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部分阅读
是有些寂寞的思念其母了?见到母后乖巧些,多挑他老人家爱听的话说。也不知母后现在回没回长乐宫?朕离开皇后的居室时,母后当时还在陪着皇后……。”汉宣帝与其年龄极不搭调、显得老气横秋的对准备离开的纪啸交代着。二十一岁的少年皇帝管十八岁的少女皇太后叫‘母后’、称呼‘老人家’,听起来还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承然,纪啸开始准备想要阻止淳于衍给许皇后下毒之时,就是由少女皇太后上官婕给他和汉宣帝牵的线。现在,汉宣帝自然是也就联想到上官婕召见纪啸是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纪啸向已经准备吃夜宵的汉宣帝深施了一礼后刚向偏殿门口走了两步,就又停下了脚步。转身望着正抬头目送着他的汉宣帝和正在书案前忙乎着摆放杯、盘、碗、筷的刘行丙再一次的叮嘱道:“万岁随后就要让刘公公马上去处之淳于氏呀!此妇实是祸乱之源!只要其开口,无论其是如何的说辞,就都难免会惹出一场莫大的风波!早些处之,才能早些免除这个莫大的隐患!现今乃是需要尽量的求安、而非求变之时。……”
汉宣帝点了点头、咬着牙说到:“朕马上就会派小星子去把此事办好!朕今夜可能也是要无闲暇安枕了?进些食后,也就快到早朝的时光了。朕会在早朝之前让小星子把此事处理妥帖,也好在朝会时就颁下旨意。让爱卿费心了!”
本来,纪啸还想向汉宣帝事无巨细的再交代一句:处理完淳于衍以后,堂而皇之的在朝会上正试的颁布诏书就可以了,尽量不要同张安世、丙吉、魏相等他这些嫡系亲信再过分的密议。以免引起霍氏的注意,怀疑汉宣帝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还会有其他的行动。但纪啸想了想,就又把溜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究其原因。一方面纪啸是考虑到汉宣帝已经为帝三年,对于朝廷枢的权谋猫腻要较自己经验丰富得多。凭借汉宣帝坚韧的隐忍能力和机敏的心智,他会酌情处理明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在有意识的避嫌,张安世、丙吉等毕竟是恍若汉宣帝的父执一样的、一路扶持着汉宣帝上位的朝廷重臣,无论是经验、人脉、势力、品级等都是自己这个小小的御林军副尉所无法比拟的,自己显得絮烦的说得过多,同样也有离间汉宣帝同他的这些嫡系亲信重臣的亲疏之嫌。
其实,作为现在还处于臣属低位的纪啸,也确实要权衡好那些话向汉宣帝该说、那些话不该说。否则,也难免会出现‘好心被当成驴肝肺’的情况。那样,纪啸不遗余力的所做的一切也就失去意义了!
……恍惚间,在一间黑漆漆的房间里,淳于衍的尸身长拖拖的悬挂在房梁之上。整个室内,仿佛都完全的笼罩在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之,甚至冥冥之还恍若回荡着‘啾、啾’的嘶鸣之声……。
又恍惚间,披散着头发的淳于衍苍白如纸说拿婕丈希咔暇诹魈首畔市涞难淮居谘芸冢こさ摹⑾市涞纳嗤芬厕抢搅诵厍啊>布拧⑸目遮ぃ腥粲执戳恕蔚巍⒋鸫稹难温渖?br />
猛然间,长拖拖的悬挂在房梁上的淳于衍的尸身,须发、衣袂无风自起,扬扬洒洒间仿佛像是要挟带着淳于衍的尸身飘向无垠的虚空;流淌的血水也瞬间绽起了一蓬蓬的血花,四处飞扬的恍若张开的无数个血盆大口、要吞噬去世间一切的生物……。
“……快醒醒、快醒醒!这是作啥噩梦了?拧眉蹙目、脸色煞白、还满头、满脸的大汗?快醒醒!这些奴才该打!长乐宫这么大!也不给哥哥安置个舒服一些的地方,就让哥哥靠在偏厢的座位上睡着了!……”隐隐约约的一阵娇脆的呼唤声,把噩梦连连的纪啸给唤醒过来……。
有些茫然的睁开眼睛的纪啸,手拄着几案抬起身体纵目看过去,却见一身盛装、风姿绰约、白皙的面颊上闪现出一抹袖晕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正浅笑嫣嫣的站在自己的眼前还在不停的娇声追问着:“是不是做噩梦了?……”
此时,窗棂上已经有屡屡初升的阳光射入,已经是清晨时分了!
“啊,是太后千岁回宫了?在下、在下适才好像是梦到淳于氏被缢死的情景了!……”还处于迷迷蒙蒙状态的纪啸,下意识的手扶着几案打算站起身的同时,有些茫然的说到此后就马上的住了口。他现在还不知道上官婕知不知道淳于衍深藏药物的事?也不知道汉宣帝正式下没下旨?……
纪啸不停歇的忙碌了一天一宿也确实十分的乏累了!甚至已经累得连汉宣帝邀请他进些夜宵(那可是御膳哪!),他也根本没有任何食欲的推辞了!出得了淑房殿偏殿的纪啸,就在伺候在偏殿门口的小太监引领下,赶来了少女皇太后上官婕寝居的长乐宫。
果然让汉宣帝给估计对了!已经接近了清晨,上官婕竟然还滞留在淑房殿许皇后的居处,并没有回到长乐宫。当朝皇太后有懿旨,安能允许他不辞而别的一甩袖子一走了之?无奈的纪啸,只好让把守宫门的侍卫、太监把自己领到外厢的一间偏房先歇息一会儿、并等候上官婕的回来。没想到:纪啸屁股一挨座位,疲惫至极的他也就开始去梦幽会淳于衍的尸身亡灵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风平浪静(二更)
“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哀家已经一切都知道了!昨日皇后开始搅病儿,哀家就动身赶到了淑房殿。后来,直到哀家那个乖孙女儿落生,咯、咯……!哀家都是在一直陪着皇后。把哀家可累坏了!圣上来了之后,哀家才有空闲在淑房殿进些食、歇息一下。咯、咯……!
哀家同你还是真像!一歇下来,就也睡着了!那时可能都过了子时了!是圣上后来让那个奴才小星子去告诉哀家:已经查出来欲行不轨之人乃是那个该杀千刀的女医官淳于氏,并言已经赐其自缢了。其余的,哀家也没太细听。听小星子说哥哥已经来长乐宫了,哀家就也忙不迭的赶回长乐宫想早早见到已经许久没见到的哥哥了!
也真是的!这么着急惩治淳于氏干嘛?咋也要查查是何人支使的她呀?她一个小小的宫卫之妇,没有人指使?给她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行如此忤逆之事呀?就这样就此了结了,一定是哥哥给圣上出的主意吧?……”
见到纪啸后仿佛兴奋异常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俏脸上没有一丝熬了半宿夜的疲惫之色、兴奋得像欢快的百灵鸟一样的不停地说着,已经一扫了前两次纪啸见到她时的木讷、漠然的表现,清瘦、白皙的面颊也丰腴了不少、嫩腮上还出现了艳丽的袖晕。
听着上官婕欢快的数说,纪啸感慨着大汉朝这三位至尊之位上的少年男女关系密切、和睦的同时,也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幻化出一副十分怪异、好笑的画面:站在高高在上的朝堂最高位置上的是三位风华正茂的少年,而下面被他们所姬指气使的、供他们驱策的则是一大群、无数个高冠博带、皓首苍髯的老者……。
忍不住有些哑然失笑的纪啸,不禁在心里暗说:自己这是还没完全的醒过来?是接着在做梦啊!
“笑?是笑话哀家话多了吗?哀家这么久没有见到哥哥了!高兴得才话这样多的!再说了,房内也没有其他的人;自家兄妹,高兴了多说些话又有啥好笑的?不许笑话哀家!……”不足月余,就恍若‘女大十八变’似的由外在到情绪均发生了巨大变迁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见到已经站起了伟岸的身躯的纪啸脸上出现的一抹笑意,就爆豆也似的嗔怪道。
被上官婕嗔怪得有些无奈的纪啸,为了躲避上官婕仿佛跳脱少女也似的夹缠不清,摇了摇还有些发沉的头、只好讪笑着打岔道:“没有、没有!在下不是在笑话太后千岁。在下是听到太后埋怨在下没有劝谏圣上追查淳于氏的幕后主使之人,才不觉感到有些好笑的。其实,凭借太后千岁的聪颖,事实上是已经早就想明白了,只是故作不知而已。呵、呵!”
