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穿越之田园好女 第 10 部分阅读

第 10 部分阅读

    :江春儿多半没打算让酸辣汤能赚钱。到底是在镇上做生意的,已经能算计到,酸辣面更适合她的面馆。她大概这些年算计人心,算计习惯了,对自己的哥哥也用这种巧取豪夺的手段。可以想象,如果酸辣汤搬到面馆去卖。无论多好的生意,江春儿也会把它搅黄了。到时候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拿到酸辣汤的底料,稍加改进,就能成为她店里的一样特色面了。

    桔子拉了拉江常安的衣袖。江常安回过神来,期期艾艾地说:“我不能让妹妹担这么大的风险。现在码头工地的生意不错,我们也不贪心,挣点钱够我们过冬就行了。换个地方从头开始,我们也不愿意。”说出不愿意时,江常安脸红得象块红布,头低得更低了,语气却是斩钉截铁的。

    桔子心想:“看起来只要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没有包子是不能被改造地。昨天宁氏对江常安的洗脑,总算看到效果了。”江春儿不甘心地说:“码头工地的工期只到过年,以后你们怎么办?”江常安说:“我们也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开了春还要种地。卖酸辣汤也是暂时的。”这句话说到江德财心坎里了,说:“常安这话说得对,庄户人家还是以种地为根本。”

    江春儿声音高昂了起来:“你们别骗人了,我可是听说了。你们这几天挣了不少,还买了一头驴。要是不打算常做生意,买驴做什么?怎么,打算用驴拉犁种地?就一头小毛驴,也不怕累死它。”这里虽然有用驴拉犁的,但驴的力气比较小,大多数是用两头小毛驴拉犁。

    桔子见江春儿咄咄逼人,也大声说:“我家买毛驴干什么,要跟姑交待吗?我爹是老实人,不想连累姑,也不想担风险。就想在码头工地挣点辛苦钱。以后我家就算我家还做酸辣汤的生意,也不贪图姑家面馆的桌椅和老客户。”

    张氏这边接口说:“常安,我昨天就听说你家买毛驴了。怎么不配架车,以后我们要去镇上还可以用一用。你让我老太婆骑在毛驴背上可太费劲了。”江常安老老实实地说:“家里没钱,配不起车。买毛驴是因为要跟满屯兄弟合伙卖煤饼,实在是需要一个脚力。跟酸辣汤没关系。娘什么时候要用,我还要跟满屯兄弟商量。只要不送货,娘尽管用。”

    张氏恨道:“你个没用的东西。你自己买的毛驴,你自己的娘用一用,你却要和别人商量。你是不是舍不得借给你娘用?”江常安为难地说:“我家没有劳力,合伙的事情我家只出了头毛驴。如果毛驴给娘用,仅仅耽误了我家挣钱也就算了,也耽误了满屯兄弟家挣钱。”

    张氏恼羞成怒地说:“那李满屯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还能为点钱跟我翻脸,你就是个没良心的白眼狼……”江德财见张氏又要开始闹,就对她说:“你还没老到走不动。谁家买头大牲口是闲着没事的,就为了去镇上省点力气?说出去不怕被人笑话。”又对江常安说:“你真不愿意去你妹妹的店里?你妹妹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江常安诚恳地对江德财说:“爹,咱们庄户人家不怕辛苦。在码头工地上卖酸辣汤,虽然苦一点,但能多挣一点。你知道我家的日子,现在是能多挣几文是几文。如果我们贪图享受,把好好的生意给搅黄了,可实在不值得的。”江德财叹了口气,对江春儿说:“你哥说的也有道理。你是好意,他不愿意就算了。你哥心里也领你的情。”

    桔子见事情尘埃落定,对江父说:“爹,你该回家吃药了。”又对一屋子的人说:“爷,奶,姑姑,大夫说,我爹调养身体的药要按时按顿吃,不能错过。我爹该回家吃药了。”桔子心想,可得赶紧离开,以免夜长梦多。江德财挥挥手,不耐烦地说:“去吧,去吧。”

