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穿越之田园好女 第 4 部分阅读

第 4 部分阅读

    时间,家里修房子,补院子都是李家来帮的忙。家里吃的菘菜和萝卜也有差不多一半是李家送的。李家条件也不好,要不也不会听说土豆能吃,就把它当宝。三兄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们家里能把三个半大小子填饱就不错了,也是很少买肉的。

    晚饭自然是桔子烧的。饭依旧是黍米加精米烧粥,黍米饼。至于菜,红烧蹄膀肯定是第一道大菜,红烧蹄膀可是桔子的拿手菜。蹄膀除了对女子有养颜作用外,还能滑肌肤、去寒热、托痈疽、发疮毒、抗老防癌之功效。桔子所在的孤儿院的院长最喜欢吃蹄膀,没事就和桔子等一些女孩子说蹄膀的功效,弄得从那个孤儿院出来的女孩几乎都做一手好蹄膀菜。

    桔子把蹄髈用刀刮净外皮油垢,然后切块。加葱、姜、八角用开水没过,除去血水撇出浮沫,煮5分钟这样。捞出蹄髈,锅中底油,油热放入葱、姜、八角,大料爆香一下,倒入蹄髈煸炒几下,然后加入米酒、酱油继续煸炒下。桔子第二次送绢花时就去买了一点酒,没有料酒,用米酒代替也聊胜于无。最后加开水没过蹄髈,加入盐、花椒,少许糖,汤烧开后撇出浮沫用大火烧至蹄髈上色后,移至小火炖烂,收浓汁。

    人参炖鸡要早上空腹吃。但要晚上烧好炖烂。桔子打算吃过晚饭再做。鸡杂却要晚上用,就让宁氏帮忙,先把鸡杀好。取出鸡内脏,细细的鸡肠子也用筷子翻过来仔细清洗干净,用开水焯过。还有鸡腰子、鸡肝、鸡心、鸡胗,都切成片与白菜一起炒,也是一道又好吃又营养菜。

    家里多的就是土豆。桔子要再做一个酸辣土豆丝。这个时代虽然有辣椒,用的却不广,桔子在集市上发现时还吃了一惊,卖的人不多。买的人也少。桔子买了好多,用的却不多。长期的饥饿使一家人的肠胃都弱,所以桔子虽然知道很多菜能加辣椒提味却还是不怎么用。今天再加上李家三口人,桔子决定再做一个开胃下饭的菜。最后再从后院拨几颗青菜做一碗炒青菜。没有农药,不加化肥的青菜鲜嫩清香。八口人的菜虽不丰盛,在庄户人家也算是上等的好菜。

    菜烧好后,江浩江泽也回来了,果然李家老大李多金一起来了,他送江家兄弟回来,还帮江家兄弟搬了两百多斤土豆。宁氏就跟李多金说:“多金,今天家里烧了肉,你留下一起吃。”又对江浩说:“浩儿,你把多银和多铜也一起叫来。”宁氏知道李满屯夫妻肯定不肯过来吃,所以只让江浩叫几个孩子。

    一顿饭下来,桔子可下知道什么叫“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了,一桌子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桔子觉得连碗都不用洗。李多铜笑嘻嘻地对桔子说:“桔子妹妹,你做饭的手艺真好,比我娘做的好吃多了。把猪肉弄得比羊肉都好吃,以后我家买了猪肉,你到我家去吃。”桔子扑嗤一笑说:“多铜哥哥,你是让我到你家去做肉吧。”李多铜被笑得满脸通红,却依然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桔子,很明显没有打消让桔子去他家做肉的念头。

    李家兄弟走后,桔子开始做人参炖鸡。人参炖鸡做起来也不复杂,杀了鸡洗净后切块,再放入人参和刘大夫给开的药材以及姜片、盐、糖等调味料,然后大火炖烂后放到外面冻上。每天早上取一碗蒸热空腹吃。一只鸡可吃五次,所以人参炖鸡只能冬天吃,这个时代可没有冰箱。

    第十七章 黄金饼和称心饼

    桔子家里自从开始卖绢花,土豆就不再是主食,只是当菜吃。几百斤土豆一个冬天可吃不完,何况这次江浩他们上山又挖了两百多斤土豆。桔子空下来就开始算计怎么把多出来的土豆变成钱。可是这个地方的人不认识土豆,就这么卖肯定不行。桔子决定先做土豆饼。家里条件在限,桔子先做最简单的,把土豆去皮切成极细的丝泡在水里,加盐,加面粉、鸡蛋一齐搅均。锅里放一块猪油,把土豆面粉糊摊在里面,凝固后翻面。出锅后土豆饼颜色金黄,喷香扑鼻。再把大圆饼切成八瓣,就成了一个个三角形的土豆饼。桔子决定把它叫做黄金饼,定价四文一个。

