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阅读
是不是该扶持点自己的人?”
闻莺的话说中了心事,只是现目前哪里有什么可靠的人,再说身在曾家诸事她也做不了主。
闻莺接着又请示:“姑娘看姑太太拨来的这些人如何?”
薛愫摇头说:“海棠和青柳都还是孩子能做什么,至于两个婆子,不过帮着传下话,打扫下庭院,做些粗活而已,能堪重任?”
闻莺赧然:“是呢,姑娘分析得是。”
薛愫想来想去,自然就想到了柳氏。她记得嫁到古家的第二年冬天,有次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家里棉被都被古宜给当了去,才买了米,却没有盖的东西。她和闻莺只好笼了火盆取暖。这时候柳妈妈上门来看望她,见了那番情形直掉眼泪。还应给她塞了二两银子,后来才将棉被给赎了回来。
想到这里,薛愫眼中已蓄满了泪水。虽然过去了那么久,却好像历历在目。她心中一凛,既然柳妈妈是个忠仆,何不请求了姑母让柳妈妈到这边屋里来帮她管事。
这个念头掠过时,薛愫便拍了拍脑门,她在想些什么,柳妈妈在姑母房里当差当得好好的,她有什么理由去要过来。那若是姑母不肯给呢,她不是白讨了没趣么?再有人都往高处走,柳妈妈到她这里来,也没什么好当差的,不是埋没了人家?
薛愫胡乱的想了一通。闻莺见薛愫打自己,惊了一跳,又见薛愫沉思不语,暗想:这个小姐和在江陵的时候的确有些不相同了。虽然说不上哪里不一样,但感觉到她眉目间流露出的情绪,说话办事好像比以前更大方得体了不少。闻莺满是欣慰,心想小姐总算长大了,不由得笑出了声。
薛愫满是疑惑,问她:“你笑什么?”
闻莺笑着摇头:“不,没什么。”心想这样就挺好。
曾鸣在薛恒进族学的事上帮过不少的忙,薛愫感激他,打算给他做几个扇套表示谢意。毕竟夏天马上就要来了。
这里正商量着薛太太遣了小丫鬟过来传话:“太太说请薛二小姐过去选料子。”
薛愫心想是为做衣裳的事,便答应着随了小丫鬟过去。
及到了明晖堂。范氏和薛忆早就在这边呆着。薛太太让丫鬟开了她的大箱子,将不大穿的衣裳拿了出来,让范氏选了拿去穿。
范氏看得眼热,想到自己是个**穿不了那些艳丽的,只选了一身官绿杭绸的窄褃袄,一条石青的撒花挑线裙子,一件油绿的闪缎锁子纹的褙子。
薛太太见范氏不嫌弃,倒也喜欢,又说:“等到冬天冷的时候,我再让人做两件带毛的衣裳给你。京城的冬天可比江陵厉害多了。到时候做一件大毛,做一件短毛。”
范氏忙笑说:“太劳姑太太费心了。”
薛太太心想她为娘家人折腾心里乐意。看了眼坐在那里喝茶的薛忆,便低声问了范氏薛忆的八字。范氏知道薛太太想给女儿做媒,欢欢喜喜的就告诉了。
薛太太点头:“我就记得她和苓丫头差不多的年纪,这么看来苓丫头还比忆儿小三个多月。我们苓丫头都定亲一年了,忆丫头的事也该留心着才是。”
范氏满面春风的说:“是呢,只怕还得劳烦姑太太、姑老爷。你们家大业大,来往的人也多。自然知道什么人合适。”
薛太太便留了心。又看了眼薛愫,心想这个小侄女可怜,父母都没了。如今还在孝期,要做亲的话还得再等两年。心想着一定要给愫儿许个好人家,不然也对不起弟弟。
薛太太见薛忆选了匹淡青色的缎子,皱眉道:“你又不是你妹妹在孝中有忌讳,年轻女孩子穿这么素净做什么。”说着便做主将一匹石榴红的碧绉赏给了薛忆。
薛忆羞得满脸通红谢过了礼。
薛太太又替薛愫选了匹月白色的春罗。接着又商量要什么样式,什么花纹。说到这里,薛太太笑了:“二丫头送我两块帕子我倒很喜欢,东西虽小,却看得出你的绣活的确出众。比我们家的姑娘强多了。什么时候教教你苓姐姐,她呀,如今还欠着功夫。”
薛愫忙说不敢。
范氏听薛太太赞扬薛愫,在旁边也跟着帮腔:“上前年她外祖母蒋氏过寿。二老爷拿了幅二姑娘的亲手绣的松鹤延年送去,喜得老太太赏了不少的东西。把我们忆儿也看眼馋了。”
“当真,没想到杜氏调养出了这么伶俐的一个丫头。”薛太太笑着捏了捏薛愫的脸,薛愫亦含了笑:“不过是讨了个好彩头而已。”
屋里说说笑笑的,气氛很融洽,让薛愫暂时忘却了那些烦恼。她正端了茶盏要喝,只见帘子响动,走进来一位管事的婆子。细瞧之下竟然是柳氏。薛愫的目光就一直追随着柳氏。
柳氏走道薛太太跟前,垂首说:“禀太太,田家夫人和少奶奶来了。”
薛太太笑着点头:“是鹄大奶奶家的亲戚,让她暂且陪着。我这里忙了就过去。”
鹄大奶奶的娘家姓管,是礼部尚书管思的长女,鹄大奶奶还有一位胞妹,嫁给了崇庆公主的嫡孙。算是皇亲。因为这层关系,鹄大奶奶在曾家的腰杆挺直,谁也不敢拿她怎样。别说大房那边同样出身名门的鸿大奶奶钱氏,就是在秦老夫人跟前也是有几分脸面的人物。
(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二章 商议
这日一早,薛愫和薛忆去沉心居那边请安。
彼时大房那边的淑荃也在,秦老夫人喜欢和年轻女孩子说笑,便留了薛家姐妹俩用饭。
过不多时白水庵的师父过来了。秦老夫人正向她探讨一些佛家故事。
薛愫在跟前作陪,听得久了就有些发腻。偏头看了眼薛忆,却见她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想起这位堂姐日后的遭遇来,也怪不得对佛法如此痴迷。
用了秦老夫人备的斋饭才各自散去,薛忆和薛愫走一道,淑荃已经回长房那边去了。路过了曾家的花园。薛愫笑问着薛忆:“姐姐觉得他们家的园子如何?”
薛忆笑道:“自然是比我们家的园子大,比我们的园子景致多。”
薛愫携了薛忆的手:“不如我们去逛逛,才吃了饭走走也好,免得积食。”
薛忆没什么主见,就跟在薛愫身后。两人走过了月洞门。
才一进门就看见了一座假山石,有一条羊肠小径是从假山上穿过的。不过两姐妹可不敢走这条路。两人往左边的长廊行了一段路。紫藤花从顶上垂落下来,形成了一道道的花帘。开得正在热烈的时候。薛愫伸手去拉花枝,笑道:“开得真好。我们薛家的园子虽然没有这么大,但紫藤花比这里开得好看。”
“是呢,听祖父说我们家的那棵紫藤树种了上百年了,树根比碗口还粗。”薛忆提起江陵来,不免有些想家了。但在这边她不能透露出半点想家的样子,处处藏着掖着。
后来景致渐渐的朗阔起来,及至含烟亭。姐妹俩眺望着远处,只见烟波画桥,绿柳依依。薛忆看得眼睛也直了,原来曾家的花园如此之大,比起她们薛家的小园子大了五倍不止。
眼下的季节虽然春花已了,可并不寂寞。依旧是花木扶疏,郁郁葱茏。开在暮春和初夏的花都在赶着趟儿绽放。
薛愫见那边的芍药花圃里有婆子正忙着给芍药除草。心想过不了多久,就该是芍药花开的时候了吧。静静的看了一会儿,又不敢久呆,毕竟不是自家,不敢随意走动。就要和薛忆回敷春堂去。才从月洞门走出来,迎面走来了一个衣饰华美的少年,薛愫本想着要回避,却见是曾鸣。薛愫微微的有些惊讶。曾鸣忙对两位妹妹行了礼。
薛愫笑问他:“鸣表哥怎么不去学堂?”
曾鸣笑道:“昨儿去林家喝酒回来着了风,今天告了一天的假。刚才我在太太的房里怎么没见着两位妹妹?”