    江常安莫名其妙地跟着桔子出了大门,才问桔子:“大夫什么时候说过,我的药必须按时吃了?以前不也有空出的时候?”桔子暗自笑道:“爹,就算大夫没说过,药也是按时吃的好。又没什么事儿了,咱们当然要按时回家吃药。难道你还想听奶骂你?”江常安这才明白,桔子是找个借口让他离开。他笑着轻轻拍了一下桔子的头,说:“就你机灵,以后在爷、奶面前不准撒谎。”桔子面不改色地答应着。江常安看着桔子敷衍的态度,摇了摇头也不再说什么。

    江春儿眼巴巴地,看着江常安走了。对着张氏哭道:“娘,你看二哥他是怎么了?好赖事儿都不分,弄得好像是我要对他怎么地似的。我还不是为他好。”

    张氏拉着江春儿手安慰说:“春儿别气,小心气坏了身子。你二哥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命数还不好,到时候坏了你店里的财路反而不好。他家那破汤能挣几文钱,咱还不稀罕呢。”

    江春儿嘴里嘀咕着:“他家为了卖汤,做的大伞就花不少钱。那个酸辣汤一定挣得更多。”又对张氏说:“娘,宁氏在家的时候也做饭的,难道从没做过酸辣汤。她是怎么做的?”张氏说:“我哪知道她那个酸辣汤是什么玩意儿?还成天说我亏待了她,她就是和我不是一条心。分了家就会挣钱了,也会做什么破汤了,怎么从来没做给我吃过?”

    张氏越说越生气,对江德财说:“老头子,你还总说我偏心。看看你给老二挑了个什么媳妇,还怪我偏心。”当初宁氏是江德德财一力主张才定下的。江德财的脸色也有些难看,却辩解道:“也许那是人家从娘家带来的。你没本事拢住媳妇的心,也别埋怨。何况现在宁氏挣的钱,还不是都花在常安身上。做人家媳妇有点小心眼不算什么,你不是也这么教过春儿。”

    张氏扭过头去不理江德财。江德财又对江春儿说:“我知道你家面馆这几年生意不好,你想再开一条财路。我原来想这是对你,对你二哥都有好处的事,也没反对。可你也不能太贪心,你怎么能只分你二哥那么一点钱?你二哥如今和以前不同了,他要支撑一个家。这酸辣汤是宁氏在做的,这次她都躲着你没来,可见是不愿意的。我看你就死心了吧。”

    江春儿沉着脸,满心的不高兴,却也没有别的办法。

    第四十九章 买地

    转眼间到了十二月份,天虽然越来越冷。江家的气氛却越来越好。这段时间,桔子又去了几次穆府,总算学会了毛笔的用法。穆婉儿先给她写了一个“永”字,让她按“永字八法”把笔划练熟。又给了她一本基础字贴,让她照着临摹。

    桔子回到家后,也现学现卖地教了江浩和江泽。不得不说,写字这种事情也是有天份的。桔子的“永”字还写得歪歪扭扭的时候,江浩的字贴临摹已经很象样了,让桔子嫉妒不已。煤饼的生意开始上了轨道,随着天气转冷,潘大良的炉子卖得越来越好。来买煤饼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十一月底的时候,宋行远按约来结了一次帐,土豆饼一个月赚了一百二十六两七百三十二文。宋行远特意准备了一百两的银票,剩下的是散碎银子。当初桔子说的时候,江常安并不是很相信土豆饼一个月能赚上百两的银子。拿到银票时整个人都傻了。

    因为冬天不好建房,第二天江常安就张罗着要买地,宁氏直笑话他骨头都轻了二两。桔子想着,以前听人说年关难过。虽然现在买地要放到春天才能用上,但想到过年前卖地的人可能会比较多,也就不再阻拦。桔子还是找了宋行远,托他请来牙纪周盛贵,问一下现在的土地买卖行情。现在上等的水田要七八两银子一亩,中等的要五六两,沙田只有三四两,山地有时一两银子一亩都有人卖。周盛贵查了一下他的记录

    沿山村里没有成片的耕地要出卖。沿山村边上的静河村倒是有两块地要卖。一块是村里莫家,儿子去年春天考上举人,一直在京城活动选官,这会来信说要送一笔年礼,明年的选官就有希望了。莫老爷子一狠心,决定把家里这二十亩上田卖了。这样成片的田可遇不可求,田里还有打好的水井。一般情况下要比普通的上田贵一些,莫老爷子钱要得急,只要八两一亩就卖了。只是不肯拆开来卖,要买的话,就要二十两一齐买,所以一时还没卖出去。

