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又滑稽的木偶。陶娜会心地笑着,一直在笑。若是往常,陆江津定然十分难堪,但是此时,他的神情却极其自然,既欣慰又骄傲。他在心里说:陶娜姑娘,开心的跳吧,笑吧,但愿这样能让你暂时忘却心中的创痛,忘掉那该死的战争。陶娜忽然咬着他耳朵轻轻的问:“你知道……姚连长在哪里吗?他怎么不来呢?”
陆江津心中一动,偷眼观瞧陶娜的表情,她多愁善感的眉宇间竟带着一种少女般的羞涩。作为旁观者的陆江津一下子得出结论:这个可爱的老姑娘,竟喜欢上姚大炮了!尽管马人合一再强调国别森严,和苏联专家的交往要把握尺度,绝不容许有男女感情发生。但此时,陆江津已经不愿意去理会这些了。他微笑着道:“嗯,我知道他在哪里,等这一曲跳完了,我就去叫他来。”
陶娜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很喜欢中国。”她迷人地笑了,又有几分羞涩。
一曲告终,陆江津正要去找姚大炮,不料肩上被人重重一拍,陆江津一回头,便望见了那道在朦胧的烛光下显得更加狰狞的伤疤!
“伤疤”似笑非笑的看着陆江津,道:“娘个腿儿,瞧你这舞跳的,跟散了架的鸭子似的,丢人现眼!”
原来,马人合见陆江津和陶娜二人跳上了,便让别人去叫姚大炮来了。姚大炮跑着到马人合身旁问有什么事,马人合说:“去请翻译同志们跳跳舞嘛,好好跟她们交流交流,嗯,就是那个意思--你明白吗?”
姚大炮双手乱摇,道:“跳舞?跳不来跳不来!没事我走了啊。”
马人合脸一拉,眼一瞪:“我说你有没有点正形儿!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你看人家陆江津,学学。少废话,赶紧跳去吧,这是命令!”
姚大炮放眼一望,果然见陆江津在那里跳得歪歪扭扭的,他当时就忍不住乐了,捋胳膊挽袖子的道:“这笨头笨脑的小子啊,也敢跑这儿来丢人现眼了!”遂撇下马人合,前来纠缠陆江津。
此时一曲又起。陆江津见姚大炮不请自来,正中下怀,顺势将陶娜往姚大炮怀里轻轻一送,笑道:“陶娜姑娘的舞跳得好极了,你学着点儿。”
姚大炮急道:“娘个腿儿的陆江津……”
无奈陶娜已轻轻地执着他的手,妙目流盼的望着他。姚大炮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想甩开吧,又觉得失礼,会让专家难堪,可要让他跟她跳又不情愿,特别是闻不惯陶娜身上刺鼻的香水味。别看姚大炮粗话连天,大大咧咧的,可说实在的,长这么大还没摸过女人呢,陶娜一拉他的手,他全身都象通了电一样又酥又麻。陶娜动人的微笑着,用生涩的中文道:“姚连长,你不要老踩我的脚嘛。”
姚大炮更加胆颤心惊,象搂着一包炸药,呼气都不知道该往左边鼻孔出还是往右边了。
陆江津忍俊不禁地摇了摇头,正往舞池外走,眼前一花,一个身影轻巧地旋入他的怀中,陆江津定睛一瞧,正是李双。李双道:“你的舞还得好好练练,来,跟着我。”
陆江津苦笑道:“这辈子我怕是学不会了。”只觉得李双握着他的手又软又滑,那温柔的指尖一动,仿佛一支鸡毛拂在他心上。江津傻傻的跟着她转,至于音乐节奏在哪儿,已是全然顾不上了。两人跳了一会,李双叹了口气,气馁道:“你驴啊!跟你跳舞太累了,这哪儿是跳舞啊,整个儿俩老驴拉磨。”陆江津讪讪的道:“那我下去了,我还是喜欢看别人跳。”正巧,曲子接近了尾声,两人便从中间轻轻滑向舞池边儿上。江津忍不住在舞池中寻找姚陶二人的身影,可既没看到姚大炮,也没看见陶娜。然后才看见陶娜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原先的位置上,姚大炮已不知什么时候逃之夭夭了。
一曲告终。大家都有些累了,纷纷回到座位上休息和喝饮品。只见陶娜握着一只话筒静静地站在舞池中央,脸上带着安静的微笑。原来,她要为大家一展歌喉。陶娜唱的是《有谁知道他呢》,用俄语唱的,很轻,很柔,还有一丝淡淡的愁绪。陶娜一边唱着,一边随着节奏轻轻的摇曳着微胖的身体,像一朵微风中的红莓花儿。在她拿话筒的手腕上露出一串手链,一粒粒檀木圆润饱满,古色古香,似饱含了经年的岁月,在手链中有一块长条的微微弯曲的绿宝石,色泽温润,夺目其间。这只别致的手链让她看起来更加宁静和温婉。陆江津真希望时空就定格在这一瞬,永远这样,曲别终,人别散,让她开开心心的唱下去。可是,曲终人散的那一刻,终究是要到来的。
(19)
舞会散场后,森和陆江津两人也喝光了瓶中的酒,森说话开始大舌头起来,而且喋喋不休。当江津劝说他该回去休息时,森使劲摇头,非要给江津和李双讲故事,然后讲道:“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战争爆发,德军分北、中、南三路……夹击苏联,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仓促……开赴前线,在……送行的人群里,一群女……学生唱起了……唱起了……”江津和李双相顾莞尔,李双忍不住道:“唱起了《喀秋莎》。”刚才的舞会上放过这首曲子,森刚给他俩讲过一遍这首歌曲的故事,说是在歌声中,近卫军第三师的全体官兵含着热泪走上了前线。几天后,在极为惨烈的第聂伯河阻击战役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此后,《喀秋莎》的歌声伴着浓浓的战争硝烟,顺着战壕一路飞扬。歌声从莫斯科流传开去,一时间,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在1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在前线,也在后方,在整个苏联到处传。那是在一次战斗的间隙,在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疲惫不堪的士兵们突然听到随风飘来的熟悉的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他们仔细听,发现那歌声竟然是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苏军一位中尉连长从望远镜里看到,在对面的阵地上,一伙德军正围着一架留声机欣赏着这歌曲。这个步兵连的战士们震惊了,愤怒了,他们未经请示就向敌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战斗非常惨烈。当他们打退了德军,找到那架留声机时,发现唱机仍在转动着,仍在唱着……中尉连长捧着唱片跪在地上失声痛哭,所有的战士都跟着哭了,为了夺回这张唱片,8个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森的确喝高了,竟记不得刚刚才给他俩讲过这个故事。
三人从舞厅出来,森走在路上直摇晃,江津紧紧贴在他身边,防止他摔倒。森走着走着,忽然一把搂过身边的陆江津,口齿不清的道:“陆江津,今天我……很高兴……”刚说完,脚下踩着了一块石包,绊得一个踉跄。江津眼疾手快,赶紧搀扶住。森嘟嚷道:“难道我醉了吗?”江津心想,你倒还挺有自知之明。
到了石景公寓,江津担心森上楼时出现意外,便对李双说:“李双我有点事想和你说,我先送教官上楼,你在这儿等我一下好吗?”李双踌躇道:“今天太晚了,我想回去休息了,明天再说可以吗?”森嘟嚷道:“你们俩去吧不用管我,我……我没事……”说着,脚下又是一个踉跄。江津见状,便对李双道:“也没什么事,那明天再说。”李双点点头,向森道了晚安,快步回宿舍了。
陆江津扶着森进了石景公寓,又爬上了4楼,到了森的房间407室。石景公寓还有少数几个房间亮着灯,显得异常静谧。一进房间,江津一眼望见了床头摆放着的一把小提琴,心想难道是森在拉小提琴?他见森着实醉得不轻,回想起来,在舞厅里要第二瓶酒的时候森就醉态毕露了。森没有江津想象中的能喝。江津扶森在床上躺下,替他脱了鞋,又调了盆略烫的水正准备给森洗脚,森不知从哪里蹿出一股神力,噌地从床上弹起来,鞋也不及穿,便往洗手间里跑。江津知道他要吐,赶紧跟过去,森已经哇啦哇拉的吐上了,江津一边给他拍着后背,一边扯过一条毛巾给他擦脸。折腾了一通后,森才气若游丝的在江津的搀扶下回到床上,四仰八叉的栽倒在床。
江津把他的姿势扶正,给他洗了脚,又倒了一杯热腾腾的水放在床头柜上。森早已人事不省的熟睡过去。江津又替他掖了掖被角,苦笑着摇了摇头,站起身正准备离开。森忽然睁开眼睛,定定地望着江津道:“我今晚喝醉了吗?”江津笑而不答。而森神色异常郑重,又问:“陆江津,你告诉我,我真醉了吗?”江津对他突然如此清醒颇感诧异,道:“教官,今天高兴,咱俩都喝多了。”森的脸上闪过一丝恐惧,颤声问:“我醉了后和谁在一起?都做了些什么?”江津道:“没做什么,你给我和李双讲了《喀秋莎》的故事,讲了你漂亮的妻子,还有你即将出生的孩子。”森认真的问:“就这些?”江津点点头。森的脸松弛了,神情也委顿下来,道:“陆江津,你赶紧回去吧,我郑重的告诫你,以后不要和我喝酒,我怕……我会害了你。”陆江津愕然道:“教官,您言重了吧……”森叹了口气:“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然后向墙壁翻过身去,从背后伸手向江津挥了挥。
陆江津替森关了灯,蹑手蹑脚地出了407室,心头一片迷惘。这个森,真教他完全搞不懂了。怎么会有这么怪的一个人呢!好像森的身体里装了若干组开关,打开这个是这样,打开那个时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真让人匪夷所思。;
第二章 玄机难测(1-2)
(1)
随着对导弹解剖的推进,教学也不断深入。动力组教室的正中的大方台上,摆着拆卸得七零八落的发动机零件,在白翻翻的日光下,发出冷幽幽的光泽,把教室里涂上了一层冷峻的光辉。陆江津心想,若非亲见,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一堆毫不起眼的金属疙瘩,组装起来推上发射架,便能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威力?!