“是呀!再追查下去又能怎样?追查到最后还不是又将是一场无尽的血雨腥风、亲生骨肉的离散?唉……!”情绪马上就显现出了低落状态的上官婕,仿佛十分沧桑的喃喃自语着、悠悠的长叹了一声。
“不说这些了,不说这些了!反正有哥哥帮衬着圣上,哀家现在要放心得多了!也少操心多了!……”从记事起就背负着巨大而沉重的压力、恍若生存在因权力的争夺而掀起的惊涛骇浪之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自结识了纪啸以后就恍若是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亲生哥哥、也真正有了生命的依靠一样,很快由情绪低迷又恢复了笑语如珠的状态:“忙了一宿哥哥也累了、饿了吧!快随哀家一起去正殿,哀家让人去给哥哥弄些吃食!”
其实,上官婕现在虽然还是一名少女,但因从记事起就处于绝不容人违逆的高高在上的状态、虽然这种状态就恍若是一座被供奉着的、供芸芸众生顶礼膜拜的木雕泥塑,但毕竟也是所有人必须要在表面上做出的姿态。因而,上官婕一旦说出话来以后,也就包括她自己在内都习惯成自然的认为是决不允许反驳的真理。
故而,仿佛是自顾自的说着的上官婕浅笑嫣嫣的说完以后,也就已经风摆杨柳似的扭转了娇躯、莲步轻移的向厢房的门口走去。
也不知道自己靠在几案上睡了多久的纪啸,被上官婕唤醒以后可能是躯体得到了一些休息的原因?还真是有些感到饿了!因而,也就仿佛有些无奈的轻笑了一声,跟着前面盛装雍容、香风缭绕的上官婕动了身。……
又是十几天的时间过去了。仿佛避世一样率领着新军扎营在京城长安城外、紧锣密鼓的抓紧时间编练新军的纪啸,近期也曾刻意的打发张延寿和赵睿这两位豪门的贵公子前去京城内打探一下朝廷上层的动态。
承然,虽然纪啸认为自己已经考虑得很周到、同时也对汉宣帝的能力感到十分的有信心,但这毕竟是可能会掀起滔天的巨澜、令无数颗人头落地的大事,纪啸自然是也不敢过于掉以轻心的、时刻的关注着事态会不会出现意外的变化。该做的纪啸也已经都做了!即使是再发生大的变化?就纪啸现在的地位来说也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了!因而,纪啸在处于一种极度无奈的状态关注着事态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内心里对还比自己小上一岁的年轻的汉宣帝以往、现在、乃至未来所要背负的巨大压力感到万分的同情。
当然,无风不起浪、有风浪三丈。朝廷枢出现一丁点儿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在朝野上下引起难以预见的巨大风波!好在同样精明的汉宣帝按同纪啸事先商量好的办法和步骤、有条不紊的颁布了旨意,虽然也不可能不引起朝野上下的一些议论和猜疑,但‘淳于衍下毒的事’还是让当朝帝王汉宣帝喜得公主这件举国同庆的大喜事给掩盖住了大部分,不知内情的人在私下里传播的也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流言蜚语,并没有因此而再起波澜。
至于淳于衍的丈夫淳于赏及家人的结局和去向?现在已经不在纪啸关心的范围之内了。霍显还会不会向老霍光交代实情?霍氏会不会把淳于赏永除后患?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连最直接的实施者、最为重要的证人淳于衍都已经一命归西!想来以后无论是汉宣帝、还是霍氏想要再重提、追究此事,也基本上还是会查无结果、此事也就自然彻底的变成了一件‘无头公案’!……
那日纪啸被上官婕领到长乐宫的正殿,除了纪啸极其畅快的喝了几大碗配料精美的热粥以外,其实已经恍若亲兄妹一样的两位少男少女也就是极其热络的扯了一些闲话,随后纪啸也就在上官婕极其不舍的目光注视下告辞、出了皇城、找到赵睿打马扬鞭的赶回了城外的军营。
孤独、寂寥、并且还是青春年少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陡然间结识了一位恍若亲兄长一样的异性哥哥,其亲昵、依恋之情可想而知。同样,这次见到了上官婕从外表到情绪上的巨大变化,就连纪啸自己也感到自己这种对皇家有些僭越的、把皇太后认为干妹妹的行为实在是功德无量!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
时光如白驹过郄,倏忽间又是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原历史这个时间发生的‘皇后被下毒谋杀’的这个重大事件,在横空出世的纪啸恍若‘走钢丝一样不能有一点儿闪失、不能走错一步、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的精心谋划、竭力运作之下,已经彻底的被消饵于无形;就连主凶淳于衍也早已经魂归了天国。
自然,幕后的真正主使人老霍光的继室霍显在阴谋破产、并幸免暴露之后,是不是从此就会心有余悸的雌伏起来、还是会不死心的再掀风波?那纪啸也就是真的不得而知了!按纪啸的估计:像霍显这样心如蛇蝎、却又极度热衷名利的毒妇,很难说她以后会就此罢手的不再兴风作浪?但这已经是纪啸根本一无所知的事情了,纪啸也只能是本着世人共同的人生理念:具体来临时再就事解事。
最为根本的一点则是在于:目前霍氏的势力恍若如日天、根深蒂固,即使是调动起来汉宣帝所有的亲信和嫡系,也实在是难以动得了霍氏的分毫、这其自然也包括霍氏的主妇霍显,甚至还有可能还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因而,暂时不仅是纪啸、也包括汉宣帝,也只能是尽量的采取相对较平稳的等待方式处理一切,在默默地窥视、等待着霍氏的衰落。
当然,为了保证事到临头时不会手足无措的毫无一点办法来应对,纪啸的练军、造械行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兵者,国之利器,是上位者掌控住手权力的绝对保证。故而,纪啸也在竭尽所能的为与自己相貌极其相近、未来即将成为一代贤明帝王的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准备迎接未来可能到来的巨变做着前期最基楚的准备工作。
现在,在张延寿这位当朝军方第二号人物张安世的大公子的勤恳主理下,造械的事宜已经开始了全面的批量生产阶段。而且,现在纪啸这位虎贲副尉麾下所属的数百名御林军军卒,也已经全部装备上了由纪啸设计、由张延寿监造的所有新式军械,军卒们并已经开始了对新式军械的熟悉、试用阶段。
当初由御林军的军官霍山拨付给纪啸的五百匹良马,也早已经装配完成了由纪啸设计的所有马具。当初刚刚初装完成时,极其好武的甘延寿马上就进行了试骑,按甘延寿的个真正的武技大家试骑后的评论:装配上新式马具的铁骑磨练精熟后,完全可以使大汉铁骑的实力提升一倍有余。如果装配上新式马具的大汉铁骑再与彪悍的胡人铁骑接战,绝对会扭转以往处于劣势的局面、会大占优势。即使是与恍若马背上长大的胡人铁骑一对一的单骑交战,辅以新式马具的大汉铁骑也绝不会再不是对手的、很可能也会略占优势。
当然,除了装配上新式马具的战马是由甘延寿第一个来试骑以外,所有研制合理后打造出来的各种军械,也是责不旁贷的会由他抢着先来使用、比划一番。比划来比划去,就连甘延寿自己也赞美得穷了词,最后甘延寿口也只能是剩下了‘好、妙、绝了’等这样既简单、又涵盖面很广的赞美词句了!
甚至,甘延寿还瞪着一双大大的牛眼痴迷的直研究纪啸的脑袋,口也念念有词的叨咕:“四弟呀!尔头到底儿都存有些何种的高妙物件?那日,为兄一定找一个摸骨的高手给四弟摸摸,看看四弟的头是咋长的?怎么就能琢磨出这些稀奇古怪的高明东西?被甘延寿叨咕得郁闷至极的纪啸,却不知向何处去发泄!