    别一处地方,在虽然也属于静河村,却在静河村与沿山村还有青凌村三村交际处。因为地界划分的比较复杂,地卖得便宜。那块地却有四十亩,虽然按中等田五两银子一亩卖的,其实土质比一般的中等田要好一些,也靠近水源。只是这四十亩地也是不分拆卖的。江常安对两处地都有兴趣,周盛贵就带着他和桔子两处地都看了。

    江常安其实更看中那个四十亩的中田,毕竟卖是便宜。可是四十亩的话要二百两银子,家里现有的,所有的银子全拿出来都不够。桔子对江常安说:“土豆饼还能卖二个月,如果爹真的想要买那四十亩田的话,跟鸿运楼预支五十两银子,应该不难。最多下个月结算的时候,算些利息给他们。只是莫家的二十亩田以后很难遇到了。”

    桔子更看中的是静河村莫家的田。一般人家卖地都舍不得卖家里的上田的,二十亩连在一起的就更难得了。江常安心中算计了一翻,到底舍不得透支消费,定下了买莫家的田。桔子也松了一口气。那四十亩中田现在桔子家买着吃力不说,万一几个村有了矛盾,这田地的地界,租税的事都是个麻烦事。

    到第二天,江常安找到周盛贵。让他带着去莫家签契约买地。莫家卖地的风声放出好几天了,正在着急。毕竟一百六十两银子不是小数,又是年关将近,买卖人家正是处处用钱的时候。而庄户人家没几家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见周盛贵带人过来,也很爽快地又让了十两银子。

    买卖契约签了之后,周盛贵又问江常安要不要换红契。这土地买卖按官府规定是要经官府认可,在土地转让契书上,加副本盖大印的。这就是红契。但办理红契是要交纳土地转让的契税,所以很多民间的土地转让,并不到官府办理红契,只是双方写买卖契约,由牙纪做中人签署。这叫白契。

    白契虽然也是土地转让的凭据,却不象红契那样具有法律效力。真要遇上官非,就要看县太爷的心情了。江常安这次出来,宁氏和桔子都要求他办理红契。二十亩田不是小数目,不值得省那么点子税钱。周盛贵听说是,委托他办红契也很高兴。他可以多赚钱,还少些麻烦。

    办理红契要去县里,从长宁镇到平安县如果做牛车要走二个时辰左右。周盛贵嫌牛车太慢,家里买了头大青骡,到县城只需一个多时辰。二天后,周盛贵把办理好的红契送到江家。各项费用加起来,江常安一共花费了一百六十两银子。莫家让出的那十两银子正好付了契税和牙纪的钱。

    江常安请了周盛贵和宋行远在鸿运楼吃饭。对庄户人家来说,买地是大事,这顿饭是要家里的长辈作陪了。江常安让江浩去请了里长,让桔子去请了江德财。江德财听说江常安分出来短短的时间就置办了田产,很是吃惊。小张氏就对张氏说:“二叔当年在镇上走镖的时候一定是偷藏了私房钱。”

    江德财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兄弟和睦,就训斥小张氏说:“常安在镇上镖局的时候,月例银子是有数的,常安都是一文不少的交到家里。每一次出镖的红包和客人的赏钱,他回来也都有交待。不可能藏下那么一大笔私房钱。没有凭据不要胡说。”说是如此说,江德财心里也有些疑惑。

    虽然大部份人都不清楚鸿运楼背后的东家是穆家,但是都知道鸿运楼的背景不简单。江山听说这次请的客人有鸿运楼的掌柜,就跟江德财说:“爷,二叔笨嘴拙舌的,到时不要得罪了鸿运楼。鸿运楼的掌柜的我也打过交道,这次我去给二叔撑个场面。”其实江山也就有一次同窗在鸿运楼请客,吃饭时宋行远来打了声招呼。江德财很心慰,儿孙们这种家庭和睦的表现,很高兴地答应带江山去鸿运楼。

    买地之后,桔子也想到了,对这笔钱的来路要有个交待。就算江德财不问,村里喜欢那些八卦的婆娘们的嘴巴,也要有个理由堵住。当初土豆的由来,可是宋行远担过去的。她和宋行远商量了一下。吃饭时,宋行远就特意力赞江常安运气好。找到的土豆,十分受他东家的喜欢,东家赏了一大笔钱下来,让江常安一下子就变成小有家产的小地主。