接下来的几天,森显得一切正常。对于那晚喝酒醉酒的事,森没有再提过,陆江津和李双也没有再提过,那件事似乎根本不存在。只是,这几天都不得其便,江津一直没有机会和李双讲记笔记被森发现的事。不过从种种迹象看来,森一直遵守着他的诺言,保守着他们的秘密。
这天傍晚,江津吃完了饭,路过石景公寓时,又听见了那熟悉的《天鹅湖》小提琴声。江津一时兴起,便往石景公寓而来。一进公寓门口,迎面便望见一座巨大的人工石景,造型象一个肥胖的老猿,抱臂而坐,憨厚可掬,两股清泉从老猿的左右两耳沽沽地流出,假山上长满了爬山虎,此时树叶凋零,露出交织缠绕的深色藤茎,郁郁而有古意。没错,小提琴声正是从森的房间传出来的。江津来到门口,门虚掩着,他轻轻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进了房间。森半坐在床边,神情专注地拉着琴。见江津进来,只是朝他微微点头示意了一下,便转过目光专注地继续拉着曲子。他拉琴的时候眼睛是半睁半闭的,似乎是看着一种似有实无的东西。这个时候的森,完全又是另外一个人。江津被他彻底的吸引了,在他的人生经验中,还很少有人能如此地吸引他。他在椅子上坐下来。他虽然上过音乐欣赏课,但仅懂得一些皮毛。只见森这把小提琴琴身精巧,色度赭黄,质感雅致通透,心想不是上品,也是佳品。琴弓在琴弦上时疾时缓的游走,演绎着大师的不朽,不朽的音乐,不朽的灵魂。
他见森拉得如此专注,深受感染,也情不自禁地沉浸到了《天鹅湖》的意境之中。等森一曲告终,江津不由得感慨的道:“我上大学时看过舞剧《天鹅湖》的录像片断,也是苏联拍的,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今天听到您拉这个曲子,我又想起了那出舞剧,那情景非常美。”
森亲昵地摩挲着手中的小提琴,“《天鹅湖》是我最喜欢的曲子之一,我非常喜欢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常常将我的妻子唤作‘奥杰塔’――‘噢,我美丽的公主奥杰塔’;‘哦,别说了,宾诺,我已经下了决心,除了她我不愿选任何人做我的王妃!’”森说起音乐,就如同姚大炮说起打仗,兴致高涨,竟投入地吟咏起苏联舞剧《天鹅湖》中的台词来。森继续沉醉似的道:“通过柴可夫斯基这首伟大的曲子,你似乎可以遥望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平原,深切感受到它的悲情和凄美。”
江津由衷地点着头。在他心目中,苏联大地的确充满了悲情Se彩。苏俄民族是一个悲情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浪漫的民族。二战期间,战地上举办舞会最多的,恐怕就是苏联了。浪漫对悲情的不相容,反衬出了悲情的深沉,用留苏的顾廷的话来说,这是这个特殊民族对悲情的“叛逆”。江津道:“我们中国也有一个很相似的故事,叫《梁山伯与祝英台》。《天鹅湖》的结局是奥杰塔公主与齐格弗里德王子双双跳崖投湖,之后他们又从湖中比翼双飞,化成了一对美丽的白天鹅。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局是梁山伯从墓||穴里走出来,牵着祝英台的手,化成了一对彩蝶比翼双飞……”
森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让陆江津给他详细讲这个故事。江津讲完后,森神往的说:“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森又拉了两首曲子,便谈论起音乐来。不过江津在这方面的储备很匮乏,搜肠刮肚也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主要是森说他听。森说:“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智慧女神叫雅典娜,她对森林中的阿里安德妮说:‘挽起你的弓吧,向相反的方向各射出一支羽箭。当他们在飞行中相交的时候,世界就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这两支羽箭带着截然不同的啸声,飞越了辽阔的时间和空间,突然在一点上重新相交了!在这两支羽箭相交的地方,呈现出一片人类文明的奇花,人类射出的这两支飞箭就是艺术和科学。”森说得兴起,索性侃侃而谈,“18世纪大数学家拉格朗日,在意大利都灵的圣保教堂聆听圣乐时,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由于受音乐理论中泛音振动的频率是基音振动的整倍数的启发,做出了原子跃迁的基频与次频的实验;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受音阶的启示而发现了原子递增的规律从而创造了‘八音律’表;科学伟人爱因斯坦酷爱音乐而且造诣很深,在整个科学生涯中,他心爱的小提琴总是陪伴着他。他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
陆江津不禁悠然神往,对这些前辈大师们的风采心仪不已。心想,自己这辈子是身不能至,只能心向往之了。但他觉得,森是一个能做到将科学和艺术很好地结合的人。
(2)
陆江津从森的房间出来,已是夜色阑珊。江津正走着,背后有个熟悉的声音喊他。江津回过头,正是马人合,原来马人合也刚从公寓下来。“怎么样,还适应吗?”老马这样开场,和江津闲散地聊起了家常。老马很健谈。江津将第一个月工资全寄回老家的事,马主任竟然也知道。江津不知道是马人合神通广大,还是他们在组织面前本就毫无秘密可言,他真有些不适应。马人合似乎并没有也不会注意江津的感受,连声夸奖江津做得对,做得好。
两人走到了该分手的地方,江津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摆脱他了。谁知老马竟停下了。江津也只得停下,面对着他,听他指示。老马从怀里掏出一沓钱来,说:“这也不多,先拿着吧。”江津双手乱摇,说什么也不肯要主任的钱。老马亲切的说:“这也不是白给你的,这是你的稿费,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你应该得的,不过我提前支给你了。这个时候,你需要钱。”江津仍旧不肯收,道:“不不,我不需要钱,马主任我真的不需要。”老马把钱拍在江津的手中,把他的手用力握了握,道:“那我只得下令了,你要再拒绝就是抗命了。”江津苦笑一声,只得接了过来,再次表达感谢。老马这才松开手,又向四周望了一眼,放低声音道:“你刚才是去找森了吧?”江津点点头。老马道:“你怎么能光让教官请你吃饭呢?你得主动多请请他呀,手头没钱怎么能行呢?--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陆江津明白马人合为什么给他钱了。老马亲切地笑了笑,走了。江津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不知为什么,感觉不是太舒服。原想向他汇报森那件事的,但终于没有说出口。
江津的脚步故意慢了下来,见老马已经拐进了宿舍,便快步朝李双的宿舍走去。真巧,李双在宿舍。江津叫她出来,说有点事和她说。李双望着他,点了点头。两人不紧不慢地向大操场走去。石景山教导大队是从傅作义手中接收过来的,这儿曾经驻扎过国民党的一支正规军,这个大操场那时是国民党军队的教演场。夜风渐起,空旷的操场上寒意袭人。
“你冷吗?”江津开口道。
“不冷。”
“……”江津一下子失语了,不知后面该如何接下去。他自己倒觉得冷起来了,身子在暗夜中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李双轻轻笑了起来,“我看,你有点紧张吧?”