    再做一种甜口的,把土豆蒸熟后去皮,弄碎。放入鸡蛋,面粉使劲搅均,做成小圆饼。一样放在锅里煎熟,只这种油要多放些,做出来的颜色才好看。出锅后颜色偏红,口感细腻。桔子想了半天决定叫它称心饼,因里面加了糖,就定价五文一个。

    因宁氏要在家做绢花,江浩要打络子。虽然利润少了大半,但现在来钱的路子那么少,这总是一项收入。桔子做了甜咸各七八十个土豆饼,带上小弟江泽,去镇上试水新生意。家里连纸都没有,这包装的主意桔子就直接打到满山遍野的树叶上。桔子在山上找尽可能大的树叶采了一摞回来,洗干净。就一张树叶,一块土豆饼叠放在篮子里,上面再盖一块干净的布就可以了。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土豆,也没有土豆,这可是稀缺产品。桔子不想贱卖了,于是想到了鸿运楼。这一个月桔子每三天去一次镇上,又去看过杨云泰几次,也算在鸿运楼厨房混了个脸熟。这次桔子一到镇上就直奔鸿运楼,同样带着弟弟从小门进后厨。

    天色还早,杨师傅正指挥学徒们准备中午的菜色。看见桔子就笑道:“桔子来了,今儿来得早啊。”以前桔子过来都到下午了。桔子也笑嘻嘻地走过去说:“杨大叔,我今天带来一样好东西,你偿偿好吃不。”说着拿出一个黄金饼和一个称心饼。

    杨云泰翻来覆去看了半晌,咬了一口黄金饼,咸香可口,夹杂着的土豆丝却是从来没吃过的味道。惊奇之下又拿过称心饼来咬了一口,却是又香又甜,有着一般面饼所没有的细腻。杨云泰不仅问道:“桔子,这是什么做的?”桔子笑道:“这里头搀的东西是一种新鲜的野菜,以后我拿给大叔看。大叔你看可卖得出去。”现在土豆可不是野生野长的吗。

    杨云泰有些犹豫地说:“野菜啊。来鸿运楼吃饭的可都是有钱有势的,不吃野菜的。”“大叔,你误会了。我不是要在鸿运楼卖。是求大叔能不能和掌柜的说一声,让我能在门口卖。”桔子说。“在门口卖呀,那道是可以。虽然咱鸿运楼门前不准小商贩卖东西,但掌柜的总会给我一个面子的。”

    桔子大喜,又拿出十个黄金饼和称心饼说:“多谢大叔,这些给掌柜的和鸿运楼的各位叔叔哥哥们偿偿。”杨云泰看到桔子上道也很高兴,口中却责怪道:“你这孩子,一点饼子你能赚多少,怎么拿出这么多来。赶紧的,跟我去见掌柜的。”

    鸿运楼的掌柜的叫宋行远,三十几岁,略有些胖,小眼睛很亮,一看就是很精明的样子。看见杨云泰带着桔子走过来就问:“杨师傅,这会儿怎么有空过来?这小姑娘是谁?”杨云泰说:“宋掌柜,这是桔子,我以前跟你提过。她想在咱店门口卖点家里做的小零食,这不来求你了。”

    宋行远看了看桔子,笑道:“这就是那个桔子呀,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姑娘。听说杨师傅买了你两只兔子,没几天家里的婆娘就带上你送的绢花了。看在杨师傅的面上,我也不能不答应,就在门口卖吧,肯定比集市好赚。”

    “谢谢宋掌柜。”桔子鞠了个躬,欢快地说。说完带着弟弟直接从大门出去开始叫卖。“黄金饼,香香的黄金饼。称心饼,甜甜的称心饼。”江泽跟着桔子一起大声叫卖。半晌也没什么人来买,就算有人来看一眼看见简陋的包装,问问价格比包子贵一倍,也就不买。江泽叫累了,坐在边上不肯动了,说:“姐,我们的土豆都是白来的,要不卖便宜点。”