薛愫答道:“我们是从老夫人那里回来的。”
“怪不得,怪不得!”曾鸣呵呵笑道。一路将薛家姐妹从出了穿堂这才折回了自己院子。
房里的丫鬟绿意上来说:“二爷,这是薛二小姐让人送来的两副扇套。”
曾鸣听说,便将那扇套拿了过来细看,一副上绣着喜鹊梅花,一副则绣着位仕女,细看之下竟然是嫦娥奔月的典故。上面的人物形象生动,飘飘摇摇,真如仙女一般。见了这个曾鸣眼前立马浮现出刚才相遇的场景。心中又想薛家妹妹美貌,比之嫦娥也差不了多少。
“薛妹妹差人送这个来,还曾有什么话?”
绿意忙笑道:“是呢,薛二小姐说感谢二爷为表少爷进学堂念书的事奔波,做了这个来,还请二爷不要嫌弃。”
曾鸣口角噙笑,问绿意:“你觉得这东西如何?”
绿意毫不吝啬的称赞道:“精致无比,绣工了得。我们房里的人,还没一个人能有这样好的手艺,别说是我们,只怕连老夫人房里针线上的丫头也比不过。”
曾鸣点头道:“难为她一番心意。你好好的替我收着。”
绿意答应着,便拿去收好了。
又过了两日,薛太太带着淑苓和侄女们过去看望秦老夫人。正好大房的人也在,坐了半屋子的人。秦老夫人半靠在罗汉床上,歪着身子正与大儿媳说话。
薛愫坐在角落里只见贺大太太、鸿大奶奶钱氏、鸥**奶谷氏、淑荃都在。
淑苓挨着薛愫而坐,秦老夫人向淑苓这边投来了关切的目光,笑问着:“苓丫头可痊愈呢?”
淑苓忙起身答道:“老夫人关心,已经大好了。”
秦老夫人脸上的笑容更加舒朗了:“这样才好。你也是个多病多灾的。要不每天过来陪我一道礼佛吧,积点福泽。”
淑苓看了眼母亲薛太太,薛太太冲她微微的点头,淑苓边答应着:“好,明天一早我就过来侍奉老夫人。”
秦老夫人笑道:“苓丫头都订了亲了,还是不大会说话。什么侍奉我,是侍奉菩萨。”接着又看了几眼薛愫,这才和薛太太笑说:“还是你们薛家姑娘长得出挑,我们淑苓活生生的就给比下去了。”
对于这等奉承话,薛太太也只是陪笑着说:“老夫人太赞了,愫儿她还小呢。”
薛愫坐在角落不吭声,脸却微微的红了。此时却能感受到满屋子的曾家人在打量她,更觉得羞涩。
老夫人又说:“我说这话倒不是为了奉承二太太。我见薛家二姑娘这品貌的确出众。要说能有比拟的,我倒想起了一人。”
钱氏忙问是谁。
秦老夫人笑说:“是鹄大奶奶家的妹子。”说着又看了看屋里人,不见鹄儿媳妇,便问:“鹄大奶奶怎么不见?”
薛太太忙起身道:“大媳妇有事绊住了,说过会儿再来给老夫人请安。”
秦老夫人便遣了个小丫头去请。又见鹂哥儿媳妇也不在,便差了人去叫。
贺氏见了忙问:“老夫人莫非是想找大家商量老侯夫人的寿礼?”
秦老夫人点头笑道:“你倒料着了。”又说“虽然老侯夫人的寿辰在七月里,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不过也该准备起来。我不大问事也老糊涂了,还是昨儿大老爷来我这边才提起,才想到老侯夫人这里又是整生日,更怠慢不得。”
听着她们的述说,薛愫心想这老侯夫人是谁呀?
(亲们:此文12月准备参加pk,每天上10点更新。坑品良好,求支持。喜欢此文的请记得加入书架。打榜期间需要各种数据,请多多支持。另顺便求个pk票。么么哒……)
第十三章 寿礼
鹄大奶奶得了信,很快就过来了。鹂**奶也相继到齐。
秦老夫人让丫鬟给搬了椅子来请两位奶奶坐。又见两房的女眷们都到齐了,整整齐齐的坐了一屋子的人。莺莺燕燕的,热闹无比。她看着心里也喜欢。
“今天找你们来,是为了七月十九沈家老侯夫人的寿礼,送什么,大家一处商量下。”
听到这里薛愫才猛然醒悟,原来老夫人说的老侯夫人就是当今永乡侯的母亲。这时候曾、沈两家已经联了姻,只等淑苓嫁过去。算做儿女亲家了。所以也格外的重视,难怪不得老夫人要将大家都召集到一齐商量,看来曾家极重视此事。
薛愫想到此处,便不免替曾家揪心。曾家和沈家走这么近,祸事来临的那一天又怎么躲得掉?可怜满屋子的人没一个知道以后要发生的事。距离事变还有三年,眼前说笑的这些太太、奶奶、小姐们无一幸免。
想到此处,薛愫的心被刺痛了,觉得背后一阵阵的发寒。
身边的淑苓注意到了薛愫的异样,只见她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暗惊莫非这个妹妹也病了不曾?便悄悄的拉了拉薛愫的衣衫,薛愫这才猛然从前世的那些不好的思绪里回过神来,愕然的看淑苓一眼。
淑苓压低了声音在薛愫耳边问了一句:“妹妹怎么呢,是不是病呢?”
薛愫赶紧道:“我没事。”回过了心神,心想不是还有三年么,或许还来得及,曾家或许能从这起祸患中幸免。薛愫整了思绪,端坐好,便举目看向了秦老夫人。
贺大太太和秦老夫人道:“他们沈家,家里吃穿不愁,又是侯爵之家,只怕什么都不缺。不过投其所好而已。”
秦老夫人颔首道:“是呢,送金送银家人也看不上眼。这位老夫人和我一样爱礼佛,我那里还有一尊侄儿孝敬的白玉观音,要不将这个添上?”
贺大太太说:“也使得。”第一件礼就这么定下来了。
钱氏开口了:“我那里还有娘家人送来的上好白檀香,据说点了这个抄写经书最好不过。不如将这个也添上吧。”
贺大太太听见钱氏这么说,忙给她使了个眼色,心想也不怕老夫人心生罅隙,嗔怪她不将好东西拿出来孝敬老人家。
秦老夫人摇头道:“这个不好,既然是你娘家给的,你就留着吧。送香,总感觉不大妥当。”
大房的人争先恐后的商议着,相比起来,二房这边倒显得沉默许多。秦老夫人有些不满了,便问薛太太:“二媳妇有什么见解?”
薛太太却低眉道:“老夫人拿了主意就是。我没什么意见。”
秦老夫人面有不悦:“我叫了你们过来,自然是大家一起商量。你们二房怎么就不吱声。再有人家世子可是你未来的女婿,你不看重?”
薛太太道:“老夫人说得是。”
秦老夫人也不和她计较了,便又看向了鹄大奶奶,含笑道:“鹄儿媳妇有什么好的见解?”
鹄大奶奶笑道:“送寿礼,不外乎图个喜庆热闹,既然是沈家,自然更不能轻。库房里不是还收着好多东西,老夫人看上哪一件就是哪一件。”
“我昨儿就到库房去看了看,绝对有一对捧寿的联珠瓶还不错,将这个也添上吧。不过这个是别人送的。想着也该置办点什么才像样。”
鹄大奶奶笑道:“置办的话,不外乎什么穿戴摆设。穿戴的衣裳首饰,摆设的好如字画、屏风之类也不错。”
“衣裳首饰就算了吧,他们沈家难道还缺衣服穿?只怕拿去人家看也不看,回头就锁起来了。字画吧,回头让二老爷给选一件添上。”秦老夫人道。
这里钱氏又说:“既然如此,那就打架屏风送去吧。”
“这屏风也有好些种类。六扇的、八扇的、十二扇的、二十四扇的。玻璃的、缂丝的、瓷的、木雕的、纱的。”贺大太太说起这些琐碎来就觉得头疼。
最后薛太太终于开口了:“我看做一架十二扇的绣屏送去。架子用黄花梨的,纱用白色的库纱,上面绣副吉祥的图案就行。”
不等众人说话,秦老夫人拍了板:“好就按着二太太说的办。不过现在问题来了,绣什么,还有最关键的,谁来绣?”