    江德财解了心中的疑惑很高兴,加上里长也是场面上的人物,一顿饭大家吃得尽兴而归。只有江山听到宋行远提到东家,一直在酒席上旁敲侧击地打探。可他那点小伎俩在宋行远面前就不够看了,总是被宋行远拿话叉过去。最后他即没有和宋行远攀上交情,也没打听出宋行远的老板是谁。闷闷不乐地回来了。

    第五十章 腊八

    买地的事全都处理好后,没过几天就是腊八节。桔子以前在孤儿院的时候也过腊八,就是院里烧一锅子腊八粥给大家吃。后来离开了孤儿院,也是新闻里看到哪里有免费领粥,有人从几点开始就冒着寒风排队之类的,才能想起又到腊八了。

    在这个时代的腊八节很隆重。前几天卖完酸辣汤后,宁氏就去买了烧八腊的材料。虽然都叫腊八粥,各家做粥的材料并不完全一样。一般人家都是用黍米做主料,加少许大米、薏米、花生、绿豆、红豆、扁豆、红枣等凑足八样,有实在凑不足的,也会加些青菜、萝卜做咸粥。

    今年腊八节正好是桔子家的田契办下来没几天,宁氏觉得应该好好过个节。所以又买了莲子、山药、枸杞、甜杏仁等放在粥里。腊八那天,码头工地也放假,酸辣汤的摊子自然也歇工一天。宁氏头天晚上准备了一盆水,放在外面冻上。早上起来把冰敲碎了放在锅时烧开。腊八粥自然也早早地熬上了。等桔子起床的时候,粥的香气已经弥漫了整个房间。

    等桔子洗漱好了之后,宁氏先给桔子盛了一碗水,让她喝了下去。据说腊八这天的冰水喝了,明年会一年顺利,百病不生。桔子喝了水之后,觉得肚子更饿了。这时桌子已经盛了好几碗腊八粥了。

    桔子看了一下锅里,还有大半锅。对宁氏说:“娘,你是打算让我们吃几天腊八粥?”宁氏用手里的勺子敲了敲桔子的头,说:“这锅粥一顿都不一定够,你还想吃几天。”桔子见宁氏装了三大碗粥在食盒里,叫过江浩说:“这个给你奶家送去。里面有三碗粥,一碗粥是祭祖的。另两碗你奶和大伯家一家一碗。”

    又让桔子给李满屯家送去一大碗。等江浩回来,食盒里带来了江常顺家的腊八粥,让宁氏不太高兴。桔子是和李多银一齐回来的,也带来了李家的腊八粥。李多银特意来一趟,不是怕桔子拿不了。而是这里的习俗,腊八粥分送亲朋好友是带有祝福的意思的,一定要本家的人送才行。张氏却让江浩自己带回来,这还是因为在她心里,江常安没有一点地位。

    回到家里顾不上喘口气,江浩和桔子又带着腊八粥出了门。他们还要给村里比较要好的东西送粥。腊八粥必须在上午送完。等腊八粥送完已经是辰时了。江常安和宁氏在家里,已经剥了一大碗蒜。桔子奇怪地问宁氏:“娘,干什么剥这么多蒜?”

    宁氏有些伤感地看着桔子,对江常安说:“咱闺女碰了头之后虽然聪明了很多,但是到底记性差了。”又对桔子说:“以前每年腊八你都帮我剥蒜。你奶家每年要腌不少腊八蒜呢。”“腊八蒜?”这个名词对桔子来说很新鲜,她的记忆里没有。

    宁氏把剥好的蒜放到一个陶罐里,放了一勺糖,然后开始向里倒醋。她对桔子说:“腊八腌的蒜到过年正好能吃。”桔子有些不解,问:“为什么过年要吃醋大蒜呀?”这个宁氏也答不上来。

    江常安笑着接口过去说:“这腊八蒜是有讲究的。‘蒜’和算帐的‘算’是同音字。过年吃蒜一个是要让自己算计一下明年的生活怎么过;另一个据说做生意的人年关催债,又不好意思当面催讨。于是收债的就会泡上一些腊八蒜送人。欠债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关了,一年的债务该清算清算了。”

    江常安看见桔子听得入神,又说:“做生意的人催债跟咱庄户人家没关系。也许你不记得了,过年的时候,蒜不太辣了,醋里也有蒜香气。和着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是非常好的。”

