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部分阅读
傅袛心中暗骂王基年老成精,做事滴水不漏。案情自当修书给廷尉,又需向着陛下和晋公有所交代,一下子修书三封等于落了自己的口实,如此一来就算日后有人想要翻案,傅袛也是和王基一条船的人,难以逃脱干系了。
可眼下的形势,哪里容得自己有半分迟疑?傅袛无奈之下,连声应和,提笔开始公文私函竟是一口气写完。笔墨未干,王基早是走到一旁仔细的从头看到尾,看了许久方道:“傅大人为国事操劳,为建业解危,老朽先行谢过了。”
傅袛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心中只是想尽快离开此地,闻言连称不敢。王基嘿嘿一笑,派人送傅袛回其馆驿歇息,自然有专门的兵将负责“保护”,而那几封公文私信更是打发人快马加鞭出建业城送往许昌。
等到傅袛离开之后,王基猛然一拳打在桌案上,那桌案“蓬”的一响应声碎裂!王基须发倒竖勃然大怒道:“无用竖子,私入禁地,为人算计,几乎毁我大魏一角,此子不死留之何用!”
厅中一片寂静,众人跟随王基多年,都未曾见过这位老者发如此大的脾气,眼下之状显然是暴怒难遏。哀其之死,惜其之才,怜其家人,怒其不争,恨其误国,百般心绪纠结让王基因这爱将之死,变得一时盛怒无比。
第一百四十一章 激战(中)
魏军骤至蜀军大乱,正面两支魏军步骑左右杀来,后方又是一支魏军堵住了蜀人的退路。庞宏心知中了魏人的算计,再见自己的侄儿庞正和那数百蜀兵早已被魏军围杀,心下虽是悲痛,可身陷危局只能强忍悲痛指挥蜀军作战。
强将手下无弱兵,庞宏不是什么勇猛的将领却是治军有方。面对三方围杀,蜀军在当中巍然不动,令旗变换之下屡屡变阵。无奈如何变阵蜀军终是满身疲惫,无论如何变阵也是难抵铁骑犀利。铁骑冲杀而过,蜀军一分为二,庞宏带着五千余人被隔断在左侧,王振带着六千余人被围在右端。四周魏军源源不绝赶到战场,庞宏,王振各自挥军死战力求逃出生天。〖.org〗
魏将郝诩乃是魏国智囊裴秀之友,一身武勇闻名于世,手中大斧力有千钧,蜀军之中庞正一死竟然无人是其对手。庞宏眼望四周传令众军缓缓向着宛城方向进逼,众军领会骑意鼓噪而进!庞宏想脱身是绝无可能,与其战死于此倒不如逆流而上,和魏军对冲。只要这边吸引足够的魏军,另一侧的王振能否突围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庞宏决意牺牲自己,心下再无犹豫,暗中布置一番后竟是策马上前,手中羽扇轻摇道:“魏将休要逞能,可敢与我一战?”
郝诩听了忍不住大笑,看着庞宏身上虽然披着软甲可手中连个像样的武器都没有,还说什么要和自己一战?难道一把扇子就能要人命不成?想到这里郝诩眼睛贼溜溜一转,看了看蜀军皆在奋战之中,自己带人杀过去也不无不可,于是放声笑道:“死到临头还逞口舌之快,且看我斩下汝之狗头!”言罢带着千余人拍马抡斧奔着庞宏直杀而来!
“有用无谋之辈,不足一晒。”庞宏自言自语嘟囔一句,见魏军如自己所料冲了过来,便转身回马奔入阵中。魏军风风火火的直撞过来,便是要看蜀军如何应付。蜀军四面八方都是魏军围杀,难道这数千蜀军阵中还有什么玄机么?要知道八卦阵那只是姜维的“专利”啊,这边的蜀军多半是故弄玄虚了。
巨斧开路挡者披靡,庞宏深入阵中郝诩转眼间便已杀至,方至阵中郝诩便暗道不妙。原来蜀军分出过半兵力在四周招架魏军的围攻,这阵中确实预备好了两千人马专门针对自己。背靠着蜀军铸起了内外防线,血肉相连激起了蜀军无边斗志!迎面诸葛连弩爆射而至,郝诩心中有所提防却是浑然无用。诸葛连弩五十发连射,又是百余连弩手同时射出,迎着魏军杀入的势头,正是当头棒喝!
乱箭穿心而过,一腔热血抛洒阵中,郝诩纵然武勇过人,纵然心有防备,可在如此近距离又是四面八方围射之下顿时被射杀当场!蜀军的连弩集中在郝诩身上,跟随郝诩入阵的魏军也有一些被射杀,可大部分却是眼睁睁看着自家将军同袍死于非命,顿时心惊肉跳翻身就跑!
庞宏藏身阵中见状唯有阵阵冷笑,若非是被魏国大军围困在此,正面交手自己实在是不惧任何人,就算司马昭亲至自己也有一战之力。可眼下,唯有玉石俱焚!设计诱杀了郝诩,随之便是驱兵掩杀。这数百魏国的败兵就是蜀军的“开路先锋”,兵败如山倒,虽然只是这数万魏军中的一小撮,却在魏军严密的包围上打开了一条裂缝,并且逐渐的扩大影响。
前方道路已开,不是生路,而是死门!庞宏和三千余蜀军义无返顾的追杀魏军,魏军也乐于让蜀军越陷越深,沿途蜀军大呼郝诩之死,高挑人头,郝诩的手下兵丁都是慌乱,不少人被那数百败军冲动阵脚也是跟着后撤。若对手只有郝诩那就好办了,可这魏军源源不绝郝诩不过是一路先锋而已,纵然乱了阵脚也不过是数千人罢了,外围仍旧是几万魏军的铜墙铁壁。
只是这边的魏军骚动不止,蜀军向着宛城又是推进了不少,城外的魏军无数,可宛城屹立在此,正面的魏军退到城下便是没有了退路,背抵城墙只能奋死一拼。正待魏军鼓起勇气准备背城一战之时,突闻蜀军阵中高声呼喊不断:“生死成败在此一举,众军给我杀啊!”庞宏甩手抛掉羽扇,一改镇定自若之态,抽出身后的宝剑纵马向前,身先士卒带着仅存的两千余蜀军拼死攻杀!
可怜魏军连续奔逃士气衰竭,四周的同袍虽然勇猛,眼前的蜀军不断的倒下,可正面而来的数百蜀军凶猛无比,只是那视死如归又如饥似渴气势和杀意就足以让人心惊胆寒,未曾交手便是相形见绌。
突然!正面的蜀军分为左右两侧一让,赫然露出了百余名诸葛连弩手!城墙下千余魏军见状愕然,大呼不好之时弩矢如雨直射过来,绵密不断,连绵不绝,射的毫无犹豫,射的干脆利落。千余魏军被连弩狂射之后,赫然仅存百人,而两侧奔行的蜀军早已挥刀冲上一阵砍杀!
这是死门,却未必是死路,门后是生是死仍是未知之数,就算九死一生,也还有着一分生机!
魏军四面围杀,可正面却是宛城,魏军如何神勇总不能把宛城移走。庞宏带着蜀军向着宛城驱赶魏军,负责守卫两翼的蜀兵大半战死,为的便是换取正面数百蜀兵的求生之机!魏军退到城下,便没有了退路,身后是冰冷的城墙,身前是冰冷的弩箭,如此情形下怎可生还?魏人一死,蜀军便可趁机冲入宛城,宛城虽然不可守御,可从宛城中穿过,另一端未见得不是生路。
见到情况如此,魏人也知晓蜀人之意,三方魏军加紧逼杀蜀军!负责殿后和护卫两侧的蜀军不断的倒下,不断的拼杀,却是气力不济难以如愿。庞宏和数百蜀军攀爬城墙而上,意图登城逃遁,城墙下依然有五百余人结成方阵为庞宏等人护卫殿后。魏军一拥而上,看着城墙上攀爬的蜀军各个是暴跳如雷,指挥弓箭手向着蜀军射击。留下城下的蜀兵不甘示弱,诸葛连弩咆哮射出,魏军一时竟然难以抵挡,虽是奋勇向前可自己也是损伤惨重。
城下的蜀军越来越少,身旁的蜀兵不断中间坠下城去,庞宏奋力攀爬城墙,心中一股酸楚油然而生。就算登上城墙,恐怕身边也只剩下百余人,想从另一端杀出已是妄想。可叹庞氏人丁单薄,侄儿庞正一死,族中再无可造之材,自己空有满腹韬略,一时落入魏人算计,这怨不得别人,只恨一身所学未能尽展,只恨胸中抱负就此长眠,只恨……后继无人啊!
