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7 部分阅读

第 7 部分阅读

    一方原本的应对策略是死守寿春,保存实力,等待东吴援军赶到再做决战。不想刘禅歪打正着的一封书信,彻底颠覆了诸葛诞保守的思维模式。司马昭虽是倾天下军来攻,实际军力上并不比这边优势多少。预计司马昭各路人马汇集后大概在三十万上下,而寿春城内的官兵就有将近二十万,再招募些青壮也不差太多,何况还有吴人的支援。

    想到这里豁然开朗,司马昭倚仗的,其实是天子,也就是大义。可天下大义真的在司马昭这边么?由司马懿到司马师再到司马昭,哪一个不是架空魏帝,独揽大权,不择手段清除异己。由曹爽到夏侯玄,皇室的曹家,夏侯家两族优秀人才几乎尽数被杀。现在的魏帝,是完完全权的傀儡。天下人看的清楚,只是碍于陛下身处司马昭阵营,不得不从。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击败司马昭夺取魏帝呢?不知不觉,顾虑一一化解,取而代之的是多年未曾有过的雄心壮志。

    魏营之前,王基指挥大军正与淮南军激战。虽是夜里,可挑灯的挑灯,持火把的持火把,不说是亮如白昼,可双方几万人照明,战场却是看的清楚。

    王基带着亲军在阵后,再次登上营楼频频向身边的传令官发布命令。古人指挥作战主要依靠的便是旗语,其他手段辅之。如今战场照的通亮,依旧是旗语指挥,另外比平时多指派了数百名联络官,负责传话发令。毕竟战场太大,双方各投入了两万人左右的部队,已经大大超出了照明的范围,况且人一死了,火把落地也就踩灭了。

    王冲,曾烈等将领,各引人马冲击敌阵。淮南军手持大盾一排排的抵住魏军。盾牌手后面的长枪手,挺枪从缝隙中不停刺出。这种情形只在最关键的所在才能见到,两军大部分士卒其实就是一把刀或是枪,很多连普通的盾牌都没有。大军冲击,拿着单刀或是长枪的士卒只能向前跑,一停就会被身后的撞倒。几万人的战场,倒在地上就很难起来了。看着迎面冲过来的敌军,你一枪我一刀基本也就分出了生死。

    两军四万多人胶着在一起,淮南军顶不住魏军的攻势,阵型逐渐被压的凹了进去。只是仗着盾牌兵在中路的死命据守,勉强维持着阵型不破。两翼不少士卒脱出战场太远,在黑暗中与魏军的小股散军游斗起来。随着脱离阵型,游斗的散军越多,淮南军已然有了崩溃的苗头。

    双方虽各胜一阵,士气旺盛,可主将心态却是不同。王基斗志昂扬,由守转攻抢先发动总攻,不仅扭转了战局,更是严重破坏了淮南军的战略。蒋昭只是代蒋班指挥大军,日常的行军安营,打造军械,按部就班的攻击敌营做的都合规矩。可指挥几万人野战,却是力不从心。杨虎在一旁辅佐,可杨虎最多也就带过三五千人,也没什么指挥大军的经验。

    并且王基是在营楼上指挥,居高临下,可以纵观整个战场。蒋昭,杨虎二人虽是已经挑选附近的高地,可这一边平坦大路,高地其实也没高多少。双方视野相差,对战局观察和判断的准确『性』也是高下立判。

    连番鏖战,转眼间已由鸡鸣战到平旦。王基见淮南军被魏军连番破阵,士气低落,将手一招,身后三千步卒加入了战场,做最后的冲击。身边副将提醒道:“将军,程将军那边还是没音信,恐怕。”

    王基白髯在风中飘扬,双目放光道:“广派斥候在营寨四周哨探,程雄那边顾不得了,贼军分兵奇袭,一定要守住此营,待我击破大贼,奇袭之贼不战自退。”

    “是!”副将领命去了。

    蒋昭,杨虎见状知是魏军做最后一搏,淮南军阵型多有崩坏,已然摇摇欲坠,根本禁不住魏人三千生力军的冲击。蒋昭反笑道:“此战若败,某引军断后,余者就烦劳将军带回寿春了。”