江津微微一窘,轻笑道:“我有什么好紧张的!”
“你跟女孩子约会过吗?”
“还没有。”江津实话实说。
“你不是想和我约会吗?”李双一种似笑非笑的口吻。
“不不不……”江津连忙说,“我找你,是想和你说件事。”
“我猜,你也没这么大的胆子。”李双笑了,“什么事?”
江津定了定神,把森的事说了。
李双沉吟了半晌,“这件事你怎么看?”她询问道。
“森这个人虽然古里古怪,但我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我对他也了解也不算太深,但我有这种感觉。他倒不会去告发的,我是担心其它人。”江津审慎地说,“森能看出来,其它人也可能会看得出来。我们要有应对措施。”
李双道:“如此说来,是要考虑应急预案了。我会立即向马主任报告。”
“那下面怎么办?我还继续去记录吗?”
“还得去。”李双肯定的说,“如果你们突然不去了,反倒显得很突兀,更加让人生疑了。以前怎么做,接下来还怎么做,就象平常一样。记住,保持平常心就是最好的伪装。你仍然需要伪装下去。”
“伪装……”江津喃喃地念着这两个字,他已经不止一次地听她说这个词了。
李双轻轻叹了口气,“是的,伪装。或许,伪装就是我们一辈子的生活。”
江津无言以对。一阵沉默。
“还有事吗?如果没有,就回去吧。”李双说。
“回去吧。”陆江津索然道。
两人往回走去。走着走着,李双忽然侧过头,有些调皮的道:“你知道一个女孩子在约会的时候,她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江津傻傻的道:“是什么?”
“感觉。”李双忍不住笑了。
江津目送李双到了她宿舍门口后,才往自己宿舍走去。走到宿舍门口的时候,忽然听见屋里有人道:“咦,陆江津干吗去了?”
陆江津心中一动,停住脚步侧耳细听。一人懒洋洋的道:“应该去保密室了吧,他不是每天晚上固定要去的吗?天天和那个翻译泡在一起,乐不思蜀。”另一人道:“今晚没去。嘿嘿,不过我知道他去哪了,你们猜猜?”“别卖关子了,快说,去哪了?”陆江津心中怦怦地跳起来,难道他和李双去操场让人看见了?那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只听那人道:“我看见他去石景公寓了。”一人带着鄙夷的语气道:“讨好教官去了呗!”“那还用说,我见过他和教官单独在二楼吃饭呢!”陆江津却暗自舒了口气。一人喟叹道:“自愧不如自愧不如,你们都得学着点儿!”有人嘴里发出不屑的嘲笑声。一人忽道:“你们听到了吗,别人私下都说,在我们组里,陆江津才是真正的老师!”“他有什么资格?他教会了我们见色轻友?还是溜须拍马?”这人愤声道:“我一见他那副好为人师的派头儿,就直恶心,跟你们说,我他娘的实在有点忍无可忍了,你们等着,哪天我非得让他当场下不来台!”
陆江津既气愤,又委屈,他真想冲进去高喝一声:“闭上你们的臭嘴!”但他咬了咬牙,然后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宿舍门口。在外面独自游荡了一会,才回宿舍,快到门口的时候,他故意弄出很大的声响。只听得朦朦胧胧中,有人道:“他回来了。”然后,宿舍里一下子变得很安静。等他开门进去,屋里响起了一片轻微的鼾。他知道他们是装的。他心中一声冷笑,躺在床上倒头便睡。只是心中思虑万千,久久地难以成眠。;
第二章 玄机难测(3-4)
(3)
第二天晚上,江津吃了晚饭不久,便来到了保密室。李双已经来了。他几次暗中观察李双的表情,只见她一如平常,没有任何异样,不由得暗暗佩服李双的城府,自愧不如。
过了一会,江津肩上被别人狠狠地擂了一拳。抬头一看,原来是姚大炮,手里拿着本书。姚大炮大大咧咧的道:“往旁边挪挪,一只屁股怎么坐两个位置哪,你小子属蛇的呀,往哪儿一盘就是一大坨!”江津心想姚大炮这个吊二郎当的家伙,居然会来保密室看书?他瞟了他一眼,心想这家伙是出了名的捣蛋派,嫌他在身边碍事,便往远处一指,“那边不还有那么多座位吗?”姚大炮往江津手指的方向瞟了一眼,一翻白眼,道:“老子偏要坐这儿。”李双抬起头来,皱了皱眉。江津怕这家伙影响别人,只得往旁边移了移,给他让出一个座位。
姚大炮嘿嘿一笑,大大咧咧地坐下。陆江津扭头一看,这家伙居然拿着本厚厚的俄语书,看得相当认真。不一会,姚大炮将书递到李双面前,脑袋也凑了过去,向李翻译请教俄语生词。李双见姚大炮看的是俄文书,也是一愣,心想,这家伙莫非有文武双全之才?不过她很快就笑破肚皮了,因为她看出来了,姚大炮根本看不懂俄文,连“俄罗斯”这个词都不认得。李双一抬头,见身边的陶娜正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姚大炮,心中恍然大悟。李双心里暗笑,没想到姚大炮这么大大咧咧的一个男人,在感情上却那么放不开,明明喜欢上了陶娜嘛,却故意和我瞎磨蹭,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李双并不点破,只是当姚大炮又一次将俄语书递到自己面前的时候,轻描淡写的说:“对不起姚连长我现在很忙,对了,你直接问陶娜姑娘嘛。”
姚大炮嘿嘿一笑,道:“哦,那你先忙着。”却并不去问陶娜。
陶娜主动问:“姚连长,我能帮上忙吗?”
陶娜的中文十分生涩,一句话要捭成几句说。其实,姚大炮喜欢上李双了。大炮同志见陶娜姑娘喋喋不休,心里好不腻烦,寻思道,得找个问题把她给问住,让她知难而退,别来和我哩个啷。他眼珠子骨碌一转,便想起以前不知是哪位首长说过的中苏领土问题,“陶娜同志,伟大领袖列宁说过,要把当年沙皇俄国侵占的中国土地归还中国,可是,怎么你们到到今天还没兑现哩……莫非你们又变卦了?倒底是想还是不想还?那个……领袖一言,什么马难追来着?”
由于句子长,陶娜听得似懂非懂,讷讷反问:“您说谁……沙皇是什么马?您能说得慢点么?”
姚陶二人在这儿絮絮叨叨,李双不得安心,抬起头来,正想请姚大炮闭嘴。这时,陆江津递过来一个纸条。李双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勿阻止,看他俩都演些什么。李双见陆江津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笑意,也忍不住想笑。她在纸片上写了一句递给陆江津:学着点吧你,以后用得着。江津回字条道:是啊,这就是你所说的感觉吧?李双回道:是不是你自己去悟吧!江津回道:我悟性差,恐怕需要高人指点!李双不回了。
姚大炮的眼睛看似聚精会神的盯在书上,其实在通过书本上方两公分的位置,偷窥着陆江津和李双的一举一动,密切注视着两人将纸条传来传去。再看两人的表情,似乎并不是什么正经事,姚大炮心里这个不爽啊,飞快地低头往桌子下瞥了一眼,然后照准陆江津腿的方位,狠狠一脚踢了出去!不巧陆江津这时刚好收回了腿,姚大炮这一脚不偏不倚,正踢在陶娜的腿上,疼得陶娜轻轻的啊了一声,她一边迷惑地揉着痛处,一边羞涩地望向姚大炮。
姚大炮见陆江津毫无反应,陶娜却叫唤起来,既迷惘又深情的注视着他,心中暗叫不妙,只听陶娜轻轻的说:“姚连长,你喜欢高尔基吗?”
