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新辣文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闺绣 > 闺绣 第 24 部分阅读

第 24 部分阅读

    吴娘子家人口简单,见沈锐衣物华美,心想薛小姐都称他为朱大人,看样子还真是个有权势的人家,可她不免有些胆战心惊的,心想这位青年公子是什么王宫贵胄家的子弟么,比曾家更甚?倒不似刚才的那般平和,变得有些拘谨起来,拿了家里最好的茶叶,捡了家里最好的茶碗招呼沈锐。

    沈锐不时的拿余光打量薛愫。心想这还真是意外之举啊,便笑说:“我们几个有些事,不知可否在薛小姐这里借住几日?”

    薛愫觉得奇怪。不冷不热的说道:“我又不是这里的主人家,你问我做什么,大娘要是准难道我还说不行?这雨停了我就该回去了。”

    沈锐点点头,没有别的话了,眼前这女人的来龙去脉,他依旧差人打听得万分详细了,不过她此刻心里的想法却是一分也料不到。这个女人对他来说,充满了神秘,想让人一探究竟。

    薛愫见沈锐坐在那里。她亦不好和他同屋,便去了别的屋子坐着。

    沈锐见薛愫不大理会他。想起宝琴的那番话,也不恼。趁机分派了些任务下去。紧接着吴庄头便回来了。吴娘子告诉了他缘由。吴庄头心想既然是权贵也得罪不起,满口答应让沈锐一行人留宿。

    这一切都与薛愫无关,不过她坐在隔壁的屋里,听见沈锐派事,心想他这是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吗?不过上一世两人根本没有交集,因此也无法预知。只是这般神秘,说不定是什么机密大事,说不定与赵王有关。只是他为何要隐瞒自己的身份,薛愫不得其解,也不便当面拆穿他。

    薛愫又想起沈锐上一世灿烂又短暂的一生,心中觉得有些奇怪,要不要再点醒他一次呢?不行,上次在白水庵她说错了话,已经够让她后悔的了,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第二次。惹恼了这个主可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只是那是淑苓未来的夫婿啊,若这一世沈锐有什么事的话,淑苓也不得善终,还会牵连到整个曾家,那么再次重复上一世的悲剧,她的重生又有什么意义?沈锐就是所有悲剧的源头!

    想到这里,薛愫已经坐不住了,推开了门,走到堂屋,却不见沈锐,扭头看去,却见他正站在檐下,正背对着自己。

    薛愫望着他形单影只,有些落寞的身影,心想这样一位倨傲的人,内心世界又是怎样的,会不会是一样的倨傲,或者还有些落寞。

    沈锐早就听见了脚步声,也闻见了薛愫身上的香气,回头来看了她一眼,目光灼灼,仿佛要将薛愫整个人给看穿一般。

    薛愫似笑非笑的问了句:“大人难道就不关心一下表姐么?”

    沈锐微微凝眉:“她怎么呢,又病呢?”

    “倒没病。”

    “那不就行了。”沈锐的语气比那白开水还要平淡。

    淑苓表姐即将要嫁的是这样一位莽夫,薛愫心里突然很替她感到悲哀。

    “刚才在屋内听见大人安排,是遇着了什么事吗?”

    沈锐沉吟了下,方抬眼看向了薛愫,温和的说倒:“唔,是有一件棘手的事,我正烦恼着。”(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150226093257637的平安符,请支持正版订阅!

    第一百一十一章 点子

    沈锐见薛愫出来问他话,沈锐心里还暗暗纳罕,犹豫了下,便向薛愫道:“我们正盯着一个人,哪知他逃到了这大青山里躲了起来。”

    “躲在山上?”

    “可不是,他一个人很容易藏匿,所有才棘手。”

    薛愫想了想方道:“要是有足够的人手,在外面团团围住,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他不可能在山上住一辈子。再说那时候再想个法子逼他出来,不就行了么?”

    沈锐眉毛一挑,轻笑道:“薛小姐说得很对。不过要布控,要搜山,动作还不能大了,要是走漏了风声,让他混进村民里逃了出去可就再也难追回来。”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雨点飘到了檐下,打湿了沈锐的衣裳。那沈锐浑然不觉,薛愫望着他的背影发了会儿怔。接着见苏星撑着一把伞过来了。

    “世……,大人,出了点麻烦。”

    苏星一脸的急匆匆。

    薛愫心想他们这是有要事商量,她一个外人杵在这里不方便,借口说冷便回屋去了。

    苏星和沈锐就站在檐下,苏星低声和沈锐说道:“这事不知怎的,就惊动了杨相国,城门把守的也换了杨相国的人。只怕这事没那么容易,尚大人原本答应要借人给我们,也遇到了困难。”

    沈锐有些诧异:“到底是谁将消息走漏出去的?”

