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部分阅读
都是曾家的人,不过借来给她使,她们的月钱都还是曾家再给开。薛愫想到这里便和柳氏道:“妈妈,帮我留意下人。我打算买两个丫头进来使。”
柳氏明白薛愫的意思,笑着答应了。
“小姐,鹄大奶奶送了盘点心过来。”闻莺手里端了个青瓷盘,跨进了门槛。
屋里的两人连忙止住了话题。柳氏瞅着闻莺的脸笑道:“原来闻莺姑娘去锦绣院那边了。”
“柳妈妈找我有事?”
柳氏笑道:“没事。”说着便出去了。
闻莺过来将点心放到薛愫面前的小炕桌上。
薛愫也瞅着闻莺的脸笑。
闻莺有些诧异,忙问:“小姐笑什么,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说着还伸手去摸脸。
薛愫笑道:“哪里有什么脏东西,漂亮着了。你过来挨着我坐,我有话要问你。”
闻莺觉得今天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薛愫便温和的笑说:“你和晚霞两个自小就跟了我,你还是当初母亲赏给我的。说来都好些年了。过得倒也快。”
闻莺听着有些诧异,小姐突然给她说这些做什么,莫非是嫌弃她和晚霞服侍得不好,要赶她们走么。心里一阵阵的发寒。
“我也一直想着你们有个好归宿就好了。刚才柳妈妈向我提起了一件事。”薛愫说着又瞅着闻莺笑:“柳妈妈说相中了你,要让你当他们王家的儿媳妇,我说要问问你的意思。你觉得王安那小子如何?”
闻莺听着登时脸颊通红,耳根子也跟着染红了。垂着头,满脸的羞怯,想起刚才柳氏盯着她笑的情景,越发的不好意思起来。好半晌才细声说道:“我愿意一直服侍小姐。”
“哪里有一直的道理。别说我们家,就是宫里年纪到了也要放出去的。如今柳妈妈诚心来求,我总得问问你的意思吧。你要是不愿意,我就回绝了柳妈妈。”
闻莺脑中突然就浮现出王安的模样来,暗地里骂了一句臭小子,思来想去对薛愫道:“这事能不能容我考虑几天?”
薛愫笑道:“这个当然。你好好想。毕竟是终身大事,马虎不得。”
回头薛愫将这事和薛太太说了,薛太太笑道:“没想到这柳氏倒替自己儿子做起媒来了,要是成了,这个媒由我来保。”
薛愫笑道:“姑母倒挺热心的。”
薛太太道:“谁不想凑一门好姻缘呢,这可是积德的。”
薛太太低头喝了口茶,又暗自打量了薛愫两眼,这大半年里她倒越发的出挑了。兄弟的服快满了。愫姐儿年纪也不小了,该给她物色一门合适的亲事才是。
只是目前这情况,怕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倒让人费心费神。看样子还是得将她多带出去走动才行。
姑侄俩正说着,却见华姨娘突然来了。
薛愫因为古家的缘故,有意对华姨娘疏离,见她来了忙起身和薛太太道:“姑母没什么事我回去了。”
薛太太微微颔首。薛愫只对华姨娘淡淡一笑,算是招呼过了。
薛愫出了明晖堂就往抱月轩而去。
彼时淑苓正在和白水庵的妙真小师傅说话。
薛愫见了她,笑呵呵的说道:“小师傅来了。”
妙真也瞅着薛愫笑:“我记得你是薛家小姐。看薛小贱满面春风的样子,肯定是有什么好事。”
薛愫笑道:“也算是件好事吧。”于是又低声和淑苓说了闻莺的事,淑苓听后笑道:“我看他们俩倒不错,说不定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妙真又瞅着薛愫说:“见薛家小姐印堂发红,说不定是薛小姐的喜事要近了。”
薛愫笑道:“今天我也撕一下你的嘴,原来出家人也是爱胡说的。”
深秋的季节原本有些沉寂,几个天真烂漫女孩子的笑声给这沉寂增添了些许的欢快。(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 活络
闻莺最终同意了与王家的这桩婚事。
薛愫很是替她喜欢。柳氏又请了薛太太做保媒,议定了日子,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了下来。
不过王安马上又要派去南边的杭州的铺子对账,再说那边也需要人,可能明年秋天才能回来。这门亲事只有等他回来了再结。
如今闻莺有了人家,薛愫便替她置办起嫁妆来,衣服簪环自是不能少,陪嫁的银子也慢慢的在计划着。
晚霞的事则还悬着,不过她本来比闻莺略小,再等一两年也行得。
柳妈妈找了人牙子,买来了两个十岁左右的小丫鬟,吴娘子又从庄上挑了两个高高壮壮的丫鬟送来做粗活。薛愫分别给她们取名为紫绢、紫绡、菊清、菊明。
紫字辈的两个丫头,薛愫交给了闻莺和晚霞两个调理,她们自己也明白,这两个将来是要选做一等丫鬟的。
闻莺后来和薛愫说:“小姐,就算是我去了王家,我也想进来服侍小姐。”
“以后王安出息了,做了大掌柜,你也用得起丫鬟了,还做这服侍人的活干什么。”
闻莺红着脸道:“将来小姐嫁了人,我就算小姐的陪房吧。”
薛愫虽然不打算嫁人,但倘或真嫁了,闻莺的这个提议还不错,低头想了一回笑道:“怎么就考虑到这事上面来。还远着呢。”
眼见着又要到年底了,吴庄头照例过来了,今年是个丰收年,又多打了几担粮食。奉上了折合的银两一百二十七两。还送了两口袋的东西,松子、核桃、花生、风鱼、风獐子、熏鸡、酱鸭、糟肉。还有一布口袋的干菜、一包袱晒干的荷叶、菊花。
薛愫自己吃不了,将这些分成了几份,每一房送些过去,多多少少是个心意。不过范氏的那份今年没有。范氏也不好再厚着脸皮上薛忆上门来要。
当薛愫将年货送到明晖堂时,只见院子里堆了小山高一样的东西时,自己手里的这些反而不起眼了。
薛太太此刻也忙,正和鹄大奶奶计算今年的收成呢。她便到了隔壁房里。却一眼且见华姨娘正和阴姨娘在那里说话。薛愫几乎想立马就走。华姨娘却开口道:“薛二小姐怎么不坐?”
薛愫道:“我找姑母去。”
“你姑母正忙,过来我们一处说说话。”华姨娘朝她招招手。
薛愫心里却嘀咕,我和你能有什么好说的。也说不到一块儿去。淑蓉却一头跑进了薛愫的怀里甜甜的喊着薛姐姐。
薛愫蹲下身来,微笑着摸了摸她的脸。淑蓉又指着薛愫衣服上绣着的蝴蝶说:“这是蝴蝶,正在飞呢。”
华姨娘掩嘴笑道:“没想到薛二小姐倒很招小孩子喜欢。”
薛愫她倒乐意和小孩子玩,见着这些小孩子们。她总是会想起上一世那个未出世的孩子。要是他能平安诞生,她会不会做一个好母亲。
阴姨娘忙叫淑蓉过去:“当心弄坏了你薛姐姐的衣裳。”
薛愫微笑道:“不要紧的。”
“在这里坐着呢。”
薛愫听见帘栊响动。声音异常的熟悉,回头去看时,却见卓氏突然过来了。
她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也不和她招呼。与卓氏擦肩而过,径直出去了。
卓氏对薛愫笑了笑,又见她匆匆离开。只当她有什么事。
“表姐怎么找到这里来呢?”
卓氏忙道:“我进府来给老夫人和太太请安来着,顺便也来看看妹子。”
薛太太事情多。忙得挪不开身,最终也没过来陪着卓氏说几句话。
华姨娘起身道:“表姐上我那里坐坐吧。”
卓氏欣然答应,两人出了明晖堂,在去福安堂的路上遇见了范氏母女。卓氏上前主动和范氏招呼:“好久没见薛家太太了,您可好?”
范氏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上前与卓氏攀谈:“老不来我们这里串门,我倒想你了。”
卓氏又看了眼薛忆,薛忆规规矩矩的给卓氏施了礼,卓氏笑赞:“薛大姑娘倒越发的好看了,我听人说已经定了人家,不知定是是哪一家?”