姚大炮不知道“高尔鸡”是一种什么鸡,没吃过,应该是种苏联的鸡吧?不过他懒得去弄明白,脆崩崩的说:“不喜欢。”
陶娜轻叹了一声,“难道你不喜欢《海燕》吗?”
姚大炮心想,苏联人怎么连燕子也吃啊?使劲摇了摇头。
陶娜微微有些失望,往前探了探身子,“那普希金呢?”
姚大炮嘿嘿地干笑一声,夸张地拍了拍脑门,说:“哎呀我得走了。”也不待陶娜答话,起身便溜了。
陆江津和李双差点笑出了声。
(4)
陆江津走后不久,李双也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保密室。李双正走着,陶娜从后面追上来说:“李双,我想去喝咖啡,你陪我去好吗?”李双说好呀,她本来没有喝咖啡的爱好,这个年代喝咖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件顶多余的事情,可以和吸烟一样归于不良嗜好。但她不便拒绝陶娜。两人肩并肩往咖啡厅走去。咖啡厅设在食堂边上一个角落,亮着幽静的灯光,几个苏联人坐在里面闲散地聊天,说话声音很低。几乎没有中国人来光顾。两人来到一个靠里的座位坐下来,各要了一小杯咖啡,又要了一杯清水。
咖啡端了上来,两人并不着急喝,轻轻的搅拌着,让浓郁的香味充分发酵。陶娜喜欢喝蒙古奶茶,也喜欢喝咖啡,而且不加糖,而李双必须要加一点糖,中和掉咖啡里的苦味。陶娜的目光温婉动人,她还沉浸在一种迷茫而幸福的感觉中。她忍不住对李双说:“李双你知道吗,姚连长他好像我的亚力山大呵,真的,他脸上的伤痕,他的表情,说话的口气,像得很。他刚才坐在我的身边,有一刻,我简直觉得他就是亚力山大!”
李双微笑着,安静地听她吐露心事,听这个美丽的苏联姑娘直言不讳地倾诉对姚大炮的爱意。“可是我感觉他好羞涩,这一点倒不像亚力山大。亚历山大喜欢上我后,就对我大声的说:‘陶娜,我爱你,咱们在一起吧!’我感动极了,我们俩就在一起了。”她说到这里伸出手掌托在腮边,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她和亚历山大的往事。
李双说:“在男女感情上,我们中国人不像你们那样直接直白,而是比较含蓄。”
陶娜深表赞同地点头:“嗯,你们中国人有时就像谜一样,让人无法猜透,很有意思。”
李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陶娜愉快地叹息:“可是,喜欢一个人就应该光明正大呀,应该直截了当的告诉她呀。我们卡尔梅克有一句谚语:只有爱和喷嚏是不能掩饰的。李双你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吗?罗密欧在舞会上认识并爱上了仇人的女儿朱丽叶的那天夜晚,就对她说:‘你只要叫我Zuo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天!这才是爱情的痴人、疯子!刚喜欢上人家就要和她做那事儿!”
陶娜谈的虽然是文学描写,但李双听到如此露骨的词汇还是觉得脸上发烫,她下意识地环顾了一下四周,轻声说:“陶娜,你小声点儿,别人都在注意我们呢。”
陶娜嘴角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放低声音,说:“和他跳舞感觉真好。你觉得他明天晚上还会继续来找我吗?你不知道,刚才他在桌子底下用脚轻轻的挑逗我呢!(就是姚大炮向陆江津踢出的那脚)他调情的方式好含蓄哦。要是亚历山大,老天,他敢当着一屋子人的面跟我接吻!”
李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摇了摇头,说:“我倒没想到,这家伙还在我眼皮底下搞小动作呢!”
陶娜笑得很甜蜜,“嗯,我喜欢他这样。他和亚力山大一样的调皮。这种感觉真的好美妙。”她又轻叹一声,“哎,李双,我是不是显老了?”
“你很漂亮,我要是个男人,一定会喜欢上你。”李双开玩笑说。
陶娜变得更加开心。
李双端杯喝了一口咖啡,又喝了一口清水,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而又相得益彰。喝口清水让味觉回归原始,再轻抿一小口咖啡,感受那来自心灵深处的浓郁和芬芳。咖啡的销魂之处或许正源于此。此时留声机里正放着《山楂树》,柔曼的手风琴旋律带着一种天生的感伤,沥沥地融在了咖啡里,化为肺腑里一道淡淡的愁绪。“啊,茂密的山楂树呀,白花满树开放,我们的山楂树呀,它为何要发愁……”
李双仿佛看见,一树树的山楂树开花了,一个身着白衣的英俊少年,正站在山楂树下等待心爱的人。大学时唱《山楂树》的情景映入脑海,可惜,那些美好时光,只能在回忆中寻觅了。
陶娜似乎也陶醉了,一句话不说,李双突然发现陶娜流下了两行眼泪。她不安的问:“陶娜,你怎么了?”
陶娜轻轻的抽泣着,说:“一听到这首歌,我就忍不住想起亚力山大。我们家屋后就有一片山楂树,每年春天,都开满了白色的山楂花,象雪,又象羽毛。我们那儿的人都认为,山楂树是爱情的象征。山楂花是白色的,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山楂树每年都能结出厚厚的果实,一直可以结六七十年甚至上百年,象征着爱情的永恒。那儿是我们经常玩耍的地方,他的脸就是在那里受伤的,有一年山楂树开花的时候,他要去给我摘最美最大的那朵,爬上树后却摔了下来,脸被划了一道口子。亚力山大一点都不难过,他说这道伤口是我们爱情的见证。亚力山大上前线的时候,他最后一次来看我,我们在山楂树林边分的手。那是一个早春的清晨。他调皮的笑着说,陶娜,等明年山楂树开满了洁白的花儿,我就回来啦。我永远都记得他的笑,他的笑是那么迷人。我说,我要编一个大大的花环,迎接你凯旋归来。亚力山大走后,我才知道自己有多想他,每接到他从前线发来的一封信,我都会翻来覆去的看很多遍。到了第二年春天,我就天天盼望着山楂树开花,终于,我看见了白色的花骨朵,从此,我每天清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山楂树林里采下带着露水的花枝,精心给他编一个花环,我一共编了整整50个花环,亚力山大还没有回来。山楂花的颜色慢慢变黄了,变得不鲜艳了,我知道,它快要凋谢了。虽然我祈祷它不要凋谢,但它还是无情的凋谢了。而亚力山大也再没来过信。直到秋天的时候,亚力山大的姐姐来到我家,将亚力山大的兵员证交给我,抱着我痛哭说:我们亲爱的亚力山大为国捐躯了,这兵员证是他唯一留下的东西,噢,不,还留下了我们两个可怜的女人……”
李双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她伸过手去,轻轻地抚握在陶娜的手上,给她以无声的安慰。陶娜的手很凉,肩膀一抽一抽的。她低着头,轻轻拭着脸上的泪珠。那泪珠在朦胧的灯光下,闪着若隐若现的光泽,似晨曦中山楂树上欲干未干的露水。李双却觉得这咖啡越来越苦,又加了些糖。过了一会儿,陶娜才从悲苦的记忆中出来,说:“李双,我想去一趟西单,你陪我去好吗?”
