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武则天〗女皇之路 第 129 部分阅读

第 129 部分阅读

    根本不想娶公主,又怕得罪二圣,于是故意把脚跌断以求取消婚约!

    这事贵妇圈子里没人不知道,杨氏还说,吴诩这边刚一取消婚约,陈家那边就开始心急火燎地给儿子相亲了!

    吴诩听完后,都快气死了,更不要说亲手抚养大娘的徐小妹了。

    这些世家真是欺人太甚!

    大娘为了此事伤心了许久,要不是徐小妹拦着,又想着妹妹二娘的前程,她几乎要出家了。

    至于二娘,也是个悲催的孩子,这娃是萧淑妃当年领养的,小的时候就不怎么得养母喜欢,全靠大娘照看。

    后来萧淑妃倒台了,她跟大娘在后宫吃了不少苦头,全靠太子进言,两人才能在徐贤妃庇护下过上好日子。

    可是,她阿姐这么温柔一个人居然被拒婚了,二娘顿时对谈下男子有了偏见,竟不肯考虑婚嫁之事。

    如今二娘也早已及笄,对自己的婚事还是十分抗拒。

    徐小妹是急得不行,又没办法跟吴诩说,只得通过自家娘亲向杨氏提一提这事,好让吴诩知道。

    杨氏是个颇有侠义心肠的妇人,听了徐夫人的请托,也没二话,当即把徐贤妃的难处跟吴诩讲了。

    吴诩那时还在洛阳,听了杨氏的话,也颇有感触,当即就表示等回长安后一定给两个公主各找一门好亲事。

    但后来又发生了不少事,吴诩一忙就这事是给抛在脑后了。

    既然说起小三娘的婚事来,吴诩免不了要为她那两个庶姐事动一回脑筋。

    这天,正好杨氏有进宫来看望吴诩,吴诩就对她提到两位公主的事。

    “这事说来也怪我没上心,倒叫那些没眼界的东西小瞧了大娘二娘……”吴诩对于当年使计逃婚的臭小子还相当有怨气,不过听说那小子也不知得罪了什么人,被套麻袋揍了一顿,两条腿都废了,还真是让吴诩龙心大悦。

    “要不是阿徐一定要给大娘选个世家子,也不至于如此。”吴诩其实早看透了,那些满肚傲气的世家子弟大概是不会愿意尚主了,其实唐代的驸马已经很不错了,娶了公主还是一样可以从军从政的。

    杨氏倒是赞同吴诩的观念,道:“贤妃到底是书香世家出身,她哪里明白其实与其嫁进世家里受拘束,倒不如寻个将军做驸马呢!”她自己也算是个例子了。

    “阿娘这话有道理!”吴诩闻言,不由眼前一亮。

    话说这几年大唐连连对外征战,因武功加官进爵的青年不在少数啊。

    而这其中应该也有不少还未婚的吧?

    吴诩一想到这里,心情几相当好了,当即让阿韦去叫小顺子进来。

    正在此时,外面去传来通报,说天皇和沛王到了。

    杨氏忙起身相迎。

    “夫人免礼。”李小九陛下今天心情不错,让杨氏坐下之后,就笑着对吴诩道:“册封的吉日已经定下来了……”

    之前虽然下了册立李贤为东宫的诏书,可日子却一直没定,因为最近一个月里都没有什么黄道吉日,而李治也顾虑如今的天气太热,生怕吴诩的身子吃不消,索性让礼部把日子往秋凉时分选。

    正巧今天礼部选了好几个吉日上来请李小九定夺。

    李小九看了一下,都比较合心意,就指了一个中间的日子,然后就跑紫宸殿来跟吴诩通气来了。

    “却不知九郎你选了哪一天?”吴诩看李小九和李贤进来的时候都带着一身暑气,就赶忙让阿韦她们上些降火的花茶,又让小玉给李贤调一碗水果沙冰来。

    吴诩因为怀孕,凉性的东西都吃不得,只能看着李小九和李贤父子两个喝凉茶吃冷饮解馋。

    当然,李治的体质也吃不得太凉的东西,他只能喝薄荷茉莉花泡的凉茶。

    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

    “日子定在九月十五,届时波斯、天竺等国都会派使者来……”李小九陛下喝了一口凉茶,惬意地舒了一口气,然后道:“大郎那边,我也让人传信过去了……”

