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阅读
着就叫“喂”吧?
“对了,你叫什么?”
红衣男子摆摆手,一脸无所谓地说道:
“那玩意儿,谁记得住,早忘了,随你怎么叫。”
怎么会有人连自己叫什么都不知道?
她忍不住问她二师兄:
“师兄,这人叫什么?”
颜路看着手中的竹卷,头也不抬,淡淡地说道:
“他自家都记不住,我哪里知道。”
难怪刚才她那白捡的二师兄会说“难得你竟还记得自家姓氏”。
谁能告诉她这个人是个什么生物?
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你知道我二师兄叫什么吗?”
他想了半晌挤出一句:
“玉……玉什么来着?不对,好像不叫这个……”
这时一旁看书的颜路终于有了些反应,神色复杂地向这边看了一眼,但因为二人各自纠结着事情没人注意。
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她扶额,忙转移话题:
“大红,适才你说这琴是你做的?”
“大红?”
男子没有回答她的话,一脸不可思议地重复着她给的称呼。
她一脸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说道:
“这琴叫小红,为了好记以后就叫你大红了。”
“太俗了,我的好气质!”
这人那里气质好了,要说气质好的是她的二师兄,他这个哥哥当真是……同是兄弟,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那把剑能给我看看吗?”
其实从刚才起她就一直好奇他那把宽剑,剑身上的那些纹饰真的很华丽啊,而且整把剑感觉很高级的样子。
大红随手拿过剑递给她。拿到剑她小心翼翼地将剑拔了出来,原以为会出现小说里描写的寒光什么的,结果现实结结实实地让她失望了一把。
打量了半晌,发现这把剑中看不中用,没开刃!
可转念一想,这个时代说不定有意料之外的高手能用没有剑刃的剑杀人呢?
她向他身旁坐过去一点,拿手戳戳他,一脸激动的问道:
“你是不是高手?不用剑刃就能杀人的那种?”
眼前的大红见她一脸期待地模样,心虚地瞥了一旁看好戏的“弟弟”一眼,颇为尴尬地咳了一声,本来很没底气却装作有底气地说道:
“这种玩意儿没意思,我为何要会?”
一口一个这玩意儿、那玩意儿,这家伙还真是……
“真是白瞎了你这么高的个子。”
她失望地坐了回去,学着他刚才嫌弃她的样子说道。
太失望了,来到这里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她想看武侠电视剧里出现过的那些帅哥舞剑的样子。来了这么久都没有见过一只心痒痒,原本以为这个大红看着一身侠气的样子……哎!可惜可惜,竟然被他的外表骗了。
“那大红觉得什么有意思?”
这回大红终于有的底气,凤目里满是自信的神色,把脸一扬说道:
“斫琴、医术,除了这两样其他的都没意思,我爹的那点本事全被你二师兄学了。别的我比不过,但这两样,他却是不及我的。”
颜路看着眼前一问一答的两人无奈地摇摇头,又将注意力放到了手中的书上。
这回居然这么自信。她二师兄的医术她是见识过的,庄内除了荀子无人能及,大红这家伙说自己医术比他好,那得好到什么地步?
说也好笑,这家伙怎么偏偏喜欢这两样,其他的都瞧不上眼?
“最后一个问题,大红会斫琴那就琴技肯定不差喽?”
“没意思,不会。”
“……”
第十章 散发弄扁舟
第二天,因为大红要走了,他二师兄便放她一天假,并带着二人下山转转。
能偷一天懒她自然再高兴不过了,清早换了件红色回纹镶边的白色曲裾,又用红色发带将头发束了一半,便迫不及待地去“淇奥居”于二师兄和大红汇合。
她的二师兄还是那样,不给弟子上课的时候就换下繁琐的儒服,总穿一身素淡的白衣拿一只简单的木簪子束发。而大红……虽说换了一件衣服,但依旧是华华丽丽一团能够晃瞎人眼的红,背上招摇地背着那柄华丽的宽剑。
此刻他们三人走在一起成了桑海街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好些少女看着他们都会娇俏地低下头,然后和一旁的少女窃窃私语。
就在这时,有一个少女拿着一把白茅大着胆子向他们走来。
这少女美目含春,腰如约束,啧啧让她想起李延年的那首诗,不知不觉看着人家姑娘就吟了出来:
“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那姑娘听她如是说,羞红了脸,忙低下头去。而另外两人则齐齐看向她,让她一阵心虚,不过想到人家姑娘还在一旁,厚着脸皮换上一副风流模样向姑娘解释道:
“古书上看到的,用姑娘身上倒也合适。”
听她这样说,那姑娘轻轻点点头,又怯怯地看向颜路,发现他正意味深长地看着那位逗弄自己的公子,完全没有注意自己,有些急了,于是大着胆子将白茅递了过去:
“公子若不嫌弃……还望收下这白茅……”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突然想起《诗》里的几句: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突然觉得心里酸酸的,忘了这个师兄太过优秀一定会有很多心仪他的美貌女子,她自己半分胜算也没有呢。
“抱歉。”
就在她发呆的时候,她的二师兄已经断然拒绝了。
看着那姑娘颓然的样子,她心里没底地想着:
自己的心意还没告诉他呢,若也是被这样拒绝了,那多丢人。
那姑娘漂亮的眼睛里泛着水光,委屈的样子让她也起了怜惜之意,想着若那白茅是送给她的,她一定收下。
就在这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大红拿过姑娘手中的白茅,看了眼颜路,调笑道:
“姑娘,这白茅我替他收了。”
颜路下意识地瞧了一眼自家师弟,随后给大红一个“你别找事”的眼神,又颇为抱歉地给姑娘微微颔首,做完这一切后说道:
“我们该走了。”
大红一脸不甘不愿离开,可是另外两人完全没有等他的意思,无奈他只好没个正经地对姑娘说:
“那家伙不领情,我领,姑娘别伤心……啊……记得……别伤心……”
她无奈地看着大红,人都着这么老远了还不忘调戏姑娘,他这声音都能传过三条街了。
三人进了一个很普通的酒肆,大红说这是体验生活,要听有趣的事就要来这种地方喝酒。
酒肆外秋风萧瑟,酒肆里却人声鼎沸,偏巧还剩最后一张靠窗边的方桌,位置偏了些,但是这间酒肆临河,倒别有一番风味。
三人坐下后立马有人上前招呼:
“敢问客有何吩咐尽管说来。”
二人齐齐看向她,她摇摇头看着大红笑道:
“给你送行当然尊重你的意思,你点吧,有酒有菜就好。”
大红点酒菜的空档她看向窗外,发现窗外的景色还挺不错,靠着河边很是清静。
清可见底的河,丛生的芦苇,加上一对站在河边的情侣,完全成了一幅画。
“真美。”
她低声感叹。
闻言,颜路和大红都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外。
只见一个素净的女子低着头双手背在身后,紧张地绞着手指,一个憨厚的男子看着心仪女子问道:
“阿……阿言究竟何时答应嫁俺?”
女子红霞满面看了看他,又将头低下,口是心非地说道:
“没诚意。”
男子急了,口不择言:
“鸟,俺咋没诚意了。俺明天就让人上门提亲。”
女子看着他那个样子哭笑不得,嗔道:
“粗。”
男子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追问道:
“俺……俺原本就是个粗人,那……那就说定了,俺现在就去找媒人,你回家等着……”
话音刚落那憨厚的男子留下急地原地跺脚的女子一阵风似地消失了在了芦苇丛中。
“真好呢。”
她呆呆地看着窗外感叹。
大红一脸嫌弃地看着她问道:
“哪里好了?”