    宁氏把剥好的蒜腌上,开始给大家盛腊八粥。桔子家今年的腊八粥质量,在村里是极好的,宁氏干脆先把别人家送的腊八粥,放在一边,先吃自己家做的。桔子在孤儿院吃的腊八粥,其实材料放得比宁氏放得多。可再多的材料怎么比得了宁氏的材料,绿色无污染,桔子直接就吃撑了。

    宁氏拉过桔子来给她揉肚子,觉得今天的桔子特别有小孩样。江泽有些吃醋,也拉着宁氏的说嚷嚷自己了吃多了,肚子胀得难受。桔子得意地偎在宁氏的怀里,推开江泽,说:“你去让哥给你揉,娘还没给我揉完呢。”江浩也配合着把江泽拉走,对他说:“你姐是女孩子,很娇弱的。你是男子汉,要保护姐姐。不能什么都跟姐姐抢。”

    桔子听江浩说自己娇弱,差点没笑出来。在现代的江秋桔可是有女汉子之称的。桔子开始反省自己,来这儿的两个多月,什么时候表现出娇弱了。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认定自己果然还是女汉子。

    全家正在享受和睦温馨的节日气氛,就听见外面有人叫:“这里是江桔子家吗?”桔子听着声音有些耳熟,心里对来人是找自己,而不是找江常安有些奇怪。忙出门一看,是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拉车的马是白色的,只有眉心有一块黑斑,竹耳长腿。就算不懂马的人,也能看出是匹好马。马车四周站着四个大汉,手里各牵了一匹马,远远地还围着村里的一些小孩。

    门口叫门的人,桔子也是比较熟了,是丁易。桔子对丁易说:“丁校尉,你怎么来了?有要紧事?”马车里传来的穆婉儿清脆的声音:“没事就不能来了,我是来给你送腊八粥的。”声音未落,马车上的青布帘子掀起,露出穆婉儿绝色的小脸。她旁边站着紫霞,替她挑着帘子。

    桔子快步上门,伸手要把穆婉儿扶下马车。穆婉儿身后又探出一个脑袋,对桔子说:“桔子小姐,我来吧。”说着她示意车夫脚蹬放好,自己先下车,再把扶穆婉儿扶下车来。那是婉儿的另一人大丫环紫烟。桔子觉得自己头上挂下三条黑线,自己果然还是乡下的野丫头。

    桔子见穆婉儿下了车,就把她往屋里让,对她啧道:“大小姐,这么冷的天你跑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来做什么?真要冻出个好歹,你的将军哥哥会剥了我的皮的。快点,先进屋暖和暖和再说。”又对丁易说:“丁校尉也进屋吧。有什么话都进屋再说。”说着又回头看马车四周的四个护卫和车夫,又些为难。自己家那个小屋,要是再挤进五条大汉,恐怕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穆婉儿看出桔子的为难,说:“就让他们在院子里吧,他们还要看顾马车和马,也不能离开。”桔子进屋后,先让人给外面的护卫送了一个火盆和一壶热水。宁氏又盛了一陶罐自己做的腊八粥,给他们送去。

    第五十一章 穆婉儿来访

    穆婉儿没想到桔子的家里这么狭小破旧。她有些难为情,好像是窥破了朋友不能见人的隐私。她进屋后,又细细的打量了桔子,发现桔子似乎并不在意她知道,自己家的房子如此破旧,才放在心来。

    穆婉儿见江常安和宁氏都在家,对他们行了福礼说:“伯父、伯母,婉儿唐突而来,多有打扰。”说完从紫霞手里接过两个盒子,对江常安夫妻说:“我备了一点薄礼,不知伯父伯母是否喜欢,还请笑纳。”江常安夫妻第一次接待大户千金,对着婉儿精致小脸有些慌乱。

    宁氏忙接过婉儿手里的盒子,对婉儿说:“喜欢,喜欢。”又补充道:“以后什么时候想来就来。庄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也不用带礼物。”桔子见宁氏忙乱,就拿过盒子打趣地说:“婉儿姐姐带了什么好东西过来,我能看看吗?”江常安瞪了桔子一眼说:“桔子,不许没有规矩。”

