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惊雷入汉 > 惊雷入汉 第 216 部分阅读

第 216 部分阅读

    闻王平子与毕茂世冲撞尚书令大人车驾,如今被逮捕入狱,敢问尚书令大人当如何处置?”

    江统闻言心中暗叹,这庾敳还真是不客气,还真就是开门见山,好在自己早有准备。于是道:“此事已付有司处理,胡毋辅之等人醉酒未醒,如何处置尚未得知。”

    庾敳听罢呵呵一笑,心道江统不愧是朝中顶尖的人物。自己所关心的乃是王澄,毕卓这玄学一脉的两大重臣,但江统对于二人只字不提,反而有意提醒事情的主角当是胡毋辅之,其中的深意不用多言,是暗中提醒自己不要过河拆桥,若是事情做得绝了,那胡毋辅之,光逸等人的情绪如何平复?

    大家七八人在一起裸饮,惹出事端各方势力只顾搭救王澄与毕卓二人,不说余者是否气不过会反咬一口,就算是天下人见了怕也是齿冷。先前来拜访的官吏该说的话早已说了,有没有作用便是因人而异了,但无论是官阶高低,声望大小,每个人都代表着一股或是几股的背景势力。

    “冲撞尚书令大人车驾,实乃有违法度,此事责任难以推卸。尚书令大人可否见其众人年少醉酒,给予其改过之举?”庾敳想也不想张口说道,换做旁人旁敲侧击的不同,庾敳的身份地位在晋臣之中绝对是名列前茅,江统也曾是魏臣,何以不买这个面子?

    一旁的孙秀听闻不由得一脸的不厌,自己的地位官职虽然不值一提,但对于这连番求情的态势也是看得怒火腾升。什么玄学大家,清流名士,一个个自命清高,往日里满口经学道理的,如今还不是矮人一头官官相护前来讨人情?

    正想着,忽感一双目光落在自己脸上,孙秀侧头一看,只见庾敳身旁的黄门郎阮修一脸淡然的望着自己,眼中隐含一丝笑意。孙秀脸色一沉,瞪了阮修一眼,便不再理睬。温羡见了倒是微微颔首,对于孙秀的态度很是满意。

    阮修不仅仅与王衍关系密切,更是玄学中的名流高士。孙秀在王衍府上放肆被驱逐的经过阮修也是在场,三更半夜的不在自己的家中歇息,偏偏跑到尚书令江统的府上旁听,不用说也知孙秀乃是前来煽风点火。

    “庾中郎这是何话,事情一出众人便被有司拘捕,江统手握些许权力,却是无权干涉此事啊……况且么……”江统一脸愕然,旋即拍腿叹息道,仿似有好些的委屈。

    “哦?尚书令大人但说无妨。”庾敳也是官场上的老油条,江府宾客不绝所谓的皆是一件事情,先前众多官员都是被江统打发掉了,如今自己出马倒是让江统面露难色,事情总算可以再进一步,自然要追问下去。

    “哎!此事并非本官一人之事,何大人已在处理了。”江统略带难色的说道,意味深长的看了庾敳与阮修一眼。

    “噫!”庾敳惊叹一声,与阮修对视一眼,已没了先前的从容淡然之态。无论事情如何,江统总是昔日旧臣,更是中原士族的一份子,出了事情大家慢慢商量总有解决的办法。但事情若是惊动了何攀何惠兴就完全不同了。

    “此事怎会惊动何大人?”素未开口的阮修追问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无论是江统有意的推辞还是怎样,惊动何攀总是已然发生的。阮修与庾敳身为前来尚书令府中玄学清谈之名人高士,总要把事情了解清楚。

    江统闻言一声苦笑,温羡适时的插嘴道:“此事说来凑巧,本官与庾琛大人有事寻江,何两位大人……所以何大人才适逢其会。”

    温羡与庾琛都是尚书台的官员,素来是处理政务的能手干吏,二人有处理不决的事情自然要与江统,何攀这被陛下托付中原政务之人商议。而分头找到二人之后再聚集一起,何攀想不插手也是困难……

    “原来如此……那我二人先行告辞了。”庾敳闻言心中有数,当下便与阮修起身告辞。江统,温羡,孙秀一番客套之下,派人将庾敳等人送出江府。

    府外等候的各方官吏见庾敳与阮修出门,便有人上前打探消息,更有人递上名帖求见。庾敳见了微微摇头示意,不过片刻的功夫江府门前的车驾竟是一扫而空,恢复了应有的宁静。

    “何惠兴外柔内刚,深沉多谋,此事牵扯不大,插手其中必有深意。”马车中庾敳手捻须髯娓娓道来,对于王澄,毕卓一干人等的前景并不看好道。

    阮修闭目养神闻言叹道:“平心而论何惠兴与我等并非没有交清,但其手握呼雷阙,更是川中出身,我等如此前往颇有咄咄逼人之态,怕是适得其反矣!”