    苏星忙道:“再下也不知。不劳大人开口,回头查到了一定严办。”

    “这样的话,事情就更难办了,尚大人是我们的人,要是也不能帮上什么的话,那么就凭我们这几个人。怕是捉不到他了。”

    薛愫在里面呆着,却将他们二人的谈话听得了一清二楚。看样子事情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沈锐口中提到的杨相国和尚大人。她倒是听姑父以前提起过。这杨相国是齐王的人,和赵王不对盘也没什么好说。只是如今杨相国在朝中势力大。也没人敢招惹,日后齐王登基也贡献过不少,只是没两年就被齐王卸磨杀驴了。

    薛愫又走到外间,和沈锐道:“我并不是存心要偷听大人的谈话,不过听你们说,看样子是遇到了麻烦。”

    沈锐回头看了眼薛愫,忙问:“莫非薛小姐有什么高招?”

    薛愫道:“倒不是什么高招,真要寻帮手的话何必去城里搬救兵。再说城门以后换了人。怕是搬到了救兵也带不出来。我看不如寻些村民帮忙也容易。再说一个外人跑了进来,村民自是一眼就看得出来。”

    沈锐迟疑了下。苏星倒笑了:“薛小姐这个建议倒是个法子,只要将村民集合起来,也一样好调动。”

    “只是我们这几个人,还没法将村民们聚集起来,让他们听从我们的调遣吧?”这才是最主要是问题。

    薛愫笑道:“不如我们问问吴庄头吧,让他帮着想下法子。”

    沈锐点头说:“只好如此。”

    吴庄头本来在灶下帮忙的,听见檐下的几人叽叽咕咕的,也不知说些什么。他也不敢上前打听,后来听说让他到堂屋去商量正事。他还有些犹豫呢。还是吴娘子催促他:“你快去吧,那屋里的人也是我们能得罪的?”

    吴庄头不敢懈怠,在旧围裙上擦了擦手。便到了这边的堂屋。薛家小姐竟也在。

    沈锐点头道:“吴老汉请坐。”

    吴庄头客客气气的在下面的一张杌子上坐了,后来他才醒悟过来,这是自己家,他怕什么。

    “朱公子有什么事要吩咐吗?”

    沈锐看了眼薛愫方才开口:“有一个杀人逃犯流窜到了西郊,只仇眼前我的人过来不了所有还请吴老汉帮帮忙。”

    不等吴庄头有什么反应,薛愫的目光直直的盯着沈锐,心想他怎么又撒谎,什么杀人逃犯?分明是他们这一派盯梢的人给跑了,躲进了大山里没有法子才求助的。怎么连一句实话都没有。

    沈锐知道薛愫的心思,不过他目前想争取的是吴庄头的协助。不得不撒谎。

    果然,吴庄头听说杀人逃犯进了他们村。脸都发绿了,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微微发抖的问道:“果真有杀人逃犯?”

    沈锐语气平常的说道:“自然是有的。他从大牢里逃出来的,就躲在大青山里,只是我跟前人手不够,能不能请吴老汉出头,帮我聚集下村民,帮忙将他捉拿回去。也好向上面交差。”

    吴庄头腾的一声站了起来,握紧了拳头说道:“事关到大家的安危,得尽快捉拿回来才行。村里有上百来户人家,一一通知到只怕有些困难,不过我尽量。”

    苏星抱拳说:“那有劳老人家了。”

    吴庄头见眼前这人看上去比自己小不了几岁,还称自己为老人家,可见是抬举自己的意思,倒大方的笑纳了,忙道:“几位稍候,婆娘在弄饭菜,我出去和里长说说。”

    沈锐道了一句有劳了。

    吴庄头走之前又看了眼外面的雨势,扭头和屋里的薛愫说道:“等雨停了还请薛小姐赶快回去吧。毕竟薛小姐安危要紧。”

    吴庄头的关心让薛愫有些意外,含笑着答应:“好,等雨停了我就走。吴大爷快去忙正事吧。”

    吴庄头答应着,取了斗笠和蓑衣开了木门便出去了。

    苏星还要去安排别的事,暂且也退下了。堂屋里当时就只剩下薛愫和沈锐,静悄悄的一片,唯有外面的雨声可闻。

    薛愫不屑道:“你嘴里怎么就没一句真话呢?”