华姨娘便将方家的事和卓氏说了,卓氏听闻,只略略一笑,心里暗道,这个薛太太到底也没将薛大姑娘配给名门望族。那方家恰巧她也是略知晓一些的,当年还去他们家吃过酒,家境和他们古家差不多。心中暗想,这曾太太可真是的,亲女儿嫁给侯府世子,侄女就嫁给一般的小户人家。毕竟隔了肚皮,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了。
范氏明显的瞧着卓氏脸上的揶揄,微微的皱了眉。
华姨娘又热情的去拉范氏:“走吧,上我那里坐坐去。”
范氏哪还有什么心情呢,便道:“不用了我那里还有事呢。改天吧。”于是带了薛忆匆匆离去。
卓氏心想这范氏倒不似往日的热情,微微的有些纳闷。
表姐妹俩及至福安堂,华姨娘请卓氏上坐,又见她手上连个手炉也没有,便和丫鬟道:“将我的手炉再烧一个来。”
卓氏搓了搓手,当真是动得有些僵了。
华姨娘见她身上的棉袄也都是旧的,这件衣服也见她穿过好些年了,叹息道:“快过年了,表姐也应该做一身新衣裳,这么薄,只怕抵挡不了风吧。”
卓氏越发的觉得窘迫:“我一个守寡婆子,穿那么好做什么。还不速想着将钱省下来供宜哥儿。他这里又才考了秀才将来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再有得给他说亲啊。”
华姨娘又让丫鬟将前日薛太太赏的一匹缎子拿了来,说是要送给卓氏做一身新衣裳。大年里走亲访友也不至于太寒酸。
卓氏见是一匹上等的宁绸豆青色素面料子,摩挲着笑道:“确实是块好布料。就是你将这个送了我,那太太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呢?”
华姨娘笑说:“表姐也迂腐起来,这上面又没写曾家的名字。你只管穿,怕什么,那绸缎庄里卖的宁绸多着去了。太太才没这个心思管这些空闲事。”
卓氏也不客气的接过,又道:“回头我去找找薛二姑娘,请她帮我做身衣裳。”
华姨娘摇头说:“表姐房里也有针线上的丫头,又劳烦她做什么。再说人家也不见得会帮忙。她也是正经的千金小姐,也没见她给别的人做过针线呢。难道你忘了旧年里的事?”
卓氏讪笑道:“我这不是喜欢她做的针线嘛。心想着要是她肯帮我做一身,我一定珍惜着穿。”
华姨娘心想她这个表姐人越过越糊涂了。
这里卓氏又道:“薛大姑娘怎么就说给了方家。那方家到底也不怎样,不过是勉强能过活罢了。”
华姨娘笑道:“这是我们太太选的,难道还有错不成?”
卓氏点头说:“既然是太太的主意,自然没不对的。要是那大姑娘配了方家的人,那我们古家也能娶二姑娘了。我瞧着宜哥儿总比方家那小子周正。如今又有了功名,更是不怕的。”
华姨娘却低声和卓氏道:“你不知道里面的缘故。”于是将范氏挪用薛家二房的钱给卓氏说了,卓氏听着皱眉:“原来如此。”
“可不是。我们太太本来要将薛大说给于家的。这于家做着官儿,和我们老爷又是同科,还有些来往。不过这舅太太的做法伤了我们太太的心。连带着也不喜欢薛大了,所以才草草的指了这么一户人家。”
卓氏听得瞠目结舌,又道:“这薛大姑娘出嫁,太太总得陪送一笔丰厚的嫁妆吧?”
华姨娘冷笑道:“我看也不见得。薛家本来也有些家当的。这舅太太不是只这么一个女儿么,自然都是给女儿存的。到时候太太不过表示一下就过去了。”
卓氏心想大房是这样的婚配,二房呢。
“当初薛家卖了田地,卖了铺子才上的京。只怕家当也不低。”
华姨娘的这番话让卓氏眼前一亮,忙问:“这么说,二房也是有钱的?”
华姨娘笑道:“怎么会没钱呢。我们薛二小姐硬是逼着舅太太将他们那房的所得悉数要了回去。这不忙着在京中置办产业么。西郊买了两百亩的地,又买丫鬟仆人,听说还要买铺子呢。你说能不能干,目光长不长远?”
卓氏讪讪道:“是个有眼见的人。要是我们宜哥儿能得这样的姑娘帮衬着,将来该多好。我们古家这点薄底子,毕竟经不住折腾。只怕将宜哥儿的亲事一办,什么都不剩了。这么看来这薛二小姐的陪嫁应该不少。只是她还有一个弟弟,不能全是她的。这一点上有些可惜了。”
华姨娘知道她这个表姐又在计算人家有多少陪嫁,忙道:“你管她有多少的家当。我瞧着这薛二小姐倒实在不错。这里服马上就要满了。你该趁早替宜哥儿定下来。这事宜早不宜迟。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卓氏心有所动,忙起身道:“好,我这里先回去。明天再一早过来,向你们太太提亲去。”
华姨娘笑着点头说:“你也早该决断了。”
卓氏又想了下,方说:“这个薛二小姐这么能干,只怕是不大服约束的。将来要是我制不住她,可不去娶了个祸精么?”
华姨娘听说差点气得吐血:“那你是瞧不上呢?”
卓氏思来想去忙道:“我倒觉得也做得。毕竟我们古家不比从前了。找一个家底殷实点的儿媳妇,宜哥儿将来也有帮衬。”(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浇冷水
卓氏在福安堂坐到下午才回甜水巷。
折叶上来道:“太太今天倒去得久,定是华太太又留太太用饭了。”
卓氏笑道:“倒也不差。宜哥儿呢,下学没?”
折叶道:“下午就没去上学。到来了这边一次,只是见太太不在,又走了。”
卓氏道:“你将他叫来,我有话和他说。”
折叶笑眯眯的答应着。
飞花正忙着糊鞋底,卓氏看了眼说:“这鞋子给谁做的?”
飞花笑道:“是给少爷的。”
卓氏瞥了两眼说道:“倒也平常。不过你们这里只怕要忙了,后日上布庄里去买几块好布料,给宜哥儿裁两身像样的衣服。这针线上的事还真不少。改日我打点出来,你和折叶两个先忙起来。”
飞花笑道:“往年过年也没像这么忙碌过。”
卓氏笑说:“那是今年有所不同。”
没过多久,古宜便过来了。
卓氏见他穿一身竹叶青的斜襟茧绸直裰,戴一顶宝蓝色的镶兔子毛的小帽,脚蹬一双石蓝色的长棉靴。越发的衬得他面如冠玉,风姿俊俏。
卓氏越来越喜欢,啧啧称赞道:“还真是一对璧人。”
古宜听着有些糊涂忙问:“什么璧人?”
卓氏拉着古宜在她身边坐下,温和的笑说:“今天我又去见你姨妈了。说起你的亲事来。”
古宜忙问:“好端端的你们说我做什么?先说好,我是要娶薛家二小姐的。”
卓氏笑道:“这是自然。薛家二小姐一表人才,配你倒配得上。以前我还想她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又带着个弟弟。如今看来我倒是小看了她,没想到她手上竟然那么多的钱。正好她的服也要满了,所以你姨妈鼓动我将这门亲事给定下来。”
“当真。母亲真的愿意给我娶薛二小姐?”
卓氏笑着捏了下古宜的脸:“如何不真,难道我还说谎话哄你不成。这下如了你的意吧。等你娶了亲,可就要一心用在举业上了。可要混出个名堂来才行。将你那些不好的恶习也好好的改一改。”
古宜连忙保证:“只要母亲给我娶薛小姐。我什么都改。”
卓氏见他有些痴意,好气又好笑。心想薛二小姐倒是个能干的人。她过来的话,自己也能稍微歇息着,享享福。只是想到薛愫的聪明能干,又怕以后婆媳俩有矛盾,不好相处,想来想去,不免要问古宜:“当娘的要问你。那薛二小姐以后进了门,若是和我相处不好。你向着谁?”