    桔子也有点泄气,别人都不认识这东西可怎么办呢?桔子突然想起了大超市的推销柜台,心里不仅暗骂了一声自己真笨,来古代时间长了,被同化了,新产品居然忘记打广告。

    桔子让江泽看着篮子,拿着两个黄金饼与称心饼,跑到鸿运楼厨房借了刀把饼切成小块。放在树叶上用让江泽用小手捧着,对着鸿运楼门前路过的人开始推销:“大叔,偿偿我娘做的黄金饼,不要钱。”“大婶,偿偿我家的称心饼,今天第一天卖,免费品偿。”土豆饼的味道不错,偿过的人或多或少的都买了一点。来鸿运楼吃饭的都不差钱,新鲜又好吃的东西可不愁卖。没多久,鸿运楼里的食客开始让小二出来买黄金饼和称心饼。不到一个时辰,两种饼就都卖光了。

    宋掌柜笑咪咪地看着桔子进来告辞,对桔子说:“小桔子,你的小点心卖得可真不错。我看你小小年龄就要站在冷风地里卖饼,怪可怜的。把这点心的做法教给杨师傅,我们鸿运楼给你二十两银子,你也不用自己卖了,怎么样?”桔子大喜,她本就担心天越来越冷了,这大冬天的,土豆饼放冷了之后可不好卖。

    桔子装做想了一想,对宋掌柜说:“我今天一天就挣了六百多文。二十两银子卖给你方子,我可是亏大了。”宋掌柜依旧笑哈哈地说:“你说要多少?”桔子笑了一笑,对宋行远说:“宋掌柜,做饼的方法我可以不要钱送给你。可就算是我送给你,你也做不出来。”宋行远不相信地说:“小姑娘会吹牛了,一个小饼子有多复杂,我鸿运楼的大厨会做不出来。”

    桔子看着宋行远认真地说:“我说的是真的。不然明天我再来,做给你看,你就知道了。”宋行远觉得有些意思问:“为什么不现在做?我这就可以让厨房给你空出一个灶来。”桔子神秘地笑了一笑说:“你这材料不齐。宋掌柜,我明天早点来,黄金饼和称心饼热的更好吃。”说完,也不等宋行远答话,拉着江泽跑了出去。宋行远看着桔子跑远了,嘴里低声嘟囔:“材料不齐,有什么材料是我们鸿远楼没有的,小姑娘净出夭娥子。”

    第十八章 买书了

    正说着一眼看见穆佑轩站在门口,出神地看着桔子远去的背影。赶紧出来招乎:“二公子,里面请。”原来这鸿运楼是原本定远侯的家族产业。穆佑轩回来后,就把这里作为在镇上扩大家族影响力的一个立足点。他一边往里走,一边问宋行远:“老宋,你认识刚刚那个小姑娘?”

    “那是沿河村江家老二的女儿,叫桔子,在我们酒楼卖过兔子。与厨房的杨云泰关系处得好。今天杨大厨说情让她在酒楼门口卖一些小点心。我看点心不错就让她明天来做一些试试,好的话可以成为我们酒楼的一个特色。”宋行远详细地解说着。

    穆佑轩走到雅间坐下对宋行远说:“生意上的事你说了算,我不懂。我看这个小姑娘很眼熟,以前是不是在胭脂店门口卖过绢花。”“公子好眼力。”宋行远夸道:“这小姑娘前一段时间只在前面俊颜坊门口卖过一天绢花,公子还能认出她来。听说后来绢花都让俊颜坊收了。她们不再单卖了。”

    穆佑轩听完就对跟着他的贴身护卫丁易吩咐说:“明天你来这里,等那个小姑娘……”穆佑轩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宋行远赶紧说:“她叫江桔子。”“江桔子,等桔子做完点心后带她回府给二小姐看看。婉儿可是一看见绢花就跟我念叨她。”穆佑轩接着说。那护卫应下。他本是定远侯府的家生子,从小配给穆佑轩当小厮。穆佑轩私自去边军只带了他一人,和穆佑轩一起出生入死,立下不少战功,已经是校尉了,却不肯离开穆佑轩,就做了他的护卫。

    桔子今天挣了六百文,扣除成本也还有四百文多。这是她买书的,她早就决定开春就把江浩、江泽都送去读书。要知道在古代读书人是有特权的。就算这个朝代桔子从来没听说过,她也打听到,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待遇并不比宋、明时代差,要实惠有实惠,可免税;要地位有地位,可当官。而古代女孩的地位,特别是在夫家的地位,跟娘家兄弟的地位密不可分的。桔子认为哪怕为了她自己将来的幸福,她的兄弟读书也是读定了。