    沈锐却说:“何以见得?我不这么说。那吴老汉肯这么帮我?”

    薛愫倒语塞了。

    吴娘子端了做好的饭菜进来了,吴娘子请薛愫也用饭,薛愫哪里肯呢,一来与礼不合,二来她实在对沈锐没有什么好印象。尽管他曾救过弟弟,可还是扭转不了给她糟糕的记忆。

    薛愫本来想等到雨势小一些就走的,可偏生她是坐轿子来的,下着雨没办法赶路。负责抬轿的可不是曾家的仆人,而是她跟前的菊清、菊明两个生得高高大大做粗笨活的丫头。她去了别的屋子坐着。

    过了一会儿听见外面说话声,便知道是那个苏星又回来了,和沈锐嘀咕了一阵,也不知说的什么。

    很快,沈锐走到门口询问道:“薛小姐要回城的话,不如我们一起走吧。”

    薛愫见时候是有些晚了,可雨还有些疏疏落落的,忙问:“大人不是要捉拿犯人么?”

    沈锐道:“这里的事有苏星负责。我父亲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我得马上赶回去。”

    薛愫总觉得有些不妥忙推辞道:“大人不用管我,请自便吧。”

    “薛小姐是在害怕我么,我将小姐送到曾家,顺便去探望下岳父岳母也没什么不妥吧?”

    若再不回去,只怕进不了城了。她事先只说今天必赶回去,要是留在庄上过夜,也不知姑母会不会担忧,薛愫反复衡量了一下,方答应说:“好吧,那有劳了。”

    沈家的人驱了马车来,马车上覆了一层毛毡,即便是雨天行驶也不怕进水。菊清负责打伞,掺着薛愫上了山。菊明抱了个包袱也跟着上来了。上了车薛愫才觉得有些窘迫,车子不大,沈锐再上来,还坐得下吗?两个丫鬟跟着她一道出来的,不可能让她们留下。

    正在薛愫犹豫时,马车已经行驶了。薛愫撩起帘子正想说什么,却赫然见沈锐也披了蓑衣正坐在前面赶车的位置上。

    沈锐听见动静忙回头来看了她一眼,两人四目相对,薛愫欲语又止,沈锐微笑着说:“薛小姐请坐好,我们要走了。”

    马蹄达达,车子微微的有些摇晃,菊清和菊明将薛愫簇拥在中间。这连绵不断的雨心情突然间变得有些惆怅起来。

    两个丫鬟兴许是还没大习惯,因此有些怯生也不开口,薛愫和她们更没什么聊的。一路上都安静极了。薛愫甚至差点睡着。

    等到车子停下来时,已经是酉牌时分,又因下着雨,看上马上就要天黑一般。

    菊清和菊明两个扶着她下了车,沈锐正站那里解蓑衣,他的裤脚上沾上了不少的泥水点子。

    薛愫兀自看了几眼,沈锐也迎面看了她一眼,点头道:“薛小姐不用管我请进去吧。”

    薛愫抿嘴含笑:“多谢世子爷相送。”福了福身,便就告辞了。一路走一路想,或许人们谣传的真的有偏差,其实他没那么坏。苓表姐以后跟了他也不会悲剧到哪里去,前提是沈家不受储位的牵连。

    沈锐先去见曾谱,薛愫便去了明晖堂,恰巧淑苓也在。薛愫也不隐瞒,将庄子上的事和她们说了,又说是沈锐送她回来的。

    薛太太忙道:“阿弥陀佛,这雨刚刚小一些,我正愁呢。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只好让人去接了。”

    薛愫道:“也是机缘巧合碰上了。世子还说过会儿来给姑母请安,他去前面见姑父了。”

    薛太太点点头。

    淑苓坐在那里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对她们的谈话并不感兴趣,仿佛与她并无什么关联。(未完待续)

    ps:感谢三丫头唧唧的平安符,么么哒!