她反问:
“能做一对平淡夫妻,哪里不好了?”
说到这里她突然想起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可以问问他二师兄对感情的看法,于是试探着问道:
“不知师兄可有娶妻?”
颜路不知道她会突然有此一问,一愣过后,摇摇头。
没有……好高兴……
“那么……可想过何时娶妻?”
颜路想也不想,下意识便回答了她:
“不曾。”
看他的反应不像是开玩笑的,而且这个两个字很值得推敲。
听他语气大有不打算娶亲的意思啊。
她突然心里没了底,这时代吧,虽说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但是早婚什么的还是随处可见的,他的二师兄独身一人这么久,竟然都没有想过要娶亲,可见人家心里压根没有人。
“不曾”二子被大红听了去心里不是滋味,再不复调笑的样子。
师弟的毒未解,恨未消,终身大事于他来说便是最奢侈的事情吧?
看着师弟这样他打心底里心疼。
记得第一次见到师弟时,师弟还是个漂亮的不像话的孩子,被人下毒差点没了命,他老爹废了很大的劲才勉强留下了他的性命,只是至此他每年病发都要承受一次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他老爹说,若不是师弟心性强大,那年不等他们施救早就没了。
他老爹还说,师弟是个天才、全才,因为有了师弟,他爹将所有心思用在了师弟身上,不再逼他学那些他不感兴趣的东西。
其实他明白这个温柔地不像话的师弟并不像外表那般淡然,爽快答应他老爹学那些无聊的东西是另有所图,但是对这个师弟,他还是打心底里感激的。
治不好师弟是他去世老爹的心病,也是他的心病,这些年他四处飘荡便是寄希望于能够找到医治师弟的法子。
只是这么些年下来除了能暂时压制住毒药的毒性,毫无进展……
想到这里,他“噌”地一声站了起来,又恢复了不正经的样子,对眼前不明缘由的两人说道:
“哈,我想起我还有事要做,先走了。”
不等另外两人答话,那团红色已经走到门口,下一刻消失不见了。
解毒……不急于这一时的……师兄……
颜路微抿着唇看着门口在心里说道。
此刻他的桃花眸里深沉一片,旁人完全看不出在想什么。
她无意间瞥向安静地看着门口的颜路,突然觉得此刻的他是那么萧瑟,心下一痛,连她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已经将他宽大的衣袖死死抓住,情不自禁地说道:
“良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师兄这样……良……”
颜路这才意识到自己竟是失态了,瞬间将所有的思绪敛尽,不着痕迹地抽回衣袖反安慰道:
“我没事,子房不必紧张。”
说谎……
和他相处了这么久,他有异样她还是能看出来的。
而且近来,她越发觉得这个师兄或许并不像她原本想象中的那般淡然,只是他凡事都能将情绪控制的很好,让别人猜不透他的想法,所以会给人一种他很少上心某件事的错觉。
想到这里,小二上菜打断了她的思绪。
不说就算了。她赌气拿过一旁的酒爵,自顾斟酒喝了起来。
颜路见他这般模样忍不住摇摇头。
“你不是喜欢喝酒么?今日便陪你喝个尽兴。”
得了特赦她高兴了,忙将一壶酒拦在自己面前,说道:
“师兄可别反悔。”
颜路笑道:
“嗯。”
一个时辰之后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长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颜路站起来,走到趴在桌子上吟诗的某人,刻意听着从她口中吟出的那些闻所未闻的诗句,凑到她眼前试探着问道:
“这是谁写的?”
只见眼前的人迷离的凤目微合,朱红的唇轻启,想也不想就回答了他:
“李白。”
很好,颜路继续哄道:
“他是谁?”
这话一出,只见这回自家师弟反应大了,猛地抬起头看着他,结结巴巴地说道:
“嘿嘿……李……李白……你都不知道,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啊……不对,是疑是地上霜,这……这诗三岁小孩子都知道。”
在听到“地上鞋两双”的时候,颜路的表情明显很微妙,加上她后来纠正的“疑是地上霜”一琢磨便更是摇摇头,忍不住想:自家师弟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
三岁小孩都知道么?
“那……何为‘建安骨’?”
颜路进一步问道。
“建……建安骨?哎呀,真没文化,知……知道建安七子吗?还有曹操肯定知道嘛,建安骨就……就是说这些人诗……诗文刚劲遒健的风格,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不过……嘿嘿……你的声音好好听……想问我什么都行……”
眼前之人头又渐渐地低下,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变为细小的咕哝声,颜路看在眼里,听在心里笑意更深,凑得更近了些,看着她快完全合上的眼睛问道: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你从哪里来?”
“……”
就在这时,却发现自家师弟没了动静。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竟睡着了么……
也罢,毕竟得了许多意外的收获,总还不坏。
第十一章 何日是归年
她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头又昏又沉,还发现身旁躺着她二师兄,惊得她下意识地向后一缩。
颜路被她的动作吵到,幽幽转醒,看到她一脸茫然的样子柔声问道:
“怎么了?”
她摇摇头,问道:
“我们没回‘小圣贤庄’?”
“嗯。”
她这才想起来昨天似乎是喝醉了,没……没有兽性大发做什么事情吧?想到这里,她不确定地问道:
“良……良昨天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吧?”
颜路嘴角一勾,笑道:
“没有。”
见她原本紧张的表情明显一松,颜路在心里好笑道:虽然没做什么,可是却说了很多。
不过她没问,这便不属于他回答的范畴了。
二人起身后,颜路推开房门,敬之已经抱了一叠干净的衣服等在门口。她有些意外,用带了些询问地眼神看向她二师兄,颜路解释道:
“昨天敬之公子就来了,说是有事找你商量。”
敬之将手上的衣服递给她,说道:
“热水都准备好了,就在隔壁房间,这是干净的衣服。”
她正愁一身酒味不舒服,敬之太贴心了!
“谢谢。”
敬之抱着衣服的手一僵,待她接过衣服后去了隔壁还在原地没有动。颜路瞧了他一眼,轻声说了句:
“你跟我来。”
一闪身消失在了原地。
敬之有些心惊地看着他消失的方向,不敢大意也跟了上去。
一路上,敬之都只能勉强跟上他,一直到了河边才停下来。
颜路背对着敬之看着眼前的小河半晌没有说话。敬之在他身后站了小片刻,率先说道:
“敬之很好奇颜先生究竟有多少实力,对我家公子的照顾又究竟有几分出于真心?”
颜路微微偏了偏头,又看回原处。幽幽地问道:
“那么敬之公子对子房又有几分真心?”
敬之猛地抬头看着眼前的深不可测地男子,双手不自然地握成了拳。原本以为自己隐藏地很好,不想竟然被他看穿,是啊,自己对公子究竟有几分真心呢?
颜路微微一笑,打断了他的思绪:
“罢了,也没指望公子回答……不过……”
顿了顿,话锋一转又问道:
“嫪毐是公子什么人?”
此话一出,只听一声金属划破空气的声音,敬之已经拔出了剑稳稳指向了颜路。
颜路悠闲地看着不远处的秋雁,头也不回地说道:
“公子杀不了我,手中的剑还是收回去罢。”
敬之看着他的眼神由戒备渐渐转为不甘,紧紧握着剑的手终是缓缓松开了来。
“你究竟想怎么样?”
