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弄秦 > 弄秦 第 3 部分阅读

第 3 部分阅读

    道:

    “那个……”

    颜路看着她衣衫不整,头发杂乱不堪,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转身说道:

    “你坐一会儿,我去煎药。”

    翌日清晨,她有意起了个大早,拿一条紫色的发带将几缕头发束了,又挑了一件秀紫镶边的烟青织锦曲裾穿上,束上腰带后尽管脸色依旧苍白,但整个人看着顿时精神了起来。

    缓缓地走在去“淇奧居”的路上,一路上欣赏着春色,口中还念念有词地吟着被她胡乱改编过的诗句:“春到也,共惜艳阳年……闲看桃花和流水,愿饮竹叶醉樽前,悠然望青天……”

    “淇奧居”前那片桃林入眼的时候她不由地惊呆了。那日离开“小圣贤庄”时萧瑟的桃枝上还无半分生气,这才几天功夫竟然已经千树万树桃花开了。

    嗅着桃花特有的香甜气息,顿时神清气爽,不由地加快了步伐。

    到“淇奧居”时,见院门是敞开的,她还是轻轻扣了扣才走进去。

    颜路早在她靠近桃林时便有所察觉,一直等到她进了院子才不紧不慢地将视线从手中的竹简上挪开看向她。见她双手交握在一起,就那样看着自己,半晌不说话,颜路微微一笑,问道:

    “子房清早前来可是有事?”。

    给她那白捡的二师兄这么一笑,她脑子里便浮现出融融的春阳破云而出顿扫经冬凄寒的景象。

    她正了神色,学着她那白捡的二师兄以前行礼的样子,端端正正地向他行了一礼,诚恳地说道:

    “求师兄助良。”

    颜路看着她做完这一切,又瞧了她半晌,方才放下手中的竹简悠悠地问道:

    “不逃避了?”

    放下手,重新抬起头,她定定地看着他,点点头答道:

    “不逃避了。”

    趁着她说话的空档,颜路缓缓地站了起来,又拍了拍衣服褶皱的地方,留下一句“你跟我来”,径直迈开步子向书房走去。

    得了想要的答案,她颠颠地跟了过去。

    书房的案几上躺着几卷竹卷,在案前坐好后,颜路指了指这些竹卷说道:

    “给你准备的。”

    原来她那白捡的二师兄料到自己会求他早有准备啊。

    拿起最边上的一卷打开一看傻眼了。这时候只听她那白捡的二师兄轻咳一声,小声提醒道:

    “拿反了。”

    她知道拿反了,可重点是竹卷上密密麻麻的小篆看得她想撞墙,等等……拿反了?

    回过神来仔细一看,这才发现确实拿反了。

    咳咳,她只是随手拿过来打开看的,被这么多陌生的字吓到了,根本没细看,谁去注意拿反了。

    将竹卷倒过来后,她看着开头那个最大的字了然一笑。

    偏旁她认识,“言”嘛。

    “‘言’字旁我认识,等等,可是那个……”

    又尴尬了,还是不知道。

    “是《诗》。”

    颜路看着她无奈地说道。

    哈哈,《诗经》啊,她背得好多首呢。这第一首,看字形挺像《关雎》的,心想这回翻身了,对着那些字,管它认识不认识,大着胆子小声地念了起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参差荇菜……参……”

    完了,这首是课本上的,学得最早,当时背得烂熟,后来自己看《诗经》就没再管过,谁知关键时刻背不出来了。

    她抬起头,一脸讨好的看向正似笑非笑看着她等后文的二师兄,很老实地说道:

    后……后面的不认识了。”

    “也罢。”

    颜路笑道,遂拿起笔,在空竹简上写了一个字,问道:

    “这字认识么?”

    咦,挺熟的,似乎哪儿见过?