古宜笑呵呵的答道:“百善孝为先。我自然向着母亲。”
喜得卓氏笑弯了腰,连声夸赞他:“不愧是娘的好宝贝。没有白疼你。”
卓氏又和他商议一回定亲的事,一直到二更天。卓氏想到古宜明天还要去学里,便催促他快去休息。
折叶和飞花两个忙过来服侍卓氏,卓氏卸下了簪环,看着镜子里的面容,知道飞花站在身后,冷不防说道:“飞花,我可不想薛家小姐还没过门,庶长子就先出生了。”
飞花大惊失色。原来什么都瞒不过太太,震惊之余,忙跪了下来:“太太请恕罪。”
卓氏道:“你只要用心服侍。将来少不了你的好处。宜哥儿那里我会和她说,不会亏待你的。我还想要个人能牵制住姓薛的。到时候要争宠的话,各凭本事。”
飞花却战战兢兢的,什么也不敢说。
第二日天还没亮,卓氏让折叶给她挽了个一窝丝,戴上特髻。又开了收首饰的匣子,取了往日不大戴的金珠头面,一一妆饰起来。
收拾齐备,折叶和飞花俩不住的打量着。绿地牡丹毛青布对襟袄儿,水蓝色的羊皮挑线裙子。脖子上挂着的项圈,耳朵上的金梅花耳坠。额上的蓝色抹额,一一不缺。
才收拾好,古宜便过来了。见母亲盛装,便知道她极其重视此事,于是挨着卓氏坐着,笑说道:“要不要儿子陪母亲到明晖堂?”
卓氏笑道:“你正经的去念书要紧。”
母子俩一处用了饭,雇好了车子便一道往双喜胡同来。
古宜有些按捺不住,忙和母亲商议道:“娘,要是有了准信,你让人捎句话给我。”
卓氏道:“去吧,晚上回来不就知道了么。我先去你姨妈那里,约着一处去,我也没那么紧张。”
古宜依依不舍的往学堂里去,不过想到马上能迎娶薛愫,脚下也变得轻快起来。这感觉比二月里他中了府试还要高兴。
卓氏便去福安堂找华姨娘。华姨娘才用了饭,迎面见她来了,笑道:“表姐今天倒早。”又见她装束不似往日,便知是特别的重视。为了给表姐撑门面,她也将不大穿的好衣裳寻了出来穿上。两人又在一处计议了回。这才相约往明晖堂而去。
这边鹄大奶奶和淑苓、淑蓉,并薛家姐妹都还在此处。薛太太正和鹄大奶奶商议送年礼的事,却突然见这两人来了。
薛太太倒还算亲切,笑问了卓氏的好。华姨娘又给薛太太请了安。
薛愫见了卓氏哪里还坐得住呢,心想呀不知她又来打什么主意呢。上一世也没见你来这么勤。便起身和薛太太道:“姑母,我还有事要拜托苓姐姐,就先告辞了。”
薛太太点头道:“去吧。你想要的那几间铺子我让你大哥帮忙留意下。”
卓氏听说铺子二字,眼中闪亮,心想这薛家二小姐真是有钱,想买铺子就买。
当时走的走,剩下来的只有鹄大奶奶。
卓氏心想正好。
华姨娘先开了口:“太太,我这位表姐找太太有事要商量。”
薛太太这才又注意到卓氏身上来,笑容可掬道:“不知古太太有什么事可帮忙的?”
轮到眼前,卓氏反而有些吞吞吐吐了:“昨儿,我过来给太太请安。哪知太太忙,也不敢打扰。田庄上送了山猪来。我送了些来给太太尝尝。”
薛太太笑说:“多谢古太太想着。有什么好的东西也想着我们,只是听说你们古家家境有些吃紧,留着自己用吧。今年收成好。什么都不缺。”
华姨娘忙替卓氏打着圆场:“虽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毕竟是我表姐的一点心意。这里宜哥儿还在曾家的族学呢。往日里也多费心了。”
薛太太笑笑,便让人收了。又给了卓氏二两封赏。
鹄大奶奶在旁边看着,心想这卓氏往日说话不像这样啊,定是有什么事。再看她的装束倒像是很重视此事的,只是不知为何而来。
在卓氏正困恼,不知怎么将话题往古宜的亲事上引时,却听得薛太太关心:“你们宜哥儿今年也中了吧。怎么不摆酒请请我们呢?”
卓氏红着脸说:“不过是中了秀才,只家里凑了两桌。不好再请外人。等到他中了举,那时候再请太太。”
薛太太依旧只是温和的笑着。
卓氏又说:“说来我们宜哥儿也算是能干了,只是年纪不小了,我一直愁他的亲事,前些年也看了几户人家,可是终究没那个缘分。一直给耽搁了。”
薛太太道:“他如今也是秀才了,要说亲也容易些了吧。将来将媳妇一娶,再养两个白胖孙子。古太太可不就是苦尽甘来了。”
卓氏憨实的笑道:“太太这话倒说到我心底去了。今天我来,也是为了我们宜哥儿的事。还请太太成全。”说着便站了起来。
鹄大奶奶正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在旁边喝闲茶,听到了这里。心想这古家太太是看上了曾家的人么。可是淑苓已经有人家了,淑荃是大房那边的,不可能来二房求。剩下的。不就是薛家姐妹了么,薛大妹妹有人家了,那就是说古家想娶薛愫?
鹄大奶奶瞪直了眼,顿时觉得此事有趣起来,暗中又觉得好笑,就凭你们古家那点家底也想娶薛二妹妹,是想让薛二妹妹用陪嫁给你们贴补家用么?我呸,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也配?!
卓氏果然就顺势往下说:“我相中了薛家二小姐。所以想替宜哥儿来求娶她。我知道薛家姐妹的亲事是由太太做主的,所以希望太太能答应这门亲事。”
薛太太上一刻脸上还带着笑了。听说了这话,立马就僵住了:“原来是来提亲的。”她眼角垂了下去。端起了茶盅,轻轻的啜了一口,淡淡的说道:“请古家太太回去吧。”
卓氏没想到薛太太就这样拒绝了,忙追问:“为何,是嫌我们古家不是什么大家子么?可家业都是挣出来的啊。宜哥儿您也是见过的,一表人才,配薛家小姐也是配得上的。再说他这里也中了府试,前途也好。”
薛太太听着不高兴忙道:“得了,此事不用再说。愫姐儿的亲事我暂时不会再提。再说古家太太也说了不过只是才中了个秀才,还没中举呢。要知道有些人一辈子也没考上举人。”说着便端起了茶碗。
鹄大奶奶会意,忙起身道:“二位请吧。”
卓氏原本以为此事没有十成的把握也有七成,没想到薛太太竟然这么坚决,又道:“秀才怎么呢,薛大小姐要嫁的一个人不也是个秀才,薛二小姐不过是个丧妇长女,还想嫁到哪样的人家,我们古家又有什么不好?”
气得薛太太立马起身就往别处去了。
华姨娘在一旁给卓氏递眼色也不管用,她的表姐,怎么此刻不会说话了。再提这些,不是故意让太太脸上更难堪么,哪里还会有什么好气。(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计议
等到华姨娘和卓氏走后,鹄大奶奶忍不住啐道:“我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真是异想天开。”
薛太太沉吟了下方对鹄大奶奶道:“古家来提亲的事,你别和愫姐儿说。”
鹄大奶奶笑道:“太太这么吩咐了,我一定照办。”
薛太太想了会子又道:“我想的是不一定要让愫姐儿去大户人家做宗妇,只是古宜那孩子我有些瞧不上眼。空有副好皮囊,听鸣哥儿说也不如何,好像还带人去赌博,你说愫姐儿真要是嫁给一个赌鬼,那她后半生不就完了么。你们都看我将忆姐儿许给了一个秀才,那方家或许和古家差不多,但方家那孩子我瞧着就是比古宜强。”
鹄大奶奶向来只认为薛太太是气范氏对薛愫姐弟俩不好,想挪用薛愫他们的钱财,才草草的将薛忆许给了那样一户人家。没想到也是有打算,经过考量过的。
鹄大奶奶道:“这华姨娘和古家的人也不掂掂自己有几斤几量,以为薛家的女孩儿真是那么好娶的么。依我说太太该当场给她点难堪才是。”
“算了,犯不着因为亲事不成多一门冤家。以后对他们姐弟俩也不好。”
这里婆媳俩说些散话,璎珞进来道:“太太,沈家派人来送年礼了。”
薛太太道:“我倒以为他们沈家今年有服不走动的,我这就过去。”
来的是侯夫人的陪房,林云家的。薛太太也认识,笑着请林云家的用茶,又问候了侯夫人、侯爷。
林云家的皆笑着回答了,又道:“侯夫人说因为有服,就不摆年酒了。只是亲近的几家送些年礼而已。等太夫人的服一满。再议世子爷和曾小姐的亲事。”
薛太太点头道:“也好。”
林云家的又道:“侯夫人又说正月里不走动,所以曾家也不用再去请。”
薛太太答应着,又让璎珞给了封赏。
林云家的喝了一盏茶,也没多留就告辞了。
这里薛太太又让鹄大奶奶比照着沈家送来的礼去办一份。过两天差人送去。
又说卓氏碰了一鼻子灰回到了华姨娘这里,心里好不甘:“我还以为这事能成,兴冲冲的去了。这不是打脸么。”
华姨娘沉吟道:“要太太拒绝倒也说得过去。我看要不就算了吧。”
卓氏心里有气,心想这个表妹之前一个劲的说看好这门亲事,如今不成倒也放得快。想想宜哥儿对薛家小姐心心念念的,卓氏心中就犹如扎了一根刺。叫她怎么回去和儿子说呢。
“算了?当初说要做亲的也是妹妹吧?”
