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穿越之田园好女 第 2 部分阅读

第 2 部分阅读

    镇上去卖。

    可怎么定价能,络子做了八十二个,线花了六十文。绢花却是几乎是没有成本的。宁氏觉得都络子好做一点,绢花却花了些工夫,都卖四文钱一个就可以了。桔子可是商品社会过来的,深知这些原料虽不值钱,创意可是值钱的。直接定价络子视大小、精细卖八到十文。绢花卖十到十五文。宁氏表示她决不会买这么贵的东西。

    桔子有些兴奋,一晚上起来了好几次,觉得这是她两辈子最漫长的夜晚,不禁暗骂自己太不淡定了,上辈子几十几百万的合同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早起桔子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虽然那衣服上也有好几个补丁,但是棉布的,颜色也不错。让宁氏给她梳了两个包包头,拿了两串黄|色的迎春花细细地在包包头上绑了一圈。家里没有铜镜,在水盆里照了照,细细的柳叶眉,杏核眼,还是一个清秀的小萝莉。再给江浩腰上挂一个蓝紫双色的宝瓶络子,给江泽胸口挂了一个红色的锁样络子。宁氏的头上则换了一个精美的牡丹花的钗子。只让爹爹一个人看家,全家一起上阵。

    到了镇上宁氏就要到集市上去,桔子坚决不同意。集市这种地方怎么能卖出高档货。镇子的西头有一些大的酒楼、布庄,桔子看好的市场在那里。

    在集市西面一里地左右的地方,有一条街,里面大多是首饰铺,绣庄,还有布庄和胭脂铺。是做女人生意的好寺方。桔子就算计着要借用人家铺子前的地方,最好不要和别人生意有冲突。一路走过来,看到一家胭脂铺,门上挂着俊颜坊的牌子。桔子眼前一亮,这家胭脂铺桔子听爹说过。是前几天在家没事时,桔子跟爹打听镇上的人和事,爹当故事讲给桔子听的。

    这胭脂铺的老板娘叫虞三娘,年轻时给一个大商人做外室,那大商人死了之后带着女儿在镇上开了这个胭脂铺。虞三娘人长得漂亮,铺子一开出来就惹了一些事。好在她是个能干的女人,很是给那些混混们一些教训,才在镇上站稳了脚要,她的泼辣也就出了名。

    第六章 第一桶金

    桔子让家里人在门口等一下,自己走进胭脂铺。虞三娘看见桔子就笑道:“小姑娘,这么小就来买胭脂了。给你娘用还是给姐姐用?”“我不买胭脂,给姐姐看一样东西。”桔子举起手里的海棠花。“我可不是姐姐了,我是姐姐的娘,你要叫我婶子了。好漂亮的花,做什么用的,缝在衣服上的吗?”虞三娘看桔子比自己的女儿还小,笑着说。

    “姐姐这么年轻漂亮怎么会是婶子了呢。你看这么漂亮的海棠花我特意来送给姐姐戴的。姐姐戴起来一定能闪瞎镇上大哥哥们的眼。”桔子怎么会不知道,所有的女人都希望自己永远不要从姐姐变成婶子。一边说一边翻过绢花让虞氏看见绢花后面绑的木钗。“要不要我帮你把花儿插起来。”桔子一边说一边晃着自己的脑袋给虞氏看头上的迎春花。虞氏有些心动,取下头上的银钗换上海棠花木钗,照了照镜子,还真是新颖别致。“姐姐戴上海棠花,就像海棠仙子一样美。”桔子只管好听的话儿往上堆。

    “小妹妹真会说话。”虞氏喜笑言开,“我又没有帮过你什么忙,怎么能要你的东西。要不我买吧,多少钱。”虞氏以为桔子是来卖花的。“不用买。姐姐现在就可以帮我的忙呀,我娘做了很多绢花,想在镇上卖。我们可以在你门口卖吗?那些姐姐婶婶们买了绢花再擦上你店里的胭脂,一定会都变得很好看。”

    “哟,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小姑娘。你要愿意就在我门口卖吧,只是别挡门。”虞氏笑道。反正桔子在门口卖花也不影响她的生意。说不定还能给她的胭脂铺聚点人气。