这回颜路终是转过身来看着敬之的眼睛,一贯清澈柔和的桃花目染上了一层薄薄的恨意,他说道:
“其实你我的目的是一样的……”
目的是一样的……
她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两人都还等在隔壁,这时她才想起敬之似乎是有话要对她说,于是问道:
“敬之这次来有什么事吗?”
敬之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颜路,她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无所谓地说道:
“没事,师兄不是外人。”
敬之微微颔首,说道:
“公子去年吩咐的事有了眉目,沧海君已经回话替公子找到了人。”
沧……沧海君?博浪沙刺秦?
不是吧!
吃饱了撑的,她才不要去刺什么秦!
说起来秦始皇还是他的偶像呢。
子长就说过: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使书同文、车同轨,放在两千多年后来看依旧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刺秦是在玩命啊,虽然历史记载张良很幸运地逃脱了,但是谁知道里面有多少艰辛啊。
“好了,我知道敬之为了这件事情辛苦了很久,可是这事就这样算了吧,敬之你自己要是有别的想做的事,就去做,唯独这件……敬之不用管了。”
敬之早有思想准备,却还是忍不住错愕。
公子的反应似乎太大了些……
“可是……公子努力了那么多年,就为了这件事,敬之……”
她顿时觉得很头疼,的确,之前的张良努力了那么久身体也拖垮了,不就是为了刺秦?敬之以及她那些个很少见到的部下长时间努力不就为了刺秦?而她突然就说不刺了,就算什么都忘了,似乎也不太说得过去。于是她说道:
“这样吧敬之,你容我想想,明天再答复你行吗?”
敬之张了张口似乎还想再说什么,可是张良身后的颜路向他摇了摇头,示意此时不可着急,便又将此事压了下去。恭敬地说道:
“是。”
她此时此刻心情十分烦躁,屋内的气氛又太过诡异,于是忍不住对眼前的两个人说道:
“我想一个人出去走走,师兄和敬之不必等我用早膳了。”
说完,她自顾独自走出了客栈。
她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与很多人擦身而过,突然觉得有些寂寥。
来这里这么久,尽管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她却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不可否认她的二师兄、敬之、大师兄、荀师叔他们都对她很好,但那只是因为她幸运地顶了一张名叫张良的皮。若是去了这张皮,她在这里便什么也没有了。
天知道她有多么渴望回去,每每从回家的梦中醒来,她都只能甩甩头,说服自己看开些。
尽管回去了她只能是一个普通人,但至少她有家啊。
在这里,即便她是大名鼎鼎的儒家三当家,甚至是今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名垂青史的张子房,但是她却失去了最重要的亲人。
就在这时,她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人的脸容——她的二师兄。
没错,她是爱慕着这个温柔而神秘的男子,但是他越是对她温柔,她便会越觉得他遥不可及,对于这样的男子……让他知道她的心意,于她来说既是期待,又是害怕,当真很矛盾。
不知不觉她走到了一个小巷子里,就在打算退出去的时候,头顶上有一个人叫住了她。
抬头一看是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老人家。这老人家慵懒地躺在老树枝上,一手拿一个酒葫芦往嘴边送,一手任它垂在空中晃呀晃的,瞥了她一眼,不满地咕哝道:
“尉缭那老家伙眼神不济,竟把丫头看成小子。”
“您适才说什么?”
她抬头问道。
谁知老人家瞟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堂堂儒家三当家,见了老人家就这般没礼数吗?”
礼数?她撇了撇嘴,看您老人家这样也不是那种在乎礼数的人。
心里虽这么想,但还是后退一步,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行了一礼。
礼毕,老人家“噌”地一下就坐了起来,看着她感叹:
“嘿,果然,你这丫头,奇!”
她心下一惊,戒备地看着眼前的没什么形象的老人。
老人慢腾腾地喝了口酒,觉得吊足了她的胃口,又抛下了一个无异于重磅炸弹的问题给她:
“喂,丫头想不想回去?”
回……回去?
“前辈您这是什么意思?良要回‘小圣贤庄’此刻便可以回去。”
老人家意味深长地看着她,笑道:
“你这丫头从哪里来你自己清楚,老人家我再问一次,不老实回答可别后悔。”
“您是怎么知道的……”
她心惊,怎么会有人知道她……
老人家悠闲地靠回了树枝,又喝了一口酒,没答她的话。
“我真能回去?”
老人不满地睨了她一眼,自信地说道:
“那是。”
真的能回家……吗?
她激动地不能自持,双手颤抖地不成样子,也顾不得这边的礼数,直接向老人深深鞠了一躬,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求老人家指点。”
老人看着这样的她,心下一软,叹了口气说道:
“罢了,你抬起头来罢。”
顿了顿,继续说道:
“老人家我只能给你指一条明路,其他的全靠你自己。”
听老人如是说,她再鞠一躬:
“请前辈赐教。”
老人撇撇嘴,没好气的说道:
“行了行了,你这丫头弯腰弯上瘾了?别弯了,听我说,你要回去只有一个办法:做好你该做的事。”
“做好……我该做的事……怎么说?”
她一脸茫然地看着老人,老人家一激动噌地一声又坐了起来,一拍大腿没好气的说道:
“你这丫头真笨,你现在是张良是吧?”
她点点头。
“张良要做些什么事你知道吧?”
她再点点头。
“那不就结了?张良该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张良该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可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张良……”
老人家一改之前散漫的样子,认真地看着她问道:
“丫头还记得你前世的名字吗?”
名字……
她……有关前世的记忆她都记得,可是名字……
“丫头,既然你前世的记忆都在,为什么偏自家的名字忘了呢,你在逃避什么?”
是啊,来这里这么久她都想不起自己的名字,久了甚至刻意回避去想这个问题。
可是,就在刚才,那个名字又重新出现在了她的记忆里。
“安……流……”
她喃喃地重复着这个之前不愿回想的名字。
“安流、安流‘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你是知道它的含义的,你害怕,害怕自己做不好,所以你逃避,甚至刻意忘了它。可是丫头,你的任务就是去将天下这急流安定下来,届时,你想回去便不是难事了,懂了吗?”
是啊,谢安流,这不是她一时兴起胡诌的名字,而是前世父亲给她起的。在她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告诉过她,这名字取自“使江水兮安流”,刚来这个世界她便隐隐知道了其中的缘由,可是因为害怕,下意识地不愿再将这个名字想起来,甚至于彻底将它忘记……
这样说,如今……已经不能逃避了吧?
“丫头,你是一个普通人没错,但你已经预先知道一切,只要有人帮衬着,去安天下之洪流便能够做到。”
她将头低下,不确定地问自己:
真的……能做到吗?
“丫头,要相信你自己。”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老人家我该说的也都说了,你自己琢磨吧。”
闻言,她猛地抬起头来,发现老人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下了古树,走出了几步,忙唤道:
“前辈……”
老人家突然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咕哝道:
“差点给忘了。”
随后转身对她说道:
“丫头,尉缭那老家伙让老头子我给你带话,你和那什么师兄,还是保持些距离的好,他……言尽于此。”
二师兄他……
对了!
“前辈,安流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你?”
老人家早走出了老远,轻飘飘地抛下一句:
“机缘巧合自会相见。”
消失在了巷子里。
她急得原地跺脚,心里想:怎么世外高人都是这种调调?
看着老人离去的方向,她叹了口气。
虽说如今回去还有一线希望,但是要安流谈何容易。
李白说:“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而她回家,要跨越的是两千多个四季轮回,归年更是遥遥无期了吧?