得到了甘延寿这位助手兼兄弟的技艺大家的肯定,也让纪啸也不无欣慰暗想:自己使出了牛二虎之力所画出的这些‘鬼画符’可算没有白忙乎!……
不只是军械、马具等产生的效果十分可喜,甚至连偶尔前来观摩一、两次的纪啸的绝对直属上官张安世也大加赞赏、并一再的叮嘱要严加守密决不能轻易的流传出去。就是纪啸所编练的新军,现在也同样初具了一旅强军的雏形。现在剩下的,也就是在不断的强化训练加以逐渐提高了!同样,不经过几场实战血肉横飞的搏杀,任何一支军旅也不可能真正的成为一支无往而不胜的铁军。这,就要有待于在以后的实战去加以磨练了。
渡过了近月的疲劳期之后,纪啸所编练的新军军卒的战力、体力、应变能力、个人技能等也在日新月异、一日一个样的在突飞猛进着。由于这些军卒原本就都是御林军的预备役出身,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技战术基础,这也是新军进步较快的一个原因。
虽然这些军卒本都是富庶之家出身、吃苦耐劳的能力稍差一些,但却被新式的军械和马具的妙用所吸引、被成为正式的御林军一员的高涨荣誉感所鼓舞,反而均是训练得勤恳认真、个人的基本战术技能提高得都十分的快。这其,自然也有由于出身优良、所受到的教育较多,而较平民军卒接受能力强的原因。
最后,几乎所有的四百多军卒,令纪啸大为惊奇的均都跟上艰苦、严酷的训练。这也使得纪啸惊叹这个时代的人的吃苦耐劳能力强的同时,也不由得暗自赞许这个时代的人的淳朴与勤勉、感慨自己的筹划与付出没有付之东流。
自然,在编练新军的过程,居功至首的还是要属于俨然御林军第一高手的甘延寿。由于甘延寿本身的技艺强悍、并且规范,以往打下的基础也十分的丰厚,这也就使甘延寿责无旁贷的担负起了‘主训官’的职责。
按照纪啸所制定的军训条款,表面上粗豪的甘延寿不仅极其严谨的执行实施着,并且还把纪啸所交给他的几招打算传授给军卒的基本兵刃使用招术、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技艺一并传给了军卒,使军卒之间的整体配合的技艺招法更趋合理、实用。也使纪啸不由得暗赞:未来一代名将的能力果然非凡!
练军期间,基本上还是个半大孩子、才十岁的豪门公子赵睿同样让纪啸也不得不刮目相看!年龄小、体质弱的赵睿,每日里尽到自己身为纪啸这个主官亲兵的职责以外,竟然也坚持下来了跟随在纪啸身边的全部军训。自然,赵睿白皙的小脸儿现在显得也黑瘦了许多,一双大眼睛也更加的灵动了!
赵瑞的表现,令纪啸也不禁扪心自问:谁说贵胄子弟就都是纨绔?因而,再加上赵睿也十分的机灵和聪颖,纪啸现在也对他也越来越倚重的看好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本就家族的势力十分的丰厚,再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小赵瑞的未来又安能不会大有作为?
这期间,平时显得最闲的,也就属恍若一介书生的陈汤了!陈汤除了处理一些日常的书、记录等事务以外,基本上就再插不上手军的其他日常事务了。最后,还是陈汤自己主动找事做,才在开始由张延寿帮他衔接、联络的情况下,接过了同各个衙门打交道的军需、辎重等的领取、配给事务。
看到张延寿把所担负的责任分给了陈汤一部分,纪啸就也来个一事不烦二主的把‘由老苏武已经给他联络好的、去找御史大夫丙吉讨要银钱’的事也委托给了陈汤。本就热衷、且擅长向上层走动的陈汤,很快也就不负纪啸所托的从丙吉那里讨要来了足够改善军卒伙食、对成绩优异的军卒予以奖励的银钱。自然,据传说十分吝啬、抠门儿的汉宣帝的救命恩人御史大夫丙吉这次如此的大方,其肯定也不乏有老苏武和张安世给从做工作的原因。
对于现在只能是处理一些琐碎的日常事务的陈汤,纪啸是在养来以备后用。心智机敏、头脑灵活、多谋善断的陈汤,以后也必将是纪啸身边不可或缺的一位‘高级参谋’!
第一百八十八章 意外惊变 (二更)
由于有了既精力旺盛好武成癖、又经验丰富精通行伍的甘延寿这个绝佳助手的协助,纪啸的练军工作不仅在短期内就已经初见成效,而且也让纪啸原本预计要投入大部分精力的训练兵卒工作轻松了许多、并且也能适当的抽出来一部分空闲时间来顾及其他。
因而,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纪啸每日甚至还能腾出一、两个时辰同宝马绝地沟通感情、磨合默契程度。现在,纪啸已经基本上把宝马绝地驯服成为了一匹可以纵横驰骋的绝世战驹……。
当然,在整个驯服宝马绝地的过程,纪啸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吃尽了绝地的苦头!
由于能有时间同宝马绝地日日的流连在一起,纪啸在同绝地逐渐的熟悉、绝地也对他并不太排斥了之后,就开始每日里把绝地整日的都带在身边,让绝地逐渐的熟悉群居的环境,尽可能的让绝地能够同人群和其他的马匹做到和睦相处。
在绝地对人群和其他的马匹群体不再过分的排斥之后,纪啸又开始带着绝地随同拉练、越野跑的军卒一同驰骋于旷野,让绝地尽量快的适应被驯服马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
最为艰难的,自然是对绝地的骑乘了!纪啸在经过了同绝地一段时间的耐心磨合之后,自我感觉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可以该让宝马绝地发挥它本身固有的、应该担负的职能了。
因而,纪啸也就仿佛把自己的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的、在大营校场之内试着开始了骑乘。一切事情都不是想当然的,只有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能验证其合理性。
首次的试骑,绝地就让纪啸把老脸给丢大发了!在营寨内的校场上,首次的试着骑乘,纪啸的屁股就差没有让宝马绝地给摔成八瓣了!而且还是在一众军卒的不断侧目注视之下。一次、两次、三次……,纪啸执拗的被时而前蹄人立、时而侧身卧倒翻滚、时而又狂飙之后连蹦带跳的宝马绝地给无数次的摔下马背、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骨软筋酥的一动也不动了之后,才在众多军卒不断的偷偷窃笑被赵睿扶回了自己的营帐……。
为了不想再在军卒们面前大丢其主官的脸面。纪啸经过了几天的休整之后,感觉自己已经完全的恢复过来了几天前被摔得周身酸麻的状态,就踏着夕阳、带着赵睿、牵着绝地来到了旷野之外进行了第二次的试骑。
这一次,纪啸的狼狈除了赵睿没人看到。但直到快到了午夜时分,时间要过去了三、四个时辰,纪啸才疲惫不堪的骑着同他自己一样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周身被灰土遮盖得已经难见本色的甩头耷拉鬃的宝马绝地、后面跟着骑在另一匹战马上的赵睿回到了军营。这一次纪啸成功!但成功所付出的代价?从他和绝地同样都既没了人样、又没了马样的狼狈相,就可看出整个驯服过程是如何的艰苦!
接下来给宝马绝地配备马具也就容易得多了!虽然说是容易,但也还是需要纪啸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军营的其他马夫、工匠靠近绝地的身旁、只要一动手绝地就开始发飚,进而就开始不住的嘶鸣不已、并连踢带咬。没办法,纪啸还得同老马夫苏福一起压服着、亲自动手,才总算给绝地钉上了马蹄铁、配备上了马鞍。……
不过,都说好马通灵!还真是如此。自从绝地允许纪啸骑乘以后,除了原来就饲养它的马夫苏福以外,赵睿去牵它时它也会乖乖的就跟着走。它竟然也知道赵睿是它主人的亲兵?
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纪啸也曾偶尔觅得空闲回到长安城、回府去看望过几次义父老苏武。令纪啸感到十分感动的是:几乎每次回府,大半都会遇到霍成君流连在府内。即使是因回府的时间过晚没有遇到,也会从下人们或是老苏武的口了解到:霍成君刚刚离开不久。现在,与纪啸根本就没有任何名分、但却对纪啸一往情深得几近痴迷的霍七小姐成君,芳心可能已经完全的以‘苏家’的媳妇自居了?把老苏武也几乎完全的当成了她大小姐的公爹来陪伴、侍奉!