    婉儿知道桔子是来活跃气氛的,对江常安说:“伯父,不要责怪桔子。我们姐妹俩平时玩笑开习惯了。”又对桔子笑着说:“你打开看看,可满意?”桔子也不客气,打开了盒子。礼物明显是江常安夫妇一人一份。上面的盒子里是一支碧玉的头钗,绿意盈盈,润泽亮丽,自然通透。桔子先笑着说了句:“果然是好东西。不过你家好东西多,我就不客气了。”

    下面的盒子里是一枝人参。这人参大约有寸许粗,头、颈、手脚具全,根须铺满了整个盒子。桔子吃惊地看了看婉儿,说:“这个参是救命的东西,可是太贵重了。”婉儿笑道:“早听说伯父要吃参补身子,一直找不到好的。这不,要过年了,今年我和我二哥要在这里过年,有些节礼也送到这里。这人参别人送过来,我们一时也用不上。我就拿来借花献佛了,江伯父如果合用,也算是我的心意到了。”

    桔子有些感动地说:“多谢你费心。别说这参我家现在买不起,就算能买得起,一时也没地方买去。我得给你行个礼。”说着就站起来。婉儿一把拉住桔子说:“你就别矫性了。还是偿偿我家的腊八粥。”说着示意紫烟把手里的食盒放在桌上。

    穆婉儿带来的食盒里装的是一个小砂锅,下面还有一个精致的小碳炉煨着火,以保持砂锅的温度。砂锅里面的粥还是热气腾腾的。桔子好奇以盛了一勺子看了一下,发现这粥果然与众不同。

    除了多了象桂圆、葡萄干之类的稀罕特之外,主要是边上还有一个小盒子,装着雕成各种形状的水果。“这些是被当作吃粥的时候的菜吗?”桔子有些疑惑地想。穆婉儿见桔子不解,解释说:“这些水果是等粥盛出来吃的时候,加在碗里作点缀的。这是京城的习惯。”

    这时,宁氏已经把自己家的粥盛了四碗出来,对穆婉儿说:“穆小姐,偿偿我家的粥。”穆婉儿站起来,对宁氏说:“伯母叫我‘婉儿’就可以了。我与桔子姐妹相交,只当伯母是自家长辈。”宁氏见婉儿尊重她,心里很高兴,更加殷勤地劝婉儿喝粥。

    婉儿早上已经吃过了。虽然一路过来,肚子又有点饿了,可也吃不下许多。她看着一大碗粥有些为难,只好望向桔子求助。桔子笑着给婉儿和紫霞、紫烟换小碗,对宁氏说:“娘,婉儿她们平时吃饭用的碗,比咱家最小的碗还要小一点,吃不了这么一大碗粥的。”至于丁易,就不用管他了。他也算练武的人,喝一碗粥应该不成问题。

    穆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她们喝粥时屋里就静了下来,此时能听见门外隐隐有嘈杂的声音。桔子开门向外看了看,见院子门小,马车赶不进来,所以院门开着。马车周围围着一群小孩,也不敢太靠近。江泽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了出去,得意地坐在马车上,脚下刚能够到脚蹬。对着那群孩子大声炫耀着。桔子觉得自己头上的黑线,几乎能把整个脸都遮住了,这几天自己家,一定会成为村里妇人八卦的中心。

    吃完粥后,桔子见自己家里实在狭小,对婉儿说:“婉儿姐姐,想不想在我们村里走走。”婉儿点头,吩咐那些护卫不要跟着。四个护卫很为难。丁易说:“虽然桔子的家住在这里,但这里也是陌生的地方。你们小姐妹要自己逛,不让他们跟着,有个什么万一的事,他们就担不起了。”

    穆婉儿不乐意了,对丁易说:“二哥就是多事。我不过是出来找桔子妹妹玩,他不但派那四个木桩子来,还让你来管着我。我来桔子家能有什么事儿?”丁易赔笑着说:“二公子不是关心二小姐吗?今天二公子去县城有要紧的事儿,不能陪你。让我过来他不是也安心些。要是二公子知道小姐单独行动的话,以后小姐再出来玩就不容易了。”

    婉儿哼了一声说:“那也不用都跟着吧。”丁易说:“我和他们四人中的两个也可以。”说着从那四人中点了两个出来,剩下的人在桔子家留守。一行人加上两个丫环就有七个人了,幸亏江泽被马和马车吸引住了,不然出游的队伍更加庞大。桔子无奈地带着一群尾巴开始给穆婉儿介绍村里的景物。