    杨虎翻身上马,提起大斧道:“休要胡言,我去迎战,将军的奇兵想来也快了。”言罢,带着数千人马,冲向战圈。

    “兄长啊你再不来,兄弟我可交待在这儿了……”蒋昭想了想,下定决心也翻身上马,带着仅余的两千多人靠近战圈。左侧尚有一千多名士卒,带着数十架攻营大车,晾在一旁。依照蒋班临走前的计划,诱敌一战后便是发动全军攻营,依靠的就是这数十架攻营大车。不想被王基抢攻,攻坚战变成了野战,这些大车反而毫无用处。

    徐州军团前锋由沛县往寿春方向进军。领军的是偏将军李广,前队三千余人已行至两地边界。李广看看天『色』以晚,于是传令众军安营。

    前锋有很多种,有的是冲锋陷阵,有的是披荆斩棘,也有的造桥铺路。李广就属于后者,青州,兖州人马汇集徐州,不仅兵多,后勤补给的劳力更多。李广的任务除了哨探敌情外,主要是铺路搭桥,寻找一条平坦畅通的补给路线。这样大军才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

    “将军,这可是边界了,不如我带几个兄弟去探探?”说话的是李广的同乡李猛,在军中做一校尉,手上功夫不弱。

    “探什么探?没听说么,这诸葛诞的战略是死守,你能探出个鸟啊。”李广在马上道。

    “将军,不如我和猛兄弟去面抓几个『乱』民回来?给将军审审。”另一名校尉杜立凑了过来,向李猛挤了挤眼睛。

    李猛会意道:“是啊,抓几个审审,晚上还可以。”

    李广听二人一说,心里也活动起来,于是道:“也好,你们带几个兄弟去探探,别走太远了。”

    李猛,杜立二人大喜,带着几个亲信,屁颠屁颠去了。

    没过多久,李广尚在督促众军安营,突然有军士发现远方尘土飞扬,似是来了人马。李广大惊,急忙绰枪上马,命令众军列阵。

    只见李猛,杜立二人拼命打马在前飞奔,身后百余骑淮南军猛追不舍。李广见状吐了口唾沫道:“呸!百十号人也敢冲我大营?兄弟们,给我上!”

    李猛,杜立远远见了李广大军列好阵势,心才踏实,总算是捡了条命。突闻弓声响起,二将大惊,却见杜立后脑『插』着一箭,栽落马下。李猛缩紧脑袋,偷眼后看,不想一箭『射』来,正中脑门,马驮着尸体跑出数丈,尸体方坠落马下。

    李广这边只见淮南军领头的一将,又黑又瘦,张弓连着两箭,自己的两个好兄弟先后毙命。不禁勃然大怒,长枪往空中一招,身后千余人便一拥而上。

    来将见对方用步卒冲锋骑军,不禁为之一笑,竟有如此庸才?收起弓弩,『操』起大砍刀呼喊道:“儿郎们,虽我冲他一番!”身后精骑随之呐喊,耀武扬威冲杀过去。

    一方是千余步卒,一方是百余骑兵,若是步军列阵而守,远弓近矛自是稳胜。可李广这千余人仓促列阵,尚未妥当又变作冲锋,跑出去没有十丈已是散『乱』。后方还有近两千还没列阵的步兵没有加入。

    只见淮南骑军眨眼间已然冲入魏军阵中,当先将领手中大刀连劈带刺,如入无人之境。见到李广喝道:“贼将认得焦彝么!”李广本来见兄弟惨死,头脑发热冲了上来。可见对方根本不惧自己这几千人,一路冲杀如切瓜砍菜般,一股寒意由心内升起,冷静了许多。听是淮南诸葛诞麾下双雄之一的焦彝,李广也不答话手中长枪往焦彝脸上一掷,拍马转身便跑。

    焦彝大刀挑飞了长枪,见敌将如此窝囊,心中笑道这人倒也机灵。于是纵马带着亲信骑兵在魏军阵中左冲右突,魏军本就没有阵势,先被骑兵一冲又见主将跑了,谁还愿意拼命?于是各自逃命,唯恐被骑兵追上捅几个窟窿。营中那两千没有交战的魏军,见前军如此,撇下军械旗帜也逃之夭夭了。

    李广一路逃回沛县,此时沛县驻扎着魏国三州人马。领军的分别是徐州刺史胡奋,兖州刺史州泰,奋武将军假节监青州军事石苞。青州刺史钟毓不擅军事,因此由石苞带青州军东征。

    三人正在议事,却见李广仓惶跑入道:“报告大人,小将遭贼军袭击,折了不少人马,请大人降罪!”李广心知这丈丢的窝囊,不敢说的详细,先捡好听的说。

    “淮南何人领军,所部多少人马?”胡奋等三人闻淮南军竟然主动出击,皆感意外。

    李广见刺史大人如此询问,心知是瞒不过去于是道:“领兵的是焦彝。校尉李猛,杜立私出营盘,引来焦彝铁骑,小将未及布防,所以败下阵来。”