    一旁的李贤听到这句话,吃甜品的动作稍微顿了一下。

    吴诩一听日子定在九月里,也十分满意。

    算时间现在到册封东宫的正日起码还有一个月时间,各种准备工作完全来得及。

    杨氏见吴诩要跟李小九父子谈正事了,就赶紧起身告退了。

    吴诩让阿韦好生送杨氏出宫,回头又对李贤道:“虽说还没册封,二郎你也该多去东宫转转,跟下属熟识熟识……”现在是猛刷存在感的时候啊!

    都怪这娃当初太过低调,搞得好多大臣都不太认得沛王殿下,更不要说接受他成为二把手= =

    李贤闻言,忙躬身称是。

    其实,这些时日李贤也没闲着,除了督造重建合璧宫的事,他还仔细的筛选了一遍自己的属官。

    之前他是沛王,人虽是住在大明宫里,可长安也有他的沛王府,府中的属官也有不少藏龙卧虎之辈。

    第一个要提的就是沛王府长史、崇文馆大学士李义琰,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大学者,李贤记得前一世这位李师傅入阁拜相后,还是对他这个太子颇多襄助,并跟当时的左相郝处俊一起反对他爹传位给他阿娘的决定,被贬出了长安……

    这样一位耿直得近乎迂腐的长者,李贤也许并不欣赏,但也不忍他重蹈前一世的覆侧。

    还有一个就是司议郎韦承庆。

    这个人是李贤前一世最讨厌的东宫官员,可是现在想来,他才是最为东宫着想的人。

    连李义琰、郝处俊等人有时都不敢对他直言进谏,可韦承庆就敢,还不怕死地斥责他私生活不检点。

    如果那时,他但凡听从韦承庆的一句半句谏言,并且改正错误,何至于造成后来的悲剧?

    有时候想想,他当年死得一点都不冤!

    因为,即使是在他最伤阿娘的心的时候,他家阿娘也从没想过要杀他,而他却自己去寻了死!

    果然是死有余辜!

    李贤自嘲地勾了一下嘴角,刚刚回忆往事,倒也没漏听了他家阿爹阿娘给他选的东宫属官。

    如上一世差不多,这次被放到东宫的除了李义琰、郝处俊和韦承庆外,还有政事堂中的几个中坚:李义府、长孙诠和薛元超等人。

    阿爹阿娘几乎把政事堂一半的相公都拨到他这里了!

    还都是他们最信得过的人。

    除了几个东宫挂职相公之外,其他如侍读学士、太子洗马、典膳等大小官员,吴诩和李小九也都一一商议安排着。

    当初大郎那个班底当然是不错的,可是领头的许敬宗年纪不小了,其他侍读学士也多到了退休的年纪,吴诩索性都弃了不用,准备给二郎弄个全新的工作班子。

    李小九的想法虽然跟吴诩不同,但也赞成用青壮组成的新班子,只放几个有经验的相公进去坐镇。

    李贤坐在下面一直静静的听着,直到听到他爹表示要选长孙诠的表兄高政为东宫典膳时,他忍不住开口了。

    “此人不妥。”就算这一世长孙家没有因为他阿娘而颓败,高家也没有因为长孙家的衰败而受牵连,李贤还是不能容忍高政这个激化他跟阿娘母子矛盾的人在东宫。

    吴诩见李贤不喜欢高氏的人,便道:“既然二郎不喜,那就换一个吧……”高氏是长孙皇后的舅家,其族人多以谨慎闻名,吴诩和李小九选高政就是看他为人处世比较谨小慎微……

    但是,二郎要是不喜欢,那就算了吧╮(╯_╰)╭

    说起来,其实魏氏一族也有不少人才……

    李贤想不到他阿娘这么好说话,连为什么不要高政都不问他,就答应换人了。

    倒是他爹李小九陛下似乎是察觉了什么,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不过也没吭声。

    吴诩坐了大半天,又跟李小九和李贤二人商议了半天政事,实在有些掌不住了,就留了父子两个在前殿继续讨论,自己则去后殿去休息了。

    吴诩才一走,李治就收起了笑容,肃然地看着李贤,冷冷问道:“二郎,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们?”