第十二章 乱世之承影
回到客栈后,颜路和她视线交汇的那一刻有些错愕,从前只要留心,便能发现她凤眸里萦绕着的那丝迷茫,如今迷雾散尽,凤眸愈发清明起来。
短短一两个时辰自家师弟便如脱胎换骨一般,她究竟遇着了什么事?
鼓足勇气和自家师兄视线交汇的那一瞬间,她发现他也在看着自己,突然想起尉缭托老人家带的那句话。
保持距离……吗?
尉缭为何要那样说,是知道了什么?
以前她一直觉得,眼前这个人对她的照顾仅仅是出于同门师兄弟之谊,所以从未多想过什么,可现在呢,好端端的尉缭为何要让自己对他有所戒备?她究竟该相信谁?
恍然惊觉,在这个世上她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放心信任的人,真可笑!
“敬之,沧海君还说了什么?”
此话一出,在场另外两人都愣在了原地,颜路保持着完美的微笑或许不易被人察觉,但敬之却是满脸地不可思议,片刻间他脸上换了几种表情,从错愕到惊讶到不敢相信再到抑制不住的欣喜。
究竟是什么让她改变了注意,颜路有些好奇。
见敬之发呆没有回答她,无奈,她轻咳一声唤他回神。
“回……回公子,沧海君希望公子能亲自去一趟淮阳,以便说个周详。”
淮阳路远,她想了想有些为难地看向她二师兄。去淮阳少说也得耽误半个月,该找什么借口给大师兄说呢?
颜路见她这样,了然一笑,说道:
“也罢,就说我带你出去寻访故人。”
什么!这意思是她二师兄也要去?
敬之神色复杂地看向颜路半晌没说话,她则是有些开心,又有些疑惑……
“此番路远,且行事较为隐秘,你那些个属下不便跟随,我一起去放心些。”
是……为了她的安全吗?
不知为什么,听了他的这句话心里有些激动。看向他时,他正看着她微笑,给他那么一笑她又一次不受控制地失神了……
五天后,她、颜路、敬之三人纵马奔走在山间,赶了几天的路,初时的好心情消失地无影无踪,只因这个身体体质太差受不得颠簸,其实沿途风光真的不错。
三人具是一身黑衣,不同的是黑衣穿到敬之身上感觉是英武,穿到她的二师兄身上,便少了平素穿白衣时那种空谷幽兰的气质,多了些邪魅,而她没了平日的柔和宁静,凭空多出了一丝致命的柔媚。
出门前她二师兄带上了自己的佩剑,她好奇看过。
大师兄佩剑太阿,相传是把威道之剑;张良佩剑凌虚,是一把洞穿尘世之剑,那把剑就放在书房,她用不着便一直闲置着。
而他的二师兄,初时她以为看他的样子,最适合的佩剑是书上提过的湛卢剑,因为那是一把仁义之剑。只是把剑从剑鞘拔出的那一刻她呆住了。不是什么通体漆黑的仁义之剑,而是一把没有剑身的剑。
她以为自己眼花了,握住剑柄轻轻挥动了一下,却发现一道寒光轻盈地闪过,就着屋内昏暗的光线,她隐隐能看见一道优雅地弧线若有似无地萦绕在属于剑身的地方。
这才恍然惊觉是……承影!可是她依稀记得承影被认为是一把乱世之剑。与她料想的湛卢实实在在是大相径庭。
那时她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师兄,良以为是湛卢的,可为何是……承影?”
那时她的师兄一反平日的样子没有说话,过了好久才叹了一口气,喃喃地问道:
“子房怎知不该是承影呢?”
记得那句话问得她良久无言。
思绪蓦然被身下受惊的马打断,突然冒出来的一个人让三人的马具是受了一惊,山间陡然发出的嘶鸣声惊得山林里的鸟儿全数飞了起来。若不是她的二师兄危急时刻及时握住了她手中的缰绳,将马儿安抚了下来,她恐怕早摔了下去。
那人拦在他们的马前,有些张皇失措地说道:
“山……山贼……三位侠士救救我。”
她打量着眼前的人,此人头发散乱看不清面容,听声音当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虽然衣服上全是污泥,而且破了好些地方,但从这人的衣着来看当时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颜路和敬之见状不敢大意,没有答话。
许是见另两人没有反应,那个中年人便挑她下手,径直上前求她。
未及靠近,敬之陡然拔出腰间的佩剑指着那人喝道:
“再靠近一步我便杀了你。”
那人被敬之的气势震摄,有些害怕地向后缩了缩,又向后看去,权衡了片刻觉得向前总被被那些山贼抓了的好,便又向她靠了过去。
这时敬之也不含糊,剑尖已经抵住了那人的脖子。那人闭上眼睛求道:
“公子何苦相逼,在下只想求一条生路。”
这时敬之对另外两人说道:
“那些人要来了,人数不在少我怕会吃亏,还是快些避开的好。”
她听了点点头,听敬之的意思,这人他们时救不下来的,她不是圣人也不想再纠缠,看向她二师兄,只见他二师兄微微蹙眉,说道:
“怕是来不及了。”
果然,话音一落已经有一部分人马赶到了。
那伙人见了他们三人有些惊喜,其中一人说道:
“嘿,不想今天走了好运,又送上三个有钱的。”
听他如是说,心知躲不过,敬之率先纵马上前迎战,并对颜路说道:
“先生带公子先走。”
这时那个人又缠了上来,颜路一个纵身坐在了她的身后,并对那人说道:
“这马便给你,你自家保重罢。”
那人感激地看向颜路,却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失神了。
如此危急的时刻那人竟然这种反应,她不禁有些奇怪。
感受到了他的目光,颜路也看向那人,若说适才那人的头发挡住了他的脸,那么现在一切都清楚了,看清那人的,颜路的目光突然变得有些复杂,气息也出现了一丝紊乱的迹象,只是她的注意力在那人身上,完全没有察觉。
“没……没死……”
那人看着她的二师兄有些失魂落魄又有些惊喜地说道。
这人怎么感觉认识她的师兄,而且什么叫没死?
她向后看去,却发现身后的人面无表情,淡淡地对那人说了句“自己保重”一夹马腹离开了此地。
那人回过神啦,发现处境不妙,慌忙上了马向反方向逃跑了。
没走多久边有人追了上来,她回头看了看她的二师兄,发现他蹙着眉,微抿着的唇有些泛白,忙问道:
“师兄还好吗?”
颜路摇摇头安慰道:
“无妨。”
前些日子发病身子亏损加上连日奔波原本还能勉强无事,遇上这些山贼本不足畏惧,不想今日竟遇到那人,心绪起伏,一时间身体开始有些不受控制,如今要对付这些人怕是有些吃力。
就在这时,眼看一支箭就要插向马腿,颜路揽住自家师弟轻轻一跃便站在几步开外的地方。
她还没反应过来他们乘坐的那匹马便嘶鸣一声,中箭翻倒在路边,而他们已经安稳的站在了不远处。
那样惨烈的声音让她不由地心里一颤。
此刻她已经无暇惊叹他二师兄的这般身手了,因为那一伙人早已围了上来,她二师兄恰好带她退到一颗大树下。
“别乱动。”
他微微转头对她说。随后只听一声极为尖细的金属摩擦声,宝剑出鞘( 弄秦 http://www.xlawen.org/kan/5417/ )
“对了,你叫什么?”