    搞定,桔子在心里给自己个点赞。让宁氏把放绢花的蓝子放在胭脂铺边上,再拿出江常安在家做的木架子,把络子一个个绑在上面。“卖络子,新花样的络子。卖绢花,好看便宜的绢花。”桔子把货品摆好后立刻开始清脆地幺喝起来。宁氏和江浩都羞得脸红红的,他们可没想到卖东西还要这么幺喝。原来宁氏绣的东西都是直接送到绣庄,人家给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各位走过路过的姐姐、婶子,过来看一看。戴上四季不谢的绢花,漂亮的让人移不开眼睛。挂上新鲜样子的络子,会让姐姐妹妹羡慕到妒忌。”桔子在现代为赚学费可地摆过地摊的,还是那种城管一来就跑的,现在的场面是小意思了。小江泽自从吃了姐姐的土豆和包子,就对桔子崇拜的不得了,听见姐姐幺喝立刻跟上:“卖络子,卖绢花,好看的络子绢花。”跟着姐姐干总不会错的。

    很快就有人过来问价。一个穿黄衣裳的小姑娘拿起一个粉红色的双鱼络子在身上比着。“好新鲜的说法,这络子真漂亮。多少钱一个?”“这个十文。”桔子说。“这么贵,人家那集市上的只要五文钱。”小姑娘有点吃惊。

    “姐姐,你看这个络子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花样,我想了三天呢。别人那里没有的,漂亮吧。你要是戴着可是独一无二,比京城里买的都好,跟那些大路货怎么一样。”桔子吹得天花乱坠。小姑娘想起前几天表姐拿着一个绣花帕子在自己面前显摆的嘴脸终于下决心了:“你吹牛吧,不过听你说的这么好,八文钱,我就买了。”开张大吉,桔子乐了,这个络子原本是要卖八文的。

    跟小姑娘一起过来的一个小妇人却看上了宁氏头上的绢花。问“大嫂,你头上的绢花是哪里买?”“绢花我们这里也卖。”桔子赶紧招乎,“有牡丹、海棠、梅花、桃花、菊花,婶子喜欢什么样的。”那小妇人一眼就看上跟宁氏头上一样的牡丹,拿出来问:“这个多少钱。”“十五文。”牡丹是最贵的。小妇人不说话了,有点犹豫地想放下。“婶子你看,我们这花可是用最好的丝绸做的,光买丝绸就要好多钱,而是重瓣的,你看每个皱折都要花大功夫的。”桔子看见宁氏有些不知所措,就立刻发挥自己当推销员时练出的本事。

    小妇人终究还是舍不得这朵绢花,把它插到头上问一起来的小姑娘:“好看吗。”“太好看了,哥哥一定会看直眼的。”原来那小姑娘是她的小姑子。“那就买吧。”小妇人开始掏钱。小姑娘却指着桔子头上的花说:“我还想要这个。”“这个十文钱。两位要是再买了这个绢花我可以再送你们一个络子。可以拿回去给大哥用。”桔子指指站在边上江浩身上挂的宝瓶络子。“好,就这么定了。”姑嫂俩高高兴兴地走了。

    就这么一会儿,已经有好几个人开始选络子、绢花。到后来,就不再讲价了,全部都是绢花十五文,络子十文。一会儿就卖了一半。胭脂铺的虞三娘有些坐不住了,出来找到宁氏,请她请铺子里谈谈。桔子心里暗笑,像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

    “嫂子的络子和绢花都是自己做的?”虞氏请宁氏坐下后,寒喧了几句,就开门见山地说。“都是我女儿想出来的花样。”宁氏老实地答道。“嫂子以后做的络子和绢花可不可以都送到我这里,我就按绢花十文一个,络子六文一个收。只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嫂子不可以再在别处卖了。”宁氏听了一喜就要答应。桔子赶快接口道:“姐姐既要独家经营,这个价钱可是低了。我们本身做的就不多,自己卖也不费事。姐姐要的话绢花十二文一个,络子八文一个。”

    虞氏有些犹豫了,说:“这个花样虽然新鲜,但很快就能被别人模仿了去,到时就卖不上价了。”

    “可以先签一个月的契约,每三天至少给你一百个络子,八十个绢花。我还有一些新花样,相信一个月的高价肯定没有问题。一个月后就算有别人的做出来,姐姐店里的名气也打出来了。那时我们再定价格。”

    桔子干脆地说。其实她也知道这个价钱只能卖个新鲜,能卖一个月已经很不错了。

    “好,就这样定了。三天后给我第一批货。”虞氏开始找出笔墨写契约。桔子庆幸自己装模作样地学了几天字,可以自己看契约。一个月的简单契约不用请中人,双方按了手印就算完成了。