众人面面相觑,屋里人都会针线,但要说到做了绣屏拿去当贺礼,又觉得拿不出手。再说也没那个闲暇。
后来薛太太说:“我这个侄女会绣。要是老夫人信不过,可以先考察一下她的针线功夫。”
众人的目光顿时聚集在薛忆和薛愫两人身上,因为不知道薛太太说的是哪位侄女。薛愫缓缓的站了起来,推让道:“我那点本事绣点什么小花样还成,这屏风事大,不敢……”
薛太太却道:“愫儿,你还谦虚什么呢。你伯娘和我说当年你绣了松鹤延年送到你外祖家去,外祖母不是很喜欢么。你做的活我也是见过的。我们家针线上的这些人还真找不出一位来能比过你。”
听着姑母当着众人面前毫不吝惜的赞扬她,薛愫脸红了,垂下了眼睑。她不想和沈家拉上关系,怎么偏偏让她来替沈家赶寿礼,心里有些不大愿意。
此时秦老夫人开口了:“这是件大事,疏忽不得。我要看看你的针线再决定。再有绣什么还没定好。”
有人提议就绣蟠桃捧寿,秦老夫人觉得俗气,被否决了,后来还是鹄大奶奶说:“不如就绣寿山福海吧。做成十二扇的话只怕不连续,不好看。不如就做成整片的,到时候送去,摆放着也大方好看。山水画看得也雅致一些。至于稿子,我们家不是也现有一位能写能画的么。倒不用去外面求别人。”鹄大奶奶说到后面看着薛太太笑。
秦老夫人点头笑道:“那好,就这么办吧。”
鹄大奶奶说的能写能画的自然是指曾鸣,二老爷曾谱对这个儿子的评价是读书不上进,专门在这些功夫上努力,因此颇有微词。为了这个还训斥过曾鸣。这些都是薛愫知道的。
(求收藏!)
第十四章 警示
定下了此事后,于大房没多少事,贺大太太带着媳妇们就散去了。这里二房还未动。
秦老夫人盯着薛愫看,便和薛愫说:“你姑母说你针线出色,我也想瞧瞧。”便让身边的青玉取了两块素帕过来,对薛愫又道:“你绣两张帕子来我看,要是行的话,这事就定了。要是不行,回头我再找人。”
薛愫接过了素帕,却心潮澎湃,她是压根不想接此活,因为前世的种种,使得她对沈家感到恐惧,本能的想要疏远。怀了这种心情又如何能让她静下心来绣屏风呢。
秦老夫人又道:“给你三天时间,把帕子绣出来拿来我看。”
薛愫恭敬的答了个是。
见没什么吩咐,薛太太带着众人也告辞了。半路上薛太太叫住了薛愫:“你到我房里来。”
薛愫几乎能料到姑母要和她说什么,只好答应前往。
这里范氏和薛忆回敷春堂去。范氏心里却发闷,真让二丫头在这事上出尽了风头,只怕这府里的众人眼里只有二丫头,她家忆儿谁来疼惜。想到这里,忍不住抱怨道:“以前你和你妹妹一处做针线,你还要大一些,怎么反而不及她?”
薛忆不明母亲所想,便道:“妹妹不是有婶娘亲自指导么,再加上在这上面妹妹本来就有天分,我哪里比得上她。”
气得范氏瞪眼。
且说薛愫跟着姑母到了明晖堂。薛太太拉着薛愫的手说:“这事上还劳你多费心。等到完工后,我去请示老夫人,让她多给你些辛苦钱。”
薛愫心里看重的压根不是钱的问题,垂眉道:“姑母,我绣不了。”
薛太太吃了一惊忙道:“怎么会绣不了,你做的活我是亲眼所见,不会有假。不然又怎敢老夫人面前举荐你。”又见薛愫一脸不愿意的样子,便细问她:“有什么难处,你慢慢告诉我。”
薛愫摇头说:“此事干系重大,我承受不起。”
“我不爱听这话。我们薛家出来的人不可能这么没志气。我说你行,你就行。在老夫人那里我可是帮你撑着,漂亮说了好一通。你怎么说不愿意呢?”薛太太猜不透这个侄女是怎么想的。薛太太之所以想让薛愫来做此事,除了想薛愫本身能干以外,还想讨好秦老夫人。只要薛愫入了秦老夫人的眼,以后薛愫的亲事说不定秦老夫人能做主,能给薛愫许个好人家。这些话她不能和薛愫直说,见她不愿意,便有些发急,连连问道:
“你是怎么呢,身上不好吗?”
薛愫思前想后,又见屋里什么人,心想不如将那些秘密都告诉姑母吧,若是姑母听了进去,兴许能让曾家日后躲过一劫,保住了曾家,她的命运也能发生改变。
薛愫急急道:“姑母,我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关到曾家兴亡的事要告诉您。您千万要记住。”
薛太太还想劝解薛愫,却突然听见了这话,无比骇然,忙问:“什么事?”
薛愫正色道:“我认为还是别和沈家结这门亲。现在看着繁花似锦,谁知日后如何?说不定那沈家有朝一日在皇帝面前失了宠,要治办他们沈家,我们曾家不是深受其害么?”
“我的小祖宗,你胡乱说的什么话!”薛太太听得心惊肉跳,忙去捂薛愫的嘴。
薛愫见姑母不相信,是呢,突然和姑母说这些,只当她是疯了。不过既然开了口,就没有收回去的道理,她跪了下来,轻声说道:“这门亲事,姑母认为很好么?”
“人家是世袭罔替的侯爵,我们家只是一般的官宦人家。我们是高攀了,求之不得好姻缘,还说什么好不好。你今天怎么呢,怎么突然胡言乱语起来。阿弥陀佛,是不是梦见了什么?”
薛愫连忙找到了借口,含泪道:“是呢,我做了一个好可怕的梦。说沈家倒了,曾家也深受牵连,从此败落。这个梦肯定给我们在预示什么。所以姑母,这场婚事还是再好好的斟酌一下吧。”
薛太太面如冷霜,又去拉薛愫起来,语重心长的和她道:“你这孩子,不过是一场梦。哪里就能预兆到什么。你别胡思乱想,也别太紧张了。这门亲事可是老夫人想了好些年终于结成的。你怎么这么不晓事体呢,幸亏是在我这里,要是让老夫人知道了,不得把你当疯子,傻子,快别提了。老夫人交给你的事,你也要认真做才行。姑母可是对你满怀期望,你不能让我失望。”
望着姑母期盼的眼眸,薛愫心里一沉,心想看来说服姑母已是不可能,这事更不可能跑去告诉姑父。别人只会把她当成疯子遭了魔。
薛愫眸子沉静如水,看来要阻止此事并非那么简单,需要慢慢的计谋才行,又见姑母如此的看重她,抬举她,要真是撂下不管,真的会伤了姑母的心。她知道两房之间暗暗的较着劲,总不能让大房看姑母的笑话,就算是为姑母争口气。想到这里薛愫心里才略好受些,点头答应着:“那我试试看。”
薛愫走后,薛太太一直心惊肉跳的,久久不曾平息。这个丫头也不知从哪里着了魔,说些大逆不道的话。要是让别人听见知道了,不还得埋怨他们薛家没有教养。
薛太太真正的是想为侄女好,像薛愫这种父母双亡,娘家没依没靠的,将来说亲不大容易。更别说有背景的人家是瞧不上这样的出身。不过想借此事讨好了秦老夫人,那么总比她替薛愫操持更容易。哎,希望那个傻丫头事后能明白这些。想到此处,薛太太想她弟妹范氏是个没成见的人,又是小户人家出来的,目光短浅。看看忆儿就知道给调理成什么样呢,也带不出手。看来愫儿房里还需要一个妥当的人帮她管着,顺便也教教愫儿一些世故,以后不至于出什么差错,她也大了该懂事了。
薛太太满是心烦,想得多,头又有些发晕,忙叫玉针给她找药。
只要决定好了的事,薛愫就会竭尽全力去做好。
两方帕子,她用了三天时间,绣了一副莲叶荷花,一副仙鹤蟠桃。
当这两件作品摆到秦老夫人面前时,秦老夫人觑着有些昏花的老眼看了半天,见那红花绿叶好不生动,仙鹤上的羽毛还栩栩如生,蟠桃上还有水珠滚动。后来拉着薛愫的手左瞧右瞧“当真是极好的。你这双手生得好看,白嫩软绵,像一把水葱。没想到做起活来一点也不马虎。就这么决定了。你好好的帮我绣,完工了,我给你封一个大大的礼。”
薛愫恭顺的答应了。
(这章写得有点生涩,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十五章 准备
屏风的事交给了鹄大奶奶,薛太太实在抽不出身来管此事。
鹄大奶奶细想,倒不是什么难事,把曾鸣和薛愫两个叫到了一起吩咐:“鸣兄弟画稿子,薛二妹妹只管绣。你们要什么只管来找我。”
对于这样应景的画对于曾鸣来说一点难度也没有,再说还有范本,简直是信手拈来。想到这里,曾鸣偏了头问薛愫:“二妹妹觉得绣这个要绣多久?”