    第一百一十二章 案首

    薛恒入府试的这几日,薛愫在家一直坐卧难安的,有了上一世的经验,她相信薛恒一定能考上,可又怕中途出个什么意外。再说这一世好些事情已经出乎她的意料了,当真有些猜不准。

    浑浑噩噩的过了两日,待薛恒归来。薛愫迫不及待的拉着他问:“没什么问题吧?”

    薛恒笑道:“小事一桩,不过一场府试而已,还有两月后的院试呢。”

    府试、院试都是童子试,过了院试才能叫秀才。也是起点。薛愫自然希望弟弟平稳顺当。

    “小姐不必太担心,连老爷都说小爷一定能过。将来不可限量。”

    薛愫看了眼柳氏含笑道:“但愿如姑父所说的那般就好了。对了王安最近写信回来没有?”

    “写呢,他说在那边过得不习惯,不过掌柜们对他都挺好,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还问小姐准备什么时候开铺子?”

    薛愫笑道:“难道他这就要惦记着当掌柜呢?我才把铺子租出去,能收够了本金再说。再有卖什么我可还没想好。如今只怕生意也是不好做的。不然你看姑姑家的几个铺子,赚钱多的却少,好些铺子只是刚刚维持着盈亏。”

    柳氏感叹道:“可是呢。好在如今不是灾荒战乱年代,大伙儿日子还算富足太平,要是遇上兵荒马乱的,只怕更难。”

    薛愫想起了沈锐的事,低声问了句柳氏:“我让你打探庄上的情况,可有眉目呢?”

    柳氏笑道:“听说那人捉住了。”

    薛愫道:“倒也容易。”薛愫想,沈锐连自己的真实身份都不肯暴露,后面的事她也是打听不出来了,算了。反正和她也没什么关系,就此丢开了此事。

    薛恒从考棚里出来后,还不见曾鹏。吴秋实和吴春华兄弟俩早在外面恭候多时了。好不容易见着他出来,忙迎了上去。争先恐后的关切道:“爷还顺利吧?”

    薛恒自信的笑道:“小事一桩,不值一提。”

    接着曾家接场的人也过来了,纷纷问候着,过了一会儿曾鹏才出来。

    兄弟俩契阔了一回,彼此都没有问考得如何,看样子都是胜券在握。吴春华心想果然念书是要看天分的,像他这种,读了几年书。还真没读出个名堂来。村里的学堂也几年都难得出一个秀才。大多都是启个蒙,识几个字,能算账,会写信就足够了。怪不得那古家的少爷那么想进曾家的族学。

    吴春华满是羡慕。

    吴秋实在旁边倒看出了弟弟的心思,家里就他们兄弟两个,一文一武的,弟弟头脑聪明,只可惜家境有限,要是弟弟也能进曾家的族学里念书,会不会又是另一番的田地呢?吴秋实想了好些。后来替他弟弟拿了主意,不如回头向小姐请求一下,让弟弟也去念几天。

    薛恒和曾鹏一道回了曾家。薛太太和薛愫早在明晖堂等候多时,让人去二门上打探了好次,后来听说回来了,姑侄俩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

    及至二人被仆人丫鬟簇拥着进了院子,姑侄俩已经到了檐下了。

    薛恒和曾鹏兄弟俩几乎是勾肩搭背的走了过来,薛太太就爱你他们俩皆是笑吟吟的,便笑说:“看样子你们两个都是没多大的问题了。”

    曾鹏笑道:“别人能考上,我们自然也能考上。这次不管名次如何。要庆祝的话等院试过了再说。”

    薛太太满心欢喜。

    薛愫睃了薛恒一眼,笑问他:“你呢。考场里紧不紧张?”

    薛恒却云淡风轻的说道:“有什么好紧张的。我还打了个盹儿呢。”

    薛愫听得目瞪口呆的。

    下午曾谱回来的时候,将两人叫了过去。当面询问过,如何破题,如何作答,听后倒也满意:“还好,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好好的准备一下后面的院试吧。”

    薛恒回来的时候,向薛愫炫耀姑父赏了他一锭御墨,薛愫见他喜欢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点头道:“看样子又长脸了。你好好的考,我替我们家挣产业。只要我们姐弟齐心,以后单过也能好好的。”

    薛恒听了这话,笑容有些僵硬忙问:“姐姐,您是想以后搬出去吗?”

    “是有这个打算不过最近这一年只怕还不行,怎么,难道你不愿意?”