    363第 363 章

    第二十三章 儿女16

    李治这话说得十分笃定,让李贤徒然有一种被人完全看穿的感觉。

    他的这位阿爹其实不想外表看起来那样柔弱。

    或者说,天皇大帝从来不是柔弱的,即使在父亲强大的光芒掩盖之下,他依然发出了属于自己的亮色。

    即使强悍如阿武者,在李治还在世的时候,都一直表现出一副贤妻和支持者的样貌,阿武的强硬几乎没有在李治身上使用过!

    李贤曾经也像世人一样看轻他的父亲,但在这一世,他终于慢慢看清了他家阿爹隐藏在‘仁君’背后的真面目。

    这是一个精神力非常强大的男人!

    他的身体确实孱弱,他的心肠也确实仁善,但他依然是一位杀伐果决的帝王,比他的父亲李二陛下更适合‘千古圣君’的称号!

    李贤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对李小九陛下的感情。

    曾经并让他没有多少敬畏之心的父亲,其实才是主导整个大唐帝国的人,也是能轻易改变他命运的人……

    这才是前一世他真正的死因吧?

    而这一世,又是阿爹第一个看出了他的不妥来……

    只是,鬼神魂魄之说实在太过荒谬,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他身上发生的奇事。

    李治问了一句话后就没再开口,似乎等着李贤整理好思路,告诉他,他到底隐瞒了什么。

    李贤甚至觉得,刚刚结束的李素节谋逆一案中,他阿爹对所有儿子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即使是他也不能例外……

    李贤不由苦笑。

    且不管起因经过如何,这次事件的结果却是最有利于他这个太子继任者,不被怀疑才奇怪呢!

    而且,他跟阿兄又是那么亲近,如果要对阿兄下个毒什么的,简直易如反掌——因为阿兄绝不可能对他给的吃食表示怀疑……

    其实,阿爹已经警告过他了,把他的侍读学士王勃贬出长安,就是要告诉他,不要学当年的齐王李泰!

    可他居然到现在才想明白!

    今天,阿爹也许是又一次给他机会,让他能表白真心吧……

    李贤看了他爹一眼,后者正不徐不疾地喝着茶。

    “阿爹,儿确实有一些话一直不知该如何跟您和阿娘讲……”李贤微微叹了一口气,还是决定跟他爹说实话。

    “其实儿一点也不想当太子。”

    李小九陛下闻言,却并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反而一笑:“朕知道。”

    “朕只是好奇,二郎你一直压抑本性,到底求的是什么?”

    李贤听到这话,脸色忽然变得十分晦暗,半晌才勉强开口道:“儿所求的,不过是阿兄能够安平一世……”

    可是,这一个小小的愿望,还是实现不了……

    生在皇室,果然是身不由己啊!

    李小九陛下听到李贤这句称得上是表白孝悌之心的话,只是微微挑眉,不予置评。

    “大郎并不适合为君……我跟你阿娘早就预料会有这么一天……”李治是亲身经历过夺嫡大战的,他其实并不相信这世上还有兄友弟恭这种感情的,尤其是生在皇室的孩子。

    吴诩能够不偏不倚爱着每一个孩子,李治却不能。

    他不愿意像他爹那样,养出会威胁太子的地位的儿子来。

    可是,二郎又是不同的。

    二郎是李治暗中属意的,随时准备继承大郎的孩子。

    说是接替太子的重要人选也不为过。

    这种矛盾的做法,让李治变得特别关注李贤。

    然后,他发现这个总是沉默寡言的孩子,非常有问题。

    “朕一直看不透你……”毫无疑问,如果李贤努力表现的话,一定会比李弘更优秀,可是这孩子却一直在藏拙。

    “就因为你不想当太子?”李治的笑容有些冷,“你怎么知道你一定有机会能当上太子?”

    如果大郎一直平平安安的,他跟阿武是绝不会起念头改换东宫的!