薛愫估量道:“这么大的我还是第一次弄,想来也要花上两个多月吧,不知能不能赶上。”
鹄大奶奶笑说:“老侯夫人的生辰是七月十九。不过至少要提前半月完成才好,毕竟还要找人裱上去,。”
薛愫点头道:“今天是三月二十七,怎么也都赶得上,不过屏风若只绣单面的话,另一面就是密密的针脚也不好看,要想好看的话,两面都得绣上,所以要花些功夫。”
双面绣?鹄大奶奶见过,可却没亲眼见人绣过,听薛愫这样说大为惊讶,心想这个妹妹还真是了不得,大为赞赏:“没想到薛二妹妹还有如此本事,正好我能大开眼界。”
薛愫微微一笑,绣双面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难事,薛愫便问曾鸣:“这一面绣寿山福海,另一面绣什么呢?”
曾鸣笑道:“不外乎是些应景的内容,妹妹拿主意就成。”
这里两人商量了绣什么。鹄大奶奶又说:“明晖堂后面的抱厦还有一间安静又明亮的屋子,我让人收拾出来,鸣兄弟上稿,二妹妹做绣都是极好的。另外我再派两个丫头过去服侍。”
薛愫没多大的意见。
这里鹄大奶奶开了库房,和薛愫选好了库纱,选了木头。拿去丈量好了。这里又选了一卷生宣,让曾鸣打草稿。余下的事情就是要买丝线,不过派个婆子去外面买几斤回来就了事。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就要正式开动了。薛愫的闲暇多,除却到上房晨昏定省,别的闲暇一大把。可曾鸣要进学堂念书,不能有太多的耽搁,不然姑父责备下来谁也承担不起。
不过曾鸣是个滑头鬼,向先生告了几天的事假,一头就扎进了抱厦这边。先帮着立稿子。要是一些小样薛愫自己也能描,不过如此大一幅却不容易。
自此每天早饭后,薛愫便过抱厦这边来,有时候曾鸣比她还先到。
“另一面的话我想绣幅松鹤遐龄,所以还得请鸣哥哥给描一幅。”
曾鸣笑道:“妹妹吩咐就好,本就极容易的。”
他在长案上摊好了纸,拿镇纸压住。让小丫鬟帮着研墨,提笔就要勾画草图。正在忙碌着,秦老夫人领着贺大太太、钱氏、薛太太、鹄大奶奶过来了。
秦老夫人忙问:“鸣哥儿怎么不去上学?”
鹄大奶奶笑着将曾鸣请假的事告诉了秦老夫人,秦老夫人笑道:“你这个小子还真机灵。不过要是耽搁了你正经学业那可不成,回头你爹可不高兴,当心要罚你。”
曾鸣狡黠一笑:“我忙正经事,爹爹他不会罚我。”
秦老夫人凑着看了一眼曾鸣画的画,点头赞道:“我们鸣哥儿手下这几笔画得真好,赶明儿也给我画一幅观音,挂到我那静室里去,好不好?”
曾鸣回答得倒痛快:“好呀,等这边忙完了就帮老夫人画观音,不知还要不要二妹妹帮着绣上。”
秦老夫人看了看薛愫,颔首道:“忙完这里薛二姑娘就足够累了,哪里再敢劳烦。过阵子再说吧。”
薛愫淡然一笑。
大家站了一会儿,又怕打扰到曾鸣作画,便就告辞。这里留下了薛愫和曾鸣两个商议如何着色,如何布景。
这里秦老夫人一众顺路就到明晖堂歇息喝茶。薛太太和鹄大奶奶以及屋里的丫鬟们忙不迭的帮着搬椅子,沏茶,上茶。等到都安坐好了薛氏便陪在跟前立规矩。
秦老夫人摆手说:“你们也坐吧。”
不多时,淑苓也过来了,给众人行了礼。秦老夫人将她叫到跟前,丫鬟忙拾了张绣墩放在秦老夫人的榻前。淑苓侧身坐了。
秦老夫人拉着她的手笑说:“我们刚从抱厦那边过来,他们俩还正商量着立稿子,只怕还要几天才能正式上针。对了,你准备做点什么送他们家的老夫人?”
淑苓心想,礼大家一块儿送去就行,为何还要来特意问她,于是含笑道:“身子不大好,还没细想过。”
“也是养好身子才是第一。不过你自己做点什么东西,沈家人看见了必定也喜欢。你也该趁机讨好一下你的太婆婆。”
淑苓耳根发红,羞涩的低下了头,喃喃道:“针线上我本就稀疏平常,再说如今又来了一个这么擅长的妹妹,我那点本事也拿不出手,实在是相形见绌。”
“你们听听这丫头说些什么傻气话,还是一副孩子口气。我看很该跟着你嫂子学学如何当家。孙女婿将来是要继承爵位的,将来你就是侯夫人,侯府内院的事迟早要交到你手上,很该都学起来。”
鹄大奶奶忙笑说:“苓妹妹身子娇弱,倒不敢累着她。”
秦老夫人心想,看来当初与沈家定亲时该好好的斟酌,不该贸然订下来。只是两家里都没适龄的丫头。唯独大房那边有个淑荃,只可惜淑荃是庶出的。要不当初定下他们沈家的二公子也好。这二公子是个棋博士,在皇宫教授皇子们下棋,是个极闲适的人,配淑苓的话倒也相当。再说的话以后没有管家的烦恼。不过早定下来的事,烦恼也没用。淑苓虽然身子弱一点,但人却是极聪慧能干的,只要好好的调理出来,一定不会给曾家丢脸。秦老夫人还是很看好她。
听着他们议论沈家的事,淑苓心里却有些抑郁。她不喜欢那个未来的夫婿。传闻他喜怒无常,嗜血又残暴。与这样的人生活有什么意思。不过当着家人的面她更多的时候却是沉默,不敢露出半点不愿意的样子。
第十六章 暑热
曾鸣帮着薛愫上好了稿,就进学堂里念书去了。
薛愫每天请安用了饭后便过来开始绣,刚绣的时候秦老夫人总要带着一群人过来观看。见薛愫劈线的技术个个叹为观止。她能将一根细细的丝线劈成三十二份,每一份比那头发丝还细许多,肉眼都快看不见了。
曾鸣虽然不上稿了,也没他多少事,但是每天从学堂回来后必定要来抱厦走一趟。看看进展如何,陪着薛愫说会儿话。
眼见着天气越来越热了,蚊虫也多了起来。抱厦这边的屋子不大好,当西晒。天气一热,针也捻不住,丝线上全是汗,一天下来也做不了几针。
这日还没做多少,就觉得额头上全是汗,便让个小丫鬟在后面给她打扇。薛太太那边的丁香送了盘新出的荔枝过来。
丁香笑说:“太太说薛姑娘辛苦,先歇会儿吃点东西。”
薛愫便搁了针。丁香净了手说要替薛愫剥荔枝,慌得薛愫忙阻止了:“哪里敢劳烦丁香姐姐,我自己来就行。”
这个丁香是薛太太跟前的一等丫鬟,服侍薛太太多年有功,是薛太太身边不可少的一个人,别说下人们,就是正经的曾家小姐、少爷也对她青眼相加。
丁香放下荔枝后也不走,就盯着那纱屏看,一面看一面称赞:“还真是又漂亮又雅致。难为薛二小姐这一针一线的绣,真费工夫。”
薛愫含笑道:“我这个也不算什么,自然还有比我会绣的。”
荔枝很香甜,不过吃多了上火,薛愫也不敢多尝。小丫鬟捧了铜盆来,薛愫净了手,接着绣将起来。
丁香看了一会子,便回明晖堂了。
薛太太刚从沉心堂回来。玉针忙过来替她打扇。
薛太太摆手道:“不用了,头有些沉。”想小睡一会儿,又怕有管事婆子来回话。暂且歇不了。这里便和玉针、丁香闲话起来。
“绣屏做得怎样呢?”
丁香笑答:“薛二小姐正忙着赶呢,虽然进展慢,但应该是赶得上的。”
“这丫头想绣双面,太考功夫了,当然也慢。不急,慢工出细活。这次的事是我提出来的,看来目的答到了。刚才在老夫人那边,老夫人还称赞她来着。我们薛家也有出众的人。只可惜这丫头命苦,无爹无娘的。”
玉针忙说:“不是还有大舅太太么?”
薛太太只淡淡一笑,略微的摇摇头,又道:“她和恒儿两个都怪可怜的,如今投了我,自然会好好的关照他们姐弟俩。恒儿读书成亲,愫儿的亲事都在我身上。恒儿现在又是薛家的独苗,更应该好生的教养,努力的栽培他,我听老爷说,这个孩子有些慧根,想必将来是个人才(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
闻莺的话说中了心事,只是现目前哪里有什么可靠的人,再说身在曾家诸事她也做不了主。
闻莺接着又请示:“姑娘看姑太太拨来的这些人如何?”