    昨天刚下了点小雪,村里雪积得比镇上厚一些。积雪就象是化妆师,掩盖了村里那些脏乱的地方。山坡上的雪厚薄不一,有的地方还露些草色,一眼望去,山坡上一块白色,一块暗黄|色,好象给山穿上一件印花的衣服。寒风吹过,衣服犹如诱人犯罪美女,尽力多露出一点山的肌肤。

    山脚下的一块地,就是桔子有分家分来的沙地,离沙地不远是四亩山地。说起来,桔子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就忙忙碌碌的,还没有来自己家的地里看过。只是头一次和江浩上山路过的时候,江浩指给桔子看过。现在地上盖了一层薄雪,桔子仔细分辨了一下才确定了自己家的地。

    桔子指给穆婉儿看自己家的地,对她说:“这两亩是沙地,种庄稼的收成都不是很好。我打算用一亩来种土豆,土豆耐旱好产。另一亩地种点黄豆,黄豆比较耐旱,还能改善土质。

    第五十二章 沙田和山地

    穆婉儿很喜欢吃笑脸饼,也留心过土豆这个鸿运楼的新宠,听桔子说要种土豆,奇怪地问:“土豆不是野菜吗?怎么能种?”桔子解释说:“只要是山上长的应该都能种,只是有的野菜产量太低,或者价值太低,不值得去种。”穆婉儿又问:“刚才你说土豆产量高,怎么没人种?”桔子理了一下思路,对婉儿说:“土豆是我们的叫法。这种植物原来叫青茄果,果实和植株都是有毒的。土豆是这种植物的块茎,是埋在土里的,没有人知道它能吃,自然也就没人种。”

    婉儿羡慕地说:“桔子妹妹,你懂得真多。”又问:“我听说土豆就是你家发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土豆好吃的?”“是我爹走镖的时候,听一个老乞丐说的。那个老乞丐说他饿极的时候吃过土豆。觉得好吃,就开了一分荒地,种了一些。后来还没等收获,他开出的荒地当地的豪门看中,要盖别院。就把地给抢去了。抢地的人不知道土豆能吃,翻地的时候都翻扔了。被老乞丐偷偷检了回去,虽然没到收获的时候,那乞丐说,也收了七八十斤。”

    桔子随口扯过江常安作挡箭牌,还顺口编了个故事。在心里对江常安说:“做爹的不就是给女儿背黑锅的吗?”她相信江常安不会戳穿她,江常安比桔子更担心桔子的秘密泄露。桔子接着说:“那老乞丐话也没人相信。后来有一次上山,我实在是饿得紧了,就想起来老乞丐的话,挖了几颗土豆吃,果然好吃又顶饿。可惜那个老乞丐,在我爹这次回家前已经死了,都没法谢他。如果土豆种起来真的象老乞丐说的,产量那么高的话,也是一样很好的粮食了。”

    桔子越说越顺,决定把这个故事在家里也说一遍。鸿运楼的土豆越卖越好。如果自己家种土豆的话,到秋天收获时,土豆的产量也有引有注意。这土豆的来历总要有个说法。做梦遇仙这种事糊弄家里人还行,拿到外面就不够看了。只要全家人统一口径,自己的这个故事暂时还能应付一下。

    婉儿听说桔子是饿极了,才不怕有毒地吃了土豆的,觉得有些心酸。她忙把话岔开,问桔子:“你们分家就分到这一点地。”桔子说:“还有一块地,就在前面。”

    又向前走了一小段路,就到了桔子家的山地。这块山地说是四亩,其实有二亩多是个水塘,水塘边的一亩多地是荒地,土地贫瘠,地里还都是石头。江德财当初拿到地后,也曾想要开荒。后来看了一下,这里的地实在贫瘠,就息了念头。这种地在庄户人家眼里就是废地,好在土层坚硬,还能用来盖房。

    水塘的面积虽然不大,好在有水路与村里的小河相通,是活水。水塘上已经结了一层冰,冰上立着几根枯萎的水草随风摇曳。桔子看着那几根水草,觉得有些眼熟,正想着。她就听到婉儿问:“听说你家前几天买了几十亩好田。”桔子笑了,没想到就这么几天自己家买地的消息,就传到婉儿耳朵里。