    薛恒道:“倒不是不愿意,这里再好毕竟也不是我们的家。姐姐怎么做都行,只是我见姐姐也够辛苦,又当爹又当妈的。自己倒不在乎。我一定会奋发的,将来让姐姐过上更好的日子。”

    薛愫抿嘴笑道:“我们恒儿长大了,要是爹娘还在,听见你这话不知有多高兴呢。”薛愫笑着笑着,觉得眼眶一片温热,后来背过身去,拿着绢子拭了下眼角。

    薛恒见姐姐如此,也有些心酸,忙道:“姐姐,您别难过,我一定争口气的。”

    薛愫也坚定的笑了笑:“你懂事了是好事,我哭什么,真是的。”

    自此,薛恒当真像是一夜长大般,发奋用功,将贪玩的习性统统都收了起来,竟不让薛愫操半点心。房里的人以及连明晖堂的人都夸赞:“二小姐这下是苦尽甘来了。”

    “鹏儿和恒儿差不多的年纪,到底是恒儿懂事许多。”

    “姑母是没看见以前他淘气的样子,可我气成什么样呢。如今总算是走了正轨了,希望他能一鼓作气。”

    几日后,外面的小厮进来报喜:“太太,表小姐。两位少爷都中了。”

    薛太太喜孜孜的笑道:“倒是意料之中的事。”

    薛愫又问:“中了多少名?”

    小厮回答:“鹏少爷中了第七名,表少爷中了案首。”

    “案首?!”薛愫有些不大相信。

    薛太太倒先回过神来:“虽说只是府试而已,可能中案首也很了不起了。”他心里同样欢喜,忙忙的让丫鬟给了报喜的小厮赏钱。

    “我们薛家果然都是读书的好种子。这下你爹在泉下也能欣慰了。”

    薛愫激动不已,她知道薛恒能过,但没想到竟能考这么好。

    薛恒却依旧表现得淡淡的,仿佛是别人的事一样,依旧将心思用在功课上,心无旁骛。

    几月后的院试,他依旧是从容不迫,下了场,就和曾鸣、曾鹏三个约着去酒楼里痛快的喝了一通酒。

    回来的时候依旧是酩酊大醉,不过薛愫并没有责备他。

    到了放榜的那一日,薛恒在家蒙头大睡,薛愫摇头道:“他倒一点也不在乎,也亏得他能睡着。”这里又遣了吴家兄弟和福禧去看榜,三人竟然一个时辰后才回来。

    福禧一路小跑着进来向薛愫禀报:“小姐,大喜。我们少爷又是案首!”

    “当真?”

    “岂有不真的,不仅是我,还有吴家两位哥哥,曾家的一行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薛愫就再也坐不住了,急急忙忙的来到薛恒的卧房前,大叫:“恒儿,你还不快起来,给我睡什么!”

    丫鬟们也忙着进去请薛恒起床,当他衣衫不整的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丫鬟仆妇们纷纷向他磕头贺喜。薛愫也瞅着他笑,推了他一下:“没想到你竟然这么能干。”

    薛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过运气好而已。”

    不多时,曾家的兄弟们都纷纷进敷春堂来了,要给薛恒道喜。有真心祝愿的,也有泛酸的,不过总归是件可喜可贺的好事。

    薛愫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忙和闻莺她们商量要给薛恒身份服侍的人裁衣裳,给赏钱。又说要办几桌酒席,好好的热闹一回。

    闻莺也笑道:“这样大的喜事,是该好好的庆贺一番。小姐不去请示一下姑太太的意思吗?”

    薛愫笑道:“这次我们自己办,不过将他们的大厨房借来一用,一应的开销用我们的钱。”

    闻莺也跟着笑道:“这样也使得。”

    主仆俩正商量着,贺大太太和薛太太并钱氏、鹄大奶奶等相约着来了,纷纷向薛愫道贺。

    薛恒早被兄弟们请到别的地方热闹去了。

    薛愫便道:“这样大的喜事,实在值得庆贺,我打算摆几桌酒席,将两房长辈们,将兄弟姐妹们都请一请。”

    薛太太忙说:“好啊,也该乐一乐。”

    贺大太太也说:“这样也很好,我们也沾沾喜气。”

    后来薛太太说出二十两银子给薛愫花销,薛愫却道:“都是自家人,姑母这么客气做什么。如今我们也有产业,不缺这点钱花。”

    薛太太却坚持道:“那就算是贺仪好了,我心里高兴,给侄儿用旁人难道还要说什么不曾?”