    只是弟弟小泽开春六岁,正好启蒙。哥哥江浩到明年可就十三岁了,不好让她跟一群六七岁的小屁孩在一起。就让他在冬天把启蒙功课做完,桔子认为自己当个启蒙老师还是满够格的。

    先去书店买书,这个时代的书还是很贵的,仅只是最简单的启蒙课本《千字文》就要五十多文。书店的小伙计也是在桔子面前也是很傲气的,因为他识字。他看见桔子,就认为她是不知哪里的乡下丫头来书店涨见识的。桔子也顾不上理那气人的小伙计,因为她确实涨了见识。原来她还以为古代的书店里应该就是一些四书五经,科考必读之类的书。没想到言情小说、数学(虽然不是阿拉伯数的)基础、名人逸事种类繁多。哇塞,居然还有小黄书公开卖。她的眼睛只在书上转了,却没看见原来在店里挑书的江山,他在她们一进门的时候转到了书店的阴影里,只是好奇地看着桔子挑书。

    转了一圈,虽然舍不得,还是只买了一本《千字文》。先识字要紧,其他以后再说。然后还有笔墨纸砚,桔子全都按最便宜的买了一套,还是花了两百多文。纸也只买了五大张,自已裁的话要便宜很多。原先桔子还以为能给自己买一套笔墨也练练字。现在只好先紧着江浩用。“自己以后或许能蹭点纸边写个字。”桔子悲伤地想,自己真是堕落了,能蹭点纸居然也觉得有点高兴。

    桔子又去买了十斤精米,五斤白面,一块猪肉,十个鸡蛋。现在全家都喜欢桔子做的红烧肉,只给江父隔三差五的买点羊肉补身体。买完必须品后,桔子又给江泽买了一个糖胡芦,虽然现在家里吃的不错,但这种小零食还是很少买。江泽拿着糖胡芦,用小细牙慢慢啃。半晌才把最顶上一颗糖皮啃完,里面的山楂还是完整的。桔子把所有的食品都放在篮子里,又把笔墨纸砚用布仔细地包好放进去。桔子把剩下的二百多文也放在篮子里,最后上面盖一件江泽的旧衣服。

    桔子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伪装,觉得“低调才是王道”,这句话简直太对了。却没有发现在她身后,江山阴冷地目光一直在远处盯着她,看着桔子每买一样东西他的脸色就冷一分。他没想到桔子家能越过越好,现在居然能买书了。

    桔子回到家里看见宁氏正要把土豆切块。她知道桔子回来多半会买肉的,红烧肉炖土豆,土豆里都是肉的味。可比单烧肉更好吃,又省肉。桔子把土豆都收起来对宁氏说:“娘,以后土豆先不要吃了。现在咱家不缺粮了。今天鸿运楼的宋掌柜看中了我做得土豆饼,以后这土豆也许比肉还贵呢。”

    宁氏楞了一下就笑到:“这野物还能比肉贵?那我们以后可要把土豆全都做成土豆饼来卖了。”她对女儿的种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已经免疫了。桔子又给江父看买来的书和纸笔。江父笑着说:“桔子想读书了,这千字文我可认不全。得找先生教。字我也不会写,我只是认得没上过私塾,只是跑镖的时候大镖师教我认了几个字。”

    桔子有些傻眼,她也不会写毛笔字。就算有字贴,启蒙也得有人教才行。就对江父说:“这些字我大多都认识。有的是爹教的,有的是梦里的人教的。不认识我可以去问虞三娘或是宋掌柜,想来他们是肯教的。字的笔划我也会,只毛笔不会用。先让哥哥和小泽用木棍在地上学写,以后再练毛笔。”

    江父原来以为桔子想学。前一段时段桔子看见个字就问她读什么,还一学就会,他就知道桔子是个爱读书的。却不知道桔子只是为了掩饰自己识字这个事实。后来编了一个做梦的故事,也就好久没向江父学过字了。现在听桔子说要让江浩和江泽学就问:“桔子想让浩儿和小泽学识字?”