以往鳏寡孤独、情绪寂寥低迷的老苏武,近来的气色也好了许多,就连不离口的咳嗽‘语助词’也比以前减轻了许多。这也不能不说是自有了纪啸这个义子以后、附带着还给他老人家带来了一位活泼跳脱、乖巧伶俐的实质上的‘未婚妻’霍成君所产生的上佳效果。
自然,纪啸的每次回府,老苏武絮叨经常也是不离口的盛赞霍成君的聪明伶俐、乖巧可人。这让纪啸对霍成君感激之情倍生的同时,也更加的升起了对对自己一往情深的霍成君的缕缕爱恋柔情。
以霍成君以往活泼好动、难见她一刻坐住凳子的跳脱性情,现在能够静下心来经常的陪伴在年老孤独的老苏武的身边,也可见其对纪啸的用情至深!寂寞、孤独是年老之人的大忌,特别是还像老苏武这样根本就没有任何妻儿老小的老人,最为害怕的就是平常没有人陪他说说话、扯扯闲篇儿。不在于陪伴在身边的人能够做些什么、做多少,而是在于经常有人相伴在身边就好!在这一点上,霍成君也确实是让纪啸省了不少的心!也代替纪啸承担起了为人子孙的责任。
然而,已经十几日没有回返长安城的纪啸,今日因稍有空闲、踏着夜色回到苏府、见到老苏武后,听到的却不是老苏武以往老怀甚慰、没话找话的不停对霍成君的赞誉言辞,而是见到了老苏武老脸上的一副忧心忡忡的样貌。
在感到极度诧异的怀疑霍成君是不是在什么地方惹到老苏武不高兴了的纪啸追问下,纪啸却听到老苏武向他述说的一件令他彻底的发了懵、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的大汉朝发生的令人十分震惊的大事!……
听到半截儿就彻底的傻了眼的纪啸,甚至最后迷茫间还不禁十分白痴的脱口问出:“义父说的是真的?孩儿咋就没有一点儿记……?”纪啸的‘忆’字还没等出口,就已经回过味儿来:刚刚传回来的消息,自己哪里又能有所记忆?如果有?那样自己不就成了活神仙了吗?说自己能够知道未来发生的很多事,谁又能相信哪?别人还不怀疑自己是在说梦话呀?因而,纪啸也就马上余音飘渺的住了口。
一直以来、特别是经过了霍显和淳于衍这两位胆大妄为的毒妇预谋在许皇后分娩后下毒这件事的验证,纪啸现在已经完全的相信自己头脑所存有的那些显得支离破碎的记忆是真实的、是完全可以相信的对未来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的精确预见。
然而,好景不长!默算一下,从纪啸从尸横遍野的死人堆里爬出来到现在,才刚刚经历了四个多月。可是,纪啸今天从老苏武的口所听到的这个重大消息,却完全的打碎了纪啸恍若美妙幻想一样的头脑原本存有的记忆,彻底的推翻了纪啸自认为可以提前预见到未来将要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梦想。
第一百八十九章 非我族类
老苏武向纪啸所叙述的是从朝堂上所得到的、这两天传回来的大汉的‘五路出击’对异域的匈奴用兵的紧急军报,以及紧接着由现任的匈奴大单于壶衍瑅所委派的特使给大汉朝的当朝帝王汉宣帝送来的极其嚣张的最后通牒……。
虽然现在的老苏武平日里经常有有着‘胭脂虎’之称的霍七小姐前来陪伴、闲聊,并且因年老特弱的原因也并不经常的上朝;但老苏武毕竟还是大汉朝在朝野上下德高望重的一位朝廷老臣。因而,如果朝廷遇到特别重大的事件,老苏武还是会被汉宣帝特招前往朝堂议事的。
两个多月以前,因皇后诞下了本朝的首位公主而举行的大庆,老苏武就曾被汉宣帝下旨召请入朝欢宴同庆。而这两天,老苏武这位几乎是等于赋闲养老的朝廷老臣,却接连不断地连续被召请入朝议事。可见大汉朝现在所发生的事件是如何的重大、如何的令人震惊!
首先是由赵睿那位一贯坚持保守的‘穷寇勿追’的大汉朝的的后将军、已经出征近半年的、‘五路出击’酒泉一路的主帅、挂衔蒲类将军的爷爷赵充国所传回来的紧急军报,马上就引起了朝堂上的一片哗然、震惊。感觉十分棘手的汉宣帝,这才召请包括老苏武在内的众多老臣、重臣前往朝堂商议处理办法和应对措施。
原来,半年左右以前由于匈奴不断犯边而大汉派出的五路出击的大军在兵进大漠开始之时,匈奴的现任大单于壶衍鞮就采取了坚壁清野、率族远飚、向漠北迁徙的战略,让五路出击的大军出击之始均扑了一个空,仅仅也就是其有进兵神速的才零敲碎打的小有斩获而已。
另外,以云太守田顺挂衔虎牙将军兵出五原的一路,还因前锋进兵过速、孤军深入了匈奴人的一次埋伏,造成了数千军卒的全军覆没。这,可能也就是纪啸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场惨败?
动用了十万的大汉边军实施的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自然是不能就这样因匈奴开始远飚就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如果众位将军率军就此偃旗息鼓的撤回大汉境内,因劳民伤财而却毫无收效也根本没办法去向汉宣帝交代。因而,各路大军就开始了分路向大漠的进军,想尽量的能够追及扯家带口、举族迁徙的匈奴人而有所斩获。
这之前所发生的一切,与纪啸头脑所存有的记忆几无二致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差别。其实,这也是纪啸来到京城以后,虽然偶尔也会想到这次的‘五路出击’,但由于大汉的五路军马最后均是徒劳无功的无奈返回了大汉的境内、根本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因而想想也就被纪啸给忘到脑后去了。
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一个纪啸脑海根本就没有记忆的最大的意外变故!
本来,这次大汉的五路出兵是联合了同大汉结好的乌孙国,共同对以匈奴、车师国等为首的犯边夷族予以夹击。
而在纪啸的记忆之,则是乌孙国在大汉派去的监督出兵的校尉常惠的督促下,出兵五万从侧翼一举攻破了匈奴右谷蠡王的王庭,乌孙国还斩获颇丰的总算弥补了一些大汉五路大军徒劳无功的尴尬。
可是现在的‘五路出击’的战局发展,却与纪啸脑海存有的记忆发生了背道而驰!
首先,由御史丞田广明挂祁连将军衔兵出河西的四万大军和由云太守田顺挂虎牙将军衔兵出五原的三万大军,由于距离河套地区较近的采取了直线速进的战略,两军分路狂追的当先挺进了大漠。
然而,就在田广明和田顺的两路七万大军刚刚深入到大漠深处,却意外的分别追上了匈奴人的铁骑主力。因而,田广明和田顺在开始分别的率军同匈奴人的铁骑不断缠战,也分别给其他的三路大军送去了加急的军报,敦促另外三路大军前来汇合、与匈奴人进行决战。
实际上说起来,田广明和田顺同匈奴人摆开的两个战场并不算远,也就相距百余里。因而,二人之间最先互通消息之后,二人意见一致的认为两个战场应该是二而一的实际上是一场战役、如此大规模的迁徙部落肯定是追及到了匈奴人的单于庭。因而,在边向前不断的推进追击、边不断的同匈奴人缠战,二人也就更加急迫的敦促其他的三路大军前来汇合。
而直到田广明和田顺同匈奴人接战、甚至还连几十个人的匈奴人小部落都没见到过的另外三路大军,接到田广明和田顺的军报后,各自的反应则有所不同:
首先是老霍光的女婿度辽将军范明友所率领的兵出张掖、准备配合乌孙国作战的三万大军接到军报后,马上就由北进改由由西向东的直插河套以北前去汇合田广明和田顺。
而以前将军韩增率领的兵出云的三万大军,原本就是跟在田广明和田顺后面给二人打接应、作为战略预备队的,只是由于田广明和田顺的进兵过速,才使韩增与田光明和田顺的前、后军之间有些脱节。因而,韩增也就马上挟军疾进,前往汇合田广明和田顺。
最为另类的则是加挂蒲类将军衔、兵出酒泉的老谋深算的后将军赵充国!当赵充国接到田广明和田顺的军报后反而回复二人:
其所率之军乃是要执行配合乌孙国作战的战略。因而,其还会统军前往去配合乌孙国作战,协同乌孙国前去攻击匈奴人的右谷蠡王所部。这样,也可以保证田光明和田顺、以及韩增所部不会受到来自于西翼匈奴右谷蠡王所部对匈奴单于庭援助性的攻击。同时,赵充国还在军报告诫田广明和田顺,匈奴人狡诈、诡变,进军千万要小心从事,(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
承然,纪啸开始准备想要阻止淳于衍给许皇后下毒之时,就是由少女皇太后上官婕给他和汉宣帝牵的线。现在,汉宣帝自然是也就联想到上官婕召见纪啸是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纪啸向已经准备吃夜宵的汉宣帝深施了一礼后刚向偏殿门口走了两步,就又停下了脚步。转身望着正抬头目送着他的汉宣帝和正在书案前忙乎着摆放杯、盘、碗、筷的刘行丙再一次的叮嘱道:“万岁随后就要让刘公公马上去处之淳于氏呀!此妇实是祸乱之源!只要其开口,无论其是如何的说辞,就都难免会惹出一场莫大的风波!早些处之,才能早些免除这个莫大的隐患!现今乃是需要尽量的求安、而非求变之时。……”
汉宣帝点了点头、咬着牙说到:“朕马上就会派小星子去把此事办好!朕今夜可能也是要无闲暇安枕了?进些食后,也就快到早朝的时光了。朕会在早朝之前让小星子把此事处理妥帖,也好在朝会时就颁下旨意。让爱卿费心了!”