    曾鹏这次考了第四名,也是很不错的名次了,不过薛恒珠玉在前,他倒低调了许多,一点也不张扬,薛愫却没有疏忽,便命人备了份贺礼给曾鹏送去。

    南面屋子的喜庆,同住在敷春堂的范氏母女也早就感受到了。只是范氏心里更酸了,偏生跟前只养了个女儿,要是个儿子该多好,还能争一下高低。心想当初忆儿她爹就是个年少才俊,儿子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未完待续)

    ps:求订阅!

    第一百一十三章 道贺

    接连中了两个案首,实在是件值得道贺的事。虽说薛愫打算用自己的钱给薛恒摆酒庆祝。

    可是曾家的两房长辈们都送来了贺仪,贺大太太拿了十两,秦老夫人也拿了十两。余者平辈们送银子的倒没有,不过送书,送笔墨,送字画,送玩意儿的倒不少。

    薛恒是个可人,将兄弟姐妹们送的东西全部放在书房里,请了薛愫一一看过,这才收捡起来。

    那范氏本来是个抠门的人,再说在曾家已经有了贪婪吝啬的名声。这次侄儿高中的事出来后,她一直没有什么表示。拖了两三天,后来薛忆都看不下去了,将自己的私房钱拿了出来,吩咐丫鬟帮她置办两样拿得出手的贺礼。

    后来备了一套文华斋的文房四宝,薛忆亲自送了过去。

    薛愫对这个堂姐倒也没什么嫌隙,和颜悦色的接待了她,又命晚霞取了好茶来招待,将薛太太送的好点心装了两盘,请薛忆吃。一盘让她带回去。

    薛忆见是她喜欢的玫瑰饼,还有一色是奶香桂花糕。以前母亲还往明晖堂走得勤的时候,中钢协好点心她房里也有,可是前面出了那样的事,姑母不待见母亲,对她也冷冰冰的,薛忆觉得有些抬不起头来。

    想到这里她将点心推了过去,淡淡的说道:“妹妹留着吃吧。”

    薛愫笑道:“姐姐不是最爱这些甜点么?”

    薛忆摇摇头:“不用了,我不饿。”

    薛愫想的是有好东西姐妹一起分享,倒没去猜薛忆那敏感的心思。

    薛忆呆呆的坐了一会儿,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便就回去了。

    薛忆才一进屋,就见范氏坐在那里发脾气。薛忆低着头进去,走到跟前温和的说道:“母亲怎么又发火呢?”

    范氏冷笑道:“我养的好女儿,如今倒会做事了。”

    薛忆便立刻明白过来母亲说的是什么。沉默了下方道:“总不能让别人更看不起我们,是不是?以后也是要来往的。事情也不好做得太绝。”

    范氏哈哈笑道:“好。很好。这个家我也不当了,你来做主吧。”

    薛忆忙道:“女儿不敢。”

    “不敢,有什么不敢的。你也不怕拿自己的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最后还落得别人取笑。”又道:“不过是出了个秀才而已,就这样大张旗鼓的,要是以后中了状元,不得闹得满天下都知道呀?”

    薛忆脸一阵红似一阵,心想要是恒兄弟以后中了状元,自是要放榜告知天下。据说还要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挂彩,一路敲锣打鼓的巡游。让所有读书人都艳羡,还受皇帝的亲自接见。别提多么的气派。不过她越发的弄不懂母亲的心思了。

    赶着来给薛恒道贺的,除了曾家人,连来往不多的徐家也送了礼过来。原因是薛恒和他们家的老三徐松之相处得还算不错。后来又传沈家送了贺礼来。

    薛愫倒是一惊,忙问:“怎么连他们沈家也惊动呢?”