    李贤却对于李小九陛下锐利的目光没有有回避,反而坚定的迎上去,道:“儿知道阿爹一定怀疑过儿……你应该也能查到,儿对阿兄的感情……”

    “儿不会为了一个原本就不想要的储君之位伤害阿兄的,这是其一……”

    “其一?”李小九陛下意味深长地重复了一遍李贤的话。

    李贤忽然感到一阵尴尬,似乎他爹已经完全能揣测出他接下来的话一样。

    “儿生性轻浮,难当大任……”李贤面无表情说出这么一句话来,实在让李小九陛下有些始料未及。

    即使目前朝堂上下还有不少臣子不太了解沛王殿下的能力,可提起这位殿下来,众人只怕都会用‘沉默寡言’‘沉稳’之类老成持重的话来形容他。

    李小九陛下怎么也想不到,他家二郎给自己的评语竟是“生性轻浮”?!

    “咳咳……二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小九陛下左看右看也没看出来他家二郎哪里轻浮了?

    如果他说自己对政事不感兴趣什么的,李治还多少相信一点呢。

    李贤一向淡漠的脸上难得出现一丝恼羞成怒的神色,压低嗓子道:“阿爹不是已经查到了么?儿子性&*好奢侈,还……还好男色……”

    “咳咳咳咳……”可怜的李小九陛下听到这话,顿时有一种一口气上不来的感觉,一双凤眼瞪得老圆,指着李贤,咳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二郎平素对吃穿用度是挺讲究的,可也算不上奢侈,至于好男色什么的,好像也没什么预兆啊!

    难道,二郎其实对那个家伙有想法?!

    想到某种可能,李小九陛下咳得更厉害了。

    “阿爹……”李贤有些无语地看着他爹受惊的样子,然后起身坐到李小九陛□旁,为他抚背顺气。

    “儿的心思并不在儿女之情上,现在也没有仰慕之人。”

    李贤又不是笨蛋,只看他爹的神色,就知道对方也许想到了什么奇怪的地方,不过这一世李贤并没有打算再去招惹道生他们,所以最后一点好男色什么其实也没什么凭据。

    李小九陛下听儿子的意思,似乎现在并没有看上什么男人,不由松了一口气,情绪也瞬间平静下来了。

    真要说起来,就算二郎看上了那个人,也比他大兄承乾当年宠幸一个乐工要好得多!

    至少那个人还是颇有才干的……

    李贤看他爹又开始沉默了,不由有些难受,便走到下面向他爹跪下。

    “是儿不孝,让您失望了!”他居然已经能体会到上一世阿爹默许阿娘废黜他的心情了。

    李治不由叹了一口气,“二郎,你起来吧……”

    他只知道儿子心里藏着事,却没想到这事会这么离谱。

    他们老李家到底是怎么了,每隔一代都会出个有断袖倾向的太子来?!

    由此,李小九陛下又不禁想起当初他爹传给他的那套画册,里面似乎有一本就是……咳……讲男男之术的……

    ===============================分割线=============================

    吴诩发现自从那天她家二郎跟李小九在紫宸殿议完关于册立太子的事宜后,二郎整个人都明朗了许多,原本总是一脸面瘫的少年居然也开始有表情了。

    吴诩真的十分好奇,李小九到底跟二郎谈什么了?

    是男人之间的话题吗?

    但她每次问李小九,都被后者顾左右而言他给糊弄过去了,一直到册封太子的那天,她还是没弄明白二郎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与当年册封李弘相比,李贤入主东宫的仪式显然更宏大些。

    如今的大唐已经不再是十年前的大唐了。

    吴诩不知道那些赶来参加立储典礼的异国使者们是什么心情,她只知道,大唐必须是最强的,必须是站在世界最顶端的!

    同样心潮澎湃的还有已经换上一身太子服饰,接受百官万民朝拜的李贤同学。

    他已经记不得上一次入主东宫时的任何细节了,那时他还沉浸在失去阿兄的痛苦中,刚当上太子就被阿爹阿娘丢在长安监国,根本没心情对旁的事多加关注。

    如今,他看着九层台阶之下的那些形貌迥异的外国人,他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大唐的强大!