    怎样说江统与阮修,庾敳甚至王衍等人都算是同朝为官的旧臣,彼此家族也多有往来。江统手握大权,对于这等小事儿说来要是轻轻处理也是容易的。可何攀不同,首先一点川中出身便让何攀与中原士族少了一丝的亲切。

    身为蜀汉旧臣的何攀如今是风云人物,手中更有呼雷阙的支持,其官位权力都在江统之上。汉帝刘禅信任江统,但留下何攀同样是对于魏晋中原世家与汉朝已有势力的一种平衡。事情到了何攀这里,便不再是魏晋系统,或是中原世家内部的事情,而是牵扯到了整个朝堂,以至于国家的层面。

    这是最为复杂的,更是让人头疼。

    “你我不过是先锋罢了,一切出自夷甫之手,并非我等做主啊……”庾敳闻言也是叹息,自己与阮修名望在高,也是替王衍打个头阵,今晚出现的官吏文武皆是看着王衍的脸色行事,二人能够传递讯息,但如何决定那是王衍的事情。

    江统府上好不容易耳根清净,江统与温羡,孙秀二人品茶道:“孙大人之言,颇有见解,本官听了也是十分受教。但不知有何解决之道,还望孙大人不吝赐教。”

    孙秀的官职也是不小,可要是看与谁比较,无论是温羡这尚书台的尚书,还是先前的庾敳,阮修等人,皆是在孙秀之上的人物,更遑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江统了。听闻尚书令大人如此言语,孙秀顿时受宠若惊的起身道:“下官只是见朝风日下,不忍如此所以仗义执言,至于这解决之道,还请尚书令大人恕下官愚笨。”

    “方才见孙大人与阮大人脸色不善,想来往日里有所不睦?”江统听了孙秀的回答也没有表态,反而问道。

    明明刚刚饮茶,可孙秀此刻却是觉得喉咙发痒,心中暗叫厉害。尚书令江统当时明明正与庾敳说个不停,自己这细微的动作竟是瞒不过江统的双目,不敢隐瞒孙秀据实说道:“下官与阮黄门素无来往,怎有不睦……”

    “哦?那不知何事让孙大人厌恶呢?”江统好似有问不完的问题似的说道。

    孙秀倒不怕江统有多少问题,却是怕这一个问题追着问个没完。若换做他人,孙秀大可恼怒不答,可面对当今朝廷的掌权者孙秀深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然得罪了玄学一脉,此刻若是再得罪了江统,没了靠山,以后算是不用在许昌混了。

    那清谈之风,士族的力量遍及整个汉朝,就算去了地方任职,自己难道就会好么?

    想到这里孙秀咬牙道:“下官只是觉得阮黄门等人恃众而来,让人愤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冲撞尚书令大人车驾被拘捕入牢自有法度处置,安可以人相逼?此风不断,怕是日后法将不法,恣意妄为之士愈加众多矣!”

    “想不到孙大人见识卓绝,实乃国家之幸也。天色不早,孙大人回府歇息吧。”江统微微一笑下了逐客令。

    待孙秀离开后温羡道:“如此算是坐实了孙秀的态度,据悉在王衍府上二人起了冲突,不然焉有今日的决心?”

