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部分阅读
的笑脸,对李弘保证道:“微臣定不负天后所托。”
说完,李三郎又顺口提了一下已经回长安为荣国夫人治丧的武敏之。
武敏之去岁完婚,之后连婚假都没休就一路南下到广陵去了。
他本人虽然年轻,可位高权重,又有军功在身,很快就压住了南都的一干属下。
原本海军集训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没有意外的话,新军训到八月份就能见成果了,可偏偏这个时候杨氏殁了。
武敏之是杨氏嫡亲孙子,必须回来奔丧,连被流放岭南多年的武氏兄弟后人也被召回来了……
当年武氏和天后的那段往事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而李弘那时年纪还小,虽然依稀记得他家武表哥有个很温柔的阿娘和一个很漂亮的妹妹来着,可后来这母女两人也忽然不见,李弘也就几乎已经忘记了还有这么两个人存在过……
后来,宫中也曾传过一些奇怪的传闻,关于什么韩国夫人、魏国夫人的。
不过,李弘是一句也不相信。
他家阿爹对阿娘的情意,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又怎么会做出那样荒谬的事来?
还有二弟……
李弘一想到后宫中传出来的那些混账话,他的脸色就不由自主阴沉了下来。
李三郎看他那样神色,索性也不开口去招他,而是坐在一旁眯着眼只管自己喝茶。
两人竟是相对无语坐了好半晌,最后还是李三郎看着时候不早了,主动开口告辞。
“大郎你也别为这些琐事思虑过重,万事还有二圣盯着呢……何况,,再不济,微臣这俸禄也不是白拿的!”
临走之前,李三郎不禁微笑着对李弘说了一句话,此举无异于给后者吃了一枚定心丸。
小李相公的手段如何,没有人在比李弘更清楚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温和无害的男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兵不血刃铲除了褚遂良这班老臣集团,让他家阿爹能够独掌乾坤;又是这个笑得如狐狸一样的男人,以一文人之身,打入吐蕃内部,安插奸细,最终助大唐消灭了西边的最大强邻……
李弘有的时候甚至怀疑,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这个男人做不到的?
李三郎是笑着跟李弘告别的,出来就沉下了脸,神色十分难看。
其实,李弘对他提及天皇陛下的真实身体状况时,他心里就已经有了一种十分不安的感觉。
东都这边有天后和魏叔玉坐镇,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长安那边就难说了……
李贤初登储位,比起他那当了十多年的太子的兄长来说,根基实在不算太稳当,即使之前二圣为选了新的领导班子,一时半会儿也很难磨合……
要是在这个时候,天皇陛下再有什么意外,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李三郎深恨自己对局势的分析时,竟然忘了考虑天皇的身体状况……
二圣和前东宫都有自己坚实的班底,但是新太子却没有。
如果他猜得不错,今天大郎给他的两件东西,都是能尽快为东宫收拢势力的信物吧!
这可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啊……
眼下朝中诸人你,也就他李三郎有胆子接过来!
不过,想起以前每次为李弘收拾烂摊子的场景,他脸上的神色也不由柔和了两分。
===========================长安之夜的分割线===============================================================================
长安,大明宫,金銮殿。
已经是近三更时分了,正殿还是一片灯火辉明。
侍候的宫人内侍都如木偶一般,似乎连呼吸都没有了。
整个大殿就只听见太子殿下翻阅则子的声音……
也不知过了多久,立在李贤身后的一个青年内侍向另一边的宫人使了个眼色,那两个宫人立刻会意,小步退了出去。
过了大约一顿饭工夫,那两个宫人一人提着一个小食盒回来了。
“二郎,用些消夜可好?”那青年内侍显然是李贤的心腹之人,即使李贤已经当了数月的太子了,他还是没有改口。
李贤闻言,就放下了手中的则子,一眼看过去,正看到两个宫人已经把茶点摆在下面的小几上了。
金銮殿的糕点不比紫宸殿的差,不但味道鲜美,卖相也十分精致。
李贤只是这一看,就感到腹中一阵悸动……
果然,废寝忘食什么的是不对的。
李贤不由想起当初他家阿娘劝他兄长的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命都没了还管得了别的事吗?
虽然吴诩这话直白的有些粗俗,李贤竟然觉得一点都不违和。
看看他爹,再看看他兄长,都是被批得个正着的典型啊!
李贤一边想着,一边任由宫人们伺候他净手,然后把送上来的茶点慢慢都吃完。
那青年内侍见李贤用完茶点后就没再看则子,而是去歇息了,不由松了一口气。
太子用功当然是好的,可是为了用功把身体搞垮了,就太得不偿失了……
先前的太子弘,那是一个多好的储君啊,结果又如何呢……唉!
青年内侍心里叹了一口气,面上却半分不显,有条不紊地指挥者金銮殿的宫人们伺候着太子殿下就寝。
李贤已经入主东宫好几个月了,却还是一直住在大明宫的金銮殿里,虽然也有东宫的臣属私下为了这事进谏,可都被李贤以‘伤感兄长’的借口给驳回去了——到底,这金銮殿才是他的地盘呀!
李小九陛下知道这事后也没什么异议,反而把翰林院的办公室挪到了金銮殿的西边,方便儿子随时召见臣下。
于是,金銮殿的一干侍候李贤的人都没有挪窝,也没有见其他宫人内侍分进来,众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气,对李贤更是忠心耿耿……
李贤又岂会不知他殿中这些人的小心思,不过他留在金銮殿却不仅仅是因为金銮殿已经收拾得铁桶一般,是他自己的地盘,更因为他一点也不想去东宫。
是的,他不想住在东宫。
那个地方,是个不祥之地,是他一生的梦魇……
李贤闭上眼睛,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前世的一些记忆。
那时就是在东宫,大明宫的东宫。
那个他最宠爱的男孩信誓旦旦地向他表白忠心,并表示要帮助他消除烦恼……
然后,明崇俨死了……
然后,裴炎、薛元超来了……
藏在东宫马厩里的那些兵甲被发现了……
九司会审,他没有说一个‘冤’字。
作为儿子,对生身母亲起了杀心,确实是罪该万死!
而他阿娘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杀他,都是那帮小人啊……
李贤至今还记得前一世临死前的怨恨。
今生,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黑暗中,年轻的太子殿下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
=====================洛阳分割线================================================================================
显庆九年六月,天后凤体痊愈,即日还朝。
吴诩这次生产可算是吃了大苦头了,据孙老爷子表示,这次生产之后,她必须不能再要孩子了,否则性命堪忧……
吴诩对无法再生孩子这事倒是没啥感觉——他喵的她早就生够了好不好!
倒是接下来对李小九陛下的诊断实在让吴诩有些担忧。
这几年虽然有吴诩帮忙分担政事,可李小九身上的担子一点都没减轻。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疆域比高祖时候整整大了近一倍的样子,各地民风迥异,民族混杂,每天不知道要发生多少事,就算有政事堂和六部官员日夜干活,李小九陛下也仍然很忙……
吴诩倒是很关注李小九的饮食作息的,可架不住李治这货心思细腻,凡事都喜欢思量再三,这样几年下来,心神不知耗费了多少。
这也就罢了,偏李小九这货还特别能装,吴诩与他同床共枕这么多年,竟然一直都没发现他的不妥,直到这一次爆发……
吴诩在坐月子期间居然没听到任何风声,李弘和小三娘把她瞒得死紧,直到小四娘满月,她才发现不对劲了……
“天皇的情况到底如何?”吴诩好不容易把李弘和小三娘支开,就立刻把明崇俨拎到宫中来,严加拷问。
吴诩也不是笨蛋,这段时日孙老爷子和小三娘他们一直守着她,那么李小九那边很可能是明崇俨这个家伙在负责。
还有就是大郎和三娘总是找各种借口拦着不让明崇俨过来觐见,吴诩可能不会这么快猜到这事可能跟着喜欢扮道士的小子有关!