    想了半晌想不起来,她识趣地摇摇头。

    颜路揶揄一笑,指着她手中竹卷上的一个字说道:

    “不用想了,你在这里见过。”

    ······

    颜路很细心地给他讲了《周南》部分的三篇:《关雎》、《葛覃》、《卷耳》,并且在确定了她把里面所有字认完了以后说道:

    “这三篇都要背熟,回去抄十遍,明日交给我。”。

    十遍?

    好吧,为了自己,她忍了。

    “是。”

    要抱着竹卷离开“淇奧居”前,她想起一事,问道:

    “良想去给大师兄道谢,可是找不到路,那个……”

    颜路整理案几的手并未停止,说道:

    “偏巧下午有事找师兄商议,我带你去罢。”

    真好。

    她真心地说了个“谢谢师兄”,抱着竹卷放心地离开了。

    第七章 伏念大师兄

    下午,午睡过后她便老实爬起来抄书,拿着毛笔在竹简上写东西完全是个技术活,一个不小心字就会糊成一团,这不,在怨念的空档又打了个墨疙瘩。

    跪在案前没写几个字就开始腰酸背疼,于是改为坐着,可是坐地上久了腿依旧会麻,轮着换了好几个姿势终于在抄完一半的时候她那白捡的二师兄来找她了。

    她心虚地看着此刻正面无表情地拿着她抄的书的二师兄,又不确定地看了看面目全非的竹卷,识趣地等着他的发落。

    颜路哭笑不得地拿着“师弟”抄的书,艰难地认着上面的字。撇开那些糊成一团的字不说,能完全看清楚笔画而且稍微端正些的字几乎寥寥可数。

    只见她那白捡的二师兄淡定地放下竹简,转过身去,用平静的语气说道:

    “加抄五遍。”

    她小心翼翼地跟在他身后试图打商量:

    “可不可以……”

    话没说完,前方便传来的不容置疑的三个字打断了她要说的话:

    “不可以。”

    ……

    怨念地跟在她那白捡的二师兄身后,没走几步却被沿途的景致所吸引。

    算起来她在这个“小圣贤庄”住了这么久,却从来没有来过前院。

    这前院给她唯一的感觉用一句家乡话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恢弘大气的亭台楼阁,清可见底的小溪碧池,灼灼的花,蓁蓁的叶,再衬上湛蓝的天,一切真的太过完美。

    走了很久,方才听她那白捡的二师兄说:

    “前面便是‘闻道书院’,离下课还有一会儿,我们在外面等等。”

    因为好奇,她留心向“闻道书院”里看了几眼,端坐在书院里的那个男人身着褐色半袖织锦对襟襦裙,除去前额的一点刘海,其余的头发皆用繁复的头冠一丝不苟地束了起来。

    他脸上线条很是刚毅,面容虽算不得俊美,但却因为身上有着那种心正身修的君子气息,整个人有着让人难以忽视的光彩。

    他讲课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在人感受来只有不容嬉闹的威仪,只听他讲到: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这句话就是说:所谓使意念真诚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像……”

    听到这里,她又开始走神胡思乱想了起来。

    看到这个大师兄她会想到“君子”二字,还会想到“不偏不倚”,甚至会想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

    很多人仅从外表或许不能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但是她的这位大师兄却不是这样。

    朱熹说过:“充积于中,而以时发见于外也”,他给人齐庄中正、聪明睿智这样的感觉就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想到这里,她又不由自主地看向身旁的二师兄,若说大师兄给人的感觉是浩然之气多一些,那在二师兄身上更加明显的就是淡然之气。

    记得《中庸》里有句话“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礼,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在她那白捡的二师兄身上,藏着一种因为能够轻易洞悉一切所以淡然的感觉。

    想到这里,她不禁感叹,“齐鲁三杰”的名号这么响亮,难怪难怪!

    又在外面站了一小会儿,终于一声钟鸣之后,院内的儒家弟子很快陆陆续续地走了出来。所有人从他们面前过都是同一个恭恭敬敬的行礼动作,并且说着同一句话:

    “二师公、三师公好。”

    看着这些儒家弟子死气沉沉地当真觉得无趣,就在这时,一个弟子终于说了不一样的话,虽说是背地里很小声的说的……

    “二师公和三师公站一起就像一幅画,对吧子思?”