    这一切都是阿爹阿娘和阿兄的竭力守护的东西,现在这个重担渐渐移到了他的肩上,他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

    李贤握紧了藏在宽大袖子底下的双拳,神色转重的走上层台的最高处,向端坐在上面的天皇天后行跪拜礼……

    远远的人群里,两个容貌十分相似的青年正认真地看着仪式进行。

    看到新任太子双手接过象征东宫权利的印玺时,立在左侧的那个青年终于露出一抹笑容。

    右边那青年见状,立刻挽起左边青年的手,笑道:“阿兄,这下你可放心了吧?”这青年的嗓音娇俏柔美,分明是个小娘子嘛。

    大唐民风开放,闺中女子出门游玩也是常有的事,一般要么是戴帏帽遮住容貌,要么就像这位小娘子一样作郎君打扮。

    众人原本也没什么好少见多怪的,只是没想到那个小娘子挽着的人是她兄长,两人又长得如此相似,莫不是龙凤胎吗?

    李弘见围观群众从他妹子开口那一刻,都纷纷看过来,不由有些不自在,于是拉着小三娘赶紧离开了广场。

    随行保护两人的侍卫也赶忙跟上。

    围观群众见两人身后跟着至少有一二十名家丁,都不由暗暗咋舌,只道是哪个大家的小郎君和小娘子跑出来看热闹呢。

    两人出了人群,就看到路边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而车旁立着一个如冰山一般的俊美青年。

    李弘看到那人,先是一愣,随即笑了。

    364第 364 章

    第二十三章 儿女17

    “你怎么会在这里?”小三娘看到眼前那人可笑不出来,气急败坏地质问道。

    她好不容易跟阿兄溜出来,正想去洛阳城里玩一玩呢,这人就跑来捣乱!

    武敏之只是看了小三娘一眼,目光随即就转到李弘身上,眼中的寒意也立刻消散不见了……

    “姑母让我来接你们。”他的声音依然清冷,但熟悉他情绪的李弘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暖意。

    “那就有劳阿兄了……”李弘刚说完,袖子就被小三娘狠狠揪了一把。

    “阿兄,你明明答应过我,看完典礼就带我去玩的!”小三娘一脸控诉地盯着李弘。

    李弘不觉一阵头痛,以前他总觉得二弟太淡漠,安静得不像话,跟小三娘相处了近两个月,他觉得……还是安静些好!

    不等李弘开口,武敏之先开口了:“三娘想去哪里?”

    小三娘闻言愣了。

    咦咦?

    这个武家表哥是什么意思?

    李弘也愣了一下,随即笑着一拉小三娘,道:“走吧,让阿兄带咱们去城里转转……”

    洛阳他是来过很多次,可从来没离开过行宫以外的地方,如果表哥肯带他们兄妹去转转,那是再好不过了~~~

    小三娘到底是李弘的孪生姐妹,很快就猜到他家阿兄大概是不认得洛阳城里的路,所以才要麻烦武敏之,她不由一撇嘴。

    “让周国公带路,实在是荣幸之至!”

    两人上了马车,武敏之竟连马也不骑,主动给兄妹两人当起车夫来。

    一众跟着的侍卫都看得有些风中凌乱。

    武将军,你肿么了?!

    另一边,吴诩挺着个大肚子熬完了整个繁琐的典礼,回到紫宸殿就躺平了。

    李小九被她这全身脱力的样子给吓坏了,急忙叫太医。

    太医们火烧屁&*股似的赶过来,一把脉,都松了一口气。

    吴诩这只是坐太久没换姿势,累到了,胎儿非常强健稳固,完全不需要担心。

    吴诩在众人服侍下喝了一大碗安胎药,然后靠坐在软榻上,看着李小九还在寝殿打转,不由开口道:“你别转了,看得我头都晕了!”

    说完,她又想起去接大郎和三娘的武敏之来,不由疑惑道:“怎么大郎到现在还没回来?”

    一旁伺候的小顺子忙回道:“贵主儿没来过东都,国公和太…大郎君就带她去城里游玩了……”

    “这孩子,真是贪玩,居然不先回宫来歇歇……”吴诩闻言,不由抱怨道:“早知道就不该放她回山上去了……”

    众人闻言都不敢吱声,李小九陛下也摸摸鼻子,在一旁讪笑不语。

    阿韦等人侍候吴诩多年了,知道她每次怀孕,脾气都会变得特别差,这几日又为了太子入主东宫的事,吴诩都尽力亲手打理事务,心情原本就有些阴晴不定。

    本想着小三娘来了能让天后娘子高兴高兴的,谁知这兄妹俩到了洛阳竟过宫门而不入!