    “既是焦彝,想来是淮南主力至此。”兖州刺史州泰道。

    “诸葛诞已然收拢各军,清野坚壁,守势泰然。何以会举军来犯?”胡奋疑问道。

    “某也不解,仲容可有高见?”州泰转首问石苞。

    “依我看来,淮南必有变化,诸葛诞素来严于治军,怎会如此反复行事?”石苞虽料到淮南军内部有了变化,可敲破脑袋也想不出是何原因。

    “你非是焦彝对手,此败也是当然,先下去吧。”胡奋见李广跪在地上,于是吩咐道。

    “谢大人!”李广磕了三个头,恭恭敬敬的退出厅外。微风轻送,只感后背阴凉,却是出了一身冷汗。幸好州泰打岔,三人都在思考淮南军此举的目的,却忘了继续追问。李广心道自己命大,定了定心,举步便要离开,却见两名信使,一前一后跑入厅内。

    第23章 致命一击(1)

    第23章 致命一击(1)

    处理掉几名魏军斥候,众将回到蒋班身边。一向睿智,沉稳的蒋班早已不见,现在的蒋班铁青着脸,犹豫不定的观看眼前这场绞肉之战。魏军攻势凶猛,几支部队配合无间,丝毫看不出是夜战,杨虎带着淮南军奋力抵挡,还是不断的后退,依照这个趋势,不过三两刻就要彻底崩盘了。

    兵力虽然不相上下,可主将指挥的水准差距过于悬殊。眼看淮南军马呈现败相,蒋班身边的将领都是心焦如焚,只等着蒋班发号施令。蒋班这一路三千骑兵绕路奇袭,准备配合正面蒋昭的大军攻袭敌营。可走到一半,却撞上了奉命前来哨探的魏将程雄。双方几乎是同时发现对方,谁也躲不开,避不了,只能硬碰。

    程雄带着本部千余人还都是步卒,蒋班这边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精锐骑士。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占上风。黑夜之中,骑兵分三路包夹,魏军竭力抵御,可终是挡不住铁骑穿『插』。程雄见势不妙想凭借武勇杀出重围,不想遇到了比他更勇武的蒋班,三个照面便丢了脑袋。剩下的魏军,在铁骑严密包围之中,一个不剩尽数被杀。

    王基既然派人前来哨探,想来是知道了自己的作战意图。蒋班不敢耽误,带众军疾奔,临近魏军大营,便听见前面喊声震天。只见魏军与淮南军厮杀不休,再观魏军营寨,蒋班心中一沉。外面魏军厮杀的凶猛,虽占了优势,可终归是需要时间消瓦解淮南军的斗志。王基营中明明放着一支骑兵,却是不用,只顾指挥步卒冲阵。若是营中的魏军铁骑前去冲锋,战场上勉强坚持的淮南军绝对是土崩瓦解。胜利明明唾手可得,这王基偏偏留着杀手锏不用,耐人寻味。再看看魏营,留守的士卒虽然不多,可要凭这三千淮南骑兵冲进去,还是有不少损伤的。那营中的魏骑观数量,比自己这三千骑只多不少。

    营楼之上的王基若有若无的看了一眼左营外的方向,漆黑的夜幕仿佛被王基的双眼看穿般。“小儿还不前来受死么?”王基心中想着,却是手臂一招,魏军随之发动了最后的冲锋。

    暗处的蒋班见了,面『色』更加难看。王基老儿果然名不虚传,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和羞辱。在窥破了自己战术时,王基便有了打算。用大军正面压制淮南的主力,占绝对优势的四千铁骑留在营中,以逸待劳,等得便是自己这支“奇兵”。

    过早击败正面的淮南主力,蒋班的奇兵便会闻讯而逃。所以把左右胜局的铁骑留在营内,牢牢握住主战场的优势和主导地位,蒋昭等人一味苦苦支撑,被牵着鼻子走,浑然不知这数万淮南军早成了鱼饵——王基用来钓蒋班上钩的大饵。