    虽然这话听着有些别扭,但她还是感动的老泪纵横,儒家终于有个正常人了。

    所有弟子离开后,书院顿时安静了下来,这时伏念也走了出来,扫视了二人一眼,便看着她说道:

    “不舒服便回去休息,有什么让你二师兄给我说一声就好。”

    看着虽然严肃了点,这个大师兄对自己的小师弟很关心吧?

    “良来是要感谢大师兄这些时日替良带了所有的课。”

    伏念看着她的眼睛,有那么一瞬产生了一样的感觉,却也没说什么。

    “知道了,你回去罢。”

    她心里又怨念了,自己明明来到谢,怎么就说了一句就让人走了。而且咱能不能有一点表情啊大师兄?

    看向身旁的保持着一贯微笑的二师兄,那双眼睛里揶揄的神色仿佛在告诉她:你还是快些回去抄书罢。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只好点点头,向二人行了礼,转身离开。

    沿着来时的路线走了好一阵,可是走来走去发现自己就是在一个地方瞎转悠,就在她第三次转回同一个地方的时候,终于……

    “跟我走罢……”

    身后冷不丁冒出的熟悉男声吓了她一跳。

    “二……二师兄和大师兄这么快便商议完了?”

    颜路看着这个师弟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之后的一个月,她觉得自己完全回到了高中时代,唯一的不同只是每天上课的内容换成了各种经典以及秦篆的学习。

    原本十分虚弱的身体也在她那白捡二师兄的精心调养下很快恢复了过来。

    今日,有弟子替她那未曾谋面的师叔,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子来传话,让她过去陪他下下棋。

    这可苦了她,不会下棋啊。而且在那样一个人物面前待久了,怕是要被怀疑吧?

    要去搬救兵啊,这时候她想到了自己的二师兄。

    可偏巧她那白捡的二师兄在上课,无奈只有硬着头皮自己去试试了。

    提心吊胆地挪到了竹园,她得到的第一句话竟是:

    “听说你小子什么都记不住了?”

    她先是心下一惊,可转念一想,他给自己看过病,自己是女子他是知道的,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或许是她那白捡的二师兄知道瞒不过告诉他的。

    放宽心后她开始打量起眼前的老头子来。这老头子头发全部发白了,可整个人看着精神好的很,而且眼中那抹再明显不过的精光,就像在告诉别人:你可别瞒我,我什么都知道。

    许是见她半天没答话,老头子轻咳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看着人家发呆太久了,忙答话:

    “是。”

    老头子嘴巴一瞥,没好气地说道:

    “看你如今这副痴傻模样,要你下棋怕是不成了,那就改成‘六博’。”

    有这样一人来就被呼来喝去的吗?

    好吧,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谁能告诉她“六博”是个什么东西?

    “就知道你小子不会,老夫且给你说说规则。”

    之后她被老头子用这个幼稚游戏折磨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她那白捡的二师兄下课过来,她都还没能吃上一口饭。

    之后老头子看到她的二师兄来了顿时又来精神了,招呼二人在他那里吃了东西,让她那白捡的二师兄继续陪他下几盘棋。

    直到那精神的老头子放过他二人已经是快吃晚饭的时候了。

    “那个……师兄,你看今日良在荀师叔那里做了很久,可不可以……”

    “不可以。”

    她话还没说完……而且为什么要用那么温柔地语气告诉自己那么残忍的现实?

    太可怕了,这人太可怕了!