本来,纪啸还想向汉宣帝事无巨细的再交代一句:处理完淳于衍以后,堂而皇之的在朝会上正试的颁布诏书就可以了,尽量不要同张安世、丙吉、魏相等他这些嫡系亲信再过分的密议。以免引起霍氏的注意,怀疑汉宣帝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还会有其他的行动。但纪啸想了想,就又把溜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究其原因。一方面纪啸是考虑到汉宣帝已经为帝三年,对于朝廷枢的权谋猫腻要较自己经验丰富得多。凭借汉宣帝坚韧的隐忍能力和机敏的心智,他会酌情处理明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在有意识的避嫌,张安世、丙吉等毕竟是恍若汉宣帝的父执一样的、一路扶持着汉宣帝上位的朝廷重臣,无论是经验、人脉、势力、品级等都是自己这个小小的御林军副尉所无法比拟的,自己显得絮烦的说得过多,同样也有离间汉宣帝同他的这些嫡系亲信重臣的亲疏之嫌。
其实,作为现在还处于臣属低位的纪啸,也确实要权衡好那些话向汉宣帝该说、那些话不该说。否则,也难免会出现‘好心被当成驴肝肺’的情况。那样,纪啸不遗余力的所做的一切也就失去意义了!
……恍惚间,在一间黑漆漆的房间里,淳于衍的尸身长拖拖的悬挂在房梁之上。整个室内,仿佛都完全的笼罩在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之,甚至冥冥之还恍若回荡着‘啾、啾’的嘶鸣之声……。
又恍惚间,披散着头发的淳于衍苍白如纸说拿婕丈希咔暇诹魈首畔市涞难淮居谘芸冢こさ摹⑾市涞纳嗤芬厕抢搅诵厍啊>布拧⑸目遮ぃ腥粲执戳恕蔚巍⒋鸫稹难温渖?br />
猛然间,长拖拖的悬挂在房梁上的淳于衍的尸身,须发、衣袂无风自起,扬扬洒洒间仿佛像是要挟带着淳于衍的尸身飘向无垠的虚空;流淌的血水也瞬间绽起了一蓬蓬的血花,四处飞扬的恍若张开的无数个血盆大口、要吞噬去世间一切的生物……。
“……快醒醒、快醒醒!这是作啥噩梦了?拧眉蹙目、脸色煞白、还满头、满脸的大汗?快醒醒!这些奴才该打!长乐宫这么大!也不给哥哥安置个舒服一些的地方,就让哥哥靠在偏厢的座位上睡着了!……”隐隐约约的一阵娇脆的呼唤声,把噩梦连连的纪啸给唤醒过来……。
有些茫然的睁开眼睛的纪啸,手拄着几案抬起身体纵目看过去,却见一身盛装、风姿绰约、白皙的面颊上闪现出一抹袖晕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正浅笑嫣嫣的站在自己的眼前还在不停的娇声追问着:“是不是做噩梦了?……”
此时,窗棂上已经有屡屡初升的阳光射入,已经是清晨时分了!
“啊,是太后千岁回宫了?在下、在下适才好像是梦到淳于氏被缢死的情景了!……”还处于迷迷蒙蒙状态的纪啸,下意识的手扶着几案打算站起身的同时,有些茫然的说到此后就马上的住了口。他现在还不知道上官婕知不知道淳于衍深藏药物的事?也不知道汉宣帝正式下没下旨?……
纪啸不停歇的忙碌了一天一宿也确实十分的乏累了!甚至已经累得连汉宣帝邀请他进些夜宵(那可是御膳哪!),他也根本没有任何食欲的推辞了!出得了淑房殿偏殿的纪啸,就在伺候在偏殿门口的小太监引领下,赶来了少女皇太后上官婕寝居的长乐宫。
果然让汉宣帝给估计对了!已经接近了清晨,上官婕竟然还滞留在淑房殿许皇后的居处,并没有回到长乐宫。当朝皇太后有懿旨,安能允许他不辞而别的一甩袖子一走了之?无奈的纪啸,只好让把守宫门的侍卫、太监把自己领到外厢的一间偏房先歇息一会儿、并等候上官婕的回来。没想到:纪啸屁股一挨座位,疲惫至极的他也就开始去梦幽会淳于衍的尸身亡灵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风平浪静(二更)
“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哀家已经一切都知道了!昨日皇后开始搅病儿,哀家就动身赶到了淑房殿。后来,直到哀家那个乖孙女儿落生,咯、咯……!哀家都是在一直陪着皇后。把哀家可累坏了!圣上来了之后,哀家才有空闲在淑房殿进些食、歇息一下。咯、咯……!
哀家同你还是真像!一歇下来,就也睡着了!那时可能都过了子时了!是圣上后来让那个奴才小星子去告诉哀家:已经查出来欲行不轨之人乃是那个该杀千刀的女医官淳于氏,并言已经赐其自缢了。其余的,哀家也没太细听。听小星子说哥哥已经来长乐宫了,哀家就也忙不迭的赶回长乐宫想早早见到已经许久没见到的哥哥了!
也真是的!这么着急惩治淳于氏干嘛?咋也要查查是何人支使的她呀?她一个小小的宫卫之妇,没有人指使?给她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行如此忤逆之事呀?就这样就此了结了,一定是哥哥给圣上出的主意吧?……”
见到纪啸后仿佛兴奋异常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俏脸上没有一丝熬了半宿夜的疲惫之色、兴奋得像欢快的百灵鸟一样的不停地说着,已经一扫了前两次纪啸见到她时的木讷、漠然的表现,清瘦、白皙的面颊也丰腴了不少、嫩腮上还出现了艳丽的袖晕。
听着上官婕欢快的数说,纪啸感慨着大汉朝这三位至尊之位上的少年男女关系密切、和睦的同时,也仿佛在自己的眼前幻化出一副十分怪异、好笑的画面:站在高高在上的朝堂最高位置上的是三位风华正茂的少年,而下面被他们所姬指气使的、供他们驱策的则是一大群、无数个高冠博带、皓首苍髯的老者……。
忍不住有些哑然失笑的纪啸,不禁在心里暗说:自己这是还没完全的醒过来?是接着在做梦啊!
“笑?是笑话哀家话多了吗?哀家这么久没有见到哥哥了!高兴得才话这样多的!再说了,房内也没有其他的人;自家兄妹,高兴了多说些话又有啥好笑的?不许笑话哀家!……”不足月余,就恍若‘女大十八变’似的由外在到情绪均发生了巨大变迁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见到已经站起了伟岸的身躯的纪啸脸上出现的一抹笑意,就爆豆也似的嗔怪道。
被上官婕嗔怪得有些无奈的纪啸,为了躲避上官婕仿佛跳脱少女也似的夹缠不清,摇了摇还有些发沉的头、只好讪笑着打岔道:“没有、没有!在下不是在笑话太后千岁。在下是听到太后埋怨在下没有劝谏圣上追查淳于氏的幕后主使之人,才不觉感到有些好笑的。其实,凭借太后千岁的聪颖,事实上是已经早就想明白了,只是故作不知而已。呵、呵!”