    “我想让哥哥和小泽明年春天去读书。”桔子认真地看着江父说。江浩正拿着书小心地摸着,听到桔子的话就说:“我不去。我在家里学几个字就行,读书太费钱了。再说春天咱家有两亩地要种,家里没人干活。送小泽一个人去好了。”

    “你不用担心钱,我会有办法的。就两亩地我和娘两个人就能种了,明年爹的身体好了也能帮忙。再说我们也不能指着两亩沙地过日子。”桔子坚定地说,“哥是一定要去读书的,哥是咱家的长子,以后要支撑门户。就算读不出功名,能看懂一些帐目文书也好的。”江父江母都赞同地点头。都说明年春天如果能挤出钱来就送他们哥俩去读书。

    第十九章 两碗肉引发的风波(上)

    照例晚上做红烧肉,里面不加土豆,但可以加萝卜,一样解腻又好吃。再烧一大碗青菜,一家五口也算有荤有素。饭是黍米饭,只是在里面加了一把精米。这样口感要好得多。因为是干饭,也就没做黍米饼或馒头一类的干粮。

    晚饭上桌后一家人刚端起饭碗就听见院子门口有人叫。“老二,你给我出来。”是奶奶的声音。“她怎么来了?”桔子心道,“这可是夜猫子上门——没好事。”“怎么能把自己的奶奶比成夜猫子。”桔子心里有点不安了,又想:“她一来能有什么好事,不就是夜猫子吗?反正我只是在自己心里比比。”桔子又自我宽解了。

    江父和张氏赶紧放下饭碗走出门去,看见张氏已经进了院门,身后跟着小张氏、江梅子和江峰。看见江父说:“我听说你们全家都快饿死了,要靠捡菜叶子过活。怎么我看你脸上都有肉了。”说着就带着儿孙们进了房门。

    一进门梅子就大叫:“奶,他们果然是在吃肉。”张氏看了一眼桌上的肉,回身就给了江父一个耳光。说:“你们不是要讨饭去了吗?我跟你讨点养老钱,你就要去讨饭磕碜我。现在有肉吃怎么不知道给我端过去。”

    小张氏也尖声叫道:“老二,娘养你这么大也不容易。现在娘老了,我们也分家了。看在你身体不好,生活困难的份上,爹娘归我们养老。这我也不说什么,谁让我是大嫂呢。可你有钱了也不知道孝敬娘,自己躲起来偷吃。你们也不怕天打雷劈。”

    宁氏觉得自己太冤了,原来住在一起的时候,江家那几口人只吃羊肉。虽然也买过几次猪肉,却是和在买羊肉时,在肉铺里搭售来的。只说羊肉太贵,宁氏和几个孩子就吃点猪肉将就了,当然烧的时候也没什么调料,好在当时宁氏和几个孩子有肉吃就满足了。所以第一次买猪肉时,宁氏还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几个孩子。直到桔子把猪肉烧得好吃起来,江常安一家才把猪肉当成主要的荤菜。

    此时听见小张氏这么说就道:“大嫂,你怎么能这么咒我们一家。这可是猪肉,几个孩子都皮包骨头的,我们好容易得点钱,给孩子买点肉吃,却只敢买猪肉。以前爹娘从来不吃猪肉,我们自己买点吃也就是了,怎么敢给爹娘送去。”

    小张氏并没有看清桌上是什么肉,听说是猪肉,有点语塞。眼睛四处乱叫瞟,想再找点什么东西发难,转头就看见小儿子正用手抓着红烧肉往嘴里塞。看见小张氏望过来嘴里含含乎乎地说:“娘,这肉好吃。”

    “好吃个屁。”张氏一把打掉江峰手里的肉说,“你个饿死鬼投胎的,一个猪肉也能吃的这么香,出来就丢人现眼。”大小张氏都是从来不吃猪肉的,觉得那有**份。梅子也在旁边撇了撇嘴,这个弟弟就是不上台面。原先江峰七岁时也送他上过学堂,他不是读书的材料,上了半年学,《千字文》还没学完三页。被先生打了几次板子后就撒泼打滚地不肯去了。后来江德财发话说:“他不愿意读就算,庄户人家能供出一个读书人就是祖上烧高香了。以后咱家就供江山一个。”于是第二年,轮到江浩到上学年龄了,也顺理成章地不能去上学堂了。

    桔子看见江峰还想捡起掉到桌子上的肉,突然觉得有点好笑。桔子想明白了,江常安毕竟是张氏的亲儿子,就算分了家也扯不断的关系。不说江父舍不得这点骨肉亲情,就是家人在村里的名声也需要顾忌。上次养老银子事件,虽说是赢了。可是桔子也听到村里不少风言风语。大家虽然说江家老太太过于贪心,却也有说桔子小小女孩太过泼辣狠毒,江常安看起来老实,却放任女儿撒泼之类的。所以这次桔子决定退一步,一点吃食不算什么,以后自己会让家人越过越好。