    第七章 赚到银子了

    桔子出来后看到买络子和绢花的人都散了。摊位上一个年轻公子正拿着络子仔细打量。那公子剑眉朗目,却是一个美男子,只是面无表情,一幅冷冰冰的样子,能把人冻成冰块。看了一会儿,放下络子又看绢花,看到绢花上绑的木棍微皱了一下眉。回身对跟在身后的护卫说:“都要了。给她们二两银子。”桔子看那护卫看着剩下的三十几个绢花和络子有些发愁,说了声:“稍等。”就到前面布庄扯二尺棉布回来把络子和绢花包好递给小厮。那公子这才看了桔子一眼说:“小姑娘倒是聪明。”

    桔子接过二两银子笑得眼都眯了起来,土老冒似的放在嘴里咬了一下。呀,银子可是甜甜的,桔子头一次觉得银子就应该是甜的。二两银子两千文呢。桔子仰起小脸,大声说:“谢谢公子。”那公子先看着桔子傻乎乎的咬银子,接着又看见她容光焕发的脸,不仅嘴角向上弯了一弯。

    那公子走后,桔子依依不舍地把银子给宁氏。宁氏接过银子,对桔子说:“那是谁?看着好威风呀。”“管他是谁。给银子就行。”桔子可不认为自己会和他再有交集。“那可能是定远侯家的公子。听说定远侯的二公子和小女儿回来了。”虞三娘接口说。她把桔子母女送出来后,在旁边看了半天了。

    定远侯——桔子听说过,是这一带出身的大人物。祖上随太祖起兵反抗前朝暴政,后太祖登基后封定远侯,世袭往替。到现在已经第六代了。定远侯府是在京城。可定远侯的老家就在这个长宁镇上,所谓“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第一代定远侯封侯后就这里起了祖宅,却只有远房族人住着。现今宁远侯家嫡枝的人回来,可不知是出了什么事。“希望他们只是回老家看看,不要搅了小镇的安宁。”桔子默默地想。

    收拾好东西,桔子看到太阳已经偏西,对宁氏说:“娘,我肚子饿了,我们去吃包子。”听到吃包子,弟弟欢呼一声,跑过来拉着宁氏的手,撒娇道:“娘,吃包子。”刚刚宁氏和桔子不在的时候都是江浩在算帐收钱,江泽帮忙拿络子绢花。这会儿江泽小脸上红扑扑的都是汗。宁氏看看小儿子,又看看女儿,咬了咬牙说:“好吧,今天让你们把包子吃个饱。”听了宁氏的话,连江浩也笑了。江泽使劲拉着桔子说:“姐,刚刚在集市那边,我就看到包子铺了,快走。”

    还是上次的包子铺。这次桔子拉着宁氏坐到里面。对来招呼的小伙计说:“你这儿可有汤水。”“有羊肉汤,有咸菜汤。羊肉汤六文一碗,咸菜汤一文一碗。”“要六个肉包子,三个馒头,三碗羊肉汤,一碗咸菜汤。”桔子说。她要咸菜汤不是为了省钱,只是上次吃的肉包子也是羊肉的,记得羊膻气也是挺重的,想来汤里也一样。汤上来后桔子赶紧霸住咸菜汤,对宁氏说:“娘,我不是心痛一碗肉汤钱,我不喜欢羊膻味。”

    宁氏无奈地看了桔子一眼,给几个孩子一人递一个包子,自己却拿了一个馒头。桔子从宁氏手里拿过馒头换了肉包子说:“娘,先吃包子。你要不吃,我们大家都吃不下的。”宁氏眼眶有点发热,掩饰性地咬了一口包子。江泽一看宁氏吃了,立刻大口地吃了起来。居然喝了一大碗羊肉汤,吃了两个肉包子。江浩吃了一个包子一个馒头却不肯再吃。桔子硬是给他又塞了一个包子。江浩虽然才十二岁,却一直当一个主劳力在用,平时家里又没有油水,才吃这么点怎么够。宁氏和桔子都吃了一个包子和一个馒头。

    吃饭的时候,桔子问宁氏:“娘,为什么他们不卖猪肉包子呀。”上次在集市上,桔子只看到一摊卖猪肉的,羊肉却有三四摊。这和现代完全相反吗。“猪肉骚气重得很,那畜生又脏。只有实在吃不起羊肉的人才会去吃。养猪的人都是卖小||乳|猪的,那个肉才好吃,也金贵。猪长大了肉就没人吃了,只有便宜卖给穷人。”