薛愫摇头说:“海棠和青柳都还是孩子能做什么,至于两个婆子,不过帮着传下话,打扫下庭院,做些粗活而已,能堪重任?”
闻莺赧然:“是呢,姑娘分析得是。”
薛愫想来想去,自然就想到了柳氏。她记得嫁到古家的第二年冬天,有次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家里棉被都被古宜给当了去,才买了米,却没有盖的东西。她和闻莺只好笼了火盆取暖。这时候柳妈妈上门来看望她,见了那番情形直掉眼泪。还应给她塞了二两银子,后来才将棉被给赎了回来。
想到这里,薛愫眼中已蓄满了泪水。虽然过去了那么久,却好像历历在目。她心中一凛,既然柳妈妈是个忠仆,何不请求了姑母让柳妈妈到这边屋里来帮她管事。
这个念头掠过时,薛愫便拍了拍脑门,她在想些什么,柳妈妈在姑母房里当差当得好好的,她有什么理由去要过来。那若是姑母不肯给呢,她不是白讨了没趣么?再有人都往高处走,柳妈妈到她这里来,也没什么好当差的,不是埋没了人家?
薛愫胡乱的想了一通。闻莺见薛愫打自己,惊了一跳,又见薛愫沉思不语,暗想:这个小姐和在江陵的时候的确有些不相同了。虽然说不上哪里不一样,但感觉到她眉目间流露出的情绪,说话办事好像比以前更大方得体了不少。闻莺满是欣慰,心想小姐总算长大了,不由得笑出了声。
薛愫满是疑惑,问她:“你笑什么?”
闻莺笑着摇头:“不,没什么。”心想这样就挺好。
曾鸣在薛恒进族学的事上帮过不少的忙,薛愫感激他,打算给他做几个扇套表示谢意。毕竟夏天马上就要来了。
这里正商量着薛太太遣了小丫鬟过来传话:“太太说请薛二小姐过去选料子。”
薛愫心想是为做衣裳的事,便答应着随了小丫鬟过去。
及到了明晖堂。范氏和薛忆早就在这边呆着。薛太太让丫鬟开了她的大箱子,将不大穿的衣裳拿了出来,让范氏选了拿去穿。
范氏看得眼热,想到自己是个**穿不了那些艳丽的,只选了一身官绿杭绸的窄褃袄,一条石青的撒花挑线裙子,一件油绿的闪缎锁子纹的褙子。
薛太太见范氏不嫌弃,倒也喜欢,又说:“等到冬天冷的时候,我再让人做两件带毛的衣裳给你。京城的冬天可比江陵厉害多了。到时候做一件大毛,做一件短毛。”
范氏忙笑说:“太劳姑太太费心了。”
薛太太心想她为娘家人折腾心里乐意。看了眼坐在那里喝茶的薛忆,便低声问了范氏薛忆的八字。范氏知道薛太太想给女儿做媒,欢欢喜喜的就告诉了。
薛太太点头:“我就记得她和苓丫头差不多的年纪,这么看来苓丫头还比忆儿小三个多月。我们苓丫头都定亲一年了,忆丫头的事也该留心着才是。”
范氏满面春风的说:“是呢,只怕还得劳烦姑太太、姑老爷。你们家大业大,来往的人也多。自然知道什么人合适。”
薛太太便留了心。又看了眼薛愫,心想这个小侄女可怜,父母都没了。如今还在孝期,要做亲的话还得再等两年。心想着一定要给愫儿许个好人家,不然也对不起弟弟。
薛太太见薛忆选了匹淡青色的缎子,皱眉道:“你又不是你妹妹在孝中有忌讳,年轻女孩子穿这么素净做什么。”说着便做主将一匹石榴红的碧绉赏给了薛忆。
薛忆羞得满脸通红谢过了礼。
薛太太又替薛愫选了匹月白色的春罗。接着又商量要什么样式,什么花纹。说到这里,薛太太笑了:“二丫头送我两块帕子我倒很喜欢,东西虽小,却看得出你的绣活的确出众。比我们家的姑娘强多了。什么时候教教你苓姐姐,她呀,如今还欠着功夫。”
薛愫忙说不敢。
范氏听薛太太赞扬薛愫,在旁边也跟着帮腔:“上前年她外祖母蒋氏过寿。二老爷拿了幅二姑娘的亲手绣的松鹤延年送去,喜得老太太赏了不少的东西。把我们忆儿也看眼馋了。”
“当真,没想到杜氏调养出了这么伶俐的一个丫头。”薛太太笑着捏了捏薛愫的脸,薛愫亦含了笑:“不过是讨了个好彩头而已。”
屋里说说笑笑的,气氛很融洽,让薛愫暂时忘却了那些烦恼。她正端了茶盏要喝,只见帘子响动,走进来一位管事的婆子。细瞧之下竟然是柳氏。薛愫的目光就一直追随着柳氏。
柳氏走道薛太太跟前,垂首说:“禀太太,田家夫人和少奶奶来了。”
薛太太笑着点头:“是鹄大奶奶家的亲戚,让她暂且陪着。我这里忙了就过去。”
鹄大奶奶的娘家姓管,是礼部尚书管思的长女,鹄大奶奶还有一位胞妹,嫁给了崇庆公主的嫡孙。算是皇亲。因为这层关系,鹄大奶奶在曾家的腰杆挺直,谁也不敢拿她怎样。别说大房那边同样出身名门的鸿大奶奶钱氏,就是在秦老夫人跟前也是有几分脸面的人物。
(求收藏,求推荐!)
第十二章 商议
这日一早,薛愫和薛忆去沉心居那边请安。
彼时大房那边的淑荃也在,秦老夫人喜欢和年轻女孩子说笑,便留了薛家姐妹俩用饭。
过不多时白水庵的师父过来了。秦老夫人正向她探讨一些佛家故事。
薛愫在跟前作陪,听得久了就有些发腻。偏头看了眼薛忆,却见她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想起这位堂姐日后的遭遇来,也怪不得对佛法如此痴迷。
用了秦老夫人备的斋饭才各自散去,薛忆和薛愫走一道,淑荃已经回长房那边去了。路过了曾家的花园。薛愫笑问着薛忆:“姐姐觉得他们家的园子如何?”
薛忆笑道:“自然是比我们家的园子大,比我们的园子景致多。”
薛愫携了薛忆的手:“不如我们去逛逛,才吃了饭走走也好,免得积食。”
薛忆没什么主见,就跟在薛愫身后。两人走过了月洞门。
才一进门就看见了一座假山石,有一条羊肠小径是从假山上穿过的。不过两姐妹可不敢走这条路。两人往左边的长廊行了一段路。紫藤花从顶上垂落下来,形成了一道道的花帘。开得正在热烈的时候。薛愫伸手去拉花枝,笑道:“开得真好。我们薛家的园子虽然没有这么大,但紫藤花比这里开得好看。”
“是呢,听祖父说我们家的那棵紫藤树种了上百年了,树根比碗口还粗。”薛忆提起江陵来,不免有些想家了。但在这边她不能透露出半点想家的样子,处处藏着掖着。
后来景致渐渐的朗阔起来,及至含烟亭。姐妹俩眺望着远处,只见烟波画桥,绿柳依依。薛忆看得眼睛也直了,原来曾家的花园如此之大,比起她们薛家的小园子大了五倍不止。
眼下的季节虽然春花已了,可并不寂寞。依旧是花木扶疏,郁郁葱茏。开在暮春和初夏的花都在赶着趟儿绽放。
薛愫见那边的芍药花圃里有婆子正忙着给芍药除草。心想过不了多久,就该是芍药花开的时候了吧。静静的看了一会儿,又不敢久呆,毕竟不是自家,不敢随意走动。就要和薛忆回敷春堂去。才从月洞门走出来,迎面走来了一个衣饰华美的少年,薛愫本想着要回避,却见是曾鸣。薛愫微微的有些惊讶。曾鸣忙对两位妹妹行了礼。
薛愫笑问他:“鸣表哥怎么不去学堂?”
曾鸣笑道:“昨儿去林家喝酒回来着了风,今天告了一天的假。刚才我在太太的房里怎么没见着两位妹妹?”