    别人送的那些贺礼薛恒起初的时候还很喜欢,每样都要亲自看看,后来也没了多大的兴趣,只交给了薛愫打点。

    当晚霞和紫绡将沈家的礼送至薛愫跟前时,薛愫看去。只见是两个剔红的大圆盒装着。圆盒上镌刻着喜上眉梢的图案,别的不说就这剔红盒子就很值钱了。揭开盒盖一看,竟然是满满一盒的珍珠。颗颗光泽圆润,都有莲米大小,约莫有四五十颗。

    这高中和送珍珠有多大的关系,薛愫想不明白,不过这礼也太重了。还剩下一个剔红圆盒,薛愫已经有些怕打开了。

    屋里人都聚集了过来,纷纷看那一盒珍珠,连声称赞:“怪道不得是勋贵之家,侯府的手笔。是比别人都大。”

    薛愫却直摇头:“太贵重了,只怕擎受不起。”

    柳氏在一旁看见了忙说:“这沈家的确大方。只是不论贵贱轻厚都是人家的一片心意,难道还有送回去的道理?小姐若觉得不安心的话。日后沈家有个什么事,比照着还礼就成。”

    薛愫点头道:“妈妈,我何曾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太贵重了,我无法心安。”

    “小姐不看看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

    薛愫道:“你们开吧。”

    晚霞便开了盒盖,里面装着一枚汉玉的玉牌。玉牌上刻的是指日高升的图文。晚霞又捧给薛愫看了,薛愫觉得这玉稀有,看似不起眼,不过价值应该与那盒珍珠不差上下。

    送礼的是沈锐的名号,薛愫也弄不懂这个纨绔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晚霞还笑嘻嘻的说道:“这世子爷当真阔绰,有钱人自是不一样。我看呀,这玉牌小爷佩戴着也好看,让听雪结个如意结,系好了挂在腰间最好了。”

    晚霞的提议薛愫半句也没听进去,只让人将这两样东西好生收了起来。这份重礼压在她心上沉甸甸的,心想以后拿什么去还。

    薛愫又和薛太太商议了摆酒的事,薛太太笑道:“敷春堂小了些,我看不如让人将园子收拾出来,摆在绮花阁如何?”

    薛愫笑道:“那好啊。”

    “我也跟着乐一乐,以后让恒哥儿好好的教授一下我们鹏儿。”

    薛愫便将沈锐送的礼和薛太太说了,薛太太听后皱眉道:“这个世子做事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也是看得起恒哥儿的好事。以后恒哥儿有个什么,也有个仰仗的地方。你不用多想。”

    薛愫道:“我就怕那些有心的人拿去胡说。”

    薛太太忙道:“谁再敢乱传话,我知道了第一个不饶。”

    薛愫不想和沈家有什么瓜葛,如今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撇不清了。日后的事情出来了又该怎么办呢?

    酒席的事从菜式倒果品,再到戏文,薛愫都一一确定下了。又再三嘱咐不要出什么纰漏。

    鹄大奶奶悄悄和薛太太说:“我们这位薛二小姐倒是个精明利落的人,做起这些事来竟处处妥当。看样子以后也是个主持中馈的好手。”

    薛太太笑道:“她人聪慧,许多人看一两回自然就明白了。不过在之前我还担心她考虑不周,想让昂你帮帮她,如今倒不用我们操心,这样也好,就当是次锻炼。”

    鹄大奶奶在跟前打趣道:“将来还不知道是哪位公子有福气将这个妹妹给娶了去。”

    儿媳妇的话触动了薛太太的心事,是啊,愫姐儿这里服满了,年纪也不笑了。该给她相门亲事,只是这也是她最头疼的地方,像她这种情况到底该许一户怎样的人家,实在有些为难。心中又想要是恒哥儿能立马出息了,说不定对愫姐儿的亲事还有益。不过等薛恒过了殿试还有好几年,愫姐儿已经十六,可等不了那么久。看样子最快在今年该将愫姐儿的亲事定下来。薛太太暗自拿定了主意,只等曾谱回来后和他商议。

    到了四月十七这一日,敷春堂早就热闹开了,前来道贺的人挤满了屋子。薛恒穿了一身簇新的海水蓝的织锦大八宝纹样的宫绸直裰。坐在那里接受众人的道贺,不过今天他不似前些日子的淡定,多少有些扭捏不好意思。

    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便起身红着脸说:“你们也别向我道贺了,不过中了两个案首而已,没什么好值得称贺的,大家高兴就好。”

    一席稚嫩的话语惹得哄堂大笑。

    薛愫也摇摇头,见他那副囧样,心想到底还是个孩子。

    绮花阁早就收拾好了,有戏台观戏,不过二楼是女眷们,一楼是男眷。薛愫要忙着招呼客人,倒没什么功夫坐下来歇息。

    后来鹄大奶奶见她实在太忙了,便按着薛愫的肩膀说:“妹妹,你歇歇。这些事我最拿手了。我帮你招呼着。”

    薛愫投以感激的一笑:“那我也偷偷闲。回头再好好的谢谢大嫂。”

    鹄大奶奶忙说放心。

    淑苓拉了薛愫的衣裳说道:“妹妹过来坐会儿吧。”

    薛愫才坐下,接着柳氏便上楼来气还没喘好,便和薛愫道:“小姐,方家人送了贺礼过来。”

    “方家?”薛愫还在想哪个方家,后来瞥见了坐在角落里的薛忆这才明白过来,忙起身道:“我去看看。”又走道薛忆跟前,笑道:“姐姐要不要和我一块儿去?”