    阿韦见李小九陛下向她使了一个隐秘的眼神,立刻会意了,当即让心腹宫人赶紧去把三郎、四郎弄过来,好转移天后娘子的注意力……

    三郎这几年也长高了不少,但身材还是十分富态,小脸圆润,眉眼带笑,颇得宫中上下喜欢。

    对于自家三郎,吴诩和李小九一贯都秉承着放养的态度,这娃就是一开心果啊,当个逍遥王爷就够了,太过逼着他上进反而不美。

    而四郎今年才一岁多一点,是四个儿子里长得最像吴诩的,如果是个女孩子的话,绝对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连小三娘都听说过李家小四郎的美名,当时还十分不服气呢。

    两个娃因为年纪小,在典礼上露了一下面就回宫了,这会儿见紫宸殿来人,当即跟着过来了。

    小三郎还是挺照顾弟弟的,见四郎走得比较慢,他也放慢了速度。

    哥儿俩手拉手到紫宸殿的时候,正听见他们阿娘在吼他们阿爹呢。

    小三郎不由一缩脖子,斜着眼看着带他们过来的小宫人,哼哼道:“孤就知道,韦尚仪每次叫孤来阿娘这里来吃点心都没这么简单!”

    那小宫人平日里也跟周王殿下十分熟稔了,闻言一点也不惊恐,反而笑道:“大王一来,娘子就高兴了,婢子们也是没办法啊~~~~”

    “还请大王怜惜婢子们……”

    听到小宫人软软的恳求,小三郎也不故作恼怒了,昂着脑袋对那小宫人道:“还不快去通报!”

    “谨遵命~~~”

    吴诩一听三郎和四郎过来了,心中的烦躁之意立刻消散了不少,当即命小玉等人准备好吃的茶点过来。

    众人见吴诩消了怒气,都暗赞周王殿下不愧是‘福星’,连李小九陛下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每次阿武怀孕期间生气,倒霉的总是他,幸亏有三郎这个福将在!

    一时,紫宸殿的气氛变得和乐融融。

    而洛阳城内,武敏之驾着马车带李弘兄妹俩漫无目的的闲逛着。

    洛阳城虽然比不上长安宏大,却也是几朝古都了,颇有几分看头。

    小三娘趴在窗沿上,一面看着外面的景色,一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阿兄,这东都果然比长安有意思多了……”

    “阿兄,你以前来东都的时候出来玩过吗?”

    “阿兄,你知道东都什么地方的花草最多吗?”

    “阿兄,我听说当年齐王在东都有一个大园子,漂亮得不行,要不咱们去瞧瞧吧?”

    “阿兄……”

    …………

    李弘的脾气一向挺好,面对的优势失散多年的同胞妹妹,他一路上也很有耐心的回答着小三娘的所有问题。

    说实话,东都他确实来过很多次了,但每一次来都是来去匆匆,哪有什么机会出来玩。

    所以,小三娘所提的问题,他起码有大半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阿兄啊……”小三娘实在很想说她这兄长两句,可有不知说什么好。

    堂堂太子殿下,居然跟个小娘子似的,足不出户,唉!

    正说话间,马车忽然停了。

    李弘兄妹不由奇怪,正要询问除了什么事,却见‘车夫’武表哥探身进来道:“大郎,有人要见你。”

    说完,武表哥侧身一让,就见一个布衣青年‘嗖’的一下窜上马车。

    小三娘被吓了一跳,等看清来人的相貌时,她不由瞪大了眼睛,指着对方惊讶道:“你、你……怎么是你?!”

    来人对着小三娘讨好一笑:“贵主儿,咱们又见面了……”

    说完,又向李弘作了个揖:“太子……”

    “我如今可不是太子了,真人可不要叫错了……”李弘看到那青年连道袍也不穿了,一副狼狈模样,颇有一种想抚额的冲动。

    “明真人,你这次又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居然又是一副要跑路的模样?