薛愫答道:“我们是从老夫人那里回来的。”
“怪不得,怪不得!”曾鸣呵呵笑道。一路将薛家姐妹从出了穿堂这才折回了自己院子。
房里的丫鬟绿意上来说:“二爷,这是薛二小姐让人送来的两副扇套。”
曾鸣听说,便将那扇套拿了过来细看,一副上绣着喜鹊梅花,一副则绣着位仕女,细看之下竟然是嫦娥奔月的典故。上面的人物形象生动,飘飘摇摇,真如仙女一般。见了这个曾鸣眼前立马浮现出刚才相遇的场景。心中又想薛家妹妹美貌,比之嫦娥也差不了多少。
“薛妹妹差人送这个来,还曾有什么话?”
绿意忙笑道:“是呢,薛二小姐说感谢二爷为表少爷进学堂念书的事奔波,做了这个来,还请二爷不要嫌弃。”
曾鸣口角噙笑,问绿意:“你觉得这东西如何?”
绿意毫不吝啬的称赞道:“精致无比,绣工了得。我们房里的人,还没一个人能有这样好的手艺,别说是我们,只怕连老夫人房里针线上的丫头也比不过。”
曾鸣点头道:“难为她一番心意。你好好的替我收着。”
绿意答应着,便拿去收好了。
又过了两日,薛太太带着淑苓和侄女们过去看望秦老夫人。正好大房的人也在,坐了半屋子的人。秦老夫人半靠在罗汉床上,歪着身子正与大儿媳说话。
薛愫坐在角落里只见贺大太太、鸿大奶奶钱氏、鸥**奶谷氏、淑荃都在。
淑苓挨着薛愫而坐,秦老夫人向淑苓这边投来了关切的目光,笑问着:“苓丫头可痊愈呢?”
淑苓忙起身答道:“老夫人关心,已经大好了。”
秦老夫人脸上的笑容更加舒朗了:“这样才好。你也是个多病多灾的。要不每天过来陪我一道礼佛吧,积点福泽。”
淑苓看了眼母亲薛太太,薛太太冲她微微的点头,淑苓边答应着:“好,明天一早我就过来侍奉老夫人。”
秦老夫人笑道:“苓丫头都订了亲了,还是不大会说话。什么侍奉我,是侍奉菩萨。”接着又看了几眼薛愫,这才和薛太太笑说:“还是你们薛家姑娘长得出挑,我们淑苓活生生的就给比下去了。”
对于这等奉承话,薛太太也只是陪笑着说:“老夫人太赞了,愫儿她还小呢。”
薛愫坐在角落不吭声,脸却微微的红了。此时却能感受到满屋子的曾家人在打量她,更觉得羞涩。
老夫人又说:“我说这话倒不是为了奉承二太太。我见薛家二姑娘这品貌的确出众。要说能有比拟的,我倒想起了一人。”
钱氏忙问是谁。
秦老夫人笑说:“是鹄大奶奶家的妹子。”说着又看了看屋里人,不见鹄儿媳妇,便问:“鹄大奶奶怎么不见?”
薛太太忙起身道:“大媳妇有事绊住了,说过会儿再来给老夫人请安。”
秦老夫人便遣了个小丫头去请。又见鹂哥儿媳妇也不在,便差了人去叫。
贺氏见了忙问:“老夫人莫非是想找大家商量老侯夫人的寿礼?”
秦老夫人点头笑道:“你倒料着了。”又说“虽然老侯夫人的寿辰在七月里,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不过也该准备起来。我不大问事也老糊涂了,还是昨儿大老爷来我这边才提起,才想到老侯夫人这里又是整生日,更怠慢不得。”
听着她们的述说,薛愫心想这老侯夫人是谁呀?
(亲们:此文12月准备参加pk,每天上10点更新。坑品良好,求支持。喜欢此文的请记得加入书架。打榜期间需要各种数据,请多多支持。另顺便求个pk票。么么哒……)
第十三章 寿礼
鹄大奶奶得了信,很快就过来了。鹂**奶也相继到齐。
秦老夫人让丫鬟给搬了椅子来请两位奶奶坐。又见两房的女眷们都到齐了,整整齐齐的坐了一屋子的人。莺莺燕燕的,热闹无比。她看着心里也喜欢。
“今天找你们来,是为了七月十九沈家老侯夫人的寿礼,送什么,大家一处商量下。”
听到这里薛愫才猛然醒悟,原来老夫人说的老侯夫人就是当今永乡侯的母亲。这时候曾、沈两家已经联了姻,只等淑苓嫁过去。算做儿女亲家了。所以也格外的重视,难怪不得老夫人要将大家都召集到一齐商量,看来曾家极重视此事。
薛愫想到此处,便不免替曾家揪心。曾家和沈家走这么近,祸事来临的那一天又怎么躲得掉?可怜满屋子的人没一个知道以后要发生的事。距离事变还有三年,眼前说笑的这些太太、奶奶、小姐们无一幸免。
想到此处,薛愫的心被刺痛了,觉得背后一阵阵的发寒。
身边的淑苓注意到了薛愫的异样,只见她的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暗惊莫非这个妹妹也病了不曾?便悄悄的拉了拉薛愫的衣衫,薛愫这才猛然从前世的那些不好的思绪里回过神来,愕然的看淑苓一眼。
淑苓压低了声音在薛愫耳边问了一句:“妹妹怎么呢,是不是病呢?”
薛愫赶紧道:“我没事。”回过了心神,心想不是还有三年么,或许还来得及,曾家或许能从这起祸患中幸免。薛愫整了思绪,端坐好,便举目看向了秦老夫人。
贺大太太和秦老夫人道:“他们沈家,家里吃穿不愁,又是侯爵之家,只怕什么都不缺。不过投其所好而已。”
秦老夫人颔首道:“是呢,送金送银家人也看不上眼。这位老夫人和我一样爱礼佛,我那里还有一尊侄儿孝敬的白玉观音,要不将这个添上?”
贺大太太说:“也使得。”第一件礼就这么定下来了。
钱氏开口了:“我那里还有娘家人送来的上好白檀香,据说点了这个抄写经书最好不过。不如将这个也添上吧。”
贺大太太听见钱氏这么说,忙给她使了个眼色,心想也不怕老夫人心生罅隙,嗔怪她不将好东西拿出来孝敬老人家。
秦老夫人摇头道:“这个不好,既然是你娘家给的,你就留着吧。送香,总感觉不大妥当。”
大房的人争先恐后的商议着,相比起来,二房这边倒显得沉默许多。秦老夫人有些不满了,便问薛太太:“二媳妇有什么见解?”
薛太太却低眉道:“老夫人拿了主意就是。我没什么意见。”
秦老夫人面有不悦:“我叫了你们过来,自然是大家一起商量。你们二房怎么就不吱声。再有人家世子可是你未来的女婿,你不看重?”
薛太太道:“老夫人说得是。”
秦老夫人也不和她计较了,便又看向了鹄大奶奶,含笑道:“鹄儿媳妇有什么好的见解?”
鹄大奶奶笑道:“送寿礼,不外乎图个喜庆热闹,既然是沈家,自然更不能轻。库房里不是还收着好多东西,老夫人看上哪一件就是哪一件。”
“我昨儿就到库房去看了看,绝对有一对捧寿的联珠瓶还不错,将这个也添上吧。不过这个是别人送的。想着也该置办点什么才像样。”
鹄大奶奶笑道:“置办的话,不外乎什么穿戴摆设。穿戴的衣裳首饰,摆设的好如字画、屏风之类也不错。”
“衣裳首饰就算了吧,他们沈家难道还缺衣服穿?只怕拿去人家看也不看,回头就锁起来了。字画吧,回头让二老爷给选一件添上。”秦老夫人道。
这里钱氏又说:“既然如此,那就打架屏风送去吧。”
“这屏风也有好些种类。六扇的、八扇的、十二扇的、二十四扇的。玻璃的、缂丝的、瓷的、木雕的、纱的。”贺大太太说起这些琐碎来就觉得头疼。
最后薛太太终于开口了:“我看做一架十二扇的绣屏送去。架子用黄花梨的,纱用白色的库纱,上面绣副吉祥的图案就行。”
不等众人说话,秦老夫人拍了板:“好就按着二太太说的办。不过现在问题来了,绣什么,还有最关键的,谁来绣?”