    想过之后就对小张氏说:“伯母,其实猪肉也很好吃的。小峰弟弟要是喜欢吃,就让他多吃点。”又对张氏说:“奶,我家现在只买得起猪肉。如果奶喜欢吃,以后我家吃的时候一定给奶送一碗。要不就把这碗肉端回去。”这话出口就看见江泽的小脸一下子搭啦了下去。可是被江峰的小脏手抓过的肉桔子真是吃不下了。

    张氏听完桔子的话脸色好了很多,话却依然难听:“猪肉怎么能吃,那贱东西又臭又脏。你们少吃几次猪肉就可以给我买羊肉了。说到底还是不知道想着我。”这时梅子却从灶台边上的窗户外面端出了一个大碗,尖声说:“奶,他们藏着好吃的。”这是江父的人参炖鸡,这已经是第二只鸡。因为要吃五天,后窗台通风又阴凉,放在那里不会坏。

    张氏快步走了过去,从梅子手里接过碗看了一眼,就把碗放在灶台前,对江父说:“老二,这是什么。”江父有些结巴:“是,是鸡。”张氏随手从灶台边抽出一根柴火就向江父身上打去,嘴里骂道:“你个白眼狼,你个短命鬼,我白养你了。看见我来就拿碗臭猪肉哄我,把鸡藏起来。是嫌我老不死了吧。”

    江父见张氏发火打人却不敢躲,只用手臂护住头脸。桔子扑上前去想抱住张氏,却忘记自己只有十岁,根本抱不住,被张氏用胳膊一下子甩到一边。宁氏不敢上前,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叫着:“娘,不能打啊。浩儿他爹身子还弱,经不起啊。”张氏打了十多下,觉得累了才住了手。喘着粗气嘴里依然不停地骂:“我当初生你怎么没把你掐死。一下生就差点没把我克死,现在把你拉扯大了,分家了。你就不认娘了。你个小畜生,白眼狼。”

    江父和宁氏都不知所措地站着。不敢吱声也不敢解释。小张氏只站着旁边说风凉话:“娘,别生那么大气。气坏了二弟也不会给你出钱看病。”梅子抿嘴笑着看热闹,江泽却是吓得哇哇大哭。只有江峰不管不顾地依旧用手抓红烧肉吃。

    第二十章 两碗肉引发的风波(中)

    看着张氏闹个不停,桔子心里叹息,就一碗鸡肉,张氏也不是吃不起,她院子里养了十多只鸡,分家的时候连一只鸡蛋都没给江常安。那些鸡平时多半还是江浩和桔子割草捉虫地喂的。看来这次张氏学聪明了,只提吃食,却不提银子。只是她现在骂个没完,肯定还是想要钱。这可是不能给的,这是一个无底洞。桔子想了想,偷偷地把江浩叫过来,让他去找爷爷和大伯。虽然爷爷老实,大伯自私。可总比大小张氏顾忌脸面。

    桔子就当没听见张氏的声音,先给还在哭泣的江泽擦干眼泪。又拿出抹布擦了擦江峰油滋麻花的油,拿了双筷子给他。给俩男孩一人一碗饭,让他们先吃。安抚好弟弟,桔子才给张氏倒了一碗说:“奶,你歇歇气,喝口水,听我解释。”

    张氏一看见桔子,就想起上次的问江常安要养老银子,就是被她顶了回去的。现在村里还有人说:“她想逼死二儿子一家。”现在见桔子上前就气不打一处来,已经低下去的声音又高昂起来:“有什么好解释的,你个小贱妇。你比你爹娘坏一百倍。现在又想来欺负我一个老太婆。我可不要活了。”

    她自上次之后就有点怕桔子了,又叫江常安:“老二,你就看着你家的小贱妇欺负你老娘。”桔子哭笑不得,心道我说什么了就欺负她了。又说:“我只是想说那碗人参炖鸡……”张氏没等桔子说完就接口道:“什么,还有人参。你问问我老太婆活了这么大年龄了,有没有吃过人参?你们居然躲起来吃人参,折寿啊,造孽啊。我怎么这么命苦,生出了这么个畜牲呀。”