    江统笑道:“孙秀诚然小肚鸡肠,然亦是利器,今日有长卿你在此,谅其绝无反水之胆量。”

    温羡也是笑道:“尚书令大人言重了,下官这点能为如何能与大人您比较呢。以今日观之,清谈之风影响果然甚众,却是已中原,江东籍贯的官吏居多,倒是出乎意料。”

    清谈之风起于魏晋,江东等地因未必魏晋统治过是以无此风气。但不少名门望族平日曲高寡和之做派倒是隐隐与之呼应,因此影响广泛也是不足为奇。

    “晋臣新降,多有顾忌,众多人物抛头露面,也是不差那几人。”江统看得清楚,晋国官僚刚刚归顺不算时间长,大部分都是低调行事,对于表态这般事情若不是情非得已,往往采取了观望的态度,但也只是明地里观望的态度而已。

    其实论及低调,王衍闭门修学已经算是低调,无奈其门富足奢靡子弟有之,更是清谈之首,为人推崇。一旦有门生子弟惹了事端,少不得王衍派人出面调解处理,想脱身也是困难。

    温羡深以为然颔首道:“此刻何府门前怕也是方才景象吧……”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正在闲聊,忽而门外下人通传,王衍求见。

    “嗯?够犀利!”温羡素来沉稳,此刻听闻王衍竟然深夜造访不由得脱口赞道!

    江统也是暗自点头,心说王衍果然名不虚传。自己将事情推给了何攀,等于说是庾敳与阮修也是无功而返。王衍幕后指挥毫不犹豫,将人手尽数调走之后独自前来,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应对此人觉不容易!

    “快请!”江统放下茶盅起身道。

    来到了何攀府邸门前,庾敳与阮修也不用众人先行试探,二人示意众人安静,便前往府内求见何攀。比起江统府上不同,何攀不仅仅官居要职,更是呼雷阙的首领执事,府中内外精锐兵将明暗护卫,守卫森严。

    肉眼看起来与寻常的府邸无异,可里里外外透露的一股萧杀之气足以让人胆寒。那众人在江统府前还有聒噪,可到了这何攀的府邸就算庾敳与阮修不做嘱咐,也是不敢大声,纷纷静静等待起来。

    步入府中却是别有一番气氛,沿途亭榭花园,草木茂盛,悠悠然好似仙境美景,飘飘然让人沉醉心迷。尚未到内堂,便见何攀带着庾琛,刁协两名尚书迎面而来。

    “二公到此有失远迎,还望海涵啊!”何攀仍是热情无比,一脸笑容道。身后的庾琛与刁协二人也是施礼拜见。

    庾敳与阮修也是合足了礼数道:“深夜造访,不请自来,主人家不怪罪便是,我等怎敢责备主人家怠慢呢?”

    “哈哈哈哈,庾中郎说笑了,我这府中多有精锐干将乃是陛下所赐,见众人汹涌而来,不免人人戒备,若有冒犯处还请二公不要见怪。”何攀说话间将众人引入内堂,分宾主落座,自有下人备茶。

    庾敳也是笑道:“我与阮宣子结伴而来,沿途遇到诸位大人皆是前来府上,幸而捷足先登,料想众人并无恶意,何大人不须担心。”

    何攀摇头道:“国家大事皆在朝堂,何某素来无甚逾矩之处,何引得如此劳师动众?就算何某不以为然,陛下所赐虎贲卫士也必是警备十分,此乃职责所在也!”

    “嗯?何大人莫非不知众人来意?”阮修在旁听何攀话中带刺,不觉神色一变道。

    自己与庾敳都是名望甚高之人,就算是天子见了也是颇有赞赏,如今被何攀连连刺激,阮修顿感索然无味,索性直言。庾敳见阮修如此,有心阻止想一想却是未曾开口,何攀语带双关,与自己插科打诨怕是这一夜便过去了,哪儿还说得上正事?若是借由阮修的质问,倒也可以观察何攀的态度。

    见阮修质问,何攀也是脸色一变道:“本官奉公守法自问未尝有失,时至三更,纵无早朝亦不应聚集在何某门前!何某个人身家性命倒是其次,若因此引起动乱,难道二位大人担待得起么!”

    阮修见何攀甩起了官威一时也是无语,别说二人官位上的差距,便是道理上何攀也是无懈可击。

    庾敳在一旁见了暗自心惊,这何攀根本不理会阮修的质问,反而将矛头对准了府外聚集的人群,其用意可小可大,顿感不妥道:“天子脚下,众人怎敢,何大人你多虑了。”

    何攀冷笑一声道:“正因天子南巡,本官才更要事事小心,防患于未然!来人啊,府外之人一一盘查,若是本朝官吏遣送回府,若无官职在身者依法处置!”