华姨娘现在细想也觉得有些不靠谱,讪笑道:“那表姐还想怎样?”
卓氏道:“难道就没别的法子?”
华姨娘想了一通,也想不出什么法子能让薛太太改变心意。古家不可能一夜暴富挤进京中的名流圈子。也就是说不可能打动薛太太。
卓氏也想算了,只是想到薛愫身边的那些铺子、田庄,不免有些心动。
她也清楚,像古家这样的人家,寒门小户里的市井女子或许还能娶上,这样的名门之后只能妄想。只是那些小户人家的家底怕大多单薄,能送给女儿做陪嫁的更少。说不定到时候古家还要倒贴儿媳妇的娘家。她宜哥儿也就一辈子难有翻身的地方。
再说结成这门亲事,还有就是能真正的和曾家拉上关系,多一门亲戚走动。那翰林曾老爷以后不可能对宜哥儿不过问。
卓氏越想越觉得儿子非要娶薛愫不可,只是能有什么法子让薛太太改变心意呢。华姨娘是指望不上了。卓氏目前又无计可施。只好回去找儿子商议一下。
卓氏灰心失意的回到古家,古宜还在学堂里没回来。丫鬟们瞅着她那犹如寒冬冰窖的脸色,谁也不敢上前。
卓氏暗暗的斟酌了一回。便让折叶去将古宁的母亲,孙氏给请来。
不多时,孙氏便扶着古宁过来了。
卓氏便让人看了茶,摆了果子点心请她拥。
孙氏见卓氏今天还算大方,心想必定是有什么事要求她。不然往日也没见她这么热情周到过。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慢悠悠的喝着茶,静等着卓氏开口。
卓氏往日在孙氏面前可是能挺直腰杆说话的人,就因为她有个宝贝儿子古宜,如今倒觉得有些难堪,迟疑了半晌才缓缓说道:“请二婶娘过来是有一件事要和婶娘商量。”
孙氏会心一笑:“大嫂还真是难得。有什么话请直说吧,不是一家人么。一笔也写不出个‘古’字。”
卓氏略有些尴尬的说道:“其实我今天上曾家去给我们宜哥儿说亲来着。”
孙氏一听,连忙笑着恭喜:“真是件大喜事啊。年初宜哥儿中了府试,这年尾就说亲。看样子明年新媳妇就能过门呢。不知说的是曾家哪位小姐?”心里想的却是,古家是什么人家,曾家肯愿意把女孩儿嫁过来?
卓氏的脸色越发的不好看,吞吞吐吐说道:“我哪敢求什么曾家小姐,再说也没合适的。原本相中了曾家二太太的娘家侄女。我见那个姑娘生得倒还不错,模样是百里挑一,针黹又好,还会理事。想着将她娶进来多少能帮衬下宜哥儿。哪知……哎!”卓氏连连摇头。
孙氏忙问:“怎么,那曾家二太太不答应?”
“可不是。我碰了一鼻子灰。让我放弃,又觉得不甘心。宜哥儿还一心念叨着。所以请二婶娘过来商量一下,看能有什么法子让二太太改变心意。”
孙氏想还真是件麻烦事,思来想去都是不妥:“要想那曾二太太答应,只怕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改变。除非宜哥儿一夜之间做了大官,要不就是一夜之间做了大富豪。”
卓氏道:“这些怎么可能一夜之间改变?”
“所以说就难办了。”
“难道就没什么靠谱的法子?”
孙氏眉毛一挑笑道:“正面的路子走不通,那么就想想别的路子吧。”
“别的路子?”
孙氏笑道:“大嫂是个聪明人,难道还要我教?实在不行就强娶呗,不过总要让曾家太太答应,或者说不得不答应。法子多的是,就看大嫂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卓氏眉头一皱,孙氏的话倒提醒了她。只要存心要娶,办法多的是,只是曾家也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只怕轻易算计不了,别偷鸡不成蚀把米可就不划算了。能娶上自然最好,要是没娶上,将她宝贝的宜哥儿给搭了进去,那叫她靠谁去。这事需要好好计议下。
等到宜哥儿回家,迫不及待的来到这边屋子。卓氏正站在眼下看着下人擦拭过年要用的家什。
“娘,亲事成了吧。选了日子没有?”
卓氏看见儿子那张兴高采烈的脸,实在不忍心泼他冷水,便道:“遇到了些麻烦。”
“麻烦,什么地方没谈妥吗?”
卓氏又觉得瞒不下去,只好告知他:“薛太太不答应。”
“不答应?!”宜哥儿以为只要母亲去一说,这事准成。没料到却遇到了这样大的阻碍,可是为什么啊。他难道还配不上薛家小姐?不过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而已,又不是多么金贵的千金小姐,名门淑女。凭什么看不起他们古家?
卓氏道:“是啊,她姑母不答应。这门亲事只怕难。”
可是古宜只要一想到薛愫的花容月貌哪里肯罢休,央着卓氏道:“娘,你最疼我了,一定会想办法将她娶过来的,对不对?”
卓氏更是犯难了:“刚才你二婶娘也在这里,我和她商量着。她也说正面不行的话,只能想其他的法子。可是其他的法子,只怕风险太大,被将你给搭进去了。”
古宜听说还有法子,眼睛顿时一亮,鼓动道:“不试试看怎么就知道不行呢。说不定就成了。”
卓氏不免又想真的要用尽法子将薛家小姐给娶进来吗,到底值不值得,除了姓薛的,也会有别的合适的女子,只是当她想到薛愫名下的那些田庄铺子,无法不心动。找一个娘家背景不是很强,又有些产业的,只怕以后也难寻了。
“那我回头好好的计议下,你也聪明些。这阵子你多往曾家那些当家人面前露个脸。不行的话我们就做个局,让曾二太太不得不认下这门亲事。”
母亲的说法虽然有些冒险,不过的确让人心动。古宜满口应承了下来。
隔日,古宜就常往曾鹄面前走动,又时不时的去给薛太太请安。薛太太知道古家的盘算,总不大兜揽,淡淡的不怎么回应。
后来有人点醒了古宜:“你想要讨好薛家的人,何必舍近求远。那薛小姐不是现成的有个弟弟么。听说她最疼爱这个弟弟。要是她弟弟肯在姐姐面前美言几句,不是比什么都管用?”
古宜犹如醍醐灌顶,这才醒悟过来:“是啊,我老是等着曾家大爷做什么。如今我只好讨好薛太太和恒兄弟就行。”
古宜计议了一回,想着哪天将薛恒约出来,带着他出去走一圈,想法设法的打听下他有什么喜好,顺便打听下关于他姐姐的事。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将计
这日时值学里休沐,薛恒哪里也没去,拘在家里温书,准备来年的府试。加上薛愫管得紧,也到不了别的地方去。
薛愫在明晖堂和薛太太商议买铺子的事,这到了年底了,有些铺子要转让。她想看有什么合适的地段先买两间,等到以后有闲钱了再置办一些。
薛太太道:“我让你大哥找人替你打听一下。”
薛愫的盘算是将铺子买过来,记在薛家的名下。先租给别人,自己收租金就好。等到有合适的时机,自己开铺子也成。这就看王安争不争气了。
婆子在帘外禀报:“太太,古家少爷过来给太太请安了。”
薛太太一脸的嫌弃:“他倒是来的勤,能安什么好心。你让他回去吧,就说我这里忙。”
婆子应诺而去。
薛愫听见古家两个子,本能的激灵了一下,不过见姑母对古家没什么好感也放心了些,又笑问:“姓古的最近常往这边跑么?”