    回到“安流居”几口吃完弟子送来的晚膳,她便匆匆忙忙地赶起作业来。

    第二天因为赶作业赶到很晚,她一觉睡到了中午,结果被罚抄《礼记》。

    如今书抄多了也有好处,渐渐地,那些书她自己也能理解了,可以尝试着自己找一些感兴趣的书看。

    而且,这些日子以来她也不算太过枯燥。

    有时候在“淇奥居”做作业,遇着她那白捡的二师兄心情好,还会给她抚上一两曲。

    那日,她那白捡的二师兄还说,等她学完了《诗》便教她抚琴,有了这个动力,她也学得更加卖力了些。

    考虑到她字逐渐认的多了,颜路教她《诗》的进度也加快了很多,顺便加上了《大学》、《中庸》。

    颜路觉得教这个学生,一切都还顺利,只是她的字……过了一个月,似乎没有半点长进。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背完昨日要求的最后一篇,她顿时松了一口气。《淇奥》可是她背得最熟的一篇了。

    她一脸期待地看向侧躺在软榻上看书的二师兄,只见他右手拿着竹卷,左手随意地垂下,将目光从《易传》上移开,似笑非笑地看着她悠悠地说道:

    “我却不知还有能让你背得这般熟练的篇目。”

    闻言她心虚地暗自吐舌。背不熟练不怪她啊。只因为最近教授的篇目越来越多,她已经开始吃不消了。

    她想别的女主角穿越了都会继承身体前主人的智慧、学识、武功……可她为什么一样也没有?

    这些没有也就算了,还留下一堆烂摊子要她解决,太亏了。

    “良也不知道为何,这篇记得特别快,没读几遍就背了下来。而且良总觉得《淇奥》就是为二师兄写的。”

    颜路闻言笑意更深,说道:

    “哦?我竟不知子房对我评价如此高。只是……”

    只是说道这里却是话锋一转,喃喃地说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样的人,自己也说不清呢。

    “什么?”

    后面的话她没听清楚,下意识地问道。

    “没什么,子房最近还看了些什么书?”

    第八章 秦公子玉曜

    不说就算了,竟然故意岔开话题。

    被他一问,她倒是想起那天在自己的书房看到的一卷颇为有趣的卷宗。是张良搜集有关嬴政的资料。

    “对了,良昨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卷宗,是关于赵政的。里面记载了一个人,似乎挺有趣的。”

    说着,她从带来的一堆东西里找出一个有些泛黄的竹卷,上面有一段写着:

    公子讳玉曜,秦王政长子,四年吕氏生公子玉曜……十六年薨于雪宫……

    她指着竹卷上的一行字问道:

    “良在想这个玉曜的眼睛真的有那么好看?赵政竟然一看到他的眼睛就给他起了个这样的名字……啊不对,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儿子死了,做父亲的再悲伤也不至于不准别人再提起这么优秀的儿子啊,这可真是……”

    打从适才起,颜路看着她手上的竹卷就没有说话,而且在她提到赵政因为儿子的死悲伤过度时,非但一贯带着笑意的桃花眸笑意尽敛,而且还藏一丝让人不易察觉的寒意。

    终于等她絮絮叨叨地说完自己的观点后,他幽幽地轻声说道:

    “这样做或许是为了掩饰什么呢?”

    什么?

    她有些不确定地看向自家二师兄,刚才那语气她怎么觉得那么别扭呢?虽然语气很正常,可她总觉得里面透了些凉意,只是看他的样子和从一样啊,她不禁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其实看这个竹卷就是无聊,上面记着各种关于嬴政的八卦,而这个玉曜,是里面最吸引她的人物。

    那上面说这个玉曜是吕不韦的女儿吕氏所生,他生得一副好相貌,最吸引人的是那双眼睛。

    想到这里,她不由地看向她那白捡的二师兄,他的这双眼睛就非常漂亮。目光清亮有神之余,又会给人一种很柔和的感觉,看着很暖人肺腑。而且这双眸子会让她觉得很通透,她经常会心惊地觉得一切在他面前都可能无处遁形。

    说实话,这是她至今见过最好看的一双眼眸了。

    再说那个玉曜,长得好也就不说了,据说从小就很聪明,太傅都曾经夸他小小年纪过目不忘,而且极有见地。还告诉嬴政说孩子若长大成|人,必然会成为一代明君。

    只是上天在他快十三岁的时候残忍地夺去了他的生命。

    仔细想想,他要活着现在就是二十四五的样子,哎呀,说不定是个大美男呢。

    可惜可惜,天妒英才啊!