    第三百五十四章 琅琊王氏(上)

    “注定不寻常的一夜,呵!”内堂之内灯火通明,纵是三更时分王敦依然神采奕奕,夜品香茗。

    “夷甫先生处已派人来催,兄长何以托病不见呢?”王导坐在一旁思索良久幽幽问道。

    王敦年岁不大,可在魏国时期便是军政要员,其舍弃司马氏投奔汉朝的行为也曾经让人不解,但如今那些不解之人怕是只恨自己未能提早投靠汉朝了。即便是投靠了汉人,王敦在魏晋臣子中的影响力仍是甚大,此番为了救出王澄等人,王衍先后已派出了三批人手前来催促,奈何王敦托病不见。

    “茂弘你并非不知此事深远影响,难道不相信为兄的判断么?”王敦见王导心思皆在王衍一方,不由得叹息道。

    “正因此事牵涉甚广,我才不觉得陛下有意如此,兄长你又有何根据证实你之判断呢?”王导与王敦虽是表兄弟,可秉性并不相同,若非是当年魏国连连战败,家族长辈死伤失散,如今也不用并非和睦的兄弟二人联手来支撑王氏的门面。

    家族也好,族群也罢,从来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只要同脉便是一族这般简单。开枝散叶,每一处枝叶都是自成一脉,彼此虽为兄弟但并非一族,这就犹如是兄弟众人爬山,能够爬多高看的是各自的成就一样。

    王敦年少成名隐然是魏晋新一代的领袖人物,王导少年老成也有自己的打算,二人本就拥有各自的门庭,如今不过是因为上一辈的严重缺失才联起手来支撑大局罢了,本质上讲彼此的利益是不同的,只是目标一致罢了。

    力压王导一筹的王敦见这堂弟当真与自己较真,不由得呵呵一笑:“襄王返回中原,陛下父子选择荆州相见,难道茂弘当真不知陛下的用意么?”心知若是不能说服这个堂弟,这王氏一族怕是在这一夜便要一分为二了。

    王导目光一闪道:“还请兄长明示!”对于王敦,王导是十分敬佩的,但同样也是十分忌惮。二人不仅仅秉性不同,政见往往也是南辕北辙,好在彼此心中有数从不明言,因此少有冲突。

    琅琊王氏乃是曹魏建立以来迅速崛起的大族,其代表王祥在东汉时期隐居二十年,后世以其卧冰求鲤之事传位孝子佳话,其人更是在魏国官居太尉之职。另一位代表人物王览乃是王祥同父异母的兄弟,名望德行仅次于王祥官终光禄大夫职位。

    而这一族中的代表人物尚有名震天下的魏国大将王基!若非是司马氏居心叵测害的王基饮恨东南,怕是魏国的形势不会到了后来那般的恶劣……

    其中王敦乃是王基的后人,而王导则是王览的后人。从王基,王览那个时代其,这边是琅琊王氏的两脉,彼此各为其政。如今琅琊王氏在战火摧残之下人才凋零,老一辈的更是死得死,散得散。即便是王敦与王导二人族中的实力也是微弱不堪,因此二人才联手重新振作琅琊王氏的门楣。

    追根溯源二人血脉同源,可几十年都是不同的士族,此刻纵然联手也有着诸多的矛盾。

    魏晋朝廷没有因为王敦乃是王基的后人而赶尽杀绝,反而加以任用。可王敦深知如同王基这般国家支柱都轻而易举的被人离间,自己是“罪臣”之后,在魏晋给司马氏效力岂非是如履薄冰,朝不保夕?既然如此,归顺汉朝便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以说王敦与魏晋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心中仍是放不下王基身败名裂的下场,甚至怀有一丝愤恨!

    而王导素来是魏晋士人的一份子,如今王衍求救,身为魏晋臣子中的重要一员自然是不愿意旁观了。琅琊王氏虽然人员凋零,但徒子徒孙党羽羽翼仍是不少,其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王导若能挺身而出,怕是琅琊王氏一脉七八成的关系户都会前来声援。

    换而言之王敦佯装抱病在身拒绝此刻伸手援助的举动,在琅琊王氏一众党羽的心中并非主流思想,相反倒是不得人心。

    “我没有任何的根据,只是凭借感觉罢了。”王敦双手一摊,倒是颇为诚恳的说道:“陛下行事素来高深莫测,若有蛛丝马迹怕是王夷甫也不敢如此嚣张起势了。”

    王衍虽是少闻朝政,可并非是愚蠢之辈,朝中但凡有些许的消息都会引起王衍等一党的注意,怎会贸然如此大规模的对江统施加压力呢?