“天后不要担心,天皇并无大碍的……”这话说得明崇俨自己都心虚。
从被前太子李弘‘请’进昭明宫为天皇陛下私下治疗以来,明崇俨每天都担心他会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有木有!
天皇的病情如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精力耗损过度,夭寿之相啊!
但这话他哪敢说出口,只能先敷衍过天后再说。
可吴诩哪里是这么好哄骗的人,不说他跟着李小九御宇多年,察言观色的能力已经更上一层楼,只说这几日她每次问及李小九,她家大郎和三娘都会顾左右而言他,这实在是太可疑了!
吴诩对自己的儿女是无可奈何,可对外人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了。
“明崇俨,我一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天后娘子的容颜那时十分美丽的,可这张美丽的脸此刻满是杀气,看得某人心惊肉跳。
“是……天后容禀……”最终,‘贪生怕死’的小明同学还是把他所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五一十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和盘托出了。
吴诩是越听越生气,一张俏脸由白变青,由青变黑了……
听到最后,吴诩几乎拍案而起,对明崇俨怒道:“这么重要的事,你们竟然都瞒着我!”
明崇俨闻言,几乎缩成一团,哪里敢辩解。
吴诩只觉得胸腹内像燃烧着一团大火,烤得她根本坐不住,只能烦躁地在榻上来回踱步。
李小九的身体很不好,这已经是吴诩根深蒂固的印象了,所以这几年吴诩一直特别注意照顾他,即使在东征倭国的时候,她都没松懈过,谁知……
这天下太平了,他反而犯病了……
难道是她蝴蝶得还不够,李小九还是要因病早逝吗?!
想到这里,吴诩不由自主握紧了自己的双手,整个人都僵硬的像块石头!
她不想……
不想再经历一次失去最亲近之人的痛苦!
当年十九儿逝去,她无能为力,那是因为她太弱小了!
现在,她已经是跟李小九并肩的帝国之主了,难道还不能改变命运吗?!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吴诩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趴伏在地上的明崇俨。
空旷的大殿回荡这她的低语声,听起来分外凄凉……
明崇俨听到吴诩这句话,忍不住抬起头,高声回答道:“天后,办法不是没有,但是天皇他坚持不肯!”
吴诩闻言,原本没有焦距的眸子立刻亮了起来,几乎是一步跨到明崇俨跟前,拽住后者的衣襟,就把他提了起来……
“快说!”
明崇俨正要开口,忽听身后的殿门猛地被人撞开了,就见阿韦面色惨白的冲进了,扑到吴诩跟前就嚷道:“天后,不好了……有人逼着天皇废后!”
370第 370 章
第二十四章女皇 o3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长安两仪殿上,太子李贤也遭到了来自他东宫班子的‘突袭’。
“诸卿这是什么意思?”少年的五官比较肖似李小九陛下,可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太子殿下更像是少年版的李二陛下,每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大臣都不由自主心头一颤。
“你们竟然要孤上表附议上官仪的则子?!”李贤的脸色阴沉得都快滴出水来了,他此刻真想砍开这些大臣的脑袋,看看里面装的是不是豆腐渣!
“就凭着这些捕风捉影的谣言,你们竟然敢上则子要求天皇废天后,你们把天皇看作什么,把孤又看作什么?!”
李贤咆哮着把一叠则子摔在众人面前。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前世因为向他阿爹进言废后而被弄得处死抄家的上官仪,这一世居然还会跳出来。
依然是废后!
废天后之玺印!
阿娘有什么错?!
就因为阿爹偏爱她?
就因为她掌握了帝国的一般权柄?
还是因为她是女子……
李贤忍不住瞪着坐在众人之前的郝处俊,口气前所未有的阴森:“郝公到底是从哪里听到这些无稽之谈的?!”
郝处俊起身跪在李贤面前,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跪下来的时候颇有些吃力,可李贤却根本没有让他平身的意思。
“太子,此事根本不是谣传,老臣与众同侪已得到确切消息,天皇已经命西台侍郎拟诏,不日就要逊位于天后……”
郝处俊说得一脸义愤,一干老臣也都面露愤懑之色,可太子李贤却是一脸无动于衷,听完郝处俊的话,他只是冷冷地吐了四个字:“那又如何?!”
郝处俊:“…………”
“太子……您难道要奉天皇之诏?”眼见郝相被太子给噎得说不出话来,东宫洗马刘讷言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贤闻言,看了刘讷言一眼,后者被他眼中的寒意吓得一缩,坐在他身侧几个东宫官员也都噤若寒蝉。
太子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不会忤逆天皇的意思,也不反对天后执政……
这怎么行呢!
郝处俊都快气炸了,他出身名门,年轻时颇得当时政事堂相公高季辅的青睐,自诩是要成为像梁国公(房玄龄)和郑国公(魏征)那样的忠臣良弼,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天皇把江山社稷随随便便交给不是李氏的人呢?
就算那人是与天皇并肩的天后也不行!
“太子,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先,天皇立天后已是不妥,今又以社稷相托,此是将东宫置于何地?”郝处俊义正言辞道:“况李唐之天下,乃高祖、太宗之天下,非天皇一人之天下,怎可私于后族,而不厚子孙?!”
李贤闻言,真是被他给气笑了。
他就说自己这个东宫太子至今不过就是主持了一次编书的事,无论庶政还是军事上根本没有半点建树,为什么一干老臣都表现得几位拥护他,原来症结在这里!
去年因为荣国夫人薨逝,武氏的后人都被召回了长安,武元庆、武元爽等人早就死了,上一代恩怨也了结得差不多了。而武元爽等人的儿子可不敢对他们天后姑姑无礼,又有武敏之这样光鲜的正面例子在前,这些武氏子弟待吴诩简直是像是救世主一样。
于是,李小九陛下看在吴诩和荣国夫人面上,就给了几个武氏兄弟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位。
此举可大大刺激了一干世家老头子的心脏了
自从科举取士以来,朝堂上的官员莫不是进士出身的,即便不是科考出来的,那也是在地方基层干过多年的循吏,以皇帝诏命出仕的官吏几乎绝迹了。
现在,天皇竟然为了天后的面子,提拔了武氏,这叫其他世家怎么能坐得住?!
武氏已经因为天后的缘故成了第一等大世家,之前天后一直压着自己的家族,不许武氏的人在朝中,唯一一个继承国公府的侄子还是过继来的,而且从了武职,跟朝中文武也没什么联系。这让朝中一些不满天后当政的人心里稍微平衡了一点。
可现在不行了!
武氏的人居然回来了,还一来就留在了长安!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天皇竟然要逊位给天后!!
不能同意,坚决不能同意!
虽然一干老臣都抱着抗拒的心思,可不是每个人都如郝处俊等人这样激动。
至少,一直称病闭门谢客的李绩老爷子以及最近上书乞骸骨的许敬宗那里就没有任何动静。
说到忠于李唐,这两位可算是铁杆帝党了,可是连他们都没有发言,一个小小的西台侍郎就敢上蹿下跳联络重臣,到底是仪仗了什么?!
李贤脸上难得地出现了一抹笑容,可这抹笑容看得众人都止不住一抖。
连素来耿峻的李义琰见到太子这样副神色,也只好把到口的话咽了回去。
这位太子可不像他兄长那样好像与,与他硬顶怕是只会自取其辱!
“诸卿的意思,孤已经知道了……”李贤懒得跟这些各怀心思的老顽固多说,只是冷冷道:“不管你们是不是真心忠于我大唐社稷的,孤只有一句话,不要把孤当作少不更事的孩童,更不要把孤当傻子!”
“天后不会是吕后,孤也不是惠帝!”