李双问想要买点什么?陶娜说,她听说那里有家叫“第一理发馆”的美发店做的头发很好,她要去做头发,她顾影自怜的叹息说:“你看我的头发早就该打理了,我这发型显得太老气了。”
李双说:“教导大队里就有美发室啊,而且对你们苏联专家还是免费的,何必舍近求远?”“第一理发馆”李双当然知道,这家店在美发技术上处于全北京的领先位置,许多师傅都是劳动标兵,因此“西单第一理发馆”被人亲切地叫做“西单第一”。
陶娜说:“教导大队美发室的师傅做男式头还可以,丽娜去做过一次,感觉不太喜欢。我想去西单第一,去感受一下。”
李双见她执意如此,点头说:“那好吧,我陪你一起去。( 沧溟步光 http://www.xlawen.org/kan/5105/ )
陆江津心中一动,偷眼观瞧陶娜的表情,她多愁善感的眉宇间竟带着一种少女般的羞涩。作为旁观者的陆江津一下子得出结论:这个可爱的老姑娘,竟喜欢上姚大炮了!尽管马人合一再强调国别森严,和苏联专家的交往要把握尺度,绝不容许有男女感情发生。但此时,陆江津已经不愿意去理会这些了。他微笑着道:“嗯,我知道他在哪里,等这一曲跳完了,我就去叫他来。”
陶娜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很喜欢中国。”她迷人地笑了,又有几分羞涩。
一曲告终,陆江津正要去找姚大炮,不料肩上被人重重一拍,陆江津一回头,便望见了那道在朦胧的烛光下显得更加狰狞的伤疤!
“伤疤”似笑非笑的看着陆江津,道:“娘个腿儿,瞧你这舞跳的,跟散了架的鸭子似的,丢人现眼!”
原来,马人合见陆江津和陶娜二人跳上了,便让别人去叫姚大炮来了。姚大炮跑着到马人合身旁问有什么事,马人合说:“去请翻译同志们跳跳舞嘛,好好跟她们交流交流,嗯,就是那个意思--你明白吗?”
姚大炮双手乱摇,道:“跳舞?跳不来跳不来!没事我走了啊。”
马人合脸一拉,眼一瞪:“我说你有没有点正形儿!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你看人家陆江津,学学。少废话,赶紧跳去吧,这是命令!”
姚大炮放眼一望,果然见陆江津在那里跳得歪歪扭扭的,他当时就忍不住乐了,捋胳膊挽袖子的道:“这笨头笨脑的小子啊,也敢跑这儿来丢人现眼了!”遂撇下马人合,前来纠缠陆江津。
此时一曲又起。陆江津见姚大炮不请自来,正中下怀,顺势将陶娜往姚大炮怀里轻轻一送,笑道:“陶娜姑娘的舞跳得好极了,你学着点儿。”
姚大炮急道:“娘个腿儿的陆江津……”
无奈陶娜已轻轻地执着他的手,妙目流盼的望着他。姚大炮更是不知如何是好,想甩开吧,又觉得失礼,会让专家难堪,可要让他跟她跳又不情愿,特别是闻不惯陶娜身上刺鼻的香水味。别看姚大炮粗话连天,大大咧咧的,可说实在的,长这么大还没摸过女人呢,陶娜一拉他的手,他全身都象通了电一样又酥又麻。陶娜动人的微笑着,用生涩的中文道:“姚连长,你不要老踩我的脚嘛。”
姚大炮更加胆颤心惊,象搂着一包炸药,呼气都不知道该往左边鼻孔出还是往右边了。
陆江津忍俊不禁地摇了摇头,正往舞池外走,眼前一花,一个身影轻巧地旋入他的怀中,陆江津定睛一瞧,正是李双。李双道:“你的舞还得好好练练,来,跟着我。”
陆江津苦笑道:“这辈子我怕是学不会了。”只觉得李双握着他的手又软又滑,那温柔的指尖一动,仿佛一支鸡毛拂在他心上。江津傻傻的跟着她转,至于音乐节奏在哪儿,已是全然顾不上了。两人跳了一会,李双叹了口气,气馁道:“你驴啊!跟你跳舞太累了,这哪儿是跳舞啊,整个儿俩老驴拉磨。”陆江津讪讪的道:“那我下去了,我还是喜欢看别人跳。”正巧,曲子接近了尾声,两人便从中间轻轻滑向舞池边儿上。江津忍不住在舞池中寻找姚陶二人的身影,可既没看到姚大炮,也没看见陶娜。然后才看见陶娜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原先的位置上,姚大炮已不知什么时候逃之夭夭了。
一曲告终。大家都有些累了,纷纷回到座位上休息和喝饮品。只见陶娜握着一只话筒静静地站在舞池中央,脸上带着安静的微笑。原来,她要为大家一展歌喉。陶娜唱的是《有谁知道他呢》,用俄语唱的,很轻,很柔,还有一丝淡淡的愁绪。陶娜一边唱着,一边随着节奏轻轻的摇曳着微胖的身体,像一朵微风中的红莓花儿。在她拿话筒的手腕上露出一串手链,一粒粒檀木圆润饱满,古色古香,似饱含了经年的岁月,在手链中有一块长条的微微弯曲的绿宝石,色泽温润,夺目其间。这只别致的手链让她看起来更加宁静和温婉。陆江津真希望时空就定格在这一瞬,永远这样,曲别终,人别散,让她开开心心的唱下去。可是,曲终人散的那一刻,终究是要到来的。
(19)
舞会散场后,森和陆江津两人也喝光了瓶中的酒,森说话开始大舌头起来,而且喋喋不休。当江津劝说他该回去休息时,森使劲摇头,非要给江津和李双讲故事,然后讲道:“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战争爆发,德军分北、中、南三路……夹击苏联,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仓促……开赴前线,在……送行的人群里,一群女……学生唱起了……唱起了……”江津和李双相顾莞尔,李双忍不住道:“唱起了《喀秋莎》。”刚才的舞会上放过这首曲子,森刚给他俩讲过一遍这首歌曲的故事,说是在歌声中,近卫军第三师的全体官兵含着热泪走上了前线。几天后,在极为惨烈的第聂伯河阻击战役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此后,《喀秋莎》的歌声伴着浓浓的战争硝烟,顺着战壕一路飞扬。歌声从莫斯科流传开去,一时间,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在1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在前线,也在后方,在整个苏联到处传。那是在一次战斗的间隙,在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疲惫不堪的士兵们突然听到随风飘来的熟悉的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他们仔细听,发现那歌声竟然是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苏军一位中尉连长从望远镜里看到,在对面的阵地上,一伙德军正围着一架留声机欣赏着这歌曲。这个步兵连的战士们震惊了,愤怒了,他们未经请示就向敌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战斗非常惨烈。当他们打退了德军,找到那架留声机时,发现唱机仍在转动着,仍在唱着……中尉连长捧着唱片跪在地上失声痛哭,所有的战士都跟着哭了,为了夺回这张唱片,8个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森的确喝高了,竟记不得刚刚才给他俩讲过这个故事。
三人从舞厅出来,森走在路上直摇晃,江津紧紧贴在他身边,防止他摔倒。森走着走着,忽然一把搂过身边的陆江津,口齿不清的道:“陆江津,今天我……很高兴……”刚说完,脚下踩着了一块石包,绊得一个踉跄。江津眼疾手快,赶紧搀扶住。森嘟嚷道:“难道我醉了吗?”江津心想,你倒还挺有自知之明。
到了石景公寓,江津担心森上楼时出现意外,便对李双说:“李双我有点事想和你说,我先送教官上楼,你在这儿等我一下好吗?”李双踌躇道:“今天太晚了,我想回去休息了,明天再说可以吗?”森嘟嚷道:“你们俩去吧不用管我,我……我没事……”说着,脚下又是一个踉跄。江津见状,便对李双道:“也没什么事,那明天再说。”李双点点头,向森道了晚安,快步回宿舍了。
陆江津扶着森进了石景公寓,又爬上了4楼,到了森的房间407室。石景公寓还有少数几个房间亮着灯,显得异常静谧。一进房间,江津一眼望见了床头摆放着的一把小提琴,心想难道是森在拉小提琴?他见森着实醉得不轻,回想起来,在舞厅里要第二瓶酒的时候森就醉态毕露了。森没有江津想象中的能喝。江津扶森在床上躺下,替他脱了鞋,又调了盆略烫的水正准备给森洗脚,森不知从哪里蹿出一股神力,噌地从床上弹起来,鞋也不及穿,便往洗手间里跑。江津知道他要吐,赶紧跟过去,森已经哇啦哇拉的吐上了,江津一边给他拍着后背,一边扯过一条毛巾给他擦脸。折腾了一通后,森才气若游丝的在江津的搀扶下回到床上,四仰八叉的栽倒在床。
江津把他的姿势扶正,给他洗了脚,又倒了一杯热腾腾的水放在床头柜上。森早已人事不省的熟睡过去。江津又替他掖了掖被角,苦笑着摇了摇头,站起身正准备离开。森忽然睁开眼睛,定定地望着江津道:“我今晚喝醉了吗?”江津笑而不答。而森神色异常郑重,又问:“陆江津,你告诉我,我真醉了吗?”江津对他突然如此清醒颇感诧异,道:“教官,今天高兴,咱俩都喝多了。”森的脸上闪过一丝恐惧,颤声问:“我醉了后和谁在一起?都做了些什么?”江津道:“没做什么,你给我和李双讲了《喀秋莎》的故事,讲了你漂亮的妻子,还有你即将出生的孩子。”森认真的问:“就这些?”江津点点头。森的脸松弛了,神情也委顿下来,道:“陆江津,你赶紧回去吧,我郑重的告诫你,以后不要和我喝酒,我怕……我会害了你。”陆江津愕然道:“教官,您言重了吧……”森叹了口气:“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然后向墙壁翻过身去,从背后伸手向江津挥了挥。
陆江津替森关了灯,蹑手蹑脚地出了407室,心头一片迷惘。这个森,真教他完全搞不懂了。怎么会有这么怪的一个人呢!好像森的身体里装了若干组开关,打开这个是这样,打开那个时又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真让人匪夷所思。;
第二章 玄机难测(1-2)
(1)
随着对导弹解剖的推进,教学也不断深入。动力组教室的正中的大方台上,摆着拆卸得七零八落的发动机零件,在白翻翻的日光下,发出冷幽幽的光泽,把教室里涂上了一层冷峻的光辉。陆江津心想,若非亲见,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一堆毫不起眼的金属疙瘩,组装起来推上发射架,便能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威力?!