    王导见状反而冷静下来,对于这个堂兄所言颇有几分重视。若对方真能够说出个道理,自己当然可以辩驳了,可王敦如此坦言凭借感觉,反而让王导有了几分担忧。

    王敦也好,王导也罢,都是琅琊王氏如今的领头人物,若非是感觉到了十分的危险,王敦也没有必要冒着得罪王衍等清谈认识,魏晋旧臣的风险拒而不见啊……

    “凭借直觉做出这种选择,若是一旦有所偏差,我琅琊王氏一族怕是万劫不复!”王导手拍桌案一声叹息,眼光仍是盯着王敦,对于这般的解释显然是不能说服自己的。

    王敦笑道:“我也只是直觉罢了,但如今却有了些许的佐证。”

    “哦?说来听听!”王导见王敦谈笑自如,不由得奇道。

    见王敦终于有了兴趣王敦压低声音道:“江应元素来左右逢源,适才有人来报庾中郎,阮黄门也是无功而返,茂弘你觉得是何事让江尚书令忽而如此强硬呢?”

    听王敦之问,王导默然沉思不语。二人虽然是同气连枝但有些话语彼此仍是不得开诚布公。江统乃是陛下重用的臣子,同样身兼融合魏晋之臣的重任,往日里的公务政事江统皆是八面玲珑,而今即便是庾敳与阮修这等身份的人物前往,也是被江统轻易的打法掉,这一次的裸饮之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冲撞车驾不过小罪,只要江统既往不咎事情尚好处理。但问题在于江统将人都交给了相关的衙门,自己置身事外,急于撇开自身干系的江统显然是有事情隐瞒。那庾敳与阮修并非不清楚江统的态度转变,只是此事由不得二人处理罢了。

    “王澄等人不过寻常官吏,醉酒冲撞尚书令车驾,此事对于江应元面子上有损,态度强硬无可厚非,与你之直觉怕是关系不大。”王导听罢雅然一笑,对于王敦的解释觉得十分牵强。

    要知道王澄等人都是清谈高手,唇舌功夫很是不差,酒后说了什么还是不得而知。若不是极其过分,江统也不会如此火大了。长幼尊卑乃是必须遵守的规矩,弟弟对于兄长有所不敬都会被人诟病指责,更不用说王澄等人竟然对尚书令醉后冲撞了。

    这事情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好解决,可在江统的角度上看无疑是清谈分子给予自己难堪啊!

    王敦见王导根本不屑于自己的判断,嘿嘿笑道:“今夜之后你要如何抉择,我不干预,但今夜却是不许你再前往了。”

    王导见了脸色一变,起身冷哼道:“夷辅之事我王导绝不会坐视不理!”言罢竟是甩袖而去!

    王敦撇了眼王导的背影,微微一叹,好在自己早已吩咐下去,这王导是断断出不了府邸的。果然片刻之后,王导急匆匆的跨步冲入,一脸凝重。

    “嗯?你回来了?”王敦见状心中暗道王导要发火了,却见王导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神色凝重的道:“方才外出之人传回消息,呼雷阙严查何攀府前聚众之人,如今众人已然散了,无官职被抓者三十余人……”

    王敦一怔之后竟是忍不住打了一个机灵,再看王导时二人皆是侥幸之态,惹出了何攀与呼雷阙,事情变得不单纯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 琅琊王氏

    “注定不寻常的一夜,呵!”内堂之内灯火通明,纵是三更时分王敦依然神采奕奕,夜品香茗。

    “夷甫先生处已派人来催,兄长何以托病不见呢?”王导坐在一旁思索良久幽幽问道。

    王敦年岁不大,可在魏国时期便是军政要员,其舍弃司马氏投奔汉朝的行为也曾经让人不解,但如今那些不解之人怕是只恨自己未能提早投靠汉朝了。即便是投靠了汉人,王敦在魏晋臣子中的影响力仍是甚大,此番为了救出王澄等人,王衍先后已派出了三批人手前来催促,奈何王敦托病不见。