    蒋班的部队在魏营左侧,两军交战的位置恰好隔住了回归淮南军本阵的道路。依照原计划袭击魏营,魏营守军虽少,可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加以营中的铁骑,蒋班绝对讨不到便宜,甚至能否全身而退都是未知。放弃魏营去夹击魏军主力,替蒋昭等人解围是另一个选择。但是魏营中的骑兵并不比自己慢,一旦脱离夜幕的掩护,暴『露』在火光之中,对方的铁骑必然全速出击,拦截自己。届时解围不成反被困,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最后一个选择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放弃淮南主力,由原路返回撤退。淮南主力能跑多少就跑多少,至少保全了三千骑兵。无论何种选择,胜率都不大,蒋班心里清楚得很,自己被『逼』到这步,已然是输了。

    想起出征前在主公面前的信誓旦旦,想起信心满满随自己一起出征的将领士卒,心如刀割。

    既已如此,尚待如何?败了,便是败了。蓦然间蒋班不在犹豫,在失败面前选择了维护武人最后的尊严,也是对主公及众军的交待。

    胜负便在此一击!蒋昭见败势已定,兄长还未出现,抱定心中信念带着身旁的两千对步卒,投入了眼前的“绞肉机”中。得到这两千生力军的补充,淮南军势稍稳,可在魏军狂风骤雨般的冲击中仍是危在旦夕。

    曾烈见淮南军这条防线几番崩裂,摇摇欲坠可就是不坠,心头火起。带着本部人马连续几次冲击,凶猛异常,势不可挡。杨虎见这支魏军来势汹汹,心知若无法缠住这支魏军,本阵必然加速崩溃。虽是败势已定,无可挽回,可只要自己一口气在,断不让魏军在面前肆虐。当下二军搅在一起,缠斗不休。

    曾烈手中长矛飞舞,幻做点点寒星,有鬼神莫测之机。杨虎掌中开山斧大开大阖,似有开山裂石之力,勇不可挡。两人都是阵前猛将,如今对上皆是全力施为。周围众军见二人斗得凶狠,顾不得相互厮杀,均远远避开。二将走马错蹬霎时已然二十回合,曾烈武艺精湛占了上风,杨虎自知不敌,却早把生死抛诸脑后舍命厮杀。一时间曾烈也是取之不下。

    夜幕之中,一支骑兵似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战场边缘,不理周遭的散军,直冲激战中的魏军主力,正是蒋班的“奇兵”。与此同时,似是早有默契般,魏营之内陈骞带着魏家铁骑疾驰而出,截击蒋班的部队。

    蒋班的骑兵从战场外围向内突击,陈骞的魏骑却是从战场内侧往外侧拦截。在侧后方的魏军正在激战,突然地动山摇,马蹄声大噪。回头一望,不知何处杀来一支淮南骑兵,人人一脸悍勇之『色』,不由得各自心慌,作势欲逃。又见自家本阵方向,安东将军陈骞的铁骑离得也不远。有经验的老兵,聪明的军卒都纷纷躲避,知这两支骑兵定有一番血战,自己这般步卒被卷入战团毫无作用。

    就在两军逐渐靠拢之际,从蒋班部队中分出一支骑军,约有五百之众迎上了陈骞的铁骑。陈骞暗道不妙,来不及分兵与来骑撞在一处,大军为之一阻。蒋班带着余下的骑兵,趁机冲入了魏阵之中。魏卒见陈骞未能拦住蒋班,外围众军机灵的早早跑路,来不及的只好硬着头皮阻拦,虽是如此可大部分人都不知身后发生何事。魏军硬生生被淮南铁骑撕开了一个口子,直透前阵。

    王基见了,勃然大怒道:“竖子死到临头尚不认命!”

    身旁副将见主帅动怒,连忙劝解,又使人通传各军,阻挡蒋班骑兵。

    淮南大军被魏人压的透不过气,眼见败亡在即,忽感压力大减。只见魏军结阵,缓缓退却,各自松了口气。举目再望,只见魏阵数万大军之中,蒋班带着数千轻骑往来冲突,锐不可当。魏人在蒋班骑兵四周纷纷列阵死守,弓弩长枪向蒋班等人不断招呼,逐渐缩小包围圈,控制蒋班骑兵活动范围。正在与淮南短兵相接的魏军则后退数十步,摆出防御阵势,把淮南诸军隔在外围。

    蒋班冲突不出数万人的包围,蒋昭杨虎久战力疲早是油枯灯尽,也攻不破魏军的防线。如此与蒋班被魏军硬生生隔在两处,进退两难。

    王基见阵势已成,朗声大笑道:“竖子安敢欺吾?今日看老朽断诸葛公休一臂!”