这边蜀军的顽强和出人意料惊动了整个战场,杜预引兵从河北赶到许昌,再从许昌来到宛城,虽然来不及阻止州泰的失败,却是有机会击溃蜀军主力。不想这蜀军竟然要冲上宛城,杜预脸色一沉,心中暗自钦佩。为了避免宛城有所闪失,又怕蜀军再做出什么惊人之举,杜预便亲自带了一部人马从别门进入宛城,阻击蜀军的行动。
城下的蜀军几乎伤亡殆尽,诸葛连弩手们弩矢射尽纷纷拔出腰刀奋战,可魏人一拥而上长枪大刀一窝蜂似的招呼来,根本无从抵御。最后一名连弩手倒下之时,城下再无活着的蜀军。魏军****手凑上前来,看着城墙上二百多名蜀兵蜀将,一声令下弩矢齐射!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釜底抽薪(上)
沛国谯郡之内,一麻衣文士匆匆而行,在一处草亭中歇息。天降大雨,银丝顿泄,文士在草亭中悠然自得,对这一场大雨竟是十分欣赏,并不以其阻碍了自己的行程而懊恼厌烦。
谯郡乃是魏国曹氏发源地,更是曹氏和夏侯氏壮大的根据地之一。就算是当年曹操在陈留起兵,可其部署骨干大都是来源于谯郡的曹,夏侯两大姓氏之中。到了现今谯郡的曹姓和夏侯姓之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不是被迁往各处就是死于朝廷的刑法。若说魏国的天子姓曹,而天子家乡竟然如此的凋零,族中没有可以出来挑大梁撑场面的人物,这般的凄凉与许昌皇宫之内的孤寂遥遥相应,述说着帝王之家的无奈。〖.org〗
司马氏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国家,可又逐渐失去这个国家,这是玄之又玄的事情,并非每个人都看得到,但确实有人可以清楚的把持住这一脉络。
大雨滂沱,草亭虽然粗陋竟也挡得住这狂风暴雨,风吹雨点千条线,一切的景物都失去了原本的清晰变得模糊,变得难以分辨。唯独一条人影愈来愈是清晰,肥胖的人影在雨中逼近草亭,一股萧杀之气散发四周。
“哦?追来了么?”麻衣文士拄着下巴自言自语的说着,同时双眼早已锁定了来人的身影。
来人的容颜逐渐浮现眼前,老者面上带疤,双目炯炯有神,却又闪烁不定,臃肿肥胖的身躯在大雨中却是轻盈稳重,每踏出一步,便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扑面而来,透过雨滴,透过寒意,带着毫无掩饰的杀意!
气浪狂卷,老者身形一闪之下已然跃入了亭中,手中鬼头大刀好似索命阎王一般兜头便斩,一出手便是生死之招!麻衣文士眼中神光暴涨,神情严肃的抽出怀中的腰刀迎着老者便是狠狠的一斩!
“铛!”
“蓬!”
双刀撞击在一处,草亭猛然破裂柴草木桩迸射四周,两条人影从曹亭左右分身而出,落地后各自倒退数步竟是平分秋色之局!
“啧啧啧,老人家脾气真是暴躁,无冤无仇这是何必呢!?”麻衣文士站直了身躯竟然有八尺之长,雄武无比。
那臃肿老者冷哼道:“在老夫家中留下此等文书,是何居心昭然若揭,速速让老夫扭送你去府衙,否则休怪老夫刀下无情!”言罢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略一扬手那书信竟然穿过滂沱大雨落入了麻衣文士手中!
“凄凄荒草凉,揭竿唯一唐,若为天下计,三叛美名扬!”麻衣文士看也不看手中的书信,反而摇头晃脑淋着大雨亢声长吟,眼中的嘲弄之意就算站在远端有雨幕相隔的老者也是看的清楚。
“果然是你!戏弄唐咨的下场,你承受得起么!”老者见这麻衣文士所吟唱的歌谣与书信中一般无二,顿时怒火中烧,身上杀气更显得凝重无比!
“啧啧啧,利城鬼王唐咨在魏文帝时期便揭竿而起,为北方之贼首,扰得一方不得安宁。遁至江东后屡立战功,淮南之战复叛江东委身曹魏,如今数年光景,竟被一封书信几句歌谣吓得如此紧张,当真是年老无用了么?”麻衣文士缓缓解开文士服,里面露出一身劲装,配上古铜色的肌肉赫然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
“嗯?”唐咨闻言不言不语,只是双手握住与自己拼杀相伴数十年的鬼头大刀,屏气凝神盯着劲装男子。
雨越下越大,二人身上的杀气越来越浓,二人静立雨中足有半个时辰没有找到彼此的破绽。唐咨心念电转间张口喝道:“信末所言之事,可是属实?”
劲装男子闻言笑道:“此信早已投入州郡府衙之中,更是找了数十幼童传唱州郡之内,相信三五日间便有人来拜见唐老将军了。”
“哦?这么说唐咨倒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唐咨身上杀气一缓,身形微动准备收刀。
那劲装男子见状也是收刀回鞘道:“木已成舟,唐老将军如何选择非是在下可以左右了。”
“非我族类必是蜀人!”一声暴喝下本欲收刀的唐咨身形一闪,足尖点地竟是飞奔而至,手中鬼头大刀好似融入这漫天雨水之中狂泻而下,誓要斩杀劲装男子来洗脱自己的嫌疑!
被唐咨收手的动作所迷惑,劲装男子来不及再次抽刀,只能挥舞刀鞘迎战,一声狂喝之下,一股狂然气势勃然冲天,竟是震得唐咨倒退数步,精心筹划之攻势顿时瓦解。
“你是什么!?报上名来!”唐咨心中骇然,知这劲装男子不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可一身武功绝对在自己之上,当年就算是诸葛诞也未必有此身手!
“竟然瞧破了我賨人的身份,唐咨不愧是名盛一时之辈!在下蜀汉骁骑都尉李特,现在呼雷阙内任职,老将军满意了么?”劲装男子雄伟身躯上前数步,将唐咨罩在自己的攻击范围之内,略带笑意的望着唐咨。
大雨早把二人淋得通透,可唐咨的心里直到这个时候才觉得凉,不是凉爽,而是凉得透心,凉得惊恐。对方毫无顾忌的就说出了身份,代表着自己今天只有两条路走,一条是接受蜀人的摆布干起揭竿谋反的老本行,二是和这劲装男子放手一搏力求一丝生机。揭竿谋反那是九死一生的勾当,可和眼前这叫李特的劲装男子动手唐咨自忖同样是九死一生。
“老夫早已归隐田园,阁下何必苦苦相逼,何况老夫垂暮之年,哪有精力谋划大事……这……”唐咨一口气先找了两个理由搪塞,实则想借机刺探对方的盘算。可说到了一半,李特身上杀气倍增,显然是动了杀机!
“中原连年征战,田地荒芜,百业衰败,唐老将军从三十亩的宅院到如今三百亩良田,做的什么勾当相信不须我一一详述了吧?”李特劈面就是一问,旋即又接着说道:“家业搞的如此之大,是托了天下大势的福,还是发了死人的财,总之唐老将军精力旺盛得很!只是么……难道老将军忘了当年被人监管的生活了?战事一停,魏国朝廷允许唐老将军继续如此享福不成?”
李特的这一番话又是戳到了唐咨的痛处,大雨中的唐咨忍不住一声呻吟,自己的情况被这蜀汉使者早已摸个透彻,而自己对于对方却是一无所知。即便如此,李特说的也不无道理,当年自己投降了司马昭,虽然得到了将军的封号又有爵位在身,可身边没有一人可供差遣,身家更是不如普通的百姓。更可甚的是魏人对于自己并不放心,里出外进皆是有人监视。这些魏人的耳目乔装打扮,可又怎么瞒得过唐咨这种大匪头儿?
若不是这几年战事不断,魏国国力逐渐空虚,兵力不敷使用,各地府衙威势大减,自己想抄起老本行捞油水搞势力恐怕先要把命搭上。一旦魏国国力恢复,那么唐咨现在的行径会被如何判定,唐咨内心中着实没有底气。自己可是屡屡叛变的匪头,而不是什么身家清白的将军。自从钟会一事之后,司马昭对于魏国的文武官吏已然难以放权,而信任度也是锐减。如此背景之下,自己造反的信件已经投入了州郡府衙,童谣儿歌也是流传四周,这个时候就算选择和李特拼命,等到州府之兵到来的时候,自己的解释又有几人能够相信?经营得有声有色的个人势力又如何让人相信自己没有反叛魏国的想法呢!?