说罢,少年就冷着脸拂袖而去。
余下的众臣不由面面相觑,好半晌不知道该说什么。
================洛阳昭明宫分割线==============================
暴雨来地十分突然。
上官仪跪在带着潮气的大殿上,心情犹如殿外的天空一样阴霾。
天皇陛下看完他呈上的则子后,一直没有说话。
此时正值酷夏,即使有凉殿之称的昭明宫也闷热得令人窒息,更毋论这殿中的气氛是那样压抑……
大殿上跪满了人,可寂静得就像是没有任何人存在一样,只能听到殿外震耳欲聋的雷声和暴雨抽打地面的声响……
李治靠坐在胡床上,此时的他只觉得头疼得厉害。
看了上官仪的则子,他没有暴跳起来,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明崇俨说的不错,他的病情已经不能再依靠针灸来缓解了,如果继续坐在这个位子上,只会加速耗损他的寿命……
可是,他又能怎么做呢?
太子还不到十六岁呢,他怎么放心把他丢给那群心思诡谲的老狐狸们!
他跟阿武两人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才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一旦他放权,只怕那些世家就要死灰复燃了……
世家根深蒂固,不是一代两代能够理清的。
李治曾经也如他爹一样,认为他可以完全肃清世家对皇权的影响,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明白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如阿武所说的那样,制度决定阶级,世家这种东西是没法子简单消灭的,只能慢慢分化它……
用科举制度代替举荐制度,这是第一步。
普及教育,这是第二步。
大力发展军事和科技,这是第三步……
…………
所有人都看到了大唐的变化,可谁又知道这繁华的背后耗费了多少人多少心血。
如果没有阿武,李治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这一步……
可是,现在居然有人跳出来大放厥词,要他收回阿武的印玺,废了阿武天后的封号!
这个叫什么?
自取其辱呢?
还是有恃无恐?
李治半眯着眼,视线慢慢地扫过跪在大殿中央的几个人,没有看到一个他和吴诩的心腹。
李治这才缓缓舒了一口气……
没有人希望被背叛,即便李治心里不怎么喜欢某些人,他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看到李三郎或者是魏叔玉跪在下面。
暴雨还是无休无止地下着,偶尔划过天际的闪电亮得让人心头发颤。
又是一连串雷声滚过,沉默了许久的李小九陛下终于开口了。
“卿等都退下吧……”他不想呵斥这些人——被人当枪使也许不是他们的错,可这么轻易就钻了对方的套,说明这些人已经不适合作为现任政事堂几位相公的接班人了,对于几个已经没了用处的臣子,李治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自己的感情……
他已经不想在看到他们了。
李小九陛下冷淡的口吻,让跪在殿中的几人都是一愣。
尤其是打头的西台侍郎上官仪。
他今天来求见李小九陛下,并上了那么一封大逆不道的则子,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想不到李小九陛下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就让他们离开了……
“天皇,微臣万死……”上官仪直起身子,向前膝行了好几步,几乎扑到榻上来了,“请天皇罢黜天后吧!”
他这话刚一说完,天际就是一个炸雷响起,大殿上的帏帐被一阵大风吹得胡乱翻卷,殿上的几盏宫灯居然都被这阵大风给吹灭了……
大殿上顿时一片漆黑,让人感到一阵说谋洹?br />
侍奉的内侍们急忙去取了烛火来重新点亮宫灯……
大殿又复明亮如昼,可是,大殿中所有人都像是还沉浸在刚才那一瞬间的黑暗里,身心都凉透了……
上官仪居然说了。
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请天皇罢黜天后。”跟在上官仪之后的几个大臣齐声道。
李小九陛下看着这些人,居然笑了。
“天后侍奉朕多年,从无过失,朕爱之敬之,卿等竟进言废后,是何道理?”
上官仪听到李小九陛下这话,顿时精神一振——他不怕天皇陛下问他们强烈要求废后的原因,就怕天皇陛下什么也不问就否决了他们的进谏。
“天皇,臣等之所以大胆僭越言及废后,并不是因为天后有任何过失……”上官仪一脸肃然,他本是个美男子,即使跪得汗透衣背也依然风姿如一,说起话来也依然清爽动听。
可是,这样一个风姿气质都更胜于李三郎的男人,说出来的话却让李小九深痛恶绝。
“微臣等之所以请天皇废后,只为天后权柄过重,恐不利于太子,昔日汉高祖之后有吕后之祸,惠帝青春早夭……”上官仪的经史算是最近提拔的青壮官员中数一数二的,提到史上的那些皇室杯具,那是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昔日魏文帝崩逝,尚不曾令皇后摄政,天皇您尚在,何以生逊位之心,如此,百年之后当如何面对高祖、太宗?!”
上官仪说得兴起,竟忘了观察上座天皇陛下的神色,等发觉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等上官仪谢罪,他身后已经响起女子冰冷的声音:“本宫竟不知道,原来本宫在上官郎君眼里竟是如此面目!”
371第 371 章
第二十四章女皇o4
殿外的风雨狂暴肆虐,仿佛吴诩此刻的心情。
听了阿韦的话,她像是被兜头敲了一记闷棍一样,整个人都僵住了。
废后?!
这个词语离她实在是太遥远了……
且不说她跟李小九的感情甚笃,只说她如今的政治地位,这个天后的封号就不是李小九一句话可以随便废掉的。
还逼着天皇废后呢!
吴诩都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眼见天后黑着脸一声不吭,阿韦等人都急了。
“娘子!!”
吴诩像是没有听到侍人们的呼唤一般,只盯着殿外乌黑的天际和宛如帷幕的暴雨。
这情景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多年前,那个风云变幻的夜。
那一夜之后,大唐的政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东宫住了十多年的太子被废了,皇帝更是被众臣逼着处置自己最心爱的儿子……
难道今晚,李小九也要遭遇跟他爹一样的窘境吗?
想到这里,吴诩的心如同被狠狠揪了一把,痛得五官都有些扭曲了。
她还真是好奇,如今的大唐,居然还有人敢逼宫的?!
天后娘子毫无预警地往殿外冲,众人都惊呆了。
“还愣着干什么,快跟上!”还是小顺子反应快,急忙追着吴诩出去了。
阿韦等人也忙不迭的命小宫人去了雨伞油布之物,急匆匆的跟上去了。
大殿中就留下一个惊魂未定的小明同学。
他乍听阿韦通报的话也惊呆了,可之后冷静下来一想,他反而为那些胆敢想天皇进言废后的人捏了一把汗。
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明崇俨留在原地也无趣,索性尾随着天后的人往含元殿跑。
看热闹什么的,最有意思了!
亏得小明同学最近在这昭明宫已经混得十分脸熟了,各殿阁的宫人内侍见他跟鬼撵似的蹿过,也没有拦下他。
更有几个机灵的,看明崇俨一路往天皇的寝宫跑,只道是天皇的病情有变,急忙去东边偏殿找大郎君汇报去了。
等明崇俨一路冲到含元殿,正巧就看到了天后娘子对上上官仪的情景。
小明同学忙缩到一旁。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忽然出现的天后娘子身上了,只有李小九陛□边的王内侍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鬼鬼祟祟的小明同学。
王内侍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
作为李小九陛下面前第一得用的大内侍,又是伺候过两朝圣人的老狐狸,他对今天发生的‘逼宫’事件其实根本没放在眼里。
这大唐上下,说不知道天皇是有多么宠爱天后啊。
别说天皇不会为了太子的地位而废后,就算真的要从太子和天后之间选一个,天皇陛下也绝对是选天后的。
至于太子……
天后的儿子还少吗?
如果连这点挫折都扛不住,王内侍相信,天皇自己都要废了太子!
所以,今天原本只是一场闹剧罢了,王内侍还等着看上官郎君等人的凄惨下场呢!