    身旁副将等闻言道:“将军神机妙算,我等拜服!”

    有人问道:“这蒋班不过是诸葛诞副将,将军何以舍大贼而取小贼?”

    王基笑道:“除贼之要在于其首,贼首一死,众人自散。况且淮南之变,士卒多为情势所迫不得不从贼。都是我大魏军士,安有自相残杀之理?若是赶尽杀绝,何人替国家镇守两淮?”

    那人闻言道:“将军深谋远虑,末将佩服,又不知这蒋班怎得将军如此看中?”

    王基心情甚佳,答道:“蒋班,焦彝素来在淮南称雄,深得人心。二人为逆贼谋主,今日击杀此獠,诸葛公休如断一臂。贼众闻之,必定大『乱』,纵有十数万之众,何惧之有?”

    至此,众人方懂了王基的意思。淮南叛『乱』,主要还是在于诸葛诞等人煽动,胁迫。众军士,百姓迫于权势威压不得不跟着作『乱』。如果都当做逆贼杀掉,只会使军民团结,反而难以对付。所以针对的只是诸葛诞等心腹爪牙,这批人死了,底下的众人自然解放。

    因此,当识破蒋班计谋后,王基便决定诱歼蒋班。除掉蒋班,诸葛诞便没了主心骨,相比击溃淮南的数万人马,斩首蒋班对于诸葛诞及淮南叛军的打击更为有效。心战为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尤其对于内部存在分歧的敌人,消灭有生力量,不如震慑分化来得有效。更何况,淮南地区尚需这些有生力量镇守。

    沛城之内,胡奋等三人见过信使,急忙传令众军,火速进『逼』寿春。两名信使,一是大将军司马昭下令各军火速进击,二是豫州刺史领镇东将军王基告知众军,贼众人马进军项县,请各路人马加快速度支援。

    有了这两条消息,胡奋,州泰,石苞三人如何还不了解情势?焦彝的进犯目的是为牵制魏军。使魏军不能增援叛军与豫州军团的激战。那王基虽是擅于用兵,可毕竟人马有限,若是豫州军团被破,北方这三州联军反而成了孤军。

    李广还没走出府,又被人叫了回去。难道是自己惨败的真相被刺史大人知道了?心怀忐忑的李广再次跪倒在地。徐州刺史胡奋见李广来了道:“给你五千人马,为开路先锋将功赎罪,若是再败,军法从事!”

    第24章 致命一击(2)

    第24章 致命一击(2)

    梁成侯高汾带着一帮难兄难弟,战战兢兢的到了长乐宫,远远见到刘禅跪地便拜。在场众臣皆不耻之,做了侯爵,骨子里仍是杀猪的。对待下人还摆出一副官样,可见了皇帝表面功夫都不会做了。陈袛暗自摇头,看这惊慌失措的模样,连点底气都没有,到头来把说些不该说的,就不好了。

    刘禅饶有兴致的瞅着这帮便宜“老丈人”,若说这些人敢请太常镡承,少府张峻出面与自己斡旋,那就真是奇了。就算是有这个胆量,有这个智慧,可镡承,张峻会为这种家伙们出头么?这里面显然不简单。

    也好,既然要斗,那就斗斗!刘禅扫了陈袛一眼。陈袛似有察觉,但没什么反应。

    “关彝,李球!”

    二人闻陛下召唤,连忙出列道:“臣关彝,李球,谨遵圣谕!”关彝已然是虎贲中郎将,实际上已是刘禅和六位皇子的武术师傅。李球在处理黄皓事件上有功,升为羽林中郎将。二人得到郤正传旨,各点了三百宿卫急匆匆来到长乐宫。

    “宫中内役不敷使用,朕借虎贲,羽林二卫一用。”刘禅还是懒洋洋的态度。

    关彝,李球闻言磕头道:“吾等皆是陛下臣子,陛下何言借用,折杀我二人了!但凭陛下吩咐,臣等万死不辞!”