接下来的几天,森显得一切正常。对于那晚喝酒醉酒的事,森没有再提过,陆江津和李双也没有再提过,那件事似乎根本不存在。只是,这几天都不得其便,江津一直没有机会和李双讲记笔记被森发现的事。不过从种种迹象看来,森一直遵守着他的诺言,保守着他们的秘密。
这天傍晚,江津吃完了饭,路过石景公寓时,又听见了那熟悉的《天鹅湖》小提琴声。江津一时兴起,便往石景公寓而来。一进公寓门口,迎面便望见一座巨大的人工石景,造型象一个肥胖的老猿,抱臂而坐,憨厚可掬,两股清泉从老猿的左右两耳沽沽地流出,假山上长满了爬山虎,此时树叶凋零,露出交织缠绕的深色藤茎,郁郁而有古意。没错,小提琴声正是从森的房间传出来的。江津来到门口,门虚掩着,他轻轻推开门,蹑手蹑脚地进了房间。森半坐在床边,神情专注地拉着琴。见江津进来,只是朝他微微点头示意了一下,便转过目光专注地继续拉着曲子。他拉琴的时候眼睛是半睁半闭的,似乎是看着一种似有实无的东西。这个时候的森,完全又是另外一个人。江津被他彻底的吸引了,在他的人生经验中,还很少有人能如此地吸引他。他在椅子上坐下来。他虽然上过音乐欣赏课,但仅懂得一些皮毛。只见森这把小提琴琴身精巧,色度赭黄,质感雅致通透,心想不是上品,也是佳品。琴弓在琴弦上时疾时缓的游走,演绎着大师的不朽,不朽的音乐,不朽的灵魂。
他见森拉得如此专注,深受感染,也情不自禁地沉浸到了《天鹅湖》的意境之中。等森一曲告终,江津不由得感慨的道:“我上大学时看过舞剧《天鹅湖》的录像片断,也是苏联拍的,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今天听到您拉这个曲子,我又想起了那出舞剧,那情景非常美。”
森亲昵地摩挲着手中的小提琴,“《天鹅湖》是我最喜欢的曲子之一,我非常喜欢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常常将我的妻子唤作‘奥杰塔’――‘噢,我美丽的公主奥杰塔’;‘哦,别说了,宾诺,我已经下了决心,除了她我不愿选任何人做我的王妃!’”森说起音乐,就如同姚大炮说起打仗,兴致高涨,竟投入地吟咏起苏联舞剧《天鹅湖》中的台词来。森继续沉醉似的道:“通过柴可夫斯基这首伟大的曲子,你似乎可以遥望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平原,深切感受到它的悲情和凄美。”
江津由衷地点着头。在他心目中,苏联大地的确充满了悲情Se彩。苏俄民族是一个悲情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浪漫的民族。二战期间,战地上举办舞会最多的,恐怕就是苏联了。浪漫对悲情的不相容,反衬出了悲情的深沉,用留苏的顾廷的话来说,这是这个特殊民族对悲情的“叛逆”。江津道:“我们中国也有一个很相似的故事,叫《梁山伯与祝英台》。《天鹅湖》的结局是奥杰塔公主与齐格弗里德王子双双跳崖投湖,之后他们又从湖中比翼双飞,化成了一对美丽的白天鹅。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局是梁山伯从墓||穴里走出来,牵着祝英台的手,化成了一对彩蝶比翼双飞……”
森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让陆江津给他详细讲这个故事。江津讲完后,森神往的说:“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森又拉了两首曲子,便谈论起音乐来。不过江津在这方面的储备很匮乏,搜肠刮肚也没什么太多可说的,主要是森说他听。森说:“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智慧女神叫雅典娜,她对森林中的阿里安德妮说:‘挽起你的弓吧,向相反的方向各射出一支羽箭。当他们在飞行中相交的时候,世界就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这两支羽箭带着截然不同的啸声,飞越了辽阔的时间和空间,突然在一点上重新相交了!在这两支羽箭相交的地方,呈现出一片人类文明的奇花,人类射出的这两支飞箭就是艺术和科学。”森说得兴起,索性侃侃而谈,“18世纪大数学家拉格朗日,在意大利都灵的圣保教堂聆听圣乐时,萌发了求积分极值的变分法念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由于受音乐理论中泛音振动的频率是基音振动的整倍数的启发,做出了原子跃迁的基频与次频的实验;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受音阶的启示而发现了原子递增的规律从而创造了‘八音律’表;科学伟人爱因斯坦酷爱音乐而且造诣很深,在整个科学生涯中,他心爱的小提琴总是陪伴着他。他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
陆江津不禁悠然神往,对这些前辈大师们的风采心仪不已。心想,自己这辈子是身不能至,只能心向往之了。但他觉得,森是一个能做到将科学和艺术很好地结合的人。
(2)
陆江津从森的房间出来,已是夜色阑珊。江津正走着,背后有个熟悉的声音喊他。江津回过头,正是马人合,原来马人合也刚从公寓下来。“怎么样,还适应吗?”老马这样开场,和江津闲散地聊起了家常。老马很健谈。江津将第一个月工资全寄回老家的事,马主任竟然也知道。江津不知道是马人合神通广大,还是他们在组织面前本就毫无秘密可言,他真有些不适应。马人合似乎并没有也不会注意江津的感受,连声夸奖江津做得对,做得好。
两人走到了该分手的地方,江津心里长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摆脱他了。谁知老马竟停下了。江津也只得停下,面对着他,听他指示。老马从怀里掏出一沓钱来,说:“这也不多,先拿着吧。”江津双手乱摇,说什么也不肯要主任的钱。老马亲切的说:“这也不是白给你的,这是你的稿费,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你应该得的,不过我提前支给你了。这个时候,你需要钱。”江津仍旧不肯收,道:“不不,我不需要钱,马主任我真的不需要。”老马把钱拍在江津的手中,把他的手用力握了握,道:“那我只得下令了,你要再拒绝就是抗命了。”江津苦笑一声,只得接了过来,再次表达感谢。老马这才松开手,又向四周望了一眼,放低声音道:“你刚才是去找森了吧?”江津点点头。老马道:“你怎么能光让教官请你吃饭呢?你得主动多请请他呀,手头没钱怎么能行呢?--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陆江津明白马人合为什么给他钱了。老马亲切地笑了笑,走了。江津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不知为什么,感觉不是太舒服。原想向他汇报森那件事的,但终于没有说出口。
江津的脚步故意慢了下来,见老马已经拐进了宿舍,便快步朝李双的宿舍走去。真巧,李双在宿舍。江津叫她出来,说有点事和她说。李双望着他,点了点头。两人不紧不慢地向大操场走去。石景山教导大队是从傅作义手中接收过来的,这儿曾经驻扎过国民党的一支正规军,这个大操场那时是国民党军队的教演场。夜风渐起,空旷的操场上寒意袭人。
“你冷吗?”江津开口道。
“不冷。”
“……”江津一下子失语了,不知后面该如何接下去。他自己倒觉得冷起来了,身子在暗夜中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李双轻轻笑了起来,“我看,你有点紧张吧?”