    “茂弘你并非不知此事深远影响,难道不相信为兄的判断么?”王敦见王导心思皆在王衍一方,不由得叹息道。

    “正因此事牵涉甚广,我才不觉得陛下有意如此,兄长你又有何根据证实你之判断呢?”王导与王敦虽是表兄弟,可秉性并不相同,若非是当年魏国连连战败,家族长辈死伤失散,如今也不用并非和睦的兄弟二人联手来支撑王氏的门面。

    家族也好,族群也罢,从来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只要同脉便是一族这般简单。开枝散叶,每一处枝叶都是自成一脉,彼此虽为兄弟但并非一族,这就犹如是兄弟众人爬山,能够爬多高看的是各自的成就一样。

    王敦年少成名隐然是魏晋新一代的领袖人物,王导少年老成也有自己的打算,二人本就拥有各自的门庭,如今不过是因为上一辈的严重缺失才联起手来支撑大局罢了,本质上讲彼此的利益是不同的,只是目标一致罢了。

    力压王导一筹的王敦见这堂弟当真与自己较真,不由得呵呵一笑:“襄王返回中原,陛下父子选择荆州相见,难道茂弘当真不知陛下的用意么?”心知若是不能说服这个堂弟,这王氏一族怕是在这一夜便要一分为二了。

    王导目光一闪道:“还请兄长明示!”对于王敦,王导是十分敬佩的,但同样也是十分忌惮。二人不仅仅秉性不同,政见往往也是南辕北辙,好在彼此心中有数从不明言,因此少有冲突。

    琅琊王氏乃是曹魏建立以来迅速崛起的大族,其代表王祥在东汉时期隐居二十年,后世以其卧冰求鲤之事传位孝子佳话,其人更是在魏国官居太尉之职。另一位代表人物王览乃是王祥同父异母的兄弟,名望德行仅次于王祥官终光禄大夫职位。

    而这一族中的代表人物尚有名震天下的魏国大将王基!若非是司马氏居心叵测害的王基饮恨东南,怕是魏国的形势不会到了后来那般的恶劣……

    其中王敦乃是王基的后人,而王导则是王览的后人。从王基,王览那个时代其,这边是琅琊王氏的两脉,彼此各为其政。如今琅琊王氏在战火摧残之下人才凋零,老一辈的更是死得死,散得散。即便是王敦与王导二人族中的实力也是微弱不堪,因此二人才联手重新振作琅琊王氏的门楣。

    追根溯源二人血脉同源,可几十年都是不同的士族,此刻纵然联手也有着诸多的矛盾。

    魏晋朝廷没有因为王敦乃是王基的后人而赶尽杀绝,反而加以任用。可王敦深知如同王基这般国家支柱都轻而易举的被人离间,自己是“罪臣”之后,在魏晋给司马氏效力岂非是如履薄冰,朝不保夕?既然如此,归顺汉朝便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可以说王敦与魏晋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心中仍是放不下王基身败名裂的下场,甚至怀有一丝愤恨!

    而王导素来是魏晋士人的一份子,如今王衍求救,身为魏晋臣子中的重要一员自然是不愿意旁观了。琅琊王氏虽然人员凋零,但徒子徒孙党羽羽翼仍是不少,其影响力依然不可忽视,王导若能挺身而出,怕是琅琊王氏一脉七八成的关系户都会前来声援。

    换而言之王敦佯装抱病在身拒绝此刻伸手援助的举动,在琅琊王氏一众党羽的心中并非主流思想,相反倒是不得人心。

    “我没有任何的根据,只是凭借感觉罢了。”王敦双手一摊,倒是颇为诚恳的说道:“陛下行事素来高深莫测,若有蛛丝马迹怕是王夷甫也不敢如此嚣张起势了。”

    王衍虽是少闻朝政,可并非是愚蠢之辈,朝中但凡有些许的消息都会引起王衍等一党的注意,怎会贸然如此大规模的对江统施加压力呢?