唐咨默然,心中盘算与蜀人合作的好处,同时打定主意,若是蜀人拿不出什么保证和利益,自己就算拼着九死一生也要先逃离此地保住性命再说!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
“凄凄荒草凉,揭竿唯一唐,若为天下计,三叛美名扬!”谯郡府衙之中,一名文官拿着手中书信反复念着,似在推敲什么又像是寻找什么,转头对立于身旁的一名武将道:“仲约可从这童谣之内推敲什么?”
那武将身形挺拔如岳,面容清俊秀气不过二十余岁的年纪,闻言抱拳道:“末将智短,只觉得歌谣中所指乃是一唐姓之人意欲作乱,此人与淮南叛战有所牵连,又是深得匪望之人。”
“哦?仲约觉得此人是谁呢?”那文官一副奇怪的表情问道。
俊秀的武将恭敬的道:“末将认为,歌谣中所指之人,乃是栖身本郡数年之久的唐咨!”
“嗯……为何会是他呢?”文官转身走到窗旁,负手在后仰望屋外,似乎有很多的疑虑想不清楚。
俊秀武将略有犹豫,又是道:“大人一眼便知是唐咨,为何又如此踌躇?”
“我来本郡已经多久?”文官忽然问道。
俊秀武将闻言恭敬的道:“大人到郡中四年,百姓得以安居,人人皆夸高诞大人是近十年来本郡最好的太守。”
高诞摇了摇头,微微叹道:“国力疲惫,战事不断,高某竭尽所能也只是让百姓安于现状,可每年赋税徭役仍旧不断增加,郡城之外无数耕田荒废,只有郡城之内方有一丝起色。言高某为十年之最,实在是愧不敢当。”
俊秀武将略有激动的道:“沛国诸郡唯有高大人治下的谯郡生机勃勃,每年赋税兵役皆是无差,四周百姓闻名而来,大人切不可妄自菲薄,寒了百姓之心。”
“仲约,你来此也有数月,那五营兵士训练的如何了?”高诞转头一脸凝重的道。
“末将日夜操练人马,拣选精壮之士,五千步卒,七百骑士随时待命!”俊秀将军闻言答道。
“李俭将军的人马虽然不差,倒还不如我带来的千五锐卒,若是捉拿唐咨之辈,还是本将亲自出马为妙。”便在此时,又是一名少年将军大步踏入屋中,口中藐视之意一显无疑,见到高诞之后双拳一抱:“末将石崇拜见高大人。”
面对石崇的挑衅,李俭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退到一旁默默而立。高诞见石崇赶到,也是拱手道:“石将军一口咬定唐咨,可是探得什么消息?”
石崇面露凝重道:“这歌谣只在本郡范围内传唱,唐咨老奸巨猾之辈,据我暗中打听其早已搜罗千余人,占地数百亩,广收钱财,已然是谯郡之外的一大势力。”
高诞微微点头,等待石崇娓娓道来。这石崇字季伦,乃是魏国大将石苞的幼子,好立功名,武勇非常。出身将门之后,其见识比起李俭自然要高上几分,对此人高诞不敢得罪,却又不愿显得自己卑微。但石崇乃是朝廷所派下巡视青徐之将领,高诞身为谯郡太守又隐隐为其压制。
“不论唐咨是否有造反之心,此等谣言一出,唐咨心怀畏惧,必然揭竿而起。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这唐咨皆是非除不可!如此方可震慑人心,避免百姓争相仿效,行大逆不道之事。谯郡乃是沛国重兵所在之地,可观其人马不过县兵两千,若无我之千五锐卒,刚好又有李俭的五营人马,此地必然大乱。”石崇一口气说了许多,听得高诞和李俭都是颔首点头。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交给石将军火速处理,李俭将军可分出七百骑兵作为支援。”高诞心中计议已定,于是说道。
石崇走遍了青州徐州所过之处未有谯郡之强兵,虽然偶有匪盗可解释宵小之辈不堪一击,眼下对手是唐咨,心中不禁兴奋。见高诞不与自己争功,更分出七百骑兵相助于自己更是欣喜,于是双拳一抱领命而去。
待石崇离开之后,高诞神色一凝吩咐道:“李将军可取三营人马往唐咨庄园四周险要之处埋伏,随时准备就应石崇。”
李俭闻言奇道:“唐咨不过千余乌合之众,太守大人何以如此重视?”
高诞皱眉道:“唐咨乃是久经风浪之人,就算要重操本行,亦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甚至把这书信都送到了郡衙之内。此人反不足为虑,我担心的乃是其背后的势力,亦是那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之人!”
李俭听高诞如此说,心中也是顿然开悟,散播谣言引起官府的注意,这等行径却是不像是唐咨这种经验丰富的匪头能做出的事情。怀疑这背后另有推手,是在合理不过的推敲了。而今各地荒凉,百姓忍饥挨饿,守军都是不多。而经历了钟会之叛,异族洗劫,整个中原大地上至君王,下到百姓对于“叛乱”都是十分敏感。平素里深得信重的大臣,也因为小小的非议而被撤职轮换。国家敏感到这种程度,岂不是给了奸人可趁之机?
积水泥泞飞溅而起,石崇带着七百骑兵疾驰大道之上,直奔唐咨的庄园而去。对于这恶名卓著的匪头石崇没有一丝好感,却又十分好奇。没有好感是因为二者官贼不两立,一丝好奇却是奇怪这唐咨何以在这荒凉之地能聚集千人以及庞大的财富,如此敛财之法不逊官府,而得人心之却更胜之。若是捉得此贼,必然要套问出这敛财方法才是。
一场大雨遍地滂沱,石崇和七百骑士抵达唐咨的庄园外十里之外,便不敢继续向前。
这哪里是庄园?分明就是一处坞堡!
天知道唐咨在什么时候建立了这一样的坞堡,不仅坚固高大,而且上面赫然占满了贼兵。这些贼兵虽然衣着各异,可手中的****箭矢可是闪闪放光,看这武器装备虽然称不上是精良,但也算得上是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队伍。这不是普通的匪徒,石崇在心中不知不觉中便下了定义。
数十骑魏兵分别向着四周哨探而去,寻找这坞堡的弱点,侦查其防御工事。石崇自持骑兵战力强横,带着六百多骑兵缓缓接近坞堡,到了坞堡之外,堡上的贼兵见状喊道:“来的是什么人!?报上名来!”
石崇闻言忍俊不住笑道:“这贼兵不认得官兵么?”当下使人回复喊话,同时派人催促身后的千五锐卒迅速赶到。据说唐咨有千余人的势力,可眼前这坞堡藏个五六千人都是寻常事,说贼兵只有一千多人,石崇如何都不相信。
“积弩将军石崇石将军到此,还不让唐咨出来答话!”魏骑上前几步,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石崇?没听说过,我看你们一个个人模人样,莫非是哪里来的盗贼,想冒充官兵进入我们坞堡抢粮食吧!既然被我识破,还不速速离去!”堡上那贼兵头目双手抱在胸前,一脸严肃的喊道。
城下的魏骑听得各个大怒,石崇更是一口气没上来好悬倒栽下马。这彪悍的战马,鲜明的衣甲旗号,竟然被对方认为是不知何方的盗贼,这是纯心戏弄,真是气死个人。
“休得胡言!这般旗号看不见么?快快叫唐咨出来答话!”那骑兵倒也不笨,依旧是扯着嗓子喊道。
“哦?胡言?我看你才是一派胡言,现在是什么世道?没有官家文书,朝廷符令,你说是官兵就是官兵么?我不信,不信呐!”有意的加重语气,听得坞堡上的贼兵皆是捧腹大笑,指着城下的魏骑纷纷议论不休。
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修栈道(上)
“哼!”一声冷哼之下,石崇面沉似水,对方有意的调侃戏弄摆明了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更说明了坞堡的有恃无恐。便在此时,后方的千五锐卒堪堪赶到,这些锐卒乃是精锐之军,虽然一路急行可行伍并没有散乱的迹象。坞堡上的群贼似乎也很识货,看到魏人又有兵力赶到,顿时笑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
“此乃我之符令,汝是何人?为何不见唐咨!”石崇放马上前,手举符令喝道!
那戏弄魏兵之人闻言哈哈一笑道:“我叫李含,唐将军正在休养不见客,将军请回吧。”
石崇冷笑道:“我乃朝廷亲派使臣,唐咨闭门不见难道是想违抗圣谕么?”石崇虽然经验不多,可也明白眼下这剑拔弩张的形势尚有些许缓冲的余地。唐咨若是已然造反,这闭门不出的态势便完全没有必要,城上的群贼虽然有所敌意,可若换成是自己遭到这般流言中伤,也会如此。若是对方打开坞堡之门,那么说明对方尚无心造反,若是不开门,造反便是坐实,可无论你唐咨开门与否,为了这功劳和钱财,也定要将其入罪才是!