谁知这个时候天后过来了,更要命的是最近给天皇治疗的明郎君也跟着来了……
这说明了什么?
王内侍的冷汗都下来了。
先前天皇不豫的事,他们可都是瞒着天后娘子的呀!
想到也许会遭到的惩罚,王内侍哪里还站得住,当即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得蹩到小明同学身边。
“明郎君,你怎么跟着天后一起过来了?”王内侍一脸的笑容,看得明崇俨浑身发毛。
“王翁就不要问了……”小明同学叹了一口气,又道:“你应该也没指望能把天皇的事瞒住天后吧?”
王内侍闻言,不由一噎。
他又不是白痴,怎么可能认为能对天后隐瞒天皇的事,他也是被逼的啊!
不说天皇那执拗的脾气,就是大郎和三娘要是发起火来,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王内侍想到这里,不由一脸苦笑。
两人一时无语,便把注意力放到了大殿中央的对峙上去了。
吴诩一进门就听到上官仪在哪里侃侃而谈,说什么天下是高祖、太宗打下来的啦,跟天皇陛下您没有一毛线关系,你要是随便把政权交给别人,那就是不孝啊有木有!
吴诩听得都快气炸了,原本就憋着的一肚子火气,就全冲上官仪去了。
“上官仪,你好大的胆子!”把她比作吕后什么的也就算了,反正她也不在乎这些名声,可那个该死的家伙居然敢说李小九没有资格处置李唐的江山?!
还把她家二郎说成是汉惠帝!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天后……”
众人见吴诩忽然闯进来,也都是一惊,慌忙上前拜见。
吴诩沉着脸,也不叫他们起身,直接走到李小九身旁坐下。
李治看吴诩忽然来了,脸上竟然闪过一丝笑意,随即露出一副诚惶诚恐的神色来。
“阿武,你怎么过来了?”
吴诩闻言,忍不住瞪了他一眼,“我再不过来,你不被这些蠢货逼死了?”
被称为蠢货的众青年才俊们,闻言都不禁一抖,但还是有几个不怕死的,忍不住抬头去看吴诩,心想天后果然跋扈,难怪郝相他们要冒死阻止天皇呢。
吴诩扫视了一眼跪在底下的一干臣子,见这些人都是新进中央没多久的青壮,不由叹了一口气。
他喵的,这些家伙都只是被人当枪使了啊!!
李治看吴诩拧着蛾眉,面上装的凶恶,却暗暗叹气的样子,就知道她在可惜这些新晋官员,他不由暗暗好笑,然后不着痕迹地拉过她的手拍了拍。
吴诩又瞪了他一眼,回头对下面的众人怒道:“都跪好了!”
“本宫不管你们是受了谁的蛊惑,今日之事,你们都难辞其咎!”
说到这里,吴诩脸上已经有了杀意,指着为首的上官仪道:“你年纪轻轻就忝为西台侍郎,不思报效皇恩,反而泄露禁中之事,该当何罪?!”
上官仪闻言,一张俊脸胀得通红,说不出半个字来为自己辩解。
“泄露禁中之事,按律当斩。”吴诩皱着眉头,冷冷道:“上官侍郎精通律法,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上官仪的脸色顿时由红转白,随即又变得铁青,瞪大了眼,梗着脖子道:“社稷兴亡,微臣等都责无旁贷,岂能为一己生死而缄默不语,装聋作哑?!”
“天后您虽有雄才大略,毕竟非李唐宗室之人,辅佐天皇行政尚且不合礼仪,何况禅位?”
“微臣僭越,恳请天后自废印玺,退位后宫,以全您忠义之心……”
吴诩听到这话,简直是目瞪口呆。
想不到都这时候了,上官仪还能义正言辞地劝她,不要做乱臣贼子,还是退回后宫去享福好了!
她都要被气笑了。
而李小九陛下干脆就笑尿了,扭过脸,双肩直抽抽。
这人也太迂腐了,难怪会被那些老狐狸丢出来当枪使!
吴诩无语了半天,愣是没反应过来,这上官仪凭什么让她自愿地交出天后的权柄啊?
她会怕舆论的谴责?
还是怕满朝文武会因为是她在执政就造反啊?
前者就不说了,整个大唐的宣传喉舌都在他和李小九的掌控下,反对政府的声音根本不可能大肆流传。
若说是后者,哼哼……
吴诩觉得,她跟李小九正愁找不到借口拔除朝中盘根错节的那些顽固势力呢!
他们要是敢跳出来,她就敢把他们一锅端了!
在绝对的皇权面前,吴诩根本就懒得跟这些所谓的‘忠臣’讲道理。
李二陛下喜欢沽名钓誉,她可不吃这一套,还是实际点比较好。
何况,眼前这群人有什么资格自称‘忠臣’?
不过是一群自以为是的蠢货罢了!
见吴诩瞪着眼不说话,上官仪知道戳中了天后娘子的痛处,继续侃侃而谈:“微臣自知罪无可恕,但为了大唐社稷也不得不如此……天皇正值壮年,不过些微疾病,便欲弃太子而逊位天后,实非圣主所谓……昔日汉高祖崩逝,吕后乱政,汉室血脉凋零……微臣万死,实不忍李唐重蹈覆辙……”
上官仪说到动情处,不禁热泪盈眶。
上座的吴诩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这货还真敢说啊……
居然当着她的面说她是吕后!
这货不是脑子有病吧?
吴诩瞪了上官仪半天,都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好。
刚才她只想立刻把这货立刻拖出去卡擦了,现在嘛……
这样蠢,这样大胆的家伙还真是难得一见啊,杀了也太可惜了!
最后,还是李小九陛下给她解了围。
“上官侍郎一片忠心,朕也不好辜负……”李小九陛下一招手,殿中立刻出现了一排全副武装的侍卫。
众人的脸色立刻都变得十分精彩,大概没想到天皇陛下早有准备。
吴诩忍不住看了李小九一眼,心道李小九这货还是一如既往的腹黑,她白担心了一场!
“不过,卿等知法犯法的行为,朕感到十分痛心,这样吧……”李小九陛下作势思考了一下,又道:“天后前不久刚刚上了一道治国之疏,卿等回去用心研读,再回来告诉朕,你们有什么想法!”
“好了,送几位郎君出宫吧……”说罢,李小九陛下摆了摆手,那些全副武装的侍卫就把跪在殿上的大臣们如拎小鸡一般全部拎出去了。
“天皇……”最后被拎走的上官仪还想再说什么,被眼疾手快的侍卫塞了一大块抹布,极快地拖走了。
吴诩:“…………”她总觉得这场景略眼熟!
小明同学一见碍事的人都被拖走了,他也不敢久留,赶紧低着头就要往外撤退。
王内侍哪里肯放他走啊,他要是跑了,自己岂不是要留下来背黑锅了?
想到这一点,王内侍忙不迭地拉住小明同学,比了个杀鸡抹脖子的表情。
明崇俨顿时哭丧了脸,跟着王内侍磨磨蹭蹭的走进大殿,向李小九陛下和吴诩行礼。
“微臣拜见二圣……”
李小九陛下其实也早就看到明崇俨了,他本以为这货会趁着侍卫们拖人的时候溜掉的,想不到他胆子这样大(大雾),竟然还敢过来拜见。
李治目光微闪,面上却若无其事的让明崇俨平身赐座,还装出不解的样子问道:“明真人怎么也过来了?”