“是呀!再追查下去又能怎样?追查到最后还不是又将是一场无尽的血雨腥风、亲生骨肉的离散?唉……!”情绪马上就显现出了低落状态的上官婕,仿佛十分沧桑的喃喃自语着、悠悠的长叹了一声。
“不说这些了,不说这些了!反正有哥哥帮衬着圣上,哀家现在要放心得多了!也少操心多了!……”从记事起就背负着巨大而沉重的压力、恍若生存在因权力的争夺而掀起的惊涛骇浪之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自结识了纪啸以后就恍若是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亲生哥哥、也真正有了生命的依靠一样,很快由情绪低迷又恢复了笑语如珠的状态:“忙了一宿哥哥也累了、饿了吧!快随哀家一起去正殿,哀家让人去给哥哥弄些吃食!”
其实,上官婕现在虽然还是一名少女,但因从记事起就处于绝不容人违逆的高高在上的状态、虽然这种状态就恍若是一座被供奉着的、供芸芸众生顶礼膜拜的木雕泥塑,但毕竟也是所有人必须要在表面上做出的姿态。因而,上官婕一旦说出话来以后,也就包括她自己在内都习惯成自然的认为是决不允许反驳的真理。
故而,仿佛是自顾自的说着的上官婕浅笑嫣嫣的说完以后,也就已经风摆杨柳似的扭转了娇躯、莲步轻移的向厢房的门口走去。
也不知道自己靠在几案上睡了多久的纪啸,被上官婕唤醒以后可能是躯体得到了一些休息的原因?还真是有些感到饿了!因而,也就仿佛有些无奈的轻笑了一声,跟着前面盛装雍容、香风缭绕的上官婕动了身。……
又是十几天的时间过去了。仿佛避世一样率领着新军扎营在京城长安城外、紧锣密鼓的抓紧时间编练新军的纪啸,近期也曾刻意的打发张延寿和赵睿这两位豪门的贵公子前去京城内打探一下朝廷上层的动态。
承然,虽然纪啸认为自己已经考虑得很周到、同时也对汉宣帝的能力感到十分的有信心,但这毕竟是可能会掀起滔天的巨澜、令无数颗人头落地的大事,纪啸自然是也不敢过于掉以轻心的、时刻的关注着事态会不会出现意外的变化。该做的纪啸也已经都做了!即使是再发生大的变化?就纪啸现在的地位来说也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了!因而,纪啸在处于一种极度无奈的状态关注着事态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内心里对还比自己小上一岁的年轻的汉宣帝以往、现在、乃至未来所要背负的巨大压力感到万分的同情。
当然,无风不起浪、有风浪三丈。朝廷枢出现一丁点儿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在朝野上下引起难以预见的巨大风波!好在同样精明的汉宣帝按同纪啸事先商量好的办法和步骤、有条不紊的颁布了旨意,虽然也不可能不引起朝野上下的一些议论和猜疑,但‘淳于衍下毒的事’还是让当朝帝王汉宣帝喜得公主这件举国同庆的大喜事给掩盖住了大部分,不知内情的人在私下里传播的也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流言蜚语,并没有因此而再起波澜。
至于淳于衍的丈夫淳于赏及家人的结局和去向?现在已经不在纪啸关心的范围之内了。霍显还会不会向老霍光交代实情?霍氏会不会把淳于赏永除后患?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连最直接的实施者、最为重要的证人淳于衍都已经一命归西!想来以后无论是汉宣帝、还是霍氏想要再重提、追究此事,也基本上还是会查无结果、此事也就自然彻底的变成了一件‘无头公案’!……
那日纪啸被上官婕领到长乐宫的正殿,除了纪啸极其畅快的喝了几大碗配料精美的热粥以外,其实已经恍若亲兄妹一样的两位少男少女也就是极其热络的扯了一些闲话,随后纪啸也就在上官婕极其不舍的目光注视下告辞、出了皇城、找到赵睿打马扬鞭的赶回了城外的军营。
孤独、寂寥、并且还是青春年少的少女皇太后上官婕,陡然间结识了一位恍若亲兄长一样的异性哥哥,其亲昵、依恋之情可想而知。同样,这次见到了上官婕从外表到情绪上的巨大变化,就连纪啸自己也感到自己这种对皇家有些僭越的、把皇太后认为干妹妹的行为实在是功德无量!
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
时光如白驹过郄,倏忽间又是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原历史这个时间发生的‘皇后被下毒谋杀’的这个重大事件,在横空出世的纪啸恍若‘走钢丝一样不能有一点儿闪失、不能走错一步、否则就会前功尽弃’的精心谋划、竭力运作之下,已经彻底的被消饵于无形;就连主凶淳于衍也早已经魂归了天国。
自然,幕后的真正主使人老霍光的继室霍显在阴谋破产、并幸免暴露之后,是不是从此就会心有余悸的雌伏起来、还是会不死心的再掀风波?那纪啸也就是真的不得而知了!按纪啸的估计:像霍显这样心如蛇蝎、却又极度热衷名利的毒妇,很难说她以后会就此罢手的不再兴风作浪?但这已经是纪啸根本一无所知的事情了,纪啸也只能是本着世人共同的人生理念:具体来临时再就事解事。
最为根本的一点则是在于:目前霍氏的势力恍若如日天、根深蒂固,即使是调动起来汉宣帝所有的亲信和嫡系,也实在是难以动得了霍氏的分毫、这其自然也包括霍氏的主妇霍显,甚至还有可能还会画虎不成反类犬?因而,暂时不仅是纪啸、也包括汉宣帝,也只能是尽量的采取相对较平稳的等待方式处理一切,在默默地窥视、等待着霍氏的衰落。
当然,为了保证事到临头时不会手足无措的毫无一点办法来应对,纪啸的练军、造械行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兵者,国之利器,是上位者掌控住手权力的绝对保证。故而,纪啸也在竭尽所能的为与自己相貌极其相近、未来即将成为一代贤明帝王的汉宣帝刘询、刘病已,准备迎接未来可能到来的巨变做着前期最基楚的准备工作。
现在,在张延寿这位当朝军方第二号人物张安世的大公子的勤恳主理下,造械的事宜已经开始了全面的批量生产阶段。而且,现在纪啸这位虎贲副尉麾下所属的数百名御林军军卒,也已经全部装备上了由纪啸设计、由张延寿监造的所有新式军械,军卒们并已经开始了对新式军械的熟悉、试用阶段。
当初由御林军的军官霍山拨付给纪啸的五百匹良马,也早已经装配完成了由纪啸设计的所有马具。当初刚刚初装完成时,极其好武的甘延寿马上就进行了试骑,按甘延寿的个真正的武技大家试骑后的评论:装配上新式马具的铁骑磨练精熟后,完全可以使大汉铁骑的实力提升一倍有余。如果装配上新式马具的大汉铁骑再与彪悍的胡人铁骑接战,绝对会扭转以往处于劣势的局面、会大占优势。即使是与恍若马背上长大的胡人铁骑一对一的单骑交战,辅以新式马具的大汉铁骑也绝不会再不是对手的、很可能也会略占优势。
当然,除了装配上新式马具的战马是由甘延寿第一个来试骑以外,所有研制合理后打造出来的各种军械,也是责不旁贷的会由他抢着先来使用、比划一番。比划来比划去,就连甘延寿自己也赞美得穷了词,最后甘延寿口也只能是剩下了‘好、妙、绝了’等这样既简单、又涵盖面很广的赞美词句了!
甚至,甘延寿还瞪着一双大大的牛眼痴迷的直研究纪啸的脑袋,口也念念有词的叨咕:“四弟呀!尔头到底儿都存有些何种的高妙物件?那日,为兄一定找一个摸骨的高手给四弟摸摸,看看四弟的头是咋长的?怎么就能琢磨出这些稀奇古怪的高明东西?被甘延寿叨咕得郁闷至极的纪啸,却不知向何处去发泄!
