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阅读
那两位读书的少爷肯定是比不了,让小姐见笑了。”
薛愫却说:“我看他倒机灵,难得又识字。他现在在做什么事呢?”
吴娘子叹道:“家里事多,帮着干点农活。不过我瞧他那样倒有些不甘心似的,一心想要去城里的铺子当个账房。只是没有门路,一直没有去成。”
薛愫想,吴娘子突然在她面前提这个,肯定是有想法。只是她如今借居在曾家,诸事不得自由,一时半会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含笑道:“那我先替大娘留意着,有合适的机会就给提一提,看不能进曾家的铺子里帮忙。”
吴娘子听说,立马欢喜起来:“劳小姐费心了。要是真有那造化,我让栓子给小姐磕三个头。”
吴栓子这个人,薛愫已经留了意,说来事情不大,不过将来肯定有用得上的地方。她以后还想再买些田地,买几间铺子,肯定缺帮她打理的人。只要这个人确实可用,不愁没有活给他干。
喝了两盏淡茶。曾鸣和薛恒他们回来了,在吴家简单的用了一顿午饭。薛愫便提议要到她的那片田里看看。
吴娘子连忙答应,吴庄头和吴铁柱忙着带领薛愫去参观田里的耕种。吴娘子还要忙着给薛愫挖荠菜。(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庄园
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只觉得春风拂面,迎来的都是青草的香气。
除了敷春堂那小小的院子,原来天地间还可以这样宽阔。薛愫不由得又深深的吐纳了一回,顿时觉得身上舒坦极了。
农田里忙作的农夫们,瞧着城里人家的小姐出来,都不住的暗自打量起来。
“是哪家的小姐?”
“你没看见是吴老大在前面带领么?肯定是东山脚下那片地上的主人?”
“你看看那小姑娘长得可真水灵,模样比年画上的人物还好看。虽然穿得素净了些,但你瞧瞧那衣服的料子,那做工只怕得二两银子一匹布,加上裁缝的手艺钱,这么一身的衣服只怕要花五六两银子。”
“阿弥陀佛,五六两够我们家一个月的嚼用了。”
“头上也没见戴什么金银,不过我瞧着那支白玉兰簪肯定是个稀罕物,肯定比身上的衣服还值许多钱。”
又是一阵念弥陀。
薛愫无视这些人的窃窃私语,大大方方的走着。以至于曾鸣走到她身边悄悄的说了一句:“别人都在议论你呢。”
薛愫微笑道:“别去管他们,难道我还不许人家说呢?”
曾鸣笑眯眯的说道:“他们都在暗地里夸你,我听着也高兴。”
薛愫横了曾鸣一眼,曾鸣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讪讪然的笑了笑。
吴庄头带着薛愫到了东山脚下,指着那些平整的田地告诉薛愫:“小姐,就是这一带。”
薛愫举目看去,三三两两忙做的农人们,还有老黄牛在犁地。冬小麦已经收割完毕。翻了地再过阵子就要插秧了。薛愫只是觉得这八十几亩的地还少了些,便道:“旁边的是什么人家的?”
吴庄头笑道:“也是我在帮忙打理,是卢大人家的地,一共一百二十亩。”
薛愫心想要是能买过来就好了,那么也能凑够两百亩才像话。她心下琢磨了一回,点头道:“辛苦大爷了。”
吴庄头憨厚的笑了笑。
薛恒从未见过牛耕地,早就跑到田里去要凑近看。薛愫哭笑不得忙在田埂上喊他:“你凑那么近做什么。当心那牛脾气上来了顶撞到你。”
薛恒却闹起别扭来:“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姐姐也是这不许那不许的。我就看看嘛。”
曾鸣也替薛恒求情:“你也太严厉了,让他自个儿的跑会儿玩会儿不好么。再说后面还跟着不少人呢。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薛愫无话可说,只好道:“好吧,既然你也开了口,就由着他去吧。可不许太胡来。”
薛恒知道是曾鸣替他说的好话。忙对曾鸣报以感激的一笑。
薛愫便撇下了薛恒,让吴庄头带着她再四处走走。同时留下了两个护院替薛恒护卫。
前些天才下过雨,田埂路有些湿软,走不多久,她脚上的那双葱绿色的绣鞋就沾上了泥污。裙角也被草上的水气给濡湿了。不过薛愫却丝毫不在意。
她从小养在深闺里,当初还在江陵时,跟着母亲到乡下的庄上住过些时日。倒也知道些农事。还不至于五谷不分。如今又到田园,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添了几分亲切之感。
薛愫跟着吴庄头随意转了转,又见那半山上开满了桃花,艳丽灼灼。心下所动,很想去看看。
“这山势不险,小姐要是想去的话也很容易。”
薛愫低头看了看脚上的鞋子,因为今天要到乡下来,衣裙都是轻便的。不过她的确想去看看。便准备上山去瞧瞧。
一树树的繁花,颜色一点也不稀薄,漫天的桃色让人觉得炫目。
林间偶尔还有小鸟飞来飞去,薛愫不免想起曾鸣送她的那只芙蓉鸟来。那么漂亮的鸟儿却只能挂在笼子里,无法享受天地间的自由。
薛愫回头看了一眼,赫然见曾鸣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薛愫有些疑惑:“二哥怎么来呢,你不帮我看着下恒儿?”
曾鸣笑道:“恒兄弟他自己玩得高兴,我又不感兴趣,在旁边凑什么热闹。再说林大和林二在跟前,还有吴家的那个大儿子也在跟前。妹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薛愫便叫晚霞,晚霞答应着从一棵桃树后面转出来了,薛愫有些诧异:“树枝繁茂,我怎么没见着你。”
晚霞笑道:“我知道小姐在这里就行。”又看了眼曾鸣,微微一笑。心想不是表少爷的意思么,表少爷定是有什么话要和小姐说,她不好直接杵在跟前。
曾鸣忙道:“妹妹别怪罪她。你也走累了。前面正好有块青石,妹妹去坐一会儿吧。”
晚霞连忙机警的走了过去,将自己的手帕垫好了,搀了薛愫过去坐。又见薛愫脚上的鞋子都污了,连声叹道:“小姐好好的一双鞋子就这么毁了。这双鞋子小姐也没穿过几次,真是可惜。”
“哪里就毁了,回去洗几次不就好了。哪里就这么娇气起来,不爱惜东西?”
晚霞脸色微红,忙道:“小姐说的是。”
曾鸣看着这片硕大的桃林,又看看薛愫,不住赞道:“妹妹要是想要这么个地方。何不以后自己也建个庄园,请人打理好了,也是处景致。说不定比我们家的花园还要好。”
薛愫笑道:“二哥这话说得热闹,我哪里有那个本钱再说也没那个本事。想要建个庄园需要多大的财力物力,我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曾鸣的建议却让她有些心动,不过得一步步来,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实现中国梦想。眼下她想的是能不能将那一百二十亩的地给买来,一会儿找吴庄头好好的打听一下那个卢大人是什么人,看能不能有斡旋的机会。要是能买来就好了。
曾鸣见薛愫沉思不语,就知道他刚才的话打动了薛愫。只恨他现在没这个能力替薛愫实现这个梦想,只有以后好好的奋斗了。他暗暗的握紧了拳头,一心想要混出个模样来,替薛愫实现她的梦想,至少能博她一笑。
晚霞摘了几枝桃花来递到薛愫面前,让她闻花香。
薛愫却皱眉说:“你又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还干随意摘花的事?”
晚霞笑呵呵的说道:“有什么要紧的。虽然我知道这桃林也是有姓氏的。要是那主人找来了,我问他要几枝花,难道他还那么小气不肯给么?”
“就你鬼机灵。却不知道这几个花枝以后能结多少的果实?新鲜的桃子在正当市的时候卖十文钱。你这几枝花让人家损失了多少,你自个儿算算。”
晚霞却笑道:“那就算出三斤桃子,我给他三十文罢了,也不值什么。不过小姐什么时候对这些如此熟悉的,您又没做过买卖,又没种过桃树?”