薛太太道:(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
柳氏明白薛愫的意思,笑着答应了。
“小姐,鹄大奶奶送了盘点心过来。”闻莺手里端了个青瓷盘,跨进了门槛。
屋里的两人连忙止住了话题。柳氏瞅着闻莺的脸笑道:“原来闻莺姑娘去锦绣院那边了。”
“柳妈妈找我有事?”
柳氏笑道:“没事。”说着便出去了。
闻莺过来将点心放到薛愫面前的小炕桌上。
薛愫也瞅着闻莺的脸笑。
闻莺有些诧异,忙问:“小姐笑什么,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说着还伸手去摸脸。
薛愫笑道:“哪里有什么脏东西,漂亮着了。你过来挨着我坐,我有话要问你。”
闻莺觉得今天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薛愫便温和的笑说:“你和晚霞两个自小就跟了我,你还是当初母亲赏给我的。说来都好些年了。过得倒也快。”
闻莺听着有些诧异,小姐突然给她说这些做什么,莫非是嫌弃她和晚霞服侍得不好,要赶她们走么。心里一阵阵的发寒。
“我也一直想着你们有个好归宿就好了。刚才柳妈妈向我提起了一件事。”薛愫说着又瞅着闻莺笑:“柳妈妈说相中了你,要让你当他们王家的儿媳妇,我说要问问你的意思。你觉得王安那小子如何?”
闻莺听着登时脸颊通红,耳根子也跟着染红了。垂着头,满脸的羞怯,想起刚才柳氏盯着她笑的情景,越发的不好意思起来。好半晌才细声说道:“我愿意一直服侍小姐。”
“哪里有一直的道理。别说我们家,就是宫里年纪到了也要放出去的。如今柳妈妈诚心来求,我总得问问你的意思吧。你要是不愿意,我就回绝了柳妈妈。”
闻莺脑中突然就浮现出王安的模样来,暗地里骂了一句臭小子,思来想去对薛愫道:“这事能不能容我考虑几天?”
薛愫笑道:“这个当然。你好好想。毕竟是终身大事,马虎不得。”
回头薛愫将这事和薛太太说了,薛太太笑道:“没想到这柳氏倒替自己儿子做起媒来了,要是成了,这个媒由我来保。”
薛愫笑道:“姑母倒挺热心的。”
薛太太道:“谁不想凑一门好姻缘呢,这可是积德的。”
薛太太低头喝了口茶,又暗自打量了薛愫两眼,这大半年里她倒越发的出挑了。兄弟的服快满了。愫姐儿年纪也不小了,该给她物色一门合适的亲事才是。
只是目前这情况,怕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倒让人费心费神。看样子还是得将她多带出去走动才行。
姑侄俩正说着,却见华姨娘突然来了。
薛愫因为古家的缘故,有意对华姨娘疏离,见她来了忙起身和薛太太道:“姑母没什么事我回去了。”
薛太太微微颔首。薛愫只对华姨娘淡淡一笑,算是招呼过了。
薛愫出了明晖堂就往抱月轩而去。
彼时淑苓正在和白水庵的妙真小师傅说话。
薛愫见了她,笑呵呵的说道:“小师傅来了。”
妙真也瞅着薛愫笑:“我记得你是薛家小姐。看薛小贱满面春风的样子,肯定是有什么好事。”
薛愫笑道:“也算是件好事吧。”于是又低声和淑苓说了闻莺的事,淑苓听后笑道:“我看他们俩倒不错,说不定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妙真又瞅着薛愫说:“见薛家小姐印堂发红,说不定是薛小姐的喜事要近了。”
薛愫笑道:“今天我也撕一下你的嘴,原来出家人也是爱胡说的。”
深秋的季节原本有些沉寂,几个天真烂漫女孩子的笑声给这沉寂增添了些许的欢快。(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 活络
闻莺最终同意了与王家的这桩婚事。
薛愫很是替她喜欢。柳氏又请了薛太太做保媒,议定了日子,这门亲事就算是定了下来。
不过王安马上又要派去南边的杭州的铺子对账,再说那边也需要人,可能明年秋天才能回来。这门亲事只有等他回来了再结。
如今闻莺有了人家,薛愫便替她置办起嫁妆来,衣服簪环自是不能少,陪嫁的银子也慢慢的在计划着。
晚霞的事则还悬着,不过她本来比闻莺略小,再等一两年也行得。
柳妈妈找了人牙子,买来了两个十岁左右的小丫鬟,吴娘子又从庄上挑了两个高高壮壮的丫鬟送来做粗活。薛愫分别给她们取名为紫绢、紫绡、菊清、菊明。
紫字辈的两个丫头,薛愫交给了闻莺和晚霞两个调理,她们自己也明白,这两个将来是要选做一等丫鬟的。
闻莺后来和薛愫说:“小姐,就算是我去了王家,我也想进来服侍小姐。”
“以后王安出息了,做了大掌柜,你也用得起丫鬟了,还做这服侍人的活干什么。”
闻莺红着脸道:“将来小姐嫁了人,我就算小姐的陪房吧。”
薛愫虽然不打算嫁人,但倘或真嫁了,闻莺的这个提议还不错,低头想了一回笑道:“怎么就考虑到这事上面来。还远着呢。”
眼见着又要到年底了,吴庄头照例过来了,今年是个丰收年,又多打了几担粮食。奉上了折合的银两一百二十七两。还送了两口袋的东西,松子、核桃、花生、风鱼、风獐子、熏鸡、酱鸭、糟肉。还有一布口袋的干菜、一包袱晒干的荷叶、菊花。
薛愫自己吃不了,将这些分成了几份,每一房送些过去,多多少少是个心意。不过范氏的那份今年没有。范氏也不好再厚着脸皮上薛忆上门来要。
当薛愫将年货送到明晖堂时,只见院子里堆了小山高一样的东西时,自己手里的这些反而不起眼了。
薛太太此刻也忙,正和鹄大奶奶计算今年的收成呢。她便到了隔壁房里。却一眼且见华姨娘正和阴姨娘在那里说话。薛愫几乎想立马就走。华姨娘却开口道:“薛二小姐怎么不坐?”
薛愫道:“我找姑母去。”
“你姑母正忙,过来我们一处说说话。”华姨娘朝她招招手。
薛愫心里却嘀咕,我和你能有什么好说的。也说不到一块儿去。淑蓉却一头跑进了薛愫的怀里甜甜的喊着薛姐姐。
薛愫蹲下身来,微笑着摸了摸她的脸。淑蓉又指着薛愫衣服上绣着的蝴蝶说:“这是蝴蝶,正在飞呢。”
华姨娘掩嘴笑道:“没想到薛二小姐倒很招小孩子喜欢。”
薛愫她倒乐意和小孩子玩,见着这些小孩子们。她总是会想起上一世那个未出世的孩子。要是他能平安诞生,她会不会做一个好母亲。
阴姨娘忙叫淑蓉过去:“当心弄坏了你薛姐姐的衣裳。”
薛愫微笑道:“不要紧的。”
“在这里坐着呢。”
薛愫听见帘栊响动。声音异常的熟悉,回头去看时,却见卓氏突然过来了。
她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也不和她招呼。与卓氏擦肩而过,径直出去了。
卓氏对薛愫笑了笑,又见她匆匆离开。只当她有什么事。
“表姐怎么找到这里来呢?”
卓氏忙道:“我进府来给老夫人和太太请安来着,顺便也来看看妹子。”
薛太太事情多。忙得挪不开身,最终也没过来陪着卓氏说几句话。
华姨娘起身道:“表姐上我那里坐坐吧。”
卓氏欣然答应,两人出了明晖堂,在去福安堂的路上遇见了范氏母女。卓氏上前主动和范氏招呼:“好久没见薛家太太了,您可好?”
范氏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上前与卓氏攀谈:“老不来我们这里串门,我倒想你了。”
卓氏又看了眼薛忆,薛忆规规矩矩的给卓氏施了礼,卓氏笑赞:“薛大姑娘倒越发的好看了,我听人说已经定了人家,不知定是是哪一家?”