    薛忆只当薛愫是打趣她的,红着脸说:“我去做什么。”

    薛愫也不理会,便跟着柳氏下了楼。

    外面的园子里正唱戏呢。薛愫看见了沈锐和曾鸣正站在一棵鹅掌楸下,两人叽叽咕咕的不知说些什么。

    两人似乎都发现了她,相继扭头来,薛愫惦记着方家的事,也没上前招呼,只微微一笑便就走了。

    曾鸣望着薛愫离去的身影有些痴痴的,一直目送着,知道薛愫的身影再也看不见,这才回过神来。

    等他回头去看沈锐的时候,却见沈锐正盘腿坐在那里,眼睛盯着戏台。曾鸣心里释然了些,好在这个未来的妹夫没有发现他的难堪之处。

    阿昌不知从那里跑了来,笑着对沈锐说:“世子爷,我们大爷请世子爷过去比试骑射呢。”

    沈锐对这个感兴趣,起身叫上曾鸣:“走吧,我们一块儿过去。”

    曾鸣却不喜欢这些,推辞道:“请世子自便吧,我还想再看会儿戏。”

    沈锐倒没怎么在意,跟着阿昌便走了。(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130119103219916的粉红!

    第一百一十四章 撞见

    方家来送礼的人是在明晖堂等候的。

    薛愫下细的打量了一回,一位布衣布裙的妇人,自称是方家太太跟前的人。

    薛愫倒十分客气,欢欢喜喜的收了礼,又请她到园子里看戏用饭。

    那妇人只是推辞:“不了,还要回去回复太太的话呢。多谢小姐的美意。”

    紧接着范氏也过来了。笑问了几句亲家太太好吗,又问了未来女婿读书读得怎样。妇人皆有问有答。薛愫让闻莺赏了二两银子的谢礼,又送了一匹鸳鸯缎给方家太太。

    范氏见薛愫做事大方,也没什么好挑剔的地方。只是两人依旧一句话也没有,和陌生人没两样。

    招呼好此事后,薛愫略觉得有些头晕,闻莺道:“小姐身上不舒服的话,请先回去歇歇。我过去支会鹄大奶奶一声,让她帮我们招呼着,可好?”

    薛愫点头道:“也好。”

    闻莺便去了园子里,薛愫独自回敷春堂去。

    可能是这几日连日忙碌的关系,睡没睡好,吃没吃好,身子多少有些吃不消了。她独自慢慢的走着,出了明晖堂,沿着院墙走了一段,又过了穿堂,抬头看见了粉白的围墙上伸出了青翠的藤蔓,只是翠绿的枝叶间还看不见绽放的花朵。

    薛愫望着这墙上的凌霄,心想她怎么来到锦绣院外呢。看样子真是有些昏沉沉的,得赶紧回去休息才行。

    她正准备要走时,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忙回头去看,却见是小管氏出来了。薛愫心想大家都是熟识的,不上前打个招呼不好。思虑片刻。正要准备上前去招呼,却又见曾鹄从院子里走了出来。四下没人,曾鹄凑到小管氏耳边低语了几句。那情景让薛愫觉得有些怪异,又见他们有些防备的样子,便知晓她不能这么贸然上前去。

    薛愫当时想也没想,身子一侧,隐匿在墙后。听得小管氏和曾鹄叽叽咕咕一阵。小管氏又笑了起来。笑声格外的清朗悦耳,后来又听得她声音略高了几分,依旧是笑意满满的说道:“我走了。待我向姐姐问好。姐夫说的话可得管用。”

    曾鹄忙说放心,又提议要送小管氏回去,小管氏却道( 闺绣 http://www.xlawen.org/kan/5591/ )

本站所有小说都是转载而来,所有章节都是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备案号:粤ICP备12345678号-1