薛愫笑着摇摇头,心想以前在江陵他们薛家的庄子上时,赖婆子和母亲算过这些账。说这一草一木皆是出钱的,那时候她才知道生计多么的不易。虽然年代有些久远了,她也还小,不过当时的情景她却记得一清二楚。连母亲的笑容她也还记得。想到这里,薛愫的神情有些凝重,原来她是想已故的母亲了。
曾鸣瞧着薛愫眉目间有些郁色,自然是不清楚薛愫的想法。不过想来她出来了大半天许是累了,便提议道:“田也看了,桃花也看了。我们回城去吧。不然母亲会担忧。”
薛愫点头道:“是呢,该回去了。”
等到薛愫回到山下氏,却见薛恒已经骑在了牛背上,惊呼:“恒儿,胡来!你还快给我下来!”
薛恒正玩得高兴,见姐姐呵斥他,只好不情不愿的下了牛背。吴铁柱和林大忙去搀扶他。生怕他有一丝的闪失。
“你过来!”
薛恒耷拉着脑袋怯怯的走在跟前,薛愫见他满手都是黑泥,脸上也花了,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眼巴巴的望着她,此刻薛愫竟不忍再责备他。只温柔的摸了摸他的头发,柔声道:“一会儿去大娘那里,让他给烧锅水给你洗洗。不然这样回去当心他们笑话你。”
薛恒原本做好了被责备的心态,哪知姐姐一句话也没说,腼腆的笑了笑。
曾鸣站在他们不远的地方,将姐弟俩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心中所动,暗想薛妹妹将来一定会是个好母亲。想到这里他的眼神也跟着柔和起来,上前道:“走吧,只怕他们等久了。”
回到吴家,吴娘子忙让铁柱和栓子去烧水。这里将挖好的荠菜给薛愫看,薛愫点头道:“足够了。不过是图个新鲜,又不图吃这个管饱。”
薛愫又向吴庄头打探了卢大人的情况,吴庄头见没什么好隐瞒的,便将他所知道的都告诉了薛愫。
薛愫听后暗自谋划,看来要想得到那一百多亩的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难道就这么放弃呢?
吴氏夫妻倒瞅出了薛愫的想法,同是他们的东家,倒不敢轻易帮着拿主意。
大伙在吴家略歇了歇,喝了不过一盏茶。薛愫带着薛恒向吴将道别。
吴家四口将他们送出了村口这才依依不舍的折回。
车上薛愫一直在想事,薛恒觉得有些无聊,后来摇着薛愫的胳膊请求道:“姐姐,你让我跟着鸣二哥哥学骑马吧?”
“怎么突然有了这个心思?”
“骑牛没意思,我想骑马。姐姐,你就答应了吧?”
薛愫只好暂且安慰着他:“我考虑考虑。”(未完待续)
第九十四章 贪婪
晚霞摘来的那些桃花枝,薛愫送了两枝给姑母,给了两枝给淑苓。
薛愫从明晖堂下来时,见晚霞正插剩余的花枝。
薛愫道:“我记得还收着一个粉彩的荸荠瓶,上面还画了桃花柳枝来着。你用那个插这桃花岂不是相得益彰?”
晚霞笑道:“到底是小姐记性好,我这就去找找看。”欢欢喜喜的去问闻莺要库房的钥匙。
薛愫本来正坐在炕上无聊的翻书,见晚霞要开库房,想起了什么,便准备也去瞧瞧。
这间临时充当的屋子原本就不大,从南边带来的东西早就收拾得整整齐齐了。
薛愫看着这几箱笼父母遗留给她和弟弟的这些东西,这一世她的强势总算是都保留下来了。这些东西她得好好的留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将它们给典当出去。
晚霞找了好一阵也没找着那只薛愫说的瓶子,疑惑道:“怎么不在,小姐是不是记错呢?”
“如何记错了,我记得整理出来的账本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呢。没有收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
晚霞也跟着仔细回想了好一阵子,最后才想了起来:“我记得了,是办赏花宴那天,大太太差了翠羽来借这个,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没还过来。”
薛愫心想这身边的人都是怎么办事的,难怪上一世什么东西都守不住,微愠道:“他们没还,你们没想过去要吗?这屋里的东西丢了我看你们也不知。”
晚霞羞得耳根发红,嗫嚅道:“我这就去问大太太。”
薛愫忙道:“那还不快去,站着做什么?”
晚霞一路小跑着出了这边的房门。一直往北面的屋子去。只见翠羽和小螺正在一棵花树下踢毽子。
见她来了都没当回事,晚霞有些不忿。上前找翠羽说明了来意。翠羽却笑道:“你们小姐倒小气,不过一个花瓶,也这么的兴师动众。我去问问太太。”
范氏才吃了饭,正和明晖堂过来的婆子闲话呢,突然翠羽走来和她说了这些,范氏心里有些不舒服,心想一个瓶子而已。也值得她来要。收着那么多的宝贝。也没见她将什么东西拿出来过,当真是小气。只是姑姐身边的人在这里,她也不好拉下脸来。只说:“我知道了。你去找到了就送过去吧。”
翠羽答应着,只是没有立刻去找,心想那瓶子太太不是看着好,能值几个钱就拿去典卖了。哪里拿得出来。
可怜晚霞在院子里等了好一阵也不见翠羽将花瓶找到给她。便直接找到翠羽问:“姐姐,你快找来给我吧。不然只怕我们小姐又要发火。”
“你急什么,这会子我们太太也不空,等她空了再说。你别干等着,先回去该干嘛就干嘛去。回头找到了我给你送去。”
晚霞心想只好暂且如此。
回去等了一天也不见翠羽送来。
这边等明晖堂的人走了。翠羽才和范氏道:“太太,那只瓶子如今二小姐要,可我们已经拿不出来了怎么办?”
范氏却不屑道:“不过就一个花瓶。有什么大不了的。回头她再差人问你要,你就说打碎了。”
翠羽心里嘀咕着。只怕那二小姐不是那么好应付的。
果然晚霞再找来的时候,翠羽将范氏的话转给了她,晚霞将信将疑的盯着翠羽看,翠羽有些心虚:“怎么难道我还哄你不成,我们太太难道还哄你们小姐不成?”
晚霞知道是要不回来了,只好去告知薛愫。
薛愫听后冷笑了两声,只道:“你也是,这借出去的东西为何不及时要回来。我们的东西难道还要被人一点点的给骗去了不成?”
晚霞不敢言语。
换做以前,薛愫对于伯娘的说词肯定是深信不疑,如今则要充满大大的疑问呢?两世为人,她已经明了范氏的为人,那么一个贪婪的人,说不定又被典当走了给折了钱。当真她还是三岁的小孩子那么好哄骗?只是现在她也找不到证据来证明范氏说谎骗她。不过她却想到了更重要的事,如今刻不容缓,再也不能耽搁下去了。
薛愫让闻莺给她取了件碧色的比甲罩在外面,起身对晚霞交代道:“你去那边,告诉伯娘,让她带上账本,我在姑母那里等她。”
“什么,什么账本?”晚霞有些不明白。
薛愫苦笑道:“你也糊涂了,当初江陵我们家的田地铺子折卖成了钱,这笔账一直还没好好的细算过。你去告诉她,今天我要让姑母做个证明,将这笔账好好的算清楚。”
闻莺在一旁听着,心想这事重大,是该好好的结算清楚,省得日后麻烦。
薛愫想起上一世伯娘的托辞是她和恒儿年纪,不会管这些钱。她帮忙代理保管,结果保管到最后,他们搬出曾家的时候,伯娘将账目给她看,竟然只剩余不过三十几两的银子。如今想来她还痛恨不已。
这事如此重大,她早该提出来的。
薛愫有些自责。她和弟弟的利益,她不来保护谁来替她保护。
晚霞将薛愫的话转告给了范氏,范氏听后有些震惊,心想这丫头还真是翅膀长硬了,如今又将姑姐给拉了进来。她该如何应对,这刚吃到嘴里的肥肉,难道又要吐出来不成?她好不甘心,可是竟一时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她有些心灰意冷,不甘心又能怎样,占着二房的财产,她也没个正当的理由。算了,豁出去吧,愫丫头年纪不是还小么,恒儿更小,如何管得了这些,不如在姑姐在面前说明了,她暂时帮着保管,也光明正大。
范氏无奈的让翠环找账册,她也不急,慢腾腾的喝了一盏茶,重新抿了头发,拣了一支镂花金钗给自己簪上。
这才悠悠的扶了翠环往明晖堂而去。
彼时薛愫正坐在明晖堂薛太太的起居室里,姑侄俩正在絮叨。
薛太太听了薛愫的诉说,颔首道:“你考虑得对,是该如此。往日我事多,加上苓儿要出嫁,操心不过来,如今总算有了暂时的缓解,是该好好的替你和恒儿考虑一下。范氏她虽是你伯娘,可毕竟是外人,又没有血亲。你姐姐又是个不管事的,什么都听她母亲的话。往日是我糊涂。”
薛愫淡然一笑:“不急,等会儿对了账再说。”
薛愫手里也握着一本账册,那是她留下的一份,当初还是林管家给她的。好在顺利的保留了下来。
范氏姗姗而来。她看了那姑侄一眼,薛太太不似以往的随和亲切,端着脸,有几分肃穆之情。范氏心里暗自叫苦,果然这是嫡亲的姑侄俩,她算什么。
范氏略定了定,含笑着与薛太太道:“要找东西,晚了些?”