红衣男子摆摆手,一脸无所谓地说道:
“那玩意儿,谁记得住,早忘了,随你怎么叫。”
怎么会有人连自己叫什么都不知道?
她忍不住问她二师兄:
“师兄,这人叫什么?”
颜路看着手中的竹卷,头也不抬,淡淡地说道:
“他自家都记不住,我哪里知道。”
难怪刚才她那白捡的二师兄会说“难得你竟还记得自家姓氏”。
谁能告诉她这个人是个什么生物?
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你知道我二师兄叫什么吗?”
他想了半晌挤出一句:
“玉……玉什么来着?不对,好像不叫这个……”
这时一旁看书的颜路终于有了些反应,神色复杂地向这边看了一眼,但因为二人各自纠结着事情没人注意。
看着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她扶额,忙转移话题:
“大红,适才你说这琴是你做的?”
“大红?”
男子没有回答她的话,一脸不可思议地重复着她给的称呼。
她一脸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说道:
“这琴叫小红,为了好记以后就叫你大红了。”
“太俗了,我的好气质!”
这人那里气质好了,要说气质好的是她的二师兄,他这个哥哥当真是……同是兄弟,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那把剑能给我看看吗?”
其实从刚才起她就一直好奇他那把宽剑,剑身上的那些纹饰真的很华丽啊,而且整把剑感觉很高级的样子。
大红随手拿过剑递给她。拿到剑她小心翼翼地将剑拔了出来,原以为会出现小说里描写的寒光什么的,结果现实结结实实地让她失望了一把。
打量了半晌,发现这把剑中看不中用,没开刃!
可转念一想,这个时代说不定有意料之外的高手能用没有剑刃的剑杀人呢?
她向他身旁坐过去一点,拿手戳戳他,一脸激动的问道:
“你是不是高手?不用剑刃就能杀人的那种?”
眼前的大红见她一脸期待地模样,心虚地瞥了一旁看好戏的“弟弟”一眼,颇为尴尬地咳了一声,本来很没底气却装作有底气地说道:
“这种玩意儿没意思,我为何要会?”
一口一个这玩意儿、那玩意儿,这家伙还真是……
“真是白瞎了你这么高的个子。”
她失望地坐了回去,学着他刚才嫌弃她的样子说道。
太失望了,来到这里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她想看武侠电视剧里出现过的那些帅哥舞剑的样子。来了这么久都没有见过一只心痒痒,原本以为这个大红看着一身侠气的样子……哎!可惜可惜,竟然被他的外表骗了。
“那大红觉得什么有意思?”
这回大红终于有的底气,凤目里满是自信的神色,把脸一扬说道:
“斫琴、医术,除了这两样其他的都没意思,我爹的那点本事全被你二师兄学了。别的我比不过,但这两样,他却是不及我的。”
颜路看着眼前一问一答的两人无奈地摇摇头,又将注意力放到了手中的书上。
这回居然这么自信。她二师兄的医术她是见识过的,庄内除了荀子无人能及,大红这家伙说自己医术比他好,那得好到什么地步?
说也好笑,这家伙怎么偏偏喜欢这两样,其他的都瞧不上眼?
“最后一个问题,大红会斫琴那就琴技肯定不差喽?”
“没意思,不会。”
“……”
第十章 散发弄扁舟
第二天,因为大红要走了,他二师兄便放她一天假,并带着二人下山转转。
能偷一天懒她自然再高兴不过了,清早换了件红色回纹镶边的白色曲裾,又用红色发带将头发束了一半,便迫不及待地去“淇奥居”于二师兄和大红汇合。
她的二师兄还是那样,不给弟子上课的时候就换下繁琐的儒服,总穿一身素淡的白衣拿一只简单的木簪子束发。而大红……虽说换了一件衣服,但依旧是华华丽丽一团能够晃瞎人眼的红,背上招摇地背着那柄华丽的宽剑。
此刻他们三人走在一起成了桑海街上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好些少女看着他们都会娇俏地低下头,然后和一旁的少女窃窃私语。
就在这时,有一个少女拿着一把白茅大着胆子向他们走来。
这少女美目含春,腰如约束,啧啧让她想起李延年的那首诗,不知不觉看着人家姑娘就吟了出来:
“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那姑娘听她如是说,羞红了脸,忙低下头去。而另外两人则齐齐看向她,让她一阵心虚,不过想到人家姑娘还在一旁,厚着脸皮换上一副风流模样向姑娘解释道:
“古书上看到的,用姑娘身上倒也合适。”
听她这样说,那姑娘轻轻点点头,又怯怯地看向颜路,发现他正意味深长地看着那位逗弄自己的公子,完全没有注意自己,有些急了,于是大着胆子将白茅递了过去:
“公子若不嫌弃……还望收下这白茅……”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突然想起《诗》里的几句: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
突然觉得心里酸酸的,忘了这个师兄太过优秀一定会有很多心仪他的美貌女子,她自己半分胜算也没有呢。
“抱歉。”
就在她发呆的时候,她的二师兄已经断然拒绝了。
看着那姑娘颓然的样子,她心里没底地想着:
自己的心意还没告诉他呢,若也是被这样拒绝了,那多丢人。
那姑娘漂亮的眼睛里泛着水光,委屈的样子让她也起了怜惜之意,想着若那白茅是送给她的,她一定收下。
就在这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大红拿过姑娘手中的白茅,看了眼颜路,调笑道:
“姑娘,这白茅我替他收了。”
颜路下意识地瞧了一眼自家师弟,随后给大红一个“你别找事”的眼神,又颇为抱歉地给姑娘微微颔首,做完这一切后说道:
“我们该走了。”
大红一脸不甘不愿离开,可是另外两人完全没有等他的意思,无奈他只好没个正经地对姑娘说:
“那家伙不领情,我领,姑娘别伤心……啊……记得……别伤心……”
她无奈地看着大红,人都着这么老远了还不忘调戏姑娘,他这声音都能传过三条街了。
三人进了一个很普通的酒肆,大红说这是体验生活,要听有趣的事就要来这种地方喝酒。
酒肆外秋风萧瑟,酒肆里却人声鼎沸,偏巧还剩最后一张靠窗边的方桌,位置偏了些,但是这间酒肆临河,倒别有一番风味。
三人坐下后立马有人上前招呼:
“敢问客有何吩咐尽管说来。”
二人齐齐看向她,她摇摇头看着大红笑道:
“给你送行当然尊重你的意思,你点吧,有酒有菜就好。”
大红点酒菜的空档她看向窗外,发现窗外的景色还挺不错,靠着河边很是清静。
清可见底的河,丛生的芦苇,加上一对站在河边的情侣,完全成了一幅画。
“真美。”
她低声感叹。
闻言,颜路和大红都顺着她的目光看向窗外。
只见一个素净的女子低着头双手背在身后,紧张地绞着手指,一个憨厚的男子看着心仪女子问道:
“阿……阿言究竟何时答应嫁俺?”
女子红霞满面看了看他,又将头低下,口是心非地说道:
“没诚意。”
男子急了,口不择言:
“鸟,俺咋没诚意了。俺明天就让人上门提亲。”
女子看着他那个样子哭笑不得,嗔道:
“粗。”
男子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追问道:
“俺……俺原本就是个粗人,那……那就说定了,俺现在就去找媒人,你回家等着……”
话音刚落那憨厚的男子留下急地原地跺脚的女子一阵风似地消失了在了芦苇丛中。
“真好呢。”
她呆呆地看着窗外感叹。
大红一脸嫌弃地看着她问道:
“哪里好了?”