    猪肉没有羊肉好吃,桔子表示不能理解。桔子决定等会去买一块猪肉,烧一顿红烧肉。好好改变一下古人的观念。结账时候,桔子又买了八个包子带回去,准备晚上吃。爹爹在家可还没吃到呢。共花了四十二文,桔子认为还是比较划算。

    吃完饭宁氏就要赶着去买东西,计划中要买的东西可是不少。桔子却跟宁氏说:“娘,上次幸亏鸿运楼的杨云泰师傅花高价买了兔子,咱们才有钱买线绳、绸缎的。现在我们挣到钱了,应该去谢谢人家。”

    两只兔子卖了一百文,宁氏本就有些不安心,桔子说要去谢人家,宁氏也认为很应该。可是宁氏看看手里的包子,去谢人家大厨总不能送包子吧。桔子笑着拿出早就留出来的绢花和络子给宁氏看。宁氏看着桔子有些发愣,心说:“果然是受过神仙点化,十来岁的小娃娃居然想得这么周到。”

    宁氏看桔子已经都已经准备好了,就想跟着桔子一起去鸿运楼,可再看看,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还要买用的线绳和零头绸缎。这也是极要紧的,最好回去就能抓紧时间开始做起来。

    桔子就对宁氏说兔子本就是她和哥哥两个小孩卖的,现在自己去道谢也不算失礼。最后大家决定分头行动。桔子就让宁氏和江浩一起去买线绳,因为后来的络子基本都是江浩打的,让他自己去挑些顺眼的颜色。

    桔子自己带江泽,决定先去鸿运楼。谢过杨师傅后再去找零头绸缎,绸缎要得多了杂货铺的那一点肯定不行,得到布庄去找,怕是要花一些时间。

    各位大大,支持新人。多点几下,给点推荐票,要是觉得不够肥,收藏一下,养肥再杀,不要客气。

    刚刚一点半传一次,两个多小时没有看到有更新,不知道是不是我操作有误,再传一次不知有没有用。

    第八章 经营人脉和垄断原料

    桔子带江泽还是从鸿运楼边上的小门进去。正好又碰到上次那个小学徒。看见桔子就打趣道:“小姑娘,今天又来了。你哥哥又打了什么好东西?他怎么没来?”桔子已经知道他叫来福,就说:“来福哥,野味哪有那么好打。我这次来找杨大叔。”

    来福有点吃惊:“真是个机灵的小姑娘。来了一次连我师傅姓什么都知道了。可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我是沿山村江家的,我叫桔子。上次和我一齐来的是我哥哥,叫江浩。这是我弟弟叫江泽,你叫他小泽就行。”桔子把江泽拉过来,“小泽,这是来福哥。”江泽忽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大声叫道:“来福哥。”来福笑道:“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进去吧,我师傅就在里头。”

    桔子走进厨房就看见杨师傅刚忙完,正端着小茶壶在喝茶。桔子走过去鞠了个弓,从怀里拿出一小个布包,包里包了两个绢花两个络子,说:“杨大叔,多谢上次你帮忙买我家的兔子,让我家过了难关。我娘做了一点绢花和络子,让我拿过来送给婶子和杨家姐姐。”桔子上次就打听好了杨大叔有一儿一女。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客气。这么漂亮的花和络子,大叔可不敢收。”杨云泰笑哈哈地说,“我这里反正是要做菜的,以后有什么野味尽管送来。”

    “那就先谢谢杨大叔,以后少不了要麻烦大叔。可大叔要不收下这花和络子,我带回去娘要骂我的,我以后也不敢来了。”桔子是有杆子就上。绢花络子很快就会被人模仿了去,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只能赚点辛苦钱了。桔子认为要说本小风险小,还得是饮食生意。自己在现代是孤儿,工作后没事就研究做菜,也能算是一个业务大厨。来到这个食品匮乏的古代,桔子认为只要有材料,自己烧的菜,绝对不会比鸿运楼的菜的水平差。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己自从来了之后,家里的食物样数一只手都数的过来,更别说还少的很。江家灶台上不要说各种调味料了,就连油都基本没有,盐是数着颗粒放的。可怜自己一身厨艺,算是彻底埋没了。不过没关系,先和这位杨大叔打好关系,算是给自己未来的事业探探路子。在现代时自己不也是这么磕磕碰碰地摸索着起来的。