“账本那么重要的东西,你不专门放在一个地方保管好。哪里还临时花时间去找,幸而是我们,要是别的事让你拿个东西,也是这样的慢腾腾,可不是讨人嫌。”
范氏心里嘀咕,现在我就已经讨人嫌了吧。不过她是个明白人,如今仰曾家的曾家的鼻息过日子,再说她还想依靠薛太太给她忆儿谋门好亲事,也不好甩脸子,姿态又放低了些:“姑太太说得是,是我糊涂,以后一定改过来。”
“嗯,知道就好。”薛太太见范氏还算通透,神情才有几分软和。让范氏落座,又让玉针给范氏倒茶,上点心。
薛愫坐在一旁,却一直冷眼旁观,从未开过一句口。这些时间她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词。
薛太太见时候差不多了,便开口道:“愫姐儿找了我我,托付的事我已经明白了。论理你当伯娘的帮忙照管也是应当。只是她今年已经及笄,也该学着管事。将以前的账务理清楚了,她心里有个数也好。”
范氏指觉得后背上一阵阵的冷汗,也不敢直视薛愫,只道:“姑太太说得极是。”
“你明白就行,我也不多费口舌。这样吧,你们两把账务对一遍,看有没有什么差错的地方。”
薛愫早就在等这一句话,让闻莺将账本拿了来,清朗的说道:“伯娘,有劳了。”
范氏汗涔涔的,知道已经躲不过,希望薛愫不要看出什么端倪才好。
薛太太看了薛愫一眼,慈爱的笑道:“你看得懂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
薛愫笑道:“有什么难的,再说我刚才已经请教过房里的柳妈妈。姑母放心,不过是件小事而已。我要是连这个本事也没有,如何敢提出打理这些家产?”
当下便开始对账。薛太太坐在一旁,当见证人。
薛愫将两本账册先匆匆的过了一道目,接着就问了一句:“以前我们家在兴化有一百二十三亩地,伯娘帮我们卖了多少钱?”
范氏战战兢兢地说道:“整整一百两。”
薛太太正喝着茶呢,闻言差点喷了出来:“什么,一百两?山地还是肥田?”
薛愫道:“当年还是小的时候,我跟娘去过庄上,亲眼看过的。一百二十亩都是上好的水田,不过只有两三亩的山地略贫瘠一些。”
“既然如此,怎么一百两就卖呢?”
范氏被问得答不上话,最后只好搪塞道:“当初是大管家帮忙打理的,我也不大清楚。”
薛愫暗中冷笑,好得很,出了什么状况就推给以前的人,是仗着我不敢再去找旧人。这一招虽然不大高明,不过却凑效。(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旧账
薛愫粗看过一遍后,又下细里逐条清查。
薛愫这样的认真劲,范氏心里就越虚。
在薛愫看过第二遍后,将她拥有的那本账册推到了范氏面前:“我这一本上面记录的东西,明显和伯娘那一册有些不对。都是些大体上的东西,细化的太少。还请伯娘将您手上的借给我,让人重新誊录一遍,做一本一模一样的。”
范氏惊出一身冷汗,只好搪塞道:“其实两本钱数都一样,写得简单些,二姑娘也容易看得懂。”
薛愫冷笑道:“当真拿我是三岁的小孩子好糊弄不成,这里面的门道我也知道。不用说姑母当家这些念肯定比我还清楚。伯娘要是觉得麻烦,我也不用伯娘身边的人动手,让我房里的念春帮着誊一份就行。姑母你看怎样?”
薛太太点头道:“很该如此。”却不曾想这个范氏竟然这样明摆着欺负薛愫不懂事,她心里有些愠怒,只是没有发作出来。
范氏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她也知道,只要薛愫看出里面的门道,那空缺的两百两银子的事立马就会暴露无遗。看来在他们发现问题之前,就得想办法将空缺给补上。不然只怕以后她再也无法在姑姐面前直起腰说话。薛忆的亲事说不定还会受到影响。
薛愫又道:“将账目理清之后,我们这一房的事还是不用伯娘操心了。毕竟您也年纪大了,该颐养天年。我也不小了,该学着当家。这笔款子还是我来打点吧。”
范氏大惊,忙又道:“二姑娘还小,又没经过事。只怕管不了。”
薛愫冷笑道:“我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姑母,还可以请教大表嫂。有什么难的。恒儿他还要考取功名,将来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再说我也想再置办些产业,才能在京中真正的立足。总不能依靠姑母一辈子。”
范氏嗫嚅道:“你嫁了人以后自然是从夫,哪里还能一直霸着曾家不走?”不过声音不大,薛愫和薛太太都没听见。
薛太太正色道:“愫姐儿年纪虽然轻,但确实如此。她该学着管家。要懂庶务。不说恒儿的事要她打点。就是以后嫁了人,也是要主持中馈的。不能什么都不懂。”薛太太私心里当然希望薛愫能嫁得好,将来做个宗妇。她对得起先去的兄弟。
范氏更是无话可说,不过让她就这么交出去,如何甘心。
哪知薛愫又道:“说到置办产业,我倒是看中了一块地方。正好都是吴庄头打理,看能不能盘旋到我名下。这样也多些地。那么还请伯娘在这月内拿给我一百五十两银子吧。”
“一百五十两?”范氏瞪大了眼睛。
薛愫点头道:“也是一百二十亩的地。我亲去看过,都是好地。肯定要这个数,说不定还拿不下来。”
范氏心里一遍遍的咒骂薛愫,小孩子家家的跟着添什么乱。真把自己看成当家主人呢?
薛太太听说薛愫要买地,又详细了问了她情况。薛愫笑道:“还没个影儿。不过那处不成的话,我再让人打听下别处。肯定是要买的。”
薛太太点头道:“这也是件大事。你初来经营这些。不懂的地方多问下你大哥大嫂。我们这边他们现在当家,什么事他们也熟。肯定能帮上你的忙。”
薛愫连忙应承了。
范氏心里却极不舒服。让她在这个月内凑一百五十两给薛愫,今天已经是二十四了。这个月只有二十九天,剩下的五天时间她从哪里弄。自家的那些所得她是薛忆留做嫁妆和她养老的,自然是不肯给出来。二房卖地卖铺子的钱,她已经偷偷拿出去放了印子钱,只怕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出来。她从未料到薛愫会有这一手,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薛愫现在一点也不怵范氏,只要自己占着情理,又请姑母替她撑腰,范氏也不敢太明目张胆。不过眼下是要将这笔钱悉数拿在自己手上她才能真正的放心。
薛愫拿到了范氏手里的账本,就回了敷春堂,让念春帮她重新誊一份,要一模一样的。誊录好了她再细细研究,回头让范氏将所有的钱数都转过来。这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这里范氏正要去想法子给薛愫凑钱,心里又悔又气。薛太太却叫住了她:“你再坐会儿,我有话要交代你。”
范氏本能的感应到不会有什么好事,这和她还没来的时候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她以为只是薛愫一时兴起,想看看而已,以为能糊弄过去,哪知却是不容易的。
范氏只好坐着不动,静等薛太太训斥。
果然薛太太缓缓开口道:“虽然我不管薛家的庶务,但我也姓薛。自然希望你们两房都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好。我知道大兄弟走得早,你做了这么多年的寡妇着实不容易。又要抚养忆姐儿。更是辛苦。只是他们现在都大了,你也被老是拿愫姐儿当小孩子。我看啦,她平时虽然不是话很多,不过心里都很明白。不像忆姐儿,有些糊涂。该放手的就放手吧。”
范氏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应着是。不过薛太太拿愫儿和她的忆儿对比,她心里本来就不舒坦。
“不过你竟然给的愫姐儿的那本账不甚明了,这一点我不高兴。你不该瞒着她。毕竟你只是替她接管,将来肯定是要悉数都给她的。哪里有让她不清楚的道理?”