江津微微一窘,轻笑道:“我有什么好紧张的!”
“你跟女孩子约会过吗?”
“还没有。”江津实话实说。
“你不是想和我约会吗?”李双一种似笑非笑的口吻。
“不不不……”江津连忙说,“我找你,是想和你说件事。”
“我猜,你也没这么大的胆子。”李双笑了,“什么事?”
江津定了定神,把森的事说了。
李双沉吟了半晌,“这件事你怎么看?”她询问道。
“森这个人虽然古里古怪,但我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我对他也了解也不算太深,但我有这种感觉。他倒不会去告发的,我是担心其它人。”江津审慎地说,“森能看出来,其它人也可能会看得出来。我们要有应对措施。”
李双道:“如此说来,是要考虑应急预案了。我会立即向马主任报告。”
“那下面怎么办?我还继续去记录吗?”
“还得去。”李双肯定的说,“如果你们突然不去了,反倒显得很突兀,更加让人生疑了。以前怎么做,接下来还怎么做,就象平常一样。记住,保持平常心就是最好的伪装。你仍然需要伪装下去。”
“伪装……”江津喃喃地念着这两个字,他已经不止一次地听她说这个词了。
李双轻轻叹了口气,“是的,伪装。或许,伪装就是我们一辈子的生活。”
江津无言以对。一阵沉默。
“还有事吗?如果没有,就回去吧。”李双说。
“回去吧。”陆江津索然道。
两人往回走去。走着走着,李双忽然侧过头,有些调皮的道:“你知道一个女孩子在约会的时候,她最需要的是什么吗?”
江津傻傻的道:“是什么?”
“感觉。”李双忍不住笑了。
江津目送李双到了她宿舍门口后,才往自己宿舍走去。走到宿舍门口的时候,忽然听见屋里有人道:“咦,陆江津干吗去了?”
陆江津心中一动,停住脚步侧耳细听。一人懒洋洋的道:“应该去保密室了吧,他不是每天晚上固定要去的吗?天天和那个翻译泡在一起,乐不思蜀。”另一人道:“今晚没去。嘿嘿,不过我知道他去哪了,你们猜猜?”“别卖关子了,快说,去哪了?”陆江津心中怦怦地跳起来,难道他和李双去操场让人看见了?那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只听那人道:“我看见他去石景公寓了。”一人带着鄙夷的语气道:“讨好教官去了呗!”“那还用说,我见过他和教官单独在二楼吃饭呢!”陆江津却暗自舒了口气。一人喟叹道:“自愧不如自愧不如,你们都得学着点儿!”有人嘴里发出不屑的嘲笑声。一人忽道:“你们听到了吗,别人私下都说,在我们组里,陆江津才是真正的老师!”“他有什么资格?他教会了我们见色轻友?还是溜须拍马?”这人愤声道:“我一见他那副好为人师的派头儿,就直恶心,跟你们说,我他娘的实在有点忍无可忍了,你们等着,哪天我非得让他当场下不来台!”
陆江津既气愤,又委屈,他真想冲进去高喝一声:“闭上你们的臭嘴!”但他咬了咬牙,然后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宿舍门口。在外面独自游荡了一会,才回宿舍,快到门口的时候,他故意弄出很大的声响。只听得朦朦胧胧中,有人道:“他回来了。”然后,宿舍里一下子变得很安静。等他开门进去,屋里响起了一片轻微的鼾。他知道他们是装的。他心中一声冷笑,躺在床上倒头便睡。只是心中思虑万千,久久地难以成眠。;
第二章 玄机难测(3-4)
(3)
第二天晚上,江津吃了晚饭不久,便来到了保密室。李双已经来了。他几次暗中观察李双的表情,只见她一如平常,没有任何异样,不由得暗暗佩服李双的城府,自愧不如。
过了一会,江津肩上被别人狠狠地擂了一拳。抬头一看,原来是姚大炮,手里拿着本书。姚大炮大大咧咧的道:“往旁边挪挪,一只屁股怎么坐两个位置哪,你小子属蛇的呀,往哪儿一盘就是一大坨!”江津心想姚大炮这个吊二郎当的家伙,居然会来保密室看书?他瞟了他一眼,心想这家伙是出了名的捣蛋派,嫌他在身边碍事,便往远处一指,“那边不还有那么多座位吗?”姚大炮往江津手指的方向瞟了一眼,一翻白眼,道:“老子偏要坐这儿。”李双抬起头来,皱了皱眉。江津怕这家伙影响别人,只得往旁边移了移,给他让出一个座位。
姚大炮嘿嘿一笑,大大咧咧地坐下。陆江津扭头一看,这家伙居然拿着本厚厚的俄语书,看得相当认真。不一会,姚大炮将书递到李双面前,脑袋也凑了过去,向李翻译请教俄语生词。李双见姚大炮看的是俄文书,也是一愣,心想,这家伙莫非有文武双全之才?不过她很快就笑破肚皮了,因为她看出来了,姚大炮根本看不懂俄文,连“俄罗斯”这个词都不认得。李双一抬头,见身边的陶娜正含情脉脉的注视着姚大炮,心中恍然大悟。李双心里暗笑,没想到姚大炮这么大大咧咧的一个男人,在感情上却那么放不开,明明喜欢上了陶娜嘛,却故意和我瞎磨蹭,醉翁之意不在酒啊。李双并不点破,只是当姚大炮又一次将俄语书递到自己面前的时候,轻描淡写的说:“对不起姚连长我现在很忙,对了,你直接问陶娜姑娘嘛。”
姚大炮嘿嘿一笑,道:“哦,那你先忙着。”却并不去问陶娜。
陶娜主动问:“姚连长,我能帮上忙吗?”
陶娜的中文十分生涩,一句话要捭成几句说。其实,姚大炮喜欢上李双了。大炮同志见陶娜姑娘喋喋不休,心里好不腻烦,寻思道,得找个问题把她给问住,让她知难而退,别来和我哩个啷。他眼珠子骨碌一转,便想起以前不知是哪位首长说过的中苏领土问题,“陶娜同志,伟大领袖列宁说过,要把当年沙皇俄国侵占的中国土地归还中国,可是,怎么你们到到今天还没兑现哩……莫非你们又变卦了?倒底是想还是不想还?那个……领袖一言,什么马难追来着?”
由于句子长,陶娜听得似懂非懂,讷讷反问:“您说谁……沙皇是什么马?您能说得慢点么?”
姚陶二人在这儿絮絮叨叨,李双不得安心,抬起头来,正想请姚大炮闭嘴。这时,陆江津递过来一个纸条。李双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勿阻止,看他俩都演些什么。李双见陆江津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的笑意,也忍不住想笑。她在纸片上写了一句递给陆江津:学着点吧你,以后用得着。江津回字条道:是啊,这就是你所说的感觉吧?李双回道:是不是你自己去悟吧!江津回道:我悟性差,恐怕需要高人指点!李双不回了。
姚大炮的眼睛看似聚精会神的盯在书上,其实在通过书本上方两公分的位置,偷窥着陆江津和李双的一举一动,密切注视着两人将纸条传来传去。再看两人的表情,似乎并不是什么正经事,姚大炮心里这个不爽啊,飞快地低头往桌子下瞥了一眼,然后照准陆江津腿的方位,狠狠一脚踢了出去!不巧陆江津这时刚好收回了腿,姚大炮这一脚不偏不倚,正踢在陶娜的腿上,疼得陶娜轻轻的啊了一声,她一边迷惑地揉着痛处,一边羞涩地望向姚大炮。
姚大炮见陆江津毫无反应,陶娜却叫唤起来,既迷惘又深情的注视着他,心中暗叫不妙,只听陶娜轻轻的说:“姚连长,你喜欢高尔基吗?”