她反问:
“能做一对平淡夫妻,哪里不好了?”
说到这里她突然想起这是个绝好的机会,可以问问他二师兄对感情的看法,于是试探着问道:
“不知师兄可有娶妻?”
颜路不知道她会突然有此一问,一愣过后,摇摇头。
没有……好高兴……
“那么……可想过何时娶妻?”
颜路想也不想,下意识便回答了她:
“不曾。”
看他的反应不像是开玩笑的,而且这个两个字很值得推敲。
听他语气大有不打算娶亲的意思啊。
她突然心里没了底,这时代吧,虽说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但是早婚什么的还是随处可见的,他的二师兄独身一人这么久,竟然都没有想过要娶亲,可见人家心里压根没有人。
“不曾”二子被大红听了去心里不是滋味,再不复调笑的样子。
师弟的毒未解,恨未消,终身大事于他来说便是最奢侈的事情吧?
看着师弟这样他打心底里心疼。
记得第一次见到师弟时,师弟还是个漂亮的不像话的孩子,被人下毒差点没了命,他老爹废了很大的劲才勉强留下了他的性命,只是至此他每年病发都要承受一次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
他老爹说,若不是师弟心性强大,那年不等他们施救早就没了。
他老爹还说,师弟是个天才、全才,因为有了师弟,他爹将所有心思用在了师弟身上,不再逼他学那些他不感兴趣的东西。
其实他明白这个温柔地不像话的师弟并不像外表那般淡然,爽快答应他老爹学那些无聊的东西是另有所图,但是对这个师弟,他还是打心底里感激的。
治不好师弟是他去世老爹的心病,也是他的心病,这些年他四处飘荡便是寄希望于能够找到医治师弟的法子。
只是这么些年下来除了能暂时压制住毒药的毒性,毫无进展……
想到这里,他“噌”地一声站了起来,又恢复了不正经的样子,对眼前不明缘由的两人说道:
“哈,我想起我还有事要做,先走了。”
不等另外两人答话,那团红色已经走到门口,下一刻消失不见了。
解毒……不急于这一时的……师兄……
颜路微抿着唇看着门口在心里说道。
此刻他的桃花眸里深沉一片,旁人完全看不出在想什么。
她无意间瞥向安静地看着门口的颜路,突然觉得此刻的他是那么萧瑟,心下一痛,连她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已经将他宽大的衣袖死死抓住,情不自禁地说道:
“良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师兄这样……良……”
颜路这才意识到自己竟是失态了,瞬间将所有的思绪敛尽,不着痕迹地抽回衣袖反安慰道:
“我没事,子房不必紧张。”
说谎……
和他相处了这么久,他有异样她还是能看出来的。
而且近来,她越发觉得这个师兄或许并不像她原本想象中的那般淡然,只是他凡事都能将情绪控制的很好,让别人猜不透他的想法,所以会给人一种他很少上心某件事的错觉。
想到这里,小二上菜打断了她的思绪。
不说就算了。她赌气拿过一旁的酒爵,自顾斟酒喝了起来。
颜路见他这般模样忍不住摇摇头。
“你不是喜欢喝酒么?今日便陪你喝个尽兴。”
得了特赦她高兴了,忙将一壶酒拦在自己面前,说道:
“师兄可别反悔。”
颜路笑道:
“嗯。”
一个时辰之后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长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颜路站起来,走到趴在桌子上吟诗的某人,刻意听着从她口中吟出的那些闻所未闻的诗句,凑到她眼前试探着问道:
“这是谁写的?”
只见眼前的人迷离的凤目微合,朱红的唇轻启,想也不想就回答了他:
“李白。”
很好,颜路继续哄道:
“他是谁?”
这话一出,只见这回自家师弟反应大了,猛地抬起头看着他,结结巴巴地说道:
“嘿嘿……李……李白……你都不知道,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啊……不对,是疑是地上霜,这……这诗三岁小孩子都知道。”
在听到“地上鞋两双”的时候,颜路的表情明显很微妙,加上她后来纠正的“疑是地上霜”一琢磨便更是摇摇头,忍不住想:自家师弟脑子里都装了些什么?
三岁小孩都知道么?
“那……何为‘建安骨’?”
颜路进一步问道。
“建……建安骨?哎呀,真没文化,知……知道建安七子吗?还有曹操肯定知道嘛,建安骨就……就是说这些人诗……诗文刚劲遒健的风格,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不过……嘿嘿……你的声音好好听……想问我什么都行……”
眼前之人头又渐渐地低下,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变为细小的咕哝声,颜路看在眼里,听在心里笑意更深,凑得更近了些,看着她快完全合上的眼睛问道: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你从哪里来?”
“……”
就在这时,却发现自家师弟没了动静。
最关键的一个问题……竟睡着了么……
也罢,毕竟得了许多意外的收获,总还不坏。
第十一章 何日是归年
她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事了,头又昏又沉,还发现身旁躺着她二师兄,惊得她下意识地向后一缩。
颜路被她的动作吵到,幽幽转醒,看到她一脸茫然的样子柔声问道:
“怎么了?”
她摇摇头,问道:
“我们没回‘小圣贤庄’?”
“嗯。”
她这才想起来昨天似乎是喝醉了,没……没有兽性大发做什么事情吧?想到这里,她不确定地问道:
“良……良昨天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吧?”
颜路嘴角一勾,笑道:
“没有。”
见她原本紧张的表情明显一松,颜路在心里好笑道:虽然没做什么,可是却说了很多。
不过她没问,这便不属于他回答的范畴了。
二人起身后,颜路推开房门,敬之已经抱了一叠干净的衣服等在门口。她有些意外,用带了些询问地眼神看向她二师兄,颜路解释道:
“昨天敬之公子就来了,说是有事找你商量。”
敬之将手上的衣服递给她,说道:
“热水都准备好了,就在隔壁房间,这是干净的衣服。”
她正愁一身酒味不舒服,敬之太贴心了!
“谢谢。”
敬之抱着衣服的手一僵,待她接过衣服后去了隔壁还在原地没有动。颜路瞧了他一眼,轻声说了句:
“你跟我来。”
一闪身消失在了原地。
敬之有些心惊地看着他消失的方向,不敢大意也跟了上去。
一路上,敬之都只能勉强跟上他,一直到了河边才停下来。
颜路背对着敬之看着眼前的小河半晌没有说话。敬之在他身后站了小片刻,率先说道:
“敬之很好奇颜先生究竟有多少实力,对我家公子的照顾又究竟有几分出于真心?”
颜路微微偏了偏头,又看回原处。幽幽地问道:
“那么敬之公子对子房又有几分真心?”
敬之猛地抬头看着眼前的深不可测地男子,双手不自然地握成了拳。原本以为自己隐藏地很好,不想竟然被他看穿,是啊,自己对公子究竟有几分真心呢?
颜路微微一笑,打断了他的思绪:
“罢了,也没指望公子回答……不过……”
顿了顿,话锋一转又问道:
“嫪毐是公子什么人?”
此话一出,只听一声金属划破空气的声音,敬之已经拔出了剑稳稳指向了颜路。
颜路悠闲地看着不远处的秋雁,头也不回地说道:
“公子杀不了我,手中的剑还是收回去罢。”
敬之看着他的眼神由戒备渐渐转为不甘,紧紧握着剑的手终是缓缓松开了来。
“你究竟想怎么样?”