华姨娘便将方家的事和卓氏说了,卓氏听闻,只略略一笑,心里暗道,这个薛太太到底也没将薛大姑娘配给名门望族。那方家恰巧她也是略知晓一些的,当年还去他们家吃过酒,家境和他们古家差不多。心中暗想,这曾太太可真是的,亲女儿嫁给侯府世子,侄女就嫁给一般的小户人家。毕竟隔了肚皮,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了。
范氏明显的瞧着卓氏脸上的揶揄,微微的皱了眉。
华姨娘又热情的去拉范氏:“走吧,上我那里坐坐去。”
范氏哪还有什么心情呢,便道:“不用了我那里还有事呢。改天吧。”于是带了薛忆匆匆离去。
卓氏心想这范氏倒不似往日的热情,微微的有些纳闷。
表姐妹俩及至福安堂,华姨娘请卓氏上坐,又见她手上连个手炉也没有,便和丫鬟道:“将我的手炉再烧一个来。”
卓氏搓了搓手,当真是动得有些僵了。
华姨娘见她身上的棉袄也都是旧的,这件衣服也见她穿过好些年了,叹息道:“快过年了,表姐也应该做一身新衣裳,这么薄,只怕抵挡不了风吧。”
卓氏越发的觉得窘迫:“我一个守寡婆子,穿那么好做什么。还不速想着将钱省下来供宜哥儿。他这里又才考了秀才将来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再有得给他说亲啊。”
华姨娘又让丫鬟将前日薛太太赏的一匹缎子拿了来,说是要送给卓氏做一身新衣裳。大年里走亲访友也不至于太寒酸。
卓氏见是一匹上等的宁绸豆青色素面料子,摩挲着笑道:“确实是块好布料。就是你将这个送了我,那太太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呢?”
华姨娘笑说:“表姐也迂腐起来,这上面又没写曾家的名字。你只管穿,怕什么,那绸缎庄里卖的宁绸多着去了。太太才没这个心思管这些空闲事。”
卓氏也不客气的接过,又道:“回头我去找找薛二姑娘,请她帮我做身衣裳。”
华姨娘摇头说:“表姐房里也有针线上的丫头,又劳烦她做什么。再说人家也不见得会帮忙。她也是正经的千金小姐,也没见她给别的人做过针线呢。难道你忘了旧年里的事?”
卓氏讪笑道:“我这不是喜欢她做的针线嘛。心想着要是她肯帮我做一身,我一定珍惜着穿。”
华姨娘心想她这个表姐人越过越糊涂了。
这里卓氏又道:“薛大姑娘怎么就说给了方家。那方家到底也不怎样,不过是勉强能过活罢了。”
华姨娘笑道:“这是我们太太选的,难道还有错不成?”
卓氏点头说:“既然是太太的主意,自然没不对的。要是那大姑娘配了方家的人,那我们古家也能娶二姑娘了。我瞧着宜哥儿总比方家那小子周正。如今又有了功名,更是不怕的。”
华姨娘却低声和卓氏道:“你不知道里面的缘故。”于是将范氏挪用薛家二房的钱给卓氏说了,卓氏听着皱眉:“原来如此。”
“可不是。我们太太本来要将薛大说给于家的。这于家做着官儿,和我们老爷又是同科,还有些来往。不过这舅太太的做法伤了我们太太的心。连带着也不喜欢薛大了,所以才草草的指了这么一户人家。”
卓氏听得瞠目结舌,又道:“这薛大姑娘出嫁,太太总得陪送一笔丰厚的嫁妆吧?”
华姨娘冷笑道:“我看也不见得。薛家本来也有些家当的。这舅太太不是只这么一个女儿么,自然都是给女儿存的。到时候太太不过表示一下就过去了。”
卓氏心想大房是这样的婚配,二房呢。
“当初薛家卖了田地,卖了铺子才上的京。只怕家当也不低。”
华姨娘的这番话让卓氏眼前一亮,忙问:“这么说,二房也是有钱的?”
华姨娘笑道:“怎么会没钱呢。我们薛二小姐硬是逼着舅太太将他们那房的所得悉数要了回去。这不忙着在京中置办产业么。西郊买了两百亩的地,又买丫鬟仆人,听说还要买铺子呢。你说能不能干,目光长不长远?”
卓氏讪讪道:“是个有眼见的人。要是我们宜哥儿能得这样的姑娘帮衬着,将来该多好。我们古家这点薄底子,毕竟经不住折腾。只怕将宜哥儿的亲事一办,什么都不剩了。这么看来这薛二小姐的陪嫁应该不少。只是她还有一个弟弟,不能全是她的。这一点上有些可惜了。”
华姨娘知道她这个表姐又在计算人家有多少陪嫁,忙道:“你管她有多少的家当。我瞧着这薛二小姐倒实在不错。这里服马上就要满了。你该趁早替宜哥儿定下来。这事宜早不宜迟。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卓氏心有所动,忙起身道:“好,我这里先回去。明天再一早过来,向你们太太提亲去。”
华姨娘笑着点头说:“你也早该决断了。”
卓氏又想了下,方说:“这个薛二小姐这么能干,只怕是不大服约束的。将来要是我制不住她,可不去娶了个祸精么?”
华姨娘听说差点气得吐血:“那你是瞧不上呢?”
卓氏思来想去忙道:“我倒觉得也做得。毕竟我们古家不比从前了。找一个家底殷实点的儿媳妇,宜哥儿将来也有帮衬。”(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 浇冷水
卓氏在福安堂坐到下午才回甜水巷。
折叶上来道:“太太今天倒去得久,定是华太太又留太太用饭了。”
卓氏笑道:“倒也不差。宜哥儿呢,下学没?”
折叶道:“下午就没去上学。到来了这边一次,只是见太太不在,又走了。”
卓氏道:“你将他叫来,我有话和他说。”
折叶笑眯眯的答应着。
飞花正忙着糊鞋底,卓氏看了眼说:“这鞋子给谁做的?”
飞花笑道:“是给少爷的。”
卓氏瞥了两眼说道:“倒也平常。不过你们这里只怕要忙了,后日上布庄里去买几块好布料,给宜哥儿裁两身像样的衣服。这针线上的事还真不少。改日我打点出来,你和折叶两个先忙起来。”
飞花笑道:“往年过年也没像这么忙碌过。”
卓氏笑说:“那是今年有所不同。”
没过多久,古宜便过来了。
卓氏见他穿一身竹叶青的斜襟茧绸直裰,戴一顶宝蓝色的镶兔子毛的小帽,脚蹬一双石蓝色的长棉靴。越发的衬得他面如冠玉,风姿俊俏。
卓氏越来越喜欢,啧啧称赞道:“还真是一对璧人。”
古宜听着有些糊涂忙问:“什么璧人?”
卓氏拉着古宜在她身边坐下,温和的笑说:“今天我又去见你姨妈了。说起你的亲事来。”
古宜忙问:“好端端的你们说我做什么?先说好,我是要娶薛家二小姐的。”
卓氏笑道:“这是自然。薛家二小姐一表人才,配你倒配得上。以前我还想她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又带着个弟弟。如今看来我倒是小看了她,没想到她手上竟然那么多的钱。正好她的服也要满了,所以你姨妈鼓动我将这门亲事给定下来。”
“当真。母亲真的愿意给我娶薛二小姐?”
卓氏笑着捏了下古宜的脸:“如何不真,难道我还说谎话哄你不成。这下如了你的意吧。等你娶了亲,可就要一心用在举业上了。可要混出个名堂来才行。将你那些不好的恶习也好好的改一改。”
古宜连忙保证:“只要母亲给我娶薛小姐。我什么都改。”
卓氏见他有些痴意,好气又好笑。心想薛二小姐倒是个能干的人。她过来的话,自己也能稍微歇息着,享享福。只是想到薛愫的聪明能干,又怕以后婆媳俩有矛盾,不好相处,想来想去,不免要问古宜:“当娘的要问你。那薛二小姐以后进了门,若是和我相处不好。你向着谁?”