    “小姑娘,你叫什么?这绢花和络子这么精致,怕是要花不少钱吧。你们家既然困难,就不要花这些冤枉钱了。”杨云泰终于想起来问桔子的名字了。“我叫桔子。这些东西没花什么钱,是自己做的,就是用上次卖兔子的钱买的丝绸和线绳,我们还卖了一些。所以这些东西大叔一定要收下。”桔子说。

    “好吧,那我收下了。”杨云泰说,“桔子,是吧。这是栗子糕,一般人家不常做的。拿回去全家偿偿。”杨去泰说着拿纸包了四块栗子糕给桔子。桔子也不客气伸手接过来,道谢:“谢谢杨大叔。”杨云泰看到桔子一点都不扭捏小家子气,更觉得她可爱了。

    从鸿运楼出来后,桔子拿出一块栗子糕给江泽吃,就开始寻找零头绸缎。一进布庄就发现在布庄的角落时堆着碎布头。只是都和棉布头掺在一起,等着批给杂货铺。桔子就和布庄的老板商谅。自己把绸子挑出来。只剩下棉布给杂货铺,价钱还能卖高点。古代的人到底朴实些,虽听说有人卖绢花,一时间倒也没人想到对本来没用的零头绸缎抬价。

    听说有人要单买丝绸碎布头,几个老板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有追究就同意了。镇上总共三家比较大的布庄,老板都同意按每斤五文的价格,把店里所有的零头绸缎买给桔子。只是那些老板不肯搭人手花工夫挑捡,得桔子自己把零碎绸缎挑出来。桔子倒宁可自己花时间挑检,她现在没钱,时间总能挤出来的。桔子找到买好线绳的宁氏和江浩,开始分头在几个绸缎庄挑零头绸缎。

    镇上的杂货铺大约十多天来布庄批一些零布头。三家布庄多的剩十天的货,少的剩五六天的货,并不多。桔子把前段时间镇上剩下的零头绸缎都买光,也觉得不够。这么便宜的碎丝绸,以后可能没有了。桔子就又和三家老板提出,在今后的一个月里,她按现在的价格,每三天来布庄挑一批碎丝绸,三家店的碎丝绸都不能卖给别人。桔子想垄断一下材料来源。那么江家的绢花还能卖的久一点。虽然桔子她们做绢花利润很高,但如果把整匹丝绸裁了做绢花可就不合算了。在这一个月里,有人再想做绢花生意就得到县里去找碎丝绸了。

    三家老板对有人帮他们把没用的碎丝绸挑捡出来,还是很高兴的。对于桔子独家买断的协议也没有意见。桔子很顺利地与三家老板签了契约。

    至于络子的模仿品,桔子并不是太担心,她的络子有些样子的打法有点特殊,模仿的人想要逐摩透也要花不少时间。估计一个月的时间也是要。那时桔子买碎丝绸的契约也满了,零头绸缎怕也没有这么便宜了。那时络子也就没那么高的利润了。一个月的高利润,桔子已经很满意了。至于为什么不跟布庄老板签更长时间的契约,桔子表示。如果布庄老板看到碎丝绸的利润,不可能不动心的,如果时间太长,怕是不到一个月那些老板就要毁约了。一个月刚刚好,只要有点信誉的商人不会坚持不住这点时间。

    整整挑了两个多时辰,零头绸缎挑了整整两大包才花了不到四十文。桔子还特意买了两丈细棉布把这些碎丝绸包起来。宁氏本来要买苎麻布,回家还能做衣服。桔子却想要细棉布先把全家**做了,她可穿怕了又硬又粗的麻布**。宁氏也就依了她了。桔子想宁氏在这古代也算是宠孩子了,几乎事事都依她。她越来越觉得有这样的母亲,这次穿越赚大发了。

    第九章 栗子糕与算帐

    挑完碎丝绸,天已经开始暗下来,哪怕现在就回去,等回到家里天就黑透了。于是桔子计划里的猪肉、油、糖等等食品,全家人过冬的衣服。宁氏计划里的盐、江常安的药都来不及买了。娘几个决定先回家,买其它的东西等明天再来一趟。