范氏咬了咬嘴唇,羞得满脸通红。心想她这是何苦,今天被大姑姐这样的数落。
被薛太太斥责了几哭,范氏感觉老脸都丢尽了,暗骂薛太太到底是偏心,不向着她和忆儿。什么好的首先考虑的是二房。
后来薛太太又和范氏道:“前些日子,老爷相中了一户人家,想要把我们薛家姐妹说一个联姻。我想来想去,觉得忆姐儿合适。毕竟愫姐儿现在服还未满。你好好的表现吧。”言下之意就是再出什么纰漏我就将这门亲事换人。
范氏听说女儿的亲事,不免又多问了几句:“是哪户人家?也是京城的么?当什么官?那人多大的年纪?”等等。
薛太太有些不耐烦只好道:“这事还没有定下来,有些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回头我在好好的问问老爷。你就等着吧。”
范氏脸上这才渐渐有了笑容忙道:“那有劳姑太太了。”说完便出去了。
薛太太手中的茶水早已经凉了,也无心再喝。早就攥紧的拳头,重重的砸了下桌面,咬牙恨道:“这个姓范了也太不像话。要不是愫丫头明白,还不知道要被她糊弄到几时。”心里又对范氏鄙夷了一阵,相对连薛忆她也不大喜欢了。暗想还要不要让老爷将于家那孩子说给薛忆。
范氏回敷春堂已经没有那么郁闷了,一心装着女儿的事。忙要去房里看她,只见薛忆正跟着丫鬟做针线活。
范氏上前看了一回,点头道:“好孩子,又长进了些。你下些功夫,肯定比你妹妹还强。”
薛忆见母亲走的时候还有些气急败坏,怎么胡来就变了个人,忙问:“母亲有什么好事吗?”
范氏笑道:“自然是有好事。”她不好和薛忆明说她姑母给她相中了门亲事。连姑姐都说还没影,她也不好宣扬。不过既然留了心,只要等姐夫帮着张罗一下,就定下来了。
范氏越看女儿越喜欢,偏偏薛忆这时候问了句:“我听说妹妹找母亲对账,都对上了吧?”
范氏立马就像霜打过的茄子一样蔫了下去,脸上也苦涩起来:“可真是个冤家。我还得给她凑一百五十两银子。这不是让我为难么?”
“一百五十两?看来妹妹又想买地了。”
“你们到底是姐妹,你竟然一猜就猜中。也不知她哪根神经犯了。偏偏你姑母还由着她。”
薛忆笑道:“母亲也不用苦恼,妹妹既然要,你就让人将银票送过去吧。不能误了妹妹的大事。”
范氏却想,真有那么容易就好了。看着纯真的女儿,心想幸好她什么都不知道,拍拍她的肩膀道:“你好好的爱惜自个儿吧。”
她还要去愁怎么将薛愫要的钱给凑上。
范氏回到自己房里,才坐下就将她以前的陪房叫来商议。
两人计议了半天,又遣人出去打听。
一天下来竟然毫无办法。最后她只能咬牙将她存下的那一笔先拿一百五十两出来暂时应付过去。
当银票送到薛愫手上时,薛愫还有些意外,没想到伯娘这次竟然如此痛快。
念春那边的账册也誊好了。薛愫两下又逐一看过,研究了好半天,最后越看越不对劲,只好拿着两本账目再次去了明晖堂,请姑母替她做主。
薛太太知道好,当下就发了一通火,咒骂了范氏几句,连忙叫人去将范氏给叫过来。她要好好的责问清楚。
如此以来,不管是中饱私囊,还是放印子钱的事都瞒不住了。范氏顿时觉得透心凉,觉得明晖堂的人都在嘲笑她。最后情急之下只得以一招突然昏倒收场。(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定亲
薛愫两世为人也不敢想范氏竟然那么大的胆子,凭什么将她和弟弟的钱拿去放印子钱。还不知几时能收回来。
倘或都收不回来了,是不是姐弟俩傍身的钱都打了水漂。
薛愫心里充满了恨意,北面的屋子她也不想再多去了。
范氏这么一闹腾,曾家上下的人倒都看清楚了她的为人。她不好意思再出来见人,只得日夜在敷春堂装病。让薛忆在跟前照顾。
薛忆也不知道母亲金果然这么大的胆子。她向来以为母亲只是爱钱有些小贪婪而已,却不曾想手竟然伸那么长。这些天她去明晖堂给姑母请安,姑母待她始终冷冰冰的,她心里怎能好过。还有薛愫那里,薛忆始终无法抬起头来。第一次,薛忆感到有这样的母亲,她有些羞愧。
“难道我们没有钱使么,母亲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让别人怎么看我们?”薛忆的语气里充满了抱怨。
此时的范氏神情恍惚的躺在床上,虽说是装病,可躺久了当真添了几分病痛。面对女儿的职责,她额上的青筋暴跳,指着薛忆的鼻子骂:“别人说我也就罢了。我们做是为了谁?还不是想着你好过一点!你不和我同一条心也就算了,干嘛还要来指责我,你这个没良心的!”
薛忆偏过脸去,道:“母亲这么做,让我还有在妹妹面前还有什么脸面?再说我也不稀罕这些!”
范氏被女儿的话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得呜咽的哭将起来。
薛忆坐在旁边,埋头扯着腰间的流苏,坐了一会儿,便对范氏道:“娘好生歇息着吧。”
薛忆回到自己的房里,也暗自的抹眼泪。这下让她在姐妹面前如何抬起头来?如今又暂时离不开曾家。
小螺在旁边看着忙来劝慰:“小姐别太难过。太太瞧着你这样不是心理更难受么?”
薛忆拭着眼泪,强打着精神站了起来,对小螺道:“我去看看妹妹,好歹我要给她赔个不是。”
小螺心想,二小姐只怕不会领情。旁人怎么看来母女的一体,岂会对小姐另眼相看。反正他们这一房的人出去也是惹人嫌的。小姐这么去,说不定会碰一鼻子的灰。这些想法小螺只是想想而已。却未敢真劝薛忆。
薛忆来到了薛愫这边。晚霞和海棠正在院子里晾衣裳,突然见她来了,自然没有以前那般热情。都视若无睹。各自忙碌着。
薛忆有些尴尬,小螺在旁边看着却是有些愤懑,不等薛忆开口,便上前主动道:“晚霞姐姐。我们小姐过来看看二小姐,请问二小姐在不在?”
晚霞没好气的说道:“小姐去姑太太那里了。”
薛忆听说有些失望。便道:“那我晚上再来。”
薛忆正要走,闻莺却走了出来,给晚霞使了个眼色,又立马笑吟吟的对薛忆道:“我们小姐正在屋里做针线呢。晚霞她不晓得。大小姐里面请吧。”
小螺瞪了晚霞一眼。心想明明在你说不在。到底是什么意思?晚霞倒不退让又给瞪了回去。闻莺暗暗的拉了拉晚霞的衣裳,笑着请薛忆进屋。
坐在临窗的炕上做针线的薛愫将院子里的事瞧得一清二楚。
薛忆自己揭了帘子进来了。薛愫笑着点头:“姐姐来了,快请坐。”又让闻莺给倒茶。
薛忆哪里敢坐。垂首站在薛愫面前,低眉顺眼道:“妹妹。我实在没有脸面再来见妹妹。出了那样的事,让我如何有颜面站在妹妹跟前。”
薛愫知道她这个姐姐的为人,也知道她的脾性软弱。伯娘做什么喜欢瞒着她也情有可原,想到这个姐姐上辈子的遭遇让人堪怜,对她的感情也极是复杂。
薛愫微笑道:“姐姐太多虑了,我知道这些姐姐是不清楚的。再说姑母帮我做主,这事就翻过去了。还要过日子的对不对。又同住在敷春堂,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必要闹成那样。”
薛愫的落落大方让薛忆更是羞愧(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
薛愫却说:“我看他倒机灵,难得又识字。他现在在做什么事呢?”