这回颜路终是转过身来看着敬之的眼睛,一贯清澈柔和的桃花目染上了一层薄薄的恨意,他说道:
“其实你我的目的是一样的……”
目的是一样的……
她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两人都还等在隔壁,这时她才想起敬之似乎是有话要对她说,于是问道:
“敬之这次来有什么事吗?”
敬之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颜路,她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无所谓地说道:
“没事,师兄不是外人。”
敬之微微颔首,说道:
“公子去年吩咐的事有了眉目,沧海君已经回话替公子找到了人。”
沧……沧海君?博浪沙刺秦?
不是吧!
吃饱了撑的,她才不要去刺什么秦!
说起来秦始皇还是他的偶像呢。
子长就说过: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使书同文、车同轨,放在两千多年后来看依旧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刺秦是在玩命啊,虽然历史记载张良很幸运地逃脱了,但是谁知道里面有多少艰辛啊。
“好了,我知道敬之为了这件事情辛苦了很久,可是这事就这样算了吧,敬之你自己要是有别的想做的事,就去做,唯独这件……敬之不用管了。”
敬之早有思想准备,却还是忍不住错愕。
公子的反应似乎太大了些……
“可是……公子努力了那么多年,就为了这件事,敬之……”
她顿时觉得很头疼,的确,之前的张良努力了那么久身体也拖垮了,不就是为了刺秦?敬之以及她那些个很少见到的部下长时间努力不就为了刺秦?而她突然就说不刺了,就算什么都忘了,似乎也不太说得过去。于是她说道:
“这样吧敬之,你容我想想,明天再答复你行吗?”
敬之张了张口似乎还想再说什么,可是张良身后的颜路向他摇了摇头,示意此时不可着急,便又将此事压了下去。恭敬地说道:
“是。”
她此时此刻心情十分烦躁,屋内的气氛又太过诡异,于是忍不住对眼前的两个人说道:
“我想一个人出去走走,师兄和敬之不必等我用早膳了。”
说完,她自顾独自走出了客栈。
她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与很多人擦身而过,突然觉得有些寂寥。
来这里这么久,尽管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她却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不可否认她的二师兄、敬之、大师兄、荀师叔他们都对她很好,但那只是因为她幸运地顶了一张名叫张良的皮。若是去了这张皮,她在这里便什么也没有了。
天知道她有多么渴望回去,每每从回家的梦中醒来,她都只能甩甩头,说服自己看开些。
尽管回去了她只能是一个普通人,但至少她有家啊。
在这里,即便她是大名鼎鼎的儒家三当家,甚至是今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名垂青史的张子房,但是她却失去了最重要的亲人。
就在这时,她脑子里浮现出一个人的脸容——她的二师兄。
没错,她是爱慕着这个温柔而神秘的男子,但是他越是对她温柔,她便会越觉得他遥不可及,对于这样的男子……让他知道她的心意,于她来说既是期待,又是害怕,当真很矛盾。
不知不觉她走到了一个小巷子里,就在打算退出去的时候,头顶上有一个人叫住了她。
抬头一看是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老人家。这老人家慵懒地躺在老树枝上,一手拿一个酒葫芦往嘴边送,一手任它垂在空中晃呀晃的,瞥了她一眼,不满地咕哝道:
“尉缭那老家伙眼神不济,竟把丫头看成小子。”
“您适才说什么?”
她抬头问道。
谁知老人家瞟了她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堂堂儒家三当家,见了老人家就这般没礼数吗?”
礼数?她撇了撇嘴,看您老人家这样也不是那种在乎礼数的人。
心里虽这么想,但还是后退一步,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行了一礼。
礼毕,老人家“噌”地一下就坐了起来,看着她感叹:
“嘿,果然,你这丫头,奇!”
她心下一惊,戒备地看着眼前的没什么形象的老人。
老人慢腾腾地喝了口酒,觉得吊足了她的胃口,又抛下了一个无异于重磅炸弹的问题给她:
“喂,丫头想不想回去?”
回……回去?
“前辈您这是什么意思?良要回‘小圣贤庄’此刻便可以回去。”
老人家意味深长地看着她,笑道:
“你这丫头从哪里来你自己清楚,老人家我再问一次,不老实回答可别后悔。”
“您是怎么知道的……”
她心惊,怎么会有人知道她……
老人家悠闲地靠回了树枝,又喝了一口酒,没答她的话。
“我真能回去?”
老人不满地睨了她一眼,自信地说道:
“那是。”
真的能回家……吗?
她激动地不能自持,双手颤抖地不成样子,也顾不得这边的礼数,直接向老人深深鞠了一躬,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求老人家指点。”
老人看着这样的她,心下一软,叹了口气说道:
“罢了,你抬起头来罢。”
顿了顿,继续说道:
“老人家我只能给你指一条明路,其他的全靠你自己。”
听老人如是说,她再鞠一躬:
“请前辈赐教。”
老人撇撇嘴,没好气的说道:
“行了行了,你这丫头弯腰弯上瘾了?别弯了,听我说,你要回去只有一个办法:做好你该做的事。”
“做好……我该做的事……怎么说?”
她一脸茫然地看着老人,老人家一激动噌地一声又坐了起来,一拍大腿没好气的说道:
“你这丫头真笨,你现在是张良是吧?”
她点点头。
“张良要做些什么事你知道吧?”
她再点点头。
“那不就结了?张良该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张良该做什么,她就做什么……
“可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张良……”
老人家一改之前散漫的样子,认真地看着她问道:
“丫头还记得你前世的名字吗?”
名字……
她……有关前世的记忆她都记得,可是名字……
“丫头,既然你前世的记忆都在,为什么偏自家的名字忘了呢,你在逃避什么?”
是啊,来这里这么久她都想不起自己的名字,久了甚至刻意回避去想这个问题。
可是,就在刚才,那个名字又重新出现在了她的记忆里。
“安……流……”
她喃喃地重复着这个之前不愿回想的名字。
“安流、安流‘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你是知道它的含义的,你害怕,害怕自己做不好,所以你逃避,甚至刻意忘了它。可是丫头,你的任务就是去将天下这急流安定下来,届时,你想回去便不是难事了,懂了吗?”
是啊,谢安流,这不是她一时兴起胡诌的名字,而是前世父亲给她起的。在她记事的时候,父亲就告诉过她,这名字取自“使江水兮安流”,刚来这个世界她便隐隐知道了其中的缘由,可是因为害怕,下意识地不愿再将这个名字想起来,甚至于彻底将它忘记……
这样说,如今……已经不能逃避了吧?
“丫头,你是一个普通人没错,但你已经预先知道一切,只要有人帮衬着,去安天下之洪流便能够做到。”
她将头低下,不确定地问自己:
真的……能做到吗?
“丫头,要相信你自己。”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老人家我该说的也都说了,你自己琢磨吧。”
闻言,她猛地抬起头来,发现老人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下了古树,走出了几步,忙唤道:
“前辈……”
老人家突然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咕哝道:
“差点给忘了。”
随后转身对她说道:
“丫头,尉缭那老家伙让老头子我给你带话,你和那什么师兄,还是保持些距离的好,他……言尽于此。”
二师兄他……
对了!
“前辈,安流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你?”
老人家早走出了老远,轻飘飘地抛下一句:
“机缘巧合自会相见。”
消失在了巷子里。
她急得原地跺脚,心里想:怎么世外高人都是这种调调?