古宜笑呵呵的答道:“百善孝为先。我自然向着母亲。”
喜得卓氏笑弯了腰,连声夸赞他:“不愧是娘的好宝贝。没有白疼你。”
卓氏又和他商议一回定亲的事,一直到二更天。卓氏想到古宜明天还要去学里,便催促他快去休息。
折叶和飞花两个忙过来服侍卓氏,卓氏卸下了簪环,看着镜子里的面容,知道飞花站在身后,冷不防说道:“飞花,我可不想薛家小姐还没过门,庶长子就先出生了。”
飞花大惊失色。原来什么都瞒不过太太,震惊之余,忙跪了下来:“太太请恕罪。”
卓氏道:“你只要用心服侍。将来少不了你的好处。宜哥儿那里我会和她说,不会亏待你的。我还想要个人能牵制住姓薛的。到时候要争宠的话,各凭本事。”
飞花却战战兢兢的,什么也不敢说。
第二日天还没亮,卓氏让折叶给她挽了个一窝丝,戴上特髻。又开了收首饰的匣子,取了往日不大戴的金珠头面,一一妆饰起来。
收拾齐备,折叶和飞花俩不住的打量着。绿地牡丹毛青布对襟袄儿,水蓝色的羊皮挑线裙子。脖子上挂着的项圈,耳朵上的金梅花耳坠。额上的蓝色抹额,一一不缺。
才收拾好,古宜便过来了。见母亲盛装,便知道她极其重视此事,于是挨着卓氏坐着,笑说道:“要不要儿子陪母亲到明晖堂?”
卓氏笑道:“你正经的去念书要紧。”
母子俩一处用了饭,雇好了车子便一道往双喜胡同来。
古宜有些按捺不住,忙和母亲商议道:“娘,要是有了准信,你让人捎句话给我。”
卓氏道:“去吧,晚上回来不就知道了么。我先去你姨妈那里,约着一处去,我也没那么紧张。”
古宜依依不舍的往学堂里去,不过想到马上能迎娶薛愫,脚下也变得轻快起来。这感觉比二月里他中了府试还要高兴。
卓氏便去福安堂找华姨娘。华姨娘才用了饭,迎面见她来了,笑道:“表姐今天倒早。”又见她装束不似往日,便知是特别的重视。为了给表姐撑门面,她也将不大穿的好衣裳寻了出来穿上。两人又在一处计议了回。这才相约往明晖堂而去。
这边鹄大奶奶和淑苓、淑蓉,并薛家姐妹都还在此处。薛太太正和鹄大奶奶商议送年礼的事,却突然见这两人来了。
薛太太倒还算亲切,笑问了卓氏的好。华姨娘又给薛太太请了安。
薛愫见了卓氏哪里还坐得住呢,心想呀不知她又来打什么主意呢。上一世也没见你来这么勤。便起身和薛太太道:“姑母,我还有事要拜托苓姐姐,就先告辞了。”
薛太太点头道:“去吧。你想要的那几间铺子我让你大哥帮忙留意下。”
卓氏听说铺子二字,眼中闪亮,心想这薛家二小姐真是有钱,想买铺子就买。
当时走的走,剩下来的只有鹄大奶奶。
卓氏心想正好。
华姨娘先开了口:“太太,我这位表姐找太太有事要商量。”
薛太太这才又注意到卓氏身上来,笑容可掬道:“不知古太太有什么事可帮忙的?”
轮到眼前,卓氏反而有些吞吞吐吐了:“昨儿,我过来给太太请安。哪知太太忙,也不敢打扰。田庄上送了山猪来。我送了些来给太太尝尝。”
薛太太笑说:“多谢古太太想着。有什么好的东西也想着我们,只是听说你们古家家境有些吃紧,留着自己用吧。今年收成好。什么都不缺。”
华姨娘忙替卓氏打着圆场:“虽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毕竟是我表姐的一点心意。这里宜哥儿还在曾家的族学呢。往日里也多费心了。”
薛太太笑笑,便让人收了。又给了卓氏二两封赏。
鹄大奶奶在旁边看着,心想这卓氏往日说话不像这样啊,定是有什么事。再看她的装束倒像是很重视此事的,只是不知为何而来。
在卓氏正困恼,不知怎么将话题往古宜的亲事上引时,却听得薛太太关心:“你们宜哥儿今年也中了吧。怎么不摆酒请请我们呢?”
卓氏红着脸说:“不过是中了秀才,只家里凑了两桌。不好再请外人。等到他中了举,那时候再请太太。”
薛太太依旧只是温和的笑着。
卓氏又说:“说来我们宜哥儿也算是能干了,只是年纪不小了,我一直愁他的亲事,前些年也看了几户人家,可是终究没那个缘分。一直给耽搁了。”
薛太太道:“他如今也是秀才了,要说亲也容易些了吧。将来将媳妇一娶,再养两个白胖孙子。古太太可不就是苦尽甘来了。”
卓氏憨实的笑道:“太太这话倒说到我心底去了。今天我来,也是为了我们宜哥儿的事。还请太太成全。”说着便站了起来。
鹄大奶奶正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在旁边喝闲茶,听到了这里。心想这古家太太是看上了曾家的人么。可是淑苓已经有人家了,淑荃是大房那边的,不可能来二房求。剩下的。不就是薛家姐妹了么,薛大妹妹有人家了,那就是说古家想娶薛愫?
鹄大奶奶瞪直了眼,顿时觉得此事有趣起来,暗中又觉得好笑,就凭你们古家那点家底也想娶薛二妹妹,是想让薛二妹妹用陪嫁给你们贴补家用么?我呸,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也配?!
卓氏果然就顺势往下说:“我相中了薛家二小姐。所以想替宜哥儿来求娶她。我知道薛家姐妹的亲事是由太太做主的,所以希望太太能答应这门亲事。”
薛太太上一刻脸上还带着笑了。听说了这话,立马就僵住了:“原来是来提亲的。”她眼角垂了下去。端起了茶盅,轻轻的啜了一口,淡淡的说道:“请古家太太回去吧。”
卓氏没想到薛太太就这样拒绝了,忙追问:“为何,是嫌我们古家不是什么大家子么?可家业都是挣出来的啊。宜哥儿您也是见过的,一表人才,配薛家小姐也是配得上的。再说他这里也中了府试,前途也好。”
薛太太听着不高兴忙道:“得了,此事不用再说。愫姐儿的亲事我暂时不会再提。再说古家太太也说了不过只是才中了个秀才,还没中举呢。要知道有些人一辈子也没考上举人。”说着便端起了茶碗。
鹄大奶奶会意,忙起身道:“二位请吧。”
卓氏原本以为此事没有十成的把握也有七成,没想到薛太太竟然这么坚决,又道:“秀才怎么呢,薛大小姐要嫁的一个人不也是个秀才,薛二小姐不过是个丧妇长女,还想嫁到哪样的人家,我们古家又有什么不好?”
气得薛太太立马起身就往别处去了。
华姨娘在一旁给卓氏递眼色也不管用,她的表姐,怎么此刻不会说话了。再提这些,不是故意让太太脸上更难堪么,哪里还会有什么好气。(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 计议
等到华姨娘和卓氏走后,鹄大奶奶忍不住啐道:“我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真是异想天开。”
薛太太沉吟了下方对鹄大奶奶道:“古家来提亲的事,你别和愫姐儿说。”
鹄大奶奶笑道:“太太这么吩咐了,我一定照办。”
薛太太想了会子又道:“我想的是不一定要让愫姐儿去大户人家做宗妇,只是古宜那孩子我有些瞧不上眼。空有副好皮囊,听鸣哥儿说也不如何,好像还带人去赌博,你说愫姐儿真要是嫁给一个赌鬼,那她后半生不就完了么。你们都看我将忆姐儿许给了一个秀才,那方家或许和古家差不多,但方家那孩子我瞧着就是比古宜强。”
鹄大奶奶向来只认为薛太太是气范氏对薛愫姐弟俩不好,想挪用薛愫他们的钱财,才草草的将薛忆许给了那样一户人家。没想到也是有打算,经过考量过的。
鹄大奶奶道:“这华姨娘和古家的人也不掂掂自己有几斤几量,以为薛家的女孩儿真是那么好娶的么。依我说太太该当场给她点难堪才是。”
“算了,犯不着因为亲事不成多一门冤家。以后对他们姐弟俩也不好。”
这里婆媳俩说些散话,璎珞进来道:“太太,沈家派人来送年礼了。”
薛太太道:“我倒以为他们沈家今年有服不走动的,我这就过去。”
来的是侯夫人的陪房,林云家的。薛太太也认识,笑着请林云家的用茶,又问候了侯夫人、侯爷。
林云家的皆笑着回答了,又道:“侯夫人说因为有服,就不摆年酒了。只是亲近的几家送些年礼而已。等太夫人的服一满。再议世子爷和曾小姐的亲事。”
薛太太点头道:“也好。”
林云家的又道:“侯夫人又说正月里不走动,所以曾家也不用再去请。”
薛太太答应着,又让璎珞给了封赏。
林云家的喝了一盏茶,也没多留就告辞了。
这里薛太太又让鹄大奶奶比照着沈家送来的礼去办一份。过两天差人送去。
又说卓氏碰了一鼻子灰回到了华姨娘这里,心里好不甘:“我还以为这事能成,兴冲冲的去了。这不是打脸么。”
华姨娘沉吟道:“要太太拒绝倒也说得过去。我看要不就算了吧。”
卓氏心里有气,心想这个表妹之前一个劲的说看好这门亲事,如今不成倒也放得快。想想宜哥儿对薛家小姐心心念念的,卓氏心中就犹如扎了一根刺。叫她怎么回去和儿子说呢。
“算了?当初说要做亲的也是妹妹吧?”
