋补药物给皇后千岁配置成丹丸。好在太医院的众位太医医术高超,及时的发现了淳于氏所配丹丸的药物有错,才避免了皇后千岁的一场大难。而蠢妇淳于氏,则在事发后感到罪孽深重,羞愧难当之下自缢而死。而太医院的一众老太医则因救凤驾有功,万岁亦当一并予以奖赏。……”

    “哦,这样处理倒确实是既解一些朕心的恼恨、又把此事基本上是化解于无形了。这样,朕也马上就要颁布把爱女册封为公主的旨意,两旨就一并拟好发出吧!不过,淳于氏乃是宫卫淳于赏的妻子。以爱卿之见,又当如何的对淳于赏予以惩处哪?”不住的轻点着头的汉宣帝,同纪啸轻描淡写的说着的同时,也就这样像捻死一只蚂蚁一样的宣判了淳于衍的命运。

    在帝王当政的时代,身为帝王的汉宣帝就是再不济,处死一名表面上并没有太大背景的淳于衍还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而在这个时代,也讲究的就是‘一人获罪株连家族’。故而,汉宣帝也就连淳于衍的丈夫淳于赏也不放过的、又向纪啸询问起了处理淳于赏的办法。……

    第一百八十四章 作茧自缚 (三更)

    “毒妇淳于氏的死罪难逃自然是已成地局。但其夫淳于赏,则还有颇大的利用价值!故而,微臣在这里恳请万岁饶过淳于赏一命!对外万岁可在旨意宣称:蠢夫淳于氏之夫淳于赏虽然并不知情,但亦难逃教妇不严和推荐其妇入宫的欺君之罪。故而,可把淳于赏作以贬为庶民赶出京城的处置。……”接着之前的话头儿,纪啸又向汉宣帝说出了对淳于衍的丈夫淳于赏的处理办法。

    “饶过其夫淳于赏一命?还有颇大的利用价值?爱卿岂不闻斩草不除根、必将后患无穷之说?留下此人,岂不有纵凶之嫌?朕不相信其对其妇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何况,既使对幕后的主使之人朕暂时不宜太过于的追究,但对这等甘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宵小之辈朕还能有所姑息吗?如此,朕的颜面又能安存?”听到纪啸的话,汉宣帝不禁锁紧了眉头,语气显得十分阴冷、激烈的说到。

    汉宣帝显得十分森寒的话语、两眼直视着自己的十分冷厉的表情,反而令正襟危坐的纪啸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万岁的重情和宽容令微臣感到宽慰、万岁的机敏和沉稳令微臣感到放心、万岁的坚毅和果决则令微臣更为感到钦佩!世事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当初微臣自请练军,就是基于既可以为万岁练成一支挥如臂使的利器、又为应付万一出现的大变所考虑。而万岁如今所表现出来的贤明、睿智,则令微臣更加坚定了自身当初所请的正确性。

    微臣在此说一句僭越的话,请万岁赎罪!如果有一天某人归天以后,基于其几十年所经营的偌大潜势力,其子孙如果不甘寂寞的欲行大逆不道之事之时,只要微臣能够做到让万岁不被尔等挟持的保证万岁的圣体康泰,微臣现在就十分的有信心万岁会很快的就可以重整河山!当然,这种考虑只是微臣所作的最坏打算。

    然而,无论如何,万岁现今还是我大汉朝的至尊帝王。因而,就绝不能让那些怀有不臣之心者轻看、更应让怀有不臣之心之人有所畏惧。其实,这就是微臣想要放过淳于氏之夫淳于赏的一条贱命的主要原因。

    至亲莫过于夫妻,微臣也不相信淳于赏不知其妇欲行的大逆不道之事。然就是因为其必有所闻,微臣才考虑恳请万岁饶他不死。由于其必然知道内情、而其还存活于世,也就会使那些幕后主使之人对他的存在如芒刺在股的十分忌惮。

    幕后主使之人如果放任自流的任其存活于世?就必然会担心有一天万岁再重新追查起此事来而危及到自身;幕后主使之人如果把其暗除之?则又会担心恍若不打自招的行径会惹火烧身。故而,其人还存活于世,幕后主事之人就会时时的对万岁怀有忌惮之心,也可便于万岁对尔等实施逐渐的打压。何况,其人的存在,则就是影响尔等家族的声誉的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尔等如果暗予以除之?则也是刚好是遂了万岁的心愿。何乐而不为?……。”

    绕口的说了半天的纪啸,说到此也只好先停顿下来。他是想让汉宣帝逐渐的消化一下自己的建议,权衡一下最后对淳于赏是留、是除的利弊得失。

    事实上也已经十分疲惫了的汉宣帝,下意识的伸手在自己苍白、瘦削的脸上捋了两把,躯体前倾用拳头支着一侧的脸腮、皱眉思忖了一会儿,才仿佛深有感触的说到:“也许是你我君臣外貌相像而心意也有些相通吧?爱卿确是把朕给说服了!朕也说几句心里话:朕登基这几年以来,其实无时无刻不在心惊胆战的担心会发生意外的变故。那样一来,朕就难免会成为罪人的根本无颜去泉之下面见列祖列宗!爱卿的此法不错!让尔等也作茧自缚的尝一尝时刻心惊胆战、夜不能寐的滋味!……”