姚大炮不知道“高尔鸡”是一种什么鸡,没吃过,应该是种苏联的鸡吧?不过他懒得去弄明白,脆崩崩的说:“不喜欢。”
陶娜轻叹了一声,“难道你不喜欢《海燕》吗?”
姚大炮心想,苏联人怎么连燕子也吃啊?使劲摇了摇头。
陶娜微微有些失望,往前探了探身子,“那普希金呢?”
姚大炮嘿嘿地干笑一声,夸张地拍了拍脑门,说:“哎呀我得走了。”也不待陶娜答话,起身便溜了。
陆江津和李双差点笑出了声。
(4)
陆江津走后不久,李双也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保密室。李双正走着,陶娜从后面追上来说:“李双,我想去喝咖啡,你陪我去好吗?”李双说好呀,她本来没有喝咖啡的爱好,这个年代喝咖啡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件顶多余的事情,可以和吸烟一样归于不良嗜好。但她不便拒绝陶娜。两人肩并肩往咖啡厅走去。咖啡厅设在食堂边上一个角落,亮着幽静的灯光,几个苏联人坐在里面闲散地聊天,说话声音很低。几乎没有中国人来光顾。两人来到一个靠里的座位坐下来,各要了一小杯咖啡,又要了一杯清水。
咖啡端了上来,两人并不着急喝,轻轻的搅拌着,让浓郁的香味充分发酵。陶娜喜欢喝蒙古奶茶,也喜欢喝咖啡,而且不加糖,而李双必须要加一点糖,中和掉咖啡里的苦味。陶娜的目光温婉动人,她还沉浸在一种迷茫而幸福的感觉中。她忍不住对李双说:“李双你知道吗,姚连长他好像我的亚力山大呵,真的,他脸上的伤痕,他的表情,说话的口气,像得很。他刚才坐在我的身边,有一刻,我简直觉得他就是亚力山大!”
李双微笑着,安静地听她吐露心事,听这个美丽的苏联姑娘直言不讳地倾诉对姚大炮的爱意。“可是我感觉他好羞涩,这一点倒不像亚力山大。亚历山大喜欢上我后,就对我大声的说:‘陶娜,我爱你,咱们在一起吧!’我感动极了,我们俩就在一起了。”她说到这里伸出手掌托在腮边,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她和亚历山大的往事。
李双说:“在男女感情上,我们中国人不像你们那样直接直白,而是比较含蓄。”
陶娜深表赞同地点头:“嗯,你们中国人有时就像谜一样,让人无法猜透,很有意思。”
李双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陶娜愉快地叹息:“可是,喜欢一个人就应该光明正大呀,应该直截了当的告诉她呀。我们卡尔梅克有一句谚语:只有爱和喷嚏是不能掩饰的。李双你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吗?罗密欧在舞会上认识并爱上了仇人的女儿朱丽叶的那天夜晚,就对她说:‘你只要叫我Zuo爱,我就重新受洗,重新命名;从今以后,永远不再叫罗密欧了!’天!这才是爱情的痴人、疯子!刚喜欢上人家就要和她做那事儿!”
陶娜谈的虽然是文学描写,但李双听到如此露骨的词汇还是觉得脸上发烫,她下意识地环顾了一下四周,轻声说:“陶娜,你小声点儿,别人都在注意我们呢。”
陶娜嘴角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放低声音,说:“和他跳舞感觉真好。你觉得他明天晚上还会继续来找我吗?你不知道,刚才他在桌子底下用脚轻轻的挑逗我呢!(就是姚大炮向陆江津踢出的那脚)他调情的方式好含蓄哦。要是亚历山大,老天,他敢当着一屋子人的面跟我接吻!”
李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摇了摇头,说:“我倒没想到,这家伙还在我眼皮底下搞小动作呢!”
陶娜笑得很甜蜜,“嗯,我喜欢他这样。他和亚力山大一样的调皮。这种感觉真的好美妙。”她又轻叹一声,“哎,李双,我是不是显老了?”
“你很漂亮,我要是个男人,一定会喜欢上你。”李双开玩笑说。
陶娜变得更加开心。
李双端杯喝了一口咖啡,又喝了一口清水,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而又相得益彰。喝口清水让味觉回归原始,再轻抿一小口咖啡,感受那来自心灵深处的浓郁和芬芳。咖啡的销魂之处或许正源于此。此时留声机里正放着《山楂树》,柔曼的手风琴旋律带着一种天生的感伤,沥沥地融在了咖啡里,化为肺腑里一道淡淡的愁绪。“啊,茂密的山楂树呀,白花满树开放,我们的山楂树呀,它为何要发愁……”
李双仿佛看见,一树树的山楂树开花了,一个身着白衣的英俊少年,正站在山楂树下等待心爱的人。大学时唱《山楂树》的情景映入脑海,可惜,那些美好时光,只能在回忆中寻觅了。
陶娜似乎也陶醉了,一句话不说,李双突然发现陶娜流下了两行眼泪。她不安的问:“陶娜,你怎么了?”
陶娜轻轻的抽泣着,说:“一听到这首歌,我就忍不住想起亚力山大。我们家屋后就有一片山楂树,每年春天,都开满了白色的山楂花,象雪,又象羽毛。我们那儿的人都认为,山楂树是爱情的象征。山楂花是白色的,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山楂树每年都能结出厚厚的果实,一直可以结六七十年甚至上百年,象征着爱情的永恒。那儿是我们经常玩耍的地方,他的脸就是在那里受伤的,有一年山楂树开花的时候,他要去给我摘最美最大的那朵,爬上树后却摔了下来,脸被划了一道口子。亚力山大一点都不难过,他说这道伤口是我们爱情的见证。亚力山大上前线的时候,他最后一次来看我,我们在山楂树林边分的手。那是一个早春的清晨。他调皮的笑着说,陶娜,等明年山楂树开满了洁白的花儿,我就回来啦。我永远都记得他的笑,他的笑是那么迷人。我说,我要编一个大大的花环,迎接你凯旋归来。亚力山大走后,我才知道自己有多想他,每接到他从前线发来的一封信,我都会翻来覆去的看很多遍。到了第二年春天,我就天天盼望着山楂树开花,终于,我看见了白色的花骨朵,从此,我每天清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山楂树林里采下带着露水的花枝,精心给他编一个花环,我一共编了整整50个花环,亚力山大还没有回来。山楂花的颜色慢慢变黄了,变得不鲜艳了,我知道,它快要凋谢了。虽然我祈祷它不要凋谢,但它还是无情的凋谢了。而亚力山大也再没来过信。直到秋天的时候,亚力山大的姐姐来到我家,将亚力山大的兵员证交给我,抱着我痛哭说:我们亲爱的亚力山大为国捐躯了,这兵员证是他唯一留下的东西,噢,不,还留下了我们两个可怜的女人……”
李双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她伸过手去,轻轻地抚握在陶娜的手上,给她以无声的安慰。陶娜的手很凉,肩膀一抽一抽的。她低着头,轻轻拭着脸上的泪珠。那泪珠在朦胧的灯光下,闪着若隐若现的光泽,似晨曦中山楂树上欲干未干的露水。李双却觉得这咖啡越来越苦,又加了些糖。过了一会儿,陶娜才从悲苦的记忆中出来,说:“李双,我想去一趟西单,你陪我去好吗?”
李双问想要买点什么?陶娜说,她听说那里有家叫“第一理发馆”的美发店做的头发很好,她要去做头发,她顾影自怜的叹息说:“你看我的头发早就该打理了,我这发型显得太老气了。”
李双说:“教导大队里就有美发室啊,而且对你们苏联专家还是免费的,何必舍近求远?”“第一理发馆”李双当然知道,这家店在美发技术上处于全北京的领先位置,许多师傅都是劳动标兵,因此“西单第一理发馆”被人亲切地叫做“西单第一”。
陶娜说:“教导大队美发室的师傅做男式头还可以,丽娜去做过一次,感觉不太喜欢。我想去西单第一,去感受一下。”
李双见她执意如此,点头说:“那好吧,我陪你一起去。( 沧溟步光 http://www.xlawen.org/kan/5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