    在她还在想入非非的时候,她那白捡的二师兄已经恢复了原本的样子,笑着说道:

    “既然有空发呆,不若回去将我给你解释过的《大学》抄五遍,明日我要考你。”

    大……大学?

    太狠了吧?不就是上课的时候想想美男嘛,至于这么惩罚她吗?

    “若是想商量,我不介意加抄五遍。”

    看着她那白捡的二师兄慵懒地靠在软榻上看书的那副无害样,真的恨不得冲上去咬一口。

    他就是那样,喜欢穿一身白衣,不给自己讲课的时候,便侧躺在软榻上看他自己的书,这时他宽松的白衣就会在嫣红的锦垫上铺撒开来,要是屋内偶然透进几缕阳光,照在他清丽的脸上、素静的白衣上,便会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圣洁不可攀附。

    可谁知,这样一个看着不可亵渎又温柔无比的人总是能凭两三句的温言细语让她恨得牙痒痒。

    而且奇怪的是,不管他的要求如何苛严,她竟也生不出半点违背之意。

    罢罢罢,过了这么久,她认命了。

    一个月后

    今日她起了一个大早,提早拿着昨日抄的最后几篇《诗》,去找她那白捡的二师兄邀功学琴。

    颜路接过她抄的最后几篇诗,淡淡地问道:

    “你可知为何让你先学《诗》?”

    她低头想了想,为了偷懒,便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回答: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良如今能言了。”

    颜路笑道:

    “你倒是会偷懒,那么再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对《诗》的认识。”

    这个么……

    “子还曰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颜路看着眼前的小师弟,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整个儒家上下,就只有她会说出“子还曰过”这种话。这要被大师兄听到,非受重罚不可。

    “罢了,就你会偷懒,今日便饶了你。”

    顿了顿,颜路指了指放在一旁的瑶琴,说道:

    “你不是想学么?抱上跟我去后院罢。”

    闻言,她激动地爬起来,三两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将架在琴桌上的琴抱在怀中。趁她抱琴的空档,颜路也拿起一旁的竹卷站了起来。

    跟着她那白捡的二师兄走在竹林里,她傻笑之余也不忘将琴护在怀中,就怕一不小心磕了碰了。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木料,但她觉得这琴看着质感真心不错,而且她听过音色,声音很润、透、脆,听着非常舒服。

    她曾经问过这琴叫什么名字,可是她那白捡的二师兄说是一位熟识的琴师特地为他斫的,没有名字。

    于是一个多月前她自己暗地里给取了一个:

    小红!

    咳咳,因为这琴通体泛红,所以她左思右想,终于得出了这个“优雅”的名字。

    盛夏,坐在以紫竹做骨的三面来风的竹舍里,听着清风拂过树叶带出细细碎碎地的响声,看着紫色的竹杆上点缀着的那些清新可人的碧色,心中的燥热顿时消逝的无影无踪。

    琴谱她是提早自学过的,加上之前学过一点古筝,颜路教起来十分省心,看她将自己所讲的内容吸收地很好,颜路不禁感叹,她对写字的领悟若是有琴的十中之一,那便再好不过了。

    “‘勾’和‘抹’相比,‘勾’更为浑厚、凝重。子房且听听这二指音色的区别。”

    就着竹舍里的一张旧琴,颜路给她做起了示范。

    不得不说,她这白捡的二师兄教得十分细致,而且耐心很好。

    以前她学古筝的时候,因为太笨,经常被老师骂的狗血淋头,若是一直做不好,久了老师就会跳到下一个指法。

    她的二师兄每一个指法都讲得很慢,遇到很难的指法会不厌其烦地给她做示范,她若做不好也不会骂她,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无妨,子房再跟着我做一次”。这样一点点往下重复,直到她做到他满意为止。