    听到李弘这话,小明道长顿时收起了笑容,摆出一张苦瓜脸来。

    “说来话长……”

    原来,小明道长当年离家出走之后,原本是要做出一番大事业给他家老爷子瞧瞧的。

    但后来他跟着二圣到了长安,他就被李淳风那老狐狸拐到钦天监去了,虽然身上挂着李小九陛下封的谏议大夫一职,小明道长却一直不敢让家里人知道,他是凭着一手幻化之术得到二圣的宠幸,当了大官……

    后来,李素节谋反议案,不知怎么的就牵连到了明氏的族人,然后倒霉催的小明道长就被他家远房亲戚给认出来了。

    然后,他爹终于知道原来那个被他骂的狗血喷头的‘妖道’,就是他家不孝子!

    这还了得!

    明老爹都快气死了。

    正好赶上新太子册封大典,各州府的一把手都要来洛阳朝拜新储君,明老爹就气咻咻的上洛阳来揍不孝子来了……

    “所以,你这是要逃命?”小三娘听完明崇俨的诉苦后,差点没笑死,她从来没听过这么有趣的事,看来师父让她出山不是没道理的!

    “你就这么喜欢当道士吗?”小三娘上下打量着明崇俨如今的衣着,又笑得不可自抑。

    为了跑路,小明道长今天打扮得像个白衣书生,比起往日那道服峨冠高,一副世外高人深莫测的样子,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同一个人。

    李弘见明崇俨脸上越来越红,忙扯了扯妹子的衣袖,不许她再调侃对方了。

    “不知真人接下来又什么打算呢?”明崇俨既然能找上门来,李弘就肯定不能撒手不管,现在倒要听听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咳咳……其实在下就想请太…郎君您帮个小小的忙而已……”说到这里,明崇俨脸上越发红了,只低声把自己的跑路计划跟李弘兄妹说了一遍。

    计划是十分完美,就是有些……

    李弘听完后,神色变得十分古怪,而小三娘已经笑得一直揉肚子叫‘哎呦’。

    武敏之在外面听到车内动静,又一次探进来。

    李弘看他脸上虽然还是一副冷酷模样,眼中却满是关切之色,不由一笑。

    “阿兄,劳烦你把车架到锦绣阁去吧……”

    锦绣阁跟珠光宝气楼一样,是吴诩当初为了赚钱填国库弄的连锁服饰店,锦绣阁主要卖的是各种最新款的女子成衣,深受京中贵妇小娘子们的喜爱。

    如今车中也就小三娘一个小娘子,武敏之听了李弘的话,忍不住就看了她一眼……

    不料,小三娘却怒道:“你看我干什么?又不是我要买衣裳!”

    武敏之闻言,直接去看李弘……

    365第 365 章

    第二十三章 儿女18

    李弘被武敏之探究的目光看得笑容一滞,随即无奈地解释道:“是明真人要买些乔装之物……”

    武敏之闻言,连一个眼神都懒得施舍给缩在一旁的某人,直接回身出去赶车去了。

    到了锦绣阁,明崇俨像做贼似的跟在几人之后进了店。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四人出来了,却从四个青年郎君变成了两个郎君和两个小娘子。

    守在外面的侍卫们见状都暗暗诧异,他们也知道这两个小娘子中必然只有一个是安定公主,可两个小娘子的装束实在是太相似了,无论他们怎么看都分不出哪一个才是公主本尊!

    早有侍卫把武敏之带着李弘兄妹在洛阳游玩的事报到昭明宫去了。

    吴诩这会儿心情正好,听说了小明道长狼狈而逃的事,也不由大笑起来。

    “也亏得他遇见到是大郎他们……”吴诩一面说,一面却去看自家二郎。

    她一直不明白,自家二郎为啥这么讨厌明崇俨,其实小明同学这人除了喜欢当道士之外,还是挺能干的嘛╮(╯_╰)╭

    李贤自然看出了他家阿娘眼中的调侃之意,不由道:“明氏百年世家,书香传世,本该重用,只是明崇俨此人不务正业……”

    “行了行了……我知道二郎你看不惯他……”吴诩摆摆手打断李贤的话,道:“我看明郎君他这回怕是要躲出去不少时间呢!”