明崇俨小心翼翼地看了天后娘子一眼,故作镇定道:“微臣夜观星象,发现天象有异,故入宫面见二圣……”
李治闻言差点笑出来:这明崇俨不愧是他看中的人,死到临头了还敢耍嘴(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
说完,李三郎又顺口提了一下已经回长安为荣国夫人治丧的武敏之。
武敏之去岁完婚,之后连婚假都没休就一路南下到广陵去了。
他本人虽然年轻,可位高权重,又有军功在身,很快就压住了南都的一干属下。
原本海军集训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没有意外的话,新军训到八月份就能见成果了,可偏偏这个时候杨氏殁了。
武敏之是杨氏嫡亲孙子,必须回来奔丧,连被流放岭南多年的武氏兄弟后人也被召回来了……
当年武氏和天后的那段往事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而李弘那时年纪还小,虽然依稀记得他家武表哥有个很温柔的阿娘和一个很漂亮的妹妹来着,可后来这母女两人也忽然不见,李弘也就几乎已经忘记了还有这么两个人存在过……
后来,宫中也曾传过一些奇怪的传闻,关于什么韩国夫人、魏国夫人的。
不过,李弘是一句也不相信。
他家阿爹对阿娘的情意,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又怎么会做出那样荒谬的事来?
还有二弟……
李弘一想到后宫中传出来的那些混账话,他的脸色就不由自主阴沉了下来。
李三郎看他那样神色,索性也不开口去招他,而是坐在一旁眯着眼只管自己喝茶。
两人竟是相对无语坐了好半晌,最后还是李三郎看着时候不早了,主动开口告辞。
“大郎你也别为这些琐事思虑过重,万事还有二圣盯着呢……何况,,再不济,微臣这俸禄也不是白拿的!”
临走之前,李三郎不禁微笑着对李弘说了一句话,此举无异于给后者吃了一枚定心丸。
小李相公的手段如何,没有人在比李弘更清楚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温和无害的男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兵不血刃铲除了褚遂良这班老臣集团,让他家阿爹能够独掌乾坤;又是这个笑得如狐狸一样的男人,以一文人之身,打入吐蕃内部,安插奸细,最终助大唐消灭了西边的最大强邻……
李弘有的时候甚至怀疑,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这个男人做不到的?
李三郎是笑着跟李弘告别的,出来就沉下了脸,神色十分难看。
其实,李弘对他提及天皇陛下的真实身体状况时,他心里就已经有了一种十分不安的感觉。
东都这边有天后和魏叔玉坐镇,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长安那边就难说了……
李贤初登储位,比起他那当了十多年的太子的兄长来说,根基实在不算太稳当,即使之前二圣为选了新的领导班子,一时半会儿也很难磨合……
要是在这个时候,天皇陛下再有什么意外,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李三郎深恨自己对局势的分析时,竟然忘了考虑天皇的身体状况……
二圣和前东宫都有自己坚实的班底,但是新太子却没有。
如果他猜得不错,今天大郎给他的两件东西,都是能尽快为东宫收拢势力的信物吧!
这可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啊……
眼下朝中诸人你,也就他李三郎有胆子接过来!
不过,想起以前每次为李弘收拾烂摊子的场景,他脸上的神色也不由柔和了两分。
===========================长安之夜的分割线===============================================================================
长安,大明宫,金銮殿。
已经是近三更时分了,正殿还是一片灯火辉明。
侍候的宫人内侍都如木偶一般,似乎连呼吸都没有了。
整个大殿就只听见太子殿下翻阅则子的声音……
也不知过了多久,立在李贤身后的一个青年内侍向另一边的宫人使了个眼色,那两个宫人立刻会意,小步退了出去。
过了大约一顿饭工夫,那两个宫人一人提着一个小食盒回来了。
“二郎,用些消夜可好?”那青年内侍显然是李贤的心腹之人,即使李贤已经当了数月的太子了,他还是没有改口。
李贤闻言,就放下了手中的则子,一眼看过去,正看到两个宫人已经把茶点摆在下面的小几上了。
金銮殿的糕点不比紫宸殿的差,不但味道鲜美,卖相也十分精致。
李贤只是这一看,就感到腹中一阵悸动……
果然,废寝忘食什么的是不对的。
李贤不由想起当初他家阿娘劝他兄长的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命都没了还管得了别的事吗?
虽然吴诩这话直白的有些粗俗,李贤竟然觉得一点都不违和。
看看他爹,再看看他兄长,都是被批得个正着的典型啊!
李贤一边想着,一边任由宫人们伺候他净手,然后把送上来的茶点慢慢都吃完。
那青年内侍见李贤用完茶点后就没再看则子,而是去歇息了,不由松了一口气。
太子用功当然是好的,可是为了用功把身体搞垮了,就太得不偿失了……
先前的太子弘,那是一个多好的储君啊,结果又如何呢……唉!
青年内侍心里叹了一口气,面上却半分不显,有条不紊地指挥者金銮殿的宫人们伺候着太子殿下就寝。
李贤已经入主东宫好几个月了,却还是一直住在大明宫的金銮殿里,虽然也有东宫的臣属私下为了这事进谏,可都被李贤以‘伤感兄长’的借口给驳回去了——到底,这金銮殿才是他的地盘呀!
李小九陛下知道这事后也没什么异议,反而把翰林院的办公室挪到了金銮殿的西边,方便儿子随时召见臣下。
于是,金銮殿的一干侍候李贤的人都没有挪窝,也没有见其他宫人内侍分进来,众人都不由松了一口气,对李贤更是忠心耿耿……
李贤又岂会不知他殿中这些人的小心思,不过他留在金銮殿却不仅仅是因为金銮殿已经收拾得铁桶一般,是他自己的地盘,更因为他一点也不想去东宫。
是的,他不想住在东宫。
那个地方,是个不祥之地,是他一生的梦魇……
李贤闭上眼睛,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前世的一些记忆。
那时就是在东宫,大明宫的东宫。
那个他最宠爱的男孩信誓旦旦地向他表白忠心,并表示要帮助他消除烦恼……
然后,明崇俨死了……
然后,裴炎、薛元超来了……
藏在东宫马厩里的那些兵甲被发现了……
九司会审,他没有说一个‘冤’字。
作为儿子,对生身母亲起了杀心,确实是罪该万死!
而他阿娘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杀他,都是那帮小人啊……
李贤至今还记得前一世临死前的怨恨。
今生,他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黑暗中,年轻的太子殿下露出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
=====================洛阳分割线================================================================================
显庆九年六月,天后凤体痊愈,即日还朝。
吴诩这次生产可算是吃了大苦头了,据孙老爷子表示,这次生产之后,她必须不能再要孩子了,否则性命堪忧……
吴诩对无法再生孩子这事倒是没啥感觉——他喵的她早就生够了好不好!
倒是接下来对李小九陛下的诊断实在让吴诩有些担忧。
这几年虽然有吴诩帮忙分担政事,可李小九身上的担子一点都没减轻。
要知道如今的大唐,疆域比高祖时候整整大了近一倍的样子,各地民风迥异,民族混杂,每天不知道要发生多少事,就算有政事堂和六部官员日夜干活,李小九陛下也仍然很忙……
吴诩倒是很关注李小九的饮食作息的,可架不住李治这货心思细腻,凡事都喜欢思量再三,这样几年下来,心神不知耗费了多少。
这也就罢了,偏李小九这货还特别能装,吴诩与他同床共枕这么多年,竟然一直都没发现他的不妥,直到这一次爆发……
吴诩在坐月子期间居然没听到任何风声,李弘和小三娘把她瞒得死紧,直到小四娘满月,她才发现不对劲了……
“天皇的情况到底如何?”吴诩好不容易把李弘和小三娘支开,就立刻把明崇俨拎到宫中来,严加拷问。
吴诩也不是笨蛋,这段时日孙老爷子和小三娘他们一直守着她,那么李小九那边很可能是明崇俨这个家伙在负责。
还有就是大郎和三娘总是找各种借口拦着不让明崇俨过来觐见,吴诩可能不会这么快猜到这事可能跟着喜欢扮道士的小子有关!