“啧啧啧,这么多人唐老将军可是招待不起,若是客人还请单身入堡,唐老将军必然以礼相待,若不是客那就自便吧。”李含撇了撇嘴,一挥手使人摇下了一只大筐落在城根底下,仿似在和石崇说,你若有胆就自己坐上来吧。
石崇不过二十余岁的年纪,如何经得住这般的羞辱,当下忍不住勃然大怒道:“本将奉命前来,唐咨竟然藐视王法,拒而不见,难不成想造反不成!?”其实无论唐咨是否造反,在石崇心中这早就是自己的菜了。
“将军若是公干,还请拿出相关文书,若是私事,诺,请啊。”李含一副好整以暇的表情,不愠不火的语态,带有几分侃的语气,手指坞堡下的大筐说道。只恨的石崇牙根发痒,恨不得一剑劈了这人!
此时十余骑从坞堡两侧转回,乃是石崇派出侦查形势的斥候回转。看那斥候一脸喜色,石崇便知这坞堡绝非坚不可摧,连忙问道:“打探的如何了?”
斥候兴冲冲的道:“启禀将军,这坞堡只是虚有其表,正面防御虽然不错,可是后方却有一处矮墙,长约三丈,高不过半丈,数百堡中百姓正在砌墙……”
“什么?”石崇闻言顿时怒容满面,怪不得城上这李含慢条斯理的在这里胡搅蛮缠,原来为的就是拖延时间。当下魏军转往坞堡之后,对于魏人斥候的打探城上的李含显然看在眼里,见状无奈长叹一声,留下少数兵力守卫正面,自己带着大部分人赶往坞堡后方。
三丈长短,半丈高的矮墙就在眼前,数百百姓忙碌着正在砌墙,见到魏军来了略有惊慌,可在堡中群贼的压阵之下仍是兢兢业业的忙碌着。这坞堡应当是一座废弃的坞堡,正面犹自看不出来,可从两侧以及后方无数新补上的痕迹清晰可见,尤其是这矮墙明显是最近两日方才堆砌而成。石崇只觉得自己脸上一红略带几分尴尬,若是经验丰富之将领到此必然先围绕坞堡看上几圈,然后才会动手。自己平白在坞堡前和对方废话了许久,耽搁了些许的时间,对于眼前的形势虽然无损,可是……这脸面上终究是挂不住。身旁这些兵将口中不说,可想必有人早就知道应该怎做,暗中笑话自己也说不定啊。
“啊!石将军,想不到在这里又见面了。”李含一脸嬉笑在矮墙上拱手施礼道。
石崇见到此人就不恨旁人,当下喝道:“唐咨聚众谋反,论罪当诛!然百姓无辜多为唐咨威势所逼,朝廷有好生怜悯之心,网开一面,只抓祸首余者无罪!”一番话语说的义正言辞,那些在矮墙后忙碌的百姓闻言一阵惊恐,顿时放下了手中工作。可当这些百姓抬头望见四周明晃晃,阴森森舞刀弄枪的群贼后,又捡起了手中的砖瓦继续抹墙。
“咦?石将军这是何话,唐将军卧病在床,你却说他谋反,可有证据,可有府衙公文?”矮墙上的李含一脸坏笑看着石崇,言语间说的倒是带有几分严肃。
这番话说的有情有理,跟随石崇已久的一千五百名锐卒自然不问青红皂白,可是那七百骑兵闻言却是一阵躁动。无论外面谣言如何,可唐咨始终是国家的将军,并且有爵位在身,无凭无据就说其谋反攻打其城坞实在是难以服众。石崇有心辩解,可又拿不出什么证据,不仅是证据,手头甚至没有逮捕唐咨的公文。问题不仅是两样都没有,而是跟随至此的七百骑兵都知道石崇两样都没有。听候调遣是听命,可不代表众人心中没有疑虑。
“唐咨将军既然卧床,那我自当前往拜访探望,只是这坞堡从何而来?阁下又是何人?”石崇双眼微微眯着看着矮墙上的李含,同时心中不断盘算着什么。自己意图分化群贼,采取攻心之战,不想对方几句话连消带打反有了动摇自己军心的意思。这般人物看似渺小,实则极为难缠,唐咨无亲无故从哪里得到这般人物?李含的见识谈吐,以及心急算计还有那一份看似戏谑实则从容不迫的气度,绝非普通的百姓,也非是唐咨有资本网罗的对象。
“嗯?石将军你怎么了,刚在前堡为了我的姓名现在又问,在下李含。石将军若是探望唐老将军还请走正门大筐,这么多手执刀兵的军爷我断断是不敢放入的。”李含一愣,旋即耐心的解释了一遍。
石崇鼻子差点没气歪,怒道:“这坞堡非是唐老将军所有,你是何身份竟然在此打着唐老将军旗号造谣生事,唐老将军迟迟不出,难道是被你所害!?”虽然恼怒,可石崇心中仍旧是清楚,唐咨不露面必然有所蹊跷,抓住这一点或许可以从这些盗贼的举动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阿四,我是什么身份?唐老将军被我害了么?”李含不搭理石崇,转首去问一个正在砌墙的百姓。那百姓虽然一身泥土,可是衣着还说的过去,闻言仍是弓着身子劳作,可口中已然答道:“你当然是李总管了,大家都识别得啊,唐老将军卧病在床,我们都曾去探望过。”
“一派胡言!小小的百姓如何去探望唐老将军!?”听得真切的石崇怒极反笑喝道。
“林铁匠,你们这些百姓有什么资格和身份去探望朝廷命官啊?”李含仍旧是不理石崇又是对着一人问道。
林铁匠年事已高,可体格健壮,干起活来不输青壮,闻言哈哈笑道:“唐老将军为了保护我们这些百姓,特意找到这坞堡,供我们吃住,待我等好似一家人般,探望亲人有什么不可么?”言罢,那林铁匠也低头忙碌去了。李含这才慢悠悠转过身,对着石崇喊道:“石将军远道而来我等本应略尽地主之谊,只可惜唐老将军抱恙在身,将军又带来这么多的兵马,就算将军全无私心,可我等小民不得不防。这堡中财物无数,粮草丰足,天知道是否有人打我们的主意呐。所以嘛……小心为上。”
石崇爱财世人皆知,其实仅有许昌之人才知晓。毕竟石崇不过是石苞的幼子,就算其父为国捐躯,可石崇这个年纪想名扬四海还是困难。更何况没有父亲这座靠山,石崇就算好财也是无法张扬。只是巡视青徐已久,各地官僚对石崇早已摸清了底细,其好财之名也随之散开。那千五精锐不以为意,可七百骑兵心中的疑虑不免加重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修栈道(下)
“花言巧语煽动人心,就算你耗尽口水,这矮墙终归是矮墙,你能拖到哪时呢?”石崇微微一笑,一语戳破了李含的意图。身旁众军此时恍然大悟,原来对方说来说去说的动听无比,所要做的不过是拖延时间,把这矮墙尽量修的高一些。若是执着于那些话语,不仅仅乱了军心更是让对方的奸计得逞。
“石将军这是何言,家中墙破,难道还不准修补么?”李含脸色微变,却仍是气定神闲的站在矮墙之上。〖.org〗
“油嘴滑色,虚张声势,攻城!”石崇看透了李含之本质,当下不再犹豫,叫你唐咨藏着不出,那我就打破你的坞堡,扫平贼窝然后再将之定罪!
一句攻城拉开战幕,千五锐卒盾阵向前,七百骑兵两翼压阵,阵势排开缓缓迫近矮墙!这坞堡坚固,可是后方的矮墙着实让人无奈,一处短板影响到了这坞堡的防御上限。看到魏军阵列整齐缓缓杀来,不时口号声想起更是惊天动地,矮墙上忙碌的百姓没等吩咐纷纷四散逃入坞堡之内,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百多名手拿长枪大刀短棍等等的贼兵站在矮墙之上,其中夹杂十几名弓箭手。
石崇仔细的望了望,心中忍不住嘀咕,就这些人马想阻挡自己的锐卒简直是痴人说梦,那十几名弓箭手射出的箭矢连盾阵都飞不过,更别说什么杀伤魏军了。这样的兵力和配备,唐咨还能忍住不出,其中到底有何玄虚呢?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杀!杀!杀!”