华姨娘现在细想也觉得有些不靠谱,讪笑道:“那表姐还想怎样?”
卓氏道:“难道就没别的法子?”
华姨娘想了一通,也想不出什么法子能让薛太太改变心意。古家不可能一夜暴富挤进京中的名流圈子。也就是说不可能打动薛太太。
卓氏也想算了,只是想到薛愫身边的那些铺子、田庄,不免有些心动。
她也清楚,像古家这样的人家,寒门小户里的市井女子或许还能娶上,这样的名门之后只能妄想。只是那些小户人家的家底怕大多单薄,能送给女儿做陪嫁的更少。说不定到时候古家还要倒贴儿媳妇的娘家。她宜哥儿也就一辈子难有翻身的地方。
再说结成这门亲事,还有就是能真正的和曾家拉上关系,多一门亲戚走动。那翰林曾老爷以后不可能对宜哥儿不过问。
卓氏越想越觉得儿子非要娶薛愫不可,只是能有什么法子让薛太太改变心意呢。华姨娘是指望不上了。卓氏目前又无计可施。只好回去找儿子商议一下。
卓氏灰心失意的回到古家,古宜还在学堂里没回来。丫鬟们瞅着她那犹如寒冬冰窖的脸色,谁也不敢上前。
卓氏暗暗的斟酌了一回。便让折叶去将古宁的母亲,孙氏给请来。
不多时,孙氏便扶着古宁过来了。
卓氏便让人看了茶,摆了果子点心请她拥。
孙氏见卓氏今天还算大方,心想必定是有什么事要求她。不然往日也没见她这么热情周到过。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慢悠悠的喝着茶,静等着卓氏开口。
卓氏往日在孙氏面前可是能挺直腰杆说话的人,就因为她有个宝贝儿子古宜,如今倒觉得有些难堪,迟疑了半晌才缓缓说道:“请二婶娘过来是有一件事要和婶娘商量。”
孙氏会心一笑:“大嫂还真是难得。有什么话请直说吧,不是一家人么。一笔也写不出个‘古’字。”
卓氏略有些尴尬的说道:“其实我今天上曾家去给我们宜哥儿说亲来着。”
孙氏一听,连忙笑着恭喜:“真是件大喜事啊。年初宜哥儿中了府试,这年尾就说亲。看样子明年新媳妇就能过门呢。不知说的是曾家哪位小姐?”心里想的却是,古家是什么人家,曾家肯愿意把女孩儿嫁过来?
卓氏的脸色越发的不好看,吞吞吐吐说道:“我哪敢求什么曾家小姐,再说也没合适的。原本相中了曾家二太太的娘家侄女。我见那个姑娘生得倒还不错,模样是百里挑一,针黹又好,还会理事。想着将她娶进来多少能帮衬下宜哥儿。哪知……哎!”卓氏连连摇头。
孙氏忙问:“怎么,那曾家二太太不答应?”
“可不是。我碰了一鼻子灰。让我放弃,又觉得不甘心。宜哥儿还一心念叨着。所以请二婶娘过来商量一下,看能有什么法子让二太太改变心意。”
孙氏想还真是件麻烦事,思来想去都是不妥:“要想那曾二太太答应,只怕一时半会儿也无法改变。除非宜哥儿一夜之间做了大官,要不就是一夜之间做了大富豪。”
卓氏道:“这些怎么可能一夜之间改变?”
“所以说就难办了。”
“难道就没什么靠谱的法子?”
孙氏眉毛一挑笑道:“正面的路子走不通,那么就想想别的路子吧。”
“别的路子?”
孙氏笑道:“大嫂是个聪明人,难道还要我教?实在不行就强娶呗,不过总要让曾家太太答应,或者说不得不答应。法子多的是,就看大嫂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卓氏眉头一皱,孙氏的话倒提醒了她。只要存心要娶,办法多的是,只是曾家也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只怕轻易算计不了,别偷鸡不成蚀把米可就不划算了。能娶上自然最好,要是没娶上,将她宝贝的宜哥儿给搭了进去,那叫她靠谁去。这事需要好好计议下。
等到宜哥儿回家,迫不及待的来到这边屋子。卓氏正站在眼下看着下人擦拭过年要用的家什。
“娘,亲事成了吧。选了日子没有?”
卓氏看见儿子那张兴高采烈的脸,实在不忍心泼他冷水,便道:“遇到了些麻烦。”
“麻烦,什么地方没谈妥吗?”
卓氏又觉得瞒不下去,只好告知他:“薛太太不答应。”
“不答应?!”宜哥儿以为只要母亲去一说,这事准成。没料到却遇到了这样大的阻碍,可是为什么啊。他难道还配不上薛家小姐?不过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女而已,又不是多么金贵的千金小姐,名门淑女。凭什么看不起他们古家?
卓氏道:“是啊,她姑母不答应。这门亲事只怕难。”
可是古宜只要一想到薛愫的花容月貌哪里肯罢休,央着卓氏道:“娘,你最疼我了,一定会想办法将她娶过来的,对不对?”
卓氏更是犯难了:“刚才你二婶娘也在这里,我和她商量着。她也说正面不行的话,只能想其他的法子。可是其他的法子,只怕风险太大,被将你给搭进去了。”
古宜听说还有法子,眼睛顿时一亮,鼓动道:“不试试看怎么就知道不行呢。说不定就成了。”
卓氏不免又想真的要用尽法子将薛家小姐给娶进来吗,到底值不值得,除了姓薛的,也会有别的合适的女子,只是当她想到薛愫名下的那些田庄铺子,无法不心动。找一个娘家背景不是很强,又有些产业的,只怕以后也难寻了。
“那我回头好好的计议下,你也聪明些。这阵子你多往曾家那些当家人面前露个脸。不行的话我们就做个局,让曾二太太不得不认下这门亲事。”
母亲的说法虽然有些冒险,不过的确让人心动。古宜满口应承了下来。
隔日,古宜就常往曾鹄面前走动,又时不时的去给薛太太请安。薛太太知道古家的盘算,总不大兜揽,淡淡的不怎么回应。
后来有人点醒了古宜:“你想要讨好薛家的人,何必舍近求远。那薛小姐不是现成的有个弟弟么。听说她最疼爱这个弟弟。要是她弟弟肯在姐姐面前美言几句,不是比什么都管用?”
古宜犹如醍醐灌顶,这才醒悟过来:“是啊,我老是等着曾家大爷做什么。如今我只好讨好薛太太和恒兄弟就行。”
古宜计议了一回,想着哪天将薛恒约出来,带着他出去走一圈,想法设法的打听下他有什么喜好,顺便打听下关于他姐姐的事。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将计
这日时值学里休沐,薛恒哪里也没去,拘在家里温书,准备来年的府试。加上薛愫管得紧,也到不了别的地方去。
薛愫在明晖堂和薛太太商议买铺子的事,这到了年底了,有些铺子要转让。她想看有什么合适的地段先买两间,等到以后有闲钱了再置办一些。
薛太太道:“我让你大哥找人替你打听一下。”
薛愫的盘算是将铺子买过来,记在薛家的名下。先租给别人,自己收租金就好。等到有合适的时机,自己开铺子也成。这就看王安争不争气了。
婆子在帘外禀报:“太太,古家少爷过来给太太请安了。”
薛太太一脸的嫌弃:“他倒是来的勤,能安什么好心。你让他回去吧,就说我这里忙。”
婆子应诺而去。
薛愫听见古家两个子,本能的激灵了一下,不过见姑母对古家没什么好感也放心了些,又笑问:“姓古的最近常往这边跑么?”
薛太太道:(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