“天后不要担心,天皇并无大碍的……”这话说得明崇俨自己都心虚。
从被前太子李弘‘请’进昭明宫为天皇陛下私下治疗以来,明崇俨每天都担心他会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阳,有木有!
天皇的病情如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精力耗损过度,夭寿之相啊!
但这话他哪敢说出口,只能先敷衍过天后再说。
可吴诩哪里是这么好哄骗的人,不说他跟着李小九御宇多年,察言观色的能力已经更上一层楼,只说这几日她每次问及李小九,她家大郎和三娘都会顾左右而言他,这实在是太可疑了!
吴诩对自己的儿女是无可奈何,可对外人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了。
“明崇俨,我一向知道你是个聪明人……”天后娘子的容颜那时十分美丽的,可这张美丽的脸此刻满是杀气,看得某人心惊肉跳。
“是……天后容禀……”最终,‘贪生怕死’的小明同学还是把他所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五一十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和盘托出了。
吴诩是越听越生气,一张俏脸由白变青,由青变黑了……
听到最后,吴诩几乎拍案而起,对明崇俨怒道:“这么重要的事,你们竟然都瞒着我!”
明崇俨闻言,几乎缩成一团,哪里敢辩解。
吴诩只觉得胸腹内像燃烧着一团大火,烤得她根本坐不住,只能烦躁地在榻上来回踱步。
李小九的身体很不好,这已经是吴诩根深蒂固的印象了,所以这几年吴诩一直特别注意照顾他,即使在东征倭国的时候,她都没松懈过,谁知……
这天下太平了,他反而犯病了……
难道是她蝴蝶得还不够,李小九还是要因病早逝吗?!
想到这里,吴诩不由自主握紧了自己的双手,整个人都僵硬的像块石头!
她不想……
不想再经历一次失去最亲近之人的痛苦!
当年十九儿逝去,她无能为力,那是因为她太弱小了!
现在,她已经是跟李小九并肩的帝国之主了,难道还不能改变命运吗?!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吴诩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趴伏在地上的明崇俨。
空旷的大殿回荡这她的低语声,听起来分外凄凉……
明崇俨听到吴诩这句话,忍不住抬起头,高声回答道:“天后,办法不是没有,但是天皇他坚持不肯!”
吴诩闻言,原本没有焦距的眸子立刻亮了起来,几乎是一步跨到明崇俨跟前,拽住后者的衣襟,就把他提了起来……
“快说!”
明崇俨正要开口,忽听身后的殿门猛地被人撞开了,就见阿韦面色惨白的冲进了,扑到吴诩跟前就嚷道:“天后,不好了……有人逼着天皇废后!”
370第 370 章
第二十四章女皇 o3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长安两仪殿上,太子李贤也遭到了来自他东宫班子的‘突袭’。
“诸卿这是什么意思?”少年的五官比较肖似李小九陛下,可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这位太子殿下更像是少年版的李二陛下,每一个被他目光扫过的大臣都不由自主心头一颤。
“你们竟然要孤上表附议上官仪的则子?!”李贤的脸色阴沉得都快滴出水来了,他此刻真想砍开这些大臣的脑袋,看看里面装的是不是豆腐渣!
“就凭着这些捕风捉影的谣言,你们竟然敢上则子要求天皇废天后,你们把天皇看作什么,把孤又看作什么?!”
李贤咆哮着把一叠则子摔在众人面前。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前世因为向他阿爹进言废后而被弄得处死抄家的上官仪,这一世居然还会跳出来。
依然是废后!
废天后之玺印!
阿娘有什么错?!
就因为阿爹偏爱她?
就因为她掌握了帝国的一般权柄?
还是因为她是女子……
李贤忍不住瞪着坐在众人之前的郝处俊,口气前所未有的阴森:“郝公到底是从哪里听到这些无稽之谈的?!”
郝处俊起身跪在李贤面前,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跪下来的时候颇有些吃力,可李贤却根本没有让他平身的意思。
“太子,此事根本不是谣传,老臣与众同侪已得到确切消息,天皇已经命西台侍郎拟诏,不日就要逊位于天后……”
郝处俊说得一脸义愤,一干老臣也都面露愤懑之色,可太子李贤却是一脸无动于衷,听完郝处俊的话,他只是冷冷地吐了四个字:“那又如何?!”
郝处俊:“…………”
“太子……您难道要奉天皇之诏?”眼见郝相被太子给噎得说不出话来,东宫洗马刘讷言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贤闻言,看了刘讷言一眼,后者被他眼中的寒意吓得一缩,坐在他身侧几个东宫官员也都噤若寒蝉。
太子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不会忤逆天皇的意思,也不反对天后执政……
这怎么行呢!
郝处俊都快气炸了,他出身名门,年轻时颇得当时政事堂相公高季辅的青睐,自诩是要成为像梁国公(房玄龄)和郑国公(魏征)那样的忠臣良弼,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天皇把江山社稷随随便便交给不是李氏的人呢?
就算那人是与天皇并肩的天后也不行!
“太子,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先,天皇立天后已是不妥,今又以社稷相托,此是将东宫置于何地?”郝处俊义正言辞道:“况李唐之天下,乃高祖、太宗之天下,非天皇一人之天下,怎可私于后族,而不厚子孙?!”
李贤闻言,真是被他给气笑了。
他就说自己这个东宫太子至今不过就是主持了一次编书的事,无论庶政还是军事上根本没有半点建树,为什么一干老臣都表现得几位拥护他,原来症结在这里!
去年因为荣国夫人薨逝,武氏的后人都被召回了长安,武元庆、武元爽等人早就死了,上一代恩怨也了结得差不多了。而武元爽等人的儿子可不敢对他们天后姑姑无礼,又有武敏之这样光鲜的正面例子在前,这些武氏子弟待吴诩简直是像是救世主一样。
于是,李小九陛下看在吴诩和荣国夫人面上,就给了几个武氏兄弟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位。
此举可大大刺激了一干世家老头子的心脏了
自从科举取士以来,朝堂上的官员莫不是进士出身的,即便不是科考出来的,那也是在地方基层干过多年的循吏,以皇帝诏命出仕的官吏几乎绝迹了。
现在,天皇竟然为了天后的面子,提拔了武氏,这叫其他世家怎么能坐得住?!
武氏已经因为天后的缘故成了第一等大世家,之前天后一直压着自己的家族,不许武氏的人在朝中,唯一一个继承国公府的侄子还是过继来的,而且从了武职,跟朝中文武也没什么联系。这让朝中一些不满天后当政的人心里稍微平衡了一点。
可现在不行了!
武氏的人居然回来了,还一来就留在了长安!
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天皇竟然要逊位给天后!!
不能同意,坚决不能同意!
虽然一干老臣都抱着抗拒的心思,可不是每个人都如郝处俊等人这样激动。
至少,一直称病闭门谢客的李绩老爷子以及最近上书乞骸骨的许敬宗那里就没有任何动静。
说到忠于李唐,这两位可算是铁杆帝党了,可是连他们都没有发言,一个小小的西台侍郎就敢上蹿下跳联络重臣,到底是仪仗了什么?!
李贤脸上难得地出现了一抹笑容,可这抹笑容看得众人都止不住一抖。
连素来耿峻的李义琰见到太子这样副神色,也只好把到口的话咽了回去。
这位太子可不像他兄长那样好像与,与他硬顶怕是只会自取其辱!
“诸卿的意思,孤已经知道了……”李贤懒得跟这些各怀心思的老顽固多说,只是冷冷道:“不管你们是不是真心忠于我大唐社稷的,孤只有一句话,不要把孤当作少不更事的孩童,更不要把孤当傻子!”
“天后不会是吕后,孤也不是惠帝!”