    王导见状反而冷静下来,对于这个堂兄所言颇有几分重视。若对方真能够说出个道理,自己当然可以辩驳了,可王敦如此坦言凭借感觉,反而让王导有了几分担忧。

    王敦也好,王导也罢,都是琅琊王氏如今的领头人物,若非是感觉到了十分的危险,王敦也没有必要冒着得罪王衍等清谈认识,魏晋旧臣的风险拒而不见啊……

    “凭借直觉做出这种选择,若是一旦有所偏差,我琅琊王氏一族怕是万劫不复!”王导手拍桌案一声叹息,眼光仍是盯着王敦,对于这般的解释显然是不能说服自己的。

    王敦笑道:“我也只是直觉罢了,但如今却有了些许的佐证。”

    “哦?说来听听!”王导见王敦谈笑自如,不由得奇道。

    见王敦终于有了兴趣王敦压低声音道:“江应元素来左右逢源,适才有人来报庾中郎,阮黄门也是无功而返,茂弘你觉得是何事让江尚书令忽而如此强硬呢?”

    听王敦之问,王导默然沉思不语。二人虽然是同气连枝但有些话语彼此仍是不得开诚布公。江统乃是陛下重用的臣子,同样身兼融合魏晋之臣的重任,往日里的公务政事江统皆是八面玲珑,而今即便是庾敳与阮修这等身份的人物前往,也是被江统轻易的打法掉,这一次的裸饮之事怕是没那么简单。

    冲撞车驾不过小罪,只要江统既往不咎事情尚好处理。但问题在于江统将人都交给了相关的衙门,自己置身事外,急于撇开自身干系的江统显然是有事情隐瞒。那庾敳与阮修并非不清楚江统的态度转变,只是此事由不得二人处理罢了。

    “王澄等人不过寻常官吏,醉酒冲撞尚书令车驾,此事对于江应元面子上有损,态度强硬无可厚非,与你之直觉怕是关系不大。”王导听罢雅然一笑,对于王敦的解释觉得十分牵强。

    要知道王澄等人都是清谈高手,唇舌功夫很是不差,酒后说了什么还是不得而知。若不是极其过分,江统也不会如此火大了。长幼尊卑乃是必须遵守的规矩,弟弟对于兄长有所不敬都会被人诟病指责,更不用说王澄等人竟然对尚书令醉后冲撞了。

    这事情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是好解决,可在江统的角度上看无疑是清谈分子给予自己难堪啊!

    王敦见王导根本不屑于自己的判断,嘿嘿笑道:“今夜之后你要如何抉择,我不干预,但今夜却是不许你再前往了。”

    王导见了脸色一变,起身冷哼道:“夷辅之事我王导绝不会坐视不理!”言罢竟是甩袖而去!

    王敦撇了眼王导的背影,微微一叹,好在自己早已吩咐下去,这王导是断断出不了府邸的。果然片刻之后,王导急匆匆的跨步冲入,一脸凝重。

    “嗯?你回来了?”王敦见状心中暗道王导要发火了,却见王导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神色凝重的道:“方才外出之人传回消息,呼雷阙严查何攀府前聚众之人,如今众人已然散了,无官职被抓者三十余人……”

    王敦一怔之后竟是忍不住打了一个机灵,再看王导时二人皆是侥幸之态,惹出了何攀与呼雷阙,事情变得不单纯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 琅琊王氏(下)

    北伐之战汉军上下折损甚多,汉帝刘禅在离开许昌之前举办了庄严的仪式来祭奠牺牲的文武官吏以及兵将。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官吏将领,都是葬在许昌城附近,但对于陆机来说,却是要扶着弟弟的灵柩返回江南。

    叶落归根,南方之人葬身北方,这不附和常理,更何况陆氏是江东望族,更不能与常人混为一谈。

    许昌乃是天子脚下,来自于五湖四海各地的官吏皆有在京师供职者,江南出身的官员更是多不胜数。陆机在江南便是望族领袖,如今到了中原任职同样是风骚不减,在许昌的江南官吏听闻陆机准备离开京师南下,纷纷约好在一早为陆机送行。

    天子不在许昌没了早朝,到了清晨时分城门一开,江南出身的官吏以及陆机在朝中的好友纷纷聚集在许昌城南十里的小亭,排开酒宴为陆机践行。陆机虽是丧事在身,然此等场面还是不得推辞,当下在众官一一拜祭了陆云的灵柩后,众人便离开车队赴宴。

    “士衡此番南下不知行何路线?”作为江南士族的代表人物,顾荣举杯问道。此时众人早已排开宴席各自议论,陆机在坐席中倒也是颇为放松。

    “不瞒彦先,我欲行南阳由荆襄入吴,但唯恐此路时间漫长耽搁时日,因此也有意行水路入淮,尚未有所决断。”面对顾荣,陆机颇为坦诚。自己与弟弟陆云以及顾荣并称与世,占据这一代江南人物中的顶尖位置,更是江南陆,顾两大望族的首脑人物,说起话来自然少有担心。

    顾荣饮了一口酒低声道:“昨日不少朝中官吏许都士子在何惠兴府前闹事,据闻呼雷阙与虎贲出动近千人,先后逮捕三十余人,士衡可知此事?”