    毕竟还是一位少年人的汉宣帝,难免也还有着少年人的好胜和睚眦必报之心。思忖着如果给淳于赏留下一条命,淳于赏就会成为霍氏的一块心病的解气情形,苍白的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当然,汉宣帝在述说之时,也同纪啸一样的从语言上掠过去‘霍氏’这个名词,他所说的担心的意外变故自然是害怕老霍光生出篡位之心。

    由于压抑的心情有所缓解,汉宣帝也就思维活跃的不免想得多了起来,接着也就轻轻的点着头缓缓地说到:“其实,朕几年来反复的思忖,也同爱卿的想法一样:其人极其的爱惜羽毛,注重名誉。故而,在其有生之年,也不可能生出忤逆之心。否则,何必又等到垂垂老矣?又那里还能有朕今日的皇位?不过,还是爱卿说得对呀!其人不想,并不等于其子孙不想啊!偌大的势力,朕四想起来就会不免心惊。人心不古、欲壑难填;还是像爱卿所言的,朕也必须要时时的做着最坏的打算哪!”

    越说越露骨的汉宣帝,忧虑重重的言语的‘其人’,自然是隐隐的指向了权倾朝野的老霍光!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夜有所梦

    默默地点着头、并没插言的纪啸,心里虽然十分理解汉宣帝的担忧、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也有这种担心?但他却不方便、也极不忍心再多言的加以推波助澜。

    事实上,老霍光对大汉朝的江山社稷的功绩本就是功大于过!而到目前为止,已经是垂暮之年的老霍光,除了为了攫取权力而有些不择手段以外,其实也确实从未产生过‘篡位自立’的念头。从这一点上来说:老霍光对大汉朝也绝对是忠心耿耿的!

    同样,纪啸就是看在对自己一往情深的霍成君的颜面上,也不能对原本就已经对老霍光心存芥蒂的汉宣帝再行推波助澜。能让老霍光无限荣耀的安度余生,其实也是纪啸的一个心愿。至于现在已经及不安份的霍禹、霍云、霍山、乃至霍显等,那就要看等以后老霍光死后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还有一点也必须要面对现实,而且在这一点上汉宣帝他自己也明白,那就是:汉宣帝现在也根本没有实力动得了老霍光分毫!一动不如一静。与其毫无任何把握的强为,还莫不如再靠几年等到老霍光一命归阴之后再有所行动。

    霍氏有老霍光的存在和失去了老霍光,根本就是有着天壤之别!只要老霍光这颗大树倒下,虽然霍氏不至于达到树倒猢狲散的境地,但总体的势力也就等于削弱了一大半还要有余。

    虽然作为一双年少君臣的汉宣帝和纪啸并没有刻意的提到、议论此点,但彼此均是心如明镜的明白:现实就是霍氏现在还毕竟十分的强势!

    “万岁!御膳做好了!……”随着尖声的禀报声响起,在汉宣帝嗓音有些暗哑的随口一句‘送进来吧’的回应,大太监刘行丙已经端着一个大大的托盘小心的走进了偏殿。

    “万岁您用膳,微臣就先行告退了!”马上站起身的纪啸,连忙躬身向汉宣帝提出了告辞。

    “爱卿也忙碌了多半夜了!肯定也是有些腹空了。就留下来同朕一起用一些吧!再说,现在的皇城还没开城门,爱卿你也出不去皇城啊!”脸色显得十分疲惫的汉宣帝,随和的开口挽留着纪啸。

    “微臣不饿。微臣估摸了一下现在的时光:这一整夜可能也就快要过去了?想来皇城也就快要开城门了。之前前来偏殿的路上,微臣曾遇到过太后千岁的贴身宫女,其传太后的懿旨说‘太后千岁让微臣离开皇城之前、要前往长乐宫一趟去面见太后千岁’,微臣现在就去长乐宫面见太后。待微臣见过太后千岁之后,想来皇城也就该开城门了,微臣就当马上赶回城外的军营。现在正是需要加紧编练的时光,微臣一刻不在都不太放心!”推辞着的纪啸,借机也把少女皇太后上官婕招他前去长乐宫见面的事禀报给了汉宣帝。

    小心行得万年船!纪啸身为一名外臣,同内宫有所来往、勾连自然是容易引来闲话。故而,他这样恍若请示汉宣帝似的说出来、光明正大的前往,就是要避免汉宣帝可能对他产生的不必要猜疑。

    “哦,母后可能也是在关心此事吧?几十年来朝廷内外一场场的血雨腥风,也确实令人想起来就会胆寒哪!母后一个人独居于长乐宫,也有可能(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