得到了甘延寿这位助手兼兄弟的技艺大家的肯定,也让纪啸也不无欣慰暗想:自己使出了牛二虎之力所画出的这些‘鬼画符’可算没有白忙乎!……
不只是军械、马具等产生的效果十分可喜,甚至连偶尔前来观摩一、两次的纪啸的绝对直属上官张安世也大加赞赏、并一再的叮嘱要严加守密决不能轻易的流传出去。就是纪啸所编练的新军,现在也同样初具了一旅强军的雏形。现在剩下的,也就是在不断的强化训练加以逐渐提高了!同样,不经过几场实战血肉横飞的搏杀,任何一支军旅也不可能真正的成为一支无往而不胜的铁军。这,就要有待于在以后的实战去加以磨练了。
渡过了近月的疲劳期之后,纪啸所编练的新军军卒的战力、体力、应变能力、个人技能等也在日新月异、一日一个样的在突飞猛进着。由于这些军卒原本就都是御林军的预备役出身,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技战术基础,这也是新军进步较快的一个原因。
虽然这些军卒本都是富庶之家出身、吃苦耐劳的能力稍差一些,但却被新式的军械和马具的妙用所吸引、被成为正式的御林军一员的高涨荣誉感所鼓舞,反而均是训练得勤恳认真、个人的基本战术技能提高得都十分的快。这其,自然也有由于出身优良、所受到的教育较多,而较平民军卒接受能力强的原因。
最后,几乎所有的四百多军卒,令纪啸大为惊奇的均都跟上艰苦、严酷的训练。这也使得纪啸惊叹这个时代的人的吃苦耐劳能力强的同时,也不由得暗自赞许这个时代的人的淳朴与勤勉、感慨自己的筹划与付出没有付之东流。
自然,在编练新军的过程,居功至首的还是要属于俨然御林军第一高手的甘延寿。由于甘延寿本身的技艺强悍、并且规范,以往打下的基础也十分的丰厚,这也就使甘延寿责无旁贷的担负起了‘主训官’的职责。
按照纪啸所制定的军训条款,表面上粗豪的甘延寿不仅极其严谨的执行实施着,并且还把纪啸所交给他的几招打算传授给军卒的基本兵刃使用招术、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技艺一并传给了军卒,使军卒之间的整体配合的技艺招法更趋合理、实用。也使纪啸不由得暗赞:未来一代名将的能力果然非凡!
练军期间,基本上还是个半大孩子、才十岁的豪门公子赵睿同样让纪啸也不得不刮目相看!年龄小、体质弱的赵睿,每日里尽到自己身为纪啸这个主官亲兵的职责以外,竟然也坚持下来了跟随在纪啸身边的全部军训。自然,赵睿白皙的小脸儿现在显得也黑瘦了许多,一双大眼睛也更加的灵动了!
赵瑞的表现,令纪啸也不禁扪心自问:谁说贵胄子弟就都是纨绔?因而,再加上赵睿也十分的机灵和聪颖,纪啸现在也对他也越来越倚重的看好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本就家族的势力十分的丰厚,再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小赵瑞的未来又安能不会大有作为?
这期间,平时显得最闲的,也就属恍若一介书生的陈汤了!陈汤除了处理一些日常的书、记录等事务以外,基本上就再插不上手军的其他日常事务了。最后,还是陈汤自己主动找事做,才在开始由张延寿帮他衔接、联络的情况下,接过了同各个衙门打交道的军需、辎重等的领取、配给事务。
看到张延寿把所担负的责任分给了陈汤一部分,纪啸就也来个一事不烦二主的把‘由老苏武已经给他联络好的、去找御史大夫丙吉讨要银钱’的事也委托给了陈汤。本就热衷、且擅长向上层走动的陈汤,很快也就不负纪啸所托的从丙吉那里讨要来了足够改善军卒伙食、对成绩优异的军卒予以奖励的银钱。自然,据传说十分吝啬、抠门儿的汉宣帝的救命恩人御史大夫丙吉这次如此的大方,其肯定也不乏有老苏武和张安世给从做工作的原因。
对于现在只能是处理一些琐碎的日常事务的陈汤,纪啸是在养来以备后用。心智机敏、头脑灵活、多谋善断的陈汤,以后也必将是纪啸身边不可或缺的一位‘高级参谋’!
第一百八十八章 意外惊变 (二更)
由于有了既精力旺盛好武成癖、又经验丰富精通行伍的甘延寿这个绝佳助手的协助,纪啸的练军工作不仅在短期内就已经初见成效,而且也让纪啸原本预计要投入大部分精力的训练兵卒工作轻松了许多、并且也能适当的抽出来一部分空闲时间来顾及其他。
因而,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纪啸每日甚至还能腾出一、两个时辰同宝马绝地沟通感情、磨合默契程度。现在,纪啸已经基本上把宝马绝地驯服成为了一匹可以纵横驰骋的绝世战驹……。
当然,在整个驯服宝马绝地的过程,纪啸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吃尽了绝地的苦头!
由于能有时间同宝马绝地日日的流连在一起,纪啸在同绝地逐渐的熟悉、绝地也对他并不太排斥了之后,就开始每日里把绝地整日的都带在身边,让绝地逐渐的熟悉群居的环境,尽可能的让绝地能够同人群和其他的马匹做到和睦相处。
在绝地对人群和其他的马匹群体不再过分的排斥之后,纪啸又开始带着绝地随同拉练、越野跑的军卒一同驰骋于旷野,让绝地尽量快的适应被驯服马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
最为艰难的,自然是对绝地的骑乘了!纪啸在经过了同绝地一段时间的耐心磨合之后,自我感觉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可以该让宝马绝地发挥它本身固有的、应该担负的职能了。
因而,纪啸也就仿佛把自己的身体机能调整到最佳状态的、在大营校场之内试着开始了骑乘。一切事情都不是想当然的,只有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能验证其合理性。
首次的试骑,绝地就让纪啸把老脸给丢大发了!在营寨内的校场上,首次的试着骑乘,纪啸的屁股就差没有让宝马绝地给摔成八瓣了!而且还是在一众军卒的不断侧目注视之下。一次、两次、三次……,纪啸执拗的被时而前蹄人立、时而侧身卧倒翻滚、时而又狂飙之后连蹦带跳的宝马绝地给无数次的摔下马背、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骨软筋酥的一动也不动了之后,才在众多军卒不断的偷偷窃笑被赵睿扶回了自己的营帐……。
为了不想再在军卒们面前大丢其主官的脸面。纪啸经过了几天的休整之后,感觉自己已经完全的恢复过来了几天前被摔得周身酸麻的状态,就踏着夕阳、带着赵睿、牵着绝地来到了旷野之外进行了第二次的试骑。
这一次,纪啸的狼狈除了赵睿没人看到。但直到快到了午夜时分,时间要过去了三、四个时辰,纪啸才疲惫不堪的骑着同他自己一样浑身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周身被灰土遮盖得已经难见本色的甩头耷拉鬃的宝马绝地、后面跟着骑在另一匹战马上的赵睿回到了军营。这一次纪啸成功!但成功所付出的代价?从他和绝地同样都既没了人样、又没了马样的狼狈相,就可看出整个驯服过程是如何的艰苦!
接下来给宝马绝地配备马具也就容易得多了!虽然说是容易,但也还是需要纪啸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军营的其他马夫、工匠靠近绝地的身旁、只要一动手绝地就开始发飚,进而就开始不住的嘶鸣不已、并连踢带咬。没办法,纪啸还得同老马夫苏福一起压服着、亲自动手,才总算给绝地钉上了马蹄铁、配备上了马鞍。……
不过,都说好马通灵!还真是如此。自从绝地允许纪啸骑乘以后,除了原来就饲养它的马夫苏福以外,赵睿去牵它时它也会乖乖的就跟着走。它竟然也知道赵睿是它主人的亲兵?
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纪啸也曾偶尔觅得空闲回到长安城、回府去看望过几次义父老苏武。令纪啸感到十分感动的是:几乎每次回府,大半都会遇到霍成君流连在府内。即使是因回府的时间过晚没有遇到,也会从下人们或是老苏武的口了解到:霍成君刚刚离开不久。现在,与纪啸根本就没有任何名分、但却对纪啸一往情深得几近痴迷的霍七小姐成君,芳心可能已经完全的以‘苏家’的媳妇自居了?把老苏武也几乎完全的当成了她大小姐的公爹来陪伴、侍奉!