众人面面相觑,屋里人都会针线,但要说到做了绣屏拿去当贺礼,又觉得拿不出手。再说也没那个闲暇。
后来薛太太说:“我这个侄女会绣。要是老夫人信不过,可以先考察一下她的针线功夫。”
众人的目光顿时聚集在薛忆和薛愫两人身上,因为不知道薛太太说的是哪位侄女。薛愫缓缓的站了起来,推让道:“我那点本事绣点什么小花样还成,这屏风事大,不敢……”
薛太太却道:“愫儿,你还谦虚什么呢。你伯娘和我说当年你绣了松鹤延年送到你外祖家去,外祖母不是很喜欢么。你做的活我也是见过的。我们家针线上的这些人还真找不出一位来能比过你。”
听着姑母当着众人面前毫不吝惜的赞扬她,薛愫脸红了,垂下了眼睑。她不想和沈家拉上关系,怎么偏偏让她来替沈家赶寿礼,心里有些不大愿意。
此时秦老夫人开口了:“这是件大事,疏忽不得。我要看看你的针线再决定。再有绣什么还没定好。”
有人提议就绣蟠桃捧寿,秦老夫人觉得俗气,被否决了,后来还是鹄大奶奶说:“不如就绣寿山福海吧。做成十二扇的话只怕不连续,不好看。不如就做成整片的,到时候送去,摆放着也大方好看。山水画看得也雅致一些。至于稿子,我们家不是也现有一位能写能画的么。倒不用去外面求别人。”鹄大奶奶说到后面看着薛太太笑。
秦老夫人点头笑道:“那好,就这么办吧。”
鹄大奶奶说的能写能画的自然是指曾鸣,二老爷曾谱对这个儿子的评价是读书不上进,专门在这些功夫上努力,因此颇有微词。为了这个还训斥过曾鸣。这些都是薛愫知道的。
(求收藏!)
第十四章 警示
定下了此事后,于大房没多少事,贺大太太带着媳妇们就散去了。这里二房还未动。
秦老夫人盯着薛愫看,便和薛愫说:“你姑母说你针线出色,我也想瞧瞧。”便让身边的青玉取了两块素帕过来,对薛愫又道:“你绣两张帕子来我看,要是行的话,这事就定了。要是不行,回头我再找人。”
薛愫接过了素帕,却心潮澎湃,她是压根不想接此活,因为前世的种种,使得她对沈家感到恐惧,本能的想要疏远。怀了这种心情又如何能让她静下心来绣屏风呢。
秦老夫人又道:“给你三天时间,把帕子绣出来拿来我看。”
薛愫恭敬的答了个是。
见没什么吩咐,薛太太带着众人也告辞了。半路上薛太太叫住了薛愫:“你到我房里来。”
薛愫几乎能料到姑母要和她说什么,只好答应前往。
这里范氏和薛忆回敷春堂去。范氏心里却发闷,真让二丫头在这事上出尽了风头,只怕这府里的众人眼里只有二丫头,她家忆儿谁来疼惜。想到这里,忍不住抱怨道:“以前你和你妹妹一处做针线,你还要大一些,怎么反而不及她?”
薛忆不明母亲所想,便道:“妹妹不是有婶娘亲自指导么,再加上在这上面妹妹本来就有天分,我哪里比得上她。”
气得范氏瞪眼。
且说薛愫跟着姑母到了明晖堂。薛太太拉着薛愫的手说:“这事上还劳你多费心。等到完工后,我去请示老夫人,让她多给你些辛苦钱。”
薛愫心里看重的压根不是钱的问题,垂眉道:“姑母,我绣不了。”
薛太太吃了一惊忙道:“怎么会绣不了,你做的活我是亲眼所见,不会有假。不然又怎敢老夫人面前举荐你。”又见薛愫一脸不愿意的样子,便细问她:“有什么难处,你慢慢告诉我。”
薛愫摇头说:“此事干系重大,我承受不起。”
“我不爱听这话。我们薛家出来的人不可能这么没志气。我说你行,你就行。在老夫人那里我可是帮你撑着,漂亮说了好一通。你怎么说不愿意呢?”薛太太猜不透这个侄女是怎么想的。薛太太之所以想让薛愫来做此事,除了想薛愫本身能干以外,还想讨好秦老夫人。只要薛愫入了秦老夫人的眼,以后薛愫的亲事说不定秦老夫人能做主,能给薛愫许个好人家。这些话她不能和薛愫直说,见她不愿意,便有些发急,连连问道:
“你是怎么呢,身上不好吗?”
薛愫思前想后,又见屋里什么人,心想不如将那些秘密都告诉姑母吧,若是姑母听了进去,兴许能让曾家日后躲过一劫,保住了曾家,她的命运也能发生改变。
薛愫急急道:“姑母,我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关到曾家兴亡的事要告诉您。您千万要记住。”
薛太太还想劝解薛愫,却突然听见了这话,无比骇然,忙问:“什么事?”
薛愫正色道:“我认为还是别和沈家结这门亲。现在看着繁花似锦,谁知日后如何?说不定那沈家有朝一日在皇帝面前失了宠,要治办他们沈家,我们曾家不是深受其害么?”
“我的小祖宗,你胡乱说的什么话!”薛太太听得心惊肉跳,忙去捂薛愫的嘴。
薛愫见姑母不相信,是呢,突然和姑母说这些,只当她是疯了。不过既然开了口,就没有收回去的道理,她跪了下来,轻声说道:“这门亲事,姑母认为很好么?”
“人家是世袭罔替的侯爵,我们家只是一般的官宦人家。我们是高攀了,求之不得好姻缘,还说什么好不好。你今天怎么呢,怎么突然胡言乱语起来。阿弥陀佛,是不是梦见了什么?”
薛愫连忙找到了借口,含泪道:“是呢,我做了一个好可怕的梦。说沈家倒了,曾家也深受牵连,从此败落。这个梦肯定给我们在预示什么。所以姑母,这场婚事还是再好好的斟酌一下吧。”
薛太太面如冷霜,又去拉薛愫起来,语重心长的和她道:“你这孩子,不过是一场梦。哪里就能预兆到什么。你别胡思乱想,也别太紧张了。这门亲事可是老夫人想了好些年终于结成的。你怎么这么不晓事体呢,幸亏是在我这里,要是让老夫人知道了,不得把你当疯子,傻子,快别提了。老夫人交给你的事,你也要认真做才行。姑母可是对你满怀期望,你不能让我失望。”
望着姑母期盼的眼眸,薛愫心里一沉,心想看来说服姑母已是不可能,这事更不可能跑去告诉姑父。别人只会把她当成疯子遭了魔。
薛愫眸子沉静如水,看来要阻止此事并非那么简单,需要慢慢的计谋才行,又见姑母如此的看重她,抬举她,要真是撂下不管,真的会伤了姑母的心。她知道两房之间暗暗的较着劲,总不能让大房看姑母的笑话,就算是为姑母争口气。想到这里薛愫心里才略好受些,点头答应着:“那我试试看。”
薛愫走后,薛太太一直心惊肉跳的,久久不曾平息。这个丫头也不知从哪里着了魔,说些大逆不道的话。要是让别人听见知道了,不还得埋怨他们薛家没有教养。
薛太太真正的是想为侄女好,像薛愫这种父母双亡,娘家没依没靠的,将来说亲不大容易。更别说有背景的人家是瞧不上这样的出身。不过想借此事讨好了秦老夫人,那么总比她替薛愫操持更容易。哎,希望那个傻丫头事后能明白这些。想到此处,薛太太想她弟妹范氏是个没成见的人,又是小户人家出来的,目光短浅。看看忆儿就知道给调理成什么样呢,也带不出手。看来愫儿房里还需要一个妥当的人帮她管着,顺便也教教愫儿一些世故,以后不至于出什么差错,她也大了该懂事了。
薛太太满是心烦,想得多,头又有些发晕,忙叫玉针给她找药。
只要决定好了的事,薛愫就会竭尽全力去做好。
两方帕子,她用了三天时间,绣了一副莲叶荷花,一副仙鹤蟠桃。
当这两件作品摆到秦老夫人面前时,秦老夫人觑着有些昏花的老眼看了半天,见那红花绿叶好不生动,仙鹤上的羽毛还栩栩如生,蟠桃上还有水珠滚动。后来拉着薛愫的手左瞧右瞧“当真是极好的。你这双手生得好看,白嫩软绵,像一把水葱。没想到做起活来一点也不马虎。就这么决定了。你好好的帮我绣,完工了,我给你封一个大大的礼。”
薛愫恭顺的答应了。
(这章写得有点生涩,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十五章 准备
屏风的事交给了鹄大奶奶,薛太太实在抽不出身来管此事。
鹄大奶奶细想,倒不是什么难事,把曾鸣和薛愫两个叫到了一起吩咐:“鸣兄弟画稿子,薛二妹妹只管绣。你们要什么只管来找我。”
对于这样应景的画对于曾鸣来说一点难度也没有,再说还有范本,简直是信手拈来。想到这里,曾鸣偏了头问薛愫:“二妹妹觉得绣这个要绣多久?”