    一天下来,几个人累坏了。宁氏背着呼呼大睡的江泽,江浩背着两大包碎丝绸,还要拖着脚步越来越重的桔子。桔子恨死自己这付弱小的身体了,可眼睛还是越来越睁不开了。一个多时辰的路,几个人走了近两个时辰。远远地看见江顺安在村口来向这边张望,桔子突然觉得,有爹——真好。桔子一下子扑到爹的怀里再也不肯动了。江父笑嘻嘻地背起桔子一起回家。宁氏有些心疼地看了看江父,但想想桔子这一天做了那么多事,小小年纪实在是累得走不动了,也就没说什么。好在江家离出村的大道并不远。

    到家后桔子往床上一趟就要睡觉,宁氏想叫她。江父对宁氏说:“我做了黍米粥,等我热一热再叫桔子起来吃吧。你也先歇一歇。”江父先帮江浩把两大包碎丝绸给卸下来,然后去热粥。一边生火,一边看着大大的包裹问:“买了这两大包什么东西。今天绢花和络子卖出去了吗?”

    宁氏有些兴奋,说:“卖得可好了。你不知道桔子可会做生意了。不但今天的绢花和络子都卖光了,我们还和俊颜坊的女老板签了契约,让我们给她做一个月的绢花、络子。而且价钱也给得很好,肯定够我们冬天花用的。这些是我们买的碎丝绸。桔子说,以后碎丝绸肯定会涨价,我们才一次多买点。就为了挑这些碎丝绸,我们才回来这么晚的。对了,桔子认识很多字,那个契约我本来不敢签的,要拿回来让你看一看。后来桔子说她都认识,才按了手印。”说着又从怀里把契约拿给江父看。

    江父看见契约上绢花和络子的价钱也有些激动了,说:“我女儿就是聪明,随我,能变废为宝。”宁氏看江父得意的样子有些看不过眼了,说:“那是你教出来的吗?那是因为咱桔子能梦里遇仙。”江父还是忍不住高兴地说:“遇仙也是我女儿,别人的女儿怎么就遇不上仙,所以还是我的血脉好。”

    这时,江泽闻道黍米粥发出的香味醒了。他抬眼看看四周,发现已经回到家里就从床上爬了下来。江父看见他就说:“小泽,饿了吧,饭好了。叫姐姐起来吃饭。”江泽却不去叫桔子,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

    那是杨云泰给的栗子糕,桔子只给江泽吃了一块,江泽还让桔子咬了一口。吃完后,江泽强烈要求把栗子糕放在他怀里。他向桔子保证不会偷吃,他会拿回家给爹娘吃。但是要放在他怀里,他就可以闻闻栗子糕的味。桔子听了他的话觉得鼻子都有些发酸,想把这些栗子糕都给江泽吃了算了。江泽却舍不得,只不过是包上放在怀里。桔子觉得江常安和宁氏在江家虽然受气,几个孩子教得真是不错。

    这时江泽拿出栗子糕对江常安说:“爹,这是鸿运楼的杨大叔给的,我吃了一块,可好吃了。这些给你和娘,还有哥哥吃。”“那姐姐吃了没有?”江常安问。“我吃的时候姐姐吃了一口。姐姐说爹娘和哥哥都很辛苦,有好吃的要让你们先吃。”江泽有些愧疚地说。他已经先吃了一块,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

    江常安看着小儿子眼巴巴的样子,觉得很欣慰。本地不产栗子,这栗子糕也是稀罕物,何况鸿运楼大厨做的栗子糕更是香得馋人。小儿子忍到现在不吃光,实在是很难得了。江常安把栗子糕给了江浩和江泽各一块说:“我和你娘不爱吃栗子糕,剩下的这块给你姐姐吃。”

    江浩拿着栗子糕,一把掰成两瓣,说:“爹娘不吃,我也不吃。”说着把手里的糕点给了江父和宁氏一人一块。江泽看了看江浩,又看了看手里的栗子糕忍痛把它递给江浩说:“哥吃这块,我已经吃过一块了,等会我在姐姐的糕上咬一口就行了。”江浩笑着摇头不要。江泽把栗子糕塞进江浩的手里,就跑到床边开始使劲摇晃桔子:“姐,起来吃饭了,你再不起我把你的栗子糕吃光了。”

    桔子吃力地睁开眼睛,虽然她还是很想睡,可肚子也确实是饿得咕咕叫了。她费劲地起身走到桌边,看到江泽趴在边上正看着桌上唯一剩下的栗子糕说:“姐,这是你的,不过你要给我咬一口。我的也给你咬了一口。”桔子失笑地把栗子糕掰开,给了他一半说:“我吃半块就够了,我更喜欢吃包子。”桔子是真的不稀罕栗子糕。