    陆机把头凑过去同样悄声道:“此事我亦有耳闻,王,毕与我诸多文章往来,奈何事由府衙处理,陆机不过地方官员自是不能插手此事。”昨晚的事情闹得动静颇大,别说是京城为官者,便是地方一个芝麻大的官吏在供职之地也是多有耳目的。

    “我与士光尚担心士衡你卷入其中,如此说来倒是放心了。”顾荣说了一句便恢复正常声调,高谈阔论起来。

    陆机微微摇头,心中暗道:“王澄,毕卓诚然大才,然我弟新亡,哪有心思插手此事呢……哎!”

    另一旁的陆晔此刻凑过来到:“陛下南巡怕是另有隐情,兄长此番回转最好还是寻陛下足迹,不须顾虑京师之事。”

    这陆晔乃是陆氏家族中仅次于陆机,陆云兄弟二人的人物,彼此辈分相同,甚是熟稔,如今在许昌为官。方才陆机之言不瞒着顾荣,自然也不会瞒着自己这位族内兄弟了。

    其实以实力来论,如今的陆氏隐然是江东望族中的弱势群体,究其根源在于陆氏一族为了江东的孙吴政权牺牲过大所致。但陆机与陆云兄弟才华横溢,天下闻名,可谓是无人可比,即便中原人士也是赞不绝口倾心相交,因此陆氏的声望才能保证不坠。

    加上陆氏兄弟协助周处刺杀了魏国大将唐彬,从而引起了司马氏对于曹魏名将王基的猜忌等一系列的事件,让这兄弟俩名声大噪,一时成为了江东士族的代表人物。而陆氏族中的人物也纷纷崭露头角,虽然人数与其他江南望族难及项背,可各个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颇负盛名。

    陆机闻言眉头一皱,抬手掩口道:“陛下行事难以揣度,此事不可乱讲。”

    陆晔一脸的轻松自如,眼光扫过在场的众人,好似游刃有余,可一张嘴却满是凝重的语气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于安逸的生活让人忘记了做臣子的本分啊……”

    “嗯……王衍之事又当如何?”陆机听出陆晔暗中所指,心中也是有数。江南士族虽然有自己以及各大望族鼎力支持汉朝,使得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稳步提升,更有余力进入中原地区经营。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贪图安逸,对于国家发展毫不关心,整日挥金如土,高谈阔论。

    这等贪图奢靡安逸的作风隐然开始侵蚀众多的士族,留守江南的吾彦为此也是头疼,虽然采取了诸多手段,但仍是难以遏制形势的发展。其实即便是任其发展二三十年内怕也是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可这与汉帝刘禅的用人施政纲领截然相反,背道而驰。

    天子年迈,若是想留给继承者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在这晚年在位之时施展辣手并不出奇啊……

    “我与顾彦先等人已有计议,且冷眼观之,待形势明朗再做打算。陛下若真有意下江南,我等在此更不应有所妄动了。”陆晔早与顾荣做好了打算,在这个敏感时期还是稳稳的观望最好,这代表着江南籍贯的官员在汉朝的生存状况,是不能马虎的事情。

    二人正在交谈,忽而一人举杯行来到:“陆士衡只顾族人叙旧,置卞粹于何地?”

    陆机抬头见来人乃是卞粹,不觉起身笑道:“卞氏六龙,玄仁无双,陆机怎敢怠慢呢?”

    陆晔在旁也是起身道:“适才兄长亦言未见卞大人,想来大人是先发制人啊。”

    “哦?衙内公务众多,方才得空前来,士光锐目依然佩服佩服!倒是好友你不见我来也不意外,难道认为卞某不够朋友么?”卞粹听闻陆晔言语也是一笑,目光如炬的扫过陆机,陆晔二人。

    陆机见状哈哈( 惊雷入汉 http://www.xlawen.org/kan/552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