千五精锐层次分明的靠近矮墙,统一响亮的口号喊个不停。双方势力差距甚大,魏人的口号足以动摇已然慌乱的群贼。只要人心一乱,这一仗几乎是不用打了。
李含脸色不断的变化,自己当然做好了应战的准备,只是没有想到(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可眼下的形势,哪里容得自己有半分迟疑?傅袛无奈之下,连声应和,提笔开始公文私函竟是一口气写完。笔墨未干,王基早是走到一旁仔细的从头看到尾,看了许久方道:“傅大人为国事操劳,为建业解危,老朽先行谢过了。”
傅袛舔了舔干燥的嘴唇,心中只是想尽快离开此地,闻言连称不敢。王基嘿嘿一笑,派人送傅袛回其馆驿歇息,自然有专门的兵将负责“保护”,而那几封公文私信更是打发人快马加鞭出建业城送往许昌。
等到傅袛离开之后,王基猛然一拳打在桌案上,那桌案“蓬”的一响应声碎裂!王基须发倒竖勃然大怒道:“无用竖子,私入禁地,为人算计,几乎毁我大魏一角,此子不死留之何用!”
厅中一片寂静,众人跟随王基多年,都未曾见过这位老者发如此大的脾气,眼下之状显然是暴怒难遏。哀其之死,惜其之才,怜其家人,怒其不争,恨其误国,百般心绪纠结让王基因这爱将之死,变得一时盛怒无比。
第一百四十一章 激战(中)
魏军骤至蜀军大乱,正面两支魏军步骑左右杀来,后方又是一支魏军堵住了蜀人的退路。庞宏心知中了魏人的算计,再见自己的侄儿庞正和那数百蜀兵早已被魏军围杀,心下虽是悲痛,可身陷危局只能强忍悲痛指挥蜀军作战。
强将手下无弱兵,庞宏不是什么勇猛的将领却是治军有方。面对三方围杀,蜀军在当中巍然不动,令旗变换之下屡屡变阵。无奈如何变阵蜀军终是满身疲惫,无论如何变阵也是难抵铁骑犀利。铁骑冲杀而过,蜀军一分为二,庞宏带着五千余人被隔断在左侧,王振带着六千余人被围在右端。四周魏军源源不绝赶到战场,庞宏,王振各自挥军死战力求逃出生天。〖.org〗
魏将郝诩乃是魏国智囊裴秀之友,一身武勇闻名于世,手中大斧力有千钧,蜀军之中庞正一死竟然无人是其对手。庞宏眼望四周传令众军缓缓向着宛城方向进逼,众军领会骑意鼓噪而进!庞宏想脱身是绝无可能,与其战死于此倒不如逆流而上,和魏军对冲。只要这边吸引足够的魏军,另一侧的王振能否突围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庞宏决意牺牲自己,心下再无犹豫,暗中布置一番后竟是策马上前,手中羽扇轻摇道:“魏将休要逞能,可敢与我一战?”
郝诩听了忍不住大笑,看着庞宏身上虽然披着软甲可手中连个像样的武器都没有,还说什么要和自己一战?难道一把扇子就能要人命不成?想到这里郝诩眼睛贼溜溜一转,看了看蜀军皆在奋战之中,自己带人杀过去也不无不可,于是放声笑道:“死到临头还逞口舌之快,且看我斩下汝之狗头!”言罢带着千余人拍马抡斧奔着庞宏直杀而来!
“有用无谋之辈,不足一晒。”庞宏自言自语嘟囔一句,见魏军如自己所料冲了过来,便转身回马奔入阵中。魏军风风火火的直撞过来,便是要看蜀军如何应付。蜀军四面八方都是魏军围杀,难道这数千蜀军阵中还有什么玄机么?要知道八卦阵那只是姜维的“专利”啊,这边的蜀军多半是故弄玄虚了。
巨斧开路挡者披靡,庞宏深入阵中郝诩转眼间便已杀至,方至阵中郝诩便暗道不妙。原来蜀军分出过半兵力在四周招架魏军的围攻,这阵中确实预备好了两千人马专门针对自己。背靠着蜀军铸起了内外防线,血肉相连激起了蜀军无边斗志!迎面诸葛连弩爆射而至,郝诩心中有所提防却是浑然无用。诸葛连弩五十发连射,又是百余连弩手同时射出,迎着魏军杀入的势头,正是当头棒喝!
乱箭穿心而过,一腔热血抛洒阵中,郝诩纵然武勇过人,纵然心有防备,可在如此近距离又是四面八方围射之下顿时被射杀当场!蜀军的连弩集中在郝诩身上,跟随郝诩入阵的魏军也有一些被射杀,可大部分却是眼睁睁看着自家将军同袍死于非命,顿时心惊肉跳翻身就跑!
庞宏藏身阵中见状唯有阵阵冷笑,若非是被魏国大军围困在此,正面交手自己实在是不惧任何人,就算司马昭亲至自己也有一战之力。可眼下,唯有玉石俱焚!设计诱杀了郝诩,随之便是驱兵掩杀。这数百魏国的败兵就是蜀军的“开路先锋”,兵败如山倒,虽然只是这数万魏军中的一小撮,却在魏军严密的包围上打开了一条裂缝,并且逐渐的扩大影响。
前方道路已开,不是生路,而是死门!庞宏和三千余蜀军义无返顾的追杀魏军,魏军也乐于让蜀军越陷越深,沿途蜀军大呼郝诩之死,高挑人头,郝诩的手下兵丁都是慌乱,不少人被那数百败军冲动阵脚也是跟着后撤。若对手只有郝诩那就好办了,可这魏军源源不绝郝诩不过是一路先锋而已,纵然乱了阵脚也不过是数千人罢了,外围仍旧是几万魏军的铜墙铁壁。
只是这边的魏军骚动不止,蜀军向着宛城又是推进了不少,城外的魏军无数,可宛城屹立在此,正面的魏军退到城下便是没有了退路,背抵城墙只能奋死一拼。正待魏军鼓起勇气准备背城一战之时,突闻蜀军阵中高声呼喊不断:“生死成败在此一举,众军给我杀啊!”庞宏甩手抛掉羽扇,一改镇定自若之态,抽出身后的宝剑纵马向前,身先士卒带着仅存的两千余蜀军拼死攻杀!
可怜魏军连续奔逃士气衰竭,四周的同袍虽然勇猛,眼前的蜀军不断的倒下,可正面而来的数百蜀军凶猛无比,只是那视死如归又如饥似渴气势和杀意就足以让人心惊胆寒,未曾交手便是相形见绌。
突然!正面的蜀军分为左右两侧一让,赫然露出了百余名诸葛连弩手!城墙下千余魏军见状愕然,大呼不好之时弩矢如雨直射过来,绵密不断,连绵不绝,射的毫无犹豫,射的干脆利落。千余魏军被连弩狂射之后,赫然仅存百人,而两侧奔行的蜀军早已挥刀冲上一阵砍杀!
这是死门,却未必是死路,门后是生是死仍是未知之数,就算九死一生,也还有着一分生机!
魏军四面围杀,可正面却是宛城,魏军如何神勇总不能把宛城移走。庞宏带着蜀军向着宛城驱赶魏军,负责守卫两翼的蜀兵大半战死,为的便是换取正面数百蜀兵的求生之机!魏军退到城下,便没有了退路,身后是冰冷的城墙,身前是冰冷的弩箭,如此情形下怎可生还?魏人一死,蜀军便可趁机冲入宛城,宛城虽然不可守御,可从宛城中穿过,另一端未见得不是生路。
见到情况如此,魏人也知晓蜀人之意,三方魏军加紧逼杀蜀军!负责殿后和护卫两侧的蜀军不断的倒下,不断的拼杀,却是气力不济难以如愿。庞宏和数百蜀军攀爬城墙而上,意图登城逃遁,城墙下依然有五百余人结成方阵为庞宏等人护卫殿后。魏军一拥而上,看着城墙上攀爬的蜀军各个是暴跳如雷,指挥弓箭手向着蜀军射击。留下城下的蜀兵不甘示弱,诸葛连弩咆哮射出,魏军一时竟然难以抵挡,虽是奋勇向前可自己也是损伤惨重。
城下的蜀军越来越少,身旁的蜀兵不断中间坠下城去,庞宏奋力攀爬城墙,心中一股酸楚油然而生。就算登上城墙,恐怕身边也只剩下百余人,想从另一端杀出已是妄想。可叹庞氏人丁单薄,侄儿庞正一死,族中再无可造之材,自己空有满腹韬略,一时落入魏人算计,这怨不得别人,只恨一身所学未能尽展,只恨胸中抱负就此长眠,只恨……后继无人啊!