看着老人离去的方向,她叹了口气。
虽说如今回去还有一线希望,但是要安流谈何容易。
李白说:“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而她回家,要跨越的是两千多个四季轮回,归年更是遥遥无期了吧?
第十二章 乱世之承影
回到客栈后,颜路和她视线交汇的那一刻有些错愕,从前只要留心,便能发现她凤眸里萦绕着的那丝迷茫,如今迷雾散尽,凤眸愈发清明起来。
短短一两个时辰自家师弟便如脱胎换骨一般,她究竟遇着了什么事?
鼓足勇气和自家师兄视线交汇的那一瞬间,她发现他也在看着自己,突然想起尉缭托老人家带的那句话。
保持距离……吗?
尉缭为何要那样说,是知道了什么?
以前她一直觉得,眼前这个人对她的照顾仅仅是出于同门师兄弟之谊,所以从未多想过什么,可现在呢,好端端的尉缭为何要让自己对他有所戒备?她究竟该相信谁?
恍然惊觉,在这个世上她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放心信任的人,真可笑!
“敬之,沧海君还说了什么?”
此话一出,在场另外两人都愣在了原地,颜路保持着完美的微笑或许不易被人察觉,但敬之却是满脸地不可思议,片刻间他脸上换了几种表情,从错愕到惊讶到不敢相信再到抑制不住的欣喜。
究竟是什么让她改变了注意,颜路有些好奇。
见敬之发呆没有回答她,无奈,她轻咳一声唤他回神。
“回……回公子,沧海君希望公子能亲自去一趟淮阳,以便说个周详。”
淮阳路远,她想了想有些为难地看向她二师兄。去淮阳少说也得耽误半个月,该找什么借口给大师兄说呢?
颜路见她这样,了然一笑,说道:
“也罢,就说我带你出去寻访故人。”
什么!这意思是她二师兄也要去?
敬之神色复杂地看向颜路半晌没说话,她则是有些开心,又有些疑惑……
“此番路远,且行事较为隐秘,你那些个属下不便跟随,我一起去放心些。”
是……为了她的安全吗?
不知为什么,听了他的这句话心里有些激动。看向他时,他正看着她微笑,给他那么一笑她又一次不受控制地失神了……
五天后,她、颜路、敬之三人纵马奔走在山间,赶了几天的路,初时的好心情消失地无影无踪,只因这个身体体质太差受不得颠簸,其实沿途风光真的不错。
三人具是一身黑衣,不同的是黑衣穿到敬之身上感觉是英武,穿到她的二师兄身上,便少了平素穿白衣时那种空谷幽兰的气质,多了些邪魅,而她没了平日的柔和宁静,凭空多出了一丝致命的柔媚。
出门前她二师兄带上了自己的佩剑,她好奇看过。
大师兄佩剑太阿,相传是把威道之剑;张良佩剑凌虚,是一把洞穿尘世之剑,那把剑就放在书房,她用不着便一直闲置着。
而他的二师兄,初时她以为看他的样子,最适合的佩剑是书上提过的湛卢剑,因为那是一把仁义之剑。只是把剑从剑鞘拔出的那一刻她呆住了。不是什么通体漆黑的仁义之剑,而是一把没有剑身的剑。
她以为自己眼花了,握住剑柄轻轻挥动了一下,却发现一道寒光轻盈地闪过,就着屋内昏暗的光线,她隐隐能看见一道优雅地弧线若有似无地萦绕在属于剑身的地方。
这才恍然惊觉是……承影!可是她依稀记得承影被认为是一把乱世之剑。与她料想的湛卢实实在在是大相径庭。
那时她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师兄,良以为是湛卢的,可为何是……承影?”
那时她的师兄一反平日的样子没有说话,过了好久才叹了一口气,喃喃地问道:
“子房怎知不该是承影呢?”
记得那句话问得她良久无言。
思绪蓦然被身下受惊的马打断,突然冒出来的一个人让三人的马具是受了一惊,山间陡然发出的嘶鸣声惊得山林里的鸟儿全数飞了起来。若不是她的二师兄危急时刻及时握住了她手中的缰绳,将马儿安抚了下来,她恐怕早摔了下去。
那人拦在他们的马前,有些张皇失措地说道:
“山……山贼……三位侠士救救我。”
她打量着眼前的人,此人头发散乱看不清面容,听声音当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虽然衣服上全是污泥,而且破了好些地方,但从这人的衣着来看当时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
颜路和敬之见状不敢大意,没有答话。
许是见另两人没有反应,那个中年人便挑她下手,径直上前求她。
未及靠近,敬之陡然拔出腰间的佩剑指着那人喝道:
“再靠近一步我便杀了你。”
那人被敬之的气势震摄,有些害怕地向后缩了缩,又向后看去,权衡了片刻觉得向前总被被那些山贼抓了的好,便又向她靠了过去。
这时敬之也不含糊,剑尖已经抵住了那人的脖子。那人闭上眼睛求道:
“公子何苦相逼,在下只想求一条生路。”
这时敬之对另外两人说道:
“那些人要来了,人数不在少我怕会吃亏,还是快些避开的好。”
她听了点点头,听敬之的意思,这人他们时救不下来的,她不是圣人也不想再纠缠,看向她二师兄,只见他二师兄微微蹙眉,说道:
“怕是来不及了。”
果然,话音一落已经有一部分人马赶到了。
那伙人见了他们三人有些惊喜,其中一人说道:
“嘿,不想今天走了好运,又送上三个有钱的。”
听他如是说,心知躲不过,敬之率先纵马上前迎战,并对颜路说道:
“先生带公子先走。”
这时那个人又缠了上来,颜路一个纵身坐在了她的身后,并对那人说道:
“这马便给你,你自家保重罢。”
那人感激地看向颜路,却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失神了。
如此危急的时刻那人竟然这种反应,她不禁有些奇怪。
感受到了他的目光,颜路也看向那人,若说适才那人的头发挡住了他的脸,那么现在一切都清楚了,看清那人的,颜路的目光突然变得有些复杂,气息也出现了一丝紊乱的迹象,只是她的注意力在那人身上,完全没有察觉。
“没……没死……”
那人看着她的二师兄有些失魂落魄又有些惊喜地说道。
这人怎么感觉认识她的师兄,而且什么叫没死?
她向后看去,却发现身后的人面无表情,淡淡地对那人说了句“自己保重”一夹马腹离开了此地。
那人回过神啦,发现处境不妙,慌忙上了马向反方向逃跑了。
没走多久边有人追了上来,她回头看了看她的二师兄,发现他蹙着眉,微抿着的唇有些泛白,忙问道:
“师兄还好吗?”
颜路摇摇头安慰道:
“无妨。”
前些日子发病身子亏损加上连日奔波原本还能勉强无事,遇上这些山贼本不足畏惧,不想今日竟遇到那人,心绪起伏,一时间身体开始有些不受控制,如今要对付这些人怕是有些吃力。
就在这时,眼看一支箭就要插向马腿,颜路揽住自家师弟轻轻一跃便站在几步开外的地方。
她还没反应过来他们乘坐的那匹马便嘶鸣一声,中箭翻倒在路边,而他们已经安稳的站在了不远处。
那样惨烈的声音让她不由地心里一颤。
此刻她已经无暇惊叹他二师兄的这般身手了,因为那一伙人早已围了上来,她二师兄恰好带她退到一颗大树下。
“别乱动。”
他微微转头对她说。随后只听一声极为尖细的金属摩擦声,宝剑出鞘( 弄秦 http://www.xlawen.org/kan/5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