    对她来说,跟他学琴完全是一种享受。每次他做示范时,从他指尖随意流出的旋律都那么好听。

    而且他的讲解清晰易懂,她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

    一个时辰后,她已经将几个最基础的指法学完了。颜路拿出一早准备好的谱子递给她,说道:

    “这曲子你拿回去练习,我给示范一次。”

    颜路敛了心神,将注意力完全放到了琴上。

    随着他骨节分明的手指微动,松脆的琴音便从他的指尖缓缓流泻出来。

    曲子的每一句都紧紧扣着她的心,一时没有察觉她便看着眼前的男子失了神……

    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人呢?

    她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看到他的眼睛的那一刻就失神了,那时候对他是单纯的……额……艺术欣赏。

    然后和他摊牌那次,她对他起了戒心。

    后来他找到离家出走的她,她又觉得这是一个让人心暖的男子。

    似乎从那时候起她开始考虑要去除对他的戒心。

    后来他教她学《诗》,她开始惊艳于他渊博的学识。

    如今相处这么久了,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借学习为由赖在他的“淇奥居”。

    起初她告诉自己,她只是喜欢这里清幽的环境,可近来……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不由自主地看着他发呆,而且她想赖在“淇奥居”是出于私心,想有多一点和他相处的时间。

    他的学识、他精湛的琴技、他宠辱不惊的性子、他温言细语、他暖人肺腑的笑容、好听的声线……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吸引着她。

    赫然惊觉,他是第一个能让她心跳加速的男人!

    她……喜欢他。

    是啊,这样的男子怎么能不吸引人?

    “子房?”

    许是见自家“师弟”发呆太久,颜路忍不住抬手轻轻在她眼前晃了晃,柔声道:

    “回神。”

    被温柔的声音拉回现实,惊觉自己失态,她的脸不由自主地就红了起来。

    颜路瞧见她脸上出现的那抹红晕,有那么一瞬竟失神了。

    压下心中的异样,他说道:

    “这琴便送你了,拿回去好好练。我瞧你接连学了这么些天,也倦了,明日再接着学《论语》和《中庸》,今日你回去好好休息罢。”

    送琴加上放假,今天她走了什么好运?

    幸福来得太突然,她抱着琴,换上一副讨好的模样,连说了几句“谢谢师兄”,抱着“小红”傻笑着回去了。

    流光抛人,很快由夏入秋,她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小半年。

    她那严厉的大师兄得知她因病再也拿不起剑以后,一言不发地将课揽了过去,而她的二师兄则替她揽下算学。

    其实,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她,要教算学并不难。但是考虑到她和原来的张良教授的内容肯定有出入,便打消念头安心住在“小圣贤庄”当米虫。

    上个月她因为在“小圣贤庄”待久了,有些烦闷,就自作主张偷偷溜下山去玩儿,结果一时兴起试了试齐酒,觉得味道不错,多喝了几爵,被她的二师兄捡回去的时候偏巧被大师兄撞见了,罚她在“思过堂”跪了半天,抄十遍《礼记》。

    她至今记得在她的大师兄拿到她抄的《礼记》时那微妙的神色。

    真不能怪她,她真地很努力地练字了,可是长进不大啊。

    反正这事似乎让他的大师兄颇为不悦,从此他老人家每日硬生生从百忙之中抽出半个时辰教她写字。

    记得第一次见到她大师兄写字时她脑子里就蹦出来“字如其人”四个字。

    他的字用笔雄浑庄重,且处处透着一股子古厚之气。其结体平稳、端严、凝重,疏密匀停,一丝不苟。

    她大师兄还真是让人惊叹呢。

    大师兄和二师兄的要求同样很严,但是在二师兄那里,她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比较随性,但是在大师兄这里,“子还曰过”这种话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的。

    所以每次去找大师兄的时候她都会先深呼吸一口气才敲门进去。

    这事被她二师兄撞见,回去还打趣过她。

    也就是这样,如今她的字虽然和两位师兄相比还差得很远,但终于能拿出去见人了。

    第九章 大红和小红

    今日是中秋,她的二师兄有事离庄至今未归。今天白天她去藏书阁待了很久,后来在大师兄那里练了字,又被荀师叔叫过去陪他吃饭,倒还不觉得难熬,但到了晚上就只剩她一人独自坐在院子里发呆。

    看着天上皎洁的明月她苦笑:这玩意儿哪里都长一个样,真没新意。

    此刻她的父母在看吗?