    她对婉儿说:“姐姐虽然成天在大宅内院,消息倒很灵通。我家才买地没几天,姐姐就知道了。”穆婉儿怕桔子误会,自己打探她的事情,解释说:“前天丁易去码头工地,听那里做工的人说的,好象是青河村的人。”桔子心说:“这世上果然没有不透风的墙,自己有突然有钱买地了,恐怕没几天两个村的人就会传遍了。”

    她笑了笑对婉儿说:“没有几十亩,我家只买了二十亩地,是在青河村买的。青河村的人,比我们沿山村的人知道得还清楚,了难怪你们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不过我们要从村子那头出去,才能到清河村。路有点远,今天不能过去看了。”婉儿说:“我们可以骑马去。”桔子看着婉儿跃跃欲试的表情,觉得自己头上又有黑线了。

    侯门千金,还是绝色美女,骑马在村中弛骋。马上还带着自己,不用到明天,自己就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了。她赶紧打消婉儿的念头,对她说:“现在地里没什么庄稼,到处都一样,没什么好看的。等春天你来,我来你去看,还可以看到地里种的不同的庄稼。”

    婉儿见桔子不愿意,也不坚持。其实她也就是想一想,没有穆佑轩的同意,在陌生的地方,丁易决不会让她自己骑马的。桔子见时已过午,肚子里的腊八粥消化得也差不多了,对婉儿说:“天这么冷,我也走累了,我们回罢。”两个人正要往回走,就听到有人喊:“桔子妹妹,桔子妹妹。”

    桔子循声望去,只见梅子打扮得花枝招展地,正向这边招手呢。她被护卫拦着过不来,只好大声叫。桔子虽然知道梅子喜欢打扮,却不知道她能穿得如此花俏。

    只见她上身穿着一件鲜红色的褙子,下身穿一件嫩绿色的裙子。双手上都带着很粗银镯子,耳朵上挂着两只金耳环。头上插了两根簪子,一根银簪,尾部还挂着两条长链子,类似步摇;另一个是粉红的牡丹绢花簪子。整个人像是一个会动的花篮。

    幸亏她脸上的粉打得不算厚,才看得出她又正青春年少,相貌也不错。桔子憋着笑,示意护卫放梅子过来,对她说:“梅子姐姐找我有事吗?”梅子不理桔子,只顾打量着穆婉儿,紫霞上前挡住梅子的视线说:“这位姑娘,你不是来找桔子姑娘的吗?”梅子这才看桔子。

    桔子这段时间虽然做了新衣,但旧衣服也留了几件能穿的。现在身上的这件是比较好的,只有二三块补丁,颜色桔子也比较喜欢。梅子很看不上桔子的不讲究,心说:“果然是上不了台面的柴火妞。”江山听说穆府的小姐到桔子家里来了,就让梅子到桔子家来。一方面探探消息,另一方面,看看能不能跟穆家小姐拉上关系。梅子听说要来见大家小姐,在家里打扮了半天。桔子她们都快逛完了,她才赶过来。

    第五十三章 梅子的婚事

    梅子就算再看不上桔子,这会儿也不能在脸上露出来。她勉强笑着对桔子说:“桔子妹妹,听说穆家小姐到你家里来了,可是这位小姐?”梅子依旧看向穆婉儿。她虽然不认识穆婉儿,但四个女孩子站在那里,没有人会认错哪个是婉儿的。桔子还直没见过谁的容颜,能比得上婉儿的。

    桔子帮梅子介绍了婉儿和紫霞、紫烟。梅子这才知道,跟在婉儿身边的不过是两个丫环。梅子即嫉妒又羡慕,对嫁入豪门更是向往了。但是她在两年前就和常家定亲,常家在青凌村也算是富户,家里有二三十亩地。但是常家是个大家族,五个儿子并没有分家,与梅子定亲的是最小的常兴,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常家算上没出嫁的女儿,孙子、孙女的加在一起有二十几口人。

    梅子嫁过去虽然不会过苦日子,但想不干活是不可能的。梅子对这门亲事很不满意,认为辱没了她的美貌。虽然定亲后常家的八节四礼,从没遗漏过,质量在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让梅子觉得很有面子。但是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梅子在婚事这个问题上,决不会在( 穿越之田园好女 http://www.xlawen.org/kan/5586/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