这边蜀军的顽强和出人意料惊动了整个战场,杜预引兵从河北赶到许昌,再从许昌来到宛城,虽然来不及阻止州泰的失败,却是有机会击溃蜀军主力。不想这蜀军竟然要冲上宛城,杜预脸色一沉,心中暗自钦佩。为了避免宛城有所闪失,又怕蜀军再做出什么惊人之举,杜预便亲自带了一部人马从别门进入宛城,阻击蜀军的行动。
城下的蜀军几乎伤亡殆尽,诸葛连弩手们弩矢射尽纷纷拔出腰刀奋战,可魏人一拥而上长枪大刀一窝蜂似的招呼来,根本无从抵御。最后一名连弩手倒下之时,城下再无活着的蜀军。魏军****手凑上前来,看着城墙上二百多名蜀兵蜀将,一声令下弩矢齐射!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釜底抽薪(上)
沛国谯郡之内,一麻衣文士匆匆而行,在一处草亭中歇息。天降大雨,银丝顿泄,文士在草亭中悠然自得,对这一场大雨竟是十分欣赏,并不以其阻碍了自己的行程而懊恼厌烦。
谯郡乃是魏国曹氏发源地,更是曹氏和夏侯氏壮大的根据地之一。就算是当年曹操在陈留起兵,可其部署骨干大都是来源于谯郡的曹,夏侯两大姓氏之中。到了现今谯郡的曹姓和夏侯姓之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不是被迁往各处就是死于朝廷的刑法。若说魏国的天子姓曹,而天子家乡竟然如此的凋零,族中没有可以出来挑大梁撑场面的人物,这般的凄凉与许昌皇宫之内的孤寂遥遥相应,述说着帝王之家的无奈。〖.org〗
司马氏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国家,可又逐渐失去这个国家,这是玄之又玄的事情,并非每个人都看得到,但确实有人可以清楚的把持住这一脉络。
大雨滂沱,草亭虽然粗陋竟也挡得住这狂风暴雨,风吹雨点千条线,一切的景物都失去了原本的清晰变得模糊,变得难以分辨。唯独一条人影愈来愈是清晰,肥胖的人影在雨中逼近草亭,一股萧杀之气散发四周。
“哦?追来了么?”麻衣文士拄着下巴自言自语的说着,同时双眼早已锁定了来人的身影。
来人的容颜逐渐浮现眼前,老者面上带疤,双目炯炯有神,却又闪烁不定,臃肿肥胖的身躯在大雨中却是轻盈稳重,每踏出一步,便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扑面而来,透过雨滴,透过寒意,带着毫无掩饰的杀意!
气浪狂卷,老者身形一闪之下已然跃入了亭中,手中鬼头大刀好似索命阎王一般兜头便斩,一出手便是生死之招!麻衣文士眼中神光暴涨,神情严肃的抽出怀中的腰刀迎着老者便是狠狠的一斩!
“铛!”
“蓬!”
双刀撞击在一处,草亭猛然破裂柴草木桩迸射四周,两条人影从曹亭左右分身而出,落地后各自倒退数步竟是平分秋色之局!
“啧啧啧,老人家脾气真是暴躁,无冤无仇这是何必呢!?”麻衣文士站直了身躯竟然有八尺之长,雄武无比。
那臃肿老者冷哼道:“在老夫家中留下此等文书,是何居心昭然若揭,速速让老夫扭送你去府衙,否则休怪老夫刀下无情!”言罢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略一扬手那书信竟然穿过滂沱大雨落入了麻衣文士手中!
“凄凄荒草凉,揭竿唯一唐,若为天下计,三叛美名扬!”麻衣文士看也不看手中的书信,反而摇头晃脑淋着大雨亢声长吟,眼中的嘲弄之意就算站在远端有雨幕相隔的老者也是看的清楚。
“果然是你!戏弄唐咨的下场,你承受得起么!”老者见这麻衣文士所吟唱的歌谣与书信中一般无二,顿时怒火中烧,身上杀气更显得凝重无比!
“啧啧啧,利城鬼王唐咨在魏文帝时期便揭竿而起,为北方之贼首,扰得一方不得安宁。遁至江东后屡立战功,淮南之战复叛江东委身曹魏,如今数年光景,竟被一封书信几句歌谣吓得如此紧张,当真是年老无用了么?”麻衣文士缓缓解开文士服,里面露出一身劲装,配上古铜色的肌肉赫然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压力!
“嗯?”唐咨闻言不言不语,只是双手握住与自己拼杀相伴数十年的鬼头大刀,屏气凝神盯着劲装男子。
雨越下越大,二人身上的杀气越来越浓,二人静立雨中足有半个时辰没有找到彼此的破绽。唐咨心念电转间张口喝道:“信末所言之事,可是属实?”
劲装男子闻言笑道:“此信早已投入州郡府衙之中,更是找了数十幼童传唱州郡之内,相信三五日间便有人来拜见唐老将军了。”
“哦?这么说唐咨倒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唐咨身上杀气一缓,身形微动准备收刀。
那劲装男子见状也是收刀回鞘道:“木已成舟,唐老将军如何选择非是在下可以左右了。”
“非我族类必是蜀人!”一声暴喝下本欲收刀的唐咨身形一闪,足尖点地竟是飞奔而至,手中鬼头大刀好似融入这漫天雨水之中狂泻而下,誓要斩杀劲装男子来洗脱自己的嫌疑!
被唐咨收手的动作所迷惑,劲装男子来不及再次抽刀,只能挥舞刀鞘迎战,一声狂喝之下,一股狂然气势勃然冲天,竟是震得唐咨倒退数步,精心筹划之攻势顿时瓦解。
“你是什么!?报上名来!”唐咨心中骇然,知这劲装男子不三十岁左右的年纪,可一身武功绝对在自己之上,当年就算是诸葛诞也未必有此身手!
“竟然瞧破了我賨人的身份,唐咨不愧是名盛一时之辈!在下蜀汉骁骑都尉李特,现在呼雷阙内任职,老将军满意了么?”劲装男子雄伟身躯上前数步,将唐咨罩在自己的攻击范围之内,略带笑意的望着唐咨。
大雨早把二人淋得通透,可唐咨的心里直到这个时候才觉得凉,不是凉爽,而是凉得透心,凉得惊恐。对方毫无顾忌的就说出了身份,代表着自己今天只有两条路走,一条是接受蜀人的摆布干起揭竿谋反的老本行,二是和这劲装男子放手一搏力求一丝生机。揭竿谋反那是九死一生的勾当,可和眼前这叫李特的劲装男子动手唐咨自忖同样是九死一生。
“老夫早已归隐田园,阁下何必苦苦相逼,何况老夫垂暮之年,哪有精力谋划大事……这……”唐咨一口气先找了两个理由搪塞,实则想借机刺探对方的盘算。可说到了一半,李特身上杀气倍增,显然是动了杀机!
“中原连年征战,田地荒芜,百业衰败,唐老将军从三十亩的宅院到如今三百亩良田,做的什么勾当相信不须我一一详述了吧?”李特劈面就是一问,旋即又接着说道:“家业搞的如此之大,是托了天下大势的福,还是发了死人的财,总之唐老将军精力旺盛得很!只是么……难道老将军忘了当年被人监管的生活了?战事一停,魏国朝廷允许唐老将军继续如此享福不成?”
李特的这一番话又是戳到了唐咨的痛处,大雨中的唐咨忍不住一声呻吟,自己的情况被这蜀汉使者早已摸个透彻,而自己对于对方却是一无所知。即便如此,李特说的也不无道理,当年自己投降了司马昭,虽然得到了将军的封号又有爵位在身,可身边没有一人可供差遣,身家更是不如普通的百姓。更可甚的是魏人对于自己并不放心,里出外进皆是有人监视。这些魏人的耳目乔装打扮,可又怎么瞒得过唐咨这种大匪头儿?
若不是这几年战事不断,魏国国力逐渐空虚,兵力不敷使用,各地府衙威势大减,自己想抄起老本行捞油水搞势力恐怕先要把命搭上。一旦魏国国力恢复,那么唐咨现在的行径会被如何判定,唐咨内心中着实没有底气。自己可是屡屡叛变的匪头,而不是什么身家清白的将军。自从钟会一事之后,司马昭对于魏国的文武官吏已然难以放权,而信任度也是锐减。如此背景之下,自己造反的信件已经投入了州郡府衙,童谣儿歌也是流传四周,这个时候就算选择和李特拼命,等到州府之兵到来的时候,自己的解释又有几人能够相信?经营得有声有色的个人势力又如何让人相信自己没有反叛魏国的想法呢!?
唐咨默然,心中盘算与蜀人合作的好处,同时打定主意,若是蜀人拿不出什么保证和利益,自己就算拼着九死一生也要先逃离此地保住性命再说!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
“凄凄荒草凉,揭竿唯一唐,若为天下计,三叛美名扬!”谯郡府衙之中,一名文官拿着手中书信反复念着,似在推敲什么又像是寻找什么,转头对立于身旁的一名武将道:“仲约可从这童谣之内推敲什么?”