    他们会知道她过得很好不用担心吗?

    还有他……会不会也在看月亮,在想什么呢?

    来到这里,若不是有那么几个关心她的人,他、她的大师兄、她的师叔……对了,还有前些天来看过她的敬之,她真不知道她一个人要在这里怎么生活下去。

    是他们在保护着她呢。

    她一个人坐在院子里,越想越落寞,终于有些受不了,甩甩头站了起来。

    拿着一旁的灯笼,果断走出“安流居”去散心。

    一出院子她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虽然今晚月亮挺亮的,但一到晚上她就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与此同时“淇奥居”内

    “还行吗?”

    一个红衣男子就着昏暗的光线,拿着银针一刻不停地往赤果着上身的男子身上扎去。

    男子极力忍耐着心口上撕裂般的剧痛艰难地摇摇头,双手紧紧贴在床榻上,床单被他骨节泛白的手抓出了明显的褶皱。他嘴角不断溢出的鲜血让他整个人显得凄艳异常,棉被早已被嫣红的血染得触目惊心。

    饶是如此,便是到了痛极的时候,他也只是闷哼一声,常人若无他这般强大的心性,怕是早就被活活折磨死了。

    整个屋子里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和药味,若是此刻有人闯了进来,一定会被屋内这样诡异的场景吓得魂飞魄散。

    红衣男子皱着眉头看着这一切,一手拿过一旁的热毛巾为他擦汗,另一只手动作熟练地施着针,虽然没有说话,但心里却一刻不停地咒骂着让师弟这样痛苦的人。

    就在这时,师弟有了异样。只听他艰难地说道:

    “有人来了。”

    红衣男子没有内力,什么也听不到,但既然师弟说来人了,那肯定八九不离十。

    突然想起,师弟这次提早发病,自己来得匆忙,想到师弟谎称离开了,这里不会再有人来他就一时大意没锁门。

    “如何是好?”

    红衣男子看着自家师弟不确定地问道。

    男子忍着剧烈的疼痛,断断续续地说道:

    “灯,灭……灭掉。”

    红衣男子得了话三两步走过去将灯灭掉,下一刻院外的门已经完全被人推开,而那人也走了进来。

    “谁在里面?我刚才看到你灭灯了。”

    来人明显语气不善。

    男子听到熟悉的声音后瞳孔微缩,竟然半晌没有言语。红衣男子看着他没有反应急了,忙推了推他。

    “下针。”

    男子回过神来,毫不犹豫地说道。

    许是见红衣男子没有动作,男子又强调了一次:

    “下针。”

    红衣男子是知道他的意思的,若当真下了针师弟就会恢复片刻的精神应付来人,只是那一针下去便会延长接下来痛苦的时间。

    师弟受那样的痛苦……他……于心不忍。

    但是看着自家师弟眸中那不容反驳的神色,他终是叹了口气,下了针。

    在来人快靠近卧室时,男子终于恢复了些精神,艰难地运了点内力,说道:

    “子房,是我,赶了一天的路有些乏了,偏巧睡下。”

    她散步散着散着不知怎么就来到了“淇奥居”,结果不仅看到院子没锁门,而且还有微弱的亮光,她想他二师兄说要中秋以后才会回来,以为是有小偷。

    加上在她打算推门时凑巧灯就灭了,让她更加怀疑,于是才走进来确认。

    没想到是她的二师兄回来了。意识到自己打扰到了人家的休息,她抱歉地说道:

    “抱歉,良不知道师兄会提早回来,以为有小偷……良……良这就走。”

    颜路抿了抿泛白的唇说道:

    “无妨,子房回去早些休息罢。”

    太丢人了!谁会没事来“小圣贤庄”偷东西啊,适才她怎么就没想到呢。还打扰到了二师兄的休息。于是她慌慌忙忙地带了院门,小跑着回了“安流居”。

    人走后,颜路舒了一口气,红衣男子重新燃了蜡烛,转过身去看着自家师弟说道:

    “师弟,适才你的心乱了。”

    闻言,颜路的呼吸一窒,看着红衣男子半晌没说话,当他心口上的疼痛再次如狂潮般袭来时,屋内的气氛又诡异了起来。

    红衣男子施完所有的针,默默地坐在一旁守着他。

    终于,快到天亮时,颜路的情况渐渐稳定了下来,因为体力耗尽,心口上的剧痛稍稍缓解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红衣男子将师弟背到隔壁的空房安顿好后,又麻利地将屋内的狼藉处理掉,该抹掉的抹掉,该烧的烧掉,该换的换掉。

    做完一切后天已经大亮了,将师弟放回清理好的卧室以后,他自己也精疲力竭地在师弟身旁睡了过去。

    一天后

    今日开始照常上课,她正在学琴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陌生的男声吓了他一跳。

    “没想到有些人真大方,竟然将我辛辛苦苦做的琴送给了别人。”

    那语调要多酸有多酸,她忍不住停下手上的动作看向身后。

    只见一个红衣洒然的男子向竹林里缓缓走来,他背着一柄装饰华丽的宽剑,丹凤眼、斜飞入鬓的眉,英鼻薄唇,身材高大结实,像极了武侠小说里那种英俊又带点邪气的厉害人物。

    她看着那人发呆了太久,都没有注意到人已经来到她的身边。来人毫不客气地抬手就往她额头上招呼。

    “还发呆。”

    头被人敲了一下,她吃痛向后缩了缩,愤愤地看着眼前这个一团红的家伙。

    只见这人解了背上那柄华丽丽的剑,随手扔在一旁,在她对面没形象地坐下,饶有兴味地打量起她来。

    “啧啧,白瞎了这张英气的脸。”

    打从这家伙出现她就没能说上一句话,而她那白捡的二师兄事不关己地坐在一旁看着自己的书,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终于她忍无可忍地问道:

    “什么意思?”

    红衣男子摇摇头,一脸失望地说道:

    “风一吹就倒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她无语了,现在这个身体这么柔弱能怪她吗?那是以前的张良不好好爱惜,弄得她调养了大半年也只能成现在这模样。

    不过……英气?不喜欢柔弱?

    啧啧,这男人口味独特啊。

    “对了,你和我二师兄是朋友吗?”

    红衣男子一脸得意地摇摇头,凑到她耳边说道:

    “是兄弟。”

    看着他那得意地样子,她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说道:

    “你和他长得不像,一点都不像。”

    听了她的话,红衣男子也不急着辩驳,施施然站起来,一面走一面说:

    “他姬姓颜氏,我也姬姓颜氏,怎么就不是兄弟了?”

    走到颜路身边后,一手轻浮地搭在他的肩上,一手向他脸上摸去。顿时红衣张扬,白衣素淡,凑在一起倒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都是美男子啊,可以凑一对了。

    只听红衣男子凑过去调笑着问:

    “弟弟你说是也不是?”

    颜路不动声色地拂开那只搭在他身上不安分的手,揶揄道:

    “难得你竟还记得自家姓氏。”

    “这玩意儿记不住也太对不起老爹了吧?”

    什么?她被眼前这一幕弄懵了。这两人真是兄弟?性格、长相那里像了?可是她二师兄没否认啊。

    红衣男子自讨没趣,又坐回了她的身边,笑道:

    “这回你信了吧?”

    这时她想起还不知道人家名字呢,总不能见( 弄秦 http://www.xlawen.org/kan/5417/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