    吃完饭把几个孩子都上床睡觉,夫妻俩才开始数起剩下的钱。总共数出了1563文。宁氏数了好几遍还不敢相信。江常安帮她算帐,今天吃饭花了42文,买碎丝绸花了38文,买线绳花了100文,加起来总收入将近二两,这还不算定安侯府公子给的二两银子。成本就是60文的线绳,5文的碎丝绸。这还幸亏江常安在镖局的时候学了点简单的算帐,要不还真算不清楚。宁氏抱着一大捧铜钱眼眶红红的,她从嫁给了江常安之后,还没碰过这么多钱。

    江常安对宁氏说:“桔子自从碰了头,真的不一样了。人能干了很多,还能在梦里遇仙,也许是老天爷可怜我们。只是桔子梦里遇仙的事你可千万别跟别人说。也嘱咐一下浩儿和小泽,嘴紧一点。以后有事多听听桔子的,我们以后会有好日子过的。”

    “好。”宁氏说,“我会和两个孩子说的。浩儿是个稳当的孩子,不会多嘴。只是小泽还太小,好在这孩子听姐姐的话。我让桔子跟他说,他会听的。”想了一想又说“今天我们有好些东西没来得及买,你的药也没买,明天还得去镇上一趟。刘大夫说你是伤了元气,得吃些好药养养,原来我们太穷了,只能用便宜药将就。明天你和我一起去康平医馆让刘大夫把把脉,开几付好药。只要你好了,我们家就有盼头了。”江父默默地点头不语。

    第十章 穆佑轩和穆婉儿

    在江家为他们几天辛苦的收入而高兴时,穆婉儿正把一只牡丹绢花往头上戴。绢花虽不贵重,虽做得非常精致。插上发髻后根本看不到花后面的木钗,只有一朵粉色的花儿俏生生地立在穆婉儿的头上。穆婉儿在镜子前面转了身对坐在边上的穆佑轩笑着说:“哥,你终于买了一件雅致的东西。”又拿出下只蝙蝠花样的络子往身上比量。穆婉儿觉得自从出了京城,这是她唯一能让她高兴点的事。

    现任定远侯穆林鹏育二子二女。长子穆佑宇被封了世子,一直跟在定远侯身边。次子穆佑轩却自幼玩劣。天下承平日久,穆侯爷本想让小儿子能读书,走文官仕途。虽知穆佑轩却继承了祖宗基因,自幼喜欢舞枪弄棍。十四岁因不想早早定亲就偷偷跑到北方边境,隐姓瞒名地了参军。一直到十六岁带百骑突袭来犯的蛮族中军营,擒获了蛮族的汗王,名声大振。这时家里才知道失踪了两年的小儿子的下落。后来更是屡立战功,十八岁就封了大将军。今年才二十一。

    定远侯府自开国以来就是做纯臣的,不参与皇室争斗,只忠于那个做了皇帝的人。这样虽然立不了大功,也可保家族富贵平安。可到了穆林鹏这一辈,长女穆清儿喜欢上了三皇子宋珞琳。原本侯门大院里这种小儿女的情愫就如同海中浪花般,一时涌起,散了也了无踪迹了。但偏偏宋珞琳也是非卿莫娶,在母亲珍妃宫前跪了一天,求娶穆清儿。珍妃心软了,无奈将定远侯夫人招进宫里谈了一个多时辰。最后定远侯夫人红着眼睛出了宫,松了口。于是穆清儿成了三皇子妃,现在的秦王妃,生了一子,现还不到两周岁。

    因皇上年迈,中宫却无子。贤妃后出皇二子鲁王宋珞玉、皇五子豫王宋珞琼。珍妃所出的皇三子秦王宋格琳,楚贵人所出皇四子宁王宋珞璇都颇受皇上喜爱,储位就成了现在朝中最大的事。这几年贤妃所出的鲁王宋珞玉,与秦王宋珞琳争得厉害。去年青州遭水灾,鲁王查出秦王所推荐的青州知府于植贪污大量救灾款,导致青州饿殍遍野。于植在狱中自尽而亡,而那些救灾款却不知去向。皇上大怒,怀疑于植贪污是受秦王指使。秦王失宠,被罚在家闭门思过。穆佑轩也受牵连被招回京闲置。