薛愫估量道:“这么大的我还是第一次弄,想来也要花上两个多月吧,不知能不能赶上。”
鹄大奶奶笑说:“老侯夫人的生辰是七月十九。不过至少要提前半月完成才好,毕竟还要找人裱上去,。”
薛愫点头道:“今天是三月二十七,怎么也都赶得上,不过屏风若只绣单面的话,另一面就是密密的针脚也不好看,要想好看的话,两面都得绣上,所以要花些功夫。”
双面绣?鹄大奶奶见过,可却没亲眼见人绣过,听薛愫这样说大为惊讶,心想这个妹妹还真是了不得,大为赞赏:“没想到薛二妹妹还有如此本事,正好我能大开眼界。”
薛愫微微一笑,绣双面对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难事,薛愫便问曾鸣:“这一面绣寿山福海,另一面绣什么呢?”
曾鸣笑道:“不外乎是些应景的内容,妹妹拿主意就成。”
这里两人商量了绣什么。鹄大奶奶又说:“明晖堂后面的抱厦还有一间安静又明亮的屋子,我让人收拾出来,鸣兄弟上稿,二妹妹做绣都是极好的。另外我再派两个丫头过去服侍。”
薛愫没多大的意见。
这里鹄大奶奶开了库房,和薛愫选好了库纱,选了木头。拿去丈量好了。这里又选了一卷生宣,让曾鸣打草稿。余下的事情就是要买丝线,不过派个婆子去外面买几斤回来就了事。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就要正式开动了。薛愫的闲暇多,除却到上房晨昏定省,别的闲暇一大把。可曾鸣要进学堂念书,不能有太多的耽搁,不然姑父责备下来谁也承担不起。
不过曾鸣是个滑头鬼,向先生告了几天的事假,一头就扎进了抱厦这边。先帮着立稿子。要是一些小样薛愫自己也能描,不过如此大一幅却不容易。
自此每天早饭后,薛愫便过抱厦这边来,有时候曾鸣比她还先到。
“另一面的话我想绣幅松鹤遐龄,所以还得请鸣哥哥给描一幅。”
曾鸣笑道:“妹妹吩咐就好,本就极容易的。”
他在长案上摊好了纸,拿镇纸压住。让小丫鬟帮着研墨,提笔就要勾画草图。正在忙碌着,秦老夫人领着贺大太太、钱氏、薛太太、鹄大奶奶过来了。
秦老夫人忙问:“鸣哥儿怎么不去上学?”
鹄大奶奶笑着将曾鸣请假的事告诉了秦老夫人,秦老夫人笑道:“你这个小子还真机灵。不过要是耽搁了你正经学业那可不成,回头你爹可不高兴,当心要罚你。”
曾鸣狡黠一笑:“我忙正经事,爹爹他不会罚我。”
秦老夫人凑着看了一眼曾鸣画的画,点头赞道:“我们鸣哥儿手下这几笔画得真好,赶明儿也给我画一幅观音,挂到我那静室里去,好不好?”
曾鸣回答得倒痛快:“好呀,等这边忙完了就帮老夫人画观音,不知还要不要二妹妹帮着绣上。”
秦老夫人看了看薛愫,颔首道:“忙完这里薛二姑娘就足够累了,哪里再敢劳烦。过阵子再说吧。”
薛愫淡然一笑。
大家站了一会儿,又怕打扰到曾鸣作画,便就告辞。这里留下了薛愫和曾鸣两个商议如何着色,如何布景。
这里秦老夫人一众顺路就到明晖堂歇息喝茶。薛太太和鹄大奶奶以及屋里的丫鬟们忙不迭的帮着搬椅子,沏茶,上茶。等到都安坐好了薛氏便陪在跟前立规矩。
秦老夫人摆手说:“你们也坐吧。”
不多时,淑苓也过来了,给众人行了礼。秦老夫人将她叫到跟前,丫鬟忙拾了张绣墩放在秦老夫人的榻前。淑苓侧身坐了。
秦老夫人拉着她的手笑说:“我们刚从抱厦那边过来,他们俩还正商量着立稿子,只怕还要几天才能正式上针。对了,你准备做点什么送他们家的老夫人?”
淑苓心想,礼大家一块儿送去就行,为何还要来特意问她,于是含笑道:“身子不大好,还没细想过。”
“也是养好身子才是第一。不过你自己做点什么东西,沈家人看见了必定也喜欢。你也该趁机讨好一下你的太婆婆。”
淑苓耳根发红,羞涩的低下了头,喃喃道:“针线上我本就稀疏平常,再说如今又来了一个这么擅长的妹妹,我那点本事也拿不出手,实在是相形见绌。”
“你们听听这丫头说些什么傻气话,还是一副孩子口气。我看很该跟着你嫂子学学如何当家。孙女婿将来是要继承爵位的,将来你就是侯夫人,侯府内院的事迟早要交到你手上,很该都学起来。”
鹄大奶奶忙笑说:“苓妹妹身子娇弱,倒不敢累着她。”
秦老夫人心想,看来当初与沈家定亲时该好好的斟酌,不该贸然订下来。只是两家里都没适龄的丫头。唯独大房那边有个淑荃,只可惜淑荃是庶出的。要不当初定下他们沈家的二公子也好。这二公子是个棋博士,在皇宫教授皇子们下棋,是个极闲适的人,配淑苓的话倒也相当。再说的话以后没有管家的烦恼。不过早定下来的事,烦恼也没用。淑苓虽然身子弱一点,但人却是极聪慧能干的,只要好好的调理出来,一定不会给曾家丢脸。秦老夫人还是很看好她。
听着他们议论沈家的事,淑苓心里却有些抑郁。她不喜欢那个未来的夫婿。传闻他喜怒无常,嗜血又残暴。与这样的人生活有什么意思。不过当着家人的面她更多的时候却是沉默,不敢露出半点不愿意的样子。
第十六章 暑热
曾鸣帮着薛愫上好了稿,就进学堂里念书去了。
薛愫每天请安用了饭后便过来开始绣,刚绣的时候秦老夫人总要带着一群人过来观看。见薛愫劈线的技术个个叹为观止。她能将一根细细的丝线劈成三十二份,每一份比那头发丝还细许多,肉眼都快看不见了。
曾鸣虽然不上稿了,也没他多少事,但是每天从学堂回来后必定要来抱厦走一趟。看看进展如何,陪着薛愫说会儿话。
眼见着天气越来越热了,蚊虫也多了起来。抱厦这边的屋子不大好,当西晒。天气一热,针也捻不住,丝线上全是汗,一天下来也做不了几针。
这日还没做多少,就觉得额头上全是汗,便让个小丫鬟在后面给她打扇。薛太太那边的丁香送了盘新出的荔枝过来。
丁香笑说:“太太说薛姑娘辛苦,先歇会儿吃点东西。”
薛愫便搁了针。丁香净了手说要替薛愫剥荔枝,慌得薛愫忙阻止了:“哪里敢劳烦丁香姐姐,我自己来就行。”
这个丁香是薛太太跟前的一等丫鬟,服侍薛太太多年有功,是薛太太身边不可少的一个人,别说下人们,就是正经的曾家小姐、少爷也对她青眼相加。
丁香放下荔枝后也不走,就盯着那纱屏看,一面看一面称赞:“还真是又漂亮又雅致。难为薛二小姐这一针一线的绣,真费工夫。”
薛愫含笑道:“我这个也不算什么,自然还有比我会绣的。”
荔枝很香甜,不过吃多了上火,薛愫也不敢多尝。小丫鬟捧了铜盆来,薛愫净了手,接着绣将起来。
丁香看了一会子,便回明晖堂了。
薛太太刚从沉心堂回来。玉针忙过来替她打扇。
薛太太摆手道:“不用了,头有些沉。”想小睡一会儿,又怕有管事婆子来回话。暂且歇不了。这里便和玉针、丁香闲话起来。
“绣屏做得怎样呢?”
丁香笑答:“薛二小姐正忙着赶呢,虽然进展慢,但应该是赶得上的。”
“这丫头想绣双面,太考功夫了,当然也慢。不急,慢工出细活。这次的事是我提出来的,看来目的答到了。刚才在老夫人那边,老夫人还称赞她来着。我们薛家也有出众的人。只可惜这丫头命苦,无爹无娘的。”
玉针忙说:“不是还有大舅太太么?”
薛太太只淡淡一笑,略微的摇摇头,又道:“她和恒儿两个都怪可怜的,如今投了我,自然会好好的关照他们姐弟俩。恒儿读书成亲,愫儿的亲事都在我身上。恒儿现在又是薛家的独苗,更应该好生的教养,努力的栽培他,我听老爷说,这个孩子有些慧根,想必将来是个人才(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