    “好,帮朕数数,如今在场的有多少朕的臣子。”刘禅拉着张皇后的手,站了起来。

    “启禀陛下,算上臣等在场的一共九十七人。”李球答复道。

    刘禅点了点头,迈步走了过来,众臣见状纷纷跪地施礼。刘禅拉着张皇后,宦官首领张淳跟在身后,就这么往宫外走去。

    “都起来吧,虎贲,羽林二卫好生护送大家跟朕去后宫。若是跟丢了,提头来见朕。”刘禅说着已然出了宫门。

    众人不知刘禅要做什么,又不得不跟,都把眼望陈袛。陈袛大袖一挥,跟着刘禅走了出去,余者皆随之。两旁六百宿卫护送着,好不威风。

    到了后宫,众人不禁被眼前景象惊呆。只见无数妃嫔,衣着艳丽,脸带妩媚聚集在广场之上,见陛下驾到,一并施礼相迎。近千人动作一致,声音更是甜美。霎时间,如同置身百花丛中,花未『迷』人,人已自醉。

    第一次见到自己庞大的后宫,刘禅也被震住了。只有一个字,美!不只是眼前此景美不胜收,也不是妃嫔各个漂亮,而是心里美。自从做了皇帝,每天担惊受怕,和朝臣勾心斗角,虽然受众臣朝拜,可心里却是排斥。习武累,处理政务累,学习时代知识累,心里更累。如今见到了皇帝的后宫,顿时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众妃嫔拜见刘禅,然后便是向张皇后拜礼,张皇后见刘禅口水都快流出,也不生气。暗自扯了下刘禅的衣袖,刘禅方才回过神儿来。

    身后群臣见陛下有所反应,各个连忙低头,不看注视。陈袛皱眉,不知这陛下到底是要如何。排场既然这么大,显然陛下也是有所准备。可陈袛并不怕,高汾等人本就是用来做炮灰的。只要自己力保其不死,相信高汾还不敢『乱』讲。关键是把问题引到宫中来,处置高汾等人对于解决宫内的问题并没有任何帮助。想解决问题,必然还是陛下与尚书台——陈袛的对话。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古便是如此,皇帝只有一个,可臣子却有许多。补充内役,安抚流民,彻查贪墨随便那件事自己都有得说。所谓的说,便是推。“推”字诀运用的巧妙,甚至可以让陛下自己堵住自己的嘴。上级推给下级,下级推给百姓,百姓推给陛下。『逼』得急了,群臣联合上奏,法不责众是其一,众口铄金是其二。道理上陛下站不住,站住了也会被群臣说得颠倒。法理上又无据可依,因为一点小事把所有人都杀了么?那只能导致大失众望,人心惶恐,最后国家灭亡。情理上陛下更是处在完全的下风。

    刘禅也明白这个道理,在朝堂之上,与陈袛玩权术,官僚做派,毫无经验的自己根本不是人家的个儿。管不了,也治不了,唯有妥协。一旦妥协,这个皇帝岂不成了傀儡?

    本体刘禅不思进取,安于享乐,可以做个什么都不管的皇帝。可如今的刘禅想做一番大事,想振兴蜀汉,一展抱负,绝对不会接受做傀儡皇帝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刘禅深知未来的命运是怎样的,如果现在屈服,将来又会是一个“此间乐,不思蜀”的笑柄。

    “去,把你们的女儿都领出来!”刘禅心知正事要紧,对梁成侯等一干人喝道。

    高汾等人闻言,心有不愿,又不清楚陛下打什么主意,一个个动作无比缓慢,甚至还有跪着没动弹的。

    刘禅冷眼瞧着,没在言语。张淳在宫中几十年,经验丰富喝道:“陛下有旨,梁成侯一干人等还不速速领旨!”

    说到这个份上,再磨磨蹭蹭的就是不知死活了。抗旨不遵,那是要杀头的。自从女儿入了宫,别的不懂,可这条条框框动不动就掉脑袋的规矩还是明白的。

    一一上前领出了女儿,刘禅方才问道:“众卿父女最近一次见面是什么时间啊?”

    陈袛,许游等人见陛下如此问,心中不免一沉。

    梁成侯等人,见陛下询问,唯恐答的慢了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众臣仔细听着,心中都是明了刘禅的用意。只见刘禅身旁不知何时多了四人,有眼尖的认出四人分别是:蜀郡功曹杜轸字超宗,蜀郡从事高玩字伯轸,卫继字子业,文立字广休。杜轸,文立是谯周的高徒,高玩,卫继是杜琼的门生。

    谯周儒名之盛,天下皆知,有弟子被陛下看重是理所当然。可杜琼物故好多年,门生被陛下挑中更是难得。事实上,杜琼虽然去世,可有不少门生依然在杜琼府上进学。卫继身为白身,乃其中佼佼者。