    桔子看张氏又来劲了,说不下去了。只好出门去看看爷爷来了没有。一出来就看见院子门口围了一群人。都是村里的人听见这里闹得厉害,过来瞧瞧,个个眼里兴致勃勃的。桔子苦中作乐地想,这古人农村没什么娱乐活动,她们家来这一出可算是娱乐大众了。

    远远地就看爷爷和大伯急急忙忙地往这边走,江浩一路小跑地在后面跟着。就大声说:“各位叔叔伯伯让一让,我爷来了。”众人果然让出一条小路。江德财看到门口这么多人,本来难看的脸色更加阴沉。一进门就对张氏说:“他奶,你这是干什么?”张氏看见江德财和江常顺都来,一下子倒是停口不骂了。桔子赶紧插空说:“爷,你看,镇上的刘大夫说我爹的病得拿人参养。我娘做绢花挣了点钱,就给我爹买了只参。用鸡炖了,每天吃点补身子。奶看到了就不依不尧地,说要吃我家的人参炖鸡。这不,已经在这骂半天了。”

    张氏听了这话有点发愣,她从来没把江常安放在心上。这次过来看见江常安脸色不错,以为他已经好了。根本就想不到时他还要养病。这时站在门口看热闹地的李满屯在门口高声喊道:“我说,江家老婶子,你跟儿子要什么都行,可不能要他保命的东西。要是他有个万一,抛下弟妹孤儿**的可怎么办。”众人对江家这次分家早就议论纷纷,听见有人出头了也都凑热闹地喊:“儿子治病的药也要抢来吃,江家婶子,你也太贪嘴了。莫不是江家老二是捡来的。”又有人道:“别胡说,我可是亲眼看见江家老二出生的。江家老二命不好了,生的时候脚先出来。接生的王婆子硬是把脚又塞进去才生出来的,从那以后那张氏就没把江家老二当儿子。”

    张氏听了外面这些乱七八糟的话有些急,对着外面就嚷嚷:“你们不知道别乱说,我是为了他家的鸡吗?我是听说他家瞒着老人偷偷吃肉才来教训他的。”桔子一看形式不错,也放大了声音说:“爷,我家就买了点猪肉,弟弟这么小,哥正长身体。”梅子看到张氏接不上腔,就帮口说:“有猪肉也不该瞒着爷、奶。”

    李满屯接着在外面喊:“大侄女,你们不是分家了吗?还要天天查别人锅底了呀,连猪肉都不让人吃。你要想吃让你爹给你去买。”梅子羞怒道:“你是什么东西?我家的事情要你管,谁要吃他家的臭肉。”这时江峰吃饱了,听到梅子话就说:“二叔家烧的肉好吃……。”话没说完就让小张氏捂着嘴拖了回去。李满屯却又笑着喊道:“大侄女,我可不是管你家的闲事。这分家了就是两家人,一个村的,谁家出点矛盾不是大伙儿给劝劝。要不咱去找里长。”

    江德财听着外面越来越乱,叫住了梅子不让她说话,自已对李满屯说:“满屯兄弟,你侄女年龄小,不会说话。我们自己家这点事不用麻烦里长了,我让我家老婆子回去。”说完对张氏说:“别在这瞎闹了,咱回家去。”张氏不甘心地道:“我怎么就是瞎闹了,老二就是不孝顺,从我肠子里爬出来的,我打他骂他怎么了?还有桔子那个黑心该死的小贱人,老二不管教她,我帮她管教。有错吗?”

    江德财一向老实,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张氏说了算。张氏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能干的女人,要不江家也盖不上八间大瓦房。那是张氏虽然偏心,面上总过得去。上次分家江德财就觉得张氏是老糊涂了,但老夫老妻那么多年了,江德财也就依了张氏那一次。可现在张氏不仅跑到儿子家翻灶台,还带着即将出嫁的梅子,这脸可是丢到了全村了。江德财是真的生气了,大声对张氏说:“你别说了,还不嫌丢脸,跟我回家。”又对江常顺说:“老大,把你妈扶回家。”说着转身就走。

    张氏好多年都没看到江德财生气了,又些吃惊,接着脸就挂不住了,哭道:“你个老不死的,养了个白眼狼不算,还敢大声骂我。可怜我几十年给你江家生儿育女,当牛做马……。”江德财走到门口回头又对江常顺说:“快把你妈扶回家。”又对剩下的人说:“你们也跟我回去。”江常顺看见张氏依旧再那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只好使劲托着张氏的胳膊,把她拖起来往家走,嘴里说道:“娘,有话咱回家说。别人看笑话。”