说罢,少年就冷着脸拂袖而去。
余下的众臣不由面面相觑,好半晌不知道该说什么。
================洛阳昭明宫分割线==============================
暴雨来地十分突然。
上官仪跪在带着潮气的大殿上,心情犹如殿外的天空一样阴霾。
天皇陛下看完他呈上的则子后,一直没有说话。
此时正值酷夏,即使有凉殿之称的昭明宫也闷热得令人窒息,更毋论这殿中的气氛是那样压抑……
大殿上跪满了人,可寂静得就像是没有任何人存在一样,只能听到殿外震耳欲聋的雷声和暴雨抽打地面的声响……
李治靠坐在胡床上,此时的他只觉得头疼得厉害。
看了上官仪的则子,他没有暴跳起来,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明崇俨说的不错,他的病情已经不能再依靠针灸来缓解了,如果继续坐在这个位子上,只会加速耗损他的寿命……
可是,他又能怎么做呢?
太子还不到十六岁呢,他怎么放心把他丢给那群心思诡谲的老狐狸们!
他跟阿武两人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才有今天这样的局面,一旦他放权,只怕那些世家就要死灰复燃了……
世家根深蒂固,不是一代两代能够理清的。
李治曾经也如他爹一样,认为他可以完全肃清世家对皇权的影响,可是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明白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如阿武所说的那样,制度决定阶级,世家这种东西是没法子简单消灭的,只能慢慢分化它……
用科举制度代替举荐制度,这是第一步。
普及教育,这是第二步。
大力发展军事和科技,这是第三步……
…………
所有人都看到了大唐的变化,可谁又知道这繁华的背后耗费了多少人多少心血。
如果没有阿武,李治真不知道他能不能做到这一步……
可是,现在居然有人跳出来大放厥词,要他收回阿武的印玺,废了阿武天后的封号!
这个叫什么?
自取其辱呢?
还是有恃无恐?
李治半眯着眼,视线慢慢地扫过跪在大殿中央的几个人,没有看到一个他和吴诩的心腹。
李治这才缓缓舒了一口气……
没有人希望被背叛,即便李治心里不怎么喜欢某些人,他也不希望在这个时候看到李三郎或者是魏叔玉跪在下面。
暴雨还是无休无止地下着,偶尔划过天际的闪电亮得让人心头发颤。
又是一连串雷声滚过,沉默了许久的李小九陛下终于开口了。
“卿等都退下吧……”他不想呵斥这些人——被人当枪使也许不是他们的错,可这么轻易就钻了对方的套,说明这些人已经不适合作为现任政事堂几位相公的接班人了,对于几个已经没了用处的臣子,李治觉得没有必要浪费自己的感情……
他已经不想在看到他们了。
李小九陛下冷淡的口吻,让跪在殿中的几人都是一愣。
尤其是打头的西台侍郎上官仪。
他今天来求见李小九陛下,并上了那么一封大逆不道的则子,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想不到李小九陛下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就让他们离开了……
“天皇,微臣万死……”上官仪直起身子,向前膝行了好几步,几乎扑到榻上来了,“请天皇罢黜天后吧!”
他这话刚一说完,天际就是一个炸雷响起,大殿上的帏帐被一阵大风吹得胡乱翻卷,殿上的几盏宫灯居然都被这阵大风给吹灭了……
大殿上顿时一片漆黑,让人感到一阵说谋洹?br />
侍奉的内侍们急忙去取了烛火来重新点亮宫灯……
大殿又复明亮如昼,可是,大殿中所有人都像是还沉浸在刚才那一瞬间的黑暗里,身心都凉透了……
上官仪居然说了。
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请天皇罢黜天后。”跟在上官仪之后的几个大臣齐声道。
李小九陛下看着这些人,居然笑了。
“天后侍奉朕多年,从无过失,朕爱之敬之,卿等竟进言废后,是何道理?”
上官仪听到李小九陛下这话,顿时精神一振——他不怕天皇陛下问他们强烈要求废后的原因,就怕天皇陛下什么也不问就否决了他们的进谏。
“天皇,臣等之所以大胆僭越言及废后,并不是因为天后有任何过失……”上官仪一脸肃然,他本是个美男子,即使跪得汗透衣背也依然风姿如一,说起话来也依然清爽动听。
可是,这样一个风姿气质都更胜于李三郎的男人,说出来的话却让李小九深痛恶绝。
“微臣等之所以请天皇废后,只为天后权柄过重,恐不利于太子,昔日汉高祖之后有吕后之祸,惠帝青春早夭……”上官仪的经史算是最近提拔的青壮官员中数一数二的,提到史上的那些皇室杯具,那是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昔日魏文帝崩逝,尚不曾令皇后摄政,天皇您尚在,何以生逊位之心,如此,百年之后当如何面对高祖、太宗?!”
上官仪说得兴起,竟忘了观察上座天皇陛下的神色,等发觉不对劲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等上官仪谢罪,他身后已经响起女子冰冷的声音:“本宫竟不知道,原来本宫在上官郎君眼里竟是如此面目!”
371第 371 章
第二十四章女皇o4
殿外的风雨狂暴肆虐,仿佛吴诩此刻的心情。
听了阿韦的话,她像是被兜头敲了一记闷棍一样,整个人都僵住了。
废后?!
这个词语离她实在是太遥远了……
且不说她跟李小九的感情甚笃,只说她如今的政治地位,这个天后的封号就不是李小九一句话可以随便废掉的。
还逼着天皇废后呢!
吴诩都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眼见天后黑着脸一声不吭,阿韦等人都急了。
“娘子!!”
吴诩像是没有听到侍人们的呼唤一般,只盯着殿外乌黑的天际和宛如帷幕的暴雨。
这情景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多年前,那个风云变幻的夜。
那一夜之后,大唐的政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东宫住了十多年的太子被废了,皇帝更是被众臣逼着处置自己最心爱的儿子……
难道今晚,李小九也要遭遇跟他爹一样的窘境吗?
想到这里,吴诩的心如同被狠狠揪了一把,痛得五官都有些扭曲了。
她还真是好奇,如今的大唐,居然还有人敢逼宫的?!
天后娘子毫无预警地往殿外冲,众人都惊呆了。
“还愣着干什么,快跟上!”还是小顺子反应快,急忙追着吴诩出去了。
阿韦等人也忙不迭的命小宫人去了雨伞油布之物,急匆匆的跟上去了。
大殿中就留下一个惊魂未定的小明同学。
他乍听阿韦通报的话也惊呆了,可之后冷静下来一想,他反而为那些胆敢想天皇进言废后的人捏了一把汗。
这是作死的节奏啊……
明崇俨留在原地也无趣,索性尾随着天后的人往含元殿跑。
看热闹什么的,最有意思了!
亏得小明同学最近在这昭明宫已经混得十分脸熟了,各殿阁的宫人内侍见他跟鬼撵似的蹿过,也没有拦下他。
更有几个机灵的,看明崇俨一路往天皇的寝宫跑,只道是天皇的病情有变,急忙去东边偏殿找大郎君汇报去了。
等明崇俨一路冲到含元殿,正巧就看到了天后娘子对上上官仪的情景。
小明同学忙缩到一旁。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忽然出现的天后娘子身上了,只有李小九陛□边的王内侍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鬼鬼祟祟的小明同学。
王内侍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
作为李小九陛下面前第一得用的大内侍,又是伺候过两朝圣人的老狐狸,他对今天发生的‘逼宫’事件其实根本没放在眼里。
这大唐上下,说不知道天皇是有多么宠爱天后啊。
别说天皇不会为了太子的地位而废后,就算真的要从太子和天后之间选一个,天皇陛下也绝对是选天后的。
至于太子……
天后的儿子还少吗?
如果连这点挫折都扛不住,王内侍相信,天皇自己都要废了太子!
所以,今天原本只是一场闹剧罢了,王内侍还等着看上官郎君等人的凄惨下场呢!