    高玩手书不停的记录众人所言,众人感到奇怪,可话已说出,悔之不及。等众人说完,高玩也记录完,如此速度又是让众人惊讶不已。要知道四十多人你一言我一语,声调大小不一的回答,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记录完毕,这种敏捷的头脑思维,实属罕见。

    镡承,张峻二老四目对视,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在此之前,虽然听说过这高玩是杜琼的门生,可没人了解其人有何特殊之处。陛下选人,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陈袛见了只是冷哼,心中感到一丝不安。蜀汉人才众多,出类拔萃者也可车载斗量。但说到天赋才能,却推数人为先。高玩反应敏捷,耳听目判手记互不干扰,可谓奇人。据陈袛所知唯三人有此头脑:前军师中郎将,靖侯庞统,昔年断案便如今日此景,却更胜三分。

    前大将军费祎在世时,公务繁重,可费祎识悟过人,每每处理公文,只是看了一眼便已了解其中究竟,过了很久都不会忘记。常常在处理公务时接纳宾客,饮食嬉戏,再加上博弈,无论是宾客还是嬉戏博弈的人都非常高兴,感到满意,并且费祎的公务一点都没因此耽误。等到董允接任,模仿费祎的风格做事,不到十天就耽误了许多公务,于是感叹道:“人的才能和智力相差这么远,费祎做的不是我能做得到的。每天不停的处理公务,尚有来不及处理的,那还来得及做其他的事呢。”

    第三人便是陈袛陈奉宗,当年费祎便是欣赏陈袛有与自己相近的才能,才屡次破格提拔。不想陈袛的心思更多的放在权术上,才华没有得以用到正途,蜀国的民生也一落千丈。

    此人,有和费祎以及自己相同的才能。为何一直没有发现呢?

    “汝等最早的也是数月之前入宫探亲,宫中近况从何知之?”刘禅看了两遍高玩的记录,冷然问道。

    冲入魏阵之时,蒋班便感不妙。分出一拨死士阻拦陈骞的魏骑后,虽然一路杀得魏军阵势混『乱』,却发现有不少魏军似早有准备般,在各部将领的指挥下,列出阵势。凭借骑兵之利,蒋班完全可以冲破魏军左翼,回归本阵。可若如此,魏军必然大举追击,辅以陈骞的铁骑,其结果是淮南军打败,凭借骑兵之速蒋班等或可逃命。但大队部卒将再魏人铁骑下丧命,如此一来,蒋班加入战场等同加速己方的败亡。

    所以蒋班采取了横向突击的策略,即是从魏军左翼冲到右翼,魏军为了应付自己,必然全军回缩。这时淮南大军方有一线生机。至于蒋班,早已抱定必死的决心。王基既然要猎杀自己,索『性』就让他猎杀,只要保全大队人马成功脱离,自己便没算白死。

    几番驰骋冲杀,发现可杀伤的魏军越来越少,魏军的一列列战阵,逐渐缩小包围。蒋班借骑兵之利,反复冲突,可魏人目的在于围困,不断的向淮南骑兵发『射』弓弩。甚至有长枪兵将目标锁定在战马身上,淮南骑兵从阵前掠过,往往从阵中窜出长枪手,一枪扎在马身。骑士失去了战马,还不如普通的步卒,身后躲避不及的骑兵也是绊倒在地,还没等爬起就被『乱』刀砍死了。魏军的阵势,对于骑兵的杀伤力效果非常。蒋班的骑兵减员严重,已然失去了初时的威力。

    不多时,陈骞的铁骑也加入了战团,步兵配合陈骞骑兵对蒋班开始了绞杀。那阻敌的五百骑兵,显然已被全灭。蒋班长叹一声:“今日蒋班便死在此处了!”

    第25章 恩威并施(1)

    第25章 恩威并施(1)

    蒋昭,杨虎见蒋班被魏军重重包围,急欲提兵去救。回头环视众军,只见众人脸上皆有难『色』。淮南众军一夜激战,几乎崩盘,如今死里逃生,谁愿意再去送死?淮南军本是数部合并而成,能承受如此高压的战斗已然非常难得。二人心知难以强求,顿显几分悲壮。

    杨虎叹道:“军无斗志,如何是好!”