    作者有话说:各位大大,本周咱上了分类强推,票票太少会很难为情的。推荐、收藏、点击,运运不怕被砸。让票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二十一章 两碗肉引发的风波(下)

    张氏走了之后,小张氏拽着江峰就要跟出去。江峰盯着红烧肉不肯走,他已经吃不下了,但还是舍不得。桔子看到被吃得只剩个碗底的红烧肉,皱了皱眉,把碗塞到江峰手里说:“你带回去吃吧,吃完把碗送回来就行。”江峰高兴地答应一声,端起碗就走,却被梅子一把抢过去扔了出去。江峰气坏了,油乎乎地两只手抓住了梅子的胳膊叫:“还我肉,那是桔子给我的,你赔我。”小张氏上前把江峰从梅子身上扒下来,哄道:“咱不吃臭猪肉,回头娘给你烧羊肉。”江峰却依旧不肯嚷着:“买了肉让二婶烧,二婶烧的好吃。”他以为红烧肉是宁氏烧的。

    小张氏在江峰背上打了二下,说:“你想得美,你二婶会烧肉给你吃?回家娘烧给你吃。”说着就要把江峰拖回去,江峰打着滴溜地往下坠。哭道:“娘烧得不好吃。我要二婶烧”小张氏大怒,对江峰喝道:“你再不回家就是娘烧的肉也没有了。”江峰这才站起来跟着小张氏往外走。桔子头一次觉得吃货也是很可爱的。

    梅子看着衣服上的两个油手印差点没哭出来,这衣服可是她刚上身没几天的。料子是镇上的新花样,她求了小张氏好几天才给她买的。今天本来特意穿到桔子家显摆的。没想到没人注意不说,还被江峰蹭了一身油。这个时代可没有高效洗衣粉,这衣服就算是废了。

    张氏一行人走了以后,江家的四口人(江泽已经吃饱了),看着剩下的一碗青菜谁也没有胃口了,胡乱地吃了一点就算了。吃完饭宁氏依旧做针线,只是没做绢花。现在绢花不赶时间了,她要把家里剩下的针线活做出来。桔子为包碎丝绸买的细棉布,只给桔子做了一套**就放着了。现在要再给桔子做一套换洗的,剩下的布省着点用的话,还够家里其他人一人一套**。桔子总往镇上跑,鞋早就破得不象样了,得给她做双新鞋。江浩的鞋也快不能穿了。

    宁氏一边忙活一边在心里算计着。江泽也不闲着,依偎在宁氏身边打络子。桔子说了,他再打的络子挣到的钱以后给他读书用,他很想去读书。在村里谁家小孩读了书都是很被孩子们羡慕的。

    桔子与江浩在一边商谅着明天到鸿运楼做土豆饼的事。桔子想以后和鸿运楼打交道的次数可能会很多,她想江浩跟她一起去。江浩有点舍不得浪费打络子的时间,他心里还想着江父说的,如果明年有钱就送他和江泽去读书的事。虽然现在络子挣不多少钱了,他还是想着能攒下一点是一点。

    桔子对江浩说:“哥,这打络子只能靠新鲜挣一次钱。这次挣的钱咱得留着给爹买药补身子。你读书的钱咱还得去镇上找新路子。这次你跟我去镇上,我带你去见鸿运楼的大掌柜,咱以后在镇上挣钱,说不定什么时候有事找他帮忙。你一定得去。”江浩想了一下就答应了,他其实对桔子一个人跑镇上也不是很放心。

    江常安看着兄妹俩在一起嘀嘀咕咕。蹭到他们边上低声说:“桔子,爹是不是很讨人厌。”桔子吃惊地抬头说:“爹,你为什么这么说?”江常安扭呢道:“我出生时是脚先出来的,会克人的,娘都不喜欢我。”江常安其实早就知道张氏不喜欢他的原因。只是从来没被人这么当众说过,更没有在孩子们面前说过。今天被人大声揭出来令他感到很不安。

    桔子站起来抱着江父的腰撒娇道:“爹是最好的,怎么会克人。那都是乱说的,我这么聪明、哥哥这么能干、小泽这么可爱、还有娘这么温柔,老天爷对爹这么好怎么还会让爹克人。那些说爹克人的人都是嫉妒咱呢。”江父看见女儿难得对他撒娇,眼眶有点红了。

    江浩也愤愤地说:“奶家盖房花的钱,江山哥读书花的钱都有爹份。(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