那武将身形挺拔如岳,面容清俊秀气不过二十余岁的年纪,闻言抱拳道:“末将智短,只觉得歌谣中所指乃是一唐姓之人意欲作乱,此人与淮南叛战有所牵连,又是深得匪望之人。”
“哦?仲约觉得此人是谁呢?”那文官一副奇怪的表情问道。
俊秀的武将恭敬的道:“末将认为,歌谣中所指之人,乃是栖身本郡数年之久的唐咨!”
“嗯……为何会是他呢?”文官转身走到窗旁,负手在后仰望屋外,似乎有很多的疑虑想不清楚。
俊秀武将略有犹豫,又是道:“大人一眼便知是唐咨,为何又如此踌躇?”
“我来本郡已经多久?”文官忽然问道。
俊秀武将闻言恭敬的道:“大人到郡中四年,百姓得以安居,人人皆夸高诞大人是近十年来本郡最好的太守。”
高诞摇了摇头,微微叹道:“国力疲惫,战事不断,高某竭尽所能也只是让百姓安于现状,可每年赋税徭役仍旧不断增加,郡城之外无数耕田荒废,只有郡城之内方有一丝起色。言高某为十年之最,实在是愧不敢当。”
俊秀武将略有激动的道:“沛国诸郡唯有高大人治下的谯郡生机勃勃,每年赋税兵役皆是无差,四周百姓闻名而来,大人切不可妄自菲薄,寒了百姓之心。”
“仲约,你来此也有数月,那五营兵士训练的如何了?”高诞转头一脸凝重的道。
“末将日夜操练人马,拣选精壮之士,五千步卒,七百骑士随时待命!”俊秀将军闻言答道。
“李俭将军的人马虽然不差,倒还不如我带来的千五锐卒,若是捉拿唐咨之辈,还是本将亲自出马为妙。”便在此时,又是一名少年将军大步踏入屋中,口中藐视之意一显无疑,见到高诞之后双拳一抱:“末将石崇拜见高大人。”
面对石崇的挑衅,李俭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退到一旁默默而立。高诞见石崇赶到,也是拱手道:“石将军一口咬定唐咨,可是探得什么消息?”
石崇面露凝重道:“这歌谣只在本郡范围内传唱,唐咨老奸巨猾之辈,据我暗中打听其早已搜罗千余人,占地数百亩,广收钱财,已然是谯郡之外的一大势力。”
高诞微微点头,等待石崇娓娓道来。这石崇字季伦,乃是魏国大将石苞的幼子,好立功名,武勇非常。出身将门之后,其见识比起李俭自然要高上几分,对此人高诞不敢得罪,却又不愿显得自己卑微。但石崇乃是朝廷所派下巡视青徐之将领,高诞身为谯郡太守又隐隐为其压制。
“不论唐咨是否有造反之心,此等谣言一出,唐咨心怀畏惧,必然揭竿而起。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这唐咨皆是非除不可!如此方可震慑人心,避免百姓争相仿效,行大逆不道之事。谯郡乃是沛国重兵所在之地,可观其人马不过县兵两千,若无我之千五锐卒,刚好又有李俭的五营人马,此地必然大乱。”石崇一口气说了许多,听得高诞和李俭都是颔首点头。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就交给石将军火速处理,李俭将军可分出七百骑兵作为支援。”高诞心中计议已定,于是说道。
石崇走遍了青州徐州所过之处未有谯郡之强兵,虽然偶有匪盗可解释宵小之辈不堪一击,眼下对手是唐咨,心中不禁兴奋。见高诞不与自己争功,更分出七百骑兵相助于自己更是欣喜,于是双拳一抱领命而去。
待石崇离开之后,高诞神色一凝吩咐道:“李将军可取三营人马往唐咨庄园四周险要之处埋伏,随时准备就应石崇。”
李俭闻言奇道:“唐咨不过千余乌合之众,太守大人何以如此重视?”
高诞皱眉道:“唐咨乃是久经风浪之人,就算要重操本行,亦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甚至把这书信都送到了郡衙之内。此人反不足为虑,我担心的乃是其背后的势力,亦是那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之人!”
李俭听高诞如此说,心中也是顿然开悟,散播谣言引起官府的注意,这等行径却是不像是唐咨这种经验丰富的匪头能做出的事情。怀疑这背后另有推手,是在合理不过的推敲了。而今各地荒凉,百姓忍饥挨饿,守军都是不多。而经历了钟会之叛,异族洗劫,整个中原大地上至君王,下到百姓对于“叛乱”都是十分敏感。平素里深得信重的大臣,也因为小小的非议而被撤职轮换。国家敏感到这种程度,岂不是给了奸人可趁之机?
积水泥泞飞溅而起,石崇带着七百骑兵疾驰大道之上,直奔唐咨的庄园而去。对于这恶名卓著的匪头石崇没有一丝好感,却又十分好奇。没有好感是因为二者官贼不两立,一丝好奇却是奇怪这唐咨何以在这荒凉之地能聚集千人以及庞大的财富,如此敛财之法不逊官府,而得人心之却更胜之。若是捉得此贼,必然要套问出这敛财方法才是。
一场大雨遍地滂沱,石崇和七百骑士抵达唐咨的庄园外十里之外,便不敢继续向前。
这哪里是庄园?分明就是一处坞堡!
天知道唐咨在什么时候建立了这一样的坞堡,不仅坚固高大,而且上面赫然占满了贼兵。这些贼兵虽然衣着各异,可手中的****箭矢可是闪闪放光,看这武器装备虽然称不上是精良,但也算得上是一支颇具战斗力的队伍。这不是普通的匪徒,石崇在心中不知不觉中便下了定义。
数十骑魏兵分别向着四周哨探而去,寻找这坞堡的弱点,侦查其防御工事。石崇自持骑兵战力强横,带着六百多骑兵缓缓接近坞堡,到了坞堡之外,堡上的贼兵见状喊道:“来的是什么人!?报上名来!”
石崇闻言忍俊不住笑道:“这贼兵不认得官兵么?”当下使人回复喊话,同时派人催促身后的千五锐卒迅速赶到。据说唐咨有千余人的势力,可眼前这坞堡藏个五六千人都是寻常事,说贼兵只有一千多人,石崇如何都不相信。
“积弩将军石崇石将军到此,还不让唐咨出来答话!”魏骑上前几步,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石崇?没听说过,我看你们一个个人模人样,莫非是哪里来的盗贼,想冒充官兵进入我们坞堡抢粮食吧!既然被我识破,还不速速离去!”堡上那贼兵头目双手抱在胸前,一脸严肃的喊道。
城下的魏骑听得各个大怒,石崇更是一口气没上来好悬倒栽下马。这彪悍的战马,鲜明的衣甲旗号,竟然被对方认为是不知何方的盗贼,这是纯心戏弄,真是气死个人。
“休得胡言!这般旗号看不见么?快快叫唐咨出来答话!”那骑兵倒也不笨,依旧是扯着嗓子喊道。
“哦?胡言?我看你才是一派胡言,现在是什么世道?没有官家文书,朝廷符令,你说是官兵就是官兵么?我不信,不信呐!”有意的加重语气,听得坞堡上的贼兵皆是捧腹大笑,指着城下的魏骑纷纷议论不休。
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修栈道(上)
“哼!”一声冷哼之下,石崇面沉似水,对方有意的调侃戏弄摆明了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更说明了坞堡的有恃无恐。便在此时,后方的千五锐卒堪堪赶到,这些锐卒乃是精锐之军,虽然一路急行可行伍并没有散乱的迹象。坞堡上的群贼似乎也很识货,看到魏人又有兵力赶到,顿时笑声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
“此乃我之符令,汝是何人?为何不见唐咨!”石崇放马上前,手举符令喝道!
那戏弄魏兵之人闻言哈哈一笑道:“我叫李含,唐将军正在休养不见客,将军请回吧。”
石崇冷笑道:“我乃朝廷亲派使臣,唐咨闭门不见难道是想违抗圣谕么?”石崇虽然经验不多,可也明白眼下这剑拔弩张的形势尚有些许缓冲的余地。唐咨若是已然造反,这闭门不出的态势便完全没有必要,城上的群贼虽然有所敌意,可若换成是自己遭到这般流言中伤,也会如此。若是对方打开坞堡之门,那么说明对方尚无心造反,若是不开门,造反便是坐实,可无论你唐咨开门与否,为了这功劳和钱财,也定要将其入罪才是!