吴娘子叹道:“家里事多,帮着干点农活。不过我瞧他那样倒有些不甘心似的,一心想要去城里的铺子当个账房。只是没有门路,一直没有去成。”
薛愫想,吴娘子突然在她面前提这个,肯定是有想法。只是她如今借居在曾家,诸事不得自由,一时半会也帮不上什么忙,便含笑道:“那我先替大娘留意着,有合适的机会就给提一提,看不能进曾家的铺子里帮忙。”
吴娘子听说,立马欢喜起来:“劳小姐费心了。要是真有那造化,我让栓子给小姐磕三个头。”
吴栓子这个人,薛愫已经留了意,说来事情不大,不过将来肯定有用得上的地方。她以后还想再买些田地,买几间铺子,肯定缺帮她打理的人。只要这个人确实可用,不愁没有活给他干。
喝了两盏淡茶。曾鸣和薛恒他们回来了,在吴家简单的用了一顿午饭。薛愫便提议要到她的那片田里看看。
吴娘子连忙答应,吴庄头和吴铁柱忙着带领薛愫去参观田里的耕种。吴娘子还要忙着给薛愫挖荠菜。(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庄园
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只觉得春风拂面,迎来的都是青草的香气。
除了敷春堂那小小的院子,原来天地间还可以这样宽阔。薛愫不由得又深深的吐纳了一回,顿时觉得身上舒坦极了。
农田里忙作的农夫们,瞧着城里人家的小姐出来,都不住的暗自打量起来。
“是哪家的小姐?”
“你没看见是吴老大在前面带领么?肯定是东山脚下那片地上的主人?”
“你看看那小姑娘长得可真水灵,模样比年画上的人物还好看。虽然穿得素净了些,但你瞧瞧那衣服的料子,那做工只怕得二两银子一匹布,加上裁缝的手艺钱,这么一身的衣服只怕要花五六两银子。”
“阿弥陀佛,五六两够我们家一个月的嚼用了。”
“头上也没见戴什么金银,不过我瞧着那支白玉兰簪肯定是个稀罕物,肯定比身上的衣服还值许多钱。”
又是一阵念弥陀。
薛愫无视这些人的窃窃私语,大大方方的走着。以至于曾鸣走到她身边悄悄的说了一句:“别人都在议论你呢。”
薛愫微笑道:“别去管他们,难道我还不许人家说呢?”
曾鸣笑眯眯的说道:“他们都在暗地里夸你,我听着也高兴。”
薛愫横了曾鸣一眼,曾鸣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讪讪然的笑了笑。
吴庄头带着薛愫到了东山脚下,指着那些平整的田地告诉薛愫:“小姐,就是这一带。”
薛愫举目看去,三三两两忙做的农人们,还有老黄牛在犁地。冬小麦已经收割完毕。翻了地再过阵子就要插秧了。薛愫只是觉得这八十几亩的地还少了些,便道:“旁边的是什么人家的?”
吴庄头笑道:“也是我在帮忙打理,是卢大人家的地,一共一百二十亩。”
薛愫心想要是能买过来就好了,那么也能凑够两百亩才像话。她心下琢磨了一回,点头道:“辛苦大爷了。”
吴庄头憨厚的笑了笑。
薛恒从未见过牛耕地,早就跑到田里去要凑近看。薛愫哭笑不得忙在田埂上喊他:“你凑那么近做什么。当心那牛脾气上来了顶撞到你。”
薛恒却闹起别扭来:“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姐姐也是这不许那不许的。我就看看嘛。”
曾鸣也替薛恒求情:“你也太严厉了,让他自个儿的跑会儿玩会儿不好么。再说后面还跟着不少人呢。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薛愫无话可说,只好道:“好吧,既然你也开了口,就由着他去吧。可不许太胡来。”
薛恒知道是曾鸣替他说的好话。忙对曾鸣报以感激的一笑。
薛愫便撇下了薛恒,让吴庄头带着她再四处走走。同时留下了两个护院替薛恒护卫。
前些天才下过雨,田埂路有些湿软,走不多久,她脚上的那双葱绿色的绣鞋就沾上了泥污。裙角也被草上的水气给濡湿了。不过薛愫却丝毫不在意。
她从小养在深闺里,当初还在江陵时,跟着母亲到乡下的庄上住过些时日。倒也知道些农事。还不至于五谷不分。如今又到田园,仿佛回到了小时候。添了几分亲切之感。
薛愫跟着吴庄头随意转了转,又见那半山上开满了桃花,艳丽灼灼。心下所动,很想去看看。
“这山势不险,小姐要是想去的话也很容易。”
薛愫低头看了看脚上的鞋子,因为今天要到乡下来,衣裙都是轻便的。不过她的确想去看看。便准备上山去瞧瞧。
一树树的繁花,颜色一点也不稀薄,漫天的桃色让人觉得炫目。
林间偶尔还有小鸟飞来飞去,薛愫不免想起曾鸣送她的那只芙蓉鸟来。那么漂亮的鸟儿却只能挂在笼子里,无法享受天地间的自由。
薛愫回头看了一眼,赫然见曾鸣站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薛愫有些疑惑:“二哥怎么来呢,你不帮我看着下恒儿?”
曾鸣笑道:“恒兄弟他自己玩得高兴,我又不感兴趣,在旁边凑什么热闹。再说林大和林二在跟前,还有吴家的那个大儿子也在跟前。妹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薛愫便叫晚霞,晚霞答应着从一棵桃树后面转出来了,薛愫有些诧异:“树枝繁茂,我怎么没见着你。”
晚霞笑道:“我知道小姐在这里就行。”又看了眼曾鸣,微微一笑。心想不是表少爷的意思么,表少爷定是有什么话要和小姐说,她不好直接杵在跟前。
曾鸣忙道:“妹妹别怪罪她。你也走累了。前面正好有块青石,妹妹去坐一会儿吧。”
晚霞连忙机警的走了过去,将自己的手帕垫好了,搀了薛愫过去坐。又见薛愫脚上的鞋子都污了,连声叹道:“小姐好好的一双鞋子就这么毁了。这双鞋子小姐也没穿过几次,真是可惜。”
“哪里就毁了,回去洗几次不就好了。哪里就这么娇气起来,不爱惜东西?”
晚霞脸色微红,忙道:“小姐说的是。”
曾鸣看着这片硕大的桃林,又看看薛愫,不住赞道:“妹妹要是想要这么个地方。何不以后自己也建个庄园,请人打理好了,也是处景致。说不定比我们家的花园还要好。”
薛愫笑道:“二哥这话说得热闹,我哪里有那个本钱再说也没那个本事。想要建个庄园需要多大的财力物力,我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不过曾鸣的建议却让她有些心动,不过得一步步来,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实现中国梦想。眼下她想的是能不能将那一百二十亩的地给买来,一会儿找吴庄头好好的打听一下那个卢大人是什么人,看能不能有斡旋的机会。要是能买来就好了。
曾鸣见薛愫沉思不语,就知道他刚才的话打动了薛愫。只恨他现在没这个能力替薛愫实现这个梦想,只有以后好好的奋斗了。他暗暗的握紧了拳头,一心想要混出个模样来,替薛愫实现她的梦想,至少能博她一笑。
晚霞摘了几枝桃花来递到薛愫面前,让她闻花香。
薛愫却皱眉说:“你又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还干随意摘花的事?”
晚霞笑呵呵的说道:“有什么要紧的。虽然我知道这桃林也是有姓氏的。要是那主人找来了,我问他要几枝花,难道他还那么小气不肯给么?”
“就你鬼机灵。却不知道这几个花枝以后能结多少的果实?新鲜的桃子在正当市的时候卖十文钱。你这几枝花让人家损失了多少,你自个儿算算。”
晚霞却笑道:“那就算出三斤桃子,我给他三十文罢了,也不值什么。不过小姐什么时候对这些如此熟悉的,您又没做过买卖,又没种过桃树?”