    蒋昭反笑道:“事到如今,唯有搏命了。”

    二人计议已定,传令诸军,愿去救蒋班者列于蒋昭身后,愿回寿春者列于杨虎身后。众军闻令,一片『骚』动。片刻之后,蒋昭身后聚集了两千多淮南军。蒋昭对杨虎笑道:“想不到蒋氏兄弟尚有些许人心。”杨虎双眼微红默不作声。蒋昭长喝一声,纵马冲在前列,身后两千多淮南军奋起余力一起冲向魏阵。

    王冲负责外围防御,见淮南不过两千来人冲来,一个个血衣垢面,衣甲不全。虽是勇气可嘉,可战力实在是不堪一击。此时在蒋昭军侧翼,突然出现一队人马,约有数百人,推着无数大车,向魏阵冲来。定睛一瞧,领兵者正是陈奇。陈奇耷拉着一条手臂,另一只手持剑,在车阵之中,也不骑马。

    见状一愣,王冲旋即明白过来。这陈奇是想用这近百辆大车,冲『乱』魏阵,协助蒋昭营救蒋班。这攻营大车,做的粗陋,可胜在体积大,结构简单但结实非常。车上绑着一根大木,木头探出车体,被削的尖锐。凭借血肉之躯正面难以拦截,毕竟是攻营所用,人体绝对拦不住。

    既然不能攻击车体,那便攻击推车的人,没有人推这些车不过就是一堆废木头。魏阵之中一支约两千人的部队出列,排开阵型向陈奇的车队杀了过去。蒋昭见了便欲支援,被王冲大队魏军正面围住,动弹不得。

    杨虎远远见了,回首对众军道:“谁愿随我回去营救众军?”淮南军这里还有近两万人,听杨虎喝问,却是无人答话。杨虎见状为之气结,魏军包围蒋班的人马大概是一万五千步卒和三千多骑兵。外围阻拦淮南军救援的也不过才一万两三千人。淮南各部分人马加起来也有两万四五千人,正面对上人数优势明显。

    可军心本就不齐,又经历一番恶战,人心涣散,纵然杨虎连连呼吁,可军无斗志,如何作战。众军原本是两淮驻守的魏卒,若是胜仗自然看不出问题,一场硬仗却是把淮南军仓促而成的弱点暴『露』无遗。王基想必也是心有定见,才派了王冲带一万余人抵御淮南两万多士卒。

    杨虎本部只剩不到百人,想去救人简直是以卵击石,天方夜谭。见众军麻木,杨虎哀声叹气却是无能为力。

    蒋班在魏阵内死战,被陈骞的魏骑咬住,骑兵优势尽失,只能做阵地战。周围魏军步卒趁机一拥而上,淮南骑兵纷纷落马。陈骞,曾烈双战蒋班,蒋班披头散发状若疯狂,以一敌二反而杀得二将不住倒退。蒋班一心要取二将『性』命陪葬,不想侧翼数名魏卒奔来,张弓搭箭『射』向蒋班。蒋班猛然发觉为时已晚,坐下战马连中数箭,负痛摔倒在地。蒋班不及起身,陈骞,曾烈一刀一矛早到。可怜蒋班称雄淮南十余载,一朝算错,殒命沙场。

    蒋班一死,余下淮南骑兵更是难以支撑,不多时被魏军歼灭。王基见蒋班伏诛,心中畅快,命人挑着蒋班首级,去招降蒋昭,陈奇二军。陈奇本来军力不多,被魏军围上,只好用战车为屏障圈住本阵死守,魏军也是多有伤兵,一时难以攻入。见到曾烈挑着蒋班首级前来招降,陈奇心内一痛,一口鲜血呕出。

    “将军武艺了得,曾烈佩服,只要将军愿降,曾烈以『性』命担保将军无碍!”

    见曾烈劝降,陈奇摇头苦笑,命众人放下武器投降魏军。自己却昂然走到一架攻营车上,拿着火把对曾烈道:“愿将军善待吾之部卒,奇死而无憾。”言罢竟是点燃了攻营车,那车上早撒满硫磺等易燃之物,火势瞬间而起。不等众人营救,陈奇葬身火海。另一侧蒋昭见过兄长首级,悲痛万分,不理曾烈劝降,冲阵而死。

    一场鏖战以魏军获胜告终,众将一脸兴奋却难掩疲惫之『色』。王基当下传令众军打扫战场,回营屯驻。天『色』微亮,项县方向大队人马赶到,却是豫州各路游军接到司马昭传令,星夜赶来支援,不想慢了一步。

    刘禅一句质问,让在场众人无不胆寒。高汾等人支支(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