谁知这个时候天后过来了,更要命的是最近给天皇治疗的明郎君也跟着来了……
这说明了什么?
王内侍的冷汗都下来了。
先前天皇不豫的事,他们可都是瞒着天后娘子的呀!
想到也许会遭到的惩罚,王内侍哪里还站得住,当即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得蹩到小明同学身边。
“明郎君,你怎么跟着天后一起过来了?”王内侍一脸的笑容,看得明崇俨浑身发毛。
“王翁就不要问了……”小明同学叹了一口气,又道:“你应该也没指望能把天皇的事瞒住天后吧?”
王内侍闻言,不由一噎。
他又不是白痴,怎么可能认为能对天后隐瞒天皇的事,他也是被逼的啊!
不说天皇那执拗的脾气,就是大郎和三娘要是发起火来,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王内侍想到这里,不由一脸苦笑。
两人一时无语,便把注意力放到了大殿中央的对峙上去了。
吴诩一进门就听到上官仪在哪里侃侃而谈,说什么天下是高祖、太宗打下来的啦,跟天皇陛下您没有一毛线关系,你要是随便把政权交给别人,那就是不孝啊有木有!
吴诩听得都快气炸了,原本就憋着的一肚子火气,就全冲上官仪去了。
“上官仪,你好大的胆子!”把她比作吕后什么的也就算了,反正她也不在乎这些名声,可那个该死的家伙居然敢说李小九没有资格处置李唐的江山?!
还把她家二郎说成是汉惠帝!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天后……”
众人见吴诩忽然闯进来,也都是一惊,慌忙上前拜见。
吴诩沉着脸,也不叫他们起身,直接走到李小九身旁坐下。
李治看吴诩忽然来了,脸上竟然闪过一丝笑意,随即露出一副诚惶诚恐的神色来。
“阿武,你怎么过来了?”
吴诩闻言,忍不住瞪了他一眼,“我再不过来,你不被这些蠢货逼死了?”
被称为蠢货的众青年才俊们,闻言都不禁一抖,但还是有几个不怕死的,忍不住抬头去看吴诩,心想天后果然跋扈,难怪郝相他们要冒死阻止天皇呢。
吴诩扫视了一眼跪在底下的一干臣子,见这些人都是新进中央没多久的青壮,不由叹了一口气。
他喵的,这些家伙都只是被人当枪使了啊!!
李治看吴诩拧着蛾眉,面上装的凶恶,却暗暗叹气的样子,就知道她在可惜这些新晋官员,他不由暗暗好笑,然后不着痕迹地拉过她的手拍了拍。
吴诩又瞪了他一眼,回头对下面的众人怒道:“都跪好了!”
“本宫不管你们是受了谁的蛊惑,今日之事,你们都难辞其咎!”
说到这里,吴诩脸上已经有了杀意,指着为首的上官仪道:“你年纪轻轻就忝为西台侍郎,不思报效皇恩,反而泄露禁中之事,该当何罪?!”
上官仪闻言,一张俊脸胀得通红,说不出半个字来为自己辩解。
“泄露禁中之事,按律当斩。”吴诩皱着眉头,冷冷道:“上官侍郎精通律法,不会连这个都不知道吧?”
上官仪的脸色顿时由红转白,随即又变得铁青,瞪大了眼,梗着脖子道:“社稷兴亡,微臣等都责无旁贷,岂能为一己生死而缄默不语,装聋作哑?!”
“天后您虽有雄才大略,毕竟非李唐宗室之人,辅佐天皇行政尚且不合礼仪,何况禅位?”
“微臣僭越,恳请天后自废印玺,退位后宫,以全您忠义之心……”
吴诩听到这话,简直是目瞪口呆。
想不到都这时候了,上官仪还能义正言辞地劝她,不要做乱臣贼子,还是退回后宫去享福好了!
她都要被气笑了。
而李小九陛下干脆就笑尿了,扭过脸,双肩直抽抽。
这人也太迂腐了,难怪会被那些老狐狸丢出来当枪使!
吴诩无语了半天,愣是没反应过来,这上官仪凭什么让她自愿地交出天后的权柄啊?
她会怕舆论的谴责?
还是怕满朝文武会因为是她在执政就造反啊?
前者就不说了,整个大唐的宣传喉舌都在他和李小九的掌控下,反对政府的声音根本不可能大肆流传。
若说是后者,哼哼……
吴诩觉得,她跟李小九正愁找不到借口拔除朝中盘根错节的那些顽固势力呢!
他们要是敢跳出来,她就敢把他们一锅端了!
在绝对的皇权面前,吴诩根本就懒得跟这些所谓的‘忠臣’讲道理。
李二陛下喜欢沽名钓誉,她可不吃这一套,还是实际点比较好。
何况,眼前这群人有什么资格自称‘忠臣’?
不过是一群自以为是的蠢货罢了!
见吴诩瞪着眼不说话,上官仪知道戳中了天后娘子的痛处,继续侃侃而谈:“微臣自知罪无可恕,但为了大唐社稷也不得不如此……天皇正值壮年,不过些微疾病,便欲弃太子而逊位天后,实非圣主所谓……昔日汉高祖崩逝,吕后乱政,汉室血脉凋零……微臣万死,实不忍李唐重蹈覆辙……”
上官仪说到动情处,不禁热泪盈眶。
上座的吴诩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这货还真敢说啊……
居然当着她的面说她是吕后!
这货不是脑子有病吧?
吴诩瞪了上官仪半天,都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好。
刚才她只想立刻把这货立刻拖出去卡擦了,现在嘛……
这样蠢,这样大胆的家伙还真是难得一见啊,杀了也太可惜了!
最后,还是李小九陛下给她解了围。
“上官侍郎一片忠心,朕也不好辜负……”李小九陛下一招手,殿中立刻出现了一排全副武装的侍卫。
众人的脸色立刻都变得十分精彩,大概没想到天皇陛下早有准备。
吴诩忍不住看了李小九一眼,心道李小九这货还是一如既往的腹黑,她白担心了一场!
“不过,卿等知法犯法的行为,朕感到十分痛心,这样吧……”李小九陛下作势思考了一下,又道:“天后前不久刚刚上了一道治国之疏,卿等回去用心研读,再回来告诉朕,你们有什么想法!”
“好了,送几位郎君出宫吧……”说罢,李小九陛下摆了摆手,那些全副武装的侍卫就把跪在殿上的大臣们如拎小鸡一般全部拎出去了。
“天皇……”最后被拎走的上官仪还想再说什么,被眼疾手快的侍卫塞了一大块抹布,极快地拖走了。
吴诩:“…………”她总觉得这场景略眼熟!
小明同学一见碍事的人都被拖走了,他也不敢久留,赶紧低着头就要往外撤退。
王内侍哪里肯放他走啊,他要是跑了,自己岂不是要留下来背黑锅了?
想到这一点,王内侍忙不迭地拉住小明同学,比了个杀鸡抹脖子的表情。
明崇俨顿时哭丧了脸,跟着王内侍磨磨蹭蹭的走进大殿,向李小九陛下和吴诩行礼。
“微臣拜见二圣……”
李小九陛下其实也早就看到明崇俨了,他本以为这货会趁着侍卫们拖人的时候溜掉的,想不到他胆子这样大(大雾),竟然还敢过来拜见。
李治目光微闪,面上却若无其事的让明崇俨平身赐座,还装出不解的样子问道:“明真人怎么也过来了?”
明崇俨小心翼翼地看了天后娘子一眼,故作镇定道:“微臣夜观星象,发现天象有异,故入宫面见二圣……”
李治闻言差点笑出来:这明崇俨不愧是他看中的人,死到临头了还敢耍嘴( 〖武则天〗女皇之路 http://www.xlawen.org/kan/5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