薛愫笑着摇摇头,心想以前在江陵他们薛家的庄子上时,赖婆子和母亲算过这些账。说这一草一木皆是出钱的,那时候她才知道生计多么的不易。虽然年代有些久远了,她也还小,不过当时的情景她却记得一清二楚。连母亲的笑容她也还记得。想到这里,薛愫的神情有些凝重,原来她是想已故的母亲了。
曾鸣瞧着薛愫眉目间有些郁色,自然是不清楚薛愫的想法。不过想来她出来了大半天许是累了,便提议道:“田也看了,桃花也看了。我们回城去吧。不然母亲会担忧。”
薛愫点头道:“是呢,该回去了。”
等到薛愫回到山下氏,却见薛恒已经骑在了牛背上,惊呼:“恒儿,胡来!你还快给我下来!”
薛恒正玩得高兴,见姐姐呵斥他,只好不情不愿的下了牛背。吴铁柱和林大忙去搀扶他。生怕他有一丝的闪失。
“你过来!”
薛恒耷拉着脑袋怯怯的走在跟前,薛愫见他满手都是黑泥,脸上也花了,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眼巴巴的望着她,此刻薛愫竟不忍再责备他。只温柔的摸了摸他的头发,柔声道:“一会儿去大娘那里,让他给烧锅水给你洗洗。不然这样回去当心他们笑话你。”
薛恒原本做好了被责备的心态,哪知姐姐一句话也没说,腼腆的笑了笑。
曾鸣站在他们不远的地方,将姐弟俩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心中所动,暗想薛妹妹将来一定会是个好母亲。想到这里他的眼神也跟着柔和起来,上前道:“走吧,只怕他们等久了。”
回到吴家,吴娘子忙让铁柱和栓子去烧水。这里将挖好的荠菜给薛愫看,薛愫点头道:“足够了。不过是图个新鲜,又不图吃这个管饱。”
薛愫又向吴庄头打探了卢大人的情况,吴庄头见没什么好隐瞒的,便将他所知道的都告诉了薛愫。
薛愫听后暗自谋划,看来要想得到那一百多亩的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难道就这么放弃呢?
吴氏夫妻倒瞅出了薛愫的想法,同是他们的东家,倒不敢轻易帮着拿主意。
大伙在吴家略歇了歇,喝了不过一盏茶。薛愫带着薛恒向吴将道别。
吴家四口将他们送出了村口这才依依不舍的折回。
车上薛愫一直在想事,薛恒觉得有些无聊,后来摇着薛愫的胳膊请求道:“姐姐,你让我跟着鸣二哥哥学骑马吧?”
“怎么突然有了这个心思?”
“骑牛没意思,我想骑马。姐姐,你就答应了吧?”
薛愫只好暂且安慰着他:“我考虑考虑。”(未完待续)
第九十四章 贪婪
晚霞摘来的那些桃花枝,薛愫送了两枝给姑母,给了两枝给淑苓。
薛愫从明晖堂下来时,见晚霞正插剩余的花枝。
薛愫道:“我记得还收着一个粉彩的荸荠瓶,上面还画了桃花柳枝来着。你用那个插这桃花岂不是相得益彰?”
晚霞笑道:“到底是小姐记性好,我这就去找找看。”欢欢喜喜的去问闻莺要库房的钥匙。
薛愫本来正坐在炕上无聊的翻书,见晚霞要开库房,想起了什么,便准备也去瞧瞧。
这间临时充当的屋子原本就不大,从南边带来的东西早就收拾得整整齐齐了。
薛愫看着这几箱笼父母遗留给她和弟弟的这些东西,这一世她的强势总算是都保留下来了。这些东西她得好好的留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将它们给典当出去。
晚霞找了好一阵也没找着那只薛愫说的瓶子,疑惑道:“怎么不在,小姐是不是记错呢?”
“如何记错了,我记得整理出来的账本上明明白白的写着呢。没有收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
晚霞也跟着仔细回想了好一阵子,最后才想了起来:“我记得了,是办赏花宴那天,大太太差了翠羽来借这个,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还没还过来。”
薛愫心想这身边的人都是怎么办事的,难怪上一世什么东西都守不住,微愠道:“他们没还,你们没想过去要吗?这屋里的东西丢了我看你们也不知。”
晚霞羞得耳根发红,嗫嚅道:“我这就去问大太太。”
薛愫忙道:“那还不快去,站着做什么?”
晚霞一路小跑着出了这边的房门。一直往北面的屋子去。只见翠羽和小螺正在一棵花树下踢毽子。
见她来了都没当回事,晚霞有些不忿。上前找翠羽说明了来意。翠羽却笑道:“你们小姐倒小气,不过一个花瓶,也这么的兴师动众。我去问问太太。”
范氏才吃了饭,正和明晖堂过来的婆子闲话呢,突然翠羽走来和她说了这些,范氏心里有些不舒服,心想一个瓶子而已。也值得她来要。收着那么多的宝贝。也没见她将什么东西拿出来过,当真是小气。只是姑姐身边的人在这里,她也不好拉下脸来。只说:“我知道了。你去找到了就送过去吧。”
翠羽答应着,只是没有立刻去找,心想那瓶子太太不是看着好,能值几个钱就拿去典卖了。哪里拿得出来。
可怜晚霞在院子里等了好一阵也不见翠羽将花瓶找到给她。便直接找到翠羽问:“姐姐,你快找来给我吧。不然只怕我们小姐又要发火。”
“你急什么,这会子我们太太也不空,等她空了再说。你别干等着,先回去该干嘛就干嘛去。回头找到了我给你送去。”
晚霞心想只好暂且如此。
回去等了一天也不见翠羽送来。
这边等明晖堂的人走了。翠羽才和范氏道:“太太,那只瓶子如今二小姐要,可我们已经拿不出来了怎么办?”
范氏却不屑道:“不过就一个花瓶。有什么大不了的。回头她再差人问你要,你就说打碎了。”
翠羽心里嘀咕着。只怕那二小姐不是那么好应付的。
果然晚霞再找来的时候,翠羽将范氏的话转给了她,晚霞将信将疑的盯着翠羽看,翠羽有些心虚:“怎么难道我还哄你不成,我们太太难道还哄你们小姐不成?”
晚霞知道是要不回来了,只好去告知薛愫。
薛愫听后冷笑了两声,只道:“你也是,这借出去的东西为何不及时要回来。我们的东西难道还要被人一点点的给骗去了不成?”
晚霞不敢言语。
换做以前,薛愫对于伯娘的说词肯定是深信不疑,如今则要充满大大的疑问呢?两世为人,她已经明了范氏的为人,那么一个贪婪的人,说不定又被典当走了给折了钱。当真她还是三岁的小孩子那么好哄骗?只是现在她也找不到证据来证明范氏说谎骗她。不过她却想到了更重要的事,如今刻不容缓,再也不能耽搁下去了。
薛愫让闻莺给她取了件碧色的比甲罩在外面,起身对晚霞交代道:“你去那边,告诉伯娘,让她带上账本,我在姑母那里等她。”
“什么,什么账本?”晚霞有些不明白。
薛愫苦笑道:“你也糊涂了,当初江陵我们家的田地铺子折卖成了钱,这笔账一直还没好好的细算过。你去告诉她,今天我要让姑母做个证明,将这笔账好好的算清楚。”
闻莺在一旁听着,心想这事重大,是该好好的结算清楚,省得日后麻烦。
薛愫想起上一世伯娘的托辞是她和恒儿年纪,不会管这些钱。她帮忙代理保管,结果保管到最后,他们搬出曾家的时候,伯娘将账目给她看,竟然只剩余不过三十几两的银子。如今想来她还痛恨不已。
这事如此重大,她早该提出来的。
薛愫有些自责。她和弟弟的利益,她不来保护谁来替她保护。
晚霞将薛愫的话转告给了范氏,范氏听后有些震惊,心想这丫头还真是翅膀长硬了,如今又将姑姐给拉了进来。她该如何应对,这刚吃到嘴里的肥肉,难道又要吐出来不成?她好不甘心,可是竟一时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她有些心灰意冷,不甘心又能怎样,占着二房的财产,她也没个正当的理由。算了,豁出去吧,愫丫头年纪不是还小么,恒儿更小,如何管得了这些,不如在姑姐在面前说明了,她暂时帮着保管,也光明正大。
范氏无奈的让翠环找账册,她也不急,慢腾腾的喝了一盏茶,重新抿了头发,拣了一支镂花金钗给自己簪上。
这才悠悠的扶了翠环往明晖堂而去。
彼时薛愫正坐在明晖堂薛太太的起居室里,姑侄俩正在絮叨。
薛太太听了薛愫的诉说,颔首道:“你考虑得对,是该如此。往日我事多,加上苓儿要出嫁,操心不过来,如今总算有了暂时的缓解,是该好好的替你和恒儿考虑一下。范氏她虽是你伯娘,可毕竟是外人,又没有血亲。你姐姐又是个不管事的,什么都听她母亲的话。往日是我糊涂。”
薛愫淡然一笑:“不急,等会儿对了账再说。”
薛愫手里也握着一本账册,那是她留下的一份,当初还是林管家给她的。好在顺利的保留了下来。
范氏姗姗而来。她看了那姑侄一眼,薛太太不似以往的随和亲切,端着脸,有几分肃穆之情。范氏心里暗自叫苦,果然这是嫡亲的姑侄俩,她算什么。
范氏略定了定,含笑着与薛太太道:“要找东西,晚了些?”