以往鳏寡孤独、情绪寂寥低迷的老苏武,近来的气色也好了许多,就连不离口的咳嗽‘语助词’也比以前减轻了许多。这也不能不说是自有了纪啸这个义子以后、附带着还给他老人家带来了一位活泼跳脱、乖巧伶俐的实质上的‘未婚妻’霍成君所产生的上佳效果。
自然,纪啸的每次回府,老苏武絮叨经常也是不离口的盛赞霍成君的聪明伶俐、乖巧可人。这让纪啸对霍成君感激之情倍生的同时,也更加的升起了对对自己一往情深的霍成君的缕缕爱恋柔情。
以霍成君以往活泼好动、难见她一刻坐住凳子的跳脱性情,现在能够静下心来经常的陪伴在年老孤独的老苏武的身边,也可见其对纪啸的用情至深!寂寞、孤独是年老之人的大忌,特别是还像老苏武这样根本就没有任何妻儿老小的老人,最为害怕的就是平常没有人陪他说说话、扯扯闲篇儿。不在于陪伴在身边的人能够做些什么、做多少,而是在于经常有人相伴在身边就好!在这一点上,霍成君也确实是让纪啸省了不少的心!也代替纪啸承担起了为人子孙的责任。
然而,已经十几日没有回返长安城的纪啸,今日因稍有空闲、踏着夜色回到苏府、见到老苏武后,听到的却不是老苏武以往老怀甚慰、没话找话的不停对霍成君的赞誉言辞,而是见到了老苏武老脸上的一副忧心忡忡的样貌。
在感到极度诧异的怀疑霍成君是不是在什么地方惹到老苏武不高兴了的纪啸追问下,纪啸却听到老苏武向他述说的一件令他彻底的发了懵、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的大汉朝发生的令人十分震惊的大事!……
听到半截儿就彻底的傻了眼的纪啸,甚至最后迷茫间还不禁十分白痴的脱口问出:“义父说的是真的?孩儿咋就没有一点儿记……?”纪啸的‘忆’字还没等出口,就已经回过味儿来:刚刚传回来的消息,自己哪里又能有所记忆?如果有?那样自己不就成了活神仙了吗?说自己能够知道未来发生的很多事,谁又能相信哪?别人还不怀疑自己是在说梦话呀?因而,纪啸也就马上余音飘渺的住了口。
一直以来、特别是经过了霍显和淳于衍这两位胆大妄为的毒妇预谋在许皇后分娩后下毒这件事的验证,纪啸现在已经完全的相信自己头脑所存有的那些显得支离破碎的记忆是真实的、是完全可以相信的对未来发生的某些重大事件的精确预见。
然而,好景不长!默算一下,从纪啸从尸横遍野的死人堆里爬出来到现在,才刚刚经历了四个多月。可是,纪啸今天从老苏武的口所听到的这个重大消息,却完全的打碎了纪啸恍若美妙幻想一样的头脑原本存有的记忆,彻底的推翻了纪啸自认为可以提前预见到未来将要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梦想。
第一百八十九章 非我族类
老苏武向纪啸所叙述的是从朝堂上所得到的、这两天传回来的大汉的‘五路出击’对异域的匈奴用兵的紧急军报,以及紧接着由现任的匈奴大单于壶衍瑅所委派的特使给大汉朝的当朝帝王汉宣帝送来的极其嚣张的最后通牒……。
虽然现在的老苏武平日里经常有有着‘胭脂虎’之称的霍七小姐前来陪伴、闲聊,并且因年老特弱的原因也并不经常的上朝;但老苏武毕竟还是大汉朝在朝野上下德高望重的一位朝廷老臣。因而,如果朝廷遇到特别重大的事件,老苏武还是会被汉宣帝特招前往朝堂议事的。
两个多月以前,因皇后诞下了本朝的首位公主而举行的大庆,老苏武就曾被汉宣帝下旨召请入朝欢宴同庆。而这两天,老苏武这位几乎是等于赋闲养老的朝廷老臣,却接连不断地连续被召请入朝议事。可见大汉朝现在所发生的事件是如何的重大、如何的令人震惊!
首先是由赵睿那位一贯坚持保守的‘穷寇勿追’的大汉朝的的后将军、已经出征近半年的、‘五路出击’酒泉一路的主帅、挂衔蒲类将军的爷爷赵充国所传回来的紧急军报,马上就引起了朝堂上的一片哗然、震惊。感觉十分棘手的汉宣帝,这才召请包括老苏武在内的众多老臣、重臣前往朝堂商议处理办法和应对措施。
原来,半年左右以前由于匈奴不断犯边而大汉派出的五路出击的大军在兵进大漠开始之时,匈奴的现任大单于壶衍鞮就采取了坚壁清野、率族远飚、向漠北迁徙的战略,让五路出击的大军出击之始均扑了一个空,仅仅也就是其有进兵神速的才零敲碎打的小有斩获而已。
另外,以云太守田顺挂衔虎牙将军兵出五原的一路,还因前锋进兵过速、孤军深入了匈奴人的一次埋伏,造成了数千军卒的全军覆没。这,可能也就是纪啸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场惨败?
动用了十万的大汉边军实施的这次重大的军事行动,自然是不能就这样因匈奴开始远飚就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束了!如果众位将军率军就此偃旗息鼓的撤回大汉境内,因劳民伤财而却毫无收效也根本没办法去向汉宣帝交代。因而,各路大军就开始了分路向大漠的进军,想尽量的能够追及扯家带口、举族迁徙的匈奴人而有所斩获。
这之前所发生的一切,与纪啸头脑所存有的记忆几无二致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差别。其实,这也是纪啸来到京城以后,虽然偶尔也会想到这次的‘五路出击’,但由于大汉的五路军马最后均是徒劳无功的无奈返回了大汉的境内、根本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因而想想也就被纪啸给忘到脑后去了。
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一个纪啸脑海根本就没有记忆的最大的意外变故!
本来,这次大汉的五路出兵是联合了同大汉结好的乌孙国,共同对以匈奴、车师国等为首的犯边夷族予以夹击。
而在纪啸的记忆之,则是乌孙国在大汉派去的监督出兵的校尉常惠的督促下,出兵五万从侧翼一举攻破了匈奴右谷蠡王的王庭,乌孙国还斩获颇丰的总算弥补了一些大汉五路大军徒劳无功的尴尬。
可是现在的‘五路出击’的战局发展,却与纪啸脑海存有的记忆发生了背道而驰!
首先,由御史丞田广明挂祁连将军衔兵出河西的四万大军和由云太守田顺挂虎牙将军衔兵出五原的三万大军,由于距离河套地区较近的采取了直线速进的战略,两军分路狂追的当先挺进了大漠。
然而,就在田广明和田顺的两路七万大军刚刚深入到大漠深处,却意外的分别追上了匈奴人的铁骑主力。因而,田广明和田顺在开始分别的率军同匈奴人的铁骑不断缠战,也分别给其他的三路大军送去了加急的军报,敦促另外三路大军前来汇合、与匈奴人进行决战。
实际上说起来,田广明和田顺同匈奴人摆开的两个战场并不算远,也就相距百余里。因而,二人之间最先互通消息之后,二人意见一致的认为两个战场应该是二而一的实际上是一场战役、如此大规模的迁徙部落肯定是追及到了匈奴人的单于庭。因而,在边向前不断的推进追击、边不断的同匈奴人缠战,二人也就更加急迫的敦促其他的三路大军前来汇合。
而直到田广明和田顺同匈奴人接战、甚至还连几十个人的匈奴人小部落都没见到过的另外三路大军,接到田广明和田顺的军报后,各自的反应则有所不同:
首先是老霍光的女婿度辽将军范明友所率领的兵出张掖、准备配合乌孙国作战的三万大军接到军报后,马上就由北进改由由西向东的直插河套以北前去汇合田广明和田顺。
而以前将军韩增率领的兵出云的三万大军,原本就是跟在田广明和田顺后面给二人打接应、作为战略预备队的,只是由于田广明和田顺的进兵过速,才使韩增与田光明和田顺的前、后军之间有些脱节。因而,韩增也就马上挟军疾进,前往汇合田广明和田顺。
最为另类的则是加挂蒲类将军衔、兵出酒泉的老谋深算的后将军赵充国!当赵充国接到田广明和田顺的军报后反而回复二人:
其所率之军乃是要执行配合乌孙国作战的战略。因而,其还会统军前往去配合乌孙国作战,协同乌孙国前去攻击匈奴人的右谷蠡王所部。这样,也可以保证田光明和田顺、以及韩增所部不会受到来自于西翼匈奴右谷蠡王所部对匈奴单于庭援助性的攻击。同时,赵充国还在军报告诫田广明和田顺,匈奴人狡诈、诡变,进军千万要小心从事,( 隐龙啸 http://www.xlawen.org/kan/5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