    鲁王得意之余,想到秦王声势多受定远侯府所助。为了出口气,让门下吏部侍郎王修宜为庶子王曦求娶定远侯嫡次女穆婉儿,以羞辱定远侯府。定远侯自是不肯将自己的嫡女嫁给王曦。又不敢得罪正得势的鲁王。只说穆婉儿病重难医,让穆佑轩带妹妹回到老家来避风头。穆佑轩自幼与妹妹要好。

    在家里,大哥从小被父亲带在身边以定远侯世子培养。大姐从很小的时候,心里就只有秦王一人。只这个妹妹与他玩得好。如今穆婉儿受了这么大的屈辱,却只能忍着,日日愁眉不展。穆佑轩只有每天变着法哄妹妹高兴。

    看到这些绢花虽然不值几个钱,却能哄得妹妹能展颜一笑。穆佑轩不由得想起买绢花时,那个聪明的小姑娘买布包花的利落劲,心里想:“也许这个虽忙得满脸汗水,却依然笑颜如花的小女孩能让妹妹重展笑颜。”就说:“卖绢花络子的是一个小姑娘,还不知道有没有十岁。虽是贫家女,却看着极聪明,下次再碰上让她来见你。或者她能再给你点惊喜。”婉儿有些惊讶地看着哥哥:“哥哥可是难得夸奖人的,买个绢花就看上了人家小女孩,这可从来没有的事。有时间倒是真要见见那个小姑娘了。”

    穆佑轩板着脸,看起来面无表情,心情却再想:“我可不是只买了个绢花,我是从她开始卖绢花就观察她了。”原来穆佑轩本是在对面茶楼一边喝茶,一边看街景。正看见桔子一家在俊颜坊下做生意,看着这小姑娘甜言蜜语地讨价还价。后来见生意越来越好才想起来这些络子和绢花妹妹可能会喜欢,要不他一个成天沙场撕杀的将军怎么懂小姑娘的东西。他原是回来给家族经营一条退路的,已在街上转了几天了。也算考察一下此地的地理民情,可第一次碰到这样活泼聪明的女孩子。

    第二日穆佑轩就吩咐了身边跟着的侍卫丁易,下次看到桔子她们再来镇上卖绢花,就请她们来家里。却不知桔子她们不再在街上卖绢花了。几天没看到桔子她们,穆佑轩就把她们抛到脑后。他这次要在家里添买祭田,开办族学,在镇上选购几家铺子,还要做得不显山露水惹人注目。还要避着人在家里开挖地道,修建密室;还要在长宁镇培养一些耳目,整个是忙得晕头转向。忙碌之余,穆佑轩不仅怀念起在边军的烽火生涯。虽然那里也很辛苦劳累,但成就感十足,心情却是开朗的。虽然穆佑轩也知道像他们这样的家族,哪怕没有秦王的事夹在中间,也需要准备一些东西,就像他现在做的准备。可现在这种情况下让他回老家准备退路,他心里憋闷的那股气可是无处发泄。

    现在冬天一天比一天冷。穆佑轩觉得今年冬天又比去年冷。朝庭三年前与蛮族签订的停火协议,怕是越来怕不能约束他们了。蛮族居住的地主本就是北方寒冷地区,这天气不知为何,一年比一年冷,他们不入关抢劫恐怕都要饿死了。恐怕离边境重起战火的时间也不远了。自己却在这时离开了边军。

    现在边境的大司马却是陈皇后的弟弟陈烨。陈家本也是武将,开国后却早已弃武从文,到陈烨这儿已经三代不入军旅了。但皇上想着与皇后是结发夫妻,中宫又无子,不会与自己有二心,硬是把陈烨改文为武,调去当了大司马。陈烨也知道皇上百年之后,这军权可是重中之重,不敢怠慢,到了边境就抓权。又是整顿军纪,又是调整布防。可边境苦寒,边军又剽悍,怎么看得上陈烨一个白面书生。穆佑轩在边军的同袍传来的消息,自他从后,边军就没消停过。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将领们也不巡视军营了,军士们也不演练出操,也不也不知战斗力还剩多少?穆佑轩想着自己的百战精兵如今成了一团散沙,就心痛如绞,可这已经与他没有关系了。

    第十一章 奶奶的养老银子(上)

    桔子并不知道穆家兄妹在打她的主意,早上起来就开始在心里算计着该买的东西。今天是第一次一家五口都到镇上去,桔子在自己心里把他定义为,这是全家的一次秋游。吃过早饭后开开心心的换上干净衣服,梳上包包上,带上迎春花头饰。又催着宁氏梳头换换衣服。咱虽然(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