“账本那么重要的东西,你不专门放在一个地方保管好。哪里还临时花时间去找,幸而是我们,要是别的事让你拿个东西,也是这样的慢腾腾,可不是讨人嫌。”
范氏心里嘀咕,现在我就已经讨人嫌了吧。不过她是个明白人,如今仰曾家的曾家的鼻息过日子,再说她还想依靠薛太太给她忆儿谋门好亲事,也不好甩脸子,姿态又放低了些:“姑太太说得是,是我糊涂,以后一定改过来。”
“嗯,知道就好。”薛太太见范氏还算通透,神情才有几分软和。让范氏落座,又让玉针给范氏倒茶,上点心。
薛愫坐在一旁,却一直冷眼旁观,从未开过一句口。这些时间她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词。
薛太太见时候差不多了,便开口道:“愫姐儿找了我我,托付的事我已经明白了。论理你当伯娘的帮忙照管也是应当。只是她今年已经及笄,也该学着管事。将以前的账务理清楚了,她心里有个数也好。”
范氏指觉得后背上一阵阵的冷汗,也不敢直视薛愫,只道:“姑太太说得极是。”
“你明白就行,我也不多费口舌。这样吧,你们两把账务对一遍,看有没有什么差错的地方。”
薛愫早就在等这一句话,让闻莺将账本拿了来,清朗的说道:“伯娘,有劳了。”
范氏汗涔涔的,知道已经躲不过,希望薛愫不要看出什么端倪才好。
薛太太看了薛愫一眼,慈爱的笑道:“你看得懂那些密密麻麻的东西?”
薛愫笑道:“有什么难的,再说我刚才已经请教过房里的柳妈妈。姑母放心,不过是件小事而已。我要是连这个本事也没有,如何敢提出打理这些家产?”
当下便开始对账。薛太太坐在一旁,当见证人。
薛愫将两本账册先匆匆的过了一道目,接着就问了一句:“以前我们家在兴化有一百二十三亩地,伯娘帮我们卖了多少钱?”
范氏战战兢兢地说道:“整整一百两。”
薛太太正喝着茶呢,闻言差点喷了出来:“什么,一百两?山地还是肥田?”
薛愫道:“当年还是小的时候,我跟娘去过庄上,亲眼看过的。一百二十亩都是上好的水田,不过只有两三亩的山地略贫瘠一些。”
“既然如此,怎么一百两就卖呢?”
范氏被问得答不上话,最后只好搪塞道:“当初是大管家帮忙打理的,我也不大清楚。”
薛愫暗中冷笑,好得很,出了什么状况就推给以前的人,是仗着我不敢再去找旧人。这一招虽然不大高明,不过却凑效。(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旧账
薛愫粗看过一遍后,又下细里逐条清查。
薛愫这样的认真劲,范氏心里就越虚。
在薛愫看过第二遍后,将她拥有的那本账册推到了范氏面前:“我这一本上面记录的东西,明显和伯娘那一册有些不对。都是些大体上的东西,细化的太少。还请伯娘将您手上的借给我,让人重新誊录一遍,做一本一模一样的。”
范氏惊出一身冷汗,只好搪塞道:“其实两本钱数都一样,写得简单些,二姑娘也容易看得懂。”
薛愫冷笑道:“当真拿我是三岁的小孩子好糊弄不成,这里面的门道我也知道。不用说姑母当家这些念肯定比我还清楚。伯娘要是觉得麻烦,我也不用伯娘身边的人动手,让我房里的念春帮着誊一份就行。姑母你看怎样?”
薛太太点头道:“很该如此。”却不曾想这个范氏竟然这样明摆着欺负薛愫不懂事,她心里有些愠怒,只是没有发作出来。
范氏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她也知道,只要薛愫看出里面的门道,那空缺的两百两银子的事立马就会暴露无遗。看来在他们发现问题之前,就得想办法将空缺给补上。不然只怕以后她再也无法在姑姐面前直起腰说话。薛忆的亲事说不定还会受到影响。
薛愫又道:“将账目理清之后,我们这一房的事还是不用伯娘操心了。毕竟您也年纪大了,该颐养天年。我也不小了,该学着当家。这笔款子还是我来打点吧。”
范氏大惊,忙又道:“二姑娘还小,又没经过事。只怕管不了。”
薛愫冷笑道:“我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姑母,还可以请教大表嫂。有什么难的。恒儿他还要考取功名,将来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再说我也想再置办些产业,才能在京中真正的立足。总不能依靠姑母一辈子。”
范氏嗫嚅道:“你嫁了人以后自然是从夫,哪里还能一直霸着曾家不走?”不过声音不大,薛愫和薛太太都没听见。
薛太太正色道:“愫姐儿年纪虽然轻,但确实如此。她该学着管家。要懂庶务。不说恒儿的事要她打点。就是以后嫁了人,也是要主持中馈的。不能什么都不懂。”薛太太私心里当然希望薛愫能嫁得好,将来做个宗妇。她对得起先去的兄弟。
范氏更是无话可说,不过让她就这么交出去,如何甘心。
哪知薛愫又道:“说到置办产业,我倒是看中了一块地方。正好都是吴庄头打理,看能不能盘旋到我名下。这样也多些地。那么还请伯娘在这月内拿给我一百五十两银子吧。”
“一百五十两?”范氏瞪大了眼睛。
薛愫点头道:“也是一百二十亩的地。我亲去看过,都是好地。肯定要这个数,说不定还拿不下来。”
范氏心里一遍遍的咒骂薛愫,小孩子家家的跟着添什么乱。真把自己看成当家主人呢?
薛太太听说薛愫要买地,又详细了问了她情况。薛愫笑道:“还没个影儿。不过那处不成的话,我再让人打听下别处。肯定是要买的。”
薛太太点头道:“这也是件大事。你初来经营这些。不懂的地方多问下你大哥大嫂。我们这边他们现在当家,什么事他们也熟。肯定能帮上你的忙。”
薛愫连忙应承了。
范氏心里却极不舒服。让她在这个月内凑一百五十两给薛愫,今天已经是二十四了。这个月只有二十九天,剩下的五天时间她从哪里弄。自家的那些所得她是薛忆留做嫁妆和她养老的,自然是不肯给出来。二房卖地卖铺子的钱,她已经偷偷拿出去放了印子钱,只怕一时半会儿还拿不出来。她从未料到薛愫会有这一手,当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薛愫现在一点也不怵范氏,只要自己占着情理,又请姑母替她撑腰,范氏也不敢太明目张胆。不过眼下是要将这笔钱悉数拿在自己手上她才能真正的放心。
薛愫拿到了范氏手里的账本,就回了敷春堂,让念春帮她重新誊一份,要一模一样的。誊录好了她再细细研究,回头让范氏将所有的钱数都转过来。这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这里范氏正要去想法子给薛愫凑钱,心里又悔又气。薛太太却叫住了她:“你再坐会儿,我有话要交代你。”
范氏本能的感应到不会有什么好事,这和她还没来的时候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啊。她以为只是薛愫一时兴起,想看看而已,以为能糊弄过去,哪知却是不容易的。
范氏只好坐着不动,静等薛太太训斥。
果然薛太太缓缓开口道:“虽然我不管薛家的庶务,但我也姓薛。自然希望你们两房都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好。我知道大兄弟走得早,你做了这么多年的寡妇着实不容易。又要抚养忆姐儿。更是辛苦。只是他们现在都大了,你也被老是拿愫姐儿当小孩子。我看啦,她平时虽然不是话很多,不过心里都很明白。不像忆姐儿,有些糊涂。该放手的就放手吧。”
范氏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应着是。不过薛太太拿愫儿和她的忆儿对比,她心里本来就不舒坦。
“不过你竟然给的愫姐儿的那本账不甚明了,这一点我不高兴。你不该瞒着她。毕竟你只是替她接管,将来肯定是要悉数都给她的。哪里有让她不清楚的道理?”