“啧啧啧,这么多人唐老将军可是招待不起,若是客人还请单身入堡,唐老将军必然以礼相待,若不是客那就自便吧。”李含撇了撇嘴,一挥手使人摇下了一只大筐落在城根底下,仿似在和石崇说,你若有胆就自己坐上来吧。
石崇不过二十余岁的年纪,如何经得住这般的羞辱,当下忍不住勃然大怒道:“本将奉命前来,唐咨竟然藐视王法,拒而不见,难不成想造反不成!?”其实无论唐咨是否造反,在石崇心中这早就是自己的菜了。
“将军若是公干,还请拿出相关文书,若是私事,诺,请啊。”李含一副好整以暇的表情,不愠不火的语态,带有几分侃的语气,手指坞堡下的大筐说道。只恨的石崇牙根发痒,恨不得一剑劈了这人!
此时十余骑从坞堡两侧转回,乃是石崇派出侦查形势的斥候回转。看那斥候一脸喜色,石崇便知这坞堡绝非坚不可摧,连忙问道:“打探的如何了?”
斥候兴冲冲的道:“启禀将军,这坞堡只是虚有其表,正面防御虽然不错,可是后方却有一处矮墙,长约三丈,高不过半丈,数百堡中百姓正在砌墙……”
“什么?”石崇闻言顿时怒容满面,怪不得城上这李含慢条斯理的在这里胡搅蛮缠,原来为的就是拖延时间。当下魏军转往坞堡之后,对于魏人斥候的打探城上的李含显然看在眼里,见状无奈长叹一声,留下少数兵力守卫正面,自己带着大部分人赶往坞堡后方。
三丈长短,半丈高的矮墙就在眼前,数百百姓忙碌着正在砌墙,见到魏军来了略有惊慌,可在堡中群贼的压阵之下仍是兢兢业业的忙碌着。这坞堡应当是一座废弃的坞堡,正面犹自看不出来,可从两侧以及后方无数新补上的痕迹清晰可见,尤其是这矮墙明显是最近两日方才堆砌而成。石崇只觉得自己脸上一红略带几分尴尬,若是经验丰富之将领到此必然先围绕坞堡看上几圈,然后才会动手。自己平白在坞堡前和对方废话了许久,耽搁了些许的时间,对于眼前的形势虽然无损,可是……这脸面上终究是挂不住。身旁这些兵将口中不说,可想必有人早就知道应该怎做,暗中笑话自己也说不定啊。
“啊!石将军,想不到在这里又见面了。”李含一脸嬉笑在矮墙上拱手施礼道。
石崇见到此人就不恨旁人,当下喝道:“唐咨聚众谋反,论罪当诛!然百姓无辜多为唐咨威势所逼,朝廷有好生怜悯之心,网开一面,只抓祸首余者无罪!”一番话语说的义正言辞,那些在矮墙后忙碌的百姓闻言一阵惊恐,顿时放下了手中工作。可当这些百姓抬头望见四周明晃晃,阴森森舞刀弄枪的群贼后,又捡起了手中的砖瓦继续抹墙。
“咦?石将军这是何话,唐将军卧病在床,你却说他谋反,可有证据,可有府衙公文?”矮墙上的李含一脸坏笑看着石崇,言语间说的倒是带有几分严肃。
这番话说的有情有理,跟随石崇已久的一千五百名锐卒自然不问青红皂白,可是那七百骑兵闻言却是一阵躁动。无论外面谣言如何,可唐咨始终是国家的将军,并且有爵位在身,无凭无据就说其谋反攻打其城坞实在是难以服众。石崇有心辩解,可又拿不出什么证据,不仅是证据,手头甚至没有逮捕唐咨的公文。问题不仅是两样都没有,而是跟随至此的七百骑兵都知道石崇两样都没有。听候调遣是听命,可不代表众人心中没有疑虑。
“唐咨将军既然卧床,那我自当前往拜访探望,只是这坞堡从何而来?阁下又是何人?”石崇双眼微微眯着看着矮墙上的李含,同时心中不断盘算着什么。自己意图分化群贼,采取攻心之战,不想对方几句话连消带打反有了动摇自己军心的意思。这般人物看似渺小,实则极为难缠,唐咨无亲无故从哪里得到这般人物?李含的见识谈吐,以及心急算计还有那一份看似戏谑实则从容不迫的气度,绝非普通的百姓,也非是唐咨有资本网罗的对象。
“嗯?石将军你怎么了,刚在前堡为了我的姓名现在又问,在下李含。石将军若是探望唐老将军还请走正门大筐,这么多手执刀兵的军爷我断断是不敢放入的。”李含一愣,旋即耐心的解释了一遍。
石崇鼻子差点没气歪,怒道:“这坞堡非是唐老将军所有,你是何身份竟然在此打着唐老将军旗号造谣生事,唐老将军迟迟不出,难道是被你所害!?”虽然恼怒,可石崇心中仍旧是清楚,唐咨不露面必然有所蹊跷,抓住这一点或许可以从这些盗贼的举动中看出一些端倪。
“李阿四,我是什么身份?唐老将军被我害了么?”李含不搭理石崇,转首去问一个正在砌墙的百姓。那百姓虽然一身泥土,可是衣着还说的过去,闻言仍是弓着身子劳作,可口中已然答道:“你当然是李总管了,大家都识别得啊,唐老将军卧病在床,我们都曾去探望过。”
“一派胡言!小小的百姓如何去探望唐老将军!?”听得真切的石崇怒极反笑喝道。
“林铁匠,你们这些百姓有什么资格和身份去探望朝廷命官啊?”李含仍旧是不理石崇又是对着一人问道。
林铁匠年事已高,可体格健壮,干起活来不输青壮,闻言哈哈笑道:“唐老将军为了保护我们这些百姓,特意找到这坞堡,供我们吃住,待我等好似一家人般,探望亲人有什么不可么?”言罢,那林铁匠也低头忙碌去了。李含这才慢悠悠转过身,对着石崇喊道:“石将军远道而来我等本应略尽地主之谊,只可惜唐老将军抱恙在身,将军又带来这么多的兵马,就算将军全无私心,可我等小民不得不防。这堡中财物无数,粮草丰足,天知道是否有人打我们的主意呐。所以嘛……小心为上。”
石崇爱财世人皆知,其实仅有许昌之人才知晓。毕竟石崇不过是石苞的幼子,就算其父为国捐躯,可石崇这个年纪想名扬四海还是困难。更何况没有父亲这座靠山,石崇就算好财也是无法张扬。只是巡视青徐已久,各地官僚对石崇早已摸清了底细,其好财之名也随之散开。那千五精锐不以为意,可七百骑兵心中的疑虑不免加重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明修栈道(下)
“花言巧语煽动人心,就算你耗尽口水,这矮墙终归是矮墙,你能拖到哪时呢?”石崇微微一笑,一语戳破了李含的意图。身旁众军此时恍然大悟,原来对方说来说去说的动听无比,所要做的不过是拖延时间,把这矮墙尽量修的高一些。若是执着于那些话语,不仅仅乱了军心更是让对方的奸计得逞。
“石将军这是何言,家中墙破,难道还不准修补么?”李含脸色微变,却仍是气定神闲的站在矮墙之上。〖.org〗
“油嘴滑色,虚张声势,攻城!”石崇看透了李含之本质,当下不再犹豫,叫你唐咨藏着不出,那我就打破你的坞堡,扫平贼窝然后再将之定罪!
一句攻城拉开战幕,千五锐卒盾阵向前,七百骑兵两翼压阵,阵势排开缓缓迫近矮墙!这坞堡坚固,可是后方的矮墙着实让人无奈,一处短板影响到了这坞堡的防御上限。看到魏军阵列整齐缓缓杀来,不时口号声想起更是惊天动地,矮墙上忙碌的百姓没等吩咐纷纷四散逃入坞堡之内,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百多名手拿长枪大刀短棍等等的贼兵站在矮墙之上,其中夹杂十几名弓箭手。
石崇仔细的望了望,心中忍不住嘀咕,就这些人马想阻挡自己的锐卒简直是痴人说梦,那十几名弓箭手射出的箭矢连盾阵都飞不过,更别说什么杀伤魏军了。这样的兵力和配备,唐咨还能忍住不出,其中到底有何玄虚呢?
“降者不杀!”
“降者不杀!”
“杀!杀!杀!”
千五精锐层次分明的靠近矮墙,统一响亮的口号喊个不停。双方势力差距甚大,魏人的口号足以动摇已然慌乱的群贼。只要人心一乱,这一仗几乎是不用打了。
李含脸色不断的变化,自己当然做好了应战的准备,只是没有想到(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