    “对了,明刺史是不是去求见过你了?”吴诩又问李小九道。

    能让小明道长仓皇出逃,那这事一定有李小九这货在里面动了手脚。

    李小九陛下闻言不由摸摸鼻子,也没否认。

    “你们啊……”吴诩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一个天皇一个太子,居然去为难一个小小的道士,真是也太以大欺小了吧……

    “阿武,咱们就别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费神了……”李小九说着,忙给一旁的王内侍递了个眼神,后者会意上前。

    “启禀天皇天后、太子,大宴已经准备齐整了,各国使者、王公宗亲和百官都等着二圣和太子驾幸呢。”

    吴诩一听正事来了,也就不再纠结小明同学的事了,反正有大郎和三娘看顾他,估计出不了什么乱子。

    于是,几人都重新整理衣饰,往含元殿而去。

    显庆八年十月,新任太子李贤奉二圣之诏,回长安监国。

    与此同时,李小九陛下再次调整了留守长安协助太子的官员。

    除了之前已经定下的李三郎、魏叔玉和长孙诠三人挂了东宫太傅之职外,又命戴至德为右匡正,同时任太子宾客;张文瓘为右相,兼太子宾客;郝处俊为西台侍郎,兼太子左庶子;李义琰为同东西台三品,兼太子右庶子;薛元超为同东西台三品,兼太子左庶子;高至周为同东西台三品,兼太子左庶子……

    这几人中除了魏叔玉留在洛阳主持东都事务,其余的全部都回长安辅佐太子去了。

    可以说,如今整个大唐最重要的文武官员都被丢到太子手下干活去了!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大手笔了,就是当年李弘在长安监国的时候,二圣也没有把权力下方到这种程度过。

    李贤也不负二圣的期望,到了长安后,十分用心地处理政务,严格按照大唐律法处事,从无肆意。每有不决之事,或政事堂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李贤当即就会将事务上达东都二圣,丝毫不敢自专。

    长安的一些文武大臣原本对这个新太子还有两分揣测之意,却不料这位太子端的是狡猾,一个多月下来,他们根本摸不清对方的性格不说,对方反而把他们的底细都探查得清清楚楚了。

    别人倒也罢了,摸不清太子殿下的性子,那就老老实实干活好了。

    偏右相许敬宗是个靠着希旨上位的人,摸不清新主子的性子,他整个人就像没了倚仗一样,总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相公何必烦恼,看着这新太子的脾气应该不难伺候,阿舅您又何必怵他!”礼部侍郎王德俭是许敬宗的亲外甥,跟当今左相李义府还是同窗,所以尽管此人才干不是特别突出,在朝中还是有那么一席之地的。

    王德俭见自家阿舅这几日都愁眉不展的,就好心过来劝解。

    如今的太子虽然不像先前的‘孝敬皇帝’那样总是礼贤臣下,仁厚可亲,可看起来也不像个苛刻之辈。

    这一个多月的监国期间,太子对一干相公和老臣们的意见基本上是很少有异议的,说明他应该是很尊重朝中的元老的。

    也不知他家阿舅在烦恼什么。

    许敬宗却道:“你懂什么!”

    他到底是侍奉过两朝圣人的人了,哪里看不出来二圣前段时间大肆替换朝中大臣是要干什么。

    那时整个政事堂就他跟李绩没有被贬,别人只道他圣眷维渥,却不知他心里是有么惶恐,生怕李小九陛下把他丢出去当枪使……

    所以,等李三郎他们一回朝,许敬宗就有了乞骸骨的打算。

    不想李绩那老狐狸实在狡猾,竟然比他先开口乞退,害得他只好把求退休的则子先收回去。

    他们的这位天皇陛下相当爱惜自己的名声,这忽然之间连着两个宰相要辞官,肯定会让他不高兴的,所以许敬宗可不敢跟风……

    接下来,李义府毫不意外地被升为左相,许敬宗依然在右相的位子上,看起来他似乎是成了亚相,可实际上政事堂的权力已经划出了很大一部分给新人。

    许敬宗知道他这宰相的(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