范氏咬了咬嘴唇,羞得满脸通红。心想她这是何苦,今天被大姑姐这样的数落。
被薛太太斥责了几哭,范氏感觉老脸都丢尽了,暗骂薛太太到底是偏心,不向着她和忆儿。什么好的首先考虑的是二房。
后来薛太太又和范氏道:“前些日子,老爷相中了一户人家,想要把我们薛家姐妹说一个联姻。我想来想去,觉得忆姐儿合适。毕竟愫姐儿现在服还未满。你好好的表现吧。”言下之意就是再出什么纰漏我就将这门亲事换人。
范氏听说女儿的亲事,不免又多问了几句:“是哪户人家?也是京城的么?当什么官?那人多大的年纪?”等等。
薛太太有些不耐烦只好道:“这事还没有定下来,有些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回头我在好好的问问老爷。你就等着吧。”
范氏脸上这才渐渐有了笑容忙道:“那有劳姑太太了。”说完便出去了。
薛太太手中的茶水早已经凉了,也无心再喝。早就攥紧的拳头,重重的砸了下桌面,咬牙恨道:“这个姓范了也太不像话。要不是愫丫头明白,还不知道要被她糊弄到几时。”心里又对范氏鄙夷了一阵,相对连薛忆她也不大喜欢了。暗想还要不要让老爷将于家那孩子说给薛忆。
范氏回敷春堂已经没有那么郁闷了,一心装着女儿的事。忙要去房里看她,只见薛忆正跟着丫鬟做针线活。
范氏上前看了一回,点头道:“好孩子,又长进了些。你下些功夫,肯定比你妹妹还强。”
薛忆见母亲走的时候还有些气急败坏,怎么胡来就变了个人,忙问:“母亲有什么好事吗?”
范氏笑道:“自然是有好事。”她不好和薛忆明说她姑母给她相中了门亲事。连姑姐都说还没影,她也不好宣扬。不过既然留了心,只要等姐夫帮着张罗一下,就定下来了。
范氏越看女儿越喜欢,偏偏薛忆这时候问了句:“我听说妹妹找母亲对账,都对上了吧?”
范氏立马就像霜打过的茄子一样蔫了下去,脸上也苦涩起来:“可真是个冤家。我还得给她凑一百五十两银子。这不是让我为难么?”
“一百五十两?看来妹妹又想买地了。”
“你们到底是姐妹,你竟然一猜就猜中。也不知她哪根神经犯了。偏偏你姑母还由着她。”
薛忆笑道:“母亲也不用苦恼,妹妹既然要,你就让人将银票送过去吧。不能误了妹妹的大事。”
范氏却想,真有那么容易就好了。看着纯真的女儿,心想幸好她什么都不知道,拍拍她的肩膀道:“你好好的爱惜自个儿吧。”
她还要去愁怎么将薛愫要的钱给凑上。
范氏回到自己房里,才坐下就将她以前的陪房叫来商议。
两人计议了半天,又遣人出去打听。
一天下来竟然毫无办法。最后她只能咬牙将她存下的那一笔先拿一百五十两出来暂时应付过去。
当银票送到薛愫手上时,薛愫还有些意外,没想到伯娘这次竟然如此痛快。
念春那边的账册也誊好了。薛愫两下又逐一看过,研究了好半天,最后越看越不对劲,只好拿着两本账目再次去了明晖堂,请姑母替她做主。
薛太太知道好,当下就发了一通火,咒骂了范氏几句,连忙叫人去将范氏给叫过来。她要好好的责问清楚。
如此以来,不管是中饱私囊,还是放印子钱的事都瞒不住了。范氏顿时觉得透心凉,觉得明晖堂的人都在嘲笑她。最后情急之下只得以一招突然昏倒收场。(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定亲
薛愫两世为人也不敢想范氏竟然那么大的胆子,凭什么将她和弟弟的钱拿去放印子钱。还不知几时能收回来。
倘或都收不回来了,是不是姐弟俩傍身的钱都打了水漂。
薛愫心里充满了恨意,北面的屋子她也不想再多去了。
范氏这么一闹腾,曾家上下的人倒都看清楚了她的为人。她不好意思再出来见人,只得日夜在敷春堂装病。让薛忆在跟前照顾。
薛忆也不知道母亲金果然这么大的胆子。她向来以为母亲只是爱钱有些小贪婪而已,却不曾想手竟然伸那么长。这些天她去明晖堂给姑母请安,姑母待她始终冷冰冰的,她心里怎能好过。还有薛愫那里,薛忆始终无法抬起头来。第一次,薛忆感到有这样的母亲,她有些羞愧。
“难道我们没有钱使么,母亲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让别人怎么看我们?”薛忆的语气里充满了抱怨。
此时的范氏神情恍惚的躺在床上,虽说是装病,可躺久了当真添了几分病痛。面对女儿的职责,她额上的青筋暴跳,指着薛忆的鼻子骂:“别人说我也就罢了。我们做是为了谁?还不是想着你好过一点!你不和我同一条心也就算了,干嘛还要来指责我,你这个没良心的!”
薛忆偏过脸去,道:“母亲这么做,让我还有在妹妹面前还有什么脸面?再说我也不稀罕这些!”
范氏被女儿的话气得说不出话来。只得呜咽的哭将起来。
薛忆坐在旁边,埋头扯着腰间的流苏,坐了一会儿,便对范氏道:“娘好生歇息着吧。”
薛忆回到自己的房里,也暗自的抹眼泪。这下让她在姐妹面前如何抬起头来?如今又暂时离不开曾家。
小螺在旁边看着忙来劝慰:“小姐别太难过。太太瞧着你这样不是心理更难受么?”
薛忆拭着眼泪,强打着精神站了起来,对小螺道:“我去看看妹妹,好歹我要给她赔个不是。”
小螺心想,二小姐只怕不会领情。旁人怎么看来母女的一体,岂会对小姐另眼相看。反正他们这一房的人出去也是惹人嫌的。小姐这么去,说不定会碰一鼻子的灰。这些想法小螺只是想想而已。却未敢真劝薛忆。
薛忆来到了薛愫这边。晚霞和海棠正在院子里晾衣裳,突然见她来了,自然没有以前那般热情。都视若无睹。各自忙碌着。
薛忆有些尴尬,小螺在旁边看着却是有些愤懑,不等薛忆开口,便上前主动道:“晚霞姐姐。我们小姐过来看看二小姐,请问二小姐在不在?”
晚霞没好气的说道:“小姐去姑太太那里了。”
薛忆听说有些失望。便道:“那我晚上再来。”
薛忆正要走,闻莺却走了出来,给晚霞使了个眼色,又立马笑吟吟的对薛忆道:“我们小姐正在屋里做针线呢。晚霞她不晓得。大小姐里面请吧。”
小螺瞪了晚霞一眼。心想明明在你说不在。到底是什么意思?晚霞倒不退让又给瞪了回去。闻莺暗暗的拉了拉晚霞的衣裳,笑着请薛忆进屋。
坐在临窗的炕上做针线的薛愫将院子里的事瞧得一清二楚。
薛忆自己揭了帘子进来了。薛愫笑着点头:“姐姐来了,快请坐。”又让闻莺给倒茶。
薛忆哪里敢坐。垂首站在薛愫面前,低眉顺眼道:“妹妹。我实在没有脸面再来见妹妹。出了那样的事,让我如何有颜面站在妹妹跟前。”
薛愫知道她这个姐姐的为人,也知道她的脾性软弱。伯娘做什么喜欢瞒着她也情有可原,想到这个姐姐上辈子的遭遇让人堪怜,对她的感情也极是复杂。
薛愫微笑道:“姐姐太多虑了,我知道这些姐姐是不清楚的。再说姑母帮我做主,这事就翻过去了。还要过日子的对不对。又同住在敷春堂,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必要闹成那样。”
薛愫的落